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3504C - 一种登电梯门和电梯间门之间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登电梯门和电梯间门之间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3504C
CN1223504C CN 02105552 CN02105552A CN1223504C CN 1223504 C CN1223504 C CN 1223504C CN 02105552 CN02105552 CN 02105552 CN 02105552 A CN02105552 A CN 02105552A CN 1223504 C CN1223504 C CN 12235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rod
elevator
connecting device
door
esca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055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81394A (zh
Inventor
J·沃捷
D·赫劳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 Elevator Co filed Critical Otis Eleva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381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1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35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350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B13/16Door or gate locking devices controlled or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condition of cage, e.g. movement or position
    • B66B13/18Door or gate locking devices controlled or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condition of cage, e.g. movement or position without manually-operable devices for completing locking or unlocking of doors
    • B66B13/20Lock mechanisms actuated mechanically by abutments or projections on the c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由登电梯门锁机械驱动的电梯间门的装置包括:一可变形的铰接的平行四边形组件,包括两个垂直板(12,121),倒T形的上横杆(32)和下横杆(34);予拉伸的弹簧(44),其端部分别连接到一个板和支撑板,促使可变形的组件回复到分开的位置;两个由截面为L形的结构件构成的垂直杆(48,481),包括一个平直边(49)和一个弯曲边(51),通过铰接的平行四边形(52,54,521,541)悬挂机构将所述杆悬挂在板上,其两个弯曲边转到互相面对;和电梯间门锁定机构(61),设置成可在所述支撑板(40)上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登电梯门和电梯间门之间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于电梯间门和登电梯门之间的连接装置。
连接装置是一种连接到电梯间门的机械系统,一方面可以促动登电梯门的锁使其锁定或打开,另一方面可以使登电梯门与电梯间门互相连接,当登电梯门与电梯间门被驱动系统驱动进行打开和关闭动作时,可使登电梯门与电梯间门同步动作。
登电梯门锁是一种机械装置,除了通过电梯间门作用于该锁,或在紧急情况下由维护人员使用特殊的钥匙从登电梯一侧进行干预之外,可以禁止登电梯门打开。
背景技术
在所属的技术领域,已经知道许多这类连接装置。只要电梯工作正常,这些装置可有令人满意的功能,但是,当出现故障时,则不能保证关在电梯内乘客的绝对安全。例如,如果电梯停在两楼层之间不动而且电流没有切断时,若不经意地给出打开电梯门的指令,就会产生乘客掉到楼面平台的危险,或通过电梯间的缝隙口掉落电梯井的危险。
此外,如果电梯间位于楼层水平面时出现电力故障,乘客将不得不依靠外部的援助来离开电梯。
美国专利US 6021871中提出一种对这些缺点进行改进的连接装置。此装置设有可变形的铰接平行四边形组件,包括两个垂直杆和两个平行板,平行板铰接在与电梯间门上部连接的支撑板的中间,其端部铰接在杆的顶端部和底端部,使杆可以分开或闭合在一起,同时杆和板仍保持平行和垂直。
根据该专利的连接装置另外还包括连接到电梯间的导轨,还设置了滚轮可在上面滚动的入口凸轮,滚轮固定在杆的顶端上并可作枢轴转动。电梯到达楼层打开电梯间门时,凸轮的形状使两个杆相对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分开,凸轮分别与该楼层的登电梯门锁支承的两个滚轮接合,因而打开门锁并使登电梯门和电梯间门连接到一起。
根据该专利的连接装置还包括锁定机构,其包括连接到一个杆的传动杆,传动杆的端部与三角形摇臂的一个顶部铰接。在摇臂的第二顶部设有支撑滚轮,通过第三顶部铰接到锁定件。锁定件设置了能够与设置在电梯间的保持器配合的螺栓,以防止电梯间门打开。支撑滚轮的移动距离受到固定在登电梯门的静止支撑导轨的限制。
通过这种设置,当电梯到达打开区并且给出开门指令时,电梯间门移动对应螺栓和保持器之间游隙的很短移动距离开始打开。该移动导致了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组件的的打开和支撑滚轮与静止支撑导轨的对接,这使得摇臂作枢轴转动并使锁定件脱开锁定。电梯间门连续的打开动作使得平行四边形的组件进行另外的打开,直至杆停靠在登电梯门锁的滚轮上。然后锁脱开锁定并可以与电梯间门同步地朝完全打开位置运动。
相反,当电梯停止在两个楼层平台之间时,因为位于没有支撑导轨的区域,即使给出开门的指令,锁定件仍保持锁定,电梯间门不能打开。
因此,根据所述专利的连接装置可以完全保证乘客的安全,即使电梯停止在两层楼之间时电梯门仍保持锁定,但是当电梯停止在开门区而电力出故障时,则不允许电梯间门和登电梯门从电梯间门的内部打开。
另外,该连接装置比较复杂,因为其使用了大量的需要精确设置的高价部件,如入口凸轮,支撑导轨和摇臂传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登电梯门和电梯间门之间的连接装置来改进这些缺点,该装置可以防止当电梯停止在两层楼之间时门从内部打开,另一方面当电梯间门停在楼层水平面时允许乘客从电梯内部打开电梯间门和登电梯门。
根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具有可变形的铰接的平行四边形组件,包括两个垂直板,倒T形的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两个横杆互相平行并可绕位于连接到电梯间门上部的支撑板的中心作枢轴转动;所述T形横杆的中间突出部连接到所述电梯间门的驱动机构,所以,所述可变形的组件可以在所述垂直板的闭合位置和分开位置之间移动;
预拉伸的弹簧,其端部分别连接到一个所述板和所述支撑板上,可促使所述可变形的组件回复到所述分开位置;
两个由截面为L形的结构件构成的垂直杆,包括一个平直边和一个弯曲边,通过铰接的平行四边形的悬挂机构,所述垂直杆悬挂在所述垂直板上,两个弯曲边转到互相面对,所述悬挂机构允许所述两个垂直杆互相独立地从(原文为到)平衡位置移动到(原文为之间)活动位置,在平衡位置所述两个垂直杆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互相分开,在所述活动位置所述两个垂直杆闭合在一起,在所述垂直杆上设置了一些止动机构;和
电梯间门锁定机构,可在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能够在未锁定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枢轴转动,当所述垂直杆之一到达其活动位置时,所述垂直杆之一的所述止动机构朝所述未锁定位置牵拉所述锁定机构,将所述电梯间门锁定;当所述一个垂直杆位于所述平衡位置时重新回到所述锁定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连接机构的实施例的介绍和参考附图,对本发明将有更好的了解。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当电梯下降接近一个楼层时从电梯间内部看到的处于装配状态的连接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处于正常操作的连接装置的正视图,显示出当电梯停止在楼层水平面时电梯间门未锁定;
图4是连接装置的正视图,显示出电梯停在楼层水平面且发生电力故障时的状态,并显示出电梯间门和登电梯门是如何从电梯内部打开的;
图5显示出当电梯停止在两个楼层之间时连接装置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到3介绍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10的结构。这些图显示出从电梯间外看到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相对于垂直正交平面对称,因此只是对位于图中左侧的部分加以介绍。在右侧的相同部件用加有下标1的相同参考数字表示。
连接装置有两个细长的垂直板12,121,在其长度上的两点16,18和161,181铰接在分别由倒T形的上横杆32和直的下横杆34支承的销24,26和28,30上。这两个横杆总是互相平行,它们长度的中间点36,38铰接在连接到电梯间门42上部的支撑板40上。
板12,121和横杆32,34因此形成了可以变形的铰接平行四边形结构,使板可以从图3所示的分开位置移动到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板同时保持垂直。
拉伸弹簧44的端部分别连接到其中一个板如12和支撑板40上,趋于使铰接的平行四边形结构12,121,32,34回复到板12,121互相分开的位置,在这个位置横杆32,34基本是平行的(见图3)。该位置通过横杆32的一端靠在连接在支撑板40上的止动件46来限定。闭合位置通过T形横杆的另一端靠在连接在支撑板40上的第二止动件47来限定。
通过两个铰接的悬挂机构,两个垂直杆48,481悬挂在板12,121上,两个垂直杆由具有L形截面的结构件构成,各结构件包括作用在对应板上的平直边49和一个弯曲边51。两个杆的弯曲边是相邻的并转成背对背。杆上支承有止动件53,531,止动件的作用将在下面介绍。
悬挂机构是相同的。因此只对图1中左侧显示的机构加以介绍。悬挂机构包括两个平行的悬挂杆52,54,其端部铰接在分别固定到板12上端和下端的销55,59。悬挂杆的另一端部支承放置在板12的椭圆形孔60,62中的销56,58。这些销56,58可在左侧的杆48上钻出的孔64,66中作枢轴转动。因此,板12和对应的杆48以及两个对应的悬挂杆52,54形成了可变形的铰接的平行四边形机构。
椭圆孔60,62具有如图2所示的从底部向顶部并从左到右倾斜的方向。所以当第一垂直杆48通过两个悬挂杆52,54连接到板12时,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处于自然的悬垂低位,如图中所示。图中销56,58停靠在椭圆孔的底边。通过向图2的右侧推动杆48可使杆从这个位置移开直到销56,58停靠在椭圆孔的上端。该位置在图3中显示。
锁定装置61固定在支撑板40的中部,以便绕销63作枢轴转动。锁定装置包括相对所述销对称的S形的枢轴转动件65,以及整体地连接到S形件65的中部的杠杆臂68。在杠杆臂的端部设置了螺栓70,螺栓可与连接电梯间的静止部分的保持器72配合。螺栓70和保持器72可形成电梯间门锁。
锁定装置还设有两个作为备用电路一部分的触点。一个触点75连接到杠杆臂的端部,另一个触点77连接到电梯间。在备用电路闭合之前电梯间不能离开。
在杠杆臂68的重量作用下,锁定装置61倾向于围绕销63转动,直至停靠在连接到支撑板的止动件76上。在这个位置螺栓70与保持器72配合,将电梯间门锁锁定。
图2和3显示了处于装配状态的连接装置。通过分别将铰接的销24,26,28,30分别安装进孔16,161,18,181中并通过未显示的弹性挡圈互相连接起来,板12和121分别安装到倒T形的横杆32和直杆34上。然后板跨接在件65的两端部上。在板的相邻垂直边上形成有切口78,781,可使件65的端部暴露在外。悬挂杆52,54,521,541然后连接到板12,121。杆48,481然后通过将销56,58,561,581引入孔64,66,641,661中而互相连接。通过未显示出的螺帽将这些销保持在所述孔中。
在杆上形成的止动件53,531然后穿过切口78,781,如图3所示,准确地位于枢轴转动件65端部的附近。
通过已知的方式,电梯间门由图2中显示出的驱动机构83推动进行打开和关闭。该机构包括缠绕在驱动轮86和惰轮88上的传动带84。横杆32中间的顶部以铰接的方式通过固定件90连接到带84。
连接装置还包括制动件92,其可绕固定在支撑板40上的枢销94作枢轴转动。制动件92的一端支承销96(见图2),销96倾向于穿入T形横杆32的相对停靠在止动件46的一端的另一端部上的凹槽98。制动件沿销96穿入凹槽98的方向被弹簧100拉动,通过固定在电梯间的过梁上的静止的止动件102,销96可以在电梯间门的闭合移动开始时离开与凹槽接合的位置。
如图2所示,各登电梯门104在顶部设置了锁106,用于将登电梯门锁定。该锁设有固定在登电梯门上的静止件108,并设置了静止的滚筒110。该锁还设有枢轴转动件112,可绕由静止件支承的销114作枢轴转动。枢轴转动件设置了固定在相对滚筒110的销114所在另一侧(原文为相对销114的滚筒110所在另一侧)上的可移动滚筒116。枢轴转动件在可移动滚筒116所在的一侧还设置了配重118,配重倾向于使枢轴转动件向下回到平衡位置,在平衡位置,可移动滚筒实际上与静止滚筒位于同一水平。枢轴转动件在相对配重的端部设置了保持器孔,连接到登电梯门的过梁122的螺栓120可以穿过这个孔。
图2所示的枢轴转动件112处于锁定位置,在锁定位置螺栓120与保持器孔接合。登电梯门然后进行锁定。在这个位置,当连接装置闭合时,滚筒110,116之间测得的水平距离d大于板12,121相邻边之间的距离d1,如图2所示。然而,当连接装置移开时,距离d小于所述板的相邻边的分开距离d2,如图3所示。
如果枢轴转动件112沿图2箭头所指的方向作枢轴转动,螺栓120与保持器脱离接合,可移动滚筒116稍微离开静止滚筒110。
下面将解释连接装置的操作。
操作
1.正常操作的情况
图2和3显示了连接装置的正常操作。当电梯正在移动时,连接装置处于收缩状态,如图2所示。板12,121闭合在一起,垂直杆48,481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处于低位。杆因此可以在登电梯门锁的两个滚筒110,116之间自由穿过。当电梯间门到达位于楼层水平面的止动件时,电梯的管理人员对驱动机构83发出开门指令。该机构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驱动传动带84,致使T形横杆32作枢轴转动,并因此使板12,121分开。连接装置然后处在图3所示的状态。
当T形横杆到达水平位置,制动件92的销96被所述横杆的凹槽98挡住,因此将连接装置固定在打开位置。
板的分开运动传递到垂直杆48,481。在这个运动过程,杆的弯曲边51,511停靠在滚筒110,116上。这样就首先导致登电梯门锁的枢轴转动件112沿顺时针方向作轻微枢轴转动,因此导致登电梯门脱离锁定,然后,由于滚筒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这些杆通过椭圆孔60,62中的悬挂杆52,54,521,541上的销56,561,58,581的枢轴转动使垂直杆48,481上升。
杆到达图3所示的闭合位置。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其上设置的止动件53,531使S形件65以及杠杆68作枢轴转动,安全锁61然后被打开。登电梯门然后在驱动机构83的作用下与电梯间门整体移动。
2.电梯停在楼层平面且出现电力故障的情况
连接装置然后处于图4所示的状态。根据本发明,门仍然可以从内部由乘客手动打开。为此,只要沿图4中箭头的方向推动电梯间门(原文如此)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左侧杆48的边51停靠在滚筒116上并使登电梯门锁打开。此外,所述杆向上和向右上升,其上的止动件53使S形件65作枢轴转动,这样就使安全锁61打开。
当然,打开也可以从登电梯一侧进行。这种情况在图4中显示。可以通过拉动登电梯门使静止的滚筒110运动而与杆481接触,然后使螺栓脱离保持器72来打开门。
3.电梯间停在两个楼层之间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图5中显示。连接装置处于收缩状态。垂直杆48,481处于低位。不可能手动使杆转动,因为从电梯的内部不能接近杆;机械的方式也不行,因为滚筒110,116不在这个水平上。即使电力未切断,乘客给出了开门指令,驱动机构83(见图1)确实将连接装置置于板互相完全分开的打开位置,但是因为缺少滚筒110和116,杆仍将保持在低位,不会对开锁机构81起作用。
因此,门不会从内部打开。因此避免了掉到楼面平台或掉入电梯井的危险。另一方面,维修人员可以使用特殊的钥匙从登电梯一侧绝对安全地打开门。
总之,本发明允许在电梯间位于楼层水平面的任何情况下通过登电梯门锁打开电梯间门和登电梯门,但是禁止当电梯停在两个楼层之间时打开门。

Claims (5)

1.一种可安全地打开的登电梯门和电梯间门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可变形的铰接的平行四边形组件,其包括两个垂直板(12,121),倒T形的上横杆(32)和下横杆(34),所述两个横杆互相平行并可绕位于连接到电梯间门(42)上部的支撑板(40)的中心作枢轴转动;所述T形横杆的中间突出部连接到所述电梯间门的驱动机构(83),所以,所述可变形的组件可以在所述垂直板的闭合位置和所述垂直板的分开位置之间移动;
预拉伸的弹簧(44),其端部分别连接到一个所述板和所述支撑板,促使所述可变形的组件回复到所述分开位置;
两个垂直杆(48,481),由截面为L形的结构件构成,包括一个平直边(49)和一个弯曲边(51),通过铰接的平行四边形(52,54,521,541)悬挂机构的铰接方式,所述垂直杆悬挂在所述垂直板上,两个所述弯曲边转到互相面对,所述悬挂机构允许所述两个垂直杆互相独立地从平衡位置移动到活动位置,在所述平衡位置所述两个垂直杆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互相分开,在所述活动位置所述两个垂直杆闭合在一起,在所述垂直杆上设置了一些止动机构(53,531);和
电梯间门锁定机构(61),其安装成可在所述支撑板(40)上转动,并能够在未锁定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垂直杆之一到达其活动位置时,所述垂直杆(48,481)之一的所述止动机构(53,531)朝所述未锁定位置牵拉所述锁定机构(61),将所述电梯间门锁定;当所述一个垂直杆位于所述平衡位置时重新回到所述锁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所述垂直杆,所述悬挂机构包括两个悬挂杆(52,54),其一端(55,59)分别铰接在所述各垂直杆的上端和下端,其另一端支承销(56,58),所述销容纳在对应的第一垂直板(12)中钻出的椭圆孔(60,62)中,并可在所述各垂直杆钻出的孔中作枢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孔(60,62)的方向是倾斜的,当所述第一垂直杆(48)通过所述两个悬挂杆(52,54)连接到所述第一垂直板(12)时,靠着自身的重量悬挂在低位,在这个位置所述悬挂杆的所述销(56,58)停靠在所述椭圆孔的底边,通过推动使所述销(56,58)停靠在所述椭圆孔的上端,所述第一垂直杆(48)可以从这个位置离开移动到活动位置,所以,在移动中所述第一垂直杆支承的所述止动机构(53)使解锁机构(61)作销轴转动并使所述电梯间门(42)脱开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装置展开时,所述垂直杆(48,481)被滚筒(110,116)推回到所述活动位置,登电梯门锁(106)设置在所述滚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机构闭合时,所述滚筒(110,116)之间测得的水平距离d大于所述垂直板(12,121)的相邻边之间的距离d1,当所述连接装置分开时,小于所述垂直板的相邻边之间分开的距离d2
CN 02105552 2001-04-13 2002-04-12 一种登电梯门和电梯间门之间的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35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105117A FR2823495B1 (fr) 2001-04-13 2001-04-13 Dispositif de couplage entre les portes de cabine et les portes palieres d'un ascenseur, avec securite d'ouverture
FR01/05117 2001-04-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1394A CN1381394A (zh) 2002-11-27
CN1223504C true CN1223504C (zh) 2005-10-19

Family

ID=886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0555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3504C (zh) 2001-04-13 2002-04-12 一种登电梯门和电梯间门之间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812433B1 (zh)
CN (1) CN1223504C (zh)
FR (1) FR2823495B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0176A (zh) * 2009-09-17 2011-04-2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门卡合装置
CN109720971A (zh) * 2017-10-27 2019-05-07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自带轿门锁的电梯轿厢门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00480A1 (de) * 2002-09-18 2004-03-24 Inventio Ag Kabinetür-Schachttür-Kopplungseinrichtung mit Türentriegelungssystem
JP4879477B2 (ja) * 2003-12-08 2012-02-22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エレベータドア駆動装置
JP4516986B2 (ja) * 2004-03-22 2010-08-04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ドア及び乗り場ドア用の連結装置
CN100441492C (zh) * 2006-07-21 2008-12-10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的轿厢门
DE102006049403A1 (de) * 2006-10-19 2008-04-24 Meiller Aufzugtüren GmbH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für die Tür einer Aufzugkabine
ES2727392T3 (es) * 2007-12-18 2019-10-15 Inventio Ag Sistema de bloqueo para una puerta de ascensor
KR100877182B1 (ko) * 2008-07-25 2009-01-07 주식회사 새한특수엘리베이터 엘리베이터 카도어 잠금장치
CH702569B1 (de) * 2010-05-07 2011-07-29 Henseler H Ag Liftschachttür-Entriegelung.
KR101074856B1 (ko) 2011-04-19 2011-10-19 (주)에이엔티 카도어 잠금장치를 포함한 도어벤
KR101074859B1 (ko) 2011-04-19 2011-10-19 (주)에이엔티 카도어 잠금장치를 포함한 도어벤
CN103562117B (zh) * 2011-05-31 2015-05-2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可变轿厢门/竖井门联结器
CN102434059B (zh) * 2011-10-08 2013-09-18 刘树炎 一种防盗防撬的隐形保险柜
CN102785987A (zh) * 2012-06-07 2012-11-21 埃克森塞弗(苏州)电梯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门刀
CN102730531A (zh) * 2012-06-07 2012-10-17 埃克森塞弗(苏州)电梯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梯门刀
CN105366513A (zh) * 2015-12-07 2016-03-02 苏州和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用防扒门刀结构
CN108466907A (zh) * 2018-05-04 2018-08-31 林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主门刀机构
EP3566995B1 (en) * 2018-05-09 2021-06-30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door coupling systems
CN112758794A (zh) * 2019-11-05 2021-05-07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厢门和厅门之间的联动装置和电梯系统
US11772937B2 (en) * 2022-02-25 2023-10-03 G.A.L. Manufacturing Company, Llc Elevator car door contro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774A (en) * 1889-09-10 Hand garden-cultivator
EP0332841B1 (de) * 1988-03-18 1992-04-29 Inventio Ag Türantriebsvorrichtung mit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für Aufzüge
US4926974A (en) * 1989-02-13 1990-05-22 Inventio Ag Elevator car with improved car door clutch
FR2725190B1 (fr) * 1994-09-29 1996-11-15 Otis Elevator Co Dispositif de liaison d'une porte de cabine d'ascenseur et d'une porte de palier pour leur ouverture et fermeture synchron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0176A (zh) * 2009-09-17 2011-04-2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门卡合装置
CN109720971A (zh) * 2017-10-27 2019-05-07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自带轿门锁的电梯轿厢门机装置
CN109720971B (zh) * 2017-10-27 2020-07-14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自带轿门锁的电梯轿厢门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79606A (ko) 2002-10-19
FR2823495A1 (fr) 2002-10-18
CN1381394A (zh) 2002-11-27
KR100812433B1 (ko) 2008-03-10
FR2823495B1 (fr) 200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3504C (zh) 一种登电梯门和电梯间门之间的连接装置
CN109665424B (zh) 一种平层防误移自锁电梯
CN101132983B (zh) 门装置
KR101412790B1 (ko) 카 도어 록
EP2297016B1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in elevator maintenance
CN1955052A (zh) 具有安全装置的索道
CN1839088A (zh) 带有可伸出式地坎的电梯组件
CN1076005C (zh) 自动电梯门的开闭装置和门联接器
CN204917580U (zh) 电梯
JP561199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N1308218C (zh) 具有在紧急状态下人工松开锁定装置的机械的电梯门装置
KR101998714B1 (ko) 기계식 리프트 차량
KR100622395B1 (ko) 자기부상열차 선로에 설치되는 추락방지용 안전 난간구조물
CN1894482A (zh) 用于车库门及类似物的电缆失效装置和包括此装置的门
CN1649791A (zh) 电梯门装置
CN1437556A (zh) 电梯笼顶部扶手装置
CN101666188B (zh) 轨道交通应急门门锁系统
KR200386599Y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양방향 비상정지장치
CN1960935A (zh) 电梯轿厢门锁定装置
CN1303811A (zh) 电梯自动门的门联结器和开闭力传递方法
CN107867619B (zh) 电梯轿厢
CN1629063A (zh)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KR102225597B1 (ko) 위급시 엘리베이터 카도어 개방 장치
CN113753097B (zh) 一种新型单轨吊气动道岔及其锁紧方法
US8544611B2 (en) Elevator safety system with bar to prevent shaft ent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