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2920C -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2920C
CN100412920C CNB021087873A CN02108787A CN100412920C CN 100412920 C CN100412920 C CN 100412920C CN B021087873 A CNB021087873 A CN B021087873A CN 02108787 A CN02108787 A CN 02108787A CN 100412920 C CN100412920 C CN 1004129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unit
pulse
excitation
display
driv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87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8903A (zh
Inventor
杜志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021087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12920C/zh
Publication of CN1448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8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29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29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当显示单元在每个画面的子画面中做重置操作时,面板上每个显示单元以激发模式或清除模式进行重置。激发模式的步骤为:首先,产生第一清除脉冲,用以清除壁电荷。接着,分别产生第一激发脉冲及第二激发脉冲,用以重新激发气体放电并形成壁电荷。最后,产生第二清除脉冲,用以清除壁电荷。清除模式除了没有产生激发脉冲的步骤之外,其余均与激发模式相同。其中,清除脉冲与激发脉冲的电压值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加。

Description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们对声光服务的要求,将会随着视听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显像方式的创新而日益提高。以显示器为例,已知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除了有体积庞大、辐射严重的缺点以外,在大尺寸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上,显示在屏幕边缘的画面还会有严重的画面扭曲失真的问题,势必无法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视听享受的要求。当数字电视开播之后,已知以模拟方式显像的阴极射线管屏幕将会逐渐地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具有大尺寸,宽视角、高解析度以及显示全彩显像能力的特性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结构的斜视立体图。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是由前基板102与后基板108所构成。多个维持电极(sustaining electrode)X与多个扫描电极(scanning electrode)Y交错地成对平行设置于前玻璃基板102上。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由介电层(dielectric layer)104所覆盖。介电层104则被由氧化镁构成的保护层106所覆盖,用以保护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以及介电层104。此外,多个地址电极A(addressing electrode)平行地设置于后基板108上,且由介电层116所覆盖。其中,地址电极A的设置方向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的设置方向彼此正交。间隔壁(rib)112沿着与地址电极A平行的方向设置于后基板108上,且萤光层110位于两相邻间隔壁112之间。
请参照图2,图2示出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结构的剖面图。除了间隔壁112未标出之外,其余各个结构的标号皆与图1相同,请自行对照。前基板102与后基板108之间的空腔为放电空间114,其中充满了由氖与氙混合而成的放电气体(discharge gas)。在前基板102上,每个维持电极X与一个扫描电极Y形成一对驱动电极(driving electrode)。每对驱动电极与后基板108上相对应的地址电极A之间定义出一个显示单元200。此外,在前基板102顶端每对驱动电极间皆具有一个不透光的遮蔽层(blackmatrix)212,用以减少外界光反射,以提高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对比度。因此,多个维持电极X、扫描电极Y与地址电极A会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定义出多个以阵列(matrix)形式排列的显示单元200。每两个显示单元200之间定义一非显示区域,亦称为暗区(dark area)203,如图2所示。遮蔽层212则位于非显示区域203中。
显示单元200发光的原理简述如下。显示单元200在电路特性上可等效地视为一个电容性的负载。藉由对位于电容两端的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施加高压高频的交流电,使放电空间114中的气体能持续被激发放电并放出紫外光。萤光层110在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后,就会放出可见光。
请参照图3A~图3B,其示出了已知用以驱动显示单元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用以驱动显示单元的驱动程序通常可分为下列阶段:重置时段(resetperiod)T1、定址时段(address period)T2以及维持时段(sustainperiod)T3。在重置时段T1,为确保后续显示单元操作的正确性,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会分别输出清除脉冲(erase pulse)和激发脉冲(primingPulse),用以清除显示单元在上一个驱动程序中在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上累积的壁电荷(wall charge)。并再次激发每个显示单元中的气体放电,使得显示单元空间中具有放电所需的激发离子和壁电荷。当此步骤完成后,使得每一个显示单元内激发离子和壁电荷的状态趋于一致。在定址时段T2时,则将定址电压施加到相对应的显示单元的地址电极A中,使得被选定的显示单元放电。在维持时段T3中,藉由显示单元的存储效应(memoryeffect),只要将适当的维持脉冲(sustain pulse)交互地施加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之间,显示单元中就会不断地进行气体放电,持续激发萤光层发出可见光。
已知用以驱动显示单元的驱动程序将重置时段T1又可再细分成三个时段,分别为:第一重置时段T11、第二重置时段T12以及第三重置时段T13。在第一重置时段T11时,显示单元的扫描电极Y会输出一清除脉冲PY1,其目的是清除显示单元在上一个驱动程序时所残留下来的壁电荷。在第二重置时段T12时,显示单元会被施加激发脉冲(priming pulse),用以使放电空间的气体重新被激发游离,以形成显示单元发光所需的激发离子。并且,使得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每一个显示单元内激发离子和壁电荷的状态趋于一致。其中,激发脉冲被施加于显示单元的方式有两种可能的形式。第一种方式是在显示单元的维持电极X输出一正极性的高电压激发脉冲PX2,如图3A所示。第二种方式是在显示单元的维持电极X输出一正极性的激发脉冲PX2,且在扫描电极Y输出一负极性的激发脉冲PY2,如图3A所示。最后,在第三重置时段T13时,扫描电极Y输出一清除脉冲PY3,用以清除所有显示单元内的残留的激发离子和壁电荷。
在第二重置周期T12时,如果维持电极X输出的激发脉冲PX2电压值越大,或是维持电极X以及扫描电极Y分别输出的激发脉冲PX2、PY2两者之间的电压差越大,气体放电强度越强,则在放电空间中所产生的激发离子就会越多,每一个显示单元的激发离子和壁电荷状态的一致性会越高。但是气体在被激发游离的过程中亦会放出较强的紫外光,使得萤光层发出较强的可见光。该可见光被称为背景光(background glow)。此背景光的强度与重置周期T12中激发脉冲的电压值及形式有关。强背景光会大幅降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对比度比(contrast ratio),而影响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在重置时段时能产生大量的激发离子,同时降低在重置时段所产生的背景光,以增加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与显示画面的显像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显示单元,用以显示多个画面。其中,每个显示单元具有彼此平行的维持电极以及扫描电极,以及与维持电极及扫描电极相对且垂直的数据电极。而且每个显示画面均有多个子画面。当显示单元在每个子画面中做重置操作时,显示单元以一激发模式或一清除模式之一进行重置操作。其中,激发模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对显示单元的维持电极施加第一清除脉冲,用以清除每个显示单元内的壁电荷。第一清除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接着,对每个显示单元的维持电极施加第一激发脉冲,对扫描电极施加第二激发脉冲,用以在每个显示单元内重新激发并形成壁电荷。其中,第一激发脉冲与第二激发脉冲的极性相反,且第一激发脉冲与第二激发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最后,对每个显示单元的维持电极施加第二清除脉冲,用以清除每个显示单元内的壁电荷。其中,第二清除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而清除模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对每个显示单元的维持电极施加第三清除脉冲,用以清除每个显示单元内的壁电荷。其中,第三清除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之后,对每个显示单元的维持电极施加第四清除脉冲,用以清除每个显示单元内的壁电荷。其中,第四清除脉冲与第三清除脉冲的极性相反,且第四清除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
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于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显示单元所产生激发脉冲,其电压值随着时间而缓慢上升或下降。如此,使每个显示单元内壁电荷的累积状态更接近。同时也减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产生的背景光的亮度,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对比。
此外,在本发明中,显示单元不需在显示每个子画面时均在重置时段产生激发脉冲。而且,当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每个画面时,都只有部分的显示单元产生激发脉冲。如此,可更进一步地减少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显示画面时所产生的背景光的亮度,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对比。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结构的斜视立体图。
图2示出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结构的剖面图。
图3A~图3B分别示出了已知用以驱动显示单元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图4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显示单元处于激发模式时,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图4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显示单元处于清除模式时,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图5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前玻璃基板的简单示意图。
图5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各个显示单元组切换不同模式显示画面的示意图。
图6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前玻璃基板的简单示意图。
图6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各个显示单元组切换不同模式显示画面的示意图。
图7~图10分别示出了显示单元处于激发模式时,各种不同的驱动信号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显示单元不需在显示每个子画面(subframe)时均在重置时段(reset period)产生激发脉冲(priming pulse)。当显示单元处于激发模式(priming mode)时,则在重置时段产生激发脉冲。而当显示单元处于清除模式(erase mode)时,则只需在重置时段先后产生极性相反(polarity)的清除脉冲(erase pulse)即可,不需施加激发脉冲。在本发明中,显示单元产生激发脉冲的方式为同时在维持电极(sustain electrode)与扫描电极(scan electrode)产生极性相反,且电压值随着时间而缓慢上升或下降的激发脉冲。
请参照图4A~图4B,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显示单元显示子画面时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如上所述,显示单元在重置时段产生的瞬间高电压的激发脉冲会增加显示面板的背景亮度(background glow)。此外,激发脉冲所激发的壁电荷(wall charge)的数目,足够用以使显示单元显示之后多个子画面。为了减少显示面板的背景亮度,以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对比度,本发明的构想:显示单元不需要如已知的驱动方式在显示每个子画面时皆产生激发脉冲,而是每显示一定数目的子画面之后,才在子画面的重置时段以激发模式进行重置。这样就可降低显示面板的背景亮度。为描述方便起见,本文将显示单元的重置阶段分为两种驱动模式,分别为激发模式以及清除模式。当显示单元处于激发模式时,显示单元在重置时段需要产生激发脉冲。当显示单元处于清除模式时,则不需在重置时段产生激发脉冲,只需产生清除脉冲。
请参照图4A,当显示单元处于激发模式时,其重置时段T1分成三个时段,分别为:第一清除时段T11、激发时段T12以及第二清除时段T13。首先,在第一清除时段T11时,显示单元的扫描电极Y施加第一清除脉冲PY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清除脉冲PY1为正极性,且其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如图3A所示。由于显示单元以数字方式显示子画面。故于第一清除时段T11开始时,所有显示单元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在显示前一个子画面时被点亮而具有大量壁电荷的显示单元,以及在显示前一个子画面时没有操作,不具有或仅具有微量壁电荷的显示单元。需注意的是,由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每一个显示单元在屏幕上的位置、物理特性、制程差异以及前一个子画面所输出的图像数据皆不相同,故实际上每一个显示单元内激发离子和壁电荷的累积状态也因此而有所差异。施加于扫描电极Y的第一清除脉冲PY1为一缓慢上升的锯齿波(saw-tooth wave),用以使累积有大量壁电荷的显示单元产生微弱放电,使其壁电荷逐渐地减少到一定的程度。而前一画面没有操作处于微量或没有电荷状态的显示单元则在此时不会产生放电行为。因此,此一缓慢上升的第一清除脉冲PY1,可消除原本具有大量壁电荷的显示单元中绝大部分的壁电荷。如此,可缩小前一个子画面时被点亮的显示单元以及前一个子画面没有被点亮的显示单元两者之间所具有的壁电荷数量的差异。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垂直方向的放电,可在数据电极A施加第一数据电压PD1,用以避免数据电极A的介电层表面附着有过多的电荷。
之后,在激发时段T12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分别对每个显示单元的扫描电极Y施加第一激发脉冲PY2,并同时对维持电极X施加第二激发脉冲PX2,用以在每个显示单元内重新激发并形成壁电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发脉冲PY2为负极性,其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步降低。而第二激发脉冲PX2为正极性,其电压随时间而逐步增加,如图4A所示。
本发明在扫描电极Y施加第一清除脉冲PY1之后,分别在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施加正负极性不同的激发脉冲。本发明与已知方法最大的差异为,已知技术为施加一电压值剧烈改变的高电位方波于维持电极之上;而本发明则分别施加一极性相反的激发脉冲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之上,如图4A所示,其激发脉冲的电压值皆随时间而逐步改变。当施加于维持电极X的第二激发脉冲PX2电压缓缓上升而施加于扫描电极Y上的第一激发脉冲PY2电压缓缓下降时,在显示单元内所造成的总和电压会渐渐增大。此时,某些先前残存电荷较多的显示单元内,就会开始产生微弱的气体放电。需注意的是,真正引发显示单元内的离子气体产生微弱气体放电的总和电压是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间的电压差及显示单元内残存电荷所造成的等效电压之和,这也是显示单元的放电空间中的离子气体真正感应到的电压差。
由于外加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上的激发脉冲,其电压波形缓慢的改变,所以当离子气体所感受到的总和电压大小正好略大于显示单元内离子气体的放电启动电压(firing voltage)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也由于离子气体感受到的电压只稍稍大于启动电压,所以只产生微弱的气体放电现象。
至于其他残存电荷较少或没有的放电单元,会在较晚的时间,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间的电压差更大时,才发生微弱气体放电的现象。所以,整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每个显示单元均在激发时段T12,正负激发脉冲同时写入的过程中,均产生强度大致相同的微弱气体放电现象。
如上所述,在激发时段T12时,每个显示单元的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之间的电压差会随时间而逐渐增大,而使得每个显示单元于不同的时间点产生强度大致相同的微弱气体放电。显示单元在产生过一次微弱气体放电之后,会因为有电荷在电极附近的介电层累积,而使得显示单元内放电空间的总和电压的电压值也因此而减低,但是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之间的电压差会继续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加,故显示单元的放电空间中,离子气体真正感应到的总和电压会随时间而逐渐增加。当总和电压再次地略大于显示单元内离子气体的放电启动电压(firing voltage)时,离子气体就会再次产生微弱放电现象。如此,则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每个显示单元在激发时段T12时均会产生多次强度大致相同的微弱气体放电现象。
综上所述,在激发阶段T12时,每个显示单元皆会间歇地产生若干次微弱的气体放电。且每个显示单元产生微弱气体放电的时间会随着内部电荷累积的状态而有所差异。如此,则之前内部电荷数量与状态不同的显示单元,会因为各自产生多次强度大致相同的微弱气体放电而使彼此之间的电荷累积状态的差异越来越小。而且也由于每个显示单元气体放电的时间不同,以及气体只会产生多次微弱的放电,其中多次微弱放电的亮度远小于已知技术中所述的瞬间强烈放电的亮度,因此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屏幕于重置时段所产生的背景亮度会比已知技术所产生的背景亮度要暗,所以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屏幕的亮度对比亦可因而增加。
在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施加正负极性不同的激发脉冲的同时,将驱动电路将数据电极A的数据电压降至低电平,也就是零电平。此电位正好介于正负极性的激发脉冲的中间区域。如此,可以避免垂直方向的放电,同时也避免电荷附着于数据电极A的介电层上。
在激发时段T12结束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均回到零电位。此时,每个显示单元因为内部累积电荷所造成的等效电压大于放电启动电压,故所有显示单元会一起产生一次自清除放电。每个显示单元内部的壁电荷会同时减少至某一程度。
在第二清除时段T13时,驱动电路对每个显示单元的扫描电极Y施加第二清除脉冲PY3,用以使全部显示单元均产生微弱的气体放电,清除每个显示单元内依旧过多的壁电荷,避免在之后进入定址时段T2时发生错误。其中,第二清除脉冲PY3为正极性,且其电压值随时间而缓慢增加。显示单元在经过缓慢上升的第二清除脉冲PY3之后,彼此的电荷状态差异会更加减少,达到高度均匀化的目的。此外,为了避免垂直方向的放电,驱动电路亦可在数据电极A施加第二数据电压PD3,用以避免数据电极A的表面上附有过多电荷。
当显示单元处于清除模式时的驱动程序如图4B所示,其重置时段T1只分成第一清除时段T11以及第二清除时段T12两个部分,而没有激发脉冲。在第一清除时段T11时,每一个显示单元的扫描电极Y产生第一清除脉冲PY1。在第二清除时段T12时,驱动电路对每个显示单元的扫描电极Y施加第二清除脉冲PY2。其中,第一清除脉冲PY1与第二清除脉冲PY2的极性相反,且其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清除脉冲PY1为正极性,第二清除脉冲PY3则为负极性,如图4B所示。其中,第一清除脉冲PY1与第二清除脉冲PY2的作用与显示单元显示激发子画面时,显示单元所产生的第一清除脉冲PY1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需注意的是,当显示单元处于清除模式时,显示单元在重置时段并不产生激发脉冲,由于清除脉冲在对前一个子画面未被点亮的显示单元上并不会产生放电,平均起来一个显示画面中的背景光可再降低,也提高了显示画面的明暗对比。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显示单元不需于显示每个子画面的重置时段时皆处于激发模式,显示单元在以清除模式做重置显示一定数目的子画面之后,再切换至激发模式,藉由激发脉冲产生足够的壁电荷即可。本发明并不限定显示单元处于激发模式或是清除模式时,所显示的子画面的数目,以及显示单元先后两次处于激发模式(或清除模式)时,所间隔的子画面的数目。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设定当显示单元显示每一个显示画面的第一个子画面时是处于激发模式。当显示其他子画面时,则处于清除模式。
为了更进一步的降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背景光,本发明又可作更进一步的改进。其构想为当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时,所有的显示单元并不同时切换至激发模式,而是将显示单元分成几个显示单元组,每个显示单元组分别地切换至激发模式。因此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显示每个画面时,都只有部分的显示单元组处于激发模式而放出可见光,其余的单元组则以清除模式做重置。故对整个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而言,可更进一步地由空间上的平均来降低其所发出的背景光。
请参照图5A,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前玻璃基板的简单示意图。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成对地平行设置于前玻璃基板500上,每一列显示单元均分别具有一对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如果将每对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依照其在前玻璃基板500上的位置分别依序标号为维持电极X1、X2、X3......Xn及扫描电极Y1、Y2、Y3......Yn。并且,依据标号为奇数或偶数,分成第一显示单元组501以及第二显示单元组502。其中,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的标号为奇数的显示单元属于第一显示单元组501,而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的标号为偶数的显示单元属于第二显示单元组502。
请参照图5B,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各个显示单元组切换不同模式以显示画面的示意图。每个显示单元依序地显示每个画面f0、f1、f2......等等。而每个画面还可分为多个子画面,例如:画面f1还包括第一子画面sf11、第二子画面sf22......等等。藉由控制每个显示单元在显示每个子画面时的驱动状况,来使显示单元显示适当的亮度。在本实施例中,面板上所有的显示单元分为第一显示单元组501及第二显示单元组502。两者交替地在显示每一个画面的第一个子画面时,在重置时段切换至激发模式。而其他显示单元组则处于清除模式。将显示单元处于激发模式时的子画面标示以斜线,则每个显示单元组在重置时段以清除模式或激发模式以依序显示画面的状况,如图5B所示。当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第一个画面f0时,所有显示单元组均在显示第一个子画面sf01时切换至激发模式,产生足够的壁电荷以显示画面。当显示第二个画面f1时,第一显示单元组501的所有显示单元在显示第一个子画面sf11时进入激发模式,而第二显示单元组502则持续处于清除模式。当显示第三个画面f2时,第二显示单元组502的所有显示单元于显示第一个子画面sf21时进入激发模式,而第一显示单元组501则切换至清除模式......以此类推,不断重复。如此,当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每次都只有一半的显示单元同时处于激发模式而发出可见光。故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产生的背景光的亮度比传统作法以及第一实施例的作法要少,可更进一步地增加显示画面的亮度对比,提高显示面板的显像品质。
请参照图6A,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前玻璃基板的简单示意图。本实施例依据每对维持电极X及扫描电极Y的标号依序将之分成第一显示单元组601、第二显示单元组602、第三显示单元组603以及第四显示单元组604四组显示单元。请参照图6B,其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各个显示单元组切换不同模式以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组601、第二显示单元组602、第三显示单元组603以及第四显示单元组604交替地在显示每一个画面的第一个子画面时,在重置时段切换至激发模式。而其他的显示单元组则处于清除模式。将显示单元处于激发模式时的子画面标示以斜线,则每个显示单元组在重置时段以清除模式或激发模式以依序显示画面的状况,如图6B所示。当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第一个画面f0时,所有显示单元组均在显示第一个子画面sf01时切换至激发模式,产生足够的壁电荷以显示画面。之后,第一显示单元组601、第二显示单元组602、第三显示单元组603以及第四显示单元组604交替地在显示每一个画面的第一个子画面时切换至激发模式,且当其中一个显示单元组切换至激发模式时,其他三个单元组则处于清除模式。其工作原理及操作情形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此,当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每次都只有四分之一的显示单元同时处于激发模式而发出可见光。故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所产生的背景光的亮度会比传统作法、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的作法都要少,可更进一步地增加显示画面的亮度对比,提高显示面板的显像质量。
本发明所提出的在重置阶段分别施加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的清除脉冲与激发脉冲,其波形并不限定为图4A及图4B所示的波形,只要电压值随时间缓慢上升或下降即可。请参照图7~图10,其示出了显示单元处于激发模式时各种驱动信号的时序图。在图7中,在重置时段时,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所产生的清除脉冲与激发脉冲为锯齿波(saw-toothwave)。在图8中,在重置时段时,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所产生的清除脉冲与激发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下降的程度较前两个实施例相比要缓和许多。上述这两个驱动方法除了清除脉冲与激发脉冲的波形之外,其驱动电路的驱动时序与原理均与图4A所示的驱动信号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同时参照图4A与图9中,在激发时段T12时维持电极X产生的第一激发脉冲PX2的波形。在图9中,第一激发脉冲PX2先有一直流偏压(DC bias)之后,电压值再随时间而逐渐上升。本实施例的优点是由于一开始先施加一直流偏压,故第一激发脉冲PX2的电压值逐渐上升至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较短,可节省激发时段T12占整个重置时段的时间长度。请参照图10,扫描电极Y产生的第一激发脉冲PY2与维持电极X产生的第二激发脉冲PX2的波形均为先有一直流偏压(DC bias)后,电压值再随时间而逐渐上升或下降。如此,还可在更短的时间内,使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之间的电压差达到最大。可更进一步地节省激发时段T12占整个重置时段的时间长度。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

Claims (18)

1.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显示单元,用以显示多个画面,其中,每个显示单元具有彼此平行的一维持电极以及一扫描电极,以及与该维持电极及该扫描电极相对且垂直的一数据电极,且每个显示画面均具有多个子画面,该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
执行一激发模式,该激发模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骤:
对每个显示单元的该扫描电极施加一第一清除脉冲,用以清除每个显示单元内的壁电荷,其中,该第一清除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
对每个显示单元的该扫描电极施加一第一激发脉冲,对该维持电极施加一第二激发脉冲,用以在每个显示单元内重新激发并形成壁电荷,其中,该第一激发脉冲与该第二激发脉冲为同时产生,且极性相反,且该第一激发脉冲与该第二激发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以及
对每个显示单元的该扫描电极施加一第二清除脉冲,用以清除每个显示单元内的壁电荷,其中,该第二清除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以及
执行一清除模式,该清除模式至少包括下列步骤:
对每个显示单元的该扫描电极施加一第三清除脉冲,用以清除每个显示单元内的壁电荷,其中,该第三清除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以及
对每个显示单元的该扫描电极施加一第四清除脉冲,用以清除每个显示单元内的壁电荷,其中,该第四清除脉冲与该第三清除脉冲的极性相反,且该第四清除脉冲的电压值随时间而逐渐增加;
其中,每个显示单元以该激发模式或该清除模式的一个模式,来驱动每个显示单元显示每个显示画面的每个子画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当对该扫描电极施加该第一清除脉冲时,对每个显示单元的该数据电极施加一第一数据脉冲。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数据脉冲为正极性的方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对每个显示单元的该扫描电极施加该第二清除脉冲时,对每个显示单元的该数据电极施加一第二数据脉冲。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二数据脉冲为具正极性的方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清除脉冲为锯齿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激发脉冲为锯齿波。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二激发脉冲为锯齿波。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二清除脉冲为锯齿波。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三清除脉冲为锯齿波。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四清除脉冲为锯齿波。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激发脉冲先具有一直流偏压后,电压值再随时间而逐渐增加。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二激发脉冲先具有一直流偏压后,电压值再随时间而逐渐增加。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当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第一个显示画面的第一个子画面时,每个显示单元执行该激发模式。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当显示单元显示每个显示画面的第一个子画面时,该显示单元执行该激发模式。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当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每个显示画面时,仅有部分的显示单元执行该激发模式。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显示单元分成多个第一显示单元及多个第二显示单元,且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交错地排列于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当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每个画面时,第一显示单元及第二显示单元交替地执行该激发模式。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显示单元分成多个第一显示单元、多个第二显示单元、多个第三显示单元及多个第四显示单元,且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第三显示单元及第四显示单元交错地排列于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上,当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显示每个画面时,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第三显示单元及第四显示单元交替地执行该激发模式。
CNB021087873A 2002-04-02 2002-04-02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292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087873A CN100412920C (zh) 2002-04-02 2002-04-02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21087873A CN100412920C (zh) 2002-04-02 2002-04-02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903A CN1448903A (zh) 2003-10-15
CN100412920C true CN100412920C (zh) 2008-08-20

Family

ID=2868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878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2920C (zh) 2002-04-02 2002-04-02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12920C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204A (zh) * 1998-07-29 2000-04-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放电型显示装置
CN1254153A (zh) * 1998-06-18 2000-05-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
KR20010002198A (ko) * 1999-06-12 2001-01-05 구자홍 고주파신호에 의해 구동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KR20010038686A (ko) * 1999-10-27 2001-05-15 구자홍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WO2001050448A1 (en) * 2000-01-07 2001-07-12 Orion Electric Co., Ltd. Method for driving a plasma display panel
WO2001088894A1 (en) * 2000-05-15 2001-11-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4153A (zh) * 1998-06-18 2000-05-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用于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250204A (zh) * 1998-07-29 2000-04-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放电型显示装置
KR20010002198A (ko) * 1999-06-12 2001-01-05 구자홍 고주파신호에 의해 구동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KR20010038686A (ko) * 1999-10-27 2001-05-15 구자홍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WO2001050448A1 (en) * 2000-01-07 2001-07-12 Orion Electric Co., Ltd. Method for driving a plasma display panel
WO2001088894A1 (en) * 2000-05-15 2001-11-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903A (zh) 2003-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97357A (en) Full color surface discharge type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2003076323A (ja) 交流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スキャン電極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158875B2 (ja) Ac型pdp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駆動装置
JPH11202830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20040010769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JP5031952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JPH1165516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駆動装置
US6337674B1 (en) Driving method for an alternating-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 device
JP4180034B2 (ja)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及び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駆動方法
KR10078605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030071577A1 (en) Method for driving an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circuit therefor
JP3630640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20020135544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EP1775705A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JP5092276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7006060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apable of providing high definition and high aperture ratio
JP2006146035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0412920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US6756950B1 (en) Method of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200301227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211769C (zh) 交流等离子显示屏在重置时段的驱动方法
JP4332585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KR100251148B1 (ko) 3전극 면방전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방법
CN1272759C (zh) 用以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KR10069283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