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0805A - 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00805A CN117400805A CN202311692759.6A CN202311692759A CN117400805A CN 117400805 A CN117400805 A CN 117400805A CN 202311692759 A CN202311692759 A CN 202311692759A CN 117400805 A CN117400805 A CN 1174008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per
- seat
- cab
- backrest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41001669679 Eleotris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8—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be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12—Cabins with living accommodation, especially for long distance road vehicles, i.e. sleeping, cooking, or other fac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载货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驾驶室包括驾驶空间和卧铺空间,卧铺空间设置在驾驶空间背部;座椅,并排设置在驾驶空间内,所述座椅设置有至少一个;卧铺,铺设在卧铺空间和/或驾驶空间内,所述卧铺设置有至少两个。本申请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头枕,能够在使用时保证座椅不与驾驶室内饰件发生干涉;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卧铺,能够保证至少两人同时在驾驶室内休息;通过设置可折叠的靠背,能够保证卧铺铺设于座椅靠背上时,前后卧铺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尽量避免用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适。此外,本申请解决了用户对于双人同时休息的需求,明显提高了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载货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载货车或卡车,包括自卸卡车、牵引卡车、非公路和无路地区的越野卡车和各种专为特殊需要制造的车辆。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一般可依照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随着载货汽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载货汽车的内部空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商用车而言,长途车牵引车内部空间增大运动空间是一个趋势,在长途运输的情况下增加内部休息空间是客户非常关心的一个需求。现有载货汽车驾驶室内通常设置有一个驾驶员座椅和一个乘客座椅,部分载货汽车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还设置有备用座椅,供第三人乘坐。
但是目前国内的载货汽车半高顶驾驶室内的高度有限,无法实现常见卧铺的上卧铺布置方法,仅可布置下卧铺。而从事相关行业的用户作业过程中多为双人搭档工作(例如收割机车型用户),用户普遍具有对于两人能够同时休息的需求,而目前半高顶驾驶室仅能布置单卧铺,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半高顶驾驶室,时代发展到今天,在平顶、半高顶、高顶驾驶室和排半轻卡驾驶室中,卧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求度日益增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驾驶室单卧铺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拆卸座椅头枕;
S2:折叠座椅的靠背;
S3:将卧铺铺设于折叠后的座椅靠背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座椅设置有至少一个,多个所述座椅的靠背折叠后,与水平面平行且处于同一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步骤S4:对卧铺进行定位。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卧铺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卧铺,所述卧铺的至少一部分铺设在折叠后的座椅靠背上,所述卧铺上开设有避让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卧铺之间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
驾驶室;
座椅,并排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内,所述座椅设置有至少一个,每个所述座椅能够折叠;
卧铺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卧铺,所述卧铺的至少部分能够在所述座椅折叠后搭接在所述座椅上,以铺设在所述驾驶室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和头枕,所述坐垫与所述靠背之间设置有调角器,所述坐垫与所述靠背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头枕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靠背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对所述卧铺进行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安装在所述驾驶室内和/或所述座椅上,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铰接,以实现所述定位件的展开和收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卧铺支撑架,所述卧铺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卧铺支撑架上,所述卧铺支撑架的高度与所述座椅折叠后的高度相同。
上述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头枕,能够在使用时保证座椅不与驾驶室内饰件发生干涉;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卧铺,能够保证至少两人同时在驾驶室内休息;通过设置可折叠的靠背,能够保证卧铺铺设于座椅靠背上时,前后卧铺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尽量避免用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适。此外,通过上述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能够实现双卧铺在驾驶室内的布置,也便于恢复行驶状态,解决了用户对于双人同时休息的需求,明显提高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驾驶室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卧铺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件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件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驾驶空间;20、卧铺空间;30、座椅;310、驾驶座椅;320、乘客座椅;330、备用座椅;340、坐垫;350、靠背;360、头枕;370、调角器;40、卧铺;410、前卧铺;420、后卧铺;430、卧铺支撑架;50、定位件;510、第一定位部;520、第二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载货车或卡车,包括自卸卡车、牵引卡车、非公路和无路地区的越野卡车和各种专为特殊需要制造的车辆。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一般可依照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随着载货汽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载货汽车的内部空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商用车而言,长途车牵引车内部空间增大运动空间是一个趋势,在长途运输的情况下增加内部休息空间是客户非常关心的一个需求。现有载货汽车驾驶室内通常设置有一个驾驶员座椅和一个乘客座椅,部分载货汽车的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之间还设置有备用座椅,供第三人乘坐。
目前国内的载货汽车半高顶驾驶室内的高度有限,无法实现常见卧铺的上卧铺布置方法,仅可布置下卧铺。而从事相关行业的用户作业过程中多为双人搭档工作(例如收割机车型用户),用户普遍具有对于两人能够同时休息的需求,而目前半高顶驾驶室仅能布置单卧铺,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半高顶驾驶室,时代发展到今天,在平顶、半高顶、高顶驾驶室和排半轻卡驾驶室中,卧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求度日益增高。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驾驶室内卧铺结构布置方法用于对卧铺进行布置,卧铺结构安装于车辆驾驶室内,能够满足两人同时在驾驶室内休息的需求。下面对本申请中的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制本申请的技术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卧铺结构可以安装在其他地方,不限于驾驶室内,也不限于安装在半高顶驾驶室内,时代发展到今天,在平顶、半高顶、高顶驾驶室和排半轻卡驾驶室中,双卧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对于卧铺的使用场景,在此不作限定。
参阅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车辆的驾驶室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驾驶室,驾驶室包括驾驶空间10和卧铺空间20,卧铺空间20设置在驾驶空间10的背部。驾驶空间10内设置有座椅30,座椅30设置有至少一个,且并排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座椅30具体有三个,其中一个为驾驶座椅310,一个为乘客座椅320,还有一个为备用座椅33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对座椅30的数量进行限制。卧铺空间20内放置有至少两个卧铺40,卧铺空间20用于收纳卧铺4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卧铺40所使用的材料为发泡材料并且带有硬质底板,从而能够保证卧铺40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卧铺40的材质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参阅图2和图3,座椅30包括坐垫340、靠背350和头枕360,头枕360可拆卸连接在靠背350上,坐垫340和靠背350之间转动连接,坐垫340和靠背350之间设置有调角器370。调角器370是一种安装于汽车座椅30上,实现座椅30靠背350角度调节的装置,该装置一般由椅背联接板、椅座联接板、核心件、手轮或调节手柄、回复弹簧等部分组成,调角器37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调角器370可以方便地改变坐垫340与靠背350之间的角度,当需要铺设卧铺40时,可以将靠背350折叠,使折叠后的靠背350表面与水平面平行,且折叠后的座椅30的靠背350与卧铺40支撑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再将卧铺40至少一部分铺设在折叠后的靠背350上。通过将头枕360与靠背350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在折叠靠背350前能够将头枕360拆下,尽量避免头枕360与车内其他零件干涉。
参阅图1,卧铺空间20内设置有卧铺支撑架430,卧铺40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卧铺支撑架430上,卧铺支撑架430内可用作储物空间或其他用途,在此不作限定。车辆正常行驶状态下,卧铺40可以堆叠放置在卧铺支撑架430上,或折叠放入储物空间内。卧铺40设置有至少两个,可以在需要时,同时供至少两个人休息,满足用户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卧铺40有两个,分别为前卧铺410和后卧铺420,前卧铺410和后卧铺420并排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驾驶室内空间和布局合理选择卧铺40的数量,也可以将卧铺40设置为上下排布,在此不作限定。例如,可以设置三个卧铺40,其中两个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且并排设置,还有一个设置在另外两个上方,从而能够满足三人同时休息。不使用时,三个卧铺40都堆叠放置在卧铺支撑架430上,使用时上方卧铺40通过支架支撑固定在驾驶室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休息时,先将头枕360从靠背350上拆下,再将所有座椅30的靠背350折叠至与水平面平行,再将前卧铺41040铺设在座椅30上,将后卧铺42040铺设在卧铺40支撑架上,从而能够同时供两个人休息。
参阅图1和图3,座椅30具有升降功能,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具有减震装置的驾驶员座椅30处于高位,以达到减震、缓冲、舒适等效果;在使用卧铺40时,将驾驶员座椅30降至最低位置(此时座椅30的靠背350放平后,靠背350背面离地板高度最低,且靠背350背面与后卧铺40放置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保证前卧铺40于座椅30上时,前卧铺410与后卧铺420高度一致,避免用户在使用中产生不适。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重卡车型当中,驾驶员座椅30一般为气囊减震座椅30(有高度调节功能),而在轻卡车型当中,驾驶员座椅30有气囊减震座椅30与无减震装置座椅30(无高度调节功能)等多种配置,在驾驶员座椅30无减震装置时,无法具备升降功能,此时只需要保证座椅30折叠后,座椅30的靠背350背面与后卧铺40放置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卧铺结构,参阅图1,卧铺40包括至少两个卧铺40,即前卧铺410和后卧铺420。前卧铺410和后卧铺420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卧铺40,也可以将前卧铺410和后卧铺420设置为转动连接,前卧铺410和后卧铺420可以通过合页或转轴相连。当需要收纳时,可以转动前卧铺410,使前卧铺410转动并堆叠在后卧铺420上。当需要使用前卧铺410时,转动前卧铺410,使前卧铺410展开,操作方便,且通过将前卧铺410与后卧铺420转动连接,能够使前卧铺410与后卧铺420相互约束,尽量避免在使用时,前卧铺410和后卧铺420的位置产生偏移,能够保证良好的使用效果。
参阅图1,前卧铺410和后卧铺420之间也可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在前卧铺410和后卧铺420的侧壁上设置卡扣,当用户需要休息时,将前卧铺410与后卧铺420并排铺设,再将前卧铺410与后卧铺420上的卡扣扣合,从而能够增强前卧铺410与后卧铺420之间的连接,使前卧铺410与后卧铺420在使用时能够相互约束,尽量避免前卧铺410与后卧铺420在使用时产生位移。
参阅图4和图5,为了进一步防止卧铺40在使用时产生偏移,可以在卧铺空间20和/或驾驶空间10和/或座椅30上设置定位件50,定位件50具有若干个,通过定位件50实现对卧铺40的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50设置在卧铺支撑架430上,以限制后卧铺420的水平移动;结合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50安装在靠背350的背部,当靠背350折叠后,能够通过定位件50对前卧铺410进行限位,以限制前卧铺410的水平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定位件50安装在驾驶室的内壁上,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不对定位件50具体安装位置进行限定。
参阅图4和图5,定位件50包括第一定位部510和第二定位部520,第一定位部510安装在靠背350或卧铺40支撑架或驾驶室内壁上,第一定位部510和第二定位部520铰接,从而能够实现第二定位部520的展开和收纳。当定位件50处于收纳状态下时,第二定位部520与第一定位部510重叠,不会对驾驶室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当定位件50处于展开状态下时,第一定位部510与第二定位部520垂直设置,定位件50的截面呈L型,在第一定位部510和第二定位部520的共同作用下,对卧铺40进行限位,尽量避免卧铺40在使用时产生位移。
在中重卡驾驶室中,一般存在辅助上车扶手、后地板特殊造型等影响因素,导致卧铺40的外形轮廓并不完整,因此,卧铺40上开设有避让槽,以使卧铺40的形状与驾驶室内饰件相匹配,尽量避免卧铺40与驾驶室内饰件产生干涉,使卧铺40在使用时能够保持平整。在轻卡驾驶室中一般不存在造型影响,很容易达成美观外形轮廓。在使用卧铺40时,根据各类车型驾驶室内饰的不同来进行避让及美观设计,达成适配,从而保证前后卧铺420结构与外形与驾驶室内饰匹配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驾驶员座椅310与乘客座椅32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靠背350并非完全竖直,座椅30的靠背350与座椅30的坐垫340之间的角度一般大于90°,且后卧铺420在行驶过程中一般为放平状态,这会导致实际使用中,驾驶员座椅30与乘客座椅320的靠背350背面可能会与后卧铺420发生软干涉现象。考虑后卧铺420的结构,为了避免发生硬干涉,在后卧铺420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驾驶员座椅30与乘客座椅320靠背350背面的边界,以该边界规划后卧铺420的外形尺寸。
另外,若前卧铺410不具备可折叠功能,在行驶过程中前卧铺410与后卧铺420的放置状态一般为后卧铺420在下,前卧铺410在上,依次平放于座椅30靠背350后方的平台上,这要求了前后卧铺420的外形轮廓应当尽量保持一致,否则前卧铺410将无法与后卧铺420重叠平放。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拆卸座椅30的头枕360,将座椅30上的头枕360拆下,尽量避免折叠时头枕360与驾驶室内其他内饰件,如方向盘等造成干涉;
S2:折叠座椅30的靠背350,通过调角器370对靠背350进行折叠,使靠背350与坐垫340重合;
S3:将卧铺40铺设于折叠后的座椅30的靠背350上,前卧铺410铺设于座椅30上,后卧铺420铺设于卧铺支撑架430上,前卧铺410与后卧铺420并排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S4:通过定位件50对卧铺40进行定位。
本发明实现载货汽车半高顶驾驶室内双卧铺40装置的铺设,能够解决用户对于双人或多人同时休息的需求,填补国内有关领域的空白。本申请所述的双卧铺装置,座椅30能够完全放平,头枕360可拆卸,且不与驾驶室内方向盘等结构干涉,能够明显提高舒适性。
此外,本发明方法还可适用于其他车辆,包括平顶、高定中重卡驾驶室,排半轻卡驾驶室等多种商用车驾驶室。本申请方法所需的双卧铺装置种类相同,根据驾驶室种类不同,调节双卧铺装置组成件的内部结构,达成适配,操作步骤大体相同。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多种车型的驾驶室,通过更改双卧铺装置组成件的结构来达成适配,操作步骤大体相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拆卸座椅头枕;
S2:折叠座椅的靠背;
S3:将卧铺铺设于折叠后的座椅靠背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座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座椅的靠背折叠后,与水平面平行且处于同一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S4:对卧铺进行定位。
4.一种卧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卧铺,所述卧铺的至少一部分铺设在折叠后的座椅靠背上,所述卧铺上开设有避让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卧铺之间为转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驾驶室;
座椅,并排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内,所述座椅设置有至少一个,每个所述座椅能够折叠;
卧铺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卧铺,所述卧铺的至少部分能够在所述座椅折叠后搭接在所述座椅上,以铺设在所述驾驶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和头枕,所述坐垫与所述靠背之间设置有调角器,所述坐垫与所述靠背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头枕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靠背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对所述卧铺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安装在所述驾驶室内和/或所述座椅上,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铰接,以实现所述定位件的展开和收纳。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卧铺支撑架,所述卧铺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卧铺支撑架上,所述卧铺支撑架的高度与所述座椅折叠后的高度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92759.6A CN117400805A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692759.6A CN117400805A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00805A true CN117400805A (zh) | 2024-01-16 |
Family
ID=89492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692759.6A Pending CN117400805A (zh) | 2023-12-11 | 2023-12-11 | 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400805A (zh) |
-
2023
- 2023-12-11 CN CN202311692759.6A patent/CN117400805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98926B1 (en) | Transformable rear seat for a vehicle | |
US20040100116A1 (en) | Fold flat motor vehicle seat | |
CN212373216U (zh) | 一种卧铺及卡车 | |
CN110979127A (zh) | 坐卧两用的商用车卧铺和商用车 | |
CN117400805A (zh) | 驾驶室内卧铺结构的布置方法、卧铺结构及车辆 | |
CN212685348U (zh) | 一种载货汽车驾驶室内的卧铺装置 | |
JP3730151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CN2394824Y (zh) | 带隐形座位的客货两用车 | |
JP2005289207A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S6038268A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CN221562880U (zh) | 汽车前排座椅 | |
EP1972490B1 (en) | Motor vehicle with a second-row seat having a backrest and sitting surface that can both be tipped over | |
KR100568742B1 (ko) | 승합차용 보조시트 절첩장치 | |
JP2007253669A (ja)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
JP3357709B2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CN218287501U (zh) | 一种主驾座椅及座椅总成 | |
CN216733979U (zh) | 座椅总成及车辆 | |
CN218640714U (zh) | 一种多功能座椅、驾驶室及起重机 | |
JPS6256810B2 (zh) | ||
JP4279297B2 (ja) | 車両のシート配置構造 | |
JP2010083192A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JP3807572B2 (ja) | 簡易ベッド | |
JP2010076671A (ja) |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 |
KR100220565B1 (ko) | 왜건형차량의 리어시트 절첩장치 | |
KR0162554B1 (ko) | 자동차의 시트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