CN1272795C -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及数据重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及数据重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2795C
CN1272795C CNB001366319A CN00136631A CN1272795C CN 1272795 C CN1272795 C CN 1272795C CN B001366319 A CNB001366319 A CN B001366319A CN 00136631 A CN00136631 A CN 00136631A CN 1272795 C CN1272795 C CN 127279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mporal information
frame
branch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366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7338A (zh
Inventor
宍户由纪夫
川哲司
佐古曜一郎
猪口达也
外山胜望
谷茂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07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7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27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27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022Control pane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06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counting or timing of machine oper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11B27/3063Sub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11B2020/10592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ultichannel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11B2020/1269Absolute time in pregroove [ATIP]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9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 G11B2020/1292Enhancement of the total storage capacit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3Read-only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Abstract

利用诸如CD记录格式中子码中的Q通道中的零数据区和/或相对时间区等重要性相对低的区域来扩展绝对时间区。因此,可执行适合于大容量盘等的绝对时间表示法。以利用8比特零数据区ZERO中的低位4比特BCD表示″100分钟″位的方式进行绝对时间表示。因此,可表示多达999分59秒74帧的绝对时间。也可利用零数据区中的低位4比特表示“小时”位。例如,利用零数据区ZERO中的高位4比特来表示表明一个盘是大容量的高密度光盘的识别信息。

Description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及数据重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记录介质,和可以应用多种类型,如具有不同记录密度的光盘的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重放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开发了光盘作为大容量记录介质。例如,记录音乐信息的只读光盘CD(致密盘),记录计算机数据的CD-ROM等。在那些光盘中,具有8个通道(P,Q,R,S,T,U,V,W)的子码与音频数据等准备在一起,音频数据或数字数据的时间信息以72比特的数据记录在Q通道。
时间信息包括:一个作为从CD等上的记录区开头起始的重放经过时间的绝对时间;和一个作为从每段音乐或每个索引开头起始的重放经过时间(已播放时间处于运动中)的相对时间。这些时间信息是以分钟(MIN),秒(SEC),及帧数(FRAME)为单位的格式(称为MDF格式)用两位数字编码的BCD(二-十进制)。在普通的CD中,一秒对应75帧,并可表示从00分00秒00帧到99分59秒74帧范围内的绝对时间(然而,根据CD的标准,绝对时间设置为少于80分钟)。在CD-ROM的情况下,那些时间信息表示数字数据的地址信息。
近年来,可重写数据的,可写一次数据的光盘,如WORM-型(一次写入多次读出)CD-R(可记录CD),CD-RW(可重写CD)等已经投入实际使用。在那些光盘中,被称作ATIP(预制纹道中的绝对时间)的记录地址信息是调频的,并用MSF格式以BCD表示法表示成以22.05Hz的正弦波形摆动的引导纹道(预制纹道)。
市场对上面提到的增加了容量和密度的高密度光盘具有很强的需求。在高密度光盘中,在按照使用传统的绝对时间表示法的情况下出现不便,即,在多达99分59秒74帧的绝对时间表示法下,它不能适应处理具有大容量的高密度光盘。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高密度光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能够表示大容量地址的时间信息。该时间信息不同于记录在现有光盘上的时间信息。当如上述的不同格式的时间信息混合出现时,必须正确执行这些处理。例如,虽然时间信息通常被显示出来,但希望以一种方法显示高密度光盘的时间信息,由此而对与现有光盘时间信息显示差别的感觉很小。
为及时执行处理,迅速辨别被装载到重放装置中的光盘是普通光盘还是高密度光盘或类似的光盘的光盘类型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除非可在对光盘上记录数据进行解调处理之前辨别出光盘的类型,否则,无法知道如何根据光盘类型设置装置的内部处理或专用硬件。因此,试验次数增加了,并且需要执行一个麻烦的磁盘辨别处理。为避免这种情况,非常需要一种用来辨别该光盘是传统光盘还是高密度光盘,而不增加重放装置负担的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重放装置和方法,这类装置和方法应用于不同类时间信息或地址混合存在的情况下非常有效。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基于CD格式的记录格式记录信息的盘形记录介质,
其中该介质具有一个子码区,用来记录作为附加信息的子码,
子码区有一个Q通道,用来记录表示信息记录位置的地址信息,该信息记录在盘型记录介质上,包括用“时”、“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和
Q通道是根据CD格式定义的,Q通道上的零数据区有一个其中记录由绝对时间信息中“时”单位表示的时间信息的AHOUR区。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主数据和伴随所述主数据的时间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装置,包括:
拾取装置;
识别装置,用于通过所述拾取装置读取从记录介质返回的光来检测和识别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识别具有第一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CD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一盘形记录介质,和具有比所述第一记录密度高的第二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以所述CD格式为基础的特定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二盘形记录介质;
数据转换装置,用于输出所述时间信息和切换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输出的所述时间信息的格式;和
记录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数据转换装置输出的时间信息和所述主数据一起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主数据和伴随所述主数据的时间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一个拾取装置读取从记录介质返回的光来检测和识别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识别具有第一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CD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一盘形记录介质,和具有比所述第一记录密度高的第二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以所述CD格式为基础的特定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二盘形记录介质;
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将所述时间信息中的第一格式的时间信息转换成与所述第一格式不同的第二格式的时间信息;和
将转换的时间信息和所述主数据一起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主数据和伴随所述主数据的时间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一个拾取装置读取从记录介质返回的光来检测和识别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识别具有第一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CD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一盘形记录介质,和具有比所述第一记录密度高的第二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以所述CD格式为基础的特定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二盘形记录介质;
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在由多种不同格式表示的所述时间信息中形成选定的时间信息格式;和
将形成的时间信息和所述主数据一起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放记录了主数据和伴随所述主数据的时间信息的记录介质的数据重放装置,包括:
拾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所述时间信息;
识别装置,用于通过所述拾取装置读取从记录介质返回的光来检测和识别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识别具有第一记录密度并且其上根据CD格式记录了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一盘形记录介质,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一记录密度高的第二记录密度并且其上根据基于所述CD格式的特定格式记录了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二盘形记录介质;
解调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切换从所述拾取装置输出的所述时间信息的格式;和
重放装置,用于重放或显示从所述解调装置输出的时间信息。
根据本发明,可以利用其中记录了附加信息的区域中重要性相对低的区域来执行时间信息表示法的延伸,以及与盘的类型等有关的辨别信息的记录。在能够重放多种数据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时间信息的显示混合存在的问题。
参考附图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及所附的权利要求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以及特性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盘驱动器的整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CD中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CD中子码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CD中子码格式的示意图;
图5A和5B是说明子码的Q通道的示意图;
图6是说明CD-ROM格式的示意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绝对时间表示法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绝对时间表示法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绝对时间表示法的示意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子码格式的示意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绝对时间表示法的示意图;
图12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第一实例的方框图;
图13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第二实例的方框图;
图14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第三实例的方框图;
图15表示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第四实例的方框图;
图16表示应用本发明的重放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方框图;和
图17表示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盘记录和重放装置实例的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重放装置的光盘播放器的结构实例。数字1表示一个光盘,如CD。光盘1由主轴电机2转动。光拾取器3向光盘1辐射激光束,接收反射光,根据接收的反射光获得读取信号,并且向RF(射频)放大器4提供读取信号。激光束的强度由APC(自动功率控制)(未标出)优化。RF放大器4对提供的读信号执行诸如增益控制等处理。RF放大器4的输出提供给伺服电路5和EFM解调电路6。
在光盘1为CD的情况下,EFM解调电路6执行与对记录数据进行的EFM(八到十四)调制对应的解调处理。EFM解调电路6的输出提供给子码解调电路7和CIRC纠错电路8。CIRC(交叉交错Reed Solomon码)纠错电路8对相对于EFM解调电路6的输出编码的CIRC解码,并形成纠错解码数据。当向/从存储器9发送和接收数据时,CIRC纠错电路8执行处理。CIRC纠错电路8的输出提供给数据内插电路10。数据内插电路10对CIRC纠错电路8的输出执行内插处理。数据内插电路10的输出提供给数/模转换电路11。数/模转换电路11转换数据内插电路10的输出,从而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用于驱动生成来自扬声器等的音频声音的结构(未示出)并输出该模拟信号。
伺服电路5根据RF放大器4的输出形成跟踪误差信号,聚焦误差信号,主轴误差信号等。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提供给光拾取器3。主轴误差信号提供给主轴电机2。根据这些信号,光拾取器3和主轴电机2工作以使读信号保持在优选状态。
子码解调电路7解调从EFM解调电路6输出的子码信息,并将解调的子码信息提供给系统控制器12。系统控制器12对装置中的每个结构,例如伺服电路5等执行操作控制,并允许显示单元13根据从子码解调电路7提供的子码信息显示音乐片段编号,相对时间等。系统控制器12检测有关光盘1的类型等之类的辨别信息,例如从子码信息检测表示装载的盘是否为高密度光盘的信息,并根据检测到的辨别信息来控制该装置的操作状态。操作单元14具有允许用户输入有关播放方法的不同指令的结构,如开始重放,停止,暂停,重复,随机,等等。
为了能够容易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考图2来描述CD的通用帧格式。在一个帧中,记录着24通道比特的帧同步信号和一个符号的子码,即14通道比特,另外,一组12个符号的数据,即12×14=168通道比特和4个符号奇偶校验,即4×14=56通道比特被重复记录两次。3通道比特的耦合比特被分别包含在帧同步信号与子码之间,子码与第一组数据的第一符号之间,第一组数据的相邻符号之间,第一组数据的最后符号与第一组奇偶校验位的第一符号之间,第一组奇偶校验位的相邻符号之间,第一组奇偶校验位的最后符号与第二组数据的第一符号之间,第二组数据的相邻符号之间,第二组数据的最后符号与第二组奇偶校验位的第一符号之间,第二组奇偶校验位的相邻符号之间,第二组奇偶校验位的最后符号与下一个帧的帧同步信号之间。耦合比特的通道比特的总数等于34×3=102。一个帧总共包含588个通道比特。
由于一个帧对应6个抽样间隔,所以一个周期的帧等于44.1/6=7.35kHz。因为每个帧包含588个通道比特,所以一个重放时钟等于7.35×588=4.3218MHz。
如图3所示,98个帧形成一组包括帧同步信息,子码信息,及数据和奇偶校验信息的信息集合(子码帧)。98个帧中的子码数据表示子码信息,作为一个码组。参考图4描述该码组。作为第一帧F1和第二帧F2的子码,分别记录固定同步码型S0=00100000000001和S1=00000000010010。EFM调制中不能出现的码型被用作S0和S1,以便在重放时规定有关子码信息的码组的起始位置。P1,Q1,R1,S1,T1,U1,V1,W1,P2到W2,...P95到W95,及P96到W96已经被分别记录在第三帧F3,第四帧F4......第97帧F97,及第98帧F98的96个帧的子码中。P1,P2......P96,Q1,Q2......Q96,R1到R96,S1到S96,T1到T96,U1到U96,V1到V96,W1到W96分别形成了完整的信息通道。
(1)重放与程序功能有关的信息,如音乐片头,按预置的顺序重放音乐片,或类似,(2)记录如文本信息等之类的附加信息。子码的P通道和Q通道用作(1)的信息。子码的R至W通道用作(2)的信息。P通道表示音乐片之间的暂停,并且是用于音乐片头粗略重放的信息。Q通道表示用于更精确控制的信息。
图5A表示Q1到Q96内容的实例。Q1到Q4的4个比特设置在控制区CONTROL。Q5到Q8的4个比特设置在地址区ADR。在程序区中,设置地址为0001。Q9到Q80的72个比特分割成每8个比特一组的区。轨迹编号区TNO,索引区INDEX,包括分钟MIN,秒SEC,帧FRAME的相对时间(移动中已经过的时间)区,零数据区ZERO,以及包括分钟AMIN,秒ASEC,帧AFRAME的磁盘中的绝对时间区顺序记录在那些区。CEC(循环冗余检验)码记录在Q81到Q96的16个比特中。
在控制区CONTROL中记录音频数据的通道数目,加重,以及表示该盘是记录了音频数据的盘还是其中记录了计算机数据的CD-ROM的信息。即,如图5B所示,当设定CONTROL区中的4个比特为00x0时,说明该数据是不带预加重的2-通道音频数据;当设定它们为10x0时,表示该数据是不带预加重的4比特通道音频数据;当设定它们为00x1时,表示该数据是带时间常量为50微秒或15微秒预的加重的2-通道音频数据;当设定它们为10x1时,表示该数据是带时间常量为50微秒或15微秒的预加重的4-通道音频数据。当CONTROL区的4比特被赋值为01x0,表示轨迹用作数据存储。当设定CONTROL区中的4比特为xx0x,表示禁止数字复制,当设定CONTROL区中的4比特为xx1x,表示允许数字复制。
图6所示的是根据CD格式定义的CD-ROM中的记录格式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子码帧的数据,即98个帧被作为一个扇区处理,扇区作为信息记录和重放的最小单位。因为一帧中保持24字节数据,所以2352个字节保存在一个扇区中。12个字节的固定码型00 FF FF FF FF FF FF FFFF FF FF 00 h记录在每个码组(扇区)的头部并用作同步码型。同步码型之后的4字节表示一个头部。头部包含同样记录在子码Q中的绝对时间和表示模式的信号。根据头部之后的记录内容,存在三种模式。在模式1中,顺序记录了2048字节的数据,4字节的CRC数据,8字节的0数据,172字节的P-奇偶校验,以及104字节的Q-奇偶校验。
在模式2的形式1中,顺序记录了8字节的子头部,2048字节的数据,4字节的CRC数据,172字节的P-奇偶校验,以及104字节的Q-奇偶校验。在模式2的形式2中,顺序记录了8字节的子头部,2324字节的数据,4字节的CRC数据。
根据如上所述的MSF格式的BCD表示法,可以表示多达99分59秒74帧(大约900MB)。然而,在一旦考虑了与普通CD,CD-R,CD-RW相比其记录容量改善了两倍,三倍或更多倍的高密度光盘的情况下,就会存在与该记录容量对应的绝对时间(地址)表示法无法执行的问题。根据本发明,为解决大容量的实现,通过改变子码的Q通道的记录内容来扩展绝对时间表示法。为增加记录容量,使轨迹间距变窄以及增大线性密度。即使如直径之类的物理尺寸等与普通CD的物理尺寸相同,仍可以通过这两种方法使记录容量增加近一倍。
在上面参考图5A及5B提到的子码的Q通道中,相对时间区和随后的零数据区ZERO在执行实际重放处理时没有重要信息。即,相对时间被从音乐片段(在暂停区PAUSE之间)中减去,并在每一段音乐的起始位置从0(零)开始。然而,该信息可以从其它信息计算。即,绝对时间区(AMIN,ASEC,AFRAME)中已记录了其中第一段音乐的暂停开始的位置被设定为”0”,并且依次增加盘上的绝对时间。除该信息之外,由于可以从子码的P通道中的子码Q的索引区INDEX了解PAUSE区间,可以容易地根据这些信息计算相对时间。
由于播放器的控制微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在CD发展初期很小,为获得一个能够充分读取记录在CD上的相对时间并将其照原样显示出来的结构,相对时间记录在子码中是有效的。然而,作为控制微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明显进步的结果,几乎没必要把相对时间记录在CD的子码中,”0”仅被记录在零数据区ZERO。虽然存在该区被用作有关CD-R或CD-RW的激光功率校准区,它通常几乎不被使用。
因此,认为将各种附加信息记录到通过将零数据区ZERO加到相对时间区的24个比特获得的32个比特中是有效的。根据本发明,利用该区域来扩展由于光盘大容量的实现而变得不足的绝对时间区。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利用零数据区ZERO来扩展绝对时间的”分钟”位的区域。利用8比特的零数据区ZERO的低位4比特,用BCD码表示数字”100分钟”位。这样,可以表示多达999分59秒74帧的绝对时间。如后面说明的,例如,也可以利用零数据区ZERO的高位4比特表示表明该盘是高密度光盘或类似情况的识别信息。
参考图8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利用相对时间区来扩展绝对时间的”分钟”位的区域。利用24比特的相对时间区中的低位4比特,用BCD码表示数字”100分钟”。这样,可以表示多达999分59秒74帧的绝对时间。其它信息可以利用相对时间区中的高位20比特来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盘重放装置与上面参考图1说明的本发明的有关实施例类似。
图9表示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利用零数据区ZERO形成绝对时间的”小时”位。利用零数据区ZERO中的4比特来形成”小时”位。这样,可以表示多达9小时59分59秒74帧的时间信息。
更具体地说,如图10所示,零数据区ZERO的8比特按每4比特划分,前4比特分配给相对时间的”小时”位(HOUR),后4比特分配给绝对时间的”小时”位(AHOUR)。如上所述,在高密度光盘的情况下,由于相对时间的信息重要性较低,因此实际上不记录时间信息,只是将那些区设定成FF FF FF Fh。绝对时间的”小时”位用0到9的BCD码表示。例如,在高密度光盘中,绝对时间在引入区的起始位置被设定为0小时09分30秒50帧,在程序区的起始位被设定为0小时12分00秒00帧。如上所述,通过将零数据区ZERO中的低位4比特分配给绝对时间的”小时”位,从绝对时间的”小时”位到”帧”位的信息可以作为一个数据系列来处理。
接下来,参见图11来描述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在图9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通过设定60分钟为一个单位,向”小时”位进位。在第四个实施例中,在时间少于80分钟的情况下,不使用”小时”位,只有在时间大于等于80分钟的情况下,才使用”小时”位。也就是说,直到79分59秒74帧,才使用”小时”位。下一个绝对时间设定为1小时20分00秒00帧,从此之后使用”小时”位。然而,也可以按80分钟前后大约几分钟的宽限设定定界时间。例如,可将从81分钟起的时间设定为1小时21分00秒00帧。另外,”80分钟”可以被”90分钟”代替。
在现有的CD,CD-R,及CD-RW中,最大记录时间几乎都等于”80分钟”。在某些情况下,最大记录时间超过”90分钟”。相当于90分钟数量级的时间信息用在导入区中。因此,设定”分钟”位的时间比90分钟短。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光盘重放装置类似于上面参考图1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除了前面本发明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例如,可以通过本发明实现适合于各种情况的绝对时间表示法,以使其与日期时间识别,编辑的环境等匹配。
现在来描述高密度光盘的ID信息。不同于普通CD,CD-R,CD-RW的信息或不应该记录在普通CD上的模式作为ID信息记录在高密度光盘上。通过检测该ID信息,光盘装置能够迅速启动高密度光盘的重放处理。例如,考虑一种将子码的Q通道中的零数据区ZERO中的任意比特设定为”1”并用作标识符等的方法。在前面提到的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考虑一种将不用于表示相对时间的比特,例如零数据区ZERO的第7个比特设定为”1”并用作标识符等的方法。
在高密度光盘具有多层结构的情况下,每层分配一个层号,层号可以扩展到例如零数据区ZERO的高位4比特的空位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可由驱动器根据该区中的数据轻易地识别重放哪一层。当光拾取器从当前重放层移动到另一层时,也可容易地计算移动距离和移动方向。
在高密度光盘在同一记录层具有不同的记录密度的情况下,利用空位,例如零数据区ZERO中高位4比特可用来记录盘存取有用的信息。例如,当内缘的轨迹间距与普通CD的相等,即值为1.6微米,并且从中缘或外缘起的轨迹间距设定为1.1微米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空位记录有关轨迹间距变化的信息,可以准确地移动拾取器。例如,通过利用空位记录附加信息,例如在引入区的情况下为”01”,在程序区的情况下为”10”,在引出区的情况下为”11”,可以以特定的精度迅速获取光盘拾取器的位置。
通过如上所述将一些附加信息记录到如零数据区ZERO的高位4比特等之类的空位,如果在零数据区ZERO检测出除”0”之外的位,驱动器可以识别出该盘是具有与普通CD等不同的记录格式的盘的情况。
作为另一种方法,可将各种附加信息记录在已记录了相对来说不太重要的信息的区域中,如零数据区ZERO,相对时间信息区等等。例如,也可通过将不作为明显时间信息的数据记录到在普通CD上已经记录了时间信息的区中来表示某些信息。例如,”FFFFFh”就可以用作这种数据。
在高密度光盘中,在用二进制表示法代替基于BCD的MSF表示法起动将要存储在相对时间区的数据的情况下,使按4位表示的每一位在从0到A,B,C,D,E,F中循环,代替对应于0到9的BCD表示法。因此,在重放装置中,当检测出A到F的状态,就有可能辨别出装载的光盘是高密度光盘,而不是如普通CD等之类的光盘。在这种情况下,该装置通过监视至少11个子码帧中的Q通道可辨别装载的光盘是否为普通光盘还是高密度光盘。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把与普通CD等的帧格式中的信息不同的信息记录在子码的Q通道中的零数据区和/或相对时间区,从而更准确地表示有关绝对时间和磁盘类型的信息。另一方面,把与普通CD等的帧格式中的信息不同的信息记录在另一个区域中,如子码的Q通道中的轨迹编号区TNO,索引区INDEX(参见图5A),由此也能够更准确地表示与绝对时间有关的信息。
虽然上面主要以CD为例做出说明,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中记录了与如CD-R,CD-RW等之类的CD类似的子码信息的光盘中。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中记录了对用户有用的信息和有关该信息的附加信息的记录介质。
在CD-ROM中,除了子码外,地址信息作为头部被记录在主数据中。另外,在可记录光盘中,如CD-R,CD-RW,已预先记录了地址信息。作为一种记录方法,使用通过频率调制将地址信息记录到摆动纹道的方法(ATIP):预制纹道中的绝对时间)。那些地址信息与子码同步记录。在现有的可记录光盘中,地址信息已被作为时间信息被记录。在可记录光盘形成为高密度光盘的情况下,为能够表示更多数据量的地址需要设计地址信息。具体地说,通过用二进制记数法来表示地址信息可以适应高密度盘。
设定ATIP一帧的长度为42比特,前4比特设成同步模式。接下来的24比特设成地址表示部分,最后的14比特设成CRC。在高密度盘中,用二进制记数法表示24比特的地址表示部分。如果通过用二进制记数法表示所有的24个比特,地址的数量等于224=16777216。因此,假设一帧的数据量设定为2K字节,大约可以执行多达33G字节的数据寻址,以使其能适应高密度。除了地址信息之外的信息也可以利用24比特的一部分(1,2,3或4比特)来记录以便于识别。
如上所述,由于多种格式以子码或地址信息的形态存在,最好考虑到这一点来记录或重放数据。图12所示为本发明应用于如CD,CD-ROM等之类的只读光盘主导装置的情况下记录装置的第一个例子。
图12所示的记录装置(主导装置)包括:激光器21,提供象氩离子激光,氦-镉激光,氪离子激光之类的气体激光或半导体激光;声光效应型的光调制器22,用于调制从激光器21发射的激光束;作为具有物镜或类似装置的记录装置的光拾取器23,用于会聚穿过光调制器22的激光束,并且将它照射到盘状玻璃母盘24上,母盘24上已涂有起光敏材料作用的光阻层。
光调制器22根据记录信号调制来自激光器21的激光束。主导装置将调制的激光束信号照射到玻璃母盘24上,从而形成已记录数据的主导盘。还设置伺服电路26用来控制光拾取器23,以使光拾取器和玻璃母盘24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控制跟踪操作,和控制主轴电机25的旋转操作。由主轴电机25旋转玻璃母盘24。
把来自记录信号发生器27的记录信号提供给光调制器22。记录数据28和由开关电路30选择的子码提供给记录信号发生器27。开关电路30有两个输入端31a和31b。子码发生器29的输出提供给那些输入端。子码发生器29产生不同种类的子码并将它们分别提供给开关电路30的输入端31a和31b。
例如,普通(现有)的CD和高密度盘的主机共同使用该主机装置。在CD的主机的情况下,子码发生器29通过输入端31a把MSF格式的子码提供给记录信号发生器27。在高密度盘的主机的情况下,子码发生器29通过输入端31b把例如H(小时)MSF格式的子码提供给记录信号发生器27。系统控制器32控制伺服电路26并控制轨迹间距和线速度。在普通CD和高密度盘之间,由系统控制器32切换轨迹间距和线速度。另外,控制器32控制主机装置的整个操作。
记录信号发生器27把记录数据28和通过开关电路30的子码转换成CD格式或高密度盘格式的数据。就是说,在任何格式的情况下,在根本上,进行纠错编码处理和加扰处理,另外,数据是EFM(八至十四调制)调制的。在高密度盘的情况下,按例如CD-ROM格式记录数据。在CD的情况下,记录数据28是线性PCM音频数据。在高密度盘的情况下,它是未压缩数据或压缩数据。
另外,表明记录介质类型的介质信息记录在预定区中,例如盘的引入区,引出区等。在记录时,由从系统控制器32产生的介质信息35控制开关电路30和记录信号发生器27。与系统控制器32结合设置显示单元33和操作单元34。
形成由上述主机装置记录的玻璃母盘24并通过对其进行电铸来形成金属主盘。此后,从金属主盘形成母盘。另外,从母盘形成压模。利用该压模通过如压缩铸塑、注入铸塑等方法形成CD或高密度盘。如上面提到的,通过切换子码的产生和记录信号形成处理可由现有的CD和高密度盘共同使用图12所示的记录(主机)装置。
图13表示记录装置的第二实例。光盘41是可记录盘,并可使用现有的CD-R,CD-RW,或高密度盘。伺服控制用于转动光盘41的主轴电机42和光拾取器43。把来自输入端44的输入数据提供给数据转换单元45。来自数据转换单元45的记录信号提供给记录电路46。记录电路46的输出信号提供给光拾取器43并记录在光盘41上。
当装载盘41时,从预定区读出介质信息。把读出的介质信息提供给介质识别单元47。介质识别单元47产生表明光盘41是标准记录密度的(现有)盘还是高密度型盘的识别(ID)缩号。该ID信号提供给数据转换单元45并根据光盘类型进行信号处理。虽然未示出,也可根据介质信息进行伺服控制。
来自输入端44的输入数据是来自现有光盘或高密度盘的重放数据,并且还包括子码。例如,通过如IEC958之类的接口提供输入数据。因此,如果从其产生输入数据的光盘的类型与将要记录的光盘41的类型相同,不在数据转换单元45中进行信号处理。如果从其产生输入数据的光盘的类型与光盘41的类型不同,进行子码转换处理。如果需要,进行记录数据的转换处理。例如,在输入数据是来自CD的重放数据并且光盘41是高密度盘的情况下,数据转换单元45将输入数据中″74分05秒15帧″的子码转换成″1小时14分05秒15帧″。
图14是记录装置的第三实例。光盘41是可记录盘,并且可使用现有的光盘或高密度盘。就是说,在图14中,光盘41的类型是固定的。伺服控制转动光盘41的主轴电机42和光拾取器43。把来自输入端4的输入数据提供给数据转换单元45。来自数据转换单元45的记录信号提供给记录电路46。记录电路46的输出信号提供给光拾取器43并记录在光盘41上。
来自输入端44的输入数据是来自现有的光盘或高密度盘的重放数据并且还包括数据类型信息和子码。因此,数据类型鉴别单元48可鉴别从其产生输入数据的光盘是现有的光盘还是高密度盘。鉴别结果提供给数据转换单元45。如果用作记录介质的光盘41的类型与从其产生输入数据的盘的类型相同,数据转换单元45不执行子码的转换处理。如果从其产生输入数据的光盘的类型与光盘41的类型不同,进行子码转换处理。如果需要,进行记录数据的转换处理。
图15表示记录装置的第四实例。光盘41是可记录盘,并且可使用如CD-R或高密度盘等现有的光盘。由介质识别单元47根据介质信息鉴别已使用何种类型的盘。输入数据是来自现有的CD-ROM的重放数据或高密度盘的重放数据。包括由MSF格式表示的地址信息作为现有的CD-ROM的重放数据中的首部。包括由二进制格式表示的地址信息作为来自高密度盘的重放数据中的首部。由数据类型鉴别单元48鉴别输入数据的类型。
把来自介质鉴别单元47的ID信息和来自数据类型鉴别单元48的鉴别数据提供给首部转换单元49。首部转换单元49确定输入数据的类型和光盘41的类型是否与来自两种信息的一致,并根据光盘41的类型转换首部的数据格式。当它们一致时,不进行首部的转换处理。例如,在输入数据是来自现有的CD-ROM的数据并且光盘41是高密度盘的情况下,把MSF格式的地址转换成由二进制记数法表示的地址。
根据上述记录装置,可仅通过时间信息的转换处理把由如现有的CD,CD-ROM等光盘写作的数据传送或记录到高密度盘。相反,可仅通过时间信息的转换处理把由高密度盘写作的数据传送或记录到现有的盘。此外,还能够适应不限制子码的CD-ROM的地址信息格式的差别。
图16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重放装置的结构。光盘51是现有的盘或高密度盘。由主轴电机52转动光盘51,并由光拾取器53读取光盘51上记录的信号。把读取的信号提供给RF放大器54。RF放大器54的输出信号通过EFM解调器55提供给纠错电路59。由纠错电路59进行纠错。把从纠错电路59输出的数字取出到输出端60。通过D/A转换器61发送数字输出,以便将模拟输出取出到输出端62。
子码解调单元56和介质识别单元57连接到RF放大器54。时间显示单元58连接到子码解调单元56。时间显示单元58根据解调的子码显示时间。介质识别单元57识别光盘51是现有的盘还是高密度盘。介质识别单元57的识别结果提供给EFM解调器55,子码解调单元56,时间显示单元58,和纠错电路59。因此,进行与光盘51的类型对应的信号处理。
在时间显示单元58中,防止时间显示根据将要重放的光盘的类型的差别而改变,从而进行一致的时间显示。例如,当″分钟″的值超过60分钟时,按照高密度盘的子码进行一小时的显示。因此,可以进行通常的时间显示而与光盘51的类型无关。作为时间显示的另一种方法,有一种使该时间显示与CD的时间显示匹配的方法,即使将要重放的光盘51是高密度盘。就是说,按分钟显示比80分钟(或90分钟)短的时间,和按小时显示等于或长于80分钟(或90分钟)的时间。根据另一种方法,由于可将时间显示与现有的CD的时间显示匹配,能够防止用户感觉到差异的情况。
图17表示可记录的(WORM型或可重写的)光盘的驱动器的结构实例。参考标号71表示盘,例如高密度盘。也可使用现有的可记录光盘(CD-R,CD-RW)。由主轴电机72转动盘71。设置光拾取器73以便将数据记录到盘71和从其重放数据,由馈送电机(未示出)在盘的径向移动光拾取器73。
例如,盘71是可由激光束记录并可通过检测反射光量的差异重放的相位变换型盘。用聚碳酸酯作为其上涂敷记录膜的板的材料。通过注入模塑将被称为纹道的轨迹导向纹道预先形成在板上。由于预先形成纹道,也称它们为预置纹道。纹道之间的间隔被称为纹间表面。纹道从内缘向外缘连续螺旋地形成。本发明也可应用到使用有机颜料作为记录材料的磁光盘或WORM型盘,只要可对其进行记录。
为控制盘的转动的目的以之字形方式(称为″摆动″)形成纹道并在记录时用其作为参考信号。在纹道中或在纹道和纹间表面上记录数据。另外,连续记录地址信息作为纹道的摆动信息。光拾取器参考由摆动信息获得的地址向所希望的写入位置移动,从而将数据写入盘中。
通过接口74把将要记录的数据提供给驱动器。可用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ATAPI(AT连接分组接口)等作为接口74。存储器75连接到接口74。把通过接口74发送的记录数据提供给CD-ROM编码器76并形成CD-ROM格式的数据。CD-ROM编码器76的输出提供给CIRC(交叉交错Reed Solomon码)编码和EFM调制单元77。在模块77中,形成与ATIP的子码类似的子码。
把CIRC编码和EFM调制单元77的输出提供给写入信号产生单元78并产生写入信号。写入信号提供给激光驱动器79。激光驱动器79的输出提供给光拾取器73。以这种方式将数据记录在盘71上。
光拾取器73重放盘71上的数据。把光检测器检测的信号提供给RF信号处理单元81。在RF信号处理单元81中,矩阵放大器计算地操作光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从而形成重放(RF)信号,摆动信号,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把RF信号提供给CIRC解码和EFM解调单元82。将作为推挽信号获得的摆动信号提供给ATIP解调器84。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提供给伺服处理器85。另外,响应伺服处理器85的输出来设置用于驱动每个单元的驱动器86。伺服处理器85对光拾取器73执行跟踪伺服和聚焦伺服,对主轴电机72执行主轴伺服,和对进给电机执行线程伺服。
在CIRC解码&EFM解调单元82中进行纠错码等的EFM解调,解码(即纠错)处理。模块82的输出提供给CD-ROM解码器83。通过接口74输出CD-ROM解码器83的输出数据。
ATIP解调器84通过带通滤波器向FM解调器提供摆动信号,该带通滤波器仅允许在载频(22.05kHz)附近频率的信号通过,从而获得二相信号。另外,从二相信号取出的时钟用于控制主轴电机72,并由该时钟提取二相信号中的地址数据。来自ATIP解调器84的地址提供给系统控制器80,系统控制器80利用该地址控制查找操作。系统控制器80控制接口74,CD-ROM编码器76/解码器83,CIRC编码&EFM调制单元77,CIRC解码&EFM解调单元82,EF信号处理单元81,伺服处理器85等。
为了继续预先格式化地址信息(高密度盘中的二进制表示法;现有盘中的MSF格式),摆动作为激光束的导向纹道的纹道并连续记录该地址信息作为盘71上的摆动信息。参考由摆动信息获得的地址信息将数据写入盘中。实际上,已将在22.05kHz的载波调频的信号插入摆动数据,并通过解调该信号获得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被称为ATIP并表示该盘上的绝对地址。
可由上面提到的图17所示的盘记录/重放装置实现图13,14,和15所示的记录装置以及图16所示的重放装置。
例如,下面说明将图13和15所示的记录装置应用于图17所示的盘记录/重放装置的情况。
当盘71装载到驱动器时,由作为图13中所示的光拾取器43的光拾取器73重放盘71上的预定区,例如引入区中的数据。对于重放的信号,经RF信号处理单元81把RF信号提供给CIRC解码&EFM解调单元82,并向ATIP解调器84提供推挽信号。此时,如果盘71是高密度盘,由CIRC解码&EFM解调单元82中包括的子码解调器解调的一部分子码(Q通道)与图5所示的现有CD帧中的子码不同,例如如图10所示,以便可用其作为表示光盘类型的ID信号。
就是说,CRIC解码&EFM解调单元82输出ID信号并将其提供给系统控制器80,以便系统控制器80作为图13所示的介质识别单元47操作。系统控制器80根据提供的ID信息鉴别装载的盘71是对应于CD格式的现有光盘还是对应于根据CD格式定义的新格式的高密度盘,并以使子码的后续解码/编码处理和纠错码的编码/解码处理对应于每种类型的光盘的方式切换作为图13所示的数据转换单元的CIRC编码&EFM调制单元77和CIRC解码&EFM解调单元82的操作。
也可由系统控制器80识别从ATIP解调器84输出的地址信息的方法实现根据ID信号检测光盘的类型。就是说,在现有光盘的情况下,作为ATIP中包括的地址信息,用BCD码表示分钟(MIN),秒(SEC),和帧数(FRAME)中的每一个。另一方面,在高密度盘的情况下,用24位的二进制记数法表示地址信息。因此,系统控制器80从ATIP解调器84鉴别地址信息的差别,从而能够识别盘的类型。
另外,当由系统控制器80识别盘71的类型时,系统控制器80操作CD-ROM编码器76,并在将通过接口74输入的记录数据转换成CD-ROM格式的数据时,加入与每个盘对应的首部(参见图6)。就是说,系统控制器80把盘的识别结果提供给作为图15所示的首部转换单元49的CD-ROM编码器76,从而进行控制,以便切换CD-ROM编码器76中包括的地址信息的数据格式。很显然,系统控制器80还根据盘的类型通过操作CD-ROM解码器83切换包括首部的CD-ROM格式的解码处理。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在所附的本发明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能有许多改进和变化。
根据本发明,通过把与普通CD等的帧格式中的信息不同的信息记录到子码的Q通道中的零数据区或相对时间区中,可更准确地表示关于绝对时间,盘的类型等信息。因此,在大容量和高密度的光盘中,即使在绝对时间超过99分59秒74帧的情况下也可表示正确的绝对时间。
根据本发明,当记录时间比预定时间(80分钟或90分钟)短时,不使用小时位,当记录时间等于或长于预定时间时,使用小时位。因此,在保持性能与诸如现有CD等的介质中的时间表示法匹配时可实现高密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时间信息的转换可在现有的介质和高密度之间相互传送数据,并可容易地传送和记录写入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在盘中记录有关盘的类型鉴别的信息,例如鉴别该盘是高密度光盘还是普通光盘,从而使重放装置容易鉴别盘的类型。有助于减少装置的负担和减少处理时间。
检验该盘是多层结构还是单层结构。如果盘具有多层结构,定位表明目前存取该帧的记录层的信息,在盘中记录有关轨迹间距的信息,从而使其能够在重放时有助于实现高密度盘的存取效率。
本发明不限于上面的实施例,而是在本发明的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可进行许多改变和变化。

Claims (28)

1.一种将主数据和伴随所述主数据的时间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装置,包括:
拾取装置;
识别装置,用于通过所述拾取装置读取从记录介质返回的光来检测和识别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识别具有第一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CD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一盘形记录介质,和具有比所述第一记录密度高的第二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以所述CD格式为基础的特定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二盘形记录介质;
数据转换装置,用于输出所述时间信息和切换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输出的所述时间信息的格式;和
记录装置,用于将从所述数据转换装置输出的时间信息和所述主数据一起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转换装置输出由对应于CD格式的第一格式表示的第一地址信息,和由与所述第一格式不同的第二格式表示的第二地址信息,并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地址信息之一转换成另一种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由″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由″时″、″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二进制码表示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时间信息记录在根据CD格式形成的子码信息中包括的Q通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记录在所述第一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时间信息包括由″分″、″秒″、″帧″的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以及记录在所述第二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时间信息包括由″时″、″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由BCD码表示将要记录在所述第一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时间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BCD码表示将要记录在所述第二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时间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由BCD码表示将要记录在所述第一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时间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二进制码表示将要记录在所述第二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时间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9.一种将主数据和伴随所述主数据的时间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一个拾取装置读取从记录介质返回的光来检测和识别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识别具有第一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CD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一盘形记录介质,和具有比所述第一记录密度高的第二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以所述CD格式为基础的特定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二盘形记录介质;
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将所述时间信息中的第一格式的时间信息转换成与所述第一格式不同的第二格式的时间信息;和
将转换的时间信息和所述主数据一起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转换步骤,输出由对应于CD格式的第一格式表示的第一时间信息和由与所述第一格式不同的第二格式表示的第二时间信息,并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时间信息之一转换成另一种时间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包括由″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包括由″时″、″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二进制码表示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信息记录在根据CD格式形成的子码信息中包括的Q通道中。
14.一种将主数据和伴随所述主数据的时间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一个拾取装置读取从记录介质返回的光来检测和识别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识别具有第一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CD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一盘形记录介质,和具有比所述第一记录密度高的第二记录密度并且其上将要按照以所述CD格式为基础的特定格式记录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二盘形记录介质;
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在由多种不同格式表示的所述时间信息中形成选定的时间信息格式;和
将形成的时间信息和所述主数据一起记录到所述记录介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形成步骤中,对应于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输出由对应于CD格式的第一格式表示的第一时间信息和由与所述第一格式不同的第二格式表示的第二时间信息之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包括由″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包括由″时″、″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二进制码表示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间信息记录在根据CD格式形成的子码信息中包括的Q通道中。
20.一种重放记录了主数据和伴随所述主数据的时间信息的记录介质的数据重放装置,包括:
拾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所述时间信息;
识别装置,用于通过所述拾取装置读取从记录介质返回的光来检测和识别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以识别具有第一记录密度并且其上根据CD格式记录了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一盘形记录介质,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一记录密度高的第二记录密度并且其上根据基于所述CD格式的特定格式记录了所述主数据和所述时间信息的第二盘形记录介质;
解调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切换从所述拾取装置输出的所述时间信息的格式;和
重放装置,用于重放或显示从所述解调装置输出的时间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解调装置输出由对应于CD格式的第一格式表示的第一地址信息和由与所述第一格式不同的第二格式表示的第二地址信息,并对应于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地址信息中的一个转换成另一种地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地址信息包括由″分″、″秒″、″帧″的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所述第二地址信息包括由″时″、″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一地址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二进制码表示所述第二地址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时间信息是记录在根据CD格式形成的子码信息中包括的Q通道中的地址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记录在所述第一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时间信息包括由″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时间信息包括由″时″、″分″、″秒″、″帧″每个单位表示的绝对时间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一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时间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二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时间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由BCD码表示所述第一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时间信息中的所述″分″、″秒″、″帧″的每个单位,由二进制码表示所述第二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时间信息中的所述″时″、″分″、″秒″、″帧″的每个单位。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时间信息已通过调制预先形成的摆动纹道并按照CD格式以第一格式记录在所述第一盘形记录介质上,并且所述时间信息已通过调制预先形成的摆动纹道并按照基于所述CD格式的特定格式以第二格式记录在所述第二盘形记录介质上,
所述识别装置通过识别所述第一和第二格式来识别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形记录介质。
CNB001366319A 1999-09-29 2000-09-29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及数据重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27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7425/99 1999-09-29
JP27742599 1999-09-29
JP277425/1999 1999-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7338A CN1307338A (zh) 2001-08-08
CN1272795C true CN1272795C (zh) 2006-08-30

Family

ID=17583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663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2795C (zh) 1999-09-29 2000-09-29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及数据重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804188B1 (zh)
EP (1) EP1089282A3 (zh)
KR (1) KR20010050702A (zh)
CN (1) CN1272795C (zh)
AU (1) AU777327B2 (zh)
HK (1) HK1041342B (zh)
ID (1) ID27335A (zh)
MY (1) MY126729A (zh)
SG (1) SG105468A1 (zh)
TW (1) TW4983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6391B2 (ja) * 1996-05-30 1999-02-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MY126615A (en) 1999-09-29 2006-10-31 Sony Corp Data record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method
CA2366576A1 (en) * 2000-02-10 2001-08-16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ata on/from recording/recorded medium, reproduc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recognizing recording/recorded medium,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ata for apparatus using recording/recorded medium
JP2002032922A (ja) * 2000-05-12 2002-01-31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TW517230B (en) * 2000-10-06 2003-01-11 Pioneer Corp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 which recording control program is store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control program
US6894967B2 (en) * 2000-11-21 2005-05-17 Yamaha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recorder for writing data with variable density
CN100419890C (zh) * 2001-05-24 2008-09-17 索尼株式会社 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再现方法和装置
JP3873755B2 (ja) * 2002-01-31 2007-0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3920666B2 (ja) * 2002-03-06 2007-05-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制御装置
KR100987437B1 (ko) * 2003-08-14 2010-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 기록방법 및 기록장치
US7248557B2 (en) * 2003-10-30 2007-07-24 Plasmon Lms, Inc. Robust header configuration and method for reading sector identifiers contained therein
JP2006054001A (ja) * 2004-08-12 2006-02-23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4798164B2 (ja) * 2008-04-02 2011-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82586A (ja) * 1985-10-07 1987-04-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ジタル記録再生装置
ES2137195T3 (es) 1991-10-01 1999-12-16 Artlite Ltd Placa de señal para señal iluminada.
JPH07130149A (ja) 1993-10-29 1995-05-19 Toshiba Corp 時間表示機能付き再生装置
JPH07262754A (ja) 1994-02-04 1995-10-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KR970003054A (ko) * 1995-06-29 1997-01-28 구자홍 콤팩트 디스크의 기록 밀도 판별 방법
JPH09161375A (ja) * 1995-12-07 1997-06-20 Sony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H11120707A (ja) * 1997-10-16 1999-04-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媒体、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EP0939398B1 (en) * 1998-02-26 2008-01-0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Optical disc record carrier with wobbled grooves that permit recording on the grooves and lands,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record carrier,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such a record carrier
MY126615A (en) 1999-09-29 2006-10-31 Sony Corp Data record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6138000A (en) 2001-04-05
US6804188B1 (en) 2004-10-12
KR20010050702A (ko) 2001-06-15
HK1041342B (zh) 2007-03-09
MY126729A (en) 2006-10-31
ID27335A (id) 2001-03-29
SG105468A1 (en) 2004-08-27
TW498312B (en) 2002-08-11
EP1089282A2 (en) 2001-04-04
CN1307338A (zh) 2001-08-08
EP1089282A3 (en) 2003-12-17
HK1041342A1 (en) 2002-07-05
AU777327B2 (en) 2004-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98C (zh) 重播有节目区及相应文件信息区之记录介质的方法和装置
CN1255786C (zh) 光记录媒体的播放装置及方法
CN1179354C (zh)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设备、访问方法和访问设备
CN1272795C (zh)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及数据重放装置
CN1305036C (zh) 光盘设备和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507624A (zh) 数据记录介质、方法及装置、数据再现方法及装置、数据传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CN1290010A (zh) 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和/或再现装置以及记录介质确定方法
CN1184633C (zh)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30717C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
CN1158655C (zh) 再现方法
US7242654B2 (en) Data recording medium, data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reprodu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0320C (zh) 检查音频压缩数据记录差错的方法和设备
CN1534674A (zh) 在信息载体上寄存运行时间的方法、信息载体及设备
JP2001167561A (ja)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ータ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データ再生装置
JP2001167563A (ja) データ記録媒体、記録装置、並びに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CN1625776A (zh) 记录媒体、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881453A (zh)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698125A (zh) 数据记录介质、方法和设备、以及数据再现方法和设备
JP2001101663A (ja)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並びに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30

Termination date: 200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