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0185A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80185A
CN117980185A CN202280062577.8A CN202280062577A CN117980185A CN 117980185 A CN117980185 A CN 117980185A CN 202280062577 A CN202280062577 A CN 202280062577A CN 117980185 A CN117980185 A CN 117980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eat
rail
lever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25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场広
谷口博郁
大坂谷尚辉
木下定洋
黒泽美香
余郷広
高桥祥一
尾崎拓也
佐藤良祐
押野优汰
三好晃
古和宗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2/04448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3100997A1/ja
Publication of CN117980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80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座舱)内舒适地度过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交通工具用座椅S1包括:座椅缓冲垫1;轨道装置50(底座构件),从下方支撑座椅缓冲垫;以及连接连杆41、42(连接构件),介隔在座椅缓冲垫1及轨道装置50的上下方向之间,连接座椅缓冲垫1及轨道装置50。连接连杆41、42的下方部分是经由连结托架60而安装于轨道装置50、或者安装于轨道装置50。连接连杆41、42的下端部配置在比轨道装置50的上端部更靠下方。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座椅缓冲垫、支撑座椅缓冲垫的底座构件、以及连接座椅缓冲垫及底座构件的连接构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车辆,其在车辆的内部包括:车辆地板;车辆用电池,配置在比车辆地板更靠下方位置,在车辆内供给电力;以及车辆用座椅,配置在比车辆地板更靠上方位置。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包括车辆地板、车辆用电池及车辆用座椅的电动汽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21-112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搭载有车辆用电池的电动汽车中,车辆电池被配置在车辆地板的下方位置。因此,与一般的汽车(发动机汽车)相比较,存在车辆地板、车辆用座椅的高度位置变高,汽车的内部空间(座舱)变狭窄的情况。于是,对于就坐者而言,有可能会感到汽车的内部空间狭窄。
另外,由于会对汽车的空气动力特性造成影响,因此难以进行对应于车辆地板的高度位置来提高车辆车顶的高度位置的设计变更。
而且,并不限于电动汽车,在一般的汽车(发动机汽车)中,也要求确保汽车的内部空间宽大。即,要求就坐者在汽车的内部空间内舒适地度过。因此,要求精心设计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形状、结构。
本发明是有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比起以往,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所述课题是通过下述方式而解决,即,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座椅缓冲垫;底座构件,从下方支撑所述座椅缓冲垫;以及连接构件,介隔在所述座椅缓冲垫及所述底座构件的上下方向之间,连接所述座椅缓冲垫及所述底座构件,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的下方部分是经由连结托架而安装于所述底座构件、或者安装于所述底座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下端部配置在比所述底座构件的上端部更靠下方。
通过所述结构,可实现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座舱)内舒适地度过的交通工具座椅。
若详述之,则在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连接座椅缓冲垫及底座构件的连接构件的下端部配置在比底座构件的上端部更靠下方。借此,与像以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那样,连接构件(例如连接连杆)经由连结托架而安装于底座构件(例如轨道装置)且连接构件的下端部配置在比底座构件的上端部更靠上方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座椅缓冲垫的高度位置。即,通过降低连接构件的位置,能够降低座椅缓冲垫的高度位置。
因此,在与以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相比较时,就坐者不会感到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狭窄(得到缓和)。并且,比起以往,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内舒适地度过。
此时可为,所述底座构件是被设于交通工具地板且使所述座椅缓冲垫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地板而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的轨道装置,所述轨道装置具有: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轨;以及沿着所述下轨能够移动地受到支撑且与所述座椅缓冲垫一同移动的上轨,所述连接构件的下方部分是经由连结托架而安装于所述上轨、或者安装于所述上轨,所述连接构件的下端部配置在比所述上轨的上端部更靠下方。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降低包括轨道装置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因此,对于就坐者而言,感到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狭窄的情况得到缓和。
此时可为,所述连接构件具有:底座连接部,被安装在所述底座构件之侧,所述底座连接部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底座构件重叠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连接构件的高度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座椅缓冲垫的高度位置。
此时可为,所述底座连接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安装在所述连结托架的侧面、或者安装在所述底座构件的侧面。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紧凑地配置连接构件及底座构件。
此时可为,所述连接构件经由所述连结托架而安装于所述底座构件,所述底座连接部、所述连结托架与所述底座构件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而且可为,所述连结托架具有:被安装在所述底座构件的上表面的上壁部;以及从所述上壁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部分朝下方延伸的侧壁部,所述底座连接部被安装在所述连结托架的所述侧壁部。
通过像上述那样包括连结托架,能够容易地组装连接构件及底座构件。
此时可为,所述连接构件经由所述连结托架及第二连结托架而安装于所述底座构件,所述连结托架被安装于所述底座构件,所述第二连结托架被安装于所述连结托架。
而且可为,所述第二连结托架被安装在所述连结托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面,且以从所述连结托架朝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伸出的方式而设置,所述底座连接部被安装在所述第二连结托架的伸出部分。
通过像上述那样包括连结托架及第二连结托架,能够更牢固地组装连接构件及底座构件。
此时可为,所述底座构件是被设于交通工具地板且使所述座椅缓冲垫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地板而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的轨道装置,所述轨道装置具有: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轨;以及沿着所述下轨能够移动地受到支撑且与所述座椅缓冲垫一同移动的上轨,所述连接构件配置在比所述下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紧凑地配置下轨、上轨及连接构件。
此时可为,所述连接构件是将所述座椅缓冲垫能够升降地连接至所述底座构件的连接连杆,所述连接连杆具有朝座椅宽度方向弯曲的弯曲形状,所述连接连杆具有:缓冲垫连接部,被安装在所述座椅缓冲垫之侧;以及底座连接部,配置在比所述缓冲垫连接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且被安装在所述底座构件之侧。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降低包括可升降座椅缓冲垫的连接连杆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因此,对于就坐者而言,感到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狭窄的情况得到缓和。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实现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座舱)内舒适地度过的交通工具座椅。
而且,根据本发明,能够比以往降低座椅缓冲垫的高度位置,从而就坐者不会感到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狭窄(得到缓和)。
而且,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包括轨道装置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
而且,根据本发明,能够紧凑地配置连接构件及底座构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组装连接构件及底座构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能够更牢固地组装连接构件及底座构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包括可升降座椅缓冲垫的连接连杆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座椅框架、轨道装置、高度连杆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从座椅后方观察时的轨道装置、连接连杆、缓冲垫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轨道装置、连接连杆、缓冲垫框架的背面图。
[图5]是连结托架的立体图。
[图6]是第二连结托架的立体图。
[图7]是交通工具用座椅(连接连杆)的变形例1。
[图8A]是交通工具用座椅(连结托架)的变形例2。
[图8B]是交通工具用座椅(连结托架)的变形例2。
[图9A]是交通工具用座椅(就坐传感器)的变形例3。
[图9B]是说明就坐传感器的位置的图。
[图10]是交通工具用座椅(前方连结管)的变形例4。
[图11]是交通工具用座椅(连结托架)的变形例5。
[图12]是交通工具用座椅(连结托架)的变形例6。
[图13A]是交通工具用座椅(地板加强构件)的变形例7。
[图13B]是交通工具用座椅(地板加强构件)的变形例7。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侧面图。
[图15]是交通工具的平面图,是表示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16]是交通工具用座椅(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17]是交通工具用电池、交通工具用地板、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正面图。
[图1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19]是交通工具用电池、交通工具用地板、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正面图。
[图2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21]是交通工具用电池、交通工具用地板、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正面图。
[图22]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23]是交通工具用电池、交通工具用地板、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正面图。
[图24]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25]是第七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平面图,是表示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26]是说明交通工具的电气电路的框图。
[图27]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28]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29]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30]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31]是表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32A]是表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32B]是交通工具用座椅、桌台装置、轨道装置的正面图。
[图32C]是表示桌台装置从“通常位置”切换为“展开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33]是表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34]是表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35]是表示第十六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36]是表示第十七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37]是表示第十八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38]是表示第十九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图。
[图39]是第二十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40]是作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骨架的座椅框架的立体图。
[图41A]是座椅本体为“通常状态”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侧面图。
[图41B]是操作杆(锁定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1C]是锁定构件(锁定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2A]是座椅本体为“移动状态”时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侧面图。
[图42B]是操作杆(锁定解除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2C]是锁定构件(锁定解除位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3A]是操作杆、罩构件及杆安装构件的装配立体图。
[图43B]是图43A的分解立体图。
[图44]是从其他角度观察时的装配立体图。
[图45]是从座椅后方观察时的装配图,是表示操作杆及连结钢丝的组装状态的图。[图46]是从下方观察时的装配图,是表示杆安装构件及连结钢丝的组装状态的图。[图47A]是说明将连结钢丝组装至操作杆的方法的图。
[图47B]是表示从图47A的状态将连结钢丝组装至操作杆的状态的图。
[图47C]是表示从图47B的状态将连结钢丝组装至杆安装构件的状态的图。
[图48]是表示操作杆的变形例1的图。
[图49]是说明杆转动轴、移动限制部及施力构件的配置的图。
[图50]是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51]是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杆及杆安装构件的装配立体图。
[图52]是表示图51的变形例的图。
[图53]是图52的LIII-LIII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3B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主要特征在于包括:座椅缓冲垫;底座构件,从下方支撑座椅缓冲垫;以及连接构件,连接座椅缓冲垫及底座构件,连接构件的下方部分是经由连结托架而安装于底座构件、或者安装于底座构件,连接构件的下端部配置在比底座构件的上端部更靠下方。
另外,相对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背(头枕),就坐者所就坐的一侧成为座椅前方侧。
如图1、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为车辆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具有座椅缓冲垫1、座椅背2及头枕3;倚靠装置30,将座椅背2可转动地连结至座椅缓冲垫1;高度连杆装置40,将座椅本体可升降地连结至车身地板;以及轨道装置50,将座椅本体可沿前后移动地支撑于车身地板。
而且,如图2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1还包括连结高度连杆装置40及轨道装置50的连结托架60、第二连结托架70。
如图1、图2所示,座椅缓冲垫1是从下方支撑就坐者的就坐部,包括作为骨架的缓冲垫框架10、载置于缓冲垫框架10上的衬垫材1a、以及包覆缓冲垫框架10及衬垫材1a的表皮材1b。
座椅背2是从后方支撑就坐者的靠背部,主要包含作为骨架的背框架20、衬垫材2a及表皮材2b。
头枕3是从后方支撑就坐者的头的头部。
如图2所示,缓冲垫框架10包含大致矩形状的框状体,包括配置在左右侧方的侧框架11、架设在各侧框架11的前方部分的板状的盘式框架12、以及连结各侧框架11的后方部分的后方连结管13。
另外,缓冲垫框架10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扣止于盘式框架12及后方连结管13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
侧框架11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长长的板状框架。
在侧框架11的后方部分安装有倚靠装置30,在侧框架11的下方部分,经由高度连杆装置40安装有轨道装置50。
如图2所示,背框架20包含大致矩形状的框状体,包括配置在左右侧方的背侧框架21、连结各背侧框架21的上端部分的上部框架22、以及连结各背侧框架21的下端部分的下部框架23。
另外,背框架20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扣止于各背侧框架21且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
背侧框架21是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包含横剖面大致C字形状的板状框架。
背侧框架21的下端部分经由倚靠装置30而与侧框架11的后端部分连结。
如图2所示,倚靠装置30是将背框架20可转动地连结至缓冲垫框架10,并且能够锁定背框架20的装置。
倚靠装置30包括:倚靠本体31,在使背框架20转动时进行驱动;转动轴32;螺旋弹簧33,对背框架20施力以使其以转动轴32为中心朝前方旋转;以及操作杆,受到操作以解除背框架20的锁定状态。
倚靠本体31具有已知的锁定机构,可使背框架20的状态在相对于缓冲垫框架10而固定的“锁定状态”与相对于缓冲垫框架10可转动的“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转动轴32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轴支撑于背框架20侧与缓冲垫框架10侧。螺旋弹簧33的一端部卡止于背框架20侧,另一端部卡止于缓冲垫框架10侧。
如图2至图4所示,高度连杆装置40在上下方向上安装在缓冲垫框架10与轨道装置50之间。
高度连杆装置40包括左右的第一连接连杆41、配置在比第一连接连杆41更靠后方的左右的第二连接连杆42、限制座椅本体的升降动作的制动器单元43、以及用于解除制动器单元43的限制状态的操作杆。
第一连接连杆41相当于连接构件,具有朝座椅宽度方向弯曲的弯曲形状,且连接着侧框架11与连结托架60。
第一连接连杆4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长长的连杆本体部41a、连接于侧框架11的缓冲垫连接部41b、以及配置在比缓冲垫连接部41b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且连接于连结托架60的底座连接部41c。
另外,如图3所示,在第一连接连杆41的外缘部分,形成有加强凸缘41d(加强部)。加强凸缘41d从缓冲垫连接部41b的位置延伸至底座连接部41c的位置为止。
第二连接连杆42相当于连接构件,具有朝座椅宽度方向弯曲的弯曲形状,且连接着后方连结管13与第二连结托架70。
第二连接连杆42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长长的连杆本体部42a、连接于后方连结管13的缓冲垫连接部42b、以及配置在比缓冲垫连接部42b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且连接于第二连结托架70的底座连接部42c。
当高度连杆装置40的操作杆受到操作时,第二连接连杆42(左侧的第二连接连杆42)成为驱动连杆而转动,右侧的第二连接连杆42、左右的第一连接连杆41也转动。由此,座椅本体升降,座椅高度得到调整。
如图2至图4所示,轨道装置50相当于从下方支撑座椅本体的底座构件,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座椅本体与车身地板之间,且被固定在车身地板的上表面。
轨道装置50包括:左右的下轨51,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上轨52,沿着下轨51可滑动地受到支撑,且与座椅缓冲垫1一同移动;锁定构件,将上轨52无法滑动地锁定至下轨51;以及轨道操作杆53,用于解除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状态。
下轨51包含长长的中空体,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左右配置。在下轨51的内部,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形成有剖面大致凸形状的收容空间。
上轨52是在插入至下轨51的收容空间内的状态下沿着下轨51滑动移动的长条体。如图4所示,上轨52的上端部经由连结托架60(第二连结托架70)连结于缓冲垫框架10侧。
如图2至图5所示,连结托架60包含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长长的纵剖面倒L字形状的板状构件,且是连结上轨52与连接连杆41、42的构件。
如图4、图5所示,连结托架60包括:上壁部61,被安装在上轨52的上表面;以及侧壁部62,从上壁部61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部分朝下方延伸,且被安装于连接连杆41、42。
而且,连结托架60还包括:上方弯曲部63,设在上壁部61及侧壁部62的边界部分,比上壁部61更朝上方突出;加强凸缘64(加强部),设在上壁部61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端部;以及第二加强凸缘65(第二加强部),设在上壁部61及侧壁部62各自的后端部。
如图3、图4所示,上壁部61使用安装螺栓而安装在上轨52的上表面。
侧壁部62经由第一转动轴66而与第一连接连杆41连接。而且,侧壁部62经由第二转动轴67及第二连结托架70而与第二连接连杆42连接。
如图3至图5、图6所示,第二连结托架70是被安装在连结托架60(侧壁部62)的内侧面的板状的加强托架,且与第二连接连杆42(驱动连杆)连接。
第二连结托架70包括:左右的固定部71,被安装在连结托架60的内侧面;以及伸出部72,连结左右的固定部71,以比左右的固定部71更朝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伸出的方式而设。
伸出部72经由第二转动轴67而与第二连接连杆42连接。
所述结构中,如图3、图4所示,连接连杆41、42的下端部配置在比上轨52的上端部更靠下方。
若详述之,则连接连杆41、42的底座连接部41c、42c被安装在连结托架60(第二连结托架70)的内侧面。并且,底座连接部41c、42c、连结托架60、第二连结托架70与轨道装置50(上轨52)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借此,能够降低连接连杆41、42的高度位置,从而能够降低座椅缓冲垫1的高度位置。并且,就坐者能够在车辆的内部空间内舒适地度过。
所述结构中,如图4所示,连接连杆41、42具有朝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弯曲的弯曲形状,且配置在比下轨51及上轨52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
借此,能够紧凑地配置下轨51、上轨52及连接连杆41、42。
所述结构中,如图4所示,连结托架60包括上方弯曲部63。
借此,能够加强连结托架60。而且,能够增加与第一连接连杆41的接触面积、与第二连结托架70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与第一连接连杆41及第二连结托架70的组装强度。
所述结构中,如图4所示,连接连杆41、42以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远离连结托架60的上方弯曲部63的方式朝内侧弯曲。
而且,侧框架11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在比上方弯曲部63更靠内侧。
借此,能够抑制连接连杆41、42与连结托架60的干涉。而且,能够抑制侧框架11与连结托架60的干涉。
通过所述结构,在搭载有交通工具用电池的交通工具中,能够比以往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因此,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变形例1>>
接下来,基于图7来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S1的变形例1。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以下相同)。
变形例1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中,连接连杆41、42具有朝座椅宽度方向长长地弯曲的弯曲形状。若详述之,则连接连杆41、42的连杆本体部41a、42a沿座椅宽度方向长长地延伸。
并且,侧框架11配置在比轨道装置50及连结托架60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
借此,能够加大座椅缓冲垫1的内部空间R(收容空间)。因此,能够利用内部空间R来相对较自由地配置鼓风机装置之类的可动装置或线束。
<<变形例2>>
接下来,基于图8A、图8B来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S1的变形例2。
变形例2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中,根据高度连杆装置40(连接连杆41、42)、轨道装置50(下轨51、上轨52)的设计而变更了连结托架60的形状。
图8A中,连结托架60呈不具有上方弯曲部63的形状。即,连结托架60呈具有上壁部61与从上壁部61的内侧端部连续地朝下方延伸的侧壁部62的形状。
而且,图8B中,连结托架60的上方弯曲部63呈进一步朝上方突出的形状。即,上方弯曲部63突出至与连结托架60的上端部对应的高度位置为止。
若为图8A所示的连结托架60,则能够使连结托架60的形状变得简单,而且,能够抑制与其他构成零件的干涉。
若为图8B所示的连结托架60,则能够进一步增加与第一连接连杆41的接触面积、与第二连结托架70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它们的组装强度。
<<变形例3>>
接下来,基于图9A、图9B来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S1的变形例3。
变形例3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中,还包括检测乘员就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S1的就坐传感器80。
就坐传感器80也被称作座椅重量传感器,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连接。就坐传感器80在检测到有乘员就坐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
就坐传感器80在上下方向上安装在轨道装置50(上轨52)及连结托架60之间,且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
如图9B所示,就坐传感器80配置于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与连接连杆41、42重叠的位置。借此,能够提高就坐传感器80的检测灵敏度(检测精度)。
而且,如图9B所示,就坐传感器80配置于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不与连接连杆41、42重叠的位置。借此,能够自由地配置就坐传感器80。
<<变形例4>>
接下来,基于图10来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S1的变形例4。
变形例4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中,缓冲垫框架10还包括前方连结管14。
前方连结管14是连结左右的第一连接连杆41(连杆本体部41a)的连结框架。借此,能够提高左右的第一连接连杆41的连结强度。
另外,前方连结管14也起到防止交通工具从外部受到冲击时(从外部受到碰撞时)就坐者下沉的现象(所谓的潜艇现象)的功能。
<<变形例5>>
接下来,基于图11来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S1的变形例5。
变形例5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中,连结托架60被分为前方连结托架60A与后方连结托架60B。
前方连结托架60A连接着第一连接连杆41与上轨52的前方部分。
后方连结托架60B连接着第二连接连杆42(第二连结托架70)与上轨52的后方部分。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使连结托架60轻量化。
<<变形例6>>
接下来,基于图12来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S1的变形例6。
变形例6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中,设为不需要第二连结托架70的结构。换言之,连结托架60呈与第二连结托架一体化的形状。
具体而言,连结托架60的侧壁部62是以一部分朝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伸出的方式而形成。并且,侧壁部62的伸出部62a与第二连接连杆42连接。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极力减少零件数量。
<<变形例7>>
接下来,基于图13A、图13B来说明交通工具用座椅S1的变形例7。
变形例7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1为电动汽车用的座椅,经由板状的地板加强构件V1b而安装在交通工具地板V1a的上表面。
具体而言,如图13A所示,轨道装置50(下轨51)被安装在地板加强构件V1b的上表面。借此,能够牢固地组装交通工具用座椅S1。
另外,在交通工具V1中,在比交通工具用座椅S1及交通工具地板V1a更靠下方位置配置有交通工具用电池V1c(锂电池)。
而且,图13B中,在地板加强构件V1b的上表面,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收容凹部V1ba。交通工具用座椅S1(轨道装置50)被收容于收容凹部V1ba。
借此,能够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其他>>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图4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1包括轨道装置50,座椅缓冲垫1由轨道装置50从下方予以支撑,但并无特别限定。
例如,交通工具用座椅S1也可包括被固定在车身地板上的底座构件(底座托架)以取代轨道装置50。即,座椅缓冲垫1也可由底座托架从下方予以支撑。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图4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1包括倚靠装置30、高度连杆装置40,但并无特别限定。即,交通工具用座椅S1也可不包括倚靠装置30、高度连杆装置40。
此时,交通工具用座椅S1可包括连接座椅缓冲垫1及底座构件的连接构件以取代连接连杆41、42。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连接连杆41、42的下方部分经由连结托架60而安装于轨道装置50,但并无特别限定。
例如,连接连杆41、42的下方部分也可被直接安装于轨道装置50(上轨52)的侧面。
即便是此种结构,也能够降低连接连杆41、42的高度位置,从而能够降低座椅本体的高度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4至图17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2。
交通工具V2是在搭载有交通工具用电池的交通工具中,比起以往,能够使就坐者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座舱)内更舒适地度过的交通工具。关于交通工具V3~V6也同样。
如图14所示,交通工具V2例如为车辆(汽车),是在交通工具V2的前后方向上包括三排交通工具用座椅130的电动车辆(电动汽车)。另外,交通工具V2也可为包括一排、两排或四排以上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30的车辆。
如图14所示,交通工具V2包括交通工具本体101、分别安装在交通工具本体101的内部的交通工具地板110、交通工具用电池120以及交通工具用座椅130。
交通工具本体101相当于车身,包括形成交通工具V2的侧壁的侧壁部102、形成交通工具V2的顶板的顶壁部103、形成交通工具V2的底壁的底壁部104、前壁部105以及后壁部106。
如图14、图15、图17所示,交通工具地板110是用于安装交通工具用座椅130或交通工具用内饰构件的车身地板,配置在比交通工具本体101的底壁部104稍靠上方。
在交通工具V2的内部由交通工具地板110、侧壁部102、顶壁部103、前壁部105及后壁部106所包围的区域成为交通工具V2的座舱(内部空间)。在交通工具V2的行驶过程中,乘员将在座舱内度过。
另外,作为交通工具用内饰构件,例如可列举照明装置或荧幕装置等。
在交通工具地板110的表面,如图17所示,在交通工具V2的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狭缝状的贯穿孔111。多个贯穿孔111分别沿交通工具V2的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
而且,在交通工具地板110的表面上,在贯穿孔111的缘部,安装有用于填埋贯穿孔111的一部分的间隙填埋构件112。间隙填埋构件112是具有柔性(弹性)的构件,是为了避免异物从交通工具地板110通过贯穿孔111进入而安装。
交通工具用电池120相当于车载用电池,是在交通工具V2的内部与交通工具V2的驱动装置、各种电气装置(电子装置)、控制装置及交通工具用座椅130电连接,对这些装置供给电力的相对较大型的电池。
如图14、图15、图17所示,交通工具用电池120被安装在交通工具V2的底壁部104上,且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110更靠下方位置。
在交通工具用电池120的上表面,在交通工具V2的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收容凹部121(凹部)。多个收容凹部121分别沿交通工具V2的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
如图14至图17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130为车辆用座椅,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110及交通工具用电池120更靠上方位置。
交通工具用座椅130包括:座椅本体,具有座椅缓冲垫131、座椅背132及头枕133;轨道装置160,使座椅本体相对于交通工具地板110而沿前后方向移动;高度连杆装置170,使座椅本体相对于交通工具地板110而升降;以及倚靠装置180,将座椅背132可转动地连结至座椅缓冲垫131。
座椅缓冲垫131是从下方支撑就坐者的就坐部,包括作为骨架的缓冲垫框架140、载置于缓冲垫框架140的衬垫材131a、以及包覆缓冲垫框架140及衬垫材131a的表皮材131b。
座椅背132是从后方支撑就坐者的靠背部,包括背框架150、衬垫材132a及表皮材132b。
头枕133是从后方支撑就坐者的头的头部。
如图16、图17所示,缓冲垫框架140包含大致矩形状的框状体,且包括配置在左右侧方的侧框架141、架设在各侧框架141的前端部分的板状的盘式框架142、连结各侧框架141的前方部分的前方连结管143、连结各侧框架141的后方部分的后方连结管144、以及扣止于前方连结管143及后方连结管144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支撑板145(受压板)。
侧框架141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长长的板状框架。
在侧框架141的后方部分安装有倚靠装置180,在侧框架141的下方部分,经由高度连杆装置170而安装有轨道装置160。
如图15至图17所示,轨道装置160相当于从下方支撑座椅本体的底座构件,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座椅本体与交通工具用电池120之间,且被固定在交通工具用电池120的上表面。
如图17所示,轨道装置160以经由贯穿孔111来贯穿交通工具地板110的方式而配置。
若详述之,则在交通工具地板110中的、形成有贯穿孔111的部分的缘部分,安装有左右的间隙填埋构件112。因此,轨道装置160(上轨162)以被左右的间隙填埋构件112夹着的方式而配置。
轨道装置160包括:左右的下轨161,沿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上轨162,沿着下轨161可滑动地受到支撑,且与座椅本体一同移动;锁定构件,将上轨162无法滑动地锁定至下轨161的锁定构件;以及轨道操作杆163,用于解除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状态。
而且,轨道装置160还包括连结托架164,所述连结托架164被安装在上轨162的上表面,且连结上轨162及高度连杆装置170(连接连杆171、172)。
下轨161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110更靠下方位置,且被安装在交通工具用电池120的上表面。
若详述之,则下轨161被收容在交通工具用电池120的收容凹部121中,且被固定于收容凹部121。例如,下轨161在被收容于收容凹部121中的状态下从上方受到螺栓紧固。
上轨162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110更靠下方位置,且被安装于下轨161。上轨162的一部分(上端部)比交通工具地板110稍稍突出至上方。
另外,也可将上轨162整体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110更靠下方。
连结托架164为纵剖面大致L字形状的托架,沿交通工具V2的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
连结托架164具有:底壁部,被安装在上轨162的上表面;以及侧壁部,从底壁部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端部朝上方突出,且被安装于后述的连接连杆171、172。
所述结构中,如图17所示,轨道装置160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交通工具用电池120的一部分(上方部分)重叠的位置。
若详述之,则下轨161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交通工具用电池120的一部分(上方部分)重叠的位置。而且,上轨162的一部分(下端部)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交通工具用电池120的一部分(上端部)重叠的位置。
借此,能够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130的高度位置,从而能够确保交通工具V2的座舱宽大。即,就坐者能够在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如图16、图17所示,高度连杆装置170在上下方向上安装在轨道装置160与缓冲垫框架140之间。
高度连杆装置170包括:左右的第一连接连杆171;左右的第二连接连杆172,配置在比第一连接连杆171更靠后方;制动器单元173,限制座椅本体的升降动作;以及操作杆,用于解除制动器单元173的限制状态。
第一连接连杆171连接着前方连结管143与连结托架164。第二连接连杆172连接着后方连结管144与连结托架164。
当所述操作杆受到操作时,第二连接连杆172(左侧的第二连接连杆172)成为驱动连杆而转动,右侧的第二连接连杆172、左右的第一连接连杆171也转动。由此,座椅本体升降,座椅高度得到调整。
如图16所示,倚靠装置180是将背框架150可转动地连结至缓冲垫框架140,并且能够锁定背框架150的装置。
倚靠装置180包括:倚靠本体181,在使背框架150转动时进行驱动;转动轴182;螺旋弹簧183,对背框架150施力以使其以转动轴182为中心朝前方旋转;以及操作杆,受到操作以解除背框架150的锁定状态。
倚靠本体181具有已知的锁定机构,可使背框架150的状态在相对于缓冲垫框架140而固定的锁定状态与相对于缓冲垫框架140可转动的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转动轴182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轴支撑于背框架150侧与缓冲垫框架140侧。螺旋弹簧183的一端部卡止于背框架150侧,另一端部卡止于缓冲垫框架140侧。
通过所述结构,在搭载有交通工具用电池的交通工具中,能够比以往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因此,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8、图19来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3。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2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3包括交通工具本体201、交通工具地板210、交通工具用电池220及交通工具用座椅230。
交通工具本体201包括底壁部204。
在交通工具地板210的表面,在交通工具V3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狭缝状的贯穿孔211。
交通工具用电池220被安装在交通工具V3的底壁部204上,且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210更靠下方位置。
交通工具用电池220是以在交通工具V3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多个的方式而配置。在彼此相邻的交通工具用电池220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221。
交通工具用座椅230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210及交通工具用电池220更靠上方位置。
交通工具用座椅230包括座椅缓冲垫231与轨道装置260。
轨道装置26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座椅缓冲垫231与交通工具本体201(底壁部204)之间,且被安装在底壁部204的上表面。
而且,轨道装置260在交通工具V3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多个交通工具用电池220之间。即,轨道装置260配置于间隙221中。
轨道装置260包括下轨261、上轨262、连结托架264及支撑托架265。
下轨261被安装在固定于交通工具本体201(底壁部204)上的支撑托架265的上表面。
下轨261、支撑托架265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210更靠下方位置,且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交通工具用电池220重叠的位置。
上轨262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210更靠下方位置,上轨262的一部分(上端部)比交通工具地板210稍稍突出至上方。
即便是所述结构,在搭载有交通工具用电池的交通工具中,也能够比以往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因此,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其他>>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230包括轨道装置260,座椅缓冲垫231由轨道装置260从下方予以支撑,但并无特别限定。
例如,交通工具用座椅230也可包括被固定在交通工具用电池220上的底座构件(底座托架)以取代轨道装置260。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230包括高度连杆装置270、倚靠装置280,但并无特别限定。即,交通工具用座椅230也可不包括高度连杆装置270、倚靠装置280。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20、图21来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4。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2、V3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4包括交通工具本体301、交通工具地板310、交通工具用电池320及交通工具用座椅330。
交通工具用电池320被安装在交通工具V4的底壁部304上,且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310更靠下方位置。
交通工具用电池320在交通工具V4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在多个交通工具用电池320之间,形成有间隙321。间隙321形成为比交通工具用座椅330宽的宽度。
交通工具用座椅330包括座椅缓冲垫331与轨道装置360。
轨道装置36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座椅缓冲垫331与交通工具本体301(底壁部304)之间,且被安装在底壁部304的上表面。
而且,轨道装置360在交通工具V4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多个交通工具用电池320之间。即,轨道装置360配置于间隙321中。
轨道装置360包括下轨361、上轨362、连结托架364及支撑托架365。
下轨361被安装在固定于交通工具本体301(底壁部204)上的支撑托架365的上表面。
下轨361、支撑托架365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210更靠下方位置,且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交通工具用电池320重叠的位置。
上轨362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310更靠下方位置,上轨362的一部分(上端部)比交通工具地板310稍稍突出至上方。
即便是所述结构,在搭载有交通工具用电池的交通工具中,也能够比以往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因此,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22、图23来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5。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2~V4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5包括交通工具本体401、交通工具地板410、交通工具用电池420及交通工具用座椅430。
在交通工具地板410的上表面,形成有宽度比交通工具用座椅430宽的收容凹部411(凹部)。收容凹部411沿交通工具V2的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
交通工具用电池420被安装在交通工具V4的底壁部404上,且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410更靠下方位置。
在交通工具用电池420的上表面,形成有宽度比交通工具用座椅430宽的收容凹部421(凹部)。收容凹部421沿交通工具V2的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
另外,如图23所示,交通工具用电池420的表面与收容凹部421的阶差面成为倾斜面322。
交通工具用座椅430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410更靠上方。
交通工具用座椅430包括座椅缓冲垫431、轨道装置460及朝向就坐者吹出空气的鼓风机装置490。
作为座椅缓冲垫431的骨架的缓冲垫框架440包括左右的侧框架441、前方连结管443、后方连结管444、以及扣止于前方连结管443及后方连结管444的支撑板445。
在支撑板445的底面,安装有鼓风机装置490(鼓风机本体491)。
轨道装置460被安装在交通工具地板410的上表面。
若详述之,则轨道装置360被收容于交通工具地板410的收容凹部411,且被收容于交通工具用电池420的收容凹部421。
轨道装置460包括下轨461、上轨462及连结托架464。
鼓风机装置490包括鼓风机本体491与电连接鼓风机本体491及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线束492。
鼓风机本体491被安装在支撑板445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底面。
线束492沿着支撑板445的底面延伸。若详述之,则线束492从鼓风机本体491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且从支撑板445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朝前后方向进一步延伸。
所述结构中,如图23所示,在正视时由交通工具地板410、左右的轨道装置460与座椅缓冲垫431所包围的区域中,形成有规定大小的空间SP。
借此,能够利用空间SP来配置鼓风机本体491或布设线束492。而且,能够在座椅缓冲垫431的下方位置利用空间SP来作为收容空间。而且,能够利用空间SP来自由设定左右的轨道装置460的配置。
即便是所述结构,在搭载有交通工具用电池的交通工具中,也能够比以往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因此,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第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24来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6。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2~V5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6包括交通工具本体501、交通工具地板510、交通工具用电池520及交通工具用座椅530。
交通工具地板510配置在比交通工具用电池520更靠上方。
交通工具用座椅530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510更靠上方。
交通工具用座椅530包括:座椅本体,具有座椅缓冲垫531、座椅背532及头枕533;轨道装置560,使座椅本体相对于交通工具本体501(顶壁部503)而沿前后方向移动;以及辅助轨道装置570,使座椅本体相对于交通工具本体501(侧壁部502)而沿前后方向移动。
轨道装置560包括:固定轨道561,被固定于顶壁部503;移动轨道562,沿着固定轨道561朝前后方向滑动;连结构件563,连结移动轨道562及座椅背532;以及球部564(脚轮部),被安装在座椅缓冲垫531的底面,且沿着交通工具地板510滑动。
辅助轨道装置570包括:固定轨道571,被固定于侧壁部502;移动轨道572,沿着固定轨道571朝前后方向滑动;以及连结构件573,连结移动轨道572及座椅缓冲垫531。
若为所述结构,则在搭载有交通工具用电池的交通工具中,能够使交通工具用座椅适当地移动。因此,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第二至第六实施方式的附注>>
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通过下述方式而解决,即,包括:交通工具地板,设在交通工具的内部;交通工具用电池,设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内部,配置在比所述交通工具地板更靠下方位置,在所述交通工具内供给电力;以及交通工具用座椅,设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内部,配置在比所述交通工具地板更靠上方位置,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供就坐者就坐的座椅缓冲垫与从下方支撑所述座椅缓冲垫的底座构件,所述底座构件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可实现在搭载有交通工具用电池的交通工具中,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座舱)内舒适地度过的交通工具。
若详述之,则在本发明的交通工具中,从下方支撑座椅缓冲垫的底座构件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交通工具用电池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即,能够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
因此,与像以往那样交通工具用座椅位于比交通工具地板及交通工具用电池更靠上方位置的交通工具相比较时,就坐者不会感到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狭窄(得到缓和)。即,比起以往,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内舒适地度过。
此时可为,所述底座构件是被安装于所述交通工具地板、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或交通工具本体且使所述座椅缓冲垫沿所述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移动的轨道装置,所述轨道装置具有:下轨,沿所述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上轨,沿着所述下轨可移动地受到支撑,且与所述座椅缓冲垫一同移动,所述上轨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降低包括轨道装置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因此,对于就坐者而言,感到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狭窄的情况得到缓和。
此时可为,所述底座构件被收容于形成在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的上表面的收容凹部。
而且可为,所述底座构件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在左右,且沿所述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左右的所述底座构件被分别收容于形成在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的上表面的左右的所述收容凹部。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而且,能够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而极力不减少交通工具用电池的容量。
此时可为,所述底座构件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在左右,且沿所述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所述收容凹部是以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宽度方向上宽度比所述座椅缓冲垫宽的方式而形成,左右的所述底座构件被收容于所述收容凹部。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在以宽度变宽的方式形成的收容凹部内自由设定左右的底座构件的配置。
此时可为,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所述底座构件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多个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之间。
而且可为,所述底座构件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在左右,且沿所述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多个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中的规定的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左右的所述底座构件之间。
如上所述,底座构件配置在与交通工具用电池不同的位置,因此与底座构件被配置在交通工具用电池上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减少对交通工具用电池施加的载荷。
此时可为,所述底座构件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在左右,且配置在比所述交通工具地板更靠上方位置,在正视时由所述交通工具地板、左右的所述底座构件与所述座椅缓冲垫所包围的区域形成有空间。
通过所述结构,例如能够在座椅缓冲垫的下方位置形成收容空间。而且,也能够利用所述空间来自由设定左右的底座构件的配置。
此时可为,所述底座构件是被安装于所述交通工具地板、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或交通工具本体且使所述座椅缓冲垫沿所述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移动的轨道装置,且所述轨道装置配置在比所述交通工具地板更靠下方位置。
如上所述,轨道装置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更靠下方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高度位置。
此时可为,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所述座椅缓冲垫,具有座椅缓冲垫及座椅背;以及倚靠装置,将所述座椅背以可转动的方式连结至所述座椅缓冲垫,所述底座构件是被安装于所述交通工具地板、所述交通工具用电池或交通工具本体,且使所述座椅缓冲垫沿所述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移动的轨道装置。
如上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倚靠装置及轨道装置,由此,就坐者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更舒适地度过。
<第七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25、图26来说明第七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7。
交通工具V7是在包括影像显示装置的交通工具中,比起以往,能够使乘员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座舱)内更舒适地度过的交通工具。关于交通工具V7~V19也同样。
如图25所示,交通工具V7例如为车辆(汽车),是在交通工具V7的前后方向包括三排交通工具用座椅630的电动车辆(电动汽车)。另外,交通工具V7也可为包括一排、两排或四排以上的交通工具用座椅630的车辆。
交通工具V7包括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630A(前排座椅)、配置在比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630A更靠后方的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630B(中间座椅)、以及配置在比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630B更靠后方的第三交通工具用座椅630C。
如图25所示,交通工具V7包括交通工具本体601与分别安装在交通工具本体601的内部的交通工具用电池610、影像显示装置620、交通工具用座椅630、座椅旋转装置640、轨道装置650及控制装置660。
交通工具本体601相当于车身,包括形成交通工具V7的侧壁的侧壁部602、形成交通工具V7的顶板的顶壁部603、形成交通工具V7的底壁的底壁部604、形成交通工具V7的前壁的前壁部605、形成交通工具V7的后壁的后壁部606、以及被安装在交通工具V7的内部的交通工具地板607。
交通工具地板607是用于安装交通工具用座椅630或交通工具用内饰构件的车身地板,配置在比交通工具本体601的底壁部604稍靠上方。
在交通工具V7的内部由交通工具地板607、侧壁部602、顶壁部603、前壁部605及后壁部606所包围的区域成为交通工具V7的座舱(内部空间)。在交通工具V7的行驶过程中乘员将在座舱内度过。
交通工具用电池610相当于车载用电池,是在交通工具V7的内部与交通工具V7的驱动装置、各种电气装置(电子装置)、影像显示装置620、交通工具用座椅630、座椅旋转装置640、轨道装置650及控制装置660电连接而对这些装置供给电力的相对较大型的电池。
如图25所示,交通工具用电池610被安装在交通工具V7的底壁部604上,且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607更靠下方位置。
影像显示装置620是具有显示影像的显示部(显示荧幕622)的装置,包括荧幕收容部621、显示荧幕622、荧幕卡合部623及投影机624。
荧幕收容部621被安装在交通工具本体601的侧方部(左侧方部)。若详述之,则荧幕收容部621被安装在交通工具本体601的左侧的侧壁部602。
荧幕收容部621为在交通工具V7的上下方向上长长的框体。
另外,荧幕收容部621也可配置于右侧的侧壁部602,也可配置于顶壁部603,还可配置于交通工具地板607。在荧幕收容部621被安装于顶壁部603或交通工具地板607的情况下,荧幕收容部621可为在交通工具V7的宽度方向上长长的框体。
显示荧幕622是以卷绕至荧幕收容部621的状态而收容。并且,可从荧幕收容部621朝向侧方延展。
显示荧幕622是在交通工具V7的宽度方向上长长的荧幕,例如是具有透射性(半透明性)的透明荧幕(半透明荧幕)。
显示荧幕622具有朝向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630A侧的第一影像显示面622a与朝向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630B侧的第二影像显示面622b。
在显示荧幕622的延伸端部,安装有可卡合至荧幕卡合部623的被卡合部622c。即,被卡合部622c被安装在经延展的显示荧幕622的右端部。
荧幕卡合部623配置在交通工具本体601的侧方部(右侧方部)。若详述之,则荧幕卡合部623被安装在交通工具本体601的右侧的侧壁部602。
荧幕卡合部623为在交通工具V7的上下方向上长长的框体。
具体而言,被卡合部622c为卡合钩,荧幕卡合部623为卡合孔部。被卡合部622c与荧幕卡合部623配置在交通工具V7的相同的高度位置。被卡合部622c可装卸地卡合于荧幕卡合部623。
如图25所示,当显示荧幕622从荧幕收容部621延展且被卡合部622c卡合于荧幕卡合部623时,显示荧幕622配置在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630A及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630B之间。
投影机624是相对于显示荧幕622而设在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630B侧,将影像投影至第二影像显示面622b的投影机。
投影机624被安装在交通工具地板607上,配置在交通工具V7的稍稍后方位置,且在交通工具V7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左右的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630B之间。
所述结构中,显示荧幕622是具有透射性的荧幕,能够将朝向第二影像显示面622b投影的影像显示于第二影像显示面622b和位于与第二影像显示面622b为相反侧的面的第一影像显示面622a。
即,能够使用一台投影机624使相同的影像显示于第一影像显示面622a与第二影像显示面622b。
如图25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630为车辆用座椅,且被配置在交通工具地板607上。
交通工具用座椅630包括沿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630A、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630B及第三交通工具用座椅630C。
交通工具用座椅630包括:座椅本体,具有座椅缓冲垫631、座椅背632及头枕633;侧桌台634,被安装在座椅缓冲垫631的侧方部分;倚靠装置635,将座椅背632可转动地连结至座椅缓冲垫631;以及检测传感器636及生物传感器637,被安装在座椅缓冲垫631的内部。
交通工具用座椅630是由设在交通工具地板607上的座椅旋转装置640及轨道装置650从下方予以支撑。
另外,交通工具用座椅630也可还包括使座椅本体(座椅缓冲垫631)升降的高度连杆装置。
座椅缓冲垫631是从下方支撑就坐者的就坐部,具有作为骨架的缓冲垫框架631a、载置于缓冲垫框架631a的衬垫材631b、以及包覆缓冲垫框架631a及衬垫材631b的表皮材631c。
座椅背632是从后方支撑就坐者的靠背部,包括作为骨架的背框架、衬垫材及表皮材。
头枕633是从后方支撑就坐者的头的头部。
侧桌台634被安装在座椅缓冲垫631的外侧面,可在被收纳至座椅缓冲垫631的“收纳位置”与从座椅缓冲垫631朝上方展开的“展开位置(使用位置)”之间切换。
在座椅缓冲垫631的后方部分,安装有倚靠装置635,在座椅缓冲垫631的下方部分,经由座椅旋转装置640而安装有轨道装置650。
如图25所示,倚靠装置635是将座椅背632可转动地连结至座椅缓冲垫631,并且能够锁定座椅背632的装置。
倚靠装置635包括:倚靠本体635a,在使座椅背632转动时进行驱动;转动轴635b;螺旋弹簧635c,对座椅背632施力以使其以转动轴635b为中心朝前方旋转;以及操作杆,受到操作以解除座椅背632的锁定状态。
倚靠本体635a具有已知的锁定机构,可使座椅背632的状态在相对于座椅缓冲垫631而固定的锁定状态与相对于座椅缓冲垫631可转动的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转动轴635b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轴支撑于座椅背632侧与座椅缓冲垫631侧。螺旋弹簧635c的一端部卡止于座椅背632侧,另一端部卡止于座椅缓冲垫631侧。
检测传感器636是在检测到有乘员就坐时朝向控制装置660输出检测信号的片材状的重量探测传感器,且被安装在座椅缓冲垫631的表面。
生物传感器637是检测乘员就坐时对座椅缓冲垫631的就坐面施加的“就坐压力”并朝向控制装置660输出检测信号的片材状的压力传感器,且被安装在座椅缓冲垫631的表面。
此处,所谓“就坐压力”,是指在乘员就坐于座椅缓冲垫631上的状态下,对应于所述乘员的生理活动、具体而言对应于呼吸而周期地变化的值,是由生物传感器637所检测的对象值。即,“就坐压力”相当于就坐的乘员的生物信息(例如呼吸信息)。
检测传感器636、生物传感器637被安装在衬垫材631b及表皮材631c之间,且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
检测传感器636被配置在座椅缓冲垫631的左侧,生物传感器637被配置在座椅缓冲垫631的右侧。
另外,生物传感器637也可具有检测乘员就坐的功能与检测就坐的乘员的生物信息的功能。此时,也可将检测传感器636设为不需要的结构。
座椅旋转装置640是使交通工具用座椅630相对于交通工具地板607而绕沿着上下方向的轴旋转,并且能够锁定交通工具用座椅630的装置。
座椅旋转装置640包括:底座构件641,被固定在轨道装置650的上表面;旋转轴642,轴支撑于底座构件的中心部分,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旋转构件643,以旋转轴642为中心可旋转地安装至底座构件641;以及旋转操作杆,解除交通工具用座椅630的锁定状态。
另外,座椅旋转装置640还包括对旋转构件643供给旋转动力的旋转致动器。
旋转构件643是被一体地安装于座椅缓冲垫631且与交通工具用座椅630一同旋转的旋转体,能够相对于底座构件641而旋转(回转)9660度。
座椅旋转装置640通过使旋转构件643旋转而使交通工具用座椅630绕沿着上下方向的轴旋转,并在规定的旋转位置锁定旋转构件643,由此能够锁定交通工具用座椅630。
轨道装置650是使交通工具用座椅630相对于交通工具地板607而沿前后方向移动,并且能够锁定交通工具用座椅630的装置。
轨道装置650从交通工具V7的前方部分遍及后方部分而长长地延伸,且在交通工具V7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
轨道装置65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座椅旋转装置640与交通工具地板607之间,且被固定在交通工具地板607的上表面。
轨道装置650包括:左右的固定轨道651,沿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左右的第一可动轨道652,沿着左右的固定轨道651可滑动地受到支撑,且与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630A一同移动;以及左右的第二可动轨道653,沿着左右的固定轨道651可滑动地受到支撑,且与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630B一同移动。
另外,轨道装置650包括:第一锁定构件、第二锁定构件,无法滑动地锁定第一可动轨道652、第二可动轨道653;以及第一操作杆、第二操作杆,用于解除这些锁定构件的锁定状态。
而且,轨道装置650还包括对可动轨道652、653供给动力的滑动致动器。
固定轨道651被配置在交通工具地板607上。
第一可动轨道652、第二可动轨道653被安装于固定轨道651,这些可动轨道652、653的上方部分经由连结托架而固定于座椅旋转装置640(底座构件641)。
如图25、图26所示,控制装置660是对由检测传感器636、生物传感器63607所检测出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的装置,例如被安装在交通工具V7的前方部分的仪表盘的内部。或者,控制装置660被安装在交通工具地板607的下方位置。
若详述之,则控制装置660在收到由各种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检测信号时,基于检测信号来控制影像显示装置620、交通工具用座椅630、座椅旋转装置640及轨道装置650的驱动。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660为控制器(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且综合地执行交通工具V7内的电气控制。
控制装置660从交通工具用电池610接受电力供给。
控制装置660在从检测传感器636收到检测信号时,控制影像显示装置620以将影像显示于显示荧幕622。
而且,如图25所示,控制装置660在从检测传感器636收到检测信号时,控制轨道装置650,以使交通工具用座椅630(630A、630B)朝向显示荧幕622移动。并且,控制座椅旋转装置640,以将交通工具用座椅630朝向显示面(第一影像显示面622a、第二影像显示面622b)。
借此,当乘员就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630时,能够进行控制以将影像显示于显示荧幕622。而且,当乘员就坐时,能够进行控制以排布交通工具用座椅630的位置及方向。
而且,控制装置660接收由生物传感器637所检测到的生物信息,当判定为生物信息存在异常时,控制影像显示装置620输出判定结果。
借此,控制装置660基于就坐的乘员的生物信息来掌握健康状态,影像显示装置620能够显示基于健康状态的影像。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660通过网络而与未图示的已知的心率测量装置连接,由此,心率测量装置基于从生物传感器63607发送的就坐者的呼吸信息来测量就坐者的心率,当心率的变化产生了异常时,能够尽早告知给就坐者。
另外,对于基于呼吸信息来计算心率的具体方法,可利用已知的计算方法。
除此以外,也可根据乘员的期望来变更“生物传感器的种类”,并变更基于由生物传感器所检测的生物信息的“输出功能”。
具体而言,除了压力传感器以外,也可采用静电电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气味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而且,作为“输出功能”,除了测量乘员的心率变化并将心率的异常(瞌睡状态)告知给乘员以外,还可设想测量乘员的就坐姿势并控制座椅的动作以安排放松模式或骨架矫正模式、基于乘员的生物信息(例如心电图或血压、体温、呼吸等)来对乘员进行游戏或影像的安排等。
此时,利用生物传感器所获得的生物信息可由下载到乘员的移动终端中的专用应用来利用。借此,能够利用生物信息来操作专用应用或者在专用应用内累积生物信息。
通过所述结构,在包括影像显示装置620的交通工具V7中,乘员们能够在交通工具V7的内部空间(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另外,在交通工具V7为电机汽车的情况下,可在搭载于交通工具V7的交通工具用电池610的充电过程中(交通工具V7的停止过程中)传感乘员的生物信息。
<<其他>>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显示荧幕622(显示部)以被卷绕于荧幕收容部621的状态而收容,可从荧幕收容部621延展,但并无特别限定。
例如,显示荧幕622也可在始终展开的状态(延展的状态)下固定。或者,显示荧幕622也可为可装卸地安装于交通工具本体601。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轨道装置650被固定在交通工具地板607上,但并无特别限定。
例如,轨道装置650也可配置在比交通工具地板607更靠下方位置。具体而言,也可为,轨道装置650的固定轨道651被安装在交通工具用电池610上,且可动轨道(可动部)652、653以一部分从交通工具地板607突出的方式而配置。
<第八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27来说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8。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8包括交通工具本体701(交通工具地板707)、交通工具用电池710、影像显示装置720、交通工具用座椅730、座椅旋转装置740、轨道装置750及控制装置760。
交通工具用座椅730包括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730A、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730B及第三交通工具用座椅730C。
第三交通工具用座椅730C包括将座椅背732可转动地连结至座椅缓冲垫731的倚靠装置735。
通过所述结构,在包括影像显示装置720的交通工具V8中,乘员们能够在交通工具V8的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而且,通过所述结构,通过将第三交通工具用座椅730C的座椅背732折叠至座椅缓冲垫731侧,从而能够将第三交通工具用座椅730C利用作为收纳台。例如,可在第三交通工具用座椅730C上载置户外用品等。而且,可将交通工具V8的座舱利用作为秘密基地。
另外,可对座椅背732的背面实施防污加工、疏水加工。
<第九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28来说明第九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9。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8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9包括交通工具本体801(交通工具地板807)、交通工具用电池810、影像显示装置820、交通工具用座椅830、座椅旋转装置840、轨道装置850及控制装置860。
而且,交通工具V9还包括供就坐的乘员进行训练(exercise)的踏板装置870。
影像显示装置820是具有显示影像的显示部(显示器822)的装置,且包括收容部821、显示器822及卡合部823。
显示器822例如为柔性显示器,能够在第一影像显示面822a与第二影像显示面822b上显示不同的影像。
显示器822可从收容部821拉出地受到收容。
在显示器822的延伸端部,安装有可卡合于卡合部823的被卡合部822c。
踏板装置870被安装于交通工具用座椅830(座椅缓冲垫831),且配置在比座椅缓冲垫831更靠前方位置。
踏板装置870通过充电线缆而与交通工具用电池810电连接。踏板装置870可通过就坐的乘员蹬踩踏板871来发电,对交通工具用电池810供给电力。
踏板装置870可收纳在交通工具用座椅830的内部(例如座椅缓冲垫831的下方位置)。即,踏板装置870可在“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使用位置)”之间切换。
控制装置860控制踏板装置870的驱动。
另外,踏板装置870也可被可装卸地安装在轨道装置850上。
通过所述结构,乘员能够在座舱内适当地训练。而且,伴随乘员的训练,能够进行发电。
而且,若为所述影像显示装置820,则可将投影机设为不需要的结构。
<第十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29来说明第十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10。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9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10包括交通工具本体901、交通工具用电池910、影像显示装置920、交通工具用座椅930、座椅旋转装置940、轨道装置950及控制装置960。
交通工具用座椅930包括检测传感器936及生物传感器937。
影像显示装置920例如显示与瑜伽或训练相关的影像。
控制装置960接收由生物传感器937所检测到的生物信息(呼吸信息),基于生物信息来掌握乘员的呼吸状态或脉搏。并且,控制影像显示装置920以一并显示与乘员的呼吸状态或脉搏相关的信息。
通过所述结构,就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930的乘员能够安心地享受瑜伽(伸展瑜伽)或训练等运动。
<第十一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0来说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11。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10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11包括交通工具本体1001、交通工具用电池1010、影像显示装置1020、交通工具用座椅1030、座椅旋转装置1040、轨道装置1050及控制装置1060。
交通工具V11还包括被安装在交通工具本体1001的顶壁部1003的中央部分的天窗1070。
交通工具用座椅1030包括倚靠装置1035。根据图30,为座椅背1032被倚靠的状态(后倾的状态)。
若详述之,则多个交通工具用座椅1030的座椅背1032配置于在俯视(平视)时与天窗1070重叠的位置。
天窗1070例如是具有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扩展功能的相对较大型的天窗。
天窗1070在AR扩展模式时可实时显示夜空的星座的名称。控制装置1060可控制天窗1070的动作。
通过所述结构,就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1030的乘员能够一边躺着一边享受天体观测。
<第十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1来说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12。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11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12包括交通工具本体1101、交通工具用电池1110、影像显示装置1120、交通工具用座椅1130、座椅旋转装置1140、轨道装置1150及控制装置1160。
交通工具用座椅1130包括倚靠装置1135。
根据图31,为座椅背1132被倚靠的状态(后倾的状态)。而且,多个交通工具用座椅1130以朝向交通工具V12的中央部的方式而配置。
控制装置1160可接收由生物传感器1137所检测到的生物信息,基于乘员的生物信息来诊断健康状态或骨骼状态,并控制影像显示装置1120显示诊断结果。
借此,能够在交通工具V12的座舱内进行乘员的健康诊断。
<第十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2A至图32C来说明第十三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13。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12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13包括交通工具本体1201(交通工具地板1207)、交通工具用电池1210、影像显示装置1220、交通工具用座椅1230、座椅旋转装置1240、轨道装置1250及控制装置1260。
交通工具V13还包括:桌台装置1270,设在交通工具V13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第二轨道装置1280,使桌台装置1270前后移动;以及换气装置1290,用于将交通工具内的空气排出至交通工具外。
换气装置1290被安装在交通工具V13的顶壁部1203。
另外,交通工具V13也可还包括向交通工具内输送空气的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可配置在交通工具地板1207上。
桌台装置1270为组合桌台(consort table),具有桌台本体1271、左右的辅助桌台1272、被安装在桌台本体1271的下方部分的温度调整装置1273及温度调整装置1273的开关1274。
如图32B、图32C所示,桌台本体1271被固定在第二轨道装置1280上。
左右的辅助桌台1272被安装在桌台本体1271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侧方位置。辅助桌台1272可在图32B所示的“收纳位置”与图32C所示的“展开位置(使用位置)”之间切换。
当辅助桌台1272被展开时,座椅缓冲垫1231与辅助桌台1272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方式而配置。
温度调整装置1273被安装在桌台本体1271的脚部。
温度调整装置1273例如可为对座舱内进行加热的发热元件、使座舱内变得凉快的冷却元件。或者,温度调整装置1273也可为输送空气的送风部。
第二轨道装置1280包括左右的固定轨道1281、左右的可动轨道1282、锁定可动轨道1282的锁定构件与用于解除锁定构件的锁定状态的操作杆。
桌台装置1270(桌台本体1271)被安装在左右的可动轨道1282的上表面,且与左右的可动轨道1282一同沿前后方向移动。
控制装置1260可控制桌台装置1270及第二轨道装置1280的动作。
通过所述结构,乘员们可利用能够前后移动的桌台装置1270在座舱内舒适地度过。
另外,桌台装置1270可经由第二轨道装置1280电连接于交通工具用电池1210。而且,温度调整装置1273可在桌台本体1271移动到规定的前后位置时自动开始运行(开关可接通)。
<第十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3来说明第十四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14。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13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14包括交通工具本体1301、交通工具用电池1310、影像显示装置1320、交通工具用座椅1330、座椅旋转装置1340、轨道装置1350及控制装置1360。
而且,交通工具V14还包括方向盘1370与被安装在交通工具本体1301的外表面的多个拍摄摄像机1380。
拍摄摄像机1380拍摄交通工具V14周围的外部影像,并将外部影像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1360,以便执行进行交通工具V14的行驶控制的“传感功能”。
控制装置1360获取从拍摄摄像机1380接收的外部影像数据,基于外部影像数据来控制座椅旋转装置1340及轨道装置1350。
例如,控制装置1360在从外部影像数据中识别到规定的景色(名胜、观光点等)时,控制座椅旋转装置1340及轨道装置1350以使交通工具用座椅1330朝向所述景色侧。
根据图33可知,位于左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330被控制为朝向左斜前方。
借此,在交通工具的行驶过程中,乘员能够一边享受景色一边度过。
而且,控制装置1360基于方向盘1370(动力方向盘)的动作来识别交通工具V14的行进方向,并控制座椅旋转装置1340及轨道装置1350。
例如,控制装置1360在识别出交通工具V14的右转弯(朝右侧弯曲的弯道)时,控制座椅旋转装置1340及轨道装置1350以使交通工具用座椅1330朝向右斜前侧。
借此,在交通工具的行驶过程中,乘员能够舒适地度过。
<第十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4来说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15。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14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15包括交通工具本体1401、交通工具用电池1410、影像显示装置1420、交通工具用座椅1430、座椅旋转装置1440、轨道装置1450及控制装置1460。
而且,交通工具V15还包括被安装在交通工具本体1401的外表面的多个拍摄摄像机1470。
拍摄摄像机1470将外部影像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1460,以便执行进行交通工具V15的行驶控制的“传感功能”。
控制装置1460获取从拍摄摄像机1470接收的外部影像数据,并基于外部影像数据来控制座椅旋转装置1440及轨道装置1450。
例如,控制装置1460从外部影像数据中识别太阳的位置及方向,并控制座椅旋转装置1340及轨道装置1350以使交通工具用座椅1430不朝向太阳侧(朝向与太阳侧为相反侧)。
根据图34可知,位于左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430被控制为朝向右斜后方。
借此,能够设法极力避免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到乘员,从而保护乘员的皮肤不受太阳光伤害。
另外,可在交通工具用座椅1430的座椅背1432的背面安装太阳能面板1480。
借此,能够设法极力避免太阳光照射到就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1430的乘员,并且太阳能面板1480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充电。
<第十六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5来说明第十六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16。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15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16包括交通工具本体1501、交通工具用电池1510、影像显示装置1520、交通工具用座椅1530、座椅旋转装置1540、轨道装置1550及控制装置1560。
影像显示装置1520具有多个显示荧幕1522。
显示荧幕1522在交通工具V16的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
显示荧幕1522可通过从荧幕收容部1521被拉出而利用作为隔板(partition)。
借此,如图35所示,能够对每个乘员确保独立的空间(独立厢室)。乘员能够将脚伸开而轻松地休息。而且,乘员能够在独立空间内度过而无须在意周围。
而且,交通工具用座椅1530包括面罩1534,所述面罩1534被安装于头枕1533,且可从头枕1533展开。
通过利用面罩1534,就坐的乘员能够更放松地度过。
另外,面罩1534也可被安装在座椅背的上部或后方部。
控制装置1560可在满足规定条件时控制影像显示装置1520、交通工具用座椅1530、座椅旋转装置1540及轨道装置1550以进行图35所示的排布(座椅排布)。
例如,控制装置1560可在交通工具V16已行驶至目的地时进行图35所示的排布。
或者,控制装置1560可在交通工具V16停止于充电点时进行图35所示的排布。
借此,乘员能够一边放松一边听音乐或睡觉,或者进行会议。
<第十七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6来说明第十七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17。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16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17包括交通工具本体1601、交通工具用电池1610、影像显示装置1620、交通工具用座椅1630、座椅旋转装置1640、轨道装置1650及控制装置1660。
影像显示装置1620具有多个显示荧幕1622与多个投影机1624。
显示荧幕1622被设在交通工具本体1601的侧壁部1602,且可沿上下方向拉出地安装。具体而言,荧幕收容部1621被设在顶壁部1603,荧幕卡合部1623被设于交通工具地板1607。
交通工具V17可通过自动操作或手动操作来进行图36所示的排布。
具体而言,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1630A成为将座椅背1632折叠至座椅缓冲垫1631侧的状态,被利用作为侧桌台。
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1630B被调整至与显示荧幕1622相向的位置,且被调整为朝向显示荧幕1622侧。
借此,乘员们能够在交通工具V17的内部空间内舒适地度过。
<第十八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7来说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18。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17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18包括交通工具本体1701、交通工具用电池1710、影像显示装置1720、交通工具用座椅1730、座椅旋转装置1740、轨道装置1750及控制装置1760。
而且,交通工具V18还包括桌台装置1770与使桌台装置1770前后移动的第二轨道装置1780。
影像显示装置1720包含具有柔性的显示器1722(柔性显示器)。
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1730B成为将座椅背1732折叠至座椅缓冲垫1731侧的状态,被利用作为侧桌台。
桌台装置1770为组合桌台。
桌台本体1771具有卡合钩1772,所述卡合钩1772可装卸地卡合于设在交通工具用座椅1730的背面的被卡合部1734。
根据图37可知,桌台本体1771(卡合钩1772)卡合于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1730B(被卡合部1734)。
借此,可将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1730B及桌台装置1770利用作为一整套的桌台。
<第十九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8来说明第十九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V19。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V7~V18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V19包括交通工具本体1801、交通工具用电池1810、影像显示装置1820、交通工具用座椅1830、座椅旋转装置1840、轨道装置1850及控制装置1860。
而且,交通工具V19还包括滑动车门1870,所述滑动车门1870被设在交通工具本体1801的侧壁部1802,且可滑动移动。
滑动车门1870可在“封闭位置”与图38所示的“开口位置”之间切换。
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1830A成为将座椅背1832折叠至座椅缓冲垫1831侧的状态,被利用作为侧桌台。
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1830B被调整至与滑动车门1870相向的位置,且被调整为朝向滑动车门1870侧。
借此,乘员们能够享受观鸟、写生、垂钓。而且,乘员们能够将交通工具V19的座舱利用作为观景亭(gazebo)(亭子)而舒适地度过。
<<第七至第十九实施方式的附注>>
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可包括:交通工具地板;交通工具用座椅,配置在交通工具地板上;轨道装置,使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地板而沿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移动;座椅旋转装置,使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地板而绕沿着上下方向的轴旋转;以及影像显示装置,配置在所述交通工具地板上且具有显示影像的显示部,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沿所述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或宽度方向排列的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及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所述显示部配置在所述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及所述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之间,所述显示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侧的第一影像显示面与朝向所述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侧的第二影像显示面,在所述第一影像显示面及所述第二影像显示面上显示影像。
通过所述结构,可实现在包括影像显示装置的交通工具中,乘员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座舱)内舒适地度过的交通工具。
若详述之,则交通工具包括轨道装置、座椅旋转装置及影像显示装置,影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具有朝向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侧的第一影像显示面与朝向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侧的第二影像显示面,在第一影像显示面及第二影像显示面上显示影像。
借此,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座舱内排布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位置及方向。并且,就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乘员们能够各自观看显示于显示部的影像而舒适地度过。
此时可为,所述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及所述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以沿所述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而配置,所述轨道装置从所述交通工具的前方部分遍及后方部分而长长地延伸,所述轨道装置包括:左右的固定轨道,沿所述交通工具的前后方向长长地延伸;左右的第一可动部,沿着所述左右的固定轨道可移动地受到支撑,且与所述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一同移动;以及左右的第二可动部,沿着所述左右的固定轨道可移动地受到支撑,且与所述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一同移动。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在交通工具的座舱内更适当地排布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配置。
此时,可包括: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检测乘员就坐的情况;以及控制装置,设于所述交通工具,控制所述影像显示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从所述检测传感器收到检测信号时,控制所述影像显示装置以将影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通过所述结构,当乘员就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时,能够进行控制以在显示部上显示影像。因此,乘员能够更舒适地度过。
此时可为,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轨道装置及所述座椅旋转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从所述检测传感器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时,控制所述轨道装置以使所述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朝向所述显示部移动,并控制所述座椅旋转装置以使所述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朝向所述第一影像显示面。
通过所述结构,当乘员就坐于交通工具用座椅时,能够进行控制以排布交通工具用座椅的位置及方向。因此,乘员能够更舒适地度过。
此时,可包括:生物传感器,设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检测就坐的乘员的生物信息;以及控制装置,设于所述交通工具,控制所述影像显示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生物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所述生物信息来控制所述影像显示装置,以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基于所述生物信息的影像。
而且可为,所述控制装置接收由所述生物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所述生物信息,当判定为所述生物信息存在异常时,控制所述影像显示装置输出判定结果。
通过所述结构,控制装置能够基于就坐的乘员的生物信息来掌握健康状态,影像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基于健康状态的影像。例如,影像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健康诊断结果的影像。借此,乘员能够更舒适地度过。
此时可为,所述显示部为显示荧幕,所述影像显示装置包括:荧幕收容部,设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左侧方部及右侧方部的其中一者;所述显示荧幕,被收容于所述荧幕收容部,从所述荧幕收容部朝向所述左侧方部及所述右侧方部的另一者延展;以及荧幕卡合部,设在所述左侧方部及所述右侧方部的另一者,卡合于设在所述显示荧幕的延伸端部的被卡合部,当所述显示荧幕从所述荧幕收容部延展且所述被卡合部卡合于所述荧幕卡合部时,所述显示荧幕配置在所述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及所述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之间。
或者可为,所述显示部为显示荧幕,所述影像显示装置包括:荧幕收容部,设在所述交通工具的上方部及下方部的其中一者;所述显示荧幕,被收容于所述荧幕收容部,从所述荧幕收容部朝向所述上方部及所述下方部的另一者延展;以及荧幕卡合部,设在所述上方部及所述下方部的另一者,卡合于设在所述显示荧幕的延伸端部的被卡合部,当所述显示荧幕从所述荧幕收容部延展且所述被卡合部卡合于所述荧幕卡合部时,所述显示荧幕配置在所述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及所述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之间。
通过所述结构,在需要显示荧幕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拉出显示荧幕。而且,在不需要显示荧幕的情况下,能够收起显示荧幕。
此时可为,所述显示部为显示荧幕,所述影像显示装置包括投影机,所述投影机相对于所述显示荧幕而设在所述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侧,将影像投影至所述第二影像显示面,所述显示荧幕为具有透射性的荧幕,将朝向所述第二影像显示面投影的所述影像显示于所述第二影像显示面和位于与所述第二影像显示面为相反侧的面的所述第一影像显示面。
通过所述结构,例如能够使用一台投影机来使相同的影像显示于第一影像显示面与第二影像显示面。另外,作为此种显示荧幕,例如有半透明的显示荧幕等。
此时可为,所述显示部为具有柔性的显示器,所述影像显示装置包括:收容部,设在所述交通工具的左侧方部及右侧方部的其中一者;所述显示器,被收容于所述收容部,从所述收容部朝向所述左侧方部及所述右侧方部的另一者延展;以及卡合部,设在所述左侧方部及所述右侧方部的另一者,卡合于设在所述显示器的延伸端部的被卡合部,当所述显示器从所述收容部延展且所述被卡合部卡合于所述卡合部时,所述显示器配置在所述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及所述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之间,所述显示器在所述第一影像显示面与所述第二影像显示面上显示不同的影像。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具有柔性的显示器,不需要投影机,能够使相同的影像显示于第一影像显示面与第二影像显示面。另外,作为此种显示器,例如有柔性显示器等。
<第二十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39至图49来说明第二十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20。
交通工具用座椅S20实现了将用于切换座椅本体的状态的切换装置设为简单的结构。关于交通工具用座椅S21也同样。
如图39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20例如是相当于车辆的后部座席的后座。另外,也可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包括三排座椅的车辆中利用作为第二排的中间座椅。
如图41A、图42A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20是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位于基准位置的“通常状态(通常位置)”与使座椅本体滑动移动至座椅前后方向的规定位置的“滑动移动状态(滑动移动位置)”之间切换的座椅。
具体而言,当交通工具用座椅S20处于图41A所示的“通常状态”时,对座椅本体的移动动作进行锁定的锁定构件1953成为锁定状态(锁定位置)(参照图41B、图41C)。并且,当乘员拉拽位于座椅本体的上端部的操作杆1960时,锁定构件1953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座椅本体可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移动(参照图42A至图42C)。
在座椅本体滑动移动至规定位置为止后,当乘员将手从操作杆1960松开时,锁定构件1953从锁定解除状态(锁定解除位置)变为锁定状态。借此,交通工具用座椅S20将从“通常状态”切换为图42A所示的“滑动移动状态”。
如图39、图40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20包括:座椅本体,具有座椅背1901、座椅缓冲垫1902及头枕1903;支撑底座1930,从下方支撑座椅本体;以及倚靠装置1940,将座椅背1901可转动地连结至支撑底座1930,并且锁定座椅背1901的转动动作。
而且,交通工具用座椅S20还包括轨道装置1950,所述轨道装置1950被安装在车身地板与支撑底座1930之间,可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地支撑座椅本体,并且锁定座椅本体的移动动作。
如图39所示,座椅背1901是从后方支撑乘员背部的靠背部,且是通过在作为骨架的图40所示的背框架1910上载置衬垫构件1901a并以表皮材1901b予以包覆而构成。
另外,在座椅背1901的上表面,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左侧部分安装有操作杆1960。
座椅缓冲垫1902是从下方支撑乘员的就坐部,且是通过在作为骨架的图40所示的缓冲垫框架1920上载置衬垫材1902a并以表皮材1902b予以包覆而构成。
头枕1903是从后方支撑乘员的头的头部,且是通过在作为芯材的未图示的枕柱上载置衬垫构件1903a并以表皮材1903b予以包覆而构成。
如图40所示,背框架1910包含矩形状的框状体,且主要包含:框状的主框架1911,包含管材;以及板状的面板框架1912,被安装在主框架1911的座椅后方。
在主框架1911的下方部分的外侧面,安装有用于与支撑底座1930连结的左右的连结托架1913。
连结托架1913包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弓形状的板状构件,连结托架1913的上端被安装于背框架1910,其下端被安装于支撑底座1930。
在右侧的连结托架1913的下端部,安装有将背框架1910可转动地连结至支撑底座1930的倚靠装置1940(倚靠本体1941)。而且,在左侧的连结托架1913的下端部,安装有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轴支撑于支撑底座1930的背转动轴1942。
在背框架1910的上表面的左侧部分,固定有用于从上方安装操作杆1960及杆安装构件1980的安装托架1914。
另外,安装托架1914既可在背框架1910的上表面被固定于座椅宽度方向的右侧部分,也可被固定于背框架的背面。或者,安装托架1914也可被固定于缓冲垫框架1920的前表面。
如图40所示,缓冲垫框架1920包含大致矩形状的框状体,且主要包含:侧框架1921,配置在左右侧方;板状的盘式框架1922(架设框架),架设在各侧框架1921的前方部分;管状的后方连结框架1923,连结各侧框架1921的后方部分;以及多个弹性弹簧1924(弹性支撑构件),扣止于盘式框架1922及后方连结框架1923,沿座椅前后方向呈蛇行状延伸。
侧框架1921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长长的板状框架。
在侧框架1921的前方部分,安装有用于与轨道装置1950连结的连结连杆1925。而且,在侧框架1921的后方部分,安装有用于与背框架1910连结的缓冲垫转动轴1926。
连结连杆1925是为了使座椅本体(座椅缓冲垫1902)收纳至车身地板侧而转动的构件,在缓冲垫框架1920与轨道装置1950之间成为一对而安装。
如图40所示,支撑底座1930是支撑座椅本体的底座构件,在上下方向上连结着背框架1910(连结托架1913)与轨道装置1950(上轨1952)。
若详述之,则支撑底座1930包括:大致L字形状的侧底座部1931,配置在座椅宽度方向的左右侧方,且被安装在上轨1952的上表面;以及管状的底座连结部1932,连结左右的侧底座部1931。
如图40所示,倚靠装置1940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右侧的连结托架1913与右侧的支撑底座1930(底座连结部1932)之间。
倚靠装置1940主要包含:倚靠本体1941,在使背框架1910转动时进行驱动;背转动轴1942;螺旋弹簧1943,进行施力以使背框架1910以背转动轴1942为中心朝前方旋转;未图示的倚靠操作杆,受到操作以解除背框架1910的锁定状态;以及未图示的连结钢丝,连结倚靠操作杆及倚靠本体1941。
倚靠本体1941具有已知的锁定机构,可使背框架1910的状态在相对于支撑底座1930而固定的锁定状态与相对于支撑底座1930可转动的锁定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背转动轴1942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轴支撑于背框架1910侧与支撑底座1930侧,螺旋弹簧1943的一端卡止于背框架1910侧,另一端卡止于支撑底座1930侧。
另外,未图示的连结钢丝受倚靠操作杆的操作牵引而发挥作用,以将座椅背1901从锁定状态切换为锁定解除状态。
所述结构中,倚靠装置1940能够将背框架1910锁定为竖立姿势,并通过倚靠操作杆受到操作而解除背框架1910的锁定状态,通过螺旋弹簧1943的施加力来使背框架1910朝前方侧旋转而与缓冲垫框架1920一同折叠至车身地板侧。
如图39至图42C所示,轨道装置1950是可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移动地支撑座椅本体的装置,且被配置在座椅本体与车身地板之间。
轨道装置1950包括:左右的下轨1951,被固定于车身地板,且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左右的上轨1952,沿着下轨1951可滑动地受到支撑;左右的锁定构件1953,将上轨1952无法滑动地锁定至下轨1951;操作杆1960,受到操作以解除锁定构件1953的锁定状态;以及左右的连结钢丝1954,连结左右的锁定构件1953及操作杆1960。
如图41C、图42C所示,锁定构件1953是被配置在左右的上轨1952之间,且在将上轨1952无法滑动地锁定至下轨1951的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转动的构件。
另外,左侧的锁定构件1953相当于“第一锁定构件1953A”,右侧的锁定构件1953相当于“第二锁定构件1953B”。
锁定构件1953主要包含:锁定本体1953a;以及转动杆1953c,连结锁定本体1953a及连结钢丝1954,伴随连结钢丝1954的牵引而以转动轴1953b为中心转动。
另外,锁定本体1953a及转动杆1953c通过未图示的弹簧朝锁定位置受到施力。
锁定本体1953a被安装在上轨1952的内侧面,能够伴随转动杆1953c的转动动作而运行(转动动作)以使设于上轨1952的卡合槽从设于下轨1951的卡合爪脱离,从而解除上轨1952的锁定状态。
转动杆1953c是在上下方向上长长的旋转构件,且经由转动轴1953b而安装于上轨1952的内侧面。并且,也作为将连结钢丝1954的牵引动作传递至锁定本体1953a的传递构件发挥功能。
如图42A、图42B、图42C所示,连结钢丝1954是受操作杆1960的转动动作牵引而发挥作用,以将锁定构件1953从锁定位置切换至锁定解除位置的连结构件。
另外,如图43A、图43B所示,左侧的连结钢丝1954相当于“第一连结钢丝1954A”,右侧的连结钢丝1954相当于“第二连结钢丝1954B”。
连结钢丝1954具有:一端部1954a,被安装于操作杆1960;折返部,成为从一端部1954a朝下方延伸而折返的部分;以及另一端部1954b,从所述折返部朝座椅前方延伸而安装于锁定构件1953(转动杆1953c)。
若详述之,则如图43A、图43B所示,在连结钢丝1954的一端部1954a,安装有被安装于操作杆1960(安装部1962)的T字形状的连结件1955与支撑于杆安装构件1980(支撑部1986)的支撑件1956。关于另一端部1954b也同样。
<<操作杆、罩构件及杆安装构件>>
如图41A至图44所示,操作杆1960是为了解除轨道装置1950的锁定状态而受到转动操作的杆,且被安装在座椅背1901的上表面。
若详述之,则操作杆1960被容纳于设在座椅背1901的上表面的罩构件1970及杆安装构件1980。并且,经由杆转动轴1990可转动地安装至杆安装构件1980。
操作杆1960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长长的杆,其前端部分相当于“底端部分”,其后端部分相当于“前端部分”。
操作杆1960以可在图41B所示的“通常位置”与从通常位置进行了转动的图42B所示的“转动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而安装。
另外,操作杆1960通过介隔在操作杆1960及杆安装构件1980之间的施力弹簧1995,从转动位置侧朝通常位置侧受到施力。
如图43A、图43B所示,操作杆1960具有:上壁部1960a,形成操作杆1960的外表面,一边朝座椅前后方向弯曲一边延伸;前壁部1960b,从上壁部1960a的前端部朝下方延伸;左右的侧壁部1960c,从上壁部1960a的左右侧方部朝下方延伸,且连结于上壁部1960a及前壁部1960b;底壁部1960d,连结左右的侧壁部1960c,并且从左右的侧壁部1960c朝向座椅后方突出;以及左右的加强壁部1960e,连结上壁部1960a及底壁部1960d各自的后方部分。
而且,操作杆1960还具有从底壁部1960d的左右侧方部朝向下方突出的左右的第二侧壁部1960f(参照图45)。
侧壁部1960c与第二侧壁部1960f配置于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相向的位置,侧壁部1960c配置在比第二侧壁部1960f更靠外侧。
操作杆1960具有左右的轴支撑部1961,所述左右的轴支撑部1961形成在左右的侧壁部1960c,从各侧壁部1960c朝向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且轴支撑杆转动轴1990。
而且,操作杆1960具有:第一安装部1962A,跨及左侧的侧壁部1960c及第二侧壁部1960f而形成,用于安装第一连结钢丝1954A的连结件1955;以及第二安装部1962B,跨及右侧的侧壁部1960c及第二侧壁部1960f而形成,用于安装第二连结钢丝1954B的连结件1955。
而且,操作杆1960具有从上壁部1960a的后端部分朝座椅后方突出且供乘员扣住手指的杆操作部1964。杆操作部1964以与罩构件1970的上表面大致齐平的方式而形成。
如图43B、图49所示,左右的轴支撑部1961为可沿着座椅宽度方向来插通杆转动轴1990的轴支撑孔。具体而言,通过从左侧的轴支撑部1961使杆转动轴1990插通,左右的轴支撑部1961能够轴支撑杆转动轴1990。
另外,轴支撑部1961可由多个加强凸肋予以包围。例如,加强凸肋可从侧壁部1960c朝向外侧突出,且连结着上壁部1960a及轴支撑部1961。
如图43B、图45所示,第一安装部1962A(1962)是在上下方向上长长的椭圆形状的安装孔,以包夹的方式保持第一连结钢丝1954A的连结件1955。
若详述之,则第一安装部1962A(1962)通过形成于侧壁部1960c的外侧贯穿孔1962a与形成于第二侧壁部1960f的内侧贯穿孔1962b从座椅前后方向及下方保持着连结件1955。
另外,操作杆1960还具有钢丝通过部1963(钢丝通过孔),所述钢丝通过部1963是在第二侧壁部1960f的后端部切开形成,用于将第一连结钢丝1954A导入至第一安装部1962A。
关于第二安装部1962B也同样。
如图41A至图44所示,罩构件1970是支撑操作杆1960的罩板,在被收容于杆安装构件1980内部的状态下安装至杆安装构件1980。
具体而言,罩构件1970构成为,与杆安装构件1980包夹表皮材1901b的一部分(形成于表皮材1901b的开口孔的外周部分)。借此,操作杆1960周边的表观上的外观变得良好。
如图43B所示,罩构件1970具有其底面开放的箱形状。
若详述之,则罩构件1970主要包含:左右的侧壁部1970a,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前壁部1970b,连结左右的侧壁部1970a的前端部;底壁部1970c,连结左右的侧壁部1970a的下端部;左右的侧方凸缘部1970d,从左右的侧壁部1970a的上端部及后端部朝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前方凸缘部1970e,从前壁部1970b的上端部朝座椅前方伸出;以及后方凸缘部1970f,从底壁部1970c的后端部朝下方伸出。
在罩构件1970的底壁部1970c的前方部分,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大致矩形状的罩开口部1971。
罩开口部1971是从底壁部1970c遍及左右的侧壁部1970a的下方部分而切开形成的开口孔。
通过所述罩开口部1971,以贯穿罩构件1970的方式组装操作杆1960的下方部分。而且,以贯穿罩构件1970的方式组装杆转动轴1990。
如图43B、图44所示,罩构件1970具有从左右的侧壁部1970a朝向外侧突出并卡合于杆安装构件1980(卡合孔1982)的左右的罩卡合爪1972。
而且,罩构件1970具有:左右的罩卡合凸部1973,从左右的侧方凸缘部1970d朝下方突出,且卡合于杆安装构件1980(卡合凹部1983);以及第二罩卡合凸部1974,从底壁部1970c朝下方突出,且卡合于杆安装构件1980(第二卡合凹部1984)。
所述结构中,如图39所示,操作杆1960及罩构件1970以一部分从座椅背1901的外表面露出的方式组装至背框架1910(杆安装构件1980)。
并且,当操作杆1960处于锁定位置时,座椅背1901的外表面、操作杆1960的外表面与罩构件1970的外表面变得大致齐平。
借此,能够将操作杆1960紧凑地配置于座椅背1901的上方部分而不会损害交通工具用座椅S20的设计性。
如图40、图43A、图43B、图44所示,杆安装构件1980是可转动地支撑操作杆1960的容纳板,且一部分嵌入至背框架1910的安装托架1914而安装。
如图43B所示,杆安装构件1980具有其后表面开放的箱形状。
若详述之,则杆安装构件1980具有:倒L字形状的左右的侧壁部1980a,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前壁部1980b,连结左右的侧壁部1980a的前端部;底壁部1980c,连结左右的侧壁部1980a的前方部分的下端部;第二底壁部1980d,连结左右的侧壁部1980a的后方部分的下端部;以及后壁部1980e,连结底壁部1980c的后端部及第二底壁部的前端部。
而且,杆安装构件1980还具有:左右的侧方凸缘部1980f,从左右的侧壁部1980a的上端部及后端部朝座椅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以及前方凸缘部1980g,从前壁部1980b的上端部朝座椅前方伸出。
如图43B、图44所示,杆安装构件1980具有左右的轴支撑部1981,所述左右的轴支撑部1981形成在左右的侧壁部1980a的前方部分且轴支撑杆转动轴1990。
而且,杆安装构件1980具有左右的卡合孔1982,所述左右的卡合孔1982形成在左右的侧壁部1970a的后方部分且卡合于罩构件1970(罩卡合爪1972)。
而且,杆安装构件1980具有:左右的卡合凹部1983,形成在左右的侧方凸缘部1980f的上表面,且卡合于罩构件1970(罩卡合凸部1973);以及第二卡合凹部1984,形成在第二底壁部1980d,且卡合于罩构件1970(第二罩卡合凸部1974)。
卡合孔1982在侧壁部1980a中,在座椅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形成有多个。
卡合凹部1983在侧方凸缘部1980f中,以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而形成。
第二卡合凹部1984以沿座椅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形成有多个。
另外,对于罩卡合爪1972与卡合孔1982、罩卡合凸部1973与卡合凹部1983、第二罩卡合凸部1974与第二卡合凹部1984的各者,只要具有可彼此卡合的形状即可,可通过任意的卡合方式来卡合。
<<共同的开口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
如图44至图46所示,杆安装构件1980在后壁部1980e具有沿座椅前后方向贯穿的大致矩形状的开口部1985。
开口部1985是在上下方向上长长的开口孔,相当于为了将第一连结钢丝1954A导入至第一安装部1962A并且将第二连结钢丝1954B导入至第二安装部1962B而形成的“共同的开口部”。
而且,杆安装构件1980具有:第一支撑部1986A,形成于底壁部1980c,用于支撑第一连结钢丝1954A的支撑件1956;第二支撑部1986B,用于支撑第二连结钢丝1954B的支撑件1956;共同的引导孔1987,为了将第一连结钢丝1954A导入至第一支撑部1986A并且将第二连结钢丝1954B导入至第二支撑部1986B而形成。
如图46所示,引导孔1987是通过从底壁部1980c的后端部朝向前方切开而形成,形成从开口部1985朝向第一支撑部1986A及第二支撑部1986B的通路。
若详述之,则引导孔1987具有:第一孔部1987a,从开口部1985连续地以宽度比开口部1985窄的方式而形成;以及左右的第二孔部1987b,从第一孔部1987a连续地形成,并从第一孔部1987a分支而朝向第一支撑部1986A及第二支撑部1986B分别延伸。
左右的第二孔部1987b分别沿着与操作杆1960的动作方向交叉的方向而延伸。
第一支撑部1986A是以包夹的方式保持第一连结钢丝1954A的支撑件1956的支撑孔。
而且,第二支撑部1986B是以包夹的方式保持第二连结钢丝1954B的支撑件1956的支撑孔。
第一支撑部1986A、第二支撑部1986B配置在沿座椅宽度方向排列的位置,且在杆安装构件1980中配置在呈左右对称的位置。
<<连结钢丝的组装方法>>
接下来,基于图47A至图47C来说明对操作杆1960组装连结钢丝1954的方法。
图47A是说明操作杆1960、罩构件1970、杆安装构件1980及杆转动轴1990经组装的状态的图。关于罩构件1970予以省略。
图47B是表示从图47A的状态将连结钢丝1954(连结件1955)组装至操作杆1960(安装部1962)的状态的图。
图47C是表示从图47B的状态将连结钢丝1954(支撑件1956)安装至杆安装构件1980(支撑部1986)的状态的图。
一开始,作业者进行将第一连结钢丝1954A的连结件1955从后方组装至操作杆1960的第一安装部1962A的工序(步骤S1)(参照图47A)。
若详细说明,则首先使第一连结钢丝1954A的连结件1955移动至操作杆1960中的、位于第一安装部1962A及第二安装部1962B之间的空间R(步骤S1-1)。
此时,第一连结钢丝1954A(连结件1955)通过杆安装构件1980的开口部1985,由此能够到达操作杆1960。
而且,连结件1955通过抵接于设于操作杆1960的空间R内的引导构件1965,从而进行座椅前后方向上的连结件1955的定位。
引导构件1965是被组装至操作杆1960的前壁部1960b且朝向座椅后方突出的突出构件。引导构件1965配置在第一安装部1962A及第二安装部1962B之间的中央位置。
另外,作为引导构件1965的变形例,如图48所示,引导构件1965也可为横剖面大致U字形状的突出构件。即,引导构件1965也可包含左右的侧壁部与连结所述左右的侧壁部且抵接于连结件1955的抵接壁部。
接下来,如图47B所示,使第一连结钢丝1954A及连结件1955就此朝操作杆196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移动(步骤S1-2)。
此时,第一连结钢丝1954A要通过操作杆1960的钢丝通过部1963,必须在座椅前后方向上以长长的方向移动。借此,第一连结钢丝1954A能够通过钢丝通过部1963,且连结件1955能够通过内侧贯穿孔1962b。
连结件1955成为被插入至侧壁部1960c(外侧贯穿孔1962a)及第二侧壁部1960f(内侧贯穿孔1962b)这两者的状态,第一连结钢丝1954A的一端部成为位于侧壁部1960c及第二侧壁部1960f之间的空间R2内的状态。
接下来,如图47B所示,将第一连结钢丝1954A的连结件1955组装至第一安装部1962A(步骤S1-3)。
具体而言,使连结件1955朝稍下方插入,将连结件1955设为由外侧贯穿孔1962a及内侧贯穿孔1962b予以保持的状态。
随后,如图47C所示,作业者进行将第一连结钢丝1954A的支撑件1956从后方组装至杆安装构件1980的第一支撑部1986A的工序(步骤S2)。
若详细说明,则首先以连结件1955为支点使第一连结钢丝1954A朝下方旋转,从而使杆安装构件1980(第一支撑部1986A)朝向移动(步骤S2-1)。
此时,支撑件1956通过杆安装构件1980的开口部1985,由此能够朝向第一支撑部1986A移动。
接下来,如图47C所示,将支撑件1956插入至引导孔1987的内部(步骤S2-2)。
此时,使第一连结钢丝1954A朝杆安装构件1980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侧倾斜,由此能够将支撑件1956插入至引导孔1987(第一孔部1987a)内。
接下来,将支撑件1956组装至第一支撑部1986A(步骤S2-3)。
具体而言,将支撑件1956一边通过引导孔1987(第二孔部1987b)予以引导,一边插入至第一支撑部1986A(第一支撑孔)内。借此,支撑件1956成为由第一支撑部1986A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包夹着的状态。
随后,作业者进行将第二连结钢丝1954B的连结件1955从后方组装至操作杆1960的第二安装部1962B的工序(步骤S3)。
接下来,作业者进行将第二连结钢丝1954B的支撑件1956从后方组装至杆安装构件1980的第二支撑部1986B的工序(步骤S4)。
经过所述步骤S1~S4,结束一连串的作业工序。
若为所述连结钢丝1954的组装方法,则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容易地组装第一连结钢丝1954A、第二连结钢丝1954B,而且能够稳定组装第一连结钢丝1954A、第二连结钢丝1954B。
除此以外,在所述结构中,如图45所示,操作杆1960的第一安装部1962A、第二安装部1962B在开口部1985宽度方向上配置在比开口部1985的两缘更靠内侧,且配置在比开口部1985的上缘更靠下方位置。
而且,第一安装部1962A、第二安装部1962B在操作杆1960中配置于呈左右对称的位置。
借此,易从外侧通过开口部1985来目测确认第一连结钢丝1954A、第二连结钢丝1954B。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组装结构。
所述结构中,如图45、图46、图47C所示,第一安装部1962A与第一支撑部1986A配置于在第一连结钢丝1954A及第二连结钢丝1954B的排列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且配置于在操作杆1960的动作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而且,第二安装部1962B与第二支撑部1986B也配置于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且配置于在操作杆1960的动作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因此,能够使操作杆1960、杆安装构件1980及多个连结钢丝1954的组装结构变得简单。而且,也能够提高操作杆1960对第一连结钢丝1954A、第二连结钢丝1954B的操作效率。
<<移动限制部>>
如图44、图49所示,杆安装构件1980具有左右的移动限制部1988,所述左右的移动限制部1988形成在左右的侧壁部1980a的外侧面,设在可与杆转动轴1990的轴向的一端部抵接的位置,限制杆转动轴1990从受到轴支撑的位置发生移动。
若详述之,则杆安装构件1980具有从侧壁部1980a的外侧面朝外侧突出且在侧壁部1980a的外侧面以彼此交叉的方式延伸的第一加强部1989A及第二加强部1989B。
并且,移动限制部1988一体地安装于连结部1989C,所述连结部1989C连结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部1989A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部1989B。
另外,移动限制部1988也可被安装在连结部1989C的周边部分。
移动限制部1988是将连结部1989C设为底端部且从所述底端部朝向杆转动轴1990的端部突出的板簧,以可装卸的方式支撑杆转动轴1990。
移动限制部1988具有:第一延伸部1988a,从杆安装构件1980的连结部1989C朝向前方延伸;第二延伸部1988b,从第一延伸部1988a的延伸端部朝与第一延伸部1988a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方向)延伸;以及抵接部1988c,从第二延伸部1988b朝向杆转动轴1990突出且抵接于杆转动轴1990的一端部。
如图49所示,第一延伸部1988a是以宽度比第二延伸部1988b宽的方式而形成。
第二延伸部1988b能以将第一延伸部1988a的延伸端部作为支点而挠曲的方式变形。
抵接部1988c从第二延伸部1988b的延伸端部朝与第二延伸部1988b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且抵接于杆转动轴1990的轴头部1992。
如图49所示,杆转动轴1990具有:长长的轴本体部1991,以插通至杆安装构件1980(轴支撑部1981)的内部的状态受到支撑;以及轴头部1992,设在轴本体部1991的轴向的一端部,且抵接于轴支撑部1981的开口部。
移动限制部1988(抵接部1988c)通过抵接于轴头部1992的端面(严格而言,为端面的外周部分)来限制杆转动轴1990的移动。
所述结构中,移动限制部1988分别设在与杆转动轴1990的轴向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
并且,如图49所示,移动限制部1988(抵接部1988c)配置于在杆转动轴1990的轴向上观察时与轴头部1992重叠的位置,另一方面,配置于不与轴本体部1991重叠的位置。
因此,移动限制部1988成为抵接于杆转动轴1990的一端部(轴头部1992侧的端部),另一方面,不抵接于杆转动轴1990的另一端部(轴本体部1991侧的端部)的结构。
借此,在将杆转动轴1990组装至杆安装构件1980(轴支撑部1981)内时,能够避免杆转动轴1990的另一端部意外地抵接于移动限制部1988。即,能够简化杆转动轴1990的组装结构。
所述结构中,如图49所示,在杆转动轴1990的轴向上观察移动限制部1988时,第一延伸部1988a的延伸端部与抵接部1988c配置在将杆转动轴1990的轴心夹在中间的位置。
借此,能够容易地使移动限制部1988相对于杆转动轴1990的一端部而挠曲。即,在组装杆转动轴1990时,容易使移动限制部1988挠曲而使其暂时退避。
因此,能够容易地组装杆转动轴1990,而且,也能够防止组装后的杆转动轴1990的防脱。
所述结构中,如图49所示,施力弹簧1995被安装于杆转动轴1990,且配置在杆转动轴1990的轴向的两端部中的、移动限制部1988所抵接的一端部侧的位置。
借此,与杆转动轴1990的另一端部侧的位置相比较,能够更稳定地配置施力弹簧1995。
另外,施力弹簧1995也可被安装在杆转动轴1990的周边位置。
所述结构中,如图44所示,移动限制部1988在杆安装构件1980的外侧面中配置于与多个卡合孔1982不同的位置。
借此,在将罩构件1970(罩卡合爪1972)组装至杆安装构件1980时,能够抑制移动限制部1988与罩卡合爪1972发生干涉。
所述结构中,如图44所示,除了第一加强部1989A及第二加强部1989B相连结以外,第一加强部1989A也与侧方凸缘部1980f连结,第二加强部1989B也与侧方凸缘部1980f连结。
而且,第一加强部1989A及第二加强部1989B以包围多个卡合孔1982的方式而配置。
借此,能够提高杆安装构件1980的刚性。尤其,能够提高卡合孔1982、移动限制部1988的刚性。
所述结构中,如图44所示,杆安装构件1980具有从侧壁部1980a的外侧面朝外侧突出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凸肋1989D、1989E。
加强凸肋1989D、1989E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加强凸肋1989D与轴支撑部1981连结,加强凸肋1989E与第二加强部1989B连结。
借此,能够提高杆安装构件1980中的、杆转动轴1990的周边部分的刚性。
所述结构中,如图49所示,第一加强部1989A及第二加强部1989B的突出量大于移动限制部1988的突出量。
借此,能够提高移动限制部1988的刚性。
所述结构中,当罩卡合爪1972卡合于卡合孔1982时,罩卡合爪1972的前端部比移动限制部1988更朝外侧突出。
借此,能够提高罩构件1970及杆安装构件1980的组装刚性。
所述结构中,如图49所示,移动限制部1988沿着第一加强部1989A、第二加强部1989B各自的延伸方向延伸。换言之,移动限制部1988以与第一加强部1989A、第二加强部1989B分别排列的方式而配置。
而且,移动限制部1988的底端部配置在接近杆转动轴1990的一端部的位置。
借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移动限制部1988的刚性。
<第二十一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50、图51来说明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21。
另外,对于与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20重复的内容省略说明。
交通工具用座椅S21中,与交通工具用座椅S20相比较,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不包括罩构件1970,而包括一体化有罩构件1970及杆安装构件1980的杆安装构件2080。
交通工具用座椅S21包括:杆安装构件2080,设在座椅背2002的上表面;以及操作杆2060,经由杆转动轴2090可转动地安装于杆安装构件2080。
操作杆2060是受到操作以解除轨道装置2050的锁定状态的杆,且被直接容纳于杆安装构件2080。
操作杆2060具有轴支撑杆转动轴2090的轴支撑部、安装第一连结钢丝2054A的一端部的第一安装部2062A、及安装第二连结钢丝2054B的一端部的第二安装部2062B。
杆安装构件2080是可转动地支撑操作杆2060的容纳板,且一部分嵌入至背框架2010的安装托架而安装。
杆安装构件2080具有其底面开放的箱形状。
若详述之,则杆安装构件2080具有左右的侧壁部2080a、前壁部2080b、底壁部2080c、后壁部2080e、左右的侧方凸缘部2080f及前方凸缘部2080g。
杆安装构件2080具有左右的轴支撑部2081(轴支撑孔),所述左右的轴支撑部2081(轴支撑孔)形成在左右的侧壁部2080a的前方部分且轴支撑杆转动轴90。
而且,杆安装构件2080在底壁部2080c中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大致矩形状的开口部2085。
而且,杆安装构件2080具有左右的移动限制部2088,所述左右的移动限制部2088形成在左右的侧壁部2080a的外侧面,且设在可与杆转动轴2090的轴向的一端部抵接的位置,限制杆转动轴2090的移动。
所述结构中,如图51所示,侧壁部2080a以不从外侧覆盖连结钢丝2054的一端部(连结件2055)的方式而配置。换言之,在杆转动轴2090的轴向上观察时,侧壁部2080a与连结钢丝2054的一端部以不重叠的方式而配置。
借此,能够容易地确认连结钢丝2054的组装状态。
作为所述结构的变形例,也可如图52、图53所示,侧壁部2080a以从外侧覆盖杆转动轴2090的方式而配置,且以从外侧覆盖连结钢丝2054的一端部(连结件2055)的方式而配置。
具体而言,杆安装构件2080也可还具有从侧壁部2080a的前方部分朝下方下垂的下垂部2080h。下垂部2080h可从外侧覆盖连结钢丝2054的一端部,并且限制连结件2055的位置。
借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限制连结钢丝2054(连结件2055)的位置而不会增加构成零件数。而且,能够容易地组装连结件2055。
优选的是,下垂部2080h可具有弯曲形状,且朝向连结件2055而朝内侧弯曲。借此,下垂部2080h能够适当地对连结件2055进行位置限制而不会使侧壁部2080a的壁厚变厚。而且,也能够提高下垂部2080h的刚性。
另外,如图52所示,杆安装构件2080具有框架卡合部2080i,所述框架卡合部2080i形成在左右的侧壁部2080a的外侧面,且卡合于设在背框架2010(安装托架)的被卡合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杆安装构件2080组装至背框架2010。
所述结构中,如图51所示,操作杆2060的一部分(下端部)通过形成于杆安装构件2080的开口部2085而朝向第一连结钢丝2054A及第二连结钢丝2054B突出向下方。
借此,能够紧凑地配置操作杆2060、杆安装构件2080及多个连结钢丝2054。
而且,对操作杆2060组装第一连结钢丝2054A、第二连结钢丝2054B的作业变得容易。
所述结构中,如图50所示,杆安装构件2080以一部分从座椅背2001的外表面露出的方式安装于背框架2010(安装托架)。
借此,例如能够使安装在背框架2010上的杆安装构件2080与一部分从座椅背2001的外表面露出的罩材(边框(bezel))一体化。借此,能够降低构成零件数。
所述结构中,例如,背框架2010可具有支撑第一连结钢丝2054A的第一支撑部(相当于第一支撑部86A)与支撑第二连结钢丝2054B的第二支撑部(相当于第二支撑部86B)。
并且,第一安装部2062A与第一支撑部可配置于在第一连结钢丝2054A及第二连结钢丝2054B的排列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且配置于在操作杆2060的动作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第二安装部2062B与第二支撑部也可配置于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重叠的位置,且配置于在操作杆2060的动作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这样,能够紧凑地配置操作杆2060、杆安装构件2080及多个连结钢丝2054。
而且,对杆安装构件2080组装第一连结钢丝2054A、第二连结钢丝2054B的作业变得容易。
<<其他>>
所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座椅本体的“移动状态”相当于“滑动移动状态”进行了说明,但并无特别限定。
例如,“移动状态”也可相当于使座椅本体(座椅背)后倾至规定位置为止的“倚靠状态”。或者,也可相当于使座椅本体收纳至车身地板侧的“收纳状态”、将座椅本体(座椅背)翻转至规定位置为止的“翻倒状态”。
而且,例如若交通工具用座椅S20包括高度连杆装置,则所谓“移动状态”,也可为使座椅本体的高度位置进行了变更的“高度变更状态”。
而且,例如若交通工具用座椅S20包括腿撑装置,则所谓“移动状态”,也可为使作为座椅本体的一部分的腿支撑构件展开的“腿撑展开状态”。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0所示,交通工具用座椅S20包括倚靠装置1940、轨道装置1950,但并无特别限定,也可不要倚靠装置1940。或者,也可不要轨道装置1950。
在不要倚靠装置1940的情况下,优选交通工具用座椅S20包括轨道装置1950。
在不要轨道装置1950的情况下,优选交通工具用座椅S20包括倚靠装置1940。此时可为,倚靠操作杆相当于“操作杆”,倚靠本体相当于“锁定构件”。而且可为,交通工具用座椅S20的移动状态相当于“倚靠状态”。
所述实施方式中,轨道装置1950中的左侧的锁定构件1953相当于“第一锁定构件”,右侧的锁定构件1953相当于“第二锁定构件”,但并无特别限定。
例如也可为,“第一锁定构件”相当于倚靠装置1940的倚靠本体1941,“第二锁定构件”相当于轨道装置1950的锁定构件1953。
而且,例如也可为,“第一锁定构件”相当于倚靠装置1940的倚靠本体1941,“第二锁定构件”相当于未图示的高度连杆装置的锁定构件。
所述实施方式中,交通工具用座椅S20(轨道装置1950)具有多个锁定构件1953、多个连结钢丝1954,但并无特别限定。
例如,轨道装置1950也可具有一个锁定构件1953、一个连结钢丝1954。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9所示,操作杆1960被安装在座椅背1901的上表面的左侧部分,但并无特别限定而可进行变更。
例如,操作杆1960也可被安装在座椅背1901的上表面的右侧部分,还可被安装在座椅背1901的左外侧面、右外侧面或后表面。
而且,例如,操作杆1960也可被安装在座椅缓冲垫1902的前表面、底面或后表面。或者,也可被安装在座椅缓冲垫1902的左外侧面或右外侧面。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1A、图41B所示,操作杆1960是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长长的杆,且在其前端部分(底端部分)轴支撑杆转动轴1990,但并无特别限定而可变更。
例如,也可在操作杆1960的后端部分轴支撑杆转动轴1990。此时,操作杆1960的后端部分相当于“底端部分”,其前端部分相当于“前端部分”。
而且,例如也可为,操作杆1960是在座椅宽度方向上长长的杆,且在所述座椅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分轴支撑在座椅前后方向上长长的杆转动轴1990。此时,操作杆1960的一端部分相当于“底端部分”,其另一端部分相当于“前端部分”。
所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9所示,移动限制部1988是一体地形成于杆安装构件1980的具有柔性的板簧,但并无特别限定而可变更。
例如,移动限制部1988也可为被另行安装于杆安装构件1980且具有铰链机构的铰链构件。即便是所述结构,移动限制部1988也能够可装卸地支撑杆转动轴1990。
而且,例如,移动限制部1988也可为具有滑动机构的构件。即便是所述结构,移动限制部1988也能够可装卸地支撑杆转动轴1990。
<<第二十至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附注>>
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可为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具有座椅背及座椅缓冲垫的座椅本体,且能够使所述座椅本体在通常状态与从所述通常状态进行了移动的移动状态之间切换,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锁定构件,被安装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在所述通常状态时锁定所述座椅本体的移动动作;杆安装构件,被安装于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杆转动轴,支撑于设在所述杆安装构件的轴支撑部;以及操作杆,经由所述杆转动轴而安装于所述杆安装构件,进行运行以解除所述锁定构件的锁定状态,所述杆安装构件具有移动限制部,所述移动限制部设在可与所述杆转动轴的轴向的端部抵接的位置,通过抵接于所述杆转动轴的所述端部,从而限制所述杆转动轴从由所述轴支撑部予以支撑的位置发生移动。
通过所述结构,可实现将用于切换座椅本体的状态的切换装置设为简单的结构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尤其,可在所述切换装置中简化构成零件(杆转动轴)的组装结构。
若详述之,则杆安装构件具有移动限制部,所述移动限制部设在可与杆转动轴的轴向的端部抵接的位置,通过抵接于杆转动轴的端部,从而限制杆转动轴从由轴支撑部予以支撑的位置发生移动。因此,可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现杆转动轴的防脱结构。例如,能够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将杆转动轴压入至杆安装构件内的作业。
此时可为,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下轨,被固定于车身地板;以及上轨,沿着所述下轨可滑动地安装,从下方支撑所述座椅本体,所谓所述移动状态,是指所述座椅本体相对于所述车身地板而滑动移动至座椅前后方向的规定位置的滑动移动状态,所述锁定构件是在将所述上轨无法滑动地锁定至所述下轨的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构件。
通过所述结构,可在包括下轨与上轨的轨道装置中简化构成零件的组装结构。
此时可为,所述杆转动轴在插通至所述轴支撑部的内部的状态下受到支撑,所述移动限制部通过抵接于所述杆转动轴的端面,从而限制所述杆转动轴在所述杆转动轴的插通方向上从所述轴支撑部发生移动。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容易地组装杆转动轴,而且,能够限制组装后的杆转动轴在插通方向上发生移动。
此时可为,所述操作杆以可在通常位置与从所述通常位置进行了转动的转动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安装至所述杆安装构件,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介隔在所述杆安装构件及所述操作杆之间,从所述转动位置侧朝所述通常位置侧对所述操作杆施力,所述施力构件被安装在所述杆转动轴或所述杆转动轴的周边,且配置在所述杆转动轴的轴向的两端部中的、所述移动限制部所抵接的所述端部侧的位置。
如上所述,施力构件配置在杆转动轴的两端部中的、移动限制部所抵接的一端部侧的位置。因此,与杆转动轴的另一端部侧的位置相比较,能够更稳定地配置施力构件。
此时可为,所述移动限制部是被安装在所述杆安装构件且朝向所述杆转动轴的所述端部突出的板簧,且以可从所述轴支撑部装卸的方式来支撑所述杆转动轴。
通过所述结构,可通过利用板簧的简单结构来实现杆转动轴的防脱结构。
此时可为,所述移动限制部具有:第一延伸部,从所述杆安装构件延伸;第二延伸部,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端部朝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能以将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端部作为支点而挠曲的方式变形;以及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且抵接于所述杆转动轴的所述端部,在所述杆转动轴的轴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端部与所述抵接部配置在将所述杆转动轴的轴心夹在中间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容易地使移动限制部相对于杆转动轴(杆转动轴的端部)而挠曲。因此,在组装杆转动轴时,容易使移动限制部挠曲而使其暂时退避。
借此,能够容易地组装杆转动轴,而且也能够防止组装后的杆转动轴的防脱。
此时可为,所述第一延伸部是以宽度比所述第二延伸部宽的方式而形成。
通过所述结构,能够在移动限制部(板簧)的底端部提高刚性。
此时可为,所述操作杆经由所述杆转动轴可容纳地安装于所述杆安装构件,所述杆安装构件具有:本体部,用于容纳所述操作杆;以及第一加强部及第二加强部,从所述本体部的侧面朝所述杆安装构件的宽度方向突出,且在所述本体部的侧面以彼此交叉的方式延伸,所述移动限制部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加强部及所述第二加强部所连结的部分或其周边部分。
通过所述结构,移动限制部将被安装在杆安装构件中的刚性相对较高的部分。因此,能够在移动限制部(板簧)的底端部进一步提高刚性。
此时可为,所述杆转动轴具有:轴本体部,以插通至所述轴支撑部的内部的状态受到支撑;以及轴头部,设在所述轴本体部的轴向的一端部,且抵接于所述轴支撑部的开口部,所述移动限制部分别设在与所述杆转动轴的轴向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且配置于在所述杆转动轴的轴向上观察时与所述轴头部重叠的位置,另一方面,配置在不与所述轴本体部重叠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移动限制部成为抵接于杆转动轴的一端部(轴头部侧的端部),另一方面,不抵接于杆转动轴的另一端部(轴本体部侧的端部)的结构。
借此,在将杆转动轴组装至杆支撑部内时,能够避免杆转动轴的另一端部意外地抵接于移动限制部。即,能够简化杆转动轴的组装结构。
此时可为,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包括罩构件,所述罩构件配置在所述杆安装构件及所述操作杆之间,且以收容至所述杆安装构件内部的状态受到安装,所述罩构件具有与设在所述杆安装构件的侧面的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所述移动限制部在所述杆安装构件的侧面中配置于与所述被卡合部不同的位置。
通过所述结构,在将罩构件(卡合部)组装至杆安装构件时,能够抑制设于杆安装构件的移动限制部与卡合部发生干涉。
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具体例,对被用于汽车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进行了说明,但并无特别限定,除了电车、公共汽车等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以外,还能利用作为飞机、船等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关于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进行了说明。
但所述实施方式不过是用于使本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的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可不脱离其主旨而进行变更、改良,并且,本发明中当然包含其等价物。
符号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S1:交通工具用座椅(车辆用座椅)
1:座椅缓冲垫
1a、2a:衬垫材
1b、2b:表皮材
2:座椅背
3:头枕
10:缓冲垫框架
11:侧框架
12:盘式框架
13:后方连结管(后方连结框架)
14:前方连结管(前方连结框架)
20:背框架
21:背侧框架
22:上部框架
23:下部框架
30:倚靠装置
31:倚靠本体
32:转动轴
33:螺旋弹簧
40:高度连杆装置
41:第一连接连杆(连接构件)
41a:连杆本体部
41b:缓冲垫连接部
41c:底座连接部
41d:加强凸缘
42:第二连接连杆(连接构件)
42a:连杆本体部
42b:缓冲垫连接部
42c:底座连接部
43:制动器单元
50:轨道装置(底座构件)
51:下轨
52:上轨
53:轨道操作杆
60:连结托架
60A:前方连结托架
60B:后方连结托架
61:上壁部
62:侧壁部
62a:伸出部
63:上方弯曲部
64:加强凸缘
65:第二加强凸缘
66:第一转动轴
67:第二转动轴
70:第二连结托架
71:固定部
72:伸出部
80:就坐传感器
R:内部空间、空间
V1:交通工具(车辆)
V1a:交通工具地板(车身地板)V1b:地板加强构件V1ba:收容凹部
V1c:交通工具用电池<第2实施方式>
V2:交通工具(车辆)
101:交通工具本体(车身)
102:侧壁部
103:顶板部
104:底壁部
105:前壁部
106:后壁部
110:交通工具地板(车辆地板)111:贯穿孔
112:间隙填埋构件
120:交通工具用电池(车载用电池)121:收容凹部(凹部)
130:交通工具用座椅(车辆用座椅)131:座椅缓冲垫
131a:衬垫材
131b:表皮材
132:座椅背
132a:衬垫材
132b:表皮材
133:头枕
140:缓冲垫框架
141:侧框架
142:盘式框架
143:前方连结管(前方连结框架)144:后方连结管(后方连结框架)145:支撑板(受压板)
150:背框架
160:轨道装置(底座构件)
161:下轨
162:上轨
163:轨道操作杆
164:连结托架
170:高度连杆装置
171:第一连接连杆
172:第二连接连杆
173:制动器单元
180:倚靠装置
181:倚靠本体
182:转动轴
183:螺旋弹簧<第3实施方式>
V3:交通工具
201:交通工具本体
204:底壁部
210:交通工具地板
211:贯穿孔
220:交通工具用电池
221:间隙
230:交通工具用座椅
231:座椅缓冲垫260:轨道装置(底座构件)261:下轨
262:上轨
264:连结托架
265:支撑托架<第4实施方式>
V4:交通工具
301:交通工具本体
304:底壁部
310:交通工具地板
320:交通工具用电池
321:间隙
330:交通工具用座椅331:座椅缓冲垫360:轨道装置(底座构件)361:下轨
362:上轨
364:连结托架
365:支撑托架<第5实施方式>
V5:交通工具
401:交通工具本体
404:底壁部
410:交通工具地板
411:收容凹部
420:交通工具用电池
421:收容凹部
430:交通工具用座椅
431:座椅缓冲垫
440:缓冲垫框架
441:侧框架
443:前方连结管
444:后方连结管445:支撑板
460:轨道装置(底座构件)461:下轨
462:上轨
464:连结托架
490:鼓风机装置
491:鼓风机本体
492:线束
SP:空间<第6实施方式>
V6:交通工具
501:交通工具本体
502:侧壁部
503:顶壁部
510:交通工具地板
520:交通工具用电池
530:交通工具用座椅
531:座椅缓冲垫
532:座椅背
533:头枕
560:轨道装置(底座构件)
561:固定轨道
562:移动轨道
563:连结构件
564:球部
570:辅助轨道装置
571:固定轨道
572:移动轨道
573:连结构件<第7实施方式>
V7:交通工具(车辆)
601:交通工具本体(车身)
602:侧壁部
603:顶壁部
604:底壁部
605:前壁部
606:后壁部
607:交通工具地板(车辆地板)
610:交通工具用电池(车载用电池)620:影像显示装置
621:荧幕收容部622:显示荧幕(显示部)
622a:第一影像显示面
622b:第二影像显示面
622c:被卡合部
623:荧幕卡合部
624:投影机
630:交通工具用座椅(车辆用座椅)
630A: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
630B: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
630C:第三交通工具用座椅
631:座椅缓冲垫
631a:缓冲垫框架
631b衬垫材
631c:表皮材
632:座椅背
633:头枕
634:侧桌台
635:倚靠装置
635a:倚靠本体
635b:转动轴
635c:螺旋弹簧
636:检测传感器
637:生物传感器
640:座椅旋转装置
641:底座构件
642:旋转轴
643:旋转构件
650:轨道装置
651:固定轨道
652:第一可动轨道(第一可动部)
653:第二可动轨道(第二可动部)
660:控制装置<第8实施方式>
V8:交通工具
701:交通工具本体
707:交通工具地板
710:交通工具用电池
720:影像显示装置
730:交通工具用座椅
730A~730C: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第三交通工具用座椅731:座椅缓冲垫
732:座椅背
735:倚靠装置
740:座椅旋转装置
750:轨道装置760:控制装置<第9实施方式>
V9:交通工具801:交通工具本体
807:交通工具地板
810:交通工具用电池820:影像显示装置821:收容部822:显示器(显示部)822a:第一影像显示面822b:第二影像显示面822c:被卡合部
823:卡合部
830:交通工具用座椅831:座椅缓冲垫
840:座椅旋转装置
850:轨道装置
860:控制装置
870:踏板装置871:踏板<第10实施方式>
V10:交通工具901:交通工具本体
910:交通工具用电池920:影像显示装置
930:交通工具用座椅936:检测传感器
937:生物传感器
940:座椅旋转装置
950:轨道装置960:控制装置<第11实施方式>
V11:交通工具1001:交通工具本体1003:顶壁部
1010:交通工具用电池1020:影像显示装置1030:交通工具用座椅1032:座椅背
1035:倚靠装置
1040:座椅旋转装置1050:轨道装置
1060:控制装置1070:天窗<第12实施方式>
V12:交通工具1101:交通工具本体1110:交通工具用电池1120:影像显示装置1130:交通工具用座椅1132:座椅背
1135:倚靠装置
1137:生物传感器
1140:座椅旋转装置1150:轨道装置1160:控制装置<第13实施方式>
V13:交通工具1201:交通工具本体1203:顶壁部
1207:交通工具地板1210:交通工具用电池1220:影像显示装置1230:交通工具用座椅1231:座椅缓冲垫
1240:座椅旋转装置1250:轨道装置
1260:控制装置
1270:桌台装置
1271:桌台本体
1272:辅助桌台
1273:温度调整装置1274:开关
1280:第二轨道装置1281:固定轨道
1282:可动轨道1290:换气装置<第14实施方式>
V14:交通工具1301:交通工具本体1310:交通工具用电池1320:影像显示装置1330:交通工具用座椅1340:座椅旋转装置1350:轨道装置
1360:控制装置
1370:方向盘1380:拍摄摄像机<第15实施方式>
V15:交通工具1401:交通工具本体1410:交通工具用电池1420:影像显示装置1430:交通工具用座椅1432:座椅背
1440:座椅旋转装置1450:轨道装置
1460:控制装置
1470:拍摄摄像机1480:太阳能面板<第16实施方式>
V16:交通工具1501:交通工具本体1510:交通工具用电池1520:影像显示装置1521:荧幕收容部
1522:显示荧幕
1530:交通工具用座椅1532:座椅背
1533:头枕
1534:面罩
1540:座椅旋转装置1550:轨道装置1560:控制装置<第17实施方式>
V17:交通工具
1601:交通工具本体
1602:侧壁部
1603:顶壁部
1607:交通工具地板
1610:交通工具用电池
1620:影像显示装置
1621:荧幕收容部
1622:显示荧幕
1623:荧幕卡合部
1624:投影机
1630:交通工具用座椅
1630A: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1630B: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1631:座椅缓冲垫
1632:座椅背
1640:座椅旋转装置
1650:轨道装置
1660:控制装置<第18实施方式>
V18:交通工具
1701:交通工具本体
1710:交通工具用电池
1720:影像显示装置
1722:显示器
1730:交通工具用座椅
1730A: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1730B: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1731:座椅缓冲垫
1732:座椅背
1734:被卡合部
1740:座椅旋转装置
1750:轨道装置
1760:控制装置
1770:桌台装置
1771:桌台本体
1772:卡合钩
1780:第二轨道装置<第19实施方式>
V19:交通工具
1801:交通工具本体
1802:侧壁部
1810:交通工具用电池
1820:影像显示装置
1830:交通工具用座椅
1830A:第一交通工具用座椅
1830B:第二交通工具用座椅
1831:座椅缓冲垫
1832:座椅背
1840:座椅旋转装置
1850:轨道装置
1860:控制装置
1870:滑动车门<第20实施方式>
S20:交通工具用座椅S20a:座椅框架
1911:座椅背1901a、1902a、1903a:衬垫构件1901b、1902b、1903b:表皮材1902:座椅缓冲垫
1903:头枕
1910:背框架
1911:主框架
1912:面板框架
1913:连结托架
1914:安装托架
1920:缓冲垫框架
1921:侧框架
1922:盘式框架
1923:后方连结框架
1924:弹性弹簧
1925:连结连杆
1926:缓冲垫转动轴
1930:支撑底座
1931:侧底座部
1932:底座连结部
1940:倚靠装置
1941:倚靠本体
1942:背转动轴
1943:螺旋弹簧
1950:轨道装置
1951:下轨
1952:上轨
1953:锁定构件
1953A:第一锁定构件
1953B:第二锁定构件
1953a:锁定本体
1953b:转动轴
1953c:转动杆
1954:连结钢丝(连结构件)
1954A:第一连结钢丝
1954B:第二连结钢丝
1954a:一端部
1954b:另一端部
1955:连结件
1956:支撑件
1960:操作杆(轨道操作杆)
1960a:上壁部
1960b:前壁部
1960c:侧壁部
1960d:底壁部
1960e:加强壁部
1960f:第二侧壁部
1961:轴支撑部
1962:安装部
1962A:第一安装部
1962B:第二安装部
1962a:外侧贯穿孔
1962b:内侧贯穿孔
1963:钢丝通过部
1964:杆操作部
1965:引导构件
1970:罩构件
1970a:侧壁部
1970b:前壁部
1970c:底壁部
1970d:侧方凸缘部
1970e:前方凸缘部
1970f:后方凸缘部
1971:罩开口部
1972:罩卡合爪(卡合部)
1973:罩卡合凸部
1974:第二罩卡合凸部
1980:杆安装构件
1980a:侧壁部
1980b:前壁部
1980c:底壁部
1980d:第二底壁部
1980e:后壁部
1980f:侧方凸缘部
1980g:前方凸缘部
1981:轴支撑部
1982:卡合孔(被卡合部)
1983:卡合凹部
1984:第二卡合凹部
1985:开口部
1986:支撑部
1986A:第一支撑部
1986B:第二支撑部
1987:引导孔(引导部)
1987a:第一孔部
1987b:第二孔部
1988:移动限制部
1988a:第一延伸部
1988b:第二延伸部
1988c:抵接部
1989A:第一加强部
1989B:第二加强部
1989C:连结部
1989D、1989E:加强部
1990:杆转动轴
1991:轴本体部
1992:轴头部
1995:施力弹簧(施力构件)
R、R2:空间、内部空间<第21实施方式>
S21:交通工具用座椅2001:座椅背
2002:座椅缓冲垫
2010:背框架
2050:轨道装置
2054:连结钢丝(连结构件)2054A:第一连结钢丝
2054B:第二连结钢丝2055:连结件2060:操作杆(轨道操作杆)2061:轴支撑部
2062:安装部
2062A:第一安装部
2062B:第二安装部
2080:杆安装构件
2080a:侧壁部
2080b:前壁部
2080c:底壁部
2080e:后壁部
2080f:侧方凸缘部
2080g:前方凸缘部
2080h:下垂部
2080i:框架卡合部
2081:轴支撑部
2085:开口部
2088:移动限制部2090:杆转动轴

Claims (10)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缓冲垫;
底座构件,从下方支撑所述座椅缓冲垫;以及
连接构件,介隔在所述座椅缓冲垫及所述底座构件的上下方向之间,连接所述座椅缓冲垫及所述底座构件,
其中,所述连接构件的下方部分是经由连结托架而安装于所述底座构件、或者安装于所述底座构件,
所述连接构件的下端部配置在比所述底座构件的上端部更靠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构件是被设于交通工具地板且使所述座椅缓冲垫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地板而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的轨道装置,
所述轨道装置具有: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轨;以及沿着所述下轨能够移动地受到支撑且与所述座椅缓冲垫一同移动的上轨,
所述连接构件的下方部分是经由连结托架而安装于所述上轨、或者安装于所述上轨,
所述连接构件的下端部配置在比所述上轨的上端部更靠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具有:底座连接部,被安装在所述底座构件之侧,
所述底座连接部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底座构件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连接部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安装在所述连结托架的侧面、或者安装在所述底座构件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经由所述连结托架而安装于所述底座构件,
所述底座连接部、所述连结托架与所述底座构件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托架具有:被安装在所述底座构件的上表面的上壁部;以及从所述上壁部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部分朝下方延伸的侧壁部,
所述底座连接部被安装在所述连结托架的所述侧壁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经由所述连结托架及第二连结托架,而安装于所述底座构件,
所述连结托架被安装于所述底座构件,
所述第二连结托架被安装于所述连结托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结托架被安装在所述连结托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面,且以从所述连结托架朝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伸出的方式而设置,
所述底座连接部被安装在所述第二连结托架的伸出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构件是被设于交通工具地板且使所述座椅缓冲垫相对于所述交通工具地板而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的轨道装置,
所述轨道装置具有: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下轨;以及沿着所述下轨能够移动地受到支撑且与所述座椅缓冲垫一同移动的上轨,
所述连接构件配置在比所述下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是将所述座椅缓冲垫能够升降地连接至所述底座构件的连接连杆,
所述连接连杆具有朝座椅宽度方向弯曲的弯曲形状,
所述连接连杆具有:缓冲垫连接部,被安装在所述座椅缓冲垫之侧;以及底座连接部,配置在比所述缓冲垫连接部更靠座椅宽度方向的内侧,且被安装在所述底座构件之侧。
CN202280062577.8A 2021-12-03 2022-12-01 交通工具用座椅 Pending CN1179801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7134 2021-12-03
US63/267,237 2022-01-28
US202263306654P 2022-02-04 2022-02-04
US63/306,654 2022-02-04
US63/306,652 2022-02-04
JP2022-180416 2022-11-10
JP2022-182016 2022-11-14
JP2022-190373 2022-11-29
PCT/JP2022/044483 WO2023100997A1 (ja) 2021-12-03 2022-12-01 乗り物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80185A true CN117980185A (zh) 2024-05-03

Family

ID=8756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2577.8A Pending CN117980185A (zh) 2021-12-03 2022-12-01 交通工具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14424A (zh)
CN (1) CN11798018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14424A (ja) 2023-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3437B1 (ko) 차량 시트 배치 구조
US5611589A (en) Seat arrangement for motor vehicle
US8297554B2 (en) Arrangement of a first and a second furnishing
EP2210771B1 (en) Stowable vehicle seat
US11760490B2 (en) Device for closing a space within an airplane
WO2009119586A1 (ja) 車両用格納シート
TR201612783A2 (tr) Ayarlanabi̇li̇r baş desteği̇
JP2011016416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H10138801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15209131A (ja) 車両用シート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20023205A (ja) 車両
US20220024352A1 (en) Sensor unit, and seat equipped with sensor unit
CN117980185A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WO2023100997A1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JP2009078671A (ja)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JPH06506889A (ja) 車体
CN114728603A (zh) 车辆座椅系统
JP2004106785A (ja) 車両の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取り付け構造
JP2023110855A (ja) 乗り物
WO2022210892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WO2022255470A1 (ja) 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WO2024071268A1 (ja) 制御ユニット、姿勢改善支援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4580216B2 (ja) 座席昇降装置
JP6889385B2 (ja) 回転シート装置
WO2024014472A1 (ja) 乗物用内装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