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0204A -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放电型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放电型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0204A
CN1250204A CN99111938A CN99111938A CN1250204A CN 1250204 A CN1250204 A CN 1250204A CN 99111938 A CN99111938 A CN 99111938A CN 99111938 A CN99111938 A CN 99111938A CN 1250204 A CN1250204 A CN 1250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
pulse
discharge
electrod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11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30C (zh
Inventor
曾田健夫
佐佐木孝
石垣正治
大高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0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0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3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 G09G3/29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reset discharge, priming discharge or erase discharge occurring in a phase other than address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 G09G3/29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reset discharge, priming discharge or erase discharge occurring in a phase other than addressing
    • G09G3/2927Details of initialis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利用子场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影像的技术,即通过在复位操作用的子场周期中把每个子场的多个复位脉冲加到显示单元的电极上来进行复位操作,然后迸行选择显示放电的显示单元的寻址操作。还公开一种显示技术:使显示面板的单元显示放电,以通过复位操作和寻址操作显示影像。即,一种这样的技术:在施加复位操作用的复位脉冲之后向显示单元的电极施加辅助脉冲,以便在寻址时形成与扫描脉冲相反电压的电荷,然后进行选择显示放电的单元的寻址操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放电型显示装置
本发明涉及放电型显示技术,例如,涉及准备引入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显示技术,涉及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的显示装置,或扁平型墙挂式电视接收机,此外,还涉及广告和信息显示装置等的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例如实现物理上较薄的结构代替诸如现有的阴极射线管(CRT)系统等物理上厚大的结构,尤其是预期这将是大尺寸显示系统。
例如,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对于每一种亮度,把一个场(一幅显示影像)分割成多个子场,并通过每一个象素(显示单元)的放电产生紫外线,来激活为发光目的设置的荧光体。这种放电称作持续放电,并且通过改变每一个子场的这种放电的次数来显示中间色调。在这样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因为积累在放电区域(显示单元)中的电荷粒子首先在每一个子场的第一个复位周期中被清除(控制),以显示一个场的影像(一幅显示影像),复位脉冲加在显示屏幕(所有显示单元)的整个部分,以产生写放电和自擦除放电。复位周期之后,在上述持续放电之前,利用被称作寻址周期的周期在显示屏幕上选择(寻址)准备通过发光而显示的显示单元。就是说,把扫描脉冲加到包括,例如,Y电极的扫描电极,并且,把寻址脉冲加到设置在显示屏幕的地址电极上。
如上所述,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通过对包括Y电极的地址电极施加扫描脉冲来选择显示屏幕上要显示的单元,然后通过令这些被选择的显示单元进行持续放电来显示影像。
在每一个子场开始时,不管在紧接着的前一个子场中是否进行了持续放电,对整个表面进行写放电和擦除放电,以便清除积累在放电区域(显示单元)的带电粒子。但是,因为通过这样的放电而产生的发光出现在所有的显示单元上,所以黑电平的亮度明显上升,致使对比度恶化。因此,例如,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No.平-8-278766描述了一种只清除在紧接着的前一个子场中进行过持续放电的显示单元的电荷(壁电荷)的技术。这种技术意在为防止对比度恶化而只对紧接着的前一个子场中进行过这样的持续放电的显示单元实现选择性写放电和自擦除放电。即使在这种技术中,在形成一个场(一幅显示影像)的多个子场的第一个子场的复位周期中,写放电和擦除放电都是对整个表面进行的,以清除积累在这些显示单元中的电荷。
但是,在上述的相关技术中,由于为改进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而要求的显示单元结构的最小化,相邻的上和下显示单元之间的间隔以及右和左下方的显示单元之间的间隔尤其变窄。因此,由每一个显示单元放电时产生的电荷引起的对相邻的上和下显示单元以及右和左显示单元的影响(所谓串扰)变大。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每一个显示单元难以进行正常的操作,就是说,发生了由错误放电引起的不希望有的发光而所需要的显示单元反而不发光。
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No.平-8-278766无疑公开了选择性地在上述进行持续放电的显示单元上进行写放电和擦除放电。但是,在这一相关技术中,完全地擦除电荷,而不考虑为了稳定下一次放电而利用自擦除放电所产生的电荷。
本发明的发明者通过实验证实,所产生的电荷对上和下相邻显示单元的影响往往随着批量复位放电时放电的时间延迟的波动增大而变大。当放电的时间延迟变大时,在这种复位放电后的寻址周期中正常的寻址放电再无法进行,因此所显示的影像质量恶化。另外,本发明者还证实,对右边和左边相邻显示单元的影响是由发生寻址放电时的串扰引起的错误放电造成的。这种错误放电使所显示的影像质量恶化。
本发明者认识到所显示的影像质量的恶化是由于进行批量复位放电时放电的时间延迟不一致引起的,故提出本发明。更实际地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技术,用来通过对批量复位放电时产生的放电时间延迟的不一致的控制,减小作为对相邻上和下显示单元影响的串扰,实现稳定的寻址放电,在高分辨率显示屏幕上提供高质量的显示影像。另外,所显示的影像质量由于进行寻址放电时产生的串扰造成错误放电而恶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技术,用来提供高分辨率显示屏幕和高质量显示影像。这是通过施加电压、以积累极性与该电压不同的电荷、实现稳定的寻址放电而实现的。在复位放电后进行寻址放电时施加电压,以便减小相邻的左边和右边显示单元中串扰造成的错误放电。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技术,用来通过防止由施加扫描脉冲造成的错误放电来避免对比度的恶化。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保证:
(1)用来通过在复位操作之后选择显示放电显示单元而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影像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备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在施加第一复位脉冲之后所述选择之前的所述周期中把为选择而进行预处理的脉冲加在显示单元的电极上;
(2)利用子场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影像用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寻址操作,以便在进行复位操作之后选择显示放电的单元,其方法是:在用于进行复位操作的子场周期中把每一个子场的多个复位脉冲加到显示单元的电极上而进行复位操作;
(3)在项目(2)中把多个复位脉冲加到同一电极上;
(4)在项目(3)中,施加一对复位脉冲,并且,第二复位脉冲是在完成第一复位脉冲之后的1微秒至几十微秒的周期内施加的;
(5)在项目(2)中把多个复位脉冲加到不同的电极上;
(6)在项目(2)中,施加多个复位脉冲中的第一个复位脉冲的终结与下一个复位脉冲的开始差不多一致;
(7)利用子场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影像用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备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在用于复位操作的子场周期中,把每一个子场的用于复位操作的多个复位脉冲加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的电极上;
(8)在项目(7)中把多个复位脉冲加到同一电极上;
(9)在项目(7)中,多个复位脉冲包括两个复位脉冲,并且,第二个复位脉冲是在第一个复位脉冲结束之后的1微秒至几十微秒的周期内施加的;
(10)在项目(7)中,把多个复位脉冲加到不同的电极上;
(11)在项目(7)中,多个复位脉冲当中的第一个复位脉冲施加的终结差不多与下一个复位脉冲施加的开始一致;
(12)用来通过复位操作和寻址操作对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执行用于影像显示的显示放电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加用于复位操作的复位脉冲之后,把辅助脉冲加到显示单元的电极上,以便在寻址操作的过程中形成与扫描脉冲相反电位的电荷,然后进行寻址操作以选择显示放电用的显示单元;
(13)在项目(12)中复位脉冲的施加终结之后的1至3微秒的周期范围内施加辅助脉冲;
(14)在项目(13)中与紧接着的前一次显示放电的次数对应地施加辅助脉冲;
(15)在项目(12)中辅助脉冲具有5至30微秒的脉冲宽度;
(16)在项目(12)中把辅助脉冲加到复位脉冲加到其上的同一电极上;
(17)在项目(12)中把辅助脉冲加到扫描脉冲加到其上的同一电极上;
(18)通过进行复位操作和寻址操作、借助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放电来显示影像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在施加复位操作用的复位脉冲之后施加辅助脉冲,以便在寻址操作过程中形成与扫描脉冲相反电位的电荷;
(19)在项目(18)中,在复位脉冲的施加结束之后1至3微秒的周期范围内施加辅助脉冲;
(20)在项目(18)中,按照对应于紧接着的前一次显示放电的次数的时序施加辅助脉冲;
(21)在项目(18)中辅助脉冲具有5至30微秒的脉冲宽度;
(22)在项目(18)中把辅助脉冲加到复位脉冲加到其上的同一电极上;
(23)在项目(18)中把辅助脉冲加到扫描脉冲加到其上的同一电极上;
(24)包括一种通过进行复位操作和寻址操作、借助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进行显示放电而显示影像的子场显示系统的结构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在用于复位操作的子场周期中、在每一个复位操作用的子场中、把多个复位脉冲加到显示单元的电极上,并在施加该复位脉冲之后施加辅助脉冲,以便在寻址操作过程中形成与扫描脉冲相反电位的电荷。
图1是用来解释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举例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实际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结构中从A方向看去的局部放大的截面图;
图4是图2的结构中从B方向看去的局部放大的截面图;
图5是举例说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多个电极组和电路的示意图;
图6是用来解释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场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举例说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脉冲波形的示意图;
图8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用来解释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用来解释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举例说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的示意图;
图13是举例说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的示意图;
图14是举例说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的示意图;
图15是举例说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电极的驱动波形的示意图;而
图16是举例说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电极的驱动波形的示意图。
现将参考附图解释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2是举例说明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实例的示意图。在该图中,在正面玻璃基片21的下表面上彼此平行地设置透明X电极22和透明Y电极23。另外,这些X电极22和Y电极23分别与X总线电极24和Y总线电极25彼此叠层。并且,在这些总线电极的另外的下表面上形成介质层26,而在其下表面上设置例如包括二氧化锰MnO2等的保护层27。
另一方面,在设置在正面玻璃基片对面的后玻璃基片28的上表面上设有所谓地址A电极29,与正面玻璃基片21的X电极22和Y电极23垂直交叉。在这个地址A电极29上,设置介质层30,覆盖该电极,并在这个上表面上与地址A电极29平行地设置用以形成面板的阻挡肋31的构件。在地址A电极29上的介质层30上,以构成阻挡肋31的一对薄膜之间的涂层的形式,交替地设置荧光体(用于红(R)、绿(G)和蓝(B)三色)。
接着,附图3是图2中举例说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从该图箭头标志A方向看去的一个特定的显示单元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地址A电极29位于一对阻挡肋31,31的中间位置,而在正面玻璃基片21和后玻璃基片28之间形成的空间33填以Ne(氖),Xe(氙)等所谓放电气体,以形成放电空间。
另外,附图4是图2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从该图箭头标志B方向看去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在这个图中,举例说明三个放电单元33,33…。每一个显示单元在图中由虚线表示的位置上的用边界分隔,并且,如从图中显然可见的,每一个显示单元都顺序地和交替地设有正面玻璃基片21的X电极22和Y电极23。在AC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电荷分开地集中在X电极22和Y电极23的介质材料附近,更实际地说,集中在设置于X电极22和Y电极23上的介质层26下表面的保护层27上,并利用这样的电荷形成放电用的电场。
图5是一个示意图,举例说明包括在正面玻璃基片21上形成的X电极22和Y电极23的连线以及在后表面玻璃基片28上形成的地址A电极29和连接到每一个电极的电路的电路结构。X驱动电路34产生向多个X电极22施加一次的驱动脉冲(但是,在某些情况这个X电极22连接在一起,而在另一种情况下,这个X电极22分成奇数和偶数电极的两类电极,然后单独驱动)。另一方面,Y驱动电路35为多个Y电极23的每一个电极产生驱动脉冲,然后施加这样的驱动脉冲。另外,A驱动电路36产生并对地址A电极29的每一个电极施加驱动脉冲。
图6在其结构方面以上述AC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用的驱动方法的形式举例说明场驱动方法。图中,号码40标示一个场周期,水平轴上标出时间t(一个场周期的时间),而在垂直轴上(较低一侧)标出显示单元的行数(y)。在该图的实例中,一个场分成第一至第八子场,亦即分成8个子场41至48。
在图6中,在第一子场41的开始,设有批量复位周期41a,以便对所有显示单元进行写放电,并进行用于擦除电荷的自擦除放电。在随后的第二到第八子场42至48的开始,设置选择复位周期42a至48a,只对在紧接着的前一个子场中执行过持续放电的显示单元选择性地进行写放电和擦除放电。
另外,在第一至第八子场41至48中,在批量复位周期41a之后设置寻址周期41b至48b或选择性复位周期42a至48a,另外,后面是持续放电周期41c至48c。在持续放电周期41c至48c中,放电次数是分别设定的,而所谓中间色调显示可以通过组合这些放电的次数来实现。另外,放电次数和子场的顺序可以随意确定,而在这个实施例中,作为一个例子,子场按放电次数增大的顺序安排。
图7是一个定时图,举例说明每一个电极的驱动信号的波形,特别是在图6举例说明的第一子场41中的每一个电极的驱动信号的波形。
图7A中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是在第一子场41的批量复位周期41a中准备施加在X电极22上的部分驱动信号波形。另外,图7B举例说明准备施加在一部分相邻的Y电极23(例如,第一行的Y1电极23)上的部分驱动信号波形。图7C中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说明准备施加在一个地址A电极29上的部分驱动信号波形,而图7D中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说明由于上面解释的施加脉冲信号而在显示单元中产生的放电引起的发光。
这里,正如图7A举例说明的,在上面解释的第一子场41的批量复位周期41a中准备施加在X电极22上的信号波形包括批量复位脉冲P1,P2,以便在所有的放电显示单元上产生自擦除放电。按照本发明,正如将会从图中明白的,这批量复位脉冲P1,P2分别由两个复位脉冲形成,从而该复位脉冲至少连续两次施加在X电极22上。这些批量复位脉冲P1,P2导致所有显示单元可靠地产生放电,而与每一个显示单元的电荷存在与否无关,而对其振幅(电压)和/或脉冲宽度后面还将详细解释。另外,准备施加在X电板22上的信号波形包括在随后的寻址周期41b中的X扫描脉冲P3,还包括随后持续放电周期41c中具有预定电压和宽度的预定个数的持续脉冲P4。
另外,准备施加在Y1电极23上的信号波形,正如图7B举例说明出的,包括负的扫描脉冲P6,用来选择在复位周期41a之后的寻址周期41b中发光的显示单元,还包括在随后的持续放电周期41c中具有预定电压和宽度的预定个数的持续脉冲P7。
另外,准备施加在地址A电极29上的信号波形举例说明于图7C中,而这个波形包括与持续脉冲P4和P7对应的准备在持续放电周期41c中施加在X电极22和Y1电极23上的总脉冲P11。另外,施加与用来选择放电面板的扫描脉冲P6对应的寻址脉冲P10。图7D举例说明由利用上面解释的各种类型的驱动脉冲在放电空间(显示单元)内产生的放电造成的发光操作。
这里,在图1A和1B详细地举例说明图7说明的第一子场的信号波形中准备施加在X电极22上的信号波形(图1A)和准备施加在Y电极23上的信号波形(图1B)。另外,图1C和1D详细地举例说明相邻上和下显示单元,亦即E单元和F单元上的放电状态和其中的发光状态。
具体地说,正如图1A举例说明的,准备施加在X电极22上的批量复位脉冲,正如上面解释的,是由一对复位脉冲P1,P2形成的。按照包括一对复位脉冲P1,P2的批量复位脉冲,正如图1C和1D所举例说明的,在垂直相邻的显示单元,例如在E单元和F单元中产生由第一复位脉冲P1产生的放电及由此造成的发光,导致取决于作为放电空间的显示单元中放电状态的一定的时间延迟。若这种不一致的放电时间延迟变大,则由在相邻显示单元之间存在的电荷造成的影响(串扰)变大。因此,在随后的寻址周期中正常的寻址放电受到干扰。
因此,在本发明中,正如图1A所举例说明的,第二复位脉冲P2跟在第一复位脉冲P1之后施加在X电极22上。就是说,在本发明中,第一复位脉冲P1对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所有显示单元都产生放电,但是,在垂直相邻的单元中,放电D11是在E单元中以较小的时间延迟产生的,而正如图1C和1D所举例说明的,放电D21是在显示单元F中以较大的时间延迟产生的。另外,在放电D11,D21之后,所谓自擦除放电D12,D22是从复位脉冲P1结束(下降沿)起经过预定的时间之后产生的。正如从图中举例说明的波形显而易见的,放电D11,D21是以取决于作为放电空间的显示单元的状态的不同的时序由复位脉冲P1的上升沿产生的,而随后的自擦除放电D12,D22几乎以相同的时序产生。
此外,正如图中举例说明的,第二复位脉冲P2引起的写放电D13D23几乎同时在所有的显示单元中产生,就是说通过施加用于在各显示单元中反复放电的第二复位脉冲P2而具有小的时间延迟不一致性,从而减小在垂直相邻的显示单元之间由电荷造成的影响(串扰),以保证在随后的寻址周期中正常的寻址放电。该图中标号D14,D24表示由第二复位脉冲P2产生的自擦除放电导致的发光。在本发明中,正如上面所解释的,空间放电是由第一复位脉冲在每一个显示单元中产生的,以便在相同的壁电荷条件下确定第二复位脉冲的放电定时。
把第一复位脉冲P1的脉冲宽度t1和随后施加的第二复位脉冲P2的脉冲宽度t2设定为几乎同一数值就够了,但是考虑到由前者的脉冲宽度造成的放电时间延迟的波动,把前者的脉冲宽度设置得大于后者的脉冲宽度(t1≥t2)则更好。另外,由于施加这些脉冲而产生的写放电,这些复位脉冲P1,P2的脉冲宽度t1,t2被设定为这样的值,使得可以把随后产生的自擦除放电的壁电荷存储在电极之间。另外,这些复位脉冲的振幅一般设为几百伏,它高于X和Y电极之间的放电起动电压。
另外,若这两个复位脉冲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d太小,则会由于第一复位脉冲P1而在自擦除放电D12,22之间产生干扰。因此,最好保证时间间隔d至少约为1微秒。另外,把这两个复位脉冲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d设置为这样一个值,使得第二复位脉冲P2引起的写放电D13,D23几乎同时产生就够了。例如,可以把该时间间隔设置在几十微秒以下的范围内,尽管它依每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和所用的放电气体等而不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复位脉冲对同一个电极,就是说,X电极22施加两次,以便借助该复位脉冲使所有显示单元中放电定时对准,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就是说,正如图8A及8B所举例说明的,也可以在向X电极22施加复位脉冲P2之前,把与复位脉冲P1相应的复位脉冲P1’施加在Y电极23上。即使在图8A和8B所举例说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操作、进而相同的操作及效果。但是,详细的解释在此从略。图8C举例说明通过复位脉冲P1’和P2在显示单元中产生的放电,及由此引起的发光。
另外,图9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与施加在X电极上的复位脉冲P1对应的复位脉冲P1’施加在Y电极上,以代替这样的复位脉冲P1(参见图9A,9B),而且又如从图9可明白的,第一复位脉冲P1’的结束定时(下降沿)几乎与第二复位脉冲P2的开始(上升沿)一致。这里,正如图9C所举例说明的,可以通过把第一复位脉冲P1’的下降时刻设置为一个几乎与第二复位脉冲P2的上升沿一致的值,来把施加复位脉冲所产生的放电及由此引起的放光的次数减少(一次)。按照这一方法,因为在这个复位周期中放电引起的发光是在所有显示单元中产生的,故可防止黑电乎的亮度上升,这作为防止对比度恶化的一个措施是可取的。
接着,将参看图10至图15解释另一个实施例。图10举例说明在图6示出的第一子场41中每一个电极的驱动电压波形。
首先,图10A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是准备在第一子场41中施加在X电极22上的驱动电压波形的一部分,而图10B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是施加在一部分相邻的Y电极23(例如,本例中第一行的Y1电极23)上的驱动电压波形的一部分,图10C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是施加在一个地址A电极29的驱动电压波形的一部分,而图10D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说明由于施加这样的脉冲电压的缘故在显示单元中产生的放电所导致的发光。
这里,在图7子场41中施加在X电极22上的电压波形,正如图10A中示出的,包括用来在批量复位周期41a中在所有显示单元中产生自擦除放电的批量复位脉冲P21,并且,还包括在这样的放电完成之后在本发明中新施加在X电极22上的辅助脉冲P22。批量复位脉冲P21在其振幅(电压)和/或脉冲宽度方面与后面将要解释的选择性复位脉冲P36相比被设置为较大的值,以便可靠地在所有显示单元内产生放电,而不论每个显示单元中的电荷多少。另外,这种辅助脉冲P22,正如从该图中可见的,从批量复位脉冲P21下降起经过预定的时间t11之后上升仅延续预定的周期(脉冲宽度)t22。另外,施加在X电极22上的电压波形包括随后的寻址周期41b中的X扫描脉冲P23,和随后的持续放电周期41c中的预定个数的预定电压和宽度的持续脉冲P24。
另外,施加在Y1电极23上的电压波形,正如图10B所举例说明的,包括在复位周期41a后寻址周期41b中寻址用的负极性的扫描脉冲P26,还包括随后的持续放电周期41c中预定电压和宽度的预定个数的持续脉冲P27。
此外,施加在地址A电极29上的电压波形举例示于图10C。这个波形包括与持续放电周期41c中的持续脉冲23对应的总脉冲P31。另外,为了选择显示单元,结合扫描脉冲P26施加由虚线表示的寻址脉冲P30。
图11举例说明第二子场42之后在子场43至48中施加在每一个电极上的驱动电压波形。具体地说,在第二子场42中的每一个电极的驱动电压波形都是典型的波形。
首先,图11A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是在第二子场42中施加在X电极22上的一部分驱动电压波形。图11B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是施加在与X电极22相邻的一部分Y电极23(例如,第一行的Y1电极23)上的一部分驱动电压波形,而图11C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是施加在地址A电极29上的一部分驱动电压波形,图11D举例说明的信号波形表示施加脉冲电压时在显示单元中产生的放电导致的发光。
这里,电压波形,例如,在图7中在第二子场42中施加在X电极22的电压波形,不像批量复位脉冲P21,而是如图11A举例说明的,包括选择性复位脉冲P36,用于在持续充电时在紧接着的前一个子场放电,还包括在本发明中在电荷放电之后施加在X电极22上的辅助脉冲P22。这种选择性复位脉冲P36选择性地放电,以便如上所述只擦除在紧接着的前一个子场中进行持续放电的显示单元的电荷(壁电荷)。因此,这种选择性复位脉冲P36与批量复位脉冲P21相比在振幅(电压)和/或脉冲宽度上都设置得比较小,以保证所有显示单元都产生放电。另外,选择性复位脉冲P36后的辅助脉冲P22,如前所述,是从选择性复位脉冲P36下降起经过预定时间t11之后只上升预定周期(脉冲宽度)t12的脉冲电压。此外,亦如前所述,施加在X电极22上的电压波形包括随后的寻址周期41b中的X扫描脉冲P23,还包括随后的持续放电周期41c中预定个数的预定电压和宽度的持续脉冲P2。
另外,即使在第二子场42(及随后的子场43至48)中,与上述类似的电压波形也分别施加于Y1电极23和地址A电极29。就是说,施加在Y1电极23上的电压波形,正如图11B举例说明的,包括选择性复位周期42a后的寻址周期42b中的负极性寻址脉冲P26,还包括随后的持续放电周期42c中具有预定电压和宽度的预定个数的持续脉冲P27。此外,施加在地址A电极29上的电压波形,正如图11C举例说明的,包括与在持续放电周期42c中施加在X电极22上和Y1电极23上的持续脉冲P24和P27对应的总脉冲P31。
接着,将参照图10D,图11D和图12至15解释利用就图10A至10C和图11A和11C解释的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各种驱动电压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特别是显示单元(象素)的放电。图12至图14中举例说明电荷的运动,但在这些图中,仅说明在这些图中示出的三个区域(显示单元)中的中央显示单元中的电荷运动。
首先,正如图10A中举例说明的,因为批量复位脉冲P21是在图7中在子场41中在批量复位周期41a中施加在显示单元的X电极22上的,所以批量复位(全写)放电D32和自擦除放电D33,正如图10D中举例说明的,都是在这样的批量复位脉冲P21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处发生的。图12和图13中举例说明在这种情况下的电荷运动。
正如图12所举例说明的,当在子场41的批量复位周期41a中把批量复位脉冲P21施加在X电极22上时,由该批量复位脉冲P21引起的电压的上升沿产生批量复位放电D32。关于该批量复位放电产生的电荷,通过施加批量复位脉冲P21而把这些电荷集合在接近Y电极23的区域的介质层26上的。更实际地说,正如该图中标号19所说明的,正电荷集合在Y电极23较低一侧的保护层27上。另一方面,负电荷20集合在X电极22附近区域的介质层26上(就是说,在X电极22较低一侧的保护层27上)。
另外,正如图10b所举例说明的,自擦除放电D33是在批量复位脉冲P21结束(下降)时产生的,并且,图13中示出自擦除放电产生后电荷的状态。如从该图可明白的,在这种情况下,介质层26上(更实际地说,在保护层27上)的电荷在放电周期中因自放电而中和消失。但是,因为这一放电之后决不会把任何电压加在任何电极上,所以放电产生的电荷(正电荷19和负电荷20)停留在放电空间内,它们通过这些电荷彼此吸引的过程而中和消失。
因此,在本发明中,正如图10A所举例说明的,在批量复位脉冲P21的结束(下降)之后,再在X电极22上施加一个其电压不致于产生放电的辅助脉冲P22。就是说,当辅助脉冲P22施加在X电极22时,批量复位脉冲P21结束(下降)之后在显示单元的放电空间停留的电荷中的一部分负电荷,如图14举例说明的,集中在在X电极22附近的区域的介质层26(在X电极下的保护层27上),而一部分正电荷19集中在Y电极23附近区域的介质层26(Y电极23下的保护层27)上,一部分正电荷19还集中在在后表面玻璃基片28上形成的地址A电极29连线附近区域的介质层30上(亦即地址A电极29上的磷32上)。
结果,集中在X电极22附近区域的介质层26(X电极下保护层27上)的负电荷20,正如图15中虚线表示的,使批量复位周期之后在寻址周期中施加在X电极22上的X扫描脉冲P23降低为一个比实际所施加的电压值V3小的数值V4。
另一方面,集中在Y电极23附近区域的介质层26上(X电极22下的保护层27上)的正电荷19,使批量复位周期后寻址周期中施加在Y1电极23上的负极性的扫描脉冲P26降低为比图15的用虚线表示的实际施加电压值V1低的数值V2。
就是说,当为选择在随后的持续放电周期中产生主放电的显示单元而准备施加的负扫描脉冲P26,在寻址周期中施加在Y1电极23上时,由寻址用的扫描脉冲P26引起的放电单元的错误放电的产生,可以由于该电荷令施加的电压降低的作用而得以防止。图10D中,当不施加本发明的辅助脉冲P22时,负扫描脉冲P26施加在Y1电极23时产生的错误放电造成的发光用虚线D34表示作参考。
另外,正如就图13和14所解释的,利用批量复位脉冲P21结束(下降)时产生的自擦除放电D33后的电荷,必须在所产生的电荷后来消失之前施加为此目的辅助脉冲P22。因为自擦除放电后的电荷一般都在从批量复位脉冲P21结束(下降)起在1至3微秒的时间间隔内降低1至2个数字位的数量级,所以必须把从批量复位脉冲P21结束(下降)起经过的时间t11设置在1至3微秒的范围内。另外,因为可以有效地用作壁电荷的电荷不能停留长达几微秒的时间,所以脉冲宽度t22最好设置为5至30微秒。这里,t11之所以要设置为1微秒或更大,原因是若这个时间间隔小于该值,就会由于自放电的放电时间延迟而产生干扰。另外,脉冲宽度t22应要求约5微秒或更多的时间宽度,以便在某个时间周期内收集电荷。但是,脉冲宽度t22不限于该值,因为所要求的时间宽度因显示单元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上面已经解释了在图7子场41的批量复位周期41a中本发明的操作,即使在第二子场42至第八子场48也都进行同样的操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向X电极22施加选择性复位脉冲P36结束(下降)之后,施加辅助脉冲P22来代替批量复位脉冲P21。在第二子场之后的子场42至48中辅助脉冲P22的功能类似于上面解释的功能,故不再赘述。第二子场42中辅助脉冲P22的功能举例说明于图11D中,把不施加本发明的辅助脉冲P22时负扫描脉冲P26施加在Y1电极23上时产生的错误放电而造成的发光也用虚线D34表示,供参考。
此外,批量复位脉冲P21或选择性复位脉冲P36与随后本发明的辅助脉冲P22之间的时间间隔t11保持恒定,正如上面解释的,在1至3微秒的范围内。但是,时间t11也可以依紧接着的前一个子场中持续脉冲个数而改变。因此,由于在紧接着的前一个子场中持续放电以较少的次数出现时在显示单元中电荷数量相当小,所以,所述施加定时(就是说,t11)接近于批量复位脉冲P21或选择性复位脉冲P36(亦即约1微秒)。相反,当持续放电在紧接着的前一个子场中多次出现时,因为显示单元中存在大量电荷,故不必使施加定时(亦即,t11)接近这些脉冲,但施加定时t11约为2或3微秒,以便控制准备收集的电荷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公开了在形成显示单元的电极中间,向X电极22施加辅助脉冲P22、以防止由于扫描脉冲P36而产生错误放电的技术,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就是说,如上所述,为了防止在寻址周期中为选择发光单元而向Y电极23施加的扫描脉冲P26引起的错误放电,降低了向这个Y电极23施加的扫描脉冲P26的施加电压。因此,正如也在图16举例说明的,这样的目的也可以在施加了批量复位脉冲P21或选择性复位脉冲P36之后向Y电极23施加负的辅助脉冲P22’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正如从图14可见的,因为负的辅助脉冲P22’施加在Y电极23上,批量复位脉冲P21或选择性复位脉冲P36产生的自放电D33或D38产生的电荷(正电荷)集合在Y电极23的附近区域的介质层26下(更实际地说,在Y电极下面保护层27的下表面)。可以降低施加在Y电极23上的扫描脉冲P26的电压。另外,准备施加在Y电极23上的辅助脉冲P22’的时间间隔t11以及脉冲宽度t22方面,它们类似于上面解释的数值,最好将这些数值设置在1至3微秒和5至30微秒的范围内。另外,也可以根据紧接着的前一个子场中持续脉冲的个数改变时间t11。
在这些实施例中,分别设置用于利用多个复位脉冲和辅助脉冲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包括上述结构的新结构,就是说,用于首先施加多个复位脉冲,然后施加辅助脉冲的结构。正如根据以上的详细说明显而易见的,根据本发明,可以避免由较高的图象分辨率和显示单元精细的结构引起的纵向相邻显示单元之间的串扰造成的错误操作,可以通过减小批量复位放电过程中放电时间延迟的波动来避免扫描脉冲导致的显示单元的错误放电引起的发光单元的错误操作。
本发明允许作其它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其精神或基本特征。因此,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在每一方面的的实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确定。另外,在权利要求书的相等范围内的任何改变和修改均应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用来通过在复位操作之后选择显示放电的显示单元而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影像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施加所述第一复位脉冲之后但在选择显示单元之前的所述周期中把为选择显示单元而进行预处理的脉冲加在显示单元的电极上。
2.一种利用子场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影像用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寻址操作,以便在进行复位操作之后选择显示放电的显示单元,其方法是:在用于进行复位操作的子场周期中把每一个子场的多个复位脉冲加到所述显示单元的电极上。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多个复位脉冲加到同一电极上。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一对复位脉冲,使得第二复位脉冲是在第一复位脉冲结束之后的1微秒至几十微秒的时间内施加的。
5.按照权利要求2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多个复位脉冲加到不同的电极上。
6.按照权利要求2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多个复位脉冲中的第一个复位脉冲的结束与下一个复位脉冲的开始差不多一致。
7.一种利用子场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影像用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复位操作的子场周期中,把每一个子场的用于复位操作的多个复位脉冲加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的电极上。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多个复位脉冲加到同一电极上。
9.按照权利要求7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复位脉冲由一对复位脉冲构成,使得第二个复位脉冲是在第一个复位脉冲结束之后的1微秒至几十微秒的时间内施加的。
10.按照权利要求7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多个复位脉冲加到不同的电极上。
11.按照权利要求7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复位脉冲当中的第一个复位脉冲施加的结束差不多与下一个复位脉冲施加的开始一致。
12.一种使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进行用于影像显示的显示放电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括复位操作和寻址操作,其中施加用于复位操作的复位脉冲之后,把辅助脉冲加到显示单元的电极上,以便在寻址操作的过程中形成与扫描脉冲相反电位的电荷,然后进行寻址操作以选择显示放电的显示单元。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位脉冲的施加结束之后的1至3微秒的时间内施加所述辅助脉冲。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与紧接着的前一次显示放电的次数对应地施加所述辅助脉冲。
15.按照权利要求按12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脉冲具有5至30微秒的宽度。
16.按照权利要求12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所述辅助脉冲加到所述复位脉冲加到其上的所述同一电极上。
17.按照权利要求12的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所述辅助脉冲加到所述扫描脉冲加到其上的所述同一电极上。
18.一种通过进行复位操作和寻址操作、借助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放电来显示影像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中,在施加复位操作用的复位脉冲之后,把辅助脉冲加到所述显示单元的电极上,以便在施加用于复位操作的复位脉冲之后的寻址操作过程中形成与扫描脉冲相反电压的电荷。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位脉冲的施加结束之后1至3微秒的时间内施加所述辅助脉冲。
20.按照权利要求18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与紧接着的前一次显示放电的次数对应的时序施加所述辅助脉冲。
21.按照权利要求18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脉冲具有5至30微秒的宽度。
22.按照权利要求18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辅助脉冲加到所述复位脉冲加到其上的所述同一电极上。
23.按照权利要求18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所述辅助脉冲加到所述扫描脉冲加到其上的所述同一电极上。
24.包括一种通过进行复位操作和寻址操作、借助显示面板显示单元的显示放电、利用子场而实现影像显示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的放电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复位操作的子场周期中把每一个子场的用于复位操作的多个复位脉冲加到所述显示单元的电极上,并在施加该复位脉冲之后把辅助脉冲加到其上,以便在寻址操作过程中形成与扫描脉冲相反电压的电荷。
CNB99111938XA 1998-07-29 1999-07-29 等离子体显示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653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4325/1998 1998-07-29
JP21432598 1998-07-29
JP21458698 1998-07-29
JP214586/1998 1998-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0204A true CN1250204A (zh) 2000-04-12
CN1136530C CN1136530C (zh) 2004-01-28

Family

ID=2652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1193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6530C (zh) 1998-07-29 1999-07-29 等离子体显示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404411B1 (zh)
EP (1) EP0977169A1 (zh)
JP (1) JP5146410B2 (zh)
KR (1) KR100517259B1 (zh)
CN (1) CN1136530C (zh)
TW (1) TW52757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5691C (zh) * 2002-05-24 2008-01-3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器和用于驱动电泳显示器的方法
CN100412920C (zh) * 2002-04-02 2008-08-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CN100414580C (zh) * 2003-02-24 2008-08-27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3427A (ja) * 1999-09-28 2001-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0313113B1 (ko) * 1999-11-10 2001-11-07 김순택 플라즈마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KR100338519B1 (ko) * 1999-12-04 2002-05-30 구자홍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어드레스 방법
JP3644867B2 (ja) * 2000-03-29 2005-05-11 富士通日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006060B2 (en) * 2000-06-22 2006-02-28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imited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apable of providing high definition and high aperture ratio
US7091935B2 (en) 2001-03-26 2006-08-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using selective inversion address method
KR100547979B1 (ko) * 2003-12-01 2006-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08691B1 (ko) * 2005-06-11 2007-04-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그 구동 방법에의해 구동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7642992B2 (en) * 2005-07-05 2010-01-05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0719313A (en) * 2005-11-08 2007-05-16 Marketech Int Corp Method of driving opposed discharge plasma display panel
EP1804228A2 (en) * 2005-12-30 2007-07-04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CN101501747B (zh) * 2006-11-14 2011-02-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等离子显示装置
JP2009259512A (ja) * 2008-04-15 2009-11-05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9259513A (ja) * 2008-04-15 2009-11-05 Panas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715859B2 (ja) * 2008-04-15 2011-07-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120114020A (ko) 2011-04-06 2012-10-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220019T2 (de) * 1991-12-20 1997-09-25 Fujitsu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r Anzeigetafel
JP2772753B2 (ja) * 1993-12-10 1998-07-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並びにその駆動方法及び駆動回路
JP3370405B2 (ja) * 1993-12-17 2003-01-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平面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3265904B2 (ja) 1995-04-06 2002-03-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3372706B2 (ja) * 1995-05-26 2003-02-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の駆動方法
JPH09160522A (ja) * 1995-12-01 1997-06-20 Fujitsu Ltd Ac型pdpの駆動方法及びプラズマ表示装置
JP3565650B2 (ja) * 1996-04-03 2004-09-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Ac型pdpの駆動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JPH09311663A (ja) * 1996-05-24 1997-12-02 Fujitsu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3580027B2 (ja) * 1996-06-06 2004-10-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549138B2 (ja) 1996-09-06 2004-08-0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JP3447185B2 (ja) * 1996-10-15 2003-09-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表示パネルを利用した表示装置
JP3792323B2 (ja) * 1996-11-18 2006-07-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US6020687A (en) * 1997-03-18 2000-02-01 Fujitsu Limited Method for driving a plasma display panel
JPH1124626A (ja) * 1997-06-30 1999-0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の駆動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3199111B2 (ja) * 1998-03-05 2001-08-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交流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H11265164A (ja) * 1998-03-18 1999-09-28 Fujitsu Ltd Ac型pdpの駆動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2920C (zh) * 2002-04-02 2008-08-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CN100365691C (zh) * 2002-05-24 2008-01-30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器和用于驱动电泳显示器的方法
CN100414580C (zh) * 2003-02-24 2008-08-27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27576B (en) 2003-04-11
US6404411B1 (en) 2002-06-11
EP0977169A1 (en) 2000-02-02
JP5146410B2 (ja) 2013-02-20
KR20000011949A (ko) 2000-02-25
KR100517259B1 (ko) 2005-09-28
JP2009237580A (ja) 2009-10-15
CN1136530C (zh) 2004-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530C (zh) 等离子体显示驱动方法
US7639213B2 (en) Driving circuit of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0492466C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661657A (zh)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
EP1729277B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622152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
US6337674B1 (en) Driving method for an alternating-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 device
KR10069168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JP2002162931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KR100330030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구동방법
CN1830013A (zh) 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设备和方法
KR10033851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어드레스 방법
CN1612189A (zh) 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方法和装置
US6400342B2 (en) Method of driving a plasma display panel before erase addressing
CN1607568A (zh) 通过寻址-显示混合的方式驱动放电显示板的方法
CN1770241A (zh) 等离子体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0369087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783185A (zh) 等离子体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790463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461034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及其驱动方法
JP4140671B2 (ja) Ac型pdpの駆動方法
CN100559436C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378192A (zh) 使用选择性转换寻址方法驱动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
US20090289934A1 (en)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564300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310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1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MAXELL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apan's Kanagawa Prefecture Yokohama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26

Address after: Japan Osaka

Patentee after: Hitachi Maxell, Ltd.

Address before: Yokohama City,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