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8486U - 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8486U
CN218118486U CN202222710357.1U CN202222710357U CN218118486U CN 218118486 U CN218118486 U CN 218118486U CN 202222710357 U CN202222710357 U CN 202222710357U CN 218118486 U CN218118486 U CN 218118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output shaft
input shaft
harvest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03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浩越
宋萌萌
程照轩
潘良玉
李冠群
褚祥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Lovol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103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8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8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8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其包括壳体,壳体中转动安装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传动连接,输入轴和输出轴的端部从壳体中向外伸出,壳体上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上安装有用于支撑输入轴或输出轴的轴承,轴承座上设有用于将轴承其中一侧的润滑油导引至轴承另一侧的导油槽,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的端部敞口方向,轴承座上安装有用于密封润滑油的油封,油封套设在输入轴或输出轴上。该换向齿轮箱通过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了更合理的壳体结构,提高了箱体强度,并且设计多个导油槽,提升了对于轴承的润滑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背景技术
换向齿轮箱是玉米收获机械常用的一种动力传动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壳体、输入轴、一个或多个输出轴、一对或多对锥齿轮及端盖、轴承、油封、通气塞、油堵等。通过换向齿轮箱可以实现动力的传动、分动、转向及增速和减速功能。具有传动功率大、传动效率高、传动比恒定、结构紧凑等优点
现有的玉米收获机械上所用的换向齿轮箱,结构较为简单,壳体为铸造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体积大,重量大,成本高,且壳体通用性差。同时存在散热不良、易渗油漏油、轴承润滑不足、易损坏等缺点,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润滑效果好的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包括壳体,其结构特点是:壳体中转动安装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传动连接,输入轴和输出轴的端部从壳体中向外伸出,壳体上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上安装有用于支撑输入轴或输出轴的轴承,轴承座上设有用于将轴承其中一侧的润滑油导引至轴承另一侧的导油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导油槽能够将轴承其中一侧的润滑油导引至轴承的另一侧,保证轴承润滑,避免轴承损坏。
关于壳体的具体结构,壳体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截面呈圆形状,第二支撑部的其中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部的中段上。壳体呈T字形,并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呈圆筒形,相较于方形壳体,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受力合理,结构强度高,此外,润滑油液循环顺畅,在离心力作用下,润滑油能够在壳体内壁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厚度且相对稳定的润滑油膜,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优选的,第一支撑部的两端向外敞口,第二支撑部远离第一支撑部的端部敞口,轴承座设有多个,多个轴承座分别封堵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端部敞口处。第一支撑部的端部安装有两个轴承座,第二支撑部的端部安装有一个轴承座。
关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安装结构,输出轴安装在第一支撑部中,输出轴的两端从第一支撑部的两个敞口处向外伸出,输入轴安装在第二支撑部中,输入轴的其中一端从第二支撑部的敞口处向外伸出。
优选的,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第一支撑部或第二支撑部的端部敞口方向,轴承座上安装有用于密封润滑油的油封,油封套设在输入轴或输出轴上。因轴承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工作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由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小端向大端甩出,造成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小端缺油,而导油槽能够平衡轴承两侧的润滑油,工作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由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小端向大端甩出(回油),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小端形成负压,油液经设置在轴承安装孔内壁上的导油槽吸入,能够优化轴承的润滑效果,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的,导油槽设有多个,导油槽环绕轴承设置。可以保证轴承各个位置的润滑效果良好。
优选的,轴承座上设有安装孔,轴承安装在安装孔中,导油槽位于安装孔的内壁上。在轴承座上,轴承安装孔内壁上布置数个导油槽,最低处的导油槽低于润滑油油位,最高处的导油槽高于润滑油油位。
优选的,壳体的顶部设有加油口,壳体的底部设有放油口,加油口和放油口上均安装有螺塞。通过加油口可向壳体中注入润滑油,通过放油口,可将壳体中的废油向外排出。
优选的,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安装有一组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在输出轴上更改锥齿轮的装配方向,可方便的更改换向齿轮箱的输出旋转方向。
为了平衡壳体内外的气压,壳体的上部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上安装有封闭通气孔的通气塞,壳体内部设有挡油罩,挡油罩围拢在通气孔上,挡油罩朝向远离锥齿轮的方向敞口。挡油罩是随壳体一体铸造,通气孔位于壳体顶部,挡油罩可防止油液飞溅到通气塞上,避免通气塞渗油漏油。此外,挡油罩与壳体的内壁,存在有一定的夹角。能够局部破坏壳体内壁上的润滑油膜,使润滑油返溅到锥齿轮上,优化锥齿轮润滑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齿轮箱优化结构设计,采用了更合理的壳体结构。相较主流的壳体结构,在同等额定功率下,结构强度更好,散热效率更高;体积更小,降低了制作成本。采用壳体、轴承座分离的模块化设计,提高了铸造类零部件的通用性。采用对称布置方案,通过齿轮装配方向的更改,可方便的更改换向齿轮箱的输出旋转方向。在壳体内部,通气塞安装位置,设计铸造的挡油结构,极大的降低了渗油漏油风险。在轴承座上,设计了数个润滑油循环油道,优化了轴承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换向齿轮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轴承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挡油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通气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支撑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输入轴701、锥齿轮702、输出轴703、壳体704、轴承座705、轴承706、螺塞707、通气塞708、加油口709、放油口7010、挡油罩7011、导油槽7012、油封7013、第一支撑部7014、第二支撑部7015、安装孔7016、通气孔70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说明。
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包括壳体704,壳体704中转动安装有输入轴701和输出轴703,输入轴701和输出轴703传动连接,输入轴701和输出轴703的端部从壳体704中向外伸出,壳体704上安装有轴承座705,轴承座705上安装有用于支撑输入轴701或输出轴703的轴承706,轴承座705上设有用于将轴承706其中一侧的润滑油导引至轴承706另一侧的导油槽7012。参照附图1,导油槽7012能够将轴承706其中一侧的润滑油导引至轴承706的另一侧,保证轴承706润滑,避免轴承706损坏。
参照附图1,关于壳体704的具体结构,壳体704包括第一支撑部7014和第二支撑部7015,第一支撑部7014和第二支撑部7015的截面呈圆形状,第二支撑部7015的其中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部7014的中段上。壳体704呈T字形,并且第一支撑部7014和第二支撑部7015呈圆筒形,相较于方形壳体704,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受力合理,结构强度高,此外,润滑油液循环顺畅,在离心力作用下,润滑油能够在壳体704内壁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厚度且相对稳定的润滑油膜,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参照附图1,第一支撑部7014的两端向外敞口,第二支撑部7015远离第一支撑部7014的端部敞口,轴承座705设有多个,多个轴承座705分别封堵在第一支撑部7014和第二支撑部7015的端部敞口处。第一支撑部7014的端部安装有两个轴承座705,第二支撑部7015的端部安装有一个轴承座705。
参照附图1,关于输入轴701和输出轴703的安装结构,输出轴703安装在第一支撑部7014中,输出轴703的两端从第一支撑部7014的两个敞口处向外伸出,输入轴701安装在第二支撑部7015中,输入轴701的其中一端从第二支撑部7015的敞口处向外伸出。
参照附图4,轴承706为圆锥滚子轴承706,圆锥滚子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第一支撑部7014或第二支撑部7015的端部敞口方向,轴承座705上安装有用于密封润滑油的油封7013,油封7013套设在输入轴701或输出轴703上。因轴承706采用圆锥滚子轴承706,工作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由圆锥滚子轴承706的滚子小端向大端甩出,造成圆锥滚子轴承706的滚子小端缺油,而导油槽7012能够平衡轴承706两侧的润滑油,工作时,如图1箭头所示的润滑油流动路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由圆锥滚子轴承706的滚子小端向大端甩出(回油),圆锥滚子轴承706的滚子小端形成负压,油液经设置在轴承706安装孔7016内壁上的油槽吸入。从而优化轴承706的润滑效果,提高散热效率。
参照附图3,导油槽7012设有多个,导油槽7012环绕轴承706设置。可以保证轴承706各个位置的润滑效果良好。轴承座705上设有安装孔7016,轴承706安装在安装孔7016中,导油槽7012位于安装孔7016的内壁上。在轴承座705上,轴承706安装孔7016内壁上布置数个导油槽7012,最低处的导油槽7012低于润滑油油位,最高处的导油槽7012高于润滑油油位。
参照附图2,壳体704的顶部设有加油口709,壳体704的底部设有放油口7010,加油口709和放油口7010上均安装有螺塞707。通过加油口709可向壳体704中注入润滑油,通过放油口7010,可将壳体704中的废油向外排出。齿轮箱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的状态进行安装,即图1是齿轮箱的俯视图。
参照附图2,输入轴701和输出轴703上安装有一组相互啮合的锥齿轮702。在输出轴703上更改锥齿轮702的装配方向,可方便的更改换向齿轮箱的输出旋转方向。
参照附图5、附图6,为了平衡壳体704内外的气压,壳体704的上部设有通气孔7017,通气孔7017上安装有封闭通气孔7017的通气塞708,壳体704内部设有挡油罩7011,挡油罩7011围拢在通气孔7017上,挡油罩7011朝向远离锥齿轮702的方向敞口。挡油罩7011是随壳体704一体铸造,通气孔7017设置在壳体704顶部,挡油罩7011可防止油液飞溅到通气塞708上,避免通气塞708渗油漏油。此外,挡油罩7011与壳体704的内壁,存在有一定的夹角。能够局部破坏壳体704内壁上的润滑油膜,使润滑油返溅到锥齿轮702上,优化锥齿轮702润滑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包括壳体(70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04)中转动安装有输入轴(701)和输出轴(703),输入轴(701)和输出轴(703)传动连接,输入轴(701)和输出轴(703)的端部从壳体(704)中向外伸出,壳体(704)上安装有轴承座(705),轴承座(705)上安装有用于支撑输入轴(701)或输出轴(703)的轴承(706),轴承座(705)上设有用于将轴承(706)其中一侧的润滑油导引至轴承(706)另一侧的导油槽(70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04)包括第一支撑部(7014)和第二支撑部(7015),第一支撑部(7014)和第二支撑部(7015)的截面呈圆形状,第二支撑部(7015)的其中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部(7014)的中段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7014)的两端向外敞口,第二支撑部(7015)远离第一支撑部(7014)的端部敞口,轴承座(705)设有多个,多个轴承座(705)分别封堵在第一支撑部(7014)和第二支撑部(7015)的端部敞口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703)安装在第一支撑部(7014)中,输出轴(703)的两端从第一支撑部(7014)的两个敞口处向外伸出,输入轴(701)安装在第二支撑部(7015)中,输入轴(701)的其中一端从第二支撑部(7015)的敞口处向外伸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706)为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第一支撑部(7014)或第二支撑部(7015)的端部敞口方向,轴承座(705)上安装有用于密封润滑油的油封(7013),油封(7013)套设在输入轴(701)或输出轴(703)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7012)设有多个,导油槽(7012)环绕轴承(706)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705)上设有安装孔(7016),轴承(706)安装在安装孔(7016)中,导油槽(7012)位于安装孔(7016)的内壁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04)的顶部设有加油口(709),壳体(704)的底部设有放油口(7010),加油口(709)和放油口(7010)上均安装有螺塞(70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701)和输出轴(703)上安装有一组相互啮合的锥齿轮(70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04)的上部设有通气孔(7017),通气孔(7017)上安装有封闭通气孔(7017)的通气塞(708),壳体(704)内部设有挡油罩(7011),挡油罩(7011)围拢在通气孔(7017)上,挡油罩(7011)朝向远离锥齿轮(702)的方向敞口。
CN202222710357.1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Active CN218118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0357.1U CN218118486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0357.1U CN218118486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8486U true CN218118486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497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0357.1U Active CN218118486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84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6798A (zh) * 2023-12-13 2024-01-1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桥润滑结构、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6798A (zh) * 2023-12-13 2024-01-1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桥润滑结构、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CN117386798B (zh) * 2023-12-13 2024-03-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桥润滑结构、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9297B2 (en) Oil lubrication mechanism for front bearing of water-cooled motor and motor driving assembly
CN218118486U (zh) 一种收获机械用换向齿轮箱
CN112460149A (zh) 一种用于轴承润滑的密封结构
CN112360956A (zh) 一种齿轮箱的润滑系统
CN201526664U (zh) 铁道机车车辆驱动齿轮箱的稀油润滑油路
CN105422741A (zh) 一体式减速驱动系统
JPH0647171Y2 (ja) 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油冷却構造
CN209705250U (zh) 一种水冷电机前轴承油润滑机构和电机驱动总成
CN210164799U (zh) 具有挡油结构的端盖可拆中间轴承
CN113236745B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
CN216429943U (zh) 一种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
CN215370878U (zh) 一种用于垂直布置式双螺杆泵的前轴承集油润滑机构
CN214118921U (zh) 一种减速机防漏轴承润滑机构
CN113958502A (zh) 一种用于限制罗茨真空泵自转的轴承腔密封结构
CN207989699U (zh) 变速箱壳体
CN218267141U (zh) 一种换向齿箱及农用机械
CN220600413U (zh) 一种防油泵吸空的电驱动总成壳体结构及电驱动总成
CN215000888U (zh) 轴伸端端盖润滑结构及变频调速一体机
US2976438A (en) Electric gear-motor drive unit
CN215980746U (zh) 一种zc型蜗杆蜗轮减速机
CN205155100U (zh) 一体式减速机
CN211117502U (zh) 一种多功能变速箱传动装置
CN216715197U (zh) 一种中桥减速器润滑结构
CN221075161U (zh) 一种动力系统箱体泄压结构
CN205190718U (zh) 带减震、集油润滑、循环冷却和气压平衡功能的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