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0187C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0187C CN1220187C CNB02156311XA CN02156311A CN1220187C CN 1220187 C CN1220187 C CN 1220187C CN B02156311X A CNB02156311X A CN B02156311XA CN 02156311 A CN02156311 A CN 02156311A CN 1220187 C CN1220187 C CN 122018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magnetic
- optical element
- connecting portion
- fulcr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2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optical heads, e.g. assembly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for focusing and track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3—Details of stationary part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25—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s for lens positioning
- G11B7/0935—Details of the moving par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现有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构成物镜的中立位置保持机构的部件数量多,因此存在着组装工时增加、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解决的方案是,将跟踪用线圈固定在透镜托架(101)的侧面上,将线性对称形状的磁性体(107)以被对焦用线圈夹着的方式固定在该托架(101)的底面上。并且,磁性体(107)的端部(107a1、107a2)和上述线圈一起与构成对焦用及跟踪用驱动装置的永久磁铁(109a、109b)的N极面相对。其结果,可以用两永久磁铁(109a、109b)及磁性体(107)构成物镜(102)的中立位置保持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记录装置之类的信息记录媒体(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的光盘装置上作为激光头使用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更具体地说,属于为保持光学元件的中立位置的机构的构成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保持光学元件的中立位置的现有机构,有特开平7-110955号公报所揭示的机构。在这里,图13是该公报中所记载的现有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14表示图13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纵剖面图,图15表示适用于图13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磁性片的轴测图。
在图13~图15中,符号1为透镜托架,符号2为物镜,符号3为跟踪用驱动线圈,符号4为对焦用驱动线圈,符号5为内轭。符号6为磁铁,符号7为固定轴,符号8为平衡重,符号9为外轭,符号9a为凸起部,符号10为磁片,10a、10b为两端部,10c为中央部。
在图13~图15中,透镜托架1可围绕固定轴7回转且可沿着固定轴7移动地支承着。在透镜托架1的两端配置有物镜2和平衡重8,外周面上固定着跟踪用驱动线圈3和对焦用驱动线圈4。固定轴7固定在外轭9中央的凸起部9a上。磁铁6固定在外轭9的内表面上,由对焦用磁铁部、跟踪用磁铁部及槽构成。对焦用磁铁部的N极和S极在固定轴7的方向上排列着,跟踪用磁铁部的N极和S极在周向上排列着,分别被极化和磁化。内轭5重叠在外轭9上。
另外,在透镜托架1的外周缘部上,在与对焦用磁铁部的磁极中心相向的位置上固定着磁片10。
本装置的动作如下。即,向对焦用驱动线圈4通电,这样,使物镜2与透镜托架1一起在固定轴7的轴向、即对焦方向上移动,进行对焦控制。另外,对跟踪用驱动线圈3通电。这样,使透镜托架1围绕固定轴7回转,进行物镜2的跟踪控制。
但是,由于现有的物镜驱动装置如上述那样构成,故存在以下问题。
第1个问题是为保持物镜的中立位置需要2个产生磁吸引力作用的磁片,故部件成本提高,并且组装工时增加。
第2个问题是需要2个对焦控制用磁铁、2个跟踪控制用磁铁,合计需要4个磁铁,而且必须对各磁铁进行2极磁化,故成本提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研制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制造成本也低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另外,本发明还将制造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时提高制造效率这一点作为其次要目的。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光学元件驱动装置,该装置具有以下部件:支轴,它具有与光学元件的光轴相平行的轴线;托架,其一端保持着上述光学元件,该托架具有轴承部,该轴承部穿通该托架的中央部而形成的且可活动地嵌在上述支轴上,同时该托架相对于上述支轴可平行移动且可回转地通过上述轴承部由上述支轴支承着;对焦驱动装置,它用于在上述支轴的轴线方向上驱动控制上述托架;跟踪驱动装置,它用于围绕上述轴线驱动控制上述托架;磁性体,它固定设置在上述托架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对焦驱动装置和上述跟踪驱动装置由夹着上述支轴、相互对向的第1和第2永久磁铁及线圈构成,上述磁性体由具有相同形状和相同尺寸的第1和第2端部、及连接上述第1端部和上述第2端部的连接部构成,上述连接部的宽度比上述第1和第2端部的宽度要窄,上述第1端部与上述第1永久磁铁相对,上述第2端部与上述第2永久磁铁相对。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上述连接部的长度比上述第1和第2端部的长度要长。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使上述连接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位置与上述第1和第2端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位置不同,这样,上述磁性体具有相对于上述连接部的中心线位置为非线性对称的形状。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特征是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上述连接部相对于上述支轴位于上述光学元件的保持位置的相反侧。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3及4的任一项记载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上述连接部的长度比上述第1端部的长度和上述第2端部的长度之和还要长。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技术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作为激光头。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中,将构成对焦用和跟踪用驱动装置的2个永久磁铁用于光学元件中立位置保持部,并且用2个永久磁铁和与托架成为一体的磁性体构成上述光学元件中立位置保持部,故可以用较少的部件数并且容易地构成上述光学元件中立位置保持部。因此,本发明可以提供与原来产品相比构造简单、且制造成本也便宜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而且,由于磁性体的连接部与两端部相比,位于离两个永久磁铁远的部位,故还可以获得连接部的形状设定的自由度大的效果。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中,可使由同一形状的磁性板裁下的磁性体的数量增加,这样,可以提供制造成本更低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中,从两个永久磁铁作用于磁性体的磁吸引力不平衡,平移力作用于磁性体,因此,利用该平移力,可以消除支轴与轴承部之间存在的偏斜。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中,可以更短地设定保持光学元件的一端部与轴承部之间的托架的距离,故可以使托架小型化。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中,可以使由同一形状的磁性板裁下的磁性体的数量比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情况增加,故可以提供能更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中,可以具备简单且低成本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作为激光头,故可以提供小型且低成本的光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形式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概略轴测图。
图2是模式性地表示磁性体和对焦用线圈的固定方法的一例之纵向剖面图。
图3是实施形式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为表示磁性体的位置的透视俯视图。
图5是实施形式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实施形式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磁性体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用蚀刻等方法由磁性板制造实施形式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磁性体时的磁性体配置状态之磁性体制造配置图。
图8是表示用蚀刻等方法由磁性板制造实施形式1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磁性体时的磁性体配置状态之磁性体制造配置图。
图9是表示实施形式1的变形例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之透视俯视图。
图10是表示磁性体的配置状态的磁性体制造配置图。
图11是表示实施形式2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透视俯视图。
图12是表示磁性体的配置状态的磁性体制造配置图。
图13是现有的物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4是现有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15是适用于现有的物镜驱动装置的磁片的轴测图。
图16是示意地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作为激光头的光盘装置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特点在于,用作为对焦控制装置和跟踪控制装置的构成元件的2个单极永久磁铁和制造效率良好的1个磁性体形成物镜的中立位置保持力。
本发明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使上述磁性体的连接部的中心位置与其两端部的中心位置错开,将上述磁性体的形状作成非线性对称的。这样,便对磁性体的连接部产生平移力。并且,将物镜靠近支轴配置。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中,使各磁性体的连接部相接邻地将其它磁性体的两端部有效地接邻配置在磁性板内,用蚀刻等方法制造这些磁性体。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形式1)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形式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构造的轴测图。图2是模式地表示图1中的磁性体和对焦用线圈的固定方法的一例之纵向剖面图。图3是图1中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为表示图3中的磁性体位置的透视俯视图,图5是图1中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6表示图4中的磁性体的放大图,图7和图8表示用蚀刻等方法由磁性板制造图6的磁性体时的磁性体配置状态之磁性体制造配置图。
图1~图8中,各参照符号表示以下构成元件。即,符号101为透镜托架(简称为托架),符号102为作为光学元件的物镜,其中心部嵌插在透镜托架101的一端部上形成的穿通孔102H内,用上述一端部来保持,符号103为形成于透镜托架101中心部的,设成穿通孔的轴承部,符号104为平衡(重)量,它嵌插在透镜托架101的另一端部上形成的穿通孔104H内,用上述另一端部来保持。
另外,符号105为对焦用线圈,其中央部是中空的,106a为第1跟踪用线圈,106b为第2跟踪用线圈。
符号107为磁性体,是与后述的2片永久磁铁一起构成物镜102的中立位置保持机构的部件。符号107a1为与磁性体107的长度方向LD有关的第1端部(长度La、宽度Wa),符号107a2为磁性体107的长度方向LD的相反侧的第2端部,具有与第1端部107a1相同的形状、相同的尺寸。符号107b是在长度方向LD上延伸、将磁性体107的两端部107a1、107a2连接起来的连接部(长度Lb、宽度Wb),符号107H是形成于连接部107b的中央部的穿通孔,符号CA是穿通孔107H的中心轴。如图6所示,磁性体107具有与通过中心轴CA的长度方向LD相平行的线的线对称形状。
另外,符号110为底座,符号108为在底座110的中央部上立设的支轴,具有与物镜102的光轴相平行的轴线,其轴径(直径)比轴承部103的直径和穿通孔107H的直径稍小,两者之间的间隙例如为5μm~10μm。符号110Ba为在底座110的一端部上立设的第1板,其粘贴面与支轴108相对,符号110Bb为在底座110的另一端部上立设的第2板,其粘贴面隔着支轴108、与第1板110Ba的粘贴面相对,符号109a是粘贴在第1板110Ba的粘贴面上的第1永久磁铁,其N极位于支轴108一侧,符号109b是粘贴在第2板110Bb的粘贴面上的第2永久磁铁,其N极同样位于支轴108一侧,符号110H为使通过物镜102的光通过用的穿通孔。
符号111和112为用蚀刻等方法制造磁性体107时作为材料使用的磁性板。
在图4中,透视性地表示磁性体107,从容易进行其描述的观点出发,省略了图3的两个跟踪用线圈106a、106b的图示。另外,在图5中,为了图示的方便,省略了前面侧的第2永久磁铁109b和第2板110Bb的图示。
透镜托架101由重量轻、刚性高的工程塑料等制造的,其中央部具有穿通孔、即轴承部103。在该透镜托架101的一端部,物镜102嵌插在穿通孔102H内,在该透镜托架101的另一端部,设有平衡(重)量104,插入形成于此的穿通孔104H内。在此,物镜102的光轴和轴承部103的轴有相互平行的关系。
对焦用线圈105固定在透镜托架101的下面101LS上,使其卷绕轴与轴承部103同轴。并且,在本实施形式中,磁性体107也以被对焦用线圈105夹着的形式固定在透镜托架101的下面101LS上,与透镜托架101构成一体。两部分107、105固定在透镜托架101上的方法的一例如图2的纵剖面图所示。即,在与图2的纸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的2个突起部101P1、101P2以保持按磁性体107的大致宽度尺寸设定的间隔的方式对峙地配置在位于托架101的一端部(形成穿通孔102H的部分附近)与另一端部(形成穿通孔104H的部分附近)之间且位于轴承部103的边缘周边的下面101LS的部分上。另外,磁性体107可活动地嵌在两突起部101P1、101P2之间,并且从其上面可活动地嵌着对焦用线圈105。这时,两部件107、105以两突起部101P1、101P2作为导向件,用例如粘结剂固定在托架101上。这时,设在磁性体107的连接部107b的中央部的穿通孔107H之中心轴CA与轴承部103轴的轴成为同轴。因此,中心轴CA与支轴108的轴线成为同轴。
另外,第1和第2跟踪用线圈106a、106b固定在托架101的侧面上,使其卷绕轴与轴承部103的轴垂直,并且从轴承部103的轴看,各卷绕轴分别向相反侧偏心。
如图6所示,磁性体107由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的第1端部107a1及第2端部107a2、连接两端部107a、107a2的连接部107b构成。连接部107b的宽度Wb比第1和第2端部107a1、107a2的宽度Wa要窄。而且,连接部107b在与长度方向LD有关的长度Lb比第1和第2端部107a1、107a2在与长度方向LD有关的长度La稍长些(小于长度La的2倍)。因此,磁性体107的中心轴与穿通孔107H的中心轴CA垂直,并且与长度方向LD平行,磁性体具有线性对称形状。而且,第1端部107a1与第1永久磁铁109a的N极面相向,同样,第2端部107a2与第2永久磁铁109b的N极面相向。另外,如上所述,连接部107b还具有穿通孔107H,在将磁性体107固定在透镜托架101上时,该穿通孔与轴承部103构成同一轴。
支轴108立设固定在底座110的中央部位上,通过对焦用线圈105的中空部分,可活动地嵌在磁性体107的穿通孔107H和透镜托架101的轴承部103内。通过这样的嵌插,托架101相对于支轴108可平行移动且可回转地通过轴承部103而被支轴108支承着。
第1和第2永久磁铁109a、109b用粘结剂粘贴在第1和第2板110Ba、110Bb上,使支轴108在这2个永久磁铁之间,并与第1和第2跟踪线圈106a、106b及对焦用线圈105相向,在本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上,成为各自的同极相对(图中,N极之间相对)的单极构造。如上所述,第1和第2永久磁铁109a、109b也接近磁性体107的各端部107a1、107a2,将磁吸引力赋予磁性体107。
在本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上,2个永久磁铁109a、109b和对焦用线圈105构成对焦驱动装置,另外,2个永久磁铁109a、109b和2个跟踪用线圈106a、106b构成跟踪驱动装置。
下面,对本装置的动作加以说明。首先,检测用物镜102形成的聚光点相对于光盘(未图示)的焦点偏移或相对于所希望的跟踪的跟踪偏移。然后,向对焦用线圈105通电,这样,根据该焦点偏移量的信号,使透镜托架101向物镜102的光轴方向移动,进行对焦控制。同样,向跟踪用线圈106a、106b通电,根据跟踪偏移量的信号使透镜托架101围绕支轴108回转,进行物镜102的跟踪控制。
如上所述,使透镜托架101在光轴方向上上下平移移动或围绕支轴108回转时,磁性体107的第1和第2两端部107a1、107a2分别受到第1和第2永久磁铁109a和109b作用的磁吸引力。即,两永久磁铁109a、109b要使透镜托架101恢复到规定的状态。关于这时的磁吸引力的大小,可根据磁性体的材料和厚度、或磁性体同与其相向的永久磁铁的间隔距离等,按所希望的值进行设定。在这里,由于连接部107b与两端部107a1、107a2相比,位于离开两永久磁铁109a、109b的位置,故连接部107b受到的恢复力的量比较小。因此,可以比较自由地设定连接部107b的形状。即,不必局限于具有图4所示的矩形横断面,可以设计连接部107b的形状。
下面,参照图7和图8(与图7比较的例子),对于用一块磁性板制造磁性体107时的效率加以说明。
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连接部107b的宽度Wb比两端部107a1、107a2的宽度Wa要小,故积极地利用该差值,通过蚀刻等方法由一块磁性板制造磁性体107。即,应成为各磁性体107的连接部107b的部分、和应成为与其接邻的磁性体107的一端部107a1、107a2的部分成为图7所示的配列形式(使应成为一端部107a1、107a2的部分的一部分位于制造应成为连接部107b的部分的凹部内),将应成为各磁性体107的部分组成、配置在一块磁性板111内。由于这样的设定,可有效地增加从同一形状的磁性板111上可以得到的磁性体107的数量(裁下的磁性体)。另外,为了用图7明确配置关系,故表示了使用比较小的磁性板111的情况,可看到磁性体107没有使用的部分较多,但实际上磁性体107之间的空间小,故磁性体107没有使用的部分比较少。
而将应成为磁性体107的部分如图8所示那样整列配置在磁性板112内时,磁性体107的得到数量与用一块磁性板制造连接部的宽度和两端部的宽度相等的磁性体的情况一样,磁性板112中的应成为磁性体107的部分之间的空间多,磁性体107不使用的部分比较多。因此,从用同样的板可以得到磁性体的部分的面积与一块磁性板的面积之比这一意义来看,可以说图8的情况效率较低。因此,通过对图7和图8进行比较,便可以清楚地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使连接部107b的宽度Wb比两端部107a1、107a2的宽度小、并且使连接部107b的长度Lb比两端部107a1、107a2的长度大的优点。
(实施形式1和变形例)
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将实施例1的磁性体连接部长度设为两端部的长度的2倍以上。以下,参照附图,对该变形例加以说明。
图9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透视俯视图,图10是表示由一块磁性板得到图9所示的磁性体时的磁性体配置状态的磁性体制造配置图。在图9中,对于表示与实施形式1同样功能的部分用同样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说明。
在图9和图10中,符号113为磁性体,符号113a1和113a2为磁性体113的第1和第2端部,符号113b为磁性体113的连接部,符号113H为连接部113b的穿通孔。另外,符号114为用蚀刻等方法制造磁性体时作为材料使用的磁性板。
如图9所示,两端部113a1、113a2的长度La都为连接部113b的长度Lb的一半以下(Lb≥2La),像这样构成磁性体113。其它部分与图1~图5相同。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但基本上与上述实施形式1的动作相同,故共同的地方省略说明。磁性体113的两端部113a1、113a2靠近对应的永久磁铁109a和109b,故永久磁铁109a、109b对于相对应的端部113a1、113a2作用有磁吸引力,永久磁铁109a、109b要使透镜托架101恢复为规定的状态。关于该磁吸引力,可根据磁性体113的材料和厚度、永久磁铁109a、109b与端部113a1、113a2之间的距离等,按所希望的值设定其大小。这时,连接部113b与两端部113a1、113a2相比,位于离开永久磁铁109a、109b的位置,故连接部113b受到的恢复力的量比较小。因此,可以将连接部113b的长度设定得较长,为两端部113a1、113a2的长度的2倍以上。
本变形例的特点在于,使由1块磁性板得到磁性体的效率比实施形式1的情况的效率更提高。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即,利用Lb≥2La的关系,如图10所示那样,在制造出应成为磁性体113的连接部113b的部分的凹部内,可以接邻配置2个应成为其它磁性体113的各端部113a1、113a2的部分。通过这样的配置,与图7所示的情况相比较,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利用效率使得到的数量增多。特别是磁性板114的周边部分的效率明显提高,这一点可以理解。
(实施形式2)
图11是表示本实施形式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透视俯视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磁性体的配置状态的磁性体制造配置图。在图11中,对于表示与实施形式1及其变形例同样功能的构成部分用同样的参照符号表示,省略这些符号的说明。
图11和图12中,符号115为磁性体,符号115a1、115a2为磁性体115的第1和第2端部,符号115b为磁性体115的连接部,符号LDa为两端部115a1、115a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符号LDb为连接部115b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符号116为用蚀刻等方法制造磁性体时作为材料使用的磁性板。
如图11所示,磁性体115形成具有字形横断面的非线性对称形状,而且两端部115a1、115a2的宽度方向中心线LDa和连接部115b的宽度方向中心线LDb相互错开地位于不同的位置。并且,从中心线LDa看,连接部115b位于靠近与物镜102的配置位置相反的一侧。其它部分与图1~图5相同。
下面,对动作加以说明,基本上与上述实施形式1和变形例的动作相同,故共同的地方省略说明。磁性体115的两端部115a1、115a2靠近永久磁铁109a、109b,故永久磁铁对两端部115a1、115a2作用有磁吸引力,永久磁铁109a、109b要使透镜托架101复原到规定的配置状态(物镜102的中立位置)。该磁吸引力可根据磁性体115的材料和厚度、永久磁铁与该磁性体之间的距离等来设定其大小。这时,连接部115b的中心线LDb位于偏向平衡(重)量104侧的位置上,故两永久磁铁109a、109b作用的磁吸引力不平衡,其结果,图11中所示的平移力F作用于磁性体115上。该平移力F的大小也可通过连接部115b的宽度和长度及偏移量等的设定来调整,实际上应赋予的合适的磁吸引力是比较小的值(约为包括透镜托架101在内的可动部分的重量)。该平移力F有消除在轴承部103与支轴108之间存在的偏斜的作用,因此,可以抑制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非线形动作。另外,在磁性体115上,不需要像在实施形式1及其变形例的磁性体107、113的连接部107b、113b上设制造的孔107H、113H,从磁性体115的刚性这一点看也为有利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磁性体115偏向支轴108外侧的平衡(重)量侧配设,故可以相应地将构成物镜102的保持机构的穿通孔102H的配设位置比实施形式1及其变形例的配设位置更靠近支轴108侧,并且平衡(重)量104的配设位置也可以更靠近支轴108一侧,故可以使透镜托架101长度方向的长度L比实施形式1及其变形例的情况也缩短。即,根据本实施形式,可以促进透镜托架101的小型化。
下面,对于由一块磁性板得到磁性体115时的应成为磁性体部分的配置的组合情况加以说明。即,在本实施形式中,连接部115b的长度Lb也为两端部115a1、115a2的长度La的2倍以上,故如图12所示,在磁性板116内,在制造应成为磁性体115的连接部115b的部分的凹部上,可以接邻配置2个应成为其它磁性体的各端部115a1、115a2的部分,与图10所示的情况相比,可以更进一步提高磁性体的材料利用效率,使得到的数量多。还判明,与上述一样不需在连接部115b上设穿通孔,进一步提高了设计的自由度。
(其它的变形例)
(1)跟踪用线圈的数量不必是2个,也可以是2个以上。另外,跟踪用线圈的配设位置也不必是在透镜托架101的侧面上,也可以将跟踪用线圈配设在透镜托架101的其它部位(例如下面上)。
(2)对焦用线圈105的配设位置不必是在透镜托架101的下面上,也可以将对焦用线圈105配设在透镜托架101的其它部位(例如侧面上)。
(3)磁性体107的配设位置也不必在透镜托架101的下面上被夹持,也可以将磁性体107配设在透镜托架101的其它部位。要点是使磁性体107的第1端部107a1与第1永久磁铁109a相对,并且使磁性体107的第2端部107a2与第2永久磁铁109b相对,这样将磁性体107固定在透镜托架101上即可。
(4)不必将两永久磁铁109a、109b配置在透镜托架101的外框的外侧,例如将透镜托架制成与底座110同样大小的圆柱形,将两永久磁铁配设在该透镜托架内部即可。
(附记)
将上述的实施形式1、其变形例及实施形式2等各自记载的简易且低成本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作为光盘装置的激光头使用,便可实施小型且低成本的光盘装置。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具有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作为激光头装置的光盘装置之构成的回路图。图16中,光盘装置100由光盘200、为使该光盘200回转用的电动机300、从光盘读出信息用的激光头装置400、对用激光头装置400读出的信号进行处理用的信号处理装置500、进行电动机300的回转控制用的电动机控制装置600、进行激光头装置400的焦点控制和跟踪控制等用的激光头控制装置700构成。
Claims (6)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装置,该装置具有以下部件:
支轴,它具有与光学元件的光轴相平行的轴线;
托架,其一端保持着上述光学元件,该托架具有轴承部,该轴承部穿通该托架的中央部而形成且可活动地嵌在上述支轴上,同时该托架相对于上述支轴可平行移动且可回转地通过上述轴承部被上述支轴支承着;
对焦驱动装置,它用于在上述支轴的轴线方向上驱动控制上述托架;
跟踪驱动装置,它用于围绕上述轴线驱动控制上述托架;
磁性体,它固定设置在上述托架上,
该光学元件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对焦驱动装置和上述跟踪驱动装置由夹着上述支轴、相互对向的第1和第2永久磁铁及线圈构成,
上述磁性体由具有相同形状和相同尺寸的第1和第2端部、及连接上述第1端部和上述第2端部的连接部构成,
上述连接部的宽度比上述第1和第2端部的宽度要窄,
上述第1端部与上述第1永久磁铁相对,
上述第2端部与上述第2永久磁铁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的长度比上述第1和第2端部的长度要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连接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位置与上述第1和第2端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位置不同,这样,上述磁性体具有相对于上述连接部的上述中心线位置为非线性对称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相对于上述支轴位于上述光学元件的保持位置的相反侧。
5.如权利要求1、3及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的长度比上述第1端部的长度和上述第2端部的长度之和还要长。
6.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上述光学元件驱动装置作为激光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80669/2002 | 2002-03-22 | ||
JP2002080669A JP3667704B2 (ja) | 2002-03-22 | 2002-03-22 |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7316A CN1447316A (zh) | 2003-10-08 |
CN1220187C true CN1220187C (zh) | 2005-09-21 |
Family
ID=28035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5631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187C (zh) | 2002-03-22 | 2002-12-13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39899B2 (zh) |
JP (1) | JP3667704B2 (zh) |
CN (1) | CN1220187C (zh) |
HK (1) | HK105949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39671B1 (ko) * | 2002-05-17 | 2007-07-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작은 억세스 단위를 갖는 광 디스크와 어드레스 정보 변조방법 |
JP3772825B2 (ja) | 2002-11-12 | 2006-05-10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JP3778188B2 (ja) * | 2003-08-07 | 2006-05-24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4642053B2 (ja) * | 2007-09-14 | 2011-03-02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CN105494297A (zh) * | 2016-01-25 | 2016-04-20 | 太仓市金港植保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的喷杆稳定自平衡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63908U (ja) | 1982-04-27 | 1983-11-01 |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USRE33548E (en) | 1983-03-30 | 1991-03-05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Deviation correction apparatus for optical disc light beams |
JPS62141646A (ja) * | 1985-12-17 | 1987-06-25 |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Ltd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JPH0242215U (zh) | 1988-09-14 | 1990-03-23 | ||
JPH0388532U (zh) | 1989-12-26 | 1991-09-10 | ||
KR920015291A (ko) * | 1991-01-31 | 1992-08-26 | 강진구 | 광학기록 및 재생장치의 대물렌즈 구동수단 |
JP2807153B2 (ja) | 1993-10-13 | 1998-10-08 |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CN1056702C (zh) * | 1993-10-13 | 2000-09-20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物镜驱动装置 |
KR100373673B1 (ko) * | 1995-05-08 | 2003-05-09 | 산요 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광학기록·재생장치및광픽업 |
JP3198236B2 (ja) * | 1995-08-11 | 2001-08-13 |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JPH103674A (ja) | 1996-06-12 | 1998-01-06 | Sony Corp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KR100298825B1 (ko) * | 1996-08-19 | 2001-10-26 | 하시모토 야스고로 | 대물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디스크 장치 |
JPH1064074A (ja) * | 1996-08-23 | 1998-03-06 | Akai Electric Co Ltd | 光ピックアップの対物レンズ移動装置 |
JPH10134381A (ja) * | 1996-10-25 | 1998-05-22 |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JPH10283647A (ja) | 1997-04-04 | 1998-10-23 |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JP2001034972A (ja) | 1999-07-23 | 2001-02-09 | Toshiba Corp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3749047B2 (ja) * | 1999-08-27 | 2006-02-22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
-
2002
- 2002-03-22 JP JP2002080669A patent/JP366770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10-07 US US10/265,251 patent/US683989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12-13 CN CNB02156311XA patent/CN122018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3-30 HK HK04102304A patent/HK1059498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30179686A1 (en) | 2003-09-25 |
JP3667704B2 (ja) | 2005-07-06 |
CN1447316A (zh) | 2003-10-08 |
JP2003281751A (ja) | 2003-10-03 |
HK1059498A1 (en) | 2004-07-02 |
US6839899B2 (en) | 2005-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4341C (zh) | 光头致动器 | |
CN1181580A (zh) | 物镜驱动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盘设备 | |
CN1220187C (zh)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及光盘装置 | |
CN1270301C (zh) | 光学驱动装置 | |
CN1056702C (zh) | 物镜驱动装置 | |
CN1855250A (zh) | 光学拾取器致动器和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CN1379401A (zh) | 光拾取装置和组装该光拾取装置的方法 | |
CN1848256A (zh) | 光学拾取致动器和具有其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CN1265367C (zh) | 物镜驱动装置 | |
CN1201307C (zh) | 光学机构驱动装置 | |
CN1702743A (zh) | 光学拾取器致动机构和方法,及重现和/或记录装置 | |
CN1653528A (zh) | 物镜驱动装置 | |
CN1495737A (zh) | 光拾取装置 | |
CN1609966A (zh) | 光拾取致动器及其支撑部件、光记录/再现设备 | |
CN1395239A (zh) | 物镜驱动器和包括它的盘片驱动装置 | |
EP1566799B1 (en) | Actuator for mobile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 |
CN1695185A (zh) | 物镜驱动装置 | |
CN1311446C (zh) | 物镜驱动装置和光盘装置 | |
CN1301012A (zh) | 驱动物镜的装置 | |
CN1153202C (zh) | 具有盘偏心率补偿的盘驱动器 | |
CN1540645A (zh) | 光头装置 | |
JP3330516B2 (ja) | 対物レンズ駆動装置 | |
CN1684163A (zh) | 光学头致动器和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 |
CN1667720A (zh) | 光拾取器用驱动装置 | |
CN1306496C (zh) | 利用音圈电机的超小型激光头多轴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5949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1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