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6836A - 减小串话现象的组合式输出口 - Google Patents

减小串话现象的组合式输出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6836A
CN1196836A CN97190779A CN97190779A CN1196836A CN 1196836 A CN1196836 A CN 1196836A CN 97190779 A CN97190779 A CN 97190779A CN 97190779 A CN97190779 A CN 97190779A CN 1196836 A CN1196836 A CN 1196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ntact chip
electric connector
shell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0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861C (zh
Inventor
布赖恩·塔利
丹尼·洛
约翰·A·西蒙
阿特·鲍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on Co
Original Assignee
Siem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on Co filed Critical Siemon Co
Publication of CN1196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86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86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01R13/6397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64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adding capaci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01R24/64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for high frequency, e.g. RJ 45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465Identification means, e.g. labels, tags, mark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67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cross-over of signal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 H01R13/662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with capacitive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减小的串话的组合式输出口(10)包括一连接器外壳(12),支撑着大量的定位在一接触片支座(18)上的接触片(14),还包括一与外壳(12)相匹配的、用于端接大量位于接触片(14)一端上的电线的端接头(16)。接触片(14)包括层叠的载流片(122,124,132,146,154,168,176,178),用于控制位于所选的、使该组合式输出口达到或者超过5类需要的接触片之间的电容耦合量。另外,当按照标准结构来定位该组合式输出口的接头(126,134,140,148,156,162,170,180)时,则按序定位绝缘错位接触片(118,128,136,142,150,158,164,172),从而端接在端接的同时隔开的片对。同时,一装配的输出口门(914)包括一对安装臂(1126,1128)和一用于在其中容纳一标志图形(1160)的沟槽(1142),该安装臂具有向内延伸的凸块(1134),该凸块容纳在切口(980)内,以便既可将门夹持在打开的位置,也可将门夹持在关闭的位置。

Description

减小串话现象的组合式输出口
发明的背景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用于电信装置和诸如此类装置的连接器组件。
通讯系统和/或网络的效能直接取决于所用的连接器电路的完善性。这种连接器电路包括,例如,用于设备/用户入口(输出口连接器)的标准接口、传送装置(水平和主干电缆线路)、以及管理/分布点(交叉连接和接线设备)。不管台站所用传输手段的类型或容量如何,唯有电缆线路基础设施的完善要象结合在一起的各个单一部件的性能一样良好。
举例来说,一种非标准的连接器或者成对电路可能需要将工作区输出口重新接线,以便适应一组合外移、系统变化、或者具有连接硬件的安装件,该连接硬件的安装传送特性与已存在的用途是兼容的,但是当扩充或者升级该系统至高传送速率时,最后发现其安装传送特性是不充分的。因此,不具备恰当地性能设计和传送特性的连接硬件可能降低用户的生产率、损害系统性能,并且对于新的和正在兴起的用途形成一重大的障碍。
由于电缆线路寿命的周期一般为十到二十年,因此可靠性、连接的完整性、以及耐用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为了恰当地为电信连接硬件的技术规格及其性能编址,最好建立一有意义的和可访问的基准点。通过许多成为以电信组件和安装件为基础的、用于商用上的国际基准所考虑到的主要参照为标准ANSI/TIA/EIA-568-A(/568)商用建筑电信电缆线路标准和150/IEC 11801(/11801),适合用户房屋的通用电缆线路。在许多由这些标准覆盖的电信电缆线路的问题之中有连接硬件设计、可靠性以及传送性能。因此,工业上已建立了一套建立在性能的要求和比较数据的基础上的、普遍的测试方法和通过/失败的判据。
为了确定在数据环境中的连接硬件的性能,最好建立与大范围的用途和连接器类型相关的测试方法和通过/失败的判据。由于兆位和兆赫之间的关系依赖于所使用的编码电路,对于规定位速率而不提供工业标准或编码电路基准的接线部件的性能要求无多大价值。因此,制造商和最终用户共同的利益是使跨越大范围的用途的性能信息实现标准化。为了这个原因,诸如/568和/11801之类的用途程序独立标准规定了按照赫兹而不是按照位元的性能判据。另外,这一信息可以用来确定是否要遵守特殊用途的要求。例如,IEEE802.3i(10BASE-T)标准中有很多性能要求规定以兆赫为单位,而且虽然应用时是以10Mbps(10兆位每秒)传输数据的,但标准中仍规定为测试“频率”(15兆赫之高)。在/568和/11801内定义的、用于扭绞线对连接器的传送参数包括衰减、近端串话(NEXT)以及回波损耗。这些参数在通道性能上的网络影响可由信号-噪声比(SNR)来表达。对于连接硬件,已发现对于SNR影响最大的参数是近端串话。
已建立了规定多种扭绞线对电缆线路组件的性能等级的几个工业标准。例如,在/568和/11801中规定的3类、4类和5类电缆以及连接硬件,同时还有其它的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规格。在这些技术规格中,规定用于3类组件的传送设备可直至16兆赫。规定用于4类组件的传送设备可直至20兆赫。规定用于5类组件的传送设备可直至100兆赫。该5类分类限定了大部分由用于无铠装和屏蔽双芯绞合电缆线路的国家和国际标准规定的严格的传送要求。
为了使双芯绞合连接器符合给定的性能类别,必须满足适用的传输要求,不管其设计和设想的用途如何。满足传输标准的难题在于,各类连接器要适应最不利情况下的性能。例如,一工作区输出口,除了一种配对组合满足第3类要求外,各种配对组合均满足第5类NEXT要求,则它只能归类为第3类连接器(以它满足所有其它适用的要求为条件)。
要认识到的是,本发明揭示的连接硬件类型有许多实现电平衡的途径。近来商用上存在着几种第5类类型的输出口连接器。它们包括来自AT&T网络系统的Systemax SCS 5类产品,来自Northern Telecom的DVO Plus和BIXPlus,以及来自AMP的5类ACO输出口。这份清单仅仅是用作举例用的,未完全列出了近来商用上存在着的第5类产品。因此,还需要一种改善的输出口连接器,为了达到通讯系统和网络的增加了频带宽度的设备,这种输出口连接器符合或者超过5类性能要求。
来自AT&T网络系统的Systemax SCS 5类输出口使用了一种“跨越引导”(cross-over lead)的原理,该原理达到了所要的串话性能的水平,而不使用印刷线路板或者其它的附加元件(美国专利号5,186,647,由Denkman等人发明)。该产品使用了一种众所周知的引导框架输出口结构的变化,这种引导框架输出口结构被大量的公司使用了许多年。虽然这种方法通过减少了位于完整的组件中的元件的数量与类型而提出了潜在的成本上的有利之处,但是它在几个主要方面内被限制。
要意识到的是,存在着平衡补偿的其它方法,诸如位于放置在邻近的电路板层上的边靠边的重叠轨迹(traces)结构中的可选择的平行的几串电路轨迹。为了在线对之间实现一定程度的电感平衡校正,可以改变轨迹的厚度。另一种方法是将一片可弯曲的印刷电路(FPC)放置到一排接触片的顶端。所选的接触片电连接至部分的可弯曲的印刷电路(FPC)。由Brownell发明的专利5,299,956号中揭示了这些方法中的一些方法。在线对之间实现平衡的另一种方法既没有使用引导框架,又没有使用印刷电路结构,而是可选择地扭绞伸出在惯用的组合式输出口的后端的电线引导线。然而,这些方法中的每一种方法具有其自身固有的涉及可重复性、成本以及性能的限制。例如,位于引导框架之上的无源FPC的设计包括诸如共鸣串话之类的缺点。哪里使用扭绞电线引导线,这里的不相容性一定成问题,并且其成本也一定很高。
一种具有减小了的串话的ITT佳能(Cannon)组合式输出口包括一其中容纳一接触片支座的连接器外壳,支撑着大量的接触片。一铰接的端接盖连接在用于端接大量的位于接触片一端上的接线的外壳上。使用在标准/568中限定的T568A引脚/线对线路。R4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displacement)接线端,该绝缘错位接线端通过一金属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接线端上。T4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IDC)接线端,该绝缘错位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接线端上。T1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该绝缘错位接线端通过一金属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接线端上。R1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该绝缘错位接线端通过一金属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接线端上。R3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该绝缘错位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接线端上。T3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该绝缘错位接线端通过一金属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接线端上。R2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该绝缘错位接线端通过一第一引导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接线端上。R2接触片的第二引导片自R2接触片的第一引导片的一侧延伸,并端接在R2接触片的第一金属片内。R2接触片的第三引导片自R2接触片的第一引导片的另一侧延伸,并端接在R2接触片的第二金属片内。T2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该绝缘错位接线端通过T2接触片的第一引导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接线端上。T2接触片的第二引导片自T2接触片的第一引导片的一侧延伸,并端接在T2接触片的第一金属片内。T2接触片的第三引导片自T2接触片的第一引导片的另一侧延伸,并端接在T2接触片的第二金属片内。
R4接触片的金属片放置在R2接触片的第二金属片的上方,R1接触片的金属片放置在R2接触片的第一金属片的上方,在两层金属片的当中放置一绝缘薄片。于是,在R2接触片与R4接触片之间、以及R2接触片与R1接触片之间产生或者增加了电容耦合。另外,T1接触片的金属片放置在T2接触片的第二金属片的上方,T3接触片的金属片放置在T2接触片的第一金属片的上方,在两层金属片的当中放置一绝缘薄片。于是,在T2接触片与T1接触片之间、以及T2接触片与T3接触片之间产生或者增加了电容耦合。
这些金属片是与信号载体相连的并联电路,以便于电流不流过金属片,从而使信号从输入通向输出,注意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些无源电容片受到了来自于已知的共鸣串话,被认为是由信号反射和/或缺乏信号平衡而引起的现象。
总之,已有技术中的组合式输出口具有下列限制。
许多已有技术中的组合式输出口具有符合/568的T568A或者T568B的线接线路来排序的IDC接线端。这些IDC接线端序列需要扭开并分隔开其中的一对扭绞电线对,这对于串话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当将已有技术中的组合式输出口安装至安装板上时,不能将该组合式输出口边靠边地并排。在某些需要高密度的输出口的用途中,已有技术的安排降低了空间的利用率。
许多已有技术中的组合式输出口可安装在有专利权的安装板开口内,这将限制输出口对于各种用途的适应能力。
已有技术中的组合式输出口必须从安装板的后部安装到安装板的开口内。但在较精确地安装中,绝大多数的使用者希望最好能从安装板的前部安装端接的输出口。
许多已有技术中使用端接头的输出口在将电缆连接至端接头之前,需要大量的准备电缆。概括地说,即需要扭开每一对扭绞线对。在将电缆安装到端接头上之前,必须拉直每一根电线,并且倘若必要的话,还要修整各根电线。
ITT输出口的不足之处在于,它需要四个独立的外壳,元件。生动的铰接设计受到有限的材料选择以及兼顾机械完整性的限制。
已知的用于已有技术中的组合式输出口的门一般是弹性安装的,因而不能将它们夹持在打开的位置上,而只能将它们夹持在关闭的位置上。这个缺点需要使用者在安装插头的时候使用两只手,即,一只手打开门,而另一只手安装插头。
发明的概述
本发明的具有减小的串话现象的组合式输出口可以克服或者减轻已有技术的以上所提及的以及其它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使输出口边靠边地紧密地排列在一起(stacked),从而形成一种高密度的输出口,并增加了足够的空间。本发明形成了这种接触片,以便按序安置IDC接线端,因此不用分隔开任一的扭绞线对。此外,本发明的输出口可安装在一符合IEC603-7工业标准的安装板开口内,并且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很广。或许更重要的是,本发明既可前部安装,又可后部安装。根据本发明,该组合式输出口包括一连接器外壳,该连接器外壳支撑着大量的接触片,该输出口还包括一与该外壳相匹配的端接头,用于端接大量的位于接触片一端上的电线。这些接触片定位在一接触片支座上,该支座容纳在外壳内。
连接器外壳包括一其中具有一标准的组合式输出口开口的面板,如已知的,例如,8位或者6位输出口开口。侧板、顶板和底板垂挂于面板。一对配合立柱竖在顶板上,该立柱端接着夹持边,以便构成一用于容纳一图形(icon)或者插入件的槽。一壁板容纳槽由一斜角立柱和一斜面构成,该斜面引导至一位于顶板上的开口。一弹性板垂挂于底板的后端,并大致跟随底板的轮廓。在弹性板的前端形成另一条壁板容纳槽。
接触片支座包括一大致呈L形的前端部分,该前端部分可容纳在标准的组合式输出口内,在该前端部分上还具有大量的用于容纳接触片的槽。该槽形成在一位于下支架部分的前端上的拱形凹口内。该接触片插入至连接器外壳内。一端接块部分向后垂挂于上支架部分的下端。端接块部分在其下端部分上具有大量的用于容纳接触片的槽。每一槽与一开口相通,该开口通过端接块部分延伸,相应的接触片从那儿经过。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接触片支座还具有一后端延伸部分。该延伸部分具有两个用于容纳端接头上的锁定闩锁的窗口。该延伸部分具有两个凸块,以便在接合了端接头之后,可在两对或者多对电线对上提供一定程度的固定作用。该延伸部分具有四个其它的凸块,这些凸块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以便在接合了端接头之后,可减小电线端接点上的位移。
在将接触片支座插入到连接器外壳内之前,必须先安装接触片。使用T568A标准的引脚/线对线路图,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R2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头,该接头通过一引导片连接至一对金属片,这对金属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口接头。R4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头,该接头通过一引导片连接至一金属片,该金属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口接头。T4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头,该接头通过一引导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口接头。T1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头,该接头通过一引导片连接至一金属片,该金属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口接头。R1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头,该接头通过一引导片连接至一金属片,该金属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口接头。R3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头,该接头通过一引导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口接头。T3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头,该接头通过一引导片连接至一金属片,该金属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口接头。R2接触片包括一绝缘错位接头,该接头通过一引导片连接至一对金属片,这对金属片连接至一组合式输出口接头。
重要的是,R2接触片的其中一片金属片放置在R4接触片的金属片的上方,并且R2接触片的另一片金属片放置在R1接触片的金属片的上方,在两层金属片的当中放置一绝缘薄片(例如,聚酯薄膜TM或者聚酰亚胺薄膜TM)。于是,在R2接触片和R4接触片之间以及R2接触片和R1接触片之间产生或者增加了电容耦合。此外,T2接触片的其中一片金属片放置在T1接触片的金属片的下方,并且T2接触片的另一片金属片放置在T3接触片的金属片的下方,在两层金属片的当中放置一绝缘薄片(例如,聚酯薄膜TM或者聚酰亚胺薄膜TM)。于是,在T2接触片和T1接触片之间以及T2接触片和T3接触片之间产生或者增加了电容耦合。
接触片的金属片是载流件。尤其,电流可从绝缘错位接头流向组合式输出接头,或者从组合式输出接头流向绝缘错位接头,当电流流过这些接触片时必须流过形成电容耦合的金属片。达到控制在所选择的接触片之间的电容耦合量的方法在避免信号反射和/或缺乏信号平衡引起共鸣串话问题的同时,它还使该组合式输出口达到或者超过5类的需要。此外,在根据标准结构来定位该组合式输出口接头的同时,按序定位绝缘错位接触片,从而取消在端接的时候分开电线对。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金属片和电介质薄片补偿由某些输出接线线路和电线接头引起的线对之间的电抗不平衡,以使本发明的组合式输出口满足或超过上文所述第5类的要求。第5类设备的好处是公知的,一般熟悉本专业的人很容易理解。鉴于最有意义的是在需要保护的地方采用无铠装的绞合线对电线可大量节省成本,但由于无铠装和屏蔽绞合线对电缆线路限制宽带的使用,因而过去已经采用了同轴电缆或光缆。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当组合式输出接线端根据例如T568A的标准结构来定位时,绝缘错位接线端的配置是为了改善电线的端接。尤其,接线端接头是按序的。在标准的T568A引脚/线对线路图中,电线对T2和R2是隔开的,即,不是按序的,从而至少需要这对电线在这个端接上部分地朝相反方向扭开,并需要线对2的电线1从上方穿过线对1的电线,从而在这些线对之间产生了附加的串话,并在这个端接上产生了线对2的不均匀的阻抗。在高频带宽度的应用中可有效地维持扭绞电线结构的完整性,例如,5类或者正在兴起的ATM标准。根据此目的,可以减小电线朝相反方向扭开的程度,从而本发明的端接结构有助于通过在取消端接时分开电线对来限制这个问题。
通过本发明所认识到的三排接触片的结构不仅在分编和端接电缆期间能保持线对的结合和恒定的极性,还能提供电感与电容的反应平衡,以确保耦合接触元件对于信号电流通路而言是完整的。它们还提供平行的通路,以便流过的电流与在单一的接触片靠接触片的基础上的想要的耦合量成正比。
端接头包括一端接块部分,该部分具有一排由大量的齿构成的电线夹持槽。一T形块垂挂于端接块部分的前端,一外部夹持块垂挂于端接块部分相应的后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锁定闩锁将端接头固定至接触片支座。四个弹性冀片在位于端接头内的各个槽中吸引住各对线对,并在使该端接头与连接器支座接合之前,使电缆/端接头从下面装配以更易于操作。
已有技术中使用端接头的组合式输出口所使用的将电缆安装在端接头上的方法不是很有效。在已有技术的例子中,使用者必须扭开电缆中的每一对电线,然后,如果必要的话,他必须拉直并修整各根电线,以便可将所有扭开的电线同时插入到位于端接头上的容纳孔内。这种操作是很费时的,而在必须安装大量的组合式输出口的时候,这种操作是极其无效的。
本发明的端接头减小了电缆的准备量。使用者只需分开电缆中的扭绞线对,并将每一扭绞线对插入到其相应的槽内。每一扭绞线对只需要部分地扭开,以便可将各根电线放置到其相应的槽内。只有在定位了电线之后,才需要修整电线。
一旦将电线插入到端接头的槽中,并且将电缆固定在那儿,切断电线,并将电线端接到相应的绝缘错位接头上去。通过将块插入至接触片支座的沟槽中来端接电线,从而使端接头定位在接触片支座上,并向下推压直到绝缘错位接头在电线上形成绝缘,并与导线形成电连接(即,整体端接法)。IDC最好改变高度,以便通过使端接过程延续一小段时间来减小端接头上的必要的压力。
本发明还包括一铠装框,该铠装框提供一用于将输入铠装结构连接至输出铠装结构的单一连续的通道。该铠装框尤其适于第二个实施例,然而,同样也适于第一个实施例。
本发明还包括一门结构,该门是有弹性的,并能较好地封闭组合式开口。
本发明还包括一输出口门组件,该组件可夹持在打开以及关闭的位置上。根据本发明,该门包括一对安装臂,该安装臂具有容纳在切口内的、用于将门夹持在关闭以及打开位置上的向内延伸的凸块。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具有位于每一对切口中的向外延伸的凸块,以形成用于夹持门臂的凸块的部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使用了一门架,该门架具有数对切口,其中一对容纳门臂的凸块的切口用于将门夹持在关闭的位置上,另一对容纳门臂的凸块的切口用于将门夹持在打开的位置上。在这两个实施例中,门包括一用于容纳一标志图形的沟槽。
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将领会并理解本发明以上所提及的以及其它的特点和进步之处。
附图简介
现在请参阅附图,其中,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的标号是相同的:
图1是已有技术的组合式输出口的透视图;
图2A和图2B是本发明的组合式输出口的立体图,其中,图2A是其前视图,图2B是其后视图;
图3A和图3B是图2A和图2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局部分解的分解图,其中,图3A是其前视图,图3B是其后视图;
图4A和图4B是图2A和图2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完全分解的分解图,其中,图4A是其俯视图,图4B是其仰视图;
图5A和图5B所示为供图2A和图2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使用的呈组合结构的接触片,其中,图5A是其立体图,图5B是其分解图;
图6A和图6B是供图2A和图2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使用的接触片支座的立体图,其中,图6A是其前视图,图6B是其仰视图;
图7A和图7B是供图2A和图2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使用的接线端输出头的立体图,其中,图7A是其后视图,图7B是其前视图;
图8A-图8D所示为供图2A和图2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使用的插入件,其中,图8A是其顶视图,图8B是其仰视图,图8C是其端视图,图8D是其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两个嵌入在墙内的、由图2A和图2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的前视立体图;
图10A-图10C所示为另一个实施例的、供图2A和图2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使用的呈组合结构的接触片,其中,图10A是其前视图,图10B是其分解图,图10C是其后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输出口的立体图,其中,图11A是其前视图,图11B是后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图11A和图11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局部分解的分解图,其中,图12A是其前视图,图12B是其后视图;
图13A和图13B是图11A和图11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完全分解的分解图,其中,图13A是其俯视图,图13B是其仰视图;
图14A和图14B是供图11A和图11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使用的接触片支座的立体图,其中,图14A是其前视图,图14B是其仰视图;
图14C所示为表示了不同的槽口深度的支座的正视图;
图15A和图15B是供图11A和图11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使用的接线端输出头的立体图,其中,图15A是其后视图,图15B是其前视图;
图16A和图16B是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输出口的立体图,其中,图16A是其前视图,图16B是拆下门的局部分解图;
图17A-图17D所示为本发明的门的各种方向的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六个嵌入在墙内的、由图2A和图2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的前视立体图;
图19是在此所述的实施例的铠装框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表示了安装就位的铠装框;
图21是具有安装就位的铠装框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顶部视图;
图22是图21所示实施例的底部视图;
图23是本发明的一齐平式实施例的立体图,表示了嵌入在剖切的墙内的部分;
图24是从墙内移出的图23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5是齐平式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2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输出口的立体图;
图27是图26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的另一立体图;
图28是图26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的侧视图;
图29是使用在图26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中的连接器外壳的立体图;
图30是图29所示的连接器外壳的另一立体图;
图31是使用在图26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中的门的立体图;
图32是图31所示的门的另一立体图;
图3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输出口的立体图;
图34是图33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的侧视图;
图35是使用在图33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中的门的立体图;
图36是图35所示的门的另一立体图;
图37是使用在图33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中的门架的立体图;
图38是图37所示的门架的正视图;
图39是图37所示的门架的侧视图;以及
图40是图37所示的门架的端视图。
较佳实施例的详述
参见图1,一种已有技术的具有减小的串话的组合式输出口组件总地由200来表示。组件200包括一其中容纳有一接触片支座204的连接器外壳202,该接触片支座支撑着大量的接触片206。一铰接的接线端盖208连接在外壳202上,用来在接触片206的一端上端接大量的电线。
接触片206包括八片接触片210、212、214、216、218、220、222和224。接触片210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226,该接线端通过一金属片228连接至组合式输出口的接线端230(即,T568A的管脚8、R4)。接触片212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232,该接线端通过一金属片234连接至组合式输出口的接线端236(即,T568A的管脚7、T4)。接触片214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238,该接线端通过一金属片240连接至组合式输出口的接线端242(即,T568A的管脚5、T1)。接触片216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244,该接线端通过一金属片246连接至组合式输出口的接线端248(即,T568A的管脚4、R1)。接触片218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250,该接线端通过一金属片252连接至组合式输出口的接线端254(即,T568A的管脚2、R3)。接触片220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256,该接线端通过一金属片258连接至组合式输出口的接线端260(即,T568A的管脚1、T3)。接触片222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262,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264连接至组合式输出口的接线端266(即,T568A的管脚6、R2)。一引导片268自引导片264的一侧延伸,并端接至金属片270。一引导片272自引导片264的一侧延伸,并端接至金属片274。接触片224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276,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278连接至组合式输出口的接线端280(即,T568A的管脚3、T2)。一引导片282自引导片278的一侧延伸,并端接至金属片284。一引导片286自引导片278的一侧延伸,并端接至金属片288。
接触片210的金属片228放置在接触片222的金属片274的上方,并且接触片216的金属片246放置在接触片222的金属片270的上方,在两层金属片的当中放置一绝缘薄片287(例如,聚酯薄膜TM或者聚酰亚胺薄膜TM)。于是,在接触片222(即,T568A的管脚6、R2)与接触片226(即,T568A的管脚8、R4)和216(即,T568A的管脚4、R1)之间产生或者增加了电容耦合。另外,接触片214的金属片240放置在接触片224的金属片288的上方,并且接触片220的金属片258放置在接触片224的金属片284的上方,在两层金属片的当中放置一绝缘薄片287。于是,在接触片224(即,T568A的管脚3、T2)与接触片214(即,T568A的管脚5、T1)和220(即,T568A的管脚1、T3)之间产生或者增加了电容耦合。
这些金属片是与信号载体相连的并联电路,以便于电流不流过金属片,从而使信号从输入通向输出,注意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些无源电容片受到了来自于已知的共鸣串话、被认为是由信号反射和/或缺乏信号平衡而引起的现象。这种接触片的排列具有附加的缺点,即诸如T586A的电线对2之类的一对电线端接在不相邻的接触片位置上,并且顶端和环形导体的定位对于所有的电线对而言是不一致的。
本发明的组合式输出口不使用这种无源金属片,从而避免了共鸣串话现象的问题。参阅附图2A和2B、3A和3B、以及4A和4B,具有减小的串话的组合式输出口总地由10来表示。组合式输出口10包括一其中容纳有一接触片支座18的连接器外壳12,该接触片支座支撑着大量的接触片14。一装配至外壳12的端接头16用于在接触片14的一端上端接大量的电线。
连接器外壳12包括一其中具有一标准的组合式输出口开口22的面板20,如已知的,例如,在IEC603-7和FCC CFR47的68部、F子部中所说明的8位或者6位输出口开口。一对侧板24和26向后垂挂于面板20。每一侧板24和26在其上具有安装孔28和30。一顶板32自面板20向后延伸。一对配合立柱34、36与夹持边38、40端接在一起以构成一用于容纳一图形或者插入件(图8A-图8B所示)的槽42,这将在后面详细描述。一壁板容纳槽44由斜角立柱46和斜面48构成。一与顶板相对的底板52自面板20向后延伸。底板52在其前端向上弯曲。一弹性板54垂挂于底板52的后端,并大致跟随底板的轮廓。在弹性板54的前端形成一壁板容纳槽56,该壁板容纳槽56包括位于其两侧上的斜面58、60,以便于将该壁板插入至一片材或者一安装板上和/或从一片材或一安装板上拆下该壁板(如图9所示)。
接触片支座18包括一大致呈L形的前端部分62,该前端部分可容纳在标准的组合式输出口内,在该前端部分上还具有大量的用于容纳接触片14的槽64。在拱形凹口66和沟槽70内构成了槽64,该拱形凹口66位于下支架部分68的前端,该沟槽70则位于上支架部分72的前表面上。在上支架部分72的后表面内构成了第二沟槽74。下支架部分68的前端是倾斜的,以便当接触片支座18插入到连接器外壳12中时,该下支架部分的前端可与底板52的弯曲的前端相配合。为了将接触片支座18夹持在连接器外壳12内,提供了安装臂76和78。每一安装臂76、78包括一斜面80,设置该斜面是为了便于将接触片支座18从其后部插入到连接器外壳12内,每一安装臂还包括夹持边82。夹持边82接合容纳在位于侧板24和26上的安装孔28内。一端接块部分84向后垂挂于上支架部分72的下端。该端接块部分84在其下端部分上具有大量的用于容纳接触片14的槽86。该下端部分在其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自身具有三个用来定位接触片的不同的表面。如图6B所示,这些表面由85a、85b和85c表示。每一个表面用于定位所需的接触片。此外,由于这些表面是模制在支座内的,所以它们给接触片提供了机械稳定性,从而使各片接触片稳定地定位在各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槽64也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表面85a、85b和85c,以便与如图6B所示的那些表面相对应。每一槽86与开口88相通,该开口88通过端接块部分84延伸,相应的接触片14从那儿经过。在端接块部分84的两侧壁94和96上形成了构成夹持边92的斜面90。在端接块部分84和下支架部分68的向下延伸部分100之间形成一凹口98。当将接触片安装到接触片支座上时,该凹口98容纳部分的接触片14。
参阅附图5A和5B,在将接触片支座18插入到连接器外壳12中之前,必需先安装接触片14。在这个例子中,接触片14包括八片接触片102、104、106、108、110、112、114和116。接触片102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18,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20连接至金属片122和124,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即,一弹性电线)126上(即,T568A的引脚6、R2)。接触片104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28,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30连接至金属片132,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34上(即,T568A的引脚8、R4)。接触片106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36,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38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40上(即,T568A的引脚7、T4)。接触片108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42,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44连接至金属片146,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48上(即,T568A的引脚5、T1)。接触片110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50,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52连接至金属片154,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56上(即,T568A的引脚4、R1)。接触片112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58,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60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62上(即,T568A的引脚2、R4)。接触片114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64,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66连接至金属片168,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70上(即,T568A的引脚1、T3)。接触片116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72,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74连接至金属片176和178,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80上(即,T568A的引脚3、T2)。通过传统的超声波焊接、锻造、打桩(staking)、粘结等方法将接触片大致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接触片102的金属片122放置在接触片104的金属片132的上方,并且接触片102的金属片124放置在接触片110的金属片154的上方,在两层金属片的当中放置一绝缘薄片182(例如,聚酯薄膜TM或者聚酰亚胺薄膜TM)。于是,在接触片102(即,T568A的管脚6、R2)与接触片104(即,T568A的管脚8、R4)之间,以及接触片102(即,T568A的管脚6、R2)与接触片110(即,T568A的管脚4、R1)之间产生或者增加了电容耦合。另外,接触片116的金属片176放置在接触片108的金属片146的下方,并且接触片116的金属片178放置在接触片114的金属片168的下方,在两层金属片的当中放置一绝缘薄片184(例如,聚酯薄膜TM或者聚酰亚胺薄膜TM)。于是,在接触片116(即,T568A的管脚3、T2)与接触片108(即,T568A的管脚5、T1)之间,以及接触片116(即,T568A的管脚3、T2)与接触片114(即,T568A的管脚1、T3)之间产生或者增加了电容耦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金属片122、124、132、146、154、168、176和178是载流件。尤其,电流可从绝缘错位接线端流向组合式输出接线端,或者从组合式输出接线端流向绝缘错位接线端,当电流流过这些接触片时必须流过形成电容耦合的金属片。
达到控制在所选择的接触片之间的电容耦合量的方法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这种情况下,通过金属片和电介质薄片补偿由某些输出接线线路和电线接头引起的线对之间的电抗不平衡,以使本发明的组合式输出口满足或超过上文所述第5类的要求,而不发生通常已有技术中无源金属片的共鸣串话问题。第5类设备的好处是公知的,一般熟悉本专业的人很容易理解。鉴于最有意义的是在需要保护的地方采用无铠装的绞合线对电线可大量节省成本,但由于绞合线对限制宽带的使用,因而过去已经采用了同轴电缆或光缆。
参阅附图6A和6B,接触片102安装在接触片支座18上,该接触片102的接线端126放置在槽64f中,引导片120放置在槽86f中,并且其接线端118通过开口88f来插入。接触片104安装在接触片支座18上,该接触片104的接线端134放置在槽64h中,引导片130放置在槽86g中,并且其接线端128通过开口88g来插入。接触片106安装在接触片支座18上,该接触片106的接线端140放置在槽64g中,引导片138放置在槽86h中,并且其接线端136通过开口88h来插入。接触片108安装在接触片支座18上,该接触片108的接线端148放置在槽64e中,引导片144放置在槽86e中,并且其接线端142通过开口88e来插入。接触片110安装在接触片支座18上,该接触片110的接线端156放置在槽64d中,引导片152放置在槽86d中,并且其接线端150通过开口88d来插入。接触片112安装在接触片支座18上,该接触片112的接线端162放置在槽64b中,引导片160放置在槽86a中,并且其接线端158通过开口88a来插入。接触片114安装在接触片支座18上,该接触片114的接线端170放置在槽64a中,引导片166放置在槽86b中,并且其接线端164通过开口88b来插入。接触片116安装在接触片支座18上,该接触片116的接线端180放置在槽64c中,引导片174放置在槽86c中,并且其接线端180通过开口88c来插入。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当组合式输出接线端根据例如T568A的标准结构来定位时,绝缘错位接线端的配置是为了改善电线的端接。尤其,按序接线端164和158分别与T3和R3相对应;按序接线端142和150分别与T1和R1相对应;按序接线端172和118分别与T2和R2相对应;以及按序接线端136和128分别与T4和R4相对应。在标准的T568A接线端中,电线对T2和R2是隔开的,即,不是按序的,从而至少需要这对电线在这个端接上部分地朝相反方向扭开。在高频带宽度的应用中可有效地维持扭绞电线结构的完整性,例如,5类或者呈现ATM标准。根据此目的,可以减小电线朝相反方向扭开的程度,从而本发明的端接结构有助于通过在端接的同时使电线对不隔开的方式来限制这个问题。
参阅附图7A和7B,端接头16包括一端接块部分182,该端接块部分具有一排由大量的齿186所构成的电线夹持槽184。齿186包括一内凸缘188,该内凸缘通过其绝缘来卡紧一电线。该内凸缘188具有斜切端190以便于电线能完全地插入其中。一T形块192垂挂于端接块部分182的前端,一外部夹持块194垂挂于端接块部分182相应的后端。外部夹持块194包括一拱形凹口196,该拱形凹口用来容纳所要端接的的电缆的套管,该外部夹持块还包括通过其中的孔198和孔200。众所周知,通过将电缆梆绳(图未示出)插入其中一个孔,然后绕着电缆,再从另一个孔中穿出,以便使端接的电缆固定在端接块部分182上,并使之与缆绳相匹配。例如,根据T586A标准以及本发明改善的接线端结构;电线T3插入在槽184a中,电线R3插入在槽184b中,电线R1插入在槽184d中,电线T1插入在槽184e中,电线T2插入在槽184g中,电线R2插入在槽184f中,电线T4插入在槽184g中,以及电线R4插入在槽184h中。
一旦将电线插入到端接头的槽中,并且将电缆固定在那儿,倘若电线伸出槽外,则切断电线,并将电线端接到相应的绝缘错位接线端上去。通过将T形块192插入至接触片支座18的沟槽74中来端接电线,从而使端接头定位在接触片支座上,并向下推压直到绝缘错位接线端在电线上形成绝缘,并与导线形成电连接(即,整体端接法)。通过夹持面200以及相关联的斜面202将端接头16夹持在接触片支座18上,夹持面200接合在连接器外壳12的安装孔30内,并位于由接触片支座18的斜面90和夹持边92所构成的凸出部分的顶部。另外,借助于接触边92,每一安装孔30可用来夹持或者接合接触片支座18,而借助于夹持面200,每一安装孔30可用来夹持或者接合端接头16。
参阅附图8A、8B、8C和8D,插入件43包括一对相对面344和346,以及第一和第二相对侧面348和350。相对面344和346的边缘是倒角的。插入件43插入到连接器外壳12的槽42内,并通过这些部件之间的摩擦力而夹持在其中。插入件43还可包括在任一相对面344或者346上的符号,或者进行色彩编码。在表面344(见图8A)上表示了一台计算机终端345,在表面346(见图8B)上表示了一部电话347,这仅仅是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用的。要意识到的是,任何的符号标记或者术语(term)可模制或者刻印在这些表面上,这取决于组合式输出口的特殊的应用场合。
参阅图9,两个组合式输出口10和10’安装在壁板356对应的开口352和354内。每一组合式输出口的槽44和58容纳在位于开口上的壁板8对应的边缘内。在附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组合式输出口向那儿提供重力式进给,该众所周知的优点可参见例子-美国专利第5,362,254号(Siemon等人发明的),在这里可以结合参考一下。
参阅附图10A、10B和10C,图中表示的是一种替换的和较佳的接触片的构造。接触片14’包括接触片102’、102’、106’、108’、110’、112’、114’和116’。接触片102’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18’,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20’连接至金属片122’和124’,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26’上(即,T568A的引脚6、R2)。接触片104’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28’,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30’连接至金属片132’,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34’上(即,T568A的引脚8、R4)。接触片106’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36’,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38’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40’上(即,T568A的引脚7、T4)。接触片108’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42’,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44’连接至金属片146’,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48’上(即,T568A的引脚5、T1)。接触片110’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50’,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52’连接至金属片154’,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56’上(即,T568A的引脚4、R1)。接触片112’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58’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60’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62’上(即,T568A的引脚2、R4)。接触片114’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64’,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66’连接至金属片168’,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70’上(即,T568A的引脚1、T3)。接触片116’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172’,该接线端通过一引导片174’连接至金属片176’和178’,该金属片连接至组合式输出接线端180’上(即,T568A的引脚3、T2)。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接触片102’的金属片122’放置在接触片104’的金属片132’的上方,并且接触片102’的金属片124’放置在接触片110’的金属片154’的上方,在两层金属片的当中放置一绝缘薄片(例如,聚酯薄膜TM或者聚酰亚胺薄膜TM)。于是,在接触片102’(即,T568A的管脚6、R2)与接触片104’(即,T568A的管脚8、R4)之间,以及接触片102’(即,T568A的管脚6、R2)与接触片110’(即,T568A的管脚4、R1)之间产生或者增加了电容耦合。另外,接触片116’的金属片176’放置在接触片108’的金属片146’的下方,并且接触片116’的金属片178’放置在接触片114’的金属片168’的下方,在两层金属片的当中放置一绝缘薄片(例如,聚酯薄膜TM或者聚酰亚胺薄膜TM)。于是,在接触片116’(即,T568A的管脚3、T2)与接触片108’(即,T568A的管脚5、T1)之间,以及接触片116’(即,T568A的管脚3、T2)与接触片114’(即,T568A的管脚1、T3)之间产生或者增加了电容耦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当组合式输出接线端根据例如T568A的标准结构来定位时,绝缘错位接线端的配置是为了改善电线的端接。尤其,按序接线端158’和164’分别与R3和T3相对应;按序接线端150’和142’分别与R1和T1相对应;按序接线端118’和172’分别与R2和T2相对应;以及按序接线端128’和136’分别与R4和T4相对应。在标准的T568A接线端中,电线对T2和R2是隔开的,即,不是按序的,从而至少需要这对电线在这个端接上部分地朝相反方向扭开。在高频带宽度的应用中可有效地维持扭绞电线结构的完整性,例如,5类或者呈现ATM标准。根据此目的,可以减小电线朝相反方向扭开的程度,从而本发明的端接结构有助于通过在端接的同时使电线对不隔开的方式来限制这个问题。此外,在这个较佳实施例中,不仅对应的T-R电线对保持在一起,而且特殊的可替换的T-R顺序恒定地保持在位于输入端的四对位置上。这个输入顺序为R3 T3 R1 T1 R2 T2 R4 T4。这种方式所具有的优点是T1和T2互不相邻。这两根电线都是白色的,倘若这两根电线相邻的话,在安装的时候极容易混淆。这在工业上是极有利的。
参阅附图11A-15B,图中表示的是用于支撑本发明组合式输出口410的电器件的机械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一连接器外壳412适于容纳一接触片支座418,该接触片支座支撑着大量的接触片414。一端接头416与接触片支座相匹配,以便端接、保护和机械固定大量的位于接触片414的一端上的电线。
连接器外壳412包括一其中具有一标准的组合式输出口开口422的面板420。一对侧板424和426向后垂挂于面板420的每一侧上,并基本上相互平行。每一侧板424和426在其上具有安装孔28和30。一顶板432自面板420向后延伸,并与侧板424和426的上边缘连接。顶板432包括倾斜件434a和434b,该斜面增加了顶板432的厚度,并端接了一对悬伸件436。倾斜件434和悬伸件436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用于滑动地容纳图形或者插入件43的槽442。(图形如图8A和图8B表示,描述见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在这里同样适用。)槽442的背面是用来容纳槽444的壁板,槽444由末端件434b的背面、斜面446(该斜面位于端接头416上,该端接头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以及通过从侧板424和426上切去部分的材料来构成。连接器外壳412还包括一底板452,该底板与顶板432相对放置,并且也是自面板420向后延伸。底板452在其前端向上弯曲以便与面板420相交。弹性件454向后靠在底板452上,并近似地紧随着底板452的轮廓,直到它端接至一位于其前端板容纳槽456内,该槽适于接合壁板、安装板或者诸如此类的材料(见图9所示,用于一块典型的安装板上)。一节块455自弹性件454的前端边缘向上延伸,以便引导门870的插入件(这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棱453也自弹性件454向上延伸,该棱与门接合并夹持门。
如图13A、13B、14A和14B所示,接触片支座418包括一大致呈L形的前端部分462,该前端部分可容纳在标准的组合式输出口内,在该前端部分上还具有大量的用于容纳接触片414的槽464。在下支架部分468的前端和部分的沟槽470内构成了槽464,该沟槽470位于上支架部分472的前表面上。在上支架部分472的后表面内构成了第二沟槽474。沟槽474由箱形延伸部分469构成,该延伸部分在其顶部边缘上具有倒角边471和切口473,在安装连接器外壳和接触片支座418的时候,该切口与壁板容纳槽444共同等扩展(coextensive)在连接器外壳412内。下支架部分468的前端是倾斜的,以便当接触片支座418插入到连接器外壳412中时,该下支架部分的前端可与底板452的弯曲的前端相配合。为了将接触片支座418夹持在连接器外壳412内,特此提供了安装臂476和478。每一安装臂476、478包括一斜面480,设置该斜面是为了便于将接触片支座418从其后部插入到连接器外壳412内,每一安装臂还包括夹持边482。夹持边482接合容纳在位于侧板424和426上的安装孔428内。一端接块部分484向后垂挂于上支架部分472的下端。该端接块部分484在其下端部分上具有大量的用于容纳接触片414的槽486。该下端部分在其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自身具有三个用来定位接触片的不同的表面。如图14B和图14C所示,这些表面由485a、485b和485c表示。每一个表面用于定位所需的接触片。此外,由于这些表面是模制在支座内的,所以它们给接触片提供了机械稳定性,从而使各片接触片稳定地定位在各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槽464也包括三个不同层次的表面485a、485b和485c,如图14C所示。每一槽486与开口488相通,该开口488通过端接块部分484延伸,相应的接触片414从那儿经过。在端接块部分484的两侧壁494和496上形成了构成夹持边492的斜面490。在端接块部分484和下支架部分468的向下延伸部分500之间形成一凹口498。当将接触片安装到接触片支座上时,该凹口498容纳部分的接触片414。
电缆夹700向后垂挂于端接块部分484上。电缆夹700包括侧壁702。侧壁702还包括下凹边缘704,以便夹持端接头,该端接头将在下文描述。放置在侧壁702之间的电缆夹700的夹体706包括大量的、最好是四个定位在其后端上的凸出物708。这些凸出物适于与端接头上的冀片相接,支撑着它们,以便倘若拉动电缆时可防止其折断。另外,隆起部分710提供了电线的固定。该隆起部分采取适度固定或仅向中部两对线对释放应力的形式,这是熟悉本专业的人可以理解的。提供适度应力释放是因为空间适合,并非本发明必需如此。
与上述部件相关的是这个实施例的端接头416的几个特点。如上所述,凸出物708直接向下定位在端接头416的冀片712上。要注意的是,冀片712为了能使一对经过它们的扭绞电线通过而倾斜,由于这个原因,这些冀片会被粗暴的操作折断。为了减少折断的可能性,当端接头416与接触片支座418接合时,该凸出物708同样支撑着端接头416。冀片712垂挂于壁板714,该壁板714自端接头416的下表面716向下延伸。下表面716的不连续部分与闩锁718相连,支撑着薄片728,并且中心壁板730构成了凹槽732,如图15A所示。四个凹槽732中的每一个凹槽的配置是为了接纳一对扭绞电线,这对扭绞电线通过凹槽直至许多由齿586构成的电线夹持槽584。每一齿586包括夹持头587,如图所示,该夹持头在其末端上比较窄,而在靠近每一齿586的齿体的部分上比较宽。这种设置为每一扭开的电线提供了一通路,此通路比导线宽,而比外部绝缘体的尺寸窄。于是,提供了一些固定位置。要注意的是,为了更方便地将每一根电线插入到每一个槽584中,夹持头587包括斜面588。为了促使电线能完全地插入到槽584中,每一对扭绞电线自位于斜面733上的凹槽732向上倾斜至第二下表面734。第二下表面734支撑着隔开的凸肋736,并同时提供IDC插孔738,该插孔用来在将IDC压制到各根电线上之后容纳IDC。较可取的是,各根电线是不扭开的,直到超出了凸肋736,于是可以尽可能地制得最小的扭开部分。凸肋736的数目为四根,它们起到了分隔出四条用于每一对扭绞电线的通道的作用。在扭开电线并且将其穿入适当的槽之后,电线因此定位在IDC插孔的上方,该IDC插孔即将电线放置在所要的自接触片支座418向上延伸的IDC的上方。
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这个实施例中的接触片提供了相同的优点,并以大致相同的方式来设置接触片。
要注意的是,通过本发明的设置而具有的优点之一是:整体端接更容易达到减少端接的电线所需的压力。由于IDC交错排列的高度引起了压力的减小。在促使端接头416与输出口410接合的同时,交错排列高度可使大量的电线同时端接。
一旦将电线插入到上述的端接头的槽中,倘若电线伸出槽外,则切断电线,并将电线端接到相应的绝缘错位接线端上去。通过将T形块592插入至接触片支座418的沟槽474中来端接电线,从而使端接头416与接触片支座418定位在一起,并向下推压直到绝缘错位接线端在电线上形成绝缘,并与导线形成电连接(即,整体端接法)。端接头16由闩锁凸缘740夹持在接触片支座418上,如果需要,通过传统的设备即可使闩锁装置基本失效。
请参阅插入件,需要注意的是,该插入件的安装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插入件的安装方法是相同的。
参阅图18,六个组合式输出口10a-10f安装在壁板357对应的开口353和355内(采用两侧并排的方式安装)。每一组合式输出口的槽444和458容纳在位于开口上的壁板对应的边缘内。在附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组合式输出口向那儿提供重力式进给,该众所周知的优点可参见例子-美国专利第5,362,254号(Siemon等人发明的),在这里可以结合参考一下。本发明的输出口可从壁板的前面插入,也可从壁板的背面插入,这样可使安装变得更为简便,认识到这点是很重要的。
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当组合式输出接线端根据例如T568A的标准结构来定位时,绝缘错位接线端的配置是为了改善电线的端接。
同时就这个输出口而言,用于关闭组合式插头开口的是一弹性门。图16A所示为将门870完全安装在位,图16B所示为拆下该门,以便让关闭者检查。
参阅附图17A-17D,门870包括壁板872,该壁板具有供手拉用的小突出部874,该小突出部从壁板872的一边延伸,该壁板还具有一开口塞876,该开口塞从壁板872的背面凸出。铰接连接件878与该小突出部相对地安置在该壁板上,该铰接连接件可接合在连接器外壳418的底板与弹性件之间。铰接连接件878包括一窄条880,该窄条横向地穿过铰接连接件878,并直接靠近壁板872。窄条880使门870便于操作。铰接连接件878还包括闩体882,该闩体连接至窄条880,并连通在底板452与弹性件454之间所构成的区域。凹棱881接合位于弹性件454上的棱453。当插入铰接连接件878时,沟槽883的存在可使铰接连接件878与节块455定位在一起。门870是由易变形的材料、最好是氯丁橡胶制成的。只有在将输出口插入到壁板内之后,方可将门插入到连接器外壳内。否则,会由于门的阻力,弹性件454不能产生足够的变形,从而不能使输出口插入到壁板内。
参阅附图19,图中表示的是一从本公开中所表示的接触片支座418中分离出的、呈分离形式的铠装框760。如果需要,通过以想要的连接方式来扣住铠装框,该铠装框可使用在本发明的所有的输出口上。铠装框提供了一种用于输入的电缆铠装框和输出的电缆铠装框的单一连续的低阻抗连接,图中未示出。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将意识到,低阻抗通路可避免电流运输的缺点,即具有多种连接方式,以及高阻抗通路。
本发明的铠装框包括一对指条762,该指条自铠装框764延伸,并且是用于铠装框接触在插头上以便插入本发明的输出口内的接触点。为了进行固体连接,指端766包括一向内凸出的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起到紧固一种连续连接的作用。铠装框764还包括接地冀片768,该冀片可任意地连接到接地的壳体上,图中未示出。冀片768形成了一个标准的凹形接线端,图中未示出。另外,需要假定接地,具有斜端772的立杆770自铠装框764的顶部边缘延伸,以便在接地的面板上提供接地。在这个方案中,斜端772座落在位于接触片支座418上的切口473上,并在将输出口插入到面板的同时接触到面板。
铠装框764的后部边缘向后支撑着延伸件774,该延伸件向后端接在端板776内。当接触片支座418接合定位在延伸件774之间时,为了提供足够的用于接触片支座418的空间,每一延伸件包含两段弯曲部分。前端弯曲部分778扩大了延伸件774之间的尺寸,而后端弯曲部分780缩小了延伸件之间的尺寸至基本上与铠装框764的尺寸相同。端板776构成了用于输入电缆铠装框的接触部分。
参阅图20,图中所示为本发明的局部分解图,表示了安装就位的铠装框。以这种方式安装,可在切口473中看到斜端772。仔细地参阅附图将可以彻底地理解铠装框760与接触片支座418的接合。图21和图22提供了装配好的整个输出口的不同角度的视图。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3-25,图中所示为一种一端平整的输出口。一端平整的输出口810使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接触片支座418和端接头416,但是它使用外壳812,该外壳的构造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外壳的构造有些不同。
总的来说,外壳812具有类似的构造,即具有一其中具有一标准的组合式输出口开口822的面板820,以及构成安装孔828和830的侧板824和826。顶板832、底板852的构造及定向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外壳412的顶板与底板不同。为了使附图表达得清楚,这个实施例中的所有的部分使用了相同的下标符号,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这个实施例中的输出口810是将上述实施例中的输出口整个地颠倒过来使用的。
顶板832包括斜止动板834a和834b,该斜止动板互相向着对方倾斜,并提供了构成壁板容纳槽844的相对的止动面。槽844距离面板820的距离比上述实施例中槽444距离面板420的距离来得近,这是由于输出口810不提供重力式进给的缘故。
底板852向上倾斜,以便与面板820相交,这点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底板452是相似的,但是在接近底板852与面板820之间的内表面附近放置着一图形凹槽851a,它与放置在垂挂于底板852上的弹性件854上的图形凹槽851b是共面的。从属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弹性件454,这个实施例中的弹性件854包括壁板容纳槽856。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将意识到,一旦壁板容纳槽844和壁板容纳槽856与一壁板接合,图形43插入到图形凹槽851a和851b内可防止弹性件854弯曲,从而将输出口锁在壁板内。于是,若不先拆下图形,则无法拆下输出口。
每一个实施例不论用或者不用、想要或者不想要铠装,每一实施例可以一侧并排地安装在一个单一的由多种工业标准尺寸组成的开口中,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于是增添了多个输出口壁板安装的审美要求,并符合一定应用场合中的高密度输出口的要求。壁板开口可具有一定范围的宽度,以便容纳所要数量的输出口。
此外,这里所有的实施例的配置是为了从其前部或者其背部与壁板接合,这样增加了连接的选择余地,并避免了一个普遍的缺点,即若只从壁板的背部进行连接,则为了使壁板固定在墙上,需要将所有的电缆“塞入”接线盒内。
参阅图26-28,本发明的组合式输出口总的用900来表示。除了连接器外壳的构造以及门的添加之外,组合式输出口900与图11A-B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410相同,该外壳的构造以及门的添加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参阅图29和图30,连接器外壳912包括一其中具有一标准的组合式输出口开口922的面板920。一门914安装在位于开口922处的外壳912上,该门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一对侧板924和926向后垂挂于面板920上。每一侧板924与926具有安装孔928和930,该安装孔用于固定接触片支座,这在前面已经描述过了。一顶板932自面板920向后延伸,与侧板924和926的上边缘相交。外壳912还包括一底板952,该底板与顶板932相对放置,并且该底板也自面板920向后延伸。一弹性件954垂挂于底板952的后端,并近似平行于底板延伸,当组合式输出口900安装到壁板、安装板或者诸如此类材料中时,该弹性件可与壁板、安装板或者诸如此类材料接合(例如,如图9所示,用于一块典型的安装板上)。
连接器外壳912还包括切口976和978,该切口位于外壳的角上,并由侧板924、926已经底板952构成。每一切口976和978具有一开口980。每一切口976和978具有一倾斜的下表面982和一垂直的后表面984,在下表面与后表面之间具有一精确表面986。每一切口976和978还具有一侧表面988,该侧表面上具有一凸出部分990,该凸出部分自侧表面988延伸。
参阅图31和32,门914包括一第一端部992、第二端部994、以及放置其间的中间部分996。第一端部992大致呈矩形,包括相对端998和1100、相对边1102和1104、以及相对边1106和1108。供手拉用的小突出部1110(在打开和关闭门914时使用)垂挂于相对端1100和相对边1106上。另外,部分的相对端1100超出相对边1108延伸,以形成一檐状物,该檐状物构成一夹持边1112。第二端部994包括一矩形件,该矩形件具有相对边1114和1116、相对端1118和1120、以及相对边1122和1124。一对安装臂1126和1128倾斜地靠在相对边1124上。每一安装臂端接着一相应的圆柱形部件1130和1132。一半球体状的凸出部分1134向内地垂挂于每一圆柱形部件1130和1132的内侧端上。同时,靠近圆柱形部件1130和1132的是凸块1136,该凸块向内地垂挂于每一安装臂1126和1128的内表面上。另外,部分的相对边1116超出相对边1122延伸,以形成一檐状物,该檐状物构成一夹持边1138。
中间部分996大致呈矩形,包括相对端1140和1142、相对边1144和1146、以及相对边1148和1150。加固臂1152和1154向下垂挂于相对端1142和相对边1146。每一加固臂1152和1154端接着一斜面1156,形成了一夹持边1158。相对端1142在相对边上与相应的第一端部992的相对端998以及第二端部994的相对边1114相连。
由相对边1108、第一端部992的夹持边1112、中间部分996的表面1142、相对边1122以及夹持边1138构成的沟槽滑动地容纳一诸如图8A和图8B所示的图形或者插入件1160。
半球体状的凸出部分1134和门914容纳在连接器外壳912的开口或者凹口980内,并且圆柱形部件1130和1132容纳在切口976和978内,从而夹持住门914和外壳912。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门914的凸块1136靠在切口的表面988(位于连接器外壳12内)上,并与该表面988上的凸出部分990靠在一起,以便使门914夹持在打开以及关闭的位置上,这取决于将凸块1136放置在凸出部分990的哪一侧上。当门914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移动时,凸块1136压制着凸出部分990。另外,在关闭的位置上,加固臂1152和1154的夹持边1158接合着面板920的内表面,以便当不使用特定的出口时,可将门夹持在关闭的位置上。
参阅图33和34,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组合式输出口总的由1200来表示。除了将门架1202插入到图形内,并使门1204支撑在门架上之外,连接器外壳的构造以及门的添加之外,组合式输出口1200与图24所示的组合式输出口810相同。除了在这个实施例中的凸块1136’是呈半球状的形状之外,门1202(如图35和36所示)与图31和32所示的门914相同。一图形以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方式容纳在门1202内。
参阅图37-40,图中所示为门架1202。门架1202具有一大致呈矩形的基板1204,该基板上具有V形切口1206,该切口形成在其相对端上。基板1204具有一隆起部位1208,该隆起部位垂挂于基板的一侧。隆起部位1208的纵伸边1210向下倾斜,以便与基板1204相交。在隆起部位1208的相对端上形成凹口或者开口1212,该凹口或者开口靠近每一切口1206的中心。在隆起部位1208的四个角上形成了角切口1214、1216、1218以及1220。
侧边1222和1224容纳在图形凹槽851a和851b内(如图25所示),因而以相同的形式夹持门架1202,该图形夹持在如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
门1202的凸出部分1134容纳在门架1202的开口或者凹口1212内,并且圆柱形部件1130和1132容纳在切口1206内。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门1202的凸块1136’靠在隆起部位1208上。当门1202的凸块1136’容纳到切口1216和1218内时,该凸块将门1202夹持在第一夹持位置(例如,打开的位置)上,当门1202的凸块1136’容纳到切口1214和1220内时,该凸块将门1202夹持在第二夹持位置(例如,关闭的位置)上。当门1202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移动时,凸块1136’压制着隆起部位1208的端面1226和1228。
在揭示并描述较佳实施例的同时,可以进行各种的修改与替换。另外,需要理解的是,通过图示的方式已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

Claims (66)

1.一种用于使连接到该处的传输线恢复电平衡的装置,包括:
大量的输入接线端;
大量的与所述输入接线端电连接的输出接线端;以及
至少第一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与第一对所述输入和输出接线端互连,而所述第二壁板与第二对所述输入和输出接线端互连,所述第一壁板放置在所述第二壁板上而不与其进行电接触,因而减小了输电线之间的串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一层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壁板之间的绝缘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接线端包括绝缘错位接线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线端包括弹性电线。
5.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连接器外壳;
一容纳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内的接触片支座;
大量的放置在所述接触片支座上的接触片,每一所述接触片包括电互连的一输入接线端和一输出接线端;以及
至少第一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所述输入和输出接线端互连,而所述第二壁板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所述输入和输出接线端互连,所述第一壁板放置在所述第二壁板上而不与其进行电接触,因而减小了所述接触片之间的串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层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壁板之间的绝缘材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接线端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
8.如权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线端包括一弹性电线。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对用于将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一安装板上而容纳该安装板的槽,所述槽垂挂于所述连接器外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垂挂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弹性板,其上一条所述槽垂挂于所述弹性板。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位所述槽以便能与安装板成一角度地安装所述电连接器。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容纳一插入件的槽,所述槽位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内。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接线端的配置是为了能按照标准线路结构进行连接;以及
所有的所述输入接线端的配置是为了能以一种替换的尖端与环形序列连接成对。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安装在所述接触片支座上的、用于将电线整体端接至所述输入接线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接头包括:
大量分隔开的、其上具有槽的齿,所述齿用于容纳所述输入接线端,所述齿在其之间构成电线夹持槽。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包括大量的引线框架。
17.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连接器外壳;以及
大量的放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内的接触片,每一所述接触片包括电互连的一输入接线端和一输出接线端,所述输出接线端的配置是为了能按照标准线路结构进行连接,所有的所述输入接线端的配置是为了能以一种替换的尖端与环形序列连接成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容纳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内的接触片支座,所述接触片放置在所述接触片支座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接线端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线端包括一弹性电线。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对用于将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一安装板上而容纳该安装板的槽,所述槽垂挂于所述连接器外壳。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垂挂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弹性板,其上一条所述槽垂挂于所述弹性板。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位所述槽以便能与安装板成一角度地安装所述电连接器。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可容纳一插入件的槽,所述槽位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内。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安装在所述接触片支座上的、用于将电线整体端接至所述输入接线端的端接头。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接头包括:
大量分隔开的、其上具有槽的齿,所述齿用于容纳所述输入接线端,所述齿在其之间构成电线夹持槽。
27.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包括大量的引线框架。
2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包括限定槽的尺寸的头部。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寸大于导线的尺寸,并小于位于所述导线上的绝缘体的外径。
30.一种适于成一角度地、重力式进给定向地安装在一安装板内的连接器组件,包括:
a)一外壳有一对槽口处在一个平面上,所述外壳的面板与所述平面成一角度;
b)一为每一组的输入口和输出口提供一安装位置的接触片支座,所述接触片支座与所述外壳是可接合的;
c)一包括电线的分隔、定向和固定结构的端接头,所述端接头与所述接触片支座是可互连的,并且所述端接头在一组电线与所述输入口之间产生了电连接。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几个所述连接器组件一侧并排地安装在一个单个水平的面板开口内。
32.一种铠装的电连接器,包括:
一连接器外壳;
一容纳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内的接触片支座;
大量的放置在所述接触片支座上的接触片,每一所述接触片包括电互连的一输入接线端和一输出接线端;
至少第一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所述输入和输出接线端互连,而所述第二壁板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所述输入和输出接线端互连,所述第一壁板放置在所述第二壁板上而不与其进行电接触,因而减小了所述接触片之间的串话;以及
一在一输入的铠装的电缆和一输出的铠装的电缆之间提供一连续通道的铠装框件。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铠装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通道是一低阻抗通道。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铠装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框件提供一接地冀片。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铠装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冀片与地面相连。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铠装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框件提供至少一个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适于电连接至安装有该连接器的接地安装板。
37.一种电信输出口,包括:
一外壳,所述外壳适于接合一输出口壁板,并在适当的位置上包含一指示图形;
一为大量的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接触片提供安装位置的接触片支座,所述接触片支座与所述外壳的可接合的。
38.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连接器外壳,并具有一门组件,所述门组件可与所述连接器外壳相配合,以便可选择地封闭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开口;
一容纳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内的接触片支座;
大量的放置在所述接触片支座上的接触片,每一所述接触片包括电互连的一输入接线端和一输出接线端;以及
至少第一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所述输入和输出接线端互连,而所述第二壁板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所述输入和输出接线端互连,所述第一壁板放置在所述第二壁板上而不与其进行电接触,因而减小了所述接触片之间的串话。
39.一种一侧并排安装的连接器,包括:
a)一外壳至少有两个槽口,所述槽口设在一平面上以把所述外壳安装到壁板上的工业标准开口内;
b)一可与所述外壳接合接触片支座,所述接触片支座载有适于将输入线固定地端接至一组合式插口结构内的接触片。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一侧并排安装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为了标志连接器,在所述外壳上提供了一图形槽(receptacle)。
41.一种适于安装在具有前表面和背面的安装板上的连接器组件,包括:
a)一外壳有一对槽口,所述槽口设在进行所述安装的平面上;
b)一为每一组的输入口和输出口提供一安装位置的接触片支座,所述接触片支座与所述外壳的可接合的;
c)一端接头,所述端接头可与所述支座互连,以便在一组电线和所述输出口之间产生电连接,从而,可从所述安装板的所述前表面安装所述组件。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可从所述安装板的所述背面安装所述组件。
43.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具有一用于容纳一匹配连接器的开口;以及
一放置在所述开口上绕枢轴转动的门,所述门可在提供了进入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和阻碍了进入所述开口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当将所述门定位在那里时,所述门可夹持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上。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门架,所述门可铰接地连接到所述门架上;以及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一容纳所述门架的沟槽。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架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一靠在其上的隆起部分,所述隆起部分具有构成在其相对端上的开口,所述隆起部分具有构成在其中的第一对切口和第二对切口;以及
所述门包括一对安装臂,每一安装臂其上具有一定位凸块以及安装凸块,位于所述安装臂上的所述定位凸块容纳在所述第一对切口内,以便将所述门夹持在所述打开位置上,位于所述安装臂上的所述定位凸块容纳在所述第二对切口内,以便将所述门夹持在所述关闭位置上,所述安装凸块容纳在所述隆起部分的所述开口内,以便将所述门铰接地安装在所述门架上。
46.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图形;以及
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其中包括一构槽,所述图形容纳在所述门的所述沟槽内。
47.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包括:
一对垂挂于所述门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夹持边,所述夹持边用于在所述开口上接合所述连接器外壳,以便将所述门夹持在所述关闭位置上。
48.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外壳具有一对切口,每一所述切口具有一凸块,所述凸块垂挂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并延伸至所述切口内,每一所述切口其中具有一开口;以及
所述门包括一对安装臂,每一安装臂其上具有一定位凸块以及安装凸块,在所述打开位置上,位于所述安装臂上的所述定位凸块夹持在位于所述切口内的所述凸块的一侧上,在所述关闭位置上,位于所述安装臂上的所述定位凸块夹持在位于所述切口内的所述凸块的另一侧上,所述安装凸块容纳在位于所述切口内的所述开口中,以便将所述门铰接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外壳上。
49.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一组合式输出口。
50.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容纳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内的接触片支座;
大量的支撑在所述接触片支座上的接触片;
一与所述接触片支座相匹配端接头,所述端接头用于端接大量的容纳在所述接触片的一端上的电线。
51.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连接器外壳;
一容纳在所述连接器外壳内的接触片支座;
大量的放置在所述接触片支座上的接触片,每一所述接触片包括电互连的一输入接线端和一输出接线端;以及
至少第一和第二壁板,所述第一壁板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所述输入和输出接线端互连,而所述第二壁板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所述输入和输出接线端互连,所述第一壁板放置在所述第二壁板上而不与其进行电接触,因而减小了所述接触片之间的串话。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层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壁板之间的绝缘材料。
53.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接线端包括一绝缘错位接线端。
54.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线端包括一弹性导线。
5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还包括:
一对垂挂于所述连接器外壳上的槽,所述槽可容纳一安装板以把所述连接器安装到安装板上。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还包括:
一垂挂于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弹性板,其上一条所述槽垂挂于所述弹性板。
57.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接线端的配置是为了能按照标准线路结构进行连接;以及
所有的所述输入接线端的配置是为了能以一种替换的尖端与环形序列连接成对。
58.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安装在所述接触片支座上的、用于将电线大规模端接至所述输入接线端的端接头。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接头包括:
大量分隔开的、其上具有槽的齿,所述齿用于容纳所述输入接线端,所述齿在其之间构成电线夹持槽。
60.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包括大量的引线框架。
61.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图形;以及
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其中包括一构槽,所述图形容纳在所述门的所述沟槽内。
62.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包括:
一对垂挂于所述门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夹持边,所述夹持边用于在所述开口上接合所述连接器外壳,以便将所述门夹持在所述关闭位置上。
63.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
一图形;以及
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其中包括一构槽,所述图形容纳在所述门的所述沟槽内。
64.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包括:
一对垂挂于所述门上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夹持边,所述夹持边用于在所述开口上接合所述连接器外壳,以便将所述门夹持在所述关闭位置上。
65.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具有一用于容纳一匹配连接器的开口,所述连接器外壳其中具有一构槽;以及
一容纳在所述构槽内的门架。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还包括:
一基板;以及
一垂挂于所述基板上的隆起部分,所述隆起部分在其相对端上具有用于铰接地安装门的开口,所述隆起部分其中具有第一和第二对用于构成夹持门的位置的切口。
CNB97190779XA 1996-05-23 1997-04-03 减小串话现象的组合式输出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986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652,230 US5769647A (en) 1995-11-22 1996-05-23 Modular outlet employing a door assembly
US08/652,230 1996-05-2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71119A Division CN1301573C (zh) 1996-05-23 1997-04-03 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6836A true CN1196836A (zh) 1998-10-21
CN1159861C CN1159861C (zh) 2004-07-28

Family

ID=246160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71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1573C (zh) 1996-05-23 1997-04-03 连接器组件
CNB9719077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9861C (zh) 1996-05-23 1997-04-03 减小串话现象的组合式输出口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71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1573C (zh) 1996-05-23 1997-04-03 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5769647A (zh)
EP (1) EP0843907B1 (zh)
JP (1) JPH11509975A (zh)
KR (1) KR19990035868A (zh)
CN (2) CN1301573C (zh)
AU (1) AU726164B2 (zh)
BR (1) BR9702264A (zh)
CA (1) CA2227570A1 (zh)
DE (1) DE69735414T2 (zh)
MX (1) MX9800651A (zh)
TW (1) TW324118B (zh)
WO (1) WO199704486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6220A (zh) * 2016-04-13 2018-11-23 泛达公司 在插头接口触点之间具有介电膜的通信插座
CN109070214A (zh) * 2016-09-02 2018-12-21 R & D 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导线模块的方法和结构
CN112018553A (zh) * 2020-09-01 2020-12-01 罗森伯格(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4529B1 (en) 1993-03-12 2002-10-15 Cekan/Cdt A/S Connector element for high-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US5947772A (en) * 1997-08-22 1999-09-0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Wire terminal block for communication connectors
GB9807616D0 (en) * 1998-04-08 1998-06-10 Weatherley Richard Reduction of crosstalk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DE19822630C1 (de) * 1998-05-20 2000-09-07 Krone Gmbh Anordnung von Kontaktpaaren zur Kompensation des Nahnebensprechens für ein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JP4067181B2 (ja) * 1998-06-15 2008-03-26 スリーエム カンパニー 圧接結線用コネクタとその圧接方法
FR2780823B1 (fr) * 1998-07-03 2000-09-22 Financ Parka Dispositif pour le montage d'une prise femelle, notamment d'un connecteur de telecommunication, sur un support
USRE38519E1 (en) 1998-08-24 2004-05-18 Panduit Corp. Low crosstalk modular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US6371793B1 (en) 1998-08-24 2002-04-16 Panduit Corp. Low crosstalk modular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US5975960A (en) * 1998-10-06 1999-11-0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odular connector with capacitive plates
GB2343558B (en) * 1998-11-04 2002-10-30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EP1142069A1 (en) * 1999-01-15 2001-10-10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jack assembly
US6334792B1 (en) 1999-01-15 2002-01-01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onnector including reduced crosstalk spring insert
US6186835B1 (en) 1999-06-21 2001-02-13 Apple Computer, Inc.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a flexible internal barrier to prevent incorrect insertion of smaller sized plugs
KR100537996B1 (ko) * 1999-11-12 2005-12-20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누화 억제 기능을 가진 고성능 커넥터
FR2804798B1 (fr) * 2000-02-04 2002-04-05 Air Lb Internat Sa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un boitier de connecteur et d'un capot de maintien et de protection des fils raccordes audit connecteur
DE50103574D1 (de) * 2000-02-21 2004-10-21 Reichle & De Massari Ag Wetzik Elektrisches Steckverbindungsteil
AUPQ717900A0 (en) * 2000-04-28 2000-05-25 Krone (Australia) Technique Pt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paced contact portions
US6350158B1 (en) * 2000-09-19 2002-02-26 Avaya Technology Corp. Low crosstalk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KR100406002B1 (ko) * 2000-10-25 2003-11-17 이원철 홀더일체형 인라인 커플러 알제이45 키스톤 잭
DE10057833B4 (de) 2000-11-21 2006-02-02 Ria-Btr Produktions-Gmbh Steckverbinder für mehradrige Daten- und/oder Telekommunikations-Kabel
US6702477B1 (en) 2002-09-23 2004-03-0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Adapter with cap for fiber optic connector
KR100510041B1 (ko) * 2002-11-21 2005-08-25 대은전자 주식회사 접속캡이 구비된 모듈러 잭
US6814624B2 (en) 2002-11-22 2004-11-0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jack assembly
TWI260838B (en) * 2002-11-29 2006-08-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odular jack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US6869297B2 (en) * 2003-01-17 2005-03-22 Panduit Corp. Connector door having overtravel stops
TW568460U (en) * 2003-04-11 2003-12-21 Surtec Ind Inc Signal connector device
JP4096799B2 (ja) * 2003-04-25 2008-06-0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モジュラジャック
US6767241B1 (en) 2003-05-28 2004-07-27 Avaya Technology Corp. Back-end variation control cap for use with a jack module
US6786775B1 (en) * 2003-06-10 2004-09-07 Molex Incorporated Modular jack assembly
US7182649B2 (en) 2003-12-22 2007-02-27 Panduit Corp. Inductive and capacitive coupling balanc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916209B1 (en) * 2004-01-23 2005-07-12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7179131B2 (en) 2004-02-12 2007-02-20 Panduit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rosstalk in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930746B (zh) 2004-03-12 2010-12-22 泛达公司 减小电连接器中串扰的方法及装置
US7153168B2 (en) * 2004-04-06 2006-12-26 Panduit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rosstalk compensation
CA2464834A1 (en) * 2004-04-19 2005-10-19 Nordx/Cdt Inc. Connector
EP2675022B1 (en) * 2004-07-13 2014-09-03 Panduit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wit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EP1693933A1 (de) * 2005-02-17 2006-08-23 Reichle & De-Massari AG Steckverbinder für die Datenübertragung über elektrische Leiter
JP2009527079A (ja) * 2006-02-13 2009-07-23 パンデュイ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漏話補償機能付きコネクタ
US7740282B2 (en) * 2006-05-05 2010-06-22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Port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448875B2 (en) * 2006-09-08 2008-11-11 Superior Modular Products Incorporated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ivity system and associated patch panel mounting system
US7318754B1 (en) 2006-09-08 2008-01-15 Superior Modular Products Incorporated Keyed modular connec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adapter cable
US7690921B2 (en) 2006-09-08 2010-04-06 Optical Cable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 connectivity system
US7874878B2 (en) * 2007-03-20 2011-01-25 Panduit Corp. Plug/jack system having PCB with lattice network
US7744388B2 (en) * 2007-07-10 2010-06-29 Adc Gmbh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protective door element
US7547227B1 (en) 2008-04-21 2009-06-16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Adhesive laminate label for a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jack and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jack including same
FR2934425B1 (fr) * 2008-07-28 2021-07-30 Legrand France Insert et procede d'assemblage d'un tel insert.
JP2010086827A (ja) * 2008-09-30 2010-04-15 Molex Inc 電気コネクタ
JP5113101B2 (ja) 2009-01-30 2013-01-09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電気回路の接続構造および電気回路の接続方法
JP5003984B2 (ja) * 2010-06-04 2012-08-22 Tdk株式会社 モジュラジャック
JP5044049B1 (ja) * 2011-03-03 2012-10-10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TWM430057U (en) * 2011-11-18 2012-05-21 Speedtech Corp Improve structure of the lift cover connector
US8882519B2 (en) 2012-03-28 2014-11-11 Tyco Electronics Uk Ltd. Dust cap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DE102012022166A1 (de) * 2012-11-12 2014-05-15 Yamaichi Electronics Deutschland Gmbh 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US9118134B2 (en) * 2013-03-01 2015-08-25 Panduit Corp. RJ-45-compatible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with contacts having wider distal ends
US9246274B2 (en) * 2013-03-15 2016-01-26 Panduit Corp. Communication connectors having crosstalk compensation networks
DE102013225449A1 (de) * 2013-12-10 2015-07-1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tecker
US10151890B2 (en) 2015-03-18 2018-12-11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Data communication port insert configurable with indicia to customize data communication station lab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ES2583636B1 (es) 2015-03-20 2017-06-29 Te Connectivity Amp España, S.L.U. Conector con caja de enlace separable
ES2584540B1 (es) 2015-03-27 2017-07-05 Te Connectivity Amp España, S.L.U. Pestillo para conector de telecomunicaciones
ES2584533B1 (es) 2015-03-27 2017-08-04 Te Connectivity Amp España, S.L.U. Conjunto de cubierta para un conector de telecomunicaciones
CN108370116B (zh) 2015-12-08 2022-02-11 泛达公司 Rj45带闸门插座及相关的通信系统
AU2017312480B2 (en) 2016-08-15 2022-05-1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CN110771176B (zh) 2017-06-19 2023-01-1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接插面板的高密度边框
EP3707915B1 (en) 2017-11-10 2023-09-1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Telecommunications panel with grounding wire
US11811181B2 (en) * 2019-11-19 2023-11-07 Panduit Corp. Field terminable single pair ethernet connector with angled contac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32793A (en) * 1922-10-24 Folding bed
US1440392A (en) * 1922-01-03 1923-01-02 Fairmont Gas Engine & Railway Sliding base for belt-driven motor cars
US3189212A (en) * 1961-07-11 1965-06-15 Bell Electric Co Weatherproof outlet with reciprocably movable closure pivot pin
US3757028A (en) * 1972-09-18 1973-09-04 J Schlessel Terference printed board and similar transmission line structure for reducing in
US4367908A (en) * 1980-06-05 1983-01-11 Akzona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upling
US4413469A (en) * 1981-03-23 1983-11-08 Allied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low crosstalk ribbon cable
US4418239A (en) * 1981-08-24 1983-11-29 Oak Industries Inc. Flexible connector with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conductive traces
US4550964A (en) * 1984-07-23 1985-11-05 The Siemon Company Hinged cover and label assembly for connector block
JPS61256850A (ja) * 1985-05-08 1986-11-14 Fujitsu Ltd 電話機の電波防止用プラグ
US4732565A (en) * 1985-05-28 1988-03-22 Mg Company, Ltd. Electric connector
US4707564A (en) * 1986-03-27 1987-11-17 Gonzales Arturo E F Message cover for electrical wall switches
US4831497A (en) * 1986-09-11 1989-05-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duction of cross talk in interconnecting conductors
US4784610A (en) * 1987-02-20 1988-11-15 Stuart Clifton 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850887A (en) * 1988-07-07 1989-07-2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352347A1 (de) * 1988-07-27 1990-01-31 C.A. Weidmüller GmbH & Co. Elektrischer Verbinder
GB2233157B (en) * 1989-06-13 1992-10-21 British Aerospace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5124506A (en) * 1990-07-09 1992-06-23 Amp Incorporated Face plate with seal and cover
AU645088B2 (en) * 1990-08-10 1994-01-06 Siemon Company, The Panel yoke
US5187647A (en) * 1991-03-11 1993-02-16 John Fluke Mfg. Co., Inc. Electronic instrument keypad assembly with z-axis oriented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US5211583A (en) * 1991-03-29 1993-05-18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ES2080392T3 (es) * 1991-08-01 1996-02-01 Siemens Ag Conexion de enchufe para redes de ordenadores en el area domestica.
US5186647A (en) * 1992-02-24 1993-02-16 At&T Bell Laboratories 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299956B1 (en) * 1992-03-23 1995-10-24 Superior Modular Prod Inc Low cross 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DE4320683C2 (de) * 1992-06-22 1995-11-30 Toshiba Kawasaki Kk Tragbares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gerät
US5385479A (en) * 1992-08-10 1995-01-31 Murata Mfg. Co., Ltd. Modular jack
US5211566A (en) * 1992-08-11 1993-05-18 Amp Incorporated Docking connector for disk drives
US5295869A (en) * 1992-12-18 1994-03-22 The Siemon Company Electrically balanced connector assembly
US5412751A (en) * 1993-08-31 1995-05-02 The Siemon Company Retrofittable multimedia patch management system
DE4334615C1 (de) * 1993-10-05 1994-09-08 Krone Ag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US5470244A (en) * 1993-10-05 1995-11-28 Thomas & Bett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duced cross-talk
GB2271678B (en) * 1993-12-03 1994-10-12 Itt Ind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487683A (en) * 1994-01-21 1996-01-30 The Siemon Company Snap-on cover for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block
DE69430194T2 (de) * 1994-07-14 2002-10-31 Molex Inc Modularer Steckverbinder mit verringertem Überspreche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6220A (zh) * 2016-04-13 2018-11-23 泛达公司 在插头接口触点之间具有介电膜的通信插座
CN108886220B (zh) * 2016-04-13 2021-06-25 泛达公司 在插头接口触点之间具有介电膜的通信插座
CN109070214A (zh) * 2016-09-02 2018-12-21 R & D 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导线模块的方法和结构
CN112018553A (zh) * 2020-09-01 2020-12-01 罗森伯格(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24118B (en) 1998-01-01
CN1301573C (zh) 2007-02-21
AU726164B2 (en) 2000-11-02
DE69735414D1 (de) 2006-05-04
CN1159861C (zh) 2004-07-28
WO1997044862A1 (en) 1997-11-27
BR9702264A (pt) 1999-07-20
KR19990035868A (ko) 1999-05-25
JPH11509975A (ja) 1999-08-31
CA2227570A1 (en) 1997-11-27
DE69735414T2 (de) 2006-10-12
EP0843907B1 (en) 2006-03-08
AU2607597A (en) 1997-12-09
US6017229A (en) 2000-01-25
US5769647A (en) 1998-06-23
MX9800651A (es) 1998-04-30
EP0843907A1 (en) 1998-05-27
CN1411102A (zh) 2003-04-16
EP0843907A4 (en) 2001-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861C (zh) 减小串话现象的组合式输出口
CN1138318C (zh) 高性能接插件
US5791943A (en) Reduced crosstalk modular outlet
CN1249864C (zh) 垂直及直角模块化插座
CN1108651C (zh) 具有直流去耦合和滤波装置的组合式接插件
US7544088B2 (en)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with crimped contacts
AU681316B2 (en) Electrically balanced connector assembly
US8043125B2 (en) Wire containment cap
CN1479420A (zh) 电线连接用插头
CN1104751C (zh) 连接件
CN1643747A (zh) 接地技术改进的高速电缆连接器
CN1835300A (zh) 经由电导体进行数据传输的插头和插座连接器
CN1497789A (zh) 连接器
TW20100805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mpensation component
CN2513240Y (zh) 电连接器
CN1084323A (zh) 屏蔽数据连接器
US20150364859A1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with Wire Containment Cap for Improved Cable Retention
CN202121164U (zh) 堆叠式电连接器
CN1607697A (zh) 扁形电缆用端子、电连接器及带电连接器的扁形电缆
CN1305652A (zh) 组合电插头及具有组合电插头的插头-电缆组件
CN210224449U (zh) 一种可快速插接的车用连接器
CN101505027B (zh) 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器
CN106129694B (zh) 一种轻插拔力高速传输连接器
CA124670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receptacle adapted to be mounted on printed wiring card
CN2697868Y (zh) 线缆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28

Termination date: 201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