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4997C - 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及其残留料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及其残留料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4997C
CN1204997C CN 02158456 CN02158456A CN1204997C CN 1204997 C CN1204997 C CN 1204997C CN 02158456 CN02158456 CN 02158456 CN 02158456 A CN02158456 A CN 02158456A CN 1204997 C CN1204997 C CN 12049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processing
guide pin
pin bushing
col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584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9687A (zh
Inventor
广泽清
伊藤隆三
佐藤宪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kuraseiki Seisaku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kuraseiki Seisaku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kuraseiki Seisaku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Ikuraseiki Seisakush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2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9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49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49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及其残留料处理方法,所述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包括:棒料供给机,其具有推动应加工棒料的后端把棒料向前方给送的进给杆;主轴移动型加工机,其前端部从后侧开始依序具有可开闭的弹簧夹头、圆筒状导套和刀具,棒料加工中用弹簧夹头握持由进给杆供给的棒料,边用主轴的前进力使棒料经过导套中前后移动边用刀具加工棒料,其特征在于,在棒料加工中为用导套牢固握持棒料,导套的内径与应加工棒料的外径是同尺寸,进给杆具有与应加工棒料的横剖面相同的外径尺寸,加工终了后应废弃的残留料如下处理,在进给杆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的外伸状态下,用弹簧夹头握持进给杆,用主轴的前进力使进给杆进入导套中把残留料向导套的前方推出。

Description

棒料供给、加工系统 及其残留料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及其残留料处理方法,所述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包括具有推动应加工棒料的后端把棒料向前方给送的进给杆的棒料供给机和利用主轴前进力边使棒料前后移动边用刀具加工的主轴移动型棒料加工机。
背景技术
加工棒料时用棒料加工机的进给杆使棒料前进,把用进给杆供给的棒料用棒料加工机加工。每次加工部件时棒料从前端开始被刀具切断,在棒料剩余的长度成为不能再加工部件的长度时作为残留料处理。
该残留料的处理现在是用进给杆把残留料带回后方的方法和向前方推出的方法。该向前方推出的方法例如如下进行。
在主轴固定型和主轴移动型的棒料加工机中,下面以现在的主轴移动型加工机为例说明,棒料加工机前端有可开闭的弹簧夹头、其前方有插入支承棒料的圆筒状导套、再前方有加工棒料用的刀具。圆筒状导套的内径比应加工棒料的外径大、有间隙。进给杆的外径比棒料的外径小。棒料加工中把棒料前端插入支承在导套中,其后方用弹簧夹头握持棒料、通过主轴的移动边使棒料前后移动边用刀具加工棒料。在处理残留料时把前端插在导套内的残留料在使弹簧夹头开放的状态下,进给杆前进至导套中把残留料向导套的前方推出。
棒料在加工初期通过用进给杆从后方推、前端插入导套中,为防止棒料前端与导套的入口部分产生干扰,在棒料与导套的内面间设有间隙。目前加工精度的要求度比较宽松,所以即使导套与其中插入的棒料间因有间隙而棒料活动,也由于应加工的棒料也比较粗、棒料加工中难于弯曲,所以能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
使进给杆进入导套把残留料向前方推出,进给杆制得比棒料细以使进给杆与导套不干涉。
但近年随着制品的小型化、部件的大小也逐渐变小,而随着制品的高精密化、部件加工精度的要求度也逐渐变严格。这时导套内面与被加工棒料间若有间隙,棒料加工中棒料不能被牢固握持而使棒料活动,且由于棒料细、在棒料与导套间的间隙内棒料发生弯曲,所以不能精密地加工部件。
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例如使棒料被紧密插入圆筒状导套内、把棒料牢固握持时,则它们间的摩擦力成为阻力、用进给杆的靠压力不能使棒料前进、不能把残留料向前方推出。且有可能因摩擦力产生的阻力使进给杆弯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及残留料处理方法,所述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具有用进给杆向前方给送棒料的棒料供给机和加工棒料的主轴移动型加工机,能高精度加工比较细的棒料且能把残留料向前方处理。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通过有下列特征的棒料供给、加工系统解决,该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包括:棒料供给机,其具有推动应加工棒料的后端把棒料向前方给送的进给杆;主轴移动型加工机,其前端部从后侧开始依次具有可开闭的弹簧夹头、圆筒状导套和刀具,棒料加工中用弹簧夹头握持由所述进给杆供给的棒料,用主轴的前进力边使所述棒料经过所述导套中前后移动边用所述刀具加工所述棒料,棒料加工中为用所述导套牢固握持所述棒料,所述导套的内径与所述应加工棒料的外径是同尺寸,所述进给杆具有与所述应加工棒料的横剖面相同的外径尺寸。
本发明中导套的内径与应加工棒料的外径是同尺寸,所以在棒料加工中即使棒料细而易弯也能用导套牢固握持、能精密地加工棒料。进给杆也与应加工棒料有相同外径尺寸,即在与弹簧夹头和导套的尺寸关系上在可能的范围内取最大直径,这样防止弯曲。弹簧夹头能开闭、但是是超过棒料外径就不闭的结构,所以通过把进给杆制成相同外径能用弹簧夹头握持进给杆。加工终了后应废弃的残留料如下处理,在进给杆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的外伸状态下,用弹簧夹头握持所述进给杆,用主轴的前进力使进给杆进入导套中把残留料向导套的前方推出。进给杆前端部分用弹簧夹头握持,从该处向前方突出的部分虽以外伸状态被支承但因其长度短所以难弯曲,能与导套入口部分无干涉地插入。且进给杆边由弹簧夹头握持边利用主轴的前进力前进,所以能克服棒料与导套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阻力把残留料向导套前方推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通过有下列特征的残留料处理方法实现,这种方法是棒料供给、加工系统中的残留料处理方法,该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包括:棒料供给机,其具有推动应加工棒料的后端把棒料向前方给送进给杆;主轴移动型加工机,其前端部从后侧开始依序具有可开闭的弹簧夹头、圆筒状导套和刀具,棒料加工中用弹簧夹头握持由所述进给杆供给的棒料,用主轴的前进力边使所述棒料经过所述导套中前后移动边用所述刀具加工所述棒料,棒料加工中为用所述导套牢固握持所述棒料、所述导套的内径与所述应加工棒料的外径是同尺寸,所述进给杆具有与所述应加工棒料的横剖面相同的外径尺寸,棒料加工终了后,在所述进给杆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的外伸状态下,用所述弹簧夹头握持所述进给杆,用所述主轴的前进力使所述进给杆进入所述导套中把应废弃的残留料向所述导套的前方推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表示本实施例棒料供给、加工系统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棒料供给、加工系统的残留料处理工序的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棒料供给、加工系统的实施例。
图1是概略表示本实施例棒料供给、加工系统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棒料供给、加工系统2具有把棒料W一个个向前方给送用的棒料供给机4和用于加工由棒料供给机4供给的棒料W的主轴移动型加工机6。棒料供给机4具有向主轴移动型加工机6笔直延伸的导轨8和在导轨8内前进、把棒料W朝主轴移动型加工机6向前方给送用的进给杆10。进给杆10整体由成圆形剖面的棒状构件构成,有与应加工棒料W相同的外径尺寸。进给杆10的后端设有叶片部,该叶片部上连接有环形链条,环形链条通过链轮用电机驱动,使进给杆10前后移动。如图1所示,后面要详细说明进给杆10从导轨8的最后端位置(初期位置)移动至其前端插入加工机6的导套12中的位置。进给杆10的外径与棒料W是同径,所以在应加工棒料W是圆形断面的棒料W时,利用一根应加工棒料W在其后端部设置叶片部、将其与循环链条连接当作进给杆10也可。
应加工棒料W的剖面例如是六边形或四边形等具有圆形以外的形状(所谓的异形料)时,进给杆10的横剖面也可与棒料W是同一形状同一尺寸。这时,当进给杆10插入主轴14中时,进给杆10也被旋转,所以需要在进给杆10的途中部分设置能以长度方向中心线为中心旋转的接头以使旋转不传递到设置在后端部的叶片部上。
棒料W是异形料时,进给杆14是圆形横剖面的构件结构也可。这时因为弹簧夹头18及导套12的内侧形状与棒料W的横剖面形状是同一形状,所以为了能把进给杆14插入,其外径是与异形料横剖面形状的内接圆同径。
主轴移动型加工机6邻接配置在棒料供给机4的前方,具有:中空管16,其在主轴14内、与导轨8的给送轴线O-O同轴、且在主轴14的全长上延伸;弹簧夹头18,其设在该中空管16的前端、能开闭;导套12,其呈圆筒状、隔开设置在该弹簧夹头18的前方;刀具22,其设置在导套12的更前方。导套12由圆筒状构件构成,在棒料加工中为用导套12牢固握持棒料W、导套12的内径制成与应加工棒料W的外径同尺寸。弹簧夹头18是能开闭的,但是不能关闭到超过应加工棒料W的径以下。棒料供给、加工系统2具有控制棒料供给机4和加工机6各种动作用的控制部20。
图1所示的棒料供给、加工系统2由控制部20控制如下工作。
从材料架(未图示)供给到导轨8内的棒料W被用进给杆10推后端沿导轨8向前方移动插入加工机6的中空管16中。这时加工机6的弹簧夹头18处于开放位置,棒料W前端从中空管16穿出经过弹簧夹头18到达导套12的后侧位置停止。接着主轴14向后方移动、停止,闭合弹簧夹头18握持棒料W。通过主轴14向前方移动棒料W被向前方移动,前端部插入导套12中。接着用刀具22切断前端。棒料W若变形则不能精密加工部件,因为棒料W的前端部分变形的可能性大所以切断废弃。在该状态下,棒料W的前端面接触在刀具22上。
接着弹簧夹头18开放。棒料W的前端面接触在刀具22上,刀具22作为挡块起作用;故棒料W是被紧密插入在导套12中,它们间的摩擦力产生的阻力大于通过环形链条被向前方驱动的进给杆的靠压力,所以即使弹簧夹头18开放棒料W也不向前方移动。
通过使主轴14向后方移动,使弹簧夹头18相对棒料W向后方移动,接着弹簧夹头18闭合,握持棒料W。刀具22移动至退避位置,通过使主轴14向前方移动把用弹簧夹头18握持的棒料W向前方移动。
用刀具22加工棒料W的前端,加工终了作为部件切离。
从棒料W的前端部分相继地加工部件并切断,在剩余的棒料W的长度成为不能再加工部件的长度时,作为残留料处理。
图2是表示图1所示棒料供给、加工系统的残留料处理工序的工序图。
参照图2说明残留料处理工序。
图2(a)是表示最后的部件被切断、残留料残留在导套12内的状态的图。在该状态下,残留料紧密地插入在导套12内、后端用弹簧夹头18握持。进给杆10位于残留料的紧背后。
接着如图2(b)所示,弹簧夹头18开放,通过使主轴14向后方移动使弹簧夹头18向后方移动,移动至使位于残留料紧背后的进给杆10的前端部呈突出状态的位置,即移动至闭合位置握持进给杆10。
如图2(c)所示,随着使主轴14向前方移动进给杆10向前方移动、推残留料的后端面。主轴14的前进力克服导套12与棒料W间的摩擦力把残留料推向导套12的前方。插入其中。
接着如图2(d)所示,弹簧夹头18开放,通过主轴14向后方移动使弹簧夹头18相对进给杆10的前端面向后方移动规定距离。
如图2(e)所示,弹簧夹头18移动至闭合位置,在前端以规定长度向前方突出的外伸状态下,握持进给杆10,用主轴14的前进力把残留料向导套12的前方完全推出,残留料被处理。
虽未图示但接着进给杆10在由弹簧夹头18握持的状态下,通过使主轴14向后方移动从导套12中拔出,然后进给杆10由环形链条驱动返回后方的初始位置。
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例,可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发明范围内作各种变更。当然这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上述实施例的图2所示的工序中,弹簧夹头18多次前后移动使进给杆10分几次向前方移动,这样使残留料分几次前进、推出,在弹簧夹头18可在超过应使残留料前进的距离以上后退、前进时,当然也可用一次移动把残留料向导套12的前方推出。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及残留料处理方法,所述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具有用进给杆向前方给送棒料的棒料供给机和加工棒料的主轴移动型加工机,能以高精度加工比较细的棒料且能把残留料向前方处理。

Claims (2)

1.一种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包括:棒料供给机,其具有推动应加工棒料的后端把棒料向前方给送的进给杆;主轴移动型加工机,其前端部从后侧开始依序具有可开闭的弹簧夹头、圆筒状导套和刀具,棒料加工中用弹簧夹头握持由所述进给杆供给的棒料,边用主轴的前进力使所述棒料经过所述导套中前后移动边用所述刀具加工所述棒料,其特征在于,在棒料加工中为用所述导套牢固握持所述棒料,所述导套的内径与所述应加工棒料的外径是同尺寸,所述进给杆具有与所述应加工棒料的横剖面相同的外径尺寸。
2.一种残留料处理方法,其是棒料供给、加工系统中的残留料处理方法,该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包括:棒料供给机,其具有推动应加工棒料的后端把棒料向前方给送的进给杆;主轴移动型加工机,其前端部从后侧开始依序具有可开闭的弹簧夹头、圆筒状导套和刀具,棒料加工中用弹簧夹头握持由所述进给杆供给的棒料,边用主轴的前进力使所述棒料经过所述导套中前后移动边用所述刀具加工所述棒料,其特征在于,棒料加工中为用所述导套牢固握持所述棒料、所述导套的内径与所述加工棒料的外径是同尺寸,所述进给杆具有与所述应加工棒料的横剖面相同的外径尺寸,棒料加工终了后,在所述进给杆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的外伸状态下,用所述弹簧夹头握持所述进给杆,用所述主轴的前进力使所述进给杆进入所述导套中,把应废弃的残留料向所述导套的前方推出。
CN 02158456 2001-12-26 2002-12-26 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及其残留料处理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049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95147A JP3848569B2 (ja) 2001-12-26 2001-12-26 棒材供給・加工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残材処理方法
JP395147/2001 2001-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9687A CN1429687A (zh) 2003-07-16
CN1204997C true CN1204997C (zh) 2005-06-08

Family

ID=19188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58456 Expired - Lifetime CN1204997C (zh) 2001-12-26 2002-12-26 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及其残留料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48569B2 (zh)
CN (1) CN120499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4115B (zh) * 2009-10-12 2012-08-22 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 基于棒料送料装置的自动加工轴承用圆柱滚子的数控车床
CN102909617B (zh) * 2011-08-01 2015-06-17 舒能(苏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轴磨削装置
CN102689024B (zh) * 2012-05-23 2014-08-13 张金辉 一种割料机
JP6176496B2 (ja) * 2012-10-26 2017-08-09 育良精機株式会社 棒材供給機及び送り矢セット
CN103273366B (zh) * 2013-05-21 2015-05-20 宁波海良精机有限公司 轴类全自动数控机床
CN104816097B (zh) * 2015-05-11 2016-08-24 武汉思瑞法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管道激光切割机的工装夹具及管道激光切割机
KR102493822B1 (ko) * 2018-01-17 2023-01-31 주식회사 디엔솔루션즈 공작기계의 연속 가공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공작기계
JP2024050298A (ja) * 2022-09-29 2024-04-10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システムおよび工作機械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9687A (zh) 2003-07-16
JP2003200304A (ja) 2003-07-15
JP3848569B2 (ja) 2006-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4997C (zh) 棒料供给、加工系统及其残留料处理方法
FI87429C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skaerning och avgradning av roer
KR20010066768A (ko) 칩이 발생하지 않는 파이프 또는 샤프트 절단장치
JP5457126B2 (ja) 材料供給装置および加工システム
JP2011073117A5 (zh)
JPH0716813B2 (ja) 管片の切断の方法及び装置
DE10020393B4 (de) Tragbare Rohrtrennvorrichtung
JP3033086B2 (ja) 刃具補正装置
EP1867407B1 (en) Closing method and closing machine
KR102004051B1 (ko) 너트 태핑 장치
CN1163584A (zh) 长工件的顺序送料自动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CN215316016U (zh) 切割工具
EP3995239A1 (en) Machine tool and machining method
CN110202387B (zh) 一种传动轴的加工装置
CH696741A5 (de) Automatische Drehbank mit einem drehbaren Drehwerkzeug.
CN220278084U (zh) 下料管段翻边成型机械
JPH0241804A (ja) 工作機械及び棒材継ぎ足し装置
JP2001246502A (ja) 棒材供給機および棒材供給制御方法
CN116604342A (zh) 加工设备以及加工方法
JP4847386B2 (ja) 棒材移送装置及び工作機械
JP2003062702A (ja) 棒材供給機
CN113618097B (zh) 一种数控车床自适应性夹装机构
JP4728117B2 (ja) ワーク保持管、工作機械およびワークの加工方法
JPH0833925A (ja) 自動成形曲げ加工方法及び加工機
JPS61209801A (ja) 外周旋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