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80A - 悬式绝缘子成型用旋转镘刀 - Google Patents

悬式绝缘子成型用旋转镘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80A
CN1178380A CN 96122857 CN96122857A CN1178380A CN 1178380 A CN1178380 A CN 1178380A CN 96122857 CN96122857 CN 96122857 CN 96122857 A CN96122857 A CN 96122857A CN 1178380 A CN1178380 A CN 1178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cutter
tap
suspension insulator
blank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1228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185C (zh
Inventor
加藤克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GK Insula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GK Insula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GK Insulators Ltd filed Critical NGK Insula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1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悬式绝缘子成型用旋转镘刀,在成型面上具有在悬式绝缘子的下端部形成褶皱的实质上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凸缘,且在相邻凸缘间的圆周状凹部设有规定数量的坯料排出孔,其特征在于,在用垂直于旋转镘刀的旋转中心的平面剖切时,所述排出孔中至少一部分排出孔的剖面形状为长轴位于圆周方向的椭圆形状。用本发明的旋转镘刀在悬式绝缘子下端部形成褶皱时,可防止所得到的成型体干燥时产生凸缘缺口。

Description

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
本发明涉及在悬式绝缘子的下端部形成褶皱用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
过去在悬式绝缘子的下端部形成褶皱时,是把坯料经初步成形后形成的毛坯放置于石膏模型中,然后通过初步成形而形成绝缘子的外侧形状,并在得到的初步成形体的外表面喷油,然后用实质上在同一圆周上具有多个凸缘、且在相邻凸缘之间的圆周状凹部具有规定数量的圆形坯料排出孔的悬式绝缘子形成用旋转镘刀在初步成形体的伞形部内侧边旋转边挤压。
采用上述方法在悬式绝缘子的下端部形成褶皱时,剩余的坯料是从相邻凸缘之间的圆周状凹部所设的坯料排出孔排出的,但在使用上述传统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镘刀时,干燥后的悬式绝缘子成形体外侧会出现缺陷,特别是凸缘上会出现缺口,不一定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悬式绝缘子。
本发明人为了消除上述缺陷而进行了锐意研究,发现要消除外侧的缺陷,特别是消除凸缘缺口,在制作成形用镘刀时,必须能够在坯料成形时顺其自然地对坯料进行加工,并且把凸缘的扭曲控制在安全领域内。本发明人为了在成形时实现坯料的自然成形而着眼于凸缘的扭曲,并发现可以通过适当变化剩余坯料的排出阻力来控制上述凸缘的扭曲。还发现通过减少旋转镘刀与坯料间的接触阻力能更有效地防止凸缘扭曲,进而更有效地防止外表面的凸缘缺口。本发明人等研究了凸缘扭曲与外侧缺陷、缺口的关系,其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凸缘的扭曲(坯料在圆周方向的变位)过少即产生周向缺口,而凸缘的扭曲过多即产生斜向缺口,而在二者中间则存在一个缺口的安全领域。本发明正是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完成的。
本发明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在成形面上具有在悬式绝缘子的下端部形成褶皱的实质上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凸缘,且在相邻凸缘间的圆周状凹部设有规定数量的坯料排出孔,其特征在于,在用垂直于旋转镘刀的旋转中心的平面剖切时,前述排出孔中至少一部分排出孔的剖面形状为长轴位于圆周方向的椭圆形状。
由于本发明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的排出孔中的至少一部分在用垂直于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的平面剖切时其剖面形状为长轴位于圆周方向的椭圆形状,故与传统的具有剖面为圆形的排出孔的旋转镘刀相比,可容易地变化剖面为椭圆形状的排出孔的剖面积,而不太受旋转镘刀凸缘等构成部分的形状等的限制,可以把凸缘外侧缺陷缺口可靠地控制在安全领域内。又,与传统的剖面为圆形的排出孔相比,在坯料排出量相同的前提下可延长排出孔与排出孔中心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保持旋转镘刀的机械性强度,同时通过相邻的排出孔之间的成形面得到更好的镘平效果。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剖面为“椭圆形状”,不仅包括数学中所用的“椭圆”形状,而且包括以下形状,即,排出孔向圆周方向延伸、排出孔的剖面具有在圆周方向延伸的2条对边和长轴方向的2条直线或向外侧膨出的曲线对边、且在圆周方向延伸的2条边和长轴方向的2条直线或向外侧膨出的曲线边的端部分别用曲线连接的形状。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首先,例举本发明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镘刀的最佳实施形态。特别是,在不矛盾的情况下,把上述本发明的特征与下述(1)-(6)特征中的1个以至2个以上组合而成的镘刀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的最佳实施形态中。
(1)从旋转镘刀的旋转方向看,至少旋转方向后方的长轴一侧侧面沿着旋转镘刀的成形面向背面延伸而渐渐向旋转方向后方倾斜。这样一来,坯料受倾斜面引导,可更顺利地从排出孔排出。而且,即使当排出孔开口部的椭圆形状是固定的,通过调节向旋转方向后方渐渐倾斜的长轴一侧侧面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坯料排出量,并将凸缘的外侧缺陷缺口可靠地控制在安全领域内。排出孔的旋转方向前方的长轴一侧侧面也可以是与旋转轴平行延伸的,且也可以沿着旋转镘刀的成形面向背面延伸而渐渐向旋转方向后方倾斜。
(2)前述椭圆剖面形状的排出孔至少是由旋转镘刀成形面一侧的第1排出孔和旋转镘刀背面的长轴比第1排出孔的长轴大的椭圆剖面形状的第2排出孔组成,前述椭圆剖面形状的第2排出孔的旋转方向前方的长轴一侧侧面与前述第1排出孔的旋转方向前方的长轴一侧侧面相连接,向旋转镘刀的背面基本垂直地延伸,且前述第1及第2排出孔的旋转方向后方的长轴一侧侧面沿着旋转镘刀的成形面向背面延伸而渐渐向旋转方向后方倾斜。这样一来,排出孔即由旋转镘刀成形面一侧的小型排出孔和旋转镘刀背面的大型排出孔构成,对这2个以上的排出孔,通过上述(1)场合中在倾斜面上对坯料的引导和调节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可以增加将凸缘的外侧缺陷缺口可靠地控制在安全领域内的自由度。
(3)在与前述排出孔中至少一部分排出孔相对的凸缘峰部设置引导坯料的坯料引导面。这样一来,旋转镘刀与坯料间的接触阻力减少,使坯料在半径方向顺利流动,从而可更有效地防止凸缘扭曲。在这种场合,前述坯料引导面最好做成从凸缘表面平滑地向下凹的形状。从而能更有效地防止凸缘的扭曲。
(4)从前述旋转镘刀成形面的中心部到圆周部,在实质上的半径方向设置沿旋转镘刀成形面延伸的油槽。在成形过程中,油可靠地保持在油槽内,并不断地向成形用旋转镘刀的成形面与坯料之间的界面供油,减少旋转镘刀与坯料之间的接触阻力,从而能更有效地防止凸缘扭曲。
(5)前述旋转镘刀由多孔质铸铁构成。由于可使多孔质铸铁浸透和保持成形油,故可向成形用旋转镘刀的成形面与坯料之间的界面不断供油,可减少旋转镘刀与坯料间的接触阻力,从而减少旋转镘刀的磨损量,同时更有效地防止凸缘扭曲。
(6)当前述剖面“椭圆形状”为排出孔在圆周方向延伸、排出孔的剖面具有在圆周方向延伸的2条对边和长轴方向的2条直线或向外侧膨出的曲线对边、且在圆周方向延伸的2条边和长轴的2条直线或向外侧膨出的曲线边的端部分别用曲线连接的形状时,最好使圆周方向的长度在成形面上为8mm-15mm,宽度为3mm-4mm。另外,在上述(2)的场合,最好使旋转镘刀背面的排出孔剖面形状为圆周方向长度20mm-38mm、宽度10mm-15mm。作为旋转镘刀,一般悬式绝缘子的镘刀直径为370φ±90m/m时最为适用。又,排出孔的数量最好是6-24个。
下面说明本发明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的排出孔。
排出孔在凹部底面开口并延伸至旋转镘刀背面并在该处开口,该排出孔使进入成形体与旋转镘刀之间界面的空气及剩余的坯料排出,其设置个数及位置、形状、尺寸根据所需的排出阻力等决定。发明人发现,要防止外表面的凸缘缺口,只要把凸缘扭曲控制在凸缘上不会产生过大的周向缺口及斜向缺口的安全领域即可,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采用尽量降低侧面阻力、同时控制坯料排出阻力的方法。并从这一点出发来决定上述排出孔的设置个数及位置、形状及尺寸等。另外,最外周部的凹部的排出孔主要是从其内周部接受剩余坯料并加以排出,而在其他部位则要从其内周部及外周部接受剩余坯料并加以排出。也可根据这一情况而决定排出孔的设置个数、位置、形状及尺寸。
下面对上述的坯料引导面加以说明。
仅从坯料引导面来看,该坯料引导面原则上由凸缘半径方向内侧引导面部、半径方向中央的凸缘峰部引导面部及半径方向外侧引导面部组成,这些引导面部连续而形成该坯料引导面。在小型悬式绝缘子或大型悬式绝缘子的场合,为了在成形过程中使坯料顺利流动并排出,也可以省略坯料引导面中的半径方向内侧引导面部或半径方向外侧引导面部。而且,从有利于坯料的流动性及减少旋转镘刀侧面阻力的观点出发,最好最外周凸缘的外侧形状为倒梯形,且其他凸缘的半径方向内侧引导面部及半径方向外侧面部的形状为底边位于半径方向中央一侧的倒三角形。又,从有利于坯料的流动性及减少旋转镘刀侧面阻力的观点出发,最好将凸缘的半径方向内侧引导面部及半径方向外侧引导面部的半径方向长度设定在凸缘高度的1/2-2/3范围内。又,考虑到流动的坯料量,最好半径方向中央的凸缘峰部的引导面部宽度向着半径方向外侧扩大。各坯料引导面的周向宽度根据悬式绝缘子成形用镘刀的尺寸、所用的坯料等决定,一般将各坯料引导面的周向宽度之和设定为各凸缘的圆周长度的1/2以下(圆周长则坯料引导面的数量增加)。而且,坯料引导面可通过切削加工而在凸缘的成形面形成平滑下凹的形状,但为了提高坯料的流动性及降低旋转镘刀的侧面阻力,最好将引导面抛光。
下面说明油槽。
为了进一步减少旋转镘刀的侧面阻力,最好在旋转镘刀的成形面上从旋转镘刀的成形面中心部到圆周部、在实质上沿半径方向延伸的方向设置油槽。通过上述油槽,在正式成形时,使初步成形体外表面上被喷的油在成形过程中保持在该油槽中,当旋转镘刀对初步成形体进行旋转挤压时,保持在油槽内的油渐渐流出到成形体的表面,并在该表面上沿径向形成均匀的油膜。从而可减少凸缘侧面的接触阻力,防止悬式绝缘子下端部褶皱的缺口。也可以使油槽穿过排出孔在成形面上的开口部。
作为油槽的剖面形状,可以做成从旋转镘刀旋转方向看,前述油槽的前后方侧壁分别向旋转方向的后方及前方倾斜成大致的锥形,且从旋转镘刀旋转方向看的前方侧壁的锥形角度大于从旋转镘刀旋转方向看的后方侧壁的锥形角度。在这种场合,油能可靠地保持在油槽中,同时在用旋转镘刀进行旋转成形时,能顺利地将油送到模型与成形体之间的界面,从而能更加可靠地防止外表面缺口和凸缘缺口。
另外,油槽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如下锥形剖面,即,从前述油槽的旋转镘刀旋转方向看,前方侧壁相对垂直于旋转镘刀的旋转轴心的垂直面而处于基本垂直的方向,而从旋转镘刀旋转方向看,后方侧壁则在从旋转方向看的前方向模型深度方向倾斜。在这种场合,更有利于油在油槽中的保持,在旋转镘刀进行旋转成形时能更顺利地把油送到模型与成形体之间的界面,能更加可靠地防止外表面缺口和凸缘缺口。
油槽最好是在圆周方向呈放射状地等间隔设置多个,并在半径方向经过旋转镘刀的形成销孔用的头部顶端面和圆筒面、以及凸缘和凹部而设置于旋转镘刀的成形面上。在这种场合,在旋转镘刀进行旋转成形时可顺利地将油送到旋转镘刀与成形体之间的界面,在成形体凸缘部的整个成形表面形成均匀的油膜,能可靠地防止凸缘缺口。
除了如上设置的半径方向的油槽外,还可以在相邻的半径方向油槽之间设置也在半径方向延伸但不到该头部的第1辅助油槽,以更加均匀地分配油,另外还可在相邻的第1辅助油槽与半径方向延伸的油槽之间设置仅在凸缘峰部延伸的第2辅助油槽。
上述油槽也可以设于坯料引导面的内侧,最好是设于坯料引导面的中央部。在这种场合,坯料引导面及油槽可使旋转镘刀成形面的侧面阻力进一步降低。
另外,还可以在旋转镘刀的背面设螺旋状的凹部,在该凹部中埋置加热用的电热线。在这种场合,当周围温度较低时,可对旋转镘刀进行加热,减少旋转镘刀的侧面阻力。
本发明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的材料最好采用多孔铸铁一体形成。多孔质铸铁可以浸透和保持成形油,从而减少旋转镘刀的磨损量,同时降低成形阻力。作为这类多孔质铸铁,是把重量%为3.7%±0.01%碳、2.1±0.1%硅、0.4%-0.7%锰、0.1%以下的磷、0.1%以下的硫、细孔成形加速剂以及其余为铁的原料铸造成旋转镘刀原型,在热处理炉中加热到譬如900℃后冷却,反复进行这一工序,即得到由多孔质铸铁构成的旋转镘刀。可在其上形成前述排出孔、油槽,进而根据需要形成坯料引导槽,得到本发明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
以上对正式成形时所用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作了说明,而本发明的构造也适合于悬式绝缘子的初步成形用旋转镘刀,这类初步成形用旋转镘刀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以下是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表示凸缘扭曲与外侧缺陷缺口间的关系。
图2(a)是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的立体图,图2(b)是该旋转镘刀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一实施形态的俯视图。
图4(a)、(b)、及(c)分别是本发明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又一实施形态的局部背面图、沿IV(b)-IV(b)线剖切的(a)的剖视图、及沿IV(c)-IV(c)线剖切的(a)的剖视图。
图5(a)是本发明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再一实施形态的俯视图,(b)是该旋转镘刀的沿V(b)-V(b)线的剖视图,(c)表示设于最外周起第2条凸缘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坯料引导面部的形状,(d)表示除了设于最外周起第2条凸缘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坯料引导面部以外的半径方向内外侧的坯料引导面部的形状。
图6(a)至(c)表示第4实施形态,(a)是其俯视图,(b)是沿VI(b)-VI(b)线的(a)的剖视图,(c)是(b)的油槽部分放大图。
图7表示除了设置图6(a)及图6(b)所示的旋转镘刀半径方向的油槽6a-6f外还设置第1辅助油槽6g和第2辅助油槽6h的第5实施例。
图8表示直径从成形面向背面扩大的排出孔剖面形状为锥形的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2(a)是标准型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的旋转镘刀的纵剖视图。1是呈圆筒形状的形成销孔用的头部,2a-2d是与圆筒状头部1呈同心圆状设置的凸缘,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4条凸缘。3a-3d是在头部1及凸缘2a-2d之间呈同心圆状设置的凹部。4是排出剩余坯料的排出口。就其旋转镘刀的形状及构成而言,本发明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与传统的旋转镘刀实质上是相同的。
图3是本发明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的实施形态的俯视图,在呈同心圆状设置于相邻的头部1及凸缘2a-2d之间的凹部3a-3d的底部,设有长轴位于圆周方向的排出孔4a-4d。在本实施例中,凹部3a-3d分别设有6个排出孔。
图4(a)、图4(b)及图4(c)分别是本发明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又一实施形态的局部背面图、沿IV(b)-IV(b)线剖切的图4(a)的剖视图、及沿IV(c)-IV(c)线剖切的图4(a)的剖视图。图4(a)及图4(b)的箭头表示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排出孔4a、4b、4c及4d分别由4a1和4a2、4b1和4b2、4c1和4c2、4d1和4d2、即分别由第1排出孔及第2排出孔2段构成。具体地说,第1排出孔4a1、4b1、4c1、4d1分别在旋转镘刀的凹部3a、3b、3c、3d开口,并延伸到旋转镘刀背面方向的中途,与旋转镘刀背面一侧的第2排出孔4a2、4b2、4c2、4d2连通。现以排出孔4c为例,对图(b)中的第1及第2的2段排出孔加以说明。其他排出孔4a、4b及4d的构造与排出孔4c相同。第1排出孔4c1的长轴方向两端部从旋转方向看是向旋转方向后方且向背面倾斜。而且,第2排出孔4c2的旋转镘刀成形面一侧的开口大于第1排出孔4c1的背面一侧的开口,从旋转方向看,旋转方向前方的第2排出孔4c2的长轴方向端部与第1排出孔4c1的背面一侧开口的长轴方向前方端部连接且与旋转中心平行地向背面延伸并在该处开口。另一方面,从旋转方向看,旋转方向后方的第2排出孔4c2的长轴方向端部比第1排出孔4c1的背面一侧开口的长轴方向的旋转方向后方端部从旋转方向后方起更向旋转方向看的旋转方向后方和背面倾斜。另一方面,第1及第2排出孔的内侧及外侧的圆周方向侧壁如图4(c)所示,是与旋转中心平行地延伸。采用这样的构造,可通过第1段的排出孔4c1顺利地将坯料引导到旋转方向后方。而且,从第1段的排出孔4c1排出的坯料被排出到大于第1段排出孔且旋转方向后方的长轴方向端部向旋转方向后方倾斜的第2段排出孔4c2,从而经过第1段及第2段排出孔可顺利地向旋转方向后方引导并排出。
图5(a)是本发明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的实施形态的俯视图,图5(b)是沿该旋转镘刀的V(b)-V(b)线的图5(a)的剖视图,图5(c)表示设于最外周起第2条凸缘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坯料引导面部的形状,图5(d)表示除了设于最外周起第2条凸缘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坯料引导面部以外的半径方向内外侧的坯料引导面部的形状。凡与图2(a)和图2(b)相同的部位用相同符号表示并省略对其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头部1的端面1a及凸缘2a-2d分别设置沿圆周方向呈放射状地等间隔排成6列的坯料引导面5o、5a、5b、5c,从俯视图上看,坯料引导面分别与排出孔4a、4b、4c、4d相对(见图5(a)和图5(b))。如图5(b)所示,各坯料引导面5(5a、5b、5c)由凸缘的半径方向内侧引导面部(Ea1、Eb1、Ec1)、半径方向中央凸缘顶部的引导面部(Ea、Eb、Ec)及半径方向外侧引导面部(Ea2、Eb2、Ec2)构成,且这些引导面部是连续的。在本实施例中,半径方向内外侧的坯料引导面部延伸至凹部3a、3b、3c、3d的曲面部起始的位置。这些坯料引导面经过抛光处理,表面光滑。如图5(c)所示,最外周起第2条凸缘上所设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坯料引导面部Ec2具有倒梯形的形状。而除了最外周起第2条凸缘上所设的半径方向外侧的坯料引导面部Ec2外,如图5(d)所示,半径方向内外侧的坯料引导面部具有倒三角形的形状。在凹部3a-3d的底部分别设有把剩余坯料向旋转镘刀的背面排出的排出孔4a、4b、4c、4d。排出孔在图5(b)上是从成形面向背面延伸。从坯料排出量考虑,排出孔4d具有圆形剖面,其他排出孔4b-4d具有长轴在圆周方向的椭圆剖面。
图6(a)至图6(c)表示第4实施例,图6(a)是其俯视图,图6(b)是沿VI(b)-VI(b)线的图6(a)的剖视图,图6(c)是图6(b)的油槽部分放大图。图6(a)至图6(c)的实施例与图5(a)至图5(d)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设有沿坯料引导面且与排出孔相通的6条油槽6a-6f。如图6(a)所示,油槽通过各列坯料引导面的大致中央部。在本实施例中,油槽6a-6f从头部1的端面1a的中心向着半径方向外侧、经过头部端面1a、侧面1b、凹部3a、凸缘2a、凹部3b、凸缘2b、凹部3c、凸缘2c、凹部3d、凸缘2d而延伸到最外周部。如图6(b)及图6(c)所示,从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看,油槽的前方壁7a呈垂直状态,而旋转方向后方的壁则形成大锥形部7b和小锥形部7c两段壁。旋转方向前方的壁7a的深度t可以设定为譬如0.2mm-1.2mm,旋转方向后方的壁宽W为3mm-12mm,宽度W1、W2分别为2mm和6mm。壁7c最好经过抛光,使表面光滑。
图7表示除了设置图6(a)及图6(b)所示的旋转镘刀半径方向的油槽6a-6f外还设置第1辅助油槽6g和第2辅助油槽6h的实施例。第1及第2辅助油槽6g、6h的剖面形状与图6(b)及图6(c)相同。第1辅助油槽6g在半径方向经过凹部3a、凸缘2a、凹部3b、凸缘2b、凹部3c、凸缘2c、凹部3d、凸缘2d而延伸,而辅助油槽6h则设于凸缘的峰部。第1辅助油槽6g设于相邻的半径方向油槽6a-6f的中央,而第2辅助油槽6h设于相邻的半径方向油槽6a-6f与第1辅助油槽6g之间。
本发明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镘刀是在成形面上具有在悬式绝缘子下端部形成褶皱的实质上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凸缘、且在相邻凸缘之间的圆周状凹部设有规定数量的坯料排出孔的旋转镘刀上,使前述排出孔中的至少部分排出孔的剖面形状为长轴位于圆周方向的椭圆形状,故成形时可适当控制坯料排出量且顺利地进行排出。从而,用旋转镘刀在悬式绝缘子的下端部形成褶皱的场合,可防止得到的成形体干燥时产生凸缘缺口。

Claims (7)

1.一种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在成形面上具有在悬式绝缘子的下端部形成褶皱的实质上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凸缘,且在相邻凸缘间的圆周状凹部设有规定数量的坯料排出孔,其特征在于,在用垂直于旋转镘刀的旋转中心的平面剖切时,所述排出孔中至少一部分排出孔的剖面形状为长轴位于圆周方向的椭圆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其特征在于,从旋转镘刀的旋转方向看,所述椭圆剖面形状排出孔的至少旋转方向后方的长轴一侧侧面沿着从旋转镘刀的成形面向背面延伸而渐渐向旋转方向后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剖面形状的排出孔至少是由旋转镘刀成形面一侧的第1排出孔和旋转镘刀背面的长轴比第1排出孔的长轴大的椭圆剖面形状的第2排出孔组成,所述椭圆剖面形状的第2排出孔的旋转方向前方的长轴一侧侧面与所述第1排出孔的旋转方向前方的长轴一侧侧面相连接,向旋转镘刀的背面基本垂直地延伸,且所述第1及第2排出孔的旋转方向后方的长轴一侧侧面沿着旋转镘刀的成形面向背面延伸而渐渐向旋转方向后方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排出孔中至少一部分排出孔相对的凸缘峰部设置引导坯料的坯料引导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坯料引导面具有从凸缘表面平滑地向下凹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其特征在于,从前述旋转镘刀成形面的中心部到圆周部,在实质上的半径方向设置沿旋转镘刀成形面延伸的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镘刀由多孔质铸铁构成。
CN 96122857 1996-09-27 1996-10-17 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 Expired - Lifetime CN10891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256091A JP3108369B2 (ja) 1996-09-27 1996-09-27 懸垂碍子成形用回転鏝
JP256091/96 1996-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80A true CN1178380A (zh) 1998-04-08
CN1089185C CN1089185C (zh) 2002-08-14

Family

ID=172877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122857 Expired - Lifetime CN1089185C (zh) 1996-09-27 1996-10-17 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
CN 96242233 Expired - Lifetime CN2326419Y (zh) 1996-09-27 1996-10-17 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242233 Expired - Lifetime CN2326419Y (zh) 1996-09-27 1996-10-17 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108369B2 (zh)
CN (2) CN1089185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5676A (zh) * 2016-07-05 2016-09-28 苏州达力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瓷瓶旋坯刀模组
CN105976951A (zh) * 2016-07-05 2016-09-28 苏州达力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瓷瓶毛坯旋坯刀具
CN114914040A (zh) * 2022-05-06 2022-08-16 芦溪高压电瓷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头悬式瓷绝缘子坯体旋压成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5676A (zh) * 2016-07-05 2016-09-28 苏州达力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瓷瓶旋坯刀模组
CN105976951A (zh) * 2016-07-05 2016-09-28 苏州达力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瓷瓶毛坯旋坯刀具
CN105965676B (zh) * 2016-07-05 2018-05-08 苏州达力客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电瓷瓶旋坯刀模组
CN114914040A (zh) * 2022-05-06 2022-08-16 芦溪高压电瓷电气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头悬式瓷绝缘子坯体旋压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85C (zh) 2002-08-14
JP3108369B2 (ja) 2000-11-13
CN2326419Y (zh) 1999-06-30
JPH10106375A (ja) 1998-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3285C (zh) 涡轮叶片的冷却装置
AU730365B2 (en) Method for feeding and directing reaction gas and solids into a smelting furnace and a multiadjustable burner designed for said purpose
CN106796085A (zh) 烧结冷却器
CN1089185C (zh) 悬式绝缘子成形用旋转镘刀
CN1247320C (zh) 在分选器的出口之间控制颗粒流量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CN1649685A (zh) 在连续浇铸结晶器中、尤其在铸造液面处的热传导的匹配
KR970004929B1 (ko) 열가소성 재료의 입자들을 제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H0649105A (ja) 流動床反応器
JP2003530681A (ja) ウェーハを回転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1089184C (zh) 悬挂式绝缘子成形用的旋转镘
CN2253037Y (zh) 悬挂式绝缘子成型用的旋转镘
US5965085A (en)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shaft furnace
CN114798155A (zh) 高效水力旋流器的设计方法和高效水力旋流器
CN211450910U (zh) 一种窑尾燃烧器
CN207537401U (zh) 一种用于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炉的带导流翅片的加煤套筒
CN1576743A (zh) 低温空调用排气口
CN1397507A (zh) 生产玻璃颗粒附着物的设备
AU2019469164A1 (en) Feedwell apparatus, trough, plant and use
KR19990008832U (ko) 소결기 장입부의 가변식 통기바
JP2007262453A (ja) 高炉のベルレス式炉頂装入装置用旋回シュート
JP3772377B2 (ja) 高炉用ベルレス式炉頂装入装置の旋回シュート
CN104233894A (zh) 用于筛选纸浆的圆筒元件、筛子以及方法
CN217314243U (zh) 一种管道内衬制作设备
CN215540726U (zh) 一种气体分布器及应用有该气体分布器的流化床反应器
CN220322000U (zh) 一种生产高质量石英锭的熔炉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R01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According to article 9 of the patent law and article 13 of the detailed ru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tent law: 96122857.1 of the invention patents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authorization announce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corresponding to the 96242333.9 utility model patent to be given up, and in the 18 volume of the 33 issue of the new type of communique on the patent right to abandon the announcement.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