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3287U - 安检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安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3287U
CN218003287U CN202220242810.8U CN202220242810U CN218003287U CN 218003287 U CN218003287 U CN 218003287U CN 202220242810 U CN202220242810 U CN 202220242810U CN 218003287 U CN218003287 U CN 218003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luggage
empty
line
secu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28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中亮
丁捷安
张强胜
吴圣鹏
王利
严杰
柴晓辉
沙瑶琴
许海华
黄炼炜
康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li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ngli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ngli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Dingli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28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3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3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3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检系统。该系统包括:安检机01、安检输送线02、空筐回收线03、复检线04和中央控制器05;所述中央控制器05控制所述安检输送线02和所述空筐回收线03的启动和停止;还包括设置在安检输送线02的尾端的空筐堆叠回收装置06;所述复检线04与所述安检输送线平行;运动方向与所述安检输送线上的行李筐的运动方向相反,将需要复检的行李以及行李筐输送到安检机入口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空筐堆叠回收装置;和空筐回收线;从而可以将空置的行李筐进行自动的回收,避免了工作人员人工的往返,提高了安检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安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众对于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飞机这一交通工具,由此也便使承接旅客出行的民航机场的进港旅客总数量逐年提高,而旅客随身行李的数量亦随之大量增长。对于民航机场而言,旅客随身行李的安全检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现有技术中,进行安检时,行李筐需要安检人员来回手动搬运,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检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检系统,包括:
安检机、安检输送线、空筐回收线、和中央控制器;
所述安检输送线和所述空筐回收线包括多个滚轮;
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安检输送线和所述空筐回收线的启动和停止;
所述安检机设置在所述安检输送线上;
安检时,用户在所述安检输送线的首端,从行李筐口取行李筐,将行李放在行李筐中;
还包括空筐堆叠回收装置;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设置在安检输送线的尾端;
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设置有对射传感器;当积累的空筐的高度达到预定的高度触发所述对射传感器时,所述对射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动作,释放积累的空的行李筐到所述空筐回收线上;并控制所述空筐回收线启动,将所述积累的空的行李筐输送到所述行李筐口处,进行空筐的回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复检线;所述复检线与所述安检输送线平行;
运动方向与所述安检输送线上的行李筐的运动方向相反,将需要复检的行李以及行李筐输送到安检机入口的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检输送线包括:放包区域部分;放包区域部分中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图像;
在安检机入口处设置有摄像头,用于采集即将进入安检机的行李和行李筐的图像;
在安检输送线的尾端设置有摄像头,用于采集行李和行李筐的图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安检输送线的尾端设置有行李开拆机和开包核验台,用于对行李进行开包核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复检线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顶升移载机和第二顶升移载机。
所述第一顶升移栽机,用于将需要复检的行李和行李筐从所述安检输送线移动到所述复检线;
所述第二顶升移栽机,用于将需要复检的行李和行李筐从所述复检线移动到所述安检输送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行李筐设置有标识,所述标识贴在所述行李筐的底部;
在安检输送线的放包区域部分还均匀设置有RFID识别设备,用于识别每个行李筐的标识;
将所述行李筐的标识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还设置有行李筐制动装置;
所述行李筐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杆和制动泵;
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上边缘设置有孔;
所述制动杆设置在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上边缘的孔中;
需要制动时,所述制动泵控制制动杆从孔伸出,阻挡行李筐坠入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每一组滚轮上部的对射传感器;
所述对射传感器用于,检测运动到所述滚轮上方的行李筐后;向中央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中央控制器向所述滚轮组的驱动电机发送启动指令,以使得所述滚轮组运动,传输所述行李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安检机01、安检输送线02、空筐回收线03、复检线04和中央控制器05;所述中央控制器05控制所述安检输送线02和所述空筐回收线03的启动和停止;还包括设置在安检输送线02的尾端的空筐堆叠回收装置06;所述复检线04与所述安检输送线平行;运动方向与所述安检输送线上的行李筐的运动方向相反,将需要复检的行李以及行李筐输送到安检机入口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空筐堆叠回收装置;和空筐回收线;从而可以将空置的行李筐进行自动的回收,避免了工作人员人工的往返,提高了安检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安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安检通道的前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安检通道的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安检通道的俯视图;
图5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安检的工作流程图。
图例:01安检机;02安检输送线;03空筐回收线;04复检线;05中央控制器;06空筐堆叠回收装置;101辅助验证装置;102空筐取框口;103人脸核验装置;104RFID识别区;105安检行李筐;106S弯道传输线;107图像采集装置;108X光机;109旅客取行李区域;110透明装饰隔板;111空筐识别装置;112开包核验台;113行李筐开拆机;114开包核验取空筐口;115行李复检入口;116顶升移载机1;117复检回传线;118顶升移载机2;119称重机构;501制动杆;502对射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安检系统,参见附图1所示的一种安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安检机01、安检输送线02、空筐回收线03、和中央控制器05;
所述安检输送线02和所述空筐回收线03包括多个滚轮;
所述中央控制器05控制所述安检输送线02和所述空筐回收线03的启动和停止;
所述安检机01设置在所述安检输送线02上;
具体的,安检机01采用X光机实现。
安检时,用户在所述安检输送线02的首端,从行李筐口取行李筐,将行李放在行李筐中;
还包括空筐堆叠回收装置06;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06设置在安检输送线02的尾端;
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06设置有对射传感器;当积累的空筐的高度达到预定的高度触发所述对射传感器时,所述对射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
所述中央控制器05控制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06动作,释放积累的空的行李筐到所述空筐回收线03上;并控制所述空筐回收线03启动,将所述积累的空的行李筐输送到所述行李筐口处,进行空筐的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设置了空筐堆叠回收装置;和空筐回收线;从而可以将空置的行李筐进行自动的回收,避免了工作人员人工的往返,提高了安检的工作效率。
为了提高安检工作的安全性,除了设置安检输送线之外,还可以设置复检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复检线04;所述复检线04与所述安检输送线平行;运动方向与所述安检输送线上的行李筐的运动方向相反,将需要复检的行李以及行李筐输送到安检机入口的位置。
示例性的,参见附图2所示的一种智能安检通道的前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01辅助验证装置;102空筐取框口;103人脸核验装置;104RFID识别区;105安检行李筐;106S弯道传输线;107图像采集装置;108X光机;109旅客取行李区域;110透明装饰隔板;111空筐识别装置;112开包核验台;113行李筐开拆机;
在所述安检输送线的尾端设置有行李开拆机113和开包核验台112,用于对行李进行开包核验。
参见附图3所示的一种智能安检通道的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4开包核验取空筐口;115行李复检入口;116顶升移载机1;117复检回传线;118顶升移载机2;119称重机构。
复检线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顶升移载机116和第二顶升移载机118。
所述第一顶升移栽机116,用于将需要复检的行李和行李筐从所述安检输送线移动到所述复检线;
所述第二顶升移栽机118,用于将需要复检的行李和行李筐从所述复检线移动到所述安检输送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行李筐设置有标识,所述标识贴在所述行李筐的底部;
在安检输送线的放包区域部分还均匀设置有RFID识别设备,用于识别每个行李筐的标识;
将所述行李筐的标识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每一组滚轮上部的对射传感器;
所述对射传感器用于,检测运动到所述滚轮上方的行李筐后;向中央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中央控制器向所述滚轮组的驱动电机发送启动指令,以使得所述滚轮组运动,传输所述行李筐。
参见附图4所示的一种智能安检通道的俯视图;
从区域功能的角度划分,包括:准备位区域、待检行李缓冲区、安检机区域、开包行李分检区域、正常行李区域、空筐回收位、待开包行李区、复检行李缓冲区、安检员工作区、看图员工作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检输送线包括:放包区域部分;放包区域部分中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时,可以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与身份证上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进行核查工作。
在安检机入口处设置有摄像头,用于采集即将进入安检机的行李和行李筐的图像;
在安检输送线的尾端设置有摄像头,用于采集行李和行李筐的图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包括:螺杆、螺杆控制器;第一对射传感器、第二对射传感器;
所述第一对射传感器设置在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顶部;
示例性的,参见附图5A,第一对射传感器502设置在入口处。
所述第二对射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底部;
当空筐堆叠回收装置中的空的行李筐积累的高度挡住了第一对射传感器的对射线,触发第一对射传感器向所述螺杆控制器发送电信号;
参见附图5B,所述螺杆控制器控制所述螺杆旋转运动,所述螺杆边缘与行李筐边缘接触,带动所述行李筐向下运动到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底部;
所述第二对射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行李筐位于底部后;向所述中央控制器发送电信号;
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空筐回收线启动,将所述底部的空的行李筐输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还设置有行李筐制动装置;
所述行李筐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杆和制动泵;
参见参见附图5A,制动杆501伸出后可以阻挡行李筐。
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上边缘设置有孔;
所述制动杆设置在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上边缘的孔中;
需要制动时,所述制动泵控制制动杆从孔伸出,阻挡行李筐坠入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
具体检测行李筐是否为空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采用重量传感器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行李筐的重量来判断是否为空。还可以采用图像识别的方法实现。下面介绍一下工作流程;参见附图6所示的一种安检的工作流程;安检准备工作的流程如下:
1)设备标准设置3个空筐自动供给位,实现空筐的自动供给。旅客从准备位底部空间,自己取筐,将行李放入行李筐。
2)每个准备位正前方部署摄像头和显示屏,实时识别旅客面部数据和行李可见光图片,并显示处理结果。
3)行李筐内置RFID标签,准备位底部部署RFID扫描器,实时采集行李筐标识ID。
4)旅客行李放框后,系统验证无误,则允许旅客,将框推至行李待检线上进行自动输送。
X光机入口、出口数据采集的流程如下:
1)X光机入口处部署RFID扫描器,用于采集行李筐标识;自动称重装置,用于采集行李筐的重量;
2)X光机出口部署RFID扫描器,用于采集行李筐标识。
开包行李自动分拣的流程如下:
1)系统对安检图像进行截取、识别,再结合RFID技术,对开包行李实现自动分拣。
2)在X光机的后端装有物理隔离装置,将旅客与行李隔离,避免旅客碰触行李过检,避免可疑行李未经检查就被旅客取走。
开包检查的流程如下:
1)被判为可疑的行李,将被自动分拣到开包行李操作区。
2)待开包行李缓冲区装有物理隔离装置,将旅客与行李隔离。
3)开包台内置RFID识别器,读取行李筐标识ID,调取行李安检图像,方便开包员快速行李确认,提高开检效率。
复检行李自动回传
1)对需要复检的行李,自动传送到X光机入口。
具体的,经开包行李缓冲区下方、爬坡、经X光机侧方。
空筐自动回传
1)确认安全的行李,旅客取走行李后,空筐自动传送到空筐收集位。
2)空筐收集位前部署空筐视觉识别装置,对于包含遗漏物品的框,现场及时提示;可以采用声、光的形式进行提示。
3)空筐经过传送线和X光机底部,自动回传到准备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检机、安检输送线、空筐回收线、和中央控制器;
所述安检输送线和所述空筐回收线包括多个滚轮;
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安检输送线和所述空筐回收线的启动和停止;
所述安检机设置在所述安检输送线上;
安检时,用户在所述安检输送线的首端,从行李筐口取行李筐,将行李放在行李筐中;
还包括空筐堆叠回收装置;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设置在安检输送线的尾端;
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设置有对射传感器;当积累的空筐的高度达到预定的高度触发所述对射传感器时,所述对射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动作,释放积累的空的行李筐到所述空筐回收线上;并控制所述空筐回收线启动,将所述积累的空的行李筐输送到所述行李筐口处,进行空筐的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复检线;所述复检线与所述安检输送线平行;
运动方向与所述安检输送线上的行李筐的运动方向相反,将需要复检的行李以及行李筐输送到安检机入口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检输送线包括:放包区域部分;放包区域部分中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摄像头,用于采集人脸图像;
在安检机入口处设置有摄像头,用于采集即将进入安检机的行李和行李筐的图像;
在安检输送线的尾端设置有摄像头,用于采集行李和行李筐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检输送线的尾端设置有行李开拆机和开包核验台,用于对行李进行开包核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复检线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顶升移载机和第二顶升移载机;
所述第一顶升移栽机,用于将需要复检的行李和行李筐从所述安检输送线移动到所述复检线;
所述第二顶升移栽机,用于将需要复检的行李和行李筐从所述复检线移动到所述安检输送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行李筐设置有标识,所述标识贴在所述行李筐的底部;
在安检输送线的放包区域部分还均匀设置有RFID识别设备,用于识别每个行李筐的标识;
将所述行李筐的标识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包括:螺杆、螺杆控制器;第一对射传感器、第二对射传感器;
所述第一对射传感器设置在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顶部;
所述第二对射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底部;
当空筐堆叠回收装置中的空的行李筐积累的高度挡住了第一对射传感器的对射线,触发第一对射传感器向所述螺杆控制器发送电信号;
所述螺杆控制器控制所述螺杆旋转运动,所述螺杆边缘与行李筐边缘接触,带动所述行李筐向下运动到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底部;
所述第二对射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行李筐位于底部后;向所述中央控制器发送电信号;
所述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空筐回收线启动,将所述底部的空的行李筐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还设置有行李筐制动装置;
所述行李筐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杆和制动泵;
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上边缘设置有孔;
所述制动杆设置在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的上边缘的孔中;
需要制动时,所述制动泵控制制动杆从孔伸出,阻挡行李筐坠入所述空筐堆叠回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每一组滚轮上部的对射传感器;
所述对射传感器用于,检测运动到所述滚轮上方的行李筐后;向中央控制器发送电信号,中央控制器向滚轮的驱动电机发送启动指令,以使得滚轮运动,传输所述行李筐。
CN202220242810.8U 2022-01-28 2022-01-28 安检系统 Active CN218003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2810.8U CN218003287U (zh) 2022-01-28 2022-01-28 安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2810.8U CN218003287U (zh) 2022-01-28 2022-01-28 安检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3287U true CN218003287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88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2810.8U Active CN218003287U (zh) 2022-01-28 2022-01-28 安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32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2148A (zh) * 2024-03-19 2024-04-19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感通行检测识别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12148A (zh) * 2024-03-19 2024-04-19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感通行检测识别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6704B (zh) 一种行李安检系统及方法
CN109446875B (zh) 一种智能旅客安检系统
CN110749934A (zh) 一种旅检智能通道自动匹配远程集中判读系统及方法
CN105725700B (zh) 一种货物接收及储存装置
CN111530777A (zh) 自助式行李物品安检通道及方法
CN108453057B (zh) 一种输送分拣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942867A (zh) 一种航空旅客行李自助托运装置
CN112287908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安检快速图片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6842360A (zh) 一种智能手提行李安检系统
CN218003287U (zh) 安检系统
CN102765589B (zh) 一种运输盒自动循环使用的输送系统
CN114187612A (zh) 一种人包关联的方法与系统
CN102663845A (zh) 旅客自助托运值机系统
CN114019572A (zh) 一种基于多摄像机融合的x光安检方法及安检装置
CN110802032A (zh) 一种基于时窗技术虚拟跟踪的行李辅助分拣系统及方法
CN215997595U (zh) 一种旅客随身行李检测输送系统
CN113120558B (zh) 用于安检通道的空托盘回收装置
CN212126439U (zh) 一种适用于大型落地式x光安检仪的行李安检输送通道
CN211263806U (zh) 一种旅检智能通道自动匹配远程集中判读系统
CN113399293A (zh) 一种基于图像比对的行李安检分拣系统
CN218037382U (zh) 一种便于登记的安检系统
CN110255113A (zh) 手提行李安检空筐回送装置
CN210260042U (zh) 手提行李安检空筐回送装置
CN211845919U (zh) 一种采用rfid技术的自动分拣无人物料间
CN216728326U (zh) 一种自动化随身行李分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