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20009A - 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20009A
CN117920009A CN202410344246.4A CN202410344246A CN117920009A CN 117920009 A CN117920009 A CN 117920009A CN 202410344246 A CN202410344246 A CN 202410344246A CN 117920009 A CN117920009 A CN 117920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mixing container
abutting
position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442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国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Gaopin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Gaopin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Gaopin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Gaopin Medical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442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200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20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200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And Mixers With Vibra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包括机架、电动机、振荡机构、若干个柔性的混合头和混合容器;振荡机构固设于机架上,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锥形齿轮固定连接,主动锥形齿轮水平设置,主动锥形齿轮的转动平面与从动锥形齿轮的转动平面呈钝角设置;混合头固设于从动锥形齿轮上,混合头开设有容纳混合容器的容纳槽,混合容器底部与容纳槽的槽底部紧密抵接,容纳槽与混合头的转动轴线偏心设置,混合容器与从动锥形齿轮相垂直设置。在本申请中,混合容器倾斜设置,可提高混合容器内的物料混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实验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
背景技术
旋涡混合器是使试管等混合容器中的液体产生涡流的实验仪器,从而使容器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以旋涡形式充分混合。漩涡混匀器主要适用于医学、生物工程、化学、医药等实验研究。
在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将混合容器竖向抵接于旋涡混合器,旋涡混合器带动混合容器偏心转动,使混合容器内的液体产生的竖向的旋涡,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
但是,对于一些难以混合、溶解的物料,现有的旋涡混合器对其混合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实验质量或进度。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旋涡混合器对难混合、溶解物质的混合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包括机架、电动机、振荡机构、若干个柔性的混合头和混合容器;所述振荡机构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混合头固设于所述振荡机构的驱动段上,所述振荡机构驱动所述混合头转动;所述混合头开设有容纳所述混合容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混合头的转动轴线偏心设置,所述混合容器底部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部紧密抵接,所述混合头驱动所述混合容器偏心转动;所述混合容器用于容纳待混合的物料;所述振荡机构包括主动锥形齿轮和若干个从动锥形齿轮;所述振荡机构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水平设置;所述从动锥形齿轮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锥形齿轮对称设置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转动中心两侧,且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呈钝角设置;所述混合头固设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上,所述混合容器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相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与混合头的转动轴线偏心设置,当电动机驱动主动锥形齿轮转动时,主动锥形齿轮同步驱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转动的从动锥形齿轮可以带动混合容器底部高速偏转,使得混合容器内的液体产生旋涡。
相较于现有的混合容器竖向放置,竖向设置混合容器内的物料混合效果不佳情况。
混合容器倾斜设置,混合容器与从动锥形齿轮的转动平面相垂直设置。一方面,确保从动锥形齿轮能带动混合容器底部进行高速转动,使得混合容器内的液体可以产生旋涡。另一方面,混合容器倾斜设置,可提高混合容器内的液体产生旋涡的幅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料混合效果;从而提高旋涡混合器对难混合、溶解物质的混合效果。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混合容器;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固设于固定架上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刚性的定位外壳和柔性的定位件,所述定位外壳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外壳设置于所述振荡机构上方,所述定位外壳开设有容纳所述定位件的台阶孔,所述定位件数量、位置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相对应;所述定位件开设有供混合容器穿设的定位孔,所述混合容器顶部与所述定位件之间设有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将混合容器穿设于定位件的定位孔后,混合容器的底部设置于混合头的容纳槽内,且混合容器的侧壁与定位孔的孔侧壁相抵接。从而工作人员均需向混合容器施加朝向混合头的压力,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操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抵接组件,所述抵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定位组件远离振荡机构一侧;所述抵接组件包括刚性的抵接外壳和柔性的抵接件,所述定位外壳与所述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抵接件固设于所述抵接外壳靠近所述定位组件一侧,所述抵接件与所述混合容器的顶部相抵接,所述抵接件数量、位置与所述混合容器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混合容器穿设定位孔与混合头相抵接后;工作人员移动抵接组件,从而利用柔性抵接件的弹性变形对混合容器施加斜向的压力,从而利用抵接件和混合头固定混合容器的位置。从而当旋涡混合器内物质需要较长混合时间时,利用抵接组件来固定混合容器的位置,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柔性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环绕所述定位孔内周壁设置,所述弹性片用于与所述混合容器相抵接;此时,所述混合容器与所述定位孔内周壁设有避让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柔性的弹性片将混合容器固定于定位孔的中间区域;弹性片的形变能力大于定位件的形变能力,从而当振荡机构带动混合容器转动时,减少混合容器与定位件的挤压,使得振荡机构可以带动混合容器高速转动以产生旋涡效应。
可选的,所述抵接件开设有容纳所述混合容器的抵接槽;当所述混合容器与所述抵接槽的槽底壁相抵接时,所述混合容器的侧壁与所述定位孔的孔侧壁具有避让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合容器底部设置于混合头的容纳槽内,混合容器顶部设置于抵接件的抵接槽内。从而利用混合头与抵接件对混合容器的挤压效果,实现混合容器在定位孔中的定位效果。从而当振荡机构带动混合容器转动时,减少混合容器与定位件的挤压,使得振荡机构可以带动混合容器高速转动以产生旋涡效应。
可选的,还包括底座、行星齿轮机构和万向轮;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机架底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固设于底座靠近机架一侧;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和齿圈,所述行星齿轮分别啮合于太阳齿轮和齿圈;所述底座开设有容纳电动机的安装槽,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太阳齿轮固定连接,且所述太阳齿轮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之间固设有连接杆,所述齿圈固设于所述机架靠近所述底座一侧;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机架自转;所述底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容纳所述万向轮的间隙,所述万向轮固定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机架抵接;所述万向轮设有若干个,所述万向轮呈圆周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机通过振荡组件使得混合容器内的液体产生涡流时;行星齿轮机构带动机架自转,使得混合容器绕着机架的转动轴线公转。即通过电动机同步驱动混合容器高速偏心旋转、以及公转;从而使得混合容器内的物料可以产生更多维度方向上的碰撞,进一步提高物料混合效果。
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固设于所述抵接外壳上,所述摆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若干个摆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摆动件自转,所述抵接件固设于所述摆动件上,且所述抵接槽与所述摆动件转动轴线偏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振荡机构带动混合容器底部高速转动,使得混合容器内的液体产生旋涡。同时,摆动组件的驱动件带动摆动件自转,由于抵接槽与摆动件转动轴线偏心设置,从而摆动组件可以带动混合容器顶部偏心转动以摇晃混合容器,从而实现混合容器多方位摇晃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抵接槽与所述摆动件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混合头的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槽与摆动件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较大,从而可以提高混合容器摇晃的幅度。
可选的,还包括棱形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驱动件为中心齿轮,所述驱动件开设有容纳转动杆的棱形槽,当所述混合容器与所述抵接槽的槽底壁相抵接时,所述转动杆与所述中心齿轮插接固定,所述转动杆驱动所述驱动件转动,所述摆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动机转动时,电动机会通过转动杆同步使得驱动件和摆动件转动;即当电动机驱动混合容器公转、以及偏心自转时;电动机通过转动杆同步驱动摆动组件摇晃混合容器。从而旋涡混合器可以使得混合容器同步实现公转、偏心自转、以及倾斜摇晃的三种不同运动方式,从而使得混合容器的不同物质有更多概率相互碰撞、混合,以进一步提高不同物料混合、溶解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混合容器内周壁上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液体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合容器内的液体产生涡流,液体流经混合容器内周壁时;转动的液体会与凸起相互碰撞,从而凸起对流动的液体产生扰流,从而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混合容器倾斜设置,可提高混合容器内的液体产生旋涡的幅度,以及打破液体分层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物料混合效果;
电动机同步驱动混合容器高速偏心旋转、以及公转;从而使得混合容器内的物料可以产生更多维度方向上的碰撞,进一步提高物料混合效果;
当振荡机构带动混合容器底部高速转动,使得混合容器内的液体产生旋涡。同时,摆动组件的驱动件带动摆动件自转,由于抵接槽与摆动件转动轴线偏心设置,从而摆动组件可以带动混合容器顶部偏心转动以摇晃混合容器,从而实现混合容器多方位摇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实施例1中旋涡混合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体现实施例1中旋涡混合器内部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体现实施例1中旋涡混合器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体现实施例1中混合容器结构竖向设置的示意图。
图5是体现实施例1中混合容器结构倾斜设置的示意图。
图6是体现实施例2中混合容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体现实施例3中旋涡混合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体现实施例3中旋涡混合器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是体现实施例4中抵接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体现实施例5中旋涡混合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体现实施例5中旋涡混合器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体现实施例6中旋涡混合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体现实施例6中行星齿轮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体现实施例7中旋涡混合器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01、设备槽;102、机架金属外壳;2、第一电动机;3、振荡机构;31、主动锥形齿轮;32、从动锥形齿轮;321、插接杆;4、混合头;41、插接槽;42、容纳槽;5、混合容器;51、凸起;6、固定机构;61、固定架;611、第一固定杆;612、第二固定杆;62、定位组件;621、定位外壳;6211、台阶孔;622、定位件;6221、定位孔;623、弹性片;63、抵接组件;631、抵接外壳;632、抵接件;6321、抵接槽;6322、翻边;64、弹簧;71、滑移套;72、固定螺栓;8、摆动组件;81、驱动件;82、摆动件;83、摆动金属外壳;9、转动杆;10、底座;100、安装槽;11、第二电动机;12、行星齿轮机构;121、太阳齿轮;122、行星齿轮;123、齿圈;13、万向轮;14、圈板;15、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参照图1和图2,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包括机架1、第一电动机2、振荡机构3、若干个柔性的混合头4和混合容器5。振荡机构3固设于机架1上;混合头4固定于振荡机构3的驱动端上,混合头4用于固定混合容器5的位置;混合容器5内装有若干种待混合的物质,振荡机构3用于驱动混合容器5内物质混合。
参照图1和图2,振荡机构3包括主动锥形齿轮31和若干个从动锥形齿轮32;机架1开设有容纳第一电动机2的设备槽101,第一电动机2的输出轴与主动锥形齿轮31固定连接。主动锥形齿轮31水平设置,从动锥形齿轮32与机架1转动连接,从动锥形齿轮32与主动锥形齿轮31相啮合,从动锥形齿轮32对称设置于主动锥形齿轮31转动中心两侧,且主动锥形齿轮31的转动平面与从动锥形齿轮32的转动平面呈钝角设置。从动锥形齿轮32的数量与混合容器5的数量相一致,且从动锥形齿轮32之间的间距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从动锥形齿轮32与混合容器5数量均为两个;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从动锥形齿轮32与混合容器5数量可以为四个、六个等。
参照图2,混合头4固设于从动锥形齿轮32远离机架1一侧上,混合头4采用橡胶、EVA等柔性材料制作而成。在本实施例中,混合头4与从动锥形齿轮32插接固定;从动锥形齿轮32上固设有插接杆321,插接杆321侧壁设有缺口,混合头4底部开设有与插接杆321插接配合的插接槽41;从而插接杆321插接于插接槽41内后,从动锥形齿轮32可以带动混合头4转动。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混合头4与从动锥形齿轮32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
参照图2,混合头4开设有容纳混合容器5的容纳槽42,容纳槽42与混合头4的转动轴线偏心设置。值得注意的是,本说明书附图关于容纳槽42的偏心距离采用夸张的画法,实际上容纳槽42与混合头4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很小。混合容器5可以是试管,混合容器5底部与容纳槽42的槽底部紧密抵接,混合头4驱动混合容器5高速偏心转动。
参照图2和图3,工作人员手持混合容器5的端部,且将混合容器5的底部与从动锥形齿轮32上的混合头4相抵接;随后,工作人员向混合容器5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得将混合容器5底部与容纳槽42的槽底紧密抵接。由于从动锥形齿轮32倾斜设置,使得混合容器5也可以倾斜设置。工作人员可以一只手持一根混合容器5的顶部,使得混合容器5的底部抵接于容纳槽42内;即旋涡混合器一次混合一根混合容器5内的物料。此外,工作人员也可一只手持两根混合容器5,工作人员手持两个混合容器5的顶部,且将两个混合容器5的底部相分离,使得混合容器5的底部抵接于容纳槽42内;旋涡混合器一次可以混合两根混合容器内的物料。
参照图1,机架1上还设有机架金属外壳102,机架金属外壳102环绕振荡机构3设置,且机架金属外壳102开设有供插接杆321穿设的通孔,混合头4、混合容器5设置于机架金属外壳102上方;从而将振荡机构3与外部环境相分隔开。同时,旋涡混合器的开关、控制旋钮等部件固设于金属外壳上。
参照图3,容纳槽42与混合头4的转动轴线偏心设置,当第一电动机2驱动主动锥形齿轮31转动时,主动锥形齿轮31同步驱动从动锥形齿轮32转动,转动的从动锥形齿轮32可以带动混合容器5底部高速偏转,使得混合容器5内的液体产生旋涡。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振荡机构3将混合容器5倾斜设置,混合容器5与从动锥形齿轮32的转动平面相垂直设置。一方面,确保从动锥形齿轮32能带动混合容器5底部进行高速转动,使得混合容器5内的液体可以产生旋涡。另一方面,混合容器5倾斜设置,可提高混合容器5内的物料混合效果,提高旋涡混合器对难混合、溶解物质的混合效果。
参照图4和图5,当混合容器5倾斜放置时,混合容器5内不同物料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有利于位于不同层的物料翻滚混合。同时,当混合容器5内的物料向上翻滚时,混合容器5倾斜的内侧壁有利于物料向上翻滚,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合容器5内的物料混合效果。
即倾斜放置的混合容器5可以提高物料混合效率;倾斜放置的混合容器5还可以促进液体上下流动,使得液体更均匀地分布在试管内部,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6,混合容器5内周壁上设有若干个凸起51,凸起51用于与流动的物料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凸起51为球形面凸起51。当混合容器5内的液体产生涡流,液体流经混合容器5内周壁时;转动的液体会与凸起51相互碰撞,从而凸起51对流动的物料产生扰流,从而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7,实验用旋涡混合器还包括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固设于机架1上,固定机构6用于固定混合容器5。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架61、固设于固定架61上的定位组件62和抵接组件6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6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杆611和第二固定杆612,第一固定杆611、第二固定杆612一端固设于机架1上,第一固定杆611和第二固定杆612竖向设置,且第一固定杆611的长度大于第二固定杆612的长度。定位组件62固定于固定架61上,抵接组件63设置于定位组件62远离机架1一侧,且抵接组件63与固定架61滑移连接。
参照图8和图9,定位组件62包括刚性的定位外壳621、柔性的定位件622和弹性片623,定位外壳621与固定架61固定连接,定位外壳621设置于振荡机构3上方,定位外壳621开设有容纳定位件622的台阶孔6211。定位外壳621可以是由金属板材压制而成的中空板。定位件622数量、位置与从动锥形齿轮32相对应。定位件622开设有供混合容器5穿设的定位孔6221。柔性的弹性片623环绕定位孔6221内周壁设置,弹性片623一端与定位孔6221内周壁固定连接,弹性片623另一端用于与混合容器5相抵接;使得混合容器5与定位孔6221内周壁设有避让间隙,避让间隙用于避让偏心转动中的混合容器。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片623和定位件622可采用橡胶、EVA等柔性材料制作而成;弹性片623和定位件622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一体成型、粘接固定或螺栓固定等方式。
工作人员可以将混合容器5穿过定位件622的定位孔6221后,混合容器5的底部抵接于混合头4的容纳槽42内。利用柔性的弹性片623将混合容器5固定于定位孔6221的中间区域;弹性片623的形变能力大于定位件622的形变能力,从而当振荡机构3带动混合容器5转动时,可减少混合容器5与定位件622的挤压,使得振荡机构3可以带动混合容器5高速转动以产生旋涡效应。
参照图8和图9,抵接组件63设置于定位组件62远离振荡机构3一侧;抵接组件63包括刚性的抵接外壳631和柔性的抵接件632。
参照图8和图9,抵接外壳631与第一固定杆611、第二固定杆612竖向滑移连接。抵接外壳631远离定位组件62一侧设有滑移套71和固定螺栓72;滑移套71与抵接外壳63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滑移套71与抵接外壳631焊接固定。滑移套71侧壁开设有供固定螺栓72穿设的固定通孔;固定螺栓72穿设固定通孔后,固定螺栓72端部与第一固定杆611或第二固定杆612相抵接;从而利用固定螺栓72与第一固定杆611、固定螺栓72与第二固定杆612的紧固力,固定抵接组件63与固定架61的位置。第一固定杆611和第二固定杆612均设有限位件15,限位件15设置于抵接外壳631靠近定位组件62一侧,且限位件15设置于抵接外壳631的移动路径上。当抵接外壳631向下移动时,限位件15用于与抵接外壳631相抵接,以防止抵接组件63过度下落,减少混合容器5与抵接组件63发生碰撞损失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8和图9,抵接件632固设于抵接外壳631靠近定位组件62一侧,抵接件632开设有容纳混合容器5的抵接槽6321。抵接槽6321的槽口设有翻边6322,翻边6322结构与抵接件632一体成型;翻边6322用于防止混合容器5与抵接槽6321相脱离。同时,抵接件632内侧厚度大于抵接件632外侧的厚度,以进一步提高抵接件632与混合容器5的连接稳定性。
当混合容器5与抵接槽6321的槽底壁相抵接时,混合容器5的侧壁与定位孔6221的孔侧壁具有避让间隙。抵接件632与混合容器5的顶部相抵接,抵接件632数量、位置与混合容器5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当抵接外壳631与限位件15相抵接时,混合容器5底部与抵接槽6321的槽底壁相抵接,且混合容器5顶部与抵接槽6321的槽底部相挤压。在本实施例中,抵接件632的变形能力远大于容纳槽的变形能力,从而确保混合容器5能挤压抵接件632,使得抵接件632发生形变;使得旋涡混合器混合物料过程中,抵接件632对混合容器5始终有压紧力作用。
参照图8和图9,当工作人员将混合容器5穿设定位孔6221与混合头4相抵接后;工作人员移动抵接组件63,使得混合容器5顶部设置于抵接件632的抵接槽6321内。从而利用混合头4与抵接件632对混合容器5的挤压效果,实现混合容器5在定位孔6221中的定位效果,以及固定混合容器5的位置。从而当振荡机构3带动混合容器5转动时,且混合容器5内物质需要较长混合时间时,利用抵接组件63来固定混合容器5的位置,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减少混合容器5与定位件622的挤压,使得振荡机构3可以带动混合容器5高速转动以产生旋涡效应。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10,抵接组件63还包括若干个弹簧64,弹簧64设置于抵接件632内,弹簧64设置于抵接槽6321靠近抵接外壳631一侧;弹簧64环绕混合容器5端部呈放射状设置,抵接件632的变形能力大于弹簧64的变形能力。在本实施例中,抵接件632远离抵接槽6321一侧开设有容纳弹簧64的凹槽,抵接槽6321与凹槽相对设置;且抵接槽6321与凹槽之间设有间距。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64可以直接预埋于抵接件632中。
当抵接组件63向下移动,抵接件632向混合容器5施加压力,混合容器5同时迫使抵接件632和弹簧64压缩变形;从而旋涡混合器运行过程中,抵接件632和放射状设置的弹簧64始终对混合容器5施加压紧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抵接件632与混合容器5连接的稳定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11和图12,固定机构6还包括摆动组件8和棱形的转动杆9。摆动组件8固设于抵接外壳631上,摆动组件8包括驱动件81、摆动件82和摆动金属外壳83。驱动件81用于驱动摆动件82自转,抵接件632固设于摆动件82上,且抵接槽6321与摆动件82转动轴线偏心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81为中心齿轮,摆动件82为从动齿轮,摆动件82与驱动件81相啮合;摆动金属外壳83围设于驱动件81和摆动件82外周,从而将驱动件81和摆动件82与外界相隔开。
参照图11和图12,转动杆9一端与主动锥形齿轮31固定连接,转动杆9与主动锥形齿轮3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定位外壳621开设有供转动杆9穿设的通孔,驱动件81开设有容纳转动杆9的棱形槽,当抵接外壳631与限位件15相抵接时,转动杆9与中心齿轮插接固定,转动杆9驱动驱动件81转动。当第一电动机2转动时,第一电动机2会通过转动杆9同步使得驱动件81和摆动件82转动。
从而当驱动件81驱使摆动件82转动时,抵接槽6321将绕着摆动件82的中心轴线做圆周运动。当混合容器5的上端抵接于抵接槽6321内时,抵接件632将带着混合容器5上端部做圆周运动,从而进一步摇晃混合容器5。抵接件632的转动速率远低于混合头4的转动速率,以提高整个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即当第一电动机2驱动混合容器5偏心自转时,第一电动机2通过转动杆9同步驱动摆动组件8摇晃混合容器5。
值得注意的是:抵接槽6321与摆动件82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容纳槽42与混合头4的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且在附图说明中,抵接槽6321与摆动件82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为夸张画法;实际上,抵接槽6321与摆动件82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较小。
抵接槽6321与摆动件82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较大,从而可以提高混合容器5摇晃的幅度。而容纳槽42与混合头4的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较小,使得混合头4可以带动混合容器5高速转动,以产生旋涡的效果。
容纳槽42与混合头4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很小,所以当抵接件632摇晃混合容器5时,混合容器5底部位置可以看成固定不变的,混合容器5顶部做圆周运动;即混合容器5近似绕着圆锥体外周面运动。
混合头4与抵接件632均为柔性材料,使得混合头4与抵接件632为混合容器5的运动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从而确保抵接件632能顺利摇晃混合容器5,避免抵接组件63挤压混合容器5、以及混合容器5与抵接件632、混合头4相脱落的情况发生。
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电机等驱动装置直接驱动摆动件82转动。
综上所述:当振荡机构3带动混合容器5底部高速转动,使得混合容器5内液体产生旋涡时;同时,摆动组件8带动混合容器5摇晃,使得混合容器5内的液体产生其他维度的运动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合容器5内不同物料相互碰撞的概率更大,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以及缩短物料的混合时间。
实施例6
本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13和图14,实验用旋涡混合器还包括底座10、行星齿轮机构12、第二电动机11和万向轮13。
参照图14,行星齿轮机构12固设于底座10靠近机架1一侧,行星齿轮机构12包括太阳齿轮121、行星齿轮122和齿圈123,行星齿轮122分别啮合于太阳齿轮121和齿圈123。底座10开设有容纳第二电动机11的安装槽100,第二电动机11的输出轴与太阳齿轮121固定连接,齿圈123固设于机架1靠近底座10一侧;行星齿轮机构12用于驱动机架1自转。
参照图14,底座10与机架1之间设有容纳万向轮13的间隙,万向轮13固定端与底座10固定连接,且万向轮13与机架1抵接。万向轮13设有若干个,若干个万向轮13呈圆周分布,且万向轮13沿着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2外周设置。若干个万向轮13用于支撑机架1、以及机架1上的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动机11可以正转和反转,从而第二电动机11可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12驱动机架1做往复正转和反转。
参照图13,机架1与底座10之间还设有圈板14,从而将万向轮13与外界相隔开。
参照图13和图14,从而当第一电动机2通过振荡组件使得混合容器5内的液体产生涡流时;行星齿轮机构12带动机架1自转,使得混合容器5绕着机架1的转动轴线公转;使得混合容器5内的液体产生离心效果。
即通过第一电动机2驱动混合容器5高速偏心旋转、摆动组件8摇晃混合容器5,以及第二电动机11同步驱动混合容器5公转;从而使得混合容器5内的物料可以产生更多维度方向上的碰撞,进一步提高物料混合效果。
实施例7
本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15,旋涡混合器仅包括设置于底座10中的第二电动机11。主动锥形齿轮31通过连接杆与太阳齿轮121固定连接。从而第二电动机11同步驱动机架1自转、振荡机构3振荡混合容器5、以及摆动组件8摇晃混合容器5。
从而旋涡混合器可以使得混合容器5同步实现公转、偏心自转、以及倾斜摇晃的三种不同运动方式,从而使得混合容器5的不同物质有更多概率相互碰撞、混合,以进一步提高不同物料混合、溶解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电动机、振荡机构(3)、若干个柔性的混合头(4)和混合容器(5);所述振荡机构(3)固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混合头(4)固设于所述振荡机构(3)的驱动段上,所述振荡机构(3)驱动所述混合头(4)转动;所述混合头(4)开设有容纳所述混合容器(5)的容纳槽(42),所述容纳槽(42)与所述混合头(4)的转动轴线偏心设置,所述混合容器(5)底部与所述容纳槽(42)的槽底部紧密抵接,所述混合头(4)驱动所述混合容器(5)偏心转动;所述混合容器(5)用于容纳待混合的物料;所述振荡机构(3)包括主动锥形齿轮(31)和若干个从动锥形齿轮(32);所述振荡机构(3)固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1)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1)水平设置;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2)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1)相啮合,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2)对称设置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1)转动中心两侧,且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1)的转动平面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2)的转动平面呈钝角设置;所述混合头(4)固设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2)上,所述混合容器(5)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2)相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固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固定机构(6)用于固定所述混合容器(5);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架(61)和固设于固定架(61)上的定位组件(62);所述定位组件(62)包括刚性的定位外壳(621)和柔性的定位件(622),所述定位外壳(621)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外壳(621)设置于所述振荡机构(3)上方,所述定位外壳(621)开设有容纳所述定位件(622)的台阶孔(6211),所述定位件(622)数量、位置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2)相对应;所述定位件(622)开设有供混合容器(5)穿设的定位孔(6221),所述混合容器(5)顶部与所述定位件(622)之间设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还包括抵接组件(63),所述抵接组件(63)设置于所述定位组件(62)远离振荡机构(3)一侧;所述抵接组件(63)包括刚性的抵接外壳(631)和柔性的抵接件(632),所述定位外壳(621)与所述固定架(61)活动连接;所述抵接件(632)固设于所述抵接外壳(631)靠近所述定位组件(62)一侧,所述抵接件(632)与所述混合容器(5)的顶部相抵接,所述抵接件(632)数量、位置与所述混合容器(5)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62)还包括若干个柔性的弹性片(623),所述弹性片(623)环绕所述定位孔(6221)内周壁设置,所述弹性片(623)用于与所述混合容器(5)相抵接;此时,所述混合容器(5)与所述定位孔(6221)内周壁设有避让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632)开设有容纳所述混合容器(5)的抵接槽(6321);当所述混合容器(5)与所述抵接槽(6321)的槽底壁相抵接时,所述混合容器(5)的侧壁与所述定位孔(6221)的孔侧壁具有避让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旋涡混合器还包括底座(10)、行星齿轮机构(12)和万向轮(13);所述底座(10)设置于所述机架(1)底部,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2)固设于底座(10)靠近机架(1)一侧;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2)包括太阳齿轮(121)、行星齿轮(122)和齿圈(123),所述行星齿轮(122)分别啮合于太阳齿轮(121)和齿圈(123);所述底座(10)开设有容纳电动机的安装槽(100),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太阳齿轮(121)固定连接,且所述太阳齿轮(121)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1)之间固设有连接杆,所述齿圈(123)固设于所述机架(1)靠近所述底座(10)一侧;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2)用于驱动所述机架(1)自转;所述底座(10)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容纳所述万向轮(13)的间隙,所述万向轮(13)固定端与所述底座(10)固定连接,且所述万向轮(13)与所述机架(1)抵接;所述万向轮(13)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万向轮(13)呈圆周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还包括摆动组件(8),所述摆动组件(8)固设于所述抵接外壳(631)上,所述摆动组件(8)包括驱动件(81)和若干个摆动件(82),所述驱动件(81)用于驱动所述摆动件(82)自转,所述抵接件(632)固设于所述摆动件(82)上,且所述抵接槽(6321)与所述摆动件(82)转动轴线偏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还包括棱形的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一端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9)与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驱动件(81)为中心齿轮,所述驱动件(81)开设有容纳转动杆(9)的棱形槽,当所述混合容器(5)与所述抵接槽(6321)的槽底壁相抵接时,所述转动杆(9)与所述中心齿轮插接固定,所述转动杆(9)驱动所述驱动件(81)转动,所述摆动件(82)与所述驱动件(81)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槽(6321)与所述摆动件(82)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大于所述容纳槽(42)与所述混合头(4)的转动轴线的偏心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旋涡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容器(5)内周壁上设有若干个凸起(51),所述凸起(51)用于与液体相接触。
CN202410344246.4A 2024-03-25 2024-03-25 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 Pending CN1179200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44246.4A CN117920009A (zh) 2024-03-25 2024-03-25 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44246.4A CN117920009A (zh) 2024-03-25 2024-03-25 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20009A true CN117920009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6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44246.4A Pending CN117920009A (zh) 2024-03-25 2024-03-25 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2000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231A (ja) * 1996-07-11 1998-01-27 Kapurikon:Kk 混練脱泡装置
US6558632B1 (en) * 1997-11-08 2003-05-06 Chemspeed Ltd. Device for holding reaction vessels which can be thermally adjusted and agitated
CN107530658A (zh) * 2015-04-17 2018-01-02 阿尔法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流体产品的混合器
CN109569375A (zh) * 2018-12-13 2019-04-05 无锡双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抽真空脱泡搅拌机
CN114632464A (zh) * 2022-03-31 2022-06-17 苏州中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公自转速比的行星式横支座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搅拌机
CN115945105A (zh) * 2023-03-09 2023-04-11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血液分析仪的血液样本血小板混匀装置
CN218854097U (zh) * 2023-02-14 2023-04-14 济南市中心医院 一种检验科用血液防凝混摇装置
CN219964664U (zh) * 2023-06-26 2023-11-07 上海科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漩涡式混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231A (ja) * 1996-07-11 1998-01-27 Kapurikon:Kk 混練脱泡装置
US6558632B1 (en) * 1997-11-08 2003-05-06 Chemspeed Ltd. Device for holding reaction vessels which can be thermally adjusted and agitated
CN107530658A (zh) * 2015-04-17 2018-01-02 阿尔法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流体产品的混合器
CN109569375A (zh) * 2018-12-13 2019-04-05 无锡双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抽真空脱泡搅拌机
CN114632464A (zh) * 2022-03-31 2022-06-17 苏州中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公自转速比的行星式横支座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搅拌机
CN218854097U (zh) * 2023-02-14 2023-04-14 济南市中心医院 一种检验科用血液防凝混摇装置
CN115945105A (zh) * 2023-03-09 2023-04-11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血液分析仪的血液样本血小板混匀装置
CN219964664U (zh) * 2023-06-26 2023-11-07 上海科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漩涡式混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89539C2 (ru) Перемешивающее или дисперг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4906009B2 (ja) 実験用容器の内容物を混合するためのマルチステーション装置
US5399013A (en) Mixing device
US9695392B2 (en) Apparatus for mixing and disruption of cell and tissue samples in vessels
US5375926A (en) Apparatus for mixing and dispensing fluid by flutter of vibrating vanes
EP1525914B1 (en) Gyroscopic mixer for mixing the content of a closed container
CN101622061A (zh) 混合并分配液体或粉末样品的装置和方法
US7201512B2 (en) Kneader for tooth restoration material
US9943819B2 (en) Small-scale reactor having improved mixing
CN211963962U (zh) 一种化学实验用试管震荡装置
TW200911357A (en) Degassing and mixing apparatus, and container for use therein
JP3580864B2 (ja) 撹拌装置
JP6081154B2 (ja) 遠心機、及び収納部材
US7204637B2 (en) Automated device for homogenization and resuspension of substances, disintegration of cells, disruption of tissues and centrifugation of these media
CN117920009A (zh) 一种实验用旋涡混合器
CN101601980B (zh) 液态纳米剪切机
CN210729300U (zh) 一种加速物质溶解的配液罐
CN211358459U (zh) 搅拌桶装置
CN213643941U (zh) 一种用于玻璃仪器的夹紧震荡装置
CN213726264U (zh) 物料混合机
CN209985312U (zh) 一种槽型混合装置
JP4551354B2 (ja) 攪拌脱泡装置
CN208694847U (zh) 一种固体饮料颗粒三维混合装置
CN214438421U (zh) 一种试剂混合设备
CN219540131U (zh) 分散振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