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1169C - 钓竿 - Google Patents

钓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1169C
CN1221169C CNB02142196XA CN02142196A CN1221169C CN 1221169 C CN1221169 C CN 1221169C CN B02142196X A CNB02142196X A CN B02142196XA CN 02142196 A CN02142196 A CN 02142196A CN 1221169 C CN1221169 C CN 12211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ongation end
fishing rod
axial region
handl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421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6473A (zh
Inventor
山中慎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406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6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11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11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2Connecting devices for parts of the rods
    • A01K87/025Connecting devices for parts of the rods telescop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8Handgrip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一种钓竿,其特征在于:设有钓竿本体、将钓竿本体支承于一端的把手部、设置于把手部的另一端的伸长端、相对把手部轴方向可伸缩地支承伸长端且将伸长端相对把手定位于所希望的位置的定位机构。因为可依据钓鱼的人的体形调整伸长端的尺寸,所以,可提高钓竿的操作性和稳定性。而且,因为此伸长端可自由装卸,所以不要时可取下,根据情况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钓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竿,更详细地讲涉及钓竿的把手构造的改良。
背景技术
例如以前的鳟鱼钓竿为图10所示构造。此竿1装有把手2,竿本体3支承于此把手。在把手2的后端部,有时装有伸长端4。此伸长端4是竿1的所谓调节部件,用于提高竿1的稳定性和操作性。
也就是说,例如为了在钓鱼压力大的管理钓鱼场感知鳟鱼的咬钩,保持秆筲的稳定是重要的,通过装配此伸长端4,将其抵住钓鱼的人的肩,把持住竿,抑制住由收线产生的秆筲震颤,使竿1能够稳定。还有,鱼咬钩后,使此伸长端抵接于肘部,竿1的操作变得轻松。
发明内容
但是,通过装配此伸长端4谋求提高竿稳定性时,伸长端4的尺寸L必须适合人的体形。
但是,对于以前的竿1,其构造仅为在竿1的后端部装卸伸长端的构造。因此,上述尺寸L不能与钓鱼的人的体型相适合,即使装配伸长端,钓鱼的人有时也不能容易地保持竿1的稳定。
所以,本发明是提供可根据钓鱼的人的体形设定伸长端4的尺寸的钓竿。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涉及的钓竿,其特征在于,设有钓竿本体、将钓竿本体支承于一端的把手部、设置于把手部的另一端的伸长端以及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支承伸长端且相对把手部将伸长端定位于所希望的位置,伸长端相对把手部轴向方向可伸缩,同时,该定位机构使上述伸长端支承于上述把手部并可相对该把手部自由装卸。
依据此构成,可使伸长端相对把手部伸缩,而且可定位于所希望的位置。据此,可根据钓鱼的人的体形设定伸长端的尺寸。
而且,上述定位机构是可使上述伸长端相对上述把手自由装卸的支承构造,可设置卸下上述伸长端时安装尾塞的尾塞安装部。
依据此构成,在不需要伸长端时可将其取下。此时,可将尾塞安装在尾塞安装部。
(2)上述定位机构具有收纳部和固定部,其中,收纳部形成于把手内部,在收纳部内部上述伸长端可进退;固定部设置于上述把手部,并可在紧固伸长端的紧固状态及解除紧固状态的解除状态之间变化状态。
依据此构成,因为伸长端相对把手部内部进退,所以即使使伸长端的尺寸进行各种变化,把手部的其它部分的外形尺寸和形状不变。所以,不存在由改变伸长端的尺寸而使钓竿的操作性受损的问题。而且,因为伸长端是靠固定部紧固固定,所以即使反复进行伸长端的定位或定位的解除,也可防止损伤伸长端。
特别是,上述固定部可构造成紧固状态时,通过弹性构件紧固上述伸长端的构造。这样使用弹性构件紧固伸长端,可以可靠防止损伤伸长端。而且,因为可加大伸长端的固定力,所以可确实地定位伸长端。
(3)具体地说,上述固定部可具有轴毂、螺母和环状弹性构件,其中,轴毂设置于上述把手部的另一端,在使上述伸长端穿过的状态下将其支承;在上述伸长端穿过状态下,螺母与轴毂相配合;环状弹性构件围绕伸长端并配置于上述轴毂和螺母之间。
依据此构造,通过旋入螺母,该螺母和轴毂的相对位置改变,环状弹性构件由于螺母和轴毂产生弹性变形。此状态为固定部的紧固状态。因为弹性构件被设置为围绕伸长端,即嵌入伸长端的外周面的状态,所以弹性变形后,环状弹性构件压在伸长端的外周面。因此,伸长端被环状弹性构件紧固,而相对把手部被定位。
一方面,逆向旋转螺母,上述环状弹性构件的弹性变形恢复,通过上述环状弹性构件紧固的把手部的紧固得以解除。另一方面,此状态为固定部的解除状态,据此,伸长端相对把手部可自由伸缩。
上述环状弹性构件通过保持器保持,保持器可设定为自由滑动地保持环状弹性构件的外周面。这样的话,即使环状弹性构件变形、被伸长端推压,也可充分地旋入螺母,可靠地固定伸长端。也就是说,若不设置保持器,环状弹性构件被伸长端推压时,就不得不考虑由于两者之间产生的摩擦,螺母不能充分旋入的问题。但是,由于设置此保持器,即使上述摩擦力变大,由于保持器和环状弹性构件滑动,可使螺母充分旋入。
(4)上述伸长端具有由上述定位机构支承的轴部和在该轴部的端部形成的底座,并具有使上述底座相对上述轴部沿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动机构。
据此构成,在使用伸长端时,能将底座抵在钓鱼的人的肩或肘。这时,因为底座相对伸长端滑动,可微调伸长端的尺寸。
上述滑动机构可构成为具有于上述轴部形成的螺纹配合部和于上述底座形成的被螺纹配合部。若这样的话,因为底座通过螺纹构造与轴部配合,所以可使底座相对轴部高精度滑动。因此,具有可高精度微调伸长端尺寸的优点。
还有,可设置制动上述底座相对上述轴部滑动的制动机构。这样的话,只要不想相对轴部滑动底座、抵杭制动机构产生的制动力操作底座,就可防止不小心滑动底座。因此,具有可维持调整一次后的伸长端的尺寸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钓竿的正视图。
图2是显示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后把手和伸长端的构造的局部扩大截面图。
图3是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定位机构的固定部的扩大截面图。
图4是有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钓竿的尾塞的截面图。
图5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伸长端的构造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伸长端的轴部的截面图。
图7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伸长端的底座的截面图。
图8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动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9是关于构成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动机构的转动板的斜视图。
图10是显示以前的钓竿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的概要和特点
图1为关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钓竿的正面图。
如该图所示,此钓竿10具有钓竿本体11、把手部12和伸长端13。钓竿本体11支承于把手部12的一端,伸长端13设置于把手部12的另一端。
钓竿本体为细长棒状,例如,将碳素纤维作成筒状等,可依人们熟知的要领制造。虽然图中没有显示,但在钓竿本体11的所需位置适宜配置引导钓线的导向构件。
把手部12具有前把手14、后把手15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渔线轮座16。
钓竿本体11贯穿前把手14。前把手14为公知的构造,与渔线轮座16螺纹连接。前把手14具有本体17和前罩18,为公知构造。前罩18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本体17。若旋转17,则前罩18整体相对渔线轮座16的轴方向(图中左右方向)移动。
此外,后把手15具有本体19和后罩20,后罩20被固定在本体19上。还有,渔线轮座16具有平坦的渔线轮装面21。在使渔线轮的脚部接触于渔线轮安装面之状态,通过旋转前把手14,使渔线轮的脚部夹在前罩18和后罩20之间而被固定。
图2为表示后把手15和伸长端13构造的局部扩大截面图。参照图2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伸长端13通过定位机构22相对后把手15被支承,通过采用该支承构造,伸长端13相对后把手15沿轴方向(图中左右方向)可伸缩,而且,可定位于所希望的位置。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2)伸长端
伸长端13是以提高钓竿10操作性为目的的调节构件,设置于把手部12的后端部(另一端)。伸长端13具有轴部23和底座24。
轴部23可由碳素合金等金属构成,若能确保充分的刚性,也可由树脂等构成。本实施方式中,轴部23虽然由大径部25和与之相连接的缩小直径后的小径部26构成,但轴部23也可被设置成外径不变。轴部23为中空管状,它的前端部(图中左端部)嵌入活塞构件27。由于此活塞构件,轴部23的端部的刚性可提高,同时,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轴部23相对后把手15滑动,此时可使轴部23圆滑地滑动。
在操纵钓竿10时,底座24用于抵于钓鱼的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肩等)。底座24连接在轴部23的右端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24为圆柱状,可由例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等构成。还有,底座24的端面28为如图所示的凸曲面。据此,可比较好地将底座2 4抵在钓鱼的人的身体上。
(3)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22具有设置在后把手部15的固定部29和在后把手15内部的收纳部30。
此收纳部30形成伸长端13的轴部23穿过的空间,通过轴部23在收纳部30内进退,伸长端13的尺寸L变化。具体地说,通过将后把手15形成为中空管状,可构成收纳部30。
本实施方式中,收纳部30(即后把手15的内壁面)中装有套筒31。通过此套筒31,可使上述轴部23可较光滑地滑动。此套筒31为薄中空管状,如图所示从后把手部15的后端向外突出。此套筒31的突出部分具有作为设置固定部29的底座的机能。不过,也可不要此突出部分,使套筒31的端面和后把手部15的后端面为同一个面。
固定部29具有安装于后把手部15的轴毂32、与轴毂螺纹连接的螺母33、以及介于轴毂32和螺母33之间的弹性构件34。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轴毂32上装有装饰用盖35。还有,在螺母33和后把手15之间装有装饰环36和O形圈37。
图3为固定部29的扩大截面图。参照同图进行说明。
轴毂32大致为圆筒状,除金属之外例如可由树脂等构成。对轴毂32的形状进行详细说明。轴毂32具有形成法兰部38的大径部39和连接在大径部39上的小径部40。大径部39上形成有外螺纹44。
安装轴毂32时,将轴毂32嵌入上述套筒31。然后,将法兰部38用胶等公知固定手段固定于后把手部15的后端面。在该状态下,上述装饰环36套在法兰部38上地进行配置。没有此装饰环36也可。
其次,螺母33如图所示大致为圆筒状,除金属之外可由例如树脂等构成。本实施方式中螺母33具有大径部41及连接在大径部上直径缩小了的小径部42(尾塞安装部),由此直径缩小了的部分形成台阶部43。大径部41上有内螺纹45,此内螺纹45与上述外螺纹44相配合。
在小径部42的前端,形成有沿小径部42的径向向外突出的环状突片46。此环状突片46是用于装配上述盖35的,不设置该突片也可以。还有,在小径部42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47。关于此内螺纹将在后面详细说明,它是在卸伸长端13时用于安装尾塞48(参照图4)而设置的。
然后,弹性构件34可由例如丁晴橡胶(NBR)等构成为环状。本实施方式中,此弹性构件34由保持器49保持,和弹性构件49一起安装在螺母33上。
保持器49可由例如铝合金等的金属或硅酮树脂及其它的树脂构成,为围绕弹性构件34容器状。弹性构件34和保持器49不固定在一起,弹性构件34只是被保持器49容纳。因此,弹性构件34可在保持器49内沿圆周方向自由滑动。弹性构件34与保持器49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与两者之间的压力有关,因为保持器49由上述材料构成,所以即使压力变大,两者也不会固定在一起,可以滑动。
保持器49在内部容纳弹性构件34的状态下,被安装在上述螺母33形成的台阶部43。装有弹性构件34的螺母33从大径部41覆盖轴毂32,并使与螺母33的内螺纹45和轴毂32的外螺纹44相配合。进而,若旋入螺母33,轴毂32的前端部(小径部40的前端部)与螺母33的台阶部43之间的距离变短。因为设置了上述O形圈37,可防止螺母33的前端直接接触装饰环36而造成伤痕等。
盖35由例如丁晴橡胶(NBR)等构成,安装于螺母33的小径部42。由于此小径部42上形成有上述环状突片46,盖35可通过弹性变形与环状突片46嵌合在一起。此外,即使没有环状突片46,也可靠盖35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压力与小径部42相结合。
(4)钓竿的使用要领
接下来,就钓竿10的使用要领,结合各部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参照图1说明。此钓竿10可用于垂钓鳟鱼。旋转前把手14,前把手14相对于渔线轮座16向图中左侧移动,前罩18和后罩20之间的间隔扩大。将渔线轮的脚部装在渔线轮座16的渔线轮安装面21上,再次逆方向旋转前把手14,前罩18和后罩20之间的间隔变窄,渔线轮被固定于渔线轮座16。
为了确保钓竿10操作时的稳定性,可使用伸长端13。在使用伸长端时,钓鱼的人在握住把手部12的同时,将伸长端13的底座24抵在肩等的位置上,这样,可稳定地把持、操作钓竿10。
接下来参照图2进行说明。因为此钓竿10上装有定位机构22,所以可使伸长端13相对后把手部15的轴方向(图中箭头50的方向)伸缩。而且,根据后面讲述的那样,通过操作定位机构22,可将伸长端13定位、固定在所希望的位置。
因此,因为可根据钓鱼的人的体形调整伸长端13的尺寸L,所以钓竿10的操作性和稳定性成显著提高。这样,即使在例如钓鱼压力大的管理钓鱼场垂钓时,也可保持钓竿10的竿筲的稳定,所以,可抑制由收线而引起的震颤,可感到轻微的触钩。还有,鱼咬钩后,通过将伸长端13抵接于肘部,可使操作钓竿10变得轻松。
一方面,根据钓鱼场的状况,有时不需要伸长端13,此时,可将伸长端13从后把手部15拽出。此时,可将上述盖35取下,装上如图4所示的尾塞48。
在此,参照图4就尾塞48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尾塞48具有圆筒状的本体52和于本体52的端部形成的法兰51。在本体52和法兰51的分界部配置有O形圈53。本体52的外径与上述螺母33的小径部42的内径相对应,本体52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54。
取下上述盖35后,将尾塞48的本体52旋入螺母33的小径部42。这样,尾塞48的外螺纹54与小径部42的内螺纹相结合,尾塞48被装在把手部12的后端。
特别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伸长端13伸缩时,因为是相对后把手15内的容纳部30进退的结构,所以即使任意变化伸长端13的尺寸L,把手部12等其他部分的外形尺寸和形状也不变。所以,不会因为改变上述尺寸L而有损钓竿10的操作性。
还有,因为采用的是把手部13通过固定部29紧固的构造,所以给把手部13定位时,具有可防止把手部13、特别是它的轴部23损伤的优点。
而且,因为固定部29是用弹性构件34紧固伸长端13的构造,所以可实际防止损伤伸长端13。还有,由于通过弹性构件13进行紧固,可加大伸长端13的固定力,可确定地进行伸长端13的定位。
参照图2和图3,对固定部29的具体的动作进行说明。
钓鱼的人将伸长端13的尺寸L调到最合适尺寸,旋入螺母33。这样,螺母33和轴毂32的相对位置改变,弹性构件34被夹在轴毂32的小径部40的前端面和螺母33的小径部42的后端面之间。进而,旋入螺母33后,环状的弹性构件34沿径向弹性变形。此时固定部29的状态被定义为紧固状态。固定部29变为紧固状态时,弹性构件34挤压伸长端13的轴部23。即,伸长端13通过弹性构件34被紧固,相对把手部12定位。
另一方面,按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螺母33,螺母33和轴毂32的相对位置改变,两者分离开。此时固定部29的状态被定义为解除状态。固定部29变为解除状态时,弹性构件34的弹性变形恢复,伸长端13的紧固被解除,伸展端13可相对把手部12自由伸缩。
这样,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钓竿10通过改变固定部29的状态,可简单而准确地对伸长端13进行定位或定位解除。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34通过保持器49保持,而且,保持器49和弹性构件34如上所述可相对自由滑动。因此,即使弹性构件34变形、被伸长端13挤压,也可充分旋入螺母33,切实地固定伸长端13。
更详细地说,假设没有设置保持器49,由于弹性构件34被伸长端13挤压时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力,通过弹性构件34,螺母33和伸长端13的轴部23成为所谓的“撬状态”,恐怕螺母33的旋入会不充分。但是,若设置此保持器49,因为如上所述保持器49和弹性构件34滑动,螺母33可充分旋入。
(5)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下面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5为显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关的变形例中的伸长端6 0构造的分解斜视图。
此变形例中的伸长端60装备有轴部61、轴部61上设置的底座62、使底座62沿轴部61的轴向滑动的滑动机构63。此变形例的特征在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底座24相对轴部23被固定相对,本变形例中,通过使底座62相对轴部61滑动,可微调伸长端60的尺寸L。
图6为轴部61的截面图。参照图5和图6说明。
轴部61为筒状。轴部61一端的内周面有内螺纹64(螺纹配合部)。轴部61的另一端,图中虽未表示,但设置有同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同样的活塞构件27,通过定位机构22装配在后把手部15上。
在轴部61的一端的外周面形成沿轴向延伸的沟部65。此沟部65是与底座62相配合,用于引导底座62相对轴部61滑动。此沟部65在图5中只形成在轴部61的一侧,实际上在轴部61的相反侧也被设置(参照图6)。
图7为底座62的截面图,详细表示底座62的构造及其与滑动机构63的配合关系。参照图5及图7说明。
底座62具有螺纹轴66和与之相连的滑动凸台67。
螺纹轴66如图5所示其截面为金币形,外周面为外螺纹68(被螺纹配合部)。此螺纹轴66的一端(图5中左端部),如图6所示插入上述轴部61,轴部61的内螺纹64和螺纹轴66的外螺纹68相配合。所以,旋转螺纹轴66,螺纹轴66和轴部61相对轴向滑动。如图7所示,螺纹轴66穿过滑动凸台67之内部,固定在滑动凸台67的端部构件69上。端部构件69和螺纹轴66之间的固定可采用胶等公知的固定手段。
如图7所示,滑动凸台67具有内筒70和外筒71、嵌入外筒71的回转销72、上述端部构件69。
内筒70形成为圆筒状,图中左侧设置配合突起73。此配合突起73在内筒70的内表面相对设置一对,沿轴向仅按所需长度设置。内筒70被嵌在上述轴部61,此状态下突起73与轴部61的沟部65相配合。沟部65和与突起73相互自由滑动地配合。
本变形例中,在内筒70的图中右端设置有制动机构74。此制动机构74用于给相对轴部61的底座62的滑动施加所需的制动力。关于制动机构74在后面讲述。
外筒71形成为圆筒状,内部有大径空洞部75、小径空洞部76、安装转动销的凹部77。大径空洞部75的内径与上述内筒70的外径相对应,内筒70嵌入此大径空洞75中并固定。小径空洞部76与大径空洞部75相连,由大径空洞部75直径缩小后得到。安装转动销的凹部77与小径空洞部76相连,具有设置有头部78的钥匙形空洞部。
回转销72为带有阶梯的圆柱状,具有小径部79和与之相连的直径扩大后的大径部80。小径部79的外径与上述头部78的内径相对应,此小径部79嵌入头部78。小径部79的前端部具有如图所示的伸出部81,此伸出部81被嵌入上述安装回转销的凹部77。因为此转动销72只嵌入外筒71中,所以相对外筒71可自由转动。
回转销72的中心设置有沿轴向的通孔82。上述螺纹轴66穿过此通孔,如上所述,它的端部83被固定在端部构件69上。回转销72和螺纹轴66相对自由转动。
端部构件69为包裹回转销72的盖状,被固着在回转销72的大径部80的周面。在本变形例中,端部构件69的端面84形成为曲面。在端部构件69的内部,在它的中央设置有固定孔85,上述螺纹轴66被嵌入此固定孔85中。
下面对制动机构74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制动机构74被设置在内筒70的内部,用于制动螺纹轴66的转动。图8为制动机构74的分解斜视图,图9为制动机构74的构成部件转动板86从里面看的斜视图。如这些图所示,制动机构74为单一的单元。
制动机构74具有底座87、设置在底座上面的制动杆88、上述转动板86和固定弹簧89。
底座87为圆筒状,内部为转动板容纳部90。转动板容纳部90的内径与转动板86的外径相对应,转动板86被底座87恰好容纳其中。在转动板容纳部90的底面部91上,设置有制动杆容纳部92。图8中此制动杆容纳部92只显示了一个,但复数设定也可。
底座87的端面96上,形成有向内侧突出、与端面一体的突出部97。此突出部97是为了安装固定弹簧89的。
在制动杆容纳部92中,通过弹簧93容纳制动杆88。制动杆88具有容纳于制动杆容纳部92中的基部94和与之相连的挤压部95。挤压部95的前端为近似球面状。
参照图8和图9进行说明。转动板86的中央贯穿有金币形的孔98。此孔98的内面形状与上述螺纹轴66的外形形状相对应,螺纹轴66贯穿转动板86(参照图7)。转动板86的里面成放射状设置有小孔99。此小孔99在转动板86装在底座87上时,制动杆88的挤压部95可嵌入其中。
小孔99的内表面为凹曲面。制动杆88通过弹簧93被推压向给转动板86侧。因此,制动杆88的挤压部95刚好嵌入小孔99内。也就是说,转动板86通过制动杆88和小孔99之间的配合力,使其自由的转动得以限制。但是,小孔99的内面为凹曲面,制动杆88的挤压部95大体上成球面状,因此,若转动板86抗拒两者的配合力转动,则制动杆88的挤压部95依次嵌入旁边的小孔99中。也就是说,转动转动板86时,通常会受到一定的制动。随着制动杆88的个数的增加,制动杆88和小孔99之间的配合力,即转动板86的制动力变大。
固定弹簧89可由例如弹簧钢构成,本变形例中,大致呈正五角形。将转动板86安装在底座87上后,固定弹簧89被夹在转动板86和底座87的上述突出部97之间,这样,制止转动板86脱落。
参照图5和图7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底座62的螺纹轴66穿过滑动底座67被固定在端部构件69上。此端部构件能和回转销72及螺纹轴66一起转动。此螺纹轴66与轴部61螺纹配合。
所以,根据此变形例,使用钓竿10的时候,通过用手把持住端部构件69使其转动,端部构件69、回转销72和螺纹轴66相对轴部61滑动。此时,滑动底座67的内筒70和外筒71被回转销72挤压,与螺纹轴66的滑动方向同方向移动。但是,因为内筒70的配合突起73和轴部61的沟部65相配合,所以,内筒70和外筒71不会与螺纹轴66同时转动,而是相对轴部61轴向滑动。
也就是说,在本变形例中,只操作端部构件69,底座62就可通过上述滑动机构63相对轴部61轴向滑动,所以,可微调伸长端60的尺寸L。结果,能够依照人的体形调整上述尺寸L,大幅度提高钓竿10的操作性和稳定性。
特别是,象本变形例这样,通过螺纹轴66和轴部61的螺纹构造,构成滑动机构63,所以,具有使底座62相对轴部61高精度滑动的优点。
还有,本变形例中,设置上述制动机构74,螺纹轴66穿过制动机构74的转动板86(参照图8)。而且,此转动板86随螺纹轴66的转动而在底座87内转动。进而,如上所述,通常制动力施加在转动板86的转动上。所以,通过设置制动机构74,底座62的滑动通常处于被制动的状态。
所以,只要不想相对轴部61滑动底座62、抵抗由制动机构74产生的制动力操作端部构件69的话,可防止不留神造成的底座62之滑动。
另外,上述制动机构74是靠制动杆88和转动板86之间的配合力而获得制动力,制动杆88的挤压部95嵌入转动板86的小孔99。所以,如上所述,转动板88一转动,上述挤压部95就依次嵌入旁边的小孔99,所以就发生“咯哒咯哒”的响声。通过适宜设定上述挤压板95和转动板88的材质,可使发出的声音质感好,具有即使作为钓竿10也可酝酿出高级感的优点。
根据以上本申请的发明,因为可依据钓鱼的人的体形调整伸长端的尺寸,所以,可提高钓竿的操作性和稳定性。而且,因为此伸长端可自由装卸,所以不要时可取下,根据情况方便使用。
还有,因为采用微调伸长端尺寸的构造,这样,可使伸长端的尺寸依据钓鱼的人的体形而可调节,所以,可大幅度提高钓竿的操作性和稳定性。

Claims (9)

1.一种钓竿,其特征在于:设有钓竿本体、将钓竿本体支承于一端的把手部、设置于把手部的另一端的伸长端以及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支承伸长端且相对把手部将伸长端定位于所希望的位置,伸长端相对把手部轴向方向可伸缩,同时,该定位机构使上述伸长端支承于上述把手部并可相对该把手部自由装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钓竿,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位机构具有尾塞安装部,在卸下上述伸长端时该尾塞安装部可安装尾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钓竿,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位机构具有收纳部和固定部,其中,收纳部形成于把手内部,在收纳部内部上述伸长端可进退;固定部设置于上述把手部,并可在紧固伸长端的紧固状态及解除紧固状态的解除状态之间变化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钓竿,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位机构具有收纳部和固定部,其中,收纳部形成于把手内部,在收纳部内部上述伸长端可进退;固定部设置于上述把手部,并可在紧固伸长端的紧固状态及解除紧固状态的解除状态之间变化状态,
在上述紧固状态时,上述固定部通过弹性构件紧固上述伸长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钓竿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位机构具有收纳部和固定部,其中,收纳部形成于把手内部,在收纳部内部上述伸长端可进退;固定部设置于上述把手部,并可在紧固伸长端的紧固状态及解除紧固状态的解除状态之间变化状态,
上述固定部具有轴毂、螺母和环状弹性构件,其中,轴毂设置于上述把手部的另一端,在使上述伸长端穿过的状态下将其支承;在上述伸长端穿过状态下,螺母与轴毂相配合;环状弹性构件围绕伸长端并配置于上述轴毂和螺母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钓竿,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位机构具有收纳部和固定部,其中,收纳部形成于把手内部,在收纳部内部上述伸长端可进退;固定部设置于上述把手部,并可在紧固伸长端的紧固状态及解除紧固状态的解除状态之间变化状态,
上述固定部具有轴毂、螺母和环状弹性构件,其中,轴毂设置于上述把手部的另一端,在使上述伸长端穿过的状态下将其支承;在上述伸长端穿过状态下,螺母与轴毂相配合;环状弹性构件围绕伸长端并配置于上述轴毂和螺母之间,
上述环状弹性构件的外周面被保持器保持,并可相对保持器自由滑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钓竿,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长端具有由上述定位机构支承的轴部和形成于该轴部端部的底座,并具有使该底座沿上述轴部的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动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钓竿,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长端具有由上述定位机构支承的轴部和形成于该轴部端部的底座,并具有使该底座沿上述轴部的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动机构,
上述滑动机构具有:于上述轴部形成的螺纹配合部和于上述底座形成的被螺纹配合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钓竿,其特征在于:
上述伸长端具有由上述定位机构支承的轴部和形成于该轴部端部的底座,并具有使该底座沿上述轴部的轴向方向滑动的滑动机构,
该钓竿上设置有制动上述底座相对于轴部滑动的制动机构。
CNB02142196XA 2001-09-03 2002-08-30 钓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1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66287A JP2003070388A (ja) 2001-09-03 2001-09-03 釣 竿
JP266287/2001 2001-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6473A CN1406473A (zh) 2003-04-02
CN1221169C true CN1221169C (zh) 2005-10-05

Family

ID=19092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219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169C (zh) 2001-09-03 2002-08-30 钓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070388A (zh)
KR (1) KR100894979B1 (zh)
CN (1) CN1221169C (zh)
TW (1) TW5461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13685B2 (ja) * 2004-01-27 2009-08-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竿
JP5135489B1 (ja) * 2012-07-12 2013-02-06 秀嗣 高 釣竿
JP7048285B2 (ja) * 2017-12-05 2022-04-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竿
JP7080468B2 (ja) * 2018-01-24 2022-06-06 メガバス株式会社 釣竿の可変長グリップ
JP2023013160A (ja) * 2021-07-15 2023-01-2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3905Y2 (zh) * 1974-03-13 1979-10-18
JPH02131869U (zh) * 1989-03-31 1990-11-01
JP2590862Y2 (ja) * 1993-01-18 1999-02-24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伸縮釣竿
JPH07327554A (ja) * 1994-06-13 1995-12-19 Gamakatsu:Kk 釣竿の伸縮構造
JPH11253074A (ja) * 1998-03-11 1999-09-21 Daiwa Seiko Inc 釣 竿
JP3985920B2 (ja) * 1998-08-05 2007-10-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竿
JP4093653B2 (ja) * 1998-10-08 2008-06-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竿の竿尻構造
JP2001128594A (ja) * 1999-11-09 2001-05-15 Shimano Inc 竿体の嵌合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6473A (zh) 2003-04-02
KR100894979B1 (ko) 2009-04-24
TW546116B (en) 2003-08-11
JP2003070388A (ja) 2003-03-11
KR20030020247A (ko) 2003-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9037A (zh) 钓鱼用绕线轮零件
CN1221169C (zh) 钓竿
CN1682588A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组件
CN1486602A (zh) 旋转绕线轮的往复运动装置
EP2113170A2 (en) Spool for spinning reel
CN1550134A (zh) 用于旋压式绕线轮的阻力调节旋钮
CN1258069C (zh) 内侧测微计
CN1298637A (zh) 旋转卷线器之卷线轴
CN1518868A (zh)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安装构造
CN1191753C (zh) 旋转卷线器之卷线筒
JP2548345Y2 (ja)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のドラグ構造
CN101052500A (zh) 振动湿式剃须刀
CN1550135A (zh) 旋转绕线轮的主齿轮
CN1846486A (zh) 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
CN2819385Y (zh) 两段式枢纽器
CN1389837A (zh) 组合式旗帜
CN1593119A (zh) 用于旋转绕线轮的绕线轮单元
CN1205165A (zh) 钓鱼用卷线筒的手柄
CN1406476A (zh) 旋转卷线器
TWI293020B (zh)
CN1288969C (zh) 旋转绕线轮转子及旋转绕线轮
JP2003274815A (ja) 釣 竿
JP4064247B2 (ja) 釣竿
JP3988929B2 (ja) グリップの製造方法
JP4028400B2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8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