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5130C - 主机装置、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面板属性读出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机装置、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面板属性读出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5130C
CN1235130C CNB001309021A CN00130902A CN1235130C CN 1235130 C CN1235130 C CN 1235130C CN B001309021 A CNB001309021 A CN B001309021A CN 00130902 A CN00130902 A CN 00130902A CN 1235130 C CN1235130 C CN 123513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display
window
computer system
host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309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5147A (zh
Inventor
塘冈孝敏
间宫丈滋
山内一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05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5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513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513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Composi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6Video wall, i.e. juxtaposition of a plurality of screens to create a display screen of bigger dimens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2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for monitor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5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 G09G2370/047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using display data channel standard [DDC]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为了能够无论连接的面板的数量有多少,即使是在多重面板的环境,也执行同样的应用程序。一种主机系统(10),该主机系统(10)把图像信号传递到与该主机系统(10)连接的多个面板,该主机系统(10)包括:面板ID识别部分(22),识别一个单元的面板ID,这个单元是单一面板(30)或集中的预定数量的面板(30);窗口ID分配部分(25),用于为窗口分配窗口ID,这个窗口是图像信号的传递处理单元;控制信号输出部分(24),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把将要处理的窗口ID设置给传递图像信号中将要读取的面板ID;以及图像信号传递部分(26),用于把由窗口ID分配部分(25)所分配的窗口ID加到图像信号,因此传递这个图像信号。

Description

主机装置、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 方法、面板属性读出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当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时所使用的视频接口机构,具体来说涉及驱动许多显示面板或高一分辩率面板的一种方法、一种驱动装置、一种显示设备等等。
背景技术
近来,已经建议了这样一种技术:把许多显示面板连接到比如个人计算机(下面称为PC)的一种主系统,并且把该许多的显示面板当作构成大屏幕的一种显示设备。在这个时候,按照一种普通的视频接口规范,要传送一种图像,则一个显示就需要一个图形控制器。例如,当试图在四个显示面板上显示各自不同的图像时,就必需有四个视频芯片。由于这个原因,即使试图使大量的显示面板利用普通的视频接口显示图象,也对可以装载到PC上的图形控制器的数量存在限制,那就是说,对连接到PC的显示设备数量存在限制。最多仅能够把四个到八个显示面板连接到一台PC。因此,自然就限制了显示面板的扩展。
此外,近来显示面板的分辩率本身也已经有所发展,并且正在使用高-分辩率(甚高-分辩率)面板,比如QXGA(四重扩展图形阵列)面板(2048×1536点)和QUXGA(四重甚扩展的图形阵列)面板(3200×2400点)。然而,系统能力和图形集成能力渐渐不能跟上面板的进步,并且用甚高-分辩率面板就不能实际上执行足够的显示功能。因此,设想了一种解决图形芯片的缺陷的方法,该方法在显示设备侧提供了存储器,从而技术上达到使传递速率下降到一种程度的目的。然而,这种方法不能应付需要高传递速率的活动图像显示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应付这样的高分辩率显示,构思了一种方法,按照该方法使屏幕分割开,并且由许多驱动机构分别地处理分开的屏幕。然而,按照这方法,不论是存在一个面板,还是存在许多面板,一种主系统都必须执行相同的处理。因此,由于类似的需要连接许多面板的原因,扩展其处理能力也是有困难的。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日本公开专利No.11-164354.建议了一种按照级联方式连接显示面板的技术。这种技术在帧的视频信号的最低行加控制信号,因此实现了按照雏菊花环形式的多重面板。依据这种技术,通过简单地更改该系统侧的软件而不更改硬件,就能够使用按照级联方式的许多显示设备完成一种扩大的显示。
另一方面,根据日本公开专利No.11-164354,把控制信号从主系统侧经过视频信号行发到每个面板。由于这个原因,有时需要该主系统侧执行相对强的处理以觉察到一种屏幕被分成多个片。此外在前述应用中面板是级联的情况下,遗留下由于转播信号穿过面板所导致信号恶化的技术问题。
在前面的技术中,连接的面板的数量受到限制。在该相同的时间,当试图实现多重面板环境,很难根据连接的面板数量,执行相同的操作。具体来说,虽然试图想实现该多重面板环境,但是却对连接的面板数量和面板的连接存在严重的限制。此外,不可能执行任何类型的多重面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面叙述的现有技术的那些缺点和缺陷,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无论连接的面板数量有多少,即使应用于多重面板环境中,也能够对这样的应用执行相同的操作。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实现树形多重面板连接,这是现有技术还没有解决的,并且这种树形多重面板连接方式能够动态重新布置这些面板。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将扩展的面板当作一个大面板处理,或能够在每个扩展的面板上显示相同的信息的复制。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从级联或树形连接构成的多重面板中读出显示属性,以及利用一种主系统自动地完成该多重面板构造,而不为每个显示设备执行特殊的设置。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使超高分辩率面板从主系统来看像单个显示设备,并且当多个驱动装置分开处理超高分辨率面板时通过该多个驱动装置中起到主机作用的某个驱动装置控制这些驱动装置,就能够执行不考虑多重面板的处理过程。
本发明实现了前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主机系统传输图像信号到与该主机装置连接的许多面板,该主机系统包括:面板ID识别装置,用于确认由单个面板或者集中的预定数量的面板所组成的单元的面板ID;窗口ID分配装置,用于分配构成传送该图像信号的单元的窗口的窗口ID;控制信号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在面板ID中设置窗口ID,该面板ID是传送该图像信号过程中正在读出的面板ID;以及图像信号传送装置,用于把由该窗口ID分配装置所分配的窗口ID加到该图像信号。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主机系统传输图像信号到连接的高分辩率面板,该主机系统包括:一种主机系统,该主机系统把图像信号传递到与该主机系统连接的一个高清晰度面板,该主机系统包括:面板ID识别装置,用于使通过把所述高清晰度面板分割预定数量所获得的子面板成像,以及用于确认由单个子面板或者预定数量的子面板所组成的单元的面板ID;窗口ID分配装置,用于向用于构成传送所述图像信号的单元的窗口分配窗口ID;控制信号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在传送所述图像信号的过程中将要被处理的窗口ID设置为所述面板ID;以及图像信号传送装置,用于把由所述窗口ID分配装置所分配的所述窗口ID,加到所述图像信号并且传递所述图像信号。
该控制信号输出装置输出处理空间的设置信息,该设置信息是关于要处理的每个单元或选择出的许多单元的显示区的信息,该单元有面板ID。因此,就可以使屏幕显示对应于该主机装置中一个图像空间上任何位置。具体来说,该控制信号输出装置发送指令到面板(子面板),改变每个面板(子面板)的处理空间的原点。注意该处理空间的设置信息包括所谓的更改信息和初始设置信息,该更改信息用于改变要处理的图像空间。
这里,按照通过发出面板ID这样的方法可以对许多选定的单元进行处理:例如,0表示对所有面板广播。例如,设想一个同时向许多面板发出的一种指令,可想象一个指令使所有的面板成为非显示状态(完全黑暗)并且使它们返回到显示状态。
此外,当控制一种多重面板时,在该多重面板中扩展了许多面板,由该控制信号输出装置输出的该设置信息提供了在正在处理的空间的结束坐标与相邻的面板的开始坐标之间的间隙。具体来说,考虑到由于每个面板的帧所产生的不连续观看效果,因此设置了例如大约10比特的坐标的偏置。即使扩展多个面板并且出现不连续时,也能够抑制图像的差异,使观看这个图像的观众所能够察觉的该差异最小。
还提供了面板属性设置装置,该装置用于为每个面板ID设置面板属性,以及为控制信号输出部分规定面板ID,并且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表示由面板属性设置部分所设置的面板属性。该属性信息包括:面板亮度控制、灰度(gamma)特性设置以及诸如色温性能调整的色调整。利用这样的结构,主机系统能够为特定的目标面板进行面板属性更改操作。
此外,该图像信号传送装置管理每个窗口的屏幕的更改,并且当需要更改时,就打包更改后的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传送装置把窗口ID加到图像信号中并且传输该图像信号。在这个时候,该图像信号传送装置还可以把包括该屏幕上的窗口位置和窗口尺寸的控制信息加到该图像信息,从而传送该图像信号。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面板ID设置指令装置,用于指令面板(子面板)的面板ID的设置,面板ID识别装置基于面板ID设置指令部分的指令从面板(子面板)输出的信息确认面板ID。
这些处理可以由软件方式执行,或一部分功能由卡片的方式完成,其余的部分可以由软件来实现。特别地,该主机装置可以按照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它的功能,而不选择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设备连接到用于传送图像信号的主机系统,并且通过许多面板显示一个图像,包括:面板ID设置装置,用于设置面板ID,该面板ID是用于单个面板或预定数量面板的一个标识符;识别装置,用于针对分配给每个窗口的窗口ID确认面板ID与要处理的窗口ID的对应关系,每个窗口是该图像信号的一种传送处理单元;以及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传送的图像信号中所加入的窗口ID,其中一个面板基于该识别装置所确认的对应关系,处理分配由接收装置接收的特殊窗口ID的图像信号,该面板具有对应于该窗口ID的面板ID。
这里,当该图像显示设备是通过划分例如高-分辩率面板后获得的一组子面板时,提供一种面板ID设置装置,该面板ID设置装置通过把面板划分成为预定数量而获得的子面板成像,并且为单一子面板或预定数量的集中的子面板设置面板ID,面板ID即标识符,其面板ID对应于窗口ID的子面板,根据识别部分所确定的对应关系,分配由接收装置所接收的特定窗口ID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
另外,还提供了面板控制比特,这些面板控制比特允许该主机系统识别多个面板的状态。因此,主机系统能够掌握并列显示的状态,在并列显示的状态下,例如,多个面板被主机系统成像为一个大的虚拟面板。提及的这些面板控制比特包括:并列显示比特、并列显示主比特、并列显示最后比特以及MultiConf比特,并列显示比特用于存储是否面板被并列显示,并列显示主比特表示某个面板是与主机系统通信的一个面板,作为虚拟面板,并列显示最后比特表示某个面板是并列显示面板之中最后的面板,MultiConf比特表示把面板重新排列成多重面板结构。
面板(子面板)包括每个都能够分别地处理单一窗口的多个处理单元(例如,管理器)。当把该管理器构造成除了有将要处理的窗口ID之外还具有优先权信息时,最好能相适地执行图象显示设备中的图象的改进,这个优先权信息表示当窗口重叠时,窗口的上下关系。
随需要同时处理的窗口数量应当优化管理器的数量。
当把超高清晰度面板分割成多个子面板时,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在显示设备中仅提供一个存储器存储子面板的设置信息,这个子面板的设置信息是由子面板的面板ID设置装置设置的。在这种情况下,为对应的子面板提供了多个处理芯片,每个处理芯片驱动对应的一个子面板,并且该处理芯片受到控制。
把本发明理解成一种图像显示系统,该图像显示系统包括:主机系统,用于运行一个应用程序,以及由与该主机系统连接的多个面板所构成的显示器。在这种情况下,在该显示中的每个面板具有面板ID,这个面板ID是识别符。该主机系统为一个该主机系统知道是总体来说对图像空间有意义的一个区域的窗口分配窗口ID,把该窗口ID加入图像信号,这样把图像信号输出给所述显示器,并且输出一个使窗口ID与所述面板ID彼此对应的控制信号。
特别地,该所述主机系统在图像改进之前打包图像信号,并且输出该打包的图像信号,该显示在该图像改进之前执行用于改进该图像信号的处理,经处理的图像信号被从主机系统中输出。利用这样的结构,就能够优化每个模块中工作量,并且提高全体系统的处理能力。
注意当假设多个面板是一个高清晰度面板并且每个面板是通过分割该高清晰度面板所获得的子面板,理解本发明时,就不会出现问题。
另一方面,当从另外的范畴理解本发明时,本发明的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该方法根据来自运行一个应用的主机系统的一个信号在一个显示器上显示一个图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为构成该显示器的该多个显示部分设置面板ID,该面板ID用于识别或者单个显示部分或者形成并列显示的预定数量的显示部分;把一个窗口定义成该主机系统知道是总体来说对图像空间有意义的一个区域;为该窗口分配窗口ID;在传递图像信息之前,为设置了该面板ID的该显示部分设置将要处理的窗口ID;以及在把该窗口ID加入该图像信息之后传递该图像信息。
该显示器是一个采用多个面板的扩展面板,并且构成该显示器的该显示部分是构成该扩展面板的那些面板。
该显示器是单一高清晰度面板,并且构成该显示器的该显示部分是子面板,该子面板是通过分割该高清晰度面板所获得并且被处理的。
利用一个命令,从该主机系统把该显示部分将要处理的该面板ID的变化和窗口ID的变化,传递给所述显示器。此外,利用这个命令可以执行改变面板属性的操作。使向显示器传递这个命令的的主机系统构造成能够读取来自这个显示器传递的视频数据的误差信息。
把一个共用的面板ID设置给形成该并列显示的所有预定数量的显示部分,并且把一个共用的窗口ID设置给所有预定数量的显示部分。预定数量的并列显示部分被主机系统当作一个面板处理,并且例如,通过使用预定数量的显示部分,就能够进行放大显示的操作。
另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本发明。一种面板属性读取方法,该方法为与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主机系统相连接的多个显示面板设置面板ID,用于识别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的一个属性由该主机系统读取,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打开电源时为所有显示面板设置所述面板ID为“0”;读取由该主机系统特定的显示面板的属性信息;利用一个命令为读出了属性信息的该显示面板设置该面板ID为非“0”的值;其面板ID为“0”的显示面板禁止把从主机系统正在发送的该命令传递给下游的显示面板;以及其面板ID为非“0”的显示面板选出与下游侧连接的多个显示面板之一,由此传递该属性信息给所述主机系统。按照这个面板属性读取方法,不需要首次决定面板ID并且存储这个面板ID的属性。当附加或去除面板时可以动态地设置面板ID。
其面板ID为非“0”的该显示面板选出首先输出“0”的一个显示面板,并且因此传递该属性信息给所述主机系统。
另外,当两个或多个下游显示面板同时输出“0”到其面板ID为非“0”的该显示面板时,按照该显示面板中固有的优先权,选出一个下游显示面板,并且把该属性信息传递给该主机系统。
当多个显示面板被并列显示时,从并列显示的显示面板之中靠近所述主机系统的显示面板传递出属性信息;以及,把来自所述主机系统的设置面板ID的命令不受到阻挡地送到所有并列显示的显示面板。利用这样结构,能够为所有并列显示的显示面板动态设置相同的面板ID。
还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显示面板是通过分割单一高清晰度面板获得的子面板;以及对应于子面板,设置面板ID,并且读取对应于该子面板的属性。
另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本发明,一种图像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控制与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主机系统连接的多个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用于识别多个显示面板的面板ID;该主机系统指定一个特定的面板ID,并且发出命令给具有该特定面板ID的显示面板,确保该显示面板继续操作;以及,通过使用表示由该面板ID所特定的该显示面板为有效的比特,响应该主机系统的读取。利用这样的结构,主机系统就可以容易地执行,确认特定显示面板的连接。
这里,非特定的显示面板简单地把从下游读取的数据传递到上游主机系统侧。在执行读取的数据的传递的同时还可以计算读取数据的逻辑和。
另外,当出现新加入的显示面板时,使通知出现了新加入的显示面板的比特有效,以便响应所述主机系统。因此,主机系统就容易知道出现了新加入的显示面板。此时,执行传递的同时仍然可以对每个显示面板进行逻辑和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和它的优点,现在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说明书。
图1是显示了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图像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是显示多重面板的组织例子的图,这些面板是局部显示的。
图3是显示当构成一种(多重面板)时控制信息(控制参数)的设置例子的图,该多重面板包括并列显示的面板。
图4是显示在图像空间中窗口ID与面板ID的对应例子的图。
图5是为了说明面板中放置的处理程序的内容的一个示意图。
图6是说明从主系统传送图像信息到面板的分组处理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图7是说明按照等级顺序为面板A、B、C和D设置面板ID并且读出组织信息的一个图。
图8是说明按照等级顺序为面板A、B、C和D设置面板ID并且读出组织信息的一个图。
图9是说明按照等级顺序为面板A、B、C和D设置面板ID并且读出组织信息的一个图。
图10是说明按照等级顺序为面板A、B、C和D设置面板ID并且读出组织信息的一个图。
图11是说明显示信息的读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显示实现即插即放功能的一个格式例子的图。
图13是说明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实例的图。
图14是说明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实例的图。
[参考数字的说明]
10.....主机系统,11.....CPU,12.....输入/输出电路,13.....RAM,15.....显示控制电路,21......面板ID设置指令部分,22......面板ID识别部分,23......面板属性设置部分,24.......控制信号输出部分,25.....窗口ID分配部分,26.....图像信号传送部分,27.....图像产生部分,30.....面板,31.....处理芯片,32.....非易失性存储器,33.....接收机,34.....驱动器,41....并列显示的比特,42....并列显示的主比特,43.....并列显示的最后比特,44.....MultiConf比特,45.....面板ID,50.....系统的图像空间,51和52.....窗口,61.....第一管理器,62.....第二管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显示了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图像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方块图。参考图1,参考数字10表示由个人计算机(下面称为PC)等构成的主机系统,在本实施例它起到驱动显示设备的驱动装置的作用。在这个主机系统10中,参考数字12表示由键盘、鼠标等构成的一个输入输出电路,并且参考数字13表示由硬磁盘、动态RAM等构成的RAM,该RAM存储诸如视频信号等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由主机系统10本身产生用于显示的视频信号。该主机系统也可以把主机系统外面的装置产生的视频信号从外面带入它内部。参考数字11表示CPU,CPU基于控制程序和来自输入输出电路12的用户的指令执行该主机系统的处理过程。
参考数字15表示显示控制电路,该显示控制电路由CPU 11控制并且执行对连接到该主机系统10的面板30的控制。该显示控制电路15包括:面板ID设置指令部分21、面板ID识别部分22、面板属性设置部分23、控制信号输出部分24、窗口ID分配部分25、图像信号传送部分26和图像产生部分27。
面板ID设置指令部分21具有一旦打开电源就立即命令面板30设置面板ID的功能。面板ID识别部分22确认面板ID设置指令部分21分配给许多面板30的面板ID,当面板属性设置部分23和控制信号输出部分24分别控制面板30时,面板ID识别部分22把面板ID给面板属性设置部分23和控制信号输出部分24。面板属性设置部分23利用面板ID规定该面板,设置比如亮度控制和灰度系数调整的面板属性。此外,控制信号输出部分24输出一个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为该面板ID设置要处理的窗口ID。随后将叙述输出到处理机的该控制信号。此外,该窗口ID分配部分25给各自的窗口分配唯一窗口ID。该图像信号传送部分26读出RAM13中储存的图像信号并且打包该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传送部分把窗口ID加到图像信号中并且传输该图像信号给30。此外,图像产生部分27执行形成图像本身的图形示例图。
另一方面参考数字30表示由液晶显示器(LCD)构成的作为显示设备的面板,并且许多面板30按照级联方式或树形方式在下游上彼此连接。例如,许多的面板30结合起来就构造了一个大屏幕。这里,还可以认为这个面板30是把高分辩率面板分成多个片获得的子面板。在这种情况下,图1所示面板30与彼此在下游上连接的的许多面板30(子面板)物理地组成了一块面板。每一个面板30由处理芯片31处理。该处理芯片31包括帧存储器(没有显示),并且在图1的例子中有关于它本身要处理的一个显示区的信息((0,0)到(3999,2999)。因此,如此构成的该处理芯片31能够对包括了这些信息的区域执行处理。该处理芯片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32。该非易失性存储器32存储在处理空间中设置面板等所必需的信息、在多重面板的复位信息以及面板的属性信息,即通常所说的扩展显示鉴定数据(EDID)。当面板30对应于高-分辩率面板的子面板中的一个时,仅需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32连接到首先连接主机系统10的主要处理芯片31,而不必为所有子面板提供非易失性存储器32。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子面板有作为驱动机构的处理芯片31,并且在单一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2中储存每个设置参数。
每个面板30包括接收器33和驱动器34,当构成了多重面板时,接收器33接收经主机系统10打包的图像信号(图象数据),驱动器34传送图像信号到下一个面板30。
接收器33接收从主机系统10的图像信号传送部分26传送的该图像信号,并且把图像信号的内容发给处理芯片31。提供一个I2C基座接口,即通常所说的显示数据信道(DDC),用于主机系统10与面板30之间信息交换,由主机系统10与面板30之间的这个接口来传送控制信号。驱动器34把接收器33接收的图像信号发给在下游则的面板30。此外,提供了另外一个从处理芯片31延伸到该下游的面板30的DDC,使主机系统10与该下游的面板30连接。
在这个实施例中,参数是该屏幕的分别驱动的密钥,这些参数之一是一个处理空间的一个设置。在图1中,面板30的像素数被认为是水平方向上4000像素与垂直方向上3000像素。在这个时候,当把面板30作为单个单元使用时,通常,位于屏幕的左上角的像素表示为(0,0)、位于屏幕的右下角的像素表示为(3999,2999),并且使像素的这种排列对应于主机系统10的图像空间。然而,还可以使用经过DDC的一个指令或通过重写在该非易失的存储器32中储存的该组织信息,使得该处理的空间对应于该主机系统10的图像空间上任何位置。
此外,为了如上所述按照级联方式或树形方式连接许多面板3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到该下游的的一个或多个输出。各自的输出包括了图像信号以及与该主机系统10通信的DDC。输出的图像信号与输入的信息有相同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当数据是从主机系统10传送的,该DDC输出通过复制输入所获得的内容,因此把信息同时地传送到连接的所有的面板30。另一方面,当把比如随后叙述的面板ID的各种各样类型的信息从面板30传送到主机系统10时,这些面板30向上游传送数据,那就是说,向主机系统10传送数据。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在读出EDID信息的时候,根据信息的内容,选定从彼此连接的面板30输入中的一个。另外,把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系统构造成能够执行这样的处理:在当例如误差信息被读取作为信息的内容时通过对这些输入进行诸如逻辑和的逻辑处理,对信息进行总计的同时,传递来自多个面板的输入。
在本实施例中,单一面板30被主机系统10认为是一个显示设备,或许多面板30被认为是提供给该主机系统10的一个显示设备,通过并列显示这些面板30构造了这个显示设备。
本实施例有一个特征在于:各自的面板30有称为面板ID的标识符。当打开电源之后立即把面板ID设置为″0″。当接收到面板ID设置指令部分21的一个设置面板ID的指令时,把面板ID设置为对应于面板30,并且面板ID的标识符是设置为面板30的面板ID。主机系统10中面板ID识别部分22经过位于最上游的面板确认每个面板30的面板ID。主机系统10中面板属性设置部分23使用一个面板30的面板ID规定这个目标面板30,这样面板属性设置部分23可以执行对面板30的属性(亮度灰度系数设置等等)的更改操作。
另一方面,从主机系统10规定面板30的面板ID,并且改变了该已规定面板30要处理的图像空间。因此就可以显示通过并列显示许多面板所构成的显示空间。在改变该图像空间的过程中,使用了来自主机系统10的一个改变指令,并且改变了表示图像空间的(Multiconf)比特,并且在该非易失性存储器32中储存经改变的新空间的坐标。因此,当下一次启始图像显示系统时此时可以假设用于经改变的新空间的一个显示。在这个时候,当一个面板30由许多处理芯片驱动时,需要为对应于由每一个处理芯片将处理的显示区域的每个子面板设置一个处理空间。在这样情况下,向每个子面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通过把用于面板30的空间变化加到用于每个面板3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2中储存的该子面板的处理空间信息来获得的。
在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多重面板的情况下,主机系统10管理几片面板30。当在不变化地形成多重面板的布局的条件可以把这些面板30作为单个面板30处理时,通过使用称为并列显示的技术,就允许主机系统10确认该多重面板为单个面板30。在这个实施例中,当通过这个并列显示技术把这些面板30合并成一个大的虚拟的面板时,该各自的面板30是构成该多重面板的组成分量,因此有各自的面板30有一个共同的面板ID。利用这样的结构,主机系统10就可以把这个虚拟的面板认为是一片面板30。当通过使用并列显示技术构造了该多重面板把虚拟的面板认为是一个显示装置时,为构成该多重面板的面板30设定该公共的面板ID。此外,通过使用随后叙述的控制信息实现了通过并列显示的该多重面板。
注意该每一个上述的处理可以由软件方式执行,或一部分功能由卡片的方式完成,其余的部分可以由软件来实现。
图2显示了包括并列显示的面板的该多个面板的构造例子。面板A到I有如图1所示的面板30的相同的构造。这里,面板A和B被认为是有共同的图像空间(例如(0,0)到(999,999))的单个面板。四个面板C、D、E和F形成并列显示,因此被认为是一片面板。因此,把一个图像空间构成为该四个面板是从例如(0,0)到(1999,1999)连续的。换言之,该四个面板形成一个大的图像空间。
面板G、H和I分别被确认为单个面板。然而,一旦接收到改变显示区的指令,指示面板G、H和I显示毗连该虚拟的面板C、D、E和F的右边(正面)的一个区域,并且从(3000,0)开始面板G的图像空间。此外,考虑到由于面板的边缘所产生的大约10点的不连续的区域,因此面板G、H和I形成一个具有间隙的图像空间。例如,面板G的x坐标是3999,毗连面板G的面板H的开始x坐标是4010。同样地面板H的完成Y-坐标是999,毗连面板H的面板I的Y坐标从1010开始。在这个实施例中,当由于面板的外部框架使屏幕显示不连续时,则在该完成坐标与该起始坐标之间设置了一个间隙,所以可以实现自然的显示。
此外,每个面板30有一个或多个处理机构,并且每个面板30设置了传送图像的配线和交换比如DDC的控制信息的配线。
图3显示了当构造出包括并列显示的面板的该多个面板的情况下控制信息(控制参数)的设置例子。列出模块(面板)A到I对应于图2所示的面板A到I。该控制信息包括:并列显示比特41、并列显示的主机设备比特(TiledMaster bit)42、并列显示的最后比特(TiledLastbit)43以及(MultiConf)比特44和面板ID 45,并列显示比特41用于存储面板是否被并列显示,并列显示的主比特42表示某一个面板是一个与主机系统10通信的表示该虚拟的面板的面板,并列显示的最后比特43表示某一个面板是并列显示的雏菊链接的面板的最后的面板,比特44表示该面板是重新安排为一个多重面板构造的面板。每个面板30分别地在图1所示的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2中存储比特信息并且管理这些比特。
因为虚拟的面板C、D、E和F被主机系统10认为是一片面板,因此把并列显示比特41设置为″Y″,即″1″。这些面板IDs 45有一个共同的面板″ID:3″。在这些面板C、D、E和F之中,参考面板C,为了响应来自主机系统10的读出信息(例如,读出EDID信息),把表示该面板C是表示虚拟的面板的并列显示的主比特42设置为″Y″,即在并列显示的顶部设置为″1″。在这个时候,在不同于面板CD、E和F的那些单一面板中,它们的并列显示的主比特42设置为″Y″,即″1″,所以所有的那些单一面板可以响应该读出操作。此外,面板F是并列显示中最后的面板,把该面板F设置为″Y″,即″1″。面板G、H和I被分另作为单个面板处理。
面板G、H和I分别有独立的面板IDs 45,比如″4″、″5″和″6″。因为从当把面板G、H和I分别作为单个面板处理的时候,改变了该处理的图像空间,因此MultiConf比特44设置为″Y″,那就是说,″1″。当比特44是″1″时,没有设置标准的图像空间,该标准的图像空间的左上角的坐标是(0,0),但是应该设置对应于任何位置的用于构成该多重面板的一个图像空间。当这些面板是并列显示时,还使用用于构成该多重面板的相同的参数。在两者结构中,其一面板是并列显示的以及其二每个面板被处理为单个面板,从而构成多重面板结构,可以获得其面板被扩展的一个图象空间。但是当并列显示面板时,该并列显示的面板被简单地处理为一个面板。另一方面,当形成多重面板时,可以自由地独立改变每个面板的属性。因此根据应用情况就可以适当地选择多重面板与并列显示面板中的一个。
面板A和面板B被分别处理成单个面板,并且有不同的面板ID 45,它们是“1”、和“2”。由于面板A和面板B并不构成多重面板,因此面板A和面板B对应于基本上相同图像空间,如图2所示,其左上角坐标是(0,0)。此时,假设把后面将描述的相同的窗口号分配给面板A和面板B的处理单元,面板A和面板B输出完全相同的屏幕。如果在面板A和面板B输出完全相同的屏幕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在银行里运行出纳员业务过程中顾客与出纳员分享相同屏幕的作用。
然后,将说明本实施例的一个特征:窗口ID。
在本实施例中,把主机系统所觉察的一个在图像空间上集中地制作场景的区域,称为窗口,并且该窗口被处理成传递正在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单元。窗口通常意味着在主机系统10中应用软件处理到达的一段范围。
在主机系统10中,把唯一窗口ID分配给每个窗口。主机系统10管理每个窗口的屏幕更改。如果需要更改,就把更改数据打包,并且加入窗口ID。传递该已打包更改的数据。在该已打包更改的数据中还加入有关屏幕上窗口的位置和大小的信息。
面板30包括许多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可以处理有关窗口ID。面板30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窗口。处理单元的数量对应于可以同时处理的窗口的数量。
图4是说明图像空间的例子的图,在这个图像空间中窗口ID和面板ID彼此对应。参考数字50本身图像显示系统中图像空间,这个图像空间可以显示在主机系统10中。在图像显示系统的这个图像空间中排列多个面板30。其面板ID是1的面板30处理成一个面板,其面板ID是2的每个面板被并列显示,并且它们有共同的面板ID:2。在从主机系统10传递该窗口的图像之前,为该面板30设置将处理的窗口ID。在图4中,通过一个命令向具有面板ID:1的面板30和具有面板ID:2的面板30发送这样的指令:处理具有窗口ID:1的窗口51和具有窗口ID:2的窗口52。这里,以包的形式传递具有窗口ID:1的窗口51的图像信息和窗口ID信息时,每个面板30根据窗口51的范围和每个面板30的显示范围仅仅访问它自己的管理区域。当窗口重叠时除了窗口ID之外,后面将说明的管理器还有表示此时上下关系的优先信息。
图5是说明面板30中放置的管理器的内容的图。这里,管理器意味着处理一个窗口的处理单元。图5示出为例如一个面板30提供两个管理器情况。假设把第一和第二管理器61和62设置成能够改变处理窗口ID:1的窗口和窗口ID:3的窗口。来自主机系统10的图像数据被打包。把窗口ID加入到每个打包的图像数据中。当决定打包的图像数据中窗口ID是第一和第二管理器61和62将处理的窗口的窗口ID时,第一和第二管理器61和62执行对该窗口的处理,更改面板30中用于显示部分36的显示空间的屏幕。在图5所示的设置中,没有处理窗口ID:2的窗口。由于这个原因,因此把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构造成在改变了第一和第二管理器61和62的设置之后,把第一和第二管理器61和62设置成处理窗口ID:2的窗口,并且发送窗口ID:2的的包。在考虑必须同时处理的窗口数量的基础上优选管理器的数量。当多个处理芯片31处理一个面板30时,每个处理芯片31的管理器有共同的窗口ID。同样,当面板30被并列显示时,所有面板30构成其有共同窗口ID的并列显示。
为了进一步理解上述的图像传递,结合图6将说明本实施例的包传递。
图6是说明处理方法的图,该方法把包从主机系统10输出给面板30侧。现在假设存在区域A和区域B作为在主机系统10侧上应用软件产生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不在主机系统10侧而是在面板30侧执行这个图像的发展操作。在主机系统10例如,区域A设置窗口ID:4,区域B设置窗口ID:5。利用包的方法执行向面板30侧传递图像信息的操作,这个包的方法为每个区域分类该图像信息。具体来说,通过打包对应于例如每次扫描的显示启动信号的图像信号传递一个图像信号。表示窗口ID的ID信息加入到每个打包的图像信号,并且传递已打包的图像信号。如果上面规定的面板30中的管理器被设置成处理窗口ID:4和窗口ID:5,则可以在规定的面板上发展以包的形式传递的加有窗口ID的图像信息。
下面将说明主机系统10与形式(多个面板30)之间的命令。
从主机系统10向该多个面板30发命令,要求执行改变面板ID、管理器中窗口ID和面板属性的操作。主机系统10读取有关从面板30传递来的视频数据的差错信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下面的命令来支持该多重面板:
(1)设置面板ID:改变目标面板30的面板ID。打开电源后立即使所有面板30有面板ID:0。因此面板ID的值变成非“0”的值。
(2)设置面板的起源:改变目标面板的显示的位置。把显示的位置设置成主机系统10的图像空间50中任何位置。
(3)设置管理器的窗口ID:为每个管理器设置每个面板30将处理的ID。
(4)设置管理器的窗口优先权:当管理器管理的窗口重叠时设置优先权。
(5)读取窗口的误差信息:在传递了具有某个窗口ID的图像数据之后,读出是否出现传递误差。由于有关窗口可能跨越多个芯片和多个面板,因此对具有目标窗口ID的所有芯片的读出结果进行逻辑和。
(6)读出面板的误差信息:读出在有关目标面板30中是否出现数据的传递误差。当面板30被并列显示时,读出所有构造成员(面板30)中传递误差信息的逻辑和。
(7)读出目标的操作状态:读出目标面板30的操作状态。新近加入的显示面板30包括表示存在新近加入的显示面板的比特。
(8)读出面板的构造信息:读出非易失性存储器32中存储的面板30的构造信息。
(9)改变面板的构造信息:改变诸如非易失性存储器32中存储的并列显示的构造信息。
下面,将说明读出面板30的构造信息(显示信息)。这里,图7至10是说明设置面板A、B、C和D的面板ID以及按照处理过程的顺序读出构造信息的图。
为了读出与主机系统10连接的面板30(显示设备)的构造信息(属性信息)以及为了对一个操作执行最合适的设置操作,面板30在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2中存储了各种各样显示的属性并且响应来自主机系统10的读出命令。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视频电子标准协议(VESA)所定义的EDID信息误差对属性信息的读出操作。在多个面板30彼此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导入下面的规则和机制就能够误差从所有面板30读出属性信息的操作。
结合图7至10将说明读出显示信息的操作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只有其面板ID:0的面板30才有权利响应读出属性信息命令。为此,打开电源后所有面板30立即有面板ID:0,如图7所示。其面板ID非“ 0”的面板30起选择这些面板30之一连接到下游并且传递信息到上游(向主机系统10侧)的功能。当主机系统10读取的属性信息之后,应当用命令使所有的面板30是面板ID设置为非“0”。这时,其面板ID:0的面板30禁止把来自主机系统10的面板ID命令传递到下游面板30,这样就避免其他面板30被意外地设置面板ID。换言之,在图7中,正在读取在面板A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2存储的属性信息时,则不会向面板A的下游的面板30传递命令直到面板A受到面板ID的设置。
然后,如图8所示,把面板A的面板ID设置成例如“1”,这样它的面板ID变成非“0”的值。因此就能够访问与面板A连接的面板B和C。
当其面板ID为非“0”的面板30选择了与它的下游连接的面板30之一时,检查采用串行传递系统的I2C数据总线。在本实施例中,面板30没有连接的DDC端子被拉开,使面板30设定为其面板ID为“1。因此,选择其首先输出“0”的面板30作为下一个候选人。在图8的例子中,面板B和C连接到面板A,面板B应当先于面板C输出“0”。因此,选择面板B,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属性信息的读取操作。另外,当同时从两个或多个面板30输入“0”时,按照每个面板30中固定的优先权选择一个面板30。
保持选出的前往面板30的路径直到终止了设置面板ID的命令为止。具体如图8所示,保持面板A选出的到面板30的路径直到设置B的面板ID。利用这样的结构,在其面板ID:0的面板30之中,可以有选择地改变面板30的面板ID,以便优先从这个面板30读取属性信息。该设置面板ID的命令可以最终取消所选出的路径,从而选出其ID还未设置的一个新的面板30。
图9示出面板B被设置面板ID:2之后,面板A选择其输出“0“的面板C的情况。
当并列显示多个面板30时,一个负责把其属性信息传递到主机系统10的面板30使前面的并列显示主比特设置为“1”。具体来说,在形成了一个组的并列显示的面板之中,最靠近主机系统10的面板30负责把其属性信息传递到主机系统10。在图9中,面板C中并列显示主比特设置为“1”。当面板30被并列显示时,从主机系统10发出的设置ID的命令不受到阻挡地被传递到下游的面板30,因此便于所有并列显示的面板30有相同的面板ID。在其前述的并列显示最后比特设置为“1”的面板30中,与面板不是并列显示的情况类似,劳资主机系统10的命令被阻隔。在图9中,面板C和面板D被并列显示,面板C提供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表示一个并列显示的虚拟面板。除了作为单一面板的属性信息之外,该属性信息包括作为并列显示的虚拟面板的属性信息。在面板C和D上操作设置面板ID的命令,面板C和D具有相同的面板ID。因此,例如如图10所示,面板C和D设置相同的面板ID:3。
当尽管试图读出该设置的信息但即使有一个表示“0”的比特不能被读出时,仍然可以认为所有面板30的属性信息被读出。具体来说,因为在图10中面板D的下游没有面板30,这意味着即使有表示“0”的一个比特但主机系统10仍然不能读出。
利用这样的方法就能够读出所有面板的原因在于:通过上拉电阻使没有与任何面板连接的DDC端子输入“1”。具体来说,“0”的输入证明存在与该DDC端子连接的面板30。在检查所有面板30的情况下,必须检查众多的面板30,因此检查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相反,按照这样的构造,用很少的劳力就能够读出连接DDC端子面板30。
如上所述,按照上述方式就能够读出显示信息。为了证实上述的事实,下面将结合图11的流程图再次说明处理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打开电源后,所有面板30立即有面板ID:0(步骤101),准备读出设置信息(步骤102)。当读出设置信息之后,根据面板ID的状态确定将执行的程序(步骤103)。具体来说,当面板ID是“0”,显示并列显示最后比特的状态(步骤104)。如果,并列显示最后比特是“Y”,即,如果并列显示最后比特设置成“1”,则读出了面板ID的这个面板是并列显示的面板组之中最后的一个面板。因此,阻断命令,使这个命令不能传递到下游(步骤105),程序前进到步骤109,设置面板ID。
如果,并列显示最后比特是“N”,即,如果并列显示最后比特设置成“0”(步骤104),则使这个命令进一步传递到下游端口(面板30)(步骤106)。下面,判定传递命令给下游上的这个面板30是否是并列显示的面板组的并列显示主(TiledMaster)(步骤107)。如果并列显示主是“N”,即如果并列显示主比特设置成“0”,程序前进到步骤109,设置面板ID。另一方面,如果并列显示主是“Y”,即如果并列显示主比特设置成“1”,把包括属性信息的该设置信息传递到主机系统10(步骤108)。因此,等待设置面板ID(步骤109),并且设置面板ID(步骤110),结束一系列程序。
另一方面,当判定面板ID非“0”,把命令传递到下游端口(面板30)(步骤111)。为了确保后面将说明的即插即放功能,把来自下游端口的数据的逻辑和传递到上游(步骤112),并且把首先发出“0”的端口设置成优先端口(步骤113)。然后,等待设置面板ID(步骤114),并且取消优先端口的设置(步骤115)。这样,结束一系列程序。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显示信息的读取,不必从一开始就一成不变地确定该面板ID,并且面板ID可以随后动态地变化。具体来说,以后可以自由地设定与第一次设定的面板ID不同的面板ID,并且按照读取的属性信息就可以确认对应于这个ID的面板的位置。另外,如果把本实施例的图像显示系统构造成通过主机系统来检查所有的面板,则必须随连接的面板的数量执行庞大数量的验证操作,并且验证需要很长的时间。按照本实施例,可以给面板动态设置面板ID并且从这个面板读取显示信息。
下面将说明本实施例的即插即放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当结束设置操作可是显示操作时,主机系统10周期地发出命令:检查是否加入了新的面板30,或者是否去掉了一个面板30。为了执行这样的操作,主机系统10经过CCD端子发出命令:确认规定的面板30是否连续操作。
这个规定的面板30把表示有效的比特改变成“0”,从而响应读取。那些未受规定的面板30简单地把从下游读取的数据传递到上游。由于这个规定的面板30是一个,因此通过获得对下游中这些面板30的信息的逻辑和,就传递了表示这个面板是有效的这个比特。具体来说,如果来自下游中任意面板的一个输入是“0”,则把这个“0”传递到上游。
但同时地传递其他数据过程中,还应当提供新加入的面板30所使用的比特,该比特用于通知这个面板30是新加入的面板。在每个面板30中这个比特还被逻辑地相或并且传递。因为周期地发出用于检验面板30是有效的一个命令,在发出这个命令之时,通过发送“0”到指示面板30是新加入的面板的位置,新加入的面板30响应主机系统10。
图12示出实现这个即插即放功能的格式例子。参考图12,面板-ID是一个命令该命令用于当从主机系统10向面板30的一个传递之时,规定要读取的面板ID。面板误差是一个命令,该命令用于指示从面板30向主机系统10的一个传递之时各种各样的面板误差。另外,还提供了面板电源命令以及垂直奇偶校验命令,该垂直奇偶校验命令表示从面板30向主机系统10的一个传递之时垂直奇偶信息。
这个面板电源命令是一个用于把面板操作状态传递给主机系统10的命令。使用这个面板电源命令中的一个面板可使用比特(比特1),并且当把该比特设置成“0”时,把这个比特(比特1)送回主机系统10。这样,这个比特就能够表示这个特定的面板30没有断开。当出现新加入的面板30时,该新加入的面板30把面板属性比特(比特3)改变成“0”,并且把传递给主机系统10。这样,主机系统10就能够识别出出现该新加入的面板30。
按照本实施例的即插即放功能,不采用额外的线,就能够检测出加入的面板和去掉的面板。换言之,当在操作系统的状态下,在连接和断开显示设备之时所进行的操作被称为即插即放或即插即显,并且这些即插即放或即插即显操作需要额外地使用的检测线。但是,按照本实施例,使用其他控制操作所使用的控制线就能够实现这些即插即放或即插即显的功能。
结合图13和图14将说明本实施例所使用的一个应用例子。图13示出9个面板30被扩展的一个应用例子。在图13中,并列显示了4个面板30,分配给他们面板ID:1,连续号诸如(0,0)至(1999,1999)被设置成一个处理空间。在这个实施例中,设置面板ID:1以便处理窗口ID:1,并且显示诸如表示股票值的图形的一个窗口空间,从这个窗口输出应用A。
附带地,其面板ID:2至面板ID:6的面板被分别当作单一面板处理。这些单一面板分别有从(0,0)开始的处理空间。这里,如果把具有面板ID:2至面板ID:6的所有面板设置成处理窗口ID:2,则具有面板ID:2至面板ID:6的所有面板同时显示通过应用B输出的空间。另一方面,如果通过控制具有面板ID:2至面板ID:6的面板的管理器,进行一个设置以便仅仅具有面板ID:2的面板处理窗口ID:2,仅仅具有面板ID:2的面板显示应用B的图像。然后,如果把具有面板ID:3的面板设置成处理窗口ID:2,则就可以允许具有面板ID:3的面板显示应用B的图像。按照这样的方式,在具有面板ID:2至面板ID:6的面板上,就能够顺序地显示例如每个牌子的股票值。
在图14中,与图13类似,9个面板30也被扩展。但是,图14的处理空间与13的不同。使这些明白设置成它们的坐标与它们相邻面板的坐标是连续的。具体来说,其面板ID:2的面板的坐标是(2000,0)至(2999,999),这个坐标与它相邻面板的坐标是连续的。其面板ID:4的面板的坐标是(0,2000)至(999,2999),这个坐标与它相邻面板的坐标是连续的。结果,虽然包括了9个面板30的显示是4个并列显示的面板30与5个单一面板30构成的一个组,但是通过设置这些处理空间,利用所有的9个面板30,就可以显示连续的图像。利用这样的结构,如果向所有面板ID发送一个指令,处理例如如图14所示的窗口ID:3,通过如图14所示的所有面板30就能够显示应用C的图像。
在上面,为了方便说明,在通过以并列显示单一面板30从而形成一个面板30的方式集中这些单一面板30,构造了多重面板的情况下,写出了说明书。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个实施例,并且例如可以设想通过分割高清晰度面板成多个块获得子面板,以及在这个实施例中设想使用这些子面板作为单一面板30。例如,在使用如图13和14所述的9个面板30的应用例子中,全部9个面板形成一个高清晰度面板,并且这个高清晰度面板的每一个将对应于面板30。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面板有面板ID,以及每个子面板根据来自主机系统10的指令,按照类似于上述的面板30的操作,能够这些显示操作。但是,在把高清晰度面板分割成多个子面板的情况下,不必每个子面板都有如图1所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32。代替给每个子面板都设置非易失性存储器32,可以采用多重面板的形式,例如,提供一个非易失性存储器32,并且多个处理芯片31作为驱动机构。
如上所述已经详细地说明了这个实施例。为了实现这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最有效的方式是使本实施例采用主机系统10和面板30分别执行涉及图像显示的处理的技术和在主机系统10与面板30之间传递经打包的数据的技术。
前一个技术是这样的:在面板30侧提供在主机系统10上已经设置有的帧存储器,以及在面板30侧上执行诸如改进图像并且刷新这个图像的处理。后一个技术是这样的:为窗口的每个区域传递图像扫描信号。
在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主机系统和面板分别执行涉及图像显示的处理的技术中和传递经打包的数据的技术中,可以随窗口、面板和芯片的水平确定要管理的信息并且处理这些信息。结果,就可以甚至对高清晰度面板毫不费力地进行驱动,并且通过合并大量的单一面板,就能够容易地现实多重面板的构造。
下面,将说明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个应用例子。
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能够应用于不使用打包传递的常规的传递技术,具体来说,应用于不打包图像数据而是每次刷新时传输整个屏幕的所谓的本机模式。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第一功能,按照本机模式利用任意的放大率在任意位置显示一个显示图像,主机系统10开始并且停止向面板30传递图像信号,因此提供分割显示就能够在高清晰度面板上显示细致的图像。
在所谓的本机模式中,随主机系统10侧上PC的性能设置分辨率。分辨率是例如视频图形阵列(VGA)(640×480点)性能和扩展图形阵列(XGA)(1024×768点)性能。当在高清晰度面板上显示具有超出主机系统10上分辨率性能的这些分辨率的图像时,通常试图通过进行缩放比例和居中操作,在这个高清晰度面板上进行显示。
但是,按照前述面板30侧上第一功能,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导入了包传递处理的窗口(管理器)的处理机构,就能够在高清晰度面板上任意位置用任意放大率显示按照常规模式的图像。这个处理技术与显示按照扩展模式经打包的图像的技术的区别在于:有关显示位置和放大率的信息不是按照包的形式发送的,而是被设置在面板控制器的管理器中。经这个DDC端子图1所述的DDC端子发送命令就能够进行这种设置操作。具体来说,通过使用面板ID经这个DDC端子就能够构造多重面板,并且通过发送命令就能够改变图像空间中属性信息。不经过打包在多重面板上就能够显示视频信号(图像信号)的同时显示大的图像。
除了面板30侧上第一功能以外,按照第二功能,连接一个主机系统10,该主机系统10表示出能够输出到一个超高清晰度面板的图像的分辨率,这个分辨率并不高,可以在整个超高清晰度面板上分割显示图像。例如,这个图像的显示位置首先从左上角开始水平步进,并且这个步进过程从屏幕的上部向下部重复。主机系统10应当输出其最大分辨率的图像信号。如果面板30的分辨率高于主机系统10的分辨率,则必须通过放大图像或者划分显示区域,发送这个图像。在任何情况下,在开始后续操作以及主机系统10刚结束把图像等效物送到一个屏幕之后,必须停止图像的送出。通过经DDC端子发送命令,设置合适的后续显示位置,然后再继续视频信号的输出。
利用第一和第二功能,按照本机模式,即使在高清晰度面板上显示图像,其中这个图像显示出超出主机系统10上PC的分辨率的情况下,通过分割地显示这个图像仍然能够显示一个细致的图像。
另外,按照本机模式,在显示图像的同时还能够使面板30与其他面板分离。通过按照前述扩展模式传递图像之后停止传递包,就自然实现了这样的功能,并且通过按照本机模式主机系统10上停止处理也实现了这样的功能。
应用这样功能的一个应用例子可以是:把明信片大小的面板30连接到主机系统10,输出照片图像,然后从主机系统10分离这个面板30,这样把这个面板30当作像册。另外,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应用,诸如悬挂高清晰度面板,显示著名画面,当去掉画面换成另外一幅画面时,把PC连接到这个面板,因此重新写入新的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书是把液晶显示设备(LCD)作为显示设备进行的说明。当然,本实施例还能够应用到诸如CRT、PDP和LED的各种各样的显示设备。在合并大概面板30执行扩大显示的情况下,就特别希望使用具有窄框架的诸如LCD的显示设备。另外,这个技术在LCD上有显著的革新,因此当理论上分开一个面板并且当作子面板进行管理时,LCD是完美的。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无论连接的面板(子面板)有多少,即使是在多重面板的环境下,也能够执行相同的操作。
在本发明中,实现了现有技术所不能实现的树型的多重面板,并且能够动态读取面板(子面板)。
另外,从其每个面板是雏菊花环形式连接或树型连接的多重面板中读取显示属性,并且通过不需要对分离的显示设备执行特殊的设置的这样的系统,就能够自动地构造这个多重面板。
当多个驱动机构分块地处理高分辨率面板时,起主机设备作用的驱动机构对其他的驱动机构进行控制,这样从主机系统角度来说,它就把执行面板认为是单一的显示设备。因此,它可以执行不考虑多重面板的处理操作。
虽然已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在不脱离由附加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各样的变化、替代和更改。

Claims (31)

1.一种主机系统,该主机系统把图像信号传递到与该主机系统连接的多个面板,该主机系统包括:
面板ID识别装置,用于确认由单个面板或者预定数量的面板所组成的单元的面板ID;
窗口ID分配装置,用于对构成用于传送所述图像信号的单元的窗口分配窗口ID;
控制信号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在传送所述图像信号的过程中将要被处理的窗口ID设置为所述面板ID;以及
图像信号传送装置,用于把由所述窗口ID分配装置所分配的所述窗口ID加到所述图像信号并且传递所述图像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主机系统,其中所述控制信号输出装置输出处理空间的设置信息,这个设置信息是有关每个具有所述面板ID的单元或者具有所述面板ID的多个选出的单元将要处理的显示区域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要求的主机系统,其中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装置输出的所述设置信息提供了正在处理空间的结束坐标与相邻面板的开始坐标之间的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主机系统,
所述主机系统还包括:
面板属性设置装置,设置所述面板ID的面板属性;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输出装置规定所述面板ID并且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面板属性设置装置所设置的面板属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主机系统,其中所述图像信号传送装置管理每个窗口的屏幕的更改,当需要更改时打包经更改的图像信号,把所述窗口ID加到所述图像信号并且传递所述图像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主机系统,
所述主机系统还包括:
面板ID设置指令装置,用于指示为所述面板设置面板ID;
其中所述面板ID识别装置根据所述面板ID设置指令部分的指令,从所述面板输出的信息识别所述面板ID。
7.一种主机系统,该主机系统把图像信号传递到与该主机系统连接的一个高清晰度面板,该主机系统包括:
面板ID识别装置,用于使通过把所述高清晰度面板分割预定数量所获得的子面板成像,以及用于确认由单个子面板或者预定数量的子面板所组成的单元的面板ID;
窗口ID分配装置,用于向用于构成传送所述图像信号的单元的窗口分配窗口ID;
控制信号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在传送所述图像信号的过程中将要被处理的窗口ID设置为所述面板ID;以及
图像信号传送装置,用于把由所述窗口ID分配装置所分配的所述窗口ID,加到所述图像信号并且传递所述图像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要求的主机系统,其中所述控制信号输出装置输出处理空间的设置信息,这个设置信息是有关每个具有所述面板ID的单元的将要处理的显示区域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要求的主机系统,其中所述图像信号传送装置管理每个窗口的屏幕的更改,当需要更改时打包经更改的图像信号,并把所述窗口ID加到所述图像信号从而传递所述图像信号。
10.如权利要求7所要求的主机系统,
所述主机系统还包括:
面板ID设置指令装置,用于指示对所述子面板的所述面板ID设置;
其中所述面板ID识别装置根据所述面板ID设置指令装置的指令,从所述高清晰度面板输出的信息中识别所述面板ID。
11.一种图像显示设备,该图像显示设备连接到传递图像信号的主机系统,该图像显示设备用多个面板显示图像,该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面板ID设置装置,用于或者为单个面板或者为预定数量的面板设置面板ID,该面板ID是识别符;
识别装置,用于针对分配给一个窗口的窗口ID,识别所述面板ID与将要处理的窗口ID之间的对应关系,该窗口是图像信号的传递处理单元;以及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加入到传递来的图像信号中的所述窗口ID;
其中基于所述识别装置所识别的对应关系,一个面板对分配给指定的窗口ID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这个指定的窗口ID是由接收装置接收的,该面板具有对应于该指定的窗口ID的面板ID。
12.如权利要求11所要求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提供了面板控制比特,这些面板控制比特允许所述主机系统识别多个面板的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要求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面板包括能够分别地处理单一窗口的多个处理单元。
14.一种图像显示设备,该图像显示设备连接到传递图像信号的主机系统,并将一个图象显示在一个面板上,该图像显示设备包括:
面板ID设置装置,用于使通过把所述面板分割预定数量所获得的子图像成像,并且或者为单个子面板或者为预定数量的子面板设置面板ID,该面板ID是识别符;
识别装置,用于针对分配给一个窗口的窗口ID,识别所述面板ID与将要处理的窗口ID之间的对应关系,该窗口是图像信号的传递处理单元;以及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加入到传递来的图像信号中的所述窗口ID;
其中基于所述识别装置所识别的对应关系,该子面板对分配给指定的窗口ID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这个指定的窗口ID是由接收装置接收的,该子面板具有对应于该指定的窗口ID的面板ID。
15.如权利要求14所要求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提供了面板控制比特,这些面板控制比特允许所述主机系统识别多个子面板的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4所要求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子面板包括能够分别地处理单一窗口的多个处理单元。
17.如权利要求14所要求的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提供仅仅一个存储器存储所述面板ID设置装置所设置的子面板的设置信息。
18.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
主机系统,用于运行一个应用程序;以及
由与该主机系统连接的多个面板所构成的显示器,
其中所述显示器中的该多个面板具有面板ID,这个面板ID是作为识别符;以及
所述主机系统为一个该主机系统知道是总体来说对图像空间有意义的一个区域的窗口分配窗口ID,把该窗口ID加入图像信号,这样把图像信号输出给所述显示器,并且输出一个使窗口ID与所述面板ID彼此对应的控制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8所要求的图像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主机系统在图像改进之前打包图像信号,并且输出该打包的图像信号,以及
所述显示器中的面板在该图像改进之前执行用于改进所述图像信号的处理,经处理的图像信号被从主机系统中输出。
20.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该方法根据来自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主机系统的一个信号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为构成所述显示器的该多个显示部分设置面板ID,该面板ID用于识别或者单个显示部分或者形成并列显示的预定数量的显示部分;
把一个窗口定义成所述主机系统知道是总体来说对图像空间有意义的一个区域;
为该窗口分配窗口ID;
在传递图像信息之前,为设置了所述面板ID的所述显示部分设置将要处理的窗口ID;以及
在把所述窗口ID加入所述图像信息之后传递所述图像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要求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器是一个采用多个面板的扩展面板,并且构成该显示器的所述显示部分是构成该扩展面板的那些面板。
22.如权利要求20所要求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器是单一高清晰度面板,并且构造所述显示器的所述显示部分是子面板,该子面板是通过分割该高清晰度面板所获得并且被处理的。
23.如权利要求20所要求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利用一个命令,从所述主机系统把所述显示部分将要处理的所述面板ID的变化和所述窗口ID的变化,传递给所述显示器。
24.如权利要求20所要求的图像显示方法,其中把一个共用的面板ID设置给形成该并列显示的所有预定数量的显示部分,并且把一个共用的窗口ID设置给所有预定数量的显示部分。
25.一种面板属性读取方法,其中为多个显示面板设置用于识别显示面板的面板ID,该多个显示面板与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主机系统相连接,该显示面板的一个属性由主机系统读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打开电源时为所有显示面板设置所述面板ID为“0”;
读取由所述主机系统特定的显示面板的属性信息;
利用一个命令为读出了属性信息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所述面板ID为非“0”的值;
其面板ID为“0”的显示面板禁止把从主机系统正在发送的所述命令传递给下游的显示面板;以及
其面板ID为非“0”的显示面板选出连接到下游侧的多个显示面板之一,因此传递该属性信息给所述主机系统。
26.如权利要求25所要求的面板属性读取方法,其中其面板ID为非“0”的所述显示面板选出首先输出“0”的一个显示面板,并且因此传递所述属性信息给所述主机系统。
27.如权利要求25所要求的面板属性读取方法,其中当两个或多个下游显示面板同时输出“0”到其面板ID为非“0”的所述显示面板时,按照所述显示面板中固有的优先权,选出一个下游显示面板,并且把所述属性信息传递给所述主机系统。
28.如权利要求25所要求的面板属性读取方法,
其中当多个显示面板被并列显示时,从并列显示的显示面板之中靠近所述主机系统的显示面板传递出属性信息;以及
把来自设置面板ID的所述主机系统的命令不受到阻挡地送到所有并列显示的显示面板。
29.如权利要求25所要求的面板属性读取方法,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是通过分割单一高清晰度面板获得的子面板;以及
对应于所述子面板,设置所述面板ID,并且读取对应于该子面板的属性。
30.一种图像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控制与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主机系统连接的多个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用于识别所述显示面板的面板ID;
所述主机系统指定一个特定的面板ID,并且发出命令给具有该特定面板ID的显示面板,确保该显示面板继续操作;以及
通过使用表示由所述面板ID所特定的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效的比特,响应所述主机系统的读取。
31.如权利要求30所要求的图像显示控制方法,其中当出现新加入的显示面板时,使通知出现了新加入的显示面板的比特有效,以便响应所述主机系统。
CNB001309021A 1999-11-30 2000-11-20 主机装置、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面板属性读出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3513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1460/1999 1999-11-30
JP341460/99 1999-11-30
JP34146099A JP3468288B2 (ja) 1999-11-30 1999-11-30 ホスト装置、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方法、パネル属性読み出し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5147A CN1305147A (zh) 2001-07-25
CN1235130C true CN1235130C (zh) 2006-01-04

Family

ID=1834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09021A Expired - Lifetime CN1235130C (zh) 1999-11-30 2000-11-20 主机装置、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面板属性读出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027058B2 (zh)
JP (1) JP3468288B2 (zh)
KR (1) KR100384378B1 (zh)
CN (1) CN1235130C (zh)
CA (1) CA2324029A1 (zh)
TW (1) TW5010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5709A (zh) * 2010-08-04 2012-03-14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4059B1 (en) * 1996-02-29 2012-07-03 Petrocy Richard J Self-addressing control units and modular sign including plurality of self-addressing control units
JP2002323876A (ja) * 2001-04-24 2002-11-08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における画像表示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3913534B2 (ja) * 2001-11-30 2007-05-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システム
CN1210916C (zh) * 2002-06-14 2005-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框级联中的框号识别方法
JP3795442B2 (ja) 2002-09-11 2006-07-12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EP1406239A1 (en) * 2002-10-02 2004-04-07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s, display units and data processing assemblies
US7136042B2 (en) * 2002-10-29 2006-11-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play controller permitting connection of multiple displays with a single video cable
JP2004333522A (ja) * 2003-04-30 2004-11-25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US8068485B2 (en) * 2003-05-01 2011-11-29 Genesis Microchip Inc. Multimedia interface
US20050128100A1 (en) * 2003-09-25 2005-06-16 Petrocy Richard J. Self addressing control units and modular sign including plurality of self-addressing control units
JP4698139B2 (ja) * 2003-10-31 2011-06-08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707966B2 (ja) * 2004-05-06 2011-06-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大型映像表示装置
US7477244B2 (en) 2004-10-18 2009-01-13 Genesis Microchip Inc. Automatic activity detection in a display controller
US7911475B2 (en) * 2004-10-18 2011-03-22 Genesis Microchip Inc. Virtual extended display information data (EDID) in a flat panel controller
DE602005021393D1 (de) * 2004-11-25 2010-07-01 Panasonic Corp Verstärk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ihrer steuerung
JP2007264141A (ja) * 2006-03-27 2007-10-11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映像表示装置
US7948450B2 (en) * 2006-11-09 2011-05-24 D3 Led,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wing display modules to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mselves to other display modules in the same display panel
EP1944685A3 (en) * 2007-01-11 2009-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169380B2 (en) * 2007-03-16 2012-05-01 Savant System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nd receiving data from multiple touch screen devices
JP2009003323A (ja) * 2007-06-25 2009-01-08 Brother Ind Ltd 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
KR101394926B1 (ko) * 2007-07-10 2014-05-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확장 가능한 멀티 모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90019628A (ko) * 2007-08-21 2009-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을 디스플레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시스템
MX2010002657A (es) * 2007-09-05 2010-04-09 Savant Systems Llc Control multimedia y arquitectura de distribucion.
JP4453738B2 (ja) * 2007-10-18 2010-04-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転送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723756B2 (en) * 2008-01-15 2014-05-1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ystem having capability for daisy-chained serial distribution of video display data
JP2009186895A (ja) * 2008-02-08 2009-08-20 Panasonic Corp 表示ユニット
US8237624B2 (en) * 2008-05-06 2012-08-07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System having capability for daisy-chained serial distribution of video display data
TWI381715B (zh) * 2008-05-09 2013-01-01 Nexcom Int Co Ltd 一種視訊控制裝置、系統及其方法
US8797233B2 (en) * 2008-08-20 2014-08-05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ynamic management of data streams updating displays
JP4935796B2 (ja) * 2008-10-30 2012-05-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319342B1 (ko) * 2008-11-25 2013-10-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멀티 패널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1341014B1 (ko) * 2008-11-28 2013-12-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멀티 패널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8970448B2 (en) * 2009-06-18 2015-03-03 Hiperwall,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ipulation of images on tiled displays
TW201142696A (en) * 2010-05-19 2011-12-01 Xgi Technology Inc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CN102262519A (zh) * 2010-05-26 2011-11-30 图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处理装置与影像信号处理系统
CN102096574B (zh) * 2010-12-01 2012-10-03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窗口拼接显示方法
JP2011103006A (ja) * 2011-01-13 2011-05-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大型映像表示装置
TWI503704B (zh) * 2012-03-02 2015-10-1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可過濾多媒體互動指令的多媒體互動系統及相關的電腦程式產品
KR20140054518A (ko) * 2012-10-29 2014-05-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처리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880799B1 (en) * 2014-08-26 2018-01-3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Extendable display screens of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317137B1 (ko) * 2015-01-06 2021-10-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WO2016137518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aveguides in a computing device
US10191709B2 (en) * 2015-09-04 2019-0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onfigured to determine a processing mode to transfer image contents to another display apparatus
DE102015117479A1 (de) * 2015-10-14 2017-04-20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Synchronisieren von Bedienfeldern eines Produktionssystems
CN107633792B (zh) * 2017-08-31 2023-07-21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CN109271125B (zh) * 2018-11-05 2022-04-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体式终端设备的屏显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45942A (zh) * 2019-04-30 2019-07-23 河南泰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拼接处理器的回显方法与装置
CN111405351A (zh) * 2020-04-20 2020-07-10 深圳市炬力北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多方显示方法及多方显示系统
KR20210144130A (ko) * 2020-05-21 2021-11-30 매그나칩 반도체 유한회사 캐스케이드된 디스플레이 드라이버 ic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멀티 비전 디스플레이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1631A (en) * 1993-09-03 2000-02-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es
US5461560A (en) * 1994-03-25 1995-10-24 Oxy-Dry Corporation Touch scree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uxiliary devices of a printing press
JPH0888785A (ja) * 1994-09-16 1996-04-02 Toshiba Corp 画像入力装置
US6178224B1 (en) * 1995-06-23 2001-01-23 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nhanced X-ray converter screen for X-ray radioscopic systems
US5889945A (en) * 1995-12-27 1999-03-30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ynamically updating information in panels within an attendee bar corresponding to a conference session when selected information regarding to conferencing participants changes
JP3582382B2 (ja) * 1998-11-13 2004-10-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表示制御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6377780B2 (en) * 1999-06-09 2002-04-23 Shelcore Inc. Device for displaying multiple scenes animated by sequences of light
US6335725B1 (en) * 1999-07-14 2002-01-0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of partitioning a touch screen for data input
US6462736B1 (en) * 2000-01-25 2002-10-08 I2 Technologies Us, Inc. System and method providing a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of values relative to comparison values
JP3349490B2 (ja) * 2000-02-14 2002-11-2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ホスト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用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5709A (zh) * 2010-08-04 2012-03-14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324029A1 (en) 2001-05-30
US20010006375A1 (en) 2001-07-05
JP2001166759A (ja) 2001-06-22
KR20010051814A (ko) 2001-06-25
CN1305147A (zh) 2001-07-25
KR100384378B1 (ko) 2003-05-22
IE20000972A1 (en) 2001-05-30
TW501055B (en) 2002-09-01
US7027058B2 (en) 2006-04-11
JP3468288B2 (ja) 200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5130C (zh) 主机装置、图像显示设备、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方法、面板属性读出方法以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CN1182469C (zh) 图像显示系统、图像显示设备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US7136042B2 (en) Display controller permitting connection of multiple displays with a single video cable
WO2017113951A1 (zh) 拼接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
CN101136190B (zh) 用于调节可编程图像和/或音频处理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41496B (zh) 显示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图像显示系统
US20060187142A1 (en) Computer display apparatus
US20080165290A1 (en) Digtal photo frame with background color editing function
CN1315031A (zh) 多个源的视频分布中心站
CN101036182A (zh) 图像输出方法、图像输出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17181937A1 (zh)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控制系统
CN108566553A (zh) 视频墙媒体播放系统、方法及控制服务器
CN1117314C (zh) 自动控制监视屏对中心的装置和方法
US20080018554A1 (en) Display system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US20140204005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istributed processing of overlapping portions of pixels
CN1393000A (zh) 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04820577A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信号输入系统、显示信号输入方法
JP5676924B2 (ja)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CN112419968A (zh)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及显示屏
KR20170101630A (ko) 다면 영상 플레이어 운영 방법 및 다면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CN107452346A (zh) 用于虚拟现实的显示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JPH11144037A (ja) 画像レイアウト方法、画像レイアウトシステム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US20070268314A1 (en) Graphic data retriev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3012039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23058464A (ja) フォービエイティッドレンダリング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OUDA PHOTOELECTR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3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316

Address after: Hsinchu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befo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