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8852C - 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8852C
CN1228852C CN 02107869 CN02107869A CN1228852C CN 1228852 C CN1228852 C CN 1228852C CN 02107869 CN02107869 CN 02107869 CN 02107869 A CN02107869 A CN 02107869A CN 1228852 C CN1228852 C CN 12288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 memory
memory cell
groove
layer
isolated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0786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7439A (zh
Inventor
张文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 0210786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28852C/zh
Publication of CN1447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7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88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885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Horizontal SurroundingGate Flash Memory Cell)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位于隔离区的沟槽中,其沟道为半导体薄膜所构成并依序由隧穿氧化层(Tunneling Oxide Layer)、浮置栅(Floating Gate)、以及控制栅(Control Gate)所包覆环绕,而且浮置栅以及控制栅亦同时形成于沟道区域下方的沟槽内。因此,沟道漏电流(Leakage Current)的情况可获得改善,且源极(Source)/漏极(Drain)的结(Junction)深亦不会造成短沟道效应。此外,控制栅与浮置栅之间的耦合电容(Coupling Capacior)可轻易地利用增加沟槽深度予以提高。

Description

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闪存(Flash Memory)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平面环绕栅极(Horizontal Surrounding Gate;HSG)快闪存储单元(Cell)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不断推陈出新的半导体制作技术,造就计算机、通讯、网络业、以及数据家电(IA)的蓬勃发展。而推动半导体制作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动力为缩小半导体器件的尺寸。利用缩小器件尺寸来改善器件切换速度以及器件消耗功率等性能,提高电路器件的集成度,并强化其数据储存、逻辑运算、信号处理等功能,更可降低成本。尤其,在市场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的半导体存储器件,对器件尺寸的要求更是严格。
依功能区分,半导体存储器件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由于,ROM所存入的数据不会因电源供应中断而消失,故又称为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相反地,RAM所记忆的数据必须利用不断充电才能予以维持,故又称为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其中,ROM可依数据存入的方式而细分为幕罩式只读存储器(MROM)、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电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以及闪存。而RAM则可依结构不同而细分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以及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随着可携式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对于轻巧可靠的储存器件也产生了迫切需求。无论是数字照相机(Digital Camera)、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数字音乐播放器、或者是行动电话(Mobile Phone)等,皆需要可靠且便利的方式来储存并传送数据。由于,闪存并不须在充电时才能维持数据的记忆,因此广泛地应用在可携式电子产品中。
请参照图1,其为常见堆叠式栅极(Stacked Gate)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剖面图。快闪存储单元100形成于半导体的基底102上,其隧穿氧化层(Tunneling Oxide Layer)108、浮置栅(Floating Gate)110、介电层112、以及控制栅(Control Gate)114依序堆叠而形成于半导体的基底102上,而其源极(Source)104以及漏极(Drain)106则利用热扩散或离子注入(IonImplantation)的方式将离子掺杂(Doping)至基底102而形成。其中,浮置栅110以及控制栅114一般由多晶硅(Polysilicon)所构成,因此介电层112又称为内多晶硅介电层(Inter-poly Dielectric;IPD)。此外,介电层112通常由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Oxide/Nitride/Oxide;ONO)三层材料堆叠而成,从而提供更好的阻绝能力,而避免浮置栅110中的电荷进入控制栅114中。
快闪存储单元100的写入(Programming)操作,一般采用沟道热电子注入(Channel Hot Electron Injection;CHEI)的方式来进行。举例而言,沟道热电子注入的方式可将基底102以及源极104的电压设定为0伏特(V),而将漏极106的电压设定在3伏特左右,并将控制栅114接高电压,例如12伏特。此时,源极104内的电子受到漏极106电压的驱动,而经由沟道区105向漏极106移动,并受到高沟道电场加速而使其能量升高。尤其在沟道区105与漏极106的邻接区域,电子的能量获得大幅的提高,而产生热电子效应。由于,热电子效应的影响,使得部分的电子具有足以越过隧穿氧化层108的能障的能量,再加上施加在控制栅114的高电压的吸引,而驱使电子穿过隧穿氧化层108注入浮置栅110。
另一方面,快闪存储单元100的抹除(Erasing)操作,一般采用FN隧穿效应(Fowler-Nordheim Tunneling)的方式来进行,其中利用FN隧穿效应的方式所进行的抹除操作又可分成沟道式抹除法以及源极/漏极式抹除法。其中,沟道式抹除法对控制栅114施加负电压或使其接地,并在沟道区105施加高电压,例如12伏特。从而将浮置栅110内的电子吸引至沟道区105,而完成数据的抹除。而源极/漏极式抹除法则对控制栅114施加负电压或使其接地,并对源极104、漏极106、或者源极104与漏极106同时施加高电压,例如12伏特。从而将浮置栅110内的电子吸引至源极104及/或漏极106,而完成数据的抹除。
随着半导体制作技术不断提高,进行快闪存储单元100的写入操作以及抹除操作所需施加的电压虽已下降,然而所需的电场强度仍维持不变。在快闪存储单元100写入操作以及抹除操作的电压维持不变的情况下,难以在施加电压减少时达到写入操作以及抹除操作所需的电压要求。目前,有两种方式可用以降低快闪存储单元100写入操作以及抹除操作的电压,第一种为降低隧穿氧化层108的厚度,第二种则是增加控制栅114与浮置栅110之间的电容耦合比(Capacitor Coupling Ratio)。由于,隧穿氧化层108的厚度乘上用以写入/抹除快闪存储单元100的电场与写入/抹除快闪存储单元100的电压成正比,因此缩减隧穿氧化层108的厚度可降低写入/抹除快闪存储单元100的电压。然而,为了保证快闪存储单元100的可靠度(Reliability),隧穿氧化层108的厚度较佳为大于80,更佳为约100,能缩减的空间相当小。另一方面,增加控制栅114与浮置栅110之间的电容耦合比可以使得浮置栅110耦合自控制栅114的电压提高。因此,可以降低快闪存储单元100的写入/抹除操作所需施加的电压。然而,在一般的快闪存储单元100的制作方法中,提高控制栅114与浮置栅110之间的电容耦合比通常会导致快闪存储单元100的尺寸增加,而且导致制作成本的提高。
此外,由于隧穿氧化层108的厚度下降空间有限,因此当所施加的电压减少时,无法有效控制从源极104经沟道区105往漏极106的电子。尤其,器件尺寸持续微小化使得栅极区不断缩小,而随着栅极区的缩小使得位于沟道区105下方的较为远离栅极的次沟道区(Sub-Channel Area)的漏电流(Leakage Current)情况更为严重。特别是当快闪存储单元100采用源极/漏极式抹除法时,源极104/漏极106需具有较大的结(Junction)深。因此,漏电流的情况会更加恶化。
上述常见快闪存储单元结构中,源极与漏极间的漏电流现象日益恶化。而且,无法在不增加单元尺寸以及制作方法成本的情况下,有效提高控制栅与浮置栅之间的耦合电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结构,其沟道区为一片薄膜,并依序由浮置栅以及控制栅所包覆环绕。所以,源极与漏极间的漏电流可获得有效改善。此外,由于沟道区为浮置栅与控制栅所环绕。因此,本发明的快闪存储单元的电流可在沟道区的两侧导通,而使得快闪存储单元在开启状态(On State)时的电流远大于常见快闪存储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成于沟槽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结构,其浮置栅与控制栅除了将位于沟槽上方的沟道薄膜环绕住外,还可形成于沟道薄膜与沟槽底部之间的空间。由于,可利用增加沟槽的深度来提高浮置栅与控制栅的叠合面积,而提高浮置栅与控制栅之间的电容耦合比。因此,在不增加快闪存储单元的尺寸下,即可轻易地获得较高的浮置栅与控制栅电容耦合比,而使浮置栅获得较高的耦合电压,进而降低快闪存储单元的写入/抹除电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在沟道区域形成尺寸大于沟道的沟槽,并在沟槽的侧壁旁制作间隙壁(Spacer)后,填入牺牲层(Sacrificial Layer)。接着,在牺牲层上形成沟道薄膜后,移除沟槽内的牺牲层,而使沟道薄膜如同独木桥(Single-plankBridge)般跨在间隙壁上,并使沟道薄膜与沟槽底部之间具有一空间。利用控制沟道薄膜与沟槽底部间的空间的深度,可调整后续形成于此空间的浮置栅以及控制栅的叠合面积,从而改善浮置栅与控制栅间的电容耦合比。
根据以上所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至少包括:一基底,且所述基底上至少包括一隔离区、一沟道区、一沟槽位于所述隔离区上、以及一源极与一漏极分别位于所述沟道区的两侧,所述隔离区的尺寸大于所述沟道区的尺寸,且所述隔离区涵盖住全部的所述沟道区;多个间隙壁位于所述沟槽的侧壁旁;一结晶半导体薄膜位于所述沟槽的一部分上,且所述结晶半导体薄膜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源极以及所述漏极连接,其中在该结晶半导体薄膜、该间隙壁、该沟槽的底部间构成一中空区域;一氧化层;一浮置栅,其由一第一部分浮置栅及第二部分浮置栅所组成;一介电层,其由一第一部分介电层及第二部分介电层所组成;以及一控制栅,所述结晶半导体薄膜依序被所述氧化层、所述浮置栅的第一部分、所述介电层的第一部分、以及所述控制栅所环绕并包覆,且所述沟槽以及所述间隙壁依序被所述浮置栅的第二部分、所述介电质的第二部分、以及所述控制栅所覆盖。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至少包括:一基底,此基底上至少包括一隔离区、一沟道区、以及一沟槽位于隔离区上,其中上述的隔离区的尺寸大于沟道区的尺寸,隔离区涵盖住全部的沟道区;一源极以及一漏极分别位于上述的沟道区的两侧;多个间隙壁位于上述的沟槽的侧壁旁以及隔离区上;一结晶半导体薄膜位于上述之间隙壁的一部分上,且此结晶半导体薄膜分别与源极以及漏极连接;一氧化层环绕在上述的结晶半导体薄膜旁并将此结晶半导体薄膜包覆住;一浮置栅,其中此浮置栅的一部分环绕在上述的氧化层旁并将氧化层包覆住,且此浮置栅的另一部分覆盖在上述的间隙壁、隔离区、以及沟槽上,而此浮置栅的材料为多晶硅;一介电层,其中此介电层的一部分环绕在结晶半导体薄膜外的浮置栅旁并将此部分的浮置栅包覆住,且此介电层的另一部分则覆盖在另一部分的浮置栅上;以及一控制栅,其中此控制栅环绕在结晶半导体薄膜外的介电层旁并将此部分的介电层包覆住,且此控制栅并覆盖在介电层的另一部分上,而此控制栅的材料为多晶硅。根据以上所述的再一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提供一基底,且所述基底上至少包括一隔离区以及一沟道区,所述隔离区的尺寸大于所述沟道区的尺寸,且所述隔离区涵盖住全部的所述沟道区,而所述隔离区中充填有一绝缘材料;移除所述隔离区的所述绝缘材料的一部分,从而在所述隔离区上形成一沟槽位于所述基底中;形成多个间隙壁位于所述沟槽中且位于所述沟槽的侧壁旁;形成一牺牲层覆盖所述隔离区、所述沟槽、以及所述间隙壁,且所述牺牲层填满所述沟槽;形成一非晶硅半导体层覆盖在所述基底、所述间隙壁、以及所述牺牲层上;进行一再结晶步骤,从而使得覆盖在所述基底上的所述非晶硅半导体层与所述基底结合在一起,并使得位于所述隔离区上的所述非晶硅半导体层形成一结晶半导体薄膜;移除非位于该沟道区上的所述结晶半导体薄膜,而仅留下位于所述沟道区上的所述结晶半导体薄膜,且将其作为沟道,并暴露出所述间隙壁以及所述牺牲层;移除所述牺牲层,并暴露出所述沟槽的一底部,从而使得位于所述沟道区上的所述沟道、所述间隙壁、以及所述沟槽的所述底部之间构成一中空区域,并使得所述沟道与所述沟槽之间形成多个狭缝;形成一氧化层覆盖所述沟道;形成一浮置栅覆盖所述氧化层、所述中空区域的侧壁、以及所述中空区域的底部;形成一介电层覆盖所述浮置栅;以及形成一控制栅覆盖所述介电层,进而形成所述沟道为依次由所述氧化层、浮置栅、介电层、及控制栅所包覆环绕的结构。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提供一基底,且此基底上至少包括一隔离区以及一沟道区,其中上述的隔离区的尺寸大于沟道区的尺寸,而且此隔离区涵盖住全部的沟道区,而此隔离区中充填有一绝缘材料;移除位于隔离区中的绝缘材料的一部分,从而在此隔离区上形成一沟槽位于上述的基底中;形成多个间隙壁位于沟槽中,并且位于沟槽的侧壁旁;形成一牺牲层覆盖隔离区、沟槽、以及间隙壁,且此牺牲层填满沟槽,其中间隙壁的材料与牺牲层的材料为选自不同的介电材料;形成一非晶硅(Amorphous)半导体层覆盖在上述的基底、间隙壁、以及牺牲层上;进行一再结晶(Recrystallization)步骤,从而使得位于上述的隔离区上的非晶硅半导体层形成一结晶半导体薄膜,并使得覆盖在基底上的非晶硅半导体层与基底结合在一起,其中此再结晶步骤的温度介于约500℃至约600℃之间,且此再结晶步骤进行的时间介于约0.5小时至约6小时之间;移除部分的结晶半导体薄膜,而仅留下位于沟道区上的另一部分的结晶半导体薄膜,并暴露出间隙壁的一部分以及牺牲层的一部分;移除上述的牺牲层,并暴露出沟槽的底部,从而使得上述的结晶半导体薄膜的另一部分、间隙壁、以及沟槽的底部之间构成一中空区域,并使得结晶半导体薄膜的另一部分与沟槽之间形成多个狭缝;形成一氧化层覆盖结晶半导体薄膜残留的部分,其中此氧化层为隧穿氧化层;形成一浮置栅覆盖上述的氧化层、中空区域的一侧壁、以及中空区域的一底部,其中此浮置栅的材料为多晶硅;形成一介电层覆盖浮置栅,其中此介电层为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ONO)所构成的堆叠结构;以及形成一控制栅覆盖介电层,而此控制栅的材料为多晶硅。其中,本发明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源极以及漏极可在上述的非晶硅半导体层形成前,或者是在控制栅形成后,利用例如离子注入的方式,将离子注入沟道区两旁的基底中而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堆叠式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剖面图;
图2至图15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流程图,其中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9的俯视图,图10为图11与图12的俯视图,图13为图14与图15的俯视图。
图中
100快闪存储单元         102基底          104源极
105沟道区               106漏极          108隧穿氧化层
110浮置栅               112介电层        114控制栅
200基底                 202隔离区        204沟道区
206沟槽                 208源极区        210漏极区
212器件区               214间隙壁        216牺牲层
218源极                 220漏极          222结晶半导体薄膜
224中空区域             226狭缝          228氧化层
230浮置栅               232介电层        234控制栅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可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闪存的需求大幅提高。如何发展出新世代的闪存以及缩减快闪存储单元的尺寸,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趋势。本发明公开一种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能有效降低源极与漏极间的漏电流,并能提高开启状态的单元电流。而且,能在不改变单元尺寸下,获得较高的浮置栅与控制栅间的电容耦合比,达到降低快闪存储单元的写入/抹除电压的目的。为了使本发明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下列描述并配合图2至图15的图标。请参照图2以及图3,其中图3为图2的俯视图。首先在半导体的基底200上形成多个隔离区202(仅绘示位于预设的器件区212中的隔离区202)。其中,预设的器件区212主要包括源极区208、沟道区204、以及漏极区210。
目前,半导体器件的隔离区202通常采用浅沟槽隔离(Shallow TrenchIsolation;STI)制作方法来制作,其先在基底200上形成沟槽状开口,再在此沟槽状开口中填入绝缘材料而形成。在本发明中,隔离区202的尺寸大于沟道区204的尺寸,如图3所示。接着,利用例如蚀刻的方式去除部分的绝缘材料,而在隔离区202上形成较浅的沟槽206,如图2所示。
请参照图4,当沟槽206形成后,先沉积一层介电薄膜(仅绘示间隙壁214的部分)覆盖在基底200、隔离区202、以及沟槽206上。再利用例如非等向性(Anisotropic)蚀刻的方式蚀刻此介电薄膜,从而在隔离区202上的沟槽206的侧壁旁形成间隙壁214。其中,间隙壁214的材料可例如为氧化硅以及氮化硅(Si3N4)等,且间隙壁214可用以隔离后续形成的栅极与源极218以及漏极220(见图5)。此时,形成牺牲层216覆盖在基底200、间隙壁214、以及隔离区202上,并填满沟槽206。其中,牺牲层216的材质为介电材料,例如氮化硅以及氧化硅等。然而,牺牲层216的材料需不同于间隙壁214的材料,以在后续去除牺牲层216时不致对间隙壁214造成损害。此外,牺牲层216的化学机械研磨率(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Rate;CMP Rate)近似于基底200的化学机械研磨率,且牺牲层216与基底200以及隔离区202之间具有高蚀刻选择比(Selectivity)。再利用例如化学机械研磨的方式进行牺牲层216的平坦化,从而将位于基底200上的牺牲层216去除,而留下沟槽206中的牺牲层216。然后,利用例如离子注入法将离子掺杂至基底200上的源极区208以及漏极区210,而在沟道区204的两旁形成源极218以及漏极220,如图5所示。其中,当所形成的源极218与漏极220为N+型时,快闪存储单元为N型,而当所形成的源极218与漏极220为P型时,则快闪存储单元为P型。此外,源极218与漏极220亦可在快闪存储单元的控制栅极结构完成后,再利用离子注入等方式来植布。
请同时参照图6以及图7,其中图7为图6的结构的俯视图。先沉积一层非晶硅半导体薄膜(未绘示)覆盖在基底200、源极218、漏极220、牺牲层216、以及间隙壁214上。再利用例如固相外延(Solid Phase Epitaxy)技术对此非晶硅半导体薄膜进行再结晶步骤,从而使得此非晶硅半导体薄膜结晶形成单晶硅半导体薄膜。其中,进行非晶硅半导体薄膜的再结晶步骤是将温度控制在介于约500℃至约600℃下,进行约0.5小时至约6小时。由于,位于基底200、源极218、以及漏极220上的非晶硅半导体薄膜经再结晶步骤后会顺着基底200、源极218、以及漏极220原来的晶格方向成长,而与基底200、源极218、以及漏极220结合在一起。因此,仅在隔离区202的牺牲层216以及间隙壁214上形成结晶半导体薄膜222。此时,进行结晶半导体薄膜222的掺杂,而将N型掺质(对P型快闪存储单元)或P型掺质(对N型快闪存储单元)注入结晶半导体薄膜222中。然而,此掺杂步骤亦可在非晶硅半导体层沉积时,临场(In-situ)同时进行。结晶半导体薄膜222分别与源极218以及漏极220接合,可用以作为本发明的快闪存储单元的沟道。接着,去除器件区212外的结晶半导体薄膜222,并约暴露出部分间隙壁214以及部分的牺牲层216,如图7所示。
请同时参照图8以及图9,图9绘示沿着图8的I-I剖面线所获得的剖面图。此时,便可从牺牲层216所暴露的部分进行蚀刻,从而将其余的牺牲层216移除,而暴露出沟槽206的底部。于是,在结晶半导体薄膜222、间隙壁214、以及沟槽206的底部之间形成中空区域224,如图9所示。而且,结晶半导体薄膜222与沟槽206之间形成多个狭缝226,如图8图所示。
接着,请一并参照图10、图11、以及图12,其中图11为沿着图10的II-II剖面线所获得的剖面图,而图12则是沿着图10的III-III剖面线所获得的剖面图。先形成氧化层228包覆环绕着结晶半导体薄膜222,并覆盖基底200,其中环绕着结晶半导体薄膜222的氧化层228是用以作为本发明的快闪存储单元的隧穿氧化层,而氧化层228的厚度较佳是大于80,更佳是约100,以确保器件的可靠度。再沉积浮置栅230的材料,例如多晶硅以及非晶硅,包覆环绕住氧化层228,并覆盖中空区域224的底部以及中空区域224的侧壁。利用例如等向性蚀刻的方式将沟槽206外的浮置栅230材料以及氧化层228去除,而形成如图11与图12所示的结构。为了使后续的材料层能顺利的形成,狭缝226不能被完全掩盖或填满,如图10与图12所示。
请同时参照图13至图15,其中图14是绘示沿着图13的IV-IV剖面线所获得的剖面图,而图15则是绘示沿着图13的V-V剖面线所获得的剖面图。在完成浮置栅230后,先沉积介电层232环绕包覆浮置栅230(包括位于沟槽206内的浮置栅230)以及基底200,其中介电层232可例如为内多晶硅介电层,且介电层232可例如为由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ONO)所构成的堆叠材料层,以提供较佳的阻绝能力,来避免浮置栅230中的电荷经由介电层232逃脱进入控制栅234。再沉积控制栅234的材料,例如非晶硅以及多晶硅,环绕并包覆住介电层232,包括位于沟槽206内的介电层232。然后,将控制栅234的图案成形,而完成本发明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如图14与图15所示。
本发明的浮置栅230与控制栅234的叠合面积可利用变化结晶半导体薄膜222与沟槽206底部间的中空区域224的深度,来加以调整。并且,藉此改善浮置栅230与控制栅234之间的电容耦合比。
本发明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数据写入操作可采用例如沟道热电子注入(CHEI)的方式。进行数据写入操作是将源极218接地或使其电压为0伏特,且将漏极220的电压设定在约为3伏特,并同时将控制栅234接高电压,例如约12伏特。由于,源极218内的电子受到源极218与漏极220的电压差的驱动,使其经由沟道,即结晶半导体薄膜222,向漏极220移动。电子在结晶半导体薄膜222中行进的同时,受到高沟道电场加速而能量升高。特别在邻近漏极220时,电子的能量将大量增加,而产生热电子效应。利用热电子效应使得部分的电子具有足以越过氧化层228的能障的能量,再加上控制栅234的高电压的吸引,驱使电子穿过氧化层228注入浮置栅230中,而完成数据的写入。
本发明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数据抹除操作,可采用例如FN隧穿效应的源极/漏极式抹除法来进行。使控制栅234接地或对其施加负电压,并对源极218、漏极220、或者同时对源极218与漏极220施加高电压,例如约12伏特。利用源极218及/或漏极220的高电压,吸引位于浮置栅230内的电子,使这些电子穿过氧化层228经结晶半导体薄膜222进入源极218及/或漏极220,便完成了数据的抹除。
本发明的一优点就是因为本发明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结构的沟道为结晶半导体薄膜,并受到浮置栅以及控制栅的包覆环绕。因此,不但可避免短沟道效应,更可有效改善源极与漏极间的漏电流,且电流可同时在沟道的两侧导通,而提高存储单元的开启状态的电流。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就是可在不增加快闪存储单元的尺寸下,仅仅利用增加沟槽的深度,便可使浮置栅与控制栅的叠合面积变大。同此,可提高浮置栅与控制栅之间的电容耦合比,而达到降低快闪存储单元的写入/抹除电压的目的。
如熟悉此技术的人员所了解的,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内。

Claims (12)

1.一种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至少包括:
一基底,且所述基底上至少包括一隔离区、一沟道区、一沟槽位于所述隔离区上、以及一源极与一漏极分别位于所述沟道区的两侧,所述隔离区的尺寸大于所述沟道区的尺寸,且所述隔离区涵盖住全部的所述沟道区;
多个间隙壁位于所述沟槽的侧壁旁;
一结晶半导体薄膜位于所述沟槽的一部分上,且所述结晶半导体薄膜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源极以及所述漏极连接,其中在该结晶半导体薄膜、该间隙壁、该沟槽的底部间构成一中空区域;
一氧化层;
一浮置栅,其由一第一部分浮置栅及第二部分浮置栅所组成;
一介电层,其由一第一部分介电层及第二部分介电层所组成;以及
一控制栅,所述结晶半导体薄膜依序被所述氧化层、所述浮置栅的第一部分、所述介电层的第一部分、以及所述控制栅所环绕并包覆,且所述沟槽以及所述间隙壁依序被所述浮置栅的第二部分、所述介电质的第二部分、以及所述控制栅所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壁的材料为一介电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半导体薄膜为所述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一沟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层为一隧穿氧化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置栅的材料以及所述控制栅的材料为多晶硅。
6.一种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
提供一基底,且所述基底上至少包括一隔离区以及一沟道区,所述隔离区的尺寸大于所述沟道区的尺寸,且所述隔离区涵盖住全部的所述沟道区,而所述隔离区中充填有一绝缘材料;
移除所述隔离区的所述绝缘材料的一部分,从而在所述隔离区上形成一沟槽位于所述基底中;
形成多个间隙壁位于所述沟槽中且位于所述沟槽的侧壁旁;
形成一牺牲层覆盖所述隔离区、所述沟槽、以及所述间隙壁,且所述牺牲层填满所述沟槽;
形成一非晶硅半导体层覆盖在所述基底、所述间隙壁、以及所述牺牲层上;
进行一再结晶步骤,从而使得覆盖在所述基底上的所述非晶硅半导体层与所述基底结合在一起,并使得位于所述隔离区上的所述非晶硅半导体层形成一结晶半导体薄膜;
移除非位于该沟道区上的所述结晶半导体薄膜,而仅留下位于所述沟道区上的所述结晶半导体薄膜,且将其作为沟道,并暴露出所述间隙壁以及所述牺牲层;
移除所述牺牲层,并暴露出所述沟槽的一底部,从而使得位于所述沟道区上的所述沟道、所述间隙壁、以及所述沟槽的所述底部之间构成一中空区域,并使得所述沟道与所述沟槽之间形成多个狭缝;
形成一氧化层覆盖所述沟道;
形成一浮置栅覆盖所述氧化层、所述中空区域的侧壁、以及所述中空区域的底部;
形成一介电层覆盖所述浮置栅;以及
形成一控制栅覆盖所述介电层,进而形成所述沟道为依次由所述氧化层、浮置栅、介电层、及控制栅所包覆环绕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非晶硅半导体层的步骤前,还至少包括形成一源极以及一漏极于所述基底中,且所述源极以及所述漏极分别位于所述沟道区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控制栅的步骤后,还至少包括形成一源极以及一漏极于所述基底中,且所述源极以及所述漏极分别位于所述沟道区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壁为一介电材料,且所述牺牲层为另一介电材料。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牺牲层与所述基底以及所述隔离区中的所述绝缘材料之间具有高蚀刻选择比,且所述牺牲层的化学机械研磨率近似于所述基底的化学机械研磨率。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再结晶步骤的一温度介于500℃至600℃之间,且所述再结晶步骤的一时间介于0.5小时至6小时之间。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层为一内多晶硅介电层,且所述介电层为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堆叠结构。
CN 02107869 2002-03-25 2002-03-25 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2885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07869 CN1228852C (zh) 2002-03-25 2002-03-25 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07869 CN1228852C (zh) 2002-03-25 2002-03-25 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7439A CN1447439A (zh) 2003-10-08
CN1228852C true CN1228852C (zh) 2005-11-23

Family

ID=2804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07869 Expired - Lifetime CN1228852C (zh) 2002-03-25 2002-03-25 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2885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7776B (zh) * 2010-01-05 2013-03-27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埋入式栅极字元线装置的堆迭式电容结构及电容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7439A (zh) 2003-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9922B2 (en) Methods of forming memory devices with isolation structures
JP3096401B2 (ja) 二重制御ゲートを有するsoi上の半導体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セ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274491B1 (ko) 스페이서 플래쉬 셀 공정
US6323085B1 (en) High coupling split-gate transistor and method for its formation
JPH0685274A (ja) トレンチ型eeprom
US8284616B2 (en) Trench memory structure operation
CN1954434A (zh) 利用双多晶硅的位线注入
TWI306312B (en) Floating gate memory cells with increased coupling ratio
US6720218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rizontal surrounding gate flash memory cell
CN1956171A (zh) 形成非易失性存储器件的方法及由此形成的器件
US6531733B1 (en) Structure of flash memory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799275B (zh) 一种存储单元、存储器及存储器的制备方法
KR20000057745A (ko) 스플릿 게이트 메모리 셀
CN1992233A (zh) 具有垂直分裂栅结构的闪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228852C (zh) 平面环绕栅极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228853C (zh) 快闪存储单元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TW201214678A (en) EEPROM cell
CN103872059A (zh) P型沟道闪存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242481C (zh) 一种高耦合率快闪存储器的制造方法
CN1423320A (zh) 非平面结构的非挥发性存储器单元及制作方法
CN109285840B (zh) 3d-nand闪存及其工作方法
KR20080037229A (ko) 세 가지 상태를 갖는 비휘발성 메모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237608C (zh) 一种改善快闪存储器可靠性的方法
US20030181051A1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flash memory cell
CN1200448C (zh) 分闸式快闪记忆胞的选择闸极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2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