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6403C - 双轴承卷线器 - Google Patents

双轴承卷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6403C
CN1196403C CNB011331666A CN01133166A CN1196403C CN 1196403 C CN1196403 C CN 1196403C CN B011331666 A CNB011331666 A CN B011331666A CN 01133166 A CN01133166 A CN 01133166A CN 1196403 C CN1196403 C CN 119640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lutch
operating member
reel
assemb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331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4493A (zh
Inventor
北岛启吾
王山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344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4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64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4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83Drive mechanism details
    • A01K89/0186Drive mechanism details with disengageable positive drive components, e.g. a clut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55Antibacklash devices
    • A01K89/01557Centrifuga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在具有供进行不同的离合器操作用的2个离合器操作构件的双轴承卷线器中,容易进行把手组装侧内部的维修。在双轴承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1)的把手组装侧的侧盖(6)上设有机构组装板(11),并且在可通过卷筒(12)的把手组装侧的侧板(9)上移动自如且不能脱落地组装2个离合器操作构件(17、27)。而且,将连结2个离合器操作构件(17、27)并卡合在离合器切换机构的离合器板(55)设在机构组装空间内。

Description

双轴承卷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承卷线器,尤其是有关从把手组装侧可装卸卷筒的双轴承卷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轴承卷线器具有含有把手的卷线器本体、旋转自如地组装在卷线器本体上的卷筒、及将把手的旋转传递至卷筒的旋转传递机构。在旋转传递机构设有连结、遮断把手及卷筒的离合器机构。离合器机构通过离合器操作构件来操作至连结状态(离合器接合状态)及遮断状态(离合器断开状态)。
在这种双轴承卷线器中,已知设有离合器断开用的离合器断开操作构件、及离合器接合用的离合器接合操作构件的2个操作构件。在这种双轴承卷线器中,离合器断开操作构件是设在卷线器本体的后部离合器接合操作构件是设在离合器断开操作构件的前方且上方。2个操作构件通过连结构件被连结。以往,在这种具有2个操作构件的现有的双轴承卷线器中,卷筒的装卸是从卷线器本体的把手组装一侧相反的一侧来进行。
在前述现有的结构中,当进行旋转传递机构或离合器机构等的设在把手组装侧的机构的维修时,打开把手组装侧的侧盖的话,离合器操作构件或连结构件会散落一地地被分解。因此,把手组装一侧的维修作业不容易进行。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具有供进行不同的离合器操作用的2个离合器操作构件的双轴承卷线器中,容易进行把手组装侧内部的维修。
发明内容
发明1的双轴承卷线器为一种组装在钓竿上,沿着与钓竿的长方向交叉的轴周围将钓线卷取的双轴承卷线器,具有:卷线器本体,卷线用卷筒,把手,旋转传递机构,离合器机构,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连动构件,和离合器切换机构。卷线器本体含有:朝交叉的轴方向隔有间隔且相对向配置的第1、2侧板,连结两侧板的连结构件,覆盖第1侧板的外方地装卸自如地组装在前述第1侧板上的第1侧盖,及装卸自如地组装在第1侧盖上、在与第1侧盖之间具有机构组装空间的机构组装板,该卷线器本体组装在前述钓竿上。卷线用卷筒配置在两侧板之间,旋转自如地组装在卷线器本体上。把手可绕与卷筒的旋转轴心平行的轴自由旋转地组装在卷线器本体上,且从第1侧盖朝外部突出。旋转传递机构是为了将把手的旋转力传递至前述卷筒而设在机构组装空间的机构。离合器机构是设在旋转传递机构的旋转传递路线的途中,可切换成将把手的旋转传递至卷筒的传递状态、及使卷筒成为自由旋转的遮断状态的机构。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是为了将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操作至遮断状态而不会脱落且移动自如地组装在两侧板之间的构件。第2离合品操作构件是为了将离合器机构从遮断状态切换操作至传递状态而与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隔有间隔,不会脱落且移动自如地组装在两侧板之间的构件。连动构件是移动自如地设在机构组装空间,可对于组装在两侧板之间的前述两离合器操作构件自由装卸,且连动两离合器操作构件的构件。离合器切换机构是设在机构组装空间内,与连动构件的移动相连动地移动,且将前述离合器机构切换至传递状态及遮断状态的机构。
在此双轴承卷线器中,为了维修等而将第1侧盖从第1侧板取下的话,机构组装板会与第1侧盖一起从第1侧板被取下。而且,由于第1、2离合器操作构件是不能脱落地组装在两侧板之间,就这样地留在两侧板之间。而且,由于连动构件设在机构组装空间内,所以只要不将机构组装板从第1侧板上取下就不会散落一地。在此,因为将2个操作构件不能脱落地组装在两侧板之间,并且,设置机构组装板且将连动构件设在机构组装空间内,所以即使打开把手组装侧的第1侧盖,离合器操作构件或连动构件也不会分解成很零碎。因此容易进行把手组装侧内部的维修。
发明2的双轴承卷线器是在发明1的双轴承卷线器中,连动构件具有分别卡止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及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的第1、2卡止部。在这种情况下,两离合操作构件通过分别卡止在其卡止部上来连动两离合操作构件。
发明3的双轴承卷线器是在发明2的双轴承卷线器中,前述连动构件,当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被操作至遮断状态一侧时,第1卡止部卡止在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上而移动,且第2卡止部卡止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当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被操作至传递状态一侧时,第2卡止部卡止在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上而移动,且第1卡止部卡止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而朝遮断状态一侧移动。在这种情况,因为是各个的卡止部只卡止各个操作部的结构,所以卡止结构简单。
发明4的双轴承卷线器是在发明1的双轴承卷线器中,在第1侧板上形成卷筒可贯通的开口。在这种情况,即使取下侧盖并从第1侧板一侧装卸卷筒,离合器操作构件或连动构件也不会分解,而容易进行卷筒的装卸操作。
发明5的双轴承卷线器是在发明4的双轴承卷线器中,机构组装板通过螺钉装卸自如地组装在前述第1侧盖上。在这种情况,因为只要通过螺钉将机构组装板固定,所以可以简单地将机构组装板从第1侧板上取下。
发明6的双轴承卷线器是在发明2的双轴承卷线器中,还具有:当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在遮断状态一侧,且第1卡止部在传递状态一侧时,阻止第1侧盖的组装的组装阻止机构。在这种情况,当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及第1卡止部的位置不合时,因为不可将第1侧盖组装在侧板上,所以不会搞错第1离合器构件或连动构件的位置地进行组装。
发明7的双轴承卷线器是在发明1的双轴承卷线器中,还具有将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朝遮断状态侧推迫的第1推迫构件。在这种情况,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因为通过推迫构件始终被推迫在遮断状态一侧,所以即使将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操作至传递状态,操作后也可以复位至遮断状态一侧。因此,当从传递状态朝遮断状态一侧操作第1离合器构件时,无需移动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而可将离合器操作以轻的力量进行。而且,取下第1侧盖且脱离与第2卡止部的卡合时,因为第2离合器始终朝遮断状态一侧移动,所以第1侧盖的组装时,只要注意第1卡止部及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的卡合即可。因此,容易地组装第1侧盖。
发明8的双轴承卷线器是在发明7的双轴承卷线器中,还具有将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朝传递状态一侧推迫的第2推迫构件。在这种情况,取下第1侧盖的话,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也更朝传递姿势一侧推迫,所以不需注意两离合器操作构件的位置而可以组装第1侧盖。
发明9的双轴承卷线器是在发明1的双轴承卷线器中,还具有将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朝传递状态一侧推迫的第1推迫构件。在这种情况,因为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始终朝传递状态一侧推迫,所以将第2操作构件从遮断状态朝传递状态一侧操作时,可以将离合器以轻的力量进行。而且,取下第1侧盖且脱离与第2卡止部的卡合时,因为第2离合器始终朝传递状态一侧移动,所以第1侧盖的组装时,只要注意第1卡止部及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的卡合即可。因此,容易组装第1侧盖。
发明10的双轴承卷线器是在发明1的双轴承卷线器中,还具有:当离合器构件为遮断状态时,连动于把手的线卷取方向的旋转而将离合器机构复位至前述传递状态的离合器复位机构。在这种情况,不只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的操作,也可以利用把手的线卷取方向的操作,将离合器切换至传递状态一侧。
依据本发明,因为将2个操作构件不可脱落地组装在侧板上,并且,设置机构组装板将连动构件设在机构组装空间内,所以即使打开把手组装侧的第1侧盖,离合器操作构件及连动构件也不会散落地分解。因此,易于进行把手组装侧内部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双轴承卷线器的把手及相反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其双轴承卷线器的把手侧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其纵向剖面图。
图4是离合器接合时取下侧盖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离合器断开时取下侧盖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其离合器切换机构的剖面放大图。
图7是离合器切换机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其它实施例相当于图1的图。
图9是其它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图1~图3中,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双轴承卷线器是钓鱼用的圆形卷线器。这种卷线器具有:卷线器本体1,配置在卷线器本体1的侧方的卷线器旋转用把手2,及配置在把手2的卷线器本体1一侧的牵引调整用的轮爪3。
卷线器本体的结构
卷线器本体1是铝合金制的构件,具有:托架5,装卸自如地固定在托架5的两侧方的1对的侧盖6、7,及装卸自如地固定在侧盖7的机构组装板11。在卷线器本体1的内部,介由卷筒轴16旋转自如且装卸自如地组装有卷线用的卷筒12。
托架5具有隔有预定的间隔且相互对向配置的1对侧板8、9,及将这些侧板8、9一体连结的上下的连结部10a、10b。侧板8、9是从卷筒轴方向来看为圆形且内部含有空间的扁平有底状的构件。在侧板9(第1侧板)的中心部稍微上方形成供装卸卷筒12的圆形开口9a。在下侧的连结部10b上一体形成将卷线器组装于钓竿上的竿组装脚4。
如图3所示,在托架5的侧板8、9之间配置有卷筒12,当进行卷线时成为抵接母指的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及供均匀地将钓线卷入卷筒12内的均匀卷线机构18。侧板9上安装有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并且,在托架5及侧盖7之间配置有:供将来自于把手2的旋转力传递至卷筒12及均匀卷线机构18的旋转传递机构19,离合器机构21、供对应于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的操作来控制离合器机构21用的离合器切换机构22,制动卷筒12的牵引机构23,供调整卷筒12旋转时的抵抗力用的抛线控制机构24,及抑制抛线时的齿隙用的离心制动机构25。
侧盖6是由朝外方稍稍凸出地弯曲的扁平有底筒状的金属制的压模加工所形成的构件。侧盖7(第1侧盖)也例如是铝合金制的扁平有底筒状的压模成形品。侧盖7通过2条螺钉13(在第2图中只图标1条)装卸自如地固定在托架5的侧板9上。该螺丝13具有以手转动的头部。因此,侧盖7不需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即可以简单地装卸。
在机构组装板11上组装有离合器切换机构22或旋转传递机构19等的机构。机构组装板11是将组装在内部的各机构可与侧盖7一体装卸地设置的。机构组装板11通过螺钉14装卸自如地固定在侧盖7上。该螺丝14例如为圆头螺丝,并通过工具使其转动。机构组装板11是接触侧板9的外侧面地配置的。
卷筒及卷筒轴的结构
如图3所示,卷筒12在两侧部具有碟状的凸缘部12a,在两凸缘部12a之间具有筒状的卷线胴部12b。卷筒12通过例如锯齿结合而不可旋转地固定在贯通卷线胴部12b的卷筒轴16上。固定方法不限定于锯齿结合,也可以使用键结合或夹板结合等种种的结合方法。
如图3、4所示,卷筒轴16贯通侧板9而朝侧盖7的外方延伸。卷筒轴16通过1对滚珠轴承26a、26b被支撑。卷筒轴16的一端从贯通侧板9固定在侧盖7上的毂部7b朝外方突出。
图3右侧的滚珠轴承26a组装在毂部7b,左侧的滚珠轴承26a组装在侧板8上。中间的滚珠轴承26b如图6所示,组装在形成于机构组装板11上的毂部11b。
在卷筒轴16的卷筒12组装部分的图3右方固定有构成离合器机构21的卡合销21a。卡合销21a,沿着直径贯通卷筒轴16,其两端朝径方向突出。
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如图3所示,以1对的侧板8、9之间的后部配置在卷筒12后方。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是用于将离合器机构21从离合器接合状态切换操作至离合器断开状态,且朝上下方向滑动自如且不可脱落地组装在侧板8、9之间。在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的把手组装侧,贯通侧板9的卡合轴17a通过镶嵌成型而一体形成。该卡合轴17a卡合在离合器切换机构22上。
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是用于将离合器机构21从离合器断开状态切换操作至离合器接合状态而设置的。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可在周方向上自由移动且不可脱落地组装在侧板9的外周面上。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具有贯通形成在侧板9的外周面上的狭缝(未图示)且朝内方延伸的卡合凸部27a,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通过一端卡止在侧板9上且另一端卡止在卡合凸部27a上的螺旋弹簧28而朝离合器遮断一侧推迫。
旋转传递机构的结构
旋转传递机构19具有把手轴30,组装于把手轴30上的主齿轮31,及啮合在主齿轮31上的筒状的小齿轮32。把手轴30旋转自如地组装在侧板9及侧盖7上,通过滚筒型的单向离合器86及爪式的单向离合器87禁止放线方向的旋转(逆转)。
单向离合器87如图4所示,具有不可旋转地组装在把手轴30上的棘轮88,及摆动自如地组装在机构组装板11上的棘轮爪89。在棘轮88的外周部,呈大致平行四边形状突出形成的棘轮齿88a朝周方向隔有间隔地配置,棘轮爪89通过啮合在棘轮齿88a上来禁止把手轴30的放线方向的旋转。棘轮爪89在先端部具有将棘轮88从两侧挟住的控制片89a。控制片89a在朝线卷取方向的旋转时使棘轮爪89从棘轮88离开,且在朝放线方向的旋转时使其接近。
主齿轮31如图3所示,旋转自如地组装在把手轴30上,并介由把手轴30及牵引机构23连结。牵引机构23具有:轮爪3、使通过轮爪3朝主齿轮31的压接力变化的牵引板35、配置在轮爪3及单向离合器86之间的调节用的碟形弹簧36、及被挟在碟形弹簧36及轮爪3之间的牵引垫片37。牵引垫片37是为含有钼的尼龙制垫片形状的构件,其外周部卡合且嵌入于轮爪3。内周部形成内径比把手轴30的外径大的孔。
小齿轮32如图6所示,是从侧板9的外方朝内方延伸,且在中心贯通有卷筒轴16的筒状构件,并朝轴方向移动自如且旋转自如地组装在卷筒轴16上。在小齿轮32的左端部形成啮合在卡合销21上的啮合槽32a。通过该啮合槽32a及卡合销21a构成离合器机构21。而且,在中间部形成颈部32b,且在右端部形成啮合在主齿轮31上的啮合齿轮部32c。
离合器切换机构的结构
离合器切换机构22如图4-图7所示,具有卡合在卡合轴17a上的离合器板(连动构件的一例)55,卡合在离合器板55上且以卷筒轴16为中心转动的离合器凸轮56,及通过离合器凸轮56沿着卷筒轴16方向移动的离合器轭架57。而且,离合器切换机构22具有连动于卷筒12的线卷取方向的旋转使处于离合器断开状态的离合器机构21朝离合器接合状态复位的离合器复位机构58。
离合器板55是形成扇形的金属制的板状构件,通过形成于机构组装板11上的导引部(未图示)导引至旋转方向。在离合器板55的一端形成第1卡止部55a。第1卡止部55a连动于朝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的下方的移动且使离合器板55朝图4中逆时针旋转移动地延伸至接触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的卡合轴17a的下端的位置。该第1卡止部55a在离合器板55在图4所示的离合器接合位置、且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在图5所示的离合器断开位置时,跨在卡合轴17a之上。因此,当侧盖7的组装时,侧盖7相对于侧板9浮起。由此,当离合器板55及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不在正常的关系位置时,可以阻止侧盖7的组装。
在离合器板55的另一端,形成第2卡止部55b。第2卡止部55b在可接触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的卡合凸部27a的图4右面的位置朝径方向外方延伸。而且,在另一端侧内侧形成卡止在离合器凸轮56上的U字状的第3卡止部55c(图7)。离合器板55连动于离合器凸轮56而绕卷筒轴16转动,并且,连动于向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的下方的操作朝离合器断开状态一侧转动,且相对于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的图4中顺时针方向的移动朝离合器接合状态一侧转动。
离合器凸轮56是例如聚缩醛树脂等合成树脂制的大致连杆状的构件,且绕卷筒轴16转动自如地组装在形成于机构组装板11的毂部11b的外周面上。离合器凸轮56通过螺栓固定在毂部11b先端的按压板60防止脱落。在按压板60上,使将离合器轭架57导引至卷筒轴方向的1对导引部60a、60a曲折地形成。
在离合器凸轮56的外侧面上隔着卷筒轴16的相对向的位置形成1对倾斜凸轮56a、56a。而且,形成邻接倾斜凸轮56a、56a且收纳离合器轭架57的倾斜凸轮57b、57b(后述)的凹部56b、56b。在离合器凸轮56的外周部形成卡合在离合器板55的第3卡止部55c上的卡合销56c。而且,在离合器凸轮56的外周部上形成突出部56d,且在该突出部56d的机构组装板11侧摆动自如地组装构成离合器复位机构58的复位构件59。突出部56d如图6所示,具有可埋入机构组装板11及侧盖7之间的间隙的厚度。在突出部56d上,与卷筒轴平行地形成可插入连结销63的连结孔56e。
连结销63是例如混入玻璃纤维的聚缩醛树脂等合成树脂制的构件,且为附有将复位构件59摆动自如地连结的锷63a的销。锷63a是配置成被机构组装板11及复位构件59挟住,由此防止连结销63的脱落。
如此地将突出部56d设成可埋入间隙的厚度,并通过以突出部56d及机构组装板11挟住复位构件59,即使负荷作用在复位构件59,离合器凸轮56也不易变形,且复位构件59也不易浮起。
离合器轭架57相对向地配置在离合器凸轮56的轴方向外方。离合器轭架57通过将卷筒轴16挟在机构组装板11及侧盖7之间而立设的2条的导引部60a、60a被导引,且朝卷筒轴16方向移动自如。而且,通过在侧盖7及离合器轭架57之间呈压缩状态配置在导引部60a、60a的外周侧的螺旋弹簧61朝轴方向内方(图6中左方)推迫。
离合器轭架57形成卡合在小齿轮32的颈部32b上的半圆弧状的卡合部57a。在离合器轭架57的与离合器凸轮56相对向的侧面形成跨在倾斜凸轮56a、56a上的倾斜凸轮57b、57b,且离合器凸轮56朝图4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将倾斜凸轮57b、57b跨在倾斜凸轮56a、56a上的话,离合器轭架57移动至图6中右方的离合器断开位置。而且,倾斜凸轮57b、57b从倾斜凸轮56a、56a下降的话,通过螺旋弹簧61推迫而复位至离合器接合位置。连动于此离合器轭架57的移动而使小齿轮32朝卷筒轴方向移动,并使离合器机构21切换至离合器断开状态及离合器接合状态。
离合器复位机构58具有:连动于把手2而转动的棘轮88,连动于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而转动的离合器凸轮56,摆动自如地连结在离合器凸轮56上的复位构件59,摆动自如地连结复位构件59及离合器凸轮56的连结销63,以及推迫复位构件59的套环弹簧62。
复位构件59是不锈钢合金等金属制的板状构件,通过连结销63摆动自如地连结在离合器凸轮56上。复位构件59通过离合器凸轮56的转动移动至接触棘轮88的棘轮齿88a的卡合位置(图5)及从那远离的远离位置(图4)。在复位构件59的先端,折曲地形成接触在棘轮齿88a的卡合爪59a,及导引至形成于机构组装板11的细长引导沟11c的导引爪59b。在其基端形成通过连结销63摆动自如地连结在离合器凸轮56上的连结孔59c,及卡止套环弹簧62用的卡止孔59d。
套环弹簧62由一端卡止在复位构件59上、另一端转动自如地卡止在机构组装板11上的螺旋弹簧所组成。套环弹簧62将复位构件59分为卡合位置及非卡合位置2个位置而推迫,并将复位构件59保持在两位置。而且,套环弹簧62介由复位构件59将离合器凸轮56保持在离合器接合位置及离合器断开位置。
在该离合器复位机构58中,通过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的按压操作使离合器机构21成为离合器断开状态的话,离合器凸轮56朝逆时针方向转动,复位构件59从图4所示的非卡合位置向图5所示的接触棘轮齿88a的卡合位置前进。这时,复位构件59直至套环弹簧62超过死点为止,抵抗套环弹簧62的推迫力并导引导引爪59b至引导槽11c的外侧的缘并朝棘轮88前进,超过死点的话,朝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导引至引导槽11c的内侧的缘并移动至卡合位置。
此复位构件59在卡合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把手2的操作使把手轴30朝线卷取方向旋转的话,复位构件59的卡合爪59a通过棘轮齿88a被按压且复位至非卡合位置。与此同时,离合器凸轮56朝图5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将离合器机构21复位至离合器接合状态。
离心制动机构的结构
离心制动机构25如图6所示,具有:不可旋转地组装在卷筒轴16上的合成树脂成形品所组成的制动器安装台70,在制动器安装台70上呈放射状立设的6条导引轴71,分别移动自如地组装在导引轴71上的6个制动器套筒72,及配置在制动器套筒72的外周侧的制动器管73。
制动器安装台70是合成树脂制的圆板状构件,在其圆周方向的6处形成收容制动器套筒72用的凹部70a。呈放射状地立设在此凹部70a的导引轴71是一体形成。
双轴承卷线器的动作
当进行钓鱼时,将离合器操作构件17朝下方按压的话,卡合轴17a按压第1卡止部55a,离合器板55朝图4中逆时针方向移动。离合器板55转动的话,离合器凸轮56与其连动地朝逆时针方向转动,而配置在图5所示的离合器断开位置。而且,离合器轭架57朝图6中右方的离合器断开位置移动。而且,第2卡止部55b接触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的卡合凸部27a。其结果构成离合器机构21的小齿轮32朝轴方向外方移动,成为离合器断开状态。在离合器断开状态,卷筒12成为自由旋转状态,进行抛线时通过钓饵的重量使钓线从卷筒12无阻碍地放出。
钓饵入水时,将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朝前方按压的话,卡合凸部27a按压第2卡止部55b而使离合器板55朝图4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离合器板55朝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话,离合器凸轮56朝同方向转动,且离合器轭架57通过螺旋弹簧61的推迫力朝离合器接合位置移动,而使离合器机构21成为离合器接合状态。因此,把手2的旋转传递至卷筒12,使卷筒12朝线卷取方向旋转。
一方面,即使将把手2朝线卷取方向旋转仍为离合器接合状态。将把手2朝线卷取方向旋转的话,棘轮88朝线卷取方向(图5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棘轮爪89通过控制片89a的作用朝棘轮88的外方摆动。其结果,当线卷取时棘轮爪89变成不接触棘轮88,而线卷取时变得不会有因两者的接触所产生喀嗒声。而且,棘轮88朝线卷取方向旋转的话,棘轮齿88a抵接复位构件59先端的卡合爪59a,并将复位构件59朝后方按压。如此的话,复位构件59越过套环弹簧62的死点而后退,且通过套环弹簧62朝非卡合位置一侧推迫。离合器凸轮56连动于此移动朝图5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离合器轭架57通过螺旋弹簧61朝离合器接合位置移动,且离合器机构21成为离合器接合状态。因此,把手2的旋转传递至卷筒12,使卷筒12朝线卷取方向旋转。
把手轴30朝线卷取方向旋转的话,其旋转传递至均匀卷线机构18,钓线均匀地被卷入卷筒12。
当取出卷筒12的话,取下2条的螺丝13。而且,将侧盖7从托架5的侧板9取下。这时,机构组装板11因为固定在侧盖7,所以旋转传递机构19及离合器切换机构22不会散落。在此状态下,可以从侧板9的开口9a取出卷筒12。而且,离心制动机构25的移动构件的制动力的调整也是可能的。
在此实施例中,因为将2个离合器操作构件17、27不可脱落地组装在侧板9,并且,设置机构组装板11而将离合器板55设置在机构组装空间内,所以即使打开把手组装侧的侧盖7,离合器操作构件17、27及离合器板55也不会散落地分解。因此,易于进行把手组装侧内部的维修。
第2实施例
在前述第1实施例中,说明了圆形的双轴承卷线器的例,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低阻力形的非圆形的双轴承卷线器。
在图8及图9中,依据第2实施例的双轴承卷线器具有:卷线器本体101,配置在卷线器本体101的侧方的卷筒旋转用把手102,及配置在把手102的卷线器本体101一侧的牵引调整用的轮爪103。
卷线器本体101是合成树脂的构件,具有:托架105、装卸自如地固定在托架105的两侧方的第1侧盖106和第2侧盖(未图示)、及装卸自如地固定在第2侧盖的机构组装板111。卷筒112旋转自如且装卸自如地组装在卷线器本体101的内部。
托架105具有隔有预定间隔且相互对向地配置的1对侧板108、109、及将这些侧板108、109一体连结的上下的连结部110a、110b。侧板108、109是内部具有空间的构件。在侧板109的中心部稍微上方形成装卸卷筒112用的开口109a。在下侧的连结部110b敛缝固定有将卷线器安装在钓竿上用的竿组装脚104。
除了离合器切换机构122之外的其它机构,因为与前述实施例为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17朝上下移动自如且不可脱落地组装在卷线器本体101的后部。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127朝前后移动自如且不可脱落地组装在侧板109的内侧面。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17具有卡合轴117a,并使形成于离合器板155的第1卡止部155a卡止在卡合轴117a上。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127通过螺旋弹簧161朝离合器接合方向推迫。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127通过按压板160朝前后移动自如地组装在组装于侧板109上的导引板163上。螺旋弹簧161卡止在按压板160上。而且,按压板160卡止在离合器板155的第2卡止部155b上。按压板160的前后两端是曲折的,且前侧的端部上卡止有螺旋弹簧161,后侧的端部的前面上卡止有第2卡止部155b。其它的离合器切换机构122的结构因与前述实施例同样而省略说明。
如此结构的双轴承卷线器中,将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17朝下方按压的话,离合器板155朝图9中逆时针方向转动而成为离合器断开状态。如此的话,通过第2卡止部155b使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127朝离合器断开位置一侧移动。而且,将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127从离合器断开位置朝前方按压的话,第2卡止部155b被按压使离合器板155朝离合器接合位置一侧转动而成为离合器接合状态。而且,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17通过第1卡止部155a被按压而朝离合器接合位置一侧上升。
即使如此结构的双轴承卷线器,也可以获得与前述实施例同样效果。
其它实施例
(a)在前述实施例中,离合器凸轮虽朝卷筒轴方向转动,但含有由朝卷筒轴的径方向移动而离合卷筒轴型的离合器切换机构的双轴承卷线器也适用于本发明。
(b)在前述实施例中,虽以无计数器的双轴承卷线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附有计数器的双轴承卷线器也适用于本发明。
(c)在前述2个实施例中,虽将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朝单一方向推迫,但进一步将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朝与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27不同方向推迫也可以。如此地推迫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17的话,当将侧盖7组装在侧板9上时,不需注意两离合器操作构件17、27的位置,使侧盖7的组装变得容易。
(d)在前述2个实施例中,虽为使两离合器操作构件及两卡止部只朝单一方向卡止的结构,但将一方的卡止部相对于一方的离合器操作构件在双方向上卡止的结构也可以,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不在正常的位置关系时阻止组装的结构的话,侧盖的组装会变得更容易。

Claims (10)

1.一种双轴承卷线器,是组装在钓竿上,沿着与钓竿的长方向交叉的轴周围,将钓线卷取的双轴承卷线器,其特征为,具有:
卷线器本体,含有:朝前述交叉的轴方向隔有间隔且相对向配置的第1、2侧板,连结前述两侧板的连结构件,覆盖前述第1侧板的外方地装卸自如地组装在前述第1侧板上的第1侧盖,及装卸自如地组装在前述第1侧盖上、与前述第1侧盖之间具有机构组装空间的机构组装板,该卷线器本体组装在前述钓竿上;
卷线用卷筒,配置在前述两侧板之间,旋转自如地组装在前述卷线器本体上;
把手,可绕与前述卷筒的旋转轴心平行的轴自由旋转地组装在前述卷线器本体上,且从前述第1侧盖朝外部突出;
旋转传递机构,将前述把手的旋转力传递至前述卷筒,设在前述机构组装空间;
离合器机构,设在前述旋转传递机构的旋转传递路线的途中,可切换成将前述把手的旋转传递至前述卷筒的传递状态、及使前述卷筒成为自由旋转的遮断状态;
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将前述离合器机构从前述传递状态切换操作至前述遮断状态,不会脱落且移动自如地组装在前述两侧板之间;
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将前述离合器机构从前述遮断状态切换操作至前述传递状态,与前述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隔有间隔,不会脱落且移动自如地组装在前述两侧板之间;
连动构件,移动自如地设在前述机构组装空间,可对于组装在前述两侧板之间的前述两离合器操作构件自由安装和拆卸,且连动前述两离合器操作构件;
离合器切换机构,设在前述机构组装空间内,与前述连动构件的移动相连动地移动,将前述离合器机构切换至传递状态及遮断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卷线器,其特征为,前述连动构件具有分别卡止前述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及前述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的第1、2卡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卷线器,其特征为,
前述连动构件,
当前述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被操作至前述遮断状态一侧时,前述第1卡止部卡止在前述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上而移动,且前述第2卡止部卡止前述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
当前述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被操作至前述传递状态一侧时,前述第2卡止部卡止在前述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上而移动,且前述第1卡止部卡止前述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而朝前述遮断状态一侧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卷线器,其特征为,在前述第1侧板上形成前述卷筒可贯通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承卷线器,其特征为,前述机构组装板通过螺钉装卸自如地组装在前述第1侧盖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卷线器,其特征为,还具有:当前述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在前述遮断状态一侧,且前述第1卡止部在前述传递状态一侧时,阻止前述第1侧盖的组装的组装阻止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卷线器,其特征为,还具有将前述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朝遮断状态一侧推迫的第1推迫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承卷线器,其特征为,还具有将前述第1离合器操作构件朝传递状态一侧推迫的第2推迫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卷线器,其特征为,还具有将前述第2离合器操作构件朝传递状态一侧推迫的第1推迫构件。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卷线器,其特征为,还具有:当前述离合器构件为遮断状态时,连动于前述把手的线卷取方向的旋转而将前述离合器机构复位至前述传递状态的离合器复位机构。
CNB011331666A 2000-09-18 2001-09-18 双轴承卷线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4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81785A JP2002084936A (ja) 2000-09-18 2000-09-18 両軸受リール
JP281785/00 2000-09-18
JP281785/2000 2000-09-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4493A CN1344493A (zh) 2002-04-17
CN1196403C true CN1196403C (zh) 2005-04-13

Family

ID=1876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316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403C (zh) 2000-09-18 2001-09-18 双轴承卷线器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598817B2 (zh)
EP (1) EP1188374B1 (zh)
JP (1) JP2002084936A (zh)
KR (1) KR100722537B1 (zh)
CN (1) CN1196403C (zh)
AT (1) ATE274803T1 (zh)
DE (1) DE60105242T2 (zh)
MY (1) MY119107A (zh)
SG (1) SG105512A1 (zh)
TW (1) TW5156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9601A (zh) * 2017-10-25 2019-05-03 株式会社岛野 离合器操作部和双轴承渔线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45549B1 (ko) * 2006-07-04 2007-08-02 (주)주호상사 플라이 릴
KR100809444B1 (ko) * 2006-12-13 2008-03-06 (주)주호상사 플라이 릴
US7798439B2 (en) * 2008-04-08 2010-09-21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eel
MY164166A (en) * 2010-09-02 2017-11-30 Shimano Kk Dual-bearing reel
JP5746841B2 (ja) * 2010-09-22 2015-07-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US8777146B2 (en) 2012-01-27 2014-07-15 Shimano Inc. Dual-bearing reel
JP6198421B2 (ja) * 2013-03-15 2017-09-20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釣り用リールの爪歯車
CN104186442B (zh) * 2014-02-27 2016-04-13 南昌桃源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复位的渔线轮离合机构
JP6368525B2 (ja) * 2014-04-16 2018-08-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操作部材
US9888678B1 (en) * 2015-04-28 2018-02-13 W.C. Bradley/Zebco Holdings, Inc. Kick lever assembly for bait cast reel
JP6804831B2 (ja) * 2015-07-14 2020-12-2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両軸受型リール
JP6831194B2 (ja) * 2016-09-01 2021-02-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ロータ駆動部防水構造および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0985A (en) * 1969-07-16 1972-06-20 Ryobi Seisakusho Kk Fishing reel
JPS6119659Y2 (zh) * 1981-02-09 1986-06-13
US4905930A (en) 1985-07-22 1990-03-06 Zebco Corporation Bait casting fishing reel
US5222995A (en) * 1988-12-09 1993-06-29 Shimano, Inc. Fishing reel with seesaw operating clutch control member
JPH03129069U (zh) * 1990-04-11 1991-12-25
US5158245A (en) * 1991-02-05 1992-10-27 Abu Garcia Produktion Ab Fishing reel of the multiplier type
JP2966583B2 (ja) 1991-06-27 1999-10-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
JPH0520564U (ja) 1991-08-26 1993-03-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
US5598983A (en) * 1993-05-25 1997-02-04 Shimano Inc. Baitcasting reel having a clutch mechanism for transmitting a drive from a handle to a spool
JP3438963B2 (ja) * 1994-10-17 2003-08-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9601A (zh) * 2017-10-25 2019-05-03 株式会社岛野 离合器操作部和双轴承渔线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05512A1 (en) 2004-08-27
TW515698B (en) 2003-01-01
MY119107A (en) 2005-03-31
DE60105242D1 (de) 2004-10-07
US20020033426A1 (en) 2002-03-21
DE60105242T2 (de) 2005-09-15
EP1188374A1 (en) 2002-03-20
ATE274803T1 (de) 2004-09-15
KR20020021983A (ko) 2002-03-23
JP2002084936A (ja) 2002-03-26
EP1188374B1 (en) 2004-09-01
CN1344493A (zh) 2002-04-17
US6598817B2 (en) 2003-07-29
KR100722537B1 (ko) 2007-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6403C (zh) 双轴承卷线器
US6412721B2 (en) Spinning-reel reciprocating device
EP2260700A1 (en) Spinning Reel Drag Switch Device
TWI637690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小齒輪及雙軸承捲線器
CN104430229B (zh) 双轴承渔线轮
TWI638604B (zh) 雙軸承捲線器及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合機構
CN1231119C (zh) 钓鱼用卷线器的密封结构
TW200819044A (en) Spinning reel
EP1500330A1 (en) Dual-bearing reel
CN103907577A (zh) 双轴承绕线轮
US9282731B2 (en) Dual-bearing reel spool braking device
KR102228645B1 (ko) 낚시용 릴의 롤러 클러치 및 스피닝 릴
CN1740584A (zh) 旋转式绕线轮的单向离合器
CN100346692C (zh) 钓鱼绕线轮的传动装置
JP5855954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CN1504084A (zh) 钓鱼绕线轮的部件
CN1640250B (zh) 旋压式绕线轮的摆动机构
EP1425965B1 (en) Spool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spinning reel
CN102106335B (zh) 旋压式绕线轮的卷筒
CN1286365C (zh) 绕线轮导环反转装置
CN1498532A (zh) 旋转绕线轮的转子
CN104798747A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平整绕线机构
JP374743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遠心制動装置
CN1239076C (zh) 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
CN1397163A (zh) 旋转卷线器的转子限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