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7547A - 云梯和具备该云梯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云梯和具备该云梯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7547A
CN117897547A CN202280058719.3A CN202280058719A CN117897547A CN 117897547 A CN117897547 A CN 117897547A CN 202280058719 A CN202280058719 A CN 202280058719A CN 117897547 A CN117897547 A CN 117897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main frame
section
lower main
aerial lad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87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关拓朗
阿部真哉
山口宪一
田中惠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rita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orita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ita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Morita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897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75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5/00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unted on undercarriages or vehicles Securing ladders on vehicles
    • E06C5/02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unted on undercarriages or vehicles Securing ladders on vehicles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s
    • E06C5/04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unted on undercarriages or vehicles Securing ladders on vehicles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s capable of being elevated or extended ; Fastening means during transport, e.g. mechanical, hydraulic
    • E06C5/06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unted on undercarriages or vehicles Securing ladders on vehicles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s capable of being elevated or extended ; Fastening means during transport, e.g. mechanical, hydraulic by piston and cylinder, or equivalent means, operated by a pressure med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具有多节的梯体(31)并在车辆上伸缩的云梯(3),梯体(31)的主骨架的上主骨架(311)及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形状全部相同,至少一节中的上主骨架(311)或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与其他节中的上主骨架(311)或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相同。由此,能够提供比以往轻型且低成本的车辆用的云梯、和具备该云梯的车辆。

Description

云梯和具备该云梯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节的梯体并在消防车等车辆上伸缩等的云梯、和具备该云梯的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在消防用云梯车、高空作业车等车上使用的能够进行伸缩、起降或者回转动作的云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消防用云梯,该消防用云梯构成为:多节编成的云梯组装体通过各云梯依次伸缩自如地嵌合而构成,云梯具有上主骨架、下主骨架、连接两者的斜骨架、将下主骨架彼此连结的横梁、以及将横梁彼此连接的横梁斜骨架,各部件通过焊接而连结,下主骨架具有方形管、和被夹在它们之间的折弯板材,折弯板材的高度比方形管的高度高,并朝方形管的上方向突出,折弯板材配置为不向方形管的下方突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8246号公报
专利文献1提供低成本且轻型、强度可靠性也高的消防用云梯,但要求搭载于消防用云梯车、高空作业车等的云梯的进一步的轻型化、成本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以往轻型且低成本的云梯、和具备该云梯的车辆。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云梯是具有多节的梯体31并在车辆上伸缩的云梯3,其特征在于,梯体31的上主骨架311及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形状全部相同,至少一节中的上主骨架311或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与其他节中的上主骨架311或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相同。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最下一节的上一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内径比用于云梯3的伸缩的伸缩气缸33的外径大,上述下主骨架312与伸缩气缸33同轴地配置,并在云梯3缩小时收纳伸缩气缸33。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收纳伸缩气缸33的下主骨架312由一根管构成,在一根管安装有连接上主骨架311与下主骨架312的连接件。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连接件是一端经由斜骨架箱313与上主骨架311连接、另一端经由斜骨架箱313与下主骨架312连接的、相对于主骨架倾斜设置的斜骨架314,斜骨架314的宽度W在各节内相同。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2~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梯体31为5节,第一节中的上主骨架311及下主骨架312和第二节中的上主骨架311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最小,第二节中的下主骨架312和第三节中的上主骨架311及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第二小,第四节中的上主骨架311和第五节中的上主骨架311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第三小,第五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第四小,第四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最大。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第四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厚度小于第五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厚度。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主骨架311及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2~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伸缩气缸33的管体332具备在收纳于下主骨架312时与下主骨架312的内表面接触的管体用衬垫334,管体用衬垫334由长度比收纳管体332的下主骨架312的内径小的一个衬垫334a、和长度与收纳管体332的下主骨架312的内径相等的另一个衬垫334b构成,一个衬垫334a和另一个衬垫334b夹着管体332来配置,配管或配线通过一个衬垫334a与下主骨架312的间隙。
技术方案9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使云梯3伸缩时通过与下主骨架312的下表面的接触而旋转的下表面辊50,下表面辊50通过分别具有一对旋转体501、502的第一部位51和第二部位52邻接而形成,支承第一部位51的一对旋转体501的一端的一端侧第一托架511与支承第一部位51的一对旋转体501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第一托架512分离设置,支承第二部位52的一对旋转体502的一端的一端侧第二托架521与支承第二部位52的一对旋转体502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第二托架522分离设置。
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1~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下主骨架312的后端具备抑制云梯3伸缩时的摆动的摆动抑制体36,摆动抑制体36具有:第一主体361,在梯体31的同一节设置于引导梯体31的滑动的导轨315与下主骨架312之间;和第一副体362,配置于导轨315与第一主体361的间隙、和下主骨架312与第一主体361的间隙。
技术方案11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摆动抑制体36在梯体31的同一节具有一端与导轨315连接且另一端与下主骨架312连接的第二主体、和配置于在下一节的梯体31设置的导轨315与第二主体的间隙的第二副体。
技术方案12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1~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梯体31的前端具备能够向下方弯折的弯折段37,弯折段37的弯折中心37A在使云梯3缩小的收纳状态下位于梯体31内,通过弯折中心37A与梯体31抵接来阻止弯折段37的弯折。
技术方案13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12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弯折段37在比弯折中心37A靠后方的位置具有凸部38,梯体31具有与凸部38对应的承载部39,在云梯3处于收纳状态时,凸部38与承载部39接近或接触。
技术方案14所记载的本发明构成为:在技术方案1~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云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承云梯3的后部的梯体框架32,梯体框架32被分为位于云梯3的后端且具有云梯3起降时的中心点的起降中心体321、和位于比起降中心体321靠前方的位置且与使云梯3起降的起降气缸34的前端连接的气缸前端连接体322。
技术方案15所记载的本发明的车辆的特征在于,安装有技术方案1~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云梯3。
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搭载于车辆的云梯的重量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云梯的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该梯体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缩小该云梯并将伸缩气缸收纳于下主骨架内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该缩小状态的伸缩气缸单体的图。
图5是表示收纳于该下主骨架的伸缩气缸的示意剖视图。
图6是表示该下表面辊的图。
图7是表示该摆动抑制体的图。
图8是表示该摆动抑制体的图。
图9是表示该云梯的弯折段至第二节的侧视图。
图10是与该弯折段的收纳相关的详细图。
图11是表示该云梯的后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是具有多节的梯体并在车辆上伸缩的云梯,梯体的上主骨架及下主骨架的截面形状全部相同,至少一节中的上主骨架或下主骨架的截面尺寸与其他节中的上主骨架或下主骨架的截面尺寸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尽可能地统一主骨架的截面形状及截面尺寸,能够共同使用作为主骨架的构成材料的钢材,能够减少钢材的种类来降低管理的工夫、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最下一节的上一节中的下主骨架的内径比用于云梯的伸缩的伸缩气缸的外径大,上述下主骨架与伸缩气缸同轴地配置,并在云梯缩小时收纳伸缩气缸。
根据本实施方式,收纳目的地的下主骨架能够起到防止伸缩气缸的压弯的功能等的一部分,因此与将伸缩气缸配置于下主骨架外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将云梯形成为窄幅等,从而能够降低成本及重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收纳伸缩气缸的下主骨架由一根管构成,在该一根管安装有连接上主骨架与下主骨架的连接件。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将容纳伸缩气缸的下主骨架用两个钢材隔开内部而构成为收纳伸缩气缸的管和安装连接件的管的情况相比,减少了部件件数,也减少加工的工夫,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及重量。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连接件是一端经由斜骨架箱与上主骨架连接、另一端经由斜骨架箱与下主骨架连接的、相对于主骨架倾斜设置的斜骨架,斜骨架的宽度在各节内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统一各节内的多个斜骨架箱的尺寸来降低成本。另外,通过统一各节内的斜骨架的宽度,能够减少斜骨架的种类,因此与以往相比,减少确认工序,制造效率提高。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二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梯体为5节,第一节中的上主骨架及下主骨架和第二节中的上主骨架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最小,第二节中的下主骨架和第三节中的上主骨架及下主骨架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第二小,第四节中的上主骨架和第五节中的上主骨架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第三小,第五节中的下主骨架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第四小,第四节中的下主骨架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最大。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由截面尺寸不同的5种钢材形成合计10根主骨架,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第四节中的下主骨架的厚度小于第五节中的下主骨架的厚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减小截面尺寸最大的下主骨架的厚度,能够满足作为主骨架所需的强度并减轻重量。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使上主骨架及下主骨架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小在车辆行驶时等将云梯设为收纳状态时的包括云梯在内的车辆总高度,并且能够将梯体的横向宽度形成得较小来降低重量。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二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伸缩气缸的管体具备在收纳于下主骨架时与下主骨架的内表面接触的管体用衬垫,管体用衬垫由长度比收纳管体的下主骨架的内径小的一个衬垫、和长度与收纳管体的下主骨架的内径相等的另一个衬垫构成,一个衬垫和另一个衬垫夹着管体来配置,配管或配线通过一个衬垫与下主骨架的间隙。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有效地利用容纳伸缩气缸的下主骨架的内部的有限的空间来配置配管等,从而能够尽量减小云梯的横向宽度来实现轻型化。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具备在使云梯伸缩时通过与下主骨架的下表面的接触而旋转的下表面辊,下表面辊通过分别具有一对旋转体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邻接而形成,支承第一部位的一对旋转体的一端的一端侧第一托架与支承第一部位的一对旋转体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第一托架分离设置,支承第二部位的一对旋转体的一端的一端侧第二托架与支承第二部位的一对旋转体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第二托架分离设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通过连结构件等将支承旋转体的一端的托架和支承另一端的托架直接连接的情况相比,用于连结的构件变少,因此能够降低材料费、加工费等成本,并且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在下主骨架的后端具备抑制云梯伸缩时的摆动的摆动抑制体,摆动抑制体具有:第一主体,在梯体的同一节设置于引导梯体的滑动的导轨与下主骨架之间;和第一副体,配置于导轨与第一主体的间隙、和下主骨架与第一主体的间隙。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副体插入于第一主体与其他部件的间隙来填埋间隙,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伸缩时的云梯的摆动。另外,根据该间隙形成第一副体即可,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摆动抑制体在梯体的同一节具有一端与导轨连接且另一端与下主骨架连接的第二主体、和配置于在下一节的梯体设置的导轨与第二主体的间隙的第二副体。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二副体插入于第二主体与其他部件的间隙来填埋间隙,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伸缩时的云梯的摆动。另外,根据该间隙形成第二副体即可,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第十一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在梯体的前端具备能够向下方弯折的弯折段,弯折段的弯折中心在使云梯缩小的收纳状态下位于梯体内,通过弯折中心与梯体抵接来阻止弯折段的弯折。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小收纳状态下的云梯的总长度。另外,不另外设置用于防止弯折的机构即可,能够降低成本、重量。
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弯折段在比弯折中心靠后方的位置具有凸部,梯体具有与凸部对应的承载部,在云梯处于收纳状态时,凸部与承载部接近或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更可靠地阻止处于收纳状态的弯折段的弯折。
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第十三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的基础上,具备支承云梯的后部的梯体框架,梯体框架被分为位于云梯的后端且具有云梯起降时的中心点的起降中心体、和位于比起降中心体靠前方的位置且与使云梯起降的起降气缸的前端连接的气缸前端连接体。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如以往那样从梯体的后端至与起降气缸的前端连接的部位为止一体地相连的梯体框架相比,能够减少钢材的使用量,能够降低重量及成本。
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第十四实施方式中任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云梯。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车辆的轻型化和成本降低。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云梯和具备该云梯的车辆进行说明。
图1是具备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云梯的车辆的左侧视图。
车辆(消防用云梯车)具备:驾驶室1,位于车辆前部且具有驾驶座;车身2,位于比驾驶室1靠后方的位置;云梯3,以伏卧的状态被收纳于比驾驶室1及车身2靠上方的位置;陀螺转台4,位于车身2的后部;支承框架5,位于陀螺转台4上并支承云梯3的后端;承载装置6,在接近驾驶室1的后表面的位置处从下方承载并支承云梯3;吊篮7,安装于云梯3的前端;以及液压支腿8。
云梯3具有多节的梯体31,并经由梯体框架32、支承框架5以及陀螺转台4与车身2连接。另外,在云梯3设置有用于云梯3的伸缩的伸缩气缸33、用于云梯3的起降的起降气缸34、以及用于弯折段37的弯折角度的调节的弯折气缸35。
图2是梯体的横向剖视图。此外,由于梯体是左右对称的,因此在图2中仅示出了单侧。另外,图3是表示缩小云梯并将伸缩气缸收纳于下主骨架内的状态的侧视图。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云梯3是梯体31具有第一节至第五节的5节构造,通过利用伸缩气缸33使梯体31滑动而伸缩。第一节是在缩小时在5节中位于最上侧的节,第五节是在缩小时在5节中位于最下侧的节。
梯体31在各节中具备:上主骨架311,是位于上方的主骨架;下主骨架312,是位于下方的主骨架;斜骨架314,经由斜骨架箱313连接上主骨架311与下主骨架312;以及导轨315,配置于比下主骨架312靠上方的位置并引导梯体31的滑动。
上主骨架311和下主骨架312由金属管等钢材形成,无论是相同节还是不同的节,截面形状全都相同。另外,使至少一节中的上主骨架311或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与其他节中的上主骨架311或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相同。由多节构成的云梯3的所需强度等因节而不同,因此以往,钢材的截面形状、截面尺寸根据用于哪一节、或者是上主骨架311用还是下主骨架312用而不一致,但通过满足必要的强度并且如本实施例那样尽可能地统一主骨架的截面形状及截面尺寸,能够共同使用作为主骨架的构成材料的钢材,能够减少钢材的种类来降低管理的工夫、成本。例如,预先保管同一形状且截面尺寸不同的多种钢材,在制作云梯3时,对于即使节不同而截面尺寸也相同的那些主骨架,只要将保管中的一种钢材切断为规定的长度来使用即可。
另外,即使在云梯3的尺寸、节数等不同的车辆之间,若主骨架的截面形状相同,则也能够与车型无关地在许多车辆中共同利用钢材。在该情况下,例如,将面向某一车辆用作第三节的上主骨架311的截面尺寸的钢材面向其他车辆用作第二节的下主骨架312等、能够扩大共同利用的范围来进一步降低成本。
此外,主骨架的截面尺寸相同是指外径及内径相同,在截面形状为椭圆形、长方形的情况下,长径及短径都相同。
第四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内径比伸缩气缸33的外径大,内部为中空,下表面开口。
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与伸缩气缸33大致同轴地配置,如图3所示,在云梯3缩小时,伸缩气缸33被收纳于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的内部。由此,收纳目的地的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能够起到防止伸缩气缸33的压弯的功能等的一部分,因此与将伸缩气缸33配置于下主骨架312外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件数、将云梯3形成为窄幅等,能够降低成本及重量。
此外,在云梯3为4节以下或者6节以上的情况下,伸缩气缸33也被收纳于最下一节的上一节中的下主骨架312。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第一节中的上主骨架311及下主骨架312、和第二节中的上主骨架311的截面尺寸相同,并使该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最小。
另外,使第二节中的下主骨架312、和第三节中的上主骨架311及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相同,并使该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第二小。
另外,使第四节中的上主骨架311、和第五节中的上主骨架311的截面尺寸相同,并使该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第三小。
另外,使第五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第四小。
另外,使收纳伸缩气缸33的第四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尺寸在主骨架中为最大。
由此,能够由截面尺寸不同的5种钢材形成合计10根主骨架,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上主骨架311及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由此,与上主骨架311及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形状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情况相比,即使从上主骨架311的上表面到下主骨架312的下表面的距离相同,也能够增大上主骨架311的下表面与下主骨架312的上表面的间隔,因此容易确保配置于上主骨架311与下主骨架312之间的配管类、金属线类等的设置空间。因此,能够使从上主骨架311的上表面到下主骨架312的下表面的距离比截面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情况小,由此,能够减小在车辆行驶时等将云梯3设为收纳状态时的、包括云梯3在内的车辆总高度。
另外,通过使上主骨架311及下主骨架312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与使截面形状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各节的梯体31彼此接近,因此能够将梯体31的横向宽度形成得较小来降低重量。
第四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厚度比第五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厚度小。通过使截面尺寸最大的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的厚度比第五节的下主骨架312小,能够满足作为主骨架所需的强度并减轻重量。
此外,第一节至第三节中的主骨架彼此的厚度相同,该厚度比第四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厚度小。另外,第四节中的上主骨架311的厚度与第五节中的上主骨架311的厚度相同,该厚度与第四节中的下主骨架312的厚度相同。
如图3所示,斜骨架314作为连接上主骨架311与下主骨架312的连接件之一,相对于主骨架倾斜地设置,一端经由设置于上主骨架311的下表面的上侧的斜骨架箱313与上主骨架311连接,另一端经由设置于下主骨架312的下侧的斜骨架箱313与下主骨架312连接。斜骨架314以穿过上主骨架311与下主骨架312之间的方式设置有多个,但斜骨架314的宽度W(参照图2)在各节内相同。
这样,通过按每个节统一斜骨架314的宽度W,能够按每个节统一用于斜骨架314的连接的多个斜骨架箱313的尺寸,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另外,即使是相同的节,斜骨架314的尺寸也根据安装位置而不同,因此需要在制造现场一边以不要弄错的方式确认尺寸一边进行作业,但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统一各节内的斜骨架314的宽度W,能够减少斜骨架314的尺寸的种类,因此与以往相比,尺寸的确认工序所花费的时间减少,制造效率提高。
另外,也包括容纳伸缩气缸33的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在内,各主骨架全部由一根管构成,并在该一根管安装斜骨架314。
通过将容纳伸缩气缸33的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也设为一根管,与例如将容纳伸缩气缸33的下主骨架312用两个钢材隔开内部而构成为收纳伸缩气缸33的管和安装斜骨架314的管的情况相比,减少部件件数,也能够减少加工的工夫,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及重量。
图4是表示缩小状态的伸缩气缸单体的图。
如上所述,对于伸缩气缸33而言,在车辆行驶时等在使云梯3收缩的状态下其整体被收纳于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
若从该状态使伸缩气缸33的杆331伸长而使云梯3开始伸长,则伴随于此,梯体31向前端侧逐渐滑动,容纳于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的伸缩气缸33的管体332在外部露出。此外,杆331保持容纳于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内的状态不变。
另外,若从云梯3伸长的状态使伸缩气缸33的杆331收缩而使云梯3开始缩小,则伴随于此,梯体31向后端侧逐渐滑动,伸缩气缸33的管体332被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覆盖。
在伸缩气缸33的杆331沿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安装有多个杆用衬垫333。杆用衬垫333为大致四面体,杆331贯通在杆用衬垫333的中心设置的孔。
杆用衬垫333具有防止杆331的压弯的作用。另外,杆用衬垫333形成为与作为杆331的容纳目的地的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的内表面接触的大小,还起到以杆331不与下主骨架31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的作用。
在伸缩气缸33的管体332,沿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安装有多个管体用衬垫334。管体用衬垫334具有防止管体332的压弯的作用。另外,管体用衬垫334配置为从管体332的外表面突出,管体332在收纳于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时与下主骨架312的内表面接触,还起到以管体332不与下主骨架312接触的方式进行引导的作用。
图5是表示收纳于下主骨架的伸缩气缸的示意剖视图。
在管体332的附近,沿着管体332配置有供用于伸缩气缸33的动作的油流动的二根液压配管40。液压配管40在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通过固定件固定于管体332,并在使梯体31缩小时与伸缩气缸33一起收纳于下主骨架312内。
管体用衬垫334由配置于管体332的上表面的一个衬垫334a和配置于管体332的下表面的另一个衬垫334b构成。一个衬垫334a和另一个衬垫334b夹着管体332配置,两者的位置相差大致180度。
一个衬垫334a使横向的长度小于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的内径及管体332的外径,使与伸缩气缸33并列设置的液压配管40通过由此产生的一个衬垫334a与下主骨架312的间隙。这样,有效地利用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的内部的有限的空间来配置配管等,由此能够尽量减小云梯3的横向宽度而实现轻型化。此外,也能够与液压配管40一起或者代替液压配管40,使其他配管、配线通过一个衬垫334a与下主骨架312的间隙。
另外,一个衬垫334a的高度为在管体332被收纳于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时一个衬垫334a的上表面与下主骨架312的上侧的内表面接触的大小。另一个衬垫334b的横向的长度与收纳管体332的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的内径大致相等,高度为在管体332被收纳于第四节的下主骨架312时另一个衬垫334b的下表面与下主骨架312的下侧的内表面接触的大小。由此,在管体332被收纳于第四下主骨架312时,一个衬垫334a及另一个衬垫334b与第四下主骨架312的内表面接触,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管体332与下主骨架312接触。
图6是表示下表面辊的图,图6的(a)是侧视图,图6的(b)是一节中的伸缩方向的剖视图。
在第二节至第五节的梯体31分别设置有下表面辊50,该下表面辊50在使云梯3伸缩时通过与下主骨架312的下表面的接触而旋转。下表面辊50是具有一对旋转体501的第一部位51和具有一对旋转体502的第二部位52邻接而形成的。旋转体501及旋转体502的旋转轴朝向下主骨架312的宽度方向。
第一部位51的一对旋转体501的一端支承于天平状(大致倒三角形形状)的一端侧第一托架511,第一部位51的一对旋转体501的另一端支承于天平状(大致倒三角形形状)的另一端侧第一托架512。另外,第二部位52的一对旋转体502的一端支承于天平状(大致倒三角形形状)的一端侧第二托架521,第二部位52的一对旋转体502的另一端支承于天平状(大致倒三角形形状)的另一端侧第二托架522。
这样,通过将一端侧第一托架511和另一端侧第一托架512不直接连接而分离设置,并将一端侧第二托架521和另一端侧第二托架522不直接连接而分离设置,与利用连结构件等将支承旋转体501或旋转体502的一端的托架和支承另一端的托架直接连接的情况相比,用于连结的构件变少,因此能够降低材料费、加工费等成本,并且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一端侧第一托架511、另一端侧第一托架512、一端侧第二托架521以及另一端侧第二托架522安装于辊框。辊框具备:中央悬架部531,在宽度方向上悬架于第一部位51与第二部位52之间;第一悬架部532,在宽度方向上悬架于第一部位51的一对旋转体501之间;第二悬架部533,在宽度方向上悬架于第二部位52的一对旋转体502之间;一端侧支承部534,支承中央悬架部531、第一悬架部532及第二悬架部533的一端;以及一端侧支承部535,支承中央悬架部531、第一悬架部532及第二悬架部533的另一端。一端侧第一托架511与第一悬架部532的一端侧卡合,另一端侧第一托架512与第一悬架部532的另一端侧卡合,一端侧第二托架521与第二悬架部533的一端侧卡合,另一端侧第二托架522与第二悬架部533的另一端侧卡合。
图7和图8是表示摆动抑制体的图,图7的(a)及图的8(a)是侧视图,图7的(b)及图8的(b)是横向剖视图。
在第一节至第四节的梯体31的后端分别设置有抑制伸缩时的云梯3的上下方向等的摆动的摆动抑制体36。
摆动抑制体36具备作为第一主体的コ字状部件361和作为第一副体的上方后端衬垫362及下方后端衬垫363,并且具备作为第二主体的J字状部件364和作为第二副体的侧方后端衬垫365。コ字状部件361及J字状部件364的材质例如为SUS,上方后端衬垫362、下方后端衬垫363以及侧方后端衬垫365的材质例如为尼龙。
コ字状部件361在下主骨架312与导轨315之间空出间隙来配置,并被螺栓固定。コ字状部件361的外侧面与上一节的下主骨架312的外侧面接触。上方后端衬垫362配置为填埋コ字状部件361的上表面与导轨315的下表面的间隙。下方后端衬垫363配置为填埋コ字状部件361的下表面与下主骨架312的上表面的间隙。
J字状部件364的一端与导轨315的外侧面连接,另一端与下主骨架312的上表面连接,并被螺栓固定。侧方后端衬垫365配置为填埋下一节的导轨315与J字部件的间隙。
通过将第一副体362、363、第二副体365插入于第一主体361、第二主体364与其他部件的间隙来填埋间隙,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伸缩时的云梯3的摆动。另外,根据该间隙形成第一副体362或第二副体即可,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图9是表示云梯的弯折段至第二节的侧视图,图9的(a)是缩小时,图9的(b)是伸长时。
在梯体31的前端部设置有能够向下方弯折的弯折段37。此外,虽然在图9中进行了省略,但在弯折段37的前端连接有吊篮7。
作为弯折段37弯折时的中心点的弯折中心37A在使云梯3缩小的收纳状态下位于比第二节的前端31A靠内侧的梯体31内。通过将弯折段37的弯折中心37A拉入至比第二节的梯体31的前端31A靠内侧的位置,能够缩短收纳状态下的云梯3的总长度。
另外,收纳状态下的弯折段37的弯折通过与梯体31的第二节抵接而被阻止,因此不另外设置用于防止弯折的机构即可,从而能够降低成本、重量。
图10是与弯折段的收纳相关的详细图,图10的(a)表示凸部,图10的(b)表示承载部,图10的(c)表示云梯处于收纳状态时的凸部与承载部的卡合状态。此外,图10的(a)、(b)中的下图是上图的由〇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构成为:在弯折段37,在比弯折中心37A靠后方的位置设置有向上方凸出的凸部38,在梯体31的第二节,在比前端31A靠后方的位置设置有与凸部38对应的承载部39,若使云梯3缩小而成为收纳状态,则如图10的(c)所示,凸部38与承载部39接近或接触。承载部39的长度比凸部38的长度大。
由此,通过凸部38与承载部39抵接来阻碍弯折段37欲向下方弯折的运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阻止弯折段37的弯折。
图11是表示云梯的后部的侧视图。
支承云梯3的后部的梯体框架32被分为具有云梯3起降时的中心点的起降中心体321、和与使云梯3起降的起降气缸34的前端连接的气缸前端连接体322。起降中心体321位于云梯3的后端,气缸前端连接体322位于比起降中心体321靠前方的位置,且分别被螺栓固定于梯体31。
与支承框架5连接的框架连接体323从起降中心体321向下方延伸突出,起降气缸34的后端安装于框架连接体323。
这样,通过将梯体框架32中的与梯体31接触的部位分为起降中心体321和气缸前端连接体322这两部分,与如以往那样从梯体31的后端至与起降气缸34的前端连接的部位一体地相连的梯体框架相比,能够减少钢材的使用量,从而能够降低重量及成本。
工业实用性
通过搭载本发明的云梯,能够实现消防用云梯车、高空作业车等的轻型化和成本降低。
附图标记说明
3...云梯;31...梯体;37...弯折段;37A...弯折中心;311...上主骨架;312...下主骨架;313...斜骨架箱;314...斜骨架;315...导轨;32...梯体框架;321...起降中心体;322...前端连接体;33...伸缩气缸;332...管体;334...管体用衬垫;334a...一个衬垫;334b...另一个衬垫;34...起降气缸;36...摆动抑制体;361...第一主体(コ字状部件);362、363...第一副体(上方后端衬垫、下方后端衬垫);364...第二主体(J字状部件);365...第二副体(侧方后端衬垫);38...凸部;39...承载部;50...下表面辊;51...第一部位;52...第二部位;501、502...旋转体;511...第一托架;521...第二托架;W...斜骨架的宽度。

Claims (15)

1.一种云梯,是具有多节的梯体并在车辆上伸缩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梯体的上主骨架及下主骨架的截面形状全部相同,
至少一节中的所述上主骨架或所述下主骨架的截面尺寸与其他节中的所述上主骨架或所述下主骨架的截面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最下一节的上一节中的所述下主骨架的内径比用于所述云梯的伸缩的伸缩气缸的外径大,所述下主骨架与所述伸缩气缸同轴地配置,并在所述云梯缩小时收纳所述伸缩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收纳所述伸缩气缸的所述下主骨架由一根管构成,在所述一根管安装有连接所述上主骨架与所述下主骨架的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是一端经由斜骨架箱与所述上主骨架连接、另一端经由所述斜骨架箱与所述下主骨架连接的、相对于所述主骨架倾斜设置的斜骨架,
所述斜骨架的宽度在各节内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梯体为5节,
第一节中的所述上主骨架及所述下主骨架和第二节中的所述上主骨架的截面尺寸在所述主骨架中为最小,
所述第二节中的所述下主骨架和第三节中的所述上主骨架及所述下主骨架的截面尺寸在所述主骨架中为第二小,
第四节中的所述上主骨架和第五节中的所述上主骨架的截面尺寸在所述主骨架中为第三小,
所述第五节中的所述下主骨架的截面尺寸在所述主骨架中为第四小,
所述第四节中的所述下主骨架的截面尺寸在所述主骨架中为最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节中的所述下主骨架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五节中的所述下主骨架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主骨架及所述下主骨架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气缸的管体具备在收纳于所述下主骨架时与所述下主骨架的内表面接触的管体用衬垫,
所述管体用衬垫由长度比收纳所述管体的所述下主骨架的内径小的一个衬垫、和长度与收纳所述管体的所述下主骨架的内径相等的另一个衬垫构成,所述一个衬垫和所述另一个衬垫夹着所述管体来配置,
配管或配线通过所述一个衬垫与所述下主骨架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使所述云梯伸缩时通过与所述下主骨架的下表面的接触而旋转的下表面辊,
所述下表面辊通过分别具有一对旋转体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邻接而形成,
支承所述第一部位的所述一对旋转体的一端的一端侧第一托架与支承所述第一部位的所述一对旋转体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第一托架分离设置,
支承所述第二部位的所述一对旋转体的一端的一端侧第二托架与支承所述第二部位的所述一对旋转体的另一端的另一端侧第二托架分离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主骨架的后端具备抑制所述云梯伸缩时的摆动的摆动抑制体,
所述摆动抑制体具有:
第一主体,在所述梯体的同一节设置于引导所述梯体的滑动的导轨与所述下主骨架之间;和
第一副体,配置于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一主体的间隙、和所述下主骨架与所述第一主体的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抑制体在所述梯体的同一节具有一端与所述导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下主骨架连接的第二主体、和配置于在下一节的所述梯体设置的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二主体的间隙的第二副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梯体的前端具备能够向下方弯折的弯折段,
所述弯折段的弯折中心在使所述云梯缩小的收纳状态下位于所述梯体内,
通过所述弯折中心与所述梯体抵接来阻止所述弯折段的弯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段在比所述弯折中心靠后方的位置具有凸部,
所述梯体具有与所述凸部对应的承载部,
在所述云梯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凸部与所述承载部接近或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云梯,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承所述云梯的后部的梯体框架,
所述梯体框架被分为位于所述云梯的后端且具有所述云梯起降时的中心点的起降中心体、和位于比所述起降中心体靠前方的位置且与使所述云梯起降的起降气缸的前端连接的气缸前端连接体。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云梯。
CN202280058719.3A 2022-03-23 2022-03-23 云梯和具备该云梯的车辆 Pending CN1178975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2/013716 WO2023181215A1 (ja) 2022-03-23 2022-03-23 梯子、及び当該梯子を備えた車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7547A true CN117897547A (zh) 2024-04-16

Family

ID=8810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8719.3A Pending CN117897547A (zh) 2022-03-23 2022-03-23 云梯和具备该云梯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7547A (zh)
WO (1) WO20231812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519Y2 (ja) * 1981-03-26 1985-05-29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高所作業用梯子車
DE3625296A1 (de) * 1986-04-26 1987-10-29 Iveco Magirus Leiteranordnung mit ausschiebbaren leiterteilen
DE19738886A1 (de) * 1997-09-05 1999-03-11 Iveco Magirus Leitersatz für Feuerwehrleitern
JP2008101340A (ja) * 2006-10-17 2008-05-01 Matsumoto Kiko Kk 伸縮式避難梯子
US9677334B2 (en) * 2014-11-24 2017-06-13 Oshkosh Corporation Aerial ladder for a fire apparatus
US10472889B1 (en) * 2018-04-23 2019-11-12 Oshkosh Corporation Aerial ladder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1215A1 (ja)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2261B (zh) 建筑机械
US8523120B2 (en) Component support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 with component attached via the same
EP0814050A1 (en) Telescopic jib for vehicular cranes
US20110188982A1 (en) Working machine
EP2631372B1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cab having a roll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KR100639721B1 (ko) 자주식 작업 기계
CN117897547A (zh) 云梯和具备该云梯的车辆
EP3363764A1 (en) Work machine boom
EP2813624B1 (en) Cable and hose support and guid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10573679B (zh) 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立柱
US20190127998A1 (en) Hollow two-point lever
CN217201793U (zh) 回转总成和塔式起重机
KR20160142584A (ko) 카운터웨이트 장착 장치
US7523808B2 (en) Mast assembly in forklift truck
JP4326053B2 (ja) 伸縮ブーム装置
KR101942213B1 (ko) 신축 붐의 장착 구조
JP7282610B2 (ja) 杭打機
CN219691554U (zh) 一种联排式支架
JP6984967B2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配管取付部材
JP6989230B2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用荷役装置
JP7325716B2 (ja) アウトリガ装置
KR102569337B1 (ko) 스카이 받침대
CN219175359U (zh) 一种挖掘机rops驾驶室结构
JP2019039139A (ja) 杭打機
CN213265648U (zh) 一种连接架、臂架系统及高空作业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