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66217B - 行星齿轮箱总成 - Google Patents

行星齿轮箱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66217B
CN117366217B CN202311669150.7A CN202311669150A CN117366217B CN 117366217 B CN117366217 B CN 117366217B CN 202311669150 A CN202311669150 A CN 202311669150A CN 117366217 B CN117366217 B CN 117366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avity
groove
lubricating
labyrin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691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66217A (zh
Inventor
彭鹏
杜生超
张晓超
梁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angao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angao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angao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angao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691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66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66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66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66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66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3Lubricant guiding means mounted or supported o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or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7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venting gearboxes, e.g. air breath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7Splash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69Bearings or seals
    • F16H57/0471B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行星齿轮箱总成,涉及齿轮箱领域,行星齿轮箱总成包括前端盖、后箱体、行星传动机构和透气帽。前端盖上设置有第一迷宫腔和前集油腔,前端盖与后箱体连接且二者配合形成相互独立的润滑腔和第二迷宫腔,第一迷宫腔同时连通润滑腔和第二迷宫腔。前集油腔连通润滑腔,用于暂存润滑油并能将润滑油输送至前轴承座。行星传动机构设于润滑腔内。透气帽安装于前端盖或后箱体,透气帽与第二迷宫腔连通。该齿轮箱总成能够适应大角度倾斜状态的传动件的润滑,并且油气分离效果好,透气帽处不易出现渗漏油现象。

Description

行星齿轮箱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星齿轮箱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行星齿轮箱内部依靠导油筋和导油槽将润滑油引导至轴承座上方,从而利用润滑油对轴承座处安装的轴承进行润滑。此外,由于行星齿轮箱峰值转速较高,当齿轮高速运转时,齿轮箱的箱体内部形成高温高压的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在压力的作用下朝向透气帽处流动,依靠透气帽进行油气分离。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电动行星齿轮箱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1、行星齿轮箱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前倾、后倾、左倾、右倾四种大角度车辆倾斜工况。齿轮箱大角度倾斜时,会造成某些倾斜角度的常规导油结构(如导油筋、导油槽等)的引油角度过低,而严重削弱乃至失去导油润滑功能,造成对应传动件的润滑不良乃至烧蚀损坏,提高齿轮箱故障率,降低齿轮箱稳定性和可靠性;
2、采用透气帽进行油气分离,效果差,导致出现透气帽渗漏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箱总成,其能够在齿轮箱处于较大角度的倾斜状态下对齿轮箱内部的传动件进行有效润滑,提高齿轮箱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够提高油气分离效果,改善透气帽处渗漏油的状况。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箱总成,包括:
前端盖、后箱体、行星传动机构和透气帽;
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第一迷宫腔和前集油腔,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后箱体连接且二者配合形成相互独立的润滑腔和第二迷宫腔,所述第一迷宫腔同时连通所述润滑腔和所述第二迷宫腔;所述前集油腔连通所述润滑腔,用于暂存润滑油并能将润滑油输送至前轴承座;所述行星传动机构设于所述润滑腔内;所述透气帽安装于所述前端盖或所述后箱体,所述透气帽与所述第二迷宫腔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端盖包括盖体和前集油板,所述盖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前集油板与所述内侧面连接,且封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以使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第一迷宫腔,以及使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油气进入通道,所述油气进入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油气进入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润滑腔;
所述盖体与所述后箱体配合形成所述润滑腔和第二迷宫腔,所述前集油板位于所述润滑腔内。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迷宫腔利用前端盖的内部空间形成,前端盖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同时,第一迷宫腔通过油气进入通道与润滑腔连通,油气混合物需要通过油气进入通道进入到第一迷宫腔,减小了第一迷宫腔的负荷,第一迷宫腔的油气分离效果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为渐变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宽在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基于上述方案,第二凹槽为渐变槽,使得油气进入通道为渐变孔,油气进入通道的与润滑腔连通的端口的口径较大,油气进入通道的与第一迷宫腔连通的端口的口径较小,便于利用较大的端口引导油气混合物进入到第一迷宫腔内,且油气进入通道的孔壁的表面积相比圆柱孔的孔壁的表面积大,在油气混合物通过油气进入通道进入第一迷宫腔时,附着于油气进入通道的壁面上的油液的量增多,油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润滑腔中,从而提高油气分离效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集油腔成型于所述前集油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
基于上述方案,润滑油在齿轮等传动件的搅动下在齿轮的轴向上飞溅,前集油腔位于齿轮的轴向上的一侧,润滑油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前集油腔中,前集油腔能暂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当车辆处于倾斜状态无法将润滑油搅动至前轴承座上方时,前集油腔内的润滑油液流向前轴承座,从而对前轴承座处的轴承进行润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的内侧面上一体成型有两个挡油板,所述两个挡油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盖体的周向上的两侧,所述前集油板嵌入所述两个挡油板之间;每个所述挡油板均用于分离油气混合物。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挡油板,齿轮箱运行过程中搅动的油气混合物运动时被挡油板阻挡,油气混合物实现分离,起到一定的油气分离效果,后续进入第一迷宫腔内的油气混合物中气体少,减小第一迷宫腔的分离负荷,提高第一迷宫腔内油气分离效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箱体的环形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前端盖与所述环形端面对接且封闭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口,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后箱体配合以在所述第三凹槽处形成所述第二迷宫腔。
基于上述方案,第二迷宫腔利用后箱体的内部空间形成,后箱体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具有与所述第一迷宫腔连通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二迷宫腔连通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行星传动机构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具有间距,且所述第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端的高度。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迷宫腔内的油气混合物完成第一次油气分离后,从连通孔进入到第二迷宫腔中,连通孔的结构设计,增加了油气混合物从第一迷宫腔进入第二迷宫腔的路程,增加了油气混合物从第一迷宫腔进入第二迷宫腔的流动时间,能够增大使油气混合物中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至第一迷宫腔中的油液量,从而能提高油气分离效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集油腔设置有溢油口。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在前集油腔上设置溢油口,当前集油腔暂存润滑油时,润滑油的量超出设定量时能够从溢油口溢出,既保证前集油腔内的润滑油的量足够,也不会影响回流至润滑腔内的润滑油的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滑腔内还设有用于暂存润滑油的后集油腔,所述后集油腔连通所述润滑腔且用于将暂存的润滑油输送至后轴承座。
基于上述方案,当齿轮箱处于倾斜状态时,汇集在后集油腔中的润滑油能够流动至后轴承座,从而对后轴承座处的轴承进行润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轴承座的外周面上成型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槽底壁上开设有导油槽;所述后箱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润滑油导入所述第四凹槽的导油筋。
基于上述方案,合理利用后轴承座的内部空间,降低加工难度,节省加工材料,降低加工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箱总成,在齿轮箱正常运行过程中,齿轮箱内部的行星传动机构转动过程中搅动润滑油,使润滑油能够被输送至各个位置实现润滑效果。并且,润滑油在运动过程中,部分润滑油能够被前集油腔收集起来,该部分润滑油不会直接到达前轴承座参与润滑,而是会暂存于前集油腔中,再从前集油腔中流动至前轴承座对轴承进行润滑。如此一来,当齿轮箱处于较大角度的倾斜状态时,润滑油无法通过传动件搅动的方式到达前轴承座上方,无法对前轴承座处的轴承进行有效润滑,此时,前集油腔暂存的润滑油能够排出并到达前轴承座处,从而对轴承进行有效润滑,轴承不易被烧蚀损坏,齿轮箱运行可靠性高。同时,润滑腔内部的油气混合物在到达透气帽前,依次经过第一迷宫腔和第二迷宫腔,在第一迷宫腔和第二迷宫腔的配合下进行多次油气分离,有效提高了油气混合物的分离效果,使得透气帽处的负荷小,透气帽处不易出现渗漏油的情况。而第一迷宫腔和第二迷宫腔均利用前端盖和后箱体的内部空间形成,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不需要增设多余的结构件,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行星齿轮箱总成的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行星齿轮箱总成的另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行星齿轮箱总成的又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前端盖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前端盖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前集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前集油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箱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
001-第一迷宫腔;002-前集油腔;003-润滑腔;004-第二迷宫腔;005-油气进入通道;006-前轴承座;007-后轴承座;071-第四凹槽;008-后集油腔;100-前端盖;110-盖体;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113-连通孔;1131-第一端;1132-第二端;120-前集油板;121-安装侧板;1211-固定孔;1212-导油斜面;122-挡油侧板;1221-避让槽;123-底板;1231-出油孔;124-导油挡边;125-扰流筋条;130-装配环;140-挡油筋板;150-挡油板;200-后箱体;210-第三凹槽;220-连通槽;230-导油筋;300-行星传动机构;400-透气帽;500-后集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图1-图9,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箱总成包括前端盖100、后箱体200、行星传动机构300和透气帽400。前端盖100上设置有第一迷宫腔001和前集油腔002,前端盖100与后箱体200连接且二者配合形成相互独立的润滑腔003和第二迷宫腔004,第一迷宫腔001同时连通润滑腔003和第二迷宫腔004。前集油腔002连通润滑腔003,用于暂存润滑油并能将润滑油输送至前轴承座006。行星传动机构300设于润滑腔003内。透气帽400安装于前端盖100或后箱体200,透气帽400与第二迷宫腔004连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箱总成的工作原理如下:
齿轮箱运行过程中,齿轮箱内部的行星传动机构300转动过程中搅动润滑油,使润滑油以飞溅等形式被输送至润滑腔003内的各个位置对零部件进行润滑。并且,润滑油在运动过程中,部分润滑油能够被前集油腔002收集起来,该部分润滑油不会直接到达前轴承座006参与润滑,而是会暂存于前集油腔002中,再从前集油腔002中流动至前轴承座006对轴承进行润滑。如此一来,当齿轮箱处于较大角度的倾斜状态时,润滑油无法通过传动件搅动的方式到达前轴承座006上方,无法对前轴承座006处的轴承进行有效润滑,此时,前集油腔002暂存的润滑油能够排出并到达前轴承座006处,从而对轴承进行有效润滑,轴承不易被烧蚀损坏,齿轮箱运行可靠性高。
同时,齿轮箱运行过程中,内部气压增大,润滑腔003内部形成高温高压的油气混合物,油气混合物在到达透气帽400前,依次经过第一迷宫腔001和第二迷宫腔004,第一迷宫腔001和第二迷宫腔004均能够对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有效提高了油气混合物的分离效果,也使得透气帽400处的负荷小,透气帽400处不易出现渗漏油的情况。而第一迷宫腔001和第二迷宫腔004均利用前端盖100和后箱体200的内部空间形成,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不需要增设多余的结构件,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
以下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行星齿轮箱总成的细节结构进行展开说明。
请结合图1-图3,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行星齿轮箱总成包括前端盖100、后箱体200、行星传动机构300、透气帽400和后集油板500。前端盖100上设置有第一迷宫腔001和前集油腔002,前端盖100与后箱体200连接且二者配合形成相互独立的润滑腔003和第二迷宫腔004,第一迷宫腔001同时连通润滑腔003和第二迷宫腔004。前集油腔002连通润滑腔003,用于暂存润滑油并能将润滑油输送至前轴承座006。行星传动机构300设于润滑腔003内。透气帽400安装于前端盖100或后箱体200,透气帽400与第二迷宫腔004连通。后集油板500安装于后轴承座007上,与后轴承座007配合限定出连通润滑腔003的后集油腔008,后集油腔008用于暂存润滑油并能将润滑油输送至后轴承座007。
如此设计,通过第一迷宫腔001、第二迷宫腔004和透气帽400的配合结构,油气混合物依次经过第一迷宫腔001、第二迷宫腔004和透气帽400,实现多级分离,对油气混合物的分离效果好,透气帽400处的负荷小,不易出现渗漏油的现象。并且,在车辆处于较大角度的倾斜状态时,前轴承座006处的轴承可以通过前集油腔002暂存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后轴承座007处的轴承可以通过后集油腔008暂存的润滑油进行润滑,润滑效果好。
请结合图1-图7,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前端盖100包括盖体110和前集油板120,盖体110和前集油板120连接,二者配合能够限定出第一迷宫腔001和油气进入通道005。
请结合图4和图5,可选的,盖体110具有能够与后箱体200对接的内侧面,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第一凹槽111位于第二凹槽112在盖体110的径向上的外侧,也即第一凹槽111相比第二凹槽112远离盖体110的中心位置。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均可以为在盖体110的周向上延伸的弧形凹槽。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的槽深方向均在盖体110的厚度方向上,且第一凹槽111的槽深大于第二凹槽112的槽深。同时,内侧面上还凸设有装配环130,装配环130与盖体110同轴设置,装配环130能够与后箱体200插接,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和结合牢固性。为了提高密封性,还可以在装配环130和后箱体200之间设置密封圈。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均位于装配环130围成的区域内。应当理解,装配环130与盖体110可以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高,使用安全可靠。盖体110的内部还设置有连通孔113,连通孔11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111的槽壁上,另一端贯穿盖体110以及装配环130并位于装配环130的外周面上和盖体110的内侧面上,通过连通孔113能连通第一凹槽111和第二迷宫腔004。连通孔113可以为圆孔,连通孔113与第一迷宫腔001连通的端部为第一端1131,连通孔113与第二迷宫腔004连通的端部为第二端1132,第一端1131与第二端1132在盖体110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具有间距,且第一端1131的高度低于第二端1132的高度,例如,第一端1131相比第二端1132更加靠近第一凹槽111的槽底壁。并且,第一端1131位于第一凹槽111的槽底壁和第二凹槽112的槽底壁之间,从第二凹槽112进入油气混合物不会直接进入到连通孔113内。
进一步的,第二凹槽112为渐变槽,第二凹槽112的槽宽在从第二凹槽112靠近第一凹槽111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其中,第二凹槽112的槽宽方向与盖板的周向一致。
此外,可以在盖体110的内侧面上设置挡油筋板140,挡油筋板140的一侧与装配环130的内周面密封连接,挡油筋板140上凸设有两个挡油板150,两个挡油板150在盖体110的周向上间隔排布,且第一凹槽111位于两个挡油板150之间。挡油筋板140能够将扰动的部分润滑油阻挡且使润滑油直接向前轴承座006上流动,增大在前轴承座006的周向上的润滑面积。盖体110、挡油筋板140以及两个挡油板150可以为一体成型,挡油筋板140的设计能够阻挡润滑油直接进入到第一迷宫腔001和油气进入通道005中,减小第一迷宫腔001的负荷,提高油气分离效果。并且,挡油筋板140还可以将润滑油引导至前集油腔002中,提高前集油腔002的集油效率。
应当理解,设置有挡油筋板140的部位增加了盖板的厚度,从而提高了盖板的结构强度,且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可以成型于挡油筋板140上,减小对盖体110强度的削弱,能够增大第一迷宫腔001的容积,提高油气分离能力。
请结合图6和图7,可选的,前集油板120包括一体式结构的安装侧板121、挡油侧板122、底板123和导油挡边124,且安装侧板121、挡油侧板122和底板123配合形成前集油腔002,底板123的底部设置有与前集油腔002连通的出油孔1231,出油孔1231可以为方孔或圆孔等,出油孔1231能够将前集油腔002中润滑油引导至前轴承座006处。安装侧板1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211,每个固定孔1211内均穿设有紧固件,紧固件能够与前轴承座006上的螺纹孔螺接固定,从而实现前集油板120与盖体110的固定连接。安装侧板121的内壁设置有导油斜面1212,导油斜面1212能将润滑油引导至出油孔1231。挡油侧板122上设置有两个避让槽1221,两个避让槽1221用于分别与两个挡油板150插接配合,避免前集油板120与挡油板150产生干涉。同时,挡油侧板122的内壁凸设有两个扰流筋条125,扰流筋条125延伸至底板123上且与安装侧板121具有间距,出油孔1231位于两个扰流筋条125之间。通过设置扰流筋条125,能够减缓润滑油从出油孔1231排出的速度,从而提高润滑油的暂存效果,利于在齿轮箱处于较大角度的倾斜状态时为前轴承座006处的轴承补充润滑油。导油挡边124凸设于安装侧板121的内壁且与出油孔1231具有间距,导油挡边124具有内弧形面,内弧形面能够引导润滑油液进入到前集油腔002中。
此外,底板123为弧形板,安装侧板121和挡油侧板122分别位于底板123相对的两侧,且挡油侧板122的远离底板123的一侧的高度高于底板123和安装侧板121的高度,如此,前集油腔002的顶部形成敞口,该敞口为溢油口,前集油腔002储存的油量能够从底板123和安装侧板121的边缘溢出。既保证前集油腔002内的润滑油的量足够,也不会影响回流至润滑腔003内的润滑油的量,利于其余部件的润滑。
应当理解,前轴承座006上可以设置开口,从前集油腔002的出油孔1231排出的润滑油落入前轴承座006上后,从开口进入到对应的轴承处,对轴承等部件进行润滑。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前集油板120与盖体110装配后,挡油侧板122的外板面与盖体110的内侧面贴合,挡油侧板122将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的槽口封闭,使第一凹槽111形成第一迷宫腔001,第二凹槽112形成油气进入通道005。且盖体110上的两个挡油筋板140分别插接在安装侧板121上的两个避让槽1221中,起到定位的作用,也能够提高结合的牢固性,并且,挡油筋板140凸设于安装侧板121的内壁,当润滑油被搅动飞溅至挡油筋板140时,被挡油筋板140阻挡,润滑油顺着挡油筋板140落入到前集油腔002内。同时,挡油筋板140将安装侧板121和第一凹槽111封闭的位置遮挡住,润滑油不易从第一凹槽111的槽口处进入到第一迷宫腔001内,减小第一迷宫腔001的工作负荷,提高第一迷宫腔001的油气分离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凹槽112为渐变槽,使得油气进入通道005为渐变孔,油气进入通道005的与润滑腔003连通的端口的口径较大,油气进入通道005的与第一迷宫腔001连通的端口的口径较小,便于利用较大的端口引导润滑腔003中的油气混合物进入到第一迷宫腔001内,且油气进入通道005的孔壁的表面积相比圆柱孔的孔壁的表面积大,在油气混合物通过油气进入通道005进入第一迷宫腔001时,附着于油气进入通道005的壁面上的油液的量增多,油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到润滑腔003中,从而提高油气分离效果。同时,由于连通孔113的第一端1131位于第一凹槽111的槽底壁和第二凹槽112的槽底壁之间,或者说第一端1131与第二凹槽112的槽底壁在盖体110的轴线延伸方向上具有间距,如此一来,使得油气进入通道005与连通孔113的第一端1131在盖体110的轴线延伸方向上具有间距,从油气进入通道005进入第一迷宫腔001的油气混合物不会直接流向连通孔113,而是在第一迷宫腔001内进行油气分离后再进入到连通孔113,延长了油气混合物停留在第一迷宫腔001内的时间,从而提高油气分离效果。
请结合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后箱体200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所在端面为环形端面,环形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凹槽210和连通槽220,第三凹槽210可以为在后箱体200的周向上延伸的弧形凹槽。后箱体200与前端盖100对接时,装配环130插接在安装槽中,装配环130、盖体110和后箱体200配合限定出润滑腔003。盖体110的内侧面封闭第三凹槽210和第四凹槽071的槽口,使第三凹槽210形成第二迷宫腔004。并且,连通孔113的第二端1132与连通槽220对接并连通。透气帽400安装于后箱体200上并且与第二迷宫腔004连通。由于第三凹槽210成型于后箱体200上,利用了后箱体200的内部空间,便于加工制造,整体结构紧凑,便于装配。
进一步的,还可以在后箱体200的内壁设置导油筋230,导油筋230能够将润滑油液引导至后集油腔008内。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后集油板500设于润滑腔003内,后集油板500可以与后轴承座007连接,从而与后轴承座007配合形成后集油腔008。例如,在后轴承座007的外周面上设置第四凹槽071,第四凹槽071的槽底壁上设置有开口,后集油板500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与后轴承座007连接,将第四凹槽071的一侧封闭,从而在第四凹槽071处形成后集油腔008,充分利用后轴承座007的内部空间,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齿轮箱正常运行过程中,后集油腔008内暂存润滑油,在齿轮箱处于较大角度的倾斜状态的工况下,润滑油无法通过传动件搅动的方式到达后轴承座007上方,无法对后轴承座007处的轴承进行有效润滑,此时,后集油腔008暂存的润滑油能够从开口处排出并到达后轴承座007处,从而对相应的轴承等部件进行有效润滑,轴承不易被烧蚀损坏,齿轮箱运行可靠性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箱总成,利用前端盖100和后箱体200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一迷宫腔001和第二迷宫腔004,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的空间小,利于装配,通过第一迷宫腔001、第二迷宫腔004和透气帽400配合进行油气分离,分离效果好,不需要设置多余的部件进行油气分离,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通过前集油腔002和后集油腔008的结构设计,在齿轮箱处于较大角度的倾斜状态时,也能够对轴承等部件进行有效润滑,提高齿轮箱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前集油板120和盖板配合,既通过第一迷宫腔001的结构实现油气分离,又通过前集油腔002的结构实现润滑油暂存,合理利用齿轮箱内部空间,在不增大体积的前提下,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行星齿轮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端盖、后箱体、行星传动机构和透气帽;
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第一迷宫腔和前集油腔,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后箱体连接且二者配合形成相互独立的润滑腔和第二迷宫腔,所述第一迷宫腔同时连通所述润滑腔和所述第二迷宫腔;所述前集油腔连通所述润滑腔,用于暂存润滑油并能将润滑油输送至前轴承座;所述行星传动机构设于所述润滑腔内;所述透气帽安装于所述前端盖或所述后箱体,所述透气帽与所述第二迷宫腔连通;
所述前端盖包括盖体和前集油板,所述盖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前集油板与所述内侧面连接,且封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以使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第一迷宫腔,以及使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油气进入通道,所述油气进入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油气进入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润滑腔;
所述盖体与所述后箱体配合形成所述润滑腔和第二迷宫腔,所述前集油板位于所述润滑腔内;
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为渐变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宽在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所述前集油腔成型于所述前集油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
所述盖体的内侧面上一体成型有两个挡油板,所述两个挡油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盖体的周向上的两侧,所述前集油板嵌入所述两个挡油板之间;每个所述挡油板均用于分离油气混合物;
所述后箱体的环形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前端盖与所述环形端面对接且封闭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口,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后箱体配合以在所述第三凹槽处形成所述第二迷宫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箱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具有与所述第一迷宫腔连通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二迷宫腔连通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在所述行星传动机构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具有间距,且所述第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端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箱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集油腔设置有溢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箱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腔内还设有用于暂存润滑油的后集油腔,所述后集油腔连通所述润滑腔且用于将暂存的润滑油输送至后轴承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齿轮箱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轴承座的外周面上成型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槽底壁上开设有导油槽;所述后箱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润滑油导入所述第四凹槽的导油筋。
CN202311669150.7A 2023-12-07 2023-12-07 行星齿轮箱总成 Active CN117366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69150.7A CN117366217B (zh) 2023-12-07 2023-12-07 行星齿轮箱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69150.7A CN117366217B (zh) 2023-12-07 2023-12-07 行星齿轮箱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66217A CN117366217A (zh) 2024-01-09
CN117366217B true CN117366217B (zh) 2024-02-27

Family

ID=89394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69150.7A Active CN117366217B (zh) 2023-12-07 2023-12-07 行星齿轮箱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6621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7867A1 (de) * 1987-11-25 1989-05-3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abyrinthdichtungsanordnung
DE4036209C1 (en) * 1990-11-14 1992-05-07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IC engine accessories drive system - incorporates planetary gears and freewheel mechanism
CN201739432U (zh) * 2010-04-16 2011-02-09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单级齿轮减速装置
WO2017045280A1 (zh) * 2015-09-19 2017-03-23 江苏泰宇减速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油的自润滑减速机
CN217519176U (zh) * 2022-03-23 2022-09-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减速器箱体、减速器总成和汽车
CN217713595U (zh) * 2022-07-05 2022-11-01 南京南高齿新能源汽车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行星减速箱润滑结构
CN115789222A (zh) * 2022-11-16 2023-03-14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齿轮箱用非接触式组合迷宫密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17867A1 (de) * 1987-11-25 1989-05-3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abyrinthdichtungsanordnung
DE4036209C1 (en) * 1990-11-14 1992-05-07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IC engine accessories drive system - incorporates planetary gears and freewheel mechanism
CN201739432U (zh) * 2010-04-16 2011-02-09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单级齿轮减速装置
WO2017045280A1 (zh) * 2015-09-19 2017-03-23 江苏泰宇减速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油的自润滑减速机
CN217519176U (zh) * 2022-03-23 2022-09-3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减速器箱体、减速器总成和汽车
CN217713595U (zh) * 2022-07-05 2022-11-01 南京南高齿新能源汽车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行星减速箱润滑结构
CN115789222A (zh) * 2022-11-16 2023-03-14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齿轮箱用非接触式组合迷宫密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66217A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2953B (zh) 传动装置
US4712442A (en) Lubricating mechanism for a rotary machine
CN101390275A (zh) 车辆用主电动机的轴承装置
CN117366217B (zh) 行星齿轮箱总成
SE511683C2 (sv) Anordning vid spärrvätsketätning vid en dränkbar arbetsmaskin
CN210397110U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润滑结构
CN218118486U (zh) 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CN216200392U (zh) 一种齿轮箱润滑结构及齿轮箱
CN113525066B (zh) 一种混合动力式驱动系统的壳体及车辆
CN115596534A (zh) 油气分离器和发动机
CN114033851A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回油结构
CN115978171B (zh) 齿轮箱回油密封结构、齿轮箱和齿轮箱回油方法
CN113339408B (zh) 发电机单轴承润滑密封结构及发电机组
CN217502529U (zh) 电动汽车行星减速箱
CN212927968U (zh) 一种防机油吸空的机油收集器
US20020182097A1 (en) Oil leak Prevention Structure for vacuum pump
CN213117179U (zh) 一种变速器轴承润滑装置
CN112984085A (zh) 一种变速箱总成分层润滑结构
CN117570183A (zh) 行星齿轮箱迷宫透气结构
CN117570186A (zh) 行星齿轮箱润滑结构
CN115059750A (zh) 电动汽车行星减速箱
EP1273801A2 (en) Sealing for vacuum pump
CN217381563U (zh) 一种后驱手动变速器润滑系统
CN216112076U (zh) 一种动力传动过渡箱
CN219345433U (zh)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