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1038A - 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列、电池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列、电池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41038A CN1241038A CN99111120A CN99111120A CN1241038A CN 1241038 A CN1241038 A CN 1241038A CN 99111120 A CN99111120 A CN 99111120A CN 99111120 A CN99111120 A CN 99111120A CN 1241038 A CN1241038 A CN 12410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ar module
- storage medium
- solar
- information
- solar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21417 amorphous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82 po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Substances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10 silicon-bas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6404 SnO 2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25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6244 ethylene-ethyl 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6225 ethylene-methyl 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ZWEHNKRNPOVVGH-UHFFFAOYSA-N 2-But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 ZWEHNKRNPOVVG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Acetone Chemical group CC(C)=O CSCPPACGZOOCG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YXFVVABEGXRONW-UHFFFAOYSA-N Tolue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1 YXFVVABEGXRON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352 galvanomagnetic phenomen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84 inorgan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Iro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Fe]=O UQSXHKLRYXJYB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CTQNGGLPUBDAKN-UHFFFAOYSA-N O-Xyle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1C CTQNGGLPUBDA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7 Polyether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C=C1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40072049 amyl acetat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PGMYKACGEOXYJE-UHFFFAOYSA-N anhydrous amyl acetate Natural products CCCCCOC(C)=O PGMYKACGEOXY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49 argon plasma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4 chrom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75 dy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68 elect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038 ethylene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42 ethylene-ethyl 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094 fiberbo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72 mangane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0 molybde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421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8 plasma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037 poly(vinyl butyra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601 polyether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20 vana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799 BoPET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Boron Chemical compound [B] ZOXJGFHDIHLP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QNTXSXCXGWOBT-UHFFFAOYSA-N C=C.C=C.F.F.F.F Chemical group C=C.C=C.F.F.F.F WQNTXSXCXGWOB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1026890 Coding regio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35 Galvanized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WHULOQIROXLJO-UHFFFAOYSA-N Manganese Chemical compound [Mn] PWHULOQIROXLJ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4 Metall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VVQNEPGJFQJSBK-UHFFFAOYSA-N Methyl meth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COC(=O)C(C)=C VVQNEPGJFQJSB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41 Myla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MKYBYDHXWVHEJW-UHFFFAOYSA-N N-[1-oxo-1-(2,4,6,7-tetrahydrotriazolo[4,5-c]pyridin-5-yl)propan-2-yl]-2-[[3-(trifluoromethoxy)phenyl]methylamino]pyrimidin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C(C)NC(=O)C=1C=NC(=NC=1)NCC1=CC(=CC=C1)OC(F)(F)F)N1CC2=C(CC1)NN=N2 MKYBYDHXWVHEJ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8605 Ni—Z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33 PVDF bin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372 Plexiglas®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328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BLRPTPMANUNPDV-UHFFFAOYSA-N Silane Chemical compound [SiH4] BLRPTPMANUNPD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87 Silane Coupl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21 acetate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63 anti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8 antioxid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98 atm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6 bo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JIJEKBXJYRIBZ-UHFFFAOYSA-N cadmium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Cd] OJIJEKBXJYRIB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71 cre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31 cross linking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2 electrical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148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7 galvanized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76 hyal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LIKBJVNGSGBSGK-UHFFFAOYSA-N iron(3+);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Fe+3].[Fe+3] LIKBJVNGSGBSG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5 lea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1 light stabilis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8 manganes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120 nichrom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451 organic per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20 organ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644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glycol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52 polymer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18 poly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89 poly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20 polyvinyl flu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33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981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YARNEMCKJLFQHG-UHFFFAOYSA-N prop-1-ene;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1=CC=CC=C1 YARNEMCKJLFQH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85 radioa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57 radioa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18 rhe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77 sila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376 silico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050 silico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5 tantal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608 titanium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52 transparent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8 vacuum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54—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 H01L31/056—Optical elements directly associated or integrated with the PV cell, e.g. light-reflecting means or light-concentrating means the light-reflecting means being of the back surface reflector [BSR] typ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4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1/036—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r particular orientation of the crystalline planes
- H01L31/0392—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r particular orientation of the crystalline planes including thin films deposited on metallic or insulating substrates ;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substrate materials or substrate features or by the presence of intermediate layers, e.g. barrier layers, on the substrat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H01L31/049—Protective back she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02S20/23—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of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50/0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PV systems, e.g. load balancing or fault identific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配有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可写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大量信息并可从所述存储介质中读出所需信息。一种包括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太阳能电池系统。一种用于监控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方法。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并具有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和具有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太阳能电池系统。本发明还涉及监控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方法。
近年来,全世界有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社会意识加强。特别是,已预见到因大气CO2增加的所谓温室效应造成的地球变暖会引起严重的问题。鉴于此,要求能够提供清洁能源而不引起CO2累积的发电装置的呼声不断增加。在这方面,考虑到核能发电不会引起CO2的累积,因而核能发电被认为是有利的。可是,核能发电存在不可避免地产生对生物有害的放射性污染等的问题,并且还存在当系统被损坏时将发生从核能发电系统泄漏有害的放射性材料的可能性。因此,要求尽早实现可提供清洁能源且在热能发电的情况下不引起CO2的累积和在核能发电的情况下不引起放射性污染的发电系统的社会呼声日益增强。
有各种期望满足这种社会需要的建议。在这些建议中,期望太阳能电池(即光生伏打元件)作为未来的电源,因太阳能电池提供电能而不引起象上述那样的问题,它们是安全的并易于操纵。特别是,因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是利用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均匀地接收的日光产生电力的清洁的发电系统,并且作为发电源,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可获得较高的发电效率而不必使用复杂的大装置,此外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有望在将来满足电力需要要求的增长而不引起环境被破坏,因而公众的注意力已集中到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上。为了实现期望的实际可行的作为电源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已进行了各种研究。
随便一提,由于太阳能电池是清洁和非耗尽性的电源,因而太阳能电池已广泛地使用。为了进一步改进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已对其进行了各种研究。此外,还提出了各种包括密封在其中的多个太阳能电池(或光生伏打元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对于这些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了进一步改进其性能也已对其进行了各种研究。这些太阳能电池中的一些已经实际应用,例如将它们安装于地面上或建筑物的屋顶上。
在建筑物屋顶上安装大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情况下,对包括预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每一输送或安装单元进行执行工作。这里,太阳能电池组件是指通过提供多个相互串联或并联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获得太阳能电池阵列,然后将所述阵列密封成平板形,而由此形成的结构体。在屋顶上安装这些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情况下,按等间隔在屋顶上有间隔地设置它们,随后对它们电气布线,相互串联或并联地进行连接。其获得的结构体通常被称为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
其中,在串联连接与并联连接都存在的情况下应用术语“阵列”。在仅存在串联连接的情况下应用术语“列(string)”。就此点而言,在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体情况下,以下将称该结构体为“太阳能电池列”。同样在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体情况下,以下将称该结构体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列”。
图16是展示安装于房屋屋顶上的这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实例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在建筑物1610的屋顶1601上等间隔地设置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1602。这些太阳能电池组件1602的每一个都具有一对正接线端和负接线端(未示出),利用布线电缆电连接它们的正接线端和负接线端,使它们相互串联连接。这样串联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参考标号1604代表一对从太阳能电池组件列伸出来的电缆接线端部分。电缆接线端部分1604与连接到逆变器(未示出)的连接盒电连接,以便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列产生的电力通过连接盒供给逆变器。
以上,由于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列产生的电力是直流电(DC),因而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AC)电,并在其后将其输出。
在许多情况下为了防止布线电缆1603在外部显露,常常将布线电缆1603布线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一侧上。
在图16所示的构形中,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组件1602分成几组,每组包括预定数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相互串联电连接并具有一对电缆接线端部分,这些组件组单独与接线盒连接,该接线盒具有转换机构(未示出)且通过它们的电缆接线端部分与逆变器连接,由此由预定组件组产生的电力可通过连接盒选择性的提供给逆变器。
图17(a)是展示从前侧倾斜观看时图16中所示各太阳能电池组件1602的结构实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7(b)是沿图17(a)的Y-Y线截取的示意性剖面图。图17(a)和图17(b)中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700是也起屋顶材料作用的屋顶整体(roof-integral)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特别是,太阳能电池组件1700适用于板条接缝屋顶(batten seam roofing)。
下面参照图17(a)和17(b)说明太阳能电池组件1700的结构。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等间隔地设置于增强板1740平面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1701,其中在光接收面侧边上增强板1740的相对的长边侧端部分向上弯折90°,太阳能电池1701相互串联电连接,构成太阳能电池列。各太阳能电池1701包括光生伏打元件组1710,光生伏打元件组1710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光生伏打元件,用表面覆盖材料1720和背面覆盖材料1730密封光生伏打元件组1710。参考标号1750表示设置在增强板1740背面的接线盒。从太阳能电池列伸出的一对电源输出接线端通过形成于增强板1740的无太阳能电池端部的孔(未示出)拉出并沿纵向伸进接线盒1750且连接于接线盒1750上。参考标号1751表示一对从接线盒1750伸出的电缆。在接线盒1750中电缆1751与来自太阳能电池列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每一电缆1751被配以单接触(one-touch)系统连接器1752。将屋顶整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1700的连接器1752与另一个屋顶整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未示出)的连接器(未示出)连接,前者可与后者电连接。
为了使太阳能电池组件适用于板条接缝屋顶,屋顶整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1700有按90度角向上弯折的相对的长边侧端部,如果需要,对太阳能电池组件涂漆。在板条接缝屋顶上实施的情况下,提供预定数量的具有如图17(a)和17(b)所示这种结构的屋顶整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用板条接缝屋顶方法将它们设置于建筑物屋顶上,连接布线以电连接它们,满足预定电设计规格。
顺便指出,对于具有如上所述这种结构的在工厂中制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已知这样的对其进行监控的方法,即将具有固有识别号的面板粘贴于每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给定位置上,当对它们进行检查并安装时和在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有故障和被修理时,根据粘贴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的面板的识别号准备管理记录器或管理数据库。
下面,在参照图16所示实施例的同时,参照图18,更详细地说明该监控方法。
图18是展示当如上所述的这种面板被粘接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预定位置上时,图16所示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性斜视图。在图18中,参考标号1602表示具有发电区1807的所述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的框架1805带有面板1806,面板1806具有粘接于其外围部分上的固有识别号的标记。固定面板1806的位置并不限于此。面板1806可以被固定于太阳能电池组件1802背面的适当位置处或在太阳能电池组件1802表面位于发电区1807外的适当位置处。
面板1806可包括金属板或诸如封条之类的较软的部件。可用适当的固定方式例如用粘结剂的固定方式、用螺钉的固定方式等进行如上所述的面板1806固定。
作为识别号的标记装置,可列举出例如具有印刷序号的图形,具有条形码序号的图形,具有编码序号的图形等。此外,可提到如日本登记的实用新案公开昭61-41261/1986和日本专利公开平5-38464/1993中所述的那样的标号。
在面板中所述的信息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种类、额定值、管理号等。在有面板上不能全部显示的大量信息的情况下,可采取这种方式,即其它不同于在给定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面板上显示的信息(特殊管理信息)被存储于信息存储装置中,当要求时,在面板上显示的信息可以与存储于信息存储装置中的特殊的管理信息进行校核。
这里所述的信息存储装置指包括计算机等的管理记录器或管理数据库。
存储于信息存储装置中的特殊信息包括给定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细节,例如生产时期、产地(工厂)、生产条件、要被安装的位置、构成、电性能等。在面板中所描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信息例如种类、额定值、管理号等有时被存储于例如管理数据库那样的信息存储装置中。
前述特殊信息还包括下述这样的信息。即:对于从生产工厂作为产品被货运且安装于建筑物的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包括收货和回收的信息。特别是,对于安装于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信息包括与维护、检查、修理、恢复、废弃等有关的信息。
对于给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从管理记录器或管理数据库获得所需信息的情况下,有关的操作人员首先获得粘接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的面板中所述的管理号等的信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从存储于信息存储装置中的大量的特殊信息中选择所需的相关信息,并引证被这样选择的信息。
通过从信息存储装置获得所需信息,并将所获得的信息与太阳能电池组件面板中所述的信息进行比较,就可从大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选择特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下面,在安装于建筑物屋顶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使用较长时间周期的情况下,存在因暴风雨等引起的强风致使飞行物损坏这些太阳能电池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前面板的可能。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有时希望用新太阳能电池组件来替换这种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这种情况下,在置换之前,根据粘接于其上的面板中所述的管理信息,确认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种类、连接器形式等,在提供相应于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新太阳能电池组件之后,用新太阳能电池组件代替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在从粘接于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的面板获得管理信息的情况下,有关的操作人员移开在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周围的其它太阳能电池组件。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问题。具体地说,在下列情况下,即按照板条接缝屋顶方法在屋顶上安装一些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的每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都具有粘接于背面或侧面上的写有如上所述的这种管理信息的面板,并且如上所述,位于中心位置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被损坏,此时,需要用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置换被损坏的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了获得粘接于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的面板中所述的管理信息,采用这种方式,即顺序移开在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周围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直到达到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然后确认粘接于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的面板中所述的管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下面将说明的那种问题。屋顶保持局部被破坏的状态,直到根据粘接于其上的面板中所述的管理信息确认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种类、连接器形式等,并提供相应于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用该新太阳能电池组件更换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此外,重新排列被移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同时用新太阳能电池组件置换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来恢复屋顶,在该屋顶恢复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时候,该屋顶仍然有某些缺陷,存在因该缺陷而遭雨淋的情况。
如上所述的存储于信息存储装置中的这种信息希望分别保持在各太阳能电池组件上,这需要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配置多块面板。但是,这样做并不可行。例如,考虑到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要经历的所有可能的情况,考虑这样的方式,即当检查太阳能电池组件时,将包含其日期和结果信息的面板粘接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上;当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时,将包含其日期、安装地和所有者的信息的面板粘接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上;当太阳能电池组件被损坏和修理时,将包含被修理的日期、损坏内容和修理结果的信息的面板粘接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上。可是,按该方式,对于经历的每一阶段,需要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粘接适当的面板,因此,粘接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上的面板数量逐渐增加。因此,该方式复杂并难以在实际中有效地实施。所以,该方法不切实际。
顺便指出,就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侧的字符、显示、颜色或形式而言,已经提出了许多设置指示装置的技术,以便可按照指示装置的指示识别太阳能电池组件。
在例如下面的文献中描述了这些技术。
日本已登记的实用新案公开昭61-41261/1986(以下称为文献1)公开了具有这种结构的太阳能电池(即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在形成光电转换区的半导体层中配置预定字符、显示等的刺穿图形,用具有预定颜色的绝缘材料填充所述穿刺图形,从而因半导体层的颜色与绝缘材料的颜色之间的差而实现所述字符、显示等。
日本专利公开平5-38464/1993(以下称为文献2)公开了不具有非发电区的带颜色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具体地说,文献2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在太阳能电池元件前面上设置滤色镜和颜色漫射层的结构,其中滤色镜可透射具有与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电力产生光谱匹配的波长的光,颜色漫射层包括可透射由滤色镜传播的一部分光并且可散其余光的光散射层。
日本已登记的实用新案公开平6-27964/1994(以下称为文献3)公开了具有这种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以玛赛克镶嵌状态排列太阳能电池元件和着色的散射光反射器,以便用着色的散射光反射器实现预定的字符、显示等。
日本已登记的实用新案公开平7-26849/1995(以下称为文献4)公开了具有叠置体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叠置体包括形成于透明绝缘衬底上的透明电极、非晶硅层和金属层,其中在非太阳能电池形成部分的区域上配置包括所述叠置体的识别图形。
未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平8-204220/1996(以下称为文献5)公开了具有发电层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发电层具有被配以不规则结构分布的非均匀表面,以便根据发电层表面上的位置改变被反射的入射光的方向来指示适当的图形。
未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平9-97918/1997(以下称为文献6)公开了具有在光接收面上的表面覆盖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表面覆盖材料具有用于提供预定字符、显示或设计的显示图形的图形指示装置,所述图形指示装置包括能够形成所述显示图形的图形表面区域和具有与前一构图表面区域不同的表面图形的另一构图的表面区域。并且两个构图的表面区域相互相邻地设置。
可是,对于前面文献所公开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这种识别指示装置来说,存在当某一指示信息一旦被装入就极难将该信息改变为另一指示信息,并且还极难删除曾经装入的指示信息和在先前安装的信息之外再装入附加指示信息的缺点。
此外,还存在这样的缺点,即从外观来考虑,还从在有限的光接收面中的可用空间来考虑,可由配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识别指示装置实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因此,可由识别指示装置实现的信息最终受限于诸如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种类、相应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序号的固有识别号,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管理号等因素。换言之,识别指示装置可仅保持在前述面板中所述的一定程度的信息量。
在这方面,对于安装于建筑物屋顶上的大量太阳能电池组件,当它们的数据(信息),例如它们的种类、管理号、产品数据、额定值、安装地生产条件、结构材料(包括其种类、生产厂和管理号)等被存储于管理记录器或相应于管理记录器的数据库时,对于太阳能电池中的一个,为了获得基于其维修操作等的历史所需的信息,需要恢复基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有识别号等的管理记录器或数据库。特别是,当对于安装于屋顶上的一个指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需要有关其检查日期或安装日期的信息,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可查阅管理记录器。在这方面,当安装于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在其光接收面一侧配备上述识别指示装置的组件时,与识别每个在侧面或背面处配备上述面板的一个指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每一种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地从外观识别它们中的指定的一个,但是,从有效和快速进行维修的观点来看,光是可容易发现目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位置是不够的。
具体地说,在上述文献中所述的识别指示装置具有如下所述的缺点。
在文献1和3中所述的识别指示装置被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中,这样以致提供非发电区而不是发电区,因非发电区的颜色与发电区的颜色不同而实现预定字符、显示等显示图形。所以,存在这样的缺点,即当期望增加被指示的信息量时,需要增加用于指示所述显示图形的指示区域,而随着指示区域增加,因而在光接收面中的指示区域所占比例增大,导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象所述比例那么多地减小。
作为文献4中指示装置的识别图形包括大体与构成太阳能电池的叠置体相同的叠置体。通过利用腐蚀等独立的处理,将能够起发电区作用的区域的一部分转换成非发电区,从而建立该识别图形。在文献4中所述的识别指示装置还具有与上述那些类似的缺点。即,当期望增加要指示的信息量时,需要在有限的光接收面面积上减小发电区面积。这种情况导致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降低。
为了在不建立如上所述那样的非发电区的情况下形成预定字符、表示等,认为使用文献2中所述的彩色太阳能电池组件将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修改文献2的结构以便在太阳能电池元件的前面上设置滤色镜(能够透射具有与太阳能电池元件的电力产生光谱匹配的波长)和颜色扩散层(包括能够传输由滤色镜传输的一部分光并散射其余光的光散射层)的想法,其中按相应于预定字符、表示等的形式成形滤色镜和颜色扩散层。由于滤色镜与颜色扩散层的颜色以及太阳能电池元件的颜色之间的差,因而该配置构成字符、表示等。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了弥补如文献2中所述的发电效率降低。要求对入射光有约30-50%的反射系数和约60-40%的传输系数,因而显著降低电力的产生。
在文献5所述的通过改变根据发电层的不规则结构分布的表面上的位置反射的入射光方向,指示适当图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情况下,并且还在文献6所述的利用具有不同图形且相互相邻地设置于光接收面上的两个不同构图的表面区域,在光接收面中配置预定字符、指示等显示图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适当的显示图形同时防止发电的减少。可是,无论如何,都要求要被指示的信息(即显示图形)为这样的数量,以便能够被显现出来。因此,存在难以以高密度存储信息的缺点,并因此使能够被指示的信息量较少。
在其中要指示的信息量增加和大量的信息难以被显示的情况下,发电减少的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上述情况也与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情况类似。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容易监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和太阳能电池系统,其中可有效地进行维护同时容易获得有关管理号、类型、连接器形式等信息,而不涉及数据库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且可容易和有效地进行监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介质可写入大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管理信息并可容易地从所述存储介质中有选择地读出所需的信息。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并具有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列,该介质可写入大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管理信息并可容易地从所述存储介质中有选择地读出所需的信息,并且可容易和有效地监控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太阳能电池系统。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控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中设置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所述介质能够在其中存储大量的信息;通过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写入所需的管理信息或从所述存储介质中有选择地读出所需的信息,监控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
本发明可消除在现有技术中发现的上述问题并可获得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具有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且可容易和有效地进行监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介质可写入大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管理信息并可容易地从所述存储介质中有选择地读出所需的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并具有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列,该介质可写入大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管理信息并可容易地从所述存储介质中有选择地读出所需的信息,并且可容易和有效地监控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太阳能电池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监控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中设置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所述介质能够在其中存储大量的信息;通过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写入所需的管理信息或从所述存储介质中有选择地读出所需的信息,监控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使用预定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本发明中的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能够在其中写入和存储电子化或磁化的信息并可有选择地从其中读出预定的信息。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与诸如在其上指示保留的字符等编码信息的面板之类的上述常规信息显示介质明显不同。
图1(a)是展示从光接收面侧观察时,按照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实例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1(b)是从背面侧观察时,图1(a)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图2(a)是展示从所述光生伏打元件(太阳能电池)的光接收面侧观察时,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非晶型光生伏打元件(或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实例的示意图。
图2(b)是沿图2(a)中线X-X’所截取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c)是展示从所述光生伏打元件(太阳能电池)的光接收面侧观察时,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晶体型光生伏打元件(或晶体系列太阳能电池)实例的示意图。
图2(d)是沿图2(c)中线X-X’所截取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是展示按照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实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4(a)-4(e)是展示在本发明的监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方法中,在配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中写入信息和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出所需信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4(a)表示在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中写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有识别号等的状态,图4(b)表示在存储介质中写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检查结果的状态,图4(c)表示在存储介质中写入太阳能电池的包装的固有识别号的状态,图4(d)表示写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于屋顶上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位置的状态,图4(e)表示在存储介质中写入被安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历史信息的状态和写入在拆除太阳能电池组件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位置的状态。
图5是展示按照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6是展示按照本发明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执行电压的产生状态与电源的产生状态的数字转换的控制电路实例的示意图。
图7是展示在本发明中实施监控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监控方法的情况下使用的电子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示出在屋顶上安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电连接、连接盒和转换器。
图8(a)是展示从光接收面侧观察时,按照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又一实例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8(b)是从背面侧观察时,图8(a)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展示用于图8(a)和8(b)中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器装置例的示意图。
图10(a)是展示从光接收面侧观察时,按照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又一实例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10(b)是从背面侧观察时,图10(a)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展示用于图10(a)和10(b)中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器装置例的示意图,其中示出具有所述存储装置的电路。
图12(a)是展示从光接收面侧观察时,按照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又一实例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12(b)是从背面侧观察时,图12(a)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图13是展示用于图12(a)和12(b)中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器装置例的示意图,其中示出具有所述存储装置的电路。
图14(a)是展示从光接收面侧观察时,按照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又一实例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14(b)是从背面侧观察时,图14(a)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图15是展示用于图14(a)和14(b)中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器装置例的示意图,其中示出具有所述存储装置的电路。
图16是展示在建筑物屋顶上设置的且相互电连接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17(a)是展示从光接收面侧观察时,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实例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17(b)是沿图17(a)中线Y-Y’所截取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8是展示设置有面板的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实例的示意性斜视图。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a)是展示从光接收面侧观察时,按照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实例的示意性斜视图。
图1(b)是从背面侧观察时,图1(a)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在图1(a)和1(b)中,参考标号100表示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包括在增强件102(保持件)的平坦前面上有间隔地设置的多个太阳能电池101,在光接收面侧上增强件102相对的长边侧端部向上弯折,太阳能电池101相互串联或并联进行电连接以建立太阳能电池组件列或阵列(为简便起见,以下称其为“太阳能电池列”),并且用表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和背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密封太阳能电池列。各太阳能电池101包括光生伏打元件组(未示出),光生伏打元件组包括多个相互电连接的光生伏打元件(未示出)。有时在下文中,将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具有太阳能电池列的区域称为“发电区”。
参考标号103表示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为了防止存储介质直接受光照射,在其前表面具有发电区的增加部件102的背面上设置非易失性的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
在增加部件102的背面上还设置功率输出装置,该装置包括其上配有一对功率输出电缆105的接线盒104,所述电缆105每一个都具有连接器106(例如1-4系统连接器)。从太阳能电池列伸出的一对功率输出端沿纵向方面通过形成于增强件102的无太阳能电池端的孔(未示出)被拉入接线盒104中并进行连接。电缆105在接线盒104中与来自太阳能电池列的功率输出端电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可通过连接器106与其它太阳能电池组件电连接。或者,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可以通过连接器106与接线盒(未示出)电连接,以便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电力输出到外部。
下面将更详细地说明用于本发明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103。
对于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103,信息一旦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就会被保持而不会被擦除,除非给出了清除指示。存储介质103可以一种不可视的状态来存储信息。存储介质103一般包括将在下面描述的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未示出)。
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103中的信息包括给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即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在其被安装于建筑物等的屋顶上之前的信息。这种信息的具体实例是有关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类型、额定值、管理号等或构成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的这些项目;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有细节例如生产日期、产地、生产条件和目的地;所使用的相关物品和它们的种类;和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此外,在上述面板中描述的和存储于上述管理记录器或数据库(计算机等)中的上述信息也可存储于存储介质103中。
在将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安装于诸如建筑物等的屋顶之类的安装地之前,利用写入装置(未示出)将这些信息写入存储介质103中。在太阳能电池组件被安装于安装地之后,利用读出装置(未示出)可有选择地读出大量的所需信息。
以这种方式,对于配有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103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来说,包括在上述面板中描述的和记录于上述管理记录器或数据库(计算机等)中的大量信息可一起存储并保持于存储介质103中,存储介质103只占据增强件的背面的较小区域。而增强件的前表面上具有太阳能电池列。同时大量的所需信息可有选择地读出。
并且,因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103被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非光接收面(背面)上,因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具有发电区)足以接收入射光,而不会象设置于常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上的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识别指示装置那样,减少射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区中的光量。这样,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完全没有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发电量减少的问题。
如上所述,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103被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非光接收面(背面)上。在例如建筑物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为了进行发电将其连续不断地暴露于阳光照射之下的情况下,因阳光的连续不断的照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的温度上升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种高温使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上的诸如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之类的耐温的物品逐渐劣化。在此方面,在阳光连续不断地照射光接收面时能维持较低温度的非光接收面上设置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103,可维持存储介质的可靠性,而不使其降低。
除上述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103还可包括光学存储介质、包括磁体的存储介质、不同于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或IC卡。在太阳能电池组件被安装于建筑物屋顶上时,在长时间周期上连续不断地使用它,例如几十年。在这方面,考虑到包括耐气候等的耐久性,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存储介质的最佳的一个作为存储介质103。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留意其寿命、耐受环境(热、振动等)、设计等。
以上的包括磁体的存储介质指具有磁体的具有磁性(magnetism-bearing)的存储介质,该磁体利用包括磁头的写入和读出装置进行信息的写入和读出。在这种情况下,磁体借助磁头进行取向,由此在存储介质中可写入所需的信息或者可从存储介质中读出该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上设置具有磁性的存储介质,即(a)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构件(即增强件)上直接淀积适当的磁性体的方式,(b)利用粘结树脂将适当的磁体固定到构件上的方式,或(c)提供包括设置于衬底上的磁体的存储介质,例如磁带,和通过使用粘结树脂的衬底在构件上叠置存储介质的方式。
在使用具有磁体的磁带作为存储介质的情况下,因磁带的厚度薄,因而磁带可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的无太阳能电池的部分上,在该处需要留意耐热和耐气候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因磁带薄,所以包括磁带的存储介质的外观并不引人注目,并且大量的信息还可存储于存储介质中。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包括磁带的存储介质被设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上不会阻碍入射光撞击发电区的部位处
除了上述方式(a)-(c)之外,可以采用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非光接收面的适当位置上印刷包含磁体的调色剂或油墨的方式。具体地说。调色剂包括磁体和粘结树脂,如果需要,还可按要求添加颜料和染料。油墨包括磁体、粘结剂和溶剂,如果需要,还可按要求添加颜料和染料。
作为磁体,可例举出例如诸如Fe、Co之类的金属;这些金属的合金;诸如氧化铁之类的金属氧化物;诸如Mn-Zn铁氧体、Ni-Zn铁氧体之类的铁氧体等。此外,还可使用磁铁矿、赤铁矿等。
为了改善树脂中磁体的散布,可以用硅烷耦合剂或钛系列耦合剂。
作为要添加磁体的树脂和用于色调和油墨中的粘结剂树脂,可例举例如聚酯树脂、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晴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醋酸乙烯酯树脂、环氧树脂等。这些树脂可单独使用或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合使用。
为了防止设置的存储介质随时间因光、热或潮湿而着色致使其劣化,希望将UV吸收剂、抗氧化剂等添加到存储介质的基本部件或粘结树脂中。
希望存储介质的基础部件包括由耐气候和耐热性能优秀的有机聚酯组成的膜。有机聚酯可包括例如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乙烯粗挥发油酯、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等。
作为上述的油墨,因溶剂系列油墨可快速干燥,因而可使用溶剂系列油墨。油墨溶剂的优选实例是丙酮、甲苯、二甲苯、异丙基醋酸脂、乙氧乙氧基乙醇、乙基醋酸脂、甲基乙基酮等。
上述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具体实例是诸如所谓的PROM,例如OTPROM、EPROM和EEPROM之类的ROM;闪烁存储器;和诸如DRAM和SRAM之类的RAM。
PROM是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在仅读出已经存储的信息的情况下,期望使用该存储器。
闪烁存储器是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不仅在读出信息的情况下而且在频繁写入信息的情况下,都期望使用该存储器。具体地说,无论何时需要写入某信息,该存储器都能够写入。
诸如DRAM或SRAM之类的RAM通常被用作半导体易失性存储器,但是通过使用电源对其不断供电也可用作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
在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103包括闪烁存储器等的情况下,并不总是需要提供电源。但在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103包括DRAM或SRAM的情况下,需要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特别是在存储介质中提供电源,其理由如上所述。对于与外部的通信也需要以这种方式提供电源。在这种情况下电源可包括例如利用电磁效应的线圈电源。此外,还可将在其上设置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用作电源。在这种情况下,有不用采用任何新元件而建立电源的优点。
在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103包括诸如DRAM或SRAM之类的半导体易失性存储器与电源的组合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设计以便从电源将电力提供给半导体易失性存储器。作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电源,希望使用电池或蓄电池。在这种情况下电池或蓄电池还可用作驱动控制电路或功率输入-输出装置的电源。使用电池或蓄电池可提供这样的优点,即在预定时间期间可不断地提供稳定的电力。
以上,说明了使用磁体的情况和使用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存储介质103的情况。但是这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没有任何限制作用。此外,只要其它适当的材料或元件满足包括存储介质103所要求的寿命等有关条件,那么这些材料或元件也都可有选择地使用。
这样构成存储介质103,以便可任选地将其装载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上和从其上卸载。这样做,可进行对于存储介质的信息写入读出,而与太阳能电池组件主体无关。
此外,可设计存储介质103,使其在指定安装地点被安装于太阳能电池组件上之前,可在其上存储与该给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有关信息。在其安装之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有关信息包括生产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时的信息,包装在包装中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信息和从工厂货运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信息。参照图4将更详细地说明该情况。
在如上所述那样使用电池(或蓄电池)的情况下,通过使太阳能电池组件本身用作电池的充电器,可将电池设计为具有充电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在长时间周期内可不断地提供稳定的功率。
另外,可以提供电源转换器,用于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电源(DC电源)转换成AC电源,该AC电源随后被输出到外部。作为所述的电源转换器,可使用MIC(模制一体化转换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置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或上述易失性存储器,使所述存储器与外部电连接的功率输入-输出装置或进行所述存储器的写入或读出的控制装置,和使所述控制装置与外部进行数据传送和接收的功率输入-输出装置。
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包括多个相互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且每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上述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的情况下,可使用能够全部存储和保持所有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全部信息的预定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在每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提供控制装置,以对所述存储介质进行读出和写入,和使所述控制装置与外部进行数据传送和接收的功率输入-输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希望配置于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存储介质能够有存储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有信息的功能。
另外,为了通过功率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与外部的信息交换,在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非光接收面侧上配置功率输入-输出装置,当功率输入-输出装置包括布线系统时,按下列方式,即拆除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形成与功率输入-输出装置的电连接点,以便能够与外部进行所述的信息交换。通过使用无布线磁通信装置或静电通信装置代替上述功率输入-输出装置,可进行与外部的信息交换,而不如上所述那样拆除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布线系统。
除了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非光接收面一侧上配置功率输入-输出装置之外,还可在光接收面一侧上配置另一个功率输入-输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建筑物屋顶上设置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大量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要求对这些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一个进行维修时,可使用配置于光接收面一侧中通过功率输入和输出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从外部读出存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存储介质中的信息,而不拆除屋顶的一部分,其中还可以在指定的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存储介质中从外部写入所需的信息。作为通信装置,可例举出光通信装置、磁通信装置、静电通信装置、和具有电接触点的电通信装置。根据其情况,希望有选择地使用这些通信装置中的最恰当的一个。这样,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一侧上配置功率输入-输出装置的情况下,存在可选择地使用光通信装置、磁通信装置、静电通信装置、和具有电接触点的电通信装置而不拆除所包含系统的优点。
按照参照图1(a)和1(b)的上述描述,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包括有间隔地设置于增强件102上同时相互串联或并联电连接的多个太阳能电池101。各太阳能电池101包括光生伏打元件组(未示出),光生伏打元件组包括多个相互电连接的光生伏打元件(未示出),用表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和背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密封光生伏打元件组。
下面,说明构成太阳能电池的光生伏打元件的主要结构。
光生伏打元件
在本发明中构成太阳能电池101的各光生伏打元件可以是具有由例如非晶硅(a-Si)材料构成的半导体感光层的非晶型光生伏打元件;具有由例如多晶硅材料或单晶硅材料构成的半导体感光层的结晶型光生伏打元件;具有由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半导体感光层的化合物半导体型光生伏打元件;或Schottky结型光生伏打元件。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所述的非晶型光生伏打元件和所述的结晶型光生伏打元件。
应该理解,这些光生伏打元件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光生伏打元件。
图2(a)是展示从光生伏打元件的光接收面侧观察时,这种非晶型光生伏打元件实例的示意图。图2(b)是沿图2(a)中线X-X’所截取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c)是展示从光生伏打元件的光接收面侧观察时,这种结晶体型光生伏打元件实例的示意图。图2(d)是沿图2(c)中线X-X’所截取的示意性剖面图。
在图2(a)-2(d)中,参考标号20表示整个光生伏打元件。参考标号21表示衬底。参考标号22是下电极层,参考标号23是半导体感光层,参考标号24是上电极层(或上透明电极),参考标号25是被腐蚀的周边部分,参考标号26是集电极,参考标号27是母线电极,和参考标号28是绝缘粘结带。
下面,说明图2(a)-2(d)中所示光生伏打元件20的各构件。
衬底21
衬底21用作光生伏打元件的衬底。在单晶硅系列光生伏打元件的情况下,并不总是需要提供衬底。
衬底21还可被设计用作下电极。当在高温下形成半导体感光层23时,例如在非晶硅光生伏打元件的情况下,要求用具有耐热性以承受这样的热处理的材料构成衬底21。
衬底21可包括导电部件或绝缘部件。导电部件可包括例如:诸如Fe、Ni、Cr、Al、Mo、Au、Nb、Ta、V、Ti、Pt、Pb之类的金属;诸如黄铜、不锈钢之类的这些金属的合金;这些合金的组合物。绝缘部件可包括例如:诸如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醋酸纤维、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和环氧树脂之类的耐热合成树脂构成的膜或层,包括一个或多个这些合成树脂和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或金属纤维的组合部件;和由玻璃或陶瓷制备的部件。在衬底21包括上述任何导电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使衬底还起下电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供下电极层22。
下电极层22
在需要提供下电极层22的情况下,在衬底21上配置下电极层22。下电极层22起一对电极中的一个电极的作用,输出由半导体感光层23产生的电力。这样,要求下电极层22具有能够将欧姆接触变成半导体层等的功函数。
下电极层22可包括金属层、金属氧化物层或包括金属层和金属氧化物层的两层结构。
金属层可由诸如Al、Ag、Pt、Au、Ni、Ti、Mo、Fe、V、Cr或Cu之类的金属,诸如不锈钢、黄铜或镍铬合金之类的那些金属的合金构成。金属氧化物层还可包括诸如SnO2、In2O3、ZnO、或ITO(SnO2+In2O3)之类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
希望要在其上形成半导体感光层23的下电极层22的表面是平坦的。可是,若想在下电极层的表面产生不规则的光反射,该表面可被处理成纹理结构的表面。
可用诸如镀敷、真空蒸发或溅射之类的常规技术形成各金属层和金属氧化物层。
半导体感光层23
半导体感光层23起光电转换的作用。半导体感光层23可由用于常规非晶系列光生伏打元件或常规结晶系列光生伏打元件中的常规半导体材料制成。具体地说,在非晶系列光生伏打元件的情况下,半导体感光层23可包括例如具有pin结的叠置结构的非晶硅(a-Si)层。在结晶系列光生伏打元件的情况下,半导体感光层23可包括例如具有pn结的叠置结构的多晶硅(poly-Si)层。另外,在化合物半导体系列光生伏打元件的情况下,半导体感光层可包括例如具有叠置结构的层,该结构包括具有pn结的CuInSe2/CdS。
用诸如等离子体CVD之类的常规化学汽相生长技术可形成这种具有pin结的叠置结构的a-Si层,该等离子体CVD在诸如硅烷气体之类的能够给予硅原子的成膜原料气体中引起等离子体放电。用常规多晶硅成膜方法形成这种具有pn结的叠置结构的多晶硅层,所述常规多晶硅成膜方法提供熔融的硅材料,并使该熔融的硅材料进行制备膜的处理,或另一种所述常规多晶硅成膜方法是使非晶硅材料进行加热处理。用常规离子束沉积、溅射或利用预定电极的电解形成沉淀的电解技术可形成这种化合物半导体层。
上电极层24
形成于半导体感光层23上的上电极层24用作下电极的相对的电极,下电极包括位于半导体感光层23下的下电极层22。上电极层24的作用是取出由半导体感光层23产生的电动势。
在由诸如a-Si半导体材料之类的具有高表面电阻的非晶半导体材料构成半导体感光层23的情况下,需要提供上电极层24。在由其表面电阻低的结晶半导体材料构成半导体感光层23的情况下,不需要配置上电极层24。
上电极层24被设置于被光照射的一侧上,由此,要求上电极是透明的。就此而言,上电极有时用名称“透明电极”来表示。
希望上电极层24具有大于85%的透光率,以允许半导体感光层23有效地吸收入射光。除此之外,使由光产生的电流在横向方向上流动到半导体感光层23的观点来看,希望上电极层具有100Ω/□或更低的表面电阻。
由满足以上对上电极要求的条件的适当材料构成上电极层24。这样的材料可包括例如:诸如SnO2、In2O3、ZnO、CdO、CdSnO4、和ITO(In2O3+SnO2)之类的金属氧化物。
可由常规电阻加热蒸发、溅射、喷涂或CVD形成包括上述任何金属氧化物的上电极层24。
被腐蚀的周边部分25:
被腐蚀的周边部分25表示通过腐蚀去除上电极层24的预定周边部分形成的部分。因下述理由提供被腐蚀的周边部分25。亦即通常按下述方式生产光生伏打元件,即生产在长衬底上包括按此顺序形成下电极、半导体感光层和上电极层的大面积光生伏打元件,通过其周边部分切割所述大面积光生伏打元件,获得具有相等尺寸的多个光生伏打元件。对于这样获得的每一个光生伏打元件来说,其切割的周边都具有因切割在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产生短路的缺陷的可能。为了防止该可能性的发生,在各光生伏打元件设置被腐蚀的周边部分25。
为了借助于腐蚀去掉上电极层24的预定周边部分以形成被腐蚀的周边部分25,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借助于丝网印刷等向上电极层24的预定周边部分上涂敷含有FeCl3或AlCl3的腐蚀膏,并对所得到的结构进行热处理,由此去掉所述预定周边部分;将上电极层24的预定周边部分在电解液中进行电解处理,由此去掉所述预定周边部分;使用热压夹具借助于热压处理去掉上电极层24的预定周边部分;向上电极层24的预定周边部分照射激光光束以去掉所述预定周边部分。
集电极26:
集电极26设置在上电极层26表面上。集电极26的作用是通过上电极层24有效地输出由半导体感光层24产生的功率。从减少功率损失的观点看,希望集电极26是由具有低电阻率的导电材料构成。另外,希望集电极26排列成梳子形状或格栅形状,以便减少由集电极在光生伏打元件的光接收区(发电区)中所占据的所谓阴影损失。
集电极26是由满足上述条件的导电材料构成。具体为,集电极可以由以下导电材料构成:导电金属材料A1、Ag、Pt、Au、Ni、或Cu;包括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的粉末状Al、Ag、Pt、Au、Ni、或Cu的导电膏;导电碳膏;或这些材料的组合物。集电极的形成可以例如用以下方式进行,即:借助于丝网印刷等施加包括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的所给金属材料粉末的导电膏,然后进行热处理的方式;或者,用所述膏之一涂敷所给金属材料(例如金属线)的表面,之后进行热压键合处理的方式。
总线棒状电极27:
总线棒状电极27与集电极26电连接。该总线棒状电极对应集电极26的附加集电极。
总线棒状电极27的功能是将由半导体感光层23产生的电功率输出到光生伏打元件的外部。插在上电极层25和总线棒状电极27之间的绝缘胶带28[见图2(b)]的作用是使总线棒状电极27和上电极层25之间电绝缘。虽然没有在附图中特别示出,如果需要,也可以用这种绝缘胶带使总线棒状电极27与半导体感光层23或/和下电极22或/和衬底21电绝缘。
总线棒状电极27可以包括由具有低电阻率的导电金属材料Al、Ag、Pt、Au、Ni、或Cu构成的金属件。
总线棒状电极27和集电极26之间的电连接可以借助于导电膏、焊接、或钎焊和焊接来实现。
现在介绍本发明中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例子的构形的示意剖面图。
在图3中,参考标号30表示包括光生伏打元件组的太阳能电池,光生伏打元件组包括具有上述构形的并彼此电连接的多个光生伏打元件。参考标号31表示表面侧填充剂,参考标号32表示表面保护件,参考标号33表示背面绝缘件,参考标号34表示背侧填充剂,参考标号35表示背面增强件,参考标号36表示表面侧保护和增强件。
参考标号37表示设置在背面增强件35的接线盒。接线盒37配有一对功率输出电缆,其每个具有连接器39。
下面介绍图3中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每个组成部分。
表面侧填充剂31:
表面侧填充剂31包括透明树脂。需要提供表面侧填充剂31是为了覆盖构成太阳能电池30的光生伏打元件的光接收面上的凸凹不平之处,同时防止光生伏打元件受外部因素诸如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和/或湿度变化、外部施加的撞击等的影响,并且容许足够量的光穿过以到达光生伏打元件,而且也是为了保证太阳能电池30和表面保护件32之间的粘附力。因此,要求表面侧填充剂31的透明度、耐气候性、粘附性、填充性能、耐热性、耐冷性和抗冲击性要特别好。为满足这些要求,希望要求作为表面侧填充剂31的透明树脂包括透明热塑树脂。这种热塑树脂可以包括聚烯烃树脂,诸如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丁醛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和硅酮树脂。这些树脂中,EVA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当用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时它表现了良好的平衡性能。
对于EVA,由于其变形温度较低。所以当在高温条件下使用EVA时,EVA很容易变形或蠕变(creep)。因此在使用EVA情况下,通常利用有机过氧化物作为交联剂交联。
另外,作为表面侧填充剂31的透明树脂可以含有适当的UV吸收剂,以便改善耐气候性。此外,如果需要,作为表面侧填充剂31的透明树脂还可以含有适当的光稳定剂。
表面保护件32:
表面保护件32位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外面,因此要求其耐气候性、耐污染性和耐物理性良好。另外,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用在户外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情况下,要求表面保护件能够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耐久性足够好,以便可以在长时间内重复使用。鉴于这个原因,作为表面保护件32,使用由符合上述要求的氟树脂或丙烯酸树脂构成的适当透明膜。这些树脂中,氟树脂是最好的,因为其耐气候性和耐污染性都很好。氟树脂特别优选的例子是聚偏氟乙烯树脂、聚氟乙烯、和四氯乙烯-乙烯共聚物(ethylene tetrafluoride-ethylene copolymer)。除此之外,可以使用玻璃板作为表面保护件32。
背面绝缘件33:
背面绝缘件33用于使构成太阳能电池30的光生伏打元件与外部电绝缘的目的。
希望背面绝缘件33由能够足以电绝缘构成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光生伏打元件并且长期耐久性、耐热膨胀和热收缩性好和挠性好的材料构成。这种材料的特殊例子是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等。
背侧填充剂34:
背侧填充剂34用于保证太阳能电池和背面绝缘件33之间的粘接。希望背侧填充剂34包括不仅能够保证与构成太阳能电池30的光生伏打元件衬底的充分粘接,而且能够保证与背面绝缘件33的充分粘接并且长期耐久性、耐热膨胀和热收缩性良好和挠性良好的树脂材料。
这种树脂材料的特殊例子是热塑树脂诸如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聚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等。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双面胶带和具有挠性的环氧树脂粘合剂。
背面增强件35:
背面增强件35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以便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机械强度和防止太阳能电池组件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或弯曲,并且使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屋顶材料整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面增强件35可以包括被耐气候性和抗腐蚀性良好的有机聚合物树脂覆盖的镀锌钢板、塑料板或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板(或所谓ERP板)。
表面侧保护和增强件36:
表面侧保护和增强件36包括被浸渍在作为表面侧填充剂31的透明树脂中的无机纤维材料。
使用表面侧保护和增强件36的主要原因如下。即,对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尤其对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或墙壁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要求它是不燃性的。另一方面,对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来说有这样的情况,当使用的表面侧填充树脂31的量很大时,太阳能电池组件变得易燃,而当所述量较小时,则变得很难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光生伏打元件不受包括外部施加的撞击在内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为了利用少量的表面侧填充树脂31充分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光生伏打元件不受外部环境影响,其中浸渍了作为表面侧保护和增强件36的合适无机纤维材料的表面侧填充树脂31用作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前侧覆盖材料。
作为表面侧保护和增强件36的无机纤维材料可包括例如无纺玻璃纤维件、纺织玻璃纤维件、玻璃填充剂等。这些材料中,无纺玻璃纤维件是最合适的,因为它们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并且它们很容易浸渍在透明树脂中。
下面介绍制造具有图3中所示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艺。
具有图3所示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可以如下进行,即:在背面增强件35上堆叠各个层叠材料(34、33、30、36、31和32;见图3)以形成层叠堆叠体并且对层叠堆叠体进行真空层叠处理。
具体地说,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例如用如下方式制造。
在一个真空系统的层叠机的安装板上按顺序堆叠背面增强件35、背侧填充树脂件34、背面绝缘件34和另外的背侧填充树脂件34。然后,在所述另外的背侧树脂件34上堆叠光生伏打元件组30(包括彼此电连接的多个光生伏打元件),使其光接收面一侧向下,然后按顺序堆叠表面侧保护和增强件36、透明填充树脂件31和表面保护件32。借此,在层叠机的安装板上形成层叠堆叠体。然后,在堆叠体上叠加包括例如具有良好释放性能的涂敷氟树脂的纤维板(厚度为0.2mm)和硅橡胶板(厚度为2mm)的释放板,以便在安装板和包括涂敷氟树脂的纤维板和硅橡胶板的盖子之间密封堆叠体,从而获得气袋系统。其中含有堆叠体的所得到的气袋系统内部借助于真空泵以所希望的时间被抽真空成所希望的内部真空度,例如2.1乇,其抽真空的时间例如为30分钟。在借助于真空泵继续对气袋系统抽真空的同时,该气袋系统被引入内部气氛保持在160℃温度的炉子中,在炉子中对气袋系统中的堆叠体进行预定时间的热压键合处理,例如进行50分钟。之后,从炉子中取出气袋系统,并在减压下冷却气袋系统中的堆叠体。随后,从真空层叠机中取出堆叠体。这样就获得了太阳能电池组件。
从光生伏打元件组延伸的一对功率输出端子(未示出)通过预先形成在背面增强件35上的端子引出孔引出,随后将它们引入设置在背面增强件35的背面的接线盒37中。接线盒37配有一对功率输出电缆38,每个电缆38具有连接器39。被引入到接线盒37中的功率输出端子与功率输出电缆38电连接。
现在介绍用于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的前述功率输入-输出装置。如前所述,功率输入-输出装置用于在包括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中写入信息和从所述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读取所需要的信息。作为功率输入-输出装置,可以采用常规有线功率输入-输出装置或无线功率输入-输出装置。具体地说,作为这种有线功率输入-输出装置的例子,可以是具有通过其电输入或输出信息的电接触点的功率输入-输出装置。作为无线功率输入-输出装置的例子,可以是借助于光、磁或静电输入或输出信息的装置。
另外,如前所述,在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包括半导体易失性存储器诸如DRAM或SRAM和电源的组合的情况下,需要设计成电源从电源输送到半导体易失性存储器。作为这种情况下的电源,希望使用电池或蓄电池。作为这种电池,可以使用常规一次电池或常规二次电池。这种一次电池的特殊例子是锰干电池、银系列电池和碱锰电池。这种二次电池的特殊例子是可再充电铅电池、可再充电镍-镉电池、可再充电镍-金属氢化物电池、可再充电锂电池、和可再充电聚合物电池。作为将电源充电成这种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源,可以使用具有设置在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利用电磁效应的线圈电源。在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设置成被掩埋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的无太阳能电池的部分中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密封件中情况下,希望使用钮扣形电池或硬币形电池。
下面介绍本发明中的太阳能电池系统。对其规格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使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即可。作为太阳能电池系统的特殊例子,可以是包括彼此电连接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系统互连太阳能产生系统、用于将DC电源转换成AC电源的电源转换装置、和将由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电源连接到电源系统的连接装置。这种太阳能电池系统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可以恒定地获得来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大功率输出。
另外,对于包括每个包括彼此电连接的多个光生伏打元件的两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来说,有各种公知的结构。例如,被构成能够用于横向屋顶、板条接合屋顶或平坦屋顶的屋顶材料整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可以被构成包括其周边被铝框架加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铝框架型。也可以被构成挠性层叠型。
在批量生产这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情况下,为了使批量生产价值最大,通常采用这种方式,即只制造具有预定代表性构形的几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选择地组合所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建立具有能够获得所希望的功率输出的所希望构形的太阳能电池系统。具体地说,例如,在居住房屋的板条接合屋顶上形成能够获得3kw功率输出的太阳能电池系统的情况下,可以是包括如下部分的系统结构,即50个板条接合屋顶材料整体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输出60W的功率;用于3kw功率的电源转换装置;和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电源连接到电源系统的连接装置,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以串联或并联形式彼此电连接,以便提供所希望的电压或电流,并且由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DC电源借助于上述电源转换装置转换成AC电源。这里所希望的电压或电流指的是当DC电源转换成AC电源的转换效率最佳时的电压值或电流值。作为另一系统构形,可以是包括铝框架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的太阳能电池系统。
除了这些系统之外,本发明还适用于配有电源转换装置(例如电源转换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这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是组件集成转换器(MIC)和其中配有电源转换装置(例如电源转换器)诸如AC组件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对于这些太阳能电池组件,对于这里使用的电源转换器(如逆变器)来说必需是小型的并且电源转换器价格便宜。但是这些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优点是能够直接输出适合于负载的电源。
如前所述,本发明包括用于监控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方法,包括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中设置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能够在其中储存大量信息;通过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写入所需要的管理信息或从所述存储介质选择读取所需要的信息,来监控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该方法以下将称为“监控方法”。
对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监控方法的典型例子是,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设置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在制造之后的各个阶段的太阳能电池的信息和在其安装在所给位置上之后的太阳能电池的信息被写入存储介质中,并且从存储介质读取所需要的信息,由此监控太阳能电池组件。特别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各个阶段中的太阳能电池的数据(信息),例如实践项目、实践日期、测量值等,连续地和附加地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这样太阳能电池组件已经进行的所有处理阶段中的数据都被储存在存储介质中。在检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历史数据的情况下,从储存在存储介质中的数据选择读出所需要的历史信息。
顺便提及,如前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所给太阳能电池组件来说其缺点是,当想要知道其历史信息时,到达正确的管理记录器或相应所述管理记录器的数据库并检查管理记录器或数据库以找到所希望的历史信息需要采取复杂的程序。
本发明的监控方法完全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不用采取复杂的程序,对于所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以很容易地和即刻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下面将参照图4(a)-4(e)介绍根据本发明监控方法的实施例。图4(a)-4(e)是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监控方法中在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中写入所需要的信息和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取所需要的信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现在介绍每个具有设置在背面的所述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例如,如图1(b)所示]并且它们被安装在所给的安装位置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例子。
首先,在安装之前,在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存储介质中写入(储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有识别数字或识别。这种情况示于图4(a)中。特别是,如图4(a)所示,在具有存储介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42上安装用于进行读和写信息的读-写磁头48。这里,除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所述固有识别数字或识别之外,还将类型、制造厂的名称等借助于磁头48根据来自控制系统49的信号主要写在太阳能电池的存储介质中。控制系统49包含编程的计算机或序列发生器,从而控制要存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42的信息,即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有识别数字或识别,并按要求发布。
然后,当太阳能电池组件42进行运送检测或最终产品检测时,检测的结果利用表示容许或不容许的图形或识别或序列写入存储介质中。这种情形示于图4(b)中。具体地说,如图4(b)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42借助于组件特性测量仪410测量其特性。测量的结果利用控制机构49被转换成表示容许或不容许的图形或识别或序列,然后利用磁头48将其写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存储介质中。由测量仪410测量的内容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特性项目,诸如I-V特性、功率输出、电压、电阻等。
之后,当将太阳能电池组件42封装于封装箱中时,封装箱的固有识别数字和封装日期或对应封装日期的识别等写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存储介质中。这种情形示意地示于图4(c)中。在图4(c)中,参考标号411表示在侧面带有指示装置412的封装箱,指示装置412具有例如对应于封装箱的前述信息并可以由读-写磁头413读取的条形码等。具体地说,如图4(c)所示,封装箱411的指示装置412(条形码等)被读-写磁头413读取。由磁头413读取的内容被读-写磁头48读取,随后写入太阳能电池组件42的存储介质中。然后,将太阳能电池组件42封装在封装箱411中。这里,装在封装箱411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42的存储介质保留此封装箱的固有识别数字等。
在该方法中,在太阳能电池组件被安装在所给安装位置之前,提供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42的相关数据被储存在它们的存储介质中。当安装这些太阳能电池组件42时,在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存储介质中写入对应这些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目的地和编码或识别、执行日期、在安装之后的检测结果等。这种情况示于图4(d)中。在图4(d)中表示了太阳能电池组件42安装于其上的建筑物的屋顶414,太阳能电池组件42以相等的间距间隔地排列。在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42的存储介质(未示出)中,借助于例如便携式计算机415使用读-写磁头416写入上述数据(信息)。这里,为了解释的目的,图4(d)表示在太阳能电池组件42被安装于屋顶414上之后,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前述数据被写入存储介质中的实施例。为了简化操作,希望进行这样的测量,即在对未封装的太阳能电池组件42进行安装于屋顶414之前的短时间内,将前述数据写入这些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每个的存储介质中。
当安装在屋顶414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42之一出现故障并且去掉有故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时,去除日期被写入存储介质中。这种形式示意地示于图4(e)中。具体地说,如图4(e)所示,在从屋顶414去掉的有故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42的存储介质中,借助于例如便携式计算机415使用磁头416写入上述信息。根据这个操作,当读出储存在被去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42的存储介质中的信息时,可以立刻知道所需要的信息,诸如生产地、生产日期、进行安装的建筑者和使用时间。
当修理有故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时,修理店或对应它的识别、故障原因、修理之后的检测结果被写入其存储介质中。这个操作可以用与图4(d)相同的方式进行。
通过在太阳能电池组件42经受的每个阶段将信息储存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存储介质中,即使在安装屋顶上同时保留该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可以只利用操作存储介质的读出器而立刻发现其历史数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确定存储介质的配置或存储介质和读出器之间的接口部分的配置,使读出器可以按希望那样为处于安装状态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操作。
如此发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42的历史数据(信息)可以用于各种目的。例如,除了可以简单研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有识别数字之外,历史数据还可以用作用于说明例如故障原因等的工具。除此之外,例如,当它设计成能利用单独提供的能够检查产生的功率的量的装置将由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功率的量周期地储存在存储介质中时,可以即刻知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退化状态。这种做法还对找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出现故障的原因有效。
通过如上所述研究储存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可以即刻知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历史数据,并因此总是可以容易地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监控。但是,可以一起使用管理记录器或对应所述管理记录器的数据库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信息已经被电子化,所以数据库的使用是最适合的。具体地说,当信息被写入数据库中时,不必进行这样的工作,即提供实际上能够对数据库存取的合适环境,并且执行的内容、执行的日期等在对应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有识别数字的数据区中分类。例如,该系统可以被编程从而在借助于与联机数据库连接的读出器读出储存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存储介质中的某一内容时,所读出的内容直接被写入对应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有识别数字的数据区中。
希望使用上述与联机数据库连接的读出器。但是,在已经安装了太阳能电池组件之后,当最新获得某些另外的信息时,一般很难将这另外的信息输入到联机数据库中。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例如通过作为固定到读出器上的辅助装置的软盘、MO盘等将此另外的信息输送到数据库中。或者,也可以通过从太阳能电池组件拆除存储介质并且将存储介质连接到联机数据库来建立数据传送-接收系统。
本质上可以用与前面监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监控方法相同的方式来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监控。在监控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情况下,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包括彼此电连接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所以要储存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所有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有识别数字和其它相关信息。还可以储存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所有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特性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情况下,可以在组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之一中提供根据本发明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或者,当一起使用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并且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在接线盒(未示出)中连接时,可以在接线盒中或与接线盒连接的逆变器(未示出)中提供根据本发明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在这种情况下,不必为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提供作为功率输入-输出装置的I/O连接器等。在任何情况下,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配有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参照下面的例子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优点,下面的例子只是用于表示的目的,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例1
在本例中使用了磁体作为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
具体地说,提供如图5所示构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图5中,参考标号52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包括具有光接收面的框架形结构55,该光接收面配有发电区57[包括彼此电连接且被表面侧覆盖材料(未示出)和背侧覆盖材料(未示出)密封的多个太阳能电池]。
使用粘合剂将长度为50mm和宽度为10mm的磁带51固定于太阳能电池组件52的光接收面上的发电区57外面的没有太阳能电池的预定部分上。这里的磁带51具有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框架相同的暗灰外表颜色,以便使磁带不引人注意。
作为读-写磁头,使用用于磁卡的常规读-写磁头的修改型。
使用这种构形,可以根据前面参考图4(a)-4(d)所述程序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监控。
由于图4(a)-4(d)所示的程序已经在前面介绍过了,所以下面将介绍在这个例子中实践的主要内容。
首先,借助于读-写磁头将太阳能电池组件52的固有识别数字“AM0001”写入磁带51中。这里,“A”是对应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52的制造厂的名称的标记,“M”是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52的标记。
然后,作为检测太阳能电池组件52的结果,发现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好的产品。在这一点上,利用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将“OK”写入磁带51中。
接着,将太阳能电池组件52封装在带有标记“K0001”的封装箱中。这样,就以与上面同样的方式将对应其中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箱的标记“K0001”写入磁带51中。
之后,打开封装箱。并且,假设如果打开的太阳能电池组件52安装于某一位置,用上面同样的方式将表示执行工作的号码“S”、表示安装日期的“971201”和表示执行者的“A”一起写入磁带51中。
随后,利用读-写磁头将储存在磁带51中的内容读出,然后,进行打印。结果,将储存在磁带51中的内容如下打印出来。
AM0001
OK971105
K0001
S971201,A
这样就发现前述信息已经正确储存在磁带中了。
在此结果的基础上,应该理解,对于要检测的所给太阳能电池组件来说,当太阳能电池组件已经具有粘接于其上的合适磁带时,根据此磁带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其历史信息。
例2
除了用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代替磁带之外,重复例1的程序,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提供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由于使用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所以还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设置用于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控制电路和作为功率输入-输出装置的I/O连接器。特别是,考虑到耐环境性,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控制电路可以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后面(非光接收面)。并且考虑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之后的布线,I/O连接器可以粘接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上的发电区外面没有太阳能电池的预定部分上。这里的I/O连接器具有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框架相同的暗灰外表颜色,以便使I/O连接器不引人注意。
顺便提及,这里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没有电源功能。因此,当外部控制部分的连接器插入I/O连接器时,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控制电路是可操作的。
利用这种构形,可以以与例1同样的方式实施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监控。
结果,与例1一样,确定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信息按期望那样被读出。
例3
在本例中,和例2一样,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后面(非光接收面)设置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和用于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控制电路,并且I/O连接器(具有与太阳能电池组件一样的暗灰外表颜色)固定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上的发电区外面的没有太阳能电池的预定部分上。
另外,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设置小电池和比较器。这里的小电池用于操作控制电路和比较器。因此,可以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储存信息,而不通过I/O连接器从外部输送电功率。这里的比较器用于监控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产生的电压和电流。
在本例中发现了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1sun(AM1.5)条件下的最佳工作点,从而使最佳工作电压(Vpm)约为14V,最佳工作电流(Ipm)约为4.7A。顺便提及,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佳工作点是随着太阳辐射量、太阳辐射光谱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状态而变化的。
图6是表示用于本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控制电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6中,参考标号62表示本例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参考标号621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62中的每个太阳能电池,R11和R12各表示进行分压的电阻器,其中R11 900KΩ,R12 100KΩ。参考标号622和623各表示对应前述比较器的比较器。参考标号R2表示串联设置在电路中的监控微型电阻器(0.01Ω)。
在图6所示的控制电路中,在太阳能电池组件62的相对端产生的电压被电阻器R11和R12分压,使电压为1/10,然后被输入比较器622中。即,在电阻器R12的相对端产生的电压被比较器622转换成ON/OFF数字信号,从比较器622输出并进入控制电路(未示出)作为Vpm值。另一方面,在微型电阻器R2的相对端产生的电压被放大器624放大到500倍,然后输入到比较器623中,在那里被转换成数字信号,随后从比较器623输出并进入控制电路(未示出)作为Ipm值。
该系统被编程,使根据从比较器622和623传输到控制电路的信号的所给值在每天中午时间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这里,太阳能电池组件62借助于最佳工作点跟踪电路(未示出)而一直是工作在最佳工作点的。
如此准备之后,在3天以上的时间来自比较器622和623的输出信号都被连续地储存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这种情况下,使比较器622在13V以上的组件电压变为ON,使比较器623在4.5A以上的组件电流变为ON。
读出那些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信息。获得以下结果。
比较器622 比较器623
第一天 OFF OFF
第二天 OFF OFF
第三天 ON ON
在获得的结果的基础上,应该理解到,在第一天和第二天产生的功率的量是很小的,但在第三天,太阳辐射的量很大。
在上面,将太阳辐射量与上述结果相比较。可以估计太阳能电池组件故障的发生。例如,对于所给的一天,虽然太阳辐射的量很大而两个比较器622和623都处于OFF时,可以估计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将要发生故障。
在本例中,如上所述,使用了通过使用单独的比较器分开地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压和电流数字化而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压和电流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装置,以便于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条件相对容易储存。当这个想法进一步扩展时,分配电压和电流的每个的范围,以便能够被多个比较器识别,并可以储存各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点。在使用的比较器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当使用AD转换器等代替这种增加数量的比较器时,简化了电路。
例4
重复例1的程序,除了制备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管理数据库之外,并且其设计成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信息可以利用软盘写入该数据库中。作为存储介质,使用与例1中一样的磁体(磁带)。进行与例1相同的工作,其中下面的信息被写入磁带中。
AM0001
OK971105
K0001
S971201,A
之后,借助于读-写磁头将储存在磁带中的内容读出,随后将它们储存在软盘中。然后,用管理数据库的终端计算机读取储存在软盘中的内容,由此将这些信息添加入管理数据库中。作为检查数据库的结果,发现前述信息已完全储存在数据库中。
例5
在本例中,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监控。具体地说,提供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每个包括彼此串联电连接的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输出端子在接线盒内连接,所有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在接线盒以并联形式彼此电连接,并且从接线盒引出的输出端子在逆变器内连接。在接线盒中设置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电流值单独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于电压值,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公共电压值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这种情况示意地示于图7中。
如图7所示,在建筑物的屋顶714上设置九个太阳能电池组件M11-M33。具体地说,这九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分成三组设置在屋顶714上,即第一组包括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M11-M13,第二组包括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M21-M23,第三组包括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M31-33。三个组中每组的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借助于电缆713彼此串联以建立太阳能电池组件列S1、太阳能电池组件列S2、太阳能电池组件列S3。一对输出电缆从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伸出,即,一对输出电缆C1从太阳能电池组件列S1伸出,一对输出电缆C2从太阳能电池组件列S2伸出,一对输出电缆C3从太阳能电池组件列S3伸出。这三对功率输出电缆C1-C3在接线盒732内连接,在那里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S1-S3通过它们的电缆C1-C3彼此电连接。在接线盒732中,对于三个电缆系统C1、C2和C3,提供朝向逆变器733的连接电路。例如,在电缆系统C1的情况下,通过开关S11和S12和电阻器K1连接到电缆C。同样,电缆系统C2通过开关S21和S22和电阻器K2连接到电缆C,电缆系统C3通过开关S31和S32和电阻器K3连接到电缆C。电缆C用于从所有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S1-S3总体地输出输出功率。电缆C被连接成延伸到接线盒732的外面并与逆变器733电连接。例如,当连接开关S11和S12时,电缆系统C1与电缆C连接,从太阳能电池组件列S1输出的功率被输送到逆变器733。每个电阻器K1-K3是0.01Ω的电流检测电阻器。下面介绍电阻器K1。根据在电缆系统C1中流动的电流而在电阻器K1的相对端产生的电压被放大器734放大到50倍,然后输送到A/D转换器735(A/D)中。对于涉及被A/D转换器735转换的数字转换电流的信息,使其穿过控制部分736并进入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737中,在那里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同样,当连接开关S21和S22或开关31和32时,电缆系统C2或C3与电缆C连接,在那从列S2或S3输出的功率输送到逆变器733。根据在电缆系统C2或C3中流动的电流而在电阻器K2或K3的相对端产生的电压被放大器738或739放大到50倍,随后输送到A/D转换器735(A/D)中。对于在每种情况中关于被A/D转换器735转换的数字转换电流的信息,使其通过控制部分736并进入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737中,在那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储器中。
在这种方法中,关于每个列的电流值的信息被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737中。另外,电缆C的电压被分压,随后输入到A/D转换器735中。
根据上述结构,涉及每个列的电流值的信息和涉及所有列中的公共电压的信息可以按希望那样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735。这里,储存系统被编程,使有效值的储存在每天中午时间进行。
在上述结构中,进行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监控。并在操作三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三天之后,储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涉及所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电流值和电压值的信息被读出。结果,发现所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已经按照希望的那样正常工作。
例6
图8(a)是表示从光接收面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例子的示意倾斜图。图8(b)是从后面一侧看到的图8(a)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在图8(a)和8(b)中,参考标号80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整体。太阳能电池组件80包括间隔地排列在增强件82(保持件)的平坦前表面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81,增强件82的相对长边端部在光接收面一侧向上弯曲,在那里太阳能电池81彼此电连接并被表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和背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密封。这里,其上排列太阳能电池81的增强件82的前面对应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并且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81位于增强件82的前面上的区域对应发电区。
每个太阳能电池81包括光生伏打元件组,光生伏打元件组包括彼此电连接的多个光生伏打元件。
参考标号83表示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其设置在其前面具有发电区的增强件82的后面,以便防止该存储介质直接被光照射。在这里,存储介质83还可以设计成用作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所谓面板。
在增强件82的后面还设置提供有一对功率输出电缆86的接线盒85,每个功率输出电缆具有连接器87。从互相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延伸的一对功率输出端子通过形成在增强件82的没有太阳能电池的端部的孔(未示出)在纵向引入并连接到接线盒85。电缆86与所述功率输出端子在接线盒85中电连接。
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83包括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92和功率输入-输出装置93,如图9所示。具体地说,作为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92,使用闪烁存储器。并且使用能够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作为功率输入-输出装置93。
非易失性存储介质83用于将涉及例如每个生产步骤中的:太阳能电池的电连接步骤;太阳能电池的层叠步骤;固定接线盒和为接线盒布线的步骤;使用的元件的类型、管理号码、生产日期、制造厂家、生产条件等信息写在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92中。
在建立太阳能电池组件系统的情况下,例如采用下面的方式,即,提供具有上述结构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它们排列在所给的安装位置上,同时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互相电连接,由此在所述安装位置上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之后,例如,在对太阳能电池系统维修的情况下,即使需要它们的生产数据,也不必参考以它们的管理号码为基础的数据库。即,从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92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每个生产步骤中所用元件的类型、管理号码、生产日期、制造者、生产条件等所需要的信息,所有这些信息都通过功率输入-输出装置93和使用能够读取信息的读-写磁头储存在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此外,在维修之后,维修的内容可以用所述读-写磁头写入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通过这样做,在进行第二次维修时,可以很容易地知道第一次维修的内容。
如上所述,占据小空间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83可以储存大量信息。因此,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数据和维修的内容的大量信息都可以一起储存在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中。另外,可以很容易地读出储存在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中的这些信息。就是说,各种所需要的信息都可以很容易地从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83获得,可以迅速解决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发生的任何情况。
例7
图10(a)是表示从光接收面一侧看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例子的示意性斜视图。图10(b)是表示从后面一侧看到的图10(a)中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在图10(a)和图10(b)中,参考标号1000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整体。太阳能电池组件1000包括间隔地设置在增强件1020(保持件)的平坦前表面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1021,增强件1020的相对长边端部在光接收面上向上弯曲,在那里,太阳能电池1021互相电连接并且它们被表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和背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密封。每个太阳能电池1021包括光生伏打元件组。该光生伏打元件组包括互相电连接的多个光生伏打元件。
在增强件1020的后面还设置提供有一对功率输出电缆1002的接线盒1001,每个电缆具有连接器1003。从互相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延伸的一对功率输出端子通过形成在增强件1020的没有太阳能电池的端部的孔(未示出)在纵向引入并连接到接线盒1001。电缆1002与所述功率输出端子在接线盒1001中电连接。
在本例中,使用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包括如图10(b)所示设置在接线盒1001中的存储介质主体1004和如图10(a)所示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的功率输入-输出装置1005。
具体地说,设置在接线盒1001中的存储介质主体1004包括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的基本元件。功率输入-输出装置1005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1000的光接收面的没有太阳能电池的部分(位于发电区外面)。功率输入-输出装置1005通过形成在增强件1020上的上述孔(未示出)与设置在接线盒1001中的存储介质主体1004电连接。
如图10(b)所示设置在接线盒1001中的存储介质主体1004包括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103、功率输入-输出装置1102、用于控制这些部分的控制电路1105和电源1104,如图11所示。参考标号1150表示对应图10(b)所示的接线盒1001的接线盒。
具体地说,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103包括闪烁存储器。电源1104包括利用电磁效应的线圈电源。功率输入-输出装置1005包括用于光学通信的光发射元件、天线和用于控制这些部分的微型计算机。
与例6一样,相关信息被写入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的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103中。这种信息包括,例如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元件的类型和管理号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日期和管理号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条件等。
在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时,例如采用如下方式。即,提供具有所述结构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它们排列在所给安装位置上,同时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互相电连接,由此在所述安装位置上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之后,例如在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之一的表面被由于重物下落引起的飞行事件损伤并且损伤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需要用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代替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地从设置在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获得损伤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所需信息,而不用象现有技术那样拆除部分太阳能电池系统,以便选择太阳能电池组件作为对应要被代替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所述新太阳能电池组件。
为从设置在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获得损伤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所需信息,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例如下面的方式来实现。从损伤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0)的光接收面,向设置在接线盒中的存储介质主体的线圈电源1104引出磁产生装置(未示出),在那借助于线圈电源1104产生的电源,将储存在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103中的信息通过功率输入-输出装置1005(包括光发射元件、天线和微型计算机)传输,然后被指示在专用储存指示装置(未示出)中。除此之外,各种信息限容易被写入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任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根据本例中的构形,各种信息都可以很容易地被写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装置中。此外,即使在包括每个具有前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装置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安装在适当安装位置上的太阳能电池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设置在其中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装置获得任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各种信息,而不用象现有技术那样拆除部分太阳能电池系统。同样,另外的信息也可以很容易地写入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任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装置中,同时保持原来的系统不变。
例8
图12(a)是表示从光接收面一侧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例子的示意性斜视图。图12(b)是表示从后面一侧看到的图12(a)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在图12(a)和12(b)中,参考标号1200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整体。太阳能电池组件1200包括间隔地设置在增强件1202(保持件)的平坦前表面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1201,增强件1202的相对长边端部在光接收面上向上弯曲,在那里,太阳能电池1201互相电连接并且它们被表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和背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密封。每个太阳能电池1201包括光生伏打元件组,其包括互相电连接的多个光生伏打元件。
在增强件1202的后面还设置配有一对功率输出电缆1205的接线盒1204,每个电缆具有连接器1206。从互相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延伸的一对功率输出端子通过形成在增强件1202的没有太阳能电池的端部的孔(未示出)在纵向引入并连接到接线盒1204。电缆1205与所述功率输出端子在接线盒1204电连接。
在本例中,使用了如图12(b)所示在接线盒1204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1203。设置在接线盒1204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1203使用由太阳能电池组件1200产生的部分电源作为它的操作功率来操作。并且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1203配有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的检测器,从而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周期性地储存在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1203中。
如图12(b)所示设置在接线盒1204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1203的构形如图13所示。在图13中,参考标号1350表示对应图12(b)所示接线盒1203的接线盒,参考标号1301表示对应图12(b)所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装置1203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
具体地说,如图13所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装置1301包括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303、功率输入-输出装置1304、温度检测装置1305、用于控制这些部分的控制电路1306,定时器1307和用作电源的蓄电池1308。如此构形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装置1301提供有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组件1200的输出功率的输出功率检测装置1302和用于分配由太阳能电池组件1200产生的部分电源以给蓄电池1308充电的功率分配装置1309。参考标号1310表示功率输出端子。
具体地说,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303包括闪烁存储器。功率输入-输出装置1304包括用于磁通信的天线。输出功率检测装置1302包括电压测量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控制电路1306包括微型计算机,蓄电池1308包括可再充电的锂电池。功率分配装置1309包括电阻电路和二极管。
与例6一样,在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储存介质装置的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303中写入相关的信息。这种信息包括,例如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元件的类型和管理号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日期和管理号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条件等。
在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的情况下,例如采用如下方式。即,提供具有上述结构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它们排列在所给安装位置上,同时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互相电连接,由此在所述安装位置上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之后,例如,可能发生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之一出现故障并使从太阳能电池系统输出的电源降低的情况,这时需要用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代替出现故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在常规太阳能电池系统中,当发生上述这种情形并且不能确定有故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时,需要采取这样的方式,即暂时拆除太阳能电池系统,对所有组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检测其性能以找到有故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但是,对于本例中的太阳能电池系统,在安装之后,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电压)、温度等数据周期性地储存在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中。因此,通过使用具有磁通信装置的专用读取装置确定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输出电压)记录(储存在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有故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而不用拆除太阳能电池系统。
除此之外,各种信息都可以很容易地写入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任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中。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太阳能电池系统的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历史等储存在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中,所以利用专用通信装置可以很容易获得关于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任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历史等所需要的信息。
例9
图14(a)是表示从光接收面一侧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例子的示意性斜视图。图14(b)是表示从后面一侧看到的图14(a)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用在图14(a)和图14(b)中所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储存介质装置的电路构成的例子的示意图。
在图14(a)和图14(b)中,参考标号1400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整体。太阳能电池组件1400包括间隔地设置在增强件1402(保持件)的平坦前表面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1401,增强件1402的相对长边端部在光接收面上向上弯曲,在那里,太阳能电池1401互相电连接并且它们被表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和背面覆盖材料(未示出)密封。每个太阳能电池1401包括光生伏打元件组其包括互相电连接的多个光生伏打元件。
在增强件1402的后面还设置配有一对功率输出电缆1405的接线盒1404,每个电缆具有连接器1406。从互相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延伸的一对功率输出端子通过形成在增强件1402的没有太阳能电池的端部的孔(未示出)在纵向引入并连接到接线盒1404。电缆1405与所述功率输出端子在接线盒1404电连接。
在本例中,使用了如图14(b)所示设置在接线盒1404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1403。设置在接线盒1404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1403使用由太阳能电池组件1400产生的部分电源作为它的操作功率来操作,这与例8一样。并且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1403配有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的检测器,从而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周期性地储存在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1403中。本例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装置1403配有电源转换装置(由图15中的参考标号1510表示),其作用是利用AC连接将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1403电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组件主体1400上。这一点使本例的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1403区别于例8中利用DC连接与太阳能电池组件主体1200电连接的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1203。
如图14(b)所示设置在接线盒1404中的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1403的构形如图15所示。在图15中,参考标号1403表示对应图14(b)所示的接线盒1403的接线盒,参考标号1501表示对应图14(b)所示的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1403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储存介质装置。
具体地说,如图15所示,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1501包括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503、功率输入-输出装置1504、温度检测装置1505、用于控制这些部分的控制电路1506、定时器1507和用作电源的蓄电池1508。如此构成的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1501提供有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组件1400的输出功率的输出功率检测装置1502、用于分配由太阳能电池组件1400产生的部分电源以给蓄电池1508充电的功率分配装置1509、和电源转换装置1510。参考标号1511表示功率输出端子。具有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503的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1501借助于AC连接通过上述电源转换装置1510与太阳能电池组件主体电连接。
与例8的情况一样,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503包括闪烁存储器,功率输入-输出装置1504包括用于磁通信的天线,输出功率检测装置1502包括电压测量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控制电路1506包括微型计算机,蓄电池1508包括可再充电锂电池,功率分配装置1509包括电阻电路和二极管。
与例8的情况一样,在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储存介质装置的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1503中可写入相关的信息。这种信息包括,例如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元件的类型和管理号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日期和管理号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条件等。
在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的情况下,例如采用如下方式。即,提供具有上述结构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它们排列在所给安装位置上,同时以串联或并联方式互相电连接,由此在所述安装位置上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
建立太阳能电池系统之后,例如,可能发生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之一出现故障并使从太阳能电池系统输出的电功率降低的情况,这时需要用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代替出现故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对于本例中的太阳能电池系统,在安装之后,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电压)、温度等数据周期性地储存在非易失性端存介质装置中。因此,通过使用具有磁通信装置的专用读取装置确定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输出电压)记录(储存在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有故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而不用拆除太阳能电池系统。
除此之外,各种信息都可以很容易地写入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任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中。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太阳能电池系统的每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历史等储存在非易失性储存介质装置中,所以利用专用通信装置可以很容易获得关于构成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任何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历史等所需要的信息。
从上述明显看出,根据本发明,专门的非易失性可读和可写储存介质设置在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列中,用于控制所需要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各种数据(信息)可以很容易地按希望的那样写入储存介质中,并根据监控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可以容易获得用于监控所需要的信息而不需要参考数据库等。因此,可以很容易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监控。
Claims (24)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光接收面和非光接收面,并配有能够写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大量信息和能够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出所需信息的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
2.如权利要求1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被不断提供电力的易失性存储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配有将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电连接到外部的功率输入-输出装置。
3.如权利要求1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被不断提供电力的易失性存储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配有控制装置和功率输入-输出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执行对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所述易失性存储器的写入和读出,所述功率输入-输出装置执行与外部的数据传送和接收。
4.如权利要求3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还配有通过分配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所产生的电力,从而提供电力以驱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3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还配有提供电力以驱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的蓄电池。
6.如权利要求3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功率输入-输出装置是光功率输入-输出装置、磁功率输入-输出装置或电功率输入-输出装置。
7.如权利要求3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还配有用于检测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操作状态或操作环境有关的信息的装置,利用控制装置,所述信息被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中。
8.如权利要求7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与操作状态有关的信息包括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佳操作点有关的信息,与操作环境有关的信息包括与太阳辐射量有关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2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接收面中的预定位置处设置功率输入-输出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非光接收面中的预定位置处设置存储介质。
11.如权利要求1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配有用于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电源转换成AC电源并输出所述AC电源的电源转换装置。
12.如权利要求2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还配有用于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电源转换成AC电源并输出所述AC电源的电源转换装置,在所述电源转换装置中设置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功率输入-输出装置。
13.如权利要求2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太阳能电池组件还配有用于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电源转换成AC电源并输出所述AC电源的电源转换装置,在所述电源转换装置中设置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易失性存储器、控制装置和功率输入-输出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电源转换装置包括模制一体转换器。
15.一种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列。
16.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列,配有可写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大量信息和可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出所需信息的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
17.如权利要求16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列,其中存储介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被不断提供电力的易失性存储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配有用于对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或所述易失性存储器进行写入和读出的控制装置,和与外部进行数据传送和接收的功率输入-输出装置。
18.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列的太阳能电池系统。
19.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系统
20.如权利要求19的太阳能电池系统,其中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存储介质在其中保持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各自信息。
21.一种用于监控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监控方法,包括: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中设置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可写入信息和存储信息并可从其中读出信息;和通过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写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管理信息,或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出所需的管理信息,来监控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22.一种用于监控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监控方法,包括: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中设置可读和可写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可写入信息和存储信息并可从其中读出信息;和通过在所述存储介质中写入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管理信息,或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出所需的管理信息,来监控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列。
23.如权利要求21的监控方法,其中利用联机或脱机在存储介质与外部数据库之间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所需管理信息的传送和接收。
24.如权利要求22的监控方法,其中利用联机或脱机在存储介质与外部数据库之间进行太阳能电池组件列的所需管理信息的传送和接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7981198 | 1998-06-12 | ||
JP179811/98 | 1998-06-12 | ||
JP179811/1998 | 1998-06-12 | ||
JP161558/99 | 1999-06-08 | ||
JP161558/1999 | 1999-06-08 | ||
JP11161558A JP2000068537A (ja) | 1998-06-12 | 1999-06-08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ル、ストリング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41038A true CN1241038A (zh) | 2000-01-12 |
CN1191640C CN1191640C (zh) | 2005-03-02 |
Family
ID=26487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911112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1640C (zh) | 1998-06-12 | 1999-06-11 | 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列、电池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180868B1 (zh) |
EP (1) | EP0978884A3 (zh) |
JP (1) | JP2000068537A (zh) |
CN (1) | CN1191640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72017A1 (zh) * | 2008-12-26 | 2010-07-01 | 致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及其辨识方法与相关的辨识标示制造系统 |
CN101014986B (zh) * | 2004-07-09 | 2010-08-18 | 埃兹拉·格林 | 远程接入能量计量系统和方法 |
CN101395724B (zh) * | 2006-02-28 | 2010-10-27 | Q-细胞公司 | 太阳能电池标记方法和太阳能电池 |
CN102122679A (zh) * | 2009-04-15 | 2011-07-13 | 朱慧珑 | 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
TWI566501B (zh) * | 2012-12-20 | 2017-01-1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充電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69531A (ja) * | 1999-01-14 | 2000-09-29 | Canon Inc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付き建材、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外囲体及び太陽光発電装置 |
AU7951300A (en) * | 1999-10-22 | 2001-04-30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Method for producing material for electrode for lithium cell |
US6816817B1 (en) | 2000-09-28 | 2004-11-09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with real time monitoring |
US7359870B1 (en) | 2000-09-28 | 2008-04-15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design, proposal and program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6901316B1 (en) * | 2000-09-28 | 2005-05-31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6651110B1 (en) * | 2000-09-28 | 2003-11-18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Configurable object for industri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 networks |
US7716567B1 (en) | 2000-09-28 | 2010-05-11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Multilinguistic industri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 |
US7190382B1 (en) | 2000-09-29 | 2007-03-13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Real time system view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6825860B1 (en) | 2000-09-29 | 2004-11-30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Autoscaling/autosizing user interface window |
US6832118B1 (en) | 2000-09-29 | 2004-12-14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Programmable network control component and system of components |
US6803514B2 (en) * | 2001-03-23 | 2004-10-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ounting method of a photovoltaic element, mounting substrate for mounting a semiconductor element thereon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semiconductor element on said mounting substrate |
AU2002348084A1 (en) * | 2001-10-25 | 2003-05-06 | Sandia Corporation | Alternating current photovoltaic building block |
JP2004140120A (ja) * | 2002-10-16 | 2004-05-13 | Canon Inc | 多結晶シリコン基板 |
JP2004179637A (ja) * | 2002-11-14 | 2004-06-24 | Canon Inc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2004228333A (ja) * | 2003-01-23 | 2004-08-12 | Canon Inc | 光起電力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7153722B2 (en) * | 2003-06-06 | 2006-12-2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hotovoltaic device |
JP4250488B2 (ja) * | 2003-09-16 | 2009-04-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熱圧着方法 |
JP2005142268A (ja) * | 2003-11-05 | 2005-06-02 | Canon Inc | 光起電力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8204709B2 (en) | 2005-01-18 | 2012-06-19 | Solar Sentr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
DE202005020161U1 (de) * | 2005-07-12 | 2006-11-23 | REV Renewable Energy Ventures, Inc., Aloha | Modulüberwachung |
US10693415B2 (en) | 2007-12-05 | 2020-06-23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Testing of a photovoltaic panel |
US11881814B2 (en) | 2005-12-05 | 2024-01-23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Testing of a photovoltaic panel |
JP2007266095A (ja) * | 2006-03-27 | 2007-10-11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光電変換セル、光電変換モジュール、光電変換パネルおよび光電変換システム |
EP1868248B1 (de) * | 2006-06-13 | 2012-07-11 | Andreas Schneider | Diebstahlschutzanlage für eine Photovoltaikanlage |
US7825325B2 (en) * | 2006-09-27 | 2010-11-02 | Kennedy & Violich Architecture Ltd. | Portable lighting and power-generating system |
US11569659B2 (en) | 2006-12-06 | 2023-01-31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
US8319483B2 (en) | 2007-08-06 | 2012-11-27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gital average input current control in power converter |
US8816535B2 (en) | 2007-10-10 | 2014-08-26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on during inverter shutdown in distributed power installations |
US8384243B2 (en) | 2007-12-04 | 2013-02-26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
US11888387B2 (en) | 2006-12-06 | 2024-01-30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Safety mechanisms, wake up and shutdown methods in distributed power installations |
US11309832B2 (en) | 2006-12-06 | 2022-04-19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
US8013472B2 (en) | 2006-12-06 | 2011-09-06 | Solaredge, Ltd. | Method for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using DC power sources |
US8947194B2 (en) | 2009-05-26 | 2015-02-03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Theft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WO2009073868A1 (en) | 2007-12-05 | 2009-06-11 | Solaredge, Ltd. | Safety mechanisms, wake up and shutdown methods in distributed power installations |
US9088178B2 (en) | 2006-12-06 | 2015-07-21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
US8473250B2 (en) | 2006-12-06 | 2013-06-25 | Solaredge, Ltd. | Monitoring of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
US8319471B2 (en) | 2006-12-06 | 2012-11-27 | Solaredge, Ltd. | Battery power delivery module |
US11687112B2 (en) | 2006-12-06 | 2023-06-27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
US8963369B2 (en) | 2007-12-04 | 2015-02-24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
US8618692B2 (en) | 2007-12-04 | 2013-12-31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using direct current power sources |
US11735910B2 (en) | 2006-12-06 | 2023-08-22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using direct current power sources |
US11855231B2 (en) | 2006-12-06 | 2023-12-26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stributed power harvesting systems using DC power sources |
US11728768B2 (en) | 2006-12-06 | 2023-08-15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Pairing of components in a direct current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JP5057766B2 (ja) * | 2006-12-15 | 2012-10-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保存装置 |
JP5004610B2 (ja) * | 2007-02-14 | 2012-08-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および発電監視装置 |
JP5196886B2 (ja) * | 2007-06-27 | 2013-05-1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4987608B2 (ja) * | 2007-07-27 | 2012-07-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
US7755916B2 (en) | 2007-10-11 | 2010-07-13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for minimizing double-frequency ripple power in single-phase power conditioners |
CA2737134C (en) | 2007-10-15 | 2017-10-10 | Ampt, Llc | Systems for highly efficient solar power |
US7919953B2 (en) * | 2007-10-23 | 2011-04-05 | Ampt, Llc | Solar power capacitor alternative switch circuitry system for enhanced capacitor life |
US11264947B2 (en) | 2007-12-05 | 2022-03-01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Testing of a photovoltaic panel |
US8049523B2 (en) | 2007-12-05 | 2011-11-01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Current sensing on a MOSFET |
WO2009136358A1 (en) | 2008-05-05 | 2009-11-12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rect current power combiner |
EP2279539A1 (en) * | 2008-05-15 | 2011-02-02 | Johnson Controls Saft Advanced Power Solutions LLC | Battery system |
TWI493605B (zh) * | 2008-06-11 | 2015-07-21 | Ind Tech Res Inst | 背面電極層的製造方法 |
US20100071310A1 (en) * | 2008-09-23 | 2010-03-25 | Joe Brescia | Method of Assembling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Conversion System |
WO2010042124A1 (en) * | 2008-10-10 | 2010-04-15 | Ampt, Llc | Novel solar power circuits and powering methods |
DE102008051469A1 (de) * | 2008-10-13 | 2010-04-15 | Malibu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Kontaktieren von Dünnschicht-Solarzellen und Dünnschicht-Solarmodul |
TWI387113B (zh) * | 2009-02-05 | 2013-02-21 | Nexpower Technology Corp | 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及其修補方法 |
ITPO20090003A1 (it) * | 2009-04-06 | 2010-10-07 | Marco Baroncelli | Metodo ed apparecchiatura di misura per la verifica e il collaudo di impianti fotovoltaici |
WO2010120315A1 (en) | 2009-04-17 | 2010-10-21 | Ampt,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operation of solar power systems |
US8279642B2 (en) | 2009-07-31 | 2012-10-02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direct current to alternating current using an active filter to reduce double-frequency ripple power of bus waveform |
US8207637B2 (en) | 2009-10-09 | 2012-06-26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ng an array of power generating assemblies |
US8462518B2 (en) | 2009-10-12 | 2013-06-11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Power inverter docking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
WO2011049985A1 (en) | 2009-10-19 | 2011-04-28 | Ampt, Llc | Novel solar panel string converter topology |
US8824178B1 (en) | 2009-12-31 | 2014-09-02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Parallel power converter topology |
EP2529450A4 (en) | 2010-01-25 | 2014-10-22 | Enphase Energy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TWORKING DISTRIBUTED ELECTRICITY SOURCES |
US9806445B2 (en) | 2010-01-25 | 2017-10-31 | Enphase Ener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connecting distributed power sources |
FR2958080B1 (fr) | 2010-03-26 | 2012-08-31 | Watt Consulting | Dispositif et methode pour detecter la performance de panneaux photovoltaiques |
US9160408B2 (en) | 2010-10-11 | 2015-10-13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with an array of inverters |
US8503200B2 (en) | 2010-10-11 | 2013-08-06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Quadrature-corrected feedforward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C-AC power conversion |
US8279649B2 (en) | 2010-10-11 | 2012-10-02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inverter |
US10230310B2 (en) | 2016-04-05 | 2019-03-12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Safety switch for photovoltaic systems |
US10673222B2 (en) | 2010-11-09 | 2020-06-02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Arc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US10673229B2 (en) | 2010-11-09 | 2020-06-02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Arc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GB2485527B (en) | 2010-11-09 | 2012-12-19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Arc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US8842454B2 (en) | 2010-11-29 | 2014-09-23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Inverter array with localized inverter control |
US9467063B2 (en) | 2010-11-29 | 2016-10-11 | Sunpower Corporation | Technologies for interleaved control of an inverter array |
GB2483317B (en) | 2011-01-12 | 2012-08-22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Serially connected inverters |
US8611107B2 (en) | 2011-04-27 | 2013-12-17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multi-stage power inverter |
US9065354B2 (en) | 2011-04-27 | 2015-06-23 | Sunpower Corporation | Multi-stage power inverter for power bus communication |
US8174856B2 (en) | 2011-04-27 | 2012-05-08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Configurable power supply assembly |
US8922185B2 (en) | 2011-07-11 | 2014-12-30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and method for global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
US8570005B2 (en) | 2011-09-12 | 2013-10-29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irect current link circuit |
US20130081676A1 (en) * | 2011-10-02 | 2013-04-04 | Scuint Corporation | Multi-Purpose Solar Panel |
US8284574B2 (en) | 2011-10-17 | 2012-10-09 | Solarbridge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inverter using pulse mode control |
GB2498365A (en) | 2012-01-11 | 2013-07-17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Photovoltaic module |
US9853565B2 (en) | 2012-01-30 | 2017-12-26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Maximized power in a photovoltaic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
GB2498790A (en) | 2012-01-30 | 2013-07-31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Maximising power in a photovoltaic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
GB2498791A (en) | 2012-01-30 | 2013-07-31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Photovoltaic panel circuitry |
GB2499991A (en) | 2012-03-05 | 2013-09-11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DC link circuit for photovoltaic array |
US8909033B2 (en) * | 2012-04-09 | 2014-12-09 | David Kreutzman | Control systems for renewable hot water heating systems |
USD708143S1 (en) | 2012-06-07 | 2014-07-01 | Enphase Energy, Inc. | Drop cable connector |
USD707632S1 (en) | 2012-06-07 | 2014-06-24 | Enphase Energy, Inc. | Trunk connector |
US9276635B2 (en) | 2012-06-29 | 2016-03-01 | Sunpower Corporation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power inverter using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
US9780253B2 (en) | 2014-05-27 | 2017-10-03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hingled solar cell module |
USD933584S1 (en) | 2012-11-08 | 2021-10-19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olar panel |
USD1009775S1 (en) | 2014-10-15 | 2024-01-02 | Maxeon Solar Pte. Ltd. | Solar panel |
US10090430B2 (en) | 2014-05-27 | 2018-10-02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a shingled solar cell module |
US9947820B2 (en) | 2014-05-27 | 2018-04-17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hingled solar cell panel employing hidden taps |
KR20140089192A (ko) * | 2013-01-04 | 2014-07-14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의 안테나용 연자성 시트, 연자성 플레이트 및 연자성 소결체 |
US9548619B2 (en) | 2013-03-14 | 2017-01-17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depleting energy |
US9564835B2 (en) | 2013-03-15 | 2017-02-07 | Sunpower Corporation | Inverter communications using output signal |
US9397497B2 (en) | 2013-03-15 | 2016-07-19 | Ampt, Llc | High efficiency interleaved solar power supply system |
US9584044B2 (en) | 2013-03-15 | 2017-02-28 | Sunpower Corporation | Technologies for converter topologies |
JP6104673B2 (ja) * | 2013-03-29 | 2017-03-29 | 株式会社東芝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US11482639B2 (en) | 2014-05-27 | 2022-10-25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hingled solar cell module |
US11949026B2 (en) | 2014-05-27 | 2024-04-02 | Maxeon Solar Pte. Ltd. | Shingled solar cell module |
USD933585S1 (en) | 2014-10-15 | 2021-10-19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olar panel |
USD913210S1 (en) | 2014-10-15 | 2021-03-16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olar panel |
USD999723S1 (en) | 2014-10-15 | 2023-09-26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olar panel |
USD896747S1 (en) | 2014-10-15 | 2020-09-22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olar panel |
US10861999B2 (en) | 2015-04-21 | 2020-12-08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hingled solar cell module comprising hidden tap interconnects |
US11177663B2 (en) | 2016-04-05 | 2021-11-16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Chain of power devices |
US11018623B2 (en) | 2016-04-05 | 2021-05-25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Safety switch for photovoltaic systems |
US12057807B2 (en) | 2016-04-05 | 2024-08-06 |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 Chain of power devices |
US10673379B2 (en) | 2016-06-08 | 2020-06-02 | Sunpower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working shingled solar cell modules |
JP2017077167A (ja) * | 2016-11-21 | 2017-04-20 | 株式会社東芝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US10601361B2 (en) * | 2017-10-30 | 2020-03-24 | Solar Slate Solutions | Solar panel mount with compression spacer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0490682B2 (en) | 2018-03-14 | 2019-11-26 | National Mechanical Group Corp. | Frame-less encapsulated photo-voltaic solar panel supporting solar cell modules encapsulated within multiple layers of optically-transparent epoxy-resin materials |
JP6775628B2 (ja) * | 2019-04-04 | 2020-10-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装置 |
WO2021038837A1 (ja) * | 2019-08-30 | 2021-03-04 | 株式会社 東芝 | 太陽電池ストリングおよ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
CN114023686B (zh) * | 2021-11-02 | 2022-06-24 | 宿迁晶光芒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外壳自动贴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42365A (en) * | 1979-09-13 | 1981-04-20 | Seiko Epson Corp | Semiconductor device |
JPS60148172A (ja) | 1984-01-12 | 1985-08-05 | Seikosha Co Ltd | 色つき太陽電池 |
JPS6141261A (ja) | 1984-07-31 | 1986-02-27 | Sekisui Chem Co Ltd | 機器モニタ装置 |
JPH0726849Y2 (ja) * | 1990-08-31 | 1995-06-1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透光性薄膜太陽電池 |
JP2743726B2 (ja) | 1992-07-07 | 1998-04-22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子楽器 |
JP3318974B2 (ja) * | 1992-07-16 | 2002-08-26 | 日本電池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の最大電力点追跡制御法 |
JPH0677509A (ja) * | 1992-08-25 | 1994-03-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太陽電池に於けるセル識別方式 |
JPH0726849A (ja) | 1993-07-14 | 1995-01-27 | Sekisui House Ltd | 二重サッシ窓の換気装置 |
JP3233521B2 (ja) * | 1993-11-25 | 2001-11-2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系統連系型逆変換装置 |
JPH07177652A (ja) * | 1993-12-17 | 1995-07-14 | Canon Inc |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保護方式 |
JP2874156B2 (ja) * | 1994-04-13 | 1999-03-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発電システム |
JPH07334791A (ja) * | 1994-06-09 | 1995-12-22 | Kowa Denki Kk | ソーラ電源付きの交通信号表示装置 |
JPH0843527A (ja) * | 1994-07-29 | 1996-02-16 | Nippon Avionics Co Ltd | 非接触式個体識別システム |
JPH08133424A (ja) * | 1994-11-11 | 1996-05-28 | Arch Syst:Kk | 物品の管理方法、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適用されるタグ |
JP3719729B2 (ja) * | 1994-12-27 | 2005-11-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連系インバータの経年劣化予測方法 |
JPH08204220A (ja) | 1995-01-31 | 1996-08-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太陽電池セ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群 |
JP3098695B2 (ja) | 1995-09-28 | 2000-10-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3444386B2 (ja) * | 1995-10-17 | 2003-09-08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レスタグシステム |
JP3357808B2 (ja) * | 1996-01-29 | 2002-12-16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装置 |
JPH1054118A (ja) * | 1996-08-08 | 1998-02-24 | Canon Inc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3352334B2 (ja) * | 1996-08-30 | 2002-12-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の電力制御装置 |
-
1999
- 1999-06-08 JP JP11161558A patent/JP2000068537A/ja not_active Abandoned
- 1999-06-11 EP EP99111425A patent/EP0978884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9-06-11 CN CNB991111206A patent/CN119164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6-14 US US09/332,104 patent/US618086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4986B (zh) * | 2004-07-09 | 2010-08-18 | 埃兹拉·格林 | 远程接入能量计量系统和方法 |
CN101395724B (zh) * | 2006-02-28 | 2010-10-27 | Q-细胞公司 | 太阳能电池标记方法和太阳能电池 |
WO2010072017A1 (zh) * | 2008-12-26 | 2010-07-01 | 致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及其辨识方法与相关的辨识标示制造系统 |
CN102122679A (zh) * | 2009-04-15 | 2011-07-13 | 朱慧珑 | 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122679B (zh) * | 2009-04-15 | 2014-08-06 | 聚日(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 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
TWI566501B (zh) * | 2012-12-20 | 2017-01-1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充電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978884A3 (en) | 2000-03-22 |
US6180868B1 (en) | 2001-01-30 |
EP0978884A2 (en) | 2000-02-09 |
JP2000068537A (ja) | 2000-03-03 |
CN1191640C (zh) | 2005-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1640C (zh) | 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列、电池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
CN1205676C (zh) |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61845C (zh) | 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103124C (zh) | 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227747C (zh) | 光致电压器件模块 | |
CN1332508A (zh) | 光发电系统以及控制光发电系统的方法 | |
CN1232023C (zh) | 太阳能发电系统 | |
CN1121508C (zh) | 氧化铟膜的形成方法、具有氧化铟膜的衬底及半导体元件 | |
CN1109365C (zh) | 光电元件以及由其组成的组件 | |
Woodhouse et al. | On the path to sunshot. The role of advancements in solar photovoltaic efficiency, reliability, and costs | |
CN1193433C (zh) | 光电元件、它的电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61844C (zh) | 非纺玻璃纤维部件的表面侧覆盖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156021C (zh) | 有特定掺杂层的光电元件 | |
CN1113349A (zh) | 每个中具有一个由含氟的聚合物树脂组成的保护件的光电转换装置及其光电转换组件 | |
CN1503379A (zh) | 太阳能发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太阳能发电系统 | |
CN1019435B (zh) | 太阳能收集器中与初级聚光器配合使用的光电池罩 | |
CN1158880A (zh) | 用于半导体元件的保护材料、设有该保护材料的半导体元件和设有该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器件 | |
CN1652354A (zh) | 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706050A (zh) | 层积型光电变换装置 | |
CN1118031C (zh) | 估计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能量的方法和设备 | |
Basore et al. | Solar photovoltaics: Supply chain deep dive assessment | |
CN1229874C (zh) | 光电元件、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建筑材料和发电装置 | |
JP2000150947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101119083A (zh) | 太阳能聚光发电模块 | |
Zuboy et al. | Technology Scouting Report: Reliability Implications of Recent PV Module Technology Trend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