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9341A - 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及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及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9341A
CN117739341A CN202311583104.5A CN202311583104A CN117739341A CN 117739341 A CN117739341 A CN 117739341A CN 202311583104 A CN202311583104 A CN 202311583104A CN 117739341 A CN117739341 A CN 117739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cover
plate
gas
fir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831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苑善通
吴勇
孙东光
陈雄
贺立军
方松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831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93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9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9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包括:内火盖,设置于内混气腔的上方,所述内火盖包括两个连接的空心环柱,下空心环柱的直径小于上空心环柱,空心环柱的底面设有具有若干孔的紊流板;一个红外燃烧板设置于所述上空心环柱内。本发明通过将内火盖设置为空心环柱,使得外界空气可从内火盖的空心部分对其进行二次空气补给,从而保证内火盖处燃气的充分燃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内火盖的燃烧器。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及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燃烧器一般包括一个或多个外火盖、一个内火盖构成,在外火盖及内火盖中间必须有空腔,构成二次空气的流道,对内火盖进行空气补给。
但为了保证锅底均匀受热,内火盖的面积无法缩减,因此现有技术中内外火盖之间的空腔尺寸较为固定,限制了二次空气的流量,如何增加二次空气的流量来保证内火盖处燃气的充分燃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通过将内火盖设置为空心环柱,使得外界空气可从内火盖的空心部分对其进行二次空气补给,从而保证内火盖处燃气的充分燃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内火盖的燃烧器。
为了实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包括:
内火盖,设置于内混气腔的上方,所述内火盖包括两个连接的空心环柱,下空心环柱的直径小于上空心环柱,空心环柱的底面设有具有若干孔的紊流板;
一个红外燃烧板设置于所述上空心环柱内。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燃烧板为环形结构,设置在上空心环柱和下空心环柱连接之处;
所述紊流板与所述空心环柱一体成型。
为了实现第二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器,包括上述的内火盖,所述内火盖的空心环柱通过所述紊流板与内混气腔连通;
第一二次空气通道,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向内火盖方向延伸,与所述内火盖的空心环柱连接;
高透板,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红外燃烧板之间有一第一间距地至少盖设于红外燃烧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设置在内混气腔内;
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的进气端设置在炉头底部区域的内混气腔壁上,出气端与所述内火盖的下空心环柱连接,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与所述内火盖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环柱包括外下衬板和内下衬板;
所述红外燃烧板的外环部通过所述外下衬板设置于所述内混气腔上,内侧通过所述内下衬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下衬板和内下衬板的截面均为阶梯型;
所述外下衬板阶梯的下部与所述内混气腔侧壁的内侧贴合,阶梯的上部与所述红外燃烧板的外周壁贴合;
所述内下衬板阶梯的下部与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的外侧贴合,阶梯的上部与所述红外燃烧板的内周壁贴合;
所述红外燃烧板设置于所述内下衬板、外下衬板阶梯的台阶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火盖还包括上护板,所述上护板设置于所述红外燃烧板的外部;
所述上护板的截面为倒L型,其上端面与所述红外燃烧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其侧壁与所述外下衬板阶梯上部的外周壁贴合设置,所述上护板与所述外下衬板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内火盖还包括内护板,所述内护板设置于所述红外燃烧板的内部;
所述内护板的截面为倒L型,其上端面与所述红外燃烧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其侧壁与所述内下衬板阶梯上部的外周壁贴合设置,所述内护板与所述内下衬板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内混气腔为变截面结构,其侧壁包括第一环壁和下侧壁,所述下侧壁的下端与引射器连接,上端经分隔部过渡至所述第一环壁,所述分隔部突出于所述第一环壁,所述紊流板在高度方向与分隔部有一间距地部分重叠设置。
进一步的,环形外火盖设置在内火盖外周,外火盖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传火通道,传火通道的一端与内火盖对应,另一端贯穿外火盖、与外火盖的外周对应;
传火通道靠近内火盖的一端设置有点火槽,点火槽为U型、自传火通道的内壁向外壁延伸,点火槽的槽口朝向内火盖,点火槽的槽底上设置有与外火盖内部连通的点火槽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内火盖设置为空心环柱,使得外界空气可从内火盖的空心部分对其进行二次空气补给,从而保证内火盖处燃气的充分燃烧。
2.本发明通过外下衬板和内下衬板限制红外燃烧板沿其径向的位移,为避免颠簸、震动等因素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还在红外燃烧板的外部和内部分别设置有上护板、内护板以限制其竖向的位移。
3.本发明在空心环柱底面设置有紊流板,内混气腔的燃气经过紊流板后会被分割成多股气流,从而可以更加均匀的分布到红外燃烧板处;另一方面,通过紊流板将空心环柱的外下衬板、内下衬板联系为一个整体,从而进一步保证内火盖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内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设置测温组件时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二次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设置点火针时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燃烧器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A处的放大图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外火盖外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燃烧器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传火通道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外火盖内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传火通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燃烧器在燃气通道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燃气通道放大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燃烧器在第一引射器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燃烧器的仰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炉头的俯视图。
图中主要元件说明:10、外火盖;101、点火槽;1011、点火槽孔;102、传火通道;1021、传火孔;1022、进气腔;103、外火孔;1031、稳火孔;1032、点火孔;104、环腔;20、内火盖;30、大气式火盖;40、红外燃烧板;50、高透板;501、排烟间隙;70、炉头;701、第一环壁;702、第二环壁;703、第三环壁;704、分隔部;705、外混气腔;706、内混气腔;7061、第一导流壁;7062、第二导流壁;7063、第三导流壁;7064、第一侧壁;7065、第二侧壁;7071、第一燃气通道;7072、第二燃气通道;7073、收缩段;708、第二进气口;709、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10、下侧壁;80、引射器;81、第一引射器;82、第二引射器;801、第一引射段;802、第二引射段;803、第三引射段;90、热电偶;100、点火针;1001、固定底座;1002、放电尖端;110、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1、紊流板;1102、上护板;1103、外下衬板;1104、内下衬板;1105、内护板;1106、上空心环柱;1107、下空心环柱;120、测温组件;1201、底座;1202、红外热电堆;1203、组件侧壁;1204、连接件。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20,内火盖20设置于内混气腔706的上方,包括两个连接的空心环柱和红外燃烧板40,其中下空心环柱1107的直径小于上空心环柱1106,使得内火盖20可嵌入安装于内混气腔706中,以保证其稳定性。
红外燃烧板40设置于上空心环柱1106内,且设置在上空心环柱1106和下空心环柱1107过渡连接之处。
进一步的,空心环柱的底面还设有具有若干孔的紊流板1101以分割燃气,使得燃气在红外燃烧板40处均匀分布。同时,紊流板1101还可避免由于燃气回流使得燃气在炉头70内燃烧。
更进一步的,紊流板1101与空心环柱一体成型,从而将空心环柱的外环壁、内环壁联系为一个整体,进一步保证了内火盖20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2-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内火盖20的燃烧器,包括:
炉头70,限定出内混气腔706和外混气腔705,外混气腔705位于内混气腔706的外侧;
内火盖20,位于内混气腔706的上方,内火盖20的空心环柱通过紊流板1101与内混气腔706连通,内混气腔706中的燃气在内火盖20处燃烧对厨具进行加热;
外火盖10,位于外混气腔705的上方,外混气腔705中的燃气在外火盖10处燃烧对厨具进行加热。
燃烧器还包括引射器80,引射器80能够将燃气和一次空气引射混合后传递至混气腔处。具体的,本发明中引射器80包括第一引射器81和第二引射器82,其中,第一引射器81与内混气腔706连通,用于向内混气腔706中提供燃气,第二引射器82外混气腔705连通,用于向外混气腔705中提供燃气。
除引射器80将燃气与一次空气混合外,为保证内火盖20处燃气的充分燃烧,还需要对内火盖20处的燃气进行空气补给,即二次空气。本发明的燃烧器设置有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以向内火盖20处进行空气补给,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设置于内混气腔706和外混气腔705之间,相应的,炉头70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进气口708以连通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与外界。
优选的,第二进气口708沿外火盖10的周向均匀分布,以保证内火盖20处的燃气均匀燃烧,进而保证锅底受热均匀。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保证锅底受热均匀,内火盖20与外火盖10的位置相对固定,向其提供燃气的内混气腔706和外混气腔705的位置也就相对固定,此时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的二次空气流量受限。
为保证内火盖20处的空气补给,本发明还设置有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向内火盖20方向延伸,相应的,内火盖20空心环柱的外环部设置于内混气腔706上,内侧设置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端部,即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与内火盖20的空心环柱连接。
优选的,为保证二次空气流动的流畅性,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设置于内混气腔706内,且其进气端设置在炉头70底部区域的内混气腔706壁上,出气端与内火盖20的下空心环柱1107连接。
外界空气从炉头70底部进入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而后沿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到达内火盖20处,对内火盖20处的燃气进行空气补给,保证其充分燃烧,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未设置转角,二次空气的流速不会损失,从而可以保证内火盖20处的二次空气补给。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与内火盖20,外火盖10同轴设置,此时经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二次空气从内火盖20中心向外扩散,经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的空气从内火盖20的外边缘向内扩散,从而保证内火盖20处的燃气均匀燃烧,进而保证锅底受热均匀。
本发明中燃烧器为大气和红外结合的燃烧器,具体的,本发明中外火盖10为大气式火盖30,内火盖20包括红外燃烧板40,这样燃烧器能够兼具大气燃烧器和红外燃烧器的优点,热负荷大,热效率高,并且能够减少废气排放量,提高环保效果。
红外燃烧板40的主要材质包括堇青石陶瓷板、铁铬铝金属缠绕、发泡金属等,红外燃烧板40具有一定的蓄热特性,燃气在红外燃烧板40内燃烧后在红外燃烧板40的上层发出红外线,未燃烧完全的气体会在红外燃烧板40表面继续燃烧,产生小火苗。因此红外燃烧板40的换热形态是以红外辐射为主,烟气对流辐射为辅。
相应的,本发明中燃烧器还包括高透板50,高透板50盖设于红外燃烧板40的上方,红外燃烧板40产生的热量穿过高透板50对锅底辐射换热,在此过程中高透板50能够避免溢锅产生的汤汁、杂质等流至红外燃烧板40上,造成红外燃烧板40堵塞。这样能够保证红外燃烧板40的稳定燃烧。
可选地,高透板50为高红外透过率材料。例如,透过率在60%以上的微晶玻璃、微晶陶瓷或者微晶陶瓷复合材料等。进一步的,高透板50为耐高温材料。
本发明中高透板50在高度方向上与红外燃烧板40之间有第一间距,与外火盖10间存在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形成了排烟间隙501,红外燃烧板40燃烧产生的烟气可以流出燃烧器,减少红外燃烧板40的燃烧阻力。排烟间隙501排出的高温烟气还能够向上流动至锅底处,继续与锅底对流换热,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
排烟间隙501一侧与外界连通,另一侧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出气端和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的出气端连通,随着烟气从排烟间隙501处流出,外界空气经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和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流至内火盖20处,对其进行空气补给。
本发明中的内混气腔706优选为变截面结构,其侧壁包括第一环壁701和下侧壁7010,其中下侧壁7010的下端与引射器80连接,上端经分隔部704过渡至第一环壁701,分隔部704用于遮挡第一环壁701和外混气腔705的侧壁间的间隙。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分隔部704突出于第一环壁701,紊流板1101在高度方向上分隔部704有一间距地部分重叠设置,因此内混气腔706中的燃气在接触紊流板1101前,在分隔部704的阻挡下会流速变慢,从而保证燃气在红外燃烧板40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保证热效率。
分隔部704上方的第一环壁701与外混气腔705间的间隙即为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因此本发明将内混气腔706设置为变截面结构,既可以保证内混气腔706中的燃气流量,也可保证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中的二次空气流量,燃气与二次空气在内火盖20处混合,从而可以保证内火盖20处的燃烧效率。
本发明中内火盖20的空心环柱包括外下衬板1103和内下衬板1104,外下衬板1103即为空心环柱的外侧壁,内下衬板1104即为空心环柱的内侧壁。
红外燃烧板40为环形结构,其外环部通过外下衬板1103设置于内混气腔706的第一环壁701,内侧通过内下衬板1104设置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端部。
具体的,本发明中外下衬板1103和内下衬板1104的截面均为阶梯型;
其中,外下衬板1103阶梯的下部与第一环壁701的内侧贴合,阶梯的上部与红外燃烧板40的外周壁贴合,以限制红外燃烧板40沿其径向向外的位移;
内下衬板1104阶梯的下部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外侧贴合,阶梯的上部与红外燃烧板40的内周壁贴合,以限制红外燃烧板40沿其径向向内的位移。
红外燃烧板40设置于内下衬板1104、外下衬板1103阶梯的台阶上。
进一步的,为减少红外燃烧板40对下衬板的热传导,红外燃烧板40与外下衬板1103和/或内下衬板1104之间还可设置有垫圈(图中未示出),垫圈材质可为金属片或非金属不可燃材质。
考虑到在燃烧器的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红外燃烧板40除可能沿其径向位移外,颠簸、震动等因素还可能导致红外燃烧板40产生竖直方向的位移,因此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内火盖20还包括上护板1102,上护板1102设置于红外燃烧板40的外部,且与外下衬板1103为过盈配合,通过二者间的作用力对上护板1102进行限位,此时上护板1102限制红外燃烧板40竖直方向的位移。
上护板1102可设置于外下衬板1103与红外燃烧板40之间,也可设置于外下衬板1103外侧。为便于上护板1102的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将上护板1102优选设置于外下衬板1103外侧。
具体的,上护板1102的截面为倒L型,其上端面与红外燃烧板40的上表面贴合设置,以限制其竖直方向的位移,其侧壁与外下衬板1103阶梯上部的外周壁贴合设置,实现过盈配合。
或者,内火盖20还包括内护板1105,内护板1105设置于红外燃烧板40的内部,并与内下衬板1104过盈配合,通过二者间的作用力对内护板1105进行限位,此时内护板1105可限制红外燃烧板40竖直方向的位移。
内护板1105可设置于内下衬板1104与红外燃烧板40之间,也可设置于内下衬板1104外侧。为便于内护板1105的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将内护板1105优选设置于内下衬板1104外侧。
具体的,内护板1105的截面为倒L型,其上端面与红外燃烧板40的上表面贴合设置,以限制红外燃烧板40竖直方向的位移,其侧壁与内下衬板1104的外周壁贴合设置,实现过盈配合。
当然,同时设置上护板1102、内护板1105可将红外燃烧板40更加稳定的设置于内混气腔706的第一环壁701、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端部。
图4中箭头为二次空气流向,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通过上护板1102、外下衬板1103、内下衬板1104和内护板1105将红外燃烧板40固定于内混气腔706的第一环壁701及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端部上,使得外界空气可经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从红外燃烧板40的中心区域向外扩散,同时,经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的空气从红外燃烧板40的外侧向内扩散,保证红外燃烧板40处空气补给的同时还可保证其燃烧的均匀性,避免锅底受热不均匀。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燃烧器为实现防干烧功能常设置有测温探头,但凸起的测温探头易受到磕碰损坏,且发生溢锅后也易受到污染,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测温组件120以检测锅底温度,实现防干烧功能,且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120穿过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以测量锅底温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防护可避免测温组件120受到磕碰。
测温组件120通过接收锅底反馈的红外线的形式判断锅底温度,具体的,测温组件120包括底座1201和红外热电堆1202。其中,底座1201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1204悬挂于炉头70底部的内混气腔706壁上,红外热电堆1202设置于底座1201上。
优选的,底座1201与高透板50、红外燃烧板40平行设置,连接件1204与内混气腔706一体成型,其另一端与底座1201可通过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
红外热电堆1202用于接收锅底反馈的红外线并判断锅底温度,因此,本实施例中底座1201及红外热电堆1202无需紧贴锅底,底座1201优选设置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外部,用户在安装和维修测温组件120时操作空间较大,有利于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此时锅底反馈的红外线经环形红外燃烧板40的中空区域、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被红外热电堆1202接收。
连接件1204优选对称设置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进气端两侧,使得底座1201可稳定的悬挂于炉头70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锅底被加热后,其散出的红外线穿过高透板50后被红外热电堆1202接收并判断温度,但由于高透板50与红外热电堆1202间的距离较长,为避免其余部件散出的红外线被红外热电堆1202接收导致红外热电堆1202产生误判,本实施例中在红外热电堆1202外侧还设置有组件侧壁1203,以屏蔽其余部件的红外线,组件侧壁1203自底座1201延伸至高透板50的下表面,以将红外热电堆1202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从而保证仅锅底散出的红外线可被红外热电堆1202接收。
进一步的,考虑到燃烧器工作时组件侧壁1203所处的环境温度较高,为避免组件侧壁1203本身的红外线被红外热电堆1202接收,本实施例中组件侧壁1203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之间设有间隙,通过流经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二次空气对组件侧壁1203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其产生的红外线对红外热电堆1202的测量结果造成干扰。
在保证可包裹住红外热电堆1202的前提下,组件侧壁1203的截面可设置为任一形状,例如圆形、方形等。
本实施例中由于通过内下衬板1104限制红外燃烧板40径向的位移,通过内护板1105限制红外燃烧板40竖直方向的位移,因此组件侧壁1203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间的最小间隙需大于内护板1105侧壁与内下衬板1104阶梯上部的厚度和,以保证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内二次空气的正常流动。
优选的,组件侧壁1203围成的感温通道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同轴设置,以保证组件侧壁1203的散热均匀。
进一步优选的,组件侧壁1203延伸至高透板50的中心区域,以收集锅底中心的红外线。
本实施例既可通过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对测温组件120进行防护,避免其受到磕碰,同时由于测温组件120还被高透板50遮盖,也可避免溢锅时测温组件120受到污染,且通过组件侧壁1203的屏蔽作用还可保证红外热电堆1202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现有技术中燃烧器的点火针100可设置于外火盖10的外侧或设置于内火盖20处。点火针100设置于内火盖20处时,具体设置于外混气腔705和内混气腔706之间,并通过传火通道102引燃外火盖10,此时内火盖20的面积受限,锅底受热的均匀性一般。点火针100设置于外火盖10的外侧时,发生溢锅时点火针100易受污染。
因此,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在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内设置有点火针100,点火针100的放电尖端1002靠近内火盖20。由于点火针100设置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内,此时红外燃烧板40可向外扩展,其外径理论上可小于或等于外火盖10的内径,当红外燃烧板40的外周壁与外火盖10的内周壁贴合设置时,可最大限度的保证锅底受热的均匀性。考虑到红外燃烧板40热胀冷缩的属性,红外燃烧板40外周壁与外火盖10的内周壁间隙设置时,可最大限度的保证锅底受热的均匀性。或者,红外燃烧板40仍需通过外下衬板1103限制其径向的位移时,外下衬板1103也需与外火盖10的内周壁间隙设置。
点火针100设置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内时,相应的,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底座1001,点火针100通过固定底座1001设置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内,其放电尖端1002自环形红外燃烧板40的中空区域延伸至红外燃烧板40上方。
高透板50相应设置于放电尖端1002的上方,且其外径大于或等于红外燃烧板40的外径,以避免红外燃烧板40受到溢锅等因素的影响。
燃烧器工作过程中,点火针100将红外燃烧板40处的燃气点燃,被点燃的燃气经设置于外火盖10上的传火通道102引燃外火盖10。
本实施例中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进气端设置于炉头70底部的内混气腔706壁上,出气端与红外燃烧板40的中空区域连接,二次空气经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红外燃烧板40的中空区域流动至红外燃烧板40上方,对红外燃烧板40进行空气补给。
随着红外燃烧板40外径的增加,锅底受热的均匀性也随之增加,但由于外混气腔705、内混气腔706间间隙的减小,第二二次空气通道709的面积相应缩小,此时红外燃烧板40的空气补给主要由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提供。
若需进一步增加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二次空气流量以保证红外燃烧板40处的空气补给,可直接增加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直径,但随着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面积的增加,红外燃烧板40的面积随之减小,因此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小锅底受热的均匀性。
或者,还可在炉头70底部设置鼓风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增加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内的空气流量来保证红外燃烧板40处的空气补给,且无需减小红外燃烧板40的面积,锅底受热的均匀性也得以保证。
本实施例中红外燃烧板40为环形结构,且外环部设置于内混气腔706的侧壁上,内侧设置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端部。
为限制红外燃烧板40沿其径向的位移,内火盖20的空心环柱还包括内下衬板1104,红外燃烧板40通过内下衬板1104设置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端部。
具体的,内下衬板1104的截面为阶梯型,阶梯的上部与红外燃烧板40的内周壁贴合,以限制其径向的位移,阶梯的下部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外侧贴合。
为限制红外燃烧板40由于震动等因素引发的竖直方向的位移,本实施例中内火盖20还包括设置于红外燃烧板40内部的内护板1105,内护板1105的截面为倒L型,其侧壁与内下衬板1104阶梯上部的外周壁贴合设置,并与其过盈配合,通过二者间的作用力对内护板1105进行限位,其上端面与红外燃烧板40的上表面贴合设置,以限制其竖直方向的位移。
此时点火针100的主体1003与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侧壁间的最小间隙需大于或等于内下衬板1104阶梯上部与内护板1105侧壁的厚度和,以保证放电尖端1002可顺利延伸至内火盖20的上方。
进一步的,为保证顺利点火,放电尖端1002需越过内护板1105上端面延伸至红外燃烧板40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6-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燃烧器,燃烧器包括内火盖20和设置在内火盖20外周的环形外火盖10,所述内火盖20和外火盖10均安装在燃烧器的炉头70上。
如图16所示,所述炉头70限定出内混气腔706和外混气腔705,外混气腔705位于内混气腔706的外侧,所述内火盖20位于内混气腔706的上方,所述外火盖10位于外混气腔705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炉头70的一端与火盖连接,另一端与引射器80相连,引射器80将燃气传递至炉头70中的内混气腔706和外混气腔705中,再由炉头70向火盖提供燃气,经过燃烧器的点火结构将燃气引燃,进而使火焰遍布整个内火盖20和外火盖1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经引射器80进入炉头70内的燃气具体为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燃气经引射器80进入炉头70的内混气腔706和外混气腔705中,在引射器80、内混气腔706和外混气腔705中,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
现有的燃烧器中多数为大气式燃烧器,大气式燃烧器包括多个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内火盖20和外火盖10,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大气与红外相结合的一种燃烧器,即内火盖20设置为红外燃烧板40,在红外燃烧板40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外火盖10,由于使用了红外燃烧板40,使经过内火盖20的燃气不会像大气燃烧器那样向四周扩散,而是聚集在燃烧板附近,由于传火通道102靠近内火盖20的一端与内火盖20之间的距离较远,需要传火通道102处的燃气达到一定浓度时,内火盖20才能将传火通道102处的燃气点燃,或者,需要内火盖20处的燃气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被传火通道102处的火焰点燃,传火效率低。
本实施例中,燃烧器为大气和红外结合的燃烧器,这种燃烧器可以兼具大气燃烧器和红外燃烧器的优点,热负荷大,热效率高,并且能够减少废气排放量,有利于环保。
优选的,在红外燃烧板40上方设置一个高透板50,红外燃烧板40产生的热量穿过高透板50达到锅体,对锅底进行加热,由于红外燃烧板40为多孔结构的材质,高透板50的存在能够避免溢锅产生的汤汁、残渣等流到红外燃烧板40上,造成红外燃烧板40堵塞,一方面能够保证红外燃烧板40稳定燃烧,另一方面便于用户清洁。
如图6至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内火盖20,和设置在内火盖20外周的环形外火盖10,外火盖10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传火通道102,传火通道102的一端与内火盖20对应,另一端贯穿外火盖10、与外火盖10的外周对应,外火盖10内部设置有沿外火盖10周向延伸的环腔104。
具体的,传火通道102靠近内火盖20的一端设置有点火针100,点火针100的工作端对应着传火通道102的通孔,燃烧器工作时,引射器80向炉头70输送燃气,再由炉头70通过内混气腔706和外混气腔705传递至内火盖20和外火盖10,点火针100释放电火花将传火通道102靠近内火盖20一端的燃气点燃,再通过传火通道102将火焰传递至内火盖20和外火盖10上,使火焰遍布内火盖20上和外火盖10的外周。
具体的,传火通道102可以将内火盖20和外火盖10同时引燃,也可以只引燃其中的内火盖20,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根据自己实际的需求来调节火焰的大小。
具体的,当燃烧器以小火状态工作时,引射器80向炉头70传递燃气,燃气仅通过内混气腔706,一部分向内火盖20提供燃气,另一部分向传火通道102提供燃气,点火针100释放电火花,将传火通道102内的燃气引燃,再通过传火通道102向内火盖20传递火焰,点燃内火盖20;当燃烧器以大火状态工作时,引射器80向炉头70传递燃气,燃气通过内混气腔706、外混气腔705,内混气腔706中的燃气一部分向内火盖20提供燃气,另一部分向传火通道102提供燃气,外混气腔705向外火盖10提供燃气,点火针100释放电火花,将传火通道102内的燃气引燃,再通过传火通道102一端向内火盖20传递火焰,点燃内火盖20,另一端向外火盖10传递火焰,点燃外火盖10。
具体的,传火通道102设置一定的倾斜角度,沿自外火盖10向外火盖10轴线的方向,向上倾斜延伸,保证传火通道102靠近内火盖20一端的通孔的高度至少要高于内火盖20顶端,使传火通道102传出的火焰能覆盖在内火盖20的顶部,进一步提高点火效率。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外火盖10的高度高于内火盖20的高度,并且外火盖10的顶部设置有沿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的圆台面,传火通道102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一端自圆台面向内火盖20突出延伸,使传火通道102整体均高于内火盖20顶端,便于提高点火效率。
如图11所示,在传火通道102内部设置有传火孔1021,传火孔1021与外火盖10的环腔104相通,用于将燃气传递到传火通道102内,除此之外,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传火孔1021进入传火通道102,一方面可以使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更加均匀、充分,有利于提高点火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降低传火通道102内燃气流通的速度,避免将火焰吹灭。
具体的,传火孔1021沿外火盖10径向延伸的方向间隔排列多个;并且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传火孔1021,自下而上向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远离外火盖10轴线的传火孔1021,自下而上向远离外火盖10轴线的方向倾斜延伸;处在传火通道102中部的传火孔1021沿外火盖10轴向竖直延伸。
具体的,传火通道102两端的延伸方向向两端倾斜,便于使燃气在进入传火通道102时向两端传递,使其向两端传递的距离延长,进一步提高传火效率。
如图8所示,燃烧器还包括沿外火盖10外周间隔排列的多个外火孔103,与环腔104相通,本实施例中,外火孔103包括沿外火盖10的轴向间隔排列的至少两周,优选的,相邻两周外火孔103在外火盖10的周向上交错排列。
具体的,外火孔103设置有沿周向交错排列的两周,靠近外火盖10顶端的外火孔103,沿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方向,自上而下倾斜延伸;远离外火盖10顶端的外火孔103,靠近外火盖10外周的部分为沿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方向,自下而上倾斜延伸的腔体,远离外火盖10外周的部分为自腔体靠近外火盖10轴线一端的底部,沿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方向,自上而下倾斜延伸的通孔。
具体的,靠近外火盖10顶端的外火孔103倾斜设置,使外火孔103两端产生高度差,外火孔103靠近外火盖10轴线一端的高度小于外火孔103远离外火盖10轴线一端的高度,使外混气腔705中的燃气更便于充满外火孔103,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满足用户需求。
具体的,靠近外火盖10顶端的外火孔103可直接将火焰向上传递,另一排外火孔103的火焰为了防止两排火焰重叠,在火焰喷出时需要给火焰一个向下的趋势来使火焰沿水平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后再向上传递,使两排火焰分隔开。
如图12所示,燃烧器还包括热电偶90,热电偶90位于外火盖10的外侧,还包括稳火孔1031设置在传火通道102远离内火盖20一端侧部的外火盖10的外周壁上,包括沿外火盖10周向排列的多个,至少部分稳火孔1031延伸至外火孔103下方,热电偶90设置在与稳火孔1031相对应的位置。
具体的,热电偶90用于实现熄火保护,现有技术中热电偶90一般安装在内火盖20的出火孔位置,当溢锅产生时,如果溢液过大,因为外火盖10直径大,首先是内火盖20火焰熄灭,热电偶90无火焰灼烧后将电磁阀关闭。如果将内火盖20完全保护起来,则溢锅过大时,内火盖20稳定燃烧,但外火盖10此时有可能会被浇灭,此时外火盖10与内火盖20的外火孔103如果也被堵住,则电磁阀不关闭,内火盖20稳定燃烧,但外火盖10漏气且无法被点燃。因此,将热电偶90设置在外火盖10的外侧,当外火盖10被浇灭时,热电偶90对应的火焰也被浇灭,进而将电磁阀关闭,避免燃烧器漏气。
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会有在使用小火的过程中,只有内火盖20燃烧,外火盖10不燃烧的情况,这时设置在外火盖10外侧的热电偶90不会被外火盖10的火焰灼烧,会导致电磁阀误关,这时设置一个稳火孔1031,与热电偶90相对应,稳火孔1031与环腔104相通,在内火盖20燃烧时,火焰也会传递到稳火孔1031,进而稳火孔1031向热电偶90喷射火焰灼烧热电偶90,以实现在外火盖10不燃烧的情况下,热电偶90仍然可以被稳火孔1031灼烧,达到避免误关电磁阀的作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传火通道102沿外火盖10向外火盖10轴线的方向,自下而上倾斜延伸,一方面,传火通道102远离外火盖10轴线一端向下方传递火焰,稳火孔1031设置在传火通道102的下方,便于将稳火孔1031喷出的燃气点燃,另一方面,传火通道102靠近外火盖10轴线一端向上方传递火焰,进一步提高了对内火盖20的点火效率。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火通道102靠近内火盖20的一端设置有点火槽101,点火槽101为U型、自传火通道102的内壁向外壁延伸,点火槽101的槽口朝向内火盖20,点火槽101的槽底上设置有与外火盖10内部连通的点火槽孔1011。
具体的,上述点火槽101较宽,可以增加点火槽101内气流量,提高点火以及向内火盖20传递火焰的成功率。
具体的,外火盖10的外壁与内壁之间构成U型腔体,为环腔104,点火槽101自传火通道102的内壁沿外火盖10的周向,向传火通道102的两侧延伸,点火槽孔1011自点火槽101的槽底沿径向向远离外火盖10的轴线方向延伸、与外火盖10的环腔104连通。
具体的,点火针100可为一个或两个,点火针100为一个时,设置在传火通道102的一侧,其工作端与点火槽101的远离传火通道102的内壁一端对应;点火针100为两个时,分别设置在传火通道102的左右两侧,两点火针100的工作端分别与传火通道102上的两点火槽101远离传火通道102的内壁一端相对应。
具体的,还包括点火孔1032,设置在外火盖10的内周、传火通道102靠近点火针100的一侧,与外火盖10内部连通;点火孔1032设置在点火针100的工作端下方,沿靠近内火盖20的方向向上倾斜。
具体的,点火孔1032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点火孔1032朝向点火针100的工作端,点火针100工作端的电火花延伸方向不稳定,多方位的向点火针100工作端传送气流可以提高点火成功率。
具体的,点火槽101沿靠近外火盖10的轴线的方向向上倾斜延伸,点火槽101的槽口高于内火盖20的顶端,或与内火盖20的顶端平齐。
具体的,槽口高于内火盖20设置可以使火焰传递至内火盖20的上方,进而点燃内火盖20,避免槽口的火焰对应内火盖20的外壁灼烧,从而导致点火效率不高的问题。
具体的,点火槽101上方的传火通道102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一端与外火盖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点火槽101下方的传火通道102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一端与外火盖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传火通道102上长下短,一方面可以防止从点火槽101喷出的火焰在还未到达内火盖20位置时向上扩散,导致传火效率降低甚至点火失败的情况发生,延长传火通道102的上端可以是火焰更聚集的传递至内火盖20;另一方面传火通道102的下端短一些可以避免与内火盖20外周的接触。
具体的,外火盖10顶部设置有沿靠近轴线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的圆台面,传火通道102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一端自圆台面向内火盖20突出延伸;
优选的,传火通道102靠近外火盖10轴线的一端,左右两侧沿外火盖10的径向延伸,顶部沿自下而上的延伸方向宽度逐渐减小,底部设置为沿外火盖10的径向延伸的平面。
具体的,点火槽101的槽底为弧形,与外火盖10内壁的延伸方向相同,点火槽孔1011的方向对应着外火盖10的轴线,使整个点火槽101形成一个槽底宽,槽口窄的形状,可以使传火通道102在向内火盖20传递火焰时,使火焰更加集中的传递到内火盖20的位置,进而提高内火盖20点火的成功率。
如图13、1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内混气腔706为内火盖20提供燃气,外混气腔705为外火盖10提供燃气,内混气腔706与外混气腔705互不相通,由于传火通道102设置在外火盖10内部的环腔104,外火盖10与外混气腔705相通,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外火盖10并不是需要一直工作,若传火通道102通过外火盖10来提供燃气,则在外火盖10不燃烧的时候,传火通道102不会流入燃气,进而稳火孔1031没有火焰,不能对热电偶90进行灼烧,最终会导致电磁阀误关的情况发生,这时需要设置一种通道,将内混气腔706的燃气引入传火通道102,使燃烧器在工作时,稳火孔1031一直有火焰喷出来灼烧热电偶90。
如图14所示,还包括燃气通道,用于连通内混气腔706和外火盖10上的传火通道102,所述燃气通道的口径,沿靠近传火通道102的方向逐级缩小。
具体的,由于燃气进入传火通道102所走的路程要大于燃气到达内火盖20处的路程,相应的在燃气到达传火通道102的时间也相应较长,导致点火针100点燃传火通道102的时间较慢,影响了点火效率,本实施例中燃气通道的口径,沿靠近传火通道102的方向逐级缩小,能够使在相同进气量的情况下,提高气流进入传火通道102时的流速,进而使传火通道102在被引燃时火焰可以向内火盖20方向传递的更远,消耗的时间也更少,进而提高内火盖20的点火效率。
具体的,燃气通道还包括第一燃气通道7071和第二燃气通道7072,第一燃气通道7071沿炉头70的径向向远离炉头70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端与内混气腔706相通;第二燃气通道7072自第一燃气通道7071的第二端竖直向上延伸、与传火通道102连通;第一燃气通道7071的口径大于第二燃气通道7072的口径。
具体的,第二燃气通道7072靠近炉头70轴线一侧的内壁和与其相对一侧的内壁,与外混气腔705的内壁共面、并独立于外混气腔705设置,避免内混气腔706传递过来的燃气流进外混气腔705,导致在不需要外火盖10工作时,燃气泄漏引燃外火盖10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第二燃气通道7072靠近传火通道102的一端设置有收缩段7073,收缩段7073的口径小于第二燃气通道7072远离传火通道102一端的口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收缩段7073靠近炉头70轴线的第一内壁与收缩段7073下方的第二燃气通道7072的内壁共面;远离炉头70轴线的第二内壁、及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的两内壁相对于收缩段7073下方的第二燃气通道7072的内壁向收缩段7073内部收缩;第二内壁向收缩段7073内部收缩的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的两内壁向收缩段7073内部收缩的幅度。
具体的,第二燃气通道7072的第一内壁与外混气腔705的内壁共面,第二燃气通道7072的第二内壁与外混气腔705的外壁共面,外火盖10与外混气腔705相互扣合抵接,为了使外火盖10的外周与外混气腔705的外壁平齐,需要将外混气腔705的外壁向内部收缩,使外火盖10平齐的抵接在外混气腔705的外壁上,此时若第二燃气通道7072的第二内壁不向内收缩,则会导致外混气腔705的外壁过薄,强度减小,因此,第二内壁向内收缩一方面可以保证外混气腔705的外壁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收缩段7073燃气流通的面积,使燃气的流速增大。
具体的,第一燃气通道7071第一端的底壁、以及第一燃气通道7071延伸方向上的左右侧壁与内混气腔70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面,使燃气更顺滑的进到第一燃气通道7071,在燃气进入第一燃气通道7071时,第一燃气通道7071的第一段口径逐渐缩小,燃气的流通面积相应的减小,在燃气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燃气的流速将会提高,第一燃气通道7071将燃气的流速进行第一次提高。
具体的,第二燃气通道7072口径小于第一燃气通道7071,燃气在第一燃气通道7071进到第二燃气通道7072时,流通面积减小,这时会对燃气流速进行第二次提高。
如图14所示,还包括进气腔1022,设置在传火通道102靠近燃气通道的一侧,沿炉头70的轴向延伸,进气腔1022沿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燃气通道7072收缩段7073的口径。
具体的,在传火通道102的底部设置了多个传火孔1021与稳火孔1031,所述传火孔1021和稳火孔1031均要与燃气通道相同,燃气通道的口径在经过了多次收缩后,所剩面积不足以向多个稳火孔1031和传火孔1021提供燃气,此时需要设置一个进气腔1022,与燃气通道将连通,并将多个传火孔1021与稳火孔1031设置在此空间内。
除此之外,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流经收缩段7073进入横截面积较大的进气腔1022,混合气流会向两旁扩散,有利于空气与燃气进一步混合,进而能够提高点火效率,有利于传火通道102处燃气的点燃。
具体的,进气腔1022靠近炉头70轴线的第三内壁和远离炉头70轴线的第四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收缩段7073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之间的进气腔1022的两内壁与收缩段7073的内壁共面。
具体的,由于燃气自燃气通道向进气腔1022的流通面积增大,燃气的流速会相应的变小,为了降低燃气流速减小的幅度,在满足可以容纳多个稳火孔1031和传火孔1021的使用空间下,进气腔1022与燃气通道收缩段7073的口径差越小,对燃气流速的影响就越小。
具体的,由于传火通道102沿外火盖10径向延伸设置,在沿外火盖10径向延伸方向的传火孔1021数量会大于沿外火盖10轴向延伸方向的传火孔1021数量,相应的,进气腔1022中沿外火盖10径向延伸方向的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之间的距离要大于收缩段7073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外火盖10与炉头70拼接时,传火通道102底部抵接在第二燃气通道7072边沿,防止内混气腔706的燃气向外火盖10泄漏,导致在只需要内火盖20工作时,误引燃外火盖10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第一燃气通道7071的开口正对着第一引射器81的方向,使燃气经过内混气腔706的第一侧壁7064,更顺滑的进入到第一燃气通道7071,进而向传火通道102输送燃气。
如图15、16所示,本实施例中,限定出内混气腔706和外混气腔705,外混气腔705的上方设有外火盖10,外火盖10上设置有沿径向贯穿外火盖10的传火通道102,传火通道102通过炉头70上的燃气通道与内混气腔706连通;第一引射器81,设置在炉头70底部,沿炉头70的径向延伸;第一引射器81和燃气通道分别设置在炉头70相对的两侧,燃气通道位于第一引射器81的上方;内混气腔706的底壁自第一引射器81向燃气通道延伸,用于将燃气自第一引射器81引导至燃气通道。
如图16所示,内混气腔706的底部设置有自第一引射器81向燃气通道延伸的导流壁,导流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流壁7061、第二导流壁7062和第三导流壁7063,其中,第一导流壁7061为沿第一引射器81向靠近内混气腔706轴线的方向自第一引射器81的底部水平延伸的直壁;第二导流壁7062为沿第一引射器81向靠近内混气腔706轴线的方向自第一导流壁7061远离第一引射器81的一端向上倾斜延伸的直壁;第三导流壁7063为沿第一引射器81向靠近内混气腔706轴线的方向,向上倾斜延伸的曲面。
具体的,内混气腔706的周壁沿炉头70的轴向延伸,相对于第一引射器81向燃气通道的延伸方向左右对称,内混气腔706包括有第一侧壁7064,为自第一引射器81的左右两侧沿靠近燃气通道的方向延伸,两第一侧壁7064沿靠近燃气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互远离的直壁;第二侧壁7065,设置为绕炉头70的轴线延伸的圆弧面,连接在两第一侧壁7064靠近燃气通道的一端;燃气通道连接在第二侧壁7065远离第一引射器81的一侧。
具体的,第一侧壁7064、第二侧壁7065依次与第一导流壁7061、第二导流壁7062和第三导流壁7063连接围合出内混气腔706的混气部。
如图13所示,燃气通道设置在第一引射器81上方,燃气通道包括第一燃气通道7071和第二燃气通道7072,第一燃气通道7071,沿炉头70的径向向远离炉头70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端与内混气腔706相通;第二燃气通道7072,自第一燃气通道7071的第二端竖直向上延伸、与传火通道102连通。
具体的,第一燃气通道7071靠近内混气腔706的一端与第一引射器81靠近内混气腔706一端相对应设置,导流壁整体呈斜面设置,使自第一引射器81喷出的燃气更顺滑的过渡到燃气通道处,提高了燃气通道的进气效率,另一方面,相较于四面垂直设置的内混气腔706,需要通过将燃气填满整个内混气腔706,才可将燃气传递至燃气通道,导流壁的设置可以减小内混气腔706的体积,减少燃气的浪费。
具体的,燃气通道连接在内混气腔706的周壁顶部,燃气通道与内混气腔706连通位置的顶部内壁与内混气腔706顶壁内侧平齐;燃气通道与内混气腔706连通位置的底部内壁与内混气腔706靠近燃气通道一侧的内壁平滑过渡;燃气通道靠近内混气腔706的一端的左右两侧的内壁与内混气腔706的第二侧壁7065内侧之间过渡连接。
具体的,第一燃气通道707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引射器81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引射器81中喷出的燃气沿内混气腔706的底壁向第一燃气通道7071内流动,能够使燃气更快速的到达传火通道102内,进而使传火通道102内的燃气被更快的引燃,提高传火通道102对内火盖20的点火效率。
具体的,内混气腔706与燃气通道连接处,沿自内混气腔706向燃气通道的方向为一个口径逐渐减小的喇叭口形状,有利于燃气更顺滑的过度至燃气通道,减小能量的消耗,使燃气在进入传火通道102时的流速增大,更易于将火焰传递至内火盖20,提高点火效率。
如图17所示,炉头70顶部同轴设置有自内混气腔706的顶壁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壁701,第一环壁701的外周依次间隔套设有第二环壁702和第三环壁703,第一环壁701围合出内混气腔706的顶部,用于安装内火盖20;第二环壁702和第三环壁703围合出外混气腔705的顶部,用于安装环形的外火盖10,外混气腔705沿第二环壁702和第三环壁703围合出的顶部向下延伸。
具体的,内混气腔706的顶壁沿炉头70的径向水平延伸,内混气腔706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一环壁701内部的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与第一环壁701同轴设置,圆形通孔的口径小于第一环壁701的口径,这样设置,一方面对自内混气腔706输送至内火盖20处的燃气起到一个节流的作用,对向上输送的燃气产生阻碍,使燃气向两边扩散,可以让更多的燃气向燃气通道内部流动,提高了燃气通道的进气效率,进一步提高了点火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在燃气进入第一环壁701后有一个向外扩散的趋势,使燃气和空气进一步的进行一个混合后再传递至内火盖20处,有利于提高内火盖20的燃烧效果。
具体的,燃烧器还包括引射器,引射器能够将燃气传递至混气腔处,引射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引射器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引射器包括第一引射器81和第二引射器82,第一引射器81与内混气腔706连通,用于为内混气腔706提供燃气,进而向内火盖20提供燃气;第二引射器82与外混气腔705相连通,用于为外混气腔705提供燃气,进而向外火盖10提供燃气。
优选的,引射器沿靠近内混气腔706轴线的方向,口径先逐渐减小再增大。
如图15所示,引射器包括沿靠近内混气腔706轴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引射段801、第二引射段802和第三引射段803,第一引射段801的侧壁,沿靠近内混气腔706轴线的方向,设置为弧面,口径逐渐减小;第二引射段802的侧壁沿水平方向向内混气腔706延伸,口径不变;第三引射段803,沿靠近内混气腔706轴线的方向,设置为直面,口径逐渐增大,第一引射段801的最大口径大于第三引射段803的最大口径。
具体的,引射器内的燃气在流进内混气腔706之前,要经过先压缩,在释放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射器远离内混气腔706的一端形成负压,该负压将外界空气更多的吸进引射器内,再传递至内混气腔706,有利于燃气和空气更加充分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传火效率。
具体的,第二引射器82与第一引射器81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自第二环壁702沿竖直方向,向靠近第二引射器82的方向延伸,形成外混气腔705的内壁;自第三环壁703沿竖直方向,向靠近第二引射器82的方向延伸,形成外混气腔705的外壁;还包括外混气腔705的底壁,外混气腔705的外壁、内壁和底壁依次连接围合出外混气腔705。
具体的,第一引射器81穿过外混气腔705与内混气腔706连通,外混气腔705的底壁自第二引射器82远离第一引射器81一侧的底部,沿气流流动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延伸,再以水平方向延伸至靠近第一引射器81上方,最后向下延伸至第一引射器81远离第二引射器82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外混气腔705在竖直方向的高度自引射器开始逐渐减小,一方面便于将燃气传递至外火盖10处,另一方面,外混气腔705的体积也会减少,减少燃气的浪费。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内火盖20包括红外燃烧板40和紊流板1101,红外燃烧板40同轴扣合在第一环壁701的顶部,紊流板1101设置在第一环壁701内,沿水平方向延伸,紊流板1101的外周形状与第一环壁701的内周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紊流板1101设置在第一环壁701中部,与内混气腔706的顶壁、红外燃烧板40之间间隔设置。
具体的,红外燃烧板40安装在第一环壁701的顶部,使红外燃烧板40和内混气腔706顶壁上的圆形通孔有一定的距离,在燃气经过所述圆形通孔向上传递时,由于第一环壁701的燃气流通面积大于圆形通孔的燃气流通面积,因此燃气会向两边有一个扩散的趋势,进而利于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具体的,紊流板1101设置在圆形通孔和红外燃烧板40之间,在燃气通过圆形通孔后与紊流板1101接触,紊流板1101上均匀的密布若干小孔,使燃气在流经紊流板1101时被平均分摊,使燃气更均匀的遍布红外燃烧板40,有助于红外燃烧板40的燃烧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也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火盖(20),设置于内混气腔(706)的上方,所述内火盖(20)包括两个连接的空心环柱,下空心环柱(1107)的直径小于上空心环柱(1106),空心环柱的底面设有具有若干孔的紊流板(1101);
一个红外燃烧板(40)设置于所述上空心环柱(110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燃烧板(40)为环形结构,设置在上空心环柱(1106)和下空心环柱(1107)过渡连接之处;
所述紊流板(1101)与所述空心环柱一体成型。
3.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火盖(20),所述内火盖(20)的空心环柱通过所述紊流板(1101)与内混气腔(706)连通;
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向内火盖(20)方向延伸,与所述内火盖(20)的空心环柱连接;
高透板(50),在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红外燃烧板(40)之间有一第一间距地至少盖设于红外燃烧板(40)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设置在内混气腔(706)内;
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进气端设置在炉头(70)底部区域的内混气腔(706)壁上,出气端与所述内火盖(20)的下空心环柱(1107)连接,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与所述内火盖(20)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环柱包括外下衬板(1103)和内下衬板(1104);
所述红外燃烧板(40)的外环部通过所述外下衬板(1103)设置于所述内混气腔(706)上,内侧通过所述内下衬板(1104)设置于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下衬板(1103)和内下衬板(1104)的截面均为阶梯型;
所述外下衬板(1103)阶梯的下部与所述内混气腔(706)侧壁的内侧贴合,阶梯的上部与所述红外燃烧板(40)的外周壁贴合;
所述内下衬板(1104)阶梯的下部与所述第一二次空气通道(110)的外侧贴合,阶梯的上部与所述红外燃烧板(40)的内周壁贴合;
所述红外燃烧板(40)设置于所述内下衬板(1104)、外下衬板(1103)阶梯的台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20)还包括上护板(1102),所述上护板(1102)设置于所述红外燃烧板(40)的外部;
所述上护板(1102)的截面为倒L型,其上端面与所述红外燃烧板(40)的上表面贴合设置,其侧壁与所述外下衬板(1103)阶梯上部的外周壁贴合设置,所述上护板(1102)与所述外下衬板(1103)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20)还包括内护板(1105),所述内护板(1105)设置于所述红外燃烧板(40)的内部;
所述内护板(1105)的截面为倒L型,其上端面与所述红外燃烧板(40)的上表面贴合设置,其侧壁与所述内下衬板(1104)阶梯上部的外周壁贴合设置,所述内护板(1105)与所述内下衬板(1104)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混气腔(706)为变截面结构,其侧壁包括第一环壁(701)和下侧壁(7010),所述下侧壁(7010)的下端与引射器(80)连接,上端经分隔部(704)过渡至所述第一环壁(701),所述分隔部(704)突出于所述第一环壁(701),所述紊流板(1101)在高度方向与分隔部(704)有一间距地部分重叠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环形外火盖(10)设置在内火盖(20)外周,外火盖(10)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传火通道(102),传火通道(102)的一端与内火盖(20)对应,另一端贯穿外火盖(10)、与外火盖(10)的外周对应;
传火通道(102)靠近内火盖(20)的一端设置有点火槽(101),点火槽(101)为U型、自传火通道(102)的内壁向外壁延伸,点火槽(101)的槽口朝向内火盖(20),点火槽(101)的槽底上设置有与外火盖(10)内部连通的点火槽孔(1011)。
CN202311583104.5A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及燃烧器 Pending CN1177393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3104.5A CN117739341A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及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83104.5A CN117739341A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及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9341A true CN117739341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49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83104.5A Pending CN117739341A (zh) 2023-11-24 2023-11-24 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及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934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40137721A (ko) 이중 버너 형태의 가스 버너
KR101231948B1 (ko) 실드 더블 버너
CN104676591A (zh) 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
CN106287708A (zh) 催化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KR100738696B1 (ko) 실드 더블 버너
CN203963931U (zh) 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
CN117739341A (zh) 一种燃烧器的内火盖及燃烧器
JP5164594B2 (ja) 加熱調理器
KR20070053916A (ko) 실드 더블 버너
CN109140444B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JP3996721B2 (ja)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CN220038463U (zh) 燃烧器
CN219995333U (zh) 燃烧器
CN219867880U (zh) 燃烧器
CN117663141A (zh) 一种燃烧器
CN109140447B (zh)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583151U (zh) 一种燃烧器
CN219976427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510943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9656071U (zh) 燃烧器和灶具
KR102649269B1 (ko) 예혼합 연소 방식의 메탈화이버 가스버너를 적용한 온풍 및 탄산가스 공급장치
CN213686809U (zh) 燃烧器小火盖、燃烧器及灶具
CN217274120U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JPH09137922A (ja) 低NOxガス燃焼装置
JP2532388B2 (ja) コン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