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74518A - 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74518A
CN117774518A CN202311852697.0A CN202311852697A CN117774518A CN 117774518 A CN117774518 A CN 117774518A CN 202311852697 A CN202311852697 A CN 202311852697A CN 117774518 A CN117774518 A CN 117774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ontainer
cavity
leakag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526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锋
何永刚
区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nt Rite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526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745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74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7451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墨盒包括容器、密封头、密封塞、防漏棉和芯片模组,容器具有墨腔和出墨口,容器采用吹塑工艺制成,出墨口成型于容器的底壁上,容器上还成型有注墨口,注墨口、出墨口均与墨腔连通,密封头安装在出墨口内,密封头可与墨腔连通,密封塞可拆卸地安装在注墨口内,防漏棉安装在底壁上,防漏棉的一部分环绕设置在出墨口的周向上,芯片模组安装在容器上。喷墨打印设备设置有上述墨盒,墨盒具有结构简单、容量大且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墨盒及设置有该墨盒的喷墨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墨盒用于存储墨水,并配合喷墨打印设备将预设成像结果成像在相关介质上(如纸张)。如图1所示,其示出现有的一种墨盒9,包括容器91和转换器92,容器91用于容纳墨水,转换器92连接在容器91和喷墨打印设备之间,然而该墨盒9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设置了转换器92,使得容器91的墨水存储空间被压缩,导致容器91的容量小,且转换器92与容器91之间需要设置多个防漏棉才能够达到防漏效果,导致墨盒9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其次,当容器91内的墨水耗尽时,用户无法自行向容器91内添加墨水,使得墨盒9无法重复多次使用,不利于环境保护;再者,在喷墨打印设备执行打印作业过程中,由于无法实时监测容器91内剩余墨水余量,导致无法及时添加墨水或更换墨盒9。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量大且可重复使用的墨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墨盒的喷墨打印设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包括容器,容器具有墨腔和出墨口,其中,容器采用吹塑工艺制成,出墨口成型于容器的底壁上,容器上还成型有注墨口,注墨口、出墨口均与墨腔连通,墨盒还包括密封头、密封塞、防漏棉和芯片模组,密封头安装在出墨口内,密封头可与墨腔连通,密封塞可拆卸地安装在注墨口内,防漏棉安装在底壁上,防漏棉的一部分环绕设置在出墨口的周向上,芯片模组安装在容器上。
由上可见,相比于现有包括容器及转换器的墨盒,本发明提供的墨盒将芯片模组直接安装于容器上,进而取消转换器的设置,并结合吹塑工艺制作容器,使得墨腔具有更大的容量,且墨盒的结构更加的简单,更有利于降低墨盒的生产成本及装配难度;此外,通过对墨盒的设计,使得墨腔内的墨水能够通过底部处的出墨口尽可能多地流向密封头,从而通过密封头流向喷墨打印设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墨腔内无法使用的墨水余量;同时,当墨腔内墨水余量不足时,可通过注墨口向墨腔内补充墨水,以使墨盒可以重复使用,延长墨盒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使用成本,而当完成对墨腔墨水的补充处理后,通过密封塞对注墨口进行密封,以防止墨水从注墨口泄漏;此外,当出墨口处不慎发生墨水泄漏时,防漏棉可及时对泄漏的墨水进行吸附清理,以防止墨水流至喷墨打印设备内造成喷墨打印设备损坏和/或污染成像介质(如纸张、布等)。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容器的后端壁上设置有窗口,窗口贯穿后端壁并与墨腔连通,墨盒还包括透明板,透明板密封安装在窗口内;或容器由透明材料制成。
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用户可直接观察墨腔内墨水的余量,以便于及时向墨腔内补充墨水或更换墨盒。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芯片模组与容器可拆卸地连接;容器在自身的前端壁和底壁的交汇处成型有配合部,芯片模组包括芯片和支架,芯片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与配合部可拆卸地连接。
由上可见,将芯片模组设置成可拆,使得芯片模组可进行重复利用,以延长芯片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而将芯片设置于容器的前端壁和底壁的交汇处,则使得墨盒安装芯片能够率先与喷墨打印设备的墨盒安装腔内的电连接部电连接,并保证芯片与电连接部之间能够进行稳定、可靠的接触。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容器还成型有容置槽,容置槽自底壁向墨腔内凹陷,容置槽与墨腔相互隔绝,容置槽具有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出墨口位于第二槽部内;防漏棉具有一体成型的棉块和棉片,棉块位于第一槽部内,棉片位于第二槽部内,棉片环绕设置在出墨口的周向上。
由上可见,使棉片环绕出墨口,以在当出墨口的任一部位出现墨水泄漏时,棉片能够及时对泄漏出的墨水进行吸收,进而方式墨水泄漏至喷墨打印设备内,棉块的设置则能够大幅度提升防漏棉对墨水的吸收量,延长防漏棉的使用寿命;容纳槽的设置能够使墨盒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且更有利于提升墨腔的容量。
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壁在墨腔内具有导流面,在墨盒的装配位置,导流面倾斜于出墨口的轴心,出墨口位于导流面的最低处。
由上可见,导流面用于将墨腔内的墨水尽可能多地引流至出墨口处,以最大程度降低墨腔内无法使用的墨水余量,使得墨盒的整体设计更加的优化、合理,并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容器还成型有人体工学持握部,人体工学持握部位于容器的顶壁和容器的后端壁的交汇处。
由上可见,人体工学持握部的设置有利于用户更好的持握操作墨盒进行装卸。
进一步的方案是,注墨口成型于人体工学持握部上。
由上可见,添墨口的位置设置使用户向墨腔内补充墨水时更加的方便,并使用户可直接对处于安装状态的墨盒合金墨水补充且无需对墨盒进行拆卸。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墨盒还包括防漏膜,防漏膜设置在底壁上,防漏膜盖合密封头;密封头具有出墨孔,出墨孔内设置有密封膜。
由上可见,防漏膜及密封头上密封膜的设置均能够对处于未使用状态的墨盒进行保护,以防止包装、运输过程中的墨盒出现墨水泄漏问题。
进一步的方案是,防漏膜包括本体和提拉部,本体覆盖在底壁及密封头上,提拉部自本体伸出。
由上可见,上述设计使墨盒在进行开封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提拉部对至少部分防漏膜进行撕除,以露出密封头,从而便于喷墨打印设备的墨盒安装腔内的通墨接口与密封头对接。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机身,机身具有墨盒安装腔,墨盒安装腔具有通墨接口和电连接部,其中,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上述的墨盒,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墨盒安装腔内,密封头与通墨接口对接,电连接部与芯片模组电连接。
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墨盒的喷墨打印设备,其可进行更持久的打印作业,且可随时对墨盒的墨腔补充墨水,以延长墨盒的使用寿命,降低喷墨打印设备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墨盒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墨盒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墨盒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墨盒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墨盒第一实施例的容器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墨盒第一实施例的密封头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墨盒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2至图4,墨盒100包括容器1、密封头2、密封塞3、透明板4、防漏棉5、芯片模组6和防漏膜7。
结合图5,容器1具有墨腔11、出墨口12、注墨口13和窗口14。墨腔11由于存储墨水;出墨口12位于容器1的底壁101上并贯穿底壁101,且出墨口12与墨腔11连通,密封头2密封安装在出墨口12内,以用于对出墨口12进行密封,防止非使用状态下的墨水从出墨口12内的密封头2流出,当墨盒100安装至喷墨打印设备的墨盒安装腔内时,出墨口12与墨盒安装腔内的通墨接口对接,以使得墨水能够通过通墨接口流向喷墨打印设备的打印喷头,并经由打印喷头喷射至成像介质(如纸张、布等等)进行成像。
优选地,底壁101在墨腔11内具有导流面,导流面在墨盒100的装配位置(当墨盒100安装至喷墨打印设备的墨盒安装腔内时),导流面倾斜于出墨口12的轴心,且出墨口12位于导流面的最低处,即导流面与墨盒安装腔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随导流面越接近出墨口12而变得越小,以使墨腔11内的墨水能够通过导流面尽可能多地流向出墨口12处,进而经由出墨口12内的密封头2流向喷墨打印设备的打印喷头,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墨腔11内无法使用的墨水余量,并使墨盒100的整体设计更加的优化、合理,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注墨口13与墨腔11连通,注墨口13的设置使得当墨腔11内的墨水余量不足时,可通过注墨口13向墨腔11内补充墨水,以使得墨盒100可以重复使用,延长墨盒100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优选地,注墨口13位于容器1的顶壁102上并能够靠近容器1的后端壁104设置,使得用户向墨腔11补充墨水时更加的方便,并使用户可直接对处于安装状态的墨盒100合金墨水补充且无需对墨盒100进行拆卸。
窗口14成型于容器1的后端壁104上,且窗口14贯穿后端壁104并与墨腔11连通。透明板4密封安装在窗口14内,该设计使得用户可直接通过窗口14直观的观察墨腔11内墨水的余量,以便于及时向墨腔11内补充墨水或更换墨盒100,同时也便于用户在向墨腔11内补充墨水时能够直观的观察墨腔11内墨水余量的变化,以防止墨水溢出墨腔11。
优选地,容器1还成型有人体工学持握部16,该人体工学持握部16位于容器1的顶壁102与容器1的后端壁104的交汇处;此外,人体工学持握部16在主体的宽度方向上贯穿容器1。通过设置人体工学持握部16以及对人体工学持握部16的设置设计,使得用户能够更好的持握操作墨盒100进行装卸。进一步地,容器1优选采用吹塑工艺制成,使得容器1的整体结构成型更加的简单,且更有利于提升墨腔11的容量。
结合图6,密封头2安装在出墨口12内,且密封头2与出墨口12密封连接。密封头2的设置使得当墨盒100安装至喷墨打印设备的墨盒安装腔内时,密封头2能够与墨盒安装腔内通墨接口进行密封连接,进而防止墨盒100内的墨水从密封头2与通墨接口之间的缝隙泄漏。其中,墨盒100具有出墨孔21,且出墨孔21内设置有密封膜22,密封膜22的设置能够对处于未使用状态(未开封)的墨盒100进行保护,以防止包装、运输过程中的墨盒100出现墨水泄漏问题。当密封头2与通墨接口对接时,通墨接口插装至出墨孔21内,并戳破密封膜22,从而使得通墨接口与墨腔11连通。
密封塞3可拆卸地安装在注墨口13内,密封塞3用于对注墨口13进行密封,以防止墨腔11内的墨水从注墨口13漏出。优选地,注墨口13成型于人体工学持握部16上。
防漏棉5安装在容器1的底壁101上,且防漏棉5的一部分环绕设置在出墨口12的周向上,防漏棉5可在当出墨口12处不慎发生泄漏时,及时对泄漏的墨水进行吸附清理,以防止墨水泄漏至喷墨打印设备内而造成喷墨打印设备损坏和/或污染成像介质(如纸张、布等)。
优选地,防漏棉5具有棉块51和棉片52,棉块51和棉片52一体成型。其中,主体上还成型有容置槽17,容置槽17自主体的底壁101向储墨腔11内凹陷,且容置槽17与储墨腔11相互隔绝。容置槽17具有第一槽部171和第二槽部172,第一槽部171和第二槽部172连通,且第一槽部171和第二槽部172沿容器1的长度方向(即容器1的前端壁103和容器1的后端壁104的分布方向)分布,出墨口12位于第二槽部172内。此外,防漏棉5的棉块51位于第一槽部171内,棉片52位于第二槽部172内,且棉片52环绕设置在出墨口12的周向上。可见,容置槽17的设置能够使墨盒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且更有利于提升储墨腔11的容量;而将棉片52环绕设置在出墨口12的周向上,使得当出墨口12的任一部位出现墨水泄漏时,棉片52均能够及时对泄漏出的墨水进行吸收,以防止墨水泄漏至喷墨打印设备内;棉块51的设置则能够大幅度提升防漏棉5对泄漏墨水的吸收量,以延长防漏棉5的使用寿命。
芯片模组6安装在容器1上,以使得当墨盒100安装至墨盒安装腔内时,芯片模组6与墨盒安装腔内的电连接部电连接,从而建立芯片61与喷墨打印设备的控制系统的通信,使喷墨打印设备可以通过芯片模组6了解墨盒100的当前状态。其中,芯片模组6优选与容器1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容器1在自身的前端壁103和底壁101的交汇处成型有配合部15,芯片模组6包括芯片61和支架62,芯片61安装在支架62上,支架62与配合部15可拆卸地连接。通过将芯片模组6设置成可拆,使得芯片模组6可进行重复利用,以延长芯片61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使用成本;而将芯片61设置于容器1的前端壁103和底壁101的交汇处,则使得墨盒100安装芯片61能够率先与喷墨打印设备的墨盒安装腔内的电连接部电连接,并保证芯片61与电连接部之间能够进行稳定、可靠的接触;此外,使芯片61通过支架62与容器1进行可拆卸地连接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芯片61与容器1直接进行装卸时容易受损的问题。
防漏膜7设置在容器1的底壁101上,且防漏膜7盖合在密封头2上。防漏膜7的设置能够对处于未使用状态(未开封)的墨盒100进行保护,以防止包装、运输过程中的墨盒100出现墨水泄漏问题。优选地,防漏膜7具有本体71和提拉部72,本体71覆盖在主体的底壁101上,提拉部72优选沿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提拉部72伸出于本体71外;此外,本体71优选在提拉部72的延伸方向上成型有易撕线711,出墨口12位于两条易撕线711之间,使得用户在使用墨盒100时,可通过提拉部72将防漏膜7的一部分本体71撕下,进而露出出墨口12,以使喷墨打印设备的墨盒安装腔内的通墨接口与密封头2对接时更加方便、省力,并可更好的防止通墨接口受损。
综上可见,相比于现有包括容器1及转换器的墨盒100,本发明提供的墨盒100将芯片模组6直接安装于容器1上,进而取消转换器的设置,并结合吹塑工艺制作容器1,使得墨腔11具有更大的容量,且墨盒100的结构更加的简单,更有利于降低墨盒100的生产成本及装配难度;此外,通过对墨盒100的设计,使得墨腔11内的墨水能够通过底部处的出墨口12尽可能多地流向密封头2,从而通过密封头2流向喷墨打印设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墨腔11内无法使用的墨水余量;同时,当墨腔11内墨水余量不足时,可通过注墨口13向墨腔11内补充墨水,以使墨盒100可以重复使用,延长墨盒100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使用成本,而当完成对墨腔11墨水的补充处理后,通过密封塞3对注墨口13进行密封,以防止墨水从注墨口13泄漏;并且,用户可通过观察窗及透明板4直接观察墨盒100的墨腔11内墨水的余量,以便于及时向墨腔11补充墨水或及时更换墨盒100;此外,当出墨口12处不慎发生墨水泄漏时,防漏棉5可及时对泄漏的墨水进行吸附清理,以防止墨水流至喷墨打印设备内造成喷墨打印设备损坏和/或污染成像介质(如纸张、布等)。
墨盒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墨盒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取消容器上窗口及透明板的设置,并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容器。
优选地,容器上设置有刻度线,以便于当墨盒安装至喷墨打印设备的墨盒安装腔内后,用于直观地实时观测墨腔内剩余的墨水余量。
喷墨打印设备实施例
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机身和墨盒;其中,墨盒为上述墨盒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墨盒。机身具有墨盒安装腔,墨盒安装腔具有通墨接口和电连接部,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墨盒安装腔内,密封头与通墨接口对接,电连接部与芯片模组的芯片电连接。可见,设置有上述墨盒的喷墨打印设备,其可进行更持久的打印作业,且可随时对墨盒的储墨腔补充墨水,以延长墨盒的使用寿命,降低喷墨打印设备的使用成本。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墨盒,包括容器,容器具有墨腔和出墨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采用吹塑工艺制成,所述出墨口成型于所述容器的底壁上,所述容器上还成型有注墨口,所述注墨口、所述出墨口均与所述墨腔连通;
所述墨盒还包括密封头、密封塞、防漏棉和芯片模组,所述密封头安装在所述出墨口内,所述密封头可与所述墨腔连通,所述密封塞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注墨口内,所述防漏棉安装在所述底壁上,所述防漏棉的一部分环绕设置在所述出墨口的周向上,所述芯片模组安装在所述容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的后端壁上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贯穿所述后端壁并与所述墨腔连通,所述墨盒还包括透明板,所述透明板密封安装在所述窗口内;或
所述容器由透明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模组与所述容器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容器在自身的前端壁和所述底壁的交汇处成型有配合部,所述芯片模组包括芯片和支架,所述芯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配合部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还成型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自所述底壁向所述墨腔内凹陷,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墨腔相互隔绝,所述容置槽具有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所述出墨口位于所述第二槽部内;
所述防漏棉具有一体成型的棉块和棉片,所述棉块位于所述第一槽部内,所述棉片位于所述第二槽部内,所述棉片环绕设置在所述出墨口的周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在所述墨腔内具有导流面,在所述墨盒的装配位置,所述导流面倾斜于所述出墨口的轴心,所述出墨口位于所述导流面的最低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还成型有人体工学持握部,所述人体工学持握部位于所述容器的顶壁和所述容器的后端壁的交汇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墨口成型于所述人体工学持握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盒还包括防漏膜,所述防漏膜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所述防漏膜盖合所述密封头;
所述密封头具有出墨孔,所述出墨孔内设置有密封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膜包括本体和提拉部,所述本体覆盖在所述底壁及所述密封头上,所述提拉部自所述本体伸出。
10.喷墨打印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具有墨盒安装腔,所述墨盒安装腔具有通墨接口和电连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墨打印设备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墨盒,所述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墨盒安装腔内,所述密封头与所述通墨接口对接,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芯片模组电连接。
CN202311852697.0A 2023-12-28 2023-12-28 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Withdrawn CN1177745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52697.0A CN117774518A (zh) 2023-12-28 2023-12-28 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52697.0A CN117774518A (zh) 2023-12-28 2023-12-28 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74518A true CN117774518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81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52697.0A Withdrawn CN117774518A (zh) 2023-12-28 2023-12-28 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745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6080B (zh) 液体收容体、液体收容体单元以及液体供给装置
WO2015093008A1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WO2013175791A1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封止部材
JP606996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注入キット、及び、注入装置
CN110091611B (zh) 液体罐、液体喷射装置
EP2689932B1 (en) Refilled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filled cartridge
KR20120006662U (ko) 캡, 액체 수용 용기 및 액체 분사 시스템
JP5533560B2 (ja) 液体消費装置
CN111890804A (zh) 打印头墨盒及打印头墨盒的再生方法、喷墨打印机
CN117774518A (zh) 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CN117698298A (zh) 墨盒及喷墨打印设备
JP2015077708A (ja) 液体噴射装置、アダプター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2016037018A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287325B2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056723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キャップ
CN212555521U (zh) 打印头墨盒及喷墨打印机
JP2013159025A (ja) 液体消費装置、液体供給部材、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3586206B2 (ja) インクタンク
JP5617881B2 (ja) キャップおよび液体収容容器
JP2020026123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5861732B2 (ja) 注入キット、及び、注入方法
CN220198879U (zh) 一种带头墨盒
CN114953757B (zh) 一种墨盒回收工具套装及回收方法
CN113459674B (zh) 液体补充容器和液体补充结构
JP649347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