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5433U -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5433U
CN219345433U CN202320187918.6U CN202320187918U CN219345433U CN 219345433 U CN219345433 U CN 219345433U CN 202320187918 U CN202320187918 U CN 202320187918U CN 219345433 U CN219345433 U CN 219345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ear shaft
bearing
bevel gea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79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渝
乔颖敏
敬发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79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5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5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5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主减速器壳包括壳本体,设有用于容纳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的齿轮内腔和用于穿设主动锥齿轮轴的齿轮轴孔,齿轮内腔与齿轮轴孔连通,齿轮轴孔的内壁沿其轴向间隔设有第一轴承安装位、第二轴承安装位和油封安装位;主油道,沿齿轮轴孔的内壁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轴承安装位和第二轴承安装位并延伸至油封安装位,主油道朝向齿轮轴孔的内壁一侧敞口且主油道的集油口靠近被动锥齿轮所在位置设置。通过主油道的合理设计,使得主减速器壳结构紧凑,轴承润滑效果好。

Description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背景技术
主减速器是在驱动桥内能够将转矩和转速改变的机构,主减速器由一对或几对减速齿轮副构成。动力由主动齿轮输入经从动齿轮输出。
目前主减速器壳由于进油道的设计,需要给轴承的安装孔预留壁厚,使得主减速器壳体积大、内腔过大、重量大;而且,进油道位置偏离被动锥齿轮比较远,齿轮润滑油飞溅难以进入进油道,轴承润滑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减速器壳,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减速器壳体积大、内腔过大、重量大,齿轮润滑油飞溅难以进入进油道,润滑效果差的缺陷,实现进油道的合理设计,使得主减速器壳结构紧凑,进油道位置靠近被动锥齿轮,轴承润滑效果好。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减速器壳,包括:
壳本体,设有用于容纳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的齿轮内腔和用于穿设主动锥齿轮轴的齿轮轴孔,所述齿轮内腔与所述齿轮轴孔连通,所述齿轮轴孔的内壁沿其轴向间隔设有第一轴承安装位、第二轴承安装位和油封安装位;
主油道,沿所述齿轮轴孔的内壁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并延伸至所述油封安装位,所述主油道朝向所述齿轮轴孔的内壁一侧敞口且所述主油道的集油口靠近被动锥齿轮所在位置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油道位于经过所述齿轮轴孔的水平轴线的水平面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沿所述主油道的油液流动方向,所述主油道的侧壁设有至少一段逐渐远离所述水平面的导油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内腔的内壁设有环绕所述齿轮轴孔的至少一个集油槽,且所述集油槽靠近被动锥齿轮所在位置,所述集油槽与所述主油道的集油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油槽朝向所述齿轮轴孔所在侧内凹,所述集油槽的槽口朝向被动锥齿轮所在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油槽的端部设有朝向所述主油道的集油口处倾斜的导向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轴孔的内壁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油槽,所述通油槽的一端位于所述齿轮轴孔的端面且与所述齿轮内腔连通,所述通油槽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之间并与所在内壁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油槽与所述主油道分设于所述齿轮轴孔的轴线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轴孔的内壁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和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之间的内壁连通,所述连通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和所述油封安装位之间的内壁连通。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主减速器,包括:
上述主减速器壳;
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位;
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位;
油封,安装于所述油封安装位;
主动锥齿轮,连接有主动锥齿轮轴,所述主动锥齿轮轴穿设于所述齿轮轴孔,且所述主动锥齿轮轴与所述主油道的敞口侧贴靠;
被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并位于所述齿轮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减速器壳,通过主油道沿齿轮轴孔的内壁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轴承安装位和第二轴承安装位并延伸至油封安装位,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的腔体、第二轴承与油封之间的腔体被主油道连通,主油道朝向齿轮轴孔的内壁一侧敞口,主油道占用壁厚较小,而且如此设置,能够极大地减小主减速器壳的体积,集油口和被动锥齿轮的位置大为靠近,被动齿轮在紧凑的空间中更容易带动润滑油飞溅,增强了润滑作用;主油道的集油口朝向被动锥齿轮设置,使得主油道的集油口更靠近被动锥齿轮,在被动锥齿轮转动而搅动润滑油飞溅时,更容易进入集油口,从而通过主油道流动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处,对轴承进行充分润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减速器,包括上述主减速器壳,具有上述主减速器壳同样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减速器的俯视方向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减速器壳与被动锥齿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减速器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主减速器壳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主油道;
图5是图3的主减速器壳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集油槽;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减速器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连通槽;
附图标记:
1、壳本体;11、齿轮内腔;12、齿轮轴孔;13、主油道;14、集油槽;15、通油槽;16、连通槽;17、导向斜面;18、导油斜面;2、被动锥齿轮;3、主动锥齿轮;4、主动锥齿轮轴;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减速器壳,主减速器壳是主减速器的壳体,用于安装主动锥齿轮3和被动锥齿轮2,以及用于安装主动锥齿轮轴4等部件,主动锥齿轮轴4相对于主减速器壳转动,因此在主动锥齿轮轴4外套设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固定在主减速器壳内,为了能够对两个轴承起到较好的润滑作用,通常需要在主减速器壳的内壁设置主油道13(或称为进油道),通过被动锥齿轮2的转动搅动润滑油将润滑油飞溅进入主油道13,润滑油流动到轴承位置处进行润滑。
然而,现有技术的进油道的设计,使得润滑油很难准确进入,导致对轴承的润滑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主减速器壳包括壳本体1和主油道13。
其中,壳本体1设有用于容纳主动锥齿轮3和被动锥齿轮2的齿轮内腔11,以及用于穿设主动锥齿轮轴4的齿轮轴孔12,齿轮内腔11与齿轮轴孔12连通,齿轮轴孔12的内壁沿其轴向间隔设有第一轴承5安装位、第二轴承6安装位和油封7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和油封7,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轴承5安装位、第二轴承6安装位和油封7安装位均可以是安装槽结构,便于轴承以及油封7的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主油道13沿齿轮轴孔12的内壁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轴承5安装位和第二轴承6安装位并延伸至油封7安装位,第一轴承5与第二轴承6之间的腔体、第二轴承6与油封7之间的腔体被主油道连通,主油道13朝向齿轮轴孔12的内壁一侧敞口,也就是说,主油道13为半封闭结构,而且,主油道13的集油口(或者称为进油口)靠近被动锥齿轮2所在位置设置。本实施例通过将主油道13设置为半封闭结构,占用壁厚较小,在主动锥齿轮轴4安装后,半封闭的主油道13与主动锥齿轮轴4贴合,能够作为润滑油通道使用,而且如此设置,能够极大地减小主减速器壳的体积,集油口和被动锥齿轮2的位置大为靠近,被动齿轮在紧凑的空间中更容易带动润滑油飞溅,增强了润滑作用;进一步地,主油道13的集油口朝向被动锥齿轮2设置,使得主油道13的集油口更靠近被动锥齿轮2,在被动锥齿轮2转动而搅动润滑油飞溅时,更容易进入集油口,从而通过主油道13流动到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处,以及第二轴承6和油封7处,并通过油封7密封以防止漏油。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壳本体1的安装状态是水平的,由此齿轮轴孔12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如图3所示,通过将主油道13设置在位于经过齿轮轴孔12的水平轴线的水平面下方,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收集润滑油。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沿主油道13的油液流动方向,即由集油口朝向远离集油口的方向,如图4所示,主油道13的侧壁设有至少一段逐渐远离上述水平面的导油斜面18,有利于润滑油的导向,加速润滑油的流动,如果设置多段导油斜面18,多段导油斜面18平滑过渡连接。当然,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主油道13也可以是直通道,同样能够起到润滑油流动的效果,只是流动效果弱于设置导油斜面18的主油道13。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齿轮内腔11的内壁设有环绕齿轮轴孔12的至少一个集油槽14,例如设置两个或三个环绕齿轮轴孔12间隔布置的集油槽14,且集油槽14靠近被动锥齿轮2所在位置,使得经由被动锥齿轮2飞溅的润滑油能够聚集到集油槽14中,可以有效收集在齿轮内腔11的内壁上流动的润滑油。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集油槽14与主油道13的集油口连通,便于集油槽14的润滑油进入主油道13中。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集油槽14朝向齿轮轴孔12所在侧内凹,集油槽14的槽口朝向被动锥齿轮2所在侧,被动锥齿轮2飞溅的润滑油从槽口进入集油槽14收集。集油槽14的横截面可以是弧形,便于油液流动。
进一步地,集油槽14的端部设有朝向主油道13的集油口处倾斜的导向斜面17,可以进一步增加润滑油的导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齿轮轴孔12的内壁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油槽15,通油槽15的一端位于齿轮轴孔12的端面且与齿轮内腔11连通,通油槽15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轴承5安装位和第二轴承6安装位之间并与所在内壁连通,使得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之间的腔体连通,在坡度不大的情况下,直接为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供油,进行润滑。
为了避免通油槽15与主油道13之间的相互影响,通油槽15与主油道13分设于齿轮轴孔12的轴线两侧。本实施例的通油槽15也可以是直接开设于齿轮轴孔12的内壁的开口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齿轮轴孔12的内壁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通槽16,连通槽16的一端与第一轴承5安装位和第二轴承6安装位之间的内壁连通,连通槽16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6安装位和油封7安装位之间的内壁连通。通过连通槽16将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间的腔体与油封7和第二轴承6间的腔体连通,连通槽16能防止润滑油在靠近油封7的腔体内的聚集而形成高压而破坏油封7,尤其是下坡时候。
本实施例的连通槽16也可以是直接开设于齿轮轴孔12的内壁的开口槽。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主减速器,包括:
上述主减速器壳;
第一轴承5,安装于第一轴承5安装位;
第二轴承6,安装于第二轴承6安装位;
油封7,安装于油封7安装位;
主动锥齿轮3,连接有主动锥齿轮轴4,主动锥齿轮轴4穿设于齿轮轴孔12,且主动锥齿轮轴4与主油道13的敞口侧贴靠;
被动锥齿轮2,与主动锥齿轮3啮合并位于齿轮内腔11中。采用上述主减速器壳的主减速器,具有内部空间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轴承润滑效果好的优点。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主减速器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本体(1),设有用于容纳主动锥齿轮(3)和被动锥齿轮(2)的齿轮内腔(11)和用于穿设主动锥齿轮轴(4)的齿轮轴孔(12),所述齿轮内腔(11)与所述齿轮轴孔(12)连通,所述齿轮轴孔(12)的内壁沿其轴向间隔设有第一轴承(5)安装位、第二轴承(6)安装位和油封(7)安装位;
主油道(13),沿所述齿轮轴孔(12)的内壁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轴承(5)安装位和所述第二轴承(6)安装位并延伸至所述油封(7)安装位,所述主油道(13)朝向所述齿轮轴孔(12)的内壁一侧敞口且所述主油道(13)的集油口靠近被动锥齿轮(2)所在位置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减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13)位于经过所述齿轮轴孔(12)的水平轴线的水平面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减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主油道(13)的油液流动方向,所述主油道(13)的侧壁设有至少一段逐渐远离所述水平面的导油斜面(1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主减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内腔(11)的内壁设有环绕所述齿轮轴孔(12)的至少一个集油槽(14),且所述集油槽(14)靠近被动锥齿轮(2)所在位置,所述集油槽(14)与所述主油道(13)的集油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减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14)朝向所述齿轮轴孔(12)所在侧内凹,所述集油槽(14)的槽口朝向被动锥齿轮(2)所在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减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14)的端部设有朝向所述主油道(13)的集油口处倾斜的导向斜面(17)。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主减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孔(12)的内壁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油槽(15),所述通油槽(15)的一端位于所述齿轮轴孔(12)的端面且与所述齿轮内腔(11)连通,所述通油槽(1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轴承(5)安装位和所述第二轴承(6)安装位之间并与所在内壁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减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槽(15)与所述主油道(13)分设于所述齿轮轴孔(12)的轴线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主减速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孔(12)的内壁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通槽(16),所述连通槽(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5)安装位和所述第二轴承(6)安装位之间的内壁连通,所述连通槽(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6)安装位和所述油封(7)安装位之间的内壁连通。
10.一种主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主减速器壳;
第一轴承(5),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5)安装位;
第二轴承(6),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6)安装位;
油封(7),安装于所述油封(7)安装位;
主动锥齿轮(3),连接有主动锥齿轮轴(4),所述主动锥齿轮轴(4)穿设于所述齿轮轴孔(12),且所述主动锥齿轮轴(4)与所述主油道(13)的敞口侧贴靠;
被动锥齿轮(2),与所述主动锥齿轮(3)啮合并位于所述齿轮内腔(11)中。
CN202320187918.6U 2023-02-10 2023-02-10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Active CN219345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7918.6U CN219345433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7918.6U CN219345433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5433U true CN219345433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2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7918.6U Active CN219345433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5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9297B2 (en) Oil lubrication mechanism for front bearing of water-cooled motor and motor driving assembly
CN113007332B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冷却系统
CN109084011B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
JP4403670B2 (ja) コンプレッサ
CN109185439B (zh) 一种电动汽车定轴式两档变速箱飞溅润滑系统
CN215110441U (zh) 一种花键润滑机构及减速箱总成
CN219345433U (zh)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CN214741941U (zh) 曲轴、变频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9262215U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
JP7507961B2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インバータ圧縮機及び冷凍機器
CN113525066B (zh) 一种混合动力式驱动系统的壳体及车辆
CN210087974U (zh) 齿轮箱体润滑油槽结构及使用其的两级传动齿轮箱
CN219796042U (zh)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
CN219242611U (zh) 电驱动总成的轴承润滑结构和电驱动总成
CN107143644B (zh) 一种变速箱润滑油路
CN220185781U (zh) 一种发动机用一体轴
CN219242601U (zh) 减速器和电驱动总成
CN217381563U (zh) 一种后驱手动变速器润滑系统
CN114593198B (zh) 一种减速机及其辅助润滑结构
CN221075161U (zh) 一种动力系统箱体泄压结构
CN216242215U (zh) 一种新能源高速减速器大角度润滑系统
CN114542464B (zh) 一种上连接口的干式螺杆压缩机
CN218718703U (zh)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
CN219327773U (zh) 一种对油冷电机减速器的差速器前端轴承供油的流道结构
CN221300059U (zh) 一种变速器主箱上中间轴前轴承强制润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