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46723A - 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46723A
CN117646723A CN202410120351.XA CN202410120351A CN117646723A CN 117646723 A CN117646723 A CN 117646723A CN 202410120351 A CN202410120351 A CN 202410120351A CN 117646723 A CN117646723 A CN 117646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earing assembly
installation space
hole wall
abut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203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46723B (zh
Inventor
高磊
王英
崔钊辉
薛振鹏
牛鹏飞
高君
崔玺
张泽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ehive Weiling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ehive Weiling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ehive Weiling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ehive Weiling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203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4672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120351.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646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46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46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46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46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旋压缩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及涡旋压缩机,防自转结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第一安装空间;第一轴承组件,第一轴承组件设于第一安装空间内;曲柄件,曲柄件具有第一轴与第二轴,第一轴连接第一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连接第二轴;动涡盘,动涡盘设有第二安装空间,第二轴承组件设于第二安装空间内,以限制动涡盘的运动;弹性垫片,弹性垫片设于第一安装空间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之间,和/或弹性垫片设于第二安装空间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之间。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垫片,增长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压缩机中的动盘需要克服自转力矩,压缩机框架上设置有曲拐,利用曲拐克服自转力矩,曲拐对动盘的约束为过约束,由于制造误差与安装误差等问题,动盘与曲拐两者之间可能会相互限制,导致动盘、曲拐及压缩机框架磨损严重,缩短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增长了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安装空间;第一轴承组件,所述第一轴承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曲柄件,所述曲柄件具有第一轴与第二轴,所述第一轴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所述第二轴承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轴;动涡盘,所述动涡盘设有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轴承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以限制所述动涡盘的运动;弹性垫片,所述弹性垫片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孔壁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之间,和/或所述弹性垫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孔壁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通过设置弹性垫片,利用弹性垫片自身的特性实现柔性约束,降低了对制造精度、安装精度的要求,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弹性垫片的弹性减少碰撞、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噪音情况,动涡盘转动地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涡旋压缩机的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片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的孔壁;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向所述第一轴承组件或第二轴承组件的方向延伸且抵接所述第一轴承组件或所述第二轴承组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孔壁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间隔,或使得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孔壁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间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一轴承组件或所述第二轴承组件的周向方向交替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构造为支撑板,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的孔壁与所述支撑板面接触;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构造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所述机架或所述动涡盘的方向弯曲,所述弧形板抵接所述第一轴承组件或所述第二轴承组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片构造为环状件,所述环状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或所述第二轴承组件上;其中,所述环状件上设有缺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片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孔壁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轴承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孔壁过盈配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反装设置;且,所述第二轴承组件包括第三轴承与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四轴承均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四轴承正装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柄件还包括曲柄主体,所述曲柄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轴设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轴设于所述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轴上设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侧面共同限定出第一限位空间,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两者的内圈均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空间内,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壁面共同限定出第二限位空间,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两者的外圈均设于所述第二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四轴承两者的内圈均与所述第二轴过盈配合,所述动涡盘上设有第三盖板,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壁面共同限定出第三限位空间,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四轴承两者的外圈均设于所述第三限位空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柄主体上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背离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周面抵接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壁面,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内周面设有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沿所述曲柄件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抵接所述曲柄主体;和/或,所述曲柄主体上套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朝向所述第一轴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外周面抵接所述第三盖板,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内周面设有第三抵接部与第四抵接部,所述第三抵接部与所述第四抵接部沿所述曲柄件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抵接部与所述第四抵接部分别抵接所述曲柄主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包括上述的防自转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通过设置弹性垫片,利用弹性垫片自身的特性实现柔性约束,降低了对制造精度、安装精度的要求,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弹性垫片的弹性减少碰撞、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噪音情况,动涡盘转动地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涡旋压缩机的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防自转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弹性垫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弹性垫片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垫片与第一轴承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防自转结构上压紧力的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压紧力的传递方向;
图6为图1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涡旋压缩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7中涡旋压缩机的剖视图,为方便观察,剖视图的剖面线已被隐藏。
附图标记:
100、防自转结构;
10、机架;11、第一安装空间;12、第二盖板;
20、第一轴承组件;21、第一轴承;22、第二轴承;
30、曲柄件;31、第一轴;311、第一盖板;32、第二轴;33、曲柄主体;331、第一侧面;332、第二侧面;333、第一密封件;3331、第一抵接部;3332、第二抵接部;334、第二密封件;3341、第三抵接部;3342、第四抵接部;
40、第二轴承组件;41、第三轴承;42、第四轴承;
50、动涡盘;51、第二安装空间;52、第三盖板;
60、弹性垫片;61、第一连接部;62、第二连接部;63、缺口;
1000、涡旋压缩机;200、驱动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100。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100,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100包括:机架10、第一轴承组件20、曲柄件30、第二轴承组件40、动涡盘50及弹性垫片60。
机架10上设有第一安装空间11。第一轴承组件20设于第一安装空间11内。曲柄件30具有第一轴31与第二轴32,第一轴31连接第一轴承组件20。第二轴承组件40连接第二轴32。动涡盘50设有第二安装空间51,第二轴承组件40设于第二安装空间51内,以限制动涡盘50的运动。弹性垫片60设于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和/或弹性垫片60设于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
相关技术中,涡旋压缩机的主要结构为动盘与定盘,动盘和定盘两者内均设涡旋片,通常,由动盘和定盘彼此结合形成压缩腔,当动盘由驱动曲轴带动沿着一定圆周轨迹作平动时,动盘涡旋片相对定盘涡旋片移动,即由两者所形成的压缩腔移动并改变其容积,从而进行吸入、压缩、排放,完成压缩空气的过程,在涡旋压缩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压缩气体切向力作用,使得动盘产生公转阻力矩与自转力矩,公转阻力矩由电动机作功克服,自转力矩则需要克服,才能使得涡旋压缩机1000稳定工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机架10为涡旋压缩机1000的主体框架结构,机架10支撑着曲柄件30,机架10与曲柄件30之间的第一轴承组件20使得曲柄件30可以相对机架10转动,同时,可以理解,参照图8所示,涡旋压缩机1000还包括有驱动曲轴200,驱动曲轴200连接动涡盘50以驱动动涡盘50运动,而曲柄件30的第二轴32通过第二轴承组件40连接动涡盘50,曲柄件30约束动涡盘50的运动,克服动涡盘50的自转力矩,使得涡旋压缩机1000稳定工作。
相关技术中,压缩机框架上设置有曲拐,利用曲拐克服自转力矩,曲拐对动盘的约束为过约束,由于制造误差与安装误差等问题,动盘与曲拐两者之间可能会相互限制,导致动盘、曲拐及压缩机框架磨损严重,缩短了使用寿命,同时可能会产生额外的噪声振动,降低涡旋压缩机的效率。同时,由于制造误差与安装误差等问题,影响到动盘的性能,具体地,动盘和静盘径向最小工作间隙受到影响,动盘和静盘径向最小工作间隙过大,达不到压力和流量;动盘和静盘径向最小工作间隙过小,产生接触磨损,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设置弹性垫片60,或者在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设置弹性垫片60,又或者在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均设置弹性垫片60,利用弹性垫片60实现柔性约束,补偿相关的尺寸误差,降低了对制造精度、安装精度的要求,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弹性垫片60的弹性减少碰撞、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噪音情况,动涡盘50转动地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涡旋压缩机1000的效率,进而保证上述的最小工作间隙,改善性能。
具体地,弹性垫片60设于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和/或弹性垫片60设于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
也就是说,可以是在第一轴承组件20的孔壁与第一安装空间11之间独自设置弹性垫片60,利用弹性垫片60使得第一轴承组件20与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之间隔离一段距离,降低了对第一轴承组件20、曲柄件30制造精度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对曲柄件30安装精度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即使第一轴承组件20、曲柄件30的制造误差较大,或者曲柄件30的安装误差较大,弹性垫片60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变形容纳误差,使得第一轴承组件20正常工作,从而降低了成本,且利用弹性垫片60减少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的碰撞、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避免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碰撞带来的噪音,改善了噪音情况,动涡盘50转动地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涡旋压缩机1000的效率。
还可以是在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独自设置弹性垫片60,利用弹性垫片60使得第二轴承组件40与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之间隔离一段距离,降低了对第二轴承组件40、曲柄件30制造精度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对曲柄件30安装精度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即使第二轴承组件40、曲柄件30的制造误差较大,或者曲柄件30的安装误差较大,弹性垫片60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变形容纳误差,使得第二轴承组件40正常工作,从而降低了成本,且利用弹性垫片60减少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的碰撞、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避免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碰撞带来的噪音,改善了噪音情况,动涡盘50转动地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涡旋压缩机1000的效率。
又或者是在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均设置弹性垫片60,利用弹性垫片60使得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隔离一段距离,使得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隔离一段距离,降低了对第一轴承组件20、第二轴承组件40、曲柄件30制造精度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对曲柄件30安装精度的要求,降低了成本,且利用弹性垫片60减少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的碰撞、磨损,减少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的碰撞、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避免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碰撞带来的噪音,避免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碰撞带来的噪音,改善了噪音情况,动涡盘50转动地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涡旋压缩机1000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100,通过设置弹性垫片60,利用弹性垫片60自身的特性实现柔性约束,降低了对制造精度、安装精度的要求,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弹性垫片60的弹性减少碰撞、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噪音情况,动涡盘50转动地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涡旋压缩机1000的效率。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垫片60包括: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
第一连接部61抵接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第二连接部62连接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2向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的方向延伸且抵接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以使得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间隔,或使得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间隔。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连接部62向第一轴承组件20的方向延伸且抵接第一轴承组件20,以使得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间隔,从而使得第一轴承组件20无法接触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避免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两者之间的碰撞与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噪音情况;或者,第二连接部62向第二轴承组件40的方向延伸且抵接第二轴承组件40,以使得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间隔,从而使得第二轴承组件40无法接触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避免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两者之间的碰撞与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噪音情况。
具体地,弹性垫片60包括至少两个部分,即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在弹性垫片60安装在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时,第一连接部61抵接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第二连接部62连接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2向第一轴承组件20的方向延伸且抵接第一轴承组件20,以使得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间隔;在弹性垫片60安装在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时,第一连接部61抵接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第二连接部62连接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2向第二轴承组件40的方向延伸且抵接第二轴承组件40,以使得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第二轴承组件40间隔。
更具体地,第一连接部61构造为支撑板,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支撑板面接触,第二连接部62构造为弧形板,弧形板抵在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上,从而支撑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或者,第一连接部61构造为弧形板,弧形板抵在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上,第二连接部62构造为支撑板,支撑板抵在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上;又或者,弹性垫片60构造为波浪形,其中一个凸起抵在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上,与凸起相邻的凹槽抵在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上,其中,凸起为第一连接部61,凹槽为第二连接部62。当然,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还可以构造为其他具体结构,例如弹性垫片60的截面还可以构造为正弦曲线等等,这里不再赘述。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均为多个,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沿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的周向方向交替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多个第一连接部61与多个第二连接部62沿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的周向方向交替设置,从而使得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受到周向上多个方向的支撑力,使得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更加稳定。
其中,弹性垫片60安装在第一轴承组件20与第一安装空间11时,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沿第一轴承组件20的周向方向交替设置,例如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的顺序为: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或者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的顺序为: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
弹性垫片60安装在第二轴承组件40与第二安装空间51时,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沿第二轴承组件40的周向方向交替设置,例如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的顺序为: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或者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的顺序为: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61构造为支撑板,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支撑板面接触。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连接部61构造为支撑板,弹性垫片60安装在第一安装空间11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时,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支撑板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防自转结构100更加稳定;弹性垫片60安装在第二安装空间51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时,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支撑板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使得防自转结构100更加稳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62构造为弧形板,弧形板向机架10或动涡盘50的方向弯曲,弧形板抵接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
在上述方案中,将第二连接部62构造为弧形板,弧形板向机架10或动涡盘50的方向弯曲,利用弧形板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加对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的支撑效果。
具体地,弹性垫片60安装在第一安装空间11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时,弧形板向机架10的方向弯曲,弧形板抵接第一轴承组件20;或者,弹性垫片60安装在第二安装空间51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时,弧形板向动涡盘50的方向弯曲,弧形板抵接第二轴承组件40。
参照图2所示,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61构造为支撑板,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支撑板面接触,同时,第二连接部62构造为弧形板,弧形板向机架10或动涡盘50的方向弯曲,弧形板抵接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
在上述方案中,在设置支撑板的同时设置弧形板,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支撑板面接触,弧形板抵接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弹性垫片60在第一安装空间11内稳定支撑第一轴承组件20,或在第二安装空间51内稳定支撑第二轴承组件40。
具体地,弹性垫片60安装在第一安装空间11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时,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支撑板面接触,弧形板向机架10的方向弯曲,弧形板抵接第一轴承组件20;或者,弹性垫片60安装在第二安装空间51与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时,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支撑板面接触,弧形板向动涡盘50的方向弯曲,弧形板抵接第二轴承组件40。
具体地,弹性垫片60的支撑刚度计算如下:
其中,参照图2所示,s为波距离,L为半波长,t为弹性垫片厚度,E为弹性模量,v为泊松比,面积/Kb为支撑刚度。
例如,波距离s为4.09mm,半波长L为1.63mm,弹性垫片厚度t为0.1mm,弹性模量E为214Gpa,泊松比v为0.29。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535N/mm,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1060N/mm,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1566N/mm,同上述交替结构相似,四条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2044N/mm,五条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2484N/mm,六条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2880N/mm,七条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3223N/mm,八条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3507N/mm,九条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3728N/mm,十条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3881N/mm,十一条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3964N/mm,十二条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支撑刚度为3974N/mm,十二条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支撑的情况下,径向力为2000N时径向位移为0.503224066mm。
参照图3、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垫片60构造为环状件,环状件套设于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上;其中,环状件上设有缺口63。
在上述方案中,弹性垫片60构造为环状件,环状件套设于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上,使得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各方向受力均衡,提高了稳定性,同时,环状件上设有缺口63,方便将环状件安装在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上,提高了组装便利性。
其中,弹性垫片60的具体结构可以是上文中的方案:弹性垫片60包括第一连接部61与第二连接部62,多个第一连接部61与多个第二连接部62交替设置组合为环状件,充分发挥弹性;或者,环状件的各个部位沿轴向方向的切面相同,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垫片60设于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第二轴承组件40与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过盈配合。
在上述方案中,弹性垫片60设于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也就是说,弹性垫片60位于机架10与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将弹性垫片60设置在机架10上,利用机架10更稳定的特点,使得弹性垫片60至少部分接触稳定的固定部位,降低了弹性垫片60晃动的概率,提高了弹性垫片60的稳定性,使得弹性垫片60充分发挥效果。
参照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组件20包括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均套设于第一轴31,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反装设置;且,第二轴承组件40包括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均套设于第二轴32,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正装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反装设置,也就是说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背对背安装,载荷作用中心处于轴承中心线之外,在曲柄件30受热伸长时,轴承游隙增大,避免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卡死,而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正装设置,也就是说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面对面安装,载荷作用中心处于轴承中心线之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其中,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均套设于第一轴31,且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反装设置,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均套设于第二轴32,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正装设置,第一轴承21、第二轴承22、第三轴承41及第四轴承42配合将曲轴件稳定在动涡盘50、机架10之间,曲轴件的受力面积更大,从而使得曲轴件更加稳定,且适应曲轴件热胀冷缩,提高整体效果。
参照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曲柄件30还包括曲柄主体33,曲柄主体3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331与第二侧面332,第一轴31设于第一侧面331,第二轴32设于第二侧面332。
其中,第一轴31上设有第一盖板311,第一盖板311与第一侧面331共同限定出第一限位空间,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两者的内圈均设于第一限位空间内,机架10上还设有第二盖板12,第二盖板12与第一安装空间11的壁面共同限定出第二限位空间,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两者的外圈均设于第二限位空间内;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两者的内圈均与第二轴32过盈配合,动涡盘50上设有第三盖板52,第三盖板52与第二安装空间51的壁面共同限定出第三限位空间,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两者的外圈均设于第三限位空间内。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盖板311与第一侧面331共同限定出第一限位空间,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两者的内圈均设于第一限位空间内,也就是说,第一盖板311将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两者的内圈夹紧在第一侧面331上,同时,第二盖板12与第一安装空间11的壁面共同限定出第二限位空间,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两者的外圈均设于第二限位空间内,也就是说,第二盖板12将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两者的外圈夹紧在机架10上,曲轴件受到的轴向工作压力可以经过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较好地传导到机架10上;第三盖板52与第二安装空间51的壁面共同限定出第三限位空间,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两者的外圈均设于第三限位空间内,也就是说,第三盖板52将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两者的外圈夹紧在动涡盘50上,而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两者的内圈均与第二轴32过盈配合,动涡盘50上的轴向工作压力可以经过第三轴承41、第四轴承42较好地传导到曲轴件上。
综上,参照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自转结构100,充分利用轴向工作压力,将轴向工作压力转化为压紧力,使得整个防自转结构100整体轴向压紧,提高了整体稳定性,降低了动涡盘50倾覆的概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轴承21、第二轴承22、第三轴承41及第四轴承42均构造为角接触球轴承。或者,第一轴承21、第二轴承22、第三轴承41及第四轴承42均构造为圆锥滚子轴承。
在一些实施例中,曲柄主体33上套设有第一密封件333,第一密封件333位于第一轴承组件20背离第二盖板12的一侧,第一密封件333的外周面抵接第一安装空间11的壁面,第一密封件333的内周面设有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沿曲柄件3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密封件333发挥密封效果,可以理解,第一轴承21、第二轴承22的工作需要进行润滑,通常使用润滑脂进行润滑,第一密封件333位于第一轴承组件20背离第二盖板12的一侧,润滑脂处于第一密封件333、第二盖板12、第一安装空间11的壁面及曲轴件的壁面围合出的空间内,保持清洁度。
其中,第一密封件333的内周面设有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沿曲柄件3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的设置增加了密封性,在轴向方向上的多重密封,增大了润滑脂泄漏的困难度,降低了润滑脂泄漏的概率。
具体地,第一抵接部3331相对于第二抵接部3332更靠近第一轴承组件20,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第一轴承组件20上的润滑脂若要泄漏,需要先后经过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第一抵接部3331、第二抵接部3332双重密封,从而降低了润滑脂泄漏的概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曲柄主体33上套设有第二密封件334,第二密封件334位于第二轴承组件40朝向第一轴承组件20的一侧,第二密封件334的外周面抵接第三盖板52,第二密封件334的内周面设有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沿曲柄件3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密封件334发挥密封效果,可以理解,第三轴承41、第四轴承42的工作需要进行润滑,通常使用润滑脂进行润滑,第二密封件334位于第二轴承组件40朝向第一轴承组件20的一侧,润滑脂处于第二密封件334、第三盖板52、第二安装空间51的壁面及曲轴件的壁面围合出的空间内,保持清洁度。
其中,第二密封件334的内周面设有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沿曲柄件3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的设置增加了密封性,在轴向方向上的多重密封,增大了润滑脂泄漏的困难度,降低了润滑脂泄漏的概率。
具体地,第四抵接部3342相对于第三抵接部3341更靠近第二轴承组件40,第四抵接部3342与第三抵接部3341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第二轴承组件40上的润滑脂若要泄漏,需要先后经过第四抵接部3342与第三抵接部3341,第四抵接部3342、第三抵接部3341双重密封,从而降低了润滑脂泄漏的概率。
参照图1、图6所示,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曲柄主体33上套设有第一密封件333,第一密封件333位于第一轴承组件20背离第二盖板12的一侧,第一密封件333的外周面抵接第一安装空间11的壁面,第一密封件333的内周面设有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沿曲柄件3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且曲柄主体33上套设有第二密封件334,第二密封件334位于第二轴承组件40朝向第一轴承组件20的一侧,第二密封件334的外周面抵接第三盖板52,第二密封件334的内周面设有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沿曲柄件3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密封件333发挥密封效果,可以理解,第一轴承21、第二轴承22的工作需要进行润滑,通常使用润滑脂进行润滑,第一密封件333位于第一轴承组件20背离第二盖板12的一侧,润滑脂处于第一密封件333、第二盖板12、第一安装空间11的壁面及曲轴件的壁面围合出的空间内,保持清洁度,同时,第二密封件334发挥密封效果,可以理解,第三轴承41、第四轴承42的工作需要进行润滑,通常使用润滑脂进行润滑,第二密封件334位于第二轴承组件40朝向第一轴承组件20的一侧,润滑脂处于第二密封件334、第三盖板52、第二安装空间51的壁面及曲轴件的壁面围合出的空间内,保持清洁度。第一密封件333与第二密封件334配合使得整体清洁度较高,减少了润滑脂的流失,避免对涡旋压缩机1000进行污染。
其中,第一密封件333的内周面设有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沿曲柄件3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的设置增加了密封性,在轴向方向上的多重密封,增大了润滑脂泄漏的困难度,降低了润滑脂泄漏的概率,同时,第二密封件334的内周面设有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沿曲柄件3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的设置增加了密封性,在轴向方向上的多重密封,增大了润滑脂泄漏的困难度,降低了润滑脂泄漏的概率。
具体地,第一抵接部3331相对于第二抵接部3332更靠近第一轴承组件20,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第一轴承组件20上的润滑脂若要泄漏,需要先后经过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第一抵接部3331、第二抵接部3332双重密封,从而降低了润滑脂泄漏的概率,同时,第四抵接部3342相对于第三抵接部3341更靠近第二轴承组件40,第四抵接部3342与第三抵接部3341分别抵接曲柄主体33,第二轴承组件40上的润滑脂若要泄漏,需要先后经过第四抵接部3342与第三抵接部3341,第四抵接部3342、第三抵接部3341双重密封,从而降低了润滑脂泄漏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曲柄件30为多个,多个曲柄件30沿动涡盘5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曲柄件30作用于同一个动涡盘50,使得动涡盘50更加稳定。例如,曲柄件30为三个,三个曲柄件30沿动涡盘50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使得动涡盘50更加稳定。
具体地,如上文,涡旋压缩机1000还包括驱动曲轴200,多个曲柄件30设于驱动曲轴200的周向方向上,其中,弹性垫片60的结构使得动涡盘50在径向方向上可以进行微调整,调整驱动曲轴200控制弹性垫片60的压缩量,从而方便对弹性垫片60的控制,结构简单,调整方便。
更具体地,弹性垫片60的压缩量小于或等于0.5mm,使得弹性垫片60既具有一定的预紧力,又有一定的刚度。
参照图7、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1000,包括上述的防自转结构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1000,通过设置弹性垫片60,利用弹性垫片60自身的特性实现柔性约束,降低了对制造精度、安装精度的要求,降低了成本,同时利用弹性垫片60的弹性减少碰撞、磨损,增长了使用寿命,改善了噪音情况,动涡盘50转动地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涡旋压缩机1000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所述机架(10)上设有第一安装空间(11);
第一轴承组件(20),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1)内;
曲柄件(30),所述曲柄件(30)具有第一轴(31)与第二轴(32),所述第一轴(31)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
第二轴承组件(40),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连接所述第二轴(32);
动涡盘(50),所述动涡盘(50)设有第二安装空间(51),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51)内,以限制所述动涡盘(50)的运动;
弹性垫片(60),所述弹性垫片(6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和/或所述弹性垫片(60)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60)包括:
第一连接部(61),所述第一连接部(61)抵接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
第二连接部(62),所述第二连接部(6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61),所述第二连接部(62)向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或第二轴承组件(40)的方向延伸且抵接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或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间隔,或使得所述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62)均为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6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62)沿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或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的周向方向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61)构造为支撑板,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或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与所述支撑板面接触;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62)构造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所述机架(10)或所述动涡盘(50)的方向弯曲,所述弧形板抵接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或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60)构造为环状件,所述环状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或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上;
其中,所述环状件上设有缺口(6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6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1)的孔壁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之间,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51)的孔壁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包括第一轴承(21)与第二轴承(22),所述第一轴承(21)与所述第二轴承(22)均套设于所述第一轴(31),所述第一轴承(21)与所述第二轴承(22)反装设置;且,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包括第三轴承(41)与第四轴承(42),所述第三轴承(41)与所述第四轴承(42)均套设于所述第二轴(32),所述第三轴承(41)与所述第四轴承(42)正装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件(30)还包括曲柄主体(33),所述曲柄主体(3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331)与第二侧面(332),所述第一轴(31)设于所述第一侧面(331),所述第二轴(32)设于所述第二侧面(332);
其中,所述第一轴(31)上设有第一盖板(311),所述第一盖板(311)与所述第一侧面(331)共同限定出第一限位空间,所述第一轴承(21)与所述第二轴承(22)两者的内圈均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空间内,所述机架(10)上还设有第二盖板(12),所述第二盖板(12)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1)的壁面共同限定出第二限位空间,所述第一轴承(21)与所述第二轴承(22)两者的外圈均设于所述第二限位空间内;所述第三轴承(41)与所述第四轴承(42)两者的内圈均与所述第二轴(32)过盈配合,所述动涡盘(50)上设有第三盖板(52),所述第三盖板(52)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51)的壁面共同限定出第三限位空间,所述第三轴承(41)与所述第四轴承(42)两者的外圈均设于所述第三限位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主体(33)上套设有第一密封件(333),所述第一密封件(333)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背离所述第二盖板(12)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件(333)的外周面抵接所述第一安装空间(11)的壁面,所述第一密封件(333)的内周面设有第一抵接部(3331)与第二抵接部(3332),所述第一抵接部(3331)与所述第二抵接部(3332)沿所述曲柄件(3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抵接部(3331)与所述第二抵接部(3332)分别抵接所述曲柄主体(33);
和/或,所述曲柄主体(33)上套设有第二密封件(334),所述第二密封件(334)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组件(40)朝向所述第一轴承组件(20)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件(334)的外周面抵接所述第三盖板(52),所述第二密封件(334)的内周面设有第三抵接部(3341)与第四抵接部(3342),所述第三抵接部(3341)与所述第四抵接部(3342)沿所述曲柄件(30)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抵接部(3341)与所述第四抵接部(3342)分别抵接所述曲柄主体(33)。
10.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自转结构(100)。
CN202410120351.XA 2024-01-29 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117646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20351.XA CN117646723B (zh) 2024-01-29 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20351.XA CN117646723B (zh) 2024-01-29 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46723A true CN117646723A (zh) 2024-03-05
CN117646723B CN117646723B (zh) 2024-04-26

Family

ID=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8405692D0 (sv) * 1983-11-14 1984-11-13 Sanden Corp Scroll type fluid displacement apparatus
JP2000097168A (ja) * 1998-09-21 2000-04-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無給油式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CN101476562A (zh) * 2009-01-23 2009-07-08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CN201368023Y (zh) * 2009-01-23 2009-12-23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KR20130102354A (ko) * 2012-03-07 2013-09-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횡형 스크롤 압축기
CN103437998A (zh) * 2013-07-10 2013-12-11 佛山市广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
CN106122011A (zh) * 2016-04-25 2016-11-16 徐道敏 一种涡旋压缩机
CN207761945U (zh) * 2017-12-13 2018-08-24 嵊州市涡旋冷冻机有限公司 一种半封闭涡旋压缩机
CN214887683U (zh) * 2021-06-15 2021-11-26 重庆巨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涡旋压缩机
CN117006045A (zh) * 2023-09-06 2023-11-07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用于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8405692D0 (sv) * 1983-11-14 1984-11-13 Sanden Corp Scroll type fluid displacement apparatus
JP2000097168A (ja) * 1998-09-21 2000-04-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無給油式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CN101476562A (zh) * 2009-01-23 2009-07-08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CN201368023Y (zh) * 2009-01-23 2009-12-23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
KR20130102354A (ko) * 2012-03-07 2013-09-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횡형 스크롤 압축기
CN103437998A (zh) * 2013-07-10 2013-12-11 佛山市广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
CN106122011A (zh) * 2016-04-25 2016-11-16 徐道敏 一种涡旋压缩机
CN207761945U (zh) * 2017-12-13 2018-08-24 嵊州市涡旋冷冻机有限公司 一种半封闭涡旋压缩机
CN214887683U (zh) * 2021-06-15 2021-11-26 重庆巨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涡旋压缩机
CN117006045A (zh) * 2023-09-06 2023-11-07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用于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机构及涡旋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6828B2 (en) Magnetic bearing system
US6290477B1 (en) Scroll vacuum pump
US6402387B2 (en) Double seal bearing
CN101469704B (zh) 涡旋式流体机械
US5593295A (en) Scroll compressor construction having an axial compliance mechanism
JP3509102B2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CN117646723B (zh) 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CN117646723A (zh) 涡旋压缩机的防自转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KR960018236A (ko) 양두경사판식 압축기
CN115789118A (zh) 一种分体式弹性联轴器、传动机构及设备
JP3604458B2 (ja) 斜板式圧縮機用のスラストころ軸受
CN2210974Y (zh) 自补偿v形组合密封
JPH0447121B2 (zh)
CN101476561B (zh) 涡旋压缩机
CN101240817A (zh) 具有轴向间隙补偿功能的轴承密封圈
CN110985374A (zh) 滚子、泵体组件、压缩机
CN218023797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滚动体
CN220622733U (zh) 一种旋转轴用密封总成
CN218000184U (zh) 一种螺杆式压缩机转子轴向平衡结构
CN216691906U (zh) 一种固定端轴承预紧兼密封结构
CN211778574U (zh) 一种r型密封外球面轴承
CN210372006U (zh) 转轴用密封结构
CN220692926U (zh) 一种电机降噪机构及电机
CN219827713U (zh) 一种整体补偿式机械密封
CN217207732U (zh) 回油线油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