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4739A - 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4739A
CN117794739A CN202280055127.6A CN202280055127A CN117794739A CN 117794739 A CN117794739 A CN 117794739A CN 202280055127 A CN202280055127 A CN 202280055127A CN 117794739 A CN117794739 A CN 117794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carboxylic acid
ethylene
unsaturated carboxylic
resi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51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楠本征也
中原翔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794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47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26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层叠体(1)具备:基材(2);第1树脂层(3),其配置于基材(2)的至少一侧,并且包含第1树脂成分;和第2树脂层(4),其配置于第1树脂层(3)的一侧,并且包含第2树脂成分。第1树脂成分包含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相对于第1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为25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15℃以下。第2树脂成分包含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相对于第2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比例为95质量%以上。

Description

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基材及树脂层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在各种产业领域中,广泛使用了在基材的表面涂覆各种功能性树脂层而得到的层叠体。作为层叠体,更具体而言,例如已知有将树脂的水分散体涂布于基材并进行干燥而得到的层叠体。另外,作为水分散体,例如已知有以下的水分散体。即,水分散体含有树脂成分及水。树脂成分包含复合粒子(C)和树脂粒子(E)。复合粒子(C)包含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及丙烯酸系聚合物(B)。树脂粒子(E)包含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作为烯烃共聚物(D)(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实施例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07613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层叠体,根据用途,有时要求更优异的耐粘连性。
另外,对于层叠体,进一步要求耐水性、耐油性及热密封特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本发明为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热密封特性及生产效率优异的层叠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1]包括层叠体,其具备:基材;第1树脂层,所述第1树脂层配置于前述基材的至少一侧,并且包含第1树脂成分;和第2树脂层,所述第2树脂层配置于前述第1树脂层的前述一侧,并且包含第2树脂成分,前述第1树脂成分包含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相对于前述第1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为25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前述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15℃以下,前述第2树脂成分包含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相对于前述第2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前述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比例为95质量%以上。
本发明[2]包括上述[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第1树脂成分包含复合粒子(C1),所述复合粒子(C1)包含前述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及前述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
本发明[3]包括上述[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前述第1树脂层的量为1g/m2以上14g/m2以下,前述第2树脂层的量为1g/m2以上14g/m2以下,前述第1树脂层的量与前述第2树脂层的量的合计为2g/m2以上15g/m2以下。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层叠体具备,基材、包含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及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第1树脂层、和包含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第2树脂层。另外,第1树脂层中,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被调整至规定范围内。另外,第1树脂层中,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被调整至规定范围内。此外,第2树脂层中,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比例为规定值以上。
这样的层叠体中,另外,第2树脂层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因此,层叠体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另外,第1树脂层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因此,层叠体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
此外,第1树脂层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因此,即使不配置第2树脂层,基材及第1树脂层的搬运效率也优异,第2树脂层的层叠效率优异。其结果是,层叠体的生产效率提高。
而且,通过在第1树脂层的一侧配置第2树脂层,从而层叠体呈现优异的热密封特性。
其结果是,本发明的层叠体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热密封特性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层叠体1具备基材2、配置(层叠)于基材2的一侧(纸面上侧)的表面的第1树脂层3、和配置(层叠)于第1树脂层3的一侧(纸面上侧)的表面的第2树脂层4。
作为基材2,例如可举出纤维基材、塑料基材及金属基材。作为纤维基材,例如可举出纸、织物及无纺布。作为塑料基材,例如可举出由树脂形成的膜。作为树脂,例如可举出赛璐玢、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离子交联聚合物、聚丙烯、聚酰胺(尼龙)、聚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及聚丙烯腈共聚物。作为金属基材,例如可举出由金属形成的薄膜。作为金属,例如可举出铝、金、银、铜、镍、锌、钛、钴、铟及铬。
另外,作为基材2,还可举出蒸镀膜。蒸镀膜可通过在上述的由树脂形成的膜上蒸镀上述的金属及/或其氧化物而形成。
这些基材2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作为基材2,优选可举出纤维基材,更优选可举出纸。
基材2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例如可举出电晕放电处理及化学转化处理。
基材2的厚度例如为0.1μm以上,优选为1μm以上。另外,基材2的厚度例如为1000μm以下,优选为500μm以下。
图1中,第1树脂层3层叠于基材2的一侧的表面。第1树脂层3包含第1树脂成分。
更具体而言,第1树脂层3例如为第1树脂成分的分散液(以下,有时称为第1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
第1树脂成分包含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
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可通过A1用单体成分(a1)的共聚而得到。A1用单体成分(a1)含有乙烯、和不饱和羧酸。
不饱和羧酸是兼具至少1个烯键式不饱和键、和羧基的单体。作为不饱和羧酸,例如可举出不饱和一元酸、不饱和二元酸、及它们的盐。作为不饱和一元酸,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巴豆酸。作为不饱和二元酸,例如可举出马来酸、富马酸及衣康酸。作为盐,例如可举出钠盐、钾盐及铵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作为不饱和羧酸,从耐水性及耐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可举出不饱和一元酸,更优选可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盐,尤其优选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及其盐。
另外,不饱和羧酸可以根据需要与乙烯基酯类并用。作为乙烯基酯类,例如可举出羧酸乙烯酯。作为羧酸乙烯酯,例如可举出乙酸乙烯酯及丙酸乙烯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在并用乙烯基酯类和不饱和羧酸的情况下,它们的比例可根据目的及用途而适宜地设定。
A1用单体成分(a1)中,优选不并用乙烯基酯类。更具体而言,A1用单体成分(a1)优选由乙烯、和不饱和羧酸构成。
A1用单体成分(a1)中,乙烯、和不饱和羧酸(及根据需要配合的乙烯基酯类(下同))的含有比例可根据目的及用途而适宜地设定。
例如,相对于乙烯与不饱和羧酸的总量而言,乙烯例如为75质量%以上,优选为78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另外,相对于乙烯与不饱和羧酸的总量而言,乙烯例如为90质量%以下,优选为88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5质量%以上。
另外,例如,相对于乙烯与不饱和羧酸的总量而言,不饱和羧酸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12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另外,相对于乙烯与不饱和羧酸的总量而言,不饱和羧酸例如为25质量%以下,优选为2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
A1用单体成分(a1)中,乙烯、和不饱和羧酸的含有比例为上述范围时,可获得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
A1用单体成分(a1)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采用已知的聚合方法。例如,在常压下,使上述的A1用单体成分(a1)在水中聚合。聚合中,例如,配合聚合引发剂。
作为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及过硫酸化物。作为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举出氢过氧化枯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及过氧化月桂酰。作为过硫酸化物,例如可举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及过硫酸钠。作为偶氮化合物,例如可举出偶氮二异丁腈。另外,作为聚合引发剂,还可举出已知的氧化还原引发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聚合引发剂的配合比例可根据目的及用途而适宜地设定。
A1用单体成分(a1)的聚合中,根据需要,配合乳化剂(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例如可举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及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
作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钠、硬脂酸钠、油酸钾、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钠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钠、硬脂酸钠、油酸钠、及叔辛基苯氧基乙氧基多乙氧基乙基硫酸钠盐。作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油烯基苯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叔辛基苯氧基乙基多乙氧基乙醇、及壬基苯氧基乙基多乙氧基乙醇。作为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及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作为乳化剂,优选可举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更优选可举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需要说明的是,乳化剂的配合比例可根据目的及用途而适宜地设定。
另外,A1用单体成分(a1)的聚合中,根据需要,添加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举出pH调节剂、金属离子密封剂、分子量调节剂及链转移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添加剂的配合比例可根据目的及用途而适宜地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A1用单体成分(a1)的聚合方法记载于已知文献中。作为已知文献,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公平7-008933号、日本特公平5-039975号、日本特公平4-030970、日本特公昭42-000275号、日本特公昭42-023085号、日本特公昭45-029909号及日本特开昭51-062890号。
另外,A1用单体成分(a1)的聚合温度及聚合时间可根据A1用单体成分(a1)的种类及量而适宜地设定。
由此,作为A1用单体成分(a1)的聚合物而得到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
从分散稳定性的观点考虑,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优选进行中和。在中和中,向上述聚合的反应结束液中添加中和剂。
作为中和剂,例如可举出碱性化合物。作为碱性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无机碱性化合物及有机碱性化合物。作为无机碱性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氢氧化钠及氢氧化钾。作为有机碱性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氨、三乙基胺、三乙醇胺及二甲基乙醇胺。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相对于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中的羧基100摩尔而言,中和剂的添加量例如为5摩尔以上,优选为3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50摩尔以上。另外,相对于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中的羧基100摩尔而言,中和剂的添加量例如为200摩尔以下,优选为150摩尔以下。
另外,向反应结束液中添加中和剂后,优选将反应结束液于规定温度保持规定时间。保持温度例如为40℃以上,优选为50℃以上。另外,保持温度例如为90℃以下,优选为80℃以下。另外,保持时间例如为30分钟以上,优选为1小时以上。另外,保持时间例如为12小时以下,优选为10小时以下。
由此,在上述的反应结束液中,共聚物进行中和及水合,进一步进行溶胀及软化处理。
另外,使用不饱和一元酸及/或不饱和二元酸作为不饱和羧酸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的中和及水合,不饱和一元酸及/或不饱和二元酸成为它们的盐。
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中和度例如为30%以上,优选为50%以上,例如为200%以下,优选为150%以下。
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重均分子量(按标准聚苯乙烯换算)例如为1万以上,优选为3万以上。另外,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重均分子量(按标准聚苯乙烯换算)例如为20万以下,优选为15万以下。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可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下同)。
另外,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熔点例如为55℃以上,优选为65℃以上,例如为110℃以下,优选为10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熔点可以利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法)求出(下同)。
另外,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得到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树脂粒子分散于水中而成的分散液。
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分散液中,固态成分浓度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上。另外,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分散液中,固态成分浓度例如为60质量%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以下。
另外,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平均粒径(测定方法:光散射测定)例如为0.01μm以上,优选为0.02μm以上。另外,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平均粒径(测定方法:光散射测定)例如为10μm以下,优选为1μm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分散液也可以作为市售品而获得。作为市售品,例如可举出商品名CHEMIPEARL S100(原料中的乙烯含量:85质量%,不饱和羧酸的种类:甲基丙烯酸,氢氧化钠中和品,固态成分27%,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CHEMIPEARL S80N(原料中的乙烯含量:80质量%,不饱和羧酸的种类:丙烯酸,氢氧化铵中和品,固态成分24%,三井化学公司制)、商品名CHEMIPEARL S650(原料中的乙烯含量:80质量%,不饱和羧酸的种类:甲基丙烯酸,氢氧化钠中和品,固态成分27%,三井化学公司制)、及商品名CHEMIPEARL S300(原料中的乙烯含量:86.5质量%,不饱和羧酸的种类:甲基丙烯酸,氢氧化钠中和品,固态成分35%,三井化学公司制)。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这样的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使第1树脂层3的耐水性及耐油性提高。另外,上述的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使第1树脂层3的耐粘连性提高。另外,上述的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使包含第1树脂层3及第2树脂层4的层叠体1的热密封特性提高。
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可通过B1用单体成分(b1)的聚合而得到。B1用单体成分(b1)例如含有(甲基)丙烯酸酯。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表示“丙烯-”及/或“甲基丙烯-”(下同)。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具有碳原子数1~12的烷基部分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具有碳原子数1~12的烷基部分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甲基)丙烯酸酯的种类以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成为后述的范围的方式选择。
更具体而言,作为(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可举出具有碳原子数1~4的烷基部分的(甲基)丙烯酸酯,更优选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进一步优选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及丙烯酸正丁酯,尤其优选可举出丙烯酸正丁酯。
另外,B1用单体成分(b1)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共聚性单体。共聚性单体是能与(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的单体。
作为共聚性单体,例如可举出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
作为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含羟基的乙烯基单体、含氨基的乙烯基单体、含缩水甘油基的乙烯基单体、含氰基的乙烯基单体、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单体、含乙酰乙酰氧基的乙烯基单体、含磷酸基的化合物、含酰胺基的乙烯基单体及它们的盐。
作为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及巴豆酸。作为含羟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作为含氨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2-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N-甲基氨基)乙酯、及(甲基)丙烯酸2-(N,N-二甲基氨基)乙酯。作为含缩水甘油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含氰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腈。作为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烯丙基磺酸、及甲基丙烯磺酸。作为含乙酰乙酰氧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
作为含磷酸基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酸式磷酸酯。作为含酰胺基的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酰胺。另外,作为盐,例如可举出钠盐、钾盐及铵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另外,作为共聚性单体,还可举出乙烯基酯类、芳香族乙烯基单体、N-取代不饱和羧酸酰胺、杂环式乙烯基化合物、偏卤乙烯化合物、α-烯烃类、二烯类、及交联性乙烯基单体。
作为乙烯基酯类,例如可举出乙酸乙烯酯及丙酸乙烯酯。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及二乙烯基苯。作为N-取代不饱和羧酸酰胺,例如可举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作为杂环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乙烯基吡咯烷酮。作为偏卤乙烯化合物,例如可举出偏氯乙烯、及偏氟乙烯。作为α-烯烃类,例如可举出乙烯、及丙烯。作为二烯类,例如可举出丁二烯。作为交联性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含有2个以上的乙烯基的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举出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及含聚乙二醇链的二(甲基)丙烯酸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共聚性单体的种类以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成为后述的范围的方式选择。
更具体而言,作为共聚性单体,优选可举出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及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更优选可举出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及苯乙烯,进一步优选可举出苯乙烯。
另外,B1用单体成分中,(甲基)丙烯酸酯和共聚性单体的比例以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成为后述的范围的方式选择。
例如,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50质量%以上。另外,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为90质量%以下,优选为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
另外,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共聚性单体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另外,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共聚性单体例如为90质量%以下,优选为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50质量%以下。
另外,B1用单体成分中,共聚性单体优选根据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形态来选择。
例如,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及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不形成后述的复合粒子(C1)而是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形成单独的树脂粒子的情况下,优选共聚性单体含有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及芳香族乙烯基单体。
例如,相对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例如为1质量%以上,优选为3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另外,相对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例如为80质量%以下,优选为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10质量%以下。
另外,例如,相对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例如为20质量%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90质量%以上。另外,例如,相对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例如为99质量%以下,优选为97质量%以下,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下。
另外,例如,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及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形成后述的复合粒子(C1)的情况下,优选共聚性单体不含有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更优选地,相对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例如为100质量%。
B1用单体成分(b1)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采用已知的聚合方法。例如,在常压下,使上述的B1用单体成分(b1)在水中聚合。聚合中,例如,以适宜的比例配合上述的聚合引发剂。
另外,B1用单体成分(b1)的聚合中,根据需要,以适宜的比例配合上述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及添加剂。
B1用单体成分(b1)的聚合温度及聚合时间可根据B1用单体成分(b1)的种类及量而适宜地设定。例如,聚合温度例如为30℃以上,优选为50℃以上。另外,聚合温度例如为95℃以下,优选为85℃以下。另外,聚合时间例如为1小时以上,优选为2小时以上。另外,聚合时间例如为30小时以下,优选为20小时以下。
由此,作为B1用单体成分(b1)的聚合物而得到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
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重均分子量(按标准聚苯乙烯换算)例如为0.5万以上,优选为1万以上。另外,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重均分子量(按标准聚苯乙烯换算)例如为100万以下,优选为50万以下。
另外,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5℃以上。
若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上述下限,则第1树脂层3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因此,即使不配置第2树脂层4,基材2及第1树脂层3的搬运效率也优异,第2树脂层4的层叠效率优异。其结果是,层叠体1的生产效率提高。
另外,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以下,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
若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上述上限,则第1树脂层3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其结果是,层叠体1具备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
需要说明的是,玻璃化转变温度基于FOX方程而算出(下同)。
另外,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得到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树脂粒子分散于水中而成的分散液。
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分散液中,固态成分浓度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上。另外,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分散液中,固态成分浓度例如为60质量%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以下。
第1树脂层3由于包含上述的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因此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
第1树脂成分含有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时,可以进一步含有其他树脂。
作为其他树脂,例如可举出已知的粘结剂树脂,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聚酯树脂及聚氨酯树脂。
第1树脂成分优选不含有其他树脂,而由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构成。
相对于第1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为25质量%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60质量%以上。
若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超过上述下限,则第1树脂层3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因此,即使不配置第2树脂层4,基材2及第1树脂层3的搬运效率也优异,层叠体1的生产效率提高。
另外,相对于第1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为90质量%以下,优选为8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5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70质量%以下。
若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低于上述上限,则第1树脂层3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其结果是,层叠体1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
另外,相对于第1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比例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1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30质量%以上。
另外,相对于第1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比例为75质量%以下,优选为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40质量%以下。
第1树脂成分中,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形态、及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第1树脂成分可以分别含有由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形成的单独的树脂粒子、和由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形成的单独的树脂粒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1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1涂覆材料)可利用已知的方法制备。例如,首先,利用上述的方法使A1用单体成分(a1)聚合。由此,得到由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形成的单独的树脂粒子的分散液(以下,有时称为A1分散液。)。
另外,与上述的A1分散液分开地,利用上述的方法使B1用单体成分(b1)聚合。由此,得到由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形成的单独的树脂粒子的分散液(以下,有时称为B1分散液。)。
然后,以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比例成为上述范围的方式,将A1分散液及B1分散液混合。
由此,作为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分散液与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混合液而得到第1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1涂覆材料)。
另外,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及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可以形成复合粒子(C1)。
即,第1树脂成分可以含有包含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及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复合粒子(C1)。
从耐水性、耐油性及耐粘连性的观点考虑,第1树脂成分优选含有包含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及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复合粒子(C1)。
复合粒子(C1)例如包含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优选由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构成。
复合粒子(C1)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核壳结构及分散结构。核壳结构中,核层被壳层所被覆。分散结构中,分散相分散于连续相中。作为复合粒子(C1)的结构,优选可举出分散结构。
分散结构中,例如,可以连续相为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分散相为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另外,分散结构中,例如,也可以连续相为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分散相为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优选连续相为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分散相为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
这样的复合粒子(C1)可利用已知的方法制造。
例如,首先,利用上述的方法制备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分散液。接着,在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分散液中,合成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由此,得到包含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复合粒子(C1)。
更具体而言,上述的方法中,得到复合粒子(C1)分散于水中而成的分散液(以下,有时称为C1分散液。)。
复合粒子(C1)的平均粒径(测定方法:光散射测定)例如为1nm以上,优选为10nm以上。另外,复合粒子(C1)的平均粒径(测定方法:光散射测定)例如为10μm以下,优选为1μm以下。
另外,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复合粒子(C1)的平均粒径例如为50nm以上,优选为60nm以上,更优选为80nm以上。另外,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复合粒子(C1)的平均粒径例如为300nm以下,更优选为2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0nm以下。
然后,可以将复合粒子(C1)的分散液(以下为C1分散液)直接用作第1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1涂覆材料)。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将A1分散液及/或B1分散液、与C1分散液混合。它们的混合比例以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比例各自成为上述范围的方式调整。
作为第1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1涂覆材料),更优选可举出复合粒子(C1)的分散液(C1分散液)与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分散液(A1分散液)的混合液。
另外,根据需要,第1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1涂覆材料)可以除了第1树脂成分之外还含有添加剂。
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举出填充材料、乳化剂、固化剂、交联剂、造膜助剂、消泡剂、防缩孔剂、流平剂、赋粘剂、硬度赋予剂、防腐剂、增稠剂、防冻剂、分散剂、无机颜料、有机颜料等已知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添加剂的配合比例及配合的时机可根据目的及用途而适宜地设定。
第1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1涂覆材料)中,固态成分浓度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上。另外,第1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1涂覆材料)中,固态成分浓度例如为60质量%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以下。
第1树脂层3例如为上述的第1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1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即,第1树脂层3例如可以通过在基材2的一侧的表面涂敷第1涂覆材料并进行干燥而得到。
第1涂覆材料的涂敷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作为涂敷方法,例如可举出刮刀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帘式涂布法、凹版涂布法、辊涂法、浸渍涂布法及喷雾涂布法。
第1涂覆材料的干燥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干燥方法,可举出自然干燥及加热干燥。干燥温度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80℃以上。干燥温度例如为200℃以下,优选为180℃以下。干燥时间例如为1秒以上,优选为10秒以上。干燥时间例如为1小时以下,优选为30分钟以下。
由此,作为第1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得到第1树脂层3。
从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及热密封特性的观点考虑,第1树脂层3的量例如为0.5g/m2以上,优选为1g/m2以上。
另外,从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及热密封特性的观点考虑,第1树脂层3的量例如为30g/m2以下,优选为14g/m2以下。
这样的第1树脂层3为上述的第1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1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因此,第1树脂层3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进而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及生产率。
图1中,第2树脂层4层叠于第1树脂层3的一侧的表面。第2树脂层4包含第2树脂成分。
更具体而言,第2树脂层4例如为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以下,有时称为第2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
第2树脂成分包含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
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可通过A2用单体成分(a2)的共聚而得到。A2用单体成分(a2)含有乙烯、和上述的不饱和羧酸。
作为不饱和羧酸,从耐水性及耐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可举出不饱和一元酸,更优选可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盐,尤其优选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及其盐。
另外,A2用单体成分(a2)中,不饱和羧酸可以根据需要与上述乙烯基酯类并用。在并用乙烯基酯类和不饱和羧酸的情况下,它们的比例可根据目的及用途而适宜地设定。
A2用单体成分(a2)中,优选不并用乙烯基酯类。更具体而言,A2用单体成分(a2)优选由乙烯、和不饱和羧酸构成。
A2用单体成分(a2)中,乙烯、和不饱和羧酸(及根据需要配合的乙烯基酯类(下同))的含有比例可根据目的及用途而适宜地设定。
例如,相对于乙烯与不饱和羧酸的总量而言,乙烯例如为75质量%以上,优选为78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另外,相对于乙烯与不饱和羧酸的总量而言,乙烯例如为90质量%以下,优选为88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5质量%以上。
另外,例如,相对于乙烯与不饱和羧酸的总量而言,不饱和羧酸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12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上。另外,相对于乙烯与不饱和羧酸的总量而言,不饱和羧酸例如为25质量%以下,优选为2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
A2用单体成分(a2)中,乙烯、和不饱和羧酸的含有比例为上述范围时,可获得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
需要说明的是,A2用单体成分(a2)的组成可以与上述的A1用单体成分(a1)的组成相同,另外,也可以不同。即,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组成可以与上述的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组成相同,另外,也可以不同。
从第1树脂层3与第2树脂层4的密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组成与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组成相同。
A2用单体成分(a2)的聚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采用已知的聚合方法。例如,在常压下,使上述的A2用单体成分(a2)在水中聚合。聚合中,例如,以适宜的比例配合上述的聚合引发剂。
另外,A2用单体成分(a2)的聚合中,根据需要,以适宜的比例配合上述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及添加剂。
需要说明的是,A2用单体成分(a2)的聚合温度及聚合时间可根据A2用单体成分(a2)的种类及量而适宜地设定。
由此,作为A2用单体成分(a2)的聚合物而得到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
与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同样地,从分散稳定性的观点考虑,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优选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中和及水合,进一步进行溶胀及软化处理。
另外,使用不饱和一元酸及/或不饱和二元酸作为不饱和羧酸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的中和及水合,不饱和一元酸及/或不饱和二元酸成为它们的盐。
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中和度例如为30%以上,优选为50%以上,例如为200%以下,优选为150%以下。
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重均分子量(按标准聚苯乙烯换算)例如为1万以上,优选为3万以上。另外,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重均分子量(按标准聚苯乙烯换算)例如为20万以下,优选为15万以下。
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熔点例如为55℃以上,优选为65℃以上,例如为110℃以下,优选为100℃以下。
另外,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得到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树脂粒子分散于水中而成的分散液。
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分散液中,固态成分浓度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上。另外,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分散液中,固态成分浓度例如为60质量%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以下。
另外,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平均粒径(测定方法:光散射测定)例如为0.01μm以上,优选为0.02μm以上。另外,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平均粒径(测定方法:光散射测定)例如为10μm以下,优选为1μm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分散液也可以作为市售品而获得。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分散液的市售品例如与上述的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分散液的市售品同样。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2种以上。
这样的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使第2树脂层4的耐水性及耐油性提高。另外,上述的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使第2树脂层4的耐粘连性提高。另外,上述的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使包含第1树脂层3及第2树脂层4的层叠体1的热密封特性提高。
第2树脂成分含有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时,可以进一步含有其他树脂。
作为其他树脂,例如可举出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
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可通过B2用单体成分(b2)的聚合而得到。B2用单体成分(b2)例如含有上述的(甲基)丙烯酸酯。另外,B2用单体成分(b2)可以根据需要而以适宜的比例含有上述的共聚性单体。
例如,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50质量%以上。另外,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为90质量%以下,优选为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
另外,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共聚性单体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上。另外,相对于(甲基)丙烯酸酯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共聚性单体例如为90质量%以下,优选为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50质量%以下。
另外,B2用单体成分中,共聚性单体优选根据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的形态来选择。
例如,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及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不形成后述的复合粒子(C2)而是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形成单独的树脂粒子的情况下,优选共聚性单体含有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及芳香族乙烯基单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B2用单体成分中,相对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的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比例例如与上述的B1用单体成分中的相对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的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比例同样。
另外,例如,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及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形成后述的复合粒子(C2)的情况下,优选共聚性单体不含有含官能团的乙烯基单体。更优选地,相对于共聚性单体的总量而言,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例如为10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B2用单体成分(b2)的组成可以与上述的B1用单体成分(b1)的组成相同,另外,也可以不同。即,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的组成可以与上述的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组成相同,另外,也可以不同。
从第1树脂层3与第2树脂层4的密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的组成与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组成相同。
另外,作为其他树脂,不限于第2丙烯酸树脂(B2),还可举出上述的粘结剂树脂。
相对于第2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其他树脂(包含第2丙烯酸树脂(B2)。)的比例为5质量%以下,优选为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0质量%。
即,相对于第2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比例为95质量%以上,优选为97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9质量%以上。
若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比例超过上述下限,则第2树脂层4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及热密封特性。
从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及热密封特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第2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比例尤其优选为100质量%。
换言之,第2树脂成分尤其优选不含有其他树脂(包含第2丙烯酸树脂(B2)。),而由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构成。
第2树脂成分中,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形态、及根据需要配合的其他树脂(包含第2丙烯酸树脂(B2)。)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第2树脂成分可以仅含有由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形成的单独的树脂粒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2涂覆材料)可利用已知的方法制备。例如,首先,利用上述的方法使A2用单体成分(a2)聚合。由此,得到由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形成的单独的树脂粒子的分散液(以下为A2分散液)。
然后,可以将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分散液(以下,有时称为A2分散液。)直接用作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2涂覆材料)。
另外,与上述的第1涂覆材料同样地,第2涂覆材料也可以为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分散液与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的混合液(以下,有时称为B2分散液。)的混合液。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上述的A2分散液分开地,利用上述的方法使B1用单体成分(b1)聚合。由此,得到由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形成的单独的树脂粒子的分散液(以下,有时称为B1分散液。)。
然后,以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比例、和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的比例成为上述范围的方式,将A2分散液及B2分散液混合。
由此,作为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分散液与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的混合液而得到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2涂覆材料)。
另外,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及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可以形成复合粒子(C2)。
即,第2树脂成分可以含有包含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及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的复合粒子(C2)。
复合粒子(C2)例如包含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和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优选由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和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构成。
复合粒子(C2)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与上述的复合粒子(C1)同样的结构。另外,复合粒子(C2)可利用与复合粒子(C1)同样的方法制造。
然后,可以将复合粒子(C2)分散于水中而成的分散液(以下,有时称为C2分散液。)直接用作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2涂覆材料)。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将A2分散液、与B1分散液及/或C1分散液混合。它们的混合比例以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比例、和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的比例各自成为上述范围的方式调整。
作为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2涂覆材料),优选可举出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单独的树脂粒子的分散液(A2分散液)。
另外,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2涂覆材料)可以根据需要含有上述的添加剂。需要说明的是,添加剂的配合比例及配合的时机可根据目的及用途而适宜地设定。
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2涂覆材料)中,固态成分浓度例如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20质量%以上。另外,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2涂覆材料)中,固态成分浓度例如为60质量%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以下。
第2树脂层4例如为上述的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第2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即,第2树脂层4例如可以通过在第1树脂层3的一侧的表面涂敷第2涂覆材料并进行干燥而得到。
作为第2涂覆材料的涂敷方法,可举出上述的涂敷方法。
第2涂覆材料例如可以涂敷于第1树脂成分的干燥涂膜。另外,第2涂覆材料也可以涂敷于干燥前的第1树脂成分的涂膜(未干燥涂膜)。
第2涂覆材料的干燥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干燥方法,可举出自然干燥及加热干燥。干燥温度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80℃以上。干燥温度例如为200℃以下,优选为180℃以下。干燥时间例如为1秒以上,优选为10秒以上。干燥时间例如为1小时以下,优选为30分钟以下。
由此,作为第2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而得到第2树脂层4。
从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及热密封特性的观点考虑,第2树脂层4的量例如为0.5g/m2以上,优选为1g/m2以上。
另外,从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及热密封特性的观点考虑,第2树脂层4的量例如为30g/m2以下,优选为14g/m2以下。
这样的第2树脂层4为上述的第2树脂成分的分散液的干燥涂膜。因此,第2树脂层4具有特别优异的耐粘连性及热密封特性。
另外,第2涂覆材料可以与上述的第1涂覆材料一并涂敷。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涂敷方法,例如可采用帘式涂布法。
在将第1涂覆材料与第2涂覆材料一并涂敷的情况下,将第1涂覆材料与第2涂覆材料一并干燥。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干燥方法,可举出自然干燥及加热干燥。干燥温度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80℃以上。干燥温度例如为200℃以下,优选为180℃以下。干燥时间例如为1秒以上,优选为10秒以上。干燥时间例如为1小时以下,优选为30分钟以下。
由此,作为第1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而得到第1树脂层3。另外,与此同时,作为第2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而得到第2树脂层4。
从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及热密封特性的观点考虑,第1树脂层3的量与第2树脂层4的量的合计例如为1g/m2以上,优选为2g/m2以上。
另外,从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及热密封特性的观点考虑,第1树脂层3的量与第2树脂层4的量的合计例如为30g/m2以下,优选为15g/m2以下。
通过以上方式,得到具备基材2、第1树脂层3及第2树脂层4的层叠体1。
层叠体1的总合厚度例如为0.1μm以上,优选为1μm以上。另外,层叠体1的总合厚度例如为1500μm以下,优选为1000μm以下。
这样的层叠体1具备基材2、包含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及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第1树脂层3、和包含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第2树脂层4。另外,第1树脂层3中,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被调整至规定范围内。另外,第1树脂层3中,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被调整至规定范围内。此外,第2树脂层4中,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比例为规定值以上。
这样的层叠体1中,第2树脂层4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因此,层叠体1具有耐粘连性。另外,第1树脂层3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因此,层叠体1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
更具体而言,层叠体1中,耐粘连性是对配置于更靠外侧的层(优选为最外表面)要求的性质。另一方面,耐水性及耐油性是对配置于更靠内侧的层要求的性质。
因此,上述的层叠体1中,具有特别优异的耐粘连性的第2树脂层4配置于更靠外侧。此外,上述的层叠体1中,具有特别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的第1树脂层3配置于更靠内侧。
由此,上述的层叠体1在更靠外侧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另外,在更靠内侧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及耐油性。
此外,第1树脂层3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因此,即使不配置第2树脂层4,基材2及第1树脂层3的搬运效率也优异,第2树脂层4的层叠效率优异。其结果是,层叠体1的生产效率提高。
而且,通过在第1树脂层3的一侧配置第2树脂层4,从而层叠体1具有优异的热密封特性。
其结果是,上述的层叠体1具有优异的耐粘连性、耐水性、耐油性、热密封特性及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说明中,第1树脂层3直接配置于基材2的一侧的表面。但是,第1树脂层3也可以不直接配置于基材2的表面。即,可以在基材2与第1树脂层3之间夹有中间层。作为中间层,例如可举出底涂层及底漆层。
另外,上述的说明中,第2树脂层4直接配置于第1树脂层3的一侧的表面。但是,第2树脂层4也可以不直接配置于第1树脂层3的表面。即,可以在第1树脂层3与第2树脂层4之间夹有中间层。
作为中间层,例如可举出底涂层及底漆层。
另外,第1树脂层3及第2树脂层4配置于基材2的至少一侧即可。即,也可以在与基材2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配置第1树脂层3及/或第2树脂层4。
而且,上述的层叠体1优选在各种产业领域中用作包装材料。
作为被层叠体1包装的被包装物,没有特别限制。作为被包装物,例如可举出食品、芳香物及产业制品。作为食品,例如可举出点心、茶叶及香辛料。作为芳香物,例如可举出烟草及香木。作为产业制品,例如可举出医药品及纸。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记载中使用的配合比例(含有比例)、物性值、参数等的具体数值可以被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与它们对应的配合比例(含有比例)、物性值、参数等相应记载的上限值(以“以下”、“低于”的形式定义的数值)或下限值(以“以上”、“高于”的形式定义的数值)代替。
(1)第1涂覆材料
准备例1(A1分散液)
准备作为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CHEMIPEARL S100(原料中的乙烯含量:85质量%,不饱和羧酸的种类:甲基丙烯酸,氢氧化钠中和品,固态成分27%,三井化学公司制)。由此,得到A1分散液。
准备例2(B1分散液)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0.4质量份使苯乙烯44.5质量份、丙烯酸正丁酯52.5质量份、甲基丙烯酸3质量份及正十二烷基硫醇(分子量调节剂)0.2质量份在去离子水40质量份中乳化,将所得到的乳化混合物经2小时滴加至反应容器中,然后,于80℃保持2小时,由此使聚合完成。由此,形成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
由此,得到B1分散液。
准备例3(C1分散液)
将作为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CHEMIPEARL S100(原料中的乙烯含量:85质量%,不饱和羧酸的种类:甲基丙烯酸,氢氧化钠中和品,固态成分27%,三井化学公司制)200质量份、去离子水27质量份投入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流下升温至80℃,添加过硫酸钾0.3质量份。
另外,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0.4质量份使苯乙烯48.2质量份、丙烯酸正丁酯51.8质量份及正十二烷基硫醇(分子量调节剂)0.2质量份在去离子水40质量份中乳化,将所得到的乳化混合物经2小时滴加至反应容器中,然后,于80℃保持2小时,由此使聚合完成。由此,形成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并且得到复合粒子(C1)的分散液。
需要说明的是,使所得到的水分散体的一部分干燥,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固态成分粒子进行观察,结果,观测到粒径为80~120nm、并且在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连续相中分散有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结构的复合粒子(C1)。
(2)第2涂覆材料
准备例4(A2分散液)
准备作为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CHEMIPEARL S100(原料中的乙烯含量:85质量%,不饱和羧酸的种类:甲基丙烯酸,氢氧化钠中和品,固态成分27%,三井化学公司制)。由此,得到A2分散液。
准备例5(B2分散液)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0.4质量份使苯乙烯44.5质量份、丙烯酸正丁酯52.5质量份、甲基丙烯酸3质量份及正十二烷基硫醇(分子量调节剂)0.2质量份在去离子水40质量份中乳化,将所得到的乳化混合物经2小时滴加至反应容器中,然后,于80℃保持2小时,由此使聚合完成。由此,形成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由此,得到B2分散液。
准备例6(C2分散液)
将作为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CHEMIPEARL S100(原料中的乙烯含量:85质量%,不饱和羧酸的种类:甲基丙烯酸,氢氧化钠中和品,固态成分27%,三井化学公司制)200质量份、去离子水27质量份投入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流下升温至80℃,添加过硫酸钾0.3质量份。
另外,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0.4质量份使苯乙烯48.2质量份、丙烯酸正丁酯51.8质量份及正十二烷基硫醇(分子量调节剂)0.2质量份在去离子水40质量份中乳化,将所得到的乳化混合物经2小时滴加至反应容器中,然后,于80℃保持2小时,由此使聚合完成。由此,形成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并且得到复合粒子(C2)的分散液。
需要说明的是,使所得到的水分散体的一部分干燥,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固态成分粒子进行观察,结果,观测到粒径为80~120nm、并且在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连续相中分散有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的结构的复合粒子(C2)。
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8
(1)基材
准备作为基材的口杯原纸(东京制纸制,200g/m2)。接着,将基材在23℃及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放置24小时,调整湿度。
(2)第1涂覆材料
如表1~表5中记载的那样,选择A1分散液、B1分散液及C1分散液。另外,在选择2种以上的分散液的情况下,将这些分散液混合。由此,得到第1涂覆材料。
然后,利用棒涂机(No.4)将第1涂覆材料涂布于基材。由此,得到第1涂覆材料的未干燥涂膜。
(3)第2涂覆材料
如表1~表5中记载的那样,选择A2分散液、B2分散液及C2分散液。另外,在选择2种以上的分散液的情况下,将这些分散液混合。由此,得到第2涂覆材料。
然后,利用棒涂机(No.5)将第2涂覆材料涂布于第1涂覆材料的未干燥涂膜。由此,得到第2涂覆材料的未干燥涂膜。其结果是,得到具备基材、第1涂覆材料的未干燥涂膜、及第2涂覆材料的未干燥涂膜的层叠体。
(4)干燥
于120℃对具备基材、第1涂覆材料的未干燥涂膜、及第2涂覆材料的未干燥涂膜的层叠体进行15秒加热。
由此,得到作为第1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的第1树脂层。另外,得到作为第2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的第2树脂层。其结果是,得到具备基材、第1树脂层、和第2树脂层的层叠体。
<评价>
(1)第1树脂层的耐粘连性
准备作为基材的口杯原纸(东京制纸制,200g/m2)。接着,将基材在23℃及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放置24小时,调整湿度。
接着,如表1~表5中记载的那样,选择A1分散液、B1分散液及C1分散液。另外,在选择2种以上的分散液的情况下,将这些分散液混合。由此,得到第1涂覆材料。
然后,利用棒涂机(No.4)将第1涂覆材料涂布于基材。由此,得到第1涂覆材料的未干燥涂膜。由此,得到具备基材、和第1涂覆材料的未干燥涂膜的层叠体。
然后,于120℃对具备基材、和第1涂覆材料的未干燥涂膜的层叠体进行15秒加热。
由此,得到作为第1涂覆材料的干燥涂膜的第1树脂层。其结果是,得到具备基材、和第1树脂层的层叠体。
将上文中得到的层叠体切成纵横各5cm的正方形,将第1树脂层彼此叠合,于40℃进行10秒加压(0.5kg/cm2)。然后,利用镊子将第1树脂层彼此之间剥离,对耐粘连性进行评价。以下记载评价基准。
○:叠合的第1树脂层之间无阻力地分离。
△:在第1树脂层的一部分观察到粘贴。
×:在第1树脂层的整面观察到粘贴。
(2)第2树脂层的耐粘连性
将具备基材、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的上述层叠体切成纵横各5cm的正方形,将第2树脂层彼此叠合,于40℃进行10秒加压(0.5kg/cm2)。然后,利用镊子将第2树脂层彼此之间剥离,对耐粘连性进行评价。
以下记载评价基准。
○:叠合的第2树脂层之间无阻力地分离。
△:在第2树脂层的一部分观察到粘贴。
×:在第2树脂层的整面观察到粘贴。
(3)耐油性
在具备基材、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的上述层叠体中,利用Kit法对第2树脂层的耐油性进行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评价方法依照JAPAN TAPPI纸浆试验方法(No.41)。以下记载评价基准。
○:Kit值6~10。
△:Kit值3~5。
×:Kit值0~2。
(4)耐水性
在具备基材、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的上述层叠体中,利用Cobb法对第2树脂层的耐水性进行评价。需要说明的是,评价方法依照ISO 535(1991年)。以下记载评价基准。
○:Cobb值低于3.0。
△:Cobb值为3.0以上且低于5.0。
×:Cobb值为5.0以上。
(5)热密封特性
准备2个具备基材、第1树脂层及第2树脂层的上述层叠体。然后,将2个层叠体以彼此的第2树脂层接触的方式配置,进行热密封。需要说明的是,热密封温度为140℃,热密封时间为1.0秒,热密封压力为2kg/cm2
然后,利用拉伸强度测定机(岛津制作所制),以T字模式(50mm/min)对热密封部分的剥离强度进行测定。以下记载评价基准。
○:剥离强度为500g/15mm以上。
×:剥离强度低于500g/15mm。
[表1]
表1
[表2]
表2
[表3]
表3
[表4]
表4
[表5]
表5
以下记载表中的缩写的详情。
MAc:甲基丙烯酸
MacNa:甲基丙烯酸钠
ST:苯乙烯
nBA:丙烯酸正丁酯
A1: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
A2: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
B1: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
B2:第2丙烯酸系聚合物(B2)
C1:复合粒子(C1)
C2:复合粒子(C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明是作为本发明的例示实施方式而提供的,但其只不过仅为例示,不作限定性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了的本发明的变形例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层叠体优选用于包装材料领域中。
附图标记说明
1层叠体
2基材
3第1树脂层
4第2树脂层。

Claims (3)

1.层叠体,其具备:
基材;
第1树脂层,所述第1树脂层配置于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侧,并且包含第1树脂成分;和
第2树脂层,所述第2树脂层配置于所述第1树脂层的所述一侧,并且包含第2树脂成分,
所述第1树脂成分包含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和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
相对于所述第1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的比例为25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
所述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以上15℃以下,
所述第2树脂成分包含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
相对于所述第2树脂成分的总量而言,所述第2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2)的比例为95质量%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1树脂成分包含复合粒子(C1),所述复合粒子(C1)包含所述第1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A1)及所述第1丙烯酸系聚合物(B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第1树脂层的量为1g/m2以上14g/m2以下,
所述第2树脂层的量为1g/m2以上14g/m2以下,
所述第1树脂层的量与所述第2树脂层的量的合计为2g/m2以上15g/m2以下。
CN202280055127.6A 2021-09-03 2022-08-29 层叠体 Pending CN1177947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3774 2021-09-03
JP2021143774 2021-09-03
PCT/JP2022/032403 WO2023032915A1 (ja) 2021-09-03 2022-08-29 積層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4739A true CN117794739A (zh) 2024-03-29

Family

ID=85412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5127.6A Pending CN117794739A (zh) 2021-09-03 2022-08-29 层叠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97488A1 (zh)
JP (1) JPWO2023032915A1 (zh)
CN (1) CN117794739A (zh)
WO (1) WO202303291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62890A (en) 1974-11-29 1976-05-31 Asahi Dow Ltd Kaishitsuechirenkei kyojugotaino ratetsukusuno seizohoho
JPS6157623A (ja) 1984-08-28 1986-03-24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水性分散液の製法
JPH078933B2 (ja) 1984-07-26 1995-02-01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水性分散体およびその製法
JPH0827442A (ja) * 1994-07-14 1996-01-30 New Oji Paper Co Ltd 剥離紙
JP2000107268A (ja) * 1998-10-01 2000-04-18 Tomoegawa Paper Co Ltd 滅菌用包装袋
JP3909976B2 (ja) * 1999-03-31 2007-04-2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構造体
KR102302377B1 (ko) * 2014-06-03 2021-09-15 유니띠까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성 분산체 및 적층체
CN107075197B (zh) 2014-11-12 2019-08-1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水分散体及层合体
JP6725704B2 (ja) * 2017-02-06 2020-07-2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水分散体および積層体
AU2018292028A1 (en) * 2017-06-29 2019-12-05 Cryovac, Llc Use of dual ovenable polyester films in thermoforming packaging applications and dual ovenable thermoformed packages obtained therefrom
WO2020004355A1 (ja) * 2018-06-28 2020-01-02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JP2020199676A (ja) * 2019-06-10 2020-12-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032915A1 (zh) 2023-03-09
WO2023032915A1 (ja) 2023-03-09
EP4397488A1 (en) 2024-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26751B2 (ja) 水分散体および積層体
JP6725704B2 (ja) 水分散体および積層体
JP5755241B2 (ja) コールドシールされ、再封止可能な包装、およびその製造のための組成物
JP2001181588A (ja) 熱シール接着剤組成物
JP5156034B2 (ja) 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熱シール接着用材料
CN117794739A (zh) 层叠体
JP4463407B2 (ja) 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熱シール接着用材料
EP2794796A1 (en) Synthetic cold seal adhesive
WO2021112165A1 (ja) 水分散体および積層体
JP2001179909A (ja) 熱シール接着剤組成物
JP7496419B2 (ja) 水分散体、該水分散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積層体
US6436225B1 (en) N-methylol-based polyacrylic dispersion and polyalkyleneimine adhesives for film laminating
JP2004027055A (ja) 水分散体及び積層体
JP2021095433A (ja) 水分散体および積層体
JP3909976B2 (ja) 積層構造体
JP6022877B2 (ja) 再剥離性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MXPA01008497A (en) Aqueous n-butyl acrylate copolymer dispersions for use as laminating adhesives
JPH06136336A (ja) 水性ビニルエステル/アクリル基剤建設積層用接着剤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