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0447B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40447B CN109140447B CN201811186796.9A CN201811186796A CN109140447B CN 109140447 B CN109140447 B CN 109140447B CN 201811186796 A CN201811186796 A CN 201811186796A CN 109140447 B CN109140447 B CN 1091404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fire cover
- air
- burner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1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9 supple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49 liquefied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15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6 temp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23D14/04—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 F23D14/08—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induction type, e.g. Bunsen burner with axial outlets at the burner hea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203/00—Gaseous fuel burners
- F23D2203/10—Flame diffusing means
- F23D2203/106—Assemblies of different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所述火盖组件包括外火盖和内火盖,所述外火盖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火盖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具有外隆起部,所述外隆起部自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形成外燃空间,所述外隆起部开设有外出火孔;所述内火盖设于所述外火盖的内侧,所述内火盖的中部具有内隆起部,所述内隆起部自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形成内燃空间,所述内隆起部设有内出火孔。本发明技术方案降低了火盖组件的高度,有利于降低燃烧器的整体高度,以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燃气灶行业的发展也不断完善,燃气灶产品由于其经济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而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燃气灶通常由供气系统、燃烧系统、控制系统、点火系统以及其他部件组成,其中燃烧系统主要是指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炉头和火盖等部件。对于传统的大气式燃气灶而言,为了保证燃气的充分燃烧,其燃烧器的高度通常较高,进而以保证有足够的二次空气补充。由于燃烧器的整体高度较大,进而导致燃气灶的空间体积较大,进而限制了燃气灶的应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火盖组件,用于燃烧器,旨在降低燃烧器的整体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火盖组件包括:
外火盖,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火盖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具有外隆起部,所述外隆起部自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形成外燃空间,所述外隆起部开设有外出火孔;以及,
内火盖,设于所述外火盖的内侧,所述内火盖的中部具有内隆起部,所述内隆起部自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形成内燃空间,所述内隆起部设有内出火孔。
优选地,在自所述外火盖的外周边缘朝其内周边缘的方向上,所述外隆起部的凸出高度呈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少的方式设置。
优选地,所述外出火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外出火孔沿所述外火盖的径向间隔分布,以使多个所述外出火孔排布在所述外隆起部的不同高度的位置。
优选地,位于同一所述外隆起部的凸出高度上的所述外出火孔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外火盖的周向间隔排布。
优选地,所述内隆起部的凸出高度沿所述内火盖的四周向朝中部逐渐增加。
优选地,所述内出火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内出火孔沿所述内火盖的四周向朝中部方向排布,以使多个所述内出火孔排布在所述内隆起部的不同高度的位置。
优选地,位于同一所述内隆起部的凸出高度上的所述内出火孔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内火盖的周向间隔排布。
优选地,所述内隆起部的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20毫米;和/或,
所述外隆起部的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
优选地,所述内出火孔的孔深值为3毫米至5毫米;和/或,
所述外出火孔的孔深值为3毫米至5毫米。
优选地,所述内火盖和所述外火盖在径向上呈间隔设置,所述火盖组件还包括环设于所述内火盖和所述外火盖之间的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内隆起部还开设有传火孔,所述传火孔临近所述连接板设置,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所述传火孔的位置设有点火针过孔和/或感应针过孔。
优选地,所述内隆起部的根部设有过渡斜面,所述过渡斜面自所述内火盖的顶部向所述连接板方向延伸;
所述传火孔开设于所述过渡斜面上。
优选地,所述过渡斜面沿所述内火盖的周向呈环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传火孔的孔深方向与所述过渡斜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内火盖与所述连接板呈一体设置;和/或,
所述外火盖与所述连接板呈一体设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燃烧器,用于燃气灶,所述燃烧器包括炉头和火盖组件,所述火盖组件包括外火盖和内火盖;
所述外火盖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火盖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具有外隆起部,所述外隆起部自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形成外燃空间,所述外隆起部开设有外出火孔;所述内火盖设于所述外火盖的内侧,所述内火盖的中部具有内隆起部,所述内隆起部自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形成内燃空间,所述内隆起部设有内出火孔;
所述炉头具有相互独立的外燃气腔和内燃气腔,所述外燃气腔环设于所述内燃气腔的外侧,所述火盖组件的外燃空间与所述外燃气腔连通,所述火盖组件的内燃空间与所述内燃气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炉头包括底盘和自所述底盘朝上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缘、第二环形凸缘和第三环形凸缘,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第二环形凸缘和第三环形凸缘沿径向朝外呈依次间隔排布,所述第一环形凸缘构成朝上敞口的所述内燃气腔,所述第一环形凸缘与所述二环形凸缘之间构成隔热腔,所述第二环形凸缘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缘之间构成朝上敞口的所述外燃气腔;
所述火盖组件的内火盖盖合于所述内燃气腔的敞口,所述火盖组件的外火盖盖合于所述外燃气腔的敞口。
优选地,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密封抵接,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分别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和第三环形凸缘密封抵接。
优选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与所述内燃气腔连通的内引射管、与所述外燃气腔连通的人外引射管,其中:
所述外引射管的直径值为13毫米至17毫米;和/或,
所述内引射管的直径值为8毫米至12毫米。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燃气灶,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炉头和火盖组件,所述火盖组件包括外火盖和内火盖;
所述外火盖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火盖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具有外隆起部,所述外隆起部自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形成外燃空间,所述外隆起部开设有外出火孔;所述内火盖设于所述外火盖的内侧,所述内火盖的中部具有内隆起部,所述内隆起部自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形成内燃空间,所述内隆起部设有内出火孔;
所述炉头具有相互独立的外燃气腔和内燃气腔,所述外燃气腔环设于所述内燃气腔的外侧,所述火盖组件的外燃空间与所述外燃气腔连通,所述火盖组件的内燃空间与所述内燃气腔连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内火盖具有朝上凸出的内隆起部,在内火盖的下侧形成朝上凹陷的内燃空间,内出火孔设置在上述内隆起部上,进而使得内燃空间与出火侧通过内出火孔连通;外火盖具有朝上凸出的外隆起部,在外火盖的下侧形成朝上凹陷的外燃空间,外出火孔设置在上述外隆起部上,进而使得外燃空间与出火侧通过外出火孔连通;对于外火盖而言,其外出火孔形成于外隆起部上,而外隆起部凸设于外火盖的上表面,进而外火盖的外出火孔全部位于外火盖的上表面(也就是出火侧)。而对于外火盖的周壁面而言,由于其并未设置外出火孔,进而可降低外火盖的周壁面的轴向高度,使得外火盖的整体高度降低;同理,对于内火盖而言,其内出火孔形成于内隆起部上,而内隆起部凸设于内火盖的上表面,进而内火盖的内出火孔全部位于内火盖的上表面(也就是出火侧)。而对于内火盖的外周壁而言,由于其并未设置内出火孔,进而可降低内火盖的外周壁的轴向高度,使得内火盖的整体高度降低。如此,本方案的火盖组件的整体高度较小,实现了火盖组件的整体结构相对平整,可有利于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燃烧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燃烧器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燃烧器的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燃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燃烧器的火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火盖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燃烧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燃烧器的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燃烧器的爆炸图;
图10为图7中燃烧器的外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外火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外火盖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沿P-P线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2中外火盖的外出火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7中燃烧器的内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内火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燃烧器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燃烧器的爆炸图;
图20为图18中燃烧器的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8中燃烧器的火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8中燃烧器的火盖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3为图18中燃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1中火盖组件的内火盖与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火盖组件的内火盖与连接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1中火盖组件的外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中火盖组件的外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燃烧器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中燃烧器的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8中燃烧器的爆炸图;
图31为图28中燃烧器的火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中火盖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1中火盖组件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图31中火盖组件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28中燃烧器的火盖组件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图28中燃烧器的火盖组件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图28中燃烧器的火盖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沿图37中M-M线的剖视图;
图39为图31中火盖组件的补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炉头 | 210b | 中出火区域 |
2 | 火盖组件 | 210c | 内出火区域 |
3 | 外引射管 | 211 | 外隆起部 |
4 | 内引射管 | 212 | 外出火孔 |
5 | 调风板 | 213 | 外燃空间 |
6 | 一次空气进风口 | 214 | 补气通道 |
7 | 燃烧器 | 214a | 进气通道 |
100 | 底盘 | 214b | 出气通道 |
110 | 内燃气腔 | 214c | 补气孔 |
120 | 外燃气腔 | 214d | 补气环槽 |
130 | 隔热腔 | 215 | 挡边 |
140 | 补气腔 | 216 | 第二限位凸缘 |
150 | 补气进口 | 221 | 内隆起部 |
160 | 点火针安装孔 | 222 | 内出火孔 |
170 | 感应针安装孔 | 223 | 内燃空间 |
210 | 外火盖 | 224 | 传火孔 |
220 | 内火盖 | 225 | 过渡斜面 |
230 | 连接板 | 226 | 第一限位凸缘 |
240 | 补气间隙 | 231 | 补气开口 |
101 | 第一环形凸缘 | 232 | 内补气口 |
102 | 第二环形凸缘 | 233 | 外补气口 |
103 | 第三环形凸缘 | 234 | 点火针过孔 |
210a | 外出火区域 | 235 | 感应针过孔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火盖组件,用于燃烧器。燃烧器是燃气灶的燃烧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燃气灶还包括面板和锅支架,面板具有通孔,锅支架安装在面板的上侧且对应通孔设置,燃烧器位于面板的下方,并且燃烧器的火盖可从通孔处显露,以使燃烧器产生的火焰可对锅支架的中心处加热。其中,燃烧器主要包括火盖和炉头,其中,炉头具有燃气腔,火盖组件安装在炉头上,炉头具有燃气腔,火盖组件的进气侧与燃气腔连通,燃气腔内的燃气通过火盖组件上的出火孔喷出燃烧。
为了降低燃气灶中燃烧器的整体高度,本发明对火盖组件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纯平火盖组件的方案,与现有的火盖相比,本方案的火盖组件的整体高度较小,实现火盖组件的整体结构相对平整,以利于节省空间。为了使燃气能够进一步地充分燃烧,通过改进火盖组件的出火孔的排布方式、在火盖组件上设置用于二次空气补充的补气开口、补气间隙以及补气通道等方式,使得燃气与空气进行二次混合,以达到燃气充分燃烧、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和提高燃烧效率的效果。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在纯平火盖组件2的方案中,对改进后的火盖组件2的结构做以具体说明:
火盖组件2具体包括外火盖210和内火盖220,其中:
所述外火盖210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火盖210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具有外隆起部211,所述外隆起部211自所述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形成外燃空间213,所述外隆起部211开设有外出火孔212;
所述内火盖220设于所述外火盖210的内侧,所述内火盖220的中部具有内隆起部221,所述内隆起部221自所述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形成内燃空间223,所述内隆起部221设有内出火孔222。
可以理解的是,外火盖210具有沿轴向呈相对设置的进气侧和出火侧,外出火孔212贯通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和出火侧,以使得外火盖210进气侧的燃气可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至出火侧进行燃烧。外火盖210通常是水平放置的,其进气侧朝下、出火侧朝下设置,外火盖210具有朝上凸出的外隆起部211,如此一来,在外火盖210的下侧形成朝上凹陷的外燃空间213,外出火孔212设置在上述外隆起部211上,进而使得外燃空间213与出火侧通过外出火孔212连通。
内火盖220具有呈相对设置的进气侧和出火侧,内出火孔222贯通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和出火侧,以使得内火盖220进气侧的燃气可通过内出火孔222喷出至出火侧进行燃烧。内火盖220通常是水平放置的,其进气侧朝下、出火侧朝下设置,内火盖220具有朝上凸出的内隆起部221,如此一来,在内火盖220的下侧形成朝上凹陷的内燃空间223,内出火孔222设置在上述内隆起部221上,进而使得内燃空间223与出火侧通过内出火孔222连通。
上述火盖组件2安装在炉头1上,炉头1具有呈相互独立设置的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外燃气腔120环设在内燃气腔110的外侧,其中:外火盖210对应外燃气腔120安装于炉头1上,外火盖210的外燃空间213与外燃气腔120连通,以使得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先进入外燃空间213,然后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燃烧;内火盖220对应内燃气腔110安装于炉头1上,内火盖220的内燃空间223与内燃气腔110连通,以使得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先进入内燃空间223,然后通过内出火孔222喷出燃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外火盖210具有外燃空间213,可使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气流经过外燃空间213进行稳流,可使得燃气更加均匀地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燃烧,降低了外火盖210发生离焰现象的几率,保障了燃气的正常燃烧;同理,内火盖220具有内燃空间223,可使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气流经过内燃空间223进行稳流,可使得燃气更加均匀地通过内出火孔222喷出燃烧,降低了内火盖220发生离焰现象的几率,保障了燃气的正常燃烧。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外火盖210而言,其外出火孔212形成于外隆起部211上,而外隆起部211凸设于外火盖210的上表面,进而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全部位于外火盖210的上表面(也就是出火侧)。而对于外火盖210的周壁面而言,由于其并未设置外出火孔212,进而可降低外火盖210的周壁面的轴向高度,使得外火盖210的整体高度降低。外火盖210的高度主要起决于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进而以保证外火盖210的整体高度不会过高。
同样的,对于内火盖220而言,其内出火孔222形成于内隆起部221上,而内隆起部221凸设于内火盖220的上表面,进而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全部位于内火盖220的上表面(也就是出火侧)。而对于内火盖220的外周壁而言,由于其并未设置内出火孔222,进而可降低内火盖220的外周壁的轴向高度,使得内火盖220的整体高度降低。外火盖210的高度主要起决于内隆起部221的凸出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内隆起部221的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20毫米,进而以保证内火盖220的整体高度不会过高。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内隆起部221和外隆起部211的高度是不一致的,以使得外出火孔212和内出火孔222形成在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而利于增大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气和空气混合更充分、燃气燃烧更充分,进而使得内出火孔222和外出火孔212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出火效果。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处的燃气可与外火盖210外侧的空气进行接触混合,而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处的燃气与空气混合的程度有限。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处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该内隆起部221的凸出高度大于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使得内出火孔222的高度可大于外出火孔212的高度,进而便于空气与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处的燃气接触混合。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的火盖组件2而言,由于外火盖210上侧面具有外隆起部211,其造型独特别致,也能给人以美感;同理,内火盖220上侧面具有内隆起部221,其造型也独特别致,能给人以美观,进而使得整个火盖组件2更加美观、漂亮。
进一步地,对于外火盖210而言,在自外火盖210的外周边缘朝其内周边缘的方向上,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呈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少的方式设置,其中该外隆起部211在外火盖210的轴截面上的轮廓可呈倒V形、抛物线形、圆弧形或其他类似形状设置。
上述外隆起部211上设置有多个外出火孔212,多个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径向间隔分布,以使多个外出火孔212排布在外隆起部211的不同高度的位置。如此一来,使得各位不同高度位置的外出火孔212处的燃气均能与空气实现接触混合,进而在外火盖210上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出火效果。
为了使得上述外火盖210上的燃烧更加均匀,位于同一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上的外出火孔21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周向间隔排布。作为优选方式的是,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周向均匀分布,进而保证外火盖210上各个位置的燃烧均匀。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外火盖210上具有4圈外出火孔212,外出火孔212呈圆孔设置,每个外出火孔212的火孔直径均为1.3毫米,相邻两圈的外出火孔212之间的间距为2毫米。如此一来,外出火孔212小而密的排布方式,保证了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具有充足的火孔面积,使得外出火孔212处的燃烧更加稳定,也进一步减少外火盖210发生离焰现象的缺陷。
进一步地,对于内火盖220而言,内隆起部221的凸出高度沿内火盖220的四周向朝中部逐渐增加。该内隆起部221的上表面可呈凸面状设置,例如球冠面或锥面等。
上述内隆起部221上设置有多个内出火孔222,多个内出火孔222沿内火盖220的四周向朝中部方向排布,以使多个内出火孔222排布在内隆起部221的不同高度的位置。如此一来,使得各位不同高度位置的内出火孔222处的燃气均能与空气实现接触混合,进而在内火盖220上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出火效果。
为了使得上述内火盖220上的燃烧更加均匀,位于同一内隆起部221的凸出高度上的内出火孔22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内出火孔222沿内火盖220的周向间隔排布。作为优选方式的是,内出火孔222沿内火盖220的周向均匀分布,进而保证内火盖220上各个位置的燃烧均匀。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内火盖220上具有5圈内出火孔222,内出火孔222呈圆孔设置,每个内出火孔222的火孔直径均为1.3毫米,相邻两圈的内出火孔222之间的间距为2毫米。如此一来,内出火孔222小而密的排布方式,保证了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具有充足的火孔面积,使得内出火孔222处的燃烧更加稳定,也进一步减少内火盖220发生离焰现象的缺陷。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外火盖210处的燃气能正常燃烧,外出火孔212的孔深值为3毫米至5毫米,以避免外出火孔212燃烧过程中发生回火现象,其中,该外出火孔212的孔深值优选为3毫米,进而以兼顾外火盖210的厚度和保证外火盖210处燃气的正常燃烧。同理,为了保证内火盖220处的燃气能正常燃烧,内出火孔222的孔深值为3毫米至5毫米,以避免内出火孔222燃烧过程中发生回火现象,其中,该内出火孔222的孔深值优选为3毫米,进而以兼顾内火盖220的厚度和保证内火盖220处燃气的正常燃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内出火孔222和外出火孔212均可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接触混合,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在径向上呈间隔设置,即外火盖210的内径尺寸大于内火盖220的外径尺寸。本火盖组件2还包括连接板230,连接板230环设于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连接板230的存在,可避免燃烧器7上方的汤汁等异物从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的空隙掉落,进而方便用户对污渍的清理。
进一步地,上述内隆起部221还开设有传火孔224,传火孔224临近连接板230设置,连接板230上对应传火孔224的位置设有点火针过孔234和/或感应针过孔235。
可以理解的是,传火孔224有多个作用:第一,通过设置传火孔224,使得燃气可更加靠近点火针,以便于点火针产生的火花快速地引燃内火盖220处的燃气,实现燃气灶的快速点火操作;第二,由于传火孔224靠近连接板230设置,传火孔224位于内出火孔222和外出火孔212之间,进而传火孔224可将火焰传递至外出火孔212处,进而实现内出火孔222和外出火孔212之间传递火焰的效果;第三,传火孔224靠近感应针过孔235设置,使得感应针与火焰之间的距离更近,进而可提高感应针的测温准确度,以利于燃气灶的温度控制(例如防干烧系统)。
其中,对于上述点火针过孔234而言,其用于供点火针穿过连接板230,该点火针可采用电子点火(压电陶瓷电火花点火)或脉冲连续点火的方式实现。上述感应针过孔235用于感应针穿过连接板230,该感应针可以采用热电偶或热敏元件作为感温部件,进而实现对燃气温度的检测。
为了使上述传火孔224的效果更佳,该内隆起部221的根部优选设有过渡斜面225,过渡斜面225自内火盖220的顶部向连接板230方向延伸。传火孔224开设于过渡斜面225上。由于设置过渡斜面225,部分燃气会沿着过渡斜面225流动,进而更利于燃气被点火针点燃、实现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的火焰传递、以及缩短燃气火焰与感应针之间的间距。需要说明的是,该过渡斜面225可以是斜平面或者曲面等,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上述传火孔224的孔深方向与所述过渡斜面225垂直,如此一来,传火孔224的燃气方向朝连接板230方向倾斜,进而更利于燃气被点火针点燃、实现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的火焰传递、以及缩短燃气火焰与感应针之间的间距,使得传火孔224的效果更佳。
内火盖220的过渡斜面225沿内火盖220的周向呈环状设置,一方面可降低内火盖220的结构复杂度,以利于内火盖220的生产制造;另一方面,可利于内火盖220的火焰沿四周方向向外火盖210进行传递,使得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的火焰传递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火盖组件2而言,其内火盖220与连接板230呈一体设置;和/或,外火盖210与连接板230呈一体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火盖组件2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内火盖220、连接板230以及外火盖210采用耐高温的金属材料(例如铜)制成,为了便于简化火盖组件2的结构,上述内火盖220和连接板23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制成;或者,外火盖210和连接板230一体成型而成;或者,内火盖220、连接板230和外火盖210三者一体成型而成。本实施例中,上述火盖组件2的内火盖220、连接板230和外火盖210三者采用一体成型方式所制成,进而可简化火盖组件2的结构,降低火盖组件2的安装难度。
为了使得上述的火盖组件2燃烧更充分,下面提供一些二次空气补充的方案,当然,值得说的是,这些二次空气补充的方案,不仅仅可以用于上述纯平火盖组件2,还可以用于其他燃烧器7的火盖。下面分别具体地进行说明:
参照图7至图17,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一中的具体方案做以说明:
一种火盖组件2,用于燃烧器7,所述火盖组件2包括外火盖210,所述外火盖210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火盖210具有位于所述外火盖210外环侧的外出火区域210a、位于所述外火盖210内环侧的内出火区域210c、以及位于所述外出火区域210a和所述内出火区域210c之间的中出火区域210b,所述中出火区域210b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小于所述内出火区域210c或所述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出火孔212的总面积。
具体的,对于该外火盖210而言,其沿轴向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为进气侧和出火侧,外出火孔212贯通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和出火侧,以使得外火盖210进气侧的燃气可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至出火侧进行燃烧。外火盖210通常是水平放置的,其进气侧朝下、出火侧朝下设置。其中,外火盖210上的外出火孔212是设置在外火盖210的上侧面的。在外火盖210燃烧过程中,环形的外火盖210的外侧和内侧容易与空气发生接触混合,进而靠近外火盖210外侧的外出火孔212和靠近外火盖210内侧的内出火孔222的燃烧较为充分,而其他位置的外出火孔212与空气混合接触较少。为了使外火盖210上的各个位置的外出火孔212的均能够与空气进行充分地接触混合,本实施例通过对外出火孔212在外火盖210上的排布方式进行改进,以确保外火盖210的充分燃烧。其中,具体的改进方式如下:
外火盖210具有沿其径向依次朝外设置的内出火区域210c、中出火区域210b和外出火区域210a,内出火区域210c位于外火盖210外环侧,外出火区域210a位于外火盖210的内环侧,中出火区域210b位于外出火区域210a和内出火区域210c之间;中出火区域210b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小于内出火区域210c,中出火区域210b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小于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出火孔212的总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中出火区域210b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相对较小,中出火区域210b的燃气出气量较少,进而中出火区域210b所需要的空气也相对较少,进而在中出火区域210b本身空气较少的前提下,也能实现中出火区域210b的充分燃烧。而对于外出火区域210a和内出火区域210c而言,两者更容易受到空气补偿,进而两者的燃气较为容易与空气发生接触混合,进而可增大两者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使其燃气与空气混合比例更加,更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
进一步地,为了使外火盖210上的各处燃烧均匀,外火盖210上的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周向间隔排布。当然,为了使外火盖210能够燃烧更加均匀,该外出火孔212优选沿外火盖210的周向是均匀分布的。
为了提高外火盖210的燃烧效果,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径向呈多圈排布。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外出火区域210a和内出火区域210c分别至少有一圈外出火孔212,进而使得外火盖210具有较佳的燃烧效果。
为了使外火盖210上各个外出火孔212均能与空气实现较佳的接触混合,相邻两圈的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周向呈依次交替排布,进而确保外出火孔212处的燃气均能与空气混合,使得每一个外出火孔212均能实现充分燃烧。
进一步地,在外火盖210的进气侧至出火侧的方向上,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出火孔212的孔深方向朝远离外火盖210的轴线方向倾斜;和/或,
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的孔深方向朝靠近外火盖210的轴线方向倾斜。
通过上述方式,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出火孔212的燃气向外喷出燃烧,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的燃气向内喷出燃烧,进而更利于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出火孔212的燃气与空气实现更好的接触混合、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的燃气与空气实现更好的接触混合,进一步提高了外出火区域210a和内出火区域210c的燃烧充分程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外火盖210的结构基础上,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径向设有多个,其中:
在自外出火区域210a朝向中出火区域210b的方向上,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出火孔212的孔深方向与外火盖210之间的夹角α逐渐缩小;和/或
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沿所述外火盖210的径向设有多个,在自内出火区域210c朝向中出火区域210b的方向上,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的孔深方向与外火盖210之间的夹角β逐渐缩小。
通过上述手段,对于外出火区域210a而言,越是靠近外火盖210的外周边缘处的外出火孔212,其燃气的喷出方向越是向外倾斜,进而使外出火区域210a的燃气覆盖面积越大,更利于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接触;同理,对于内出火区域210c而言,越是靠近外火盖210的内周边缘处的外出火孔212,其燃气的喷出方向越是向内倾斜,进而使内出火区域210c的燃气覆盖面积越大,更利于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接触。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大于中出火区域210b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式来具体实现。
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火火孔沿外火盖210的径向排布有多圈,其中:
在自外出火区域210a朝向中出火区域210b的方向上,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火火孔孔径逐渐增大;和/或,
在自外出火区域210a朝向中出火区域210b的方向上,位于同一圈的相邻两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火火孔的间距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改变外出火孔212的孔径和/或外出火孔212的间距,进而使得外出火区域210a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大于中出火区域210b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进而使得外出火区域210a和中出火区域210b都能够实现充分燃烧。
同理,为了实现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大于中出火区域210b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式来具体实现。
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火火孔沿外火盖210的径向排布有多圈,其中:
在自内出火区域210c朝向中出火区域210b的方向上,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孔径逐渐增大;和/或,
在自内出火区域210c朝向中出火区域210b的方向上,位于同一圈的相邻两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的间距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改变外出火孔212的孔径和/或外出火孔212的间距,进而使得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大于中出火区域210b的外出火孔212总面积,进而使得内出火区域210c和中出火区域210b都能够实现充分燃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外火盖210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具有外隆起部211,外隆起部211自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形成外燃空间213;
内出火区域210c形成于外隆起部211面向外火盖210中部的一侧,外出火区域210a形成于外隆起部211背对外火盖210中部的一侧,中出火区域210b形成于外隆起部211的顶部。
可以理解的是,外火盖210具有朝上凸出的外隆起部211,在外火盖210的下侧形成朝上凹陷的外燃空间213,外出火孔212设置在上述外隆起部211上,进而使得外燃空间213与出火侧通过外出火孔212连通。内出火区域210c、中出火区域210b和外出火区域210a均形成于外隆起部211上。
上述外火盖组件2安装在炉头1上,炉头1具有外燃气腔120,外火盖210对应外燃气腔120安装,外火盖210的外燃空间213与外燃气腔120连通,以使得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先进入外燃空间213,然后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燃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外火盖210具有外燃空间213,可使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气流经过外燃空间213进行稳流,可使得燃气更加均匀地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燃烧,降低了外火盖210发生离焰现象的几率,保障了燃气的正常燃烧。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外火盖210而言,其外出火孔212形成于外隆起部211上,而外隆起部211凸设于外火盖210的上表面,进而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全部位于外火盖210的上表面(也就是出火侧)。而对于外火盖210的周壁面而言,由于其并未设置外出火孔212,进而可降低外火盖210的周壁面的轴向高度,使得外火盖210的整体高度降低。外火盖210的高度主要起决于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进而以保证外火盖210的整体高度不会过高。
由于外火盖210上侧面具有外隆起部211,其造型独特别致,也能给人以美感,进而使得整个火盖组件2更加美观、漂亮。
对于外火盖210而言,在自外火盖210的外周边缘朝其内周边缘的方向上,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呈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少的方式设置,其中该外隆起部211在外火盖210的轴截面上的轮廓可呈倒V形、抛物线形、圆弧形或其他类似形状设置。
为了使外出火区域210a和内出火区域210c的燃烧更加充分,外出火区域210a和内出火区域210c的排布方式还作出了如下改进:
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周向间隔排布,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径向呈多圈排布,其中:
外出火区域210a内具有多圈外出火孔212,外出火区域210a的多圈外出火孔212排布在外隆起部211的不同高度的位置;和/或
内出火区域210c内具有多圈所述外出火孔212,内出火区域210c的多圈外出火孔212排布在外隆起部211的不同高度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外出火区域210a的多圈外出火孔212排布在外隆起部211的不同高度的位置,使得各位不同高度位置的外出火孔212处的燃气均能与空气实现接触混合,进而在外出火区域210a上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出火效果。同理,由于内出火区域210c的多圈外出火孔212排布在外隆起部211的不同高度的位置,使得各位不同高度位置的外出火孔212处的燃气均能与空气实现接触混合,进而在内出火区域210c上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出火效果。
在一具体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外火盖210具有6圈外出火孔212,该6圈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径向由外到内依次为第一圈、第二圈、第三圈、第四圈、第五圈和第六圈,其中,第一圈、第二圈和第三圈均靠近外火盖210的外周边缘设置,第四圈、第五圈和第六圈均靠近外火盖210的内周边缘设置。其中,第三圈和第四圈之间的间隔大于其他任意两圈的间隔,此时在第三圈和第四圈之间形成外出火孔212面积相对较少的中出火区域210b。
进一步地,上述外火盖210的结构基础之上,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火盖组件2可进一步包括连接板230和内火盖220,连接板230呈环形设置,且位于外火盖210的内侧;内火盖220位于连接板230的内侧;连接板230和外火盖210之间间隔形成有补气间隙240,补气间隙240靠近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设置。
通过设置内火盖220,可增强燃烧器7燃烧效果;设置连接板230可防止燃烧器7上方的汤汁等异物从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的空隙掉落,进而方便用户对污渍的清理。内火盖220具有内出火孔222,在连接板230上可设置点火针过孔234,进而便于点火针引燃内火盖220处的燃气,实现燃烧器7的点火操作;或者,在连接板230上可设置有感应针过孔235,进而便于感应针对火焰温度的检测。
上述火盖组件2安装在炉头1上,炉头1具有呈相互独立设置的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外燃气腔120环设在内燃气腔110的外侧,内火盖220对应内燃气腔110安装于炉头1上,内火盖220与内燃气腔110连通,以使得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从内出火孔222喷出燃烧。炉头1上对应补气间隙240形成有补气腔140,该补气腔140与外界空气连通,进而可将外界空气通过补气腔140和补气间隙240输送到火盖组件2的上侧(出火侧),以使得外火盖210的内出火区域210c得到充分燃烧。
值得说明的是,连接板230的外径尺寸小于外火盖210的内径尺寸,进而在连接板230和外火盖210之间形成补气间隙240,该补气间隙240可将火盖组件2下方的空气引导至火盖组件2的上方,进而实现对外火盖210的内出火区域210c进行二次空气补偿,使其燃烧更加充分。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外火盖210的结构基础之上,本火盖组件2可进一步包括连接板230和内火盖220,其中:
连接板230呈环形设置、且位于外火盖210的内侧;内火盖220位于连接板230的内侧;
连接板230开设有补气开口231,补气开口231靠近内出火区域210c的外出火孔212设置。
通过设置内火盖220,可增强燃烧器7燃烧效果;设置连接板230可防止燃烧器7上方的汤汁等异物从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的空隙掉落,进而方便用户对污渍的清理。内火盖220具有内出火孔222,在连接板230上可设置点火针过孔234,进而便于点火针引燃内火盖220处的燃气,实现燃烧器7的点火操作;或者,在连接板230上可设置有感应针过孔235,进而便于感应针对火焰温度的检测。
上述火盖组件2安装在炉头1上,炉头1具有呈相互独立设置的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外燃气腔120环设在内燃气腔110的外侧,内火盖220对应内燃气腔110安装于炉头1上,内火盖220与内燃气腔110连通,以使得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从内出火孔222喷出燃烧。炉头1上对应补气开口231形成有补气腔140,该补气腔140与外界空气连通,进而可将外界空气通过补气腔140和补气开口231输送到火盖组件2的上侧(出火侧),以使得外火盖210的内出火区域210c得到充分燃烧。
值得强调的是,在以上的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中,其内火盖220的结构可参考上一方案(纯平火盖组件2的方案)中内火盖220的结构,本方案中的内火盖220也可具有内隆起部221、内燃气空间以及传火孔224等相似的结构特征,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连接板230可以与内火盖220一体成型而成,或者连接板230与内火盖220分体设置。本方案实施例中,该连接板230优选于内火盖220一体成型,以实现降低火盖组件2的装配难度以及简化火盖组件2的结构复杂度的效果。
参照图18至图27,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二中的具体方案做以说明:
一种火盖组件2,用于燃烧器7,所述火盖组件2包括外火盖210、连接板230和内火盖220,其中:所述外火盖210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火盖210具有外出火孔212;所述连接板230呈环形设置,且位于所述外火盖210的内侧;所述内火盖220位于所述连接板230的内侧;所述连接板230和所述外火盖210之间间隔形成有补气间隙240,所述补气间隙240靠近所述外出火孔212设置。
具体的,对于上述外火盖210而言,其沿轴向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为进气侧和出火侧,外出火孔212贯通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和出火侧,以使得外火盖210进气侧的燃气可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至出火侧进行燃烧。外火盖210通常是水平放置的,其进气侧朝下、出火侧朝下设置。其中,外火盖210上的外出火孔212是设置在外火盖210的上侧面的。
对于上述内火盖220而言,其沿轴向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为进气侧和出火侧,内出火孔222贯通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和出火侧,以使得内火盖220进气侧的燃气可通过内出火孔222喷出至出火侧进行燃烧。内火盖220通常是水平放置的,其进气侧朝下、出火侧朝下设置。其中,内火盖220上的内出火孔222是设置在内火盖220的上侧面的。
对于上述连接板230而言,其可防止燃烧器7上方的汤汁等异物从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的空隙掉落,进而方便用户对污渍的清理。在连接板230上可开设有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的点火针过孔234,进而便于点火针引燃内火盖220处的燃气,实现燃烧器7的点火操作;或者,在连接板230开设有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的感应针过孔235,进而便于感应针对火焰温度的检测。连接板230的外径尺寸小于外火盖210的内径尺寸,进而可使得连接板230和外火盖210之间间隔构成补气间隙240。
上述火盖组件2安装在炉头1上,炉头1具有呈相互独立设置的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外燃气腔120环设在内燃气腔110的外侧,外火盖210对应外燃气腔120安装于炉头1上,外火盖210与外燃气腔120连通,以使得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从外出火孔212喷出燃烧。内火盖220对应内燃气腔110安装于炉头1上,内火盖220与内燃气腔110连通,以使得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从内出火孔222喷出燃烧。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使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处的燃气能够充分与空气进行接触混合,通过在连接板230与外火盖210之间形成补气间隙240,进而将空气从补气间隙240引导至火盖组件2的上方,对外火盖21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使其燃烧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上述外火盖210的内周面朝中部延伸有挡边215,且挡边215位于所述连接板230的下方。通过设置挡边215,可使得燃烧器7上方的汤汁等污渍从补气间隙240向下掉落时,落在挡边215上,进而避免污渍进一步向下掉落,进而以便于用户对污渍的清洁。需要说明的是,该挡边215可与连接板230的下侧抵接设置,或者挡边215与连接板230的下侧呈间隔设置。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上述挡边215也可完全堵塞盖合补气间隙240,此时,该补气间隙240实际为一沉槽结构,沉槽处的空气也能实现对外火盖210的二次空气补充。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挡边215优选与连接板230之间间隔构成通气间隙,挡边215背对连接板230的一侧与通气间隙连通,通气间隙连通补气间隙240。炉头1形成有补气腔140,该补气腔140与外界空气连通,补气腔140可通过通气间隙与补气间隙240连通,进而可将外界空气通过补气间隙240输送到火盖组件2的上侧(出火侧),以使得外火盖210的内出火区域210c得到充分燃烧。
为了使得上述挡板较好地阻挡污渍通过补气间隙240向下掉落,上述挡边215沿外火盖210的周向呈环状设置。进一步地,该挡边215的延伸宽度大于或者等于补气间隙240的宽度,以使得挡边215能完全覆盖补气间隙240,减少污渍向下继续掉落的几率。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外火盖210而言,外火盖210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具有外隆起部211,外隆起部211自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形成外燃空间213,外隆起部211开设有外出火孔212。对于上述内火盖220而言,内火盖220的中部具有内隆起部221,内隆起部221自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形成内燃空间223,内隆起部221设有内出火孔222。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中,本外火盖210的结构可进一步参照纯平火盖组件2的方案中外火盖210的结构,即本外火盖210也具有外隆起部211、外燃气空间等结构特征;同样的,本内火盖220的结构可进一步参照纯平火盖组件2的方案中内火盖220的结构,即本外火盖210也具有外隆起部211、外燃气空间、传火孔224等结构特征。
此外,上述连接板230可以与内火盖220一体成型而成,或者连接板230与内火盖220分体设置。本方案实施例中,该连接板230优选于内火盖220一体成型,以实现降低火盖组件2的装配难度以及简化火盖组件2的结构复杂度的效果。
参照图28至图36,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三中的具体方案做以说明:
一种火盖组件2,用于燃烧器7,所述火盖组件2包括外火盖210、连接板230和内火盖220,其中:所述外火盖210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火盖210具有外出火孔212;所述连接板230呈环形设置,位于所述外火盖210的内侧;所述内火盖220位于所述连接板230的内侧,所述内火盖220具有内出火孔222;所述连接板230开设有补气开口231,所述补气开口231临近所述内出火孔222和/或所述外出火孔212设置。
具体的,对于上述外火盖210而言,其沿轴向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为进气侧和出火侧,外出火孔212贯通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和出火侧,以使得外火盖210进气侧的燃气可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至出火侧进行燃烧。外火盖210通常是水平放置的,其进气侧朝下、出火侧朝下设置。其中,外火盖210上的外出火孔212是设置在外火盖210的上侧面的。
对于上述内火盖220而言,其沿轴向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为进气侧和出火侧,内出火孔222贯通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和出火侧,以使得内火盖220进气侧的燃气可通过内出火孔222喷出至出火侧进行燃烧。内火盖220通常是水平放置的,其进气侧朝下、出火侧朝下设置。其中,内火盖220上的内出火孔222是设置在内火盖220的上侧面的。
对于上述连接板230而言,其可防止燃烧器7上方的汤汁等异物从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的空隙掉落,进而方便用户对污渍的清理。在连接板230上可开设有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的点火针过孔234,进而便于点火针引燃内火盖220处的燃气,实现燃烧器7的点火操作;或者,在连接板230开设有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的感应针过孔235,进而便于感应针对火焰温度的检测。
上述火盖组件2安装在炉头1上,炉头1具有呈相互独立设置的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外燃气腔120环设在内燃气腔110的外侧,外火盖210对应外燃气腔120安装于炉头1上,外火盖210与外燃气腔120连通,以使得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从外出火孔212喷出燃烧。内火盖220对应内燃气腔110安装于炉头1上,内火盖220与内燃气腔110连通,以使得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从内出火孔222喷出燃烧。炉头1形成有补气腔140,该补气腔140与外界空气连通,补气腔140可与补气开口231连通,进而可将外界空气通过补气开口231输送到火盖组件2的上侧(出火侧),以使得火盖组件2燃烧更充分。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使火盖组件2的燃气能够充分与空气进行接触混合,通过在连接板230上开设补气开口231,进而将空气通过补气开口231引导至火盖组件2的上方,对火盖组件2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使其燃烧更加充分。可以理解的是,补气开口231可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进而对内火盖22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或者补气开口231可临近外出火孔212设置,进而对外火盖210进而二次空气补充;当然,该补气开口231可设有多个,其中一部分的补气开口231临近外出火孔212设置,其余的补气开口231则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进而同时对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
进一步地,为了使补气开口231对火盖组件2的二次补气效果更佳,补气开口231沿连接板230的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使得补气开口231沿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的周向设置,进而对内火盖220和/或外火盖210的四周均能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使其燃烧更加充分。当然,采用上述手段,补气开口231的面积也相对较大,可利于提高较多的空气,使得燃气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补气开口231沿连接板230的周向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补气开口231沿连接板230的径向间隔排布有两圈,其中一圈靠近外火盖210,另一圈靠近内火盖220设置,进而可同时对外火盖210和内火盖22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以保证火盖组件2的燃烧更加充分。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补气开口231包括内补气口232和外补气口233,内补气口232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外补气口233临近外出火孔212设置,内补气口232和外补气口233分别沿连接板230的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内补气口232和外补气口233沿连接板230的周向依次交替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外补气口233对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内补气口232对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进行二次空气补充;通过依次交替设置的外补气口233和外补气口233,可使得补气开口231尽可能地沿连接板230的周向均匀分布,进而更利于燃气与空气的二次混合,使得燃气燃烧更加充分。
补气开口231的开口面积不宜过大,以避免污渍从补气开口231向下掉落,造成用户清洁难的缺陷。而补气开口231的开口面积也不宜过小,以避免补充的空气量较少,而导致燃烧不充分的缺陷。为了使内火盖220的燃烧更充分,同时兼顾连接板230的挡污效果,上述内补气口232的总开口面积与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的总孔面积之间的比值为:1至3;同理,为了使外火盖210的燃烧更充分,同时兼顾连接板230的挡污效果,外补气口233的总开口面积与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的总孔面积之间的比值为:1至3。
上述补气开口231的形状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中,该补气开口231呈圆孔或长条孔设置;或者,补气开口231沿连接板230的周向呈弧状设置,即补气开口231腰圆孔状设置。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外火盖210而言,外火盖210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具有外隆起部211,外隆起部211自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形成外燃空间213,外隆起部211开设有外出火孔212。对于上述内火盖220而言,内火盖220的中部具有内隆起部221,内隆起部221自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形成内燃空间223,内隆起部221设有内出火孔222。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中,本外火盖210的结构可进一步参照纯平火盖组件2的方案中外火盖210的结构,即本外火盖210也具有外隆起部211、外燃气空间等结构特征;同样的,本内火盖220的结构可进一步参照纯平火盖组件2的方案中内火盖220的结构,即本外火盖210也具有外隆起部211、外燃气空间、传火孔224等结构特征。
此外,火盖组件2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内火盖220、连接板230以及外火盖210采用耐高温的金属材料(例如铜)制成,为了便于简化火盖组件2的结构,上述内火盖220和连接板230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制成;或者,外火盖210和连接板230一体成型而成;或者,内火盖220、连接板230和外火盖210三者一体成型而成。本实施例中,上述火盖组件2的内火盖220、连接板230和外火盖210三者采用一体成型方式所制成,进而可简化火盖组件2的结构,降低火盖组件2的安装难度。
再次参照图28至图36,并结合图37至图39,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四中的具体方案做以说明:
一种火盖组件2,用于燃烧器7,火盖组件2包括外火盖210,所述外火盖210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火盖210的轴向两侧分别为进气侧和出火侧,所述外火盖210开设有外出火孔212,所述外火盖210的内还具有连通其外周面和出火侧的补气通道214,所述补气通道214在所述外火盖210的出火侧形成有补气孔214c,所述补气孔214c临近所述外出火孔212设置。
具体的,对于该外火盖210而言,其沿轴向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分别为进气侧和出火侧,外出火孔212贯通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和出火侧,以使得外火盖210进气侧的燃气可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至出火侧进行燃烧。外火盖210通常是水平放置的,其进气侧朝下、出火侧朝下设置。其中,外火盖210上的外出火孔212是设置在外火盖210的上侧面的。
在外火盖210的燃烧过程中,为了使外出火孔212处的燃气能够与空气实现更好的接触混合,本实施例中,采用在外火盖210内设置补气通道214,使得外火盖210的外周面与外火盖210的上侧面(出火侧)连通,进而将外火盖210周围的空气通道补气通道214引导至外火盖210的上方,补气孔214c临近外出火孔212设置,进而更便于燃气与空气的接触,使得然气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燃烧。
上述补气通道214的结构有多种实现方式,该补气通道214可以沿曲线延伸或直线延伸,只要补气通道214的两端分别连通外火盖210的上侧面和外周面即可。例如,该补气通道214可以直线倾斜设置的,直接连通外火盖210的上侧面和外周面。
进一步地,上述补气通道214优选采用以下结构:该补气通道214包括沿外火盖210的径向延伸的进气通道214a和沿外火盖210的轴向延伸的出气通道214b,出气通道214b设有多个,与同一进气通道214a相连通的多个出气通道214b沿进气通道214a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补气通道214而言,其同一进气通道214a可对应连通多个出气通道214b,多个出气通道214b沿外火盖210的径向间隔分布。如此,在外火盖210的出火侧(上侧面)形成的补气孔214c也能沿外火盖210的径向间隔排布,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的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更利于空气与燃气混合,使得外火盖210燃烧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补气通道214而言,其进气通道214a沿外火盖210的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进而使得多个补气孔214c均与地设置在外火盖210的出火侧(上侧面),使得补充的空气与燃气更好的混合,利于燃气的充分燃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外火盖210具有多个外出火孔212,多个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周向间隔分布,且多个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径向设有多圈,外出火孔212与补气孔214c沿外火盖210的周向呈依次交替设置,进而更利于外出火孔212处的燃气与补气孔214c处的空气进行混合。
为了使补气通道214的补气效果更佳、空气更容易进入补气通道214,可通过增大补气通道214的入口的开口面积的方式来实现,其中,进气通道214a的径向尺寸可沿外火盖210的径向朝内呈渐缩设置,进而进气通道214a的入口的开口面积较大,以使得空气更容易从外火盖210的外周面进入补气通道214;或者,外火盖210的外周面沿其周向设有补气环槽214d,进气通道214a与补气环槽214d连通。通过设置补气环槽214d,也能增大补气通道214的入口面积,使得空气更容易进入补气通道214。
进一步地,外火盖210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具有外隆起部211,外隆起部211自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形成外燃空间213,外隆起部211开设有外出火孔212,补气口形成于外隆起部211上。
火盖组件2还包括设于外火盖210内侧的内火盖220,内火盖220的中部具有内隆起部221,内隆起部221自所述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形成内燃空间223,内隆起部221设有多个内出火孔222。设置内火盖220,可进一步燃烧器7的燃烧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外火盖210的外隆起部211的结构可参照纯平火盖组件2的方案中外隆起部211的结构,本方案中的内火盖220的内隆起部221的结构可参照纯平火盖组件2的方案中内隆起部221的结构。外火盖210具有朝上凸出的外隆起部211,在外火盖210的下侧形成朝上凹陷的外燃空间213,外出火孔212设置在上述外隆起部211上,进而使得外燃空间213与出火侧通过外出火孔212连通;内火盖220具有朝上凸出的内隆起部221,在内火盖220的下侧形成朝上凹陷的内燃空间223,内出火孔222设置在上述内隆起部221上,进而使得内燃空间223与出火侧通过内出火孔222连通。
上述火盖组件2安装在炉头1上,炉头1具有呈相互独立设置的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外燃气腔120环设在内燃气腔110的外侧,其中:外火盖210对应外燃气腔120安装于炉头1上,外火盖210的外燃空间213与外燃气腔120连通,以使得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先进入外燃空间213,然后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燃烧;内火盖220对应内燃气腔110安装于炉头1上,内火盖220的内燃空间223与内燃气腔110连通,以使得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先进入内燃空间223,然后通过内出火孔222喷出燃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外火盖210具有外燃空间213,可使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气流经过外燃空间213进行稳流,可使得燃气更加均匀地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燃烧,降低了外火盖210发生离焰现象的几率,保障了燃气的正常燃烧;同理,内火盖220具有内燃空间223,可使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气流经过内燃空间223进行稳流,可使得燃气更加均匀地通过内出火孔222喷出燃烧,降低了内火盖220发生离焰现象的几率,保障了燃气的正常燃烧。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外火盖210而言,其外出火孔212形成于外隆起部211上,而外隆起部211凸设于外火盖210的上表面,进而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全部位于外火盖210的上表面(也就是出火侧)。而对于外火盖210的周壁面而言,由于其并未设置外出火孔212,进而可降低外火盖210的周壁面的轴向高度,使得外火盖210的整体高度降低。外火盖210的高度主要起决于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进而以保证外火盖210的整体高度不会过高。
同样的,对于内火盖220而言,其内出火孔222形成于内隆起部221上,而内隆起部221凸设于内火盖220的上表面,进而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全部位于内火盖220的上表面(也就是出火侧)。而对于内火盖220的外周壁而言,由于其并未设置内出火孔222,进而可降低内火盖220的外周壁的轴向高度,使得内火盖220的整体高度降低。外火盖210的高度主要起决于内隆起部221的凸出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内隆起部221的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20毫米,进而以保证内火盖220的整体高度不会过高。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内隆起部221和外隆起部211的高度是不一致的,以使得外出火孔212和内出火孔222形成在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而利于增大燃气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气和空气混合更充分、燃气燃烧更充分,进而使得内出火孔222和外出火孔212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出火效果。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处的燃气可与外火盖210外侧的空气进行接触混合,而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处的燃气与空气混合的程度有限。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处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该内隆起部221的凸出高度大于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使得内出火孔222的高度可大于外出火孔212的高度,进而便于空气与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处的燃气接触混合。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实施例中的火盖组件2而言,由于外火盖210上侧面具有外隆起部211,其造型独特别致,也能给人以美感;同理,内火盖220上侧面具有内隆起部221,其造型也独特别致,能给人以美观,进而使得整个火盖组件2更加美观、漂亮。
进一步地,对于外火盖210而言,在自外火盖210的外周边缘朝其内周边缘的方向上,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呈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少的方式设置,其中该外隆起部211在外火盖210的轴截面上的轮廓可呈倒V形、抛物线形、圆弧形或其他类似形状设置。
上述外隆起部211上设置有多个外出火孔212,多个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径向间隔分布,以使多个外出火孔212排布在外隆起部211的不同高度的位置。如此一来,使得各位不同高度位置的外出火孔212处的燃气均能与空气实现接触混合,进而在外火盖210上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出火效果。
为了使得上述外火盖210上的燃烧更加均匀,位于同一外隆起部211的凸出高度上的外出火孔21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周向间隔排布。作为优选方式的是,外出火孔212沿外火盖210的周向均匀分布,进而保证外火盖210上各个位置的燃烧均匀。进一步地,对于内火盖220而言,内隆起部221的凸出高度沿内火盖220的四周向朝中部逐渐增加。该内隆起部221的上表面可呈凸面状设置,例如球冠面或锥面等。
上述内隆起部221上设置有多个内出火孔222,多个内出火孔222沿内火盖220的四周向朝中部方向排布,以使多个内出火孔222排布在内隆起部221的不同高度的位置。如此一来,使得各位不同高度位置的内出火孔222处的燃气均能与空气实现接触混合,进而在内火盖220上形成高度不同的阶梯出火效果。
为了使得上述内火盖220上的燃烧更加均匀,位于同一内隆起部221的凸出高度上的内出火孔22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内出火孔222沿内火盖220的周向间隔排布。作为优选方式的是,内出火孔222沿内火盖220的周向均匀分布,进而保证内火盖220上各个位置的燃烧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内出火孔222和外出火孔212均可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接触混合,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在径向上呈间隔设置,即外火盖210的内径尺寸大于内火盖220的外径尺寸。本火盖组件2还包括连接板230,连接板230环设于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连接板230的存在,可避免燃烧器7上方的汤汁等异物从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的空隙掉落,进而方便用户对污渍的清理。
进一步地,上述内隆起部221还开设有传火孔224,传火孔224临近连接板230设置,连接板230上对应传火孔224的位置设有点火针过孔234和/或感应针过孔235。
可以理解的是,传火孔224有多个作用:第一,通过设置传火孔224,使得燃气可更加靠近点火针,以便于点火针产生的火花快速地引燃内火盖220处的燃气,实现燃气灶的快速点火操作;第二,由于传火孔224靠近连接板230设置,传火孔224位于内出火孔222和外出火孔212之间,进而传火孔224可将火焰传递至外出火孔212处,进而实现内出火孔222和外出火孔212之间传递火焰的效果;第三,传火孔224靠近感应针过孔235设置,使得感应针与火焰之间的距离更近,进而可提高感应针的测温准确度,以利于燃气灶的温度控制(例如防干烧系统)。
值得说明的是,连接板230上设有补气开口231,所述补气开口231临近所述内出火孔222和/或所述外出火孔212设置。
为了使火盖组件2的燃气能够充分与空气进行接触混合,通过在连接板230上开设补气开口231,进而将空气通过补气开口231引导至火盖组件2的上方,对火盖组件2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使其燃烧更加充分。可以理解的是,补气开口231可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进而对内火盖22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或者补气开口231可临近外出火孔212设置,进而对外火盖210进而二次空气补充;当然,该补气开口231可设有多个,其中一部分的补气开口231临近外出火孔212设置,其余的补气开口231则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进而同时对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
进一步地,为了使补气开口231对火盖组件2的二次补气效果更佳,补气开口231沿连接板230的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使得补气开口231沿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的周向设置,进而对内火盖220和/或外火盖210的四周均能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使其燃烧更加充分。当然,采用上述手段,补气开口231的面积也相对较大,可利于提高较多的空气,使得燃气与空气混合更加充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补气开口231沿连接板230的周向设置有多个,且多个补气开口231沿连接板230的径向间隔排布有两圈,其中一圈靠近外火盖210,另一圈靠近内火盖220设置,进而可同时对外火盖210和内火盖22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以保证火盖组件2的燃烧更加充分。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补气开口231包括内补气口232和外补气口233,内补气口232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外补气口233临近外出火孔212设置,内补气口232和外补气口233分别沿连接板230的周向间隔地设有多个;内补气口232和补气口沿连接板230的周向依次交替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外补气口233对外火盖210的外出火孔212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内补气口232对内火盖220的内出火孔222进行二次空气补充;通过依次交替设置的外补气口233和外补气口233,可使得补气开口231尽可能地沿连接板230的周向均匀分布,进而更利于燃气与空气的二次混合,使得燃气燃烧更加充分。
补气开口231的开口面积不宜过大,以避免污渍从补气开口231向下掉落,造成用户清洁难的缺陷。而补气开口231的开口面积也不宜过小,以避免补充的空气量较少,而导致燃烧不充分的缺陷。
上述补气开口231的形状可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其中,该补气开口231呈圆孔或长条孔设置;或者,补气开口231沿连接板230的周向呈弧状设置,即补气开口231腰圆孔状设置。
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上述补气开口231仅临近内出火孔222设置,此时,内火盖220仅通过补气开口231实现二次空气补充,而外火盖210仅通过补气通道214实现二次空气补充。由于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进行二次空气补充的容易程度不同,为了使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能够均匀且充分的燃烧,该补气开口231的总开口面积与补气通道214的总截面积之间的比值优选为:1至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燃烧器7,该燃烧器7包括炉头1和火盖组件2,该火盖组件2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燃烧器7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上述火盖组件2具有多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燃烧器7的结构,下面结合上述不同方案中的火盖组件2,分别对燃烧器7的结构做以具体说明:
一、针对纯平方案的火盖组件2,参照图1至图6,对本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以说明:
一种燃烧器7,用于燃气灶,所述燃烧器7包括炉头1和火盖组件2,所述炉头1具有相互独立的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所述外燃气腔120环设于所述内燃气腔110的外侧,所述火盖组件2的外燃空间213与所述外燃气腔120连通,所述火盖组件2的内燃空间223与所述内燃气腔110连通。
火盖组件2包括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其中,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形成有内燃气腔110,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形成有外燃气腔120,内火盖220对应内燃气腔110安装在炉头1上,外火盖210对应外燃气腔120安装在炉头1上,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先进入外燃空间213、然后通过外出火孔212喷出燃烧,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先进入内燃空间223、然后通过内出火孔222喷出燃烧。
为了降低燃烧器7的整体高度,除了降低火盖组件2的高度外,还可降低炉头1的高度,对于本燃烧器7而言,采用全预混式燃烧的燃烧方式,进而使得炉头1上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二次空气补充结构,进而可降低对内燃气腔110和外燃气腔120的结构要求,使得炉头1的结构相对简单,以利于降低炉头1的整体高度。其中:本燃烧器7包括内引射管4和外引射管3,内引射管4与炉头1的内燃气腔110连通,外引射管3与炉头1的外燃气腔120连通,内引射管4和外引射管3的入口处分别设置有调风板5和一次空气进风口6,燃烧器7的喷嘴分别朝向内引射管4和外引射管3的入口设置,通过喷嘴喷射高速燃气,进而将空气从内引射管4的一次空气进风口6引射至内引射管4,进而在内引射管4和内燃气腔110内实现空气与燃气的混合;通过喷嘴喷射高速燃气,进而将空气从外引射管3的一次空气进风口6引射至外引射管3,进而在外引射管3和外燃气腔120内实现空气与燃气的混合。
上述外引射管3和内引射管4均可与炉头1呈分体设置,或者三者一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外引射管3、内引射管4和炉头1为一体设置的,例如三者可以采用铸件的形式连成一体设置。
由于采用了全预混式燃烧的燃烧方式,空气只能通过一次空气进气口与燃气进行预先混合,为了保证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与空气混合更加均匀,上述外引射管3的直径值为13毫米至17毫米,以实现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能够燃烧更充分,进而减少燃气的产生。
同理,为了确保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与空气混合更加均匀,上述内引射管4的直径值为8毫米至12毫米,以实现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能够燃烧更充分,进而减少燃气的产生。
上述炉头1包括底盘100和自底盘100朝上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缘101、二环形凸缘102和第三环形凸缘103,第一环形凸缘101、第二环形凸缘102和第三环形凸缘103沿径向朝外呈依次间隔排布,第一环形凸缘101构成朝上敞口的内燃气腔110,第一环形凸缘101与第二环形凸缘102之间构成隔热腔130,第二环形凸缘102与第三环形凸缘103之间构成朝上敞口的所述外燃气腔120;火盖组件2的内火盖220盖合于内燃气腔110的敞口,火盖组件2的外火盖210盖合于所述外燃气腔120的敞口。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内燃气腔110和外燃气腔120之间也具有一定的间隔,进而形成隔热腔130,通过形成隔热腔130,可保证内燃气腔110和外燃气腔120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绝效果,同时避免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过于集中,以使得燃烧器7的火焰分布更均匀。
在火盖组件2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其内火盖220和外火盖210之间还具有连接板230,此时,该连接板230可盖合隔热腔130的敞口,进而避免杂质、汤汁等污渍掉落至炉头1的隔热腔130内,以便于用户对燃烧器7的污渍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内火盖220的进气侧与第一环形凸缘101密封抵接,进而以避免内燃气腔110内的燃气在炉头1与内火盖220的连接处发生泄漏;外火盖210的进气侧分别与第二环形凸缘102和第三环形凸缘103密封抵接,进而以避免外燃气腔120内的燃气在炉头1与外火盖210的连接处发生泄漏。
为了便于内火盖220的安装,该内火盖220的进气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凸缘226,该第一限位凸缘226沿内火盖220的周向延伸,且第一限位凸缘226位于第一环形凸缘101内,第一限位凸缘226的外周面与第一环形凸缘101的内周面抵接,以防止内火盖220相对炉头1发生径向偏移;为了便于外火盖210的安装,该外火盖210的进气侧的外周边缘形成有第二限位凸缘216,该第二限位凸缘216沿外火盖210的周向延伸,且第三环形凸缘103位于第二限位凸缘216内,第二限位凸缘216的内周面与第三环形凸缘103的内周面抵接,以防止内火盖220相对炉头1发生径向偏移。
此外,炉头1上对应火盖组件2上的点火针过孔234的位置开设有点火针安装孔160,进而便于将点火针安装在炉头1上,该点火针的上端贯穿点火针过孔234,进而以便于引燃燃气,实现点火操作;炉头1对应火盖组件2上的感应针过孔235的位开置有感应针安装孔170,进而便于将感应针安装在炉头1上,该感应针的上端贯穿点火针过孔234,进而以便于对燃烧温度进行检测。
二、针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一的火盖组件2,参照图7至图17,对本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以说明:
一种燃烧器7,用于燃气灶,燃烧器7包括炉头1和火盖组件2,炉头1具有外燃气腔120,火盖组件2的外火盖210的进气侧与外燃气腔120连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炉头1还具有与外燃气腔120呈独立设置的内燃气腔110,外燃气腔120间隔地环设于内燃气腔110的外侧,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之间间隔构成补气腔140,炉头1还开设有与补气腔140连通的补气进口;火盖组件2的内火盖220的进气侧与内燃气腔110连通,火盖组件2的补气开口231与补气腔140连通,或者火盖组件2的补气间隙240与补气腔140连通。
值得说明的是,与上一实施方案中的燃烧器7(针对纯平方案的火盖组件2)相比,对于本方案的炉头1而言,其内燃气腔110和外燃气腔120之间间隔形成的是补气腔140,且该炉头1上还设置有补气进口,以使得外界空气可自由进出补气腔140。火盖组件2具有补气间隙240或者补气开口231,如此,通过补气腔140与火盖组件2上的补气间隙240或者补气开口231相连通,实现对火盖组件2的二次空气补充,以使得燃烧器7燃烧更充分。其中,本方案的炉头1与上一实施方案中的燃烧器7(针对纯平方案的火盖组件2)的炉头1结构较为类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三、针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二的火盖组件2,参照图18至图27,对本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以说明:
一种燃烧器7,用于燃气灶,燃烧器7包括炉头1和火盖组件2,炉头1具有相互独立的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外燃气腔120间隔地环设于内燃气腔110的外侧,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之间间隔构成补气腔140;火盖组件2的外火盖210的进气侧与外燃气腔120连通,火盖组件2的内火盖220的进气侧与内燃气腔110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炉头1还开设有与补气腔140连通的补气进口。
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案的炉头1与上一实施方案中的燃烧器7(针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一的火盖组件2)的炉头1结构较为类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炉头1的内燃气腔110和外燃气腔120之间间隔形成补气腔140,且该炉头1上还设置有补气进口,以使得外界空气可自由进出补气腔140。火盖组件2具有补气间隙240,补气间隙240与补气腔140相连通,实现对火盖组件2的二次空气补充,以使得燃烧器7燃烧更充分。
四、针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三的火盖组件2,参照图28至图36,对本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以说明:
一种燃烧器7,用于燃气灶,燃烧器7包括炉头1和火盖组件2,炉头1具有相互独立的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外燃气腔120间隔地环设于内燃气腔110的外侧,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之间间隔构成补气腔140,炉头1还开设有与补气腔140连通的补气进口;
火盖组件2的外火盖210的进气侧与所述外燃气腔120连通,火盖组件2的内火盖220的进气侧与内燃气腔110连通,火盖组件2的补气开口231与补气腔140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补气开口231与所述补气进口呈错位设置,进而可防止补气开口231处掉落的杂物直接堵塞补气进口,以保证补气腔140内空气的流通,以利于二次空气补充。
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案的炉头1与上一实施方案中的燃烧器7(针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二的火盖组件2)的炉头1结构较为类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炉头1的内燃气腔110和外燃气腔120之间间隔形成补气腔140,且该炉头1上还设置有补气进口,以使得外界空气可自由进出补气腔140。火盖组件2具有补气开口231,补气开口231与补气腔140相连通,实现对火盖组件2的二次空气补充,以使得燃烧器7燃烧更充分。
五、针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四的火盖组件2,再次参照图28至图36,并结合图37至图39,对本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以说明:
一种燃烧器7,用于燃气灶,燃烧器7包括炉头1和火盖组件2,所述炉头1具有外燃气腔120,火盖组件2的外火盖210的进气侧与外燃气腔120连通。
进一步地,炉头1还具有与外燃气腔120呈独立设置的内燃气腔110,外燃气腔120间隔地环设于内燃气腔110的外侧,外燃气腔120和内燃气腔110之间间隔构成补气腔140,炉头1还开设有与补气腔140连通的补气进口;火盖组件2的内火盖220的进气侧与内燃气腔110连通,火盖组件2的补气开口231与补气腔140连通。
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案的炉头1与上一实施方案中的燃烧器7(针对二次空气补充方案三的火盖组件2)的炉头1结构较为类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炉头1的内燃气腔110和外燃气腔120之间间隔形成补气腔140,且该炉头1上还设置有补气进口,以使得外界空气可自由进出补气腔140。火盖组件2具有补气开口231,补气开口231与补气腔140相连通,实现对火盖组件2的二次空气补充,以使得燃烧器7燃烧更充分。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燃烧器,该燃烧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燃气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该燃气灶的燃气类型可以是石油液化气或者天然气,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火盖组件,用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组件包括:
外火盖,呈环形设置,所述外火盖的内周边缘和外周边缘之间具有外隆起部,所述外隆起部自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形成朝上凹陷的外燃空间,所述外隆起部开设有外出火孔;以及,
内火盖,设于所述外火盖的内侧,所述内火盖的中部具有内隆起部,所述内隆起部自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向出火侧凸出,以在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形成朝上凹陷的内燃空间,所述内隆起部设有内出火孔;
所述内隆起部的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外隆起部的凸出高度;
所述外火盖具有位于所述外火盖外环侧的外出火区域、位于所述外火盖内环侧的内出火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外出火区域和所述内出火区域之间的中出火区域,所述中出火区域的外出火孔总面积小于所述内出火区或所述外出火区域的外出火孔的总面积;
所述内火盖和所述外火盖在径向上呈间隔设置,所述火盖组件还包括环设于所述内火盖和所述外火盖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避免异物从所述内火盖和所述外火盖之间的空隙掉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自所述外火盖的外周边缘朝其内周边缘的方向上,所述外隆起部的凸出高度呈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少的方式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出火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外出火孔沿所述外火盖的径向间隔分布,以使多个所述外出火孔排布在所述外隆起部的不同高度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外隆起部的凸出高度上的所述外出火孔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外火盖的周向间隔排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隆起部的凸出高度沿所述内火盖的四周向朝中部逐渐增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出火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内出火孔沿所述内火盖的四周向朝中部方向排布,以使多个所述内出火孔排布在所述内隆起部的不同高度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内隆起部的凸出高度上的所述内出火孔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内火盖的周向间隔排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隆起部的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20毫米;和/或,
所述外隆起部的凸出高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出火孔的孔深值为3毫米至5毫米;和/或,
所述外出火孔的孔深值为3毫米至5毫米。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隆起部还开设有传火孔,所述传火孔临近所述连接板设置,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所述传火孔的位置设有点火针过孔和/或感应针过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隆起部的根部设有过渡斜面,所述过渡斜面自所述内火盖的顶部向所述连接板方向延伸;
所述传火孔开设于所述过渡斜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火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与所述连接板呈一体设置;和/或,
所述外火盖与所述连接板呈一体设置。
13.一种燃烧器,用于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炉头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火盖组件,所述炉头具有相互独立的外燃气腔和内燃气腔,所述外燃气腔环设于所述内燃气腔的外侧,所述火盖组件的外燃空间与所述外燃气腔连通,所述火盖组件的内燃空间与所述内燃气腔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包括底盘和自所述底盘朝上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缘、第二环形凸缘和第三环形凸缘,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第二环形凸缘和第三环形凸缘沿径向朝外呈依次间隔排布,所述第一环形凸缘构成朝上敞口的所述内燃气腔,所述第一环形凸缘与所述二环形凸缘之间构成隔热腔,所述第二环形凸缘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缘之间构成朝上敞口的所述外燃气腔;
所述火盖组件的内火盖盖合于所述内燃气腔的敞口,所述火盖组件的外火盖盖合于所述外燃气腔的敞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的进气侧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密封抵接,所述外火盖的进气侧分别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和第三环形凸缘密封抵接。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与所述内燃气腔连通的内引射管、与所述外燃气腔连通的人外引射管,其中:
所述外引射管的直径值为13毫米至17毫米;和/或,
所述内引射管的直径值为8毫米至12毫米。
17.一种燃气灶,包括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86796.9A CN109140447B (zh) | 2018-10-11 | 2018-10-11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86796.9A CN109140447B (zh) | 2018-10-11 | 2018-10-11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40447A CN109140447A (zh) | 2019-01-04 |
CN109140447B true CN109140447B (zh) | 2024-03-08 |
Family
ID=64811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86796.9A Active CN109140447B (zh) | 2018-10-11 | 2018-10-11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40447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403273U (zh) * | 2011-12-27 | 2012-08-29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
CN203395925U (zh) * | 2013-05-14 | 2014-01-15 | 邓业香 | 节能型灶具分火器 |
CN104696962A (zh) * | 2015-03-09 | 2015-06-10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外火盖及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CN106402867A (zh) * | 2016-05-26 | 2017-02-15 | 浙江亿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家用燃气灶用的燃烧器 |
CN206037036U (zh) * | 2016-08-12 | 2017-03-22 | 宁波市鄞州姜山盛旺五金厂 | 一种旋流燃烧器 |
CN207196491U (zh) * | 2017-09-27 | 2018-04-06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CN207350335U (zh) * | 2017-09-29 | 2018-05-11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
-
2018
- 2018-10-11 CN CN201811186796.9A patent/CN1091404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403273U (zh) * | 2011-12-27 | 2012-08-29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
CN203395925U (zh) * | 2013-05-14 | 2014-01-15 | 邓业香 | 节能型灶具分火器 |
CN104696962A (zh) * | 2015-03-09 | 2015-06-10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外火盖及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CN106402867A (zh) * | 2016-05-26 | 2017-02-15 | 浙江亿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家用燃气灶用的燃烧器 |
CN206037036U (zh) * | 2016-08-12 | 2017-03-22 | 宁波市鄞州姜山盛旺五金厂 | 一种旋流燃烧器 |
CN207196491U (zh) * | 2017-09-27 | 2018-04-06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CN207350335U (zh) * | 2017-09-29 | 2018-05-11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40447A (zh) | 2019-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08352B1 (ko) | 개별적인 화염공급크라운부를 갖춘 가스버너 | |
CN109140445B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0861084U (zh) |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 |
CN109140448A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09140444B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09042378U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112128749B (zh) |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 |
CN109140447B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JP2006029723A (ja) | こんろ用バーナ | |
CN209042380U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09130872U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09130871U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0861099U (zh) | 一种具有提高燃烧效率的燃烧器 | |
CN109140446A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KR200324393Y1 (ko) | 가스렌지용 버너 | |
CN221801778U (zh) | 一种燃烧器 | |
CN112728542B (zh) |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 |
CN112747318B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 |
CN209042379U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6769411U (zh) | 分气座、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5808466U (zh) | 一种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5637158U (zh) | 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20355419U (zh) | 一种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 |
CN221054999U (zh) | 燃烧器和灶具 | |
CN219014310U (zh) |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火盖、燃气灶的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