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3324C - 显微镜 - Google Patents

显微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3324C
CN1213324C CN02131502.7A CN02131502A CN1213324C CN 1213324 C CN1213324 C CN 1213324C CN 02131502 A CN02131502 A CN 02131502A CN 1213324 C CN1213324 C CN 121332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ample
optical system
microscope
objective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315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0482A (zh
Inventor
金尾真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Olympus Op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00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0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33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33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6Microscopes arrang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or projection purposes or digital imaging or video purposes including associated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 G02B21/362Mechanical details, e.g. mountings for the camera or image sensor, 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显微镜中,在放置试样A的载物台部分(2)的下侧配置有光学系统,该系统含有与光轴在一条直线上的变焦距透镜部分(3)。试样A的光学图像通过该光学系统投影到摄像元件(401)上,由摄像元件(401)将该光学图像变换成视频信号。通过外部连接部分将该视频信号向外输出。

Description

显微镜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一种显微镜,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视频信号的变换来观察如细胞组织以及微生物等的标本观测图像的显微镜。
技术背景
近年来,教育领域方面正在进行有效地使用计算机的教育。在这样的计算机教育中,不仅限于教授单一的计算机操作,还考虑利用实际的计算机进行各种教育。
例如即使在理科教育方面,也不直接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等,而是考虑在生成视频信号的计算机上观察其观测图像。
现有技术中可以产生这种视频信号的显微镜已在特开平10-333055号公报等中公开。即,特开平10-333055公报公开的显微镜在放置被检测物体的载物部分的后部配置了一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的后端配置了介于弯曲光路之间的CCD单元。由于在获取视频信号的情况下,在其放置被检测物体的载物部分放置被检测物体或者试样,对该载物台进行旋转操作以调整其焦点之后,由其透镜单元形成被检测物体的光学图像。用该透镜单元成像得到的光学图像通过弯曲光路,引向CCD单元的CCD摄像元件,变换成电子信号,由此产生视频信号。
但是在上述显微镜中,在将透镜单元取得的光学图像通过弯曲的光路引向CCD摄像元件的构造上,其光学部件的数目增多,造成其构成复杂,同时还具有使得光学性能变差的缺点。
而且,在上述显微镜中,在对放置被检测物体的载物部位的载物台进行旋转操作以调整焦点的构造上,调整焦点时,由于要变动载物台上的被检测物体的方向和位置,摄像范围不确定,因此具有操作复杂的缺点。特别是在教育现场观察细胞组织和微生物标本等的过程中,取得具有形状和方向性的被检测物体或者试样的视频数据时非常麻烦和复杂。
从以上的描述可知,在现有的显微镜中,由于采用如图所示的薄型化光学构造使光学图像通过弯曲的光路引向CCD摄像元件,所以存在光路复杂,光学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容易操作使用,且能得到高精度视频数据的显微镜。
本发明提供一种观察试样用显微镜,其具有:
承载试样的薄载物台,
形成所述试样的光学图像,将该光学图像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配置在所述载物台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且光轴被配置成一直线状,并将所述试样的光学图像引向摄像元件的光学系统,
一光源装置,其具有一个产生对所述试样进行照明的照明光线的光源,以及在以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为目的的第1,第2和第3照射位置处选择配置所述光源的选择所述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之一的机构。
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微镜,其具有:
承载试样的薄载物台,
形成所述试样的光学图像,将该光学图像变换成电子信号的摄像元件,
配置在所述载物台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的,且光轴被配置成一直线状,将所述试样的光学图像引向摄像元件的光学系统,
将所述摄像元件和所述光学系统配置在其内的光学镜筒部位,以及
位于所述光学镜筒部位上,在与光学系统的光轴正交的面内可移动地支持载物台的移动机构。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显微镜,其具有:
承载试样的薄载物台,
配置在所述载物台下方、含可变焦距透镜部分的、对所述试样光学图像成像的光学系统,
针对所述试样配置在该光学系统成像位置处的摄像元件,其将所形成的光学图像变换成电信号,
将所述摄像元件生成的电信号变换成视频信号,并向显微镜外部输出的向外输出部分,
支持所述摄像元件和向外输出部分的基座,
在所述基座上支持所述载物台,同时还支持所述光学系统的支撑结构,
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载物台之间的,沿光轴移动所述可变焦距透镜部分(303,304)的可变焦距透镜变倍操作部分
和在所述载物台下方,被所述支撑结构支撑的、使所述光学系统的焦点与试样重合的焦点调整机构。
在以下的描述中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且其中一部分目的和优点可从说明书中明显看出,或者将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通过下文具体给出的手段和组合将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附图的简要说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附图与说明书相结合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在此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并与上文给出的概要说明和下文给出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概略地显示了本发明一显微镜实施形式外观的斜视图。
图2沿图1光轴切断的断面图。
图3为说明图1载物板的平面图,概略地显示了将该载物板的一部分剖开的情形。
图4A和图4B概略地显示了将图1所述变焦距透镜部分的透镜框架取出后的斜视图。
图5显示的是:为在光轴方向移动靠上图4A和图4B所述的透镜框架而形成的回转环的凸轮沟槽的展开状态的制作图。
图6概略地显示了使用图1所示显微镜的状态斜视图。
图7概略地显示了将本发明其它实施形式显微镜的一部分切断的部分断面图。
图8概略地显示了将本发明其它实施形式显微镜切断的断面图。
图9概略地显示了将本发明其它实施形式显微镜切断的断面图。
图10为说明在图9所述显微镜中使用照明装置的例子而概略地显示了该显微镜的断面图。
图11概略地显示了将图9所示显微镜部分放大的平面图。
图12概略地显示了图9所示显微镜局部切断的局部断面图。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详细说明与本发明实施形式相关的显微镜。
图1和图2显示了与本发明一实施形式相关的显微镜。图1显示了显微镜的外观,图2显示了沿着显微镜光轴的断面。
根据图1所示的显微镜,其底部具有基部6,其顶部具有载物台部分2,并具有柱状外观。作为一个例子,该显微镜的高度为187mm,基部具有124-150mm的外径尺寸。
该显微镜具有图2所示的装载试样A的载物台部分2,对配置在载物台部分2上试样A的光学图像进行成像的光学系统,并能使该光学图像变倍的变焦距透镜部分3,以及检测被变焦距透镜部分3放大的光学图像、具备摄像元件的摄像部分4,和在与其光轴大概呈一直线的位置处组装上的基部6。通过变焦距透镜部分3向摄像部分4输入光学图像,摄像部分4将该输入的光学图像变换成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形成视频信号。通过如USB(通用串联总线)的外部连接部分5将该视频信号向例如个人电脑20的外部机器输出,用与该个人电脑20连接的显示装置30显示被观察物体的影像。
载物台部分2设置了在光轴附近具有开口201a的载物板201。在该载物台部分2上设置了固定的操作旋钮203、204以及柱塞205。即在该载物板201的外围侧面上,如图3所示设置呈90度关系的一对操作旋钮203,204能够在和光轴大致呈正交的方向滑动扭进,在与该对操作旋钮203、204相对的位置处,弹簧205a和螺钉205b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按压柱塞205,因此能在同方向滑动。
旋钮203、204以及柱塞205的前端形成球面状。载物板接受体202具备设有外围侧面的环形部位,在该圆筒状突出部位的外围侧面上,设置了凹处202b。该凹处202b具有一接受操作旋钮203、204以及柱塞205前端为目的的斜面。操作旋钮203、204以及柱塞205的球面状前端与设置在载物板接受体202外围侧面上的凹处202b的斜面相接。凹处202b形成圆锥状空间,其斜面的一部分向试样A侧倾斜而变大。操作旋钮203、204的前端一旦被按压在该凹处202b的斜面上,则该斜面和操作旋钮203、204之间产生接触力,该接触力相对于操作旋钮203、204在离开试样A的方向相对施加。
载物板201和操作旋钮203、204一起向离开试样A的方向,即向载物板接受体202的方向施力。由此载物板201的底面201b被载物板接受体202的上侧面202a按压,结果在操作时,载物板201和载物板接受体202的安装不会出现松动。
因此在对该操作旋钮203、204进行旋转操作时,在该操作连动,柱塞205协动下,在水平方向上的正交方向移动载物板201并控制旋转移动,将载物板201设定在载物板接受体202上所希望的位置上,即所谓的进行图象定位。
此外作为设置在载物板接受体202外围侧面的凹处202b的代替方式,可在与载物板接受体202外侧面接触的操作旋钮203、204以及柱塞205的前端在离开载物板201的方向施加接触压,使载物板201与载物板接受体202密合,由此使载物板接受体202的外侧面形成倾斜面。
上述变焦距透镜部分3配置了第1透镜301,第2透镜302,第3透镜303,第4透镜304和第5透镜305,这些透镜的光轴B大致配置成一直线。例如由称作转换透镜的辅助透镜所形成的第1透镜301被环形弹簧307固定在透镜框架306上。此后,该透镜框306与位于载物板接受体202光轴附近的嵌合部位202c可滑动地嵌合在一起。
而且,在透镜框306处设置了位于其外围的沟槽306a。在该沟槽306a处,载物板接受体202的侧面孔202d嵌合有能旋转的调焦柄206的偏心销钉206a。
而且,偏心销钉206a被设置在相对于调焦柄206旋转中心偏心的位置(在偏移处)处。
在载物板接受体202上固定有防止脱落的销钉207,其与调焦柄206啮合,从而防止了该调焦柄206从载物板接受体202脱落,设置在载物板接受体202上的弹簧垫圈208、209向调焦柄206施加适当力量,使得调焦柄206能够旋转。
在旋转操作调焦柄206时,偏心销钉206a在与调焦柄206的旋转中心有偏心量的半径处旋转。由此通过调焦柄206的旋转操作,使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第1透镜301的焦点与试样A重合在一起。
上述第2透镜302由环形弹簧308固定在上述载物板接受体202的嵌合部位202c内。此后上述第3透镜303如图4A所示被粘结固定在具有嵌合孔309a、嵌合沟槽309b的透镜框架309上,该透镜框架309的嵌合孔309a和嵌合沟槽309b相对地嵌合在用支柱构件制成的如2个支柱602上,且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而且上述第4透镜304如图4B所示被粘结固定在具有嵌合孔310a、嵌合沟槽310b的透镜框架310上,该透镜框架310的嵌合孔310a、嵌合沟槽310b相对地嵌合在上述2个支柱602上,且和上述透镜框架309一样,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
上述2个支柱602被载物板接受体202和基底部位6的基座601夹住固定。而且,在该2个支柱602的内壁上具有如图5所示的带凸轮沟槽603a,603b的回转环603,如图2所示,其上下端面被载物板接受体202和基座601以稍有间隙的状态夹住。回转环603内径的上下部分与载物板接受体202和基座601的圆筒状的凸部相对地嵌合在一起,且能进行旋转。
在该回转环603的凸轮沟槽603a和603b内以嵌合的形式限定了设置上述透镜框架309处的凸轮从动件309c和设置在透镜框310上的凸轮从动件310c。该凸轮沟槽603a,603b有助于通过第3透镜303和第4透镜304将试样A的图像放大或缩小,使试样A在前后透镜焦点位置处成像,形成如图5展开图所示的所希望的形状。
由此,在旋转操作回转环603时,通过凸轮从动件309c,310c在凸轮沟槽603a和603b上的连动,引导着第3透镜303和第4透镜304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如图2中两点点划线所示),由此对试样A的光学图像进行扩大或缩小的可变设定。
此后,将上述第5透镜305用环形弹簧604嵌合固定在基座6上。
而且,上述摄像部分4具有摄像元件401和保持该摄像元件401的电路基板402,其中摄像元件401接受经变焦距透镜部分3变焦放大的试样A的光学图像的光,并将其变换成电信号。此外,与该电路基板402一体化构成的摄像元件401的摄像面与上述变焦距透镜部分3的光学焦点位置(成像位置)一致,并被固定在基部6的基座601上。
上述外部连接部分5具有在电路基板402之上并与其构成为一体的处理电路501,和与上述个人电脑20连接的USB等的端口503。处理电路501处理从摄像元件401输出的电信号,并将其变换成能向外部输出的视频信号。通过导线502将处理电路501和端子503电性连接,从而构成可向外部输出视频图像信号,并由个人电脑20作为电源供给源的结构。由此摄像部分4与外部连接部分5相连,接受上述个人电脑20提供的电功率,由该构成实现其驱动控制的目的,由此减少部件数目,使得图示结构的简略化,小型化成为可能。
在上述结构中,在对试样A进行观察时,首先在外部连接部分5连接上述个人电脑20。由此从上述个人电脑20向摄像部分4提供电源。这样在对回转环603进行旋转操作时,可变焦距透镜部分的第3和第4透镜303,304的透镜框309、310的凸轮从动件309c、310c如上所述受到回转环603的凸轮沟槽603a、603b引导,在光轴方向进行移动和调整,对成像的光学图像的进行倍率设定。
此时,旋转操作操作旋钮203、204以移动调整载物板201,使试样A达到在所希望的位置(图象定位),同时旋转调整其调焦柄206,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调整第1透镜301,对透镜进行以试样A为焦点的调整。
由此装载在载物板201上的试样A的光学图像被可变焦距透镜部分3放大,摄像部分4的摄像元件401将其光学图像变换成成像的电信号,并通过对该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生成视频信号。该视频信号通过外部连接部分5输出到上述个人电脑20。此时摄像部分4如上所述受到从上述个人电脑20通过外部连接部分5供给的电功率,由此控制其动作。
由此,在载物板2的下侧与光轴成直线地相对配置摄像元件401,并将与光轴成直线的可变焦距透镜部分3介于其间。在该摄像元件401处,将变换了的电信号生成视频信号,并向外部输出,由此使光路得以简化,并确保了高效率的光学性能,实现了小型化和结构的简略化,也实现了包括携带运输的简单化。因此,容易由此获得平滑倍率的光学图像的视频信号。
而且通过采用该倒立型的显微镜构造,即,将可变焦距透镜部分3配置在其上载置试样A的载物台部分2的载物板201的背面,试样A的放大倍数不会受到限制,并且只要能放置在载物台部分2的载物板201上的物体都能进行观察,因此实现了观察对象的多样化。例如如图6所示,使用者100用手握住回转环603,并使树木101与载物台部分2的载物板201接触,以观察其表面,从而能对较大物体的表面进行观察。
此外,通过移动调整可变焦距透镜部分3的第1透镜301,使其焦点与试样A重合,并在固定载物板201的状态下进行调整的结构,由此只需对调焦柄206进行旋转操作的简便调整操作便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焦点调整。而且仅通过对操作旋钮203、204进行旋转操作,并在平面上移动调整载物板201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对载物板201上的试样A进行图象定位。
而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焦点进行调整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该结构是由所配置的、在光轴方向可自如移动的可变焦距透镜部分3的第1透镜301作为调整焦点的手段实现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采用例如如图7和图8所示的构成。但是在图7和图8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与图1到图5系统的相同部分,并省略了其详细说明。
图7中配置了第5透镜305,其与基座601相对,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自如,由此构成通过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调整第5透镜305对焦点进行调整的结构。即使用位于透镜框305a的上述环形弹簧604安装第5透镜305,并将该透镜框与基座601相对地组装成使透镜框光轴方向上可自如移动的形式。此后在该透镜框305a上的周围部分形成驱动用沟槽305b,在该沟槽305b中插入形成在上述调焦柄206上的偏心销钉206a。通过防止脱落的销钉207,弹簧垫圈208和垫圈209,将该调焦柄206组装在基座601上,且可自由移动地对其进行旋转操作,通过与该旋转操作连动的偏心销钉206a,使第5透镜305的透镜框305a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从而对可变焦距透镜部分3的焦点进行调整。
由此,通过在基底部分6的附近进行焦点调整,使得使用者100的手在机器上的放置位置处原封不动地进行操作成为可能,并实现了稳定地进行调整焦点的操作。
于是,通过在光轴方向移动调整该第5透镜305以调整焦点的焦点调整装置,以及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用第1透镜301进行焦点调整的焦点调整装置。这两种设置结构可扩大焦点调整范围,从而使得观测形态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在该情况下,使第1透镜301和第5透镜305之间具有一焦度(power)差,使得相对于第1透镜301的移动量使焦点重合的作用和相对于第5透镜305的移动量使焦点重合的作用能有一差值,由此通过分别对其进行操作,能进行焦点重合的粗动和微动操作。
此外,如图8所示,由于回转环603在载物板接受体202、基座601之间存在间隙a、b,所形成的回转环603全部长度和支柱602相比要短,这种构成能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调整回转环603,使得其与试样A的焦点重合成为可能。由此回转环603在成为将试样A的图象进行放大缩小的操作部件的同时,还能兼作向试样A进行焦点重合的操作部分,通过在一个部位进行放大缩小和焦点重合的两个操作,能实现使用操作的简单化和减少部件数目。
此外,在该实施形式中,不采用通过直接操作回转环603以使回转环603沿光轴方向进行移动操作,而是和上述实施形式中第1透镜301的移动操作一样,采用偏心销钉等操作手段在光轴方向移动的结构也是可行的。由此在放大缩小操作时能减少焦点的错位,同样也能减少相反的情况,从而可期待更加有效的效果。
而且该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能在图9到图11所示的载物板接受体210处设置与图2中载物板接受体202对应的光源部分8。但是在图9到图11中,和上述图1到图5的相同部分用相同符号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即,将光源部分8的光源801和可变电阻形式的供给电源调节用调节器802搭载在基板804上,通过电缆将该调节器802与上述摄像部分4(回路基板402)电连接。
在光源801周围设置了筒状部件806,为了将从光源801发出的照射光集中在放置在载物台部分2上的试样A上,在该筒状部件806中通过环形弹簧805组装聚光透镜807。此后用臂809的一个端部固定和支持上述基板804和筒状部件806,该臂809的另一端部借助固定旋钮808安装在与载物板接受体210相对的位置处,且以该固定旋钮808的轴作为旋转轴可自由地调整其角度。而且,被臂809支持的基板804和筒状部件806覆盖有例如图中点划线所示的外罩810,为使从聚光透镜807发出的照射光向载物板接受体210照射,该筒状部件806的一部分向外罩810的外部突出。
而且,在上述载物板接受体210的侧面,轴向旋转臂809,和从载物板201的下方设置由光源部分8向试样A反射照明光而进行照射的孔210a。
在上述结构中,外部连接部位5的端口503如图2所示与个人电脑相连,在光源部分8处,由上述个人电脑20提供的电功率,通过摄像部位4提供给光源部分8,对放置在载物板201上的试样A进行透射照明。此时,用电位器802进行供电调整操作时,能得到亮度和颜色相对稳定的象。
此后,慢慢地转动固定旋钮808,使臂809倾斜,由此能通过该光源部分进行倾斜透射照明,如图10中两点点划线所示,使光源部分8倾斜,并与载物接受台210的孔210a相向,通过调整其倾斜角,能够通过该孔210a进行反射照明和反射的斜射照明。
在该实施形式中,由于光源部分8能够对试样A照射稳定的照明光,因此能够得到明亮和分辨率良好的图像,并能容易进行高精度观测。而且,通过仅以该臂809为轴进行旋转的简单操作,能够进行透射照明观察,反射照明观察和斜射照明观察的切换,因此容易实现各种观察方法。此外,依据本发明,由于采用的结构是通过回路基板402向光源部分8提供从上述个人电脑20输出的电功率,因此能够实现减少部件数目和小型化的目的。
而且,可以将如图11所示的结构作为上述臂809与载物接受台210的安装结构,由此容易对光源部位8进行不同照明形态的设定。即,在载物接受台210上,设置用于安装具有一定角度的臂而形成基准面210b的突出部位210c。此后在臂809上,在上述突出部位210c的基准面210b处,对应地设置具有确定角度的两个面809a、809b。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光源部分8与载物接受台210突出部分210c的基准面210b相对,臂809被固定柄808以与臂809的面809a接合的状态固定,因此能够决定给于透射照明所需位置的精确位置,并在此进行透射照明(参照图10)。此后慢慢旋转固定旋钮808,由此旋转臂809,使该臂抬起脱离,处于在比突出部位210c更靠上的位置,这次使面809b与突出部位210c的基准面210b处于接触的状态,并由固定旋钮808固定。由此将光源部分8确定在图10中两点点划线所示的相对于载物接受台210的孔210a能够进行反射照明的位置处,并在此进行透射照明。
由此使用一台光源2,能够简单再现对预先确定位置处的照明,例如能够简单地再现光学性能最佳和最明亮状态等所希望的照明状态,且其使用的随意性也提高。
而且,上述固定旋钮808与载物接受台210的突出部位210c以可自由旋转的形式安装,且作为其旋转轴的中心轴C相对于与光轴B对应的上述孔210a仅错开一定的间隔X。由此,仅通过设定可变间隔X便能容易的设定光源部分8,例如,如图10所示设定进行透射观察状态的光线D和设定进行反射观察的光线E的照明范围。
而且,虽然上述各种实施形式说明的是用安装在载物接受台202上的构成载物台部分2的载物板201上的操作旋钮203、204和柱塞205,在与光轴大致垂直的平面上进行移动和旋转控制的安装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对载物板的结构进行变更。
例如,从图2的结构中除去操作旋钮203、204和柱塞205,在载物板201和载物接受台202之间涂覆油脂等糊状的油,在与光轴平行或者大致垂直的平面上以移动和旋转控制自如的方式安装所谓的滑动载物板的构造也是可行的。
根据上述结构还能实现对载物板201图象定位的简便操作。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是用2个支柱602构成连接载物接受台202和基底601的支柱构件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使用2个以上的支柱602连接载物接受台202和基底601的结构。
而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供电调整用调节器,即可变电阻802与光源801搭接,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2所示,将调节器802设置在基部6的基座601内的回路基板402上,并且使该调节器802的操作部分802b从基座601向旋转环603一侧突出也是可行的。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调整器802的操作部分802b和旋转环603靠近,因此容易进行由变倍操作以及供电调整操作构成的调光操作。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其它优点和变型是容易实施的。因此,本发明具有更宽的范围,而不限于本文所示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实施例。因而可以进行各种变型,而不会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和与其相当的总的发明原则的实质或者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显微镜,其具有:
承载试样(A)的薄载物台,
配置在所述载物台的下方,具有变焦距透镜部,光轴配置成一直线,并将上述试样的光学图像成像的光学系统,
配置在该光学系统对所述试样的成像位置上,形成光学图像,并将该光学图像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将所述摄像元件生成的电信号向显微镜外部输出的外部输出部,
保持所述摄像元件和外部输出部的基部,
在所述基部上支持所述载物台和载物板接受体并支持所述光学系统的支撑结构,
支撑在所述载物板接受体的外周,并能自由地进行旋转调整的臂构件,
对被所述臂构件保持的所述试样进行照明的光源装置,
所述光源装置,从进行透射照明的第1照射位置,和进行斜射照明的第2照射位置,以及通过所述载物板接受体的开口进行反射照明的,第3照射位置,对所述试样进行照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镜,其具有:基底部分;将上述载物部分支撑在该基底部分上的多个支柱构件;将变焦距透镜部分支撑在上述支柱构件上的透镜框和能够沿着上述光轴移动上述透镜框的透镜框移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微镜,设置了在上述基底部分和上述载物部分上能够旋转的中空状旋转筒部,在该旋转筒部内配置上述光学系统,随着该旋转筒部的旋转,透镜框移动机构动作,并沿着光轴移动上述透镜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镜,其中所述光学系统含有调整所述变焦距透镜部和光学系统焦点的透镜,其还具有通过在光轴方向轻微移动该焦点调节用透镜,使光学系统的焦点重合到试样上的细微移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镜,还具有: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载物台之间设置的,使所述变焦距透镜沿光轴移动的可变焦距透镜变倍操作部分:在所述载物台下方被所述支撑结构支持,将光学系统焦点重合到试样的焦点调整机构。
6、一种显微镜,其具有:
承载试样(A)的薄载物台,
配置在所述载物台下方,具有变焦距透镜部,光轴配置成一直线,并将上述试样的光学图像成像的光学系统,
配置在该光学系统对所述试样的成像位置上,形成光学图像,并将该光学图像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将所述摄像元件和所述光学系统配置在其内的光学镜筒部件,
设在所述光学镜筒部件的上部,在与光轴正交的面内可移动地支持所述载物台的载物台移动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微镜,其中光学系统还含有变焦距透镜部分,基底部分,将上述载物部分支撑在该基底部分上的多个支柱构件,将变焦距透镜部分支撑在上述支柱构件上的透镜框和能够沿着上述光轴移动上述透镜框的透镜框移动机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微镜,其中设置了在上述基底部分和上述载物部分上能够旋转的中空状旋转筒部,并在该旋转筒部内配置上述光学系统,随着该旋转筒部的旋转,透镜框移动机构动作,沿着光轴移动上述透镜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微镜,其中所述光学系统含有调节光学系统焦点的透镜,其还具有在光轴方向轻微移动调节该焦点用透镜,使其与试样光学系统的焦点重合的细微移动机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微镜,上述载物台移动机构含有能移动和支持所述载物部分的载物接受台,和将在该载物接受台上的所述载物部分的移动限定在与光轴大致正交的面内的限定机构。
11、一种显微镜,其具有:
承载试样的薄载物台,
配置在所述载物台下方、含可变焦距透镜部分的、对所述试样光学图像成像的光学系统,
配置在该光学系统对所述试样的成像位置上,形成光学图像,并将该光学图像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将所述摄像元件生成的电信号变换成视频信号,并向显微镜外部输出该信号的向外输出部分,
支持所述摄像元件和向外输出部分的基座,
在所述基座的上方支持所述载物台,同时还支持所述光学系统的支撑结构,
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载物台之间的,沿光轴移动所述可变焦距透镜部分的可变焦距透镜变倍操作部分,
和在所述载物台下方被所述支撑结构支撑的、使所述光学系统的焦点与试样重合的焦点调整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微镜,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含有能够在与光轴正交的面内移动和支持所述载物部分,并设置有焦点调节机构的载物接受台,以及将该载物接受台支撑在所述基台上的支撑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微镜,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含有将所述载物部分支撑在基底上的多个支柱构件,将可变焦距透镜支撑在所述支柱构件上的透镜框,和沿着所述光轴能移动所述透镜框的透镜移动机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微镜,其中设置了在上述基底部分和上述载物部分上能够旋转的中空状旋转筒部,并在该旋转筒部内配置上述光学系统,随着该旋转筒部的旋转,透镜框移动机构动作,沿着光轴移动上述透镜框。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微镜,其中还具有一光源装置,所述光源装置具有一个对所述试样进行照明的,产生照明光线的光源,以及在以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为目的的第1,第2和第3照射位置处选择配置所述光源的选择所述透射照明,反射照明和斜射照明之一的机构,
该光源装置含有支持所述光源,并对所述载物接受台自由地旋转调整的臂构件,通过该臂构件的旋转将所述光源选择配置在第1,第2和第3照射位置处。
16、一种显微镜,其具有:
承载试样(A)的薄载物台,
配置在所述载物台下方,具有变焦距透镜部,光轴配置成一直线,并将上述试样的光学图像成像的光学系统,
配置在该光学系统对所述试样的成像位置上,形成光学图像,并将该光学图像变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保持所述摄像元件的基部,
在所述基部上支持所述载物台和载物板接受体并支持所述光学系统的支撑结构,
支撑在所述载物板接受体的外周,并能自由地进行旋转调整的臂构件,
对被所述臂构件保持的所述试样进行照明的光源装置,
所述光源装置,从进行透射照明的第1照射位置,和进行斜射照明的第2照射位置,以及通过所述载物板接受体的开口进行反射照明的第3照射位置,对所述试样进行照明。
CN02131502.7A 2001-07-24 2002-07-24 显微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3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23480A JP4912546B2 (ja) 2001-07-24 2001-07-24 顕微鏡
JP223480/2001 2001-07-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0482A CN1400482A (zh) 2003-03-05
CN1213324C true CN1213324C (zh) 2005-08-03

Family

ID=19056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3150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3324C (zh) 2001-07-24 2002-07-24 显微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6690510B2 (zh)
JP (1) JP4912546B2 (zh)
CN (1) CN1213324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225A (zh) * 2010-12-20 2011-06-01 东莞市金翔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便于装配电路板的显微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8006B2 (en) * 2001-12-26 2005-05-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Microscope
DE20210569U1 (de) * 2002-07-09 2002-08-29 Zeiss Carl Jena Gmbh Verschiebbare Optik in einer mikroskopischen Beleuchtung, insbesondere verschiebbarer Kollektor
JP2004333944A (ja) * 2003-05-08 2004-11-25 Olympus Corp 変倍顕微鏡の変倍機構
US7268938B2 (en) * 2004-04-07 2007-09-11 Olympus Coporation In-vivo examination apparatus
JP4727165B2 (ja) * 2004-05-12 2011-07-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顕微鏡
JP2006064903A (ja) * 2004-08-26 2006-03-09 Nikon Corp 上下動装置、顕微鏡装置及び多焦点画像取得装置
DE102005004680A1 (de) * 2005-02-02 2006-08-10 Carl Zeiss Jena Gmbh Einrichtung zur Kippung des Beleuchtungsträgers an inversen Lichtmikroskopen
US7102817B1 (en) * 2006-01-19 2006-09-05 Anm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Objective lens device for a microscope
DE102007027084B4 (de) * 2007-06-12 2021-01-14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Mikroskop für die Beobachtung einer Probe im Hellfeld-Durchlicht- oder im Fluoreszenz-Auflicht-Kontrastverfahren
US8363317B2 (en) * 2009-06-23 2013-01-29 Raytheon Canada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cusing a microscope
JP2011027906A (ja) * 2009-07-23 2011-02-10 Altair Giken Kk 顕微鏡
JP5957830B2 (ja) * 2011-09-02 2016-07-27 株式会社ニコン 顕微鏡
CN102508356B (zh) * 2011-09-30 2014-09-10 浙江大学 基于光学投影的无透镜显微成像方法及其装置
JP2013113727A (ja) * 2011-11-29 2013-06-10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ヘッド素子検査機
CN105005134A (zh) * 2014-04-25 2015-10-28 苏州速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显微镜的变焦距物镜
CN115219154A (zh) * 2021-04-14 2022-10-21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及含有固定结构的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0520A (en) * 1987-04-08 1988-09-13 Cambridge Instruments Inc. Protective cover for turret assembly of an optical instrument
JPH0246281A (ja) * 1988-08-09 1990-02-15 Ebara Infilco Co Ltd 微生物自動観察装置
US5235459A (en) * 1989-11-18 1993-08-10 Carl-Zeiss-Stiftung Inverted microscope with integrated ray paths
JPH0461976A (ja) * 1990-06-25 1992-0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洗浄装置
US5570228A (en) * 1991-04-19 1996-10-29 Edge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mpany Llc Fiber optic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high definition light microscope
JP3647062B2 (ja) * 1993-05-17 2005-05-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正立型顕微鏡
US5497267A (en) * 1993-05-21 1996-03-05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Video microscope
JPH08110483A (ja) * 1994-02-18 1996-04-30 Sepurotekusu:Kk ビデオマイクロスコープ
US5818637A (en) * 1996-02-26 1998-10-06 Hoover; Rex A. Computerized video microscopy system
DE19635666C1 (de) * 1996-09-03 1997-12-18 Kapitza Hans Georg Dr Integriertes Mikroskop
US6650357B1 (en) * 1997-04-09 2003-11-18 Richardson Technologies, Inc. Color translating UV microscope
JPH10333055A (ja) 1997-05-27 1998-12-18 Nippon Denshi Tsushin Kk Ccd撮像素子を用いた顕微鏡
JPH11142747A (ja) * 1997-11-10 1999-05-28 Nikon Corp 倒立顕微鏡用ステージ及び倒立顕微鏡
JP4253381B2 (ja) 1997-12-02 2009-04-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顕微鏡用電子カメラ
JP2000275543A (ja) * 1999-03-29 2000-10-06 Hitachi Device Eng Co Ltd ハンディ型測定器
JP2001221951A (ja) * 1999-11-29 2001-08-1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顕微鏡
JP4671463B2 (ja) * 2000-03-24 2011-04-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照明光学系及び照明光学系を備えた顕微鏡
JP2003185929A (ja) * 2001-12-13 2003-07-0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実体顕微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225A (zh) * 2010-12-20 2011-06-01 东莞市金翔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便于装配电路板的显微镜
CN102081225B (zh) * 2010-12-20 2012-10-10 东莞市金翔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便于装配电路板的显微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130782A1 (en) 2004-07-08
JP4912546B2 (ja) 2012-04-11
JP2003035872A (ja) 2003-02-07
US20050099681A1 (en) 2005-05-12
US6927904B2 (en) 2005-08-09
CN1400482A (zh) 2003-03-05
US6853483B2 (en) 2005-02-08
US20030021019A1 (en) 2003-01-30
US6690510B2 (en) 2004-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3324C (zh) 显微镜
CN200948173Y (zh) 医疗装置
CN101067711A (zh) 液晶投影装置
CN1743887A (zh) 照相机组件的镜头定位设备
CN1272050A (zh) 病眼的立体观察检查装置
CN102287781B (zh) 一种多光源手术灯的聚光调节装置
CN1306302C (zh) 透镜装置以及照相机
CN102890340A (zh) 一种三维视频显微系统
CN1109920C (zh) 视频投影显示系统
KR100744604B1 (ko) 카메라 모듈 초점 조절장치 및 초점 조절방법
CN1591077A (zh) 显微镜
CN1295539C (zh) 显微镜
CN1297159A (zh) 立体显微镜
JP2011242815A (ja) 顕微鏡システム及び観察方法
CN1759339A (zh) 视野框位置可变式光学装置
CN1472589A (zh) 图像采集装置
JP5094950B2 (ja) 顕微鏡用透過照明装置
US9612427B2 (en) Microscopy optoelectric device with focus scanning
CN2380927Y (zh) Ccd摄像素显微镜
CN1642229A (zh) 摄像装置
CN2380928Y (zh) 便携型显微镜
JP4678818B2 (ja) 顕微鏡用透過照明装置
JP2013083726A (ja) 拡大観察装置
JP2015127775A (ja) 拡大観察装置
JP3575358B2 (ja) ビデオスコー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