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0364C - 垂直偏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垂直偏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0364C
CN1220364C CNB028006763A CN02800676A CN1220364C CN 1220364 C CN1220364 C CN 1220364C CN B028006763 A CNB028006763 A CN B028006763A CN 02800676 A CN02800676 A CN 02800676A CN 1220364 C CN1220364 C CN 12203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signal
circuit
waveform
deflection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006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59187A (zh
Inventor
山手万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59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9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03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03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3/00Scanning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Combination thereof with generation of supply voltages
    • H04N3/10Scanning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Combination thereof with generation of supply voltages by means not exclusively optical-mechanical
    • H04N3/16Scanning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Combination thereof with generation of supply voltages by means not exclusively optical-mechanical by deflecting electron beam in cathode-ray tube, e.g. scanning corrections
    • H04N3/22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dimensions, shape or centering of picture on screen
    • H04N3/23Distortion correction, e.g. for pincushion distortion correction, S-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3/00Scanning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Combination thereof with generation of supply voltages
    • H04N3/10Scanning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Combination thereof with generation of supply voltages by means not exclusively optical-mechanical
    • H04N3/16Scanning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Combination thereof with generation of supply voltages by means not exclusively optical-mechanical by deflecting electron beam in cathode-ray tube, e.g. scanning corrections
    • H04N3/22Circuits for controlling dimensions, shape or centering of picture on screen
    • H04N3/23Distortion correction, e.g. for pincushion distortion correction, S-correction
    • H04N3/233Distortion correction, e.g. for pincushion distortion correction, S-correction using active elements
    • H04N3/2335Distortion correction, e.g. for pincushion distortion correction, S-correction using active elements with calcul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Television Scanning (AREA)

Abstract

抛物线调制电路通过将水平抛物线信号与垂直调制信号相乘的方法,以垂直调制信号对水平抛物线信号进行调幅,以垂直调制信号为依据对水平抛物线信号的相位进行调制,将被调制的水平抛物线信号输出到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在CRT管面上的NS枕形畸变左右不对称时,设定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使其能够发生左右不对称的水平抛物线信号。通过调整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的n次乘方波形发生器中的n值,可以校正波浪形畸变。

Description

垂直偏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校正CRT(阴极射线管)的上下枕形畸变的校正电路的垂直偏转装置。
技术背景
在CRT中,从偏转中心点到管面(荧光面)的距离有周边那么长,因此电子束的偏转以画面的四角处为最大。因此,在CRT画面上显示的画面上会发生上下枕形畸变(南北枕形畸变)及左右枕形畸变(东西枕形畸变)。特别是,上下枕形畸变被称为NS枕形畸变,左右枕形畸变被称为EW枕形畸变。电子束的偏转角越大,这样的枕形畸变也越大。
图16(a)是表示CRT管面上的NS枕形畸变的例子。图16(b)是表示重合于垂直偏转电流的NS枕形畸变校正电流的波形图。又,在图16中,H表示水平扫描周期,V表示垂直扫描周期。
如图16(a)所示,CRT的管面上的NS枕形畸变,与左右两端相比,中央部呈细腰状。如箭头所示使水平扫描线的中央部上下移动,可校正NS枕形畸变。为此,如图16(b)所示,使水平扫描周期内以抛物线状变化的NS枕形畸变校正电流(以下简称为“校正电流”)am重合于在垂直扫描周期内变化的锯齿状的垂直偏转电流VI上。校正电流am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前半部(画面的上半部分)有正极性,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后半部(画面的下半部分)有负极性。校正电流am的振幅随着从画面的中央部向上下端接近而变大。
向来,为了使校正电流重合于垂直偏转电流,采用使用过饱和电抗器的方式,或将变压器串联插入垂直偏转线圈,以水平扫描周期的抛物线电流(以下称为“水平抛物线电流”)驱动这个变压器的变压器方式。
图17表示利用已有的过饱和电抗器方式校正NS枕形畸变的概略图,(a)表示过饱和电抗器,(b)表示过饱和电抗器的磁通密度B与磁场H的关系。
在图17(a)中,过饱和电抗器的铁心50有3只脚。又,铁心50上配置铁心51,铁心51上配置永久磁铁52。铁心50两侧脚部的绕组LH1,LH2中流过水平偏转电流HI。这样就发生磁通φH。又,铁心50中央部的脚部的绕组Lv中流过垂直偏转电流VI。这样就发生磁通φV。又,通过永久磁铁52发生磁通φB。如图17(b)所示,在过饱和电抗器中,一旦磁场H变大,磁通密度B就饱和。
利用图17(a)的构成,如图16(b)所示,使校正电流am重合到向垂直偏转线圈供给的垂直偏转电流VI。用变压器方式也可以进行同样的控制。这样,NS枕形畸变就得到校正。轭铁
在偏转架(偏转yoke)内部,水平偏转线圈与垂直偏转线圈是正交配置的。由于偏转架制造上的问题,水平偏转线圈与垂直偏转线圈不一定能保证正交性,因此,水平偏转电流引起的电流分量通过电磁耦合将从偏转架内部的水平偏转线圈被感应到垂直偏转线圈。
又,水平消隐期间发生于水平偏转线圈中的回扫脉冲达到1千几百伏Vp-p(Volt peak to peak)的电压,且该水平回扫脉冲的高次谐波分量具有水平扫描频率的好几十倍的频率,因此,水平偏转线圈与垂直偏转线圈通过水平偏转线圈与垂直偏转线圈间的分布电容发生耦合。这样,水平偏转电流引起的电流分量通过静电耦合被从水平偏转线圈感应到垂直偏转线圈。
以下将电流分量从水平偏转线圈感应到垂直偏转线圈的现象称为“HV交调失真”,从水平偏转线圈感应到垂直偏转线圈的电流分量被称为“HV交调失真分量”。一旦HV交调失真分量被叠加到供向垂直偏转线圈的垂直偏转电流上,扫描线就发生畸变,显示的图象也发生畸变。
又,垂直偏转电流引起的电流分量被从垂直偏转线圈感应到水平偏转线圈。但是,相对于较大的水平偏转电流十几Ap-p(Amp peak to peak),垂直偏转电流较小,只有1~2 A p-p。又,在垂直消隐期间,垂直偏转线圈中发生的脉冲电压不满100V,频率为几十Hz~最大几百Hz。因此,从垂直偏转线圈经电磁耦合及静电耦合感应到水平偏转线圈的电流分量小得几乎不成问题。
在已有的过饱和电抗器的方式及变压器方式的NS枕形畸变校正中,不进行把偏转架内部发生的HV交调失真考虑在内的校正。图18是用来说明HV交调失真的图。
图18的(a)表示有校正电流叠加的垂直偏转电流VI,(b)表示校正电流am,(c)表示HV交调失真分量CR,(d)表示校正电流am和HV交调失真分量CR的合成波形。在图18(a)中,概略地表示出被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VI的校正电流。在图18中,V表示垂直扫描周期。
如图18(a)所示,为了校正NS枕形畸变,在以垂直扫描周期变化的锯齿状的垂直偏转电流VI上叠加以水平扫描周期抛物线状变化的校正电流。如上所述,在CRT管面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校正电流am的极性反转。因此,如图18(b)所示,在垂直偏转电流VI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叠加极性不同的校正电流am。
在这里,如图18(c)所示,从水平偏转线圈到垂直偏转线圈,在垂直扫描期间内发生以水平扫描周期周期性变化的HV交调失真分量CR。HV交调失真分量CR的极性在垂直扫描期间内是相同的。
因此,如图18(d)所示,一旦HV交调失真分量CR被合成到校正电流am,垂直扫描期间的前半部的校正电流的波峰向左移动,后半部的校正电流的波峰向右移动。这样,在CRT管面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发生不同的图像畸变。
又,由于偏转架与CRT组合而发生的NS枕形畸变,理想的是左右对称的,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偏差常常导致NS枕形畸变并不左右对称。这样,有时候在CRT管面上横线不是显示为一条直线。
图19是用来说明NS枕形畸变的校正的概念图。(a)表示CRT管面上无校正时的NS枕形畸变,(b)表示校正波形,(c)表示校正时的CRT管面。
当使用图19(b)所示的抛物线状的校正波形对如图所19(a)示的NS枕形畸变进行校正时,可以如图19(c)所示将NS枕形畸变校正成为直线状。
受到近来LCD(液晶显示装置)及PDP(等离子显示器)为代表的FPD(平面显示器)的影响,对于CRT也有全长缩短化的强烈要求。
但是,在实施CRT的全长缩短化时,NS枕形畸变及EW枕形畸变将会增加。通常的偏转角的CRT中的枕形畸变的形状,表显示抛物线波形特性(平方特性),但全长缩短化CRT那样的偏向角大的CRT中的枕形畸变中,发生高次畸变分量。尤其是对于NS枕形畸变,水平方向上的横线呈枕形畸变状,引起偏离单纯的抛物线波形特性(平方特性)的所谓波浪形(ガルゥイング)畸变。
图20是用来说明波浪形畸变的发生的概念图。(a)表示CRT管面上的无校正时的NS枕形畸变,(b)表示校正波形,(c)表示校正时的CRT管面。
在使用图20(b)所示的抛物线状的校正波形对图所20(a)示的NS枕形畸变进行校正时,将发生具有如图20(c)所示的高次畸变分量的波浪形畸变。
这里,图21是表示对2次波形及含有高次畸变分量的波形进行归一化的图。波浪形畸变是图21的自乘波形与含有高次畸变分量的波形的差分作为畸变发生在CRT管面上的东西。
这样,在CRT偏转角增大时,不能用2次波形的水平抛物线电流校正NS枕形畸变。
也可以把水平抛物线电流(2次分量)的高次谐波分量加在垂直偏转电流上,但是垂直偏转线圈的绕组的电感量为几mH的数量级、且垂直偏转线圈的绕组的电阻分量为十几Ω数量级,因此偏转线圈自身对高于水平扫描频率的成分,是作为低通滤波器工作的。为此,考虑加上水平抛物线电流的高次谐波分量的情况下,需要把比基本的水平抛物线电流大相当多的高次谐波分量加到垂直偏转电流上,这就需要扩大电路的动态范围。
又,在已有的过饱和电抗器方式的NS枕形畸变校正中,利用从水平偏转电路取出的水平抛物线电流,所以即使在垂直消隐期间也有水平抛物线电流流动,消费电功率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受从水平偏转线圈到垂直偏转线圈的交调失真的影响,能充分校正上下枕形畸变的垂直偏转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够充分校正左右不对称的上下枕形畸变的垂直偏转装置。
本发明又一目的是,提供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能充分校正NS枕形畸变的垂直偏转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垂直偏转装置,是为了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使电子束偏转,向垂直偏转线圈供给垂直偏转电流的垂直偏转装置,具备: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垂直偏转线圈的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为了校正上下枕形畸变,输出以水平扫描周期作周期性抛物线状变化的校正信号的校正电路、以垂直扫描周期将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相位加以调制的调制电路、以及以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为依据、将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叠加装置,所示调制电路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前半期间使校正信号的各抛物线的相位延迟,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后半期间使校正信号的各抛物线的相位提前。
在本发明的垂直偏转装置中,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垂直偏转线圈。又,校正电路为了校正上下枕形畸变,在水平扫描周期输出作抛物线状变化的校正信号。又,利用调制电路在垂直扫描周期将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相位加以调制。利用叠加装置以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校正信号的相位以垂直扫描周期进行调制,从水平偏转线圈感应到垂直偏转线圈的交调失真分量的影响得到校正。这样,就可以不受交调失真影响地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调制电路也可以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前半使校正信号的相位延迟,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后半使校正信号的相位提前。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将交调失真分量合成于校正信号,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前半使校正信号的相位提前,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后半使校正信号的相位延迟。从而,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前半使校正信号的相位延迟,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后半使校正信号的相位提前,以此可以修正交调失真分量的影响。
校正电路也可以具有使校正信号的波峰的相位从水平扫描期间的中央偏移的功能。
这样,可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地校正左右不对称的上下枕形畸变。
校正电路也可以包括:发生以水平扫描周期呈锯齿状变化并具有振幅一半的电平的拐点的折线波形的折线波形发生器、在折线波形发生器发生的折线波形中,发生通过将振幅一半的电平以下的部分在拐点向上折叠得到的折叠波形的折叠波形发生器、以及发生具有与通过折叠波形发生器发生的折叠波形的折叠点对应的波峰的校正信号的校正信号发生器。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折线波形的拐点的位置,可以调整校正信号的波峰位置。这样,可以使校正信号的波峰相位从水平扫描期间的中央偏移。
校正信号发生器也可以通过将折叠波形n次乘方发生校正信号,n是实数。
这样,可得到具有与折叠点对应的波峰的抛物线状的校正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n值,可以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的高次畸变分量。因此,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校正电路也可以利用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的抛物线波形与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中的高次畸变分量的其他函数波形的组合输出校正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抛物线波形与其他函数波形的组合,可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中发生的高次畸变分量。因此,即使在偏转角大的场合,也可以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防止波浪形畸变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垂直偏转装置还具备:以水平扫描周期发生脉冲信号的多个脉冲发生电路、以及将由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发生的脉冲信号合成为通过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合成装置;叠加装置也可以把以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到垂直偏转电流上。
在这种情况下,在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校正电流中,利用垂直偏转线圈把对应于脉冲信号的脉冲分量加以积分。这样,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的高次畸变分量由积分的脉冲分量校正。因此,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能防止波浪形畸变,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垂直偏转装置还可以具有在垂直消隐期间使校正电流为0的消隐电路。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垂直消隐期间使校正电流为0,达到了节省电力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垂直偏转装置,是为了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使电子束偏转,向垂直偏转线圈供给垂直偏转电流的垂直偏转装置,具备: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垂直偏转线圈的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为了校正上下枕形畸变,输出以水平扫描周期作周期性抛物线状变化的校正信号的校正电路、以及将以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叠加装置;校正电路具有使校正信号的各抛物线的波峰的相位从水平扫描期间的中央偏移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垂直偏转装置中,利用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垂直偏转线圈。又,利用校正电路,为了校正上下枕形畸变,输出以水平扫描周期作周期性抛物线状变化的校正信号。又,利用叠加装置,将以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校正电路具有使校正信号的波峰的相位从水平扫描期间的中央偏移的功能,借助于此可以充分地校正左右不对称的上下枕形畸变。
校正电路可包括:发生以水平扫描周期呈锯齿波状变化并具有振幅的一半电平的拐点的折线波形的折线波形发生器、在折线波形发生器发生的折线波形中,发生将振幅的一半的电平下面的部分在拐点向上折叠得到的折叠波形的折叠波形发生器、以及发生具有与折叠波形发生器发生的折叠波形的折叠点对应的波峰的校正信号的校正信号发生器。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折线波形的拐点的位置,可调整校正信号的波峰的位置。这样,可以使校正信号的波峰的相位从水平扫描期间的中央偏移。
校正信号发生器也可以通过将折叠波形n次乘方发生校正信号,上述n是实数。
这样,可得到具有对应于折叠点的波峰的抛物线状的校正信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n值,可以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的高次畸变分量。因此,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防止波浪形畸变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校正电路也可通过将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的抛物线波形与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中发生的高次畸变分量的其他函数波形的组合输出校正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把抛物线波形与其他函数波形组合,可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的高次畸变分量。因此,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垂直偏转装置还具备以水平扫描周期发生脉冲信号的多个脉冲发生电路以及将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发生的脉冲信号合成于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合成装置;叠加装置也可以把以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在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校正电流中,对应于脉冲信号的脉冲分量由垂直偏转线圈积分。这样,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的高次畸变分量由积分的脉冲分量校正。因此,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垂直偏转装置也可以还具有在垂直消隐期间使校正电流为0的消隐电路。
在这种情况下,在垂直消隐期间校正电流为0,以此能够谋求节省电力。
本发明形成的又一垂直偏转装置,是为了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使电子束偏转,向垂直偏转线圈供给垂直偏转电流的垂直偏转装置,具备: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垂直偏转线圈的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为了校正上下枕形畸变,输出以水平扫描周期作周期性抛物线状变化的校正信号的校正电路、以及将以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叠加装置;校正电路通过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的抛物线波形与其他函数波形的组合输出校正信号。
在本发明的垂直偏转装置中,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垂直偏转线圈。又,校正电路,为了校正上下枕形畸变,输出以水平扫描周期作周期性抛物线状变化的校正信号。又,叠加装置,把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抛物线波形与其他函数波形的组合,可以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中的高次畸变分量。因此,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也可以是其他函数波形为n次乘方波形,n是实数。
这里,通过抛物线波形与n次乘方波形的组合,可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中的高次畸变分量。
校正电路依据式(1)表示的函数输出校正信号,
     Y=An1Xn1+An2Xn2+…+AnkXnk             ……(1)
其中,n1,n2,……,nk分别为正的实数,An1,An2,…,Ank分别为系数,其中Y是波形的振幅,X是水平方向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分别任意设定系数An1,An2,…,Ank,这样可以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的高次畸变分量。
其他函数波形也可以是正弦波形。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抛物线波形与正弦波形的组合,可以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中的高次畸变分量。
也可以是正弦波形具有水平扫描周期的a/b倍的周期,且具有可变的相位,上述a及b是整数。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别任意地设定系数a,系数b及相位,可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的高次畸变分量。
垂直偏转装置还可具有在垂直消隐期间使上述校正电流为0的消隐电路。
在这种情况下,在垂直消隐期间,校正电流为0,所以能够谋求节省电力。
本发明形成的又另一垂直偏转装置,是为了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使电子束偏转,向垂直偏转线圈供给垂直偏转电流的垂直偏转装置,具备: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垂直偏转线圈的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输出用于校正上下枕形畸变的校正信号的校正电路、以水平扫描周期发生脉冲信号的多个脉冲发生电路、以及将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发生的脉冲信号合成于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合成装置;还具备把以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叠加装置。
在本发明的垂直偏转装置中,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垂直偏转线圈。又,校正电路输出用来校正上下枕形畸变的校正信号。还有,多个脉冲发生电路以水平扫描周期发生脉冲信号。由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发生的脉冲信号由合成装置合成于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然后,叠加装置把以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在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校正电流中,对应于脉冲信号的脉冲分量由垂直偏转线圈积分。这样,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的高次畸变分量由积分的脉冲分量校正。因此,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也可以是,叠加装置包含具有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的变压器和连接到变压器初级绕组的驱动电路;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被串联连接于垂直偏转线圈;驱动电路根据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将驱动电流提供给变压器的初级绕组。
在这种情况下,驱动电路根据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把驱动电路提供给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这样,把以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到垂直偏转电流上。这样,可以容易地将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上。
垂直偏转装置,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在构成上可分别独立地控制脉冲信号的波高值。
这样,可以校正上下枕形畸变中的各种大小的高次畸变分量。
多个脉冲发生电路也可以形成能够分别独立地控制脉冲信号相位或脉冲幅度的结构。
这样,可校正上下枕形畸变中的各种相位或幅度的高次畸变分量。
多个脉冲发生电路也可以形成能够分别独立地控制脉冲信号的极性的结构。
这样,可校正上下枕形畸变中的各种极性的高次畸变分量。
垂直偏转装置也可以还具备对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波高值以垂直扫描周期进行调制的第1调制电路以及对多个脉冲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的波高值以垂直扫描周期进行调制的第2调制电路。
在这种情况下,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波高值以垂直扫描周期由第1调制电路进行调制,同时多个脉冲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的波高值以垂直扫描周期由第2调制电路进行调制。这样,在画面的各部分都能够进行最适量的校正。
合成装置也可以包含对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与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发生的脉冲信号进行加法运算的加法器。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加法器对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与多个脉冲信号发生电路发生的脉冲信号进行加法运算,可将脉冲信号与校正信号加以合成。
垂直偏转装置还可具有在垂直消隐期间使校正电流为0的消隐电路。
在这种情况下,在垂直消隐期间使上述校正电流为0,所以可节省电力。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2是图1的垂直偏转装置的各部的信号波形图。
图3是用来说明图1的垂直偏转装置的NS枕形畸变校正的图。
图4是用来说明NS枕形畸变在管面上左右对称情况下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及NS枕形畸变在管面上左右不对称情况下的水平抛物线信号的图。
图5是表示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的构成之一例的方框图。
图6是用来说明图5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的动作的波形图。
图7是表示用于波浪形畸变的校正的n次乘方波形的波形图。
图8是表示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的构成的另一例的方框图。
图9是用来说明图8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的动作的波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11是图10的垂直偏转装置中的垂直偏转电流,校正电流,垂直消隐期间的校正电流及垂直消隐信号的波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13是用来说明图12的垂直偏转装置的NS枕形畸变的校正的波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15是图14的垂直偏转装置中的垂直偏转电流,校正电流,垂直消隐期间的校正电流及垂直消隐信号的波形图。
图16是表示CRT管面上的NS枕形畸变的例子的图及表示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NS枕形畸变校正电流的图。
图17是表示采用已有的过饱和电抗器方式的NS枕形畸变校正的概略图。
图18用来说明HV交调失真。
图19是用来说明NS枕形畸变校正的概念图。
图20是用来说明波浪形畸变的发生的概念图。
图21是表示对自乘波形及具有高次畸变分量的波形进行归一化的图。
具体实施形态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1)第1实施形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图2是图1的垂直偏转装置的各部的信号波形图。在图2中,V表示垂直扫描周期,H表示水平扫描周期。
在图1的垂直偏转装置中,垂直放大器1、垂直偏转线圈2、垂直电流检测电阻3、垂直反馈电路4及变压器6的次级绕组构成垂直输出电路5。在垂直放大器1的输入端子上,被加上以垂直扫描周期变化的锯齿波电压SW。垂直放大器1的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间被串联连接着垂直偏转线圈2、变压器6的次级绕组及垂直电流检测电阻3。变压器6的次级绕组与垂直电流检测电阻3的连接点经垂直反馈电路4连接于垂直放大器1的输入端子上。
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的输出端子被连接于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经校正电流检测电阻8连接于接地端子。下述的已调制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被提供给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的一输入端子上。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与校正电流检测电阻8的连接点经NS枕形畸变反馈电路9连接于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的另一输入端子上。
垂直调制信号发生电路31发生垂直调制信号(垂直调制电压)VM。如图2(a)所示,垂直调制信号VM在垂直扫描周期变为锯齿状。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发生水平抛物线信号(水平抛物线电压)HP。如图2(b)所示,水平抛物线信号HP在水平扫描周期变为抛物线状。
由垂直调制信号发生电路31发生的垂直调制信号VM及由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发生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在垂直扫描期间被提供给水平抛物线调制电路(以下简写为“抛物线调制电路”)12。抛物线调制电路12利用水平抛物线信号HP和垂直调制信号VM相乘的方法,用垂直调制信号VM对水平抛物线信号HP进行调幅,以垂直调制信号VM为依据,对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相位进行调制,把被调制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输出到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的一方的输入端子上。如图2(c)所示,在垂直扫描周期的前半周期,水平抛物线信号HP1的极性不反转,水平抛物线信号HP1的振幅随着垂直调制信号VM的电平徐徐减少,在垂直扫描周期的后半周期,水平抛物线信号HP1的极性反转,水平抛物线信号HP1的振幅随着垂直调制信号VM的电平徐徐增加。
图3是用来说明图1的垂直偏转装置的NS枕形畸变校正的波形图。
图3(a)表示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输出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图3(b)表示从水平偏转线圈感应到垂直偏转线圈的电流(HV交调失真分量)CR,图3(c)表示图3(a)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与图3(b)的HV交调失真分量CR的合成波形,图3(d)表示通过抛物线调制电路12调制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图3(e)表示图3(d)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与图3(c)的HV交调失真分量CR的合成波形。
如图3(a)所示,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从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输出。如图3(b)所示,HV交调失真分量CR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
图3(a)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与图3(b)的HV交调失真分量CR被合成(相加)。这样,如图3(c)所示,在管面上部,合成的波形的相位在水平扫描期间内提前,在管面下部,合成的波形的相位在水平扫描期间内延迟。即在管面上部,合成的波形的波峰向水平方向的左面偏移,在管面下部,合成的波形的波峰向水平方向的右面偏移。
图1的抛物线调制电路12在管面上部使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相位延迟,在管面下部使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相位提前。这样,如图3(d)所示,在管面上部,被调制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的波峰向水平方向的右面偏移,在管面下部,被调制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的波峰向水平方向的左面偏移。
由于图3(d)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与图3(b)的HV交调失真CR的合成(相加),如图3(e)所示,在管面上部及管面下部,合成的波形的波峰位于水平方向的中央。
这样,被校正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从抛物线调制电路12输出。从抛物线调制电路12输出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通过校正电流放大器7放大,同时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输出的校正电流amo流入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
垂直放大器1应答以垂直扫描周期变化的锯齿波电压SW,输出以垂直扫描周期变化的锯齿状的垂直偏转电流VI。利用流入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的电流,在次级绕组得到校正电流aml。校正电流aml与图3(e)所示的合成波形一样,以水平扫描周期抛物线状变化。这个校正电流aml被叠加在从垂直放大器1输出的垂直偏转电流VI上。这样,可不受HV交调失真的影响,使NS枕形畸变得到校正。
下面用图4对因CRT与偏转架的组合导致管面的水平方向的左右出现畸变不同情况下的NS枕形畸变进行说明。图4是用来说明NS枕形畸变在管面上左右对称情况下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及NS枕形畸变在管面上左右不对称情况下的水平抛物线信号的图。
图4(a)表示CRT与偏转架的组合使CRT管面上的NS枕形畸变左右对称时显示于管面上的横线。如图4(a)所示,CRT管面上的NS枕形畸变左右对称时,如图4(c)所示,图1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设定得使左右对称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能够发生。
图4(b)表示CRT与偏转架组合使CRT管面上的NS枕形畸变左右不对称时显示于管面上的横线。如图4(b)所示,CRT管面上的NS枕形畸变左右不对称时,如图4(d)所示,图1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设定得使左右不对称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能够发生。
图5是表示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的构成的一例的方框图。图6是用来说明图5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的动作的波形图。在图6(a)中,BR表示水平消隐期间。在图6(b)、(c)、(d)中,省略了水平消隐期间的显示。
如图5所示,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包含水平折线锯齿波发生器321、折叠波形发生器322及n次乘方波形发生器323。水平折线锯齿波发生器321发生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的水平折线锯齿波HS。折叠波形发生器322以水平折线锯齿波HS为基础,发生水平折叠波形RT。n次乘方波形发生器323以水平折叠波形RT为基础使n次乘方波形的波峰偏移,以发生水平抛物线信号HP。
如图6(a)所示,对于水平折返线锯齿波发生器321发生的水平折线锯齿波HS,可以使振幅为1/2的点PO从水平扫描期间的中央作前后移动。这样,水平折线锯齿波HS在振幅为1/2的点PO折弯,点PO的前后的期间发生变化。在图6(a)中,将振幅为1/2的点PO从水平扫描期间中央移开时的水平折线锯齿波HS用粗线显示,将振幅为1/2的点PO处在水平扫描期间中央时的水平折线锯齿波HS用细线表示,又,在图6(a)中,为了强调水平折线锯齿波HS在振幅为1/2的点PO弯折,表示为以细线表示的水平折线锯齿波HS的相位相对于以粗线表示的水平折线锯齿波HS的相位有ΔT的偏移,但实际上,以细线表示的水平折线锯齿波HS的相位和以粗线表示的水平折线锯齿波HS的相位是一致的。
如图6(b)所示,折叠波形发生器322发生的折叠波形RT的后半部分,在振幅为1/2的点PO向上折叠。在图6(b)也为了强调折叠波形RT在振幅为1/2的点折叠,表示为使以细线表示的折叠波形RT的相位相对于以粗线表示的折叠波形RT的相位有ΔT的偏移,实际上,如图6(c)所示,以细线表示的折叠波形RT的相位和以粗线表示的折返波形RT的相位一致,以细线表示的折叠波形RT的折叠点的相位相对于以粗线表示的折叠波形RT的折叠点的相位有ΔT的偏移。
利用n次乘方波形发生器323使水平折叠波形RT作n次乘方从而生成水平抛物线信号HP。如图6(d)所示,以粗线表示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波峰的相位P2相对于以细线表示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波峰的相位P1有ΔT的偏移。
又,在n次乘方发生器323中的n是正实数,在后述的波浪形畸变不发生时,n次乘方发生器323中的n次乘方被设定为2次乘方。
这样,利用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可以发生如图4(d)所示的左右不对称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以此可校正因CRT与偏转架的组合而发生的管面上的左右不对称的NS枕形畸变。
下面利用图7对CRT的偏转角增大时发生的波浪形畸变的校正进行说明。如图20所示,波浪形畸变由于没有抛物线波形,所以不能用具有单纯的抛物线波形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进行校正。
图7是表示用于波浪形畸变的校正的n次乘方波形的波形图。在图7中,n次乘方波形以Y=Xn表示,表示出n=1.2、n=1.5、n=2及n=4时的n次乘方波形。这里,Y是波形的振幅,X是水平方向的位置。
如图7所示,在以Y=Xn表示的n次乘方波形中,使n改变,保持在1周期的1/2的位置处的振幅不变,使1周期的1/4的位置处及1周期的3/4的位置处的振幅变化。从而,在以CRT管面上的水平方向的长度为1时,相应于n改变1/4位置及3/4位置的校正量。因此,利用调整n值,可校正波浪形畸变。
在图5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中,利用调整n次乘方波形发生器323中的n值,可校正波浪形畸变。
在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中,利用使多个n次乘方波形组合的方法,可校正波浪形畸变。在这种情况下,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波形以下式表示。
Y=An1Xn1+An2Xn2+…+AnkXnk
在上式中,n1,n2,…,nk分别为任意正实数,An1,An2…Ank分别为任意系数。
例如,可以按下式设定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波形。
Y=AX2+BX4
在上式中,A及B是任意系数。在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中,利用调整系数A及B的方法,可校正波浪形畸变。
图8是表示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的构成的另一例的方框图。图9是用来说明图8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的动作的波形图。
如图8所示,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包含抛物线波形发生器331、合成器332及正弦波发生器333。抛物线波形发生器331与图5的水平折线锯齿波发生器321、折叠波形发生器322及n次乘方波形发生器323一样,发生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的抛物线波形PA。正弦波发生器333发生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的正弦波SI。合成器332将抛物线波形发生器331发生的抛物线波形PA与正弦波发生器333发生的正弦波SI合成,输出水平抛物线信号HP。
如图9(a)所示,抛物线波形发生器331发生的抛物线波形PA,以Y=AX2表示。如图9(b)所示,正弦波发生器333发生的正弦波SI,以Y=sin[(2πfh·b/a)X+θ]表示。这里,fh是水平扫描频率,a及b是任意系数。例如,b/a=4/3。又,θ是可调整的相位。因此,正弦波SI具有水平扫描周期的a/b倍的周期,相位θ是可调整的。正弦波SI最好具有水平扫描周期的2倍以上的周期。
Y=sin[(2πfh·b/a)X+θ]大致等价于Y=AX4。如图9(c)所示,从合成器332输出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以Y=X2+sin[(2πfh·b/a)X+θ]表示。
图9(d)表示把抛物线波形发生器331发生的抛物线波形PA与合成器332输出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进行比较,通过将正弦波SI合成(相加)于抛物线波形PA,增大抛物线波形的波峰位置(中央部)的振幅,可使波峰两侧的振幅减小。
因此,在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中,通过调整系数a及b或相位θ,可校正波浪形畸变。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中,可以不受HV交调失真影响地校正因全长缩短CRT与偏转架的组合发生的具有高次畸变分量的NS枕形畸变。又,也可校正左右不对称的NS枕形畸变。又,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充分地校正NS枕形畸变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校正电流检测电阻8、NS枕形畸变反馈电路9、抛物线调制电路12、垂直调制信号发生电路31、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等IC(集成电路)化,则只用这样的IC、变压器6及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就能校正NS枕形畸变,从而能够以低价进行NS枕形畸变的校正。
在本实施形态中,垂直放大器1`相当于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相当于校正电路,抛物线调制电路12相当于调制电路,变压器6及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相当于叠加装置。又,水平折线锯齿波发生器321相当于折返波形发生器,折叠波形发生器322相当于折叠波形发生器,n次乘方波形发生器323相当于校正信号发生器。
(2)第2实施形态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本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具有节省电力的构成。
在图10的垂直偏转装置中,还在图1的垂直偏转装置的构成中添加了垂直消隐电路35。垂直消隐电路35相当于消隐电路。
对垂直消隐电路35提供了垂直消隐信号VB及来自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垂直消隐电路35以垂直消隐信号VB为基础,使垂直消隐期间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电平值为0,发生垂直消隐期间的电平为0的水平抛物线信号(以下称为“垂直消隐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b。垂直消隐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b被输出到抛物线调制电路12。
抛物线调制电路12通过将垂直消隐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b与垂直调制信号VM相乘,以垂直调制信号VM对水平抛物线信号HPb进行调幅,以垂直调制信号VM为基础调制水平抛物线信号HPb的相位,被调制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2被输出到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的一输入端子上。
抛物线调制电路12输出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2通过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放大,同时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输出的校正电流amio流入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
利用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得到次级绕组中的校正电流amil。校正电流amil被叠加到垂直放大器1输出的垂直偏转电流VI上。这样,可不受到HV交调失真的影响地校正NS枕形畸变。
图11是图10的垂直偏转装置中的垂直偏转电流、校正电流、垂直消隐期间的校正电流及垂直消隐信号的波形图。图11中,大致表示出校正电流及垂直消隐校正电流的波形。
如图11所示,使校正电流aml重合于垂直偏转电流VI时,即使在无图象的垂直消隐期间也有校正电流aml流过。
在本实施形态中,以垂直消隐信号VB为基础,在垂直消隐期间,使校正电流amil的值为0。这样,可以使垂直消隐期间的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节电。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中,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受HV交调失真的影响,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NS枕形畸变的发生。同时,还能实现节电。
第3实施形态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在图12的垂直偏转装置中,垂直放大器1、垂直偏转线圈2、垂直电流检测电阻3、垂直反馈电路4及变压器6的次级绕组构成垂直输出电路5。以垂直扫描周期变化的锯齿波电压SW被加到垂直放大器1的输入端子上。垂直偏转线圈2、变压器6的次级绕组及垂直电流检测电阻3被串联连接于垂直放大器1的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变压器6的次级绕组与垂直电流检测电阻3的连接点经垂直反馈电路4被连接到垂直放大器1的输入端子上。
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的输出端子被连接到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经校正电流检测电阻8连接到接地端子。后述的加法器14的输出信号AD被加到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的一方的输入端子上。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与校正电流检测电阻8的连接点经NS枕形畸变反馈电路9连接到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子。
由垂直调制信号发生电路31发生的垂直调制信号VM及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发生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被加到抛物线调制电路12,抛物线调制电路12通过将水平抛物线信号HP与垂直调制信号VM相乘,以垂直调制信号VM对水平抛物线信号HP进行调幅,将被调制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输出到加法器7的一方的输入端子上。如图2(c)所示,在垂直扫描周期的前半周期,水平抛物线信号HP1的极性不反转,水平抛物线信号HP1的振幅随垂直调制信号VM的电平慢慢减小,在垂直扫描周期的后半周期,水平抛物线信号HP1的极性反转,水平抛物线信号HP1的振幅随垂直调制信号VM的电平慢慢增加。
图12的抛物线调制电路12与图1的抛物线调制电路12一样,也可以以垂直调制信号VM为基础对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相位进行调制。这样,可不受HV交调失真分量的影响,校正NS枕形畸变。
图12的垂直偏转装置具有多个脉冲发生部18。在本实施形态中,设置2个脉冲发生部18。各脉冲发生部18包含脉冲波高值控制电路15、脉冲极性控制电路16及脉冲发生相位控制电路17。脉冲发生相位控制电路17在以水平扫描周期发生脉冲信号的同时,对该脉冲信号的相位或脉冲幅度进行控制。脉冲极性控制电路16对脉冲发生相位控制电路17发生的脉冲信号的极性进行控制。脉冲波高值控制电路15对脉冲极性控制电路16输出的脉冲信号的波高值进行控制。各脉冲发生部18的脉冲发生相位控制电路17分别独立地对脉冲信号的相位或脉冲宽度进行控制。又,各脉冲发生部18的脉冲极性控制电路16分别独立地对脉冲信号的极性进行控制。又,各脉冲发生部18的脉冲波高值控制电路15分别独立地对脉冲信号的波高值进行控制。
垂直调制信号VM及由多个脉冲发生部18发生的脉冲信号P1,P2被提供给垂直扫描期间脉冲调制电路(以下简称为“脉冲调制电路”)13。脉冲调制电路13以垂直调制信号VM对多个脉冲发生器18提供的脉冲信号P1,P2进行调制,调制的脉冲信号P1a、P2a被送到加法器14的另一方的输入端子。
加法器14对由抛物线调制电路12提供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和由脉冲调制电路13提供的脉冲信号P1a、P2a进行加法运算,并将表示加法运算结果的输出信号AD提供给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的一方的输入端子上。这里,抛物线调制电路12在垂直调制信号VM的前半部分的锯齿波部分在保持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极性不变的情况下将其输出,同时使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振幅以锯齿波的电平慢慢减小,在垂直调制信号VM的后半部分的锯齿波部分,在使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极性反转的同时,使水平抛物线信号HP的振幅以锯齿波的电平慢慢增加。
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了校正图21的平方波形与具有高次畸变分量的波形间的差分,使用图12的脉冲发生部18。
图12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的构成及动作与图1的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的构成及动作是一样的。但是,在本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中,如下所述利用脉冲调制电路13、加法器14及脉冲发生部18校正波浪形畸变,所以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即使不具备波浪形畸变校正功能也行。
图13是用来说明图12的垂直偏转装置的NS枕形畸变校正的波形图。
图13(a)表示由抛物线调制电路12输出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图13(b)表示脉冲调制电路13输出的脉冲信号P1a、P2a,图13(c)表示加法器14的输出信号AD,图13(d)表示在垂直偏转线圈2中流动的校正电流AM1。
如图13(a)所示,从抛物线调制电路12输出具有以垂直调制信号VM调制了的平方波形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如图13(b)所示,从脉冲调制电路13输出以垂直调制信号VM调制的脉冲信号P1a、P2a。
如图13(c)所示,利用加法器14,将图13(a)的水平抛物线信号HP1与图13(b)的脉冲信号P1a、P2a相加,再将表示加法运算结果的输出信号AD输出。
而且,在加法器14的输出信号AD通过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放大的同时,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输出的校正电流AM流入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由在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中流过的电流在次级绕组产生的电流利用垂直偏转线圈2积分。这样,可得到脉冲分量被积分,对高次畸变分量进行校正的图13(d)所示的校正电流AM1。借助于此,可以防止图20(c)所示的波浪形畸变的发生。
如上所述,图12的脉冲发生部18包含脉冲发生相位控制电路17、脉冲极性控制电路16及脉冲波高值控制电路15,所以可使脉冲信号P1a、P2a的相位、脉冲信号P1a、P2a的宽度、脉冲信号P1a、P2a的波高值、以及脉冲信号P1a、P2a的极性改变。因此可以校正各种大小、宽度及极性的高次畸变分量。
在图13的例中,表示出负极性的脉冲信号P1a、P2a,而在脉冲发生部18发生正极性脉冲信号时,图13(d)的校正电流AM1的虚线部分呈向上凸的形状。
在本实施形态中,对采用2组脉冲发生部18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对于垂直偏转线圈2的局部变形引起的垂直偏转电流VI的畸变,也可通过设置第3或第4脉冲发生部进行校正。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中,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NS枕形畸变。又可以不受HV交调失真的影响,校正因全长缩短CRT与偏转架的组合而发生的具有高次畸变分量的NS枕形畸变。还能够校正左右不对称的NS枕形畸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校正电流检测电阻8、NS枕形畸变反馈电路9、抛物线调制电路12、脉冲调制电路13、加法器14、多个脉冲发生部18等IC(集成电路)化,只用这样的IC、变压器6及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就能校正NS枕形畸变、从而能以低价进行NS枕形畸变的校正。
在本实施形态中,垂直放大器1`相当于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水平抛物线信号发生电路32及抛物线调制电路12相当于校正电路,脉冲发生部18相当于脉冲发生电路。又,加法器14相当于合成装置,变压器6及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相当于叠加装置。又,抛物线调制电路12相当于第1调制电路,脉冲调制电路13相当于第2调制电路。
第4实施形态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本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具有节省电力的构成。
在图14的垂直偏转装置中,还对图12的垂直偏转装置的构成增加以虚线表示的垂直消隐电路19。垂直消隐电路19相当于消隐电路。
垂直消隐信号VB及加法器14的输出信号AD被提供给垂直消隐电路19上。垂直消隐电路19的输出信号AD1被提供给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的一方的输入端子。
图15是图14的垂直偏转装置中的垂直偏转电流,校正电流,垂直消隐的校正电流及垂直消隐信号的波形图。在图15中,大致表示出校正电流及被垂直消隐的校正电流的波形。
如图15所示,使校正电流AM重合于垂直偏转电流VI上时,即使在无图象的垂直消隐期间也有校正电流AM流动。
在本实施形态中,以垂直消隐信号VB为基础,在垂直消隐期间使校正电流AMI的值为0。这样,可使垂直消隐期间的校正电流输出放大器7节省电力。
因此,本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可不受HV交调失真的影响,充分地校正NS枕形畸变的发生,同时还能谋求节电。
又,上述第1~第4的实施形态的垂直偏转装置,具有校正HV交调失真的功能、校正左右不对称的NS枕形畸变的功能及校正波浪形畸变的功能,但是,垂直偏转装置也可以具有这些功能中的任何1个功能或2个功能。
采用本发明,通过对校正信号的相位以垂直扫描周期调制,能够对从水平偏转线圈感应到垂直偏转线圈的交调失真分量的影响进行校正。这样,可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又,由于校正电路具有使校正信号的波峰的相位从水平扫描期间的中央偏移开的功能,可充分地校正左右不对称的上下枕形畸变。
又,利用抛物线波形与其他的函数波形的组合,可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中的高次畸变分量。因此,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不受交调失真的影响,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又,在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校正电流中,对应于脉冲信号的脉冲分量由垂直偏转线圈积分,利用积分的脉冲分量,可对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的高次畸变分量进行校正。因此,即使在偏转角大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波浪形畸变的发生,能够充分地校正上下枕形畸变。

Claims (27)

1.一种垂直偏转装置,是为使电子束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偏转,向垂直偏转线圈供给垂直偏转电流的垂直偏转装置,具备:
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所述垂直偏转线圈的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
为了校正上下枕形畸变,输出以水平扫描周期作周期性抛物线状变化的校正信号的校正电路、
以垂直扫描周期将所述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相位加以调制的调制电路、以及
将以所述调制电路的输出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叠加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电路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前半期间使所述校正信号的各抛物线的相位延迟,在垂直扫描期间的后半期间使所述校正信号的各抛物线的相位提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电路具有使所述校正信号的各抛物线的波峰的相位从水平扫描期间的中央偏移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电路包括
发生以水平扫描周期呈锯齿状变化并具有振幅的半电平的拐点的折线波形的折线波形发生器、
在所述折线波形发生器发生的折线波形中,发生通过使振幅的半电平以下的部分在所述拐点向上折叠得到的折叠波形的折叠波形发生器、以及
发生具有与所述折叠波形发生器发生的所述折叠波形的折叠点对应的波峰的所述校正信号的校正信号发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信号发生器通过把所述折叠波形n次乘方发生所述校正信号,所述n是实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电路利用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的抛物线波形与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的高次畸变分量的其他函数波形的组合输出所述校正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以水平扫描周期发生脉冲信号的多个脉冲发生电路、以及
将由所述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发生的脉冲信号合成于所述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合成装置;
所述叠加装置将以所述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垂直消隐期间使所述校正电流为0的消隐电路。
8.一种垂直偏转装置,是为使电子束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偏转,向垂直偏转线圈供给垂直偏转电流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所述垂直偏转线圈的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
为了校正上下枕形畸变,输出以水平扫描周期作周期性抛物线状变化的校正信号的校正电路、以及
将以所述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叠加装置;
所述校正电路具有使所述校正信号的各抛物线的波峰的相位从水平扫描期间的中央偏移的功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电路包括
发生以水平扫描周期呈锯齿状变化并具有振幅的半电平的拐点的折线波形的折线波形发生器、
发生在所述折线波形发生器发生的折线波形中将振幅的半电平以下的部分在所述拐点向上折叠得到的折叠波形的折叠波形发生器、以及
以所述折叠波形发生器发生的折叠波形为基础,发生具有与所述折叠波形的折叠点对应的波峰的所述校正信号的校正信号发生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信号发生器通过将所述折叠波形n次乘方发生所述校正信号,所述n是实数。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电路通过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的抛物线波形与其他函数波形的组合输出所述校正信号。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以水平扫描周期发生脉冲信号的多个脉冲发生电路、以及
将所述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发生的脉冲信号合成于所述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合成装置;
所述叠加装置将以所述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垂直消隐期间使所述校正电流为0的消隐电路。
14.一种垂直偏转装置,是为使电子束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偏转,向垂直偏转线圈供给垂直偏转电流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所述垂直偏转线圈的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
为了校正上下枕形畸变,输出以水平扫描周期作周期性抛物线状变化的校正信号的校正电路、以及
将以所述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叠加装置;
所述校正电路利用以水平扫描周期变化的抛物线波形与校正发生于上下枕形畸变中的高次畸变分量的其他函数波形的组合输出所述校正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函数波形是n次乘方波形,所述n是实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电路以下述式(1)、即
Y=An1Xn1+An2Xn2+…+AnkXnk
表示的函数为依据,输出所述校正信号,n1、n2、…、nk分别为正的实数,An1、An2、…、Ank分别为系数,其中Y是波形的振幅,X是水平方向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函数波形是正弦波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波形具有水平扫描周期的a/b倍的周期,且具有可变的相位,所述a及b是整数。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垂直消隐期间使所述校正电流为0的消隐电路。
20.一种垂直偏转装置,是为使电子束在画面的垂直方向上偏转,向垂直偏转线圈供给垂直偏转电流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垂直偏转电流输出到所述垂直偏转线圈的垂直偏转电流输出电路、
输出用于校正上下枕形畸变的校正信号的校正电路、
以水平扫描周期发生脉冲信号的多个脉冲发生电路、
将所述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发生的脉冲信号合成于所述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合成装置、以及
将以所述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为基础的校正电流叠加于垂直偏转电流的叠加装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加装置包含具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变压器、以及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驱动电路;
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串联连接于所述垂直偏转线圈,
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所述合成装置的输出信号将驱动电流提供给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形成能够分别独立地控制脉冲信号的波峰值的结构。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形成能够分别独立地控制脉冲信号相位或脉冲宽度的结构。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形成能够分别独立地控制脉冲信号的极性的结构。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对所述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的波高值以垂直扫描周期进行调制的第1调制电路、以及
对所述多个脉冲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的波高值以垂直扫描周期进行调制的第2调制电路。
2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装置具有对所述校正电路输出的校正信号与所述多个脉冲发生电路发生的脉冲信号进行加法运算的加法器。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垂直偏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垂直消隐期间使所述校正电流为0的消隐电路。
CNB028006763A 2001-03-15 2002-03-07 垂直偏转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3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3732/2001 2001-03-15
JP2001073732 2001-03-15
JP140154/2001 2001-05-10
JP2001140154 2001-05-10
JP2002058293A JP3863037B2 (ja) 2001-03-15 2002-03-05 垂直偏向装置
JP58293/2002 2002-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9187A CN1459187A (zh) 2003-11-26
CN1220364C true CN1220364C (zh) 2005-09-21

Family

ID=2734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0067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364C (zh) 2001-03-15 2002-03-07 垂直偏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6831427B2 (zh)
EP (1) EP1292122A4 (zh)
JP (1) JP3863037B2 (zh)
KR (1) KR100533405B1 (zh)
CN (1) CN1220364C (zh)
CA (1) CA2413161C (zh)
MY (1) MY136508A (zh)
WO (1) WO20020760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0239B2 (en) 2001-10-31 2007-01-30 Zilog, In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east-west geometry mismatch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of a raster display
US6717377B1 (en) * 2001-10-31 2004-04-06 Zilog, In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east-west geometry mismatch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of a raster display
KR100670583B1 (ko) * 2005-03-08 2007-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0671203B1 (ko) * 2005-03-08 2007-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4901196B2 (ja) * 2005-07-29 2012-03-2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荷電粒子線装置
EP2625675A1 (de) * 2010-10-04 2013-08-14 Dr. Hahn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ignalübertragung zwischen einer wand und einem um eine scharnierachse scharniergelenkig an dieser wand befestigten flüg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8656A (en) * 1977-08-31 1978-10-03 Rca Corporation North-south pincushion distortion correction circuit
US4335333A (en) * 1980-01-29 1982-06-1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aster scan color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improved pin cushion non-linearity correction
JPS5873281A (ja) 1981-10-28 1983-05-02 Sony Corp 画面歪補正回路
JPS5875379A (ja) * 1981-10-29 1983-05-07 Sony Corp 上下ピンクツシヨン歪補正回路
GB2121627B (en) * 1982-06-02 1986-01-15 Plessey Co Plc Direct digital synthesiser
JPS59274A (ja) * 1982-06-25 1984-01-05 Fujitsu Ltd ピンクツシヨン歪補正回路
US4422019A (en) * 1982-07-12 1983-12-20 Tektronix, Inc.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ertical as well as horizontal smoothing of convergence correction signals in a digital convergence system
US4422020A (en) * 1982-07-21 1983-12-20 Zenith Radio Corporation Vertical image correction for projection TV
US4593308A (en) * 1984-04-27 1986-06-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utomatic correction of centering and convergence errors in CRT displays
US4642530A (en) * 1985-05-10 1987-02-10 Rca Corporation Raster distortion correction circuit
JPS6231268A (ja) 1985-08-02 1987-02-10 Hitachi Ltd 上下糸巻歪補正回路
JPS62146362U (zh) 1986-03-06 1987-09-16
JPS62268272A (ja) * 1986-05-09 1987-11-20 アールシーエー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コーポレイシヨン 陰極線管の走査装置
JPH07123287B2 (ja) * 1986-12-12 1995-1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上下糸巻歪補正回路
US4916365A (en) * 1987-08-31 1990-04-10 Anritsu Corporation Color CRT displaying correction circuit
US4961030A (en) * 1988-05-19 1990-10-02 Hitachi, Ltd. Miss convergence compensating device for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JPH02231872A (ja) * 1989-03-06 1990-09-13 Hitachi Ltd 上下糸巻歪補正回路
US4972127A (en) * 1990-04-27 1990-11-20 Rca Licensing Corporation Pincushion correction circuit with gullwing compensation
JP3327398B2 (ja) * 1991-03-12 2002-09-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偏向補正波形発生回路
US5371765A (en) * 1992-07-10 1994-12-0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Binary phase accumulator for decimal frequency synthesis
JPH06233149A (ja) * 1993-01-29 1994-08-19 Sony Corp 上下ピン歪み補正回路
JPH07123287A (ja) 1993-10-20 1995-05-12 Fujitsu General Ltd 映像信号変換方法
JPH07131672A (ja) * 1993-10-28 1995-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ワイドアスペクト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GB9405799D0 (en) 1994-03-24 1994-05-11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Shaped parabolic correction waveform for curved face plate display tube
DE69515022T2 (de) * 1994-10-25 2000-09-14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blenkkorrektur
GB9508289D0 (en) * 1995-04-24 1995-06-14 Rca Thomson Licensing Corp Deflection circuits for changing display format on wide screen picture tubes
KR100242841B1 (ko) * 1997-05-27 2000-02-01 윤종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상하 왜곡 보정 회로
DE19801968A1 (de) * 1998-01-21 1999-07-22 Thomson Brand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vergenzkorrektur in einem Fernsehgerät
US6437523B1 (en) * 1999-01-12 2002-08-20 Thomson Licensing S.A. Deflection circuits coupled via a filter
JP3672771B2 (ja) * 1999-07-14 2005-07-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偏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533405B1 (ko) 2005-12-02
CN1459187A (zh) 2003-11-26
JP3863037B2 (ja) 2006-12-27
US20050127852A1 (en) 2005-06-16
US20030076425A1 (en) 2003-04-24
KR20020091833A (ko) 2002-12-06
CA2413161C (en) 2007-02-27
EP1292122A4 (en) 2007-08-29
US7166972B2 (en) 2007-01-23
CA2413161A1 (en) 2002-09-26
EP1292122A1 (en) 2003-03-12
WO2002076087A1 (fr) 2002-09-26
US6831427B2 (en) 2004-12-14
MY136508A (en) 2008-10-31
JP2003032506A (ja) 200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0632C (zh) 用于校正图像失真的设备和方法以及图像显示器
CN1228612C (zh) 电磁流量计
CN1892800A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CN1064790C (zh) 电动机的矢量控制方法和矢量控制逆变装置
CN1711678A (zh) 功率放大装置
CN1198446C (zh) 图像失真校正装置及图像失真校正方法
CN101075415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驱动器以及驱动显示面板的方法
CN1273742A (zh) 视频显示装置和视频显示方法
CN1604472A (zh) 斜坡电压产生装置和有源矩阵驱动型显示装置
CN1220364C (zh) 垂直偏转装置
CN1745575A (zh) 图像感测装置
CN1649254A (zh) 传输电路
CN1627814A (zh) 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程序
CN1893617A (zh) 动态补偿显示
CN1551061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控制装置及驱动控制方法
CN1206233A (zh) 电力变换装置的控制装置
CN1109246A (zh) 可定标阴线射线管显示设备和显示设备的相位同步电路
CN1226861C (zh) 浓淡校正装置
CN1305682A (zh) 具有垂直扫描速度调制的视频显示设备及其视频显示方法
CN1670576A (zh) 驱动电压生成装置和用于控制驱动电压生成装置的方法
CN1276676A (zh) 图像控制设备和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设备
CN1165155C (zh) 失真校正电路及其显示装置
CN1217528C (zh) 水平偏转电路和双方向水平偏转装置
CN1707226A (zh) 电磁流量计
CN1643778A (zh) 对输入信号进行移相的电路装置和抑制镜像频率的电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