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7816A - 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7816A
CN117587816A CN202311840495.4A CN202311840495A CN117587816A CN 117587816 A CN117587816 A CN 117587816A CN 202311840495 A CN202311840495 A CN 202311840495A CN 117587816 A CN117587816 A CN 117587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steel sheet
calibration
sheet pi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404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林
黄汉能
黄俊强
官文斌
庄泽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Dayawan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Dayawan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Dayawan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Dayawan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404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7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7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7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placing sheet pile bulkheads, piles, mouldpipes, or other moulds
    • E02D7/20Placing by pressure or pulling pow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3/00Accessories for placing or removing piles or bulkheads, e.g. noise attenuating chambers
    • E02D13/02Accessories for placing or removing piles or bulkheads, e.g. noise attenuating chamb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ing or removing bulkhe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3/00Accessories for placing or removing piles or bulkheads, e.g. noise attenuating chambers
    • E02D13/04Guide devices; Guide fram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8Sinking workpieces into water or soil inasmuch a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板桩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其包括固定机构和若干限位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若干所述限位机构分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机构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机架和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油缸和第一限位滚轮,所述第一限位油缸安装于限位机架,所述第一限位油缸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朝向钢板桩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油缸的活塞杆安装有滚轮连接件,所述第一限位滚轮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本申请具有保证钢板桩在施工时的垂直度,从而确保钢板桩支护墙的施工质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板桩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钢板桩是一种用于施工钢板桩支护墙的常用支护单元构件,适用于施工空间小、基坑深度浅、基坑顶部荷载小或施工周期短的工程。
在现有相关技术中,钢板桩截面通常呈“几”字形设置即具有凹面和凸面。钢板桩的两侧弯折形成卡接口,卡接口沿钢板桩的长度方向延伸至钢板桩的两端。
施工钢板桩时,需沿基坑边缘现将其中一个钢板桩沿竖直方打入土体,并且将自身顶部高度500mm-1000mm的伸出段伸出于土体,以使得基坑外的土和地表水不易越过钢板桩进入基坑内部。其中一个钢板桩施工完成后,将另外一个凹面和凸面反向设置的钢板桩插入卡接口并沿着卡接口打入土体,进而保证两相邻钢板桩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钢板桩支护墙的整体性,从而确保基坑的安全性和密封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受限于施工设备和施工现场条件,钢板桩在被打入土体时会出现倾斜即垂直度不满足要求,使得钢板桩打入土体时会与相邻的另外一个已施工的钢板桩的卡接口内壁发生摩擦和碰撞。这不仅会影响钢板桩的顺利打入,还会对已施工的钢板桩产生扰动,使得已施工的钢板桩歪斜或使得钢板桩被过度打入土体,致使钢板桩顶部的伸出段高度不满足要求,影响钢板桩支护墙的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钢板桩在施工时的垂直度,从而确保钢板桩支护墙的施工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若干限位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若干所述限位机构分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机构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机架和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油缸和第一限位滚轮,所述第一限位油缸安装于限位机架,所述第一限位油缸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朝向钢板桩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油缸的活塞杆安装有滚轮连接件,所述第一限位滚轮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钢板桩时,先通过固定机构将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固定,使得已施工的钢板桩不易受到扰动。随后通过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两侧的第一限位油缸以相同的推力推动第一限位滚轮,使位于钢板桩两侧的第一限位滚轮分别抵紧配合于钢板桩的两侧,保证了钢板桩在施工时的垂直度,使得钢板桩在沿着卡接口被打入土体时,不易与相邻的另外一个已施工的钢板桩发生摩擦和碰撞,从而确保了钢板桩支护墙的施工质量。
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架设置有第一校准组件,所述第一校准组件包括第一校准座、第一校准块以及第一校准螺杆,所述第一校准座固定安装于限位机架,所述第一校准块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于第一校准座,所述第一校准螺杆转动配合于第一校准座,所述第一校准螺杆穿设于第一校准块并与第一校准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油缸固定安装于第一校准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第一限位油缸推动第一限位滚轮抵紧配合于钢板桩前,先通过转动第一校准螺杆使第一校准块朝靠近钢板桩的方向水平运动,直至第一限位滚轮到达能够使满足钢板桩垂直度要求的位置。
一方面,减少了因两侧第一限位油缸响应速度的偏差,使得两侧第一限位滚轮抵紧钢板桩的时间不同,致使钢板桩受力不均匀歪斜的情况的发生。
另一方面,使第一限位滚轮先贴近钢板桩也使得第一限位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长度减小,有利于减小活塞杆在大推力作用下所受的侧向力,从而有利于确保第一限位油缸的稳定性。
最后一方面,钢板桩施工完毕后,反向转动第一校准螺杆,使第一限位油缸的缸体朝远离钢板桩的位置运动,有利于减少第一限位油缸的缸体或活塞杆与下一个待施工的且凹面和凸面反向设置的钢板桩碰撞的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第一校准螺杆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校准螺杆均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校准座转动配合有第一蜗杆,若干所述第一蜗轮均啮合于第一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蜗杆转动时,若干第一蜗轮分别带动各第一校准螺杆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校准块沿水平方向运动。
一方面,第一蜗轮在第一蜗杆的驱动下转动时角速度较慢,便于施工人员根据情况更精细地对第一校准螺杆的转角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第一限位滚轮更精准地被调整移动至能够使满足钢板桩垂直度要求的位置,减少了因施工人员视觉判断不准确或因佩戴施工手套等原因使得难以对第一校准螺杆进行高精度转动的情况的发生。
另一方面,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之间的自锁也使得第一限位油缸在推动第一限位滚轮抵紧配合于钢板桩时,不易因推力过大而使第一校准螺杆反向转动使得第一限位油缸脱离预定位置。
最后一方面,多个第一校准螺杆同时作用于第一校准块,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易因推力过大而使第一校准螺杆反向转动使得第一限位油缸脱离预定位置的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与第一限位组件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油缸和第二限位滚轮,所述第二限位油缸安装于限位机架,所述第二限位油缸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朝向钢板桩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油缸的活塞杆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所述第二限位滚轮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
所述滚轮连接件转动配合于第一限位油缸的活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钢板桩时,使第一限位滚轮和第二限位滚轮抵紧配合于钢板桩的其中一段,然后使得钢板桩在沿着卡接口被打入土体,有利于保证对钢板桩的限位效果,从而确保了钢板桩的垂直度。
另外,当钢板桩打入土体时收到较大阻力时,通过调整各第一限位油缸和各第二限位油缸的推力大小,主动地推动钢板桩在卡接口允许的范围内摆动,进而使得钢板桩的底部即打入土体的一端推开卵石或浮石,从而使得钢板桩顺利被打入土体,减少因增大钢板桩打入力度使得钢板桩出现较大挠曲而损坏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的情况的发生。
通过调整各第一限位油缸和各第二限位油缸的推力大小,除了便于钢板桩的打入外,还便于施工人员根据钢板桩的姿态对钢板桩进行角度微调,从而确保钢板桩的垂直度,减少钢板桩变形或
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架设置有第一校准组件,所述第一校准组件包括第一校准座、第一校准块以及第一校准螺杆,所述第一校准座固定安装于限位机架,所述第一校准块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于第一校准座,所述第一校准螺杆转动配合于第一校准座,所述第一校准螺杆穿设于第一校准块并与第一校准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油缸固定安装于第一校准块;
所述限位机架设置有第二校准组件,所述第二校准组件包括第二校准座、第二校准块以及第二校准螺杆,所述第二校准座固定安装于限位机架,所述第二校准块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于第二校准座,所述第二校准螺杆转动配合于第二校准座,所述第二校准螺杆穿设于第二校准块并与第二校准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油缸转动配合于第二校准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校准螺杆与第一校准螺杆相互配合对钢板桩的其中一段进行定位,有利于确保精准度。另外,也减少了第二限位油缸的缸体或活塞杆与下一个待施工的且凹面和凸面反向设置的钢板桩碰撞的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若干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分别位于各第一限位组件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桩倾斜时,钢板桩顶部的挠曲较大,通过使固定安装于第一校准块的第一限位油缸靠近钢板桩顶部设置,且使转动配合于第二校准块的第二限位油缸远离钢板桩的底部设置,进而使得结构稳定性更高的第一限位油缸对挠曲较大的钢板桩顶部进行限位,有利于确保钢板桩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滚轮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限位滚轮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滚轮分别位于滚轮连接件的两侧;
所述第一限位滚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第一限位油缸的活塞杆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0°,90°),且所述第一限位滚轮朝向第一限位油缸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钢板桩受第一限位滚轮抵紧作用的范围更大,有利于确保钢板桩与第一限位滚轮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另外,倾斜设置的第一限位滚轮相较于垂直设置的第一限位滚轮,增加了钢板桩沿钢板桩支护墙长度方向倾斜运动时的摩擦力,从而确保了钢板桩的位置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固定机构分为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
若干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机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油缸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油缸安装于固定机架,所述固定油缸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朝向钢板桩设置,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固定油缸的活塞杆;
所述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还包括滑移导轨,所述滑移导轨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滑移导轨分为两组,两组所述滑移导轨分别位于钢板桩支护墙的两侧;
所述滑移导轨固定安装于地面,且所述滑移导轨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滑移导轨沿钢板桩支护墙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限位机架和固定机架均滑移配合于滑移导轨,所述限位机架安装有用于锁定限位机架位置的第一夹轨器,所述固定机架安装有用于锁定固定机架位置的第二夹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根施工钢板桩施工完毕后,沿着滑移导轨将限位机架和固定机架分别滑移至下一钢板桩所对应的位置,有利于降低转运难度,从而确保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滑移导轨开设有第一侧向导槽和第二侧向导槽,所述第一侧向导槽开设于滑移导轨的其中一侧,且所述第一侧向导槽沿滑移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向导槽开设于滑移导轨的另外一侧,且所述第二侧向导槽沿滑移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限位机架通过限位滑移组件滑移配合于滑移导轨,所述限位滑移组件包括限位滑轮架、第一限位滑轮以及第二限位滑轮,所述限位滑轮架安装于限位机架,所述第一限位滑轮和第二限位滑轮均转动配合于限位滑轮架,所述第一限位滑轮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一侧向导槽,所述第二限位滑轮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二侧向导槽;
所述固定机架通过固定滑移组件滑移配合于滑移导轨,所述固定滑移组件包括固定滑轮架、第一固定滑轮以及第二固定滑轮,所述固定滑轮架安装于固定机架,所述第一固定滑轮和第二固定滑轮均转动配合于固定滑轮架,所述第一固定滑轮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一侧向导槽,所述第二固定滑轮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二侧向导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滑轮和第二限位滑轮分别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一侧向导槽和第二侧向导槽,且第一固定滑轮和第二固定滑轮分别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一侧向导槽和第二侧向导槽,增加了限位机架和固定机架的抗侧倾性能,使得限位机架不易在第一限位油缸的作用下倾倒,以及固定机架不易在固定油缸的作用下倾倒,从而有利于确保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适用于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的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将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固定;
S2、通过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油缸分别使两组第一限位滚轮分别抵紧配合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打入的钢板桩的两侧;
S3、将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打入土体。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施工钢板桩时,先通过固定机构将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固定,使得已施工的钢板桩不易受到扰动。随后通过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两侧的第一限位油缸以相同的推力推动第一限位滚轮,使位于钢板桩两侧的第一限位滚轮分别抵紧配合于钢板桩的两侧,保证了钢板桩在施工时的垂直度,使得钢板桩在沿着卡接口被打入土体时,不易与相邻的另外一个已施工的钢板桩发生摩擦和碰撞,从而确保了钢板桩支护墙的施工质量。
2.在通过第一限位油缸推动第一限位滚轮抵紧配合于钢板桩前,先通过转动第一校准螺杆使第一校准块朝靠近钢板桩的方向水平运动,直至第一限位滚轮到达能够使满足钢板桩垂直度要求的位置。
一方面,减少了因两侧第一限位油缸响应速度的偏差,使得两侧第一限位滚轮抵紧钢板桩的时间不同,致使钢板桩受力不均匀歪斜的情况的发生。
另一方面,使第一限位滚轮先贴近钢板桩也使得第一限位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长度减小,有利于减小活塞杆在大推力作用下所受的侧向力,从而有利于确保第一限位油缸的稳定性。
最后一方面,钢板桩施工完毕后,反向转动第一校准螺杆,使第一限位油缸的缸体朝远离钢板桩的位置运动,有利于减少第一限位油缸的缸体或活塞杆与下一个待施工的且凹面和凸面反向设置的钢板桩碰撞的情况的发生。
3.施工钢板桩时,使第一限位滚轮和第二限位滚轮抵紧配合于钢板桩的其中一段,然后使得钢板桩在沿着卡接口被打入土体,有利于保证对钢板桩的限位效果,从而确保了钢板桩的垂直度。
另外,当钢板桩打入土体时收到较大阻力时,通过调整各第一限位油缸和各第二限位油缸的推力大小,主动地推动钢板桩在卡接口允许的范围内摆动,进而使得钢板桩的底部即打入土体的一端推开卵石或浮石,从而使得钢板桩顺利被打入土体,减少因增大钢板桩打入力度使得钢板桩出现较大挠曲而损坏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的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第一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第二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限位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校准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校准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固定组件和第三校准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第一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第二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限位机架;11、限位滑轮架;12、第一限位滑轮;13、第二限位滑轮;14、第三限位滑轮;2、第一限位组件;21、第一限位油缸;211、滚轮连接件;22、第一限位滚轮;221、第一转轴;3、第二限位组件;31、第二限位油缸;32、第二限位滚轮;321、第二转轴;4、第一校准组件;41、第一校准座;411、第一蜗杆;42、第一校准块;43、第一校准螺杆;431、第一蜗轮;5、第二校准组件;51、第二校准座;511、第二蜗杆;52、第二校准块;53、第二校准螺杆;531、第二蜗轮;6、固定机架;61、固定滑轮架;62、第一固定滑轮;63、第二固定滑轮;64、第三固定滑轮;7、固定组件;71、固定油缸;72、固定板;8、第三校准组件;81、第三校准座;811、第三蜗杆;82、第三校准块;83、第三校准螺杆;831、第三蜗轮;9、滑移导轨;901、第一侧向导槽;902、第二侧向导槽;903、第三侧向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包括限位机构和固定机构。
参照图1和图2,限位机构设置有若干,若干限位机构分为两组,两组限位机构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限位机构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
参照图3,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机架1、第一限位组件2以及第二限位组件3。
参照图3和4,限位机架1设置有第一校准组件4,第一校准组件4包括第一校准座41、第一校准块42以及第一校准螺杆43,第一校准座41固定安装于限位机架1的顶部,第一校准块42通过第一滑轨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于第一校准座41,第一滑轨固定安装于第一校准座41且第一滑轨的轴线垂直设置于钢板桩支护墙的延伸方向。第一校准螺杆4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校准螺杆43分别位于第一滑轨的两侧。第一校准螺杆43转动配合于第一校准座41,且第一校准螺杆43的轴线平行设置于第一滑轨的轴线。第一校准螺杆43穿设于第一校准块42并与第一校准块42螺纹配合,以便于通过转动第一校准螺杆43驱动第一校准块42沿水平方向运动。
参照图4,第一校准螺杆43的远离钢板桩的一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蜗轮431,第一校准座41转动配合有第一蜗杆411,固定安装于各第一校准螺杆43的第一蜗轮431均啮合于第一蜗杆411。第一蜗杆411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手轮,以便于施工人员通过第一手轮同时驱动各第一校准螺杆43转动。
参照图2和图3,第一限位组件2包括第一限位油缸21和第一限位滚轮22,第一限位油缸21固定安装于第一校准块42,且第一限位油缸21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朝向钢板桩设置,第一限位油缸21的活塞杆铰接配合有滚轮连接件211。
参照图3,第一限位滚轮22设置有若干,若干第一限位滚轮22分为两组,两组第一限位滚轮22分别位于滚轮连接件211的两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滚轮2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限位滚轮22分别位于滚轮连接件211的两侧,且两个第一限位滚轮22均具有弹性;
第一限位滚轮22通过第一转轴221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211,第一转轴221固定安装于滚轮连接件211,第一限位滚轮22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同轴转动配合于第一转轴221。第一转轴221的轴线与第一限位油缸21的活塞杆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0°,90°)即大于0°小于90°并且不包括0°和90°。另外,第一限位滚轮22朝向第一限位油缸21倾斜设置,以使得两个第一限位滚轮22距离尺寸较远的一端朝向钢板桩设置,进而增加了钢板桩沿钢板桩支护墙长度方向倾斜运动时的摩擦力,从而确保了钢板桩的位置稳定性。
参照图3和图5,限位机架1设置有第二校准组件5,第二校准组件5包括第二校准座51、第二校准块52以及第二校准螺杆53,第二校准座51固定安装于限位机架1的底部,第二校准块52通过第二滑轨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于第二校准座51,第二滑轨固定安装于第二校准座51且第二滑轨的轴线垂直设置于钢板桩支护墙的延伸方向。第二校准螺杆5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校准螺杆53分别位于第二滑轨的两侧。第二校准螺杆53转动配合于第二校准座51,且第二校准螺杆53的轴线平行设置于第二滑轨的轴线。第二校准螺杆53穿设于第二校准块52并与第二校准块52螺纹配合,以便于通过转动第二校准螺杆53驱动第二校准块52沿水平方向运动。
参照图5,第二校准螺杆53的远离钢板桩的一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二蜗轮531,第二校准座51转动配合有第二蜗杆511,固定安装于各第二校准螺杆53的第二蜗轮531均啮合于第二蜗杆511。第二蜗杆511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二手轮,以便于施工人员通过第二手轮同时驱动各第二校准螺杆53转动。
参照图3和图5,第二限位组件3位于第一限位组件2的底部,第二限位组件3包括第二限位油缸31和第二限位滚轮32,第二限位油缸31铰接配合于第二校准块52,且第二限位油缸31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朝向钢板桩设置,并且第二限位油缸31的活塞杆与第一限位油缸21的活塞杆平行设置,第二限位油缸31的活塞杆铰接配合于滚轮连接件211的底部。
参照图3,第二限位滚轮32设置有若干,若干第二限位滚轮32分为两组,两组第二限位滚轮32分别位于滚轮连接件211的两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滚轮3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限位滚轮32分别位于滚轮连接件211的两侧,且两个第二限位滚轮32均具有弹性;
滚轮连接件211通过第二转轴321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211,第二转轴321固定安装于滚轮连接件211,第二限位滚轮32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同轴转动配合于第二转轴321。第二转轴321的轴线与第二限位油缸31的活塞杆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0°,90°)即大于0°小于90°且不包括0°和90°,并且第二转轴321的轴线平行设置于第一转轴221的轴线。另外,第二限位滚轮32朝向第二限位油缸31倾斜设置,以使得两个第二限位滚轮32距离尺寸较远的一端超限钢板桩设置,进而增加了钢板桩沿钢板桩支护墙长度方向倾斜运动时的摩擦力,从而确保了钢板桩的位置稳定性。
参照图2,固定机构设置有若干,若干固定机构分为两组,两组固定机构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机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机构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
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机架6和固定组件7,固定机架6设置有第三校准组件8,第三校准组件8包括第三校准座81、第三校准块82以及第三校准螺杆83,第三校准座81固定安装于固定机架6的顶部,第三校准块82通过第三滑轨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于第三校准座81,第三滑轨固定安装于第三校准座81且第三滑轨的轴线垂直设置于钢板桩支护墙的延伸方向。第三校准螺杆8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三校准螺杆83分别位于第三滑轨的两侧。第三校准螺杆83转动配合于第三校准座81,且第三校准螺杆83的轴线平行设置于第三滑轨的轴线。第三校准螺杆83穿设于第三校准块82并与第三校准块82螺纹配合,以便于通过转动第三校准螺杆83驱动第三校准块82沿水平方向运动。
参照图,5,第三校准螺杆83的远离钢板桩的一端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三蜗轮831,第三校准座81转动配合有第三蜗杆811,固定安装于各第三校准螺杆83的第三蜗轮831均啮合于第三蜗杆811。第三蜗杆811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三手轮,以便于施工人员通过第三手轮同时驱动各第三校准螺杆83转动。
参照图2和图6,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油缸71和固定板72,固定油缸71固定安装于第三校准块82,且固定油缸71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朝向钢板桩设置,固定板72固定安装于固定油缸71的活塞杆的一端,以便于通过固定油缸71使固定板72抵紧配合于已施工的钢板桩,使已施工的钢板桩保持稳定。
参照图2,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还包括滑移导轨9,滑移导轨9设置有若干,若干滑移导轨9分为两组,两组滑移导轨9分别位于钢板桩支护墙的两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滑移导轨9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滑移导轨9分为两组,两组滑移导轨9均设有两个滑移导轨9,且两组滑移导轨9分别位于钢板桩支护墙的两侧,并且每组滑移导轨9均沿水平方向分布。
参照图7,滑移导轨9固定安装于地面,滑移导轨9开设有第一侧向导槽901、第二侧向导槽902以及第三侧向导槽903,第一侧向导槽901开设于滑移导轨9的其中一侧,且第一侧向导槽901沿滑移导轨9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滑移导轨9的两端;第二侧向导槽902开设于滑移导轨9的另外一侧,且第二侧向导槽902沿滑移导轨9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滑移导轨9的两端;第三侧向导槽903开设于滑移导轨9的顶部,且第三侧朝向导槽沿滑移导轨9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滑移导轨9的两端;
其中一根滑移导轨9的第二侧向导槽902靠近同一组的另外一根滑移导轨的第二侧向导槽902设置,且其中一根滑移导轨9的第一侧向导槽901远离同一组的另外一根滑移导轨的第一侧向导槽901设置,即同一组的两根滑移导轨的第一侧向导槽901和第二侧向导槽902设置位置相反。
参照图7,限位机架1通过限位滑移组件滑移配合于滑移导轨9,限位滑移组件包括限位滑轮架11、第一限位滑轮12、第二限位滑轮13以及第三限位滑轮14,限位滑轮架11固定安装于限位机架1的底部,第一限位滑轮12、第二限位滑轮13以及第三限位滑轮14均转动配合于限位滑轮架11,第一限位滑轮12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一侧向导槽901,第二限位滑轮13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二侧向导槽902,第三限位滑轮14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三侧向导槽903,以使得限位机架1不易因第一限位油缸21或第二限位油缸31而倾覆。另外,限位机架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夹轨器,第一夹轨器通过油缸驱动两个夹板夹紧滑移导轨9,使得限位机架1的位置被锁定。第一夹轨器即夹轨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参照图8,固定机架6通过固定滑移组件滑移配合于滑移导轨9,固定滑移组件包括固定滑轮架61、第一固定滑轮62、第二固定滑轮63以及第三固定滑轮64。固定滑轮架61固定安装于固定机架6的底部,第一固定滑轮62、第二固定滑轮63以及第三固定滑轮64均转动配合于固定滑轮架61,第一固定滑轮62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一侧向导槽901,第二固定滑轮63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二侧向导槽902,第三固定滑轮64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三侧向导槽903,以使得固定机架6不易因固定油缸71而倾覆,并且便于施工人员根据施工需要调整固定机架6和限位机架1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钢板桩支护墙的施工需要。另外,固定机架6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夹轨器,第二夹轨器通过油缸驱动两个夹板夹紧滑移导轨9,使得固定机架6的位置被锁定。第二夹轨器即夹轨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施工钢板桩时,先通过第三手轮使各固定油缸71朝靠近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的方向滑移运动,然后启动固定油缸71使固定板72抵紧配合于钢板桩,进而使得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被固定。
然后通过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使第一限位油缸21和第二限位油缸31朝靠近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的方向滑移运动,然后启动第一限位油缸21和第二限位油缸31使各第一限位滚轮22和各第二限位滚轮32抵紧配合于钢板桩的两侧即凹面和凸面,进而保证了钢板桩在施工时的垂直度,使得钢板桩在沿着卡接口被打入土体时,不易与相邻的另外一个已施工的钢板桩发生摩擦和碰撞,从而确保了钢板桩支护墙的施工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适用于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的施工工艺。
一种适用于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固定机构将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固定;
具体地,S1包括以下步骤:
S11、使两个固定机架6沿滑移导轨9滑移分别运动至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然后通过第二夹轨器锁定固定机架6的位置;
S12、通过第三手轮驱动第三校准块82和固定油缸71朝靠近钢板桩支护墙的位置方向水平运动,直至固定板72贴近钢板桩;
S13、启动各固定油缸71,使各固定板72分别抵紧配合于钢板桩的两侧。
S2、通过两组第一限位油缸21分别使两组第一限位滚轮22分别抵紧配合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打入的钢板桩的两侧;
具体地,S2包括以下步骤:
S21、使两个限位机架1沿滑移导轨9滑移分别运动至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然后通过第一夹轨器锁定限位机架1的位置;
S22、通过第一手轮驱动第一限位油缸21或通过第二手轮驱动第二限位油缸31朝靠近钢板桩支护墙的方向水平运动,直至各第一限位滚轮22和各第二限位滚轮32均贴近钢板桩;
S23、启动各第一限位油缸21和各第二限位油缸31,使各第一限位滚轮22和各第二限位滚轮32均抵紧配合于钢板桩。
S3、将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打入土体。具体地,在将钢板桩打入土体时,根据钢板桩的姿态即倾斜度和挠曲度,调整各第一限位油缸21和各第二限位油缸31的推力大小和推动时间,进而实时地对钢板桩进行校正,从而确保钢板桩的垂直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和若干限位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若干所述限位机构分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机构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机架(1)和第一限位组件(2),所述第一限位组件(2)包括第一限位油缸(21)和第一限位滚轮(22),所述第一限位油缸(21)安装于限位机架(1),所述第一限位油缸(21)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朝向钢板桩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油缸(21)的活塞杆安装有滚轮连接件(211),所述第一限位滚轮(22)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架(1)设置有第一校准组件(4),所述第一校准组件(4)包括第一校准座(41)、第一校准块(42)以及第一校准螺杆(43),所述第一校准座(41)固定安装于限位机架(1),所述第一校准块(42)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于第一校准座(41),所述第一校准螺杆(43)转动配合于第一校准座(41),所述第一校准螺杆(43)穿设于第一校准块(42)并与第一校准块(42)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油缸(21)固定安装于第一校准块(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准螺杆(43)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校准螺杆(43)均同轴固定安装有第一蜗轮(431),所述第一校准座(41)转动配合有第一蜗杆(411),若干所述第一蜗轮(431)均啮合于第一蜗杆(4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组件(3),所述第二限位组件(3)与第一限位组件(2)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第二限位组件(3)包括第二限位油缸(31)和第二限位滚轮(32),所述第二限位油缸(31)安装于限位机架(1),所述第二限位油缸(31)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朝向钢板桩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油缸(31)的活塞杆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211),所述第二限位滚轮(32)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211);
所述滚轮连接件(211)转动配合于第一限位油缸(21)的活塞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架(1)设置有第一校准组件(4),所述第一校准组件(4)包括第一校准座(41)、第一校准块(42)以及第一校准螺杆(43),所述第一校准座(41)固定安装于限位机架(1),所述第一校准块(42)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于第一校准座(41),所述第一校准螺杆(43)转动配合于第一校准座(41),所述第一校准螺杆(43)穿设于第一校准块(42)并与第一校准块(42)螺纹配合,所述第一限位油缸(21)固定安装于第一校准块(42);
所述限位机架(1)设置有第二校准组件(5),所述第二校准组件(5)包括第二校准座(51)、第二校准块(52)以及第二校准螺杆(53),所述第二校准座(51)固定安装于限位机架(1),所述第二校准块(52)沿水平方向滑移配合于第二校准座(51),所述第二校准螺杆(53)转动配合于第二校准座(51),所述第二校准螺杆(53)穿设于第二校准块(52)并与第二校准块(52)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油缸(31)转动配合于第二校准块(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限位组件(3)分别位于各第一限位组件(2)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滚轮(22)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限位滚轮(22)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滚轮(22)分别位于滚轮连接件(211)的两侧;
所述第一限位滚轮(22)通过第一转轴(221)转动配合于滚轮连接件(211),所述第一转轴(221)的轴线与第一限位油缸(21)的活塞杆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0°,90°),且所述第一限位滚轮(22)朝向第一限位油缸(21)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固定机构分为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位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的两侧;
若干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机架(6)和固定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油缸(71)和固定板(72),所述固定油缸(71)安装于固定机架(6),所述固定油缸(71)的活塞杆沿水平方向朝向钢板桩设置,所述固定板(72)固定安装于固定油缸(71)的活塞杆;
所述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还包括滑移导轨(9),所述滑移导轨(9)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滑移导轨(9)分为两组,两组所述滑移导轨(9)分别位于钢板桩支护墙的两侧;
所述滑移导轨(9)固定安装于地面,且所述滑移导轨(9)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滑移导轨(9)沿钢板桩支护墙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限位机架(1)和固定机架(6)均滑移配合于滑移导轨(9),所述限位机架(1)安装有用于锁定限位机架(1)位置的第一夹轨器,所述固定机架(6)安装有用于锁定固定机架(6)位置的第二夹轨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导轨(9)开设有第一侧向导槽(901)和第二侧向导槽(902),所述第一侧向导槽(901)开设于滑移导轨(9)的其中一侧,且所述第一侧向导槽(901)沿滑移导轨(9)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向导槽(902)开设于滑移导轨(9)的另外一侧,且所述第二侧向导槽(902)沿滑移导轨(9)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限位机架(1)通过限位滑移组件滑移配合于滑移导轨(9),所述限位滑移组件包括限位滑轮架(11)、第一限位滑轮(12)以及第二限位滑轮(13),所述限位滑轮架(11)安装于限位机架(1),所述第一限位滑轮(12)和第二限位滑轮(13)均转动配合于限位滑轮架(11),所述第一限位滑轮(12)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一侧向导槽(901),所述第二限位滑轮(13)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二侧向导槽(902);
所述固定机架(6)通过固定滑移组件滑移配合于滑移导轨(9),所述固定滑移组件包括固定滑轮架(61)、第一固定滑轮(62)以及第二固定滑轮(63),所述固定滑轮架(61)安装于固定机架(6),所述第一固定滑轮(62)和第二固定滑轮(63)均转动配合于固定滑轮架(61),所述第一固定滑轮(62)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一侧向导槽(901),所述第二固定滑轮(63)滚动滑移配合于第二侧向导槽(902)。
10.一种适用于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将两相邻钢板桩中已施工的钢板桩固定;
S2、通过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油缸(21)分别使两组第一限位滚轮(22)分别抵紧配合于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打入的钢板桩的两侧;
S3、将两相邻钢板桩中待施工的钢板桩打入土体。
CN202311840495.4A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 Pending CN117587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40495.4A CN117587816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40495.4A CN117587816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7816A true CN117587816A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13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40495.4A Pending CN117587816A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78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88842U (zh) 工字钢梁翼缘矫正机构
CN1660551A (zh) 具有板状框架的用于形成切口、折痕等的设备
CN117587816A (zh) 一种钢板桩施工辅助装置及施工工艺
CN214462844U (zh)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结构
CN114789394A (zh) 铝合金门窗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3728663U (zh) 一种h型钢矫正机用的可调节式输送机构
CN116201359B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结构
CN216446531U (zh) 一种高效的地坪抄平装置
CN216680432U (zh) 一种坡口成型设备的梁架对位装置
CN213530528U (zh) 一种卧式矫正机
CN214692924U (zh) 钢吊车梁的支撑结构
CN116274350B (zh) 一种铜棒的辊轧成型设备及方法
CN219671344U (zh) 建筑防偏移桩基
CN220187558U (zh) 一种导弹对接装置
CN219886823U (zh) 钢管桩导向装置
CN21710491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护坡砖铺设施工装置
CN214516868U (zh) 一种能够滑动调节的钢板矫平机
CN214683585U (zh) 一种定位更加稳定的矫平机
CN219908795U (zh) 水利施工护坡抹平装置
CN218965935U (zh) 压延机导向板调节机构
CN214462383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钢结构滑移架
CN217380375U (zh) 一种门排支撑装置
CN218746083U (zh) 一种电机及减速机调整找正工具
CN217647192U (zh) 一种应用于加工板材的新型斜辊校平机
CN220868889U (zh) 一种防倾斜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