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32214A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32214A
CN118032214A CN202410444254.6A CN202410444254A CN118032214A CN 118032214 A CN118032214 A CN 118032214A CN 202410444254 A CN202410444254 A CN 202410444254A CN 118032214 A CN118032214 A CN 118032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ealing
mounting plate
plate
ex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442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32214B (zh
Inventor
徐刚
何小进
晏伟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a Suyu Wux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ka Suyu Wux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a Suyu Wux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ka Suyu Wux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442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32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8032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32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32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32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框架和两个气密检测装置;气密检测装置包括上检测工装、下检测工装、下工装安装板、上工装安装板、压合气缸、气密检测仪,框架的内部下端设有下工装安装板,压合气缸固定位于框架的顶部,压合气缸的伸缩杆底部与上工装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气密检测仪固定位于框架内部顶壁与上工装安装板之间;上检测工装固定位于上工装安装板的底部,下检测工装固定位于下工装安装板的顶部。本发明具有适应流道板形变、方便插入流道板的各个腔体管嘴、密封效果好、方便对流道板内部复杂的腔体进行检测、防止流道板挤压损坏、增加流道板良品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在工作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电池过热,甚至会引发火灾等安全问题,因此,制冷是电池包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而电池包制冷板是电池包散热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其主要通过流体循环,将散热液体用流道板流经电池模块,将其热量带走,然后通过外部散热器散发热量,从而使电池保持在一个安全的温度范围内,延长电池寿命,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工作。
流道板是构成电池包制冷板的重要部分之一,它通过构建内部流道,使散热液体在电池模块中均匀流动,从而提高制冷效率。
现有的流道板为塑料制品,而流道板需要进行焊接,在焊接时,会使流道板产生形变,且形变方向与形变量无法准确控制,这就造成原有的检测设备不能有效的对流道板的各个腔体管嘴进行密封,一旦腔体管嘴产生偏移,密封装置下压时,会导致流道板损坏,进而导致不良率增加;
而且现有的流道板检测设备,在检测时,由于不能有效的对流道板的各个腔体管嘴进行密封,因此外围焊接处的气密性容易检测,但是,很难对流道板内部复杂的腔体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具有适应流道板形变、方便插入流道板的各个腔体管嘴、密封效果好、方便对流道板内部复杂的腔体进行检测、防止流道板挤压损坏、增加流道板良品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左侧与内部右侧均设有气密检测装置;
所述框架内部左侧的气密检测装置包括上检测工装、下检测工装、下工装安装板、上工装安装板、四根滑杆、压合气缸、气密检测仪,所述下工装安装板固定位于框架的内部下端,四根所述滑杆分别呈竖直状固定位于下工装安装板的顶部四角处,四根所述滑杆的顶部与框架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工装安装板的四角分别滑移套设于四根滑杆上,所述压合气缸固定位于框架的顶部,所述压合气缸的伸缩杆底部与上工装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密检测仪固定位于框架内部顶壁与上工装安装板之间;
所述上检测工装固定位于上工装安装板的底部,所述下检测工装固定位于下工装安装板的顶部,所述上检测工装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下检测工装包括第二安装板、流道板限位板,所述流道板限位板位于第二安装板的上方,所述流道板限位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与流道板限位板上均设有若干管嘴封堵机构、若干产品泵口封堵机构;
第一安装板底部的每个管嘴封堵机构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块、位移块、第一连接块、内涨挤压装置,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圆柱形槽,所述圆柱形槽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回位弹簧、回位钢珠,所述位移块为竖截面呈“T”形的圆柱体,所述位移块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为顶点位于下方的圆锥体形,所述回位钢珠的下端位于复位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块为竖截面呈“U”形的方形块体,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直径为位移块上端的直径的1.3倍,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底壁开设有第一圆形穿孔,所述第一圆形穿孔的直径为位移块下端的直径的1.3倍,所述位移块的下端插接于第一连接块的第一圆形穿孔内,所述位移块的上端位于第一连接块内部,所述内涨挤压装置固定位于位移块的底部;
所述第一固定块底部开设有第一圆环形槽,所述第一圆环形槽内设有若干第一滚珠,所述位移块的上端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圆环形槽,所述第二圆环形槽内设有若干第二滚珠;
所述内涨挤压装置包括第二连接块、进气块、挤压外壳、内涨密封胶圈、挤压导向头,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与位移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块的顶部与第二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外壳、内涨密封胶圈、挤压导向头自上而下依次套设于进气块的下端,所述进气块的气体出口与挤压外壳的内部底壁相抵。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固定圆槽,所述位移块的底部插接于第一固定圆槽内,所述位移块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第一固定圆槽底壁开设有第一螺栓让位穿孔,所述第一螺栓让位穿孔内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位移块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块包括呈圆柱状且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和第五固定块;
所述第二固定块的直径为第三固定块直径的1.2倍,所述第三固定块的直径为第四固定块直径的3倍,所述第四固定块的直径为第五固定块直径的1.2倍,所述挤压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圆形穿孔,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挤压外壳顶部,所述第三固定块位于第一插槽内,所述第四固定块插接于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五固定块的上端插接于第二圆形穿孔内,所述挤压导向头固定位于第五固定块的下端,所述内涨密封胶圈位于挤压外壳的底部与挤压导向头顶部之间;
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和检测气体进气口,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底部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五固定块的底部设有检测气孔,所述检测气孔与检测气体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挤压导向头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检测气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挤压导向头的底部开设有倒角,所述挤压导向头的直径与内涨密封胶圈的直径一致,所述挤压外壳的外侧壁呈台阶状,所述挤压外壳的下端的直径与内涨密封胶圈的直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外侧壁上端开设有第三圆环形槽,第三固定块的外侧壁下端开设有第四圆环形槽,所述第四固定块的外侧壁下端开设有第五圆环形槽;
所述第三圆环形槽内部设有圆环形块,所述第四圆环形槽内部设有第一密封O型圈,所述第五圆环形槽内部设有第二密封O型圈;
所述挤压外壳的第一插槽的内部侧壁上端开设有第六圆环形槽,所述圆环形块卡接于第六圆环形槽内。
优选的:第一安装板底部的每个产品泵口封堵机构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封堵双轴气缸、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密封气缸、密封块、第三密封O型圈、密封内涨拉紧块,所述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与封堵双轴气缸的两个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气缸固定位于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的底部,所述密封块位于密封气缸的下方,所述密封块与密封气缸之间设有四根连接杆,所述第三密封O型圈位于密封块的底部,所述密封内涨拉紧块位于第三密封O型圈的底部,所述密封气缸的伸缩杆与密封内涨拉紧块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块的竖截面呈“冂”形,所述密封块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圆形穿孔,所述密封内涨拉紧块的竖截面呈“凸”形,所述密封内涨拉紧块的台阶处开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三密封O型圈套设于让位槽内,所述第三密封O型圈与让位槽的底部相抵,所述密封内涨拉紧块的上端插接于第三圆形穿孔内,所述密封内涨拉紧块的让位槽处插接于密封块的内部,所述密封气缸的伸缩杆与密封内涨拉紧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一挡块、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三固定板、两个第二挡块、第二滑轨、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与封堵双轴气缸的两个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位于第一固定板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挡块分别固定位于第二固定板的左侧与右侧,所述第一滑轨横向位于两个第一挡块之间,所述第一滑块滑移连接于第一滑轨的底部,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位于第一滑块的底部,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每个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第一弹簧均与其对应的第一挡块相抵,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前侧与后侧均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滑轨纵向位于两个第二挡块之间,所述第二滑块滑移连接于第二滑轨的底部,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与密封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前侧部与右侧部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每个所述第二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簧均与其对应的第二挡块相抵。
优选的:所述下工装安装板与框架底部之间还设有气缸供气罐和气密检测装置供气罐。
优选的:第二安装板顶部的左前侧与右后侧的对角处均设有第一气缸,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的顶部分别与第一安装板的对应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的右前侧与左后侧的对角处设有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底部与第二安装板的对应处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若干管嘴封堵机构的第一固定块、位移块、回位弹簧、回位钢珠的设置,在将管嘴封堵机构的内涨挤压装置插入至需要密封的管嘴内部时,内涨挤压装置带动位移块产生位移,由于位移块顶部有复位槽,此时,回位钢珠滚动,回位弹簧被压缩,内涨挤压装置顺利插入至需要密封的管嘴内部,当管嘴封堵机构离开的时候,位移块缺少了限位,此时,回位弹簧反弹,将回位钢珠推至复位槽底部,能够起到有效解决流道板由于是塑料件产品而导致的变形量大及位置度大所产生的密封堵头密封不佳的问题;
2.通过产品泵口封堵机构的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的设置,能够起到有效将密封内涨拉紧块插入至泵口处的效果,同时通过密封内涨拉紧块的设置,可以起到顺利插入之后,进行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造型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造型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上检测工装的底部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的下检测工装的侧视图;
图5是实施例的管嘴封堵机构的整体结构造型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的管嘴封堵机构的整体结构造型示意图的后视图;
图7是图6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的产品泵口封堵机构的整体结构造型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的产品泵口封堵机构的整体结构造型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10是图9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框架;2、气密检测装置;3、上检测工装;4、下检测工装;5、管嘴封堵机构;6、产品泵口封堵机构;7、气缸供气罐;8、气密检测装置供气罐;9、间隔板;10、增高杆;
211、下工装安装板;212、上工装安装板;213、滑杆;214、压合气缸;215、气密检测仪;216、支架;
311、第一安装板;312、第二气缸;
411、第二安装板;412、流道板限位板;413、支撑杆;414、第一气缸;415、双轴气缸;
511、第一固定块;512、位移块;514、第一连接块;515、内涨挤压装置;516、回位弹簧;517、回位钢珠;518、第二连接块;519、进气块;520、挤压外壳;521、内涨密封胶圈;522、挤压导向头;523、第一螺栓;524、第二固定块;525、第三固定块;526、第四固定块;527、第五固定块;528、圆环形块;529、第一密封O型圈;530、第二密封O型圈;531、第一滚珠;532、第二滚珠;
611、封堵双轴气缸;612、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3、密封气缸;614、密封块;615、第三密封O型圈;616、密封内涨拉紧块;617、连接杆;618、第一固定板;619、第二固定板;620、第一挡块;621、第一滑轨;622、第一滑块;623、第三固定板;624、第二挡块;625、第二滑轨;626、第二滑块;627、第一弹簧;62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如图1-图4所示,包括框架1,该框架1为方形架体,在框架1的内部左侧与内部右侧均设有气密检测装置2,左侧与右侧的气密检测装置2通过间隔板9间隔开。
以框架1内部左侧的气密检测装置2作为具体描述。
框架1内部左侧的气密检测装置2包括上检测工装3、下检测工装4、下工装安装板211、上工装安装板212、四根滑杆213、压合气缸214、气密检测仪215;
下工装安装板211固定位于框架1的内部下端,四根滑杆213分别呈竖直状固定位于下工装安装板211的顶部四角处,四根滑杆213的顶部与框架1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上工装安装板212的四角分别滑移套设于四根滑杆213上,压合气缸214固定位于框架1的顶部,压合气缸214的伸缩杆底部与上工装安装板212的顶部固定连接,气密检测仪215通过“U”形的支架216固定位于框架1内部顶壁与上工装安装板212之间。
上检测工装3固定位于上工装安装板212的底部,下检测工装4固定位于下工装安装板211的顶部,上检测工装3包括第一安装板311,下检测工装4包括第二安装板411、流道板限位板412,流道板限位板412位于第二安装板411的上方,流道板限位板412与第二安装板411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413;
第二安装板411顶部的左前侧与右后侧的对角处均设有第一气缸414,每个第二安装板411的第一气缸414的伸缩杆的顶部分别与第一安装板311的对应处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311底部的右前侧与左后侧的对角处设有第二气缸312,两个第二气缸312的伸缩杆底部与第二安装板411的对应处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板311处于初始位置时,即上工装安装板212未下压,此时,第二安装板411顶部的两个第一气缸414的伸缩杆和第一安装板311底部的两个第二气缸312的伸缩杆均处于伸长状态,在压合气缸214将上工装安装板212向下压时,此时两个第一气缸414的伸缩杆和两个第二气缸312的伸缩杆均收缩,而,第一安装板311在四根滑杆213、两个第一气缸414、两个第二气缸312导向的作用下,第一安装板311下压更加稳定;
下工装安装板211与框架1底部之间还设有气缸供气罐7和气密检测装置供气罐8,气缸供气罐7用于给压合气缸214、两个第一气缸414、两个第二气缸312、上检测工装3、下检测工装4进行供气,气密检测装置供气罐8用于分别给两个气密检测仪215进行供气,将气缸用气和检测用气区分开,确保检测更加稳定。
第一安装板311底部与流道板限位板412上均设有若干管嘴封堵机构5、若干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需要检测的流道板嵌设于流道板限位板412的顶部,当气密性检测设备开始工作时,上检测工装3下压,上检测工装3与下检测工装4的若干管嘴封堵机构5、若干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分别插入流道板对应的管嘴与产品泵口内,由于流道板为不规则状,因此,在部分管嘴封堵机构5、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上还设有增高杆10;
位于下检测工装4的若干管嘴封堵机构5分别通过双轴气缸415位于第二安装板411的右侧与后侧,通过其对应的双轴气缸415带动管嘴封堵机构5进行密封。
其中以第一安装板311底部的管嘴封堵机构5和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进行描述。
如图3、图5、图6、图7所示,第一安装板311底部的每个管嘴封堵机构5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块511、位移块512、第一连接块514、内涨挤压装置515;
第一固定块511的底部开设有圆柱形槽,圆柱形槽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回位弹簧516、回位钢珠517,位移块512为竖截面呈“T”形的圆柱体,位移块512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复位槽,复位槽为顶点位于下方的圆锥体形,回位钢珠517的下端位于复位槽内,由于复位槽呈圆锥体形,因此,在位移块512产生位移时,回位钢珠517沿着复位槽的侧壁滚动,回位弹簧516被压缩,当使位移块512产生位移的力消失时,回位弹簧516复位,推动回位钢珠517滚动,将位移块512复位;
通过第一连接块514对位移块512进行限位,第一连接块514为竖截面呈“U”形的方形块体,第一连接块514的内部直径为位移块512上端的直径的1.3倍,第一连接块514的内部底壁开设有第一圆形穿孔,第一圆形穿孔的直径为位移块512下端的直径的1.3倍,位移块512的下端插接于第一连接块514的第一圆形穿孔内,位移块512的上端位于第一连接块514内部,第一固定块511底部开设有第一圆环形槽,第一圆环形槽内设有若干第一滚珠531,若干第一滚珠531的底部凸出第一固定块511底部1mm,位移块512的上端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圆环形槽,第二圆环形槽内设有若干第二滚珠532,若干第二滚珠532的顶部凸出位移块512顶部1mm,通过若干第一滚珠531和若干第二滚珠532,方便将位移块512夹持住,同时还可以方便位移块512移动,内涨挤压装置515固定位于位移块512的底部,且内涨挤压装置515顶部与第一连接块514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可方便内涨挤压装置515带动位移块512产生移动。
内涨挤压装置515包括第二连接块518、进气块519、挤压外壳520、内涨密封胶圈521、挤压导向头522,第二连接块518的顶部与位移块512的底部固定连接,进气块519的顶部与第二连接块518的底部固定连接,挤压外壳520、内涨密封胶圈521、挤压导向头522自上而下依次套设于进气块519的下端,进气块519的气体出口与挤压外壳520的内部底壁相抵;
挤压导向头522的外径与需要检测的管嘴的内径一致,挤压导向头522的直径与内涨密封胶圈521的直径一致,挤压外壳520的外侧壁呈台阶状,挤压外壳520的下端的直径与内涨密封胶圈521的直径一致,可保证挤压外壳520的下端插入至管嘴内部,即方便内涨密封胶圈521进行密封,其中挤压导向头522的底部开设有倒角,可方便在插入时起到导向的作用,进而方便带动位移块512产生位移。
在第二连接块518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固定圆槽,位移块512的底部插接于第一固定圆槽内,位移块512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连接块518的第一固定圆槽底壁开设有第一螺栓523让位穿孔,第一螺栓523让位穿孔内设有第一螺栓523,第一螺栓523与位移块512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设有第一固定圆槽且位移块512的底部插入至第一固定圆槽内,可以保证当内涨挤压装置515进行位移时,通过第一固定圆槽可以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确保位移块512与内涨挤压装置515连接的稳定性。
进气块519包括呈圆柱状且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块524、第三固定块525、第四固定块526和第五固定块527,第二固定块524、第三固定块525、第四固定块526和第五固定块527呈阶梯状且一体成型,第二固定块524的直径为第三固定块525直径的1.2倍,第三固定块525的直径为第四固定块526直径的3倍,第四固定块526的直径为第五固定块527直径的1.2倍;
在第二固定块524的顶部圆周阵列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第二连接块518的侧壁上端圆周阵列设有四个螺栓让位槽,四个螺栓让位槽分别与四个第二螺纹孔位置相对应,四个螺栓让位槽的底壁开设有第四圆形穿孔,在每个第四圆形穿孔内均设有第二螺栓,每个第二螺栓均与其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由于是在第二连接块518的侧壁开设的四个螺栓让位槽,因此,可通过第二连接块518的外侧将第二螺栓放入至第四圆形穿孔内,并且通过螺栓让位槽利用扳手进行固定第二螺栓;
挤压外壳52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插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圆形穿孔,第二固定块524位于挤压外壳520顶部,第三固定块525位于第一插槽内,第四固定块526插接于第二插槽内,第五固定块527的上端插接于第二圆形穿孔内,挤压导向头522固定位于第五固定块527的下端,内涨密封胶圈521位于挤压外壳520的底部与挤压导向头522顶部之间;
第二固定块524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和检测气体进气口,第三固定块525的底部设有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进气口相连通,通过进气口进入压缩空气,由于进气块519是固定的,因此,压缩空气将挤压外壳520向下推动,此时挤压外壳520向下滑动,由于挤压导向头522与第五固定块527固定连接,因此,挤压导向头522无法移动,此时,内涨密封胶圈521就被挤压,而,内涨密封胶圈521是套设在第五固定块527上的,因此内涨密封胶圈521就向外产生形变,进而与需要检测的管嘴内部相抵,完成密封;
第五固定块527的底部设有检测气孔,检测气体进气口分别与气密检测仪215、检测气孔的相连通,挤压导向头522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与检测气孔相连通;在第五固定块527的下端外侧壁设有外螺纹,在出气孔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挤压导向头522与第五固定块527螺纹连接,为了方便转动挤压导向头522,挤压导向头522的出气孔的下端为正六边形,可方便插入正六边形扳手。
第二固定块524的检测气体进气口与气密检测仪215的出风口相连通,便于气密检测仪215检测流道板的气密性。
为了保持第三固定块525与挤压外壳520之间的密封,防止压缩空气外泄,确保挤压外壳520对内涨密封胶圈521进行挤压,第三固定块525的外侧壁上端开设有第三圆环形槽,第三固定块525的外侧壁下端开设有第四圆环形槽,第四固定块526的外侧壁下端开设有第五圆环形槽;
第三圆环形槽内部设有圆环形块528,第四圆环形槽内部设有第一密封O型圈529,第五圆环形槽内部设有第二密封O型圈530;
挤压外壳520的第一插槽的内部侧壁上端开设有第六圆环形槽,圆环形块528卡接于第六圆环形槽内,通过圆环形块528对挤压外壳520形成行程限位,同时,在挤压外壳520的外侧壁开设有两个穿孔,圆环形块528为圆形钢条弯折形成,通过穿孔将弯折后的圆形钢条插入至挤压外壳520的第六圆环形槽内,且圆形钢条的两端在挤压外壳520外部固定,通过圆形钢条的弹性使圆形钢条固定在第六圆环形槽内。
如图3、图8、图9、图10所示,第一安装板311底部的每个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封堵双轴气缸611、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密封气缸613、密封块614、第三密封O型圈615、密封内涨拉紧块616,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与封堵双轴气缸611的两个伸缩杆固定连接,密封气缸613固定位于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的底部,密封块614位于密封气缸613的下方,密封块614与密封气缸613之间设有四根连接杆617,第三密封O型圈615位于密封块614的底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位于第三密封O型圈615的底部,密封气缸613的伸缩杆与密封内涨拉紧块616固定连接;
密封块614的竖截面呈“冂”形,密封块614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圆形穿孔,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竖截面呈“凸”形,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台阶处开设有让位槽,第三密封O型圈615套设于让位槽内,第三密封O型圈615与让位槽的底部相抵,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上端插接于第三圆形穿孔内,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让位槽处插接于密封块614的内部,密封气缸613的伸缩杆与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顶部固定连接,当密封块614插入至需要封堵的泵口时,密封气缸613的伸缩杆收缩,拉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向上移动,此时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让位槽底部将第三密封O型圈615压紧,使第三密封O型圈615产生形变,进而使第三密封O型圈615与泵口处相抵,形成密封状;
其中,为了方便密封内涨拉紧块616插入至泵口内,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底部设有倒角。
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可以使密封内涨拉紧块616产生位移,使其更好的插入至泵口内,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包括第一固定板618、第二固定板619、两个第一挡块620、第一滑轨621、第一滑块622、第三固定板623、两个第二挡块624、第二滑轨625、第二滑块626;
第一固定板618的顶部与封堵双轴气缸611的两个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619固定位于第一固定板618的底部,两个第一挡块620分别固定位于第二固定板619的左侧与右侧,第一滑轨621横向位于两个第一挡块620之间,第一滑块622滑移连接于第一滑轨621的底部,第三固定板623固定位于第一滑块622的底部,第三固定板623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每个第一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一弹簧627,每个第一弹簧627均与其对应的第一挡块620相抵,第三固定板623的前侧与后侧均设有第二挡块624,第二滑轨625纵向位于两个第二挡块624之间,第二滑块626滑移连接于第二滑轨625的底部,第二滑块626的底部与密封气缸613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滑块626的前侧部与右侧部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每个第二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二弹簧628,每个第二弹簧628均与其对应的第二挡块624相抵,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可以使密封气缸613产生前后左右方向的偏移,当密封内涨拉紧块616退出泵口时,每个第一弹簧627和第二弹簧628均反弹复位,进而使密封内涨拉紧块616复位,可以快速适应下一个流道板。
具体实施过程:
步骤一:将焊接后的流道板放置在左侧的下检测工装4的流道板限位板412的顶部;
步骤二:压合气缸214工作,推动上工装安装板212沿着四根滑杆213向下滑动;
此时,第一安装板311的两个第二气缸312、第二安装板411的两个第一气缸414的伸缩杆均收缩,确保上工装安装板212带动第一安装板311平稳顺畅下滑;
步骤三:上检测工装3的若干管嘴封堵机构5插入至其对应的管嘴内,此时部分管嘴由于流道板焊接的缘故位置产生偏移;
该管嘴所对应的管嘴封堵机构5的挤压导向头522的倒角处位于该管嘴的侧边,上检测工装3继续下降,此时,管嘴封堵机构5的挤压导向头522滑向管嘴内部,而挤压导向头522带动内涨挤压装置515移动,内涨挤压装置515与位移块512固定连接,因此内涨挤压装置515带动位移块512产生位移,在位移块512产生位移时,回位钢珠517沿着位移块512的复位槽的侧壁滚动,回位弹簧516被压缩,伴随着上检测工装3到达指定位置,内涨挤压装置515的下端插入至管嘴内部;
此时,下检测工装4的流道板限位板412右侧与后侧的双轴气缸415伸缩杆收缩带动管嘴封堵机构5对流道板侧壁的管嘴进行密封;
步骤四:上检测工装3与下检测工装4的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工作,封堵双轴气缸611工作,推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向流道板处移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倒角位于泵口的侧边,封堵双轴气缸611继续推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滑入泵口内部,而此时,密封内涨拉紧块616通过带动密封气缸613产生位移,进而带动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的第一滑块622和第二滑块626产生位移,进而带动其对应的第一弹簧627和第二弹簧628产生压缩;
步骤五:通过若干管嘴封堵机构5、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对管嘴和泵嘴进行密封;
若干管嘴封堵机构5的进气块519的第二固定块524的进气口通入压缩空气,由于进气块519是固定的,因此,压缩空气将挤压外壳520向流道板处推动,此时挤压外壳520向流道板处滑动,由于挤压导向头522与第五固定块527固定连接,因此,挤压导向头522无法移动,此时,内涨密封胶圈521就被挤压,而,内涨密封胶圈521是套设在第五固定块527上的,因此内涨密封胶圈521就向外产生形变,进而与需要检测的管嘴内部相抵,完成密封;
若干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的密封气缸613的伸缩杆收缩,拉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向远离流道板处移动,此时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让位槽底部将第三密封O型圈615压紧,使第三密封O型圈615产生形变,进而使第三密封O型圈615与泵口处相抵,形成密封状;
步骤六:进行气密性检测,此时,气密检测仪215向若干管嘴封堵机构5的检测气体进气口送入检测气体,检测气体通过第五固定块527的检测气孔,进入挤压导向头522的底部的出气孔,检测气体通过挤压导向头522进入至管道内,气密检测仪215进行气密性检测;
步骤七:气密检测完成,若干管嘴封堵机构5的进气口停止供气并进行抽气,此时,第三固定块525底部的气体被抽出,此时,挤压外壳520在中空环境和内涨密封胶圈521的反弹作用下复位;
若干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的密封气缸613的伸缩杆伸长,推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向靠近流道板处移动,第三密封O型圈615复位;
步骤八:封堵双轴气缸611工作,拉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向远离流道板处移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离开泵口,而此时,每个第一弹簧627和第二弹簧628均回弹复位,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的第一滑块622和第二滑块626产生位移,进而带动密封内涨拉紧块616复位;
步骤九:压合气缸214工作,拉动上工装安装板212沿着四根滑杆213向上滑动,第一安装板311的两个第二气缸312、第二安装板411的两个第一气缸414的伸缩杆均伸长;
步骤十:双轴气缸415带动其对应的管嘴封堵机构5、上工装安装板212带动其对应的若干管嘴封堵机构5远离流道板,此时,限制内涨挤压装置515的力消失,回位弹簧516反弹复位,推动回位钢珠517沿着复位槽的侧壁滚动至复位槽的底部,此时,移动块带动内涨挤压装置515复位;
步骤十一:取出左侧下检测工装4的流道板限位板412的顶部的流道板,放置于右侧的下检测工装4的流道板限位板412的顶部,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内部左侧与内部右侧均设有气密检测装置(2);
所述框架(1)内部左侧的气密检测装置(2)包括上检测工装(3)、下检测工装(4)、下工装安装板(211)、上工装安装板(212)、四根滑杆(213)、压合气缸(214)、气密检测仪(215),所述下工装安装板(211)固定位于框架(1)的内部下端,四根所述滑杆(213)分别呈竖直状固定位于下工装安装板(211)的顶部四角处,四根所述滑杆(213)的顶部与框架(1)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所述上工装安装板(212)的四角分别滑移套设于四根滑杆(213)上,所述压合气缸(214)固定位于框架(1)的顶部,所述压合气缸(214)的伸缩杆底部与上工装安装板(2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密检测仪(215)固定位于框架(1)内部顶壁与上工装安装板(212)之间;
所述上检测工装(3)固定位于上工装安装板(212)的底部,所述下检测工装(4)固定位于下工装安装板(211)的顶部,所述上检测工装(3)包括第一安装板(311),所述下检测工装(4)包括第二安装板(411)、流道板限位板(412),所述流道板限位板(412)位于第二安装板(411)的上方,所述流道板限位板(412)与第二安装板(411)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413),所述第一安装板(311)底部与流道板限位板(412)上均设有若干管嘴封堵机构(5)、若干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
第一安装板(311)底部的每个管嘴封堵机构(5)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块(511)、位移块(512)、第一连接块(514)、内涨挤压装置(515),所述第一固定块(511)的底部开设有圆柱形槽,所述圆柱形槽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回位弹簧(516)、回位钢珠(517),所述位移块(512)为竖截面呈“T”形的圆柱体,所述位移块(512)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为顶点位于下方的圆锥体形,所述回位钢珠(517)的下端位于复位槽内,所述第一连接块(514)为竖截面呈“U”形的方形块体,所述第一连接块(514)的内部直径为位移块(512)上端的直径的1.3倍,所述第一连接块(514)的内部底壁开设有第一圆形穿孔,所述第一圆形穿孔的直径为位移块(512)下端的直径的1.3倍,所述位移块(512)的下端插接于第一连接块(514)的第一圆形穿孔内,所述位移块(512)的上端位于第一连接块(514)内部,所述内涨挤压装置(515)固定位于位移块(512)的底部;
所述第一固定块(511)底部开设有第一圆环形槽,所述第一圆环形槽内设有若干第一滚珠(531),所述位移块(512)的上端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圆环形槽,所述第二圆环形槽内设有若干第二滚珠(532);
所述内涨挤压装置(515)包括第二连接块(518)、进气块(519)、挤压外壳(520)、内涨密封胶圈(521)、挤压导向头(522),所述第二连接块(518)的顶部与位移块(5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块(519)的顶部与第二连接块(5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外壳(520)、内涨密封胶圈(521)、挤压导向头(522)自上而下依次套设于进气块(519)的下端,所述进气块(519)的气体出口与挤压外壳(520)的内部底壁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518)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固定圆槽,所述位移块(512)的底部插接于第一固定圆槽内,所述位移块(512)的底部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块(518)的第一固定圆槽底壁开设有第一螺栓让位穿孔,所述第一螺栓让位穿孔内设有第一螺栓(523),所述第一螺栓(523)与位移块(512)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块(519)包括呈圆柱状且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块(524)、第三固定块(525)、第四固定块(526)和第五固定块(527);
所述第二固定块(524)的直径为第三固定块(525)直径的1.2倍,所述第三固定块(525)的直径为第四固定块(526)直径的3倍,所述第四固定块(526)的直径为第五固定块(527)直径的1.2倍,所述挤压外壳(520)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圆形穿孔,所述第二固定块(524)位于挤压外壳(520)顶部,所述第三固定块(525)位于第一插槽内,所述第四固定块(526)插接于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五固定块(527)的上端插接于第二圆形穿孔内,所述挤压导向头(522)固定位于第五固定块(527)的下端,所述内涨密封胶圈(521)位于挤压外壳(520)的底部与挤压导向头(522)顶部之间;
所述第二固定块(524)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和检测气体进气口,所述第三固定块(525)的底部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五固定块(527)的底部设有检测气孔,所述检测气孔与检测气体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挤压导向头(522)的底部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检测气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导向头(522)的底部开设有倒角,所述挤压导向头(522)的直径与内涨密封胶圈(521)的直径一致,所述挤压外壳(520)的外侧壁呈台阶状,所述挤压外壳(520)的下端的直径与内涨密封胶圈(521)的直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块(525)的外侧壁上端开设有第三圆环形槽,第三固定块(525)的外侧壁下端开设有第四圆环形槽,所述第四固定块(526)的外侧壁下端开设有第五圆环形槽;
所述第三圆环形槽内部设有圆环形块(528),所述第四圆环形槽内部设有第一密封O型圈(529),所述第五圆环形槽内部设有第二密封O型圈(530);
所述挤压外壳(520)的第一插槽的内部侧壁上端开设有第六圆环形槽,所述圆环形块(528)卡接于第六圆环形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311)底部的每个产品泵口封堵机构(6)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封堵双轴气缸(611)、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密封气缸(613)、密封块(614)、第三密封O型圈(615)、密封内涨拉紧块(616),所述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与封堵双轴气缸(611)的两个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气缸(613)固定位于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的底部,所述密封块(614)位于密封气缸(613)的下方,所述密封块(614)与密封气缸(613)之间设有四根连接杆(617),所述第三密封O型圈(615)位于密封块(614)的底部,所述密封内涨拉紧块(616)位于第三密封O型圈(615)的底部,所述密封气缸(613)的伸缩杆与密封内涨拉紧块(616)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块(614)的竖截面呈“冂”形,所述密封块(614)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圆形穿孔,所述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竖截面呈“凸”形,所述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台阶处开设有让位槽,所述第三密封O型圈(615)套设于让位槽内,所述第三密封O型圈(615)与让位槽的底部相抵,所述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上端插接于第三圆形穿孔内,所述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让位槽处插接于密封块(614)的内部,所述密封气缸(613)的伸缩杆与密封内涨拉紧块(616)的顶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中浮动弹性回位装置(612)包括第一固定板(618)、第二固定板(619)、两个第一挡块(620)、第一滑轨(621)、第一滑块(622)、第三固定板(623)、两个第二挡块(624)、第二滑轨(625)、第二滑块(626);
所述第一固定板(618)的顶部与封堵双轴气缸(611)的两个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619)固定位于第一固定板(618)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挡块(620)分别固定位于第二固定板(619)的左侧与右侧,所述第一滑轨(621)横向位于两个第一挡块(620)之间,所述第一滑块(622)滑移连接于第一滑轨(621)的底部,所述第三固定板(623)固定位于第一滑块(622)的底部,所述第三固定板(623)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每个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一弹簧(627),每个所述第一弹簧(627)均与其对应的第一挡块(620)相抵,所述第三固定板(623)的前侧与后侧均设有第二挡块(624),所述第二滑轨(625)纵向位于两个第二挡块(624)之间,所述第二滑块(626)滑移连接于第二滑轨(625)的底部,所述第二滑块(626)的底部与密封气缸(6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626)的前侧部与右侧部均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每个所述第二放置槽内均设有第二弹簧(628),每个所述第二弹簧(628)均与其对应的第二挡块(624)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装安装板(211)与框架(1)底部之间还设有气缸供气罐(7)和气密检测装置供气罐(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板(411)顶部的左前侧与右后侧的对角处均设有第一气缸(414),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板(411)的第一气缸(414)的伸缩杆的顶部分别与第一安装板(311)的对应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311)底部的右前侧与左后侧的对角处设有第二气缸(312),两个所述第二气缸(312)的伸缩杆底部与第二安装板(411)的对应处固定连接。
CN202410444254.6A 2024-04-15 2024-04-15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Active CN118032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44254.6A CN118032214B (zh) 2024-04-15 2024-04-15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44254.6A CN118032214B (zh) 2024-04-15 2024-04-15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32214A true CN118032214A (zh) 2024-05-14
CN118032214B CN118032214B (zh) 2024-06-07

Family

ID=90986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44254.6A Active CN118032214B (zh) 2024-04-15 2024-04-15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3221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8669A (zh) * 2011-09-01 2012-11-21 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 汽车变速箱部件的气密性检测工装
JP2014044064A (ja) * 2012-08-24 2014-03-13 Honda Motor Co Ltd 貫通孔閉塞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ガス式漏洩検査装置
CN204253877U (zh) * 2014-11-21 2015-04-08 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 一种胶圈可自动收缩的双截内涨密封结构
CN213748956U (zh) * 2020-11-09 2021-07-20 吉凯恩(丹阳)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冶金零件机加工气检工装
CN113432807A (zh) * 2021-06-28 2021-09-24 飞荣达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的内胀式密封检验接头及其检验方法
CN114434137A (zh) * 2022-03-03 2022-05-06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密封圈的组装装置
CN217520660U (zh) * 2022-05-11 2022-09-30 济南凯瑞特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气缸罩盖气密检测工装
CN117233162A (zh) * 2023-03-22 2023-12-15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流道板表面缺陷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8669A (zh) * 2011-09-01 2012-11-21 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 汽车变速箱部件的气密性检测工装
JP2014044064A (ja) * 2012-08-24 2014-03-13 Honda Motor Co Ltd 貫通孔閉塞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ガス式漏洩検査装置
CN204253877U (zh) * 2014-11-21 2015-04-08 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 一种胶圈可自动收缩的双截内涨密封结构
CN213748956U (zh) * 2020-11-09 2021-07-20 吉凯恩(丹阳)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冶金零件机加工气检工装
CN113432807A (zh) * 2021-06-28 2021-09-24 飞荣达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的内胀式密封检验接头及其检验方法
CN114434137A (zh) * 2022-03-03 2022-05-06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密封圈的组装装置
CN217520660U (zh) * 2022-05-11 2022-09-30 济南凯瑞特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气缸罩盖气密检测工装
CN117233162A (zh) * 2023-03-22 2023-12-15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流道板表面缺陷检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32214B (zh) 2024-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28114B (zh) 用于散热器气密性检测的通孔密封塞装置
CN112729694B (zh) 用于汽车散热器气密性检测的辅助装置
CN118032214B (zh)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流道板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0240543U (zh) 气密性检测用密封装置
CN109596284B (zh) 一种管道接头漏气检测装置
CN207104387U (zh) 一种自动夹具
CN106825204B (zh) 一种管材水平冲孔装置
CN116735110A (zh) 一种汽车零件检测台
CN209230942U (zh) 一种内防喷工具试压台
CN104289611B (zh) 胀管机的胀管器装置
CN212704064U (zh) 一种胀管机胀杆固定装置
CN211291881U (zh) 用于电动汽车液冷板的密封性测试工装
CN115056001A (zh) 一种微耕机链轮箱的装夹装置
CN212121341U (zh) 一种翅片管生产装置
CN212563586U (zh) 管带式汽车散热器水室水检测漏快速充气接头
CN211362057U (zh) 一种气动涨紧式导引头
CN108709692B (zh) 一种用于管路气密性检测的充气装置
CN109459228A (zh) 一种内防喷工具试压台
CN207502126U (zh) 灯泡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2747861A (zh) 一种胶管环式密封气压检测治具
CN110549291A (zh) 一种气动涨紧式导引头
CN111637040A (zh) 管带式汽车散热器特殊水室水检测漏快速充气接头
CN219830228U (zh) 一种pe管放散装置
CN215492250U (zh) 一种液壶自动封堵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10757711A (zh) 一种联箱发泡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