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6945A - 带接触座和输入装置的焊炬 - Google Patents

带接触座和输入装置的焊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6945A
CN1216945A CN97194284A CN97194284A CN1216945A CN 1216945 A CN1216945 A CN 1216945A CN 97194284 A CN97194284 A CN 97194284A CN 97194284 A CN97194284 A CN 97194284A CN 1216945 A CN1216945 A CN 1216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elding torch
multinomial described
input unit
described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4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666C (zh
Inventor
瓦尔特·维姆罗伊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Fronius Schweissmaschinen KG Austri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onius Schweissmaschinen KG Austria filed Critical Fronius Schweissmaschinen KG Austria
Publication of CN1216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6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6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6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 B23K9/173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and of a consumable electr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 Connecting Device With Holders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Arc Welding Control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一种带接触座(24)和输入装置(29)的焊炬。输入装置(29)用于配置成保持一焊条(6)并将该焊条(6)相对于孔(25)倾斜地导引到接触座(24)中,这样至少在孔(25)的部分区域中焊条(6)的一外表面紧抵住孔(25)的一定的内表面。

Description

带接触座和输入装置的焊炬
本发明有关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带接触座和输入装置的焊炬。
已经知道有着不同的带接触座的焊炬,其中焊条与接触座的强制性接触是通过对接触座的专门设计来达到的。例如在专利文献DE 44 10 370 A1中已知有一种焊条同接触座的强制接触形式,其中接触座在其部分长度之上安排有一凹口且在该凹口中放入一与凹口相配合的接触件。接触件经一弹簧力被压在焊条上,这样便可实现接触件与焊条的强制接触。这样做的缺点是:接触座的加工费用高且由此也使整个的制造费用提高,同时若弹簧力减小则难于保证完好的接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接触座和输入装置的焊炬,其中对焊条的强制接触在接触座中进行,且在其中可放入市售通用的接触座。
本发明的这一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的特征来实现的。这一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的异乎导常的优点在于:通过焊条的弯曲输入至接触座的孔中可在接触座中制造一确定的接触面,这样来提供焊条与接触座的强制接触。另一无法预见的优点在于:在采用具有较小平整度(Dressur)和/或弹簧常数的焊条的条件下始终能保证焊条与接触座间的强制接触。
根据权利要求2~10的设计形式是具有优点的,因为通过它们可很简单地适配不同直径的焊条。
根据权利要求11~16的一种配置形式也是很优越的,因为通过它们可保证焊条从输入装置平滑地过渡到接触座中。
还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7~21的实施形式,通过它们可降低焊炬的制造费用。
根据权利要求22~25的实施变化形式其优点在于:可使用一种属于当前技术水准的焊炬,其中由于接触座的成弯曲配置的孔的缘故可在焊条和接触座孔的表面间制造至少一个接触面,这样来保证焊条的强制接触。
根据权利要求26~29的设计同样也是具有优越性的,因为通过对焊条的偏转重新来达到将焊条弯曲地输送至接触座,这样在接触座孔中可为焊条的强制接触制造一确定的接触面。
最后,根据权利要求30~34的设计形式也是有优点的,因为通过在接触座前面配置一倾斜的表面可这样来偏转焊条,使得在进入接触座孔中时能形成至少一确定的接触面。
下面根据示于附图中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焊炬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焊炬的侧视剖视图且以简化了的形式表示;
图3为一焊炬的简化了的正面剖视图;
图4为焊炬的另一实施形式的局部范围的侧视剖视图;
图5为焊炬的又一实施形式的局部范围的侧视剖视图;
图6为一手动焊炬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
图7为根据图6的焊炬的局部范围的简化了的侧视剖视图;
图8为焊炬的另一实施形式的局部范围的侧视剖视图;
在图1~3中示出一焊炬1,例如用于MIG/MAG焊接的焊炬,其中,焊炬1是为一焊接机器人所设计的。
焊炬1此处具有一供电件2,焊炬1由它经一塑管线束被连接到一焊接装置或一焊接电源上,且同时具有将电流从焊接装置或从焊接电源导至焊炬1中的功能。紧接着在该供电件2上配置有一绝缘环3,用它将焊炬1的前面部件与供电件2相绝缘且由此电流不能流到焊炬1的外表面上。经由供电件2被引导至焊炬1的电流在一外套4的内部被导至焊炬1的端部5,且从端部5传递至一焊条6。
外套4在此处可由多个零件7~9组成,其中外套4优选地被设计成钢管形式。焊炬1此处可用提供的零件7连接到焊接机器人的一条臂上。
从图2中可更好地看到,供电件2与一供电管10相连接或接触,这样在将焊炬插到焊接装置或焊接电源上时,电流经供电件2进一步被导至供电管10上。该供电管10此处此如可由一铜管组成,在该供电管10上现在被覆盖一绝缘层11,该绝缘层11从绝缘环3一直伸展至焊炬1的端部,这样供电管10向外完全被该绝缘层11所包围。当然,也可以用一绝缘管来替代绝缘层11套在供电管10之上。
为达到对焊炬1的更好的冷却,可以比如在绝缘层11上在焊炬1的一个局部范围上配置一设有多个纵向伸展的槽12的冷却管13,通过它可达到对焊炬/或外套4的更好的冷却。冷却管13此处在端部具有一环绕其外围的一槽14,这样被压入在各个槽12、尤其是在每第二个槽12中的水或空气可重新从其余的槽12中流出。在该冷却管13或绝缘层11上配置有外套4,这样可形成对各个层或各管子位置的固定。外套4的零件9在端部区域具有一内螺纹,这样可紧固一在外侧设有螺纹的绝缘件15。随后可在该绝缘件15和零件9的一局部区域上套上一气体喷嘴16。
此外,在焊炬1的端部区域5中,一过渡套管17与供电管10相连接。过渡套管17与供电管10的连接此处可通过钎焊、焊接、粘接或螺栓连接来实行。过渡套管17此处具有两不同的孔18和19。孔18通过其穿过其中心的中轴20与穿过焊炬1中心的一纵向中轴21对中来定位。过渡套管17的孔18伸展在过渡套管17的部分区域22上,其中在孔18中全部或在一局部区域上设有一内螺纹23,一接触座24则被旋紧在该内螺纹中。接触座24此处具有一孔25,该孔25具有一与焊条6外围相匹配的直径26。一穿过孔25中心的中轴27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或与过渡套管17的中轴20相对中。
接触座24的任务是:将从供电件2经供电管10被导至过渡套管17且从过渡套管17传递至接触座24上的电流进一步引导至图中示意画出的焊条6上,这样可使电流传递至焊条6的过程尽可能地在接近焊接位置处进行。过渡套管17进一步在孔18的区域内具有围绕孔圆周的指向中心的各孔28。过渡套管17当然也可以由多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紧靠着被连接成一单一的部件。
在焊炬1中还配置有一输入装置29,它由比如一铜管30所组成。该铜管30可这样来进行配置,使得穿过铜管30中心的一对称轴31被配置成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平行,亦即:铜管30偏离焊炬1的中心,这样铜管30的一个表面32比如可与供电管10的一内表面33接触且由此形成一接触面34。另外,输入装置29伸进过渡套管17的孔19中。
输入装置29的铜管30在端部区域5中亦即在铜管30伸进过渡套管17中的区域相对纵向中轴21的方向被倾斜一角度35,这样在将焊条6引入输入装置29时可这样来偏转,使得焊条6在接触座24的孔25中被偏转。
为此对于焊条6的引导来说,则可将一导向装置36(该导向装置36比如可由一螺旋弹簧来组成)推进输入装置29中来引导焊条6。这样做的好处是:焊条6可在输入装置29中更精确地被引导,因为焊条6的外套37具有比输入装置29的内径38小得多的一直径。导向装置36具有一与焊条6的外套37相等的或更大的内径,其中导向装置36的外径等于或小于输入装置29的内径。这样可保证:通过简单的更换导向装置36能将焊炬1用于具有不同焊条6外套37的不同焊条6。为此接触座24必须与相应的焊条直径或与焊条6的外套37相匹配,亦即:在使用较粗的焊条6时要用到接触座24,此时孔25的直径26应对应于焊条6的外套37或前者应大于后者。
进一步可在供电管10的内部配置一根或多根附加管39、40,其中它们可位于输入装置29的表面32上以及位于供电管10的内表面33上。为此可以比如将附加管39用于水的前行以及将附加管40用于输送压缩空气。由引比如可以将附加管39引导至焊炬1的部分区域上,其中在将附加管39用于水前行时则将它比如端部接冷却管13,这样经位于附加管39和环绕的槽14之间的一孔可配置一连接管41-如图中虚线所示。通过配置该连接管41,则对于焊炬1的冷却可将水导入供电管10的内部且经连接管41将水从附加管39送至冷却管13的环行槽14中,这样在冷却管13的各个槽12中可产生水的回流。
进一步可以用附加管39在供电管10的内部组成一自身的冷却回路,其中附加管39为此终止在过渡套管17的区域内。附加管39必须紧挨着相对于另一根附加管40绝缘,亦即:在另一附加管40外围组成一隔离壁,这样在冷却液从附加管39出来时,该冷却液不能进入另一附加管40和输入装置29中。冷却液紧接着在附加管39的外部即在供电管10中回流至焊炬1的端部。
对另一配置的附加管40来说则是涉及到一用于自动清理气体喷嘴16的输入装置,亦即:由焊池中产生的聚集于气体喷嘴16中的脏物可用简单的压缩空气加以吹出。由此该附加管40结束于过渡套管17的区域,由此在将压缩空气吹进附加管40中时,压缩空气到达过渡套管17的孔19中。在过渡套管17的外围上,在孔19的区域内提供有输出孔42,这样压缩空气从孔19经输出孔42朝外流出且由此流入气体喷嘴16并从该处将脏物朝接触座24的方面吹出。
如果现在要用焊炬进行焊接,则焊条6自动地从焊接装置送入导向装置36中,亦即:焊条6从一储料容器经一给料导引器被送进焊炬1,这样焊条6沿输入装置29被送至接触座24。由于输入装置29配置在焊炬1的纵向中轴21的外部,输入装置29在端部区域5中必须弯转一角度35,这样焊条6在端部区域5中可以偏转成,使得焊条6顺利地进入接触座24的孔25中或进入过渡套管17的孔18中。
通过将焊条6弯曲输入至接触座24的孔25,则可在接触座24内部造成至少一个持久的确定接触面43,因为焊条6在接触座24的孔25的表面上始终在孔25的中轴27的方向上偏转。由此可在入口区域在孔25中由于焊条6所造成的一弯折部45而产生另一接触面44。现在将两接触面43、43连接,则可得一直线46,它由图中的点划线表示。该产生于接触面43、44的直线46具有相对于纵向中轴21以及由此也相对于孔25的中轴27的一角度47。通过对焊条6的弯曲配置以及由此产生的焊条在输入装置29的端部区域5中的弯曲,可达到焊条6与接触座24的一种强制接触。
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焊条6与接触座24的持久的连接,亦即强制接触,可确保在接触座24和焊条6之间具有顺利的电流传递,即使当采用具有较小平整度或较小弹性常数的焊条6也无关系,因为通过这种斜向的或弯曲的输入至接触座24,至少可在接触座24中始终产生一确定的接触面43。
将焊条6弯曲输送至接触座24的另一优点是:通过在焊接位置范围内或在接触座24中制造确定的接触面43,可使焊条6的阻力保持恒定且可改善焊接过程的调节。
在一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焊炬1的焊接过程中,尤其是用于一MIG/MAG(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的焊接过程中,必须在焊条6周围建造一保护气体罩48,这样可阻止氧气的进入,由此通过如图中用箭头示意表示的一电弧49来进行有次序的焊接过程。为此要通过输入装置29将如图中箭头所示的一气体50尤其是一保护气体导入到过渡套管17上,亦即:气体50同时与焊条6一起经输入装置29到达接触座24。在过渡套管17中气体50可经过孔28从气体喷嘴16的一内室51流出,这样在焊条6周围在电弧49的区域内形成保护气体罩48。
在这一气体50的输送中其优点在于:同时在接触座24的孔25中同样有气体50流入且由此形成焊条6的一气密性层,这样可防止在孔25中产生腐蚀且因此能使电流很好地从接触座24传递至焊条6。
图4示出焊炬1的另一实施例,用于将焊条6输送至接触座24,其中对相同的部件则采用了相同的参考符号。在图示的焊炬1的实施例中,将端部区域5用放大了的比例作了显示。
其中焊炬1再次通过如图1~3所示的带有外围层的供电管10而构成。输入装置29在其中现在不是被导至过渡套管17的孔18,而是终止在过渡套管17的孔19。为此可以比如在孔19上配置一锁定板52。锁定板52具有用于配置在供电管10上的各管子、尤其是输入装置29和附加管39、40(如图1所描述的那样)的管子53,以便将比如气体50这样的相应介质输送到过渡套管17去。
通过锁定板52的配置还可使导向装置36同样终止在锁定板52,这样焊条6从锁定板52直至过渡套管17的孔18的一进入孔54之间可自由放置或不受引导,其中输入装置29如图1所示的那样重又与其对称轴31一起被平行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来加以配置。由于输入装置29终止于过渡套管17的起始区域中,因此不再可能使焊条6自动导入接触座24的孔25中。这样在焊炬1开始工作时,必须手动地将焊条6送入接触座24的孔25中。
为此要将接触座24旋紧在过渡套管17上,这样在自动输入焊条6时可一直将焊条6输入直至焊条6的端部到达过渡套管17的外部或到达气体喷嘴16的外部为止,使用者紧接着通过将接触座24插到焊条6上将接触座24旋紧在过渡套管17上。通过将接触座24旋紧在过渡套管17上使焊条6发生变形,从而可得到焊条6与孔25的表面的一种强制接触。这种焊条6的变形又产生影响,由此在接触座24中产生确定的接触面43、44。现在如再将两接触面43、44连接,则得到一条直线46,该线由图中点划线代表,其中该直线又与穿过焊炬1中心的纵向中轴21或与孔25的中轴27形成角度47。为此要指出,接触座24与其中轴27又被配置成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对齐。
通过焊条6的这种偏转,可制造出一种焊条6与接触座24的持久的、确定的接触,也即焊条6的一种强制接触。这样做是有优点的,因为对于经供电管10流至接触座24的焊接电流来说,可使电流无故障地传递到焊条6上。另一优点在于:通过形成确定的或预定的接触面43或44,可极大地改善焊接过程的调节。
在这一实施变化形式中,焊炬1被这样来设计,即,使得气体50不再经输入装置29被输送到过渡套管17上,而是经附加管39、40被输送到过渡套管17上。气体50在此再从锁定板52出来经孔53流出,这样在过渡套管17的孔19中气体50在焊条6周围形成一保护屏障且经孔28或孔19的输出孔42可达到气体喷嘴16的内室51,且因此形成围绕焊条6的保护气体罩48。当然也可以比如在结束焊接过程之后用压缩空气来冲洗附加管39、40,这样同样可清理气体喷嘴16或孔19。
在图5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焊炬1的另一实施形式,其中重又仅仅示出焊炬1的端部区域5,且对于与前述图中所用的相同部件则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所示的焊炬1中,现在输入装置29、尤其是铜管30被配置在焊炬1的中间。其中输入装置29的对称轴31则被配置成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对齐。输入装置29再次伸展至过渡套管17的孔18,这样配置在输入装置29中的焊条6直接从输入装置29伸入过渡套管17的孔18中。当然也可以使输入装置29终止于过渡套管17。
过渡套管17的孔18的中轴20被配置成与纵向中轴21或输入装置29的对称轴31对中。若将接触座24旋进过渡套管17中,则将接触座24配置在焊炬21的中央。
接触座24的孔25现在被构造成弯曲形,这样孔25的中轴27相对于孔18的中轴20或相对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具有一角度55。
通过对孔25的这种弯曲构造形式,则可通过焊条6在孔25中形成确定的接触面43、44。若将该两确定的接触面43、44相连接,则可得一用点划线表示的直线46,这样直线46具有相对于孔18的中轴20或相对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的角度47。
通过这种弯曲的设计,则可在接触座24上确定一持久固定的摩擦面,该面对应于确定的接触面43、44,且由此可保证电流稳定地从接触座24传递到焊条6上。
当然也可以比如将孔25在接触座24中不配置成弯曲的,而是将孔25配置在接触座24的中线的外面,这样焊条6重新被穿进孔25中且由此可将焊条6在其从导向装置36出来之后这样来偏转,使得在接触座24中形成接触面43、44。
另外还可以将接触座24偏离焊炬1的中间位置平行于纵向中轴21来配置,这样焊条6在进入接触座24的孔25时被偏转,由此重又在接触座24中形成至少一个或二个或多个确定的接触面43、44。当然也可将输入装置29和接触座24相互弯曲地配置,由此仍可通过焊条6造成确定的接触面43、44。
在一焊接过程中,如在图1~3中所描述的气体50重又经输入装置29被输入,这样气体50可经孔28从气体喷嘴16的内室51流出,这样在焊条6周围可产生保护气体罩48。
当然也可以在这一实施形式中在供电管10的内部再配置附加管39、40,这样它们又可被用于清理气体喷嘴16或用作冷却循环。
为在接触座24中得到确定接触面43、44的一精确位置,也可以将接触座24用一卡锁装置来组成,这样可确定焊条6的精确位置。
在图6和图7中,示出有焊炬1的另一实施形式,尤其是一手动焊炬56,用于焊接装置,其中对前述图中所有的相同部件则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手动焊炬56具有一连接装置57用于将手动焊炬56与焊接装置的导线相连接。经该连接装置57提供给手动焊炬56电流和电压以及焊条6和气体50,其中手动焊炬56相对于外套4通过绝缘层58被绝缘,这样手动焊炬56可毫无危险地为使用者所使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可看到,手动焊炬56在端部区域5中具有一弯曲部分59,通过它可更好地操纵该手动焊炬56用于手动焊接。
供电管1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被配置在中间,这样供电管10的对称轴31又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尤其是手动焊炬56的纵向中轴21对齐。供电管10在距过渡套管17的一距离60处终止,这样在供电管10的端部和过渡套管17之间可形成一空腔61。由此电流从供电管10流至过渡套管17,则要在供电管10的外表面和过渡套管17的外表面上套上一连接管62,以便在供电管10和过渡套管17之间形成一完好的接触。连接管62在此可与供电管10和与过渡套管17焊接在一起。
在供电管10中还配置有输入装置29,该输入装置29由铜管30所构成,其中在该实施例中在供电管10的内部没有配置其它的附加管39、40。输入装置29尤其是铜管30此处以供电管10的端部来结束,其中铜管30比如可与供电管10焊接在一起,从防止铜管30的移动。
为保证从铜管30到过渡套管17的顺利过渡,在空腔61中配置有一插入件63。该插入件63此处可与输入装置29的铜管30以及过渡套管17、尤其是过渡套管17的孔19焊接在一起。
为能在紧靠过渡套管17的接触座24中得到与焊条6的完善接触,该插入件63具有一弯曲64,这样经输入装置29所输入的焊条6则被偏离手动焊炬56的中线,在过渡套管17的范围内该插入件63经另一弯曲部分64重又被拐至与纵向中轴21对齐的方向上。
经这种弯曲可达到平滑地进入过渡套管17的孔19中,其中过渡套管17的孔19配置成与孔18的中轴20成一角度65,这样可在插入件63和孔19间得到一平滑的过渡。过渡套管17的孔18在此处因而被配置成与手动焊炬56的纵向中轴21相对齐,其中在孔18中重又可以配置一内螺纹23,这样接触座24可被旋紧在孔18中。
接触座24具有孔25,其中该孔25与手动焊炬56的纵向中轴21相对齐且因此也与孔18的中轴20相对齐。
在图示的手动焊炬56中可在输入装置29中配置导向装置36,其中导向装置36又可被移动至过渡套管17的孔18,如图中所示。
如将焊条6送入导向装置36中,焊条6则沿纵向中轴21延伸至供电管10的端部。在过渡进插入件63时,焊条6被纵向中轴21移动且紧接着在外套4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在供电管10端部或输入装置29端部的区域内可形成多个接触面66。焊条6紧接着在插入件63和孔19间的过渡区域中朝纵向中轴21的方向偏转,这样在插入件63和过渡套管17的孔19间的过渡区域内形成一接触面66。焊条6紧接着进入接触座24的孔25中,这样焊条6在孔25的表面上被偏转且由此在接触座24中形成确定的接触面43、44。通过焊条6的这种偏转可达到一种强制接触,由此可使电流可靠地从接触座24传递至焊条6上。若用直线46连接该两接触面43、44(直线46在图中用点划线表示),则直线46具有相对于孔18的中轴20的角度47。
焊条6的这种偏转其优点在于:在使用焊条6时在接触座24中可造成至少一个持久的接触面43或44且由此能确保电流持久地传递至焊条6上。
为能实施一采用手动焊炬56的焊接过程,图中用箭头示意表示的气体50被经输入装置29输入至过渡套管17。气体50可紧接着经孔28流入气体喷嘴16的内腔51中,这样在气体喷嘴16的端部可产生用于焊条6的保护气体罩48。
另外还可以将空腔61用于冷却循环,其中例如输入装置29的铜管30可具有肋片,这样形成冷却介质的流入和流出。
图8中示出焊炬1的另一实施例,用于将焊条6送入至位于纵向中轴21中线上的接触座24,其中对相同的部件则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焊炬1的图示实施例中,端部区域5以放大了的尺度被示出。
这里焊炬1又是由如图1~7所述的带外围层的供电管10所组成。在焊炬1中,输入装置29重被配置成,将经过输入装置29中心的对称轴31配置成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平行,亦即:输入装置29偏离焊炬1的中心,这样比如铜管30的表面32与供电管10的内表面33接触且由此形成一接触面34。
在孔18和孔19间的过渡区域内配置有一与纵向中轴21成角度的表面67,其中该表面67从孔19到孔18亦即在朝向接触座24的方向上逐渐变小。当然在这样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过渡套管17只是由孔18和斜向伸展的表面67所组成,这样孔19在过渡套管17中可取消且由此该过渡套管17由表面67来终止。另外还可以使过渡套管17仅由孔18所构成,其中在孔18之前配置有另一具有斜向伸展表面67的构件。
输入装置29现在并不伸展至过渡套管17的孔18,而是终止在表面67之前或直接在表面67上,亦即:在一种将表面67放在过渡套管17的孔18、19间的配置形式中,输入装置29可伸入孔19中。
为此可以比如在孔19上配置锁定板52。锁定板52在此具有各自配置在供电管10中的管子、尤其是如图1所示的输入装置29和附加管39、40的孔53,以便将诸如气体50那样的相应介质送至过渡套管17。
锁定板52上用于输入装置29的孔可这样来组成,使得输入装置29经该孔可被移动进孔19中。然而也可以让输入装置29终止在锁定板52上,因为通过斜向表面67的配置形式,焊条6或导向装置36被在孔18的方向上偏转且由此可将焊条自动送入接触座24的孔25中。
如要实施一采用焊炬1的焊接过程,则将焊条6自动地从焊接装置输送入导向装置36,亦即:焊条6从一储料器经一给料导向器被送进焊炬1中,这样焊条6沿输入装置29被送至接触座。由于输入装置29被配置在焊炬1的纵向中轴21之外,在端部区域5中焊条6以及导向装置36必须弯曲一由斜向延伸表面67所确定的角度,这样焊条6以及导向装置36在端部区域5中这样被弯曲,使得焊条能可靠地进入接触座24的孔25中或者进入过渡套管17的孔18中。
通过这种将焊条6弯曲地送入接触座24的孔25中的方式,则可在接触座24中形成至少一持久的确定接触面43,因为焊条6在接触座24的孔25的表面上始终朝乳25的中轴27的方向上被偏转。由此也可以在入口范围内在孔25中由于因焊条6所引起的弯折而形成另一接触面44。若将两接触面43、44相连,则可得直线46,该直线46在图中用点划线表示。由该两接触面43、44所产生的直线46具有相对于纵向中轴21以及由此也相对于孔25的中轴27的一角度47。通过对焊条6的这种弯曲配置以及由此产生的焊条6在输入装置29的端部区域5中的弯曲,使焊条6与接触座24间产生一强制接触。
最后为清楚起见要指出: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的各零件和组件均被不成比例地加以表示。
各个实施例的各个特征也可与其它实施例的各项特征一起、或者它们各自单独地来组成各独立的发明的主题
特别是,在图1~3、4、5、6、7、8中所示的各实施例组成了独立的、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主题。以此为基础的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和解决方案应被看作是对这些图的详细说明。
         附图标记1焊炬                 35角2供电装置             36导向装置3绝缘环               37外套4外套                 38内径5端部区域             39附加管6焊条                 40附加管7零件                 41连接管8零件                 42输出孔9零件                 43接触面10供电管              44接触面11绝缘层              45弯折12槽                  46直线13冷却管              47角14槽                  48保护气体罩15绝缘件              49电弧16气体喷嘴            50气体17过渡套管            51内腔18孔                  52锁定板19孔                  53孔20中轴                54入口孔21纵向中轴            55角22局部区域            56手动焊炬23内螺纹              57连接装置24接触座              58绝缘层25孔                  59弯曲部分26直径                60距离27中轴                61空腔28孔                  62连接管29输入装置            63插入件30铜管                64弯曲部分31对称轴              65角32表面                66接触面33内表面              67表面34接触面

Claims (34)

1.带接触座和输入装置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29)被配置用于焊条(6),它将焊条(6)斜着送进接触座(24)的一孔(25)中,使得焊条(6)的外表面至少在孔(25)的局部区域上位于孔(25)的一确定内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接触座(24)和输入装置(29)经一过渡套管(17)互相套住。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过渡套管(17)具有两孔(18,19)。
4.如权利要求1~3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接触座(24)比如经一内螺纹(23)或一卡锁装置与过渡套管(17)的孔(18)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29)被配置在孔(19)的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1~5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经过接触座(24)的孔(25)的中线的一中轴(27)被配置成与纵向中轴(21)相对齐。
7.如权利要求1~6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装置(29)中配置有一导向装置(36)。
8.如权利要求1~7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36)比如由一螺旋弹簧或一弹性塑料或一具有弹性的材料所组成。
9.如权利要求1~8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36)具有一外径,它小于输入装置(29)的内径(38)。
10.如权利要求1~9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36)具有一内径,它至少等于或大于焊条(6)的外径或外套(37)。
11.如权利要求1~10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29)或导向装置(36)伸进在过渡套管(17)的孔(19)中。
12.如权利要求1~11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经过输入装置(29)中线的对称轴(31)被配置成与经过焊炬(1)的中线的纵向中轴(21)平行。
13.如权利要求1~12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29)在端部区域(5)、尤其是在过渡套管(17)的孔(19)区域中变形。
14.如权利要求1~13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29)在焊炬(1)的纵向中轴(21)的方向上倾斜一角(35)。
15.如权利要求1~14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29)与过渡套管(17)的孔(18)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15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输入装置(29)在过渡套管(17)的区域内弯曲配置,使焊条(6)这样来弯曲,使得通过焊条(6)的外套(37)在接触座(24)的孔(25)中形成至少一个或多个确定的接触面(43,44),且一连接上述两接触面(43,44)的直张(46)具有相对于穿过焊炬(1)的中线的纵向中轴(21)的一角(47)。
17.如权利要求1~10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29)以及/或者导向装置(36)终止在过渡套管(17)的孔(19)的入口处。
18.如权利要求1~10和17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过渡套管(17)的孔(19)被一锁定板(52)所锁定。
19.如权利要求1~10和17、18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锁定板(52)具有孔(53)。
20.如权利要求1~10和17~19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焊条(6)在锁定板(52)和接触座(24)的孔(25)之间自由处于过渡套管(17)的孔(19)中。
21.如权利要求1~10和17~20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通过输入装置(29)以及导向装置(36)和接触座(24)的孔(25)的相互偏斜的配置,使焊条(6)在过渡套管(17)的孔(19)的范围内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成弯曲,这样在接触座(24)的孔(25)的区域内形成至少一个或多个确定的接触面(43,44),且由上述两接触面连接而成的直线(46)具有相对于纵向中轴(21)的一角(47)。
22.如权利要求1~10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29)与穿过其中线的对称轴(31)被配置成与穿过焊炬(1)的中线的纵向中轴(21)相对齐。
23.如权利要求1~10和22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一穿过过渡套管(17)的孔(18)的中线的中轴(20)配置成与纵向中轴(21)对齐。
24.如权利要求1~10和22、23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一经过接触座(24)的孔(25)的中线的中轴(27)被配置成与纵向中轴(21)或孔(18)的中轴(20)成一角(55)。
25.如权利要求1~10和22~24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通过孔(25)的中轴(27)相对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形成焊条(6)的倾斜角(55)的配置形式使得在接触座(24)的孔(25)中形成至少一个或多个确定的接触面(43,44),且连接两接触面的直线(46)具有相对于纵向中轴(21)的角(47)。
26.如权利要求1~10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在输入装置(29)或导向装置(36)和过渡套管(17)的孔(19)间配置有一插入件(63)。
27.如权利要求1~10和26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过渡套管(17)的孔(19)具有相对于过渡套管(17)的孔(18)的一角(65),且孔(18)的中轴(20)配置成与纵向中轴(21)对齐。
28.如权利要求1~10和26、27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插入件(63)具有至少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分(64)。
29.如权利要求1~10和26~28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穿过输入装置(29)中间的对称轴(31)配置成与焊炬(1)的纵向中轴(21)相对齐,且配置在输入装置(29)或在导向装置(36)中的焊条(6)经插入件(63)而变形且在进入或在接触座(24)的孔(25)中时形成至少一个或多个确定的接触面(43,44)。
30.如权利要求1~2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在孔(18)到孔(19)之间的过渡区域内配置有一倾斜的表面(67)。
31.如权利要求1~12和30的一项和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该倾斜的表面(67)在从纵向中轴(21)到接触座(24)的方向上逐渐缩小。
32.如权利要求1~12和30、31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输入装置(29)和/或导向装置(36)终止于倾斜表面(67)之前或之上。
33.如权利要求1~12和30~32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过渡套管(17)由孔(18)和朝孔(18)倾斜伸展的表面(67)构成。
34.如权利要求1~12和30~32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过渡套管(17)具有孔(18),且在孔(18)前面配置有带倾斜伸展的表面(67)的另一部件。
CNB971942846A 1996-05-02 1997-04-30 带接触座和输入装置的焊炬 Expired - Lifetime CN11776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GM248/1996 1996-05-02
ATGM248/96 1996-05-02
AT24896 1996-05-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6945A true CN1216945A (zh) 1999-05-19
CN1177666C CN1177666C (zh) 2004-12-01

Family

ID=3485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942846A Expired - Lifetime CN1177666C (zh) 1996-05-02 1997-04-30 带接触座和输入装置的焊炬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6200519B1 (zh)
EP (1) EP0912287B1 (zh)
CN (1) CN1177666C (zh)
AT (1) ATE213680T1 (zh)
AU (1) AU2626297A (zh)
BG (1) BG63771B1 (zh)
CZ (1) CZ340198A3 (zh)
DE (2) DE59706506D1 (zh)
ES (1) ES2173438T3 (zh)
NO (1) NO985053L (zh)
PL (1) PL182797B1 (zh)
SK (1) SK146598A3 (zh)
TR (1) TR199802182T2 (zh)
WO (1) WO19970419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51430B1 (es) * 1998-11-23 2001-07-01 Ap Amortiguadores S A Antorcha para sistema de soldadura en procesos automaticos.
DE10314278B4 (de) * 2003-03-29 2011-05-05 Tbi Industries Gmbh MIG/MAG-Schweißbrenner
AT413661B (de) * 2003-05-28 2006-04-15 Fronius Int Gmbh Puff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schweissdraht sowie schweissanlage
US20080035623A1 (en) * 2006-08-11 2008-02-1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Contact tip and assembly
US9061366B2 (en) 2007-06-22 2015-06-2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elding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controlled liner contour and welding wire curvature
DE102007061678B4 (de) * 2007-12-18 2010-01-21 Wilhelm Merkle Lichtbogenschweißbrenner
US8450646B2 (en) * 2007-12-18 2013-05-2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Retaining head and contact tip for controlling wire contour and contacting point for GMAW torches
US8357877B2 (en) * 2009-06-11 2013-01-2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ront consumables for pulse GMAW torches
US8383987B2 (en) * 2009-09-25 2013-02-2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elding contact tips for pulse applications
DE202011051668U1 (de) 2011-10-19 2011-11-08 Ewm Hightec Welding Automation Gmbh Schweißbren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6123C (zh)
US1959180A (en) * 1933-09-19 1934-05-15 Gen Electric Electrode nozzle
US2347646A (en) * 1942-03-21 1944-05-02 Midland Steel Prod Co Metallic arc welding nozzle
US2366068A (en) * 1944-03-17 1944-12-26 American Bridge Company Device for electrically contacting traveling welding rod
US3038059A (en) * 1960-03-17 1962-06-05 Smith Corp A O Welding nozzle
US3112393A (en) 1961-09-13 1963-11-26 Union Carbide Corp Helical welding contactor tube
US3576423A (en) * 1969-06-05 1971-04-27 Bernard Welding Equipment Co Arc welding gun
FR2349389A1 (fr) * 1976-04-26 1977-11-25 Arbel Industrie Torche a souder
SE440617B (sv) * 1980-04-18 1985-08-12 Esab Ab Kontaktror vid ett svetsbrennarmunstycke for en smeltbar tradelektrod
DE3304996A1 (de) 1983-02-04 1984-08-09 Rolf 5909 Burbach Schönau Stromduese
US4731518A (en) 1986-12-12 1988-03-15 The Lincoln Electric Company Gun and cable for gas metal arc welding
DE4410370A1 (de) * 1994-03-25 1995-09-28 Carl Cloos Schweistechnik Gmbh Stromkontaktdüse für Schweißpistol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173438T3 (es) 2002-10-16
NO985053D0 (no) 1998-10-29
CZ340198A3 (cs) 1999-08-11
EP0912287A1 (de) 1999-05-06
DE59706506D1 (de) 2002-04-04
EP0912287B1 (de) 2002-02-27
PL182797B1 (pl) 2002-03-29
NO985053L (no) 1998-10-29
AU2626297A (en) 1997-11-26
PL329603A1 (en) 1999-03-29
SK146598A3 (en) 1999-04-13
US6200519B1 (en) 2001-03-13
BG63771B1 (bg) 2002-12-29
ATE213680T1 (de) 2002-03-15
TR199802182T2 (xx) 1999-02-22
WO1997041992A1 (de) 1997-11-13
CN1177666C (zh) 2004-12-01
BG102977A (en) 1999-08-31
DE29723058U1 (de) 199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576423A (en) Arc welding gun
US9138824B2 (en) Welding gun having non-threading contact tip
CN1216945A (zh) 带接触座和输入装置的焊炬
CN204867744U (zh) 用于气体保护电弧焊的焊接组件
US10543558B2 (en) Welding diffuser insert
CN101733522B (zh) 小孔tig堆焊枪
US8772673B2 (en) Welding gun
US5029759A (en) Curved hole machining method and fuel injector formed thereby
US20040026394A1 (en) Welding gun having a removable nozzle end por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JPH0322268B2 (zh)
US20140263250A1 (en) Welding diffuser with debris removal
US3265856A (en) Welding apparatus
CN1076650C (zh) 受变换器激励的器械
CN1248796C (zh) 加肋管
EP1497035A1 (en) Arc spraying torch head
JPH09225641A (ja) 開先溶接用長尺トーチ
KR101947563B1 (ko) 스터드 용접건
CN220074100U (zh) 钢管智能化转角切断设备的冷却机构
CN215879903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激光粉末送粉工作喷头
KR200256623Y1 (ko) 와이어 방전 가공기의 제트수류 회수기
CA1186022A (en) Multiple passage flexible conduit for fume extracting welding gun
SU1602646A1 (ru) Токоподвод щий мундштук
CN101733530A (zh) 小孔mig堆焊枪
EP3959029A1 (de) Schweis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chweissvorrichtung
DE202021102445U1 (de) Kombinierte Absaug-Schutzgasdüse eines Lichtbogenschweißbrenners mit abschmelzender Elektrode und Brennerhals mit einer kombinierten Absaug-Schutzgasdü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Austria Peyton Bach

Applicant after: Fronius Schweissmaschinen KG Austria

Address before: Austria Welles

Applicant before: Fronius Schweissmaschinen KG Austri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RONIUS INT GMB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RONIUS SCHWEISSMASCHINEN KG AUSTRIA

Effective date: 200412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41224

Address after: Austria Peyton Bach

Patentee after: Fronius International AG

Address before: Austria Peyton Bach

Patentee before: Fronius Schweissmaschinen KG Austria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2002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0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