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9057A - 一种上料小车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料小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9057A
CN117509057A CN202311724997.0A CN202311724997A CN117509057A CN 117509057 A CN117509057 A CN 117509057A CN 202311724997 A CN202311724997 A CN 202311724997A CN 117509057 A CN117509057 A CN 117509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ensor
bearing
vehicle body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249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仲宾
袁永宏
刘幼平
孙书来
覃广耀
陆千亿
蒲尚书
杜伟
贾永祥
邹长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Mei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Mei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Mei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Mei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249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90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9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9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零件设备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小车结构,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若干承载组件;承载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以支撑零件的内侧承载座,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以支撑零件的外侧承载座;还配合外侧承载座设置有用以检测在位状态的传感组件;所述的车体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由控制器控制并带动车体移动。本发明利用车体上的承载组件对零件进行装载,可同时装载多个待加工处理的零件,通过对零件进行自动化的检测识别,明确待加工的零件种类和数量,便于后续零件加工的调用,因此整体上提高了上料的便捷度和效率;利用小车运输代替长距离吊装也降低了上料过程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上料小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零件设备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小车结构。
背景技术
对轨道零部件进行加工处理,尤其是对轨道上的摇枕、侧架等部件进行的加工处理,从其浇筑成型到最终成品往往还需要进行切割、打磨等若干处理工序,对浇筑成型的零件进行精细化加工处理才能得到符合实际使用需求的成品。针对大型零部件,在零件进行加工之前需要将零件输送至既定的位置并其按照设定的角度进行放置,便于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例如进行切削、打磨等处理;传统的加工处理是通过天车吊装将零件逐个放置到指定位置,存在的不足是:危险系数高,零件质量大,对吊装结构的强度和精度要求高,在吊装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上料输送效率低,由于天车吊装为单次单个零件输送,每次上料输送过程天车运行的距离都比较远,运输过程耗时久,增加了零件加工的整体时间,从而降低了零件加工的整体效率。
可见,现在的摇枕、侧架等零部件的运输上料处理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空间,应当进行优化以提高运输上料的效率,从而提高零件加工的整体效率。故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至少为克服其中一种上述内容提到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上料小车结构,利用上料小车对待加工处理的摇枕、侧架等进行集中装载运输,能够对待加工的零件进行暂存从而提高上料的效率;并对装载位置处的零件进行识别和统计,在进行加工时根据统计数据合理进行调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的上料小车结构可采用如下提出的技术方案:
一种上料小车结构,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若干承载组件;承载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以支撑零件的内侧承载座,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以支撑零件的外侧承载座;还配合外侧承载座设置有用以检测在位状态的传感组件;所述的车体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由控制器控制并带动车体移动。
上述公开的上料小车结构,通过车体可同时承载若干摇枕件和侧架件,上料小车能够通过传感组件识别摇枕件和侧架件,从而统计出承载的零件数量和种类,在进行零件加工时可根据加工需求及时进行输送,提高了上料的效率;且上料小车通过行走机构整体移动以输送零件,避免了天车吊装并长距离输送,减少了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车体的结构可被构造为多种形式,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车体包括车底部,车底部上设置有回转部,所述的承载组件设置于回转部并由回转部带动旋转。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自能够走结构设置于车底部,所述的回转部可实现360°旋转并用以切换零件送料的距离,使上料的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回转驱动机构用以调整回转部的方向,其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包括回转驱动器,相互配合的回转驱动盘和回转支承盘,所述的回转部与回转支承盘同轴连接并随回转支承盘同轴转动。采用如此方案时,回转驱动盘和回转支承盘可采用齿轮盘,同时可在回转支承盘上设置连接孔对回转部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主要用以对摇枕和侧架进行支撑,因此设置的支撑结构对应摇枕和侧架的结构,可被构造为多种形式,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内侧承载座包括座基部和座顶部,座顶部设置有用以对零部件进行侧向限位的侧挡板,座顶部还设置有用以对零部件进行轴向限位的端挡板。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座基部与座顶部用以支撑摇枕或侧架,侧挡板和端挡板用以对摇枕或侧架进行侧向或轴向限位,从而辅助零件保持支撑稳定。
再进一步,为了更好的进行零件定位,从而提高零件的支撑稳定性,此处对内侧支承载座的结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座顶部设置有用以辅助零部件定位的定位槽。采用如此方案时,定位槽可根据摇枕和侧架的底部结构进行设置,一般为沿长度方向的直槽。
进一步的,摇枕的长度大于侧架的长度,当放置于内侧承载座时,摇枕的两端向外延伸;本发明设置的外侧承载座用以对摇枕的延伸端进行支撑,外侧承载座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外侧承载座包括基部和顶部,所述的顶部设置有用以对零部件进行侧向限位的侧挡件,基部的侧边还设置有用以辅助支撑零部件的侧板。采用如此方案时,顶部用以接触并支撑摇枕的延伸端,在侧挡件用以对摇枕进行侧向支撑限位,而侧板则对应摇枕两端的凹陷结构进行限位以进行轴向的阻挡限位。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摇枕和侧架均为有一定长度的零件,在进行支撑时沿其长度方形设置支撑点,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具体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个可行的选择:两个内侧承载座相对设置形成一组支撑结构并用以对零件进行支撑,外侧承载座位于内侧承载座的外侧。采用如此方案时,通过内侧承载座与外侧承载座的组合,可同时实现对摇枕或侧架的支撑,承载组件实现了通用,提高了上料小车对零件的携带灵活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感组件用以对承载组件上方的零件进行识别,以判断所承载的为摇枕或侧架,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传感组件可采用多种方案,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传感组件包括连接至基部的传感器,传感器朝向顶部设置并用以感应顶部支撑的零件。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传感器可采用红外测距传感器等,对其上方是否存在零件进行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的不同可确定零件为摇枕或侧架。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摇枕和侧架的精确区分,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传感器至少在基部的外侧设置,当基部上设置有零件并位于传感器上方时受到传感器的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采用如此方案时,利用摇枕更长的特点,当外侧的传感器检测到在位信号时表示外侧承载座上设置有摇枕,否则未设置摇枕。
再进一步,为了更精确的确定是否设置侧架,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传感器在基部的内侧设置,当内侧承载座上或外侧承载座上设置有零件并位于传感器上方时受到传感器的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传感器对上方进行监测,当内侧传感器和外侧传感器均生成在位信号时,表示承载组件上设置的为摇枕,当外侧传感器生成空位信号,内侧传感器生成在位信号时,表示承载组件上设置的为侧架,当外侧传感器和内侧传感器均生成空位信号,表示承载组件上未设置零件。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行走机构可采用多种方案,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行走轨道,以及连接于车体并与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采用如此方案时,行走轨道铺设于地面,并可采用双轨结构,行走轮为轨道轮,轨道轮配合行走轨道进而带动车体行进。
再进一步,对行走机构继续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行走机构还包括行走驱动器,行走驱动器与行走轮配合并用以带动行走轮转动,行走驱动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由控制器控制启停。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行走驱动器可采用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技术方案的部分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利用车体上的承载组件对零件进行装载,可同时装载多个待加工处理的零件,通过对零件进行自动化的检测识别,明确待加工的零件种类和数量,便于后续零件加工的调用,因此整体上提高了上料的便捷度和效率;利用小车运输代替长距离吊装也降低了上料过程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上料小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上料小车装载摇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料小车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车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车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及局部剖视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个标记的含义为:
1、车底部;2、回转部;3、内侧承载座;301、座基部;302、座顶部;303、定位槽;304、侧挡板;305、端挡板;4、外侧承载座;401、基部;402、顶部;403、侧挡件;404、侧板;405、传感组件;6、行走机构;601、行走轮;602、行走轨道;7、接近开关组件;8、定向锁止组件;9、回转驱动机构;901、回转驱动盘;902、回转支承盘;10、回转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针对摇枕和侧架的传统吊装上料存在效率低下和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列实施例进行优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料小车结构,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若干承载组件;承载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以支撑零件的内侧承载座3,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以支撑零件的外侧承载座4;还配合外侧承载座4设置有用以检测在位状态的传感组件405;所述的车体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6,行走机构6由控制器控制并带动车体移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组件按照行列均匀间隔排布。
本实施例公开的上料小车结构,通过车体可同时承载若干摇枕件和侧架件,上料小车能够通过传感组件405识别摇枕件和侧架件,从而统计出承载的零件数量和种类,在进行零件加工时可根据加工需求及时进行输送,提高了上料的效率;且上料小车通过行走机构6整体移动以输送零件,避免了天车吊装并长距离输送,减少了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车体的结构可被构造为多种形式,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3、图6所示,所述的车体包括车底部1,车底部1上设置有回转部2,所述的承载组件设置于回转部2并由回转部2带动旋转。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自能够走结构设置于车底部1,所述的回转部2可实现360°旋转并用以切换零件送料的距离,使上料的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驱动机构9用以调整回转部2的方向,其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6、图7所示,包括回转驱动器,相互配合的回转驱动盘901和回转支承盘902,所述的回转部2与回转支承盘902同轴连接并随回转支承盘902同轴转动。采用如此方案时,回转驱动盘901和回转支承盘902可采用齿轮盘,同时可在回转支承盘902上设置连接孔对回转部2进行连接。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在回转驱动盘901和回转支承盘902外侧设置有回转护罩10。
优选的,车底部1还设置有用以检测回转部2动作的接近开关组件7,和对回转部2进行锁定的定向锁止组件8。所述的定向锁止组件8包括在纵向上升降的气缸,和设置于气缸伸缩端并用以抵紧和松开回转部2的锁止头。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用以对摇枕和侧架进行支撑,因此设置的支撑结构对应摇枕和侧架的结构,可被构造为多种形式,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内侧承载座3包括座基部301和座顶部302,座顶部302设置有用以对零部件进行侧向限位的侧挡板304,座顶部302还设置有用以对零部件进行轴向限位的端挡板305。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座基部301与座顶部302用以支撑摇枕或侧架,侧挡板304和端挡板305用以对摇枕或侧架进行侧向或轴向限位,从而辅助零件保持支撑稳定。
为了更好的进行零件定位,从而提高零件的支撑稳定性,此处对内侧支承载座的结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2所示,所述的座顶部302设置有用以辅助零部件定位的定位槽303。采用如此方案时,定位槽303可根据摇枕和侧架的底部结构进行设置,一般为沿长度方向的直槽。
摇枕的长度大于侧架的长度,当放置于内侧承载座3时,摇枕的两端向外延伸;本发明设置的外侧承载座4用以对摇枕的延伸端进行支撑,外侧承载座4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外侧承载座4包括基部401和顶部402,所述的顶部402设置有用以对零部件进行侧向限位的侧挡件403,基部401的侧边还设置有用以辅助支撑零部件的侧板404。采用如此方案时,顶部402用以接触并支撑摇枕的延伸端,在侧挡件403用以对摇枕进行侧向支撑限位,而侧板404则对应摇枕两端的凹陷结构进行限位以进行轴向的阻挡限位。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侧挡件403包括侧置的T形板,T形板的下部与车体的回转部2连接,侧部与基部401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摇枕和侧架均为有一定长度的零件,在进行支撑时沿其长度方形设置支撑点,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具体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个可行的选择:如图5所示,两个内侧承载座3相对设置形成一组支撑结构并用以对零件进行支撑,外侧承载座4位于内侧承载座3的外侧。采用如此方案时,通过内侧承载座3与外侧承载座4的组合,可同时实现对摇枕或侧架的支撑,承载组件实现了通用,提高了上料小车对零件的携带灵活性。
所述的传感组件405用以对承载组件上方的零件进行识别,以判断所承载的为摇枕或侧架,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传感组件405可采用多种方案,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传感组件405包括连接至基部401的传感器,传感器朝向顶部402设置并用以感应顶部402支撑的零件。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传感器可采用红外测距传感器等,对其上方是否存在零件进行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的不同可确定零件为摇枕或侧架。
为了实现对摇枕和侧架的精确区分,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传感器至少在基部401的外侧设置,当基部401上设置有零件并位于传感器上方时受到传感器的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采用如此方案时,利用摇枕更长的特点,当外侧的传感器检测到在位信号时表示外侧承载座4上设置有摇枕,否则未设置摇枕。
为了更精确的确定是否设置侧架,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传感器在基部401的内侧设置,当内侧承载座3上或外侧承载座4上设置有零件并位于传感器上方时受到传感器的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传感器对上方进行监测,当内侧传感器和外侧传感器均生成在位信号时,表示承载组件上设置的为摇枕,当外侧传感器生成空位信号,内侧传感器生成在位信号时,表示承载组件上设置的为侧架,当外侧传感器和内侧传感器均生成空位信号,表示承载组件上未设置零件。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机构6可采用多种方案,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行走机构6包括固定设置的行走轨道602,以及连接于车体并与行走轨道602配合的行走轮601。采用如此方案时,行走轨道602铺设于地面,并可采用双轨结构,行走轮601为轨道轮,轨道轮配合行走轨道602进而带动车体行进。
对行走机构6继续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行走机构6还包括行走驱动器,行走驱动器与行走轮601配合并用以带动行走轮601转动,行走驱动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由控制器控制启停。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行走驱动器可采用电机。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施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上料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若干承载组件;承载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以支撑零件的内侧承载座(3),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用以支撑零件的外侧承载座(4);还配合外侧承载座(4)设置有用以检测在位状态的传感组件(405);所述的车体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6),行走机构(6)由控制器控制并带动车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包括车底部(1),车底部(1)上设置有回转部(2),所述的承载组件设置于回转部(2)并由回转部(2)带动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底部(1)设置有回转驱动机构(9),回转驱动机构(9)包括回转驱动器,相互配合的回转驱动盘(901)和回转支承盘(902),所述的回转部(2)与回转支承盘(902)同轴连接并随回转支承盘(902)同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承载座(3)包括座基部(301)和座顶部(302),座顶部(302)设置有用以对零部件进行侧向限位的侧挡板(304),座顶部(302)还设置有用以对零部件进行轴向限位的端挡板(305);所述的座顶部(302)设置有用以辅助零部件定位的定位槽(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承载座(4)包括基部(401)和顶部(402),所述的顶部(402)设置有用以对零部件进行侧向限位的侧挡件(403),基部(401)的侧边还设置有用以辅助支撑零部件的侧板(40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料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内侧承载座(3)相对设置形成一组支撑结构并用以对零件进行支撑,外侧承载座(4)位于内侧承载座(3)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组件(405)包括连接至基部(401)的传感器,传感器朝向顶部(402)设置并用以感应顶部(402)支撑的零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至少在基部(401)的外侧设置,当基部(401)上设置有零件并位于传感器上方时受到传感器的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在基部(401)的内侧设置,当内侧承载座(3)上或外侧承载座(4)上设置有零件并位于传感器上方时受到传感器的检测并生成检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小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6)包括固定设置的行走轨道(602),以及连接于车体并与行走轨道(602)配合的行走轮(601);所述的行走机构(6)还包括行走驱动器,行走驱动器与行走轮(601)配合并用以带动行走轮(601)转动,行走驱动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由控制器控制启停。
CN202311724997.0A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上料小车结构 Pending CN1175090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4997.0A CN117509057A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上料小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4997.0A CN117509057A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上料小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9057A true CN117509057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60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24997.0A Pending CN117509057A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上料小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90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36657B (zh) 能够自动转向和升降的工件输送车
CN109592562A (zh) 一种吊机
CN212289948U (zh) 360°转向游移推车
CN113307184B (zh) 一种重载堆高叉车式agv
CN111891984A (zh) 叉齿举升式agv小车
CN108358120A (zh) 自动运行更换模具的台车
CN210435287U (zh) 汽车半轴锻造卸料机构
CN117509057A (zh) 一种上料小车结构
CN106945753B (zh) 用于半挂车车桥与底盘合装的装置及方法
CN210119282U (zh) 一种转向架举升和轮缘称重复合轨道结构
CN211197465U (zh) 一种堆垛机及其天轨导向装置
KR20220154771A (ko) 적재하중 승강 장치 및 고정 장치를 구비한 무인 수송 차량
CN201109665Y (zh) 运输用拖板车定位装置
JP3142631U (ja) 無人搬送台車
CN210260971U (zh) 一种养猪场用的可升降运猪车
CN219239179U (zh) 带有自动升降装置的agv小车
CN213651755U (zh) 一种agv小车用辊道支撑结构的卸货结构
CN117533722A (zh) 一种上料系统
JPH05162620A (ja) 運搬台車
CN219566637U (zh) 一种rgv小车
JPH0618745Y2 (ja) 治具パレット台車の搬送装置
CN220865532U (zh) 一种具有调整货物位置功能的agv小车
CN219096429U (zh) 舵轮过轨结构以及具有其的agv
CN214144937U (zh) 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横移车组
CN217230980U (zh) 货车驾驶室前处理电泳输送装置和驾驶室前处理电泳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