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18285A - 一种安检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18285A
CN117518285A CN202311307234.6A CN202311307234A CN117518285A CN 117518285 A CN117518285 A CN 117518285A CN 202311307234 A CN202311307234 A CN 202311307234A CN 117518285 A CN117518285 A CN 117518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packing
luggage
inspection
suspicious
bagg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072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伟
刘冰
王伟冬
朱翔宇
袁杰
贾玉鹏
靳成学
张伟超
李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3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ltd
China Shipbuilding Haiwei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713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ltd
China Shipbuilding Haiwei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3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ltd, China Shipbuilding Haiwei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713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072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182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18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182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35Containers
    • B65G2201/0258Trays, totes or b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检系统。安检系统包括开包检查部,开包检查部包括开包台,开包台上设置有用于对可疑行李箱辅助开包的开包装置,开包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可疑行李箱拉链位置的开包摄像头和根据开包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执行开包动作的开包机械手。本发明的安检系统在使用时,开包摄像头采集可疑行李箱的拉链位置信息,然后开包机构手根据开包摄像头采集的可疑行李箱的拉链位置信息执行开包动作,从而避免了由安检员或旅客在直接对可疑行李箱进行开包时的未知风险,提高了安检的安全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安检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安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航站楼安检系统是航站楼规划中的最重要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航站楼的整体运营情况,其中问题行李开包是航站楼各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安检系统在对旅客行李进行检查时,通常采用X光机或其它安检设备对旅客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当检测到行李内存在违禁品或管制品时,该行李即被标识为可疑行李,可疑行李通过行李处理系统分拣以将可疑行李传送至复检处进行开包检查,合格后重新投入行李处理系统进行检测。当前,随着民航客流的增加,不能托运的锂电池、打火机等违禁品或管制品在随身行李中出现的数量占比逐渐增高,可疑行李的增多导致开包率居高不下。
为此,当前行李处理系统中多设置有与行李传输通道连接的开包台,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323829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安检通道系统,包括自动出托盘装置(即自动供给部)、X光机、行李分拣装置(即行李分拣部)、空托盘收集模块(即行李筐返回部)、待检行李传送辊道(即复检传输线)、开包台模块(即开包检查部和复检返回线)、复检行李回传辊道以及复检行李转辙模块,其在待检行李传送辊道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放置需要开包复检的行李的开包台模块,并在查验完毕后操作开包控制屏将装有行李的行李筐通过开包台提升机下降至下层复检行李回传辊道。
该方案中,由安检员开包检查以取出违禁物品,但可疑行李内的违禁物品或管制品的属性不明,直接由安检专员或旅客开包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根据国内民航的标准和规则要求,若旅客交运的行李的安全检查的检测结果为可疑行李时,需要安检员与旅客一对一地对可疑行李进行当面开包检查,该方案的开包台模块的设置并不利于实施一对一开包检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检系统,以解决当前由人员对可疑行李直接开包时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一种安检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检系统,包括开包检查部,开包检查部包括开包台,开包台上设置有用于对可疑行李箱辅助开包的开包装置,开包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可疑行李箱拉链位置的开包摄像头和根据开包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执行开包动作的开包机械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基于现有技术的改进,通过在开包台上设置用于对可疑行李箱辅助开包的开包装置,开包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可疑行李箱拉链位置的开包摄像头和根据开包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执行开包动作的开包机械手。本发明的安检系统在使用时,开包摄像头采集可疑行李箱的拉链位置信息,然后开包机构手根据开包摄像头采集的可疑行李箱的拉链位置信息执行开包动作,从而避免了由安检员或旅客在直接对可疑行李箱进行开包时的未知风险,提高了安检的安全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安检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开包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可疑行李箱的开包固定位,以限制可疑行李箱位于开包摄像头的视场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于开包台的开包固定位,可以将可疑行李箱限制在开包摄像头的视场内,便于开包摄像头获取可疑行李箱的拉链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开包装置还包括控制显示一体机,所述开包摄像头设于控制显示一体机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于开包台的控制显示一体机便于安检员进行信息录入和显示开包信息;开包摄像头设于控制显示一体机上,可以有效节约开包装置的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安检系统还包括用于传送合格行李的合格传输线、用于传送可疑行李箱的复检传输线和用于将开包检查后的行李返回的复检返回线,复检返回线具有复检接收口,开包台包括设于复检传输线与复检接收口之间的第一工作区和与第一工作区邻接并位于合格传输线末端的第二工作区,第一工作区用于接收复检传输线传送的可疑行李箱并将其转移至第二工作区,所述开包装置设于第二工作区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位于复检传输线与复检接收口之间的开包台第一工作区,更靠近安检员一侧,便于接收自复检传输线传送的可疑行李箱,在开包检查完成后,也便于将经过开包检查后的行李箱经复检接收口转移至复检返回线,缩短了行李移动路径,提高了安检效率;第二工作区内设置开包装置并邻接于第一工作区设置,便于将由安检员接收的可疑箱子箱转移至第二工作区进行开包检查,同时位于合格传输线末端的第二工作区,更靠近旅客一侧,便于旅客参与一对一开包检查,使得整个开包过程在旅客的检视下进行,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分区设置的开包台可以充分利用安检系统的布置空间。
进一步地,第二工作区内检查合格的行李首先转移至第一工作区,然后再通过复检接收口转移至复检返回线。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疑行李箱在第二工作内完成开包检查,解除行李的可疑标记成为合格行李,将合格行李转移至连接复检接收口的第一工作区内,从而可以将合格行李经由复检接收口转移至复检返回线,以满足开包检查后的合格行李需要再次经安检系统检查的标准和规则要求。
进一步地,开包机械手安装于第二工作区的侧部,第二工作区包括设于开包机械手两侧的开包固定位和合格行李过渡位,开包固定位靠近合格传输线末端,合格行李过渡位用于接收经过开包检查的合格行李暂存,并供行李直接由合格行李过渡位推入复检接收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开包机械手安装于第二工作区的侧部,便于在对可疑行李箱开包时提供足够的工作空间;开包机械手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包固定位和合格行李过渡位,有利于安检系统流程的布置;将开包固定位靠近合格传输线末端设置,可以更靠近旅客一侧,便于安检员与旅客进行一对一的开包检查;合格行李过渡位的设置,便于可疑行李箱在开包固定位开包检查后根据需要转移至合格行李过渡位进行暂存,并经由合格行李过渡位直接推入复检接收口,进一步缩短合格行李复检的传输路径。
进一步地,第一工作区内设置有用于将可疑行李箱推送至第二工作区的换向输送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工作区内设置的换向输送辊,便于第一工作区通过换向输送辊与复检传输线衔接,并通过换向输送辊结构将复检传输线传送的可疑行李箱传送至第二工作区以进行开包检查。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输送辊包括沿行李传送方向延伸的第一输送辊以及垂直于第一输送辊的第二辊送辊,第二输送辊用于接收复检传输线传送的可疑行李箱,第一输送辊用于将接收的可疑行李箱转移至第二工作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整体结构紧凑,复检传输线传送的可疑行李箱由第二输送辊接收至第一工作区,经由换向输送辊对可疑行李箱传输方向的换向,第一输送辊将接收的可疑行李箱转移至第二工作区以进行开包检查,以便靠近旅客侧实施一对一开包检查。
进一步地,所述开包机械手还用于在开包检查完成后将行李箱的拉链拉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对行李箱开包检查完成后,通过开包机械手将行李箱的拉链拉合,进一步规避安全风险,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复检返回线包括位于复检传输线下方的复检返回通道,复检返回通道包括至少一段上升段,上升段用于将承载行李的行李筐传送至复检传输线的传送水平面相同的高度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复检返回通道设置于复检传输线的下方,可以充分利用安检系统的布置空间,减小安检系统对空间的占用需求;包含有上升段的复检通道用于将承载行李的行李筐传送至复检传输线的传送水平面相同的高度上,从而可以方便的将通过开包检查完成的行李筐返回至安检系统的前端以备再次安检,以解除行李的可疑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安检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自动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自动供给部与传输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自动供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分拣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行李返回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复检部(去除部分外部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人工复检部(包含开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自动供给部投入物品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行李筐在X光机检测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中:100、安检系统;110、身份验证单元;111、个人信息识别部;112、第一图像采集部;113、第一人脸特征提取部;120、行李安检单元;121、自动传输系统;122、第二图像采集部;123、图像处理部;130、通知单元;140、信息处理单元;150、存储单元;160、信息提取单元;170、信息发送单元;180、请求接收单元;
1210、自动供给部;1220、传输部;1230、X光机;1240、分拣部;1250、合格传输线;1260、开包检查部;1270、行李筐返回部;1280、复检返回线;1290、复检传输线;
1211、放置台;1212、垂直输送机构;1213、行李筐投入口;1214、行李筐输出口;1215、第一摄像头;
1261、开包机械手;1262、第二摄像头;1263、开包固定位;1264、控制显示一体机;1265、换向输送辊;
1271、行李筐投入口;1272、支架;1273、垂直输送机构;1274、行李筐返回通道;
1281、复检接收口;1282、底托;1283、垂直输送机构;1284、复检返回通道;1285、行李提升输送机构;12841、复检段;12842、上升段;12843、水平段;
B、行李筐;P、投筐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的安检系统的实施例1:
在安检系统中,通常采用X光机或其它安检设备对旅客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当检测到行李内存在违禁品或管制品时,该行李即被标识为可疑行李,可疑行李通过行李处理系统分拣以将可疑行李传送至复检处进行开包检查。当前,在开包检查时,一般多由安检员开包以进行检查,并取出违禁物品,但可疑行李内的违禁物品或管制品的属性不明,直接由安检专员或旅客开包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根据国内民航的标准和规则要求,若旅客交运的行李的安全检查的检测结果为可疑行李时,需要安检员与旅客一对一地对可疑行李进行当面开包检查,现有技术的开包台模块的设置并不利于实施一对一开包检查。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检系统,包括开包检查部,开包检查部包括开包台,开包台上设置有用于对可疑行李箱辅助开包的开包装置,开包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可疑行李箱拉链位置的开包摄像头和根据开包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执行开包动作的开包机械手。
本发明基于现有技术的改进,通过在开包台上设置用于对可疑行李箱辅助开包的开包装置,开包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可疑行李箱拉链位置的开包摄像头和根据开包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执行开包动作的开包机械手。本发明的安检系统在使用时,开包摄像头采集可疑行李箱的拉链位置信息,然后开包机构手根据开包摄像头采集的可疑行李箱的拉链位置信息执行开包动作,从而避免了由安检员或旅客在直接对可疑行李箱进行开包时的未知风险,提高了安检的安全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安检员的劳动强度。
本申请中的“安检”是对物品或行李的安检,适用于物品或行李的主人从安检一端放入行李到另一端等候行李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机场、火车站等场所。本实施例中,以机场为应用场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检系统100,包括:身份验证单元110、行李安检单元120和信息处理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包括通知单元130、信息处理单元140、存储单元150、信息提取单元160、信息发送单元170和信息请求接收单元180。本实施例中,信息处理单元140用于将身份验证单元110及行李安检单元120采集的旅客个人信息、行李筐信息、安检图像等内容进行汇集处理;存储单元150用于将旅客个人信息、行李筐信息、安检信息等内容相关联地进行存储;通知单元130用于向本安检系统的使用人员或旅客发出相关通知;请求接收单元180用于接收信息提取请求;信息提取单元160用于从存储单元150提取已关联存储的与信息提取请求对应的人身检查信息、行李安检信息和投入该行李的旅客的个人信息;信息发送单元170用于发送由信息提取单元160提取的信息。基于此,本发明安检系统100各单元之间通讯连接,并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外部设备相连,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50中的信息及时、快速的传递给需要调取相关信息的信息需求方。
身份验证单元110设置在机场的安检通道入口处。身份证验证单元110包括:个人信息识别部111、第一图像采集部112、第一人脸特征提取部113。个人信息识别部111,用于读取由旅客放置的身份证或护照、登机牌,从而可以确定该旅客是否是被许可的乘机旅客;第一图像采集部112采集旅客面部的图像,并在第一人脸特征提取部113中,根据该采集的旅客面部图像提取人脸特征信息。
当旅客携带行李来到安检通道,首先需要经过身份验证单元110进行身份验证。具体地,个人信息识别部111针对该旅客识别其个人信息,并通过第一图像采集部112采集该旅客的个人第一关键信息,然后通过第一人脸特征提取部113从个人第一关键信息中获取第一人脸特征。
本实施例中,个人信息可以是表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如身份证或护照、实名制的票卡等存储的信息,或通过标识在票卡上的条码、二维码等信息;在旅客通过上述身份证或登机牌等进行身份验证时,可同步验证该旅客信息是否在安检系统旅客信息内,比如可通过人脸图像和身份证图像的比对,以确认该旅客和其出示的证件是否一致且被许可乘机。
本实施例中,个人第一关键信息可以使用人体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人脸、指纹、掌纹、虹膜、声纹等任何能够有效地识别个人身份的人体生物特征信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利用第一图像采集部112的摄像装置等拍摄旅客的图像,从而可对人脸特征进行提取,用作人体生物特征信息。使用人体生物特征信息的好处在于,能够容易地取得用于确定个人身份的人体生物特征,从而在后续的可疑行李处理中,能够快速准确的确认个人身份,提高本发明的旅客安检系统100的可靠性和安检的效率。
行李安检单元120设置在安检通道内,包括接受旅客投入的行李以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并取得行李安检信息的自动传输系统121、第二图像采集部122和图像处理部123,其中,第二图像采集部122设置在自动传输系统121附近。
本实施例中,作为个人第二关键信息使用与身份验证单元110同样的个人关键信息。在身份验证单元110采集的个人第一关键信息为人体生物特征信息,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人脸特征;此时,在后述中采集的个人第二关键信息应与该个人第一关键信息相应的人体生物特征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携带行李的旅客经身份验证单元110确认进入到安全通道内,并将其所携带的行李投入到行李自动传输系统121。自动传输系统121接受该被投入的行李,获得行李安检信息。并且,在个人将所携带的行李投入到自动传输系统121时,利用第二图像采集部122采集投入行李的旅客的图像信息,该图像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部123,由图像处理部123从该图像信息中提取作为个人第二关键信息的第二人脸特征。
由第一人脸特征提取部113和图像采集部122提取的作为人体生物特征的人脸特征被发送到信息处理单元140。在信息处理单元140中,将图像采集部122提取的人脸特征与由第一人脸特征提取部113提取的全部人脸特征进行比对,以确定投入行李的旅客的个人信息,并将该识别的旅客的行李安检信息与投入该行李的旅客的个人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到存储单元150中。
自动传输系统121根据信息处理单元140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接受该被投入的行李。若个人第二关键信息与个人第一关键信息比对成功,则能够确定行李所属旅客的个人信息,此时自动传输系统121接受该旅客投入的行李;若个人第二关键信息与个人第一关键信息比对不成功,则不能确定投入行李所属旅客的个人信息,此时自动传输系统121拒绝接受由该旅客投入的行李。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通知单元130向本安检系统100的使用人员发出通知。
本实施例中,当旅客在安检通道的入口处经身份验证单元110验证身份且被允许进入安检通道后,即可进入安检通道,并借助行李安检单元120实现随身行李的安检。
如图2至图8所示,自动传输系统121包括:自动供给部1210、传输部1220、检查部、分拣部1240、合格传输线1250、开包检查部1260、行李筐返回部1270、复检返回线1280、复检传输线1290。其中,自动供给部1210与传输部1220并排设置,以方便旅客将承载有行李的行李筐B推送至传输部1220;传输部1220和分拣部1240分别设于X光机1230的行李进口侧和行李出口侧;分拣部1240与合格传输线1250和复检传输线1290连通,分拣部1240根据X光机1230检测的结果将行李筐B分拣至合格传输线1250或复检传输线1290中的任一者;行李筐返回部1270设于合格传输线1250的末端;复检传输线1290设于合格传输线1250的旁侧并与合格传输线1250并列设置;复检传输线1290的末端与复检返回线1280之间设置开包检查部1260,其中,合格传输线1250用于传送经X光机1230检查合格的行李,复检传输线1290用于传送经X光机1230检查标记为可疑的行李,复检返回线1280用于将开包检查后的行李返回至X光机1230的行李进口侧进行再次安检。
如图3和图4所示,当旅客在进入安检通道后,首先来到行李安检单元120的自动供给部1210处。自动供给部1210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投筐位P,多名旅客能够同时在投筐位P处进行操作。自动供给部1210用于自动供给行李筐B至投筐位P以方便旅客放置随身行李及其他随身物品,自动供给部1210包括放置台1211、垂直输送机构1212、行李筐投入口1213、行李筐输出口1214以及第二图像采集部的第一摄像头1215。
自动供给部1210的旅客侧以规定高度设置有放置台1211,在放置台1211中,沿行李推送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沿垂直于行李推送方向延伸的被动辊筒,该多个被动辊筒构成用于承载行李筐B的载台。空行李筐自动供给部1210下方的行李筐投入口1213投入自动供给部1210,经垂直输送机构1212将空行李筐B输送至放置台1211。旅客可将行李及其他随身物品放入行李筐B中后,将行李筐B经行李筐输出口1214推送至传输部1220。本实施例中,放置台1211的上表面与传输部1220的上表面平齐,以方便旅客将行李筐B推送至传输部1220。这样,通过自动供给部1210自动将行李筐B由自动传输系统121的内部自动供应至用于行李整理的放置台1211,旅客仅在放置台1211整理随身行李然后推入传输部1220,由此可以节省旅客观察及取拿行李托筐B的过程,提高旅客过检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各投筐位P的后侧与传输部1220相连,传输部1220设置于自动供给部1210的后侧并与自动供给部1210相连,传输部1220接受旅客从自动供给部1210推入的载有旅客行李的行李筐B,传输部将该行李筐B传送至检查部。具体地,放置台1211的后侧与传输部1220相连,从各放置台1211推入到传输部1220的行李筐B被传输部1220传送到行李安检单元120的X光机1230,以对各行李框B进行机检,此时,X光机1230作为对行李筐B中的旅客物品进行检查的检查部。通过传输部1220自动将旅客整理后盛放其随身行李的行李筐B传送入X光机1230,由此不仅节省了旅客过检的时间,而且增强了旅客过检的舒适度,提高了安检服务和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各投筐位P的传输部1220的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摄像头1215。该第一摄像头1215用于对准站在各投筐位P前侧的旅客,在该旅客将行李筐B推入传输部1220时,拍摄该旅客的图像。采集各自投筐位P处向传输部1220推入行李筐B的旅客的图像,从而可以对投入行李的旅客进行识别,取得该投入行李的旅客的第二人脸特征,并与第一人脸特征提取部113提取的全部人脸特征进行比对,以确定投入行李的旅客的个人信息。
如上所述构成的自动供给部1210能够方便的使旅客将行李等物品投入到行李安检单元120中。并且,能够使每个旅客投入的行李以盛放在行李筐B中的状态进入行李安检单元120中,并以每个行李筐B的ID管理,从而能够方便且准确地将旅客的个人信息与其所携带的行李的物品安检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具体地,通过将旅客拿取并放置到在放置台1211上的行李筐B与投入该行李筐B的旅客的个人信息相关联,而有效地将旅客的个人信息与其所携带的行李的物品安检信息相关联。
对行李筐B设置其各自的ID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自动供给部1210准确地识别旅客所推入的行李筐B的ID,采用各个行李筐B设置用于唯一识别行李筐B的RFID芯片,并对于放置台1211,在与行李筐B上的RFID芯片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用于检测旅客使用的行李托盘的ID信息的RFID传感器,通过检测RFID信息来确定行李筐B的ID。
如图9所示,为在自动供给部1210向行李筐B中投入行李物品时的处理流程。利用设置在自动供给部1210和放置台1211上的RFID传感器对设置于行李筐B上的RFID芯片进行检测。若未检测到行李筐B上的RFID芯片或者两个传感器读取的信息不一致,则返回继续进行检测处理;当检测到RFID芯片时且两个传感器读取的信息一致时,进入下一个步骤,启动第一摄像头1215,在旅客向行李筐B中投入行李等物品时,采集该旅客图像的视频流信息,将该视频流信息发送给旅客安检系统100的图像处理部123,用于提取第二人脸特征。根据信息处理单元140对第二人脸特征与多个第一人脸特征进行比对的结果,若比对结果不成功,则可通过设置的警示单元向旅客发出提示,通知该旅客不允许投入行李;若比对结果成功,则等待旅客将该行李筐B推入传输部1220。当检测到旅客将行李筐B推入传输部1220,启动传输部1220,将该旅客推入的行李筐B输送至X光机1230进行机检。
作为较优地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行李筐B上还设置有用于标识行李筐B的镂空金属ID标牌,该镂空金属ID标牌与RFID芯片绑定,通过镂空金属ID标牌与RFID芯片双重验证确保行李筐B在不同检测环境下被准确识别。对应地,在行李安检单元120中第二图像采集部122和图像处理部123还具有处理识别行李筐B镂空金属ID标牌的功能,当旅客将整理后的行李筐B推入传输部1220,传输部将载有旅客待检行李的行李筐B传送至X光机1230,第二图像采集部122采集行李托筐B进入X光机1230后呈现的图像,图像处理部123对采集的图像进行OCR处理,读取对应行李筐B的镂空金属ID标牌,以此来确定行李筐B的镂空金属ID标牌并与通过传感器读取RFID芯片的ID相对应,从而将X光机1230的判读图像与旅客信息绑定。
X光机1230用于对旅客行李物品进行X光查验,并能够根据其所拍摄的旅客行李物品安检图像信息识别旅客行李物品中是否有可疑物品的功能,并与信息处理单元交互。本实施例中,X光机1230在与行李筐B上的RFID芯片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RFID传感器,在对从传输部1220传输来的行李筐B中的物品进行过机检查时,X光机1230通过RFID传感器检测该行李筐B的RFID信息,能够将由X光机1230拍摄的行李筐B中的旅客物品的安检图像与投入该行李筐B的旅客的个人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如图10所示,为X光机1230对行李筐B的判别处理流程。利用设置于X光机1230入口处的RFID传感器对行李筐B上的RFID芯片进行检测。若未检测到行李筐B上的RFID芯片,则返回继续进行检测处理;当检测到RFID芯片时,读取该行李筐B上的RFID信息后,判断该读取的RFID信息是否已与旅客的个人信息相关联,即该行李筐B的RFID信息是否已被存储。若未与旅客的个人信息相关联,即未被存储,则标记该行李筐B的RFID信息为异常;若该RFID信息已与旅客的个人信息相关联,即已被存储,则证明该行李筐B是被已确定为允许投入行李筐B的旅客投入的行李筐B。该行李筐B已进入到X光机1230内,对该行李筐B中的物品拍摄安检图像。同时,图像采集部122通过截取视频流的方式获取该行李框B的安检图像,通过OCR技术读取行李筐B的镂空金属ID标牌信息,以此来确定行李筐B的镂空金属ID标牌并与通过传感器读取RFID芯片的ID相对应,从而将该行李筐B中物品的安检图像与该行李筐B的RFID信息所关联的旅客的个人信息相关联。
本实施例中,X光机1230经对其所拍摄的旅客物品安检图像信息识别,若有可疑物品,则标记该行李筐B的RFID信息为异常,表示该行李筐B的物品中包含有异常物品;若判断的结果是没有可疑物品,则标记该行李筐B的RFID信息为正常,表示该行李筐B中的物品为安检合格。
若X光机1230本身不具有该识别功能,则可以由后台人工观看所拍摄的旅客物品安检图像信息,来确认并标记是否有可疑物品。
从X光机1230输送出的行李筐B继续传输至分拣部1240。如图2和图5所示,分拣部1240根据在X光机1230中进行检测的结果对行李筐B进行分拣,具体地,分拣部1240与合格传输线1250和开包检查部1260连通,在X光机1230中识别为正常的行李筐B则经由分拣部1240分拣,向合格传输线1250侧传输,旅客可以从传输至合格传输线1250的行李筐B中领取自己的行李物品;而另一方面,在X光机1230中识别为异常的行李筐B,则经由分拣部1240分拣,将其经由复检传输线1290向开包检查部1260传输。在开包检查部1260中,由人工对识别为异常的行李筐B进行开包检查。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开包检查部1260用于对经过X光机1230检查标记为可疑的旅客随身行李进行开包检查。开包检查部1260设于复检传输线1290的末端与复检返回线1280之间,具体地,开包检查部1260包括开包台,设于开包台上的用于定位可疑行李箱的开包固定位1263和用于对可疑行李箱辅助开包的开包装置;开包台包括设于复检传输线1290末端与复检返回线1280的复检接收口1281之间的第一工作区和设于合格传输线末端1250末端的行李筐返回部1270后的第二工作区,第一工作用于接收复检传输线1290传送的可疑行李箱并将其转移至第二工作区;开包装置设于第二工作内,开包装置包括开包机械手1261、第二摄像头1262和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开包机械手1261和第二摄像头1262分别与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通信或/和控制连接。本实施例中,开包机械手1261、第二摄像头1262和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1262具有自动识别和学习功能,用于识别标准行李箱的规格及型号,并采集行李箱的拉链位置信息和拉链规格信息;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用于供安检员进行信息录入和显示开包信息,并根据第二摄像头1262采集的行李箱及拉链信息,控制开包机械手1261执行开包动作;开包机械手1261用于根据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的控制指令拉开行李箱的拉链以执行行李箱的开包动作,以及在开包检查完成后将行李箱的拉链拉合,其安装于第二工作区的侧部,具体设置于开包固定位1263沿旅客行进方向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工作区于开包机械手的一侧设置有开包固定位1263,具体地,开包固定位1263靠近合格传输线1250末端并靠近行李筐返回部1270;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包机械手的另一侧可以设置合格行李过渡位,合格行李过渡位用于接收经过开包检查的合格行李暂存,并供行李直接由合格行李过渡位推入复检接收口1281。
本实施例中,开包固定位1263为虚拟位置,用于限制可疑行李箱需放置于第二摄像头1262的视场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工作区靠近旅客侧且靠近开包机械手1261的一角设置L形挡条,或者,在开包台面设置标示线以标识行李箱的放置位,从而对可疑行李箱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其位于第二摄像头1262的最佳视场内。
第二摄像头1262设置于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上,并伸向开包台的台面,以使其视场范围能够充分覆盖开包固定位1263。
本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1262的安装高度高于开包台的台面,从而可以确保位于开包台上的目标可疑行李箱位于第二摄像头1262的视场范围内,从而便于第二摄像头1262采集可疑行李箱的规格及拉链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摄像头1262不仅可以用于采集可疑行李箱的规格及拉链信息以用于对可疑行李箱进行开包检查,也可以采集可疑行李箱在开包过程中的视频信息,并在可疑行李箱开包过程中发现违禁品或管制品时,还可以通过第二摄像头1262对违禁品或管制品进行拍照登记。可见,第二摄像头1262集视频采集和拍照于一体,占用的场地空间小,能够对开包检查过程自动登记,有助于提高安检员对可疑行李箱的开包复检效率。
第一工作区内设置有用于将可疑行李箱推送至第二工作区的换向输送辊1265,换向输送辊1265包括沿行李传送方向延伸的第一输送辊(图上示标示)以及垂直于第一输送辊的第二辊送辊(图上示标示),具体地,第二输送辊与复检传输线1290对接,用于接收复检传输线传送1290的可疑行李箱;第一输送辊与开包固定位1263对接,用于将接收的可疑行李箱转移至第二工作区。在使用时,复检传输线1290传送的可疑行李箱由换向输送辊1265的第二输送辊接收至第一工作区,经由换向输送辊1265对可疑行李箱传送方向进行换向,第一输送辊将同步将位于第二输送辊上的可疑行李箱转移至第二工作区的开包固定位1263以进行开包检查;检查完成后,第二工作区内检查合格的行李转移至第一工作区,然后再通过与第一工作区连接的复检接收口1281转移至复检返回线1280。本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辊为被动输送辊;在其他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辊可以是电驱动的自动输送辊。
本实施例中,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与存储单元150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对可疑行李箱开包的过程中发现违禁品或管制品时,安检员也可以将违禁品或管制品的相关信息由人工录入至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以完成对违禁品或管制品的信息登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开包检查部1260的开包台上还设有RFID传感器,RFID传感器配合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安检员或旅客将位于复检传输线1290上的行李筐B推入开包固定位,RFID传感器读取放置该行李的行李筐B上的RFID标签,并将人脸图片、行李实物图片、X光机扫描图片显示到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上,安检员根据显示的行李实物图片确定对应的X光机扫描图片,再根据X光机扫描图片确定可疑的违禁品或管制品,并开包检查确认。
经分拣部1240分拣的可疑行李经复检传输线1290进入开包检查部1260的第一工作区,在确认可疑行李对应的旅客抵达后,手动或自动推送至第二工作区,标准尺寸行李箱的行李可移动至开包固定位1263定位,即可对该可疑行李箱进行开包检查,第二摄像头1262识别可疑行李箱的规格及型号,并确认行李箱的拉链位置,然后由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控制开包机械手1261对开包固定位1263的可疑行李箱进行自动开包,并经安检专员和旅客人工对行李检查后,在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上显示并登记检查记录,经检查后的行李在控制显示一体机1264上确认检查完毕后,由开包机械手1261将可疑行李箱自动关闭,然后将需复检的可疑行李箱由第二工作区推回至第一工作区并投入复检返回线1280进行复检。
如图7所示,复检返回线1280设置在开包检查部1260的末端,用于经过开包检查部1260开包检查过的旅客随身行李自动回传至自动传输系统121的前端重新进行安检,具体地,可疑行李经过分拣部1240分拣至可疑侧后,并经复检传输线传输1290至开包检查部1260进行人工检查,检查完毕后可顺势推入复检返回线1280。这样,使开包的行李在人工检查的全流程中不再搬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过检效率。
复检返回线1280具有复检接收口1281,承接从复检接收口1281投入的复检行李筐B的底托1282,将该底托1282向下方输送的垂直输送机构1283,将复检行李回传输送至X光机1230前端的复检返回通道1284。
本实施例中,经过开包检查部1260检查后的行李,需要经过X光机复检,方可以由旅客提取。待复检的行李经手动从开包检查部1260的末端推至复检返回线1280,并投入复检接收口1281,投入的复检行李经垂直输送机构1283垂直向下输送到设置在开包检查部1260下方的复检返回通道1284输送的起始端,通过复检返回通道1284将复检行李传输至X光机1230行李侧入口。
本实施例中,复检返回通道1284包括位于复检传输线1290下方的水平段12843,以及与水平段相连并用于将复检行李提升至X光机1230行李侧入口的上升段12842和与上升段相连的呈水平设置的复检段12841;复检返回通道1284的传送方向与复检传输线1290的传送方向相反;复检返回通道1284沿着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平行的方向延伸,复检返回通道1284的一端延伸至复检返回线1280的下方,另一端延伸至X光机1230的行李侧入口;其中,上升段12842设置有行李提升输送机构1285,以将复检行李输送至复检段12841,再经复检段12841输送至X光机的行李侧入口。
本实施例中,向下垂直输送的垂直输送机构1283的具体形式在此不做限制,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可以是皮带输送方式、链条输送方式、螺旋升降输送方式或者剪叉式升降机构输送方式。
本实施例中,行李提升输送机构可以采用任意机构,可以是上坡皮带输送的方式,也可以是垂直输送的方式,具体机构形式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复检接收口1281处设置有用于触发垂直输送机构1283动作的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可以是任意方式的,可以是下压按钮,在将复检行李放置到位于复检接收口1281处底托1282上后,由人工确认并按下按钮,从而使垂直输送机构1283工作,将复检行李向下方输送。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触发信号可以是光感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传感器。
如图2和图6所示,行李筐返回部1270,设置于合格传输线1250的末端。行李筐返回部1270具有行李筐投入口1271,承接从行李筐投入口1271投入的行李筐B的支架1272,将该支架1272向下方输送的垂直输送机构1273,将行李筐B回传输送至自动供给部1210底部的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行李筐返回部1270将从其行李筐投入口1271投入的行李筐B从合格传输线1250的末端垂直向下输送到设置在合格传输线1250下方的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开始输送的起始端,通过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将行李筐B传输至自动供给部1210底部。
本实施例中,向下垂直输送的垂直输送机构1273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可以采用任意的结构,可以是上下设置的皮带输送方式,也可以是垂直设置的螺旋输送方式。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行李筐返回部1270能够自动回收空行李筐B并输送至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上,在行李筐投入口1271处设置有传感器,具体地,传感器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可以是光电传感器,在将行李筐B放置到位于行李筐投入口1271处支架1272上时,光电传感器信号被遮断,从而使垂直输送机构1273工作,将行李筐B向下方输送。
本实施例中,行李筐返回部1270R的行李筐投入口1271或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上也设置有用于读取行李筐B的RFID信息的RFID传感器,用于读取经过行李筐返回部1280和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的行李筐B的RFID芯片,并根据该读取的RFID信息,重置该RFID信息与旅客的个人信息的关联关系。具体地,在将旅客将行李筐B中的个人行李物品取出并将空的行李筐B投入到行李筐返回部1270中时,控制清除保存在存储部中的该行李筐的RFID信息,从而在将该行李筐B通过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输送回自动供给部1210并能够在行李筐B再次被旅客使用时,能够重新使用该行李筐B的RFID信息并将再次使用该行李筐B的旅客的个人信息与该旅客的物品信息相关联,保证本发明的行李安检装置的可靠性。
行李筐返回部1270将旅客使用过的行李筐B输送至设置在合格传输线1250下方的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沿着合格传输线1250、分拣部1250、X光机1230下方延伸,最终将行李筐B输送回到自动供给部1210的放置台1211下方。由于行李筐B的RFID信息与旅客的个人信息关联关系已在行李筐B通过行李筐返回部1270的行李筐投入口1271或行李筐返回通道1274进行重置,因此自动供给部1210将再次将空行李筐B输送至放置台1211以供后续旅客使用。
本发明中的安检系统的实施例2:
在安检系统的实施例1中,开包台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可疑行李箱的开包固定位,以限制可疑行李箱位于开包摄像头的视场内。在本实施例中,开包台上不再设置开包固定位,而是通过移动开包摄像头的位置,以使行李箱位于开包摄像头的视场内。
本发明中的安检系统的实施例3:
在安检系统的实施例1中,开包摄像头设于控制显示一体机上。在本实施例中,开包摄像头通过单独的支架设置于开包台上或开包台的一侧,并使工包摄像头伸向开包固定位。
本发明中的安检系统的实施例4:
在安检系统的实施例1中,开包台包括设于复检传输线与复检接收口之间的第一工作区和与第一工作区邻接并位于合格传输线末端的第二工作区,开包装置设于第二工作区内。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设置第二工作区,开包台仅设置位于复检传输线与复检接收口之间的第一工作区,相应地,将开包装置设于第一工作区内,开包检查工作在第一工作区完成。
本发明中的安检系统的实施例5:
在安检系统的实施例1中,第一工作区内设置有用于将可疑行李箱推送至第二工作区的换向输送辊。本实施例中,不再设置第二工作区,相应地,第一工作内不需要再设置换向输送辊。
本发明中的安检系统的实施例6:
在安检系统的实施例1中,第二工作区内检查合格的行李首先转移至第一工作区,然后再通过复检接收口转移至复检返回线。本实施例中,第二工作区内检查合格的行李不再转移至第一工作区,而是直接经复检接收口转移至复检返回线,相应地,复检接收口的结构需要做适应性的调整。
本发明中的安检系统的实施例7:
在安检系统的实施例1中,开包机械手安装于第二工作区的侧部,开包机械手两侧的设有开包固定位和合格行李过渡位,开包固定位靠近合格传输线末端,合格行李过渡位用于接收经过开包检查的合格行李暂存,并供行李直接由合格行李过渡位推入复检接收口。本实施例中,开包机械手安装于第一工作区的侧部,开包固定位靠近复检传输线的末端设置,且不再设置合格行李过渡位,经过开包检查的合格行李,直接推入复检接收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开包固定位的位置灵活布置开包机械手的安装位置,便于将开包检查合格的行李推入复检接收口即可。
本发明中的安检系统的实施例8:
在安检系统的实施例1中,换向输送辊包括沿行李传送方向延伸的第一输送辊以及垂直于第一输送辊的第二辊送辊。本实施例中,换向输送辊不再具备换向能力,仅包括第一输送辊或第二输送辊中的一个。
本发明中的安检系统的实施例9:
在安检系统的实施例1中,复检返回通道设于复检传输线的下方。本实施例中,复检返回通道设于复检传输线的旁侧,即与复检传输线并列设置,相应地,复检返回通道不再设置上升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安检系统,包括开包检查部,开包检查部包括开包台,其特征在于:开包台上设置有用于对可疑行李箱辅助开包的开包装置,开包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可疑行李箱拉链位置的开包摄像头和根据开包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执行开包动作的开包机械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包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可疑行李箱的开包固定位,以限制可疑行李箱位于开包摄像头的视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包装置还包括控制显示一体机,所述开包摄像头设于控制显示一体机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安检系统还包括用于传送合格行李的合格传输线、用于传送可疑行李箱的复检传输线和用于将开包检查后的行李返回的复检返回线,复检返回线具有复检接收口,开包台包括设于复检传输线与复检接收口之间的第一工作区和与第一工作区邻接并位于合格传输线末端的第二工作区,第一工作区用于接收复检传输线传送的可疑行李箱并将其转移至第二工作区,所述开包装置设于第二工作区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工作区内检查合格的行李首先转移至第一工作区,然后再通过复检接收口转移至复检返回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包机械手安装于第二工作区的侧部,第二工作区包括设于开包机械手两侧的开包固定位和合格行李过渡位,开包固定位靠近合格传输线末端,合格行李过渡位用于接收经过开包检查的合格行李暂存,并供行李直接由合格行李过渡位推入复检接收口。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作区内设置有用于将可疑行李箱推送至第二工作区的换向输送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输送辊包括沿行李传送方向延伸的第一输送辊以及垂直于第一输送辊的第二辊送辊,第二输送辊用于接收复检传输线传送的可疑行李箱,第一输送辊用于将接收的可疑行李箱转移至第二工作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包机械手还用于在开包检查完成后将行李箱的拉链拉合。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复检返回线包括位于复检传输线下方的复检返回通道,复检返回通道包括至少一段上升段,上升段用于将承载行李的行李筐传送至复检传输线的传送水平面相同的高度上。
CN202311307234.6A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安检系统 Pending CN1175182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7234.6A CN117518285A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安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7234.6A CN117518285A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安检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18285A true CN117518285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63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07234.6A Pending CN117518285A (zh) 2023-10-10 2023-10-10 一种安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182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5010B (zh) 行李安检装置
CN111426704B (zh) 一种行李安检系统及方法
CN104502368B (zh) 一体化安全检查系统
CN204287075U (zh) 一体化安全检查系统
CN112620149A (zh) 一种旅客行李安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49978B (zh) 用于将行李寄存并托运入航空公司班机中的方法和系统
WO2016095777A1 (zh) 基于物品识别标签的物品安检方法和系统
CN110749934A (zh) 一种旅检智能通道自动匹配远程集中判读系统及方法
CN108572399A (zh) 全自动行李安全检查系统
CN110449377B (zh) 一种自动安全检查系统
CN102765589B (zh) 一种运输盒自动循环使用的输送系统
CN111783915B (zh) 安检系统及其行李跟踪系统
CN113408391A (zh) 基于人脸识别和rfid的旅客手提行李追踪检查方法与系统
CN111650656A (zh) 一种机场旅客安检系统及机场旅客安检方法
CN112058698A (zh) 一种自动安检系统及安检方法
CN112287908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检快速图片识别方法及系统
CN215997595U (zh) 一种旅客随身行李检测输送系统
CN112371540A (zh) 一种可实现违禁品自动分拣的安检系统
CN113534273A (zh) 非接触式安检系统、方法和装置
CN218003287U (zh) 安检系统
CN117518285A (zh) 一种安检系统
CN211263806U (zh) 一种旅检智能通道自动匹配远程集中判读系统
CN211905739U (zh) 安检设备
CN110255113A (zh) 手提行李安检空筐回送装置
CN210260042U (zh) 手提行李安检空筐回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