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2626C - 振荡器有效同步的多模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振荡器有效同步的多模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2626C
CN1202626C CNB008145369A CN00814536A CN1202626C CN 1202626 C CN1202626 C CN 1202626C CN B008145369 A CNB008145369 A CN B008145369A CN 00814536 A CN00814536 A CN 00814536A CN 1202626 C CN1202626 C CN 120262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oscillator
signal
control signal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145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99817A (zh
Inventor
W·R·加德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399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9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262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262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JTUNING RESONANT CIRCUITS; SELECTING RESONANT CIRCUITS
    • H03J1/00Details of adjusting, driving, indicating, or mechanical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resonant circuits in general
    • H03J1/0008Details of adjusting, driving, indicating, or mechanical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resonant circuits in general using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e.g. a microprocesso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JTUNING RESONANT CIRCUITS; SELECTING RESONANT CIRCUITS
    • H03J7/00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Automatic scanning over a band of frequencies
    • H03J7/02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 H03J7/04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where the frequency control is accomplished by varying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non-mechanically adjustable element or where the nature of the frequency controlling element is not significa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设备(40)可工作于两种模式。在第一模式中,第一频率调谐器(52)将第一振荡器(60)锁定于通过第一接收链路(44)从天线(12)接收的接收信号,这一锁定也调节了第一发射链路(48)使用的频率。当设备准备切换到第二模式时,系统控制计算机(56)首先伺服第二频率调谐器(64),得到一期望比值,而该比值就是第二振荡器(68)的频率与第一振荡器调节的频率之比。这一伺服使该设备尤其是第二接收链路(46)与第二发射链路(50)能更迅速而准确地进入第二模式。

Description

振荡器有效同步的多模通信系统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尤其涉及应用使振荡器同步并对其控制以利于切换的方法的多模通信系统。
相关技术的说明
许多无线电话都采纳了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两种标准。采纳一种以上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电话就是多模电话。
许多无线电话综合了数字码分多址(CDMA)功能与模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功能,在一个无线电话里结合数字CDMA与模拟AMPS两种标准,拓展了有效的用户覆盖区,例如,用户可用组合了模拟与数字两种系统的多模电话,在无数字覆盖区的地区作有效通信。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标准也多了起来。目前,数字标准CDM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已获推广使用。数字系统由于通常能提供更佳质量、更大容量与更高安全性等特性,所以一般比模拟系统更优越。
然而,现有的电话一般只引入一种数字标准,因而覆盖区域有限。鉴于各种障碍,组合多种数字标准的无线电话一直发展得很缓慢,例如,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常常要求将振荡器同步锁定到接收信号上,对于能在数字系统之间有效切换的无线电话,为了避免系统切换期间出现明显的延迟和/或丢失呼叫,必须应用新颖而独特的振荡器同步方法。此外,无线通信系统应用的振荡器会随时间发生漂移。使用多个振荡器的数字通信系统,则必须考虑到与有效地接收信号的附加振荡器相关的附加频漂。
随着国际贸易与旅游业的发展,对能采纳一种数字标准以上的无线电话的需求也增大了。例如,当今人们在以不同数字无线通信标准运行的欧美之间旅行时,必须对每种标准带一只独立的电话,这样既破费又低效。
因此,本领域需要能有效地采纳一种以上数字标准的多模通信设备。为了在应用不同数字标准的通信系统之间实现有效的切换,还需要有利于振荡器同步的系统与方法。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数字多模通信系中,使第二接收链路相对于第一接收链路同步的系统着手解决本领域的该需求。在图示实施例中,本发明系统适用于CDMA和GSM数字通信系统标准,包括确定与第一接收链路相关的第一频率的第一电路。第二电路根据第一频率调节与第二接收链路相关的第二频率,并随之向第二接收链路提供期望的第二频率。
在一特定实施例中,第一电路包含的第一计数器接收与第一振荡器输出相关的信号,并随之提供测量的第一频率。第二电路包括一频率合成器,响应于频率控制或参照信号提供期望的第二频率。该频率合成器可以构成为锁相环路、直接数字合成器和/或频率可控振荡器。第二电路还包括根据第二与第一频率之差产生控制信号或参照信号的电路。第二计数器接收由第二频率表征的信号,并随之提供第二频率。
在该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电路包括根据第二与第一频率之差产生控制或参照信号的电路,其中第一频率对应于在特定时间间隔内第一频率信号中出现的第一循环计数,第二频率对应于在特定时间间隔内第二频率信号中出现的第二循环计数。该特定时间间隔代表第一计数器计到期望的第一计数所需的时间,期望的第二计数是在第二计数器所计的特定时间间隔内出现的第二频率信号的循环次数。第二电路包括一减法器,用于从期望的第二计数里减去第一计数,并随之提供误差信号。第二电路包括一频率调谐器,用于对频率合成器或第一振荡器提供控制或参照信号,该控制或参照信号以误差信号为基础。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与第一频率之差值就是第一与第二频率之比同预定期望的第一与第二频率之比的差值。
通过应用使第二频率相对于第一频率同步的第二电路,促进了本发明的新颖设计。根据先存在的振荡器调谐电路从第一数字通信系统接收的信号,已经有效地调谐了第一频率。利用已调谐的第一频率。利用已调谐的第一频率和所期望第一与第二频率之间的已知相互关系,第二电路可以预调第二频率。结果,多模通信系统尤其是按本发明教授构制的数字多模通信系统,能在应用不同参照振荡频率的数字系统之间有效地实现切换。
附图简介
图1是常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图。
图2是本发明多模无线通信设备的示图。
图3是应用独特频率合成器促进数字通信系统之间切换的多模通信系统设备的示图。
图4是图3频率合成器较佳实施例的详图。
图5是图3无线通信设备中频率合成器另一实施例的详图。
发明的描述
虽然本发明参照特定应用场合的说明性实施例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只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和受过这里揭示内容教授的人员将明白落在本发明范围内的附加修正、应用与实施例及本发明有重要应用的其它领域。
以下描述的一种常规无线数字电话旨在帮助理解本发明。
图1是常规无线数字电话10的示图。无线数字电话10包括接至双工器14的天线12。双工器14接至接收链路16的输入端和发射链路18的输出端。频率合成器20接至接收链路16的输入端、发射链路18的输入端和可调谐振荡器22的输出端。振荡器22的输出接至频率合成器20与频率调谐器24,频率调谐器24的输出接至振荡器22的输入端。
接收链路16的输出接至频率调谐器24的输入端和通信电路/计算机26的输入端。通信电路/计算机26的输出接至发射链路18,还接至用户接口28、送话器30和扬声器32。频率调谐器24和通信电路/计算机26都是数字电路并制作在基带芯片34上。
操作时,天线12接收的无线电信传给双工器14,后者把收到的信号传给接收链路16。接收链路16经下变频器与混频器(未示出)将收到的射频(RF)信号转换为中频(IF)信号,再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以在基带芯片34上作数字处理。振荡器22和频率合成器20有助于把收到的RF信号精确地转换到期望的IF频段,并帮助接收部16锁定收到的RF信号。接收链路16还包括滤波器、放大器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未示出),进一步制备收到的信号供处理。
一般而言,与数字通信系统相关的基站(未示出)播发一种可被接收部16检测的导频或信标信号。接收部16利用一部分导频或信标信号,通过经该导频或信标信号规定的频率调谐器24,帮助把振荡器22调谐至某个合适频率。
同样地,发射链路18通过频率合成器20输出的参照频率和一个或多个上变频器与混频器(未示出),把数字基带信号(如经送话器30输入并经通信电路/计算机26编码的话音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
在通过用户接口28接通数字电话10时,由于温度、老化和其它因素造成频漂,振荡器22的初始频率会出错。频率调谐器24调谐振荡器22的输出频率,使它接近期望的频率。如对于GSM系统,可将振荡器22通常置于13.00MHz,频漂可能达100HZ。通过频率调谐器24调谐振荡器22,能明显减小频率误差,提高数字电话10的性能。
数字电话10只能适用于一种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如CDMA系统,因而无线数字电话10的覆盖区域有限。
图2是本发明多模无线通信设备40的示图。为清楚起见,图2省略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滤波器、放大器、隔离器、编码器与译码器等附加电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如何构制这些电路。
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接至扩展式双工器42的天线12,扩展式双工器42接至第一接收链路44的输入端、第二接收链路46的输入端、第一与第二发射链路48与50的输出端。
扩展式双工器42构成一只开关,若第一或第二发射链路48或50分别通过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发出的控制信号(未示出)激活,就把第一或第二发射链路48或50的输出传给天线1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扩展式双工器42可用两个双工器构成,一个用于第一接收链路44与发射链路48,另一个用于第二接收链路46与发射链路50,这并不违背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接收链路44的输出接至第一频率调谐器52和第一通信电路54,发射电路48的输入端接至第一通信电路54的输出端。第一通信电路54还接至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和总线58,该总线58则接至用户接口28、送话器30和扬声器32。第一频率调谐器52的输出接至第一振荡器60,而后者的输出接至第一频率调谐器52的输入端和第一频率合成器62的输入端,合成器62的第一输出接至第一接收链路44的输入端,其第二输出接至第一发射链路48的输入端。
第二接收链路46的输出接至第二频率调谐器64的输入端和第二通信电路66,第二通信电路66还接至总线58和第二发射链路50的输入端。第二频率调谐器64的输出接至第二振荡器68,而后者的输出接至第二频率合成器70和第二频率调谐器64的输入端。第二频率合成器70的第一输出接至第二接收链路46的输入端,它的第二输出接至第二发射链路50的输入端。在本特定实施例中,第二频率合成器70的这两个输出相同,把同等的信号提供给第二发射链路50和第二接收链路46。
通信设备40有利于在通信设备40与GSM或CDMA通信系统等外部通信系统之间建立通信链路(未示出)。设备40一旦锁定于分别来自GSM系统或CDMA系统的GSM信号或CDMA信号,并使有关的振荡器60与68和/或合成器62与70同步,设备40就可利用本领域的已知方法建立通信链路,如话音链路或数据链路。
操作时,在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上运行的软件,判断无线通信设备40是工作于与第一或第二通信系统相关的区域还是工作于与两者相关的区域(未示出),并随之激励第一通信电路54与相关电路44、62、48、60、和52,或激励第二通信电路66与相关电路46、70、50、68、64。可通过共同待审美国专利申请连续号09/187,939中揭示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位置检测设备与电路来确定有效的通信系统,该专利申请由QUALCOMM有限公司于1998年11月6日提交,题为“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osition Detection toFacilitate Hard Handoff”(Atty.案卷号PA701),其内容通过引用包括在此。还可通过接收指示第一或第二通信系统的导频信号来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个锁定通信系统发射信号的接收链路44或46决定了有效通信系统。例如,若第一接收链路44先锁定于某个通信信号,则无线通信设备40正工作于与适应第一接收链路44的第一通信系统相关的区域。若第二接收链路46先锁定,则第二通信系统有效,并为无线通信设备40所应用。在本例中,第一通信系统是CDMA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为GSM系统。
多模通信设备40的操作类似于图1中通信设备的操作,不同之处在于,多模通信设备40能处理两类不同的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并包括运行软件的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可在不同的通信系统之间交换电话资源。
当第一接收链路44起初收到CDMA通信系统(如CDMA基站)发射的信号时,第一频率调谐器52就利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根据收到的CDMA信号调节第一振荡器60的频率。然后,第一频率合成器62调节输入给第一接收链路44与第一发射链路48的信号的频率。
同样地,当第二接收链路44起初收到外部GSM通信系统(如GSM基站)发射的信号时,第二频率调谐器64利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根据收到的GSM信号调节第二振荡器68的频率。然后,第二频率合成器70调节输入给第二接收链路46与第二发射链路50的信号的频率。
若数字通信设备40在由CDMA与GSM两种系统表征的区域内运行,那么首先锁定的系统就是有效系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可用不同的方法选择有效系统而不违背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在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上运行的软件,可在CDMA与GSM两种通信系统覆盖的区域内,在各数字通信系统之间建立某种优先权。
当设备40在CDMA与GSM系统之间切换时,由于第一或第二接收链路44或46锁定于设备40切换到的数字通信系统,所以会出现延迟。例如,若包括设备40外接收发机(未示出)的当前有效系统是CDMA通信系统,在设备40靠近CDMA覆盖区结束处进入GSM覆盖区时,接收链路44就失去了CDMA信号。第二接收链路46接收GSM信号,并设置第二振荡器68的频率,使第二频率合成器70产生的频率与收到的RF信号的频率匹配。
如下面更全面讨论的那样,本发明包括一种独特的振荡器同步系统与方法,有利于从一个数字通信系统到另一系统(如从CDMA系统到GSM系统)的系统捕获或系统间切换。
当两个电话系统相互邻近而且相邻系统比当前服务系统能更好地向无线通信设备提供服务时,通常应用系统间切换。相邻系统与服务系统必须具有连接的服务区。可以在使用同一空中接口的两个系统之间或在使用两种不同空中接口的两个系统之间系统间切换。
如下面更全面讨论的那样,从一类数字通信系统到另一类数字通信系统的捕获或切换,可用调谐电路加快实现。这种调谐电路可将第二振荡器68的频率调谐成与第二数字通信系统的频率近似匹配,其方法是不断调谐第二振荡器68,直到在第一振荡器60输出信号指定的循环次数期间计到期望的第二振荡器68输出信号循环次数。例如,若设备40起初捕获振荡器频率为19.68MHZ的CDMA系统(为设备40外接),但是还未捕获GSM系统,就要统计每隔1968万次CDMA振荡器循环(第一振荡器60的循环)期间出现的GSM振荡器循环(第二振荡器68的循环)的次数。若出现了1300万次循环,由于期望的GSM频率约为13.00MHZ,就调谐了GSM振荡器68。若测各多于或少于1300万次循环,则调谐GSM振荡器68,增减GSM振荡器68的频率,直至测量到1300万次循环。这样在准备接收GSM信号之前,可将GSM振荡器68调谐到正确的频率,并在CDMA系统与GSM系统之间迅速地实现捕获与切换。
图3是多模无线通信设备110的示图,它应用独特的振荡器同步电路112促进数字通信系统之间的切换。通信设备110的结构类似于图2中通信设备40的结构,但是用系统频率调谐器114和频率同步器112代替了图2中的第一与第二频率调谐器52与64,有利于在不同数字系统之间作切换。此外,考虑到不同的电路,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安装了不同的软件。
系统频率调谐器114接至第一接收链路44的输出端、第一振荡器60的输出端、第二接收链路46的输出端、第一振荡器60的输入端、第二振荡器68的输入端、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和频率同步器112的输出端。频率同步器112接至第一振荡器60的输出端与输入端、第二振荡器68的输出端与输入端、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的输出端和系统频率调谐器114的输入端。
在本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接收链路44、发射链路48、第一频率合成器62、第一振荡器60和第一通信电路54都适用于CDMA通信信号。第二接收链路46、第二发射链路50、第二频率合成器70、第二振荡器68和第二通信电路66则适合于GSM通信信号。
操作中,当接通设备110,第一接收链路44起初接收CDMA信号时,系统频率调谐器114按通过收到的CDMA信号指示的频率调谐第一振荡器60。系统频率调谐器114可通过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予以调控。
将第一振荡器60的输出提供给频率同步器112,后者利用该输出把第二振荡器68调谐到等于或接近预定的期望GSM频率,而该GSM频率将供第二接收链路46和第二发射链路50应用。频率同步器112通过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发出的控制信号定期受激,而且随之定期调谐第二振荡器68。频率同步器112接收第二振荡器68的输出,该输出让其将第二振荡器68的现有频率与第一振荡器60的现有频率与第一振荡器60输出的信号频率进行比较,并产生一振荡器控制或参照信号,随之将该信号提供给第二振荡器68。
频率同步器112利用第一振荡器60的输出把第二振荡器68调谐到等于或接近预定的期望GSM频率,该GSM频率将供第二接收链路46和第二发射链路50应用。频率同步器112通过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发出的控制信号定期受激,并随之定期调谐第二振荡器68。
第二振荡器68输出的期望频率,与第一振荡器60输出的信号频率有一预定的关系。当无线电话110工作于CDMA覆盖区时,第一振荡器60被调谐到通过系统频率调谐器114接收的CDMA信号和通过第一接收链路44接收的CDMA信号。接着,根据第一振荡器60的输出频率和期望的第二振荡器68的频率与第一振荡器60的输出频率之间的关系,把第二振荡器68调到期望的GSM频率。这样,在将设备110切换到GSM系统之前,已减小或消除了与第二振荡器68相关的任何振荡器频漂或误差,从而十分有利于加快系统间的切换。
在该较佳实施例中,频率同步器112统计第一振荡器60输出信号的预定循环次数,该次数对应于指定的时间间隔,并且统计第二振荡器68输出信号在该指定时间间隔出现的循环次数。如下面更全面讨论的那样,该指定时间间隔是计数器统计第一振荡器60输出信号特定循环次数所需的时间,这里的特定循环次数对应于第一期望计数或频率。若将第一振荡器60锁定于收到的CDMA信号,第一期望计数就正比于第一振荡器60输出的信号频率,其中比例常数取决于指定时间间隔,而后者依赖于第一振荡器60输出的预定循环次数。例如,若指定时间间隔为1秒,则第一期望计数相当于第一振荡器60输出信号的频率。
第二振荡器68输出信号在指定时间间隔内的循环次数与在指定时间间隔内出现的期望循环次数之差,作为控制信号或参照信号提供给第二振荡器68,其中指定时间间隔通过当前锁定的振荡器60或68(本例为第一振荡器60)建立。期望的循环次数对应于第二期望计数(期望计数2)。
若把第二振荡器68锁定于收到的信号(本例为GSM信号),则由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确定期望计数2,并把它供给频率同步器112。期望计数2对应于在第一振荡器60输出的预定循环次数期间出现的第二振荡器68输出的期望循环次数。若第一振荡器60输出的预定循环次数是19.68×106(对应于1秒钟时间间隔),则期望计数2为13.00MHz。
在另一实施例中,将不同的计数(期望计数1与2)相除而得出一个与预定期望比值作比较的比值,即13/19.68,以产生控制信号或参照信号,并把它供给第一振荡器60。第二振荡器68包含的电路(未示出)接纳频率同步器112与系统频率调谐器114输出的控制信号与参照信号,第一振荡器包含的电路(未示出)则接纳系统频率调谐器114输出的控制信号或参照信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按本发明内容构制这类电路。
当第一振荡器60锁定于收到的信号或当第二振荡器68锁定于收到信号时,考虑到与第二振荡器68相关的频率误差,频率同步器112调节输入给第二振荡器68的参照频率。第一与第二振荡器60与68一旦通过频率同步器112相互调谐,系统频率调谐器114就利用接收自第一和/或第二接收链路44或/或46的信号调谐两振荡器60与68。
若GSM系统当前有效且与设备110在通信,则第二振荡器68就有效,并按照第一与第二振荡器60与68输出频率之间预定的期望关系(13/19.68)调谐第二振荡器68的输出。接着,系统频率调谐器114根据通过第二接收链路46输出指示的频率,调节第一与第二振荡器60与68二者的频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照本发明内容,很容易对软件或硬件稍作修正以适应本发明的每种实施方式。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可用使用可调谐滤波器与电路的单个发射与接收链路代替通信设备110中分离的发射与接收链路44、48、46和50,使其迅速方便地诸如通过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上运行的软件适应接纳所需的GSM或CDMA系统。此外,在不违背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振荡器60和68可用其它类型的频率源取代,诸如可调振锁相环(PLL)和/或直接数字合成器(DDS)相结合及主控参照频率源等。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与第二振荡器60与68的频率间的预定关系,正比于在指定时间间隔内出现的第二振荡器68输出测得的循环次数与期望差值(如下面讨论的期望计数2)之差(如下面讨论的测量计数2)。指定时间间隔通过第一振荡器60的输出测得。例如,若将第一振荡器60调到19.68MHz的CDMA频率,而且指定时间周期接近1秒(通过统计第一振荡器60输出的约19.68×106次循环而测得),则统计在测得的1秒间隔内第二振荡器68输出出现的循环次数(测量计数2)。第二振荡器68输出期望的循环次数(期望计数2)为13.00×106次循环,对应于期望的GSM频率。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提供给频率同步器112的期望计数(13.00×106次循环)与实测的在指定时间间隔(1秒)内第二振荡器68输出出现的循环计数之差,作为频率控制信号(期望计数2-测量计数2)输入第二振荡器68。控制信号的准确格式系专用,取决于所使振荡器的类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如何编排控制信号来满足指定应用场合的要求。
第一与第二振荡器60与68一旦通过频率同步器112相互调好,系统频率调谐器114就能利用从第一或第二接收链路44或46收到的信号来调谐两振荡器60与68。这样,当设备110处于GSM或CDMA模式时,很容易调谐两振荡器60与68,因而可在通信系统之间作有效的切换,不会劣化性能或因无效系统的振荡器未调好而不能切换。
因此,频率同步器112应用一种有效的方法把未锁定到接收信号的振荡器60或68调谐到接近有关通信系统的频率。例如,若有效系统是CDMA系统,并将第一振荡器60锁定到收到的CDMA信号上,就可通过频率同步器112将第二振荡器68调成等于或接近与第二通信系统(即GSM系统)相关的期望频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可用使用可调谐滤波器与电路的单个发射与接收链路代替通信设备110中分离的发射与接收链路44、48、46和50,使其迅速方便地诸如通过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上运行的软件适应接纳所需的GSM或CDMA系统。此外,在不违背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振荡器60和68可用其它类型的频率源取代,诸如可调振锁相环(PLL)和/或直接数字合成器(DDS)相结合及主控参照频率源等。
图4是图3频率同步器112的一较佳实施例112’的详图。参照图3和4,同步器112’包括第一计数器90、第二计数器92、锁存器96、比较器98和减法器94。第一计数器90的输入接至第一振荡器60的输出端、比较器9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二计数器92的输入接至第二振荡器68的输出端、锁存器96的第一输入端和比较器98的输出端;比较器98接至第一计数器90的输出端、锁存器96的第二输入端和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用于提供代表第一期望计数信号的输出端;锁存器96的第一输入接至第二计数器92的输出端,其输出接至减法器94的负端;减法器94的正端接至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用于将第二期望计数输入减法器94的输出端。
操作时,第一计数器90统计第一振荡器60输出中出现的循环次数,直到该循环次数与比较器98输出的匹配信号指示的第一期望计数相匹配。匹配信号使第一与第二计数器90与92中的值复位,并在第二计数器92复位之前启动锁存器96,锁存贮存在第二计数器92里的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在应用异步逻辑时,第二计数器92的输入端包含一延迟元件(未示出),使比较器98输出的匹配信号不会由于第二计数器92在其输出被锁存器96锁存之前已经复位。而锁存第二计数器92输出的0。在应用同步逻辑(如本发明优先应用的那样)构制频率同步器112’时,不要求延迟元件。
若第一振荡器60与第二频率合成器70的频率正确同步,锁存器96的输出将与第二期望计数匹配,减法器94的输出为零。否则,减法器94的输出将为正或负值,代表误差信号。
例如,若第一振荡器60锁定于收到的信号,于是第二振荡器68就相对于第一振荡器60同步。此时,减法器94的输出将是一误差信号,它正比于第二振荡器68输出的频率误差。例如,若误差信号为负,则与第二振荡器68相关的频率太高,应减小与误差信号成比例的量。根据收到对应于减法器94输出的控制信号,可调第二振荡器68就执行这种减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照本发明内容后,能以软件或硬件实现第二振荡器68的可调谐特性。
减法器94的输出代表一误差信号,第二振荡器68可根据该误差信号调节其频率。第二振荡器68调节其输出的频率,使减法器94输出的误差信号趋于零。减法器94输出的误差信号对应于上述第一控制信号。
图5是图3频率同步器112的替代实施例112”的详图。参照图3、4、5,频率同步器112”类似于图4的频率同步器112’,但是第一与第二计数器90与92的输出接到除法器120的输入端,除法器120的输出接至锁存器96的第一输入端;锁存器96的第二输入接至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的输出端,控制器/计算机56还接至第一与第二计数器90与92的复位输入端;而比较器98的第一输入接至锁存器96的输出端,比较器98的第二输入接至如图3中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提供的期望比值。比较器98的输出把第一控制信号提供给频率调谐器114,后者运行附加的硬件或软件算法,将第一控制信号并入有关振荡器控制信号里。
比较器98从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收到的控制信号,代表第一与第二计数器90与92输出之间的期望比值(13.00/19.68)。该期望比值与锁存器96经除法器120输出的测量比值作比较,得到输入系统频率调谐器114的第一控制信号。根据指定应用场合的信号格式化要求,可将比较器98构制成除法器或减法器,或者其它电路。
根据本发明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制作与构制或购买本发明所必需的元件,包括在系统控制器/计算机56上运行的软件、频率同步器82与112、发射与接收链路44、48、50与56、计数器90与92、锁存器96、比较器98和通信电路54与66。
这样,这里已参照特定场合的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和参阅了本发明内容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附加的更改、应用和实施例都在其范围内。
因此,所附的如权利要求旨在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的任何所有这类应用、更改和实施例。

Claims (18)

1.一种在多模通信系统中使第二接收链路相对于第一接收链路同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第一装置,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接收链路相关的第一频率;
第一频率合成装置,用以产生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信号;
第二频率合成装置,用以产生具有与第二接收链路相关的第二频率的第二信号;以及
第二装置,用于通过向所述第二频率合成装置提供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频率的频率控制信号,来调节所述第二频率,
其中,所述频率控制信号是基于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之间的预定关系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合成装置包括第一振荡器,所述第二频率合成装置包括第二振荡器,所述频率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第二振荡器的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频率与所述第一频率之差产生所述频率控制信号的装置,所述第一频率对应于所述第一信号在一时间间隔内出现的第一循环的计数,而所述第二频率对应于所述第二信号内出现的第二循环的计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控制信号是基于预定循环计数与所述时间间隔内测得的第二振荡器输出的信号中实际循环计数之间的差值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一减法器,用于计算所述差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一频率调谐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振荡器和第二振荡器的输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关系是基于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第二频率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第二频率的预定期望比值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频率与第二频率之比同所述第一频率与所述期望第二频率的预定期望比值的比较,产生所述频率控制信号的装置。
9.一种适应一种以上数字通信系统标准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测量第一频率的第一计数器;
第一装置,用于接收按第一数字通信标准格式化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的第一频率同步;
测量第二频率的第二计数器,
第二装置,用于接收按第二数字通信标准格式化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装置与所述的第二频率同步;以及
第三装置,用于根据测量的所述第一频率,把所述第二频率调到期望的第二频率,以便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三装置向所述第二装置提供频率控制信号用以调节所述第二频率,并且所述频率控制信号是基于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之间的预定关系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包括第一收发机部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第二收发机部分。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包括一频率同步电路,所述频率同步电路具有测量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一计数器和测量所述第二频率的第二计数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装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装置锁定于所述第一信号而调节所述第二频率的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装置包括应用所述第一计数器的输出和所述第二计数器的输出,提供所述频率控制信号的装置,所述频率控制信号指示所述第二频率与所述期望第二频率之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还包括根据所述频率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二频率改变成所述期望第二频率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装置包括计算所述第一与第二频率之比值的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装置包括将所述比值同所述期望第二频率与所述第一频率的预定比值进行比较并随之提供所述频率控制信号的装置。
18.一种适应一种以上数字通信系统标准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测量第一频率的第一计数器,
第一接收机,用于接收按第一数字通信标准格式化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的第一频率同步;
测量第二频率的第二计数器,
第二接收机,用于接收按第二数字通信标准格式化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装置与所述的第二频率同步;以及
频率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测量的所述第一频率,把所述第二频率调到期望的第二频率,以便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频率控制电路向所述第二接收机提供频率控制信号用以调节所述第二频率,并且所述频率控制信号是基于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之间的预定关系的。
CNB008145369A 1999-10-19 2000-10-18 振荡器有效同步的多模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262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420,891 1999-10-19
US09/420,891 US6466803B1 (en) 1999-10-19 1999-10-19 Multi-mod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efficient oscillator synchroniz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9817A CN1399817A (zh) 2003-02-26
CN1202626C true CN1202626C (zh) 2005-05-18

Family

ID=23668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453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2626C (zh) 1999-10-19 2000-10-18 振荡器有效同步的多模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6466803B1 (zh)
EP (1) EP1226656A1 (zh)
JP (1) JP2003515264A (zh)
KR (1) KR100729976B1 (zh)
CN (1) CN1202626C (zh)
AU (1) AU772256B2 (zh)
BR (1) BR0014884A (zh)
CA (1) CA2387769A1 (zh)
HK (1) HK1051267A1 (zh)
IL (1) IL149124A0 (zh)
MX (1) MXPA02003855A (zh)
WO (1) WO20010299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5116C2 (de) * 2000-07-19 2002-12-1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Hochfrequenz-Schnittstelle für Dual-Standard Basisband-Chips
DE10122196A1 (de) * 2001-05-08 2002-12-0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nde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den Mobilfunk, sowie Verwendung einer Sendeanordnung
FR2826813B1 (fr) * 2001-06-28 2003-09-26 Cit Alcatel Procede d'estimation de l'incertitude frequentielle d'un systeme apte a communiquer sur deux reseaux de radiocommunication differents et dispositif correspondant
EP2538723B1 (en) * 2001-08-14 2019-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vity
JP3929443B2 (ja) * 2001-10-03 2007-06-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2つの周波数帯域で通信可能な無線装置および該無線装置における局部発振信号生成方法
US6965754B2 (en) * 2001-10-09 2005-11-15 Motorola, Inc.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receiver with reference oscillator circuit and methods therefor
EP1466418B1 (en) * 2002-01-07 2006-11-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ceiver with multi-state 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 driven phase locked loop
KR100474683B1 (ko) * 2002-08-23 2005-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동기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US6836506B2 (en) * 2002-08-27 2004-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ing timing between multiple air link standard signals operating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7657282B2 (en) * 2002-10-23 2010-02-02 Hitachi, Ltd.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high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 therefor
US7352688B1 (en) * 2002-12-31 2008-04-01 Cisco Technology, Inc.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bridging
DE10319561B4 (de) * 2003-04-30 2005-05-0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igitalen Schnittstellenanordnung sowie digitale Schnittstellenanordnung zum Austausch von Daten
JP2005039765A (ja) * 2003-06-25 2005-02-10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マルチモード型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送受信部
US7209720B2 (en) * 2003-08-26 2007-04-24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ultiband and multimode transmitter and method
JP4211621B2 (ja) * 2004-02-04 2009-01-21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模型用無線操縦システム
US20060013160A1 (en) * 2004-07-19 2006-01-19 Haartsen Jacobus C Peer connectivity in ad-hoc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012564B2 (en) * 2004-08-05 2006-03-14 Global Locat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 measurement cycle in a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signal receiver
US8401503B2 (en) * 2005-03-01 2013-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loop 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7593695B2 (en) * 2005-03-15 2009-09-22 Broadcom Corporation RF transceiver incorporating dual-use PLL frequency synthesizer
KR100701252B1 (ko) * 2005-06-10 2007-03-29 권명섭 고기구이테이블
US8229433B2 (en) * 2005-10-27 2012-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requency handoff
US8068835B2 (en) * 2005-10-27 2011-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ne-away and cross p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8134977B2 (en) * 2005-10-27 2012-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une-away protocols for wireless systems
US9247467B2 (en) * 2005-10-27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during tune-away
US7539889B2 (en) * 2005-12-30 2009-05-26 Avega Systems Pty Ltd Media data synchroniz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80146165A1 (en) * 2006-12-15 2008-06-19 Motorola, Inc. Dynamic frequency synthesizer programming
JP5206921B2 (ja) * 2007-03-16 2013-06-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当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355369B (zh) * 2007-07-27 2012-08-22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发信机、移动终端及收发处理方法
JP4843104B2 (ja) * 2007-08-10 2011-12-21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カップリングを低下させた多重伝送装置
KR100903948B1 (ko) * 2007-09-28 2009-06-25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일럿 신호를 이용하여 동기화하는마이크로웨이브 중계기 및 그 방법
KR101030950B1 (ko) * 2008-02-29 2011-04-28 주식회사 코아로직 듀얼 모드 위성 신호 수신 장치 및 위성 신호 수신 방법
JPWO2010113453A1 (ja) * 2009-04-02 2012-10-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受信回路、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送受信方法
JP5375925B2 (ja) * 2011-11-01 2013-12-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機
CN104901716B (zh) * 2015-04-03 2017-12-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在脱网条件下进行端对端通信的移动终端及方法
KR102120926B1 (ko) 2016-07-18 2020-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송수신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11070218B2 (en) * 2019-04-17 2021-07-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al time counter-base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frequency lock time in phase-locked loop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1796A (en) * 1984-10-25 1988-03-15 Stc, Plc Multi-mode radio transceiver
US5887020A (en) * 1991-05-13 1999-03-23 Omnipoint Corporation Multi-band, multi-mode spread-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375145A (en) * 1992-08-27 1994-12-20 Quantum Corporation Multi-mode gain control loop for PRML class IV sampling data detection channel
US5758266A (en) 1994-09-30 1998-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device
US5614904A (en) * 1995-03-09 1997-03-25 Ericsson Inc. Balance companded delta conversion for homodyne receiver
US5745484A (en) * 1995-06-05 1998-04-28 Omnipoint Corporation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timing adjustment control
JPH09130291A (ja) * 1995-10-31 1997-05-16 Hitachi Ltd デュアルモード携帯電話端末のクロック分配方式
KR0164381B1 (ko) 1995-12-30 1999-02-01 김광호 디지탈 무선 통신시스템의 자동 주파수 조절회로
JP2826532B2 (ja) * 1996-08-12 1998-11-18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ページャシステム
JP3226807B2 (ja) * 1996-11-20 2001-11-05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呼出システム用の自動周波数補正装置および自動周波数補正方法
US6308048B1 (en) 1997-11-19 2001-10-23 Ericsson Inc. Simplified referenc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a mobile phone
US6115595A (en) * 1998-05-04 2000-09-05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Integrated circuit using a power supply input for digital log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51267A1 (en) 2003-07-25
KR100729976B1 (ko) 2007-06-20
CN1399817A (zh) 2003-02-26
CA2387769A1 (en) 2001-04-26
MXPA02003855A (es) 2002-12-13
JP2003515264A (ja) 2003-04-22
IL149124A0 (en) 2002-11-10
US6466803B1 (en) 2002-10-15
KR20020040885A (ko) 2002-05-30
BR0014884A (pt) 2002-12-24
WO2001029980A1 (en) 2001-04-26
AU1099201A (en) 2001-04-30
EP1226656A1 (en) 2002-07-31
WO2001029980A9 (en) 2002-08-08
AU772256B2 (en) 2004-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2626C (zh) 振荡器有效同步的多模通信系统
US7634245B2 (en) Receiver, in particular for mobile radio
CN1087525C (zh) 发送机和收发机
US6804261B2 (en) Multi-band receiver having multi-slot capability
CN1135687C (zh) 一种射频收发信机和收发射频信号的方法
US20020183030A1 (en) Frequency plan
JP2004526343A (ja) 共通基準発振器を用いたマルチモード無線通信装置
CN1286824A (zh) 移动电话中简化的参考频率分配
CN1048604C (zh) 响应射频信道间隔,操作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的装置和方法
US746696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a radio frequency local oscillator signal for a transceiver
CN1126282C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和方法
US804567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of TSPC logic for high-speed multi-modulus divider in PLL
US7778620B2 (en) Controlling phase locked loop in a mobile station
CN1193511C (zh) 具有单独本地振荡器的调频通信系统
US72514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mobile radio signals
US782573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low power, high performance fractional-N PLL
US6556545B1 (en) Frequency generation for CDMA terminal with slotted receive mode
KR100604745B1 (ko) 초기 채널 공용화 기능을 갖는 개선된 기지국 장치와 이를이용한 통합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KR101003284B1 (ko) 글로벌 로밍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KR19980082566A (ko) 듀얼밴드 셀룰라폰에서 아날로그/디지털 변환기의 샘플링클럭 생성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