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7504C - 获得通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获得通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7504C
CN1217504C CN011207590A CN01120759A CN1217504C CN 1217504 C CN1217504 C CN 1217504C CN 011207590 A CN011207590 A CN 011207590A CN 01120759 A CN01120759 A CN 01120759A CN 1217504 C CN1217504 C CN 12175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quality
measurement window
synchronously
spread
deriv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207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8923A (zh
Inventor
森慎一
今井哲明
石川义裕
岩村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318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8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75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750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755Setting of lock conditions, e.g.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1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 H04B1/7113Determination of path prof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8Parallel implem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1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featuring pilot assisted re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2Intercell-related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使用CDMA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CDMA导频信道中获取通信质量。通信质量获取装置包括一个包含控制单元、同步单元和测量单元的延迟包络获取单元以及一个数据存储单元。通信质量由同步单元和测量单元测量,做为选择它们由控制单元控制。当通过CDMA导频信道获取通信质量时,可以显著地提高数据获取效率。

Description

获得通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诸如CDMA(码分多址)之类的扩频信号的通信质量获取装置和方法,尤其是涉及通过服务区中的CDMA导频信道,用于获取通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先有技术中,通信方法将给定频带分成几个信道,然后通过这几个信道完成通信。通信质量受到由减少接收功率引起的热噪声和由空间共用信道和邻近信道的重复使用在共用信道和邻近信道中引起的干扰噪声的影响。因此,它的通信质量通过测量从工作基站发射的信道的接收功率来确定。通过使用频率转换器和频率选择滤波器提取每个理想的信道的信号频谱然后测量从每个滤波器提供的功率,这样的接收功率可以测量。
然而,在CDMA方法的情况下,该方法被认为是在未来的移动通信方法中最有前途的一个,在服务区中通信质量的获取可以以不同的方法完成。
在CDMA方法中,由于分配的频带没有分成几个信道,而是由所有的通信信道分享,这些信道以不同的码相互区别,因此,为了在给定信道中接收信号以获取通信质量,分配给每个信道的码必须被识别并且必须通过检测码间隔建立同步。因为若干信道需要同时测量以获取通信质量,用于码同步的并行数据处理是必需的。另外,由于CDMA方法通过使用宽带改善了通信质量,必须获取是两维数据包络的延迟包络来用于通信质量的获取,因此,CDMA方法引起这样的问题,当对于若干信道实现码同步以获取通信质量时,它的数据处理变得非常复杂,而且随着延迟包络获取,数据的数量增加。
在码同步时,延迟造成失败的数据获取,因此降低码同步的精度。也导致了扩大“测量窗口”的问题,该“测量窗口”是用于延迟包络测量的时间间隔。因此,在测量时数据处理量增加,在获取的数据中有意义的数据部分减少。此外,这样的由延迟包络获取引起的数据量的增加,缩短了有意义数据获取时间,因此降低了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上面的问题,因此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快速和有效地获取通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为此目的,本发明通过对于若干信道的控制码同步单元和延迟包络单元实现快速码同步,该信道由在服务区使用CDMA导频信道完成测量来完成并行处理,其中通过诸如CDMA的扩频方法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因此码同步精度和速度的改善能够有效地检测有意义的延迟包络,另外,测量窗口可变窄,优化延迟包络获取过程。因此,获取的数据量减少,从而可以有效地获取通信质量。
在第一个发明中,通信质量获取装置接收从多个无线基站通过使用相互不同的扩频信号发送的CDMA导频信道,和有一个获取装置,基于在所述CDMA导频信道中的所述扩频信号获取延迟包络,和一个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延迟包络。这种结构能够减少必须的数据量,因此有效地获取通信质量。
在第二个发明中,根据第一个发明的获取装置有一个同步装置,基于在CDMA导频信道中的扩频信号用于建立同步,一个测量装置,通过反扩频在所述CDMA导频信道中的所述扩频信号,用于获取延迟包络,和一个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同步装置和测量装置。这种结构能够完成对多个CDMA信道的同步检测和它们的同时和高效并行再同步。
在第三个发明中,根据第一个发明的存储装置附着时间和位置信息给由获取装置获取的延迟包络,在存储装置中存储该信息。
在第四个发明中,基于由用户设置的用于初始误差检测核实、每种模式再同步、关闭跟踪核实和自动再同步核实条件,或基于用于将测量的码设置信息,根据第二个发明的控制装置控制同步装置和测量装置。这种结构能够减少由于在码同步时发生的延迟而导致数据获取的失败,因此有意义的数据不会丢失并将必须的数据数量减到最小。
在第五个发明中,如第二个发明所述的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同步装置获取的同步点信息来控制所述测量装置。这种结构能够使“测量窗口”的宽度变窄,该“测量窗口”是用于延迟包络测量的时间间隔。
在第六个发明中,如第二个发明所述的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测量装置获取的初始误差检测、自动再同步或关闭跟踪(off-track)的核实结果来控制同步装置。这种结构能够提高检测同步点的精度和能够知道有意义延迟包络的准确位置。
第七个发明是一种通信质量获取方法,包括:接收从多个无线基站通过使用相互不同的扩频信号发送的CDMA信道步骤;基于在所述CDMA信道中的扩频信号获取延迟包络的获取步骤;和存储由所述获取步骤获取的延迟包络的存储步骤。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必须的数据量,有效地获取通信质量。
在第八个发明中,根据第七个发明的获取步骤包括:基于在所述CDMA导频信道中的扩频信号建立同步的步骤;通过反扩频在所述CDMA导频信道中的所述扩频信号,获取延迟包络测量的步骤;和控制同步步骤和测量步骤的控制步骤。该方法能够完成对多个CDMA信道的同步检测和它们的同时且高效的并行再同步。
在第九个发明中,在根据第七个发明的存储步骤中,把时间和位置信息附加在获取步骤获取的延迟包络上,然后在存储步骤存储。
在第十个发明中,在根据第七个发明的控制步骤中,基于由用户设置的用于初始误差检测核实、每种模式再同步、关闭跟踪核实和自动再同步核实条件,或基于用于将测量的码设置信息,控制同步步骤和测量步骤。这种方法能够减少由于在码同步时发生的延迟而导致数据获取的失败,因此有意义的数据不会丢失并且将必须的数据数量减到最小。
在第十一个发明中,根据第八个发明的控制步骤,基于由同步步骤获取的同步点信息控制测量步骤。这种方法能够使“测量窗口”的宽度变窄,该“测量窗口”是用于延迟包络测量的时间间隔。
在第十二个发明中,根据第八个发明的控制步骤,基于初始误差检测、自动再同步或关闭跟踪的核实结果,控制步骤控制同步步骤。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检测同步点的精度和能够知道有意义延迟包络的准确位置。
附图说明
从下面参考附图进行的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面和其它的目的、特点和优势将变得更清楚。
图1是一个框图,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的通信质量获取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2是示意性图,举例说明在图1中示出的延迟包络测量单元控制过程;
图3A示出示意性图,举例说明接收从特定基站发射的CDMA导频信道;
图3B示出一个延迟包络的例子;
图4是一个流程图,举例说明当按照本发明的通信质量获取装置接收一个从给定基站发射的CDMA导频信道时,用于获取延迟包络的方法的例子;
图5是示意性图,举例说明同步点检测过程的例子,在图4中示出的初始检测过程时,同步单元执行同步点检测过程;
图6是示意性图,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由测量单元提供的获取延迟包络的例子;
图7A是示意性图,举例说明获取延迟包络的例子;
图7B是一个流程图,举例说明如何核实图4示出的初始误差检测的例子;
图8A是示意性图,举例说明获取延迟包络的例子;
图8B是一个流程图,举例说明如何核实图4示出的关闭跟踪的例子;
图9A是示意性图,举例说明获取延迟包络的例子;
图9B是一个流程图,举例说明如何核实图4示出的自动再同步的例子;
图10是举例说明如何使用按照本发明的检测请求码表和检测完成码表图;
图11A-11D是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检测请求码表和检测完成码表的测量码设置的例子图;
图12是示出图12A和12B的关系的图;
图12A和12B是流程图,举例说明再同步模式设置在自动再同步的情况下,同步点检测的例子和同步检测过程的例子;
图13是示出图13A和13B的关系的图;
图13A和13B是流程图,举例说明再同步模式设置在自动再同步的情况下,同步点检测的例子和再同步检测过程的例子;
图14是示出图14A和14B的关系的图;
图14A和14B是流程图,举例说明再同步模式设置在手工再同步的情况下,同步点检测的例子和同步检测的例子;
图15是示出图15A和15B的关系的图;
图15A和15B是流程图,举例说明再同步模式设置在手工再同步的情况下,同步点检测的例子和再同步检测的例子;和
图16A和16B是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在测量时中途提供的输出的例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个框图,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的通信质量获取装置的一个例子。该通信质量获取装置100有一个延迟包络获取单元111和一个存储单元112。该通信质量获取装置100接收同时从具有不同的码(码A、B、C)的基站(基站A、B、C)发射的CDMA导频信道。延迟包络获取单元111进一步包括一个同步单元121、一个测量单元122和一个控制单元123。该控制单元123控制同步单元121和测量单元122。
图2是示意性图,举例说明在图1中示出的延迟包络测量单元控制过程。由控制单元123执行的控制过程使用测量码设置信息、再同步模式设置条件、关闭跟踪核实条件、初始误差检测核实条件和自动再同步核实条件,这些都是由用户决定的。同样使用的是由同步单元121获取的同步点信息和初始误差检测核实结果、自动再同步核实结果和由测量单元122获取的关闭跟踪核实结果。
图3A示出示意性图,举例说明接收从特定基站发射的CDMA导频信道。由于通信质量通过在CDMA方法中使用宽频带而改善,延迟包络的获取是很重要的。图3B示出一个延迟包络的例子,该延迟包络是无线电波的电功率电平,它是随每个无线电波在多个传播路径中到达接收点的延迟时间而提取的。为了获取延迟包络,必须检测用于CDMA导频信道的码和它的预先重复时间,然后建立码同步。码同步必需为每个将被测量的CDMA信道建立,另外,码同步不仅必须在测量的开始时实现,也应在每次测量窗口测量更新和关闭跟踪发生时实现。
获取的数据的数量应该减小到防止由获取的是两维数据的延迟包络产生的数据增涨,测量窗口的宽度必须最优化,这可以通过增加码同步的频率和更新测量窗口去使测量窗口变窄来最优化,因此仅延迟包络的有意义的数据被存储。
图4示出了当通信质量获取装置接收一个从给定基站发射的CDMA导频信道时,一个用于获取延迟包络的方法的例子。当通信质量获取装置开始工作时,同步单元121检测同步点和完成在CDMA导频信道(S401)中使用的码的初始获取,接着,由测量单元122(S402)执行初始误差检测核实去确定获取的初始误差检测是否是正确的。如果由这个初始误差检测核实确定的是失败,初始检测将重复做,如果确定的是成功,读取再同步模式(S403),基于指定的模式去完成不同的工作。
如果再同步模式设置在“自动”,测量(S404)沿着关闭跟踪核实(S405)继续测量完成核实(S406)和自动再同步核实(S407)。如果在关闭跟踪核实(S405)中检测到关闭跟踪,工作返回到初始检测(S401);如果由自动再同步核实(S407)确定进行自动再同步,维持目前的同步点,执行数据测量和存储,同时执行自动再同步(S408)去检测新的同步点。
另一方面,如果再同步模式设置在“手动”,测量(S411)沿着手工再同步命令核实(S412)和测量完成核实(S413)进行。上述测量工作(S411)继续进行,直到一个手工再同步命令发出,当手工再同步命令发出时,工作返回到初始检测(S401)。
图5示出一个同步点检测的例子,在图4中示出的初始检测(S401)时,同步单元执行同步点检测。在同步点检测时,在接收的信号和用于每个码的参考信号间的相关由相关验证提供。但是,在每个码间隔只给出一个相关结果,因为码同步尚未建立。同步点通过例如每个码的表示最强相关的位置来确定,被提供给检测完成码表(后面描述)作为在同步过程的中途给出的输出。
图6示出一个通过测量方法获取延迟包络的例子。基于由在同步过程的中途给出的输出表示的同步点信息,测量单元122提供用于每个码的相关程度。此刻码同步建立,给出部分相关间隔的每部分的相关。这个相关的输出被数字化以满足适用于存储的格式,稍后,它与测量时间相关来形成相应于延迟时间的一对路径电平(level),因此提供延迟包络作为在测量过程的中途给出的输出。
图7B示出一个图4示出的初始误差检测核实(S402)的例子。在初始核实时间(S701)之后,延迟包络作为在测量过程中途给出的输出而被观测(S702)。如果在确定是否有一个超过初始检测阈值(S703)的路径时,检测的路径超过初始检测阈值,初始误差检测确定为成功(S704);如果检测的路径没有超过初始检测阈值,核实时间增加(S705),并且核实时间和初始检测保护时间相互比较(S706)。如果核实时间等于或长于初始检测保护时间,即,只有当没有超过初始检测阈值的路径的周期等于或长于初始检测保护时间时,初始误差检测确定为失败(S707)。注意到初始检测阈值和初始检测保护时间是允许用户确定初始误差检测核实条件的参数。
图8B示出一个在图4中示出的关闭跟踪检测核实(S405)的例子。在初始核实时间(S801)之后,延迟包络作为在测量过程中途给出的输出而被观测(S802)。如果在决定是否有一个超过路径选择电平(S803)的路径时,检测的路径超过路径选择电平,核实时间被初始化(S804),且确定不会发生(S805)关闭跟踪。如果检测的路径没有超过路径选择电平,核实时间增加(S806),并且核实时间和关闭跟踪保护时间相互比校(S807)。如果核实时间等于或长于关闭跟踪保护时间,换言之,如果没有超过路径选择电平路径的周期等于或长于关闭跟踪保护时间,确定已发生(S808)关闭跟踪。注意到路径选择电平和关闭跟踪保护时间是由用户设置作为关闭跟踪核实条件的参数。
图9B示出一个在图4中示出的自动再同步核实(S407)的例子。在初始核实时间(S901)之后,延迟包络作为在测量过程中途给出的输出而被观测(S902)。接着,计算(S903)加权的路径电平平均延迟时间,确定是否超过一边再同步窗口的宽度(S904),再次,也确定是否合成的路径电平超过自动再同步阈值(S905)。如果两个回答都是不,启动(S906)核实时间,且确定不会完成(S907)自动再同步。如果两个回答都是是,核实时间增加(S908),并且和自动再同步保护时间比较(S909)。
如果核实时间等于或长于自动再同步保护时间,换言之,如果加权的脉冲电平平均延迟时间超过一边再同步窗口的宽度,且现存路径的周期当路径电平和的超过自动再同步阈值的情况下等于或长于自动再同步保护时间,确定将实现(S910)自动再同步。注意到一边再同步窗口的宽度、自动再同步阈值和自动再同步保护时间是由用户设置作为自动再同步核实条件的参数。如果核实时间不等于或长于自动再同步保护时间(S909),则确定不执行自动再同步(S911)。
图10示出一种使用检测请求码表和检测完成码表的方法。为了接收和控制同时并行地通过CDMA导频信道从超过一个基站发射的信号,使用检测请求码表和检测完成码表。图10展示三个操作:即在同步单元121完成的同步点检测工作,在测量单元122中的初始误差检测核实工作和在测量单元122中的再同步核实工作(手工、自动、关闭跟踪),和检测请求码表和检测完成码表的相互关系。
首先,检测请求码表是由用户确定的测量码设置初始化的,测量码设置描述将测量的码的数量,作为参考信息的基站名和用于表扫描的检索号。检测请求码表是将检测的码的码表,列出的码由同步单元121在表中从顶端开始查阅用于同步点检测。其中已完成检测的码从检测请求码表中除掉,然后送到检测完成码表中。除了关于同步点的信息添加于完成码表之外,检测完成码表的描述是和检测请求码表的描述是一样的。
测量单元122完成对在检测完成码表中描述的码的初始误差检测。如果初始误差检测确定为失败,相应的码从检测完成码表中除掉,然后转录在检测请求码表上,以便操作返回到同步单元121。如果初始误差检测确定为成功,在测量单元122开始存储操作,启动再同步核实操作。用于启动再同步码从检测完成码表中除掉,按照手工、自动或开跟踪的任一个设置用于再同步。然后,将其传送给检测请求码表,操作返回到同步单元121。如果同步核实模式设置在“自动”,同步检测必须随目前的连续数据测量进行。因此描述的码在检测请求码表中,同时它保持在检测完成码表中。
图11A至11D示出测量码设置、检测请求码表和检测完成码表的例子。图11A示出测量码设置的例子,其中用户用码号3、6、9、55、120、378、412和501指定八个码。图11B示出检测请求码表,其已经按照测量码设置初始化。图11C示出已完成在码3和码6的检测后,检测请求码表的状态。图11D示出一个检测完成码表。同步点以在检测请求码表上描述的检索号顺序检测。
图12A、12B、13A和13B示出在再同步模式设置在自动再同步的情况下同步点检测的例子。开始操作后,读出(S1201)再同步模式设置,如果它的模式确定为“自动”,处理流程分支到同步检测流程或其它的再同步检测流程。
图12A、12B示出同步检测的例子。首先,读出测量码设置(S1202),初始化(S1203)检测请求码表,并且初始化检索号“i”,接着,按照表检索号,查阅在检测请求码表上的码(S1205),检查检测请求(S1206)。如果在表上有一个检测请求码,启动检测(S1207)。当对于一个码检测完成时,该码号被从检测请求码表中除掉(S1208),码号和同步点存储(S1209)在检测完成码表上相同检索号的记录中。基于检索号的检测请求码的扫描在测量(S1211、S1212)时不变地继续,因此,如果码号表示在检测请求码表上,它的检测即刻完成。在图中,当X除以Y时,X%Y代表给出的余数,&&代表逻辑乘法。
图13A和13B示出再同步检测操作的例子。首先,读出初始误差检测核实条件(S1301)、自动再同步核实条件(S1302),关闭跟踪核实条件(S1303),和初始化检索号“j”,然后查阅(S1305)检测完成码表,接着,确定是否检测完成(S1306),它的表示在检测完成码表上的码号和同步点从属于下面的核实。
即,基于核实条件和检测数据,实现自动再同步失败/成功核实(S1307),初始误差检测核实(S1308),关闭跟踪核实(S1309)和自动再同步核实。如果执行初始误差检测核实,在发出测量取消命令(S1311)、数据存储取消(S1312)、从检测完成码表中除去(S1313)和传送给检测请求码表(S1314)之后,在测量中继续基于检索号的检测请求码表扫描(S1322),然后操作返回到检测处理。如果完成了关闭跟踪核对,执行相同的操作。当完成自动同步核实时,码列在检测请求码表(S1317)上,操作返回到检测过程,同时目前的同步点(S1315)和数据存储(S1316)继续。
在自动再同步核实(S1307)中核实失败或成功时,在自动再同步下,在新的同步点的初始误差检测核实辨别是否发现一个新的更好的同步点,如果自动再同步核实结果是“是”,检测完成码表更新为一个新的用于新的同步点(S1318),借此更新同步点(S1319)。如果所有的核实都失败,目前的同步点确定为最好的,保持(S1320)目前的同步点,启动数据存储(S1321)。
图14A、14B、15A和15B示出在再同步模式设置在手动再同步的情况下同步点检测的例子。在开始操作后,读出(S1401)再同步模式设置,如果它的模式确定为“手动”,操作分支到同步检测流程或其它的再同步检测流程。
图14A和14B示出同步检测操作的例子。它的流程和自动再同步的情况是一样的(图12A和12B)。
图15A和15B示出再同步核实的例子。首先,读出初始误差检测条件(S1501),初始化检索号“j”(S1502),然后按照检索号(S1503)查阅检测完成码表,接着,确定是否检测结束(S1504)。其码号和同步点在检测完成码表上描述的码接受下面的核实。如果在检测完成码表上的码被确定通过了初始误差检测核实(S1505)或命令手动再同步(S1506),取消测量(S1507)和数据存储(1508)。然后码从检测完成码表(S1509)中除去,移动到检测请求码表(S1510),在测量中继续基于检索号的检测请求码表扫描(S1513),以使处理返回到同步检测。除非码通过这些核实,保持(S1511)目前的同步点和继续数据存储(S1512)。
图16A和166B示出按照本发明在测量过程时中途提供的输出的例子。图16A和16B表示在测量过程时中途提供的输出,该输出并行获取用于每个码作为在图10到15A和15B的操作结果。在图16A和16B示出的例子中,输出是随时间和位置信息提供的,这提高了获取的作为延迟包络的数据的效率。
本发明已参考实施例详细描述,从前述中对于那些在本领域受过训练的人来说,可以进行变化和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主要方面,因此在显然的权利要求中它的意图是覆盖所有的落在本发明的真正精神范围内的这种变化和改变。

Claims (12)

1.一种通信质量获取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接收从多个无线基站通过使用相互不同的扩频信号发送的CDMA导频信道,并且基于在所述CDMA导频信道中的所述扩频信号,在相关验证之后,在测量窗口内获取延迟包络;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延迟包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通信质量获取装置,其中所述获取装置包括:
同步装置,基于在所述CDMA导频信道中的所述扩频信号用于建立同步;
测量装置,通过反扩频在所述CDMA导频信道中的所述扩频信号,用于在测量窗口内获取延迟包络;和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同步装置和测量装置更新测量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通信质量获取装置,其中所述存储装置把时间和位置信息附加给由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延迟包络,并且在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通信质量获取装置,其中基于由用户设置的用于初始误差检测核实、每种模式的再同步、关闭跟踪核实和自动再同步核实条件,或基于用于将测量的码信息设置,所述控制装置在测量窗口不是最优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同步装置和测量装置更新测量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通信质量获取装置,其中基于由所述同步装置获取的同步点信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测量装置优化测量窗口。
6.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通信质量获取装置,其中基于由所述测量装置获取的初始误差检测、自动再同步或关闭跟踪的核实结果,所述控制装置在测量窗口不是最优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测量装置。
7.一种通信质量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接收从多个无线基站通过使用相互不同的扩频信号发送的CDMA信道,并且基于在所述CDMA信道中的所述扩频信号,在相关验证之后,在测量窗口内获取延迟包络;
存储步骤,存储由所述获取步骤获取的延迟包络。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种通信质量获取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步骤包括:
建立同步步骤,基于在所述CDMA导频信道中所述扩频信号;
测量步骤,通过反扩频在所述CDMA导频信道中的所述扩频信号在测量窗口内获取延迟包络;和
控制步骤,控制所述同步步骤和测量步骤更新测量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种通信质量获取方法,其中在所述存储步骤把时间和位置信息附加在所述获取步骤获取的延迟包络上,然后在所述存储步骤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一种通信质量获取方法,其中在所述控制步骤基于由用户设置的用于初始误差检测核实、每种模式再同步、关闭跟踪核实和自动再同步核实的条件,或基于用于将测量的码设置信息,在测量窗口不是最优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同步步骤和测量步骤更新测量窗口。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一种通信质量获取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步骤基于在所述同步步骤获取的同步点信息控制所述测量步骤优化测量窗口。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一种通信质量获取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步骤基于初始误差检测、自动再同步或关闭跟踪的核实结果,在测量窗口不是最优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同步步骤。
CN011207590A 2000-04-06 2001-04-06 获得通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75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5484/2000 2000-04-06
JP2000105484A JP3884896B2 (ja) 2000-04-06 2000-04-06 通信品質取得装置および通信品質取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8923A CN1318923A (zh) 2001-10-24
CN1217504C true CN1217504C (zh) 2005-08-31

Family

ID=18618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2075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7504C (zh) 2000-04-06 2001-04-06 获得通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6968197B2 (zh)
EP (1) EP1143633B1 (zh)
JP (1) JP3884896B2 (zh)
KR (1) KR100454043B1 (zh)
CN (1) CN1217504C (zh)
AU (1) AU755059B2 (zh)
DE (1) DE60141494D1 (zh)
SG (1) SG1054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4896B2 (ja) * 2000-04-06 2007-02-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品質取得装置および通信品質取得方法
US6603979B1 (en) * 2000-06-27 2003-08-0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3423298B2 (ja) * 2001-09-28 2003-07-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基地局探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71648B2 (ja) * 2003-02-28 2011-09-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US7848741B2 (en) 2003-12-30 2010-12-07 Kivekaes Kalle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detection
US7643811B2 (en) * 2004-05-26 2010-01-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detection
JP2006180146A (ja) * 2004-12-22 2006-07-06 Nec Corp Cdma受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パスサーチ方法
KR101007013B1 (ko) * 2008-12-31 2011-01-12 현담산업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연료펌프에 형성된 펌프부의 마찰저감구조
JP5123866B2 (ja) * 2009-01-20 2013-01-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CN102006140B (zh) * 2009-09-03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错误率检测及链路质量控制指示的方法、装置
KR102595556B1 (ko) 2021-07-12 2023-10-27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지역별 통신 품질 상태를 판단하는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4891A (en) * 1989-09-08 1992-01-28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Technique for jointly performing bit synchronization and error detection in a TDM/TDMA system
JP2605648B2 (ja) * 1994-12-22 1997-04-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Ss受信機における逆拡散符号位相検出装置
JPH09307951A (ja) * 1996-03-15 1997-1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装置
JP2747994B2 (ja) 1996-03-18 1998-05-06 株式会社ワイ・アール・ピー移動通信基盤技術研究所 疑似ランダム信号同期回路
US5696762A (en) * 1996-03-25 1997-12-09 Stanford Telecommunications, Inc. Rapid-acquisition access channel scheme for CDMA systems
KR0164099B1 (ko) 1996-03-26 1998-12-01 서정욱 부호 분할 다원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동기화 대상 기지국 선정 방법
JP3310160B2 (ja) 1996-03-29 2002-07-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方式受信装置
AU729697B2 (en) 1996-04-25 2001-02-08 Sirf Technology, Inc. Spread spectrum receiver with multi-bit correlator
US5945948A (en) * 1996-09-03 1999-08-31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find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103311B2 (ja) 1996-10-03 2000-10-30 国際電気株式会社 Rake受信機
JP3897427B2 (ja) * 1997-12-01 2007-03-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送信方法及び無線受信方法
JP3858433B2 (ja) 1998-03-30 2006-12-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パイロット信号検出方法及び受信機
US6731622B1 (en) * 1998-05-01 2004-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ath propagation delay determining means using periodically inserted pilot symbols
JP3695732B2 (ja) 1998-09-02 2005-09-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Cdma受信装置のサーチ装置
JP3031351B2 (ja) 1998-09-24 2000-04-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受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パス検出方法並びに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257522B2 (ja) * 1998-10-06 2002-02-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端末機
KR100340932B1 (ko) * 1998-10-26 2002-06-20 조정남 비동기식 광대역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셀 탐색 방법
US6256338B1 (en) * 1998-11-30 2001-07-03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ading correction factor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930187B2 (ja) * 1999-03-03 2007-06-13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同期制御方法、受信機、基地局及び移動端末
US6650694B1 (en) * 2000-02-18 2003-11-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rrelator co-processor for CDMA RAKE receiver operations
JP3884896B2 (ja) * 2000-04-06 2007-02-2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品質取得装置および通信品質取得方法
JP3673700B2 (ja) * 2000-06-27 2005-07-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ペクトル拡散信号を用いた測距及び位置測定方法、その方法を行う装置
JP3547412B2 (ja) * 2001-07-24 2004-07-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測位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84896B2 (ja) 2007-02-21
EP1143633A2 (en) 2001-10-10
EP1143633A3 (en) 2003-02-19
KR20010098472A (ko) 2001-11-08
CN1318923A (zh) 2001-10-24
KR100454043B1 (ko) 2004-10-26
JP2001292091A (ja) 2001-10-19
DE60141494D1 (de) 2010-04-22
SG105494A1 (en) 2004-08-27
EP1143633B1 (en) 2010-03-10
US20050030916A1 (en) 2005-02-10
AU3506201A (en) 2001-10-11
US6968197B2 (en) 2005-11-22
US7545790B2 (en) 2009-06-09
AU755059B2 (en) 2002-12-05
US20020022463A1 (en) 2002-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5286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mote unit location using phased array antenna elements
CN1217504C (zh) 获得通信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JP2003503880A (ja) 敏速なwcdma獲得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501467A (ja) W−cdamハンドオフ検索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578819B (zh) 處理接收的數位化訊號的方法及行動無線電通訊終端裝置
EP1634384B1 (en) Cell search proces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UE025630T2 (en) Procedure and equipment for cell search
US8355685B2 (en) Segmented CDMA searching
JP395700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移動局支援ハンドオフ
WO2012109877A1 (zh) 小区搜索方法和装置
EP2088676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 signal across multiple nyquist bands
CN1395762A (zh) 在宽带码分多址进接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的移动接收机中测定基地站载频的方法和装置
CN1848703A (zh) 一种td-scdma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方法
CN1988427B (zh) 一种精确捕获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心频率的方法
US6792036B2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s of a mobile radio channel
CN102752831A (zh) 一种频段搜索方法及装置
JP2002500466A (ja) コード変調通信システムの同期獲得のシステムと装置
CN101136689B (zh) 一种前导检测中的天线数据存取调度方法
CN102137484A (zh) 邻小区接收信号码功率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588834A (zh) 一种频偏估计装置和方法
CN1531366A (zh) Wcdma系统中的小区搜索方法和设备
EP1209816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 synchronisation in a CDMA receiver
JP2005519521A (ja) 反復的な相関システムを介してダウンリンク同期化を有する移動端末装置
EP1189357A1 (en) Segmented correlator architecture for signal detection in fading channels
CN118057884A (zh) 峰值搜索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