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7319B -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7319B
CN117497319B CN202311662259.8A CN202311662259A CN117497319B CN 117497319 B CN117497319 B CN 117497319B CN 202311662259 A CN202311662259 A CN 202311662259A CN 117497319 B CN117497319 B CN 117497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licon steel
fixedly connected
pushing
steel she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622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97319A (zh
Inventor
霍大同
胡明高
王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anbi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anbi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anbi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anbi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622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7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7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7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97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7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H01F41/0233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made from shee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属于硅钢片交叉堆叠技术领域,包括进料结构、第一水平输送线、分料结构、推料结构、夹持机械臂、出料输送线以及载具。采用分料结构将所有的“E”型硅钢片投叠成左、右两组,且两组“E”型硅钢片的开口均朝向上方,然后利用推料结构的承接部位,使“E”型硅钢片向下滑动的时候,开口均朝向内侧,最后利用左、右两个独立的推动部件交替推动“E”型硅钢片,从而在堆叠区域使多个“E”型硅钢片交叉堆叠,此过程基本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能够形成流水线的生产工艺,大幅度的提高变压器铁芯的生产效率,降低变压器铁芯的生产成本,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钢片交叉堆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电力设备中重要的组件,其主要由铁芯、线圈、外壳或油箱和绝缘套管组成,其中铁芯是变压器中主要的磁路部分,通常由含硅量较高,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热轧或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铁芯和绕在其上的线圈组成完整的电磁感应系统。
“E”型硅钢片的一种堆叠方式为交叉堆叠,形成“日”型结构的铁芯,这种铁芯在大、中、小型变压器中均应用的非常广泛;热轧或冷轧硅钢片是通过冲裁工艺形成结构片,然后进行研磨、涂层烘干之后送入铁芯生产流程;目前使用到的硅钢片堆叠设备需要人工辅助或者高精度的识别控制技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生产铁芯而言,其流程化、集成化程度低,而且需要投入较多的生产成本,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解决了现有硅钢片堆叠设备需要高精度的识别控制技术,这类技术要么成本高、要么技术不可靠,而人工辅助生产的效率又比较低,人眼长时间的判断也存在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包括:
进料结构,所述进料结构用于将堆积的“E”型硅钢片逐个送给第一水平输送线;
分料结构,所述分料结构设置在第一水平输送线的末端,用于接收第一水平输送线输送过来的“E”型硅钢片,并将所有的“E”型硅钢片投叠成左、右两组,投叠整齐的两组“E”型硅钢片的开口均朝向上方;
推料结构,所述推料结构设置在分料结构的下方,所述推料结构具有左、右两个独立的推动部件,分料结构的左、右两组“E”型硅钢片交替单个落料,然后由推料结构承接之后“E”型硅钢片的开口均朝向中部,并由推料结构的左、右两个独立的推动部件交替推到位于推料结构中部的堆叠区域。
优选的,所述进料结构包括:料盒,所述料盒用于存放“E”型硅钢片,所述料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斜斗,所述斜斗的斜下方出口对应第一水平输送线,所述斜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阻流件,所述料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阻流件包括: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板部,所述斜板部的倾斜方向与斜斗的底面的倾斜方向相反,斜板部的倾斜角度与斜斗的底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斜板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直板。
优选的,所述分料结构包括:切换壳体,所述切换壳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料口,第一料口与第一水平输送线的末端对应,所述切换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侧存料箱、右侧存料箱,所述切换壳体的左侧面且位于左侧存料箱、第一料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流道,第一流道从左侧存料箱的右端通入左侧存料箱的内部,所述左侧存料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件,所述左侧存料箱的右侧板固定安装有第一回形斜板,所述第一回形斜板的底端悬空,且具有第一水平部,所述左侧存料箱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回形斜板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一落料口,所述切换壳体的右侧面且位于右侧存料箱、第一料口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流道,第二流道从右侧存料箱的左端通入右侧存料箱的内部,所述右侧存料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件,所述右侧存料箱的左侧板固定安装有第二回形斜板,所述第二回形斜板的底端悬空,且具有第二水平部,所述右侧存料箱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回形斜板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落料口;
切换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平推板、第二平推板,所述第二平推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件,所述升降件的主体部分与切换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平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出板、第二凸出板,所述第一凸出板与第二凸出板之间设置有间隙口,所述第二平推板的侧面且位于间隙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推动凸出件,所述推动凸出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平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件,所述切换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活动件与第二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活动件的侧面且位于安装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配合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平推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导向件。
优选的,所述切换壳体的内侧且位于第一料口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金属托架,所述切换壳体的内侧壁且位于金属托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板、第二导板。
优选的,所述推料结构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固定安装在切换壳体的底部,所述U型架的内底部中心位置为堆叠区域,所述U型架的内侧且位于堆叠区域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块,所述U型架的内侧且位于第一导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推动件,所述U型架的内侧且位于堆叠区域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块,所述U型架的内侧且位于第二导块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四推动件;
所述堆叠区域为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顶端与U型架固定安装。
优选的,还包括:出料输送线、载具、夹持机械臂,出料输送线设置在堆叠区域的下方,且用于输送载具,所述载具用于临时承载交错堆叠后的“E”型硅钢片组,夹持机械臂固定安装在推料结构的侧面,用于将载具夹起对齐堆叠区域的下方;
所述夹持机械臂包括竖直伸缩件,竖直伸缩件的底部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水平伸缩件,所述水平伸缩件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夹持板,所述竖直伸缩件、水平伸缩件、夹持板均对称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载具包括:“日”字形托板,所述“日”字形托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手柄,所述“日”字形托板的外侧套设有回形套件,所述回形套件的侧面开设有滑动口,T型手柄位于滑动口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输送线的架体上且沿着第一水平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制板。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分料结构将所有的“E”型硅钢片投叠成左、右两组,且两组“E”型硅钢片的开口均朝向上方,然后利用推料结构的承接部位,使“E”型硅钢片向下滑动的时候,开口均朝向内侧,最后利用左、右两个独立的推动部件交替推动“E”型硅钢片,从而在堆叠区域使多个“E”型硅钢片交叉堆叠,此过程基本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能够形成流水线的生产工艺,大幅度的提高变压器铁芯的生产效率,降低变压器铁芯的生产成本,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2、本发明,具体设计了分料结构,其包括切换壳体,切换壳体内部具有两个同步、异步升降的第一平推板、第二平推板,其能够很好的利用“E”型硅钢片自身结构不对称的特点,使“E”型硅钢片的底部朝向下滑落,根据第一水平输送线输送过来的“E”型硅钢片左右开口随机型,将所有的“E”型硅钢片分成两组区域存放,且能够保证所有的“E”型硅钢片的开口均朝向,使其能够满足上述设计的需求,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需要视觉识别系统配合进行使用,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优点,同时结构的制造成本较低。
3、本发明,具体设计了推料结构,其具有位于堆叠区域两侧的第三推动件、第四推动件,其也是采用交替推动“E”型硅钢片,使结构稳定可靠;并在堆叠区域的下方设置出料输送线、载具、夹持机械臂结构,实现流水线的生产交叉堆叠的“E”型硅钢片组,然后进行后续的胶合、挤压,形成一体的变压器铁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的主体部分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的进料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的分料结构内部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的载具立体图;
图9为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1、进料结构;101、料盒;102、斜斗;103、阻流件;1031、斜板部;1032、水平板;1033、竖直板;104、震动电机;2、第一水平输送线;201、限制板;3、分料结构;301、切换壳体;302、第一料口;303、左侧存料箱;304、右侧存料箱;305、第一流道;306、第二流道;307、第一导板;308、第二导板;309、金属托架;310、第一推动件;311、第一回形斜板;312、第一落料口;313、第二推动件;314、第二回形斜板;315、第二落料口;316、第一平推板;317、第二平推板;318、第一凸出板;319、第二凸出板;320、推动凸出件;321、第一弹性件;322、第一活动件;323、第二固定件;324、安装架;325、第二弹性件;326、配合块;327、升降件;328、第二导向件;4、推料结构;401、U型架;402、定位柱;403、第一导块;404、第三推动件;405、第二导块;406、第四推动件;5、夹持机械臂;51、竖直伸缩件;52、水平伸缩件;53、夹持板;6、出料输送线;7、载具;701、“日”字形托板;702、T型手柄;703、回形套件;704、滑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包括:进料结构1、第一水平输送线2、分料结构3、推料结构4、夹持机械臂5、出料输送线6以及载具7。
经过冲裁、研磨、浸入绝缘涂层、涂层烘干等工序后的“E”型硅钢片直接投入到进料结构1中,进料结构1用于将堆积的“E”型硅钢片逐个送给第一水平输送线2,第一水平输送线2的架体上且沿着第一水平输送线2的输送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制板201,两块限制板201形成一个通道,使“E”型硅钢片开口朝向左右两侧的才能够进入到第一水平输送线2上,朝向其他方向的会被矫正为朝向左右两侧,经过第一水平输送线2之后,将“E”型硅钢片送入到分料结构3,分料结构3设置在第一水平输送线2的末端,用于接收第一水平输送线2输送过来的“E”型硅钢片,并将所有的“E”型硅钢片投叠成左、右两组,投叠整齐的两组“E”型硅钢片的开口均朝向上方,推料结构4设置在分料结构3的下方,推料结构4具有左、右两个独立的推动部件,分料结构3的左、右两组“E”型硅钢片交替单个落料,然后由推料结构4承接之后“E”型硅钢片的开口均朝向中部,并由推料结构4的左、右两个独立的推动部件交替推到位于推料结构4中部的堆叠区域。
此过程基本不需要人工进行控制,能够形成流水线的生产工艺,大幅度的提高变压器铁芯的生产效率,降低变压器铁芯的生产成本,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在一实施例中,进料结构1包括:料盒101,料盒101用于存放“E”型硅钢片,料盒1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斜斗102,斜斗102的斜下方出口对应第一水平输送线2,斜斗10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阻流件103,阻流件103与斜斗102的内底部形成一个仅能够单片“E”型硅钢片滑出的缝隙通道口,料盒1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104,震动电机104工作的时候,能够不断的调整所有“E”型硅钢片的体位,使其具有合适的“E”型硅钢片进入到缝隙通道口,然后沿着斜斗102滑落到第一水平输送线2上。
具体的,阻流件103包括:水平板1032,水平板10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板部1031,斜板部1031的倾斜方向与斜斗102的底面的倾斜方向相反,斜板部1031的倾斜角度与斜斗102的底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斜板部10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直板1033。
水平板1032、斜板部1031、竖直板1033为一体结构,采用折弯工艺制造,其采用焊接与斜斗102固定或者斜斗102侧面预留配合的插孔,将其插入到插孔中形成固定。
下落的“E”型硅钢片如果存在多个,不是最下层的“E”型硅钢片将会沿着斜板部1031向上滑,等待下层的“E”型硅钢片滑走之后,其再倒过来滑入缝隙通道口。
在一实施例中,分料结构3包括:切换壳体301,切换壳体30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料口302,第一料口302与第一水平输送线2的末端对应,第一水平输送线2输送过来的单片“E”型硅钢片会经过第一料口302进入到切换壳体301内侧,切换壳体301的内侧且位于第一料口30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金属托架309,进来的单片“E”型硅钢片会被金属托架309临时支撑起来,切换壳体3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平推板316、第二平推板317,第二平推板317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件327,升降件327的主体部分与切换壳体301固定连接,升降件327为电动升降杆,其具有升降平稳的优点,升降件327直接推动第二平推板317,第一平推板3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出板318、第二凸出板319,第一凸出板318与第二凸出板319之间设置有间隙口,第二平推板317的侧面且位于间隙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推动凸出件320,推动凸出件3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21。
第一平推板3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件322,切换壳体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件323,第一活动件322与第二固定件323滑动连接,用于对第一平推板316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第二固定件3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24,安装架3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325,第一活动件322的侧面且位于安装架32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配合块326。第二平推板317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导向件328,用于对第二平推板317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切换壳体30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侧存料箱303、右侧存料箱304,切换壳体301的左侧面且位于左侧存料箱303、第一料口30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流道305,第一流道305从左侧存料箱303的右端通入左侧存料箱303的内部,左侧存料箱30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件310,左侧存料箱303的右侧板固定安装有第一回形斜板311,第一回形斜板311的底端悬空,且具有第一水平部,左侧存料箱303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回形斜板311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一落料口312,切换壳体301的右侧面且位于右侧存料箱304、第一料口30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流道306,第二流道306从右侧存料箱304的左端通入右侧存料箱304的内部,右侧存料箱30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件313,右侧存料箱304的左侧板固定安装有第二回形斜板314,第二回形斜板314的底端悬空,且具有第二水平部,右侧存料箱304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回形斜板314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落料口315。
切换壳体301的内侧壁且位于金属托架30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板307、第二导板308。
分料结构3的工作原理为:第一水平输送线2输送过来的单片“E”型硅钢片会经过第一料口302进入到切换壳体301内侧,由金属托架309临时支撑起来,然后控制升降件327动作,推动第二平推板317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平推板317侧面的推动凸出件320向上移动,推动第二凸出板319的底部,使第一平推板316也向上推动,此时第一平推板316、第二平推板317为同步向上移动,能够水平的向上推“E”型硅钢片,经过第一导板307、第二导板308之间的时候,“E”型硅钢片两侧多出来的部分会被挤压,使“E”型硅钢片处于居中位置,随着第一平推板316、第二平推板317继续上移,第一活动件322与第二固定件323相对滑动的位移也会增加,第一活动件322上的配合块326上移接触第二弹性件325的底端,如果再继续向上推动第二凸出板319的时候,第二弹性件325与配合块326挤压,其产生的弹性阻力通过第一活动件322传递到第一平推板316上,会进一步挤压第一弹性件321,形成第一平推板316略低、第二平推板317略高的状态,如果“E”型硅钢片的开口朝向右侧,其左侧本来就略重,其能够很好的滑落到第一流道305,如果“E”型硅钢片的开口朝向左侧,由于“E”型硅钢片的开口朝向左侧,“E”型硅钢片右侧略重,不会从而不会流入到第一流道305,随着第二平推板317上移到最高位置之后,升降件327往回移动,其直接驱动第二平推板317向下移动,第二平推板317回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之后,推动凸出件320的底部才与第一凸出板318的顶部接触,此时第二平推板317处于略低的位置,第一平推板316略高位置,由于“E”型硅钢片的开口朝向左侧,“E”型硅钢片右侧略重,在上面没有进入到第一流道305,此时“E”型硅钢片就会进入到第二流道306。
进入到第一流道305的“E”型硅钢片沿着第一回形斜板311落在左侧存料箱303的内部,并且会堆积一定的数量,根据实际数量控制第一推动件310向后推,给新进入的“E”型硅钢片让位。
进入到第二流道306的“E”型硅钢片沿着第二回形斜板314落在右侧存料箱304的内部,并且会堆积一定的数量,根据实际数量控制第二推动件313向后推,给新进入的“E”型硅钢片让位。
通过操纵第一推动件310向前挤压堆积的“E”型硅钢片,使第一回形斜板311发生形变,并且使第一回形斜板311的底部无法挡住第一落料口312,这样最后进入的一片“E”型硅钢片的底部将会与第一落料口312对齐,在第一推动件310回位的时候,其自然的下落经过第一落料口312,并且第一回形斜板311随机发生回形,阻碍下一片“E”型硅钢片移动和下落。
通过操纵第二推动件313,同样能够使一片“E”型硅钢片从第二落料口315处下落,使用者通过交替控制上述操作,实现“E”型硅钢片从左右两个位置交替下落。
在一实施例中,推料结构4包括:U型架401,U型架401固定安装在切换壳体301的底部,U型架401的内底部中心位置为堆叠区域,U型架401的内侧且位于堆叠区域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块403,U型架401的内侧且位于第一导块40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推动件404,U型架401的内侧且位于堆叠区域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块405,U型架401的内侧且位于第二导块40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四推动件406。
堆叠区域为矩形孔,矩形孔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柱402,定位柱402的顶端与U型架401固定安装。
经过第一落料口312下落的“E”型硅钢片先由第一导块403导向,形成开口朝向右侧,然后落在U型架401的内底部,此时控制第三推动件404,将“E”型硅钢片推动进入到堆叠区域,经过第二落料口315处下落的“E”型硅钢片先由第二导块405导向,形成开口朝向左侧,然后落在U型架401的内底部,此时控制第四推动件406,将“E”型硅钢片推动进入到堆叠区域,第三推动件404与第四推动件406也是交替控制动作。
出料输送线6设置在堆叠区域的下方,用于输送载具7,载具7用于临时承载交错堆叠后的“E”型硅钢片组,夹持机械臂5固定安装在推料结构4的侧面,用于将载具7夹起对齐堆叠区域的下方。
夹持机械臂5包括竖直伸缩件51,竖直伸缩件51的底部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水平伸缩件52,水平伸缩件52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夹持板53,竖直伸缩件51、水平伸缩件52、夹持板53均对称设置有两组。
一种自动化控制方式为,夹持机械臂5夹持出料输送线6上的载具进行承载“E”型硅钢片,交叉堆叠的“E”型硅钢片从堆叠区域落在载具7内部,到达预定数量之后,夹持机械臂5将载具7放回出料输送线6上,然后夹持另一个载具7。
具体的,载具7包括:“日”字形托板701,“日”字形托板7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手柄702,“日”字形托板701的外侧套设有回形套件703,回形套件703的侧面开设有滑动口704,T型手柄702位于滑动口704的内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结构(1),所述进料结构(1)用于将堆积的“E”型硅钢片逐个送给第一水平输送线(2);
分料结构(3),所述分料结构(3)设置在第一水平输送线(2)的末端,用于接收第一水平输送线(2)输送过来的“E”型硅钢片,并将所有的“E”型硅钢片投叠成左、右两组,投叠整齐的两组“E”型硅钢片的开口均朝向上方;
推料结构(4),所述推料结构(4)设置在分料结构(3)的下方,所述推料结构(4)具有左、右两个独立的推动部件,分料结构(3)的左、右两组“E”型硅钢片交替单个落料,然后由推料结构(4)承接之后“E”型硅钢片的开口均朝向中部,并由推料结构(4)的左、右两个独立的推动部件交替推到位于推料结构(4)中部的堆叠区域;
所述分料结构(3)包括:切换壳体(301),所述切换壳体(30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料口(302),第一料口(302)与第一水平输送线(2)的末端对应,所述切换壳体(30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侧存料箱(303)、右侧存料箱(304),所述切换壳体(301)的左侧面且位于左侧存料箱(303)、第一料口(30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流道(305),第一流道(305)从左侧存料箱(303)的右端通入左侧存料箱(303)的内部,所述左侧存料箱(30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件(310),所述左侧存料箱(303)的右侧板固定安装有第一回形斜板(311),所述第一回形斜板(311)的底端悬空,且具有第一水平部,所述左侧存料箱(303)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回形斜板(311)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一落料口(312),所述切换壳体(301)的右侧面且位于右侧存料箱(304)、第一料口(30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流道(306),第二流道(306)从右侧存料箱(304)的左端通入右侧存料箱(304)的内部,所述右侧存料箱(30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件(313),所述右侧存料箱(304)的左侧板固定安装有第二回形斜板(314),所述第二回形斜板(314)的底端悬空,且具有第二水平部,所述右侧存料箱(304)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回形斜板(314)的正下方开设有第二落料口(315);
切换壳体(3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平推板(316)、第二平推板(317),所述第二平推板(317)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件(327),所述升降件(327)的主体部分与切换壳体(3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平推板(3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出板(318)、第二凸出板(319),所述第一凸出板(318)与第二凸出板(319)之间设置有间隙口,所述第二平推板(317)的侧面且位于间隙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推动凸出件(320),所述推动凸出件(3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321);
所述第一平推板(3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件(322),所述切换壳体(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件(323),所述第一活动件(322)与第二固定件(32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3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24),所述安装架(3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325),所述第一活动件(322)的侧面且位于安装架(32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配合块(3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结构(1)包括:料盒(101),所述料盒(101)用于存放“E”型硅钢片,所述料盒(1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斜斗(102),所述斜斗(102)的斜下方出口对应第一水平输送线(2),所述斜斗(10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阻流件(103),所述料盒(1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件(103)包括:水平板(1032),所述水平板(10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板部(1031),所述斜板部(1031)的倾斜方向与斜斗(102)的底面的倾斜方向相反,斜板部(1031)的倾斜角度与斜斗(102)的底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斜板部(10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直板(10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推板(317)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导向件(3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壳体(301)的内侧且位于第一料口(30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金属托架(309),所述切换壳体(301)的内侧壁且位于金属托架(30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板(307)、第二导板(3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结构(4)包括:U型架(401),所述U型架(401)固定安装在切换壳体(301)的底部,所述U型架(401)的内底部中心位置为堆叠区域,所述U型架(401)的内侧且位于堆叠区域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块(403),所述U型架(401)的内侧且位于第一导块(40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推动件(404),所述U型架(401)的内侧且位于堆叠区域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块(405),所述U型架(401)的内侧且位于第二导块(40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四推动件(406);
所述堆叠区域为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柱(402),所述定位柱(402)的顶端与U型架(401)固定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输送线(6)、载具(7)、夹持机械臂(5),出料输送线(6)设置在堆叠区域的下方,且用于输送载具(7),所述载具(7)用于临时承载交错堆叠后的“E”型硅钢片组,夹持机械臂(5)固定安装在推料结构(4)的侧面,用于将载具(7)夹起对齐堆叠区域的下方;
所述夹持机械臂(5)包括竖直伸缩件(51),竖直伸缩件(51)的底部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水平伸缩件(52),所述水平伸缩件(52)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夹持板(53),所述竖直伸缩件(51)、水平伸缩件(52)、夹持板(53)均对称设置有两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7)包括:“日”字形托板(701),所述“日”字形托板(7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手柄(702),所述“日”字形托板(701)的外侧套设有回形套件(703),所述回形套件(703)的侧面开设有滑动口(704),T型手柄(702)位于滑动口(704)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输送线(2)的架体上且沿着第一水平输送线(2)的输送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制板(201)。
CN202311662259.8A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 Active CN117497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62259.8A CN117497319B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62259.8A CN117497319B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7319A CN117497319A (zh) 2024-02-02
CN117497319B true CN117497319B (zh) 2024-04-16

Family

ID=8968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62259.8A Active CN117497319B (zh) 2023-12-06 2023-12-06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731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6068A (ja) * 1993-09-17 1995-03-31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鉄芯挿入機
CN103219836A (zh) * 2012-01-19 2013-07-24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叠片铁芯的制造方法
CN213025796U (zh) * 2020-08-17 2021-04-20 山东普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硅钢变压器铁芯生产用自动叠装装置
CN114156078A (zh) * 2021-12-06 2022-03-08 邵雅哥 一种三相变压器铁芯硅钢片叠装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6068A (ja) * 1993-09-17 1995-03-31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鉄芯挿入機
CN103219836A (zh) * 2012-01-19 2013-07-24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叠片铁芯的制造方法
CN213025796U (zh) * 2020-08-17 2021-04-20 山东普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硅钢变压器铁芯生产用自动叠装装置
CN114156078A (zh) * 2021-12-06 2022-03-08 邵雅哥 一种三相变压器铁芯硅钢片叠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7319A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9054B (zh) 弹夹式自动上料机构
CN117497319B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生产装置
CN111211359B (zh) 蓄电池极柱上胶方法及蓄电池极柱上胶机构
CN209667459U (zh) 一种自动装盒设备
CN201882562U (zh) 弯头排序机
CN204777694U (zh) 一种Tray盘的自动收发装置
CN214682602U (zh) 一种屏幕点胶烘干设备
CN105719827A (zh) 一种多电抗器硅钢片叠装装置
CN108328292A (zh) 一种双层供料装置
CN205043295U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一体机中的浸锡装置
CN115512958A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铁芯的叠装设备
CN210731546U (zh) 一种销钉加料设备
CN214989364U (zh) 一种卷管卸料推出装置
CN219383917U (zh) 一种蓄电池极片上料装置
CN208848747U (zh) 一种线圈电感自动供料装置
CN108878131A (zh) 一种线圈电感自动供料装置
CN218433788U (zh) 一种高效的多工位往复Tray盘供收装置
CN219458274U (zh) 一种圆形端子连续送料装置
CN214601388U (zh) 平行双层金属贴胶加工设备
CN213277784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快速分片装置
CN215417866U (zh) 一种用于扁平线圈加工的转运装置
CN219097993U (zh) 一种高效双工位上料工装
CN220007641U (zh) 皮壳线装磁铁机
CN212766988U (zh) 一种片体的堆放收集机构
CN220963029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自动叠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