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6522A - 电容器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容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6522A
CN117616522A CN202280045260.3A CN202280045260A CN117616522A CN 117616522 A CN117616522 A CN 117616522A CN 202280045260 A CN202280045260 A CN 202280045260A CN 117616522 A CN117616522 A CN 117616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capacitor
connection
terminal bus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52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信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16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6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01G2/04Mount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a chassi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01G2/106Fixing the capacitor in a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4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H01G4/236Terminals leading through the housing, i.e. lead-throug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2Wou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8Multiple capacitors, i.e.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fixed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容器模块具备:壳体,在与底面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并在侧面形成有贯通孔;密封树脂,填充于壳体;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容纳于壳体;电容器连接汇流条,与电容器的电极连接;以及端子汇流条,定位于贯通孔,第1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第2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将第1端部与电容器连接汇流条连接,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具有:连接部,至少一部分从壳体的开口朝向底面倾斜并与端子汇流条的第1端部连接。

Description

电容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模块。
背景技术
已知在壳体中容纳电容器并填充了树脂的电容器模块。正在研究在这样的电容器模块中使汇流条贯通壳体的侧壁而导出到外部的构造。
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内置于壳体的电容器通过如下方式来形成,即,在将电容器元件和电极板连接之后,将电极板的连接端子插入到设置于壳体侧壁的贯通孔,然后向壳体填充树脂。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11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内置于壳体的电容器中,在组装的容易性方面仍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组装的电容器模块。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电容器模块具备:
壳体,在与底面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并在侧面形成有贯通孔;
密封树脂,填充于所述壳体;
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容纳于所述壳体;
电容器连接汇流条,与所述电容器的电极连接;以及
端子汇流条,定位于所述贯通孔,第1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第2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将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电容器连接汇流条连接,
所述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具有:连接部,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面倾斜并与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容易地组装的电容器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容器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容器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壳体的开口侧观察壳体和端子汇流条的图。
图4是将图1的电容器模块的区域R1放大了的图。
图5A是图1的电容器模块的A-A剖视图。
图5B是将图5A的区域R2放大了的图。
图6A是图1的电容器模块的B-B剖视图。
图6B是将图6A的区域R3放大了的图。
图7A是示出图1的电容器模块的壳体的内侧的构造的图。
图7B是将图7A的区域R4放大了的图。
图8是示出图1的电容器模块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容器模块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电容器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9的电容器模块的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和端子汇流条的连接的图。
图12是示出图9的电容器模块的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图9的电容器模块的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14是图9的电容器模块的C-C剖视图。
图15是图9的电容器模块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完成本发明的经过)
在将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容纳于壳体并填充了树脂的电容器模块中,有如下的要求,即,在壳体的侧面配置连接端子。正在研究如下内容,即,在该情况下,像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内置于壳体的电容器那样,将电容器元件和电极板连接,并使电极板的连接端子穿过设置在壳体的侧壁的贯通孔,由此使连接端子从壳体的侧壁露出。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内置于壳体的电容器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树脂会从壳体的侧壁的贯通孔泄漏。为了抑制树脂从壳体的贯通孔泄漏,也一直在研究在壳体设置防止树脂的泄漏的构造等,但是壳体的构造会变得复杂,因此制造工时会增加而使制造成本增加。此外,壳体的尺寸也会变大。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们)对能够容易地组装的电容器模块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以下的发明。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涉及的电容器模块具备:
壳体,在与底面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并在侧面形成有贯通孔;
密封树脂,填充于所述壳体;
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容纳于所述壳体;
电容器连接汇流条,与所述电容器的电极连接;以及
端子汇流条,定位于所述贯通孔,第1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第2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将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电容器连接汇流条连接,
所述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具有:连接部,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面倾斜并与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连接。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能够容易地组装的电容器模块。
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具有:接触部,与所述第1端部面接触;以及延伸部,在相对于所述接触部从所述端子汇流条远离的方向上延伸。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将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和端子汇流条更可靠地连接。
也可以是,所述延伸部具有与板状的所述接触部延伸的平面的间隔随着从所述端子汇流条远离而变宽的形状。
通过这样的结构,变得容易使接触部和端子汇流条以更大的面积接触。
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具有按压部和弹簧部,
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被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弹簧部夹着。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用连接部夹持端子汇流条,能够将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和端子汇流条更可靠地连接。
也可以是,所述按压部处于所述壳体的开口侧,所述弹簧部处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侧。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用连接部夹持端子汇流条,能够将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和端子汇流条更可靠地连接。
也可以是,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开口倾斜地延伸,所述按压部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面倾斜地延伸。
通过这样的结构,变得容易通过按压部和弹簧部夹着端子汇流条的第1端部,电容器模块的组装变得容易。
也可以是,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通过焊接来连接。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以小的面积将连接部和端子汇流条接合,能够减小彼此的接触部分,有助于电容器模块的小型化。
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具有:底座部,在比所述贯通孔靠所述底面侧配置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底座部对连接部和第1端部进行支承,能够将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和端子汇流条更可靠地连接。
也可以是,所述底座部具有:斜面,配置为夹着所述贯通孔,并朝向所述贯通孔倾斜。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朝向贯通孔引导连接部。
也可以是,所述贯通孔包含第1贯通孔以及第2贯通孔,
所述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包含与所述电容器的一个电极连接的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以及与所述电容器的另一个电极连接的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
所述端子汇流条包含定位于所述第1贯通孔的第1端子汇流条以及定位于所述第2贯通孔的第2端子汇流条。
通过这样的结构,使电容器模块的两个端子汇流条经由壳体的侧面露出到外部,由此能够在不跨越壳体的开口的情况下使其露出到外部。因此,端子汇流条的长度变短,能够实现电容器模块的低ESL化。
(实施方式1)
[整体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容器模块100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电容器模块100的分解立体图。在图2中,省略了密封树脂21。另外,图中的X、Y、Z方向分别表示电容器模块100的横向、高度方向、纵向。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电容器模块100具备壳体11、密封树脂21、电容器31、3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以及端子汇流条51、52。在电容器模块100中,在壳体11容纳有电容器31、32和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在壳体11的内部填充有密封树脂21。
以下,将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称为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将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称为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此外,将端子汇流条51称为第1端子汇流条51,将端子汇流条52称为第2端子汇流条52。
壳体11具有底面12,在与底面12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13。在壳体11的侧面16,形成有两个贯通孔14、15。在第1贯通孔14配置第1端子汇流条51并进行定位,在第2贯通孔15配置第2端子汇流条52并进行定位。
密封树脂21填充于壳体11的内部,对电容器31、3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以及端子汇流条51、52的一部分进行密封。密封树脂21为热固化性的树脂,例如,能够使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
电容器31具有第1电极31a和第2电极31b,电容器32具有第1电极32a和第2电极32b。电容器31、32例如为薄膜电容器,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形成,即,将在表面形成了金属蒸镀膜的电介质薄膜卷绕,并将电介质薄膜的卷绕体压制成扁平形状。
如图2所示,电容器31、32容纳于壳体11,使得第1电极31a、32a朝向壳体11的开口13,第2电极31b、32b朝向壳体11的底面12。
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将电容器31、32的第1电极31a、32a和第1端子汇流条51电连接。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将电容器31、32的第2电极31b、32b和第2端子汇流条52电连接。
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具备与电容器31、32的第1电极31a、32a连接的主体部41a和与第1端子汇流条51连接的连接部41b。同样地,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具备与电容器31、32的第2电极31b、32b连接的主体部42a和与第2端子汇流条52连接的连接部42b。
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以及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形成为板状。
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的主体部41a形成为板状,与电容器31、32的第1电极31a、32a连接。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的主体部42a形成为板状,与电容器31、32的第2电极31b、32b连接。
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的连接部41b形成为板状,通过与第1端子汇流条51接触,从而与第1端子汇流条51电连接。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的连接部42b形成为板状,通过与第2端子汇流条52接触,从而与第2端子汇流条52电连接。关于连接部41b、42b的细节,将在后面叙述。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以及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例如由金属板等板状的导电性构件形成。
第1端子汇流条51以及第2端子汇流条52是用于将电容器模块100与外部的模块等电连接的端子。图3是从壳体11的开口侧观察壳体11和端子汇流条51、52的图。在图3中,省略了壳体11以及端子汇流条51、52以外的构成要素。参照图3,对端子汇流条51、52进行说明。
第1端子汇流条51定位于第1贯通孔14。换言之,第1端子汇流条51无间隙地插入到第1贯通孔14。第1端子汇流条51的第1端部51a位于壳体11的内部,第2端部51b位于壳体11的外部。第2端子汇流条52定位于第2贯通孔15。换言之,第2端子汇流条52无间隙地插入到第2贯通孔15。第2端子汇流条52的第1端部52a位于壳体11的内部,第2端部52b位于壳体11的外部。
壳体11和第1端子汇流条51以及第2端子汇流条52例如通过嵌件成型形成为一体。因此,壳体11的第1贯通孔14以及第2贯通孔15分别被第1端子汇流条51以及第2端子汇流条52无间隙地填埋。即,第1端子汇流条51相对于形成第1贯通孔14的、壳体11的内缘部的全周接触,第2端子汇流条52相对于形成第2贯通孔15的、壳体11的内缘部的全周接触。与分别形成壳体11和端子汇流条51、52之后将端子汇流条51、52插入到贯通孔14、15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密封树脂21从第1贯通孔14以及第2贯通孔15的泄漏。
接着,参照图4~图6B,对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的连接部41b、42b进行说明。图4是将图1的电容器模块100的区域R1放大了的图。图5A是图1的电容器模块100的A-A剖视图。图5B是将图5A的区域R2放大了的图。图6A是图1的电容器模块100的B-B剖视图。图6B是将图6A的区域R3放大了的图。另外,在图4中,省略了壳体11以及密封树脂21。
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的连接部41b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11的开口13朝向底面12倾斜,即,向图5B的箭头A1的方向倾斜,并与第1端子汇流条51的第1端部51a连接。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的连接部41b具有与第1端子汇流条51的第1端部51a面接触的接触部43和在相对于接触部43从第1端子汇流条51远离的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44。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44从壳体11的开口13朝向底面12倾斜。
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接触部43与第1端子汇流条51的第1端部51a面接触,从而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和第1端子汇流条51被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43和第1端部51a通过激光进行焊接而形成焊接部43a。因此,能够实现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和第1端子汇流条51的更可靠的电连接。焊接部43a只要形成在接触部43的一部分即可。通过像这样接合接触部43和第1端部51a,从而仅通过使接触部43和第1端部51a接触并照射激光就能够进行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和第1端子汇流条51的接合。此外,在通过激光进行焊接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接合用的空间,因此有助于电容器模块100的小型化。
延伸部44从接触部43延伸而形成,在从第1端子汇流条51的第1端部51a远离的方向上延伸。如图5B所示,延伸部44具有与接触部43延伸的平面P1的间隔随着从第1端子汇流条51远离而变宽的形状。即,在从延伸部44与接触部43连接的部位到最靠近开口13的部位的部分中,延伸部44的任意的部分和平面P1的间隔d1比与该任意的部分相比更靠近第1端子汇流条51的部分和平面P1的间隔d2宽。
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的连接部42b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11的开口13朝向底面12倾斜,即,向图6B的箭头A2的方向倾斜,并与第2端子汇流条52的第1端部52a连接。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的连接部42b具有与第2端子汇流条52的第1端部52a面接触的接触部45和在相对于接触部45从第2端子汇流条52远离的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46。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46从壳体11的开口13朝向底面12倾斜。
如图6A以及图6B所示,接触部45与第2端子汇流条52的第1端部52a面接触,从而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和第2端子汇流条52被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45和第1端部52a通过激光进行焊接而形成焊接部45a。因此,能够实现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和第2端子汇流条52的更可靠的电连接。焊接部45a只要形成在接触部45的一部分即可。通过像这样接合接触部45和第1端部52a,从而仅通过使接触部45和第1端部52a接触并照射激光就能够进行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和第2端子汇流条52的接合。此外,在通过激光进行焊接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接合用的空间,因此有助于电容器模块100的小型化。
延伸部46从接触部45延伸而形成,在从第2端子汇流条52的第1端部52a远离的方向上延伸。如图6B所示,延伸部46具有与接触部45延伸的平面P2的间隔随着从第2端子汇流条52远离而变宽的形状。即,在从延伸部46与接触部45连接的部位到最靠近开口13的部位的部分中,延伸部46的任意的部分和平面P2的间隔d3比与该任意的部分相比更靠近第2端子汇流条52的部分和平面P2的间隔d4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A所示,从壳体11的底面12到第1端子汇流条51的高度h1和从壳体11的底面12到第2端子汇流条52的高度h2不同。更具体地,使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的接触部43与第1端部51a连接的高度h1(参照图5A)比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的接触部45与第1端部52a连接的高度h2高。通过像这样配置第1端子汇流条51和第2端子汇流条52,从而如图4所示,在将51和52横向排列设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与51连接的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和与52连接的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的干扰。
图7A是示出图1的电容器模块100的壳体11的内侧的构造的图。图7B是将图7A的区域R4放大了的图。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具有用于配置端子汇流条51、52并对其进行支承的底座部61。底座部61设置为使壳体11的内侧面16a部分地突出的形状,形成在比第1贯通孔14靠近底面12侧以及比第2贯通孔15靠近底面12侧。端子汇流条51、52的第1端部51a、52a配置在底座部61上,并被底座部61支承。
在底座部61形成有斜面62、63。斜面62、63分别是相对于Y方向倾斜地设置的倾斜面,在Z方向上空开间隔各设置有一对。斜面62配置为在Z方向上夹着第1贯通孔14,并朝向贯通孔14倾斜。斜面63配置为在Z方向上夹着第2贯通孔15,并朝向贯通孔15倾斜。
如图7B所示,在斜面62的更靠内侧,设置有支承部64。支承部64是用于支承第1端部51a的部分,具有在Y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面64a和底面64b。同样地,如图7B所示,在斜面63的更靠内侧,设置有支承部65。支承部65是用于支承第1端部52a的部分,具有在Y方向上延伸的一对侧面65a和底面65b。
斜面62具有如下功能,即,在从壳体11的开口13插入与电容器31、32的第1电极连接的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时,朝向支承部64引导连接部41b。支承部64具有如下功能,即,配置被斜面62引导的连接部41b并限制Z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对连接部41b进行定位。
同样地,斜面63具有如下功能,即,在从壳体11的开口13插入与电容器31、32的第2电极连接的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时,朝向支承部65引导连接部42b。支承部65具有如下功能,即,配置被斜面63引导的连接部42b并限制Z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对连接部42b进行定位。
[制造方法]
图8是示出图1的电容器模块100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图。参照图8,对电容器模块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图8中,为了进行说明而透视了壳体11。此外,在图8中,省略了密封树脂21。
首先,准备组件71,该组件71在电容器31、32的第1电极31a、32a连接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并在电容器31、32的第2电极31b、32b连接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而成。电容器31、32和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以及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例如能够通过焊料来连接。
接着,形成壳体11以及端子汇流条51、52。壳体11例如通过嵌件成型与第1端子汇流条51以及第2端子汇流条52形成为一体。
接着,将组件71插入到壳体11。具体地,以使组件71中的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2朝向壳体11的姿势,将组件71从壳体11的开口13朝向底面12在插入方向(图8的箭头A3的方向)上插入。若将组件71插入到壳体11,则连接部41b、42b与端子汇流条51、52的第1端部51a、52a接触。
如图8所示,端子汇流条51、52的第1端部51a、52a是与XZ平面平行的面,相对于此,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的连接部41b、42b形成为朝向壳体11的底面侧倾斜。由此,从连接部41b、42b的前端侧开始与第1端部51a、52a接触,将连接部41b、42b的前端侧压附于51a、52a,能够形成与51a、52a面接触的接触部43、45。由此,能够使连接部41b、42b和第1端部51a、52a可靠地接触。
在将组件71插入到壳体11时,连接部41b、42b沿着壳体11的底座部61的斜面62、63被引导向支承部64、65。被配置于支承部64、65的41b、42b与第1端部51a、52a接触,并且在Z方向上被定位。因此,能够防止将组件71插入到壳体11时的位置偏移。如果像这样朝向底面侧插入连接部41b、42b,则能够使连接部41b、42b与第1端部51a、52a精度良好地接触,能够容易地组装100。
在将组件71插入到壳体11之后,通过焊接将连接部41b、42b和第1端部51a、52a连接。更具体地,从上方(+Y方向)对连接部41b、42b中的与第1端部51a、52a面接触的接触部43、45照射激光、电子束等。由此,将接触部43、45的一部分的区域与位于其下方的第1端部51a、52a接合为一体,形成焊接部43a、45a(参照图4)。由此,能够容易且精度良好地形成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和端子汇流条51、52的连接。
然后,向壳体11填充密封树脂21,完成电容器模块100。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容器模块100,能够达到以下的效果。
电容器模块100具备壳体11、密封树脂21、电容器31、3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以及端子汇流条51、52。壳体11在与底面12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13,并在侧面形成有贯通孔14、15。密封树脂21填充于壳体11。电容器31、32容纳于壳体。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与电容器31、32的电极连接。端子汇流条51、52定位于贯通孔14、15,第1端部51a、52a位于壳体11的内部,第2端部51b、52b位于壳体11的外部。端子汇流条51、52将第1端部51a、52a与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连接。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11的开口13朝向底面12倾斜并与端子汇流条51、52的第1端部51a、52a连接。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能够容易地组装的电容器模块100。此外,连接部41b、42b的至少一部分从壳体11的开口13朝向底面12倾斜,因此,能够将连接部41b、42b和第1端部51a、52a可靠地连接。
连接部41b、42b具有与第1端部51a、52a面接触的接触部43、45和在相对于接触部43、45从端子汇流条51、52远离的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44、46。
延伸部44、46具有与板状的接触部43、45延伸的平面P1、P2的间隔随着从端子汇流条51、52远离而变宽的形状。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将连接了电容器31、32和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的组件71插入到壳体11时,能够将连接部41b、42b压附于第1端部51a、52a。因此,能够将连接部41b、42b和第1端部51a、52a更可靠地连接。
连接部41b、42b和端子汇流条51、52的第1端部51a、52a通过焊接来连接。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连接部41b、42b和第1端部52a、52a的电连接。
壳体11具有底座部61,该底座部61形成在比贯通孔14、15靠底面12侧,配置端子汇流条51、52的第1端部51a、52a。
底座部61具有配置为夹着贯通孔14、15并朝向贯通孔14、15倾斜的斜面62、63,斜面62、63限制连接部41b、42b在沿着底面12的方向上的运动。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进行连接部41b、42b的定位,因此能够防止连接部41b、42b的位置偏移,能够更可靠地将连接部41b、42b和第1端部51a、52a连接。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电容器模块100具备两个电容器31、3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电容器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只要为一个以上即可。此外,电容器31、32在壳体11的内部中的配置也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电容器模块100具备两个电容器连接汇流条41、42以及端子汇流条51、5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即,与电容器的一个电极连接的汇流条为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并与端子汇流条连接,与另一个电极连接的汇流条从壳体11的开口13与外部连接。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容器模块200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2中,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或等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记载。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容器模块200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电容器模块200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用于说明图9的电容器模块200的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142和端子汇流条151、152的连接的图。在图10中,省略了密封树脂21,在图11中,省略了密封树脂21以及壳体111。
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9~图11所示,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142的连接部141b、142b的形状以及端子汇流条151、152的第1端部151a、152a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的主体部141a和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2的主体部142a配置为重叠。因此,在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的主体部141a与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2的主体部142a之间,配置有绝缘纸172。
如图9~图11所示,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的连接部141b具有按压部143和弹簧部144。如图11所示,通过按压部143和弹簧部144夹着第1端子汇流条151的第1端部151a,由此将连接部141b和第1端部151a连接。第1端子汇流条151插入到壳体111的第1贯通孔114,第1端部151a配置在壳体111的内部,第2端部151b配置在壳体111的外部。按压部143和第1端部151a通过激光进行焊接而形成焊接部143a。
同样地,如图9~图11所示,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2的连接部142b具有按压部145和弹簧部146。如图11所示,通过按压部145和弹簧部146夹着第2端子汇流条152的第1端部152a,由此将连接部142b和第1端部152a连接。第2端子汇流条152插入到壳体111的第1贯通孔115,第1端部152a配置在壳体111的内部,第2端部152b配置在壳体111的外部。按压部145和第1端部152a通过激光进行焊接而形成焊接部145a。
图12是示出图9的电容器模块200的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图9的电容器模块200的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2的立体图。参照图12以及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以及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2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具有主体部141a和连接部141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电容器131配置为电极131a、131b朝向壳体111的侧面。因此,如图12所示,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的主体部141a具有板状部147和与电极131a连接的弯曲部148。
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的连接部141b具有按压部143和弹簧部144。按压部143形成为板状。弹簧部144将板状的构件弯曲而形成为具有弹性。弹簧部144在Z方向上配置在按压部143的两侧。能够通过按压部143和弹簧部144夹着第1端子汇流条151的第1端部151a而进行保持。
如图13所示,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2具有主体部142a和连接部142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电容器131配置为电极131a、131b朝向壳体111的侧面。因此,如图13所示,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2的主体部142a具有板状部149和与电极31b连接的弯曲部150。
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2的连接部142b具有按压部145和弹簧部146。按压部145形成为板状。弹簧部146将板状的构件弯曲而形成为具有弹性。弹簧部146在Z方向上配置在按压部145的两侧。能够通过按压部145和弹簧部146夹着第2端子汇流条152的第1端部152a而进行保持。
图14是图9的电容器模块200的C-C剖视图。图15是图9的电容器模块200的D-D剖视图。
如图14所示,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的连接部141b从壳体111的开口113朝向底面112倾斜地延伸,即,向箭头A4的方向倾斜地延伸。第1端子汇流条151的第1端部151a从壳体111的底面112朝向开口113倾斜地延伸。
同样地,如图15所示,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2的连接部142b从壳体111的开口113朝向底面112倾斜地延伸,即,向箭头A5的方向倾斜地延伸。第2端子汇流条152的第1端部152a从壳体111的底面112朝向开口113倾斜地延伸。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将连接了电容器31和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142的组件从开口113插入到壳体111时,能够容易地对连接部141b、142b和第1端部151a、152a进行定位。此外,因为通过按压部143、145和弹簧部144、146夹着第1端部151a、152a,所以能够增大连接部141b、142b和第1端部151a、152a的接触面积。
此外,如图14所示,在连接了连接部141b和第1端部151a时,按压部143位于比第1端部151a靠壳体111的开口113侧,弹簧部144位于底面112侧。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1的连接部141b从壳体111的开口113侧以及底面112侧夹着第1端子汇流条151的第1端部151a而进行保持。
同样地,如图15所示,在连接了连接部142b和第1端部152a时,按压部145位于比第1端部152a靠壳体111的开口113侧,弹簧部146位于底面112侧。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142的主体部142a从壳体111的开口113侧以及底面112侧夹着第2端子汇流条152的第1端部152a而进行保持。
也可以在用连接部141b、142b夹住第1端部151a、152a之后,对按压部143、145照射激光而将连接部141b、142b和第1端部151a、152a焊接。
[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2涉及的电容器模块200,能够达到以下的效果。
连接部141b、142b具有按压部143、145和弹簧部144、146,端子汇流条151、152的第1端部151a、152a被按压部143、145和弹簧部144、146夹着。
按压部143、145处于壳体111的开口113侧,弹簧部144、146处于壳体111的底面112侧。
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按压部143、145和弹簧部144、146夹着第1端部151a、152a,因此能够增大连接部141b、142b和第1端部151a、152a的接触面积,能够可靠地进行电连接。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并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充分的记载,但是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修正,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明确的。这样的变形、修正只要不脱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示出的本公开的范围,就应理解为包含于其中。此外,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以及思想的情况下实现各实施方式中的要素的组合、顺序的变化。
另外,通过将所述实施方式的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中的、任意的变形例适当地进行组合,从而能够使得达到各自具有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在各种电子设备、电气设备、工业设备、车辆装置等中使用的电容器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1、111:壳体;
12、112:底面;
13、113:开口;
14:贯通孔(第1贯通孔);
15:贯通孔(第2贯通孔);
20:密封树脂;
31、32、131:电容器;
41、14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
41a、141a:主体部;
41b、141b:连接部;
43:接触部;
44:延伸部;
143:按压部;
144:弹簧部;
42、14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
42a、142a:主体部;
42b、142b:连接部;
45:接触部;
46:延伸部;
145:按压部;
146:弹簧部;
51、151:端子汇流条(第1端子汇流条);
51a、151a:第1端部;
51b:第2端部;
52、152:端子汇流条(第2端子汇流条);
52a、152a:第1端部;
52b:第2端部;
61:底座部;
62、63:斜面;
100、200:电容器模块。

Claims (10)

1.一种电容器模块,具备:
壳体,在与底面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并在侧面形成有贯通孔;
密封树脂,填充于所述壳体;
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容纳于所述壳体;
电容器连接汇流条,与所述电容器的电极连接;以及
端子汇流条,定位于所述贯通孔,第1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第2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将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电容器连接汇流条连接,
所述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具有:连接部,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面倾斜并与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模块,其中,
所述连接部具有:接触部,与所述第1端部面接触;以及延伸部,在相对于所述接触部从所述端子汇流条远离的方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模块,其中,
所述延伸部具有与板状的所述接触部延伸的平面的间隔随着从所述端子汇流条远离而变宽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模块,其中,
所述连接部具有按压部和弹簧部,
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被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弹簧部夹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模块,其中,
所述按压部处于所述壳体的开口侧,所述弹簧部处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容器模块,其中,
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朝向所述开口倾斜地延伸,
所述按压部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底面倾斜地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模块,其中,
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通过焊接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模块,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底座部,在比所述贯通孔靠所述底面侧配置所述端子汇流条的所述第1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器模块,其中,
所述底座部具有:斜面,配置为夹着所述贯通孔,并朝向所述贯通孔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容器模块,其中,
所述贯通孔包含第1贯通孔以及第2贯通孔,
所述电容器连接汇流条包含与所述电容器的一个电极连接的第1电容器连接汇流条以及与所述电容器的另一个电极连接的第2电容器连接汇流条,
所述端子汇流条包含定位于所述第1贯通孔的第1端子汇流条以及定位于所述第2贯通孔的第2端子汇流条。
CN202280045260.3A 2021-07-01 2022-05-31 电容器模块 Pending CN1176165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0235 2021-07-01
JP2021110235 2021-07-01
PCT/JP2022/022168 WO2023276533A1 (ja) 2021-07-01 2022-05-31 コンデンサ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6522A true CN117616522A (zh) 2024-02-27

Family

ID=84691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5260.3A Pending CN117616522A (zh) 2021-07-01 2022-05-31 电容器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70209A1 (zh)
JP (1) JPWO2023276533A1 (zh)
CN (1) CN117616522A (zh)
WO (1) WO20232765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07469A1 (de) 2022-07-21 2024-02-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Kondensatoreinheit für einen Stromrichte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Kondensatoreinhe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6724A (ja) * 2002-10-28 2004-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金属化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JP5029293B2 (ja) * 2007-10-30 2012-09-19 株式会社指月電機製作所 ケース入りコンデンサ
JP5645544B2 (ja) * 2010-08-23 2014-12-24 株式会社指月電機製作所 コンデンサ
JP6129716B2 (ja) * 2013-10-31 2017-05-17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ケースモールド型コンデン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70209A1 (en) 2024-05-23
WO2023276533A1 (ja) 2023-01-05
JPWO2023276533A1 (zh)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2691B2 (en) Electricity storage unit
US9161463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US8888532B2 (en) Connector for mounting electrolytic capacitor onto board and electronic circuit apparatus
US20240170209A1 (en) Capacitor module
US8876538B2 (en) Connector
KR101972237B1 (ko) 커넥터 장치
US20140105767A1 (en) Power supply module
JP4077346B2 (ja) 電気接続箱のバスバー接続構造
JP2016096021A (ja) 基板端子付プリント基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接続箱
CN108496232B (zh) 电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6711151A (zh) 配线模块
JP2011114954A (ja) 電気接続箱
CN117156736A (zh) 电子部件
CN219143983U (zh) 电容器模块
CN219917652U (zh) 汇流条结构
US12027318B2 (en)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
JP7409491B2 (ja) コンデンサモジュール
JP5652458B2 (ja) 電力供給モジュール
US20220208458A1 (en)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pacitor
CN116941002A (zh) 电容器模块
WO2022092224A1 (ja) コネクタ
JPWO2021220918A5 (zh)
JP3126971B1 (ja) 抵抗素子付きcrtソケット
JP2014220925A (ja) リレーユニット
JP3685061B2 (ja)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