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1408A - 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61408A CN117561408A CN202280045578.1A CN202280045578A CN117561408A CN 117561408 A CN117561408 A CN 117561408A CN 202280045578 A CN202280045578 A CN 202280045578A CN 117561408 A CN117561408 A CN 1175614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space
- housing
- air
- connection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C=C1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WRIWBAIICGTTQ-UHFFFAOYSA-N difluor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F RWRIWBAIICGTT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24F1/003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in combination with simultaneous exhaustion of insid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6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refrigerant piping outside the heat exchanger within the unit cas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换气装置(10)包括:形成有开口(18)的机壳(12)、第一热交换器(21)、经由供热介质流动的连接管(86、87)与热源单元(80)连接的第二热交换器(25)、以及将第二热交换器(25)与连接管(86、87)连接起来的连接部(27)。在机壳(12)内形成有与开口(18)连通的内部空间(16)。连接部(27)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16)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的换气装置包括全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和空调盘管(第二热交换器)。专利文献1的空调盘管与制冷剂管道连接,制冷剂在该空调盘管的内部流通。空调盘管构成为:使供往换气装置的空气与从制冷剂管道供给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对通过空调盘管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109844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如上述那样的换气装置中,在对第二热交换器进行检查或更换等维护的情况下,有时要对第二热交换器与制冷剂管道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检查或解除它们之间的连接。然而,在如上述那样的换气装置中,并没有考虑到包含该连接部分的第二热交换器的易维护性,从而导致维护作业的效率很低。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高第二热交换器的维护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换气装置10包括机壳12,在所述机壳12中形成有将室外空气供往室内的供气通路13和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排气通路14,并且在所述机壳12上形成有开口18。换气装置10包括第一热交换器21,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1使流经所述供气通路13的空气与流经所述排气通路14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换气装置10包括第二热交换器25,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经由供热介质流动的连接管86、87与热源单元80连接,并且利用该热介质对流经所述供气通路13的空气进行冷却。换气装置10包括连接部27,所述连接部27将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与所述连接管86、87连接起来。在所述机壳12内形成有与所述开口18连通的内部空间16。所述连接部27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16中。
在第一方面中,连接部27布置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因此能够从与该内部空间16连通的机壳12的开口18对连接部27的情况进行确认。这样一来,对于第二热交换器25的维护就会变得容易。
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机壳12内形成有第一空间S1,所述第一空间S1包含在所述内部空间16中,并且从与所述开口18的开口面正交的第一方向看去,所述第一空间S1与该开口18重叠。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1布置在所述第一空间S1中。
在第二方面中,第一热交换器21布置在从第一方向看去与开口18重叠的第一空间S1中,因此能够立即将第一热交换器21从开口18取出。
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布置在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不与所述开口18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能够朝所述第一空间S1侧移动。
在第三方面中,第二热交换器25能够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因此在将第一热交换器21从开口18取出后,能够使第二热交换器25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这样一来,能够将第二热交换器25从机壳12中拉出。
第四方面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基础上,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所述连接部27布置在不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1重叠的位置。
在第四方面中,在将第一热交换器21从机壳12的开口18取出时,连接部27不会造成阻碍。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将第一热交换器21从开口18取出。
第五方面在第二方面到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所述连接部27布置在与所述开口18重叠的位置。
在第五方面中,从第一方向看去,连接部27布置在与机壳12的开口18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立即从开口18对连接部27的情况进行确认。另外,在第五方面中,在将第一热交换器21从开口18取出后,会形成用于解除连接部27的连接的空间。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解除连接部27的连接。
第六方面在第二方面到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机壳12上形成有吸入口15a,所述吸入口15a包含在所述开口18中,并且用于吸入所述室内空气。
在第六方面中,能利用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15a形成开口18。
第七方面在第二方面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收纳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1的第一收纳部31。所述第一收纳部31布置在所述第一空间S1中。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所述第一收纳部31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开口18的面积。
在第七方面中,从第一方向看时第一收纳部31的投影面积小于开口18的面积,因此能够将处于收纳有第一热交换器21的这一状态下的第一收纳部31从开口18取出。
第八方面在第二方面到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收纳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的第二收纳部41。所述第二收纳部41布置在从所述第一方向看时不与所述开口18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收纳部41能够朝所述第一空间S1侧移动。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所述第二收纳部41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开口18的面积。
在第八方面中,从第一方向看时第二收纳部41的投影面积小于开口18的面积,因此能够将处于收纳有第二热交换器25的这一状态下的第二收纳部41从开口18取出。
第九方面在第八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连接部27被固定于所述第二收纳部41。
在第九方面中,连接部27被固定于第二收纳部41,因此通过将第二收纳部41从机壳12中拉出,就能够将第二热交换器25和连接部27一起取出。
第十方面在第一方面到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连接部27布置在所述供气通路13及所述排气通路14之外。
在第十方面中,能够防止连接部27阻碍供气通路13及排气通路14中的空气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的建筑物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换气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简要结构图;
图3是示出换气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在图3的IV-IV线处顺着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5是在图4的V-V线处顺着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6是换气装置的仰视图;
图7是换气装置在拆下室内面板后的这一状态下的仰视图;
图8是示出拆卸第一模块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拆卸第二模块的工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以下所示出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各附图用于简要地说明本公开,因此为了容易理解,有时会根据需要夸大或简化地示出尺寸、比例或数量。
(1)换气装置的概要
本公开的换气装置10对室内空间5进行换气。如图1所示,换气装置10对普通房屋等建筑物的室内空间5进行换气。换气装置10将室外空间6的室外空气OA作为供给空气SA供往室内。同时,换气装置10将室内空间5的室内空气RA作为排出空气EA排出到室外。这里所说的“室内空间”包括起居室等居室和走廊等非居室。换气装置10对室内空间5中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换气装置10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
换气装置10具有换气单元11。换气单元11布置在位于天花板7的背面侧的天花板背面空间8中。本示例的换气单元11是横置式换气单元。如图3所示,换气单元11具有机壳12。换气单元11以机壳12的长度方向为近似水平方向的形态布置。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机壳12中形成有供气通路13和排气通路14。供气通路13是用于将室外空气OA供往室内的流路。排气通路14是用于将室内空气RA排出到室外的流路。换气单元11具有供气风扇22、排气风扇23、全热交换器21以及利用热交换器25。
如图2所示,换气装置10具有热源单元80。热源单元80与利用热交换器25经由第一连接管86及第二连接管87连接。通过上述管道连接,构成了制冷剂回路R。在制冷剂回路R中填充有制冷剂。制冷剂对应于本公开的热介质。制冷剂例如是R32(二氟甲烷)。通过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R中循环,从而进行制冷循环。第一连接管86是气侧连接管。第二连接管87是液侧连接管。
(2)管道
如图1所示,在换气单元11上连接有室外空气管道D1、排气管道D2以及供气管道D3。室外空气管道D1的流入端与室外空间6相连。室外空气管道D1的流出端与供气通路13的流入端相连。排气管道D2的流入端与排气通路14的流出端相连。排气管道D2的流出端与室外空间6相连。供气管道D3的流入端与供气通路13的流出端相连。供气管道D3的流出端与室内空间5相连。
(3)换气单元的详细结构
换气单元11包括机壳12、第一收纳部~第三收纳部31、41、51、全热交换器21、过滤器24、供气风扇22、排气风扇23、利用热交换器25、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集水盘28以及泵29。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中的“上”、“下”、“左”、“右”、“前”、“后”是如图3~图5所示,从正面观察换气单元11时的方向。换气单元11的正面是设置有下述的第一管道连接部C1及第二管道连接部C2的侧面。
(3-1)机壳
机壳12布置在天花板背面空间8中。如图1及图3~图5所示,机壳12形成为长方体状。机壳12沿着天花板7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本示例中,机壳12的长度方向对应于前后方向。机壳12形成为空心的箱状。换句话说,在机壳12内形成有内部空间16。机壳12具有上板12a、下板12b以及四个侧板。四个侧板包含彼此相对的第一侧板12c和第二侧板12d。
上板12a构成机壳12的上表面。下板12b构成机壳12的下表面。上板12a与下板彼此相对。第一侧板12c构成机壳12的位于前后方向上的前侧(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侧面。第二侧板12d构成机壳12的位于前后方向上的后侧(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侧面。上板12a及下板12b沿近似水平方向延伸。第一侧板12c及第二侧板12d沿近似铅垂方向延伸。
在第一侧板12c上,经由管道固定部件17而设置有第一管道连接部C1和第二管道连接部C2。管道固定部件17布置在机壳12内的前端部。管道固定部件17包括形成为长方体状的主体部、以及从该主体部的前侧面朝前方突出的两个筒部。第一管道连接部C1及第二管道连接部C2布置在各筒部的内部。
第一管道连接部C1及第二管道连接部C2形成为筒状。第一管道连接部C1及第二管道连接部C2从第一侧板12c的外表面朝前方(侧方)突出。在本示例中,第一管道连接部C1及第二管道连接部C2分别各设置有一个。在第一管道连接部C1上连接有室外空气管道D1的流出端。在第二管道连接部C2上连接有排气管道D2的流入端。
在第二侧板12d上设置有第三管道连接部C3。第三管道连接部C3形成为筒状。第三管道连接部C3从第二侧板12d的外表面朝后方(侧方)突出。在本示例中,第三管道连接部C3设置有五个。在第三管道连接部C3上连接有供气管道D3的流入端。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仅图示出了一条供气管道D3。
如图7所示,在机壳12的下表面的前方形成有检查口18。检查口18对应于本公开的开口。检查口18与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连通。如图5及图6所示,在检查口18的下方设置有室内面板15。
室内面板15布置成覆盖检查口18。如图1中示意所示,室内面板15设置在贯穿天花板7的天花板开口7a的内部。室内面板15面向室内空间5。室内面板15通过紧固部件(例如螺栓)固定于机壳12上。室内面板15由平板部15b及框架部15c构成。平板部15b将检查口18封闭。框架部15c是将平板部15b的周围围起来的框。室内面板15是可拆卸的。
在室内面板15的平板部15b上形成有吸入口15a。吸入口15a包含在检查口18中。换句话说,检查口18的一部分形成吸入口。吸入口15a吸入室内空气。吸入口15a使室内空间5与排气通路14的流入端彼此连通。
(3-2)第一收纳部
第一收纳部31布置在机壳12内的前侧。第一收纳部31布置在检查口18的上部。第一收纳部31由发泡苯乙烯形成。第一收纳部31形成为长方体状。第一收纳部31的上侧和下侧是开放的。第一收纳部31具有分隔部32、全热交换器收纳部33以及壳体部34。
如图5所示,分隔部32是呈板状的部分,其形成在比第一收纳部3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靠上侧处。分隔部32将机壳12内的由第一收纳部31划定的空间分隔成全热交换器收纳空间33a和风扇收纳空间34a。
全热交换器收纳空间33a形成在分隔部32的下方。全热交换器收纳空间33a是由全热交换器收纳部33和室内面板15围成的空间。全热交换器收纳部33是形成为箱状的部分。在全热交换器收纳空间33a中布置有全热交换器21及过滤器24。
风扇收纳空间34a形成在分隔部32的上方。风扇收纳空间34a是由壳体部34和机壳12的上板12a围成的空间。如图4所示,壳体部34是以围着排气风扇23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的部分。壳体部34从分隔部32向上方延伸。在风扇收纳空间34a中布置有排气风扇23。
在第一收纳部31的前侧面形成有近似矩形的第一流入口35和第一流出口36。第一流入口35与全热交换器收纳空间33a连通。第一流入口35经由管道固定部件17与第一管道连接部C1连通。从第一管道连接部C1的流出端开始经由第一流入口35到全热交换器21的前侧面为止的流路构成第一流路P1。第一流路P1构成供气通路13中位于全热交换器21的上游侧的流路。
第一流出口36与风扇收纳空间34a连通。第一流出口36经由管道固定部件17与第二管道连接部C2连通。在分隔部32上形成有近似圆形的连通口39。连通口39形成在全热交换器21的上方。连通口39将全热交换器收纳空间33a与风扇收纳空间34a连通。
从第二管道连接部C2的流出端开始经由第一流出口36及连通口39到全热交换器21的上表面为止的流路构成第二流路P2。第二流路P2构成排气通路14中位于全热交换器21的下游侧的流路。
在第一收纳部31的后侧面形成有近似矩形的第二流出口38。第二流出口38与全热交换器收纳空间33a连通。从全热交换器21的后侧面开始经由第二流出口38到第三管道连接部C3的流入端为止的流路构成第三流路P3。第三流路P3构成供气通路13中位于全热交换器21的下游侧的流路。
在第一收纳部31的下侧形成有近似矩形的第二流入口37。第二流入口37与全热交换器收纳空间33a连通。第二流入口37形成在机壳12的检查口18的上方。从室内面板15的吸入口15a开始经由第二流入口37到全热交换器21的下表面为止的流路构成第四流路P4。第四流路P4构成排气通路14中位于全热交换器21的上游侧的流路。
(3-3)第二收纳部
第二收纳部41收纳在机壳12内。第二收纳部41相邻地布置在第一收纳部31的后方。第二收纳部41布置在机壳12内的中央。第二收纳部41由树脂形成。
第二收纳部41形成为长方体状。第二收纳部41以其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方式布置在机壳12内。第二收纳部4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收纳部3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长。第二收纳部4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同。换句话说,机壳12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由第二收纳部4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决定。第二收纳部41的下表面是开放的。在第二收纳部41的内部布置有利用热交换器25及泵29。
在第二收纳部41的前侧面形成有流入口42。流入口42形成在与第一收纳部31的第二流出口38对应的位置。流入口42经由第一收纳部31的第二流出口38与全热交换器收纳空间33a连通。在第二收纳部41的后侧面形成有流出口43。流出口43形成在利用热交换器25的后方。第二收纳部41中的从流入口42到流出口43为止的流路构成第三流路P3的一部分。
(3-4)第三收纳部
第三收纳部51收纳在机壳12内。第三收纳部51相邻地布置在第二收纳部41的后方。第三收纳部51布置在机壳12内的后侧。第三收纳部51由发泡苯乙烯形成。
第三收纳部51具有主体部51a和管道固定部51b。主体部51a形成为长方体状。第三收纳部51以主体部51a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的方式布置在机壳12内。管道固定部51b从主体部51a的后侧面朝后方突出。管道固定部51b形成为筒状。在管道固定部51b上固定有第三管道连接部C3。在第三收纳部51的内部布置有供气风扇22。
第三收纳部5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收纳部3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同。换句话说,第三收纳部5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二收纳部41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短。
在第三收纳部51的前侧面形成有近似矩形的流入口52。流入口52形成在与第二收纳部41的流出口43对应的位置。流入口52经由第二收纳部41的流出口43与第二收纳部41的内部空间连通。
在第三收纳部51的后侧面形成有流出口53。本示例的流出口53形成有五个。在各流出口53上连接有第三管道连接部C3。第三收纳部51中的从流入口42到第三管道连接部C3的流入端为止的流路构成第三流路P3的一部分。
(3-5)全热交换器
全热交换器21对应于本公开的第一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21收纳在第一收纳部31中。具体而言,全热交换器21布置在全热交换器收纳空间33a中。全热交换器21使流经供气通路13的空气与流经排气通路14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如图5中示意所示,在全热交换器21的内部形成有供气侧内部流路21a和排气侧内部流路21b。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与排气侧内部流路21b彼此正交。
供气侧内部流路21a的流入部与第一流路P1相连。供气侧内部流路21a的流出部与第三流路P3相连。换句话说,供气通路13包含第一流路P1、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以及第三流路P3。排气侧内部流路21b的流入部与第四流路P4相连。排气侧内部流路21b的流出部与第二流路P2相连。换句话说,排气通路14包含第四流路P4、排气侧内部流路21b以及第二流路P2。
全热交换器21使热量在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中的空气与排气侧内部流路21b中的空气之间移动。全热交换器21使水分在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中的空气与排气侧内部流路21b中的空气之间移动。这样,全热交换器21在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中的空气与排气侧内部流路21b中的空气之间交换潜热及显热。
全热交换器21布置成排气侧内部流路21b的流入面沿着吸入口15a的开口面延伸。换句话说,流经排气侧内部流路21b的空气沿近似铅垂方向流动。流经排气侧内部流路21b的空气从下向上流动。流经供气侧内部流路21a的空气沿近似水平方向流动。流经供气侧内部流路21a的空气从前向后流动。
(3-6)过滤器
换气单元11具有过滤器24。过滤器24布置在第一流路P1中。过滤器24布置在供气通路13中的、全热交换器21的上游侧。过滤器24布置在第一收纳部31中的位于第一流入口35与全热交换器21之间的部分。过滤器24对室外空气OA中的尘埃进行捕集。也可以将过滤器设置在第四流路P4中。
(3-7)供气风扇
供气风扇22布置在第三流路P3中。供气风扇22收纳在第三收纳部51的内部。供气风扇22输送供气通路13中的空气。供气风扇22是西洛克式风扇。供气风扇22也可以是涡轮式风扇或螺旋桨式风扇。
供气风扇22由第一电动机M1驱动。第一电动机M1的转速是可变的。第一电动机M1是转速可调节的直流风扇电动机。供气风扇22构成为其风量可变。供气风扇22经由壳体固定在第三收纳部中。
(3-8)排气风扇
排气风扇23布置在第二流路P2中。排气风扇23收纳在第一收纳部31的风扇收纳空间34a中。排气风扇23输送排气通路14中的空气。排气风扇23是西洛克式风扇。排气风扇23也可以是涡轮式风扇或螺旋桨式风扇。
排气风扇23由第二电动机M2驱动。第二电动机M2的转速是可变的。第二电动机M2是转速可调节的直流风扇电动机。排气风扇23构成为其风量可变。
第二电动机M2固定在机壳12的上板12a的位于前后方向上的前侧。换句话说,第二电动机M2固定在第一收纳部31的上部。排气风扇23布置在第二电动机M2的下方。
(3-9)利用热交换器
利用热交换器25对应于本公开的第二热交换器。利用热交换器25布置在第三流路P3中。利用热交换器25布置在供气通路13中的、全热交换器21的下游侧。利用热交换器25在第三流路P3中布置在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与供气风扇22之间。
利用热交换器25布置在第二收纳部41内部的左侧。利用热交换器25以随着往后方去而向下倾斜的状态布置。利用热交换器25布置成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45度。利用热交换器25的上部被第二收纳部41的上表面支承。利用热交换器25的下部被集水盘28支承。
利用热交换器25使流经其内部的制冷剂与流经供气通路13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利用热交换器25是翅片管式空气热交换器。利用热交换器25具有多个翅片和传热管25a。传热管25a沿多个翅片的排列方向延伸。制冷剂在传热管25a的内部流动。
制冷运转时的利用热交换器25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对空气进行冷却。制热运转时的利用热交换器25作为散热器(严格来说是冷凝器)发挥作用,对空气进行加热。
(3-10)制冷剂管道连接部
如图4所示,换气单元11具有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对应于本公开的连接部。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的第一收纳部31的右侧。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是将利用热交换器25与连接管86、87连接起来的连接器。换气单元11具有第一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a及第二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b。
第一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a将第一连接管86与传热管25a连接起来。第二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b将第二连接管87与传热管25a连接起来。第一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a及第二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b布置成从第二收纳部41的前侧面朝前方突出。第一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a及第二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b固定在前侧面上的右侧。具体而言,第一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a及第二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b贯穿第二收纳部41的前侧面而被固定住。
(3-11)集水盘
如图5所示,集水盘28布置在机壳12的下板12b的上方。集水盘28放置在机壳12的下板12b上。集水盘28布置在利用热交换器25的下方。集水盘28布置在第二收纳部41中的下方。集水盘28将第二收纳部41的下侧封闭。集水盘28形成为上侧开放的盘状。集水盘28承接在利用热交换器25的周围产生的冷凝水。
(3-12)泵
如图4所示,泵29布置在第二收纳部41的内部。泵29布置在集水盘28的上方。泵29布置在利用热交换器25的右侧。换句话说,泵29布置在第二收纳部41的内部空间中的右侧。泵29将集水盘28内的水排出。泵29从其下部吸水。
泵29经由排水中继管(省略图示)及排水管连接部29b而与排水管29a连接。排水管29a布置在第二收纳部41的外部。排水中继管将泵29的上部与排水管连接部29b连接起来。排水中继管布置在第二收纳部41的内部。
排水管连接部29b是将排水中继管与排水管29a连接起来的连接器。排水管连接部29b布置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排水管连接部29b贯穿第二收纳部41的前侧面而被固定住。排水管连接部29b布置在比泵29靠上方处。排水管连接部29b布置在第一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a及第二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b的上方。排水管29a布置在机壳12内的第一收纳部31的右侧。当泵29运转时,积存在集水盘28中的水被从泵29的下部吸入,并经由排水管29a被排出到机壳12的外部。
(4)热源单元
图2所示的热源单元80布置在室外空间6中。热源单元80具有热源风扇81。作为制冷剂回路R的要素,热源单元80具有压缩机82、热源热交换器83、切换机构84以及膨胀阀85。
压缩机82对已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机82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喷出。压缩机82是变频式压缩机。
热源热交换器83是翅片管式空气热交换器。热源热交换器83是使流经其内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
热源风扇81布置在热源热交换器83的附近。本示例的热源风扇81是螺旋桨风扇。热源风扇81输送通过热源热交换器83的空气。
切换机构84改变制冷剂回路R的流路,以便对作为制冷循环的第一制冷循环和作为制热循环的第二制冷循环进行切换。切换机构84是四通换向阀。切换机构84具有第一阀口84a、第二阀口84b、第三阀口84c以及第四阀口84d。切换机构84的第一阀口84a与压缩机82的喷出部相连。切换机构84的第二阀口84b与压缩机82的吸入部相连。切换机构84的第三阀口84c经由第一连接管86与利用热交换器25的气侧端部相连。切换机构84的第四阀口84d与热源热交换器83的气侧端部相连。
切换机构84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第一状态(图3中用实线表示的状态)下的切换机构84将第一阀口84a与第四阀口84d连通且将第二阀口84b与第三阀口84c连通。第二状态(图3中用虚线表示的状态)下的切换机构84将第一阀口84a与第三阀口84c连通且将第二阀口84b与第四阀口84d连通。
膨胀阀85的一端与热源热交换器83的液侧端部相连,膨胀阀85的另一端经由第二连接管87与利用热交换器25的液侧端部相连。膨胀阀85是其开度可调节的电子膨胀阀。
(5)运转动作
参照图2对换气装置10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换气装置10切换地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在图2中,用实线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情况,用虚线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情况。
(5-1)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中,压缩机82及热源风扇81运转,切换机构84成为第一状态,调节膨胀阀85的开度。此外,在制冷运转中,供气风扇22及排气风扇23运转。
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R进行第一制冷循环。在第一制冷循环中,热源热交换器83作为散热器发挥作用,利用热交换器25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在制冷运转时的换气单元11中,伴随着排气风扇23运转,室内空气RA被取入到第四流路P4中。伴随着供气风扇22运转,室外空气OA被取入到第一流路P1中。第一流路P1中的空气流经全热交换器21的供气侧内部流路21a。第四流路P4中的空气流经全热交换器21的排气侧内部流路21b。
例如在夏季,利用图1所示的其他空调装置A对室内空间5进行制冷。在该情况下,室内空气RA的温度低于室外空气OA的温度。此外,室内空气RA的湿度低于室外空气OA的湿度。因此,在全热交换器21中,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中的空气被排气侧内部流路21b中的空气冷却。同时,在全热交换器21中,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中的空气中的水分向排气侧内部流路21b中的空气移动。
从排气侧内部流路21b向第二流路P2流出后的空气流经排气管道D2,作为排出空气EA被排出到室外空间6。
在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中被冷却及除湿后的空气流出到第三流路P3中。该空气被利用热交换器25冷却。被冷却后的空气流经供气管道D3,作为供给空气SA供往室内空间5。
(5-2)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中,压缩机82及热源风扇81运转,切换机构84成为第二状态,调节膨胀阀85的开度。此外,在制热运转中,供气风扇22及排气风扇23运转。
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回路R进行第二制冷循环。在第二制冷循环中,利用热交换器25作为散热器发挥作用,热源热交换器83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例如在冬季,利用图1所示的其他空调装置A对室内空间5进行制热。在该情况下,室内空气RA的温度高于室外空气OA的温度。此外,室内空气RA的湿度高于室外空气OA的湿度。因此,在全热交换器21中,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中的空气被排气侧内部流路21b中的空气加热。同时,在全热交换器21中,排气侧内部流路21b中的空气中的水分向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中的空气移动。
从排气侧内部流路21b向第二流路P2流出后的空气流经排气管道D2,作为排出空气EA被排出到室外空间6。
在供气侧内部流路21a中被加热及加湿后的空气流出到第三流路P3中。该空气被利用热交换器25加热。被加热后的空气流经供气管道D3,作为供给空气SA供往室内空间5。
(6)模块结构
换气装置10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收纳有第一模块~第三模块30、40、50。这里所说的模块是指能够将多个部件看作一体的结构。
第一模块30包含第一收纳部31、全热交换器21以及过滤器24。具体而言,在第一模块30中,全热交换器21及过滤器24被固定在第一收纳部31的全热交换器收纳部33中。
第二模块40包含第二收纳部41、利用热交换器25、泵29以及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具体而言,在第二模块40中,利用热交换器25及泵29经由支承部件固定在第二收纳部41的侧壁及上表面。在第二模块40中,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固定在第二收纳部41的前侧面。
第三模块50包含第三收纳部51及供气风扇22。具体而言,在第三模块50中,供气风扇22固定在第三收纳部51的内部。
在机壳12内,从前往后依次布置有第一模块30、第二模块40以及第三模块50。第一模块~第三模块30、40、50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靠左侧布置。换句话说,各模块30、40、50的左侧面与机壳12的左侧板的内壁接触。
第二模块40及第三模块50构成为能够分别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一模块30、第二模块40以及第三模块50被机壳12保持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示例中,第一模块30通过紧固部件(例如,螺栓)固定在室内面板15的框架部15c上。第三模块50通过紧固部件(例如,螺栓)固定在机壳12的第二侧板12d上。
此处,在机壳12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间S1。如图7所示,从与检查口18的开口面正交的第一方向(本示例中的上下方向)看去,第一空间S1是与该检查口18重叠的空间。换句话说,第一空间S1包含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
在第一空间S1中布置有第一模块30。在第一空间S1中布置有第一收纳部31、过滤器24以及全热交换器21。从上下方向看去,第一模块30布置在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详细来说,整个第一模块30在上下方向上与检查口18重叠。换句话说,第一模块30的整个下表面从检查口18露出。从上下方向看去,第一收纳部31的投影面积小于检查口18的面积。因此,通过将从检查口18露出的第一模块30向下方拉出,从而能够立即将第一模块30从机壳12中取出。
从上下方向看去,第二模块40布置在不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在本示例中,从上下方向看去,第二模块40的前端部与检查口18重叠,并且第二模块40的后侧部与机壳12的下板12b重叠。换句话说,从第一方向(上下方向)看去,第二收纳部41、利用热交换器25及泵29整个布置在不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
第二模块40构成为能够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沿前后方向滑动。第二模块40能够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换句话说,第二收纳部41、利用热交换器25以及泵29能够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这样一来,在将第一模块30从机壳12中取出后,使第二模块40向前方移动,就能够使整个第二模块40从检查口18露出。
从上下方向看去,第二收纳部41的投影面积小于检查口18的面积。因此,通过将从检查口18露出的第二模块40向下方拉出,从而能够将第二模块40从机壳12中取出。
从上下方向看去,第三模块50布置在不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换句话说,从上下方向看去,第三模块50的供气风扇22布置在与机壳12的下板重叠的位置。
第三模块50构成为能够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沿前后方向滑动。第二模块40能够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换句话说,供气风扇22能够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
从上下方向看去,第三收纳部51的投影面积小于检查口18的面积。因此,在将第二模块40从机壳12中取出后,使第三模块50向前方移动,就能够使整个第三模块50从检查口18露出。能够将从检查口18露出的第三模块50取出。
(7)制冷剂管道连接部的布置
如图7所示,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机壳12的与检查口18连通的内部空间16中。具体而言,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机壳12的第一空间S1中。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第一空间S1中的第一模块30的右侧方。换句话说,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第一空间S1中的未布置第一模块30的空间中。从上下方向(第一方向)看去,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与检查口18相对的位置。换句话说,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从检查口18露出。这样一来,通过将室内面板15从换气单元11上拆下来,就能够立即对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的情况进行确认。
此处,在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机壳12的外部的情况下,在对利用热交换器25进行维护时,需要拆下机壳12周围的天花板,以便使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露出来。拆卸建筑物内的天花板是规模较大的作业,因此会增加维护作业的负担。在本示例的换气装置10中,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与检查口18连通的内部空间16中,因此通过拆下换气单元11的室内面板15,就能够从检查口18对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的情况进行确认。这样一来,减轻了利用热交换器25的维护作业的负担。
另外,机壳12的外部处于高温高湿的状态。如果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机壳12的外部,则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可能会结露。相对于此,在本示例的换气装置10中,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因此能够抑制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结露。
在将第一模块30从换气单元11中取出时,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不会与第一模块30相干涉,因此能够容易地取出第一模块30。其结果是,对于全热交换器21及过滤器24的维护也变得容易。通过将第一模块30从换气单元11中取出,从而第一空间S1中未布置任何东西的空置空间扩大。这样一来,确保了用于解除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的连接的作业空间,因此对于利用热交换器25的维护变得更容易。
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供气通路13及排气通路14之外。具体而言,供气通路13及排气通路14都形成在机壳12内部的左侧,相对于此,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机壳12内部的右侧。像这样,通过将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供气通路13及排气通路14之外,从而能够防止供气通路13及排气通路14中的空气流动受阻。
(8)拆卸模块的工序
下面说明作业人员为了对全热交换器21及利用热交换器25进行维护而将各模块从机壳12中取出的工序。例如,作业人员依次进行下述第一工序、第二工序、第三工序、第四工序以及第五工序。
(8-1)第一工序
第一工序是将换气单元11的室内面板15拆下来的工序。作业人员取下设置于室内面板15的紧固部件,使室内面板15向下方移动,由此将室内面板15从换气单元11拆下来。室内面板15被从换气单元11拆下来以后,检查口18便会露出来(参照图7)。作业人员能够从检查口18对第一模块30、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连接管86、87、排水管连接部29b以及排水管29a的情况进行目视确认。
(8-2)第二工序
第二工序是将第一模块30从换气单元11中取出的工序。如图8所示,作业人员抓住第一模块30并使其从检查口18向下方移动。这样一来,能够将第一模块30从机壳12的第一空间S1中取出。在第一模块30中,通过将全热交换器21及过滤器24模块化,就能够将多个部件作为一体而容易地将其取出。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构成第一模块30的第一收纳部31、全热交换器21以及过滤器24从检查口18分别单独取出。
在第二工序中,在将第一模块30取出后,将固定于机壳12的上板12a的排气风扇23拆下,并从检查口18取出。像这样,通过将第一模块30及排气风扇23从第一空间S1中取出,从而第一空间S1中未布置任何东西的空置空间扩大。这样一来,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解除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的连接。换句话说,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进行以下说明的第三工序。
(8-3)第三工序
第三工序是解除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的连接的工序。作业人员将手伸到第一空间S1内所产生的空置空间中,并分别解除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的连接。通过解除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的连接,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取出第二模块40。换句话说,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进行以下说明的第五工序。
(8-4)第四工序
第四工序是将集水盘28从换气单元11中取出的工序。作业人员将手从检查口18伸到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把持住集水盘28的前端部,使其向前方移动。换句话说,作业人员使集水盘28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作业人员使集水盘28移动到集水盘28的整个底面都从检查口18露出的位置。换句话说,作业人员使集水盘28移动到从上下方向看去集水盘28的整个底面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
然后,作业人员使集水盘28向下方移动,将集水盘28从检查口18取出。这样一来,能够在不使贮存在集水盘28中的冷凝水漏出的情况下将集水盘28从换气单元11中取出。
(8-5)第五工序
第五工序是将第二模块40从换气单元11中取出的工序。作业人员将手从检查口18伸到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把持住第二模块40的第二收纳部41的前端部,使其向前方移动。换句话说,如在图9中用双点划线所示,作业人员使第二模块40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作业人员使第二模块40移动到第二模块40的整个底面都从检查口18露出的位置。换句话说,作业人员使第二模块40移动到从上下方向看去第二模块40的整个底面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
然后,如图9中的实线所示,作业人员使第二模块40向下方移动,将第二模块40从检查口18取出。这样一来,能够将第二模块40从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取出。在第二模块40中,通过将利用热交换器25、泵29、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以及排水管连接部29b模块化,就能够将多个部件作为一体而容易地将其取出。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构成第二模块40的第二收纳部41、利用热交换器25、泵29、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以及排水管连接部29b从检查口18分别单独取出。
另外,由于在第三工序中解除了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的连接,因此在第五工序中能够将第二模块40从换气单元11中取出,而无需处理连接管86、87和排水管29a。
(9)特征
(9-1)换气装置10包括将利用热交换器25与连接管86、87连接起来的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在机壳12内形成有与检查口18连通的内部空间16。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内部空间16中。这样一来,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因此能够从检查口18对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的情况进行确认。这样一来,就容易对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的情况进行确认,对于利用热交换器25的维护就会变得容易。
此外,机壳12的外部处于高温高湿的状态。相对于此,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因此能够避免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这样一来,能够抑制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结露。
(9-2)换气装置10的机壳12内形成有第一空间S1,所述第一空间S1包含在内部空间16中,并且从与检查口18的开口面正交的第一方向看去,所述第一空间S1与检查口18重叠。全热交换器21布置在该第一空间S1中。这样一来,由于全热交换器21布置在第一空间S1中,因此能够立即将全热交换器21从检查口18取出。
(9-3)换气装置10的利用热交换器25布置在从第一方向看去不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利用热交换器25能够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这样一来,由于利用热交换器25能够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因此在将全热交换器21从检查口18取出后,能够使利用热交换器25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这样一来,能够将利用热交换器25从机壳12中拉出。
(9-4)从第一方向看去,换气装置10的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不与全热交换器21重叠的位置。这样一来,在将全热交换器21从检查口18取出时,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不会造成阻碍。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全热交换器21从检查口18取出。
(9-5)从第一方向看去,换气装置10的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这样一来,作业人员能够立即从检查口18对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的情况进行确认。此外,在将全热交换器21从检查口18取出后,会形成用于解除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的连接的空间,因此能够容易地解除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的连接。
(9-6)在换气装置10的机壳12上形成有吸入口15a,所述吸入口15a包含在检查口18中并且用于吸入室内空气RA。这样一来,能够利用用于吸入室内空气RA的吸入口15a来形成检查口18。
(9-7)换气装置10包括收纳全热交换器21的第一收纳部31。第一收纳部31布置在第一空间S1中。从第一方向看去,第一收纳部31的投影面积小于检查口18的开口面积。这样一来,由于从第一方向看时第一收纳部31的投影面积小于检查口18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将处于收纳有全热交换器21的这一状态下的第一收纳部31从检查口18取出。此外,第一收纳部31布置在第一空间S1中,因此能够立即将第一收纳部31从检查口18取出。
(9-8)换气装置10包括收纳利用热交换器25的第二收纳部41。第二收纳部41布置在从第一方向看去不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收纳部41能够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从第一方向看去,第二收纳部41的投影面积小于检查口18的开口面积。
这样一来,由于从第一方向看时第二收纳部41的投影面积小于检查口18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将处于收纳有利用热交换器25的这一状态下的第二收纳部41从检查口18取出。此外,第二收纳部41布置在从第一方向看去不与检查口18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收纳部41能够朝第一空间S1侧移动,因此在将全热交换器21从检查口18取出后,能够将第二收纳部41从机壳12中拉出。
(9-9)换气装置10的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被固定于第二收纳部41。这样一来,由于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被固定于第二收纳部41,因此通过将第二收纳部41从机壳12中拉出,从而能够将利用热交换器25和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一起取出。
(9-10)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布置在供气通路13及排气通路14之外。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阻碍供气通路13及排气通路14中的空气流动。
(9-11)换气装置10的排水管连接部29b布置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这样一来,能够从检查口18对排水管连接部29b的情况进行确认,对于泵29的维护就会变得容易。
(10)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如下变形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原则上对与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10-1)变形例1
本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10也可以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在机壳12内将收纳全热交换器21的空间与收纳利用热交换器25的空间分隔开。收纳全热交换器21的空间与收纳利用热交换器25的空间被隔板划分开。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10中,也可以不包括模块结构。在该情况下,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设置在隔板上。具体而言,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布置成以贯穿隔板的方式固定在隔板上。
在变形例1中,通过将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布置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从而容易对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的情况进行确认。这样一来,对于利用热交换器25的维护就会变得容易。此外,对于泵29的维护也变得容易。
(10-2)变形例2
在本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10中,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也可以不以贯穿第二收纳部41的前侧面的方式固定。换句话说,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只要布置在第一空间S1中即可。具体而言,与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连接的传热管25a也可以以贯穿第二收纳部41的前侧面的方式固定。另外,与排水管连接部29b连接的排水连接部也可以以贯穿第二收纳部41的前侧面的方式固定。
在变形例2中,也是通过将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布置在机壳12的内部空间16中,从而容易对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及排水管连接部29b的情况进行确认。这样一来,对于利用热交换器25的维护就会变得容易。此外,对于泵29的维护也变得容易。
(10-3)变形例3
在本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10中,在不将第二收纳部41从机壳12中取出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从上下方向看去,检查口18的面积小于第二收纳部41的投影面积。换句话说,从上下方向看去,检查口18的面积只要大于第一收纳部31的投影面积即可。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一模块30从检查口18取出,因此作业人员在将第一模块30从机壳12中取出后,将手从检查口18伸进去,就能够容易地解除制冷剂管道连接部27的连接。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其变形例中,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换气装置10的换气单元11也可以以机壳12的长度方向沿着铅直方向的形态布置。该换气单元11是所谓的竖置式换气单元。在该情况下,换气单元11例如布置在位于建筑物的内壁的背面侧的内壁背面空间中。
第一热交换器21也可以是在流经供气通路13的空气与流经排气通路14的空气之间仅交换显热的显热交换器。
切换机构84也可以不是四通换向阀。切换机构84可以是将四条流路与对这四条流路进行开闭的开闭阀组合起来的结构,也可以是将两个三通阀组合起来的结构。
膨胀阀85也可以不是电子膨胀阀,而可以是感温式膨胀阀或旋转式膨胀机构。
也可以将一条供气管道D3与供气通路13连接。供气管道D3也可以具有与供气通路13相连的一条主管、和从该主管分支出来的多条分支管。在该情况下,各分支管的流出端与一个室内空间5或者多个室内空间5相连。
在将多条供气管道D3与供气通路13连接的情况下,多条供气通路13各自的流出端也可以与一个室内空间5或者多个室内空间5相连。
检查口18也可以不同于吸入口15a而另外形成在机壳12上。
排气风扇23的第二电动机M2也可以固定于第一收纳部31。在该情况下,在第一模块30中包含排气风扇23。这样一来,通过将第一模块30从换气单元11中取出,就能够将排气风扇23一起取出。
以上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以及范围的情况下,对其形态和具体情况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只要不影响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以及其他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组合和替换。
以上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这些词语仅用于区分包含上述词语的语句,并不是要限定该语句的数量、顺序。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公开对于换气装置很有用。
-符号说明-
10换气装置
12机壳
13供气通路
14排气通路
15a吸入口
16内部空间
18检查口(开口)
21全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
25利用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
27制冷剂管道连接部(连接部)
31第一收纳部
41第二收纳部
80热源单元
86、87连接管
OA室外空气
RA室内空气
S1第一空间
Claims (10)
1.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包括机壳(12)、第一热交换器(21)、第二热交换器(25)以及连接部(27),
在所述机壳(12)中形成有将室外空气供往室内的供气通路(13)和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排气通路(14),并且在所述机壳(12)上形成有开口(18),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1)使流经所述供气通路(13)的空气与流经所述排气通路(14)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经由供热介质流动的连接管(86、87)与热源单元(80)连接,并且利用该热介质对流经所述供气通路(13)的空气进行冷却,
所述连接部(27)将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与所述连接管(86、87)连接起来,
在所述机壳(12)内形成有与所述开口(18)连通的内部空间(16),
所述连接部(27)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1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壳(12)内形成有第一空间(S1),所述第一空间(S1)包含在所述内部空间(16)中,并且从与所述开口(18)的开口面正交的第一方向看去,所述第一空间(S1)与该开口(18)重叠,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1)布置在所述第一空间(S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布置在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不与所述开口(18)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能够朝所述第一空间(S1)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所述连接部(27)布置在不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1)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所述连接部(27)布置在与所述开口(18)重叠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到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壳(12)上形成有吸入口(15a),所述吸入口(15a)包含在所述开口(18)中并且用于吸入所述室内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2到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收纳所述第一热交换器(21)的第一收纳部(31),
所述第一收纳部(31)布置在所述第一空间(S1)中,
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所述第一收纳部(31)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开口(18)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2到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收纳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5)的第二收纳部(41),
所述第二收纳部(41)布置在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不与所述开口(18)重叠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二收纳部(41)能够朝所述第一空间(S1)侧移动,
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所述第二收纳部(41)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开口(18)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27)被固定于所述第二收纳部(41)。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27)布置在所述供气通路(13)及所述排气通路(14)之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07607 | 2021-06-29 | ||
JP2021107607A JP7189463B1 (ja) | 2021-06-29 | 2021-06-29 | 換気装置 |
PCT/JP2022/023282 WO2023276602A1 (ja) | 2021-06-29 | 2022-06-09 | 換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61408A true CN117561408A (zh) | 2024-02-13 |
Family
ID=84462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45578.1A Pending CN117561408A (zh) | 2021-06-29 | 2022-06-09 | 换气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354029A4 (zh) |
JP (1) | JP7189463B1 (zh) |
CN (1) | CN117561408A (zh) |
WO (1) | WO202327660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436873B2 (ja) | 2021-10-29 | 2024-02-22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換気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65768B2 (ja) * | 1986-10-24 | 1995-07-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天井取付型空気調和装置 |
JP2001021207A (ja) * | 1999-07-06 | 2001-01-2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
EP2581675B1 (en) * | 2010-06-11 | 2019-08-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
CN106662355B (zh) * | 2014-07-04 | 2019-04-2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换气装置 |
US10928093B2 (en) | 2016-12-13 | 2021-02-2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Heat exchange ventilator |
JP6753486B1 (ja) * | 2019-05-10 | 2020-09-09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EP4080126A4 (en) * | 2019-12-19 | 2024-04-24 | Panotec Co., Ltd. | SMART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TO REDUCE MICRO-DUST AND HARMFUL GASES |
-
2021
- 2021-06-29 JP JP2021107607A patent/JP7189463B1/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6-09 WO PCT/JP2022/023282 patent/WO202327660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6-09 EP EP22832759.9A patent/EP4354029A4/en active Pending
- 2022-06-09 CN CN202280045578.1A patent/CN117561408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276602A1 (ja) | 2023-01-05 |
JP2023005593A (ja) | 2023-01-18 |
EP4354029A1 (en) | 2024-04-17 |
EP4354029A4 (en) | 2024-10-09 |
JP7189463B1 (ja) | 2022-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74556B1 (ko) | 조습장치 | |
JP5884784B2 (ja) | チラー装置 | |
EP2899473B1 (en) | Humidity control device | |
KR100991809B1 (ko) | 히트펌프가 구비된 환기장치 | |
CN117561408A (zh) | 换气装置 | |
JP2009121793A (ja) | 浴室換気空調装置 | |
JP2023071327A (ja) | 室内機 | |
JP2004003869A (ja) | 換気空調システム、及び、換気空調ユニット | |
CN117561407B (zh) | 换气装置 | |
JP2006078159A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2000171053A (ja) | 室内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 |
JP7235994B2 (ja) | 換気装置、および換気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 |
JP4381048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WO2023074499A1 (ja) | 換気装置 | |
WO2023074500A1 (ja) | 換気装置 | |
JP7495626B2 (ja) | 換気装置 | |
JP2004045029A (ja) | 換気システム | |
JP2023066759A (ja) | 換気装置 | |
JP4245443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JP3728095B2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
JPH11351656A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