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4915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4915A
CN1224915A CN 99101242 CN99101242A CN1224915A CN 1224915 A CN1224915 A CN 1224915A CN 99101242 CN99101242 CN 99101242 CN 99101242 A CN99101242 A CN 99101242A CN 1224915 A CN1224915 A CN 1224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lug
unit
electromagnetic relay
movabl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1012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03C (zh
Inventor
西川丰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4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4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在电磁继电器中,将啮合槽形成在可移动触点两侧的上方,插件在可移动弹簧板侧边有凸起,在凸起的端部上有与两个啮合槽啮合的啮合凸起。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
图11是表示普通电磁继电器实例的局部侧视图。
在图11中,电磁继电器90包括固定接线板91,可移动弹簧板92,驱动部分93,插件94和装配上述这些部件的本体和外壳(未示出)。
固定接线板91的上部有固定接线板911,下部是连接端912。可移动弹簧板92的上部有面对固定触点911的可移动触点921,下部是连接端922。
驱动部分93包括L形板状的衔铁,线圈绕组932和铁心933利用磁力基本垂直地驱动衔铁931的上部931a,从而大致水平地移动衔铁931的下部931b。
图12表示可移动弹簧板92和插件94的透视图。
可移动弹簧板25在其可移动触点921上方有圆形啮合孔932。插件94呈圆盘状。在啮合孔923侧的插件94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可嵌入啮合孔923的圆柱形嵌入部分941。在另一表面上,形成矩形凸起942,该凸起942与形成于衔铁931中的切口(未示出)啮合。
图13是表示处于“断开”状态的电磁继电器90的局部侧视图。图14是表示处于“导通”状态的电磁继电器90的局部侧视图。下面,参照图13和图14说明电磁继电器90的导通/断开工作。
在电磁继电器90处于图13所示的“断开”状态的条件下,通过线圈绕组932和铁心933的磁力,衔铁931被吸引至铁心933的上部;也就是说,衔铁931的上部931a大致向下移动。结果,衔铁931的下部931b大致向左移动。响应于这种移动,与下部931b的切口(未示出)啮合的带有凸起942的插件94被移动,同时大致向左推动可移动弹簧板92的上部。
结果,可移动触点921与固定触点922接触(图14),从而使连接端912和922相互电连接。
另一方面,在电磁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的条件下,为了利用弹性力使可移动弹簧板92复位,使例如磁力消除,可移动弹簧板92的上部便大致向右推压插件94,从而衔铁931的下部931b大致向右移动。
结果,可移动触点921移开固定触点911(图13),连接端912和922相互电绝缘(不连接)。
未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No.180786/1996披露了以下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带有可移动触点的可可移动接触弹簧,带有固定触点的固定触点板和插件。可移动触点弹簧在可移动触点下有啮合孔,插件有与啮合孔啮合的凸起。
上述普通电磁继电器90存在以下问题:可移动弹簧板92的啮合孔923的边缘刮伤插件94的嵌入部分941,形成插件粉末。这种插件粉末落在可移动触点921上。因此,当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时,固定触点911和可移动触点921之间的接触变得不充分。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已提出如图15所示的电磁继电器:在该继电器中,啮合孔923设有圆形锥口孔924,以防止嵌入部分941被啮合孔923的边缘磨损。但是,该电磁继电器存在下列困难:在图14中,衔铁931的下部931b围绕衔铁931的弯曲部分顺时针转动,同时可移动弹簧板92的上部围绕其下部逆时针转动。因此,在嵌入部分941和锥口孔924的接触表面上产生一力,使嵌入部分941容易破裂。
在图12的情况下,啮合孔923和嵌入部分941的接触点改变。这可以通过增加孔径来克服;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变得不稳定。在图15的情况下,锥口孔924和嵌入部分941的接触点改变。因此,弹性力不稳定;也就是说,工作不稳定。
另一方面,在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OPI)No.180786/1996中披露的电磁继电器的情况下,在可移动触点下设置啮合槽。因此,即使由啮合槽刮伤凸起形成插件粉末,但可防止插件粉末落在可移动触点上。此外,使啮合槽折叠,以防止凸起被啮合槽刮伤;也就是说,防止形成插件粉末。
在上述未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No.180786/1996的电磁继电器中,插件推压位于可移动触点下的可移动接触弹簧的大致中心部分。可移动接触弹簧本身是垂直延伸的板状弹性部件。因此,使由插件推压的可移动接触弹簧的局部弯曲。于是,固定触点和可移动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力与上述弯曲量减少同样多。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可防止插件粉末落在可移动触点上,并防止当插件推压移动接触部件时,引起的固定触点和可移动触点之间接触压力的减小。
可通过提供下列电磁继电器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固定接触部件,分别在一侧边和在一个方向可观察的另一侧边上有固定触点和第一连接端;
移动接触部件,其具有按这种方式面对固定触点的可移动触点,该方式使得可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和移开固定触点;和在另一侧在一个方向上可观察的第二连接端,其中,在所述可移动触点两侧边,和从所述第一侧面中的所述可移动触点的所述两侧边偏移位置处形成啮合槽;
驱动部分,有可自由移向和移开固定接触部件的衔铁,驱动部分根据外部信号移向和移开移动接触部件;和
插件,其插在移动接触部件和衔铁之间,带有与两个啮合槽的每个啮合槽啮合的啮合凸起。
在电磁继电器中,移动接触部件和插件的啮合部分,即两个啮合槽和两个啮合凸起的啮合部分,被固定在从可移动触点的两侧边至在一个方向可观察的一端部的区域内。因此,如果一个方向是垂直方向,将一端部设置于在垂直方向上观察的上侧边,那么两个啮合槽和两个啮合凸起的啮合部分,就不固定在垂直方向上。因此,即使插件在啮合部分上磨损,插件粉末也决不会落在可移动触点上。
依赖于插件,向固定接触部件推压的移动接触部件部分,不在移动接触部件的中心附近,而在从可移动触点的两侧边至一端部的区域中。因此,可防止固定触点和可移动触点之间接触压力的下降,这种下降是因将插件压靠移动接触部件造成的。
各啮合槽的两个侧边缘部分是圆形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啮合槽和与前者啮合的啮合凸起之间,未产生折叠啮合凸起的力,可防止因啮合槽造成的啮合凸起的磨损。
可以这样改进电磁继电器,使其包括带有隔板的外壳,在隔板内部有沿一个方向拉长的凹槽,衔铁有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切口,插件在衔铁侧的表面上有凸起,该凸起嵌入隔板的凹槽中,从而在隔板凹槽的宽度方向上调整插件的移动,凸起在其嵌入切口的端部有凸出部分。在该变形例中,隔板内在凹槽方向上插件的移动由上述凹槽调整,使电磁继电器稳定地工作。
此外,由隔板的凹槽调整所述插件的移动,以便在两个啮合凸起之间的内部,与固定在两个啮合凸起之间的移动接触部件分隔开。在该电磁继电器中,两个啮合凸起的每个凸起的内部,不与在两个啮合槽之间的可移动接触部件接触,因而更确实地防止因啮合槽产生的啮合凸起的磨损。
图1是表示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3是可移动弹簧板的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可移动弹簧板的正视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图3所示的可移动弹簧板的右视图和后视图;
图6是插件的透视图;
图7A、7B和图7C分别是图6所示的插件的俯视图、正视图和右视图;
图8是可移动弹簧板和插件的透视图;
图9A是从上方观察与插件啮合的可移动弹簧板的剖视图,图9B是表示从右侧观察与插件啮合的可移动弹簧板的剖视图;
图10是局部剖切的所示可移动弹簧板、插件和外壳的透视图;
图11是表示普通电磁继电器实例的局部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可移动弹簧板和插件的透视图;
图13是表示处于“断开”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处于“导通”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侧视图;和
图15是可移动弹簧板和有配置锥口孔的啮合孔的插件透视图。
图1是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电磁继电器10包括:固定接线板(固定接触部件)11;可移动弹簧板(移动接触部件)12;驱动部分13;插件驱动部件14和装配上述部件的本体15和外壳16。外壳16有隔板161,在隔板内有垂直延伸的矩形凹槽161a。
固定接线板11是导电的。固定接线板11在上部有圆柱形固定触点111,在下部有板状连接端(第一连接端)112。
图3是可移动弹簧板12的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可移动弹簧板12的正视图。图5A和图5B分别是可移动弹簧板12的右视图和后视图。可移动弹簧板12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弹性部件。可移动弹簧板12有面对固定触点111的圆柱形可移动触点121,和向下延伸的板状连接端(第二连接端)122。此外,可移动弹簧板12在可移动触点121的两侧上方有一对啮合槽123。折叠各啮合槽123的两侧边缘部分(向左和向右水平延伸的上下边缘部分),用124表示,因此截面是圆形的(R表面)。
可移动弹簧板12有支撑部分125,其嵌入形成于本体15中的凹槽151(图1)。按这样的方式支撑可移动弹簧板12,即可移动触点121与固定触点111分离至某一程度,在该情况下可使前者121与后者111接触(参照图2)。
返回到图2,驱动部分13包括L形板状衔铁131;线圈绕组132,该线圈绕组132利用磁力大致垂直地驱动衔铁131的上部131a,从而基本水平地移动衔铁131的下部131b;铁心133;一对线圈接线端134和支架135。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驱动部分13的结构。如图1所示,衔铁131的下部131b有沿中心线的垂直切口131c。在与本体15成一体的圆柱形部分151的外部圆柱形表面上绕制线圈绕组132,线圈绕组132的两端连接一对线圈接线端134。铁心133嵌入圆柱形部分152,支架135从下方嵌入本体15的把架153(图1)。
图6是插件14的透视图。图7A是图6所示的插件14的侧视图。图7B是插件14的正视图。图7C是插件14的右视图。插件14包括基板141,凸起142和143,插件插夹在可移动弹簧板12和衔铁131下部131b之间(图2)。
将凸起142设置在可移动弹簧板12侧的基板141的表面上。啮合凸起142的端部有分别与可移动弹簧板12的啮合槽123啮合的盒状凸起144。在这些啮合凸起144之间的中心部分,有其边缘为圆形的凹槽底部145。凹槽底部145的两端有凹槽145。
将凸起143设置在衔铁下部131b侧的基板141的表面上。在凸起143端部的中心,设置与形成于衔铁131中的切口131c啮合的盒状凸起147。为了使凸起143能够嵌入外壳16的隔板161的凹槽161a,如下设计凸起143:如图6所示,使凹槽161a的水平长度稍短于其水平宽度。
图8是可移动弹簧板12和插件14的透视图。图9A是相互啮合的这些部件的俯视图。图9B是部件的右视图。如图8所示,假设用A表示在插件14的两个啮合凸起144之间的间隔,用B表示在两个啮合槽123之间的可移动弹簧板12的尺寸,按A>B形成插件14和可移动弹簧板12。另一方面,将凸起143嵌入隔板161的凹槽161a,调整插件14的移动。如图9A所示,两个啮合凸起144的内部,与固定于两个啮合槽123之间的可移动弹簧板12分隔开。这一特征防止啮合凸起144被可移动弹簧板12刮伤;即被啮合槽123的底部刮伤。结果,可防止形成插件粉末(或可移动弹簧板12的导电粉末)。
在实施例中,电磁继电器的结构不同于将可移动弹簧板12推向固定接线板11的两个啮合凸起144的结构;也就是说,该结构使凹槽底部145,宽于将可移动弹簧板12推向固定接线板11的啮合凸起144。因此,啮合结构的机械强度高。凹槽底部145的水平长度短于上述尺寸B。
图10是表示局部剖切的可移动弹簧板12、插件14和外壳16的透视图。下面,参照图10说明支撑插件14的结构。将两个啮合凸起144嵌入由本体15支撑的可移动弹簧板12的两个啮合槽123中,而且支撑插件的可移动弹簧板12的侧面,从而完成插件14的啮合。
另一方面,将凸起143嵌入隔板161或外壳16的板161凹槽161a。这一特征防止插件14水平位移(在凹槽161a宽度的方向上)。将形成于凸起143的端部上的凸起147嵌入形成于衔铁131上的切口131c,以便在衔铁侧支撑插件14。在这种情况下,由切口131c的底部来调整插件14的凸起147的向下移动,同时由隔板161的凹槽161a的底部来调整该凸起的向上移动。这一特征消除了使插件14向上过多移动的困难;也就是说,保持支撑插件。
使可移动弹簧板12朝向衔铁131的复位力作用在插件14上。
下面,说明这样构成的实施例的工作。
假设电磁继电器处于图2所示的“断开”状态。当在这种条件时,用线圈绕组132和铁心133产生的磁力将衔铁131的上部131a吸引到铁心133的上部,并使其大致向下移动,衔铁131的下部131b大致向左移动。响应于这种移动,将带有与下部131b的切口131c啮合的凸起147的插件14移动,同时将可移动弹簧板12的上部大致向左按压。结果,可移动触点121与固定触点111接触,使连接端112和122相互电连接。
在这种条件(“导通”状态)下,例如,上述磁力变得低于预定值或被消除时,因其弹性力使可移动弹簧板12的上部复位,插件14被大致向右推回。响应于这种移动,可移动触点121从固定触点111移开,使连接端112和122相互不电连接。
下面,说明每个啮合槽123的折叠件124的作用。
以下详细说明连续运行直至电磁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的电磁继电器的工作。衔铁131的下部131b围绕衔铁131的弯曲部分顺时针转动,同时可移动弹簧板12的上部围绕其下部逆时针转动。由于它们是折叠的,所以每个啮合槽123的两个侧边缘部分是圆形的。因此,在啮合槽123和与它们啮合的啮合凸起144之间,不产生折叠啮合凸起144的力,啮合凸起144不会被啮合槽123的两个侧边缘磨损。
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防止插件粉末落在可移动触点121上,消除了当插件14推压可移动弹簧板12时,使固定触点111和可移动触点121的接触压力减小的问题。
在实施例中,在可移动触点121两侧边的上方设有两个啮合槽123;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以将啮合槽设置在可移动触点121的两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最有效地防止因插件14推压可移动弹簧板12造成的、固定触点111和可移动触点121的接触压力的减小。也就是说,必要条件是在从可移动触点121的两侧、至可移动触点121上侧的区域内形成啮合槽。
此外,在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啮合凸起144被啮合槽123的两侧边缘磨损,每个啮合槽123都有折叠件124。但是,即使因磨损产生插件粉末,由于可移动触点121不会出现在产生的插件粉末的下方,所以也可以省略防止磨损的处理。但是,不言而喻采用上述防止磨损的处理最好。
此外,在实施例中,将每个啮合槽123的两侧边缘部分形成在折叠件124上,因此该部分是圆形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每个啮合槽123的两侧边缘部分可以是抛光的圆形。也就是说,必要条件是每个啮合槽123的侧边缘部分是圆形的。
从上述说明可知,按照本发明,可防止插件粉末落向可移动触点,可防止因插件对可移动接触部件的压靠造成的、固定触点和可移动触点之间接触压力的降低。
按照本发明,消除了折叠啮合凸起的力,防止了因啮合槽产生的啮合凸起的磨损。
按照本发明,电磁继电器可稳定地工作。
按照本发明,确实防止了因啮合槽造成的啮合凸起的磨损。

Claims (5)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
一固定接触部件,分别在其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有固定触点和第一连接端;
一移动接触部件,具有按这种方式面对所述固定触点的可移动触点,该方式使得所述可移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并离开所述固定触点;和在其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的所述第二侧边上的第二连接端;
一啮合槽,由所述可移动触点两侧边,和从所述第一侧边中的所述可移动触点的两侧边,朝向所述可移动触点的偏移位置限定;
一驱动部分,有可自由移向和移开所述固定部件的衔铁;和
一插件,插夹在所述可移动接触部件和所述衔铁之间,带有与所述啮合槽啮合的啮合凸起。
2.如权利要求1的电磁继电器,其中,每个所述啮合槽的两侧边缘部分是圆形的。
3.如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的电磁继电器,还包括:
一带有隔板的外壳,在隔板内有沿所述固定接触部件的嵌入方向延长的凹槽;
其中,所述衔铁有沿所述嵌入方向延伸的切口,所述插件在所述衔铁侧边的表面上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隔板的所述凹槽中,以调整在所述隔板的所述凹槽宽度方向上所述插件的移动,所述凸起在其嵌入所述切口的端部上有凸起部分。
4.如权利要求3的电磁继电器,其中,所述隔板的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可移动接触部件,和所述凸起的内侧面之间限定的间隙内。
5.如权利要求1的电磁继电器,其中,在所述啮合凸起之间限定的间隙,大于在所述啮合槽之间限定的长度。
CN 99101242 1998-01-27 1999-01-26 电磁继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39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561/1998 1998-01-27
JP14561/98 1998-01-27
JP01456198A JP3948091B2 (ja) 1998-01-27 1998-01-27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4915A true CN1224915A (zh) 1999-08-04
CN1123903C CN1123903C (zh) 2003-10-08

Family

ID=11864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10124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3903C (zh) 1998-01-27 1999-01-26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948091B2 (zh)
CN (1) CN1123903C (zh)
TW (1) TW42300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605C (zh) * 2002-11-08 2007-01-1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0433220C (zh) * 2004-04-02 2008-11-12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2969205A (zh) * 2011-09-01 2013-03-13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CN105556634A (zh) * 2013-09-20 2016-05-04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有源电部件
CN105632841A (zh) * 2011-06-28 2016-06-01 株式会社美姿把 电磁继电器
CN111801763A (zh) * 2018-03-27 2020-10-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11801761A (zh) * 2018-03-27 2020-10-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6557A1 (ja) * 2004-07-14 2006-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磁リレー
FR2895143B1 (fr) * 2005-12-15 2011-03-18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Equipage mobile pour contacteur electromagnetique et contacteur comportant un tel equipage
JP2008177082A (ja) * 2007-01-19 2008-07-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接点開閉器
JP4858503B2 (ja) * 2008-07-24 2012-01-1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04008924B (zh) * 2014-06-11 2016-07-13 东北林业大学 结构可分解替换的电磁驱动开关电器
CN104201058B (zh) * 2014-09-12 2017-07-14 浙江凡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JP2016177896A (ja) * 2015-03-18 2016-10-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可動接触片の駆動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4605C (zh) * 2002-11-08 2007-01-1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0433220C (zh) * 2004-04-02 2008-11-12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5632841B (zh) * 2011-06-28 2018-04-13 株式会社美姿把 电磁继电器
CN105632841A (zh) * 2011-06-28 2016-06-01 株式会社美姿把 电磁继电器
US9741516B2 (en) 2011-06-28 2017-08-22 Mitsuba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for vehicle
CN102969205A (zh) * 2011-09-01 2013-03-13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CN102969205B (zh) * 2011-09-01 2016-08-17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电磁继电器
CN105556634A (zh) * 2013-09-20 2016-05-04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 有源电部件
CN111801763A (zh) * 2018-03-27 2020-10-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11801761A (zh) * 2018-03-27 2020-10-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US11322327B2 (en) 2018-03-27 2022-05-03 Omron Corporation Relay
CN111801763B (zh) * 2018-03-27 2022-06-1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US11380504B2 (en) 2018-03-27 2022-07-05 Omron Corporation Relay with card made from resin
CN111801761B (zh) * 2018-03-27 2023-08-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23003B (en) 2001-02-21
CN1123903C (zh) 2003-10-08
JPH11213839A (ja) 1999-08-06
JP3948091B2 (ja) 200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903C (zh) 电磁继电器
CN2789960Y (zh) 连接器
CN1282277C (zh) 触点及装有该触点的电连接器
US9466907B2 (en) Connector
US104909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864524B2 (en) Connector
JP2018113163A (ja) 可動コネクタ
CN1656651A (zh) 电力连接器
CN101867105B (zh) 接触器和连接器
CN1189251A (zh) 板对板的配合组件
CN1230945C (zh) 卡边连接器
CN1653650A (zh) 连接端子
CN103378487A (zh) 电连接器
KR970702596A (ko) 낮은 프로파일 전기 커넥터(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1017565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269275A (zh) 将工具安装到卡盘上的偶联器
CN1247395A (zh) 销钉栅格阵列组件的电气接插件
JP2009199878A (ja)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及びpga型ic用ソケット
CN1124414A (zh) 电气连接器
EP1349240A2 (en) Connector in which movement of contact portion of contact is guided by insulator
CN102544799A (zh) 触点和连接器
CN1638204A (zh) 一种连接器
US6149468A (en) Card edge connector
CN101079350A (zh) 电子元件
WO1996002960A1 (en) Zif for plastic chip carri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1981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