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9592C - 含有污染和/或有毒物质的潮湿残余物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有污染和/或有毒物质的潮湿残余物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9592C
CN1229592C CNB998077542A CN99807754A CN1229592C CN 1229592 C CN1229592 C CN 1229592C CN B998077542 A CNB998077542 A CN B998077542A CN 99807754 A CN99807754 A CN 99807754A CN 1229592 C CN1229592 C CN 122959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due
accordance
incinerator
carry ou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8077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6498A (zh
Inventor
克洛德·B·拉弗兰姆
雷纳·拉布雷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dro Quebec
Original Assignee
Hydro Queb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dro Quebec filed Critical Hydro Quebec
Publication of CN1306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6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95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95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01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for sludges or waste products from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6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57Gasification using molten salts or met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06General arrangement of incineration plant, e.g. flow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12Heating the gasifier
    • C10J2300/123Heating the gasifier by electromagnetic waves, e.g. microwaves
    • C10J2300/1238Heating the gasifier by electromagnetic waves, e.g. microwaves by plasm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2/00Combustion
    • F23G2202/60Combustion in a catalytic 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2/00Combustion
    • F23G2202/70Combustion with application of specific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3/00Furnace arrangements
    • F23G2203/20Rotary drum furn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4/00Supplementary heating arrangements
    • F23G2204/20Supplementary 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electric energy
    • F23G2204/201Plasm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9/00Specific waste
    • F23G2209/26Biowaste
    • F23G2209/262Agricultural was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2Heat utilisation in combustion or incineration of was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处理含有可氧化有机物的潮湿残余物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残余物输入到一个内衬有难熔涂层并含有一种热转移剂的旋转焚化炉中;b)在电学方法所产生的化学活性物种和UV幅射存在下,加热残余物和热转移剂至温度至少为300℃,同时旋转焚化炉,这样,残余物得到干燥,有机物被氧化并形成气体,有机物氧化反应是被化学活性物种和UV幅射所催化进行的;和c)从焚化炉中排放出气体。这种方法以低廉的费用,实现对处理的残余物中存在的污染物和/或可氧化的有毒物质的破坏。

Description

含有污染和/或有毒物质的潮湿残余物的处理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污染和/或有毒物质的潮湿残余物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关于含有可氧化有机物的残余物的处理方法。
发明背景
今天的工业要求对实际解决液体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例如,人们必须要在排放之前降低流出物的污染水平。废弃物的施肥和地下掩埋方法已经变得不再受欢迎,而在大的处理工厂中的焚化又不能够回收副产物。由工厂所产生的液体流出物和污泥提供有大量的有机产物和其它的可氧化产物。每年,有成千吨的各种不同来源的有机物和残余物作为需要氧载荷,在垃圾场所得到处理或处置。但是,一种“现场”处理方法,提供了一种令人感兴趣的替代方案,特别是对于如果该方法可允许回收循环水的热量和所产灰份。
传统的方法,包括一个蒸发干燥步骤,之后是一个焚化步骤,是广为人知的方法,但是,它在能量产量方面是有局限的。具体地说,在干燥步骤中,有一些热量损失到空气或气体中。而且,许多传统的焚化方法是在高温如约1100℃下进行操作的。因此,有待焚化的污泥必须要基本上是干燥的,并且要含有高浓度的可燃烧物质,才能实现自我加热的过程。此外,还需要外部的气体燃烧炉进行外部加热。
在1100℃下的氧化反应要求大量的能量以加热气体和水蒸气。因此,焚化需要一个热源如天然气或燃料,用来起动反应和维持反应,而且,还需要高输入量的必须经过加热的空气,这是因为热源已经消耗了大量的氧。此外,在这样的处理温度下,盐份和其它的挥发性化合物会从焚化炉中逸出。还有,含有碱金属氧化物的灰份可以形成可能会损害该方法中难熔物的共晶,或形成熔融堆积。
为了长期严格地控制液体流出物,污泥的地下掩埋需要大量的场地,并需要不断地加强管理。但是,地下掩埋的优点是费用便宜,“显然地”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地处理污泥的方法。但是,废弃物制造者常常要继续担负所有由这类地下掩埋所引起的对环境的损害。
施肥也具有费用便宜的优点,通常可提供一种较地下掩埋更为低廉的方案,因为它是在地表面之上进行的。液体和具有高浓度有机物的污泥,可容易地进行施肥。但是,这类物质必须是无毒的,而且不会产生致病的微生物,它们必须具有相对中性的pH。而且,过滤的废水应该不会污染河流、湖泊或地下水。即使这类有待施肥的物质具有可作肥料的性质,可用于施肥的场地也应该位于与制造地点尽可能近的地方,以避免由于其中的大量水所带来的高的载运费用。在住宅区附近的施肥通常是不受欢迎的,这是因为这些场地可能会散发出各种的气味。
空气池在污泥处理和安置所需要的空间方面,会引起许多问题。这种方法通常采用压缩机,在压力作用通过注射供入空气。需要采用大量的电能,但是没有能量能够得到回收或循环。
堆肥是唯一可适用于含有可生物降解物污泥的方法。这类污泥必须要充分地干燥,以避免二次滤取。如果污泥中含有过多的水,则液体或污泥将会与稻草混合,可保证液体的很好地吸收,和很好的产物通风,但是,其底侧为有待处理的产物空间,则贮存需要量和处理长度会明显地提高。而且,产物中不能含有会削弱堆肥微生物效果的有毒物质,以保证所产生的物质可释放到大气中,而不会对大气引起损害。
超临界相或液/气相中的一些湿法氧化技术,是工业可用的。执行这些技术的一个重要缺点是需要高的投资。这是由必要的设备的尺寸和复杂性所引起。超临界氧化方法在经济上具有吸引力,但是,它仅适用于低的流出物流,如果后者是具有很大毒性的。
本发明的设计可用来克服上述的局限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可氧化有机物的残余物(干物质含量至少为潮湿残余物总重量的10%)的处理方法。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残余物被输入到一个内衬有难熔涂层且含有一种热转移剂的旋转焚化炉中;
b)在电学方法所产生的化学活性物种和UV幅射存在下,加热残余物和热转移剂至温度至少为300℃,同时旋转焚化炉,这样,残余物得到干燥,有机物被氧化并形成气体,有机物氧化反应是被化学活性物种和UV幅射所催化进行的;和
c)从焚化炉中排放出气体。
本发明的方法可通过存在于处理的残余物中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来实现干燥和破坏。它是基于采用电学方法催化氧化反应器,特别是对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流出物,例如那些存在于纸浆造纸、纺织、纸浆脱黑和食品工业中的流出物。在燃烧反应器中,采用电以引发催化效果和输运现象。
优选地,步骤b)是采用一种等离子炬进行的。它也可采用包括在两个金属或石墨电极间的一种电弧系统或一种放电系统。这些装置可用来加热残余物的混合物和热转移剂到预期的温度,并允许产生紫外幅射和化学活性的物种,如自由基、离子和活化物种,它们可催化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中,这种方法是合理地使用电用来产生现象辅助输运机理。其结果,这种焚化方法,与传统的焚化方法相比,可在较小的反应器中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有待处理残余物中所含有的可氧化物质的热值,以帮助水蒸发过程中污染物的热破坏。对于充分浓缩的污泥(干燥度大于10%),如果这种可氧化物质的热值足够地高,即使放出热量,它也可实现氧化反应反应器的自加热操作。“干燥度”定义为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质量相对于潮湿残余物总质量的比例,水除外。这些物质的浓度可通过传统的标准技术得到提高。这些技术包括采用膜分离方法,如反渗透法、超过滤法、纳米过滤法和/或微过滤法,后者为切向流动过滤方法。还可包括可带有或不带有絮凝/凝结产物的机械脱水方法,如离心法、旋压法、seave过滤法、加压过滤法、沉降法等。这些脱水方法,可以与以上所列出的膜分离方法联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本方法可用来直接地焚化由脱水方法所得到的污泥,以及由膜分离方法所得到的浓缩的污泥。
氧化反应不会受残余物pH值或存在的致病微生物的影响。有毒物质如氰化物的分解更是不成问题。而且,本方法可制得无机惰性且消过毒的灰份,它们是有价值的副产物。在处理来自生物源的有机污泥时,所产生的灰份可用于化肥组合物中,这是因为它们可能含有硝酸盐、磷酸盐和其它的无机化合物。
也可以采用固定卤素的方法来破坏聚合卤代烃,因为高的局部温度可通过电等离子体和固体中存在的碱性灰份而获得。在处理过程中,添加剂可加入到焚化炉之中,被推荐用来固定有毒的产物。卤素固定方法通常是采用添加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来实现的。重金属的固定是采用添加磷酸或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磷酸盐和/或碳酸盐来实现的,而六价铬是采用添加硫酸亚铁来固定的。
在一个优选的本发明实例中,步骤b)过程中焚化炉侧壁温度维持在300-900℃,优选地约为500℃。最低温度300℃是保证残余物中存在的有机物自发氧化反应所必需的。在500℃时,固体不会熔融,不会发生烧结,也不会与难熔物质形成共晶。但是,部分很细小的固体可能会由于焚化炉旋转的机械运动而发生聚结成块,这是所希望的,它可省略通过步骤b)过程中所形成的气体来排放灰尘,从而保证热转移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步骤b)通常是在环境压力下进行的,大约为100kPa。但是,在压力为30-600kPa范围内进行操作也是可行的。
优选地,焚化炉具有的尺寸和几何构造可产生一个可允许气体的停留时间至少为1秒的内容积,以便氧化反应在焚化炉内进行。优选地,焚化炉具有的几何构造可使得无机残余物的停留时间至少为1秒。如果残余物中含有无机物,则残余无机物(灰份)的停留时间通常高于气体的停留时间,以便在所产生的灰份和新引入的残余物能够有足够的热传递,并使该灰份在焚化炉的内部聚结形成热转移剂。焚化炉中热转移剂的填充水平优选为其总内容积的15%。
“热转移剂”可包括一种固体粒状的无机物,它含有直径大于10μm的颗粒。它是用来使旋转炉的难熔内衬的热量,通过内衬与颗粒间的相互接触而变得均匀。它也可通过相互混合,快速地将焚化炉的能量给引入到焚化炉中的潮湿残余物。热转移剂来自将待处理残余物中含有的无机物,它们可以灰份和聚结物进行沉积,而且,如果残余物中不含有无机物或者是具有低浓度的无机物,热转移剂可输入到焚化炉中。可输入到焚化炉中的热转移剂实例包括沙子、氧化铝颗粒、研磨过的陶瓷等。
优选地,焚化炉具有的处理能力高于50kg/h,焚化炉内壁的旋转切线速度至少为0.01m/s,但是低于焚化炉的离心速度。这样的旋转切线速度可允许热转移剂流动、其与新引入的残余物进行混合,并在难熔内衬和热转移剂进行热传递。
本发明的方法特点适用于处理潮湿残余物,其干燥度相对于潮湿残余物的总重量为10-65重量%,而且,相对于干燥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重量,含有0-70重量%的无机物。采用这类残余物可以在自加热条件下对其进行处理。
具有干燥度高于35%的潮湿残余物,通常是在焚化炉中进行处理的。具有干燥度低于10%潮湿残余物的水是过于稀释了,它最好是采用超临界氧化方法、臭氧化法或其它用来处理稀释含水流出物的方法。在无机物浓度相对干基时高于70%时,干燥物的热值太低,所以,干燥度必须明显地高于65%以确保自加热条件。
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处理下述的潮湿残余物:
a)高毒性的或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水,它们是源于工业过程如脱墨、纺织、tanin、化工、低浆造纸(二次污泥和黑液)等;
b)农产食品加工业中所产生的污泥和液体流出物,如动物排泄物、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等的流出物等;
c)来自废水处理所用的净化器的污泥;
d)来自生物处理系统的污泥;和
e)具有高水份的植物残余物,如植物纸浆象玉米、大豆等。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参照附图和阅读了以下本发明优选实例的说明之后,将会变得更为清楚,其中:
图1为一种用来实施本发明方法的电学方法催化氧化反应器的示意图。
图2为用来说明不同的内壁焚化炉温度下典型能量消耗相对于有待处理且具有热值为20000kJ/kg有机物的潮湿残余物干燥度(没有灰份)的曲线图。
图3为用来说明典型能量消耗相对于有待处理的潮湿残余物干燥度(没有灰份)的曲线图,潮湿残余物中含有的有机物具有不同的热值,焚化炉温度为500℃。
电学方法催化反应反应器如图1所示,并标记为10,它包括一个旋转焚化炉12,它具有难熔内衬145放置装置(图中未画出)。有待处理并含有有机载荷的潮湿残余物,通过导管16被输入到焚化炉12中,同时,通过导管18输入有机载荷氧化反应所需要的空气或氧气。焚化炉12采用一种等离子炬20加热,产生化学活性物种和一种UV幅射催化氧化反应。经过导管22,输入进一种等离子体发生气,如氧气、氢气、氩气、氮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及其混合物。优选地,等离子体发生气包括一部分氧化有机载荷所必需的空气,其余所必需的空气可通过导管18输入焚化炉之中。空气进料降低到最小,以部分或全部地氧化有机载荷,这样可避免不希望的能量损失以热的形式存在于过量的氮气中。这也可允许降低反应器产生的气体流速,这样可有助于优化气体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它必须至少为1秒。建议采用相对于氧化有机载荷最小空气需要量略微过量10体积%的空气,以保证在可氧化物质与氧气之间有提高的反应性。等离子体炬20可能会产生氮氧化物,它可被气态的有机载荷所破坏,由于它在气态有机载荷存在下是不稳定的。优选地,由等离子体炬所提供的明确的能量在50-200kWh/t潮湿残余物。
该方法可连续地进行操作。一方面,潮湿残余物和氧化气连续地输入到焚化炉中,以维持气体散发和热流动平衡。灰份24聚集在焚化炉中,充当新引入残余物和焚化炉内衬14的内表面之间的热传递介质;剩余的经过导管26放出。通过定期地中断过程除去聚集的无机物,以半连续的方法进行操作也是可能的。
有机载荷氧化反应所产生的水蒸气和气体,经过导管28被排出。一个旋风分离器30设置在这些气体的出口处,捕获由这些气体所携带的灰份。排出气体32热量的一部分,被吸热装置34回收以预热有待处理的残余物和将要使用的空气作为燃料,甚至用来部分干燥残余物以提高处理过程的热效率。气体中被旋风分离器30分离出来的飞扬的灰份,经过导管36被排出。
图2用来说明焚化炉12受温度的影响,有机物中不含有灰份,且其干基具有的热值为20000kJ/kg。该图表明对于充分浓缩的残余物(干燥度高于10%),如果可氧化物质的热值足够高,则氧化反应器,就可以达到一种自加热状态,最终是放热的。
图3用来说明热值对干燥物质的影响,灰份为0%且处理温度为500℃。该图表明要接近或达到自加热状态,最终放热的,临界的干燥度取决于有机物的热值。
需要指出的是,图2和3并没有考虑焚化炉排放出来的热气体中可能回收的能量,它将会降低达到自加热条件的临界干燥度。
尽管已经结合本发明特定的实例,对本发明作了描述,但是,应该明白,它可作进一步的改进,本申请预期包括遵循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所有变化、使用和改进,并包括这类远离本发明说明书如对于本领域技术是已知的与本发明有关的改进,它们适合于此前所列举的主要特征,如下述的权利要求书范围所述。

Claims (41)

1.一种用来处理含有可氧化有机物并且其干物质含量至少为潮湿残余物总重量的10%的潮湿残余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残余物输入到一个包括难熔内衬并含有固体和颗粒状无机颗粒的热转移剂的旋转焚化炉中;
b)在空气或氧气存在下和电学方法所产生的化学活性物种和UV辐射存在下,加热与所述热转移剂混合的所述残余物至温度至少为300℃,同时旋转焚化炉,以在不熔化所述残余物和热转移剂下使所述残余物得到干燥,并引起有机物氧化并形成气体,有机物氧化反应是被化学活性物种和UV辐射所催化进行的;和
c)从焚化炉中排放出气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步骤b)是在焚化炉侧壁温度300-900℃的范围内进行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是在焚化炉侧壁温度为500℃下进行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步骤b)是在30-600kPa的绝对压力下进行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步骤b)是在100kPa的绝对压力下进行的。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焚化炉具有的尺寸和几何构造可形成使气体停留时间至少为1秒的内体积。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包括无机物,其中的焚化炉具有的几何构造可使得无机残余物的停留时间至少为1秒。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焚化炉具有一个内壁,并能旋转使内壁产生至少为0.01m/s的切线速度,且其处理能力高于50kg/h。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步骤b)是采用一种等离子体炬进行的。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的等离子体炬包括一种选自氧气、氢气、氩气、氮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其混合物的等离子体发生气体。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步骤b)是采用一种在两个金属或石墨电极间的电弧或放电系统进行的。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具有相对于潮湿残余物总重量10-65重量%的干燥度,并含有相对于干燥有机物和无机物总重量0-70重量%浓度的无机物。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具有相对于潮湿残余物总重量高于65重量%的干燥度,并含有相对于干燥有机物和无机物总重量高于70重量%浓度的无机物。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含有一种有毒的产物,并且在步骤a)之前,向所述的残余物中添加一种化合物以固定所述有毒产物。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化合物选自磷酸、硫酸亚铁、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磷酸盐。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为由工业过程所产生的污泥或液体流出物,它们具有工业方法产生的高的毒性或含有高污染物浓度。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为农产品加工业中所产生的污泥和液体流出物。
1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为来自废水处理所使用的净化器中的污泥。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为来自生物处理系统中的污泥。
2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含有高浓度的水。
21.一种用来处理含有可氧化有机物的潮湿残余物的方法,所述有机物具有热值,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残余物输入到一个包括难熔内衬并含有固体和颗粒状无机颗粒的热转移剂的旋转焚化炉中;
b)在空气或氧气存在下和电学方法所产生的化学活性物种和UV辐射存在下,加热与所述热转移剂混合的所述残余物至温度至少为300℃,同时旋转焚化炉,利用被处理有机物的热值干燥所述残余物,并引起有机物氧化并形成气体,有机物氧化反应是被化学活性物种和UV辐射所催化进行的;和
c)从焚化炉中排放出气体。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步骤b)是在焚化炉侧壁温度300-900℃的范围内进行的。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是在焚化炉侧壁温度为500℃下进行的。
24.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步骤b)是在30-600kPa的绝对压力下进行的。
25.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步骤b)是在100kPa的绝对压力下进行的。
26.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焚化炉具有的尺寸和几何构造可形成使气体停留时间至少为1秒的内体积。
27.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包括无机物,其中的焚化炉具有的几何构造可使得无机残余物的停留时间至少为1秒。
28.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焚化炉具有一个内壁,并能旋转使内壁产生至少为0.01m/s的切线速度,且其处理能力高于50kg/h。
29.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步骤b)是采用一种等离子体炬进行的。
30.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的等离子体炬包括一种选自氧气、氢气、氩气、氮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其混合物的等离子体发生气体。
31.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步骤b)是采用一种在两个金属或石墨电极间的电弧或放电系统进行的。
3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具有相对于潮湿残余物总重量10-65重量%的干燥度,并含有相对于干燥有机物和无机物总重量0-70重量%浓度的无机物。
33.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具有相对于潮湿残余物总重量高于65重量%的干燥度,并含有相对于干燥有机物和无机物总重量高于70重量%浓度的无机物。
34.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含有一种有毒的产物,并且在步骤a)之前,向所述的残余物中添加一种化合物以固定所述有毒产物。
35.按照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化合物选自磷酸、硫酸亚铁、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和磷酸盐。
36.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为由工业过程所产生的污泥或液体流出物,它们具有工业方法产生的高的毒性或含有高污染物浓度。
37.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为农产品加工业中所产生的污泥和液体流出物。
38.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为来自废水处理所使用的净化器中的污泥。
39.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为来自生物处理系统中的污泥。
40.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残余物含有高浓度的水。
41.一种用来处理含有具有热值的可氧化有机物并且其干物质含量至少为潮湿残余物总重量的10%的潮湿残余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残余物输入到一个包括难熔内衬并含有固体和颗粒状无机颗粒的热转移剂的旋转焚化炉中;
b)在空气或氧气存在下和电学方法所产生的化学活性物种和UV辐射存在下,加热与所述热转移剂混合的所述残余物至温度至少为300℃,同时旋转焚化炉,以在不熔化所述残余物和热转移剂下利用被处理有机物的热值干燥所述残余物,并引起有机物氧化并形成气体,有机物氧化反应是被化学活性物种和UV辐射所催化进行的;和
c)从焚化炉中排放出气体,其中残余物的热值高至足以使该方法具有自热性。
CNB998077542A 1998-05-11 1999-01-29 含有污染和/或有毒物质的潮湿残余物的处理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295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A2,237,414 1998-05-11
CA002237414A CA2237414C (fr) 1998-05-11 1998-05-11 Traitement de residus humides contenant une charge polluante et/ou toxiqu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6498A CN1306498A (zh) 2001-08-01
CN1229592C true CN1229592C (zh) 2005-11-30

Family

ID=4162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77542A Expired - Lifetime CN1229592C (zh) 1998-05-11 1999-01-29 含有污染和/或有毒物质的潮湿残余物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376739B1 (zh)
EP (1) EP1086052B1 (zh)
CN (1) CN1229592C (zh)
AU (1) AU2261399A (zh)
BR (1) BR9910361A (zh)
CA (1) CA2237414C (zh)
DE (1) DE69906731T2 (zh)
DK (1) DK1086052T3 (zh)
NO (1) NO320995B1 (zh)
WO (1) WO19990584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89893B1 (de) * 2000-06-14 2003-11-12 Voest-Alpine Industrieanlagenbau GmbH & Co.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handlung eines kohlenwasserstoffhaltigen abfallstoffes
CA2407547A1 (en) * 2001-02-26 2002-09-06 Hungaroplazma Kornyezetvedelmi Szolgaltato Kft.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hazardous fluid organic waste materials
US6871604B2 (en) * 2002-09-27 2005-03-29 Pyrogenesis, Inc. Conversion of waste into highly efficient fuel
US20050256359A1 (en) * 2004-05-11 2005-11-17 Dc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Services, B.V. Process for the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toxic organic compounds
FR2874023B1 (fr) * 2004-08-04 2007-06-08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gaz combustible par action d'un plasma immerge sur de la matiere organique en milieu aqueux
US20070077193A1 (en) * 2005-10-03 2007-04-05 Te-Chu Chan Method of using plasma to disintegrate an iron-compounded material to form ferric oxide
KR101522304B1 (ko) * 2007-04-10 2015-05-28 판리 멩
US20090288584A1 (en) * 2008-05-21 2009-11-26 Theodora Alexakis Conversion of waste into highly efficient fuel
LT6131B (lt) * 2013-07-11 2015-03-25 Uab "Enasa" Nuotekų dumblo utilizavimo-perdirbimo į ekologišką produkciją įrenginys
EP3023693B1 (en) 2014-11-21 2018-03-21 Iris S.r.l. System for plasma treatment of solid waste
JP6854427B2 (ja) * 2018-03-22 2021-04-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液体処理装置
CN110448854A (zh) * 2019-08-14 2019-11-15 杨皓 一种含毒液体有机混合物资源化的方法
CN111085524B (zh) * 2019-12-24 2021-10-0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一种使用后氧烛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184389B (en) * 1981-02-27 1984-08-28 Villamos Ipari Kutato Inteze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troying wastes by using of plasmatechnic
US4959100A (en) * 1987-12-22 1990-09-25 Alcan International Limited Recovery of non-ferrous metals from dross
CA1255914A (en) * 1987-12-22 1989-06-20 Ghyslain Dube Recovery of non-ferrous metals from dross
US4870911A (en) * 1988-08-05 1989-10-03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Apparatus for waste disposal and method
DE4216499C2 (de) * 1992-05-19 1996-03-21 Deutsche Forsch Luft Raumfahrt Verfahren zur Wiederaufbereitung von Abfallschwefelsäure
US5470376A (en) * 1994-07-15 1995-11-28 Alcan International Limited Recovery of non-ferrous metals from dross
US5847353A (en) * 1995-02-02 1998-12-08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w NOx emissions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ity from waste treatment systems
US5798497A (en) * 1995-02-02 1998-08-25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Tunable, self-powered integrated arc plasma-melter vitrification system for waste treatment and resource recovery
US5637127A (en) * 1995-12-01 1997-06-1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Plasma vitrification of waste materials
CA2240283C (en) * 1995-12-20 2005-04-19 Alcan International Limited Thermal plasma reacto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
IL118322A (en) * 1996-05-20 1999-09-22 Israel Atomic Energy Comm Material incineration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K1086052T3 (da) 2003-06-16
BR9910361A (pt) 2001-01-30
CA2237414C (fr) 2004-10-19
NO320995B1 (no) 2006-02-27
CN1306498A (zh) 2001-08-01
US6376739B1 (en) 2002-04-23
DE69906731D1 (de) 2003-05-15
EP1086052B1 (fr) 2003-04-09
WO1999058459A1 (fr) 1999-11-18
NO20005577D0 (no) 2000-11-03
DE69906731T2 (de) 2004-02-05
EP1086052A1 (fr) 2001-03-28
AU2261399A (en) 1999-11-29
CA2237414A1 (fr) 1999-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9592C (zh) 含有污染和/或有毒物质的潮湿残余物的处理方法
Monte et al. Waste management from pulp and paper produc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Fytili et al. Utilization of sewage sludge in EU application of old and new methods—A review
CN1099386C (zh) 处理污水的方法
US7166227B2 (en) Method of treating digested sludge
KR100665251B1 (ko) 유·무기물 쓰레기 처리시스템 및 유·무기물 쓰레기처리방법
US10836666B2 (en) Method for oxidation of a liquid phase in a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process
CN1009807B (zh) 废渣中重金属的固化和解毒的方法和装置
JP4061268B2 (ja) セルロースでできた廃棄物から均質なセルロース質の製品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WO2018067055A1 (en) Method for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of sludge in chemical pulp mills
JP2006205027A (ja) 含水有機汚泥等の減容・減量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8426250B (zh) 一种生活垃圾气化熔融发电系统
JPH1177095A (ja) 家畜ふん尿処理システム
US5792361A (en)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an aqueous waste material
CN109913262A (zh) 一种城市生活污染资源化集中治理方法
JP2005257211A (ja) 糞尿等バイオマスの処理システム
JP4041580B2 (ja) 廃棄物燃料の製造方法
JP3356859B2 (ja) 汚泥の処理方法
JP2012055808A (ja) 余剰汚泥の利用方法
KR100323402B1 (ko) 슬러지의 탈취 및 건조 장치
JPH07119948A (ja) 排水・廃棄物統合処理システム
JP3969018B2 (ja) 汚泥処理方法
KR0151923B1 (ko) 펄프 슬러지 소각잔재를 이용한 응집제 및 그 제조 방법
Nitta et al. ORGANIC DECOMPOSING SYSTEM FOR SUPPLYING NUTRIENTS IN CLOSED ECOLOGY EXPERIMENT FACILITES (CEEF)
KR100360763B1 (ko) 고함수성 폐기물 처리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