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5284C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5284C
CN1255284C CN03147833.6A CN03147833A CN1255284C CN 1255284 C CN1255284 C CN 1255284C CN 03147833 A CN03147833 A CN 03147833A CN 1255284 C CN1255284 C CN 125528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earing
conveying
rolls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478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82002A (zh
Inventor
斋藤弘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82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82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52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528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41J13/076Construction of rollers; Bearing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3/00Rolls, drums, discs, or the like; Bear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F16C13/02Bearings
    • F16C13/04Bearings with only partial enclosure of the member to be borne; Bearings with local support at two or more p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radial load on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5/00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 F16C35/02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in the case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有,输送滚、从动于该输送滚进行旋转的从动滚、将该从动滚推压到该输送滚上的推压装置、支承该输送滚的轴承、使该输送滚旋转的驱动装置及驱动传递装置,其中,上述轴承设在上述输送滚上、并具有与用于支承该输送滚的支轴的外周接触的两处接触部,其特征是,由该轴承形成的上述输送滚的支承状态是连接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存在于在上述输送滚的停止及动作时作用于上述轴承上的作用力的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地进行支承。本发明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通过使输送辊及轴承的位置稳定而防止了由输送辊的移动而引起的记录媒的移动,提高着落精度。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记录装置特别是喷墨记录装置的输出图像的图像质量的提高是惊人的,用于实现该图像质量必要精度变高。作为提高该记录装置的图像质量的手段,有为了降低喷出到图像上的墨水的点的粒状感而减少墨水的喷出量,记录媒体上的点的大小变小的方案。当点变小时,本来点彼此间应该重合着的区域当点的着落位置稍微变化时,成为不重合的状态(相反,不能重叠的区域重叠了),该区域的浓度和色调发生偏差。该浓度或色调的偏差成为图像的白条纹或黑条纹、色斑而使图像品位的变差。在此所称的点之间的错位是十几μm~数μm的水平,采取了用于确保该精度的手段。
对于作为形成图像质量中的重要机构之一的记录媒体的输送机构,例如作为通过提高输送滚的偏心、圆柱度、直径公差和齿轮的等级这样的零件水平的高精度化或使输送量与电动机和齿轮的整数旋转量一致而消除电动机的停止误差和齿轮的偏心精度成分的构造提出并采用了用于保持组合精度的驱动构成等。另外,不仅是提高输送滚的理论旋转量(输送面移动量)的精度,而且以防止输送滚自身的位置偏移为目的,也采取了为了使支承输送滚的轴承的位置稳定化而在轴承的外周面上设置微小的突起,在将轴承安装在底座上时,通过一边切削该突起一边进行插入而消除由于公差而产生的输送滚的轴承与底座之间的间隙(ガタ)。
但是,在以往的手段中,充分考虑了输送滚的理论旋转量(输送面移动量)的精度,但是对于输送滚的位置的对策不充分。图10表示通常的输送滚的轴承的构造。在图10中,1001是输送滚,1002是轴承,1003是支承轴承支座,1004夹送辊。夹送辊1004为了产生记录媒体的输送力,被未图示的弹簧以Fp的力推压在输送滚1001上。
在此,即使由夹送辊1004产生的推压力Fp使输送滚1001与轴承1002的间隙、轴承1002与支座1003的间隙向图中下方向靠,由于输送滚1001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形状、轴承1002也是圆形状、而且支座1003也是圆形状,在轴承1002内周圆上,输送滚1001容易向Y、Y’方向移动,支座1003与轴承1002的关系也是同样,轴承1002也容易向Y、Y’方向移动,当被施加外部干扰产生的外力时,输送滚1001容易活动,不能确定输送滚1001相对于支座1003的静态位置。
另外,在作为现有技术的在上述轴承的外周面上设置微小的突起,在将轴承1002安装在支座上时一边切削该突起一边进行插入的方法中,虽然在插入了轴承1002的时刻消除了间隙,但是,在插入轴承时,由于需要是不使轴承内径变形的程度的突起,因此,需要做成为容易切削、即软弱的突起,由于运输中的落下或振动而变形,产生间隙。而且,通常POM等的树脂制的轴承与金属制的支座与输送滚轴的热膨胀不同,因此,存在由于温度变化而使尺寸产生变化,从而产生了间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是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通过使输送滚及轴承的位置稳定而防止由输送滚的移动引起的记录媒体的移动,使着落精度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有输送滚、从动于该输送滚而进行转动的从动滚,将该从动滚推压在该输送滚上的推压装置、支承该输送滚的轴承、使该输送滚旋转的驱动装置及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具有支承上述输送滚的圆周的两处接触部,由该轴承形成的上述输送滚的支承形态是,使连接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存在于在上述输送滚停止及动作时作用于上述轴承的作用力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来进行支承的。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记录装置,具有输送滚、从动于该输送滚进行转动的从动滚,将该从动滚推压在该输送滚上的推压装置、支承该输送滚的轴承、使该输送滚旋转的驱动装置及驱动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承具有支承上述输送滚的圆周的两处接触部,由该轴承形成的上述输送滚的支承形态是,使连接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存在于在上述输送滚停止及动作时作用于上述轴承的作用力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来进行支承的,因此,可以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通过使输送滚及轴承的位置稳定而防止由输送滚的移动引起的记录媒体的移动,使着落精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输送滚与轴承的构成图。
图3是表示作用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输送滚与轴承上的力的概念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驱动中的各状态中的输送滚作用于轴承上的力的概念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承的接触位置与轴承作用力的关系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承形状的简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输送滚与轴承周围的构成图及作用力的概念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座形状地简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输送滚与轴承周围的构造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输送滚与轴承周围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进行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以搭载了作为可装卸的带有墨水罐记录装置的记录头的串行式喷墨打印机作为例子进行叙述。图1是串行式喷墨打印机的整体图。在该图1中,101是具有墨水罐的记录头,102是搭载了记录头的101的滑架。在滑架102轴承部以沿与记录媒体301的输送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可滑动的状态插入导向轴103,其轴的两端固定在支座116上。通过与该滑架102结合的作为滑架驱动传递装置的皮带104传递作为滑架驱动装置的驱动电动机105的驱动,滑架102可向主扫描方向(X方向)移动。
在图1中,106是储存着记录媒体的供送基座、107是作为记录媒体的输送驱动源的输送电动机、108是输送记录媒体的输送滚(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滚的记录媒体的输送面与轴承支承部同直径,以下将输送滚和作为输送滚的支轴的输送滚轴作为同义对待,109是在输送滚108的两端部轴支承输送滚108的轴承,被安装在支座116上。110是用于传递输送电动机107的驱动力的输送滚齿轮,安装在输送滚108上。111是用于将记录媒体推压到输送滚108上的夹送辊、112是作为其推压装置的夹送辊弹簧。
在打字待机中,记录媒体储存在供送基座106上,在开始打字时,由未图示的供送滚供送记录媒体,通过由记录媒体的输送用电动机107的驱动使输送滚108旋转而使被供送的记录媒体向输送方向Y输送适当的供送量。在此,通过在滑架102的扫描中从记录头101向记录媒体喷出墨水而形成图像。在形成图像结束后由排出装置排出,完成了记录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墨水的喷出构成,是根据记录信号对电热变换体通电,借助利用由其热能产生于墨水的膜沸腾而产生于墨水的气泡的成长、收缩而从喷出口喷出墨水来进行记录。关于其于代表性的构成和原理,最好是使用例如美国专利第4723129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4740796号说明书所公开的基本原理进行。该方式可适用于所谓的按需形(オンデマンド型)、连续(コンテイニコアス)形中的任何一种,但是,在特别是按需形的情况下,通过对与保持液体(墨水)的片材或液路对应地配置的电热变换体施加对应于记录信息超过泡核沸腾的急速的温度上升的至少一个驱动信号,在电热变换体上产生热能,使记录头的热作用面产生膜沸腾,其结果可以形成与该驱动信号一对一地对应的液体内的气泡,因此,是有效的。借助该气泡的成长、收缩,通过喷出用开口使液体喷出,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液滴。当使该驱动信号为脉冲形状时,由于立刻适当地进行气泡的成长、收缩,因此,可以实现特别优秀的液体的喷出,更加理想。
图2表示输送滚108与轴承109的构成。在此,在输送滚108上作用着由夹送辊弹簧112的弹力产生的夹送辊111的推压力。另外,在轴承109上通过使其具有支承输送滚108的两个面而存在该两面与输送滚108的两部位的切线(在横截面中看时是切点)109a、109b。借助该构造,输送滚108只由轴承109的被几何学确定的两部位支承着。由切线109a、109b将输送滚108在输送方向(图中的Y、Y’方向)上定位,因此,只要输送滚108不从轴承109抬起,输送滚108就不会向输送方向(图中的Y、Y’方向)偏移位置。另外,轴承109由未图示的旋转限制部连接在支座116上,不能相对支座116转动地被设置着。当设有可将输送滚108沿径向相对于轴承109插入的开口部、或设有可将轴承109沿径向相对于支座116插入的开口部时,可以提高组装性。另外,虽然支承输送滚108的上述两面可以是任何形状,但是最好是平面。
图3是表示作用于输送滚108与轴承109上的力的概念图。该图3中的标号的意义是:
Fp:夹送辊推压力
Fb:输送阻力
Ff:输送滚驱动力
Fg:输送滚(单元)重力
N1、N2:轴承反作用力(垂直抵抗力)
μN1、μN2:输送滚轴与轴承间的摩擦力
θf:驱动齿轮的位置角度
θ1、θ2:输送滚与轴承的接触位置角度
α:驱动齿轮的压力角
R:输送滚齿轮的半径
r:输送滚的半径
T:输送滚的旋转体的加速转矩
在图3中,107a是输送马达的输出齿轮(输送马达齿轮),在以输送滚齿轮110的垂直下方向为准基偏移了角度θf的位置与输送滚的齿轮110啮合。该齿轮107a是驱动输送滚108的驱动传递装置,传递使输送滚齿轮110旋转的力Ff。通常,在是齿轮传递的情况下,驱动力Ff沿从输送马达齿轮107a与输送滚齿轮110的公共切线方向偏移了压力角α的方向作用。另外,在输送滚108上向垂直向下方向作用由夹送辊弹簧112的弹力产生的夹送辊111的推压力Fp。
在输送滚108与夹送辊111之间夹着进行输送的记录媒体301。在该输送的记录媒体301上在输送上游和下游作用着由记录媒体的弹力产生的输送阻力,作为与夹送辊111的滚动摩擦的合力对待的输送阻力Fb沿与输送方向(图中右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在输送滚108上。该输送阻力Fb是在输送滚108运动着时或作用了欲使其运动的力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输送滚108(输送滚轴)的外周与轴承的两处的抵接部109a、109b接触而被支承,在这些接触部109a、109b,输送滚108的支承力的反作用力N1、N2分别向输送滚108的中心方向作用。
在此,接触部109a、109b分别在距离垂直向下方向角度为θ1、θ2的位置与输送滚108的接触,另外,在该接触部109a、109b处,摩擦阻力分别以μN1、N2的力沿与输送滚108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切线方向作用(将输送滚108与轴承109之间的摩擦阻力作为μ)。另外,在使输送滚108加速或减速时,作用输送滚108的旋转体的加速转矩T=Idω/dt(I是旋转体的惯量(惯性矩),ω是旋转体的角度速度)。
在此,当设定为
A=sinθ1+cosθ1、
B=-sinθ2+μcosθ2、
C=cosθ1-μsinθ1、
D=cosθ2+μsinθ2、
E=Fb+Ffcos(θf-α)、
F=Fg+Fp+Ffsin(θf-α)、
时,轴承109受到的垂直抵抗力用
N1=(DE-BF)/(AD-BC)、
N2=(AF-CE)/(AD-BC)
表示。
而且,当设定为
G=(sinθ1+μcosθ1)N1-(sinθ2-μcosθ2)N2,
H=(cosθ1-μsinθ1)N1+(cosθ2+μsinθ2)N2
时,输送滚108作用于轴承109上的力Fv(标量)是
作用角度θv为
θv=tan-1(G/H),
这时,加速转矩T由
T=RFfcosα-rFb-rμ(N1+N2)
表示。
以下用图4说明在输送滚108分别为停止中(无驱动力)、起动时、加速中、匀速时、减速中、快要停止时的场合,输送滚108作用于轴承109上的力Fv(矢量)。
当将停止中(无驱动力)的Fv设为Fv0、将T设为T0、将驱动力Ff设为Ff0时,Ff0=0,Fb=0,μN1=0,μN2=0,T0=0,Fv0成为垂直向下的矢量(θv0=0)。
当将起动时的作用于的轴承109的Fv设为Fv1、加速度转矩T设为T1,将驱动力Ff设为Ff1时,μ=静止摩擦系数、Fb是最大静止摩擦力,由于T1=0的驱动力Ff1,Fv1成为从垂直向下方向倾斜θv1角度的方向的矢量。
当将加速中的作用于的轴承109的Fv设为Fv2、加速度转矩T设为T2,将驱动力Ff设为Ff2时,μ=动摩擦系数、Fb是动摩擦力,由于成为T2>0的驱动力Ff2,Fv2成为从垂直向下倾斜θv2角度的方向的矢量。该矢量的大小和方向相应于驱动力Ff2(相应于T2)变化。
当将匀速时的作用于的轴承109的Fv设为Fv3、加速度转矩T设为T3,将驱动力Ff设为Ff3时,μ=动摩擦系数、Fb是动摩擦力,由于成为T3=0的驱动力Ff3,Fv3成为从垂直向下倾斜θv3角度的方向的矢量。
当将减速中的作用于轴承109的Fv设为Fv4、加速度转矩T设为T4,将驱动力Ff设为Ff4时,μ=动摩擦系数、Fb是动摩擦力,由于成为T4<0的驱动力Ff4,Fv4成为从垂直向下倾斜θv4角度的方向的矢量。该矢量的大小和方向相应于驱动力Ff4(相应于T4)变化。
当将快要停止时的作用于的轴承109的Fv设为Fv5、加速度转矩T设为T5,将驱动力Ff设为Ff5时,μ=动摩擦系数、Fb是动摩擦力,由于成为T5<0的驱动力Ff5,Fv5成为从垂直向下倾斜θv5角度的方向的矢量。
在此,在快要停止时,为了减少停止时的冲击,通常将加速转矩T5设定为接近0的值(T5>T4)。另外,在减速中从齿轮传递精度方面考虑为了防止产生齿轮齿隙的,通常最好是驱动齿轮一边推输送齿轮一边进行减速,通常设定Ff4>0、Ff5>0的驱动力。
因此,根据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T2>T1=T3>T5>T4、Ff4>0、Ff5>0的关系,在一般的加减速时的加速度的设定中,θv1>θv4>θv5>θv3>θv2>θv0的关系成立。根据该关系,为了使输送滚108稳定于在包含停止状态在内的动作中被确定的位置上,只要对于存在于最两极的起动时矢量Fv1和停止时矢量Fv0实现稳定化即可。
因此,如图5所示,当将Fv1和Fv0矢量的合力矢量设为Ft时,Ft成为从垂直向下倾斜θt的角度的方向的矢量。在相对于该Ft矢量的角度θt方向对称的位置上设置输送滚108与轴承109的接触部109a、109b(使Ft矢量的角度θt和连接两个接触位置109a、109b的线段的垂直方向一致地决定接触位置角度θ1、θ2)。由于Ft与θ1、Ft与θ2相互处于从属的关系,因此,只要满足上述内容地决定θ1、θ2,就可以使输送滚108稳定于在包含停止状态在内的动作中被确定的位置上。
根据该构成,由于是将输送滚108压靠在轴承的接触部(支承面)109a、109b的稳定位置上来进行消除间隙的,因此,即使由于温度变化使输送滚108和轴承109的尺寸产生变化,输送滚108的位置只是可以忽略的程度地变化,不产生间隙,因此,可以与环境无关地确保输送滚108的位置精度。另外,不需要添加零件等而且不提高成本便可以实现。
在此,在决定接触位置角度θ1、θ2时,除了上述之外,由轴承109产生的垂直抵抗力N1、N2必须是正值(因为当为负值时,输送滚从轴承浮起),从确保对于外部干扰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也确保具有余量的正的值。另外,考虑到磨耗,设定轴承109的接触位置109a、109b的夹角(180-θ1-θ2)(当夹角变小时,稳定性增加,但对于磨耗不利)。
在此,只将Fv1和Fv0矢量的合力矢量方向(θt方向)作为对称轴来决定轴承109的接触位置109a、109b,但是,在输送动作中,由于停止精度才是最重量的要素,为了提高停止状态中的稳定性,也可以对于Fv1加大Fv0的加权,做成偏向Fv0侧方向的合力矢量Ft,决定接触位置角度θ1。
另外,当θv1与θv0的角度差过大、不满足用于决定上述的接触位置角度θ1、θ2的条件时,最重视使接近于停止的现象(动作)稳定化,至少将要停止时的作用于轴承109上的矢量Fv5与停止状态的作用矢量Fv0的合力矢量方向作为对称轴来决定轴承109的接触位置109a、109b。但是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将作为决定对象矢量的Fv5接近Fv1方向,使动作中的输送滚108的稳定性提高。另外,在这些情况下,也可以在靠近停止状态的作用矢量方向决定轴承109的接触位置109a、109b。
本实施例,停止时的矢量Fv0相对于作用于最大加速时的轴承109上的矢量Fv1是在图4中是在Y的正方向上方向最不同的矢量。但是,由于提高生产效率等的理由,在加速时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矢量Fv4是比矢量Fv1更向Y的负方向不同的矢量时、在矢量Fv2比矢量Fv0更向Y的正方向不同的矢量时,通过将为了决定上述轴承接触位置角度θ1、θ2而使用的矢量Fv1置换为矢量Fv4、将矢量Fv0置换为矢量Fv2,可以容易地指导轴承109的接触位置109a、109b。另外,在是以往的圆形横截面轴承时,输送滚108的移动最厉害、加速时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地指导轴承109的接触位置109a、109b,可以提高输送滚108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将轴承109如图2所示地做成为具有支承输送滚108的两面的、覆盖输送滚108的周围的形状,但轴承109不限定于这样的形状。例如作为轴承起作用的部分由于只是两个输送滚支承部109a、109b,只要确保两个输送滚109a、109b的刚性和形状即可,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轴承109形成为不覆盖输送滚108的上部的形状。通过形成为这样的形状,由于只相对于轴承109放置输送滚108就可以进行组装,因此具有可以降低组装成本,维护性也得到提高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使夹送辊111的推压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但不一定非使其一致,即使以将记录媒体压靠在位于输送下游的作为打字相对部的台板上的目的等倾斜,只要改变夹送辊110的推压方向引起的作用力矢量方向就可以容易地适用,丝毫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在驱动传递中,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滚齿轮111只接受输送电动机齿轮107a的驱动,但是,输送滚齿轮110兼作例如排出滚或用于向供送装置传递驱动的传递装置,即使连接成为负荷的齿轮传递装置,只追加地作用负荷力矢量(转矩)就可以容易地适用。另外,对于驱动传递方式,在本发明中也是齿轮传递,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即使是皮带传递或摩擦传递也可以适用。在这时,通过相应于传递方式改变上述压力角α或追加皮带的张力也容易进行上述计算。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将输送滚108与夹送辊111形成的输送机构作为对象的,但也可以代替夹送辊111来使用马刺轮,也可以容易地适用于相对于由输送滚108(排出滚)和马刺轮形成的输送机构的轴承构成。而且,在此,上述马刺轮是对记录媒体的接触面积小、即使与由喷墨记录了墨水像的面侧接触也不会弄乱了该墨水像的旋转体。
在本实施例中,是将输送滚108的记录媒体的输送面与轴承的支承部作为相同直径进行说明的,但也可以使用比输送滚108细的输送滚轴。
(第二实施例)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特征的输送滚轴与轴承周围的构造图及作用力的概念图。在此,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意义。在图7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用轴承109的两面的接触部109a、109b轴支承输送滚108。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轴承109与支座116的关系也相同地通过用支座116的两面接触部116a、116b轴支承轴承109而消除轴承109与支座116的间隙,在被确定的位置将轴承109支承在支座116上。
图7中的标号的意思是:
Ft:输送滚108作用于轴承109上的力(Ft是从在第一实施例中求得的输送滚108的驱动中的各动作的作用于轴承109的矢量Fv0~Fv5求得的作用矢量。),
Fg2:轴承109的重力(垂直向下),
Nc1、Nc2:支座116的反作用力,
Fct:轴承109作用于支座106上的力,
(轴承109作用于支座116上的力和轴承109的重力的合力),
θct:Fct的矢量方向角度,
θc1、θc2:输送滚108与支座116的接触位置角度。
在此,Nc1和Nc2的合力与作为Ft和Fg的合力矢量的Fct平衡。而且,从该矢量Fct以该矢量方向(θct)作为对称轴来决定θc1、θc2。具体讲,以使连接矢量Fct的角度θct方向与2个接触位置116a、116b的线段的垂直2等分线方向一致的方式决定接触位置角度θc1、θc2。轴承109由于在与支座116之间不进行转动运动,因此,不存在考虑了磨耗的支座116的接触位置116a、116b的夹角的制约,但是,将夹角较大地取成不引起轴承109由于外力而吃进支座116、轴承109的位置偏移和变形。
由此,在输送滚108的停止及驱动中,不仅可以消除输送滚108与轴承109之间的间隙,而且也可以排除轴承109与支座116之间的间隙,可以确保输送滚108相对于支座116的位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输送精度。另外,对于本实施例的支座116与轴承109的位置精度,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优先停止状态,使用进行了加权了的Ft、Fct,偏向停止状态的作用力矢量方向的决定方法也有效。
另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支座116如图7所示具有支承轴承109的两面,成为上部开口的朝上的C字形状,但是由于起轴承109的定位作用的部分只是两个轴承支承面,因此不需要覆盖轴承109的上部的部分。例如,通过将支座116形成为图8那样的支座形状,只要相对于支座116放置轴承109即可完成组装,因此,具有可以减少组装成本、也可以提高维护性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
对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图9表示输送滚轴与轴承周围的构成图。在此,与第一、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意义。在第三实施例中,轴承109与支座116的接触位置角度θc1、θc2设定为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求得的输送滚108与轴承109的接触位置角度θ1、θ2相等。即,轴承的接触部109a、109b与支座116的接触部116a、116b设定为存在于穿过输送滚108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在实际中,通常由于轴承109的质量比输送滚108的质量小得多,可以无视轴承109的重力Fg2影响。
因此,轴承109从输送滚108受到的作用力以相同的角度作用到支座116上,因此,在轴承109上只作用压缩负荷。因此,在是容易负荷变形和潜伸变形的轴承109时,通过只作用压缩负荷,具有几乎不产生变形的优点,可以防止轴承109的位置变化、由轴承109的变形产生的轴承109与输送滚108的接触位置的变化。由此,可以确保受到外力或保存中的输送滚108相对于支座116的位置精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输送精度。
(其它的实施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用串行式的记录装置进行了说明,即使在串行式的记录装置中,也可以使用固定在滑架上的记录头、或通过安装在滑架上而可以与装置本体电连接或从装置本体供给墨水的交换自如的芯片式(チツプタイプ)的记录头、或在记录头本身上一体地设有墨水罐的盒式(カ一トリツジ)记录头。
除此之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将墨水作为液体进行了说明,但是由于一般是在室温或室温以下固化的墨水,在室温下软化或液化的墨水、或在喷墨记录方式中将墨水本身在30℃~70℃的范围内进行温度调整使墨水的粘度处于稳定喷出范围地进行温度控制的方式,因此,只要在给予使用记录信号时墨水变成液态即可,而且,通过积极地将由热能产生的升温用作墨水从固形状态向液体状态的状态变化的能量来防止热能产生的升温,或以防止墨水蒸发为目的使用在放置状态中固化的墨水,在赋予对应于记录信号的热能时墨水都液化,喷出液状墨水,或者在到达了记录片材的时刻已经开始固化的墨水等那样的只由热能才液化的性质的墨水的情况也可适用。
另外,作为上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形态,除了作为计算机等的信息处理机器的图像输出终端装置使用之外,也可以是采用了与读出器组合的复印装置、具有收发信号功能的传真装置的形态的装置等。
作为上述的记录装置说明了使用喷墨记录方式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其记录方式不限定于喷墨记录方式,也可以适用热转印记录方式或热敏记录方式、有线记录方式等的击打式记录方式、或其以外的记录方式。另外,也不一定限定于串行记录方式,也可以使用所谓的行式记录方式。

Claims (26)

1.一种记录装置,具有,输送滚、从动于该输送滚进行旋转的从动滚、将该从动滚推压到该输送滚上的推压装置、支承该输送滚的轴承、使该输送滚旋转的驱动装置及驱动传递装置,其中,上述轴承设在上述输送滚上、并具有与用于支承该输送滚的支轴的外周接触的两处接触部,
其中,由该轴承形成的上述输送滚的支承状态是,使连接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位于在上述输送滚的停止及动作时作用于上述轴承上的作用力的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来进行支承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连接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与存在于上述作用力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的两极的两个矢量的合力矢量方向一致、或存在于比该合力矢量方向更靠近上述输送滚的停止时的作用力矢量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支轴与上述输送滚的直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支轴的直径比输送滚的直径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支轴设置在输送滚的两端部,上述轴承在上述输送滚的两端部支承上述支轴。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两处接触部是平面。
7.一种记录装置,具有,输送滚、从动于该输送滚进行旋转的从动滚、将该从动滚推压到该输送滚上的推压装置、支承该输送滚的轴承、支承该轴承的支座,使该输送滚旋转的驱动装置及驱动传递装置,其中,
上述支座具有支承上述轴承的圆周的两处接触部,
其中,由该支座形成的上述轴承的支承状态是,使连接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位于在上述输送滚的停止及动作时作用于上述轴承上的作用力的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而进行支承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连接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与存在于上述作用力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的两极的两个矢量的合力矢量方向一致、或存在于比该合力矢量方向更靠近上述输送滚的停止时的作用力矢量方向。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两处接触部是平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轴承具有与用于支承上述输送滚的支轴的外周接触的两处接触部,由该轴承形成的上述输送滚的支承状态是,使连接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位于在上述输送滚的停止及动作时作用于上述轴承上的作用力的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而进行支承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支轴与上述输送滚的直径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支轴的直径比输送滚的直径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支轴设置在输送滚的两端部,上述轴承在上述输送滚的两端部支承上述支轴。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装置,连接上述轴承及上述支座分别具有的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与存在于上述作用力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的两极的两个矢量的合力矢量方向一致、或存在于比该合力矢量方向更靠近上述输送滚停止时的作用力矢量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0~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轴承和上述支座所具有的两处接触部是平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轴承所具有的接触部和上述支座所具有的接触部存在于穿过上述输送滚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
17.一种向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具有输送上述记录媒体的输送滚、从动于该输送滚进行旋转的从动滚、将该从动滚推压在上述输送滚上的推压装置、支承上述输送滚的轴承,
其中,上述轴承具有与上述输送滚的外周接触并与上述输送滚的轴向平行的两个接触部,
在与上述输送滚的轴向垂直的任意的截面中,使连接该两个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存在于在上述输送滚的停止及动作时作用于上述轴承上的作用力的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装置,连接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从存在于上述作用力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的两极的两个矢量的合力矢量方向到存在于上述输送滚的停止时的作用力矢量方向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两处接触部是平面。
20.一种向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具有输送上述记录媒体的输送滚、从动于该输送滚进行旋转的从动滚、将该从动滚推压在上述输送滚上的推压装置、支承上述输送滚的轴承、支承上述轴承的支座,
其中,上述支座具有与上述轴承的外周接触并与该轴承的轴向平行的两个接触部,
在与上述轴承的轴向垂直的任意的截面中,使连接该两个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存在于上述输送滚的停止及动作时作用于上述轴承上的作用力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装置,连接上述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存在于从存在于上述作用力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的两极的两个矢量的合力矢量方向到比该合力矢量方向更靠近上述输送滚停止时的作用力方向的方向之间。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两个接触面是平面。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轴承具有与上述输送滚的外周接触并与上述输送滚的轴向平行的两个接触部,在与上述输送滚的轴向垂直的任意截面中,使连接该两个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存在于在上述输送滚的停止及动作时作用于上述轴承上的作用力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记录装置,
连接上述轴承及上述支座分别具有的两处接触部的线段的垂直方向存在于在上述作用力的矢量方向的变动范围内的两极的两个矢量的合力矢量方向与比该合力矢量方向更靠近上述输送滚停止时的作用力矢量方向的方向之间。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轴承及上述支座所具有的上述两个接触部是平面。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记录装置,上述轴承所具有的接触部和上述支座所具有的接触部存在于穿过上述输送滚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
CN03147833.6A 2002-06-25 2003-06-25 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28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4470/2002 2002-06-25
JP2002184470A JP4027166B2 (ja) 2002-06-25 2002-06-25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82002A CN1482002A (zh) 2004-03-17
CN1255284C true CN1255284C (zh) 2006-05-10

Family

ID=29717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4783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284C (zh) 2002-06-25 2003-06-25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017461A1 (zh)
EP (1) EP1375166B1 (zh)
JP (1) JP4027166B2 (zh)
CN (1) CN1255284C (zh)
DE (1) DE60303241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1351A (ja) * 2003-05-09 2004-11-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用紙送り装置
JP2006021909A (ja) * 2004-07-09 2006-01-26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10865A (ja) 2004-10-14 2006-04-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99471A (ja) * 2005-01-21 2006-08-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JP2006231800A (ja) * 2005-02-28 2006-09-07 Sony Corp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吐出媒体
JP4701157B2 (ja) * 2006-02-20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EP1820656B1 (en) * 2006-02-20 2010-04-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JP5880183B2 (ja) 2012-03-19 2016-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ローラの軸受、該軸受を用いた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
DE102016111757B3 (de) * 2016-06-27 2017-09-14 Ks Gleitlager Gmbh Gleitlagerbuchse
JP6664541B2 (ja) * 2017-09-29 2020-03-13 サンコール株式会社 軸受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22411Y1 (zh) * 1968-09-13 1973-06-29
NL7510210A (nl) * 1975-08-29 1977-03-02 Philips Nv Grammofoonplatenspeler en/of wisselaar.
CA1127227A (en) * 1977-10-03 1982-07-06 Ichiro Endo Liquid jet recor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GB8808841D0 (en) * 1988-04-14 1988-05-18 De La Rue Syst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JPH0399218U (zh) * 1990-01-31 1991-10-16
CA2050246C (en) * 1990-08-31 1994-08-23 Hiroshi Hashizume Fix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upporting a roller shaft of the fixing apparatus
JPH05180217A (ja) * 1991-12-27 1993-07-20 Ricoh Co Ltd スキャナモータの軸受構造
US5480247A (en) * 1992-05-29 1996-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JP3495804B2 (ja) * 1994-01-25 2004-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機構および該機構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556499A (en) * 1994-12-01 1996-09-17 Polaroid Corporation Delamin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027211A (en) * 1995-07-14 2000-0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DE19610466C2 (de) * 1996-03-16 2000-12-28 Roland Man Druckmasch Lagerung für eine Walze in einer Druckmaschine
JP2000161345A (ja) * 1998-12-01 2000-06-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回転軸の取り付け構造
JP2001080156A (ja) * 1999-09-14 2001-03-27 Fuji Xerox Co Ltd 潜像書込みヘッドの位置決め機構
JP2001141458A (ja) * 1999-11-17 2001-05-25 Asahi Precision Co Ltd 測量機の水平軸の軸受装置及びそのすべり軸受の製造方法
US6390700B1 (en) * 2000-07-11 2002-05-2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bsolute location low wear bearing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US6524021B2 (en) * 2000-12-05 2003-02-2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ultiple orientatio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carriage for use with same
JP2002284389A (ja) * 2001-03-23 2002-10-03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31351A (ja) * 2003-05-09 2004-11-25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用紙送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017461A1 (en) 2004-01-29
JP4027166B2 (ja) 2007-12-26
CN1482002A (zh) 2004-03-17
EP1375166B1 (en) 2006-01-18
DE60303241D1 (de) 2006-04-06
JP2004025587A (ja) 2004-01-29
EP1375166A1 (en) 2004-01-02
DE60303241T2 (de) 200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5284C (zh) 记录装置
CN101837687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736710A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77263C (zh) 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象的成象装置
CN101297759B (zh) 医学成像系统中的旋转装置
CN101030551A (zh) 载物台装置
US85449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4599C (zh) 薄片传送装置
CN100387437C (zh) 图像用装置
CN1990366A (zh) 片材输送装置
CN1892862A (zh) 旋转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旋转驱动装置
US6419334B1 (en) Ink-jet printer
US20020135122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723125A (zh) 喷墨式记录系统和喷墨式记录方法
CN1595299A (zh) 带有平衡块消振装置的超精密硅片定位系统
CN1080916C (zh) 盘重放装置
CN1576198A (zh) 用于传送弯形玻璃板的设备和方法
US20080130066A1 (en) Carriage moving device
CN101067421A (zh) 有减少轴承游隙的间隙减少器的轴承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CN1292912C (zh) 能打印盘片的成像设备及用于该成像设备的盘片打印单元
US759732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456367C (zh) 光盘装置
CN1733582A (zh) 用于记录载体纸张分页的装置
US6857333B2 (en) Rotational stop
JPH0230295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