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1747A -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1747A
CN117731747A CN202311574182.9A CN202311574182A CN117731747A CN 117731747 A CN117731747 A CN 117731747A CN 202311574182 A CN202311574182 A CN 202311574182A CN 117731747 A CN117731747 A CN 117731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lood
honey
root
postpar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741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轩胤
刘尚义
邓东阳
周意园
张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3115741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1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1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1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由黄牛皮,龟板胶,阿胶,生地,熟地,玉竹,石斛,黄精,制首乌,银耳,当归,山萸肉,金樱子,杜仲,灵芝,肉苁蓉,百合,白芍,大枣,生蒲黄,炒蒲黄,益母草,山楂,茜草,鸡血藤,藕节,三七粉,甲珠,王不留行,路路通,荆芥,防风,炮姜,蜂蜜等药物组成;其制备方法为:黄牛皮、龟板胶、阿胶三味药烊化后,除蜂蜜以外的其他药物一同倒入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最后蜂蜜收膏。该制备方法简单,温度可行。制备所得药物组合物可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症。此药疗效可靠,极具研究价值及开发前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产后多元气大损,元气乃是人体生命之根本,气血生化之源,元气损伤后,阴血骤亏,百脉空虚,多气血两虚症。《产后众疾门》云:“产后以百日为准,凡百日内得病,皆从产后气血二亏,参求用药”。明确指出了治疗产后病应从虚入手,慎用峻猛之药。大补气血,祛瘀生新,乃是治疗产后病之根本。在总体原则上,既不拘于产后邪盛不可独攻邪,恐伤其元气;亦不可尽攻其邪,方才用补。攻补兼施,标本同治,寻病治因,正盛邪出,得以万全。结合现代医学手术,“手术器械”可伤及腹部脉络,致瘀致虚,影响气血生化及运行,百病丛生。若病发不愈,迁延失治,将伴随终生,故治产后病,需得辨治详尽,因病遣方,用药平和,愈后乃善。中药汤剂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症历史由来已久,疗效确切,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汤剂因煎煮流程繁杂及味苦难咽,受到诸多年轻患者的排斥。因此,膏方可满足年轻受众对便捷度和口感的要求。
本发明选择刘尚义国医大师经验方,璋瓦颐养膏,配方为:黄牛皮(黄明胶)1200g,龟板胶200g,阿胶200g,生地250g,熟地250g,玉竹200g,石斛250g,黄精200g,制首乌200g,银耳150g,当归200g,山萸肉200g,金樱子200g,杜仲150g,灵芝150g,肉苁蓉200g,百合150g,白芍200g,大枣100g,生蒲黄100g,炒蒲黄100g,益母草200g,山楂150g,茜草100g,鸡血藤200g,藕节200g,三七粉200g,甲珠100g,王不留行200g,路路通100g,荆芥100g,防风100g,炮姜80g,蜂蜜1000g收膏。
本方以黄牛皮(黄明胶),龟板胶,阿胶,生地,熟地,玉竹,石斛,黄精,制首乌,银耳以上十味药共为君药,意为补阴填髓之用;以当归,山萸肉,金樱子,杜仲,灵芝,肉苁蓉,百合,白芍,大枣,生蒲黄,炒蒲黄,益母草,山楂,茜草,鸡血藤以上药物为臣药,行养血活血之用;以藕节,三七粉,甲珠,王不留行,路路通,荆芥,防风,炮姜以上药物为佐药,行通乳散寒之功;蜂蜜调和之用为使药,通过将黄牛皮、龟板胶、阿胶三味药烊化后,除蜂蜜以外的其他药物一同倒入锅中,大火烧开,转小火,最后蜂蜜收膏。制备成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在临床有效经验方的基础上,开发对产后气血两虚证有效的中药制剂,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产后气血两虚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和步骤实现:
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药物及药物重量份:
黄牛皮1000-1400份,龟板胶180-220份,阿胶180-220份,生地220-280份,熟地220-280份,玉竹180-220份,石斛220-280份,黄精180-220份,制首乌180-220份,银耳140-160份,当归180-220份,山萸肉180-220份,金樱子180-220份,杜仲140-160份,灵芝140-160份,肉苁蓉180-220份,百合140-160份,白芍180-220份,大枣90-110份,生蒲黄90-110份,炒蒲黄90-110份,益母草180-220份,山楂140-160份,茜草90-110份,鸡血藤180-220份,藕节180-220份,三七粉180-220份,甲珠90-110份,王不留行180-220份,路路通90-110份,荆芥90-110份,防风90-110份,炮姜70-90份,蜂蜜1400-1600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药物及药物重量份:黄牛皮1100-1300份,龟板胶190-210份,阿胶190-210份,生地235-265份,熟地235-265份,玉竹190-210份,石斛235-265份,黄精190-210份,制首乌190-210份,银耳145-155份,当归190-210份,山萸肉190-210份,金樱子190-210份,杜仲145-155份,灵芝145-155份,肉苁蓉190-210份,百合145-155份,白芍190-210份,大枣95-105份,生蒲黄95-105份,炒蒲黄95-105份,益母草190-210份,山楂145-155份,茜草95-105份,鸡血藤190-210份,藕节190-210份,三七粉190-210份,甲珠95-105份,王不留行190-210份,路路通95-105份,荆芥95-105份,防风95-105份,炮姜75-85份,蜂蜜1450-1550份。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药物及药物重量份:黄牛皮1200份,龟板胶200份,阿胶200份,生地250份,熟地250份,玉竹200份,石斛250份,黄精200份,制首乌200份,银耳150份,当归200份,山萸肉200份,金樱子200份,杜仲150份,灵芝150份,肉苁蓉200份,百合150份,白芍200份,大枣100份,生蒲黄100份,炒蒲黄100份,益母草200份,山楂150份,茜草100份,鸡血藤200份,藕节200份,三七粉200份,甲珠100份,王不留行200份,路路通100份,荆芥100份,防风100份,炮姜80份,蜂蜜1500份。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烊化:将黄牛皮、龟板胶、阿胶研成粉末,加入3倍量热水放在锅内隔水蒸30min,同时不停的搅拌,避免粘锅;
(2)煎煮-浓缩:a.除蜂蜜以外的其他药物一同放入干净的不锈钢锅内,加入冷水浸泡12h,浸泡时水要没过药物表面10cm以上;b.浸泡结束后,药物煮沸1h后倒出头汁,随后再加水,没过药物表面5cm,煎煮,倒出药汁,剩余药渣榨干,集中所有的药汁,充分过滤后得到药液;c.将所得药液重新放入容器中煮沸,不停搅拌,待药液浓缩成糊状时,用竹筷蘸取药液后滴在干燥的皮纸上,滴膏周围无水迹时停止加热浓缩,得到浓缩药液;
(3)收膏:a.将炼蜜加入浓缩药液中,边搅拌边加入,继续加热浓缩,当锅内出现鱼眼泡状时,收膏结束。
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炼蜜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炼制成嫩蜜,将蜂蜜加热到102-108℃,含水量控制在17%~20%以内,密度为1.32-1.38kg/m3;然后炼制成中蜜,将嫩蜜加热至114-120℃,含水量降低为14%~16%,密度为1.36-140kg/m3
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炼蜜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炼制成嫩蜜,将蜂蜜加热到104-106℃,含水量控制在17%~20%以内,密度为1.35kg/m3;然后炼制成中蜜,将嫩蜜加热至116-118℃,含水量降低为14%~16%,密度为1.38kg/m3
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收膏时的密度为1.38kg/m3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产后气血两虚药物制剂方面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制剂为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本发明所述固体制剂为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所述液体制剂为注射制剂、口服液。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稳定可行。
2.本发明制备所得产品可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通过疗效指标测定,结果:
(一)实验指标测定中,(1)治疗2周后,璋瓦颐养膏组的Hb浓度、RDWIRF、HFR MFR和LFR的有效率分别为54.1%52.9%39.5%85.7%61.7%和39.8%,而铁剂组的Hb、RDWIRF、HFRMFR和LFR的有效率分别为30.3%、22.9%、22.2%、57.4%、37.9%和23.1%,璋瓦颐养膏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铁剂组,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4.37%)明显高于对照组(53.12%),说明本发明产品治疗效果显著。
(二)中医症候评分中,在治疗2周和6周后,两组产妇的气血两虚证候总分和血虚证候、气虚证候、产科证候3个分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璋瓦颐养膏组较铁剂组下降幅度更大。其中,在治疗2周后,璋瓦颐养膏组产妇气血两虚总证候、血虚证候的改善优于铁剂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血虚<0.001)。在治疗6周后,璋瓦颐养膏组气血两虚证候和乳汁恶露的改善优于铁剂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三)生活质量评分中,治疗6周后,两组产妇在总体生活质量以及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在改善总体生活质量、精力以及情感职能方面,口服璋瓦颐养膏均优于口服铁剂(P=0.019,PVI=0.008,PRE=0.012)。
附图说明
图1:刘X产后B超记录
图2:许X产后B超记录
图3:杨X产后B超记录
图4:黄X产后B超记录
图5:查X产后B超记录
图6:杨X产后B超记录
图7:吴X产后B超记录
图8:肖X产后B超记录
图9:李X产后B超记录
图10:刘X产后B超记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组成:黄牛皮1200g,龟板胶200g,阿胶200g,生地250g,熟地250g,玉竹200g,石斛250g,黄精200g,制首乌200g,银耳150g,当归200g,山萸肉200g,金樱子200g,杜仲150g,灵芝150g,肉苁蓉200g,百合150g,白芍200g,大枣100g,生蒲黄100g,炒蒲黄100g,益母草200g,山楂150g,茜草100g,鸡血藤200g,藕节200g,三七粉200g,甲珠100g,王不留行200g,路路通100g,荆芥100g,防风100g,炮姜80g,蜂蜜1500g。
实施例2
组成:黄牛皮1400g,龟板胶180g,阿胶180g,生地220g,熟地220g,玉竹180g,石斛220g,黄精180g,制首乌180g,银耳140g,当归180g,山萸肉180g,金樱子180g,杜仲140g,灵芝140g,肉苁蓉180g,百合140g,白芍180g,大枣90g,生蒲黄90g,炒蒲黄90g,益母草180g,山楂140g,茜草90g,鸡血藤180g,藕节180g,三七粉180g,甲珠90g,王不留行180g,路路通90g,荆芥90g,防风90g,炮姜70g,蜂蜜1500g。
实施例3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
组成:黄牛皮1000g,龟板胶220g,阿胶220g,生地280g,熟地280g,玉竹220g,石斛280g,黄精220份g,制首乌220g,银耳160g,当归220g,山萸肉220g,金樱子220g,杜仲160份,灵芝160g,肉苁蓉220g,百合160g,白芍220g,大枣110g,生蒲黄110g,炒蒲黄110g,益母草220g,山楂160g,茜草110g,鸡血藤220g,藕节220g,三七粉220g,甲珠110g,王不留行220g,路路通110g,荆芥110g,防风110g,炮姜90g,蜂蜜1500g。
实施例3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
组成:黄牛皮1300g,龟板胶190g,阿胶190g,生地235g,熟地235g,玉竹190g,石斛235g,黄精190g,制首乌190g,银耳145g,当归190g,山萸肉190g,金樱190g,杜仲145g,灵芝145g,肉苁蓉190g,百合145g,白芍190g,大枣95g,生蒲黄95g,炒蒲黄95g,益母草190g,山楂145g,茜草95g,鸡血藤190g,藕节190g,三七粉190g,甲珠95g,王不留行190g,路路通95g,荆芥95g,防风95g,炮姜75g,蜂蜜1500g。
实施例4
组成:黄牛皮1300g,龟板胶190g,阿胶190g,生地235g,熟地235g,玉竹190g,石斛235g,黄精190g,制首乌190g,银耳145g,当归190g,山萸肉190g,金樱190g,杜仲145g,灵芝145g,肉苁蓉190g,百合145g,白芍190g,大枣95g,生蒲黄95g,炒蒲黄95g,益母草190g,山楂145g,茜草95g,鸡血藤190g,藕节190g,三七粉190g,甲珠95份,王不留行190g,路路通95g,荆芥95g,防风95g,炮姜75g,蜂蜜1500g。
实施例5
组成:黄牛皮1100g,龟板胶210g,阿胶210g,生地265g,熟地265g,玉竹210g,石斛265g,黄精210g,制首乌210g,银耳155g,当归210g,山萸肉210g,金樱210g,杜仲155g,灵芝155g,肉苁蓉210g,百合155g,白芍210g,大枣105g,生蒲黄105份,炒蒲黄105g,益母草210g,山楂155g,茜草105g,鸡血藤210g,藕节210g,三七粉210g,甲珠105g,王不留行210g,路路通105g,荆芥105g,防风105g,炮姜85g,蜂蜜1500g。
实施例6
组成:黄牛皮1350g,龟板胶185g,阿胶185g,生地225g,熟地225g,玉竹185g,石斛225g,黄精185g,制首乌185g,银耳145g,当归185g,山萸肉185g,金樱子185g,杜仲145g,灵芝145g,肉苁蓉185g,百合145g,白芍185g,大枣100g,生蒲黄100g,炒蒲黄100g,益母草185g,山楂140g,茜草100g,鸡血藤185g,藕节185g,三七粉185g,甲珠100g,王不留行185g,路路通100g,荆芥100g,防风100g,炮姜80g,蜂蜜1500g。
实施例7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
组成:黄牛皮1050g,龟板胶215g,阿胶215g,生地260g,熟地260g,玉竹215g,石斛260g,黄精215g,制首乌215g,银耳150g,当归215g,山萸肉215g,金樱子215g,杜仲150g,灵芝150g,肉苁蓉215g,百合150g,白芍215g,大枣90g,生蒲黄90g,炒蒲黄90g,益母草215g,山楂150g,茜草90g,鸡血藤215g,藕节215g,三七粉215g,甲珠90g,王不留行215g,路路通90g,荆芥90g,防风90g,炮姜80g,蜂蜜1500g。
实施例8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1)烊化:将黄牛皮、龟板胶、阿胶研成粉末,加入3倍量热水放在锅内隔水蒸30min,同时不停的搅拌,避免粘锅;
(2)煎煮-浓缩:a.除蜂蜜以外的其他药物一同放入干净的不锈钢锅内,加入冷水浸泡12h,浸泡时水要没过药物表面10cm以上;b.浸泡结束后,药物煮沸1h后倒出头汁,随后再加水,没过药物表面5cm,煎煮,倒出药汁,剩余药渣榨干,集中所有的药汁,充分过滤后得到药液;c.将所得药液重新放入容器中煮沸,不停搅拌,待药液浓缩成糊状时,用竹筷蘸取药液后滴在干燥的皮纸上,滴膏周围无水迹时停止加热浓缩,得到浓缩药液;
(3)收膏:a.将炼蜜加入浓缩药液中,边搅拌边加入,继续加热浓缩,当锅内出现鱼眼泡状时,收膏结束。
所述炼蜜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炼制成嫩蜜,将蜂蜜加热到105℃,含水量控制在17%~20%以内,密度为1.35kg/m3;然后炼制成中蜜,将嫩蜜加热至116℃,含水量降低为14%~16%,密度为1.38kg/m3。收膏时的密度为1.38kg/m3
实施例9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1)烊化:将黄牛皮、龟板胶、阿胶研成粉末,加入3倍量热水放在锅内隔水蒸30min,同时不停的搅拌,避免粘锅;
(2)煎煮-浓缩:a.除蜂蜜以外的其他药物一同放入干净的不锈钢锅内,加入冷水浸泡12h,浸泡时水要没过药物表面10cm以上;b.浸泡结束后,药物煮沸1h后倒出头汁,随后再加水,没过药物表面5cm,煎煮,倒出药汁,剩余药渣榨干,集中所有的药汁,充分过滤后得到药液;c.将所得药液重新放入容器中煮沸,不停搅拌,待药液浓缩成糊状时,用竹筷蘸取药液后滴在干燥的皮纸上,滴膏周围无水迹时停止加热浓缩,得到浓缩药液;
(3)收膏:a.将炼蜜加入浓缩药液中,边搅拌边加入,继续加热浓缩,当锅内出现鱼眼泡状时,收膏结束。
所述炼蜜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炼制成嫩蜜,将蜂蜜加热到106℃,含水量控制在17%~20%以内,密度为1.38kg/m3;然后炼制成中蜜,将嫩蜜加热至118℃,含水量降低为14%~16%,密度为1.36kg/m3。收膏时的密度为1.38kg/m3
实施例10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1)烊化:将黄牛皮、龟板胶、阿胶研成粉末,加入3倍量热水放在锅内隔水蒸30min,同时不停的搅拌,避免粘锅;
(2)煎煮-浓缩:a.除蜂蜜以外的其他药物一同放入干净的不锈钢锅内,加入冷水浸泡12h,浸泡时水要没过药物表面10cm以上;b.浸泡结束后,药物煮沸1h后倒出头汁,随后再加水,没过药物表面5cm,煎煮,倒出药汁,剩余药渣榨干,集中所有的药汁,充分过滤后得到药液;c.将所得药液重新放入容器中煮沸,不停搅拌,待药液浓缩成糊状时,用竹筷蘸取药液后滴在干燥的皮纸上,滴膏周围无水迹时停止加热浓缩,得到浓缩药液;
(3)收膏:a.将炼蜜加入浓缩药液中,边搅拌边加入,继续加热浓缩,当锅内出现鱼眼泡状时,收膏结束。
所述炼蜜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炼制成嫩蜜,将蜂蜜加热到104℃,含水量控制在17%~20%以内,密度为1.32kg/m3;然后炼制成中蜜,将嫩蜜加热至117℃,含水量降低为14%~16%,密度为1.40kg/m3。收膏时的密度为1.38kg/m3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筛选出最佳方案,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具体如下:
1.1处方来源
处方来源:刘尚义国医大师经验方。
1.2处方分析
君药:黄牛皮(黄明胶),龟板胶,阿胶,生地,熟地,玉竹,石斛,黄精,制首乌,银耳。以上十味药共为君药,意为补阴填髓之用。
臣药:当归,山萸肉,金樱子,杜仲,灵芝,肉苁蓉,百合,白芍,大枣,生蒲黄,炒蒲黄,益母草,山楂,茜草,鸡血藤。以上药物为臣药,行养血活血之用。
佐药:藕节,三七粉,甲珠,王不留行,路路通,荆芥,防风,炮姜。以上药物为佐药,行通乳散寒之功。
使药:蜂蜜调和之用为使药。
1.3制备方法
(1)烊化:黄牛皮、龟板胶、阿胶三味药烊化,①将黄牛皮、龟板胶、阿胶研成粉末。②按照0.3g/ml水比例加入热水后放在锅内隔水蒸30min,同时需要不停的搅拌,避免粘锅。
(2)煎煮:①备料、浸药、过滤、沉淀、压榨:根据处方的药味、剂量制成成方,处方中所有药物一定要准确称量。准备好药物后,放入干净的不锈钢锅内,以冷水浸泡12h,浸泡时水要没过药物表面10cm以上,从而让药物完全吸收水分。浸泡结束后,将汤药放入容器中,首选紫铜锅、陶器、瓷制锅,避免使用生铁锅。药物煮沸1h后倒出头汁,随后再加水煎煮,两次药汁混匀。煎煮后,榨干药渣,集中所有的药汁,充分过滤后得到药液。
②浓缩的具体操作:a.清膏:过滤处理后的药液重新放入锅中煮沸,加热过程中避免烧焦或者结块,可进行均匀的搅拌,待药液浓缩成糊状时,用竹筷蘸取药液后滴在干燥的皮纸上,滴膏周围无水迹则称为清膏。b.炼蜜:炼蜜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嫩蜜,将蜂蜜加热到105℃左右,含水量控制在17%~20%以内,密度约为1.35kg/m3;其次为中蜜,将嫩蜜加热至116-118℃,含水量降低为14%~16%,密度为1.38kg/m3
(3)收膏的具体操作:①将炼糖或炼蜜加入浓缩的药液中,边搅拌边加入,避免焦化,当锅内出现鱼眼泡状时,浓缩结束。随后,用竹片挑起膏体,呈片状缓慢滑下,当稠厚的膏体能够在搅拌棒上揭起,形成片状结束,称为“挂旗”。特殊情况外,通常炼糖、炼蜜的量在清膏量的3倍以内,收膏时的密度通常为1.38kg/m3。②凉膏、包装的具体操作:膏滋趁热快速装在瓷器中,传送到凉膏间,待完全冷却后加盖,保存于低温、干燥的环境中。
1.4研究方案
(1)研究对象来源
产妇6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实验开始前提交伦理审查至我院伦理委员会,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2)中医证候诊断及评分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气虚、血虚证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通过中医典籍回顾、文献调研、教材复习和专家咨询的方法,在现有的气血两虚证候量表的基础上,增加恶露和乳汁情况这两个最能反映产妇气血两虚证的症状和体征,并根据单位计量、程度轻重、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基本原则,制定了气血两虚证的恶露和乳汁分泌情况的分项评分细则,最终制定出气血亏虚证产后贫血的证候量表,在募集研究对象阶段,以下主症2项,次症2项者即诊断气血亏虚证,并纳入研究:
主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乏力,神疲;
次症:失眠,手足麻木,恶露量少色淡,乳汁量少质稀,乳汁自溢,白汗,懒言,脉细弱,舌淡。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血虚证和气虚证的证候诊断标准的规定,参照《中医妇科学》中产后恶露不绝缺乳和乳汁自出的章节将上述气血两虚证中的各个主症和次症进一步归类划分为血虚证候、气虚证候和产科证候3个分项,用于在统计分析阶段,进一步分析比较血虚证候分项、气虚证候分项以及产科证候分项评分的变化和区别。
血虚证候:
主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次症:失眠,手足麻木。
气虚证候:
主症:气短乏力,神疲。次症:自汗,懒言。(三)产科证候:
恶露量少色淡,乳汁量少质稀,乳汁自溢。
(3)纳入标准
同时满足以下纳入标准的产妇将被纳入研究:1.顺产分娩;2.产前72小时内血液分析检查提示Hb水平正常(Hb≥110g/L),而产后48小时被诊断为轻度贫血者,且70g/L<Hb<100g/L;3.年龄≥18岁,<35岁;4.单胎足月妊娠分娩者;5.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血两虚证”者。
(4)排除标准
产妇如果存在以下其中一种情况,将不被纳入研究:1.中医辨证分型为非“气血两虚证”;2.产前贫血者(Hb<110g/L);3.剖宫产术分娩或阴道助产分娩者;4.多胎妊娠分娩者;5.分娩前后曾接受一些可能影响血红蛋白浓度的治疗(例如,输注血制品或人血白蛋白等血浆容量扩张剂);6.分娩前曾接受静脉铁治疗者;7.既往有血液性疾病者(例如,镰状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8.既往有消化道疾病者(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肠炎等);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肾病或肝病病史,肺结核或哮喘病史,血栓性疾病,艾滋病感染,癌症或癫痫发作病史者;9.精神病或神经病患者;10.酗酒或吸毒者。
(5)脱落标准
所有筛选合格进入随机化试验并填写了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无论何时何因退出,只要没有完成治疗方案所规定的观察周期的受试者,均作为脱落病例,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由研究者决定的退出,例如,在使用试验药物的受试者在一定时间内病情未达到某种程度的改善,虽未完成规定的疗程,但为保护受试者,让该受试者退出试验,接受其他有效治疗;2.发生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不适宜继续接受试验者。
(6)剔除标准
1.随机化后,发现严重违反纳入标准或排除标准者;2.受试者随机化入组后未服用任何试验药物,或用药不足研究制定用药量的10%;3.使用了禁止合用的其它药物等,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判定者;4.在随机化入组后数据缺失严重或没有任何数据者。
(7)干预措施及随访
两组受试者均在产后48小时左右晨起空腹抽血检查,并在完成中医证候评分表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填写后接受药物治疗。试验组受试者予以口服璋瓦颐养膏(每次10g,每日2次):对照组予以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商品名:红源达:国药准字H20030033:用法:每次1粒,每日两次),均于餐后服用。连续治疗2周后回院复诊,研究人员根据受试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液分析结果,判断治疗2周后的疗效,有效而未治愈者继续接受治疗至产后6周复诊,治愈者则无需继续接受治疗,只需随访至产后6周复诊。每次复诊,两组受试者均需要晨起空腹抽血查血液分析、生化铁指标,完成中医证候评分表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填写,并协助研究人员完成服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记录。
(8)观察指标
疗效指标
所有受试者在进入研究时接受药物治疗后第2周及第6周分别于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10ml进行疗效指标检测,项目包括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室指标:1.成熟红细胞指标:Hb、RBC、MCVRDW;2.网织红细胞指标:Ret、HFR%、MFR%、LFR%IRF。
临床指标:1中医证候评分;2.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简表)。
(9)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当P值<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相关分析与Logsi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和P值,当P值<0.05时认为不存在相关关系。
(10)研究结果
A.实验室指标
将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者,定义为治疗有效,治疗有效人数/总人数x100%=有效率。各项实验室指标的正常水平的界定:(1)产后2周内Hb≥110g/L,产后2周后Hb≥120g/L;(2)MCV≥82fl;(3)RDW≤46.0%;(4)Ret<84x10/L;(5)IRF≤10%;(6)HFR≤5.0%,MFR≤10.0%,LFR≥90%。(a)成熟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指标:治疗2周后,璋瓦颐养膏组的Hb浓度、RDWIRF、HFR MFR和LFR的有效率分别为54.1%52.9%39.5%85.7%61.7%和39.8%,而铁剂组的Hb、RDWIRF、HFRMFR和LFR的有效率分别为30.3%、22.9%、22.2%、57.4%、37.9%和23.1%,璋瓦颐养膏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铁剂组,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璋瓦颐养膏组和铁剂组MCV的有效率分别为25.0%和38.5%,Ret的有效率分别为50.0%和45.5%,两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璋瓦颐养膏组的上述成熟红细胞指标和网织红细胞指标均稍高于铁剂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2周后各项实验室指标
注:治疗组、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6周后各项实验室指标
注:治疗组、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
注:治疗组、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B.中医证候评分
分别计算气血两虚证总评分以及气虚证候、血虚证候、产科证候3个分项的评分,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产妇的气血两虚证候总分差值以及3个分项差值之间的区别。在治疗2周和6周后,两组产妇的气血两虚证候总分和血虚证候、气虚证候、产科证候3个分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璋瓦颐养膏组较铁剂组下降幅度更大。其中,在治疗2周后,璋瓦颐养膏组产妇气血两虚总证候、血虚证候的改善优于铁剂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血虚<0.001)。在治疗6周后,璋瓦颐养膏组气血两虚证候和乳汁恶露的改善优于铁剂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治疗组与对照组四项中医证候评分
注:治疗组、对照组比较P<0.01,P血虚<0.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两周后产妇气血两虚总证候、血虚证候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气血两虚证候和乳汁恶露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C.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2周后,璋瓦颐养膏组产妇自我感觉其总体生活质量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和精神健康这6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更好,而在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这2个维度则较治疗前更差,铁剂组产妇感觉其总体生活质量以及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这6个维度较产后2天时更差,而只有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这2个维度较治疗前更好。两组在生活质量总评及生理机能、精力、情感职能这3个维度的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差别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26,Ppp=0.002,PVI=0.0001,PRe=0.038),璋瓦颐养膏组优于铁剂。治疗6周后,两组产妇在总体生活质量以及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在改善总体生活质量、精力以及情感职能方面,口服璋瓦颐养膏均优于口服铁剂(P=0.019,PVI=0.008,PRE=0.012)。
治疗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
注:P=0.026,Ppp=0.002,PVI=0.0001,PRe=0.038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6周后生活质量评分
注:P=0.019,PVI=0.008,PRE=0.012)有统计学意义
典型病例收集情况:
1.刘X,28岁,女,孕产史:G1P1,孕周:37+4周。
入院情况:“停经37+4周,阴道流液伴腹痛3+小时”于2023年05月27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6cm;腹围92cm;LOA先露,未入盆。胎位:LOA,胎心:136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100g。入院诊断:1.G1P0孕37+4周LOA;2.胎膜早破;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妊娠;4.高度近视;5.妊娠期肥胖。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会阴裂伤予缝合。产后复查血常规回示未见明显异常。B超提示: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考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未诉不适,精神可,纳眠,二便正常。查体: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2/甲愈合。复查B超详见附件。(见图1)
2.许X,29岁,女,孕产史:G5P2,孕周:40+1周。
入院情况:“停经40周,下腹痛10+小时”于2023年05月19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5cm;腹围104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胎儿体重估计:3300g。入院诊断:1.G5P1孕40周LOA 2.妊娠合并中度贫血3.不良孕产史4.妊娠期肥胖。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会阴裂伤予缝合。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16×10^9/L,血红蛋白量88.00g/L偏低,红细胞比积28.30%偏低,血小板计数161.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20%,考虑中度贫血,予铁剂口服。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宫内膜线居中,厚约7mm,回声不均,宫腔下段见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34×20mm,未探及血流信号),产妇拒绝清宫,结合舌脉,治疗上予璋瓦颐养膏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复查B超详见附件。(见图2)
3.杨X,27岁,女,孕产史:G2P1,孕周:25+1周。
入院情况:“停经24+6周,B超发现胎儿异常12天”于2023年05月09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25cm;腹围95cm。入院诊断:1.G2P1孕24+6周妊娠2.胎儿异常3.妊娠合并β地中海贫血4.妊娠期肥胖。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密观产程进展,于2023年05月12日引产一死婴,产程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产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量110.00g/L,红细胞比积34.60%,平均红细胞体积67.3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21.40pg。产妇血红蛋白稍低,考虑为产后消耗所致,嘱其优质蛋白饮食。产后复查B超:引产后子宫,残留不能除外,产妇拒绝清宫,结合舌脉,治疗上予璋瓦颐养膏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腹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固定,切口对合好,无明显红肿、溢脓,无渗血、渗液不适,腹部伤口II/甲愈合。复查B超详见附件。(见图3)
4.黄X,31岁,女,孕产史:G2P1,孕周:40周。
入院情况:“停经40周,阴道流液1+小时”于2023年05月11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4cm,腹围99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胎儿体重估计3000g。入院诊断:1.G2P1孕40周LOA 2.胎膜早破。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于2023-5-11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产时产后出血不多,产后孕妇逐日恢复。产后复查血常规无明显异常。产后复查B超提示: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大小约40×22mm),患者要求暂不行清宫术,结合舌脉,治疗上予璋瓦颐养膏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复查B超详见附件。(见图4)
5.查X,27岁,女,孕产史:G1P1,孕周:40+4周。
入院情况:“停经40+3周,阴道流液2+天”于2023年04月18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3cm;腹围107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300g。入院诊断:1.G1P0孕40+3周LOA 2.胎膜早破3.妊娠期肥胖。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会阴裂伤予缝合。产时产后出血不多,产后给予缩宫等对症治疗。住院期间孕妇逐日恢复,产妇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产后复查血常规回示未见明显异常。B超提示: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并少许残留可能,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复查B超详见附件。(见图5)
6.杨X,女,32岁,孕产史:G1P1,孕周:40+2周
入院时情况:患者杨玲,女,32岁,因“停经40+1周,要求入院待产”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腹部:宫底高35cm;腹围96cm;头先露,未衔接,胎位:LOA胎心:142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200g。入院诊断:1.G1P0孕40+1周LOA
诊治经过: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于2022年11月15日经阴道分娩一活婴,体重:3200g,产程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无异常情况。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9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5%,血红蛋白116g/L,产妇无发热、畏寒等不适,考虑白细胞升高为产后应激所致。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并少许残留不除外(40×17mm,内见多发强回声光斑,探及少许血流信号)。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考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未诉特殊不适,大小便正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乳房丰,乳头凸,无硬结,乳汁分泌可,宫底位于脐下三指。复查B超详见附件。(见图6)
7.吴X,女,33岁,孕产史:G1P1,孕周:39+6周。
入院情况:因“停经37周,阴道流液伴规律腹痛1+小时”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腹部:宫底高34cm;腹围106cm;头先露,入盆,胎位:LOA,胎心:144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2500g。入院诊断:1.G3P1孕37周LOA;2.胎膜早破;3.辅助生殖技术后单胎妊娠;4.妊娠期高血压。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密观产程进展,于2022年11月20日顺娩一活婴,体重2700g,产程顺利,胎膜情况:不完整,处理:手取胎盘后不完整,产后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无异常情况,产后复查B超:积血块可能,胎盘植入可能,考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未诉特殊不适,大小便正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乳房丰,乳头凸,无硬结,乳汁分泌可,宫底位于脐下三指。复查B超详见附件。(见图7)
8.肖X,女,35岁,孕产史:G2P2,孕周:39周。
入院情况:因“停经39周,腹痛1+小时,阴道流液10+分钟”于2022-11-01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腹部:宫底高33cm;腹围112cm;头先露,未衔接,胎位:LOA胎心:136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000g。入院诊断:1.G2P1孕39周LOA 2.胎膜早破3.妊娠合并肥胖4.高龄经产妇5.心律失常:房性早搏。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于2022年11月01日经阴道分娩一活婴,体重:2850g,产程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无异常情况。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5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8%,血红蛋白141g/L,产妇无发热、畏寒等不适。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58×22mm)。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考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未诉特殊不适,大小便正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乳房丰,乳头凸,无硬结,乳汁分泌可,宫底位于脐下三指。复查B超详见附件。(见图8)
9.李X,女,30岁,孕产史:G2P2,孕周:39+6周。
入院情况:因“停经39+6周,腹痛伴阴道流液1+小时”于2022-11-25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腹部:宫底高36cm,腹围97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36次/分,胎儿体重估计:3400g。入院诊断:1.G2P1孕39+6周LOA2.胎膜早破3.妊娠合并a-地中海贫血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密观产程进展,于2022年11月25日顺娩一活婴,体重3350g,产程顺利,胎膜情况:不完整,处理:手取胎盘后不完整,产后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无异常情况,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34*21mm)。产妇拒绝清宫,予璋瓦颐养膏内服以益气养血,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其多下床活动,促进子宫收缩,1周后门诊复查B超。
出院时情况:产妇未诉特殊不适,大小便正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乳房丰,乳头凸,无硬结,乳汁分泌可,宫底位于脐下三指。复查B超详见附件。(见图9)
10.刘X,女,31岁,孕产史:G1P1,孕周:39+5周。
入院情况:因“停经39+4周,阴道流液30分钟”于2022-11-09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腹部:宫底高38cm;腹围94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2800g。入院诊断:1.G1P0孕39+4周LOA2.胎膜早破3.妊娠期肥胖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密观产程进展,2022年11月10日顺娩一活婴,体重3250g,产程顺利,胎膜情况:不完整,处理:手取胎盘后不完整,产后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无异常情况,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产妇拒绝清宫,予璋瓦颐养膏内服以益气养血,填精益髓,通乳祛寒,嘱其多下床活动,促进子宫收缩,1周后门诊复查B超。
出院时情况:产妇未诉特殊不适,大小便正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乳房丰,乳头凸,无硬结,乳汁分泌可,宫底位于脐下三指。复查B超详见附件。(见图10)
11.曾X,31岁,女,孕产史:G1P1,孕周:40+1周。
入院情况:因“停经40周,下腹部疼痛1+天时”于2023年05月21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4cm;腹围100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36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200g。入院诊断:1.G1P0孕40周LOA,2.羊水过多,3.妊娠期肥胖。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会阴裂伤予缝合。产后复查血常规:23-05-24白细胞计数8.79×10^9/L,血红蛋白量108.00g/L,血小板计数163.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40%;补充诊断轻度贫血,嘱其优质蛋白饮食,补充铁剂,1周后复查血常规。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考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服药1周后,产妇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精神可,纳眠,二便正常。查体:腹膨隆,宫底脐下4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淡红,量少,无异味。
12.陈X,女,29岁,孕产史:G4P2,孕周:39+4
入院情况:因“停经39+3周,下腹部隐痛12+小时”于2023-02-25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6cm;腹围103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36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600g。入院诊断:1.G4P1孕39+3周LOA 2.妊娠期肥胖。
诊治经过:入院完善相关辅查,心电图回示:窦性心律,电轴无偏移,房性早搏。于2023年02月26日顺娩一活婴,体重3750g,产程顺利,产后予促宫缩对症治疗。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9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3%,血红蛋白136g/l。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并少许残留可能(宫腔下段见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33×18mm,其内见强回声光斑,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产妇拒绝清宫,结合舌脉,治疗上予璋瓦颐养膏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一周后门诊复查B超,如阴道流血增多,多余既往月经量,立即返院,必要时清宫。
随诊情况:妇精神可,纳眠、二便正常,未诉特殊不适。查体:腹膨隆,宫底脐下4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2/甲愈合。
13.王X,女,31岁,孕产史:G2P1,孕周:39+4
入院时情况:因“停经39+4周,阴道流水1小时”于2023-03-16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宫底高33cm,腹围96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胎儿体重估计:3300g。入院诊断:1.G2P0孕39+4周LOA 2.胎膜早破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诊治经过: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于2023年03月16日顺娩一活婴,产程顺利,体重2900g,产后予促宫缩对症治疗。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0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4%,血红蛋白122g/l,血小板计数73.00×10^9/L。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宫腔下段见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33×25mm,未探及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子宫肌瘤可能(大小约82×70×67mm,边界尚清,周边见少许血流信号)。产妇拒绝清宫,结合舌脉,治疗上予璋瓦颐养膏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一周后门诊复查B超,如阴道流血增多,多余既往月经量,立即返院,必要时清宫。
随访情况:妇精神可,纳眠、二便正常,未诉特殊不适。查体:腹膨隆,宫底脐下4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2/甲愈合。
14.黄X,女,35岁,孕产史:G2P2,孕周:39+1
入院时情况:因“停经39+1周,下腹痛10小时”于2023-01-10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宫底高36cm;腹围96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300g。入院诊断:1.G2P1孕39+1周LOA;2.妊娠期肥胖。
住院经过: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密观产程进展,于2023年01月10日顺娩一活婴,产程顺利,产后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无异常情况,产后复查血常规:23-01-12白细胞计数6.68 10^9/L,血红蛋白量108.00g/L,血小板计数187.00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60%,产妇无发热、畏寒等不适,考虑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为产后应激所致;补充诊断;轻度贫血,建议优质蛋白阴道、补充铁剂。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且患者面色苍白,肢软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少,不臭,会阴伤口2/甲愈合。
15.王X,女,33岁,孕产史:G1P1,孕周:39+3
入院时情况:患者因“停经39+2周,要求入院待产”于2023-01-22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宫底高34cm;腹围93cm;臀先露,已衔接,胎位:LSA;胎心:136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000g。入院诊断:1.G1P0孕39+2周LSA;2.臀位3.高度近视4.妊娠期肥胖。
诊治经过:入院完善相关辅查,因“臀位,孕妇及家属要求”于2023年01月23日在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子宫体部如袋状,收缩差,行改良式子宫捆绑术,探查子宫后壁有广泛的炎性渗出,术中娩出一活婴,体重3100g。术中出血400ml,术后给予抗炎、促宫缩对症治疗。现无特殊,产后恢复好。复查血常规回示白细胞计数9.27×10^9/L,血红蛋白量74.00g/L偏低,红细胞比积23.70%,血小板计数176.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70%。复查彩超回示产褥期子宫,疤痕子宫;宫腔混合回声团,积血块可能(宫腔见混合回声团,大小约40×30mm,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腹腔少量积液(左中腹见液性暗区,深约18mm)。产妇拒绝清宫,结合舌脉,治疗上予璋瓦颐养膏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纳眠,二便正常,未诉特殊不适。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腹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固定,查看切口对合好,无明显红肿、溢脓,无渗血、渗液不适,腹部伤口Ⅱ/甲愈合。
16.刘X,女,30岁,孕产史:G1P1,孕周38+2.
入院时情况:因"停经38+2周,阴道流液半小时"于2023年01月04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腹部:宫底高33cm;腹围101cm;头先露,未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200g。入院诊断:1.G1P0孕38+2周LOA;2.胎膜早破。
住院经过:入院完善相关检查,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会阴裂伤予缝合。产时产后出血不多,产后给予缩宫等对症治疗。住院期间孕妇逐日恢复,产妇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71 10^9/L偏高,血红蛋白量104.00g/L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60%偏高,产妇无发热及泌尿系感染症状,子宫无压痛,白细胞升高考虑产后应激所致,暂不处理,继续观察,血红蛋白稍低考虑产后失血消耗所致,轻度贫血,嘱其加强营养。B超提示: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且患者面色苍白,肢软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少,不臭,会阴伤口2/甲愈合。
17.刘X,33岁,女,孕产史:G1P0,孕周:39+5。
入院情况:因“停经39+5周,下腹部疼痛14+小时”于2023年4月8日入院。生命征平稳,宫高35cm;腹围105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0A胎心:136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400g。宫缩:间歇。入院诊断:1.G1P0孕39+5周LOA 2.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妊娠期肥胖。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于2023年04月09日顺娩一活婴,体重3200g,产程顺利,产后予促宫缩对症治疗。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7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7%,血红蛋白107g/1,B超:子宫肌瘤(4型);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宫腔近宫底见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38×8mm,未探及明显异常血流信号),产妇拒绝清宫,结合舌脉,治疗上予璋瓦颐养膏填精益髓、化瘀消癥。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纳眠,二便正常,未诉特殊不适。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
18.向X,30岁,女,孕产史:G3P1,孕周:39+0。
入院情况:因“停经39周,阴道流液2+小时”于2023年4月5日入院。生命征平稳,35cm,腹围100cm,臀先露,未衔接。胎位:LSA胎心140次/分,胎儿体重估计:2800g,无宫缩,入院诊断:1.G3P1孕39周LOA;2.胎膜早破;3.妊娠期肥胖。
诊治过程:入院完善相关检查,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后发动规律宫缩,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会阴裂伤予缝合。产时产后出血不多,产后给予缩宫等对症治疗。产后复查血常规回示:未见明显异常。B超提示:产褥期子宫,①少许残留不能排除;②积血块可能,要求暂不行清宫术,嘱其予璋瓦颐养膏填活血化瘀,促宫腔残留排除。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
19.吴X,28岁,女,孕产史:G1P1,孕周:38+6周。
入院情况:“停经38+5周,下腹痛2+小时”于2023年05月02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3cm;腹围98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胎儿体重估计:2600g。入院诊断:1.G1P0孕38+5周LOA 2.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会阴裂伤予缝合。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8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7%,血红蛋白98g/l,考虑中度贫血,结合舌脉,治疗上予璋瓦颐养膏填精益髓、化瘀消癥,予硫酸亚铁叶酸片口服补血治疗,嘱产妇加强营养。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①残留不除外;②积血块可能(内膜厚约5mm,回声不均,宫底见稍强回声团块,大小约28×16mm,其内见强回声光斑,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宫腔下段见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39×22mm),产妇拒绝清宫,因合并胎盘植入,继续予中药内服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纳眠,二便正常,未诉特殊不适。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腹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固定,查看切口对合好,无明显红肿、溢脓,无渗血、渗液不适,腹部伤口Ⅱ/甲愈合。
20.周X,28岁,女,孕产史:G1P0,孕40+1周。
入院情况:“停经40周,检查发现羊水过少30+分钟”于2023年04月19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5cm;腹围98cm;头先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200g。入院诊断:1.G1P0孕40周LOA;2.羊水过少。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密观产程进展,于2023年04月20日顺娩一活婴,产程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06×10^9/L,血红蛋白97.00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70%,淋巴细胞百分比13.30%,产妇无发热、畏寒等不适,考虑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产后应激所致;补充诊断:中度贫血,嘱其补充铁剂,优质蛋白饮食,一周后复查血常规。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产妇拒绝行清宫术,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
21.黄X,33岁,女,孕产史:G1P0,孕周:38+3。
入院情况:因“停经38+3周,阴道流液1小时”于2023年3月2日入院。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6cm:腹围100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0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200g,宫缩:不规则。入院诊断:1.G1PO孕38+3周LOA2.胎膜早破3.妊娠合并甲减。
诊治过程:入院完善相关检查,2023年03月02日产钳助产分娩一活婴,体重3100g,产后给予促宫缩等对症治疗。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66×109/L,血红蛋白量105.00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00%,产妇无发热及泌尿系感染症状,子宫无压痛,白细胞计数偏高考虑产后应激所致,血红蛋白提示轻度贫血,嘱其加强营养,继续观察。B超提示: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予璋瓦颐养膏内服活血化瘀,促宫腔残留排除。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
22.邓X,34岁,女,孕产史:G2P1,孕周:38+6。
入院情况:因“停经38+6周,下腹痛3+小时”于2023年4月20日入院。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6cm;腹围108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0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300g;宫缩:有。入院诊断:1.G2P1孕38+6周L0A;2.妊娠期肥胖。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密观产程进展,于2023年04月20日顺娩一活婴,产程顺利,产后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无异常情况,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45×109/L,血红蛋白量114.00g/L,血小板计数161.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4.30%。产后复查B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
23.周X,35岁,女,孕产史:G2P1,孕周:35+6周。
入院情况:“停经35+5周,阴道流液15+小时”于2023年04月17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3cm;腹围104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36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2600g。入院诊断:1.G2P1孕35+5周;2.未足月胎膜早破3.妊娠期糖尿病4.高龄经产5.妊娠合并中度贫血。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于2023年04月18日顺娩一活婴,体重2400g,产程顺利,产后予促宫缩、抗感染对症治疗。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80×10^9/L,红细胞计数3.22×10^12/L,血红蛋白量93.00g/L,血小板计数155.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20%,考虑中度贫血,继续予硫酸亚铁叶酸片口服补血治疗。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宫腔内见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44×16mm,未探及明显异常血流信号),产妇拒绝清宫,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腹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固定,查看切口对合好,无明显红肿、溢脓,无渗血、渗液不适,腹部伤口Ⅱ/甲愈合。
24.宋X,31岁,女,孕产史:G2P1,孕周:40周。
入院情况:“停经39+6周,要求入院待产”于2023年04月18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2cm;腹围105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600g。入院诊断:1.G2P0孕39+6周LOA;2.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妊娠期肥胖。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密观产程进展,于2023年04月19日顺产分娩一活婴,产程顺利。产后产妇恢复可,复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宫腔下段,大小约52×19mm),产妇拒绝行清宫术,其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少,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腹部切口对合好,无明显红肿、溢脓,无渗血、渗液不适,腹部伤口Ⅱ/甲愈合。
25.刘X,35岁,女,孕产史:G2P2,孕周:40+6周。
入院情况:“停经40+2周,要求入院待产”于2023年04月11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5cm;腹围105cm;头先露,半入盆。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500g。入院诊断:1.G2P1孕40+2周LOA 2.B族链球菌定植3.球拍胎盘;4.高龄经产。
诊治过程:院完善相关检查,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后发动规律宫缩,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会阴裂伤予缝合。产时产后出血不多,产后给予缩宫等对症治疗。住院期间孕妇逐日恢复,产妇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产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量106.00g/L,血红蛋白稍低考虑产后失血消耗所致,轻度贫血,嘱其自行予医维他果蔬铁口服纠正贫血。B超提示:1.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并少许残留可能;2.子宫肌瘤可能(4型),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考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
26.黄X,29岁,女,孕产史:G1P0,孕周:38+5周。
入院情况:因“停经38+4周,阴道流水1小时”于2023年04月14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3cm;腹围99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2800g。入院诊断:1.G1P0孕38+4周LOA,2.胎膜早破。
诊治过程:院完善相关检查,予小剂量缩宫素静滴后发动规律宫缩,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会阴裂伤予缝合。产时产后出血不多,产后给予缩宫等对症治疗。住院期间孕妇逐日恢复,产妇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产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量100.00g/L,血红蛋白稍低考虑产后失血消耗所致,嘱其予医维他果蔬铁口服纠正贫血。B超提示:产褥期子宫,①少许残留不能除外;②积血块可能,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考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
27.何X,32岁,女,孕产史:G1P1,孕周:39+6周。
入院情况:因“停经39+6周,见红伴下腹部疼痛3+小时”于2023年04月15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4cm;腹围103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31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200g。入院诊断:入院诊断:1.G1P0孕39+6周LOA,2.羊水过少。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密观产程进展,于2023年04月16日顺产分娩一活婴,产程顺利。产后产妇恢复可,复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宫腔下段,大小约53×16mm),产妇拒绝清宫,考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腹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固定,查看切口对合好,无明显红肿、溢脓,无渗血、渗液不适,腹部伤口Ⅱ/甲愈合。
28.袁X,女,26岁,孕产史:G1P1,孕周:40周
入院时情况:因“停经39+6周,下腹部疼痛1+小时”于2023-01-21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宫底高36cm;腹围107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36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600g。西医诊断:1.G1P0孕39+6周LOA;2.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胎儿左肾发育异常;4.妊娠期肥胖。
住院经过: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于2023年01月22日顺娩一活婴,体重3600g,产程顺利,产后予促宫缩对症治疗。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①少许残留不除外;②积血块可能(宫底见多个强回声光斑,未见血流信号,宫腔下段见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57×26mm,未探及明显异常血流信号),产妇拒绝清宫,结合舌脉,治疗上予璋瓦颐养膏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
29.郑X,女,27岁,孕产史:G1P1,孕周37+1周
入院时情况:已婚育龄期妇女,因"停经37+1周,阴道流液3+小时"于2023年02月15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宫底高33cm,腹围103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胎儿体重估计:3300g。入院诊断:1.G1P0孕37+1周LOA;2.胎膜早破3.妊娠期肥胖。
诊治经过: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自发规律宫缩,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会阴裂伤予缝合。产时产后出血不多,产后给予缩宫等对症治疗。住院期间孕妇逐日恢复,产妇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08 10^9/L偏高,血红蛋白量102.00g/L偏低,中性粒细胞绝对数8.85 10^9/L偏高,产妇无发热及泌尿系感染症状,子宫无压痛,白细胞升高考虑产后应激所致,暂不处理,继续观察,血红蛋白稍低考虑产后失血消耗所致,轻度贫血,嘱其加强营养。B超提示: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且患者面色苍白,肢软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腹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固定,查看切口对合好,无明显红肿、溢脓,无渗血、渗液不适,腹部伤口Ⅱ/甲愈合。
30.莫X,30岁,女,孕产史:G1P1,孕周:39周。
入院情况:“因停经39周,下腹部疼痛2+小时”于2023年01月11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宫底高35cm;腹围105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300g。入院诊断:G1P0孕39周LOA。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于2023年01月11日顺娩一活婴,产程顺利,产后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无异常情况,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3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3%,产妇无发热、畏寒等不适,考虑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为产后应激所致,血红蛋白127g/l。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产妇拒绝清宫,考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
31.何X,30岁,女,G2P1,孕周:40+2周
入院时情况:已婚育龄期妇女,因“停经40+1周,发现血压升高1+天。”于2023年01月27日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腹部:宫底高34cm;腹围109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40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200g。入院诊断:1.G2P0孕40+1周LOA 2.妊娠期高血压。
诊治过程:入院完善相关辅查,2023年01月27日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体重3050g,产后给予促宫缩等对症治疗。孕妇逐日恢复,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41×10^9/L,血红蛋白量112.00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00%,产妇无发热及泌尿系感染症状,子宫无压痛,白细胞计数偏高考虑产后应激所致,暂不处理,继续观察。B超提示:产褥期子宫,少许残留不能除外。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且患者肢软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涩,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纳眠,二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膨隆,宫底脐下3横指处,子宫无压痛,恶露色红,量少,无异味,会阴伤口达Ⅱ/甲愈合。
32.刘X,女,37岁,孕产史:G1P1,孕39+4周。
入院情况:因“停经39+3周,下腹部疼痛6+小时”于2022-11-24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腹部:宫底高35cm;腹围93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36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2900g。入院诊断:1.G1P0孕39+3周LOA;2.高龄初产;3.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双眼高度近视。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于2022年11月25日经阴道分娩一活婴,体重:2400g,产程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无异常情况,产后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26×19mm)。产妇要求暂不行清宫术,考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故予璋瓦颐养膏内服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多下地活动促进积血块排出。
随访情况:产妇未诉特殊不适,大小便正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乳房丰,乳头凸,无硬结,乳汁分泌可,宫底位于脐下三指。
33.盖X,女,30岁,孕产史:G3P2,孕周:40+6周。
入院情况:因“停经40+4周,要求入院待产”于2022-11-18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显示未见明显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腹部:宫底高34cm;腹围96cm;头先露,已衔接,胎位:LOA;胎心:152次/分钟;胎儿体重估计:3100g。入院诊断:1.G3P1孕40+4周LOA。
诊治过程: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查,于2022年11月20日经阴道分娩一活婴,体重:3500g,产程顺利,产后孕妇逐日恢复,无异常情况,产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7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4%,血红蛋白122g/L,产妇无发热、畏寒等不适,考虑白细胞升高为产后应激所致。复查B超:产褥期子宫,积血块可能(大小分别约44×14mm及33×15mm)。产妇拒绝清宫,予璋瓦颐养膏内服以益气养血,填精益髓,化瘀消癥,嘱其多下床活动,促进子宫收缩,1周后门诊复查B超。
随访情况:产妇未诉特殊不适,大小便正常。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无特殊,乳房丰,乳头凸,无硬结,乳汁分泌可,宫底位于脐下三指。
摘录部分产后B超记录:见表1,见图1-图10。
表1产后B超记录
/>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出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及药物重量份:黄牛皮1000-1400份,龟板胶180-220份,阿胶180-220份,生地220-280份,熟地220-280份,玉竹180-220份,石斛220-280份,黄精180-220份,制首乌180-220份,银耳140-160份,当归180-220份,山萸肉180-220份,金樱子180-220份,杜仲140-160份,灵芝140-160份,肉苁蓉180-220份,百合140-160份,白芍180-220份,大枣90-110份,生蒲黄90-110份,炒蒲黄90-110份,益母草180-220份,山楂140-160份,茜草90-110份,鸡血藤180-220份,藕节180-220份,三七粉180-220份,甲珠90-110份,王不留行180-220份,路路通90-110份,荆芥90-110份,防风90-110份,炮姜70-90份,蜂蜜1400-16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及药物重量份:黄牛皮1100-1300份,龟板胶190-210份,阿胶190-210份,生地235-265份,熟地235-265份,玉竹190-210份,石斛235-265份,黄精190-210份,制首乌190-210份,银耳145-155份,当归190-210份,山萸肉190-210份,金樱子190-210份,杜仲145-155份,灵芝145-155份,肉苁蓉190-210份,百合145-155份,白芍190-210份,大枣95-105份,生蒲黄95-105份,炒蒲黄95-105份,益母草190-210份,山楂145-155份,茜草95-105份,鸡血藤190-210份,藕节190-210份,三七粉190-210份,甲珠95-105份,王不留行190-210份,路路通95-105份,荆芥95-105份,防风95-105份,炮姜75-85份,蜂蜜1450-15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药物及药物重量份:黄牛皮1200份,龟板胶200份,阿胶200份,生地250份,熟地250份,玉竹200份,石斛250份,黄精200份,制首乌200份,银耳150份,当归200份,山萸肉200份,金樱子200份,杜仲150份,灵芝150份,肉苁蓉200份,百合150份,白芍200份,大枣100份,生蒲黄100份,炒蒲黄100份,益母草200份,山楂150份,茜草100份,鸡血藤200份,藕节200份,三七粉200份,甲珠100份,王不留行200份,路路通100份,荆芥100份,防风100份,炮姜80份,蜂蜜1500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烊化:将黄牛皮、龟板胶、阿胶研成粉末,加入3倍量热水放在锅内隔水蒸30min,同时不停的搅拌,避免粘锅;
(2)煎煮-浓缩:a.除蜂蜜以外的其他药物一同放入干净的不锈钢锅内,加入冷水浸泡12h,浸泡时水要没过药物表面10cm以上;b.浸泡结束后,药物煮沸1h后倒出头汁,随后再加水,没过药物表面5cm,煎煮,倒出药汁,剩余药渣榨干,集中所有的药汁,充分过滤后得到药液;c.将所得药液重新放入容器中煮沸,不停搅拌,待药液浓缩成糊状时,用竹筷蘸取药液后滴在干燥的皮纸上,滴膏周围无水迹时停止加热浓缩,得到浓缩药液;
(3)收膏:a.将炼蜜加入浓缩药液中,边搅拌边加入,继续加热浓缩,当锅内出现鱼眼泡状时,收膏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炼蜜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炼制成嫩蜜,将蜂蜜加热到102-108℃,含水量控制在17%~20%以内,密度为1.32-1.38kg/m3;然后炼制成中蜜,将嫩蜜加热至114-120℃,含水量降低为14%~16%,密度为1.36-140kg/m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炼蜜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炼制成嫩蜜,将蜂蜜加热到104-106℃,含水量控制在17%~20%以内,密度为1.35kg/m3;然后炼制成中蜜,将嫩蜜加热至116-118℃,含水量降低为14%~16%,密度为1.38kg/m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收膏时的密度为1.38kg/m3
8.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药物组合物在用于制备治疗产后气血两虚药物制剂方面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制剂为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所述液体制剂为口服液、注射制剂。
CN202311574182.9A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7731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4182.9A CN117731747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4182.9A CN117731747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1747A true CN117731747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81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74182.9A Pending CN117731747A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17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9766B (zh) 一种用于产后恶露不尽的药物组合物
CN109806382B (zh) 一种乌鸡肽的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痛经药品中的应用
CN104435519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组合物
CN101332282B (zh) 一种治疗肾虚阴冷所致妇科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7731747A (zh)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气血两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426502B (zh) 雏凤精在制备治疗薄型子宫内膜药物中的应用
CN113521175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男性畸形精子症的药物中的新用途
CN103705664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6878A (zh) 一种治疗女性不孕不育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5162B (zh)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740582B (zh) 一种用于产后逐瘀的药物制剂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
CN114832073B (zh) 化痰除湿方与降脂饮联合使用在制备治疗痰湿内阻型不孕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3705665B (zh) 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7652A (zh) 康复新液联合中药在制备治疗不孕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15006501A (zh) 一种用于药流后调理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018367B (zh) 一种具有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性月经量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270846B (zh) 一种治疗孕中期胎盘前置症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302271B (zh) 黄栀祛伤水及制备方法
CN111000959B (zh) 用于治疗脾虚证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6003B (zh) 一种治疗肾功能不全和不明原因蛋白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05560668A (zh) 一种治疗免疫性不孕的药物组合物
CN104306708A (zh) 一种治疗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药物及其应用
CN115887571A (zh)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984141A (zh) 通血祛瘀、通脉理气的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14796373A (zh) 一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