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2381A - 照相机电子快门和自动聚焦控制机构的驱动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相机电子快门和自动聚焦控制机构的驱动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2381A
CN1212381A CN98120361A CN98120361A CN1212381A CN 1212381 A CN1212381 A CN 1212381A CN 98120361 A CN98120361 A CN 98120361A CN 98120361 A CN98120361 A CN 98120361A CN 1212381 A CN1212381 A CN 1212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
focus control
lens
blocking body
compens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20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9676C (zh
Inventor
徐在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212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2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96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967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03B7/10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a servo-motor providing energy to move the setting memb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Focu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照相机快门的驱动方法,包括,第一次快门释放后,测量光量和到物体的距离,确定聚焦控制透镜对物体的聚焦位置和曝光量,读出储存存储器中的聚焦补偿数据,计算补偿后的聚焦位置;第二次快门释放后,将聚焦控制透镜移到补偿后的聚焦位置,驱动快门。取得聚焦补偿数据的方法包括:将聚焦控制透镜设置在起始位置;将透镜筒移到物体的第一变焦位置;测量实际的聚焦透镜位置,计算聚焦补偿距离;将计算得到的数据存入记录装置。

Description

照相机电子快门和自动 聚焦控制机构的驱动 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照相机的电子快门,尤其涉及照相机用的电子快门的驱动方法和装置,其中,(a)将按照物体的距离聚焦所需要的聚焦控制透镜的移动减到最小,因而减少聚焦控制时间;(b)降低了遮断体开期间的温度变化,因而可保持最佳曝光;(c)对组装缺陷电子补偿,因而在整个的聚焦全程进行可靠的聚焦控制。
使用电子快门的照相机一般都有一个系统,它通过调节聚焦控制透镜使之与照相机和物体之间的距离相符而实施自动聚焦控制及通过控制与光量相应的光圈的开启大小而完成自动曝光。
利用这种电子快门的已有的照相机公开在美国专利US 4918480,US4634254,US 5111230及日本专利昭和61-9632中。
美国专利US 4918480公开的发明参见图12,13a-c和14,其中一个顺时针旋转的步进转子216带动顶着一个第一旋转件222的第二旋转件223,第一旋转件222是一个聚焦控制环,它与第二旋转件223直接接触。同时,制动件239沿着第二旋转件223的齿轮部分236一次一个齿地移动,直到第一旋转件222达到由电子控制器(未图示)计算得的已聚焦变焦位置。
当第一旋转件222达到已聚焦的变焦位置时,步进转子216逆时针旋转及第二旋转件223以相反方向动作,将遮断体打开到由照相机的电子控制器计算得到的曝光度。在该位置,第二旋转件被制动件239保持在变焦位置。之后,在按照确定的曝光度打开遮断体以后,步进转子216再次顺时针旋转将遮断体关闭。
即使在遮断体已经完全关闭以后,第二旋转件223仍继续旋转达到与第一旋转件222接触。于是,第一旋转件222转到确定的变焦位置才结束旋转,制动件239移到第二旋转件223的齿轮部分236的端部,在该处制动件239与齿轮部分236脱开。当制动件239与齿轮部分236脱开时,步进转子216逆时针方向旋转,将整个系统转回到起始状态。
US 5111230公开的发明参见图15,其中顺时针旋转的步进马达有一个主驱动环304,其逆时针方向旋转带动透镜驱动环305(304b按压305c)。结果,锁紧杆308每次一个齿地从锁紧齿轮305e上经过。
当透镜驱动环305到达照相机的电子控制器确定的变焦位置时,步进马达就逆时针旋转。此时,虽然透镜驱动环305是被弹簧305强制逆时针旋转的,但与锁紧齿轮305e啮合的锁紧杆308能防止透镜驱动环移动,并将其保持在完成变焦的位置上。
当按电子控制器所计算的那样完成聚焦时,步进马达开始逆时针旋转,主驱动环304的梯形凸块304d位于凸出的制动杆316b的左边。此时,即使由于主驱动环304逆时针旋转使梯形凸块304d与凸出的制动杆316b接触,凸出的制动杆316b也只稍作顺时针旋转,遮断体开/关杆310保持锁定。
逆时针旋转的步进马达使主驱动环304顺时针旋转,主驱动环319的梯形凸块304d与凸出的制动杆316b接触。此时,主驱动环304的旋转力通过制动杆316b并传递到固定杆313的销子313b上。于是,固定杆313逆时针旋转。
固定杆313的逆时针旋转使遮断体开/关杆310释放,杆310因弹簧315的弹力而顺时针旋转,从而打开遮断体。遮断体一打开,步进马达就停止旋转并使遮断体打开一段时间,该时间与由照相机电子控制器计算得到的曝光度相适应。
然后,步进马达继续逆时针旋转,使主驱动环304的第一凸块304c按压开/关杆310的较低部分,使遮断体关闭。接着,主驱动环304的第二凸块304b向上推锁紧杆308的一个伸出部308b,使透镜驱动环305被释放而自由动作。于是弹簧306的弹力使透镜驱动环305作顺时针旋转回到起始位置。
对于US 4634254,参见图16,一个激励的磁体使聚焦控制杆407保持未锁定,同时步进马达从起始位置作顺时针旋转。由此,弹簧409′f的弹力使隔离环409′与驱动板401′一起运转,直到隔离环409′达到由照相机电子控制器(未图示)计算的变焦位置。当隔离环409′达到变焦位置时,磁体断电使聚焦控制杆407′锁定,从而也使隔离环409′锁定。
即使在隔离环409′锁定后,步进马达还继续顺时针旋转,并使遮断体沿着驱动板401′的轮廓旋转,以便按照由照相机的电子控制器算得的曝光时间打开遮断体。遮断体打开以后,步进马达逆时针旋转,遮断体杆404′在弹簧409′f的弹力驱使下沿驱动板401′的轮廓而行从而关闭遮断体。步进马达继续逆时针旋转,将整个系统回复到起始状态。
在US 4634254中,对于由隔离环409运转而使聚焦控制透镜的变焦将参照图17在下面描述。
通过第一次释放和第二次释放操作,驱动板401′将聚焦控制透镜从最小变焦位置j移到最大变焦位置k。当聚焦控制透镜到达相应物距的位置时,它被机械地锁定。然后,驱动板401′以相反方向旋转,在由照相机测光计确定的特定时间内完成曝光。然后,聚焦控制透镜回复到最小变焦位置j,即起始状态。
最小变焦位置j表示在最大物距聚焦时的聚焦控制透镜位置;最大变焦位置k表示以最小物距聚焦时的聚焦控制透镜位置。
对于日本专利昭和61-9632,参见图18。其中,步进马达503在起始状态顺时针旋转将驱动板501移向右侧。同时,一个激励的电磁体507e吸住钢片507c,使聚焦控制杆507与齿牙502c脱开。
聚焦控制隔离环502的延伸部502e与驱动板501的凸起501d接触,聚焦控制隔离环502作顺时针旋转,使成象透镜变焦。聚焦控制隔离环502到达由照相机的电子控制器(未图示)确定的位置时,由于切断电源而使电磁体507e去激励。于是弹簧507a的弹力使聚焦控制杆507作顺时针旋转。从而,聚焦控制杆507的爪507d与聚焦控制隔离环502的齿502c啮合,以防聚焦控制环502动作,并使成象透镜保持聚焦。
接着,步进马达503作逆时针旋转将驱动板501向左移动。由于凸块501f和弹簧的弹力而使作逆时针旋转的遮断体杆504将遮断体打开。在达到由照相机的电子控制器确定的曝光度之前遮断体一直开着。步进马达再顺时针旋转,将驱动板501向右移动。于是遮断体杆504顺时针旋转直到遮断体关闭,而驱动板501仍继续向右移动,直到达到起始位置。
上述已有的电子快门系统中的每一个都配有旋转环和锁定机构。旋转环是根据测得的物距移动聚焦控制透镜的,而锁定机构是当聚焦控制透镜已经达到聚焦位置时锁定旋转环的。另外,还配有遮断体开/关机构,回复机构和电源。遮断体开/关机构用于将遮断体首先打开一段时间,该时间相当于由照相机电子控制器确定的曝光度,然后再关闭遮断体。回复机构是将曝光控制环回复到起始位置,曝光控制环在遮断体到达规定位置前一直操作遮断体的开/关机构。电源对旋转环、曝光控制环和锁定机构供给动力。
因而,使用这些已有电子快门的照相机其驱动聚焦控制透镜的结构都复杂。而且对不同物体进行聚焦和控制曝光时,旋转环要将聚焦控制透镜从最小距离移至最大距离,因此它需要增加变焦时间。
另外,在使用这类电子快门的已有照相机中,一个现在十分普通的做法是在最小和最大变焦位置之间采用多步骤以增强聚焦控制。在这类方法中,为了控制聚焦,聚焦控制环必须从起始位置转到特定位置,因此控制聚焦要较长的距离及电子开关的敏感性要降低。
本发明已解决了上述的诸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照相机的电子快门的驱动方法及装置,它能减少聚焦控制透镜的移动、缩短聚焦控制时间及增加电子开关的敏感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照相机的电子快门的驱动方法和装置,它能按曝光控制环的旋转用弹簧的弹力打开遮断体,以避免遮断体打开时的阻力。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在照相机中使用的电子快门的驱动方法和装置,其中由于使用聚焦位置的备用数据,对在装配过程中所引起的缺陷进行补偿,因而可对全聚焦距离进行可靠的聚焦控制。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照相机的电子快门的驱动方法和装置,它能实现上述诸目的,同时整个系统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诸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照相机快门的驱动方法的步骤是:确定是否完成第一次快门释放,假如完成了第一次快门释放就测量光量和物距,根据测得的光量和距离确定聚焦控制透镜对物体的聚焦位置和曝光量,读出储存在存储器中的聚焦补偿数据,根据聚焦补偿数据计算补偿的聚焦位置,确定是否完成了第二次快门释放,将聚焦控制透镜移至补偿的聚焦位置,驱动快门。
聚得聚焦补偿数据的方法包括下述各步:将聚焦控制透镜设定在起始位置,将透镜的镜筒移至物体的第一变焦位置,测量实际的聚焦透镜位置,根据测量设计的聚焦透镜位置与实际聚焦透镜位置之间的差计算聚焦补偿距离,将算得的补偿距离数据储存在记录装置中。
按照发明的另一部分,用于照相机的电子快门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件;一个由齿轮与第一驱动件啮合的旋转件;一个用于将旋转件驱动到起始位置的起始位置检测和调节部件;安装到遮断体杆上的弹性元件,以其弹力打开遮断体;及一个第二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用于建立起始位置和将聚焦控制透镜变焦。第二驱动件除了按确定的曝光量以第一个旋转方向旋转以外应能使所说的遮断体关闭,并在按第一个方向旋转时与弹性元件的弹力一起使所说的遮断体打开,完成确定的曝光量以后第二驱动部件以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结果遮断体被关闭。
说明书中的附图是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附图说明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解释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在照相机中的电子快门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聚焦控制透镜和旋转部件结合在一起时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遮断体的俯视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起始位置检测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在起始状态的电源图,用于驱动聚焦控制透镜的旋转部件;
图7A和7B是图1所示的在相同的和不同的电源工作状态供应动力情况下的电源视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检测起始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描述电子聚焦调节的示图;
图10是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描述电子快门的驱动方法的示图;
图11是按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释放操作用于描述遮断体工作的时序图;
图12-18是描述照相机中使用的已有的电子快门驱动工作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驱动快门时使用的测量聚焦补偿数据的方法流程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驱动快门的方法的程序图。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参照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照相机电子快门驱动装置的详细的立体图。
图中的标号1代表电源,电源1起着第一驱动部件的部分作用以驱动聚焦控制环13。电源1包括转子2、马达齿轮3、一对定子5。转子2是有4个极的永久磁体。马达齿轮3与转子2是整体结构。一对定子有四个连接点ST1,ST2,ST3和ST4(见图6),步进脉冲加到连接点上,以便控制马达的旋转方向和驱动转子2。
每一步进脉冲加到四个连接点ST1、ST2、ST3和ST4上,电源1就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每一步进脉冲包括两个驱动脉冲。电源1装在马达座10的顶部,用马达罩20盖住。
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部件也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双齿轮7、9、11,它们形成一个传输齿轮组。第一双齿轮7既与电源1的马达齿轮3又与第二双齿轮9啮合,第三双齿轮11既与第二双齿轮9又与聚焦控制环13啮合。第二双齿轮9也与聚焦控制环13啮合。聚焦控制环13同步移动聚焦控制透镜。第三双齿轮11的旋转方向与电源1的马达齿轮3的旋转方向相反,而聚焦控制环13的旋转方向与马达齿轮3的旋转方向相同。
传输齿轮位于快门座30的上方,连接在马达座10的下面。聚焦控制环13连接一个透镜座15,并可旋转地支承在快门座30和马达座10之间。
透镜座15插入马达罩20中。如图3所示,在透镜座15的外周边上形成的凸起19插入沿着马达罩20的内周边的纵向形成的槽21内。于是当聚焦控制环13以与电源1一致的两种方向旋转时,透镜座沿着槽21上下移动。
本发明的电子快门驱动装置还包括一个起始位置检测和调节部件。起始位置检测和调节部件检测聚焦控制环13的位置及当照相机的电路接通或当快门已按照以光线和距离的测量结果为基础通过照相机的计算作好操作准备时将其恢复到预定起始位置。
图2所示的起始位置检测和调节部件包括一个遮断延伸件131和齿轮部分132和摄相阻断器31。遮断延伸件131和齿轮部分132都在聚焦控制环13的外周边上。摄相阻断器31包括一个光接收器和一个光发射器。参见图5作更详细的说明,当聚焦控制环13旋转时,由光接收器检测光线确定,聚焦控制环13的遮断延伸件131是否在起始位置。
如果遮断延伸件131确定不位于起始位置,则控制器输出一个预定脉冲信号到电源1,使聚焦控制环1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将聚焦控制环13设置到起始位置。
本发明还包括一个自动曝光装置去打开和关闭遮断体。自动曝光装置参见图1,它由自动曝光计41组成,自动曝光计41就是第二驱动部件。自动曝光计41包括一个凸起43,它可以按照供给的电流方向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正如图1和2所示,凸起43可旋转地支承在马达座10中,并与齿轮杆45的制动件47啮合,藉曝光计41的强制力阻止由遮断体杆51引起的顺时针旋转。齿轮杆45与遮断体杆51啮合,遮断体杆51可旋转地与快门座30连接。遮断体杆51有一个销53,它与遮断体57和59连接,如图1和4所示。
如图2所示,弹性元件49与遮断体杆51连接。于是,假如供给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则自动曝光计41顺时针旋转,随着遮断体杆51因弹簧49的弹力而向下旋转,同时释放齿轮杆45的制动件47。当遮断体杆51向下旋转时(逆时针),销53打开遮断体57和59。然而,假如自动曝光计41接收反方向电流,则自动曝光计41克服弹力而逆时针旋转,使遮断体57和59关闭。
参见图1和4,遮断体57和59牢固地支承在快门座30上,遮断体罩40连接在遮断体57和59的下面。小翼61位于左遮断体57上,小翼61由摄相反射器63检测,以确立自动曝光控制的起始点,摄相反射器安装在快门座30上。
更详细地说,当电流加到自动曝光计41时,在齿轮杆45释放期间,遮断体57和59是打开的,如虚线57′和59′所示,这是由遮断体杆51的弹性元件49的弹力所致。摄相反射器63测定遮断体57的打开位置,从而控制器精确地使遮断体打开到与由测光计测得的所要求的曝光相应的程度。
本发明除了光学系统确定的聚焦控制步骤外(如40步骤),为了补偿由透镜组装引起的误差,为聚焦控制环13设立了多个聚焦调节步骤(如+30步),需要时,聚焦控制环31使用这些附加步骤可精细调节聚焦控制透镜。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具有以上功能和结构的本发明照相机的电子快门驱动装置。
如果启动照相机或者发现快门要驱动,则通过第一驱动部件1,控制器将聚焦控制环13回复到中心a的位置,如图10所示。
由图1和6可见,假如控制器将高低控制信号输出到定子5的连接点ST1、ST2、ST3和ST4上驱动转子2,则双齿轮7、9、11(见图2)会使聚焦控制环13以与转子2相同的方向按传动比以较低速度旋转。
当聚焦控制环13旋转时,如图2所示的摄相阻断器31藉它的光接收器检查聚焦控制环13的旋转,用以计数聚焦控制环13的齿轮部分132。该数据供给控制器以便设定聚焦控制环13的初始位置。
聚焦控制环13的起始化将参照图8的流程图在下面说明。图7A和7B示出了用顺时针方向脉冲信号和逆时针方向脉冲信号。
首先,在S101步,假如接通电源或者假如检测出快门开关的第一次释放动作,则控制器(未标出)将在摄相阻断器31中检测的计数器的值消除至“0”。然后确定在摄相阻断器31中检测出的现在的值是在高位还是低位。摄相阻断器31的高位表示光线被聚焦控制环13的齿轮部分132挡住,低位则表示光线接收器正在接收光线。
下一步S102,控制器对连接点ST1、ST2、ST3和ST4供给预定的脉冲信号,驱动转子2使聚焦控制环13顺时针旋转。
在S103步,通过在摄相阻断器31中检测出的信号,控制器确定聚焦控制环13的位置是否与在S101步中检测出的位置保持相同。
在S104步,如果发现聚焦控制环13的位置与在S101步中检测出的位置相同,计数器值增加1,如果发现不同,计数器值在S105步清除到“0”。
当聚焦控制环13继续驱动时,摄相阻断器的计数器值增加,这些计数器值要继续检测。S106步检查计数器值是否大于预定数(如6)。
S106步中,如果计数器值没超过预定数,则控制器回到S102步,重复该循环。如果计数器值大于预定数,则控制器检查摄相阻断器31的信号。
假如摄相阻断器31的信号高,则控制器检查位于聚焦控制环13的外周边上的遮断延伸件131是否与摄相阻断器31的位置相一致(也就是说摄相阻断器31是否在部分I的上面,见图5)。然后,将顺时针方向脉冲信号加到定子5的连接点ST1、ST2、ST3和ST4上,聚焦控制环13顺时针旋转(S108步)。
在此期间,控制器检查摄相阻断器31的信号是否已经从高变到低(S109步)。
如果摄相阻断器31输出低信号,则控制器确定高脉冲信号是否正在加到第一和第三连接点ST1和ST3上(S110步)。
在上面的S110步骤,如果高脉冲信号正在加到第一和第三连接点ST1和ST3上,则控制器确定聚焦控制环13是在中心a,如图10所示,并完成聚焦控制环13的初始化。然而,如果未测出高信号,则控制器继续将脉冲信号输出至连接点ST1、ST2、ST3和ST4,并将顺时针驱动脉冲信号加到第一和第三连接点ST1和ST3上,直到发现要供给的高信号。
在S107步中,假如摄相阻断器31输出低信号,控制器确定在聚焦控制环13的外周边上的遮断延伸件131离开摄相阻断器31(即摄相阻断器31在部分II上,见图5)及逆时针脉冲信号加到连接点ST1、ST2、ST3和ST4上,使聚焦控制环13逆时针旋转。
同时,控制器继续检查摄相阻断器31的信号,以便发现信号是否已经从低变至高(S113步)。
假如摄相阻断器31输出高信号,控制器的程序回到S108步,并将顺时针方向的脉冲信号加到连接点ST1、ST2、ST3和ST4上,驱动聚焦控制环13顺时针旋转。重复该步直到S109的条件满足。
另外,如果摄相阻断器31的信号不是已经从低变至高,控制器继续将逆时针脉冲信号加到连接点ST1、ST2、ST3和ST4上,如图7A和7B所示。
当高脉冲信号加到第一和第三连接点ST1、ST3上时,即表示聚焦控制环13是在中心a时,控制器通过聚焦调节顺时针或逆时针地使聚焦控制透镜动作,同时保持光圈完全打开,以便补偿在透镜装配过程中产生的聚焦控制误差。
如图9所示,控制器将继续使聚焦控制透镜按照聚焦检查机构提供的信号动作。控制器检查组装误差补偿所需要的聚焦调节步骤的数目,即与现在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差相一致的步骤数目,并将该数据存入存储装置中。
当透镜筒沿着随后的聚焦距离移动时,变焦照相机重复上述步骤,并储存每个聚焦距离的补偿数据。
建立起始位置和对在透镜组装过程中产生的聚焦误差补偿以后,控制器从快门释放钮(未标出)检测出释放信号。假如检测出释放信号,控制器就按照由测距计测得的物距转动聚焦控制环13,从而完成自动聚焦控制。
然后,如图7A和7B所示,控制器对连接点ST1、ST2、ST3和ST4提供顺时针和逆时针脉冲信号,通过电源1的转子2驱动聚焦控制环13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结果,聚焦控制透镜从起始位置a移至最小变焦位置b或最大变焦位置c,以便按物距控制聚焦并控制曝光,参见图10。
聚焦控制透镜与透镜座15整体连接,见图3。因为透镜座15被沿着马达罩20的内周边的槽21限制不能旋转,因此当聚焦控制环13旋转时,聚焦透镜直线移动。如果与电源1的马达齿轮3啮合的传输齿轮顺时针转动聚焦控制环13,则聚焦控制透镜就移向遮断体。反之,如果聚焦控制环13逆时针旋转,则聚焦控制透镜就移向物体。
如果将相当于一步的两个脉冲信号加到连接点ST1、ST2、ST3和ST4上,则转子2转动90°,结果,聚焦控制环13被转子2的一步驱动旋转一步。转子2保持电磁平衡,使它每一次总是转动90度,这样聚焦控制环13就不需要锁定装置。
在聚焦控制完成以后,为防止电源越程需稳定电源1。
聚焦控制以后,控制器驱动自动曝光计41,即第二驱动部件。其中,控制器以预定周期“t1”向自动曝光计41提供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如图11所示。于是,自动曝光计41因弹性元件49的弹力而作顺时针旋转,结果,齿轮杆51和遮断体销53向下移动,如图2所示,从而将遮断体57和59完全打开,如图4中的虚线57′和59′所示。弹性元件49的弹力将遮断体57和59打开以后,因为自动曝光计41不受驱动阻力,所以保持遮断体57和59稳定打开。
为了控制遮断体57和59的开度(即精细控制曝光),藉助由摄相反射器63测出的小翼61的位置变化,控制器检测出曝光开始点。如图11所示,摄相反射器63检出与遮断体57的小翼61相应的脉冲信号,第一次高脉冲信号表示曝光的起始点。
设定滞后时间t1以后,控制器将逆时针电流加到自动曝光计41上,使它逆时针旋转。于是自动曝光计41的凸起43使齿轮杆45的制动件47逆时针动作。结果,与齿轮杆45啮合的遮断体杆51作顺时针旋转(见图2),从而关闭遮断体57和59。
在上面描述的照相机用电子快门的驱动方法及装置中,当电源接通或检测出快门动作时,将聚焦控制透镜位置认作起始位置。因此,由于减少了聚焦控制透镜的动作量,使聚焦控制时间减少了。
完成自动聚焦控制以后,因为弹性元件的弹力打开遮断体,所以本发明不会产生在已有照相机中能发现的阻力或振动,这样摄影时就可更稳定和可靠。
最后,通过在实际拍摄时收集的基本数据补偿组装误差的补偿机构实现更精确的聚焦透镜控制。
参照图19说明测量聚焦补偿数据的方法的,将聚焦控制环设置到起始位置以后,透镜筒移到物体的第一变焦位置。然而,由于照相机的固有的组装或机械的缺陷,本应是聚焦控制透镜安置位置的实际聚焦透镜位置不会正好得到等于第一变焦位置。因此,要测量实际聚焦透镜位置,以便计算从设计的聚焦透镜位置到实际聚焦透镜位置的聚焦补偿距离。算得的聚焦补偿距离存入记录装置。然后,再确定第一变焦位置是否为最终的变焦位置。如果不是最终的变焦位置,透镜套就移到下一个变焦位置。此时,也要测量下一个变焦位置的实际聚焦透镜位置,以便计算从下一个变焦位置到实际聚焦透镜位置的透镜补偿距离。重复此步直到下一个变焦位置变成最终的变焦位置。在控制照相机的快门驱动时使用由这种方法得到的聚焦补偿距离。
图20表示按本发明的驱动照相机快门方法的流程图,快门驱动是以聚焦补偿数据为依据完成的。
照相机工作时,要确定第一次快门释放是否完成,假如完成了,则要确定变焦位置和测量物体的光线和距离,以便确定透镜对物体的聚焦位置及曝光量。从存储器中读取聚焦补偿数据之后,计算补偿后的聚焦位置。于是再确定第二次快门释放是否完成,假如完成了,聚焦透镜就移向物体经补偿后的聚焦位置,并驱动快门。
在结合目前考虑到的最适用的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同时,需知本发明并不限于已公开的实例,相反,还应包括所附权利要求的构思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改进及等同结构。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测量照相机组装缺陷的聚焦补偿数据的方法,包括的步骤是:
将聚焦控制透镜设定到起始位置;
将透镜筒移到物体的变焦位置;
测量实际的聚焦透镜位置;
通过测量设计的聚焦透镜位置和实际聚焦透镜位置之间的差计算聚焦补偿距离;
将算得的补偿距离的数据存入记录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变焦位置是否为最终变焦位置,如果不是,将透镜筒移到下一个变焦位置。
3.按权利要求2所说的方法,其中从移动步骤到存入步骤要重复到下一个变焦位置变成最终变焦位置。
4.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说的聚焦控制透镜的起始位置是从最远物距的聚焦位置到最近物距的聚焦位置的所有聚焦控制步骤中的一个中间位置。
5.一种照相机用电子快门驱动装置,包括:
一个第一驱动部件,用于确定起始位置和变焦一个聚焦控制透镜;
一个用齿轮与第一驱动部件啮合的旋转件;
一个驱动旋转件到起始位置的起始位置检测和调节部件;
安装在遮断体杆上的弹性元件,以提供开启遮断体的弹力;
一个第二驱动部件,它除了按确定的曝光量以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以外,应能使所说的遮断体关闭,在按第一个方向旋转时与弹性元件的弹力一起使所说的遮断体开启,并在完成确定的曝光量以后,第二驱动部件以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使得遮断体关闭。
6.按权利要求5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说的弹性元件以所说的第二旋转方向对遮断体杆加力。
7.按权利要求5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说的第二驱动部件包括一个凸起,当所说的第二驱动部件以所说的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该凸起使齿轮杆的制动块以所说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从而使所说的遮断体关闭。
8.按权利要求5的驱动装置,其中用于补偿聚焦的调节步骤的多个齿轮位于所说的旋转部件的预定位置上。
9.一种照相机快门的驱动方法,其步骤包括:
确定第一次快门释放是否完成;
确定变焦位置;
如果第一次快门释放完成,则要测量光线和物距;
测量聚焦控制透镜到物体的聚焦位置以及与测得的光量和距离相应的曝光量;
读出存储在储存器中的聚焦补偿数据;
根据聚焦补偿数据计算补偿后的聚焦位置;
确定第二次快门释放是否完成;
将聚焦控制透镜移到补偿后的聚焦位置;
驱动快门。
10.按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说的聚焦补偿数据是由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得到的:
将聚焦控制透镜设置到起始位置;
将透镜筒移到物体的变焦位置;
测量实际聚焦透镜位置;
通过测量设计的聚焦透镜的位置和实际聚焦透镜位间之间的差计算聚焦补偿距离;
将算得的补偿距离的数据存入记录装置。
11.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所说的聚焦补偿数据得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变焦位置是否是最终变焦位置的步骤,如果不是,则要将透镜筒移到下一个变焦位置。
12.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重复从移动步骤到存储步骤直到下一个变焦位置变成最后变焦位置。
13.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说的聚焦控制透镜的起始位置是最远物距的聚焦位置到最近物距的聚焦位置的所有聚焦控制步骤中的中间位置。
CNB981203612A 1997-08-12 1998-08-12 照相机快门的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96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38300/1997 1997-08-12
KR38300/97 1997-08-12
KR1019970038300A KR19990015918A (ko) 1997-08-12 1997-08-12 카메라의 전자 셔터 구동방법 및 그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2381A true CN1212381A (zh) 1999-03-31
CN1209676C CN1209676C (zh) 2005-07-06

Family

ID=19517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2036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9676C (zh) 1997-08-12 1998-08-12 照相机快门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118947A (zh)
JP (2) JPH11133289A (zh)
KR (2) KR19990015918A (zh)
CN (1) CN1209676C (zh)
DE (1) DE19836613A1 (zh)
GB (1) GB233066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6399C (zh) * 2005-03-11 2008-09-03 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装置的对焦方法
CN100465759C (zh) * 2005-01-03 2009-03-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相机透镜组件用快门装置
CN101930150A (zh) * 2009-06-18 2010-12-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聚焦控制电路
CN101778213B (zh) * 2009-01-12 2011-06-15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噪声环境下的自动对焦方法及其数字取像装置
CN101778212B (zh) * 2009-01-12 2012-05-23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高噪声环境下的自动对焦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4428B1 (en) * 1999-08-31 2004-04-20 Nucam Corporation Shutter and lens apparatus of a digital camera with a stepless focusing function
US7847152B2 (en) * 2006-06-30 2010-12-0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se of tryptophan indole and anthranilate analogs as plant transformation selection agents
JP5473341B2 (ja) * 2009-01-27 2014-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影装置
JP2015169909A (ja) 2014-03-10 2015-09-28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赤外線用カメラの後側焦点調整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632A (ja) * 1984-06-25 1986-01-17 Seiko Koki Kk カメラにおける電磁駆動シヤツタ
JPS619631A (ja) * 1984-06-25 1986-01-17 Seiko Koki Kk カメラにおける電磁駆動シヤツタ
JP2505192B2 (ja) * 1987-03-10 1996-06-05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ズ−ム機構
JP2763002B2 (ja) * 1987-04-13 1998-06-11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フオーカシングレンズ駆動装置
JPH0734088B2 (ja) * 1987-10-30 1995-04-12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電磁駆動シャッタ
US5111230A (en) * 1989-08-29 1992-05-05 Copal Company Limited Lens shutter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lens driving mechanism
JPH04195108A (ja) * 1990-11-28 1992-07-15 Konica Corp ビデオカメラ用レンズ装置
JPH05210039A (ja) * 1992-01-31 1993-08-20 Nikon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カメラ
KR100236643B1 (ko) * 1994-12-14 2000-01-15 유무성 카메라 초점 렌즈의 초기 위치 보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0174488B1 (ko) * 1996-07-16 1999-05-15 이대원 카메라의 전자 셔터 구동방법과 그 전자 셔터의 구동장치
KR0157516B1 (ko) * 1995-10-04 1999-03-30 이대원 카메라의 전자 셔터 구동방법 및 그 장치
WO1997013179A1 (en) * 1995-10-04 1997-04-10 Samsung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electronic shutter of a camera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5759C (zh) * 2005-01-03 2009-03-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相机透镜组件用快门装置
CN100416399C (zh) * 2005-03-11 2008-09-03 普立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装置的对焦方法
CN101778213B (zh) * 2009-01-12 2011-06-15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噪声环境下的自动对焦方法及其数字取像装置
CN101778212B (zh) * 2009-01-12 2012-05-23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高噪声环境下的自动对焦方法及其装置
CN101930150A (zh) * 2009-06-18 2010-12-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聚焦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90023509A (ko) 1999-03-25
JPH11133289A (ja) 1999-05-21
KR100567581B1 (ko) 2007-04-12
KR19990015918A (ko) 1999-03-05
GB2330661B (en) 2002-03-27
CN1209676C (zh) 2005-07-06
JP2008139890A (ja) 2008-06-19
GB9817581D0 (en) 1998-10-07
DE19836613A1 (de) 1999-02-18
US6118947A (en) 2000-09-12
GB2330661A (en) 1999-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9676C (zh) 照相机快门的驱动方法
JP2836827B2 (ja) 写真カメラ
EP0479272B1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CN102752510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64792A (zh) 拍摄设备和方法
CN105430243B (zh) 摄像系统、照明装置及控制方法
JP2000078462A5 (zh)
CN1519639A (zh) 相机
CN1620114A (zh) 图像输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040170419A1 (en) Automatic focus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H05260392A (ja) 静止画撮像装置
JP295670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282888A (zh) 照相机
US5134525A (en) Automatic zooming device
CN1366209A (zh) 具有光学变焦系统的照相机
JP4126780B2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CN1067163C (zh) 具有增大的超近拍摄距离的相机及其控制方法
JPH04178607A (ja) 自動合焦装置
JP3153483B2 (ja) プレビュー機能付き一眼レフカメラの制御方法
US4825302A (en) Video recording camera
JPH0339432B2 (zh)
JPS62134632A (ja) 焦点距離調節及び露出制御機構
JP3094254B2 (ja) パルス制御カメラとその制御基準位置設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製作時における機械的誤差調整方法
JP3730208B2 (ja) 撮影装置におけるシャッタ制御装置
JPH09281379A (ja) レンズの繰り出し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GITALAL IMAG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TECHWIN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918

Owner name: SAMSUNG TECHWI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9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918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gital Imag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Changwon City,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Techwi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918

Address after: Gyeongnam Changwon City,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amsung Techwi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AMSUNG TECHWI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Digital Imaging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