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61164A -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使用该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 - Google Patents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使用该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61164A
CN117461164A CN202280041203.8A CN202280041203A CN117461164A CN 117461164 A CN117461164 A CN 117461164A CN 202280041203 A CN202280041203 A CN 202280041203A CN 117461164 A CN117461164 A CN 117461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material
particles
battery
composite active
nega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12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峰谷邦彦
松村忠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461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611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4Composites as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1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2Solid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4Electrodes based on metals, Si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25Oxygenated metallic salts or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borates, phosphates, silicates, oliv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5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8Solid electrolytes inorgan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具备硅酸锂相、分散在所述硅酸锂相内的多个硅粒子以及分散在所述硅酸锂相内的电子传导性材料,所述电子传导性材料含有碳材料。

Description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使用该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使用该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电脑、摄像机、移动电话等电器产品的迅速普及,作为电源的电池的开发受到重视。另外,在汽车产业界,正在开发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高输出且高容量的锂电池。作为高容量的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期待与锂合金化的合金系材料。合金系材料的典型例是硅。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具备硅酸锂相和分散在硅酸锂相中的硅粒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36180号
发明内容
使用硅作为活性物质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依然不足。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使用硅作为活性物质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的技术。
本公开提供一种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其具备:
硅酸锂相、
分散在所述硅酸锂相内的多个硅粒子、以及
分散在所述硅酸锂相内的电子传导性材料,
所述电子传导性材料含有碳材料。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使用硅作为活性物质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池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负极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详细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
图4A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例如专利文献1)的问题的图。
图4B是用于说明由本公开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带来的效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公开基础的见解)
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硅酸锂相吸收伴随充放电的硅粒子的膨胀及收缩,来提高电池的循环特性。
然而,硅酸锂不具有电子传导性。因此,分散在硅酸锂相内的硅粒子在充电时吸收锂并膨胀后,在放电时释放锂并收缩时,硅粒子间的电接触有时被切断。在硅粒子间的电接触被切断时,向硅粒子的电子供给被切断,因此硅粒子无法放出锂,成为保持吸藏着锂的状态。其结果,放电容量相对于充电容量减少。也就是说,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降低。
如果提高具有电子传导性的硅的含有比率,则看起来能够维持电接触,但从缓和硅粒子膨胀的观点出发,不希望减少硅酸锂的含有比率。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使用了含有硅和硅酸锂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的技术。
(本公开一方式的概述)
本公开第1方式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具备:
硅酸锂相、
分散在所述硅酸锂相内的多个硅粒子、以及
分散在所述硅酸锂相内的电子传导性材料,
所述电子传导性材料含有碳材料。
根据第1方式,能够提高使用了含有硅和硅酸锂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另外,第1方式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中,所述电子传导性材料含有碳材料。碳材料的重量轻,并且不易对电池特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适合作为电子传导性材料。
在本公开第2方式中,例如根据第1方式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所述电子传导性材料也可以含有不与锂发生合金化的金属材料。通过使用不与锂发生合金化的金属材料,能够避免对使用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的特性造成影响。
在本公开第3方式中,例如根据第1方式或第2方式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所述电子传导性材料也可以含有选自单质Ni和不锈钢中的至少一种。单质Ni和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性,因此优选。
在本公开第4方式中,例如根据第1方式~第3方式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所述硅酸锂相所含的硅酸锂也可以具有由Li2zSiO(2+z)(0<z≤2)表示的组成。通过具有这种组成的硅酸锂能够显著吸收硅粒子的膨胀及收缩。
本公开第5方式的电池,具备:
正极、
负极、以及
位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电解质层,
所述负极包含第1方式~第4方式中任一项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在本公开第6方式中,例如根据第5方式的电池,所述负极也可以进一步包含固体电解质。本公开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在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固体电解质时特别有用。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公开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池100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电池100具备正极220、负极210和电解质层13。
正极220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17和正极集电体18。正极活性物质层17配置在电解质层13与正极集电体18之间。正极活性物质层17与正极集电体18电接触。
正极集电体18是具有从正极活性物质层17收集电力的功能的构件。作为正极集电体18的材料,可举出铝、铝合金、不锈钢、铜、镍等。正极集电体18也可以由铝或铝合金制成。正极集电体18的尺寸、形状等可根据电池100的用途适当选择。
正极活性物质层17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使用具有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等金属离子的特性的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使用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氟化物、聚阴离子材料、氟化聚阴离子材料、过渡金属硫化物、过渡金属氧硫化物、过渡金属氧氮化物等。特别是在使用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平均放电电压。
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具有粒子的形状。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的形状可以是针状、球状、椭圆球状或鳞片状。
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的中位径也可以为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在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的中位径为0.1μm以上的情况下,在正极220中,正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能够形成良好的分散状态。其结果,电池100的充放电特性提高。在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的中位径为100μm以下的情况下,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内的锂扩散变快。因此,电池100能够以高输出工作。
作为正极220的固体电解质,也可以使用选自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卤化物固体电解质、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和络合氢化物固体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具有优异的高电位稳定性。通过使用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能够更加提高电池100的充放电效率。
在正极220中,关于正极活性物质与固体电解质的体积比率"v1:100-v1",也可以满足30≤v1≤95。在满足30≤v1的情况下,可充分确保电池100的能量密度。另外,在满足v1≤95的情况下,能够以高输出工作。
正极220的厚度也可以为1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在正极220的厚度为10μm以上的情况下,可充分确保电池100的能量密度。在正极220的厚度为500μ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以高输出工作。
在正极220所含的固体电解质的形状为粒状(例如球状)的情况下,固体电解质的粒子群的中位径也可以为100μm以下。在中位径为100μm以下的情况下,正极活性物质和固体电解质能够在正极220中形成良好的分散状态。因此,电池100的充放电特性提高。
在本说明书中,"中位径"是指以体积为基准的粒度分布中的累积体积等于50%时的粒径。以体积为基准的粒度分布例如通过激光衍射式测定装置或图像解析装置来测定。
出于提高电子导电性的目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7也可以含有导电助剂。作为导电助剂,例如可使用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的石墨类、乙炔黑、科琴黑等炭黑类、碳纤维或金属纤维等导电性纤维类、氟化碳、铝等金属粉末类、氧化锌或钛酸钾等导电性晶须类、氧化钛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导电性高分子化合物等。在使用碳导电助剂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电解质层13位于正极220与负极210之间。电解质层13是包含电解质的层。电解质例如是固体电解质。电解质层13可以是固体电解质层。
电解质层13也可以包含选自卤化物固体电解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氧化物固体电解质、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和络合氢化物固体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固体电解质。
电解质层13也可以具有多层结构。该情况下,接触负极210的层的材料的组成也可以与接触正极220的层的材料组成不同。接触负极210的层也可以由耐还原性优异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制成。接触正极220的层也可以由耐氧化性优异的卤化物固体电解质制成。
电解质层13所含的固体电解质具有例如粒子的形状。粒子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针状、球状或椭圆球状。
电解质层13的厚度也可以为1μm以上且300μm以下。在电解质层13的厚度为1μm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切实地防止正极220与负极210之间的短路。在电解质层13的厚度为300μ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高输出下的工作。
负极210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11和负极集电体12。负极活性物质层11配置在电解质层13与负极集电体12之间。负极活性物质层11与负极集电体12电接触。
负极集电体12是具有从负极活性物质层11收集电力的功能的构件。作为负极集电体12的材料,可举出铝、铝合金、不锈钢、铜、镍等。负极集电体12也可以由镍制成。负极集电体12的尺寸、形状等可根据电池100的用途适当选择。
图2是表示负极210和负极活性物质层11的详细结构的截面图。负极活性物质层11包含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
图3是表示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的概略结构的截面图。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包含多个硅粒子32、硅酸锂相34和电子传导性材料36。多个硅粒子32分散在硅酸锂相34内。电子传导性材料36分散在硅酸锂相34内。电子传导性材料36也具有粒子的形状。电子传导性材料36的多个粒子分散在硅酸锂相34内。
图4A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例如专利文献1)的问题的图。在对使用以往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0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池进行充电时,分散在硅酸锂相340内的硅粒子320吸藏锂而膨胀。然后,使电池放电时,硅粒子320放出锂而收缩。此时,硅粒子320之间的电接触被切断,产生孤立的硅粒子320a。由于孤立的硅粒子320a无法从外部接收电子,所以无法放出锂,处于保持吸藏着锂的状态。其结果,放电容量相对于充电容量减少。也就是说,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降低。
图4B是用于说明由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带来的效果的图。在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池进行充电时,分散在硅酸锂相34内的硅粒子32吸藏锂而膨胀。然后,使电池放电时,硅粒子32放出锂而收缩。即使在电池放电时发生硅粒子32的收缩,也可通过电子传导性材料36维持硅酸锂相34内的电网络,因此能够抑制硅粒子32间的电接触被切断。如果维持硅粒子32间的电接触,则电子被供给到各硅粒子32,所以各硅粒子32都能够放出锂。虽然也产生孤立的硅粒子32a,但其数量少。其结果,放电容量相对于充电容量的减少得到抑制。也就是说,能够抑制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降低。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可以是一次粒子。硅酸锂相34也可以是不具有明确的晶界的连续相。
硅粒子32是由单质硅形成的粒子。硅粒子32中的硅的纯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99%(2N)以上。硅粒子32可以是单晶硅粒子,也可以是多晶硅粒子。
硅粒子32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硅粒子32也可以具有纳米级的大小。硅粒子32的平均粒径例如为0.01μm以上且3μm以下。硅粒子32的平均粒径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算出。例如,用电子显微镜(SEM或TEM)观察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的截面,通过图像处理算出显微镜图像中的特定的硅粒子32的面积。将面积等于所算出的面积的圆的直径看作该特定的硅粒子32的直径。算出任意个数(例如10个)的硅粒子32的直径,将它们的平均值看作粒子的平均粒径。
图3中,硅粒子32具有大致一定的大小。但是,具有难以说是粒子的形状的硅相也可以存在于硅酸锂相34内。例如,一些硅粒子32也可以合并形成比较大的相。根据情况,由硅粒子32形成的相和硅酸锂相34也可以呈现出斑点图案。硅粒子32的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硅粒子32例如具有球状、椭圆球、鳞片状等形状。
硅酸锂相34可以是包含具有由Li2zSiO(2+z)(0<z≤2)表示的组成的硅酸锂的相。硅粒子32和电子传导性材料36包含在硅酸锂的基质内部。通过具有这种组成的硅酸锂能够显著吸收硅粒子32的膨胀及收缩。作为结晶性硅酸锂的具体组成,可举出Li4SiO4(z=2)、Li2SiO3(z=1)和Li2Si2O5(z=1/2)。硅酸锂相34可以含有单一组成的硅酸锂,也可以含有多种组成的硅酸锂。硅酸锂也可以是无定形的。在无定形硅酸锂中,通过多种组成的硅酸锂复合化,上述的"z"可以取1/2、1和2以外的值。
电子传导性材料36具有粒子的形状,分散在硅酸锂相34内。希望电子传导性材料36的粒子均匀地分布在硅酸锂相34中。电子传导性材料36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电子传导性材料36例如具有球状、椭球状、鳞片状、纤维状等形状。
电子传导性材料36例如含有碳材料。碳材料的重量轻,并且不易对电池的特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适合作为电子传导性材料36。作为碳材料,可举出石墨、石墨烯、气相法碳纤维、碳纳米管、乙炔黑等。可以使用选自这些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电子传导性材料36。
电子传导性材料36也可以含有不与锂发生合金化的金属材料。通过使用不与锂发生合金化的金属材料,能够避免对使用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的电池的特性造成影响。作为能够用作电子传导性材料36的金属材料,可举出单质Ni、单质Fe、不锈钢、单质Cu等。电子传导性材料36也可以含有选自这些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单质Ni和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性,所以优选。不锈钢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SUS304等奥氏体系不锈钢、SUS410等马氏体系不锈钢、SUS430等铁素体系不锈钢中的任一种。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也可以同时含有碳材料和金属材料作为电子传导性材料36。
电子传导性材料36的粒子例如具有0.001μm以上且3μm以下的范围的平均粒径。电子传导性材料36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可采用与硅粒子32的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相同的方法来测定。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例如具有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围的平均粒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的平均粒径可采用与硅粒子32的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相同的方法来测定。如果适当地调整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的平均粒径,则在负极210中,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和固体电解质能够形成良好的分散状态。由此,电池100的充放电特性提高。另外,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内的锂扩散变快。因此,电池100能够以高输出工作。
在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中,硅粒子32的质量(硅粒子32的合计质量)相对于硅酸锂相34的质量的比率例如为20%以上且80%以下。通过适当调整该比率,能够由硅酸锂相34显著地吸收硅粒子32的膨胀及收缩。
电子传导性材料36的质量相对于硅粒子32与硅酸锂相34的合计质量的比率可以为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也可以为0.5质量%以上且7质量%以下。通过适当调整电子传导性材料36的含有比率,能够得到超过由添加电子传导性材料36引起的重量能量密度降低的、充放电效率提高效果。
电子传导性材料36的含有比率可以着眼于C、Ni、Fe等元素,根据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的定量分析结果算出。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例如可以采用以下说明的方法制造。首先,准备硅粉末、硅酸锂粉末和电子传导性材料36。将它们以预定比率混合得到原料粉末。采用机械合金化之类的方法对原料粉末进行处理。由此,得到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若使用预定网眼的筛网或筛子处理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则可得到具有期望的平均粒径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粉末)。
负极活性物质层11也可以还包含固体电解质40。固体电解质40可使用选自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卤化物固体电解质、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和络合氢化物固体电解质中的至少一种。
在负极活性物质层11包含固体电解质40的情况下,换言之,在电池100为固体电池的情况下,硅粒子的膨胀及收缩的空间受限。因此,从充放电效率的观点出发,不容易将硅粒子直接分散在负极活性物质层11中使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在负极活性物质层11包含固体电解质40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作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可使用Li2S-P2S5、Li2S-SiS2、Li2S-B2S3、Li2S-GeS2、Li3.25Ge0.25P0.75S4、Li10GeP2S12等。也可以向其中添加LiX、Li2O、MOq、LipMOq等。其中,"LiX"中的元素X是选自F、Cl、Br和I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Oq"和"LipMOq"中的元素M是选自P、Si、Ge、B、Al、Ga、In、Fe和Zn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Oq"和"LipMOq"中的p和q是各自独立的自然数。
作为氧化物固体电解质,例如可使用以LiTi2(PO4)3及其元素置换体为代表的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LaLi)TiO3系的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以Li14ZnGe4O16、Li4SiO4、LiGeO4及其元素置换体为代表的LISICON型固体电解质、以Li7La3Zr2O12及其元素置换体为代表的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Li3N及其H置换体、Li3PO4及其N置换体、在含有LiBO2、Li3BO3等的Li-B-O化合物的基础材料中添加有Li2SO4、Li2CO3等材料的玻璃或玻璃陶瓷等。
作为高分子固体电解质,例如可使用高分子化合物和锂盐的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也可以具有环氧乙烷结构。通过具有环氧乙烷结构,高分子化合物能够含有许多锂盐,因此能够更加提高离子电导率。作为锂盐,可使用LiPF6、LiBF4、LiSbF6、LiAsF6、LiSO3CF3、LiN(SO2CF3)2、LiN(SO2C2F5)2、LiN(SO2CF3)(SO2C4F9)、LiC(SO2CF3)3等。作为锂盐,可以单独使用选自它们中的1种锂盐,也可以使用选自它们中的2种以上锂盐的混合物。
作为络合氢化物固体电解质,例如可使用LiBH4-LiI、LiBH4-P2S5等。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例如由下述组成式(1)表示。在组成式(4)中,α、β和γ各自独立地为大于0的值。M含有选自Li以外的金属元素和准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X含有选自F、Cl、Br和I中的至少一种。
LiαMβXγ(1)
准金属元素包含B、Si、Ge、As、Sb和Te。金属元素包含除氢以外的周期表1族~12族所含的全部元素、以及除B、Si、Ge、As、Sb、Te、C、N、P、O、S和Se以外的13族~16族所含的全部元素。金属元素是在与卤素化合物形成无机化合物时能够成为阳离子的元素群。
作为卤化物固体电解质,可使用Li3YX6、Li2MgX4、Li2FeX4、Li(Al,Ga,In)X4、Li3(Al,Ga,In)X6等。
在本公开中,将式中的元素如"(Al,Ga,In)"那样表示时,该记载方式表示选自括号内的元素群中的至少1种元素。即,"(Al,Ga,In)"与"选自Al、Ga和In中的至少一种"含义相同。其他元素的情况也一样。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显示优异的离子传导性。
上述各固体电解质不仅可以用于负极210,而且也可以用于正极220和电解质层13。
在负极210中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与固体电解质40的体积比率由"v2:100-v2"表示时,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的体积比率v2也可以满足30≤v2≤95。在满足30≤v2的情况下,可充分确保电池100的能量密度。另外,在满足v2≤95的情况下,能够以高输出工作。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的平均粒径也可以大于负极210所含的固体电解质40的粒子的中位径。由此,复合活性物质粒子30和固体电解质40能够形成良好的分散状态。
负极210的厚度也可以为1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在负极210的厚度为10μm以上的情况下,可充分确保电池100的能量密度。在负极210的厚度为500μ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以高输出工作。
出于提高电子导电性的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1也可以包含导电助剂50。作为导电助剂50,可以使用作为可包含在正极活性物质层17中的导电助剂而列举的材料。
出于使锂离子的授受变得容易、提高电池的输出特性的目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7、电解质层1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11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包含非水电解液、凝胶电解质或离子液体。
非水电解液包含非水溶剂和溶解在非水溶剂中的锂盐。作为非水溶剂,可举出环状碳酸酯溶剂、链状碳酸酯溶剂、环状醚溶剂、链状醚溶剂、环状酯溶剂、链状酯溶剂和氟溶剂等。作为环状碳酸酯溶剂,可举出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丁酯等。作为链状碳酸酯溶剂,可举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等。作为环状醚溶剂,可举出四氢呋喃、1,4-二恶烷、1,3-二氧戊环等。作为链状醚溶剂,可举出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等。作为环状酯溶剂,可举出γ-丁内酯等。作为链状酯溶剂,可举出乙酸甲酯等。作为氟溶剂,可举出氟代碳酸亚乙酯、氟代丙酸甲酯、氟代苯、氟代乙基甲基碳酸酯、氟代二亚甲基碳酸酯等。作为非水溶剂,可以单独使用选自它们中的1种非水溶剂,也可以使用选自它们中的2种以上非水溶剂的混合物。非水电解液中也可以包含选自氟代碳酸亚乙酯、氟代丙酸甲酯、氟代苯、氟代乙基甲基碳酸酯和氟代二亚甲基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氟溶剂。
作为锂盐,可举出LiPF6、LiBF4、LiSbF6、LiAsF6、LiSO3CF3、LiN(SO2CF3)2、LiN(SO2C2F5)2、LiN(SO2CF3)(SO2C4F9)、LiC(SO2CF3)3等。作为锂盐,可以单独使用选自它们中的1种锂盐,也可以使用选自它们中的2种以上锂盐的混合物。锂盐的浓度例如在0.5~2mol/升的范围。
凝胶电解质可以使用在聚合物材料中含有非水电解液的物质。作为聚合物材料,也可以使用选自聚环氧乙烷、聚丙烯腈、聚偏二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具有环氧乙烷键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构成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也可以是四烷基铵、四烷基鏻等脂肪族链状季盐类、吡咯烷鎓类、吗啉鎓类、咪唑啉鎓类、四氢嘧啶鎓类、哌嗪鎓类、哌啶类等脂肪族环状铵、吡啶类、咪唑类等含氮杂环芳香族阳离子等。构成离子液体的阴离子也可以是PF6 --、BF4 --、SbF6 --、AsF6 --、SO3CF3 --、N(SO2CF3)2 --、N(SO2C2F5)2 --、N(SO2CF3)(SO2C4F9)--、C(SO2CF3)3 --等。离子液体也可以含有锂盐。
出于提高粒子彼此的密合性的目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7、电解质层1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11中的至少一者也可以包含粘结剂。为了提高构成电极的材料的粘结性而使用粘结剂。作为粘结剂,可举出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芳族聚酰胺树脂、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丙烯腈、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己酯、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己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醚、聚醚砜、六氟聚丙烯、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等。另外,作为粘结剂,可使用选自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偏二氟乙烯、氯三氟乙烯、乙烯、丙烯、五氟代丙烯、氟甲基乙烯基醚、丙烯酸、己二烯中的2种以上材料的共聚物。另外,也可以将选自它们中的2种以上混合作为粘结剂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池100可以构成为硬币型、圆筒型、方型、片型、钮扣型、扁平型、层叠型等各种形状的电池。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说明本公开的详情。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制作]
在露点-60℃以下的Ar气氛的手套箱内称量Li2S和P2S5,使得以摩尔比计成为Li2S:P2S5=75:25。将它们用研钵粉碎并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使用行星型球磨机(FRITSCH公司制、P-7型),在10小时且510rpm的条件下对混合物研磨处理,由此得到玻璃状的固体电解质。将玻璃状的固体电解质在惰性气氛中、270℃且2小时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由此,得到玻璃陶瓷状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Li2S-P2S5的粉末。以下,有时将Li2S-P2S5的粉末简称为"LPS"。
《实施例1》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制作]
在露点-60℃以下的Ar气氛的手套箱内,以1:1的质量比混合Si粉末(3N、2.5μm粉碎品)和Li2SiO3粉末(2N、10μm粉碎品),得到混合粉末。对混合粉末加入5质量%的气相法碳纤维(昭和电工公司制、VGCF-H),得到原料粉末。将原料粉末填充到行星球磨机的容器(SUS制、容积45mL)中。在容器中放入60g的SUS制球(直径5mm)并盖上盖子,在200rpm且50小时的条件下对原料粉末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使处理粉末通过网眼为45μm的筛,除去粗大粒子。进而,使用网眼小的筛子除去细小粒子,将粉末的平均粒径调整为大致20μm。由此,得到实施例1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VGCF"是昭和电工公司的注册商标。
实施例1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具有参照图3说明的结构。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型X射线分光法(SEM-EDX)进行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截面观察和元素分析。其结果,确认到了纳米尺寸的碳粒子均匀地分布在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截面。不过,即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截面,也无法确认纤维状物体。认为碳纤维经过使用球磨机的合成而被短短地切断。
再者,实施例1中使用的Si粉末、实施例2中使用的Ni粉末和实施例3中使用的SUS粉末的粒径比较大。但是,在使用球磨机的合成过程中,Si粒子、Ni粒子和SUS粒子被粉碎,进入到硅酸锂相中,因此作为起始原料的Si粒子、Ni粒子和SUS粒子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
[负极材料的制作]
在露点-60℃以下的Ar气氛的手套箱内,以7:3的质量比混合实施例1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LPS,得到混合物。对混合物加入5质量%的气相法碳纤维并混合。由此,得到实施例1的负极材料。
[正极材料的制作]
在露点-60℃以下的Ar气氛的手套箱内,以7:3的质量比混合Li(Ni0.33Co0.33Mn0.33)O2和LPS。由此,得到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是共通的。
[二次电池的制作]
首先,在绝缘性外筒中加入4mg的LPS和10mg的负极材料,并将它们在360MPa的压力下加压成形,由此得到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层叠体。
接着,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上层叠铜箔(厚度12μm)。通过将它们在360MPa的压力下加压成形,得到实施例1的负极。
接着,在固体电解质层上层叠100mg的正极材料,并将它们在360MPa的压力下加压成形,由此得到包含负极、固体电解质层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层叠体。
接着,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上层叠铝箔。通过将它们在360MPa的压力下加压成形,得到由正极、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构成的层叠体。
接着,在层叠体的上下配置不锈钢集电体,在集电体上安装集电引线。
最后,使用绝缘性套箍密封绝缘性外筒,将绝缘性外筒的内部与外部气体气氛隔断,由此制作实施例1的电池。
《实施例2》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制作]
除了使用Ni粉末(高纯度化学研究所公司制、3N、3~5μm)代替气相法碳纤维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2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实施例2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具有参照图3说明的结构。
[负极材料的制作]
在露点-60℃以下的Ar气氛的手套箱内,以7:3的质量比混合实施例2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LPS,得到混合物。对混合物加入10质量%的气相法碳纤维并混合。由此,得到实施例2的负极材料。
[二次电池的制作]除了使用实施例2的负极材料代替实施例1的负极材料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2的电池。
《实施例3》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制作]
除了使用SUS304粉末(高纯度化学研究所公司制、150μm以下)代替气相法碳纤维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3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实施例3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具有参照图3说明的结构。
[负极材料的制作]
在露点-60℃以下的Ar气氛的手套箱内,以7:3的质量比混合实施例3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LPS,得到混合物。对混合物加入10质量%的气相法碳纤维并混合。由此,得到实施例3的负极材料。
[二次电池的制作]
除了使用实施例3的负极材料代替实施例1的负极材料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3的电池。
《实施例4》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制作]
除了将Ni粉末的质量相对于Si粉末与Li2SiO3粉末的混合粉末的质量的比率变更为1%以外,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4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实施例4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具有参照图3说明的结构。
[负极材料的制作]
在露点-60℃以下的Ar气氛的手套箱内,以7:3的质量比混合实施例4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LPS,得到混合物。对混合物加入10质量%的气相法碳纤维并混合。由此,得到实施例4的负极材料。
[二次电池的制作]
除了使用实施例4的负极材料代替实施例1的负极材料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实施例4的电池。
《比较例1》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制作]
除了未使用气相法碳纤维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比较例1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
[负极材料的制作]
在露点-60℃以下的Ar气氛的手套箱内,以7:3的质量比混合比较例1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LPS,得到混合物。对混合物加入10质量%的气相法碳纤维并混合。由此,得到比较例1的负极材料。
[二次电池的制作]
除了使用比较例1的负极材料代替实施例1的负极材料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比较例1的电池。
[充放电试验]
使用实施例1~3和比较例1的电池,在以下条件下实施充放电试验。再者,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电池的理论容量彼此相同。
将电池配置在25℃的恒温槽中。
以相对于电池的理论容量为0.05C速率(20小时率)的电流值770μA进行恒流充电,在4.2V的电压结束充电。
接着,以成为0.05C速率(20小时率)的电流值770μA进行恒流放电,在2V的电压结束放电。
根据以上的充放电试验的结果,算出初次充放电效率。初次充放电效率是由100×(0.05C下的初次放电容量)/(0.05C下的初次充电容量)求出的值。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考察》
实施例1~4的电池均显示出高的初次充放电效率。认为因充电而膨胀了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内的硅粒子在放电时收缩时,包含在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内的电子传导性材料发挥维持硅粒子间的电接触的作用,由此,电孤立而无法放电的硅粒子的数量减少。
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电池的初次充放电效率低。认为因充电而膨胀了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内的硅粒子在放电时收缩时,硅粒子间的电接触被切断,特定的硅粒子在放电中途电孤立,由此,放电容量降低。
在实施例1~3中,电子传导性材料的质量相对于硅粒子与硅酸锂相的合计质量的比率为5%。如同由实施例4的结能够理解的那样,即使将该比率变更为1%也可得到大致相同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技术在例如全固体锂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等锂电池中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1 负极活性物质层
12 负极集电体
13 电解质层
17 正极活性物质层
18 正极集电体
30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
32 硅粒子
34 硅酸锂相
36 电子传导性材料
40 固体电解质
50 导电助剂
100 电池
210 负极
220 正极

Claims (6)

1.一种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具备:
硅酸锂相、
分散在所述硅酸锂相内的多个硅粒子、以及
分散在所述硅酸锂相内的电子传导性材料,
所述电子传导性材料含有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
所述电子传导性材料包含不与锂发生合金化的金属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
所述电子传导性材料含有选自单质Ni和不锈钢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
所述硅酸锂相所含的硅酸锂具有由Li2zSiO(2+z)表示的组成,其中,0<z≤2。
5.一种电池,具备:
正极、
负极、以及
位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电解质层,
所述负极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活性物质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
所述负极还包含固体电解质。
CN202280041203.8A 2021-06-21 2022-03-14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使用该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 Pending CN1174611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2771 2021-06-21
JP2021-102771 2021-06-21
PCT/JP2022/011261 WO2022270041A1 (ja) 2021-06-21 2022-03-14 複合活物質粒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61164A true CN117461164A (zh) 2024-01-26

Family

ID=8454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1203.8A Pending CN117461164A (zh) 2021-06-21 2022-03-14 复合活性物质粒子和使用该复合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5915A1 (zh)
JP (1) JPWO2022270041A1 (zh)
CN (1) CN117461164A (zh)
WO (1) WO20222700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4209B2 (ja) * 2001-11-22 2009-05-13 三洋ジーエスソフト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4650603B2 (ja) * 2003-12-22 2011-03-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二次電池
JP5091458B2 (ja) * 2006-10-31 2012-12-05 株式会社オハラ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およ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の電極
CN103400971B (zh) * 2013-07-29 2016-07-06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
US10312516B2 (en) * 2015-01-28 2019-06-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Negative-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WO2019087771A1 (ja) * 2017-10-31 2019-05-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WO2020129652A1 (ja) * 2018-12-21 2020-06-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および二次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70041A1 (ja) 2022-12-29
US20240105915A1 (en) 2024-03-28
JPWO2022270041A1 (zh)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6865B (zh) 电池
CN111480258B (zh) 电池
CN111566848B (zh) 负极材料和使用它的电池
WO2019135328A1 (ja) 固体電解質材料、および、電池
WO2019135346A1 (ja) 正極材料、および、電池
WO2019146217A1 (ja) 電池
CN109088092B (zh)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和使用该材料的电池
WO2019146216A1 (ja) 電池
CN116885271A (zh) 固体电解质材料和电池
CN111566864B (zh) 电池
JP6998335B2 (ja) 負極活物質材料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CN116134634A (zh) 正极材料和电池
CN115336036A (zh) 正极材料和电池
CN112889120A (zh) 锂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材料和使用它的电池
US20230061385A1 (en) Battery
US20220052375A1 (en) Battery
JP2016115636A (ja) 電気デバイス用負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デバイス
JP2016115634A (ja) 電気デバイス用負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デバイス
WO2022270041A1 (ja) 複合活物質粒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CN115552664A (zh) 固体电池
WO2023199544A1 (ja) 複合活物質粒子、電池、および複合活物質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12840413A (zh) 固体电解质材料和使用它的电池
WO2023199543A1 (ja) 複合活物質粒子、電池、および複合活物質粒子の製造方法
WO2022168409A1 (ja) 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219847A1 (ja) 固体電解質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