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7188A - 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和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和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7188A
CN1237188A CN 97199681 CN97199681A CN1237188A CN 1237188 A CN1237188 A CN 1237188A CN 97199681 CN97199681 CN 97199681 CN 97199681 A CN97199681 A CN 97199681A CN 1237188 A CN1237188 A CN 1237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rbon dioxide
coating film
hydroxide
heat ins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9968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元英夫
津田善之
汤浅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
Priority to CN 9719968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37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237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7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隔热发泡材料4包含含有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的闭孔的发泡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和封入所述隔热发泡材料4中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碱金属碳酸盐7或碱土金属碳酸盐7,以及封入所述隔热发泡材料4中的包含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的湿吸水物质8的水吸附剂10。

Description

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和制 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冰箱、冷藏库等上的隔热发泡材料和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thermal insulation cabinet)以及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等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这个技术领域中,从节能的角度来看,需要降低隔热发泡材料的导热性并改进其隔热性。同时,由于氯氟烃(下面称为CFC)和氢氯氟烃(下面简写为HCFC)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如臭氧损耗、全球变暖等越来越成为问题。因此,在这个技术领域中,符合上述需求并能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讨论主题。
因而,在制造用作典型隔热发泡材料的刚性聚氨酯泡沫中,目前正在审查使用挥发性发泡剂如不会影响臭氧损耗的氢氟烃(下面简写为HFC)、不太会影响全球变暖的碳氢化合物(下面简写为HC)等的各种发泡技术,以减少所用的CFC和HCFC的量。
为了改进刚性聚氨酯泡沫(下面简称为泡沫)的隔热能力,根本重要的是降低泡沫的闭孔中气体组合物的气体导热性。因此,一个有效的手段是从闭孔的内部除去气体导热性高的发泡物质二氧化碳,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闭孔,从而改进隔热能力。
然而,在常规的发泡技术中,为了达到减少所用的挥发性发泡剂的量,以避免发泡剂和材料组分之间的不希望的混溶性的问题,并改进泡沫的性能如泡沫的密度等等,必需使用由反应性发泡物质如纯水等与作为发泡剂组分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反应产生的气体导热性高的二氧化碳。
然而,在含这种二氧化碳作为发泡物质的隔热发泡材料中,气体导热性高的二氧化碳留在孔中。因此,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能力是差的。
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手段,业已提出了一种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出版物平6-322166的公报中所披露的方法。在该出版物中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去除孔中的二氧化碳成分的方法。在此方法中,预先将由碱金属氢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吸附能力高的其它物质组成的二氧化碳吸附剂混合到原料中。用这种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样孔就仅由气体发泡剂所填充。这样,通过使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就可以试图使日本未审查专利出版物Hei6-322166的公报中所披露的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能力得到改进。
然而,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出版物Hei6-322166所披露的构造中,由碱金属氢氧化物和其它物质组成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在吸附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水,其反应式如下,
                  
其中Me是碱金属,例如Li、Na、K或诸如此类。
换句话说,用由碱金属氢氧化物或诸如此类组成的二氧化碳吸附剂来吸附隔热发泡材料中闭孔内部的二氧化碳。用这种方法确实可以显著地提高导热性低的挥发性发泡剂在闭孔内部的比率。然而,水同时作为副产物产生,水在闭孔内进行扩散,直到达到一定的蒸汽压。这就意味着水在隔热发泡材料中闭孔的内部作为气体成分存在。因为水的导热性极高,如上所述制得的常规隔热发泡材料有时无法具有使导热性充分下降的效果。
因此,在本领域中仍然需要改进隔热发泡材料,其中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如碱金属氢氧化物吸附隔热发泡材料闭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由于副反应所产生的水而使导热性更差的变化,并且所述材料具有优良的隔热能力,还需要改进使用这种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
鉴于上述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快速吸附隔热发泡材料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反应固定副反应产生的水来提供: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和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
                  发明的描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本发明的隔热发泡材料包含:
含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的闭孔的树脂组合物,
封入所述树脂组合物的闭孔中的碱金属碳酸盐和碱土金属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碳酸盐,
封入所述树脂组合物闭孔中的含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它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按本发明的上述组成,可以获得隔热发泡材料,其中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从中去除在二氧化碳吸附反应中产生的水,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并且所获得的材料具有优良的隔热能力。
并且,在本发明的隔热发泡材料中,所述的碳酸盐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
而且,在本发明的隔热发泡材料中,将所述的碳酸盐封入含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的树脂涂层膜的内部空隙中,所述吸水物质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隔热发泡材料中,包含至少一种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是碱金属氢氧化物。
再者,将本发明的隔热发泡材料设计成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氢氧化物保留在闭孔中。
按本发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包括:
将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氢氧化物和具有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与多元醇、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反应性发泡剂、挥发性发泡剂和多异氰酸酯混合,并发泡,从而在闭孔的内部形成包含由水与多异氰酸酯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发泡剂的树脂组合物的步骤,
将树脂组合物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到所述氢氧化物中,形成碳酸盐,从而基本上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所述闭孔的内部空隙的步骤,和
用具有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吸附在树脂组合物闭孔中用所述氢氧化物吸附二氧化碳时所产生的水的步骤。
按本发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可以制造隔热发泡材料,其中隔热发泡材料闭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用吸水物质从中吸附在吸附二氧化碳反应中所产生的水,从而避免了对隔热能力的不利影响,并且所述材料具有优良的隔热能力。
并且,在按本发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中,所述氢氧化物预先用树脂涂层膜涂覆。
并且,在按本发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中,将所述氢氧化物封入含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的树脂涂层膜的内部空隙中,所述吸水物质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而且,在按本发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中,包含至少一种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是碱金属氢氧化物。
按本发明的隔热箱包含:
第一壁组件,
第二壁组件,
树脂组合物,它填充在所述第一壁组件和所述第二壁组件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并且含有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的闭孔,
封入所述树脂组合物中的碱金属碳酸盐或碱土金属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碳酸盐,和
封入所述树脂组合物中的水吸附剂,它含吸水物质,该吸水物质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按本发明的隔热箱,可以制得隔热箱,其中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用吸水物质从中吸附在二氧化碳吸附反应中产生的水,从而消除了对隔热能力的不利影响,并且所述隔热箱含有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同样地,在本发明的隔热箱中,所述碳酸盐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
而且,在本发明的隔热箱中,将所述的碳酸盐封入含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的树脂涂层膜的内部空隙中,所述吸水物质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再者,在本发明的隔热箱中,吸水物质是碱金属氢氧化物。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隔热箱中,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氢氧化物保留在闭孔中。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一个较好实例中的一种隔热箱的部分切去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描述的隔热发泡材料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描述的隔热发泡材料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描述的隔热发泡材料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7所描述的隔热发泡材料的示意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将借助附图来描述按本发明的隔热发泡材料的较好实例、制造所述隔热发泡材料和使用所述隔热发泡材料制造隔热箱的方法。
图1是使用本发明较好实例的隔热发泡材料4的隔热箱1的部分切去的透视图。在图1中,隔热箱1构造成具有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述第一壁组件是由ABS树脂制成的真空成型产品,而第二壁组件是由钢板制成的成型产品。由聚氨酯树脂制成的隔热发泡材料4填充在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中。
使用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许多实例描述如下。
实施例1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所描述的隔热发泡材料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隔热发泡材料41由闭孔5和聚氨酯树脂的孔壁6以及填充在闭孔5内部的挥发性发泡剂(未图示)组成。并且,在隔热发泡材料41中分别分散着由二氧化碳吸附剂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碱金属碳酸盐7和含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的湿吸水物质8的水吸附剂10。
作为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可以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来代替碱金属氢氧化物,当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时,该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形成碱土金属碳酸盐7。
尽管图2示意性地图示了碳酸盐7和水吸附剂10,但碳酸盐7和水吸附剂10并不只存在于闭孔5的内部,它们也存在于孔壁6的内部,从而彻底地分散在整个隔热发泡材料41中。
制造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隔热发泡材料41的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制造预混合组合物。预先混合隔热发泡材料所用的各物料并在此状态下贮藏,制得预混合组合物。预混合组合物是通过将多元醇、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混合起来制得的。
然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41,它是通过混合并搅拌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从而使之发泡。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是通过将作为二氧化碳吸附剂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与含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的吸水物质8的水吸附剂10相混合制得的。
在实施例1中,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的功能和用水吸附剂10吸附水的功能是通过孔壁6对发泡制成的隔热发泡材料41闭孔5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起作用。因此,隔热发泡材料41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被分散在隔热发泡材料41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和水吸附剂10所吸附。
实施例1的隔热发泡材料41和使用隔热发泡材料41的隔热箱1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使用下述各物料制备实施例1的预混合组合物。
作为多元醇组合物,使用芳族胺聚醚多元醇和乙二胺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其总的羟值为460mg KOH/g。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由信越化学工业公司,东京,日本制造的表面活性剂F-335。作为催化剂,使用由花王公司,东京,日本制造的KAOLIZER No.1。在发泡剂中,使用纯水作为反应性发泡剂,使用环戊烷作为挥发性发泡剂。预先将它们混合起来制备预混合组合物。
按下述方式制备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
使用由东洋化学公司,东京,日本制造的平均粒度为300μm的氢氧化锂试剂颗粒作为在吸附二氧化碳后转变成碳酸盐的氢氧化物。在借助Freund IndustrialCo.,Ltd.,Tokyo,Japan制造的离心旋转流化床涂覆机和造粒机用主要由乙基纤维素组成的树脂涂覆由Fuji Silysia Chemical Ltd.,Osaka,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200μm的硅胶A颗粒,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μm的涂层膜后,将该颗粒用作水吸附剂10。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通过混合上述氢氧化物颗粒和水吸附剂10的颗粒而制得。
各物料即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以预定的混合比(见下表1)进行混合。
与上述预混合组合物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一起搅拌的异氰酸酯组合物是一种包含胺当量为135的聚合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有机多异氰酸酯。或者,异氰酸酯组合物可以是一种预聚物MDI或TDI(亚甲苯基二异氰酸酯)。
隔热箱1可经下述过程模塑成型,在如高压发泡机的混合机中将异氰酸酯组合物与上述预混合组合物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和搅拌,并发泡,同时将所得的混合物填充到放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
在实施例1中,固化时间为5分钟,它是从将用于发泡的组合物填充到安装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的时间到移开模具的时间之间的一段时间。在填充过程中模具的温度为45℃。
实施例2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描述的隔热发泡材料42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实施例2的隔热发泡材料42由闭孔5和孔壁6以及填充在闭孔5内部的挥发性发泡剂(未图示)组成。并且,在隔热发泡材料42中分别分散着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碱金属氢氧化物形成的二氧化碳吸附剂11和水吸附剂10。在二氧化碳吸附剂11中的氢氧化物与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从而产生碱金属碳酸盐7。
作为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可以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来代替碱金属氢氧化物,当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时,该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形成碱土金属碳酸盐7。
尽管图3示意性地图示了二氧化碳吸附剂11和水吸附剂10,但二氧化碳吸附剂11和水吸附剂10并不只存在于闭孔5的内部,它们也存在于孔壁6的内部,从而彻底地分散在整个隔热发泡材料42中。
制造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隔热发泡材料42的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制造预混合组合物。预混合组合物是通过将多元醇、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混合起来制得的。
然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42,它是通过混合并搅拌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从而使之发泡。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是通过将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碱金属氢氧化物形成的二氧化碳吸附剂与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吸水物质8形成的水吸附剂10相混合制得的。
在实施例2中,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二氧化碳的功能和用水吸附剂10吸附水的功能是通过孔壁6对发泡制成的隔热发泡材料42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起作用。因此,隔热发泡材料41(原文如此)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被分散在隔热发泡材料42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和水吸附剂10所吸附。
实施例2的隔热发泡材料42和使用隔热发泡材料42的隔热箱1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在实施例2中,按下述方式制备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
使用由Toyo Chemicals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300μm的氢氧化锂试剂颗粒作为在吸附二氧化碳后转变成碳酸盐的氢氧化物。借助FreundIndustrial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离心旋转流化床涂覆机和造粒机用主要由丙烯酰基树脂组成的树脂涂覆氢氧化锂试剂颗粒,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μm的涂层膜,制得二氧化碳吸附剂。在借助Freund Industrial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离心旋转流化床涂覆机和造粒机用主要由乙基纤维素组成的树脂涂覆由Fuji Silysia Chemical Ltd.,Osaka,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200μm的硅胶A颗粒,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μm的涂层膜后,将该颗粒用作水吸附剂10。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通过混合上述二氧化碳吸附剂颗粒和水吸附剂10的颗粒而制得。
在制造实施例2的隔热发泡材料42中,使用与实施例1中的相类似的预混合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实施例2中各物料即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以预定的混合比(见下表1)进行混合。
隔热箱1可经下述过程模塑成型,在混合机中将异氰酸酯组合物与上述预混合组合物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和搅拌,并发泡,同时将所得的混合物填充到放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
在实施例2中,固化时间为5分钟,它是从将用于发泡的组合物填充到安装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的时间到移开模具的时间之间的一段时间。在填充过程中模具的温度为45℃。
实施例3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所描述的隔热发泡材料43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隔热发泡材料43由闭孔5和孔壁6以及填充在闭孔5内部的挥发性发泡剂(未图示)组成。并且,在隔热发泡材料43中分散着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碱金属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碱金属碳酸盐7和湿吸水物质8所形成的水吸附剂100。
作为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可以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来代替碱金属氢氧化物,当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时,该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形成碱土金属碳酸盐7。
尽管图4示意性地图示了水吸附剂100,但水吸附剂100并不只存在于闭孔5的内部,它也存在于孔壁6的内部,从而彻底地分散在整个隔热发泡材料43中。
制造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隔热发泡材料43的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制造预混合组合物。预混合组合物是通过将多元醇、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混合起来制得的。
然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43,它是通过混合并搅拌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从而使之发泡。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是通过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和吸水物质8而制得的。
在实施例3中,用水吸附剂100吸附二氧化碳的功能和吸附水的功能是通过孔壁6对发泡制成的隔热发泡材料43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起作用。因此,隔热发泡材料43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被分散在隔热发泡材料43中的水吸附剂100所吸附。
实施例3的隔热发泡材料43和使用隔热发泡材料43的隔热箱1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在实施例3中,按下述方式制备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
使用由Toyo Chemicals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300μm的氢氧化锂试剂颗粒作为在吸附二氧化碳后转变成碳酸盐的氢氧化物。使用由FujiSilysia Chemical Ltd.,Osaka,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200μm的硅胶A颗粒作为吸水物质8。在实施例3中,混合氢氧化物和吸水物质8的颗粒,在借助FreundIndustrial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离心旋转流化床涂覆机和造粒机用主要由丙烯酰基树脂组成的树脂涂覆混合颗粒,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μm的涂层膜后,将该涂覆的混合颗粒用作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
在制造实施例3的隔热发泡材料43中,使用与实施例1中的相类似的预混合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实施例3中各物料即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以预定的混合比(见下表1)进行混合。
隔热箱1可经下述过程模塑成型,在混合机中将异氰酸酯组合物与上述预混合组合物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和搅拌,并发泡,同时将所得的混合物填充到放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
在实施例3中,固化时间为5分钟,它是从将用于发泡的组合物填充到安装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的时间到移开模具的时间之间的一段时间。在填充过程中模具的温度为45℃。
实施例4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4的隔热发泡材料是按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1的隔热发泡材料41相类似的方式制造和构成,故对此的描述基于图2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1的隔热发泡材料41,实施例4的隔热发泡材料由闭孔5和孔壁6以及填充在闭孔5内部的挥发性发泡剂(未图示)组成。并且,在实施例4的隔热发泡材料中分别分散着由碱金属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碱金属碳酸盐7和水吸附剂10。
作为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可以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来代替碱金属氢氧化物,当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时,该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形成碱土金属碳酸盐7。
制造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制造预混合组合物。预混合组合物是通过将多元醇、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混合起来制得的。
然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它是通过混合并搅拌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从而使之发泡。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是通过将作为二氧化碳吸附剂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与含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的吸水物质8的水吸附剂10相混合制得的。
实施例4的隔热发泡材料和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在实施例4中,按下述方式制备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
使用由Toyo Chemicals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300μm的氢氧化锂试剂颗粒作为在吸附二氧化碳后转变成碳酸盐的二氧化碳吸附剂的氢氧化物。在借助FreundIndustrial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离心旋转流化床涂覆机和造粒机用主要由丙烯酰基树脂组成的树脂涂覆由关东电化工业公司东京。日本制造的平均粒度为50μm的氢氧化钠颗粒,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μm的涂层膜后,将该颗粒用水吸附剂10。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通过混合上述二氧化碳吸附剂颗粒和水吸附剂10的颗粒而制得。
在制造实施例4的隔热发泡材料中,使用与实施例1中的相类似的预混合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实施例4中的各物料即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以预定的混合比(见下表1)进行混合。
隔热箱1可经下述过程模塑成型,在混合机中将异氰酸酯组合物与上述预混合组合物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和搅拌,并发泡,同时将所得的混合物填充到放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
在实施例4中,固化时间为5分钟,它是从将用于发泡的组合物填充到安装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的时间到移开模具的时间之间的一段时间。在填充过程中模具的温度为45℃。
实施例5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5的隔热发泡材料是按与上述图3所示的实施例2的隔热发泡材料42相类似的方式制造和构成,故对此的描述基于图3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实施例5的隔热发泡材料由闭孔5和孔壁6以及填充在闭孔5内部的挥发性发泡剂(未图示)组成。并且,在隔热发泡材料42中分别分散着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碱金属氢氧化物形成的二氧化碳吸附剂11和用树脂涂层9涂覆吸水物质8形成的水吸附剂10。二氧化碳吸附剂11中的氢氧化物与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从而生成碱金属碳酸盐7。
作为二氧化碳的吸附剂,可以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来代替碱金属氢氧化物,当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时,该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形成碱土金属碳酸盐7。
制造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制造预混合组合物。预混合组合物是通过将多元醇、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混合起来制得的。
然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它是通过混合并搅拌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从而使之发泡。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是通过将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碱金属氢氧化物形成的二氧化碳吸附剂与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吸水物质8形成的水吸附剂10相混合制得的。
实施例5的隔热发泡材料和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1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在实施例5中,按下述方式制备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
使用由Toyo Chemicals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300μm的氢氧化锂试剂颗粒作为在吸附二氧化碳后转变成碳酸盐7的氢氧化物。在借助Freund Industrial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离心旋转流化床涂覆机和造粒机用主要由丙烯酰基树脂组成的树脂涂覆氢氧化锂试剂颗粒,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μm的涂层膜后,将该颗粒用作二氧化碳吸附剂。在借助Freund Industrial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离心旋转流化床涂覆机和造粒机用主要由丙烯酰基树脂组成的树脂涂覆由Kanto Denka Kogyo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50μm的氢氧化钠颗粒,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μm的涂层膜后,将该颗粒用作水吸附剂10。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通过混合上述二氧化碳吸附剂颗粒和水吸附剂颗粒而制得。
在制造实施例5的隔热发泡材料中,使用与实施例1中的相类似的预混合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实施例5中的各物料即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以预定的混合比(见下表1)进行混合。
隔热箱1经下述过程模塑成型,在混合机中将异氰酸酯组合物与上述预混合组合物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和搅拌,并发泡,同时将所得的混合物填充到放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
在实施例5中,固化时间为5分钟,它是从将用于发泡的组合物填充到安装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的时间到移开模具的时间之间的一段时间。在填充过程中模具的温度为45℃。
实施例6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6的隔热发泡材料是按与上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3的隔热发泡材料43相类似的方式制造和构成,故对此的描述基于图4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实施例6的隔热发泡材料由闭孔5和孔壁6以及填充在闭孔5内部的挥发性发泡剂(未图示)组成。并且,在实施例6的隔热发泡材料中分散着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由碱金属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碱金属碳酸盐7和湿吸水物质8形成的水吸附剂100。
作为具有吸附二氧化碳功能的物质,可以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当使用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时,该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形成碱土金属碳酸盐7。
制造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制造预混合组合物。预混合组合物是通过将多元醇、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混合起来制得的。
然后制造隔热发泡材料,它是通过混合并搅拌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从而使之发泡。在实施例6中,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是水吸附剂100,它是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碱金属氢氧化物和吸水物质8制成的。
在实施例6中,用水吸附剂100吸附二氧化碳的功能和吸附水的功能是通过孔壁6对发泡制成的隔热发泡材料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起作用。因此,隔热发泡材料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被分散在隔热发泡材料中的水吸附剂100所吸附。
实施例6的隔热发泡材料和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1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在实施例6中,按下述方式制备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
使用由Toyo Chemicals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300μm的氢氧化锂试剂颗粒作为在吸附二氧化碳后转变成碳酸盐的氢氧化物。使用由Kanto Denka Kogyo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50μm的氢氧化钠颗粒作为吸水物质8。
在实施例6中,将氢氧化物和吸水物质8的颗粒进行混合,在借助FreundIndustrial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离心旋转流化床涂覆机和造粒机用主要由丙烯酰基树脂组成的树脂涂覆混合颗粒,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μm的涂层膜后,将该涂覆的混合颗粒用作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
在制造实施例6的隔热发泡材料中,使用与实施例1中的相类似的预混合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实施例6中的各物料即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以预定的混合比(见下表1)进行混合。
隔热箱1经下述过程模塑成型,在混合机中将异氰酸酯组合物与上述预混合组合物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和搅拌,并发泡,同时将所得的混合物填充到放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
在实施例6中,固化时间为5分钟,它是从将用于发泡的组合物填充到安装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的时间到移开模具的时间之间的一段时间。在填充过程中模具的温度为45℃。
实施例7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7所描述的隔热发泡材料44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实施例7的隔热发泡材料44由闭孔5和孔壁6以及填充在闭孔5内部的挥发性发泡剂(未图示)组成。在实施例7的隔热发泡材料44的内部,水吸附剂110是通过用树脂涂层膜9涂覆由碱金属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用作吸水物质80的碱金属碳酸盐而制成的。水吸附剂110基本上均匀彻底地分散在隔热发泡材料44的内部。
本发明实施例7中的隔热发泡材料44是经下述方法制成的,混合多元醇、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发泡剂,而后在搅拌下在所得的混合物中混合入多异氰酸酯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从而使之发泡。在实施例7中,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是水吸附剂110,它具有吸附二氧化碳和吸附水的双重功能。
尽管图5图示了水吸附剂110置于闭孔5的内部,但水吸附剂110并不只存在于闭孔5的内部,它也存在于孔壁6的内部,从而基本上均匀彻底地分散在隔热发泡材料44的内部。
在实施例7中,用水吸附剂110吸附水的功能和吸附二氧化碳的功能是通过孔壁6对发泡制成的隔热发泡材料44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起作用。因此,隔热发泡材料44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被分散在隔热发泡材料44中的水吸附剂110所吸附。
实施例7的隔热发泡材料44和使用隔热发泡材料44的隔热箱1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在实施例7中,按下述方式制备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即水吸附剂110。
使用由Kanto Denka Kogyo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平均粒度为50μm的氢氧化钠颗粒作为吸水物质80,它也用作在吸附二氧化碳后转变成碳酸盐的氢氧化物。在借助Freund Industrial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离心旋转流化床涂覆机和造粒机用主要由丙烯酰基树脂组成的树脂涂覆氢氧化钠颗粒,从而形成平均膜厚为2μm的涂层膜后,将该颗粒用作水吸附剂110。
在制造实施例7的隔热发泡材料中,使用与实施例1中的相类似的预混合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实施例7中的各物料即预混合组合物、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和异氰酸酯组合物以预定的混合比(见下表1)进行混合。
隔热箱1经下述过程模塑成型,在混合机中将异氰酸酯组合物与上述预混合组合物和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和搅拌,并发泡,同时将所得的混合物填充到放在模具中(见图1)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
在实施例7中,固化时间为5分钟,它是从将用于发泡的组合物填充到安装在模具中的第一壁组件2和第二壁组件3所形成的空间中的时间到移开模具的时间之间的一段时间。在填充过程中模具的温度为45℃。
将实施例1至7制得的各隔热箱打破,从隔热箱上切下隔热发泡材料的样品。测量隔热发泡材料样品的泡沫早期(发泡后1天)的泡沫密度(kg/m3)。并且,测量发泡后1天和7天时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气体组成(%)和导热性(W/mK)。进一步地,使用实施例1至7制得的隔热发泡材料的大小为30×40×5cm的样品测量泡沫的膨胀程度(mm)。膨胀程度表示为样品在模塑时从规定的厚度(5cm)的膨胀。
用EKO Instrument Trading Co.,Ltd.,Tokyo,Japan制造的AUTO-A使用从各隔热箱切下的大小为20×20×2.5cm的泡沫来测量导热性。用岛津公司,京都,日本制造的气相色谱仪测量孔中的气体组成。
对实施例1至7以份数表示的组成和评价结果列于表1中。在表1中所包括的对比例1是指当二氧化碳吸附剂仅为氢氧化锂时的测量结果。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对比例1
 用重量份数表示的原料的量  预混合组合物 多元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催化剂     3     3     3     3     3     3     3     3
表面活性剂     2     2     2     2     2     2     2     2
环戊烷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纯水     2     2     2     2     2     2     2     2
 具有吸附功能的组合物 实施例1 氢氧化锂     20     -     -     -     -     -     -     -
涂覆过的硅胶     8     -     -     -     -     -     -     -
实施例2 涂覆过的LiOH     -     20     -     -     -     -     -     -
涂覆过的硅胶     -     8     -     -     -     -     -     -
实施例3 涂覆过的(LiOH+硅胶)     -     -     28     -     -     -     -     -
实施例4 氢氧化锂     -     -     -     10     -     -     -     -
涂覆过的NaOH     -     -     -     5     -     -     -     -
实施例5 涂覆过的LiOH     -     -     -     -     10     -     -     -
涂覆过的NaOH     -     -     -     -     5     -     -     -
实施例6 涂覆过的(LiOH+NaOH)     -     -     -     -     -     15     -     -
实施例7 涂覆过的NaOH     -     -     -     -     -     -     12     -
对比例1 氢氧化锂     -     -     -     -     -     -     -     20
多异氰酸酯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泡沫的性能 泡沫密度(Kg/m3)     41     42     42     41     41     41     41     40
导热性(W/mK) 1天后7天后   0.02000.0188   0.02010.0187   0.01900.0187   0.01970.0184   0.01960.0184   0.01870.0184   0.01860.0182   0.02060.0201
孔中气体的组成(%) 二氧化碳 1天后7天后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天后7天后     10     10     00     10     10     00     00     22
泡沫的膨胀(mm)     5     2     1     2     1     1     1     5
如表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隔热发泡材料使用氢氧化锂作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氢氧化物,使用硅胶作为吸附在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所产生的副产物水的吸水物质。因此,在隔热发泡材料闭孔内部的气体组合物仅是环戊烷作为挥发性发泡剂,并且基本上既不存在水也不存在二氧化碳。因而,可以确定在实施例1中获得了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隔热发泡材料和隔热箱。
由于实施例1的隔热发泡材料中所用的硅胶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故在制造隔热发泡材料时不会吸附作为反应性发泡剂的纯水,并且没有看到对聚氨酯反应的不利影响。
实施例1隔热发泡材料中所用的氢氧化锂不能阻止由于反应性发泡剂与多异氰酸酯的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而且,与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相比,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得慢,故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隔热发泡材料中孔的形成。
由于在制成隔热发泡材料后与孔中所保留的二氧化碳反应,氢氧化锂就成为碳酸盐。认为这个事实使孔中所保留的气体组合物基本上成为只有环戊烷作为挥发性发泡剂,并且在隔热发泡材料孔内部的气体导热性可得到改进。
进一步地,硅胶吸附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所产生的副产物水。认为这个事实使孔中所保留的气体组合物中的挥发性发泡剂的比率(具有规定尺寸的隔热发泡材料中所含的挥发性发泡剂的量除以所述隔热发泡材料中所含的气体总量的比率)进一步提高,并且在隔热发泡材料孔内部的气体导热性可得到改进。
本发明实施例2的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预先被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氢氧化锂作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氢氧化物,使用被树脂涂层膜涂覆的硅胶作为吸附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物反应时所产生的副产物水的吸水物质。因此,在隔热发泡材料闭孔内部的气体组合物充满作为挥发性发泡剂的环戊烷。所以,可以确定在实施例2中获得了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隔热发泡材料和隔热箱。
并且,在实施例2中,抑制了隔热发泡材料中的膨胀程度。认为该抑制是由于用树脂涂层膜涂覆氢氧化锂而延缓了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并且由于在固化后吸收二氧化碳的适度反应而减少了在泡沫固化步骤中所产生的水。
本发明实施例3的隔热发泡材料具有这样的构造,即将氢氧化锂封入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硅胶所形成的吸水物质的树脂涂层膜的内部,因此,在隔热发泡材料闭孔内部的气体组合物充满作为挥发性发泡剂的环戊烷。所以,可以确定在实施例3中获得了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隔热发泡材料和隔热箱。
并且,按实施例3的隔热发泡材料,可以确定对导热性的减小效果发生在形成泡沫的早期,即形成泡沫后1天。认为在树脂涂层膜内部存在氢氧化锂和硅胶能使硅胶存在于吸附二氧化碳的反应区的附近,并且能快速吸附副反应产生的并且是降低隔热能力的原因的水。
本发明实施例4的隔热发泡材料使用氢氧化锂作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氢氧化物,使用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氢氧化钠作为吸附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物反应时产生的副产物水的吸水物质。因此,隔热发泡材料闭孔内部的气体组合物充满作为挥发性发泡剂的环戊烷。所以,可以确定在实施例4中获得了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隔热发泡材料和隔热箱。
并且,在实施例4中,对导热性的减小效果也得到提高。认为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可能被用作水吸附剂的氢氧化钠所吸附而允许待加入的氢氧化锂的量减少,并且由于吸水能力高以至于即使少量时也能完全吸附水的氢氧化钠的能力,而允许待加入的固体组合物的量减少。
本发明实施例5的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预先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氢氧化锂作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氢氧化物,使用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氢氧化钠作为吸附在二氧化碳和氢氧化物反应时产生的副产物水的吸水物质。因此,隔热发泡材料闭孔内部的气体组合物充满作为挥发性发泡剂的环戊烷。所以,可以确定在实施例5中获得了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隔热发泡材料和隔热箱。
本发明实施例6的隔热发泡材料具有这样的构造,即将氢氧化锂封入用树脂涂层膜涂覆氢氧化钠所形成的吸水物质的树脂涂层膜的内部,因此,在隔热发泡材料闭孔内部的气体组合物充满作为挥发性发泡剂的环戊烷。所以,可以确定在实施例5(原文如此)中获得了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隔热发泡材料和隔热箱。
并且,在实施例6中,可以确定对导热性的减小效果发生在形成泡沫的早期。认为在树脂涂层膜内部存在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能使氢氧化钠存在于吸附二氧化碳的反应区的附近,并且能快速吸附副反应产生的并且是降低隔热能力的原因的水。
在本发明实施例7的隔热发泡材料中,在作为二氧化碳吸附剂和水吸附剂的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在隔热发泡材料闭孔内部的气体组合物充满作为挥发性发泡剂的环戊烷。因而,可以确定在实施例7中获得了具有优良隔热性能的隔热发泡材料和隔热箱。
并且,在实施例7的隔热发泡材料中,可以确定对导热性的减小效果发生在早期,并且该效果是强烈的。认为氢氧化钠作为二氧化碳吸附剂和水吸附剂的双重作用能快速吸附在吸附二氧化碳反应后的水。结果,按实施例7,可以减少待加入的氢氧化钠的量,并且可以避免由于加入固体组合物而使导热性变差。
相反,在对比例1中,对导热性的改进是小的,尽管除去了二氧化碳。认为这是由于在孔的内部存在导热性高的水。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使用环戊烷作为聚氨酯泡沫的发泡剂,所述环戊烷是一种具有使臭氧损耗系数为零并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等性能的烃。这些性能对保护全球环境是重要的。使用环戊烷能提供具有高隔热性能和高质量的隔热发泡材料以及在其中填充有这种隔热发泡材料并且高质量的隔热箱。
在本发明中所用的作为二氧化碳吸附剂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包括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例如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
较好的是使用预先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具有潮解性能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作为二氧化碳吸附剂,如氢氧化钠。
本发明所用的吸水物质包括硅胶、沸石、活性炭、活性氧化铝、氯化钙等,以及任何能吸附水提供类似效果的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吸水物质的碱金属氢氧化物,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苏打等,使用它们,可以吸附水并同时吸附二氧化碳,从而产生碳酸盐。
作为本发明中树脂涂层膜的材料,可渗透二氧化碳和水的膜如主要由乙基纤维素或丙烯酰基树脂组成的涂层膜、主要由乙酸乙烯酯组成的涂层膜、主要由聚氨酯组成的涂层膜、主要由聚硅氧烷组成的涂层膜等可以提供所述效果。
本发明中的反应性发泡剂宜为在与异氰酸酯反应时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合物如水、低级羧酸等。
本发明中的挥发性发泡剂是一种用作树脂组合物的主要发泡剂,它较好为与多元醇组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且气体导热性低的化合物。作为其具体例子,从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来看,烃化合物如环戊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丁烷、异丁烷等都是适用的。其中,更好的是气体导热性低的环戊烷。同样可适用的是HFC-356mmf、HFC-245fa等,它们都是氢氟烃发泡剂。
而且,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两种或多种上述挥发性发泡剂的混合物,不会有问题。
按实施例1至实施例7所描述的本发明,在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并且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不会对隔热能力有不利影响。因而,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和制造这种材料的方法以及隔热箱。
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发泡材料包含含有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的闭孔的发泡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封入隔热发泡材料中的碱金属碳酸盐和碱土金属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碳酸盐,和含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所述吸水物质包含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采用上述构造,由于包含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作为一物料加入,故它在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过程中不会吸附反应性发泡剂并且不会影响聚氨酯反应。并且,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对反应性发泡剂来说很少活性,它不能防止由于反应性发泡剂与多异氰酸酯反应而产生二氧化碳。而且,与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相比,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得缓和,故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隔热发泡材料中孔的形成。
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与形成隔热发泡材料后留在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从而生成碳酸盐。这就可以基本上用挥发性发泡剂充满留在孔中的气体组合物。
再进一步地,水吸附剂吸附由于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副产物水。这就能提高挥发性发泡剂在留在孔中的气体组合物中的比率,并且改进隔热发泡材料闭孔中的气体导热性。
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发泡材料的特征在于碳酸盐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采用上述构造,由于包含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作为一物料加入,故它在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过程中不会吸附反应性发泡剂并且不会影响聚氨酯反应。并且,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对反应性发泡剂来说很少活性,它不能防止由于反应性发泡剂与多异氰酸酯反应而产生二氧化碳。而且,与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相比,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得缓和,故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隔热发泡材料中孔的形成。
而且,由于碱金属碳酸盐或碱土金属碳酸盐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并且在固化泡沫后吸附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得缓和,故由于在固化泡沫过程中生成水而使泡沫的膨胀得到抑制。
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发泡材料的特征在于将碳酸盐封入含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的树脂涂层膜的内部空间中,所述吸水物质包含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采用上述构造,由于包含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作为一物料加入,故它在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过程中不会吸附反应性发泡剂并且不会影响聚氨酯反应。并且,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对反应性发泡剂来说很少活性,它不能防止由于反应性发泡剂与多异氰酸酯反应而产生二氧化碳。而且,与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相比,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得缓和,故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隔热发泡材料中孔的形成。
再者,由于吸水物质存在于吸附二氧化碳的反应区的附近,它能快速吸附副反应产生的并且是降低隔热能力的原因的水,故对导热性的减小效果发生在早期。
本发明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发泡材料的特征在于吸水物质是碱金属氢氧化物。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采用上述构造,由于碱金属氢氧化物快速吸附二氧化碳和在与氢氧化物反应中产生的并且是降低隔热能力的原因的副产物水,故不需要在树脂中再加入其它固体组合物作为吸水物质。因此,可以减少待加入的固体物质的量,并且可以获得对导热性的进一步减小的效果。
本发明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包括:
将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氢氧化物和具有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混合到多元醇、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反应性发泡剂、挥发性发泡剂和多异氰酸酯中,并发泡,从而在闭孔的内部形成包含由水与多异氰酸酯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发泡剂的发泡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的步骤,
将发泡聚氨酯树脂组合物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到所述氢氧化物中,形成碳酸盐,从而基本上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所述闭孔的内部空隙的步骤,和
将在发泡聚氨酯树脂组合物闭孔中用所述氢氧化物吸附二氧化碳时所产生的水吸附到具有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中的步骤。
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闭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本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的特征在于氢氧化物预先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采用上述构造,由于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并且在固化隔热发泡材料后吸附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得缓和,故在固化树脂时由于产生水而使隔热发泡材料的膨胀得到抑制。
本发明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氢氧化物封入含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的树脂涂层膜的内部空隙中,所述吸水物质包含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闭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采用上述构造,由于吸水物质存在于吸附二氧化碳的反应区的附近,它能快速吸附副反应产生的并且是降低隔热能力的原因的水,故对导热性的减小效果发生在早期。
本发明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吸水物质是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采用上述构造,由于碱金属氢氧化物快速吸附二氧化碳和在与氢氧化物反应中产生的并且是降低隔热能力的原因的副产物水,故不需要在树脂中再加入其它固体组合物作为吸水物质。因此,可以减少待加入的固体物质的量,并且可以获得对导热性的进一步减小的效果。
本发明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热箱包含第一壁组件,第二壁组件,其特征在于将含有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的闭孔的发泡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填充在所述第一壁组件和所述第二壁组件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并且碱金属碳酸盐或碱土金属碳酸盐的碳酸盐和具有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存在于发泡聚氨酯树脂组合物的内部。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本发明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隔热箱的特征在于碳酸盐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本发明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隔热箱的特征在于将碳酸盐封入含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的树脂涂层膜的内部空隙中,所述吸水物质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本发明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隔热箱的特征在于吸水物质是碱金属氢氧化物。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闭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本发明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隔热箱的特征在于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氢氧化物保留下来了。因此,按本发明,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掉了,吸附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水同样被吸附掉了,从而对隔热能力没有不利影响。因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
工业应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通过快速吸附隔热发泡材料的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反应固定副反应产生的水来提供一种具有优良隔热能力的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和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以及制造方法所用的粉末混合机,从而来制造不会招致诸如臭氧损耗、全球变暖等环境破坏问题的冰箱和冷藏库。

Claims (14)

1.一种隔热发泡材料,它包含:
含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的闭孔的树脂组合物,
封入所述树脂组合物中的碱金属碳酸盐和碱土金属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碳酸盐,
封入所述树脂组合物中的含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它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发泡材料,其中所述的碳酸盐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发泡材料,其中将所述的碳酸盐封入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的树脂涂层膜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发泡材料,其中所述吸水物质是碱金属氢氧化物。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发泡材料,其中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氢氧化物保留下来。
6.一种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它包括:
将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氢氧化物和具有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与多元醇、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反应性发泡剂、挥发性发泡剂和多异氰酸酯混合,并发泡,从而在闭孔的内部形成包含由水与多异氰酸酯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发泡剂的树脂组合物的步骤,
将树脂组合物闭孔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到所述氢氧化物中,形成碳酸盐,从而基本上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所述闭孔的内部空隙的步骤,和
用具有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的水吸附剂吸附在树脂组合物闭孔中用所述氢氧化物吸附二氧化碳时所产生的水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氢氧化物预先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的氢氧化物封入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的树脂涂层膜中。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吸水物质是碱金属氢氧化物。
10.一种隔热箱,它包含:
第一壁组件,
第二壁组件,
树脂组合物,它填充在所述第一壁组件和所述第二壁组件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并且含有用挥发性发泡剂填充的闭孔,
封入所述树脂组合物闭孔中的碱金属碳酸盐或碱土金属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碳酸盐,和
封入所述树脂组合物闭孔中的水吸附剂,它含吸水物质,该吸水物质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湿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热箱,其中所述的碳酸盐被树脂涂层膜所涂覆。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热箱,其中将所述的碳酸盐封入包含至少一种用树脂涂层膜涂覆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吸水物质的树脂涂层膜中。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热箱,其中所述吸水物质是碱金属氢氧化物。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箱,其中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氢氧化物保留在闭孔中。
CN 97199681 1997-11-06 1997-11-06 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和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 Pending CN1237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99681 CN1237188A (zh) 1997-11-06 1997-11-06 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和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7199681 CN1237188A (zh) 1997-11-06 1997-11-06 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和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7188A true CN1237188A (zh) 1999-12-01

Family

ID=5179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7199681 Pending CN1237188A (zh) 1997-11-06 1997-11-06 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和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371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4062A (zh) * 2018-05-03 2021-01-08 亨茨曼国际有限公司 硬质的含聚异氰脲酸酯/聚氨酯的隔离泡沫中的绝热值的长期改进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4062A (zh) * 2018-05-03 2021-01-08 亨茨曼国际有限公司 硬质的含聚异氰脲酸酯/聚氨酯的隔离泡沫中的绝热值的长期改进
CN112204062B (zh) * 2018-05-03 2023-10-10 亨茨曼国际有限公司 硬质的含聚异氰脲酸酯/聚氨酯的隔离泡沫中的绝热值的长期改进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18A (zh) 绝热性树脂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062C (zh) 具有二氧化碳气体吸附剂的发泡绝热材料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150239C (zh) 基于异氰酸酯的开孔硬质泡沫体
CN1155640C (zh) 低导热率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生产方法
CN1873284A (zh) 真空隔热材料及使用该材料的电冰箱
CN1946757A (zh) 生产聚氨酯泡沫材料的方法
CN1585789A (zh) 合成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
CN1128530A (zh) 耐火聚脲泡沫体
CN1044482C (zh) 硬质聚氨酯发泡体及其制法
CN1048994C (zh) 绝热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012C (zh) 真空热绝缘材料和使用这种材料的热绝缘箱
CN1067435A (zh) 硬质泡沫体的制备及其用作原料的组合物
CN1061063C (zh) 绝热体及其生产方法
CN1111452A (zh) 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的多羟基化合物,聚氨酯泡沫和其制备
CN1123799A (zh) 防水泡沫塑料
CN1237188A (zh) 隔热发泡材料,使用隔热发泡材料的隔热箱和制造隔热发泡材料的方法
CN1068609C (zh) 绝热泡沫材料、其制造方法和绝热箱
CN1090857A (zh) 制备硬质泡沫体的方法
CN1125955A (zh) 微孔聚氨酯材料
CN1906223A (zh) 热固性聚酰胺发泡体及其用途、以及热固性聚酰胺的制造方法
CN1050726A (zh) 多元醇、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
CN1213089C (zh)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与绝热体
CN1044483C (zh) 硬质聚氨酯发泡体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727376A (zh) 弹性聚氨酯泡沫材料的生产方法
KR20000053313A (ko) 발포단열재, 발포단열재를 사용한 단열상자체 및 발포단열재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