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1579A - 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1579A
CN117861579A CN202311781614.3A CN202311781614A CN117861579A CN 117861579 A CN117861579 A CN 117861579A CN 202311781614 A CN202311781614 A CN 202311781614A CN 117861579 A CN117861579 A CN 117861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bistable
thermochromic microcapsule
color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816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伍军
李敏
肖红
代国亮
梁志结
毛丽芬
李诗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of PLA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7816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15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1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15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变色微胶囊技术领域。本发明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包括:将发色剂、显色剂、固体溶剂、酯类化合物在60℃~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制备芯材复配物;然后加入到苯乙烯马来酸酐的水解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备水包油乳液体系;调节体系pH为6~7,加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和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微胶囊乳液,喷雾干燥,即得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该微胶囊粉体可以耐300℃以上的高温,且实现两个温致变色点,两个温致变色点的温差大且稳态变色稳定性较好,在航空、化工、医疗、工艺品、印染、防伪、军工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变色微胶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纺织品已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智能响应型纺织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可逆温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当温度达到某一特定的范围时,材料的颜色会发生改变,而温度恢复到初温后,颜色又会随之复原的智能型材料。
然而,该类变色材料的变色温度普遍较高,大多高于室温,对于一些特殊用途要求变色温度在常温或者低温的情况难以满足。此外,目前该类材料主要是通过控制微胶囊芯材中的固体溶剂(如醇类)种类来实现不同温度的单稳态变色,如中国专利CN104893421A公开的一种可逆温敏变色固体墨组合物,但该类材料由于只存在一个变色温度点,即消色温度≈复色温度,高于该变色温度点显示一个颜色,低于该变色温度点显示另一个颜色,即单稳态温致变色材料(如图1所示)。该材料在某些特殊领域,如单兵伪装和装备伪装等方面,要求在某些特定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两个颜色,即一个温度对应两个颜色,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因此,开发具有两个变色温度点的材料,且两个变色温度点间的温差较大的双稳态温致变色材料(如图2),实现在两个变色点之间稳定维持两个颜色,在某些特殊领域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以固体溶剂和酯类化合物形成的共溶剂为变色控温材料,利用酯类化合物和固体溶剂的相互作用引起微胶囊芯材结晶温度延迟,从而使制备出的微胶囊实现两个温致变色点,并且两个温致变色点的温差较大,变色稳定性较好。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发色剂、显色剂、固体溶剂、酯类化合物在60℃~10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制备芯材复配物;
(2)将步骤(1)制备的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到苯乙烯马来酸酐的水解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备水包油乳液体系;
(3)采用酸剂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5%~10%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获得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发色剂为ODB-1、ODB-2、F-7、F-8、FT-2、TH-106、T-3、T-4、T-5、TH-107、富士黑、PSD-301、PSD-184、PSD-O、2'-氯-6'-(二乙氨基)荧烷、1,3-二甲基-6-二乙氨基荧烷、3’,6’-二甲氧基荧烷和1,2-苯并-6-二乙基氨基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显色剂为双酚A,双酚B,双酚BP,双酚S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固体溶剂为十四醇、十六醇或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酯类化合物可以为单酯类化合物或双酯类化合物;其中,单酯类化合物可以为:甲基丁基苯酚癸氧基苯甲酸酯、甲基丁基苯酚戊基苯甲酸酯、甲基丁基苯酚庚基联苯羧酸酯、2-(4-苄基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2-苯基乙基癸酸酯、4-正丁基苯甲酸4-辛氧基苯酯、4-反式-(4-庚基环己基苯甲酸)对庚基苯酚酯、C12-15-烷基苯甲酸酯、十八烷基2-(4-二丙基氨基苯偶氮)苯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双酯类化合物可以为:邻苯二甲酸二苯酯、间苯二甲酸二苯酯、邻苯二甲酸双庚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发色剂、显色剂、固体溶剂和酯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5~3.5)2:(35~65):(6~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的水解溶液具体是将苯乙烯马来酸酐配制于水中形成质量浓度为10~15%的水解液;其中苯乙烯马来酸酐的水解溶液的用量为芯材复配物质量的90~20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所述酸剂为马来酸酐、醋酸或质量浓度为1%~5%的盐酸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所述预聚体中三聚氰胺、尿素和甲醛的质量比为(5~9):(8~11.5):(25~35);优选为7:10:3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所述氯化铵与预聚体的质量比为(0.5~2.5):6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4)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进口温度120~150℃,出口温度70℃。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上述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1.8:(5~1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的粒径为0.5~5μ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低温稳态变色温度T1为-20~20℃,高温稳态变色温度T2为20℃~70℃。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上述所述的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在航空、化工、医疗、工艺品、印染、防伪、军工产品制备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可以耐300℃以上的高温,且可以实现在20~70℃的高温条件下为无色态,在-20~20℃的低温条件下维持有色态,即有色态-无色态互变的双稳态变色效果,且两个温致变色点的温差较大,变色稳定性较好;其中有色态包括:深绿、浅绿、中绿、黄绿、褐土、灰绿、黄土、亮绿、黑色、浅灰、中灰、深灰、红土、蓝色、红色等,在航空、化工、医疗、工艺品、印染、防伪产品制备中的具有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单稳态温致变色材料变色示意图;
图2为双稳态温致变色材料变色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DSC和TG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的测试方法:
1、升温消色温度
将微胶囊粉末放置于载玻片上,采用透明膜片对粉末位置压实封装,并平放于恒温加热平台上,从30℃开始,每5℃为一个梯度缓慢升温,采用DataColor-800测色配色仪(D65光源,10°观察视角)测试不同温度处理后载玻片上微胶囊的颜色参数L*、a*、b*值,通过颜色参数的变化判断升温消色温度。
2、降温复色温度
将微胶囊粉末放置于载玻片上,采用透明膜片对粉末位置压实封装,并平放于可以设定温度的冰箱中,从30℃开始,每1℃为一个梯度缓慢降温,采用DataColor-800测色配色仪(D65光源,10°观察视角)测试不同温度处理后载玻片上微胶囊的颜色参数L*、a*、b*值,通过颜色参数的变化判断降温复色温度。
3、稳态维持时间
将微胶囊粉末放置于载玻片上,采用透明膜片对粉末位置压实封装,并平放于实验台,采用DataColor-800测色配色仪(D65光源,10°观察视角)测试不同放置时间载玻片上微胶囊的颜色参数L*、a*、b*值,通过颜色参数的变化判断稳态维持时间。
实施例1
一种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ODB-1、80g双酚A、2.4kg十八醇、0.32kg甲基丁基苯酚癸氧基苯甲酸酯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再取100g步骤(1)制备的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实施例2
一种红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B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2'-氯-6'-(二乙氨基)荧烷、80g双酚A、2.1kg十八醇、0.32kg 2-(4-苄基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将100g步骤(1)制备的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实施例3
一种蓝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C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1,2-苯并-6-二乙基氨基荧烷、80g双酚A、1.6kg十八醇、0.32kg甲基丁基苯酚戊基苯甲酸酯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将100g步骤(1)制备的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实施例4
一种黄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D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3’,6’-二甲氧基荧烷、80g双酚A、2.5kg十八醇、0.32kg甲基丁基苯酚庚基联苯羧酸酯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将100g步骤(1)制备的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对比例1
一种黑色-无色温致变色微胶囊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ODB-1、80g双酚A和2.4kg十八醇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将100g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对比例2
一种红色-无色温致变色微胶囊b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2'-氯-6'-(二乙氨基)荧烷、80g双酚A和2.1kg十八醇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将100g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对比例3
一种蓝色-无色温致变色微胶囊c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1,2-苯并-6-二乙基氨基荧烷、80g双酚A和1.6kg十八醇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将100g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对比例4
一种黄色-无色温致变色微胶囊d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3’,6’-二甲氧基荧烷、80g双酚A和2.5kg十八醇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将100g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对比例5
一种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ODB-1、80g双酚A、2.4kg十八醇、0.16kg甲基丁基苯酚癸氧基苯甲酸酯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将100g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对比例6
一种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ODB-1、80g双酚A、2.4kg十八醇、0.32kg丁酸庚酯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将100g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对比例7
一种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40g ODB-1、80g双酚A、2.4kg十八醇、0.30kg苯甲酸甲酯在9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形成芯材复配物;
(2)先将18g苯乙烯马来酸酐溶解于162g水中制备1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水溶液,然后将100g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其中,制备水包油乳液;
(3)采用醋酸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60g质量比为7:10:30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15g 9.5%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设置喷雾干燥进口温度130℃,出口温度70℃,获得耐高温黑色-无色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结果分析:
1、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7制备的微胶囊粉末进行变色情况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4和对比例1~5的变色情况
由表1结果可知,实施例1~4:均可以实现温差>60℃的变色温差,且稳态维持时间超过10个月;而对比例1~4:由于未添加酯类化合物,变色温差<15℃;对比例5:由于添加的酯类化合用量较少,温差仅为30℃;对比例6和7:由于添加的酯类化合物不能调节芯材的结晶温度,变色温差<15℃,且稳态维持时间不超过3天。
2、将实施例1~4制备的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进行耐高温性能测定,结果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可以耐300℃以上的高温,以实施例1为例,该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的分解温度达到330℃(如图3所示)。
以上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所描述的步骤也不是用以限制其执行顺序。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发明做显而易见的改进,亦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发色剂、显色剂、固体溶剂、酯类化合物在60℃~100℃条件下熔融共混后,制备芯材复配物;
(2)将步骤(1)制备的芯材复配物缓慢加入到苯乙烯-马来酸酐的水解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备水包油乳液体系;
(3)采用酸剂调节步骤(2)制备的水包油乳液体系pH为6~7,加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的预聚体,然后缓慢滴加5%~10%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在70~80℃反应1~2h后,即得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
(4)将步骤(3)制备的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获得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发色剂为ODB-1、ODB-2、F-7、F-8、FT-2、TH-106、T-3、T-4、T-5、TH-107、富士黑、PSD-301、PSD-184、PSD-O、2'-氯-6'-(二乙氨基)荧烷、1,3-二甲基-6-二乙氨基荧烷、3’,6’-二甲氧基荧烷和1,2-苯并-6-二乙基氨基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显色剂为双酚A,双酚B,双酚BP,双酚S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固体溶剂为十四醇、十六醇或十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酯类化合物可以为单酯类化合物或双酯类化合物;其中,单酯类化合物可以为:甲基丁基苯酚癸氧基苯甲酸酯、甲基丁基苯酚戊基苯甲酸酯、甲基丁基苯酚庚基联苯羧酸酯、2-(4-苄基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2-苯基乙基癸酸酯、4-正丁基苯甲酸4-辛氧基苯酯、4-反式-(4-庚基环己基苯甲酸)对庚基苯酚酯、C12-15-烷基苯甲酸酯、十八烷基2-(4-二丙基氨基苯偶氮)苯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双酯类化合物可以为:邻苯二甲酸二苯酯、间苯二甲酸二苯酯、邻苯二甲酸双庚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戊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发色剂、显色剂、固体溶剂和酯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1.5~3.5)2:(35~65):(6~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氯化铵与预聚体的质量比为1.8:(5~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进口温度120~150℃,出口温度70℃。
9.由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耐高温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在航空、化工、医疗、工艺品、印染、防伪、军工产品制备中的应用。
CN202311781614.3A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8615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1614.3A CN117861579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1614.3A CN117861579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1579A true CN117861579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82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81614.3A Pending CN117861579A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157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8138B2 (en) Freeze indicator employing light scatter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3205250B (zh) 一种热敏可逆变色材料及其用途
DE602005004988T2 (de) Reversibele thermochromische Zusammensetzung und Mikrokapseln, die diese enthalten
KR960005594B1 (ko) 가역성 열변색 재료
EP2046294B1 (en) Thermochromic compositions for skin application
CN101665677B (zh) 一种热敏变色材料及其制法和用途
US8722418B1 (en) Thermal indicating composition
CN110041712B (zh) 基于聚二乙炔和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热致可逆变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733554B (zh) 一种可逆热变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595652B2 (ja) 熱変色性組成物および熱変色性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CN110317473A (zh) 一种光致温致协同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17861579A (zh) 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940B (zh) 亲水性仿生热致变色体系
JPS63308087A (ja) 温度依存性フォトクロミック組成物
EP2706332B1 (en) Temperature indicator for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CN110317472B (zh) 一种双稳态温致变色染料及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JP6863402B2 (ja) 温度検知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999668A (zh) 一种不可逆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KR950002237B1 (ko) 캪슐형 감온성 안료조성물
JP2010127634A (ja) 再利用可能な経時インジケーター
JPH04193583A (ja) 熱可逆性変色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10809A (ja) 示温剤カプセルおよび示温剤カプセル入り塗料
JP3783184B2 (ja) 示温剤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CN104710859A (zh) 纸张用热转印背胶热转印油墨
INGAVATA P.-n,; h WO ry5Ci 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