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60194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60194A
CN118160194A CN202180103245.5A CN202180103245A CN118160194A CN 118160194 A CN118160194 A CN 118160194A CN 202180103245 A CN202180103245 A CN 202180103245A CN 118160194 A CN118160194 A CN 118160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motor frame
motor
press
c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32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西善彦
园田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8160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601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机,包括:控制基板,上述控制基板安装有具有开关元件的功率电路;电动机,上述电动机由上述控制基板驱动;电动机框架,上述电动机框架对上述电动机进行收容;罩,上述罩与上述电动机框架一起将上述控制基板覆盖;以及散热器,上述散热器固定于上述电动机框架。上述电动机框架、上述罩和上述散热器是金属制的,在上述电动机框架或上述散热器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爪部,在上述罩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分别供三个上述爪部压入并接触的至少三个压入面,三个上述爪部以上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为中心并配置在同一半径上,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爪部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以现有的发动机为代表的旋转电机中,特别是在将包括罩、连接器以及安装有控制电路部件和功率电路部件的控制基板在内的控制装置配置于与电动机的输出轴相反的相反面的旋转电机中,需要设定屏蔽件,以防止由安装于控制基板的电子部件产生的电磁噪声的外部辐射或内部侵入的电磁噪声。具体而言,需要以将控制基板覆盖的方式设置金属制的罩,并且使罩与电动机框架电接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另外,作为本发明所记载的电磁噪声的影响,外部辐射是作为对旋转电机的周边设备(例如,无线电等)产生影响、使性能降低的噪声而规定有辐射量,并且被评价为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内部侵入是施加规定量的电磁噪声,确认在产品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动作的能力,并且被评价为电磁易感性(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在此,将电磁故障(EMI)和电磁易感性(EMS)合起来定义为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以下,记载为EMC性能。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20-1677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20-781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在将具有罩和连接器且包括安装有控制电路部件和功率电路部件的控制基板在内的控制装置配置于与电动机的输出轴相反的相反面的旋转电机中,针对由安装于控制基板的电子部件,例如CPU、驱动器IC、开关元件等产生的电磁噪声,对EMC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应对该要求,记载了以将控制基板覆盖的方式设置金属制的罩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为了实现EMC性能的提高和控制基板的稳定化,需要用罩和电动机框架将控制基板覆盖,并强化罩与电动机框架之间的电接触。
在现有装置所记载的旋转电机中,针对相对于大致圆筒形状的电动机配置于与输出轴相反的相反面的控制装置,从提高材料成品率、电子部件的安装率的目的出发,控制基板大多采用以四边形为基础的多边形。连接器以取出方向的自由度为优先,并配置于控制基板的端部。通过将功率电路部件配置在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背面,电源线的处理变得顺畅,因此,采用L型的电动机框架。
通常,电动机以电动机框架的输出轴为基准进行组装,但是在L型的电动机框架的情况下,由于控制装置的组装基准与电动机不同,因此,容易产生罩组装时的位置偏移,罩与电动机框架的电接触容易变得不稳定,存在EMC性能变得不稳定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结构中,在金属制的罩的侧面设置有具有卡合孔的安装部,与电动机框架侧的卡合突部卡合并固定。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在使罩的卡合孔与电动机框架的卡合突部位置对齐的状态下,从侧面使用夹具来使罩侧变形并卡合,但是需要在方向不同的侧面的卡合部中实施同样的工序,存在组装工时增多的技术问题。另外,由于使罩变形并卡合,因此,罩表面的表面处理有可能会剥落。在这种情况下,在要求耐腐蚀性的使用环境中,从罩表面的表面处理剥落的部位开始产生罩的腐蚀,耐腐蚀性能有可能会降低,罩的保持力会降低。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需要根据需要,用密封剂对卡合部进行浇注。
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现有结构中,记载了在电动机框架侧设置有多个壁部来进行罩的定位。由于罩与电动机框架的压入固定是对称配置的一个方向(X方向)的壁部,因此,另一个方向(Y方向)会产生间隙。在这种情况下,在罩和电动机框架组装时,针对位置偏移,尽管一个方向(X方向)被定位,但针对一个方向(X方向)以外的外力会产生罩的位置偏移,壁部的接触面积也会有减少的可能性。假设,在另外的方向(Y方向)上追加了同样对称的壁部的情况下,当在X、Y方向上过盈量产生偏差时,有可能会产生罩的位置偏移。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能够使罩与电动机框架或散热器的电接触稳定,并且能够提高EMC性能。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旋转电机包括:控制基板,上述控制基板安装有具有开关元件的功率电路;电动机,上述电动机由上述控制基板驱动;电动机框架,上述电动机框架对上述电动机进行收容;罩,上述罩与上述电动机框架一起将上述控制基板覆盖;以及散热器,上述散热器固定于上述电动机框架。上述电动机框架、上述罩和上述散热器是金属制的。在上述电动机框架或上述散热器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爪部。在上述罩的内表面设置有分别供三个上述爪部压入并接触的至少三个压入面。三个上述爪部以上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为中心并配置在同一半径上,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爪部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
发明效果
在本公开中,电动机框架或散热器的金属制的爪部与金属制的罩的压入面分别接触,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爪部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由此,由于罩平衡性良好地对电动机框架或散热器进行保持,因此,罩与电动机框架的接触压力稳定。因而,电动机框架或散热器与罩具有电触点,并且能够实现EMC性能的提高和EMC性能的稳定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动马达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电动马达的电动机框架的爪部的立体图。
图3A示出图1的罩与电动机框架的连接结构。
图3B是示出图3A的罩的形状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爪部和基板接触平面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动马达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A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动马达的罩与电动机框架的连接结构。
图6B是示出图6A的罩的形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图5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同一或同样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符号。
图1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电机。作为旋转电机,可以考虑内转子型的发电电机、电动马达等,但在实施方式1中,以电动马达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电动马达100的剖视图。电动马达100包括具有控制基板4的控制单元1和由控制基板4驱动的电动机2。电动机2是多相绕组。电动机2在内部由转轴(输出轴)21、转子22、定子23构成。转子22在其周围配置有多对永磁体。在定子23中配置有多相的绕组24。多相的绕组24卷绕安装于绕线管24a、24b。
在图1中,在绕组24的端部的上部附近配置有环状的端子部28。终端部28与绕组24的端部连接,并且朝向控制单元1延伸。另外,在转轴21的上端侧(控制单元1侧)配置有用于使转轴21旋转的轴承26a。在转轴21的下端侧配置有用于使转轴21旋转的轴承26b。另外,图1的轴承26a配置于散热器27的中央。散热器27压入固定于电动机框架25。散热器27配置在电动机2与控制单元1之间,并且还具有用于电动机2的内容物的盖的作用。对电动机2进行收容的电动机框架25是将这些部位内置的结构。另外,散热器27采用的是被压入固定于电动机框架25,但也可以不必被压入固定。散热器27通过压入固定于电动机框架25,散热器27的热量容易传递到电动机框架25,因此,散热性变得更高。
控制单元1配置于与电动机2的转轴21相反的相反面。控制单元1具有:用于内置于罩6的控制电路和功率电路安装的控制基板4;以及配置于控制基板4的端部4a的连接器5a、5b。在控制基板4上安装有多个电子部件,特别是在控制电路上安装有CPU 30、驱动器IC34,在功率电路上安装有开关元件31、分流电阻32、电容器33、扼流圈(未图示)等。如图2所示,控制基板4通过螺钉55固定于电动机框架25的基板接触平面25d1~25d6。从连接器5a、5b输入的电源、信息经过端子,连接器5a、5b连接在安装有控制电路和功率电路的控制基板4的上方。从电动机2的绕组24的端部延伸出的电动机端子28a朝向控制基板4延伸,并且在控制基板4的侧方与功率电路连接。由此,向电动机2的绕组24供给电流而使转轴21旋转。在本实施方式1中,罩6与电动机框架25一起将控制基板4覆盖。罩6和电动机框架25是金属制的,作为罩6和电动机框架25的材料,例如使用ADC(铝压铸)等铝材。
在控制基板4的功率电路上安装有例如开关元件31、分流电阻32等发热元件、电容器33、扼流圈(未图示)以及其他的电子部件。在功率电路的下方配置有散热用的散热器27。另外,散热器27是金属制的,使用高热传导率的材料,例如ADC等铝材。为了确保发热元件与散热器27的绝缘性,需要在发热元件与散热器27之间设置规定的间隙。在该间隙中设置散热件35,将在发热元件中产生的热量经由散热件35向散热器27散热。
在控制基板4上安装有许多电子部件,特别是在控制电路上安装有CPU 30和驱动器IC 34,在功率电路上安装有开关元件31。从这些所安装的电子部件产生电磁噪声。在此,经由对控制基板4进行固定的螺钉55来将控制电路内的GND与电动机框架25连接,并且罩6与电动机框架25具有电触点,进而通过将电动机框架25固定于连接对象构件(未图示),将连接对象部件和GND设为相同电位。由此,能够抑制电磁噪声的产生,满足对EMC性能的要求。
在此,对罩6与电动机框架25具有电触点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示出了实施方式1的爪部的形状。图3A示出了实施方式1的罩6与电动机框架25的连接结构,图3B示出了罩6的形状。
如图2所示,在电动机框架25上设置有三个爪部25a、25b、25c。三个爪部25a~25c以电动机2的转轴21为中心并配置在同一半径上,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爪部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具体而言,三个爪部25a~25c设置在距转轴21的中心O相同距离的位置处。
另外,为了将控制基板4固定于电动机框架25,在电动机框架25内侧的周缘设置有基板接触平面25d1~25d6。
在从转轴21的中心O到各爪部25a~25c描画假想线(图3A的点划线)时,相邻的爪部25a与爪部25b所成的角度θ1、相邻的爪部25b与爪部25c所成的角度θ2、相邻的爪部25c与爪部25a所成的角度θ3都小于180度。在本实施方式1中,角度的大小按照角度θ2、角度θ1、角度θ3的顺序增大(角度θ2>角度θ1>角度θ3)。另外,角度θ1~θ3的下限值也取决于罩6的形状,但是理想的是90度以上。
如图3B所示,在罩6的内表面设置有分别供爪部25a~25c压入并接触的压入面6a~6c。压入面6a设置于与爪部25a对应的罩6的内表面,压入面6b设置于与爪部25b对应的罩6的内表面,压入面6c设置于与爪部25c对应的罩6的内表面。
另外,对罩6的包括压入面6a~6c在内的内表面实施导电性的表面处理。对包括罩6的比内表面更靠外侧的外表面在内的表面实施树脂的电镀涂装的表面处理。
另外,控制基板4为了缩短连接器5与电动机端子28a的连接距离,需要将控制基板4的端部4a与连接器5连接,将控制基板4的侧部4b与电动机端子28a连接,并将功率电路安装在电动机2的背面,将控制电路安装在功率电路与连接器5之间。
另外,为了从降低成本的目的出发提高成品率,控制基板4的形状成为包括电动机2的圆形在内的多边形,因此,理想的是,电动机框架25的爪部25a~25c在电动机2的圆周上配置于与控制基板4的距离接近的部位。但是,在将爪部配置于电动机2的下方的情况下,由于电动机2的沿着转轴21的方向的高度变大,有可能会使装设性恶化。因此,理想的是,将爪部配置在不影响电动机2的高度的位置处。具体而言,理想的是,在将罩6和电动机框架25密封的密封面29附近形成爪部25a~25c。在本实施方式1中,密封面29设置于电动机框架25的外缘,爪部25a~25c设置于电动机框架25,并且配置于比密封面29更靠内侧的位置。在密封面29中,为了防止罩6与电动机框架25之间的浸水,将罩6与电动机框架25的间隙中涂布有硅酮类粘接剂。
三个压入面6a~6c呈朝向罩6的外侧凹陷的曲面形状。另外,三个爪部25a~25c呈朝向电动机框架25的外侧凹陷的曲面形状。压入面6a与爪部25a的接触面、压入面6b与爪部25b的接触面、压入面6c与爪部25c的接触面形成为使各自的法线(图3A的点划线)穿过转轴21的中心O。
另外,各压入面6a~6c的曲率半径比各爪部25a~25c的曲率半径大。
电动机框架25的爪部25a~25c的压入面设定得比基板接触平面25d1~25d6高。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电动机框架25的爪部25c的压入面25c1的高度设定得比基板接触平面25d5的高度高。
在本实施方式1中,包括:控制基板4,上述控制基板4安装有具有开关元件31的功率电路;电动机2,上述电动机2由控制基板4驱动;电动机框架25,上述电动机框架25对电动机2进行收容;罩6,上述罩6与电动机框架25一起将控制基板4覆盖;以及散热器27,上述散热器27固定于电动机框架25。电动机框架25、罩6和散热器27是金属制的,在电动机框架25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爪部25a~25c,在罩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分别供三个爪部25a~25c压入并接触的至少三个压入面6a~6c,三个爪部25a~25c以电动机2的转轴21为中心并配置在同一半径上,并且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爪部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
根据该结构,金属制的电动机框架25的爪部25a~25c与金属制的罩6的压入面6a~6c分别接触,并且角度θ1、θ2、θ3都小于180度。由此,由于罩6平衡性良好地对电动机框架25进行保持,因此,罩6与电动机框架25的接触压力稳定。因此,由于电动机框架25与罩6稳定地具有电触点,因而能够实现EMC性能的提高和EMC性能的稳定化。
在电动机框架25的外缘设置有将罩6与电动机框架25之间密封的密封面29,爪部25a~25c设置于电动机框架25,并且配置于比密封面29更靠内侧的位置。
通常对罩6进行具有绝缘性的表面处理。此时,由于在电动机框架25的比密封面29更靠内侧的位置处设置有罩6的压入面6a~6d,因此,只要不仅对罩6的内表面中的爪部25a~25c与压入面6a~6c的接触面进行表面处理即可,因而能够在确保罩的耐腐蚀性的同时,也确保电动机框架25与罩6的电接触。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将爪部设为三个,将压入面设为三个,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四个以上。
角度的大小按照角度θ2、角度θ1、角度θ3的顺序变大,但角度θ1、角度θ2、角度θ3也可以是相同的角度。即,角度θ1、角度θ2、角度θ3也可以是120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爪部25a~25c配置于比密封面29更靠内侧的位置,但爪部25a~25c的位置不限于此。
由于三个压入面6a~6c中的分别与爪部25a~25c接触的三个接触面形成为使各自的法线(图3A的点划线)穿过转轴21的中心O,因此,罩6与电动机框架25的接触压更稳定,但是接触面的法线也不是必须穿过转轴21的中心O。例如,压入面6a~6c也可以朝向转轴21的延伸方向。
另外,在各压入面6a~6c的曲率半径与各爪部25a~25c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压入面6a~6c和爪部25a~25c的加工偏差,在爪部25a~25c的外侧的面中的例如两个部位处,爪部25a~25c有可能会与压入面6a~6c接触。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各压入面6a~6c的曲率半径比各爪部25a~25c的曲率半径大,因此,压入面6a~6c在爪部25a~25c的中央附近(一个部位处)接触。由此,能够使罩6与电动机框架25的接触压力稳定化。
罩6的压入面6a~6c呈曲面形状,但也可以呈平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压入面6a~6c朝向转轴21的延伸方向。罩6需要通过冲压加工来成形,在压入面6a~6c为曲面的情况下,曲率半径难以进行形状管理,并且容易产生制造误差。因此,通过将罩6的压入面6a~6c设为平面形状,只要对压入面6a~6c与转轴21的距离进行管理即可,因此,能够比较简单地进行加工。
另外,基板接触平面25d1~25d6为了抑制用螺钉55固定控制基板4时的形变,有时在铸造后将25d1~25d6切削加工到同一高度处。通过将电动机框架25的爪部25a~25c的压入面设定得比基板接触平面25d1~25d6高,在不能通过电动机框架25的形状来确保电动机框架25的爪部25a~25c的尺寸精度的情况下,能够在对基板接触平面25d1~25d6进行切削的同一工序中进行加工。由此,不需要追加加工设备,能够在罩6与电动机框架25之间确保稳定的电触点。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如图5所示,在变形例1中,罩6与电动机框架25通过卡扣配合件(嵌合部)60进行卡合。
在本公开的结构中,在电动机框架25的外周形成有朝向外侧突出的外侧爪部25e。另外,在罩6的外周设置有孔部6g。从转轴21的中心O方向观察,孔部6g设置于与压入面6a~6c不同位置的外周面。外侧爪部25e卡合在孔部6g中,罩6的外周与电动机框架25的外周通过卡扣配合连接。
在从罩6的侧面施加外力的情况下,罩6有可能会以转轴21为中心进行旋转。特别是在罩6中使用冲压加工性良好的铁材的情况下,因与电动机框架25的铝材之间的线性膨胀系数(铁材:1.1×10-5/T、铝材:2.1×10-5/T)的差异,存在罩6的保持力在低温时会降低的问题。作为这些的对策,通过在罩6的外周面追加卡扣配合件60,即使在从罩6的侧面施加了外力的情况下,罩6也不会从电动机框架25脱开,而是保持于电动机框架25。
另外,如图5所示,将转轴21的中心O方向上的卡扣配合件60的外侧爪部25e的间隙的尺寸设为L2。如图4所示,该尺寸L2设定为罩6的压入面6a~6c与爪部25a~25c接触的长度尺寸L1以下。由此,即使对罩6施加了外力,也能够确保罩6与电动机框架25的电触点。
综上,在本公开的结构中,能够在罩6与电动机框架25之间确保稳定的电触点,并且能够实现EMC性能的提高和EMC性能的稳定化。
实施方式2。
接着,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但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代替电动机框架25的爪部25a~25c而在散热器27形成爪部27a~27c的结构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2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电动机框架25和散热器27是金属制的,作为电动机框架25和散热器27的材料,使用ADC等铝材。
如图6A所示,在散热器27上设置有三个爪部27a、27b、27c。三个爪部27a~27c以电动机2的转轴21为中心并配置在同一半径上,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爪部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具体而言,三个爪部27a~27c设置于距转轴21的中心O相同距离的位置。
散热器27被压入固定于电动机框架25的内侧。根据该结构,散热器27与电动机框架25能够确保电触点。
在从转轴21的中心O到各爪部27a~27c描画假想线(图6A的点划线)时,相邻的爪部27a与爪部27b所成的角度θ4、相邻的爪部27b与爪部27c所成的角度θ5、相邻的爪部27c与爪部27a所成的角度θ6都小于180度。在实施方式2中,角度θ4、角度θ5、角度θ6的大小相等,并且设为120度。
如图6B所示,在罩6A的内表面设置有分别供爪部27a~27c压入并接触的压入面6d、6e、6f。压入面6d设置于与爪部27a对应的罩6A的内表面,压入面6e设置于与爪部27b对应的罩6A的内表面,压入面6f设置于与爪部27c对应的罩6A的内表面。
三个压入面6d~6f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呈朝向罩6A的外侧凹陷的曲面形状。另外,三个爪部27a~27c呈朝向散热器27的外侧凹陷的曲面形状。压入面6d与爪部27a的接触面、压入面6e与爪部27b的接触面、压入面6f与爪部27c的接触面形成为使各自的法线(图6A的点划线)穿过转轴21的中心O。另外,各压入面6d~6f的曲率半径比各爪部27a~27c的曲率半径大。
在本实施方式2中,散热器27被压入固定于电动机框架25的内侧,爪部27a~27c设置于散热器27,金属制的散热器27的爪部27a~27c与金属制的罩6A的压入面6d~6f分别接触。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爪部27a~27c设置于散热器27,即使将散热器27的爪部27a~27c与罩6A的压入面6d~6f压入固定,也能够隔着散热器27在罩6A与电动机框架25之间确保稳定的电触点。其结果是,能够实现EMC性能的提高和EMC性能的稳定化。
此外,角度θ4、θ5、θ6都相等,并且设为120度。由此,由于罩6A平衡性良好地对散热器27进行保持,因此,罩6A与散热器27的接触压力更稳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将爪部27a~27c设置于散热器27,因此,能够在不改变沿着电动机2的转轴21的方向的电动机2的高度的情况下,将散热器27的爪部27c配置于电动机2的下方。其结果是,能够在不使装设性恶化的情况下实现罩6A的保持力的稳定化。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角度θ4、角度θ5、角度θ6的大小相等,并且设为120度,但角度的大小不限于此,只要相邻的爪部的角度小于180度即可。另外,角度θ4~θ6的下限值也取决于罩6A的形状,但理想的是90度以上。
另外,将爪部27a~27c设为曲面形状,但也可以设为平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也可以对包括罩6的压入面6a~6c、罩6A的压入面6d~f在内的内表面实施导电性的表面处理,对包括罩6、6A的比内表面更靠外侧的外表面在内的表面实施树脂的电镀涂装的表面处理。在要求耐腐蚀性的使用环境中,为了防止罩6、6A与电动机框架25之间的浸水,在罩6、6A与电动机框架25的间隙中涂布有硅酮类粘接剂,但在对罩6、6A的铁材进行表面处理时,需要实施具有导通性的表面处理。在从罩6、6A与电动机框架25的间隙浸水的情况下,因异种材料间的电位差而产生电解腐蚀,存在耐腐蚀性降低的问题。在本公开的结构中,将罩6、6A与电动机框架25的接触面设置于比硅酮类粘接剂的涂布面更靠内侧的位置。由此,通过对罩6的压入面6a~6c或比罩6A的压入面6d~6f更靠外侧的位置实施耐腐蚀性高的树脂的电镀涂装,能够在确保罩6、6A与电动机框架25的电接触的同时,提高罩6、6A的耐腐蚀性。
以上,参照优选实施方式来对本公开的内容进行具体地说明,但根据本公开的基本技术思想和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能够采用各种改变形式。
另外,能够将各实施方式、变形例组合,或是将各实施方式适当地变形、省略。
符号说明
2…电动机;4…控制基板;6、6A…罩;6a、6b、6c、6d、6e、6f…压入面;21…转轴(输出轴);25…电动机框架;25a、25b、25c…电动机框架的爪部;27…散热器;27a、27b、27c…散热器的爪部;31…开关元件;60…卡扣配合件(嵌合部)。

Claims (7)

1.一种旋转电机,包括:
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安装有具有开关元件的功率电路;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由所述控制基板驱动;
电动机框架,所述电动机框架对所述电动机进行收容;
罩,所述罩与所述电动机框架一起将所述控制基板覆盖;以及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于所述电动机框架,
所述电动机框架、所述罩和所述散热器是金属制的,
在所述电动机框架或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爪部,
在所述罩的内表面设置有分别供三个所述爪部压入并接触的至少三个压入面,
三个所述爪部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为中心并配置在同一半径上,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爪部所成的角度小于18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动机框架的外缘设置有将所述罩与所述电动机框架之间密封的密封面,
所述爪部设置于所述电动机框架,并且配置于比所述密封面更靠内侧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被压入固定于所述电动机框架的内侧,
所述爪部设置于所述散热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在与设置有所述压入面的位置不同的位置的外周面上具有孔部,
所述电动机框架在外周具有与所述孔部嵌合的外侧爪部,
在所述电动机的转轴方向上,所述孔部与所述外侧爪部的间隙比所述爪部与所述压入面接触的长度短。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罩的包括所述压入面在内的内表面实施导电性的表面处理,
对包括比所述内表面更靠外侧的外表面在内的表面实施树脂的电镀涂装的表面处理。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三个所述压入面和三个所述爪部呈曲面形状,
三个所述压入面与三个所述爪部的各个接触面形成为使各自的法线穿过所述输出轴的中心,
各所述压入面的曲率半径比各所述爪部的曲率半径大。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三个所述压入面为平面,并且朝向所述输出轴。
CN202180103245.5A 2021-11-05 2021-11-05 旋转电机 Pending CN1181601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40696 WO2023079670A1 (ja) 2021-11-05 2021-11-05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60194A true CN118160194A (zh) 2024-06-07

Family

ID=86240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3245.5A Pending CN118160194A (zh) 2021-11-05 2021-11-05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79670A1 (zh)
CN (1) CN118160194A (zh)
WO (1) WO20230796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93503U (zh) * 1973-12-28 1975-08-06
JPS599063U (ja) * 1982-07-08 1984-01-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炉蓋
JP3247494B2 (ja) * 1993-05-27 2002-01-1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フアンモータケーシング
JP4235681B2 (ja) * 2008-04-04 2009-03-11 真和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カバー
JP2015098837A (ja) * 2013-11-20 2015-05-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モータ
JP2016140147A (ja) * 2015-01-26 2016-08-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6691346B2 (ja) * 2016-04-15 2020-04-28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7222221B2 (ja) 2018-11-06 2023-02-1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制御装置及びモータ装置
JP2020167761A (ja) 2019-03-28 2020-10-0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079670A1 (zh) 2023-05-11
WO2023079670A1 (ja)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8330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device
US994938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008909B2 (en) Motor driving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EP2922092B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1018544B2 (en) Motor
US12003148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13875131B (zh) 旋转电机
CN111133572B (zh) 部件装配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18160194A (zh) 旋转电机
WO2019065037A1 (ja) 部品実装体及び電子機器
US10958124B2 (en) Motor
US20220263381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11033965B (zh) 马达
CN113875133B (zh) 旋转电机
EP4333269A1 (en)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JP7231398B2 (ja) 回転電機
CN114503399B (zh) 马达单元
CN211422965U (zh) 一种贴片式风扇马达的安装结构及贴片式风扇马达
CN114450873B (zh) 马达单元
WO2023007599A1 (ja) 回路接続装置、回転電機装置、及び回路接続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771655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WO2022209766A1 (ja) 電動機
CN117099293A (zh) 旋转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