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18703U -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18703U
CN218718703U CN202222890265.6U CN202222890265U CN218718703U CN 218718703 U CN218718703 U CN 218718703U CN 202222890265 U CN202222890265 U CN 202222890265U CN 218718703 U CN218718703 U CN 218718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ransmission
pipe
lubricating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902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博文
余淼
米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Fast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902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18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18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18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该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内部的第一油路、油泵、第二油路、油泵导流阀、第一润滑油管以及第二润滑油管;油泵与变速器左中间轴连接设置;油泵内设置有进油腔以及出油腔;第一油路、进油腔、出油腔以及第二油路依次连通设置;第一油路的自由端连接变速器内油池,第二油路的自由端连接油泵导流阀的进油端;油泵导流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润滑油管以及第二润滑油管的进油口连通设置;第一润滑油管的出油口与变速器输入端齿轮啮合区连通设置,第二润滑油管的出油口与变速器输入端的轴承座连通设置。该润滑系统油路分配合理,有效满足变速器输入端齿轮以及轴承的有效强制润滑。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领域,涉及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中的主要部件,是协调动力源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动力源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通过换挡使动力源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汽车变速器箱内齿轮转速较高,一般通过油浴以及飞溅进行润滑,但是随着高速电机凭借成本低、体积小等优势逐渐成为新能源车辆市场的主流动力源,其大速比,高输入转速,使得常规的润滑方式无法满足输入端齿轮副以及轴承的润滑需求。现有的润滑方式中油泵设置在变速箱的外部,结构复杂,涉及的零件较多,接插件数量的增多,增大了系统强制润滑失效的风险,而变速器总成的润滑特性直接影响到变速器总成疲劳寿命以及可靠性。另外,变速箱输入端齿轮副的转速较高,现有的润滑系统无法对润滑油液进行冷却,严重影响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变速器输入端齿轮副进行有效强制润滑的技术问题,另外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对润滑油进行冷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内部的第一油路、油泵、第二油路、油泵导流阀、第一润滑油管以及第二润滑油管;所述油泵与变速器左中间轴连接设置;
所述油泵内设置有进油腔以及出油腔;
所述第一油路、进油腔、出油腔以及第二油路依次连通设置;
所述第一油路的自由端连接变速器内油池,所述第二油路的自由端连接油泵导流阀的进油端;
所述油泵导流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润滑油管以及第二润滑油管的进油口连通设置;
所述第一润滑油管的出油口与变速器输入端齿轮副的齿轮啮合区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润滑油管的出油口与变速器输入端齿轮副的轴承座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路的自由端还连接设置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自由端连接变速器内油池。
优选的,所述管接头的自由端还设置有滤油器,当所述变速器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滤油器没入变速器内的油池液面以下。
优选的,所述油泵导流阀上还连接设置有油冷装置,所述油冷装置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分别与油泵导流阀的输出和输入端口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油泵导流阀的出油口连通设置有第三油路,所述第三油路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与第一润滑油管的进油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出油口与第二润滑油管的进油口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油泵的内部设置有内转子轴,内转子以及外转子,所述内转子套设在内转子轴上;所述内转子轴与变速器的左中间轴啮合设置,所述内转子与外转子啮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内转子与转子轴过盈配合。
一种变速器,包括上述的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变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将油泵集成在变速器的内部,并通过变速器左中间轴进行驱动,有效减少了油泵的轴向尺寸。通过油路设置使第一油路连接变速器内油池,油液经进油腔以及出油腔实现了对油池润滑油的抽取和输送,油液经第二油路以及油泵导流阀进入第一润滑油管以及第二润滑油管,第一润滑油管与变速器输入端齿轮啮合区连通,使第二润滑油管与变速器输入端的轴承座连通,有效满足变速器输入端齿轮以及轴承的有效强制润滑,该系统轴向尺寸短,零件数量少,油路分配合理,实现该变速器输入端的精准高效润滑。
进一步的,管接头的设置便于油滤拆装,提高了维修效率。
进一步的,滤油器的设置可以使得油液在进入油泵之前进行过滤,确保了油路功能的实现,提高了油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油泵导流阀上还连接设置有油冷装置,可以有效实现润滑油的降温。
进一步的,第三油路的设置便于油泵导流阀与第一润滑油管以及第二润滑油管的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内转子与转子轴过盈配合,有利于保证油泵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成式润滑系统在变速器中间壳体上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成式润滑系统在变速器中间壳体上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油滤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油泵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油泵的出油腔到导流阀油路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油路以及第三油路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中间壳体,2、泵体,3、油泵导流阀,4、第一润滑油管,5、第二润滑油管,6、内转子轴,7、内转子,8、外转子,9、管接头,10、滤油器,11、第一油路,12、第二油路,13、第三油路,21、进油腔,22、出油腔,131、第一出油口,132、第二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内部的油泵2、油泵导流阀3、第一润滑油管4以及第二润滑油管5;优选的,油泵2、油泵导流阀3、第一润滑油管4以及第二润滑油管5设置在变速器的中间壳体1上。油泵导流阀3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润滑油管4以及第二润滑油管5的进油口连通设置;第一润滑油管4的出油口与变速器输入端齿轮啮合区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润滑油管5的出油口与变速器输入端的轴承座连通设置。
如图3所示,油泵2的内部设置有内转子轴6,内转子7以及外转子8,内转子7套设在内转子轴6上;内转子轴6与变速器的左中间轴啮合设置,内转子7与外转子8啮合设置。油泵2通过内转子轴6,内转子7,外转子8工作实现泵油功能。
另外,如图4所示,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包括第一油路11,第一油路11包括连通设置的油路a1以及油路a2,油路a1设置在变速器的箱体内部,油路a2设置在油泵的内部,油路a1与油路a2连通设置,实现了变速器箱体与油泵的连通。优选的,油路a1的自由端还连接设置有管接头9,管接头9的自由端连接变速器内油池。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管接头9的自由端还设置有滤油器10,当变速器处于运行状态时,滤油器10没入变速器内的油池液面以下,其中,滤油器10可以是网式滤油器。第一油路11的自由端连接变速器内油池,所述第二油路12的自由端连接油泵导流阀3的进油端;
如图5所示,油泵2内设置有进油腔21以及出油腔22。另外,如图6所示,该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还包括第二油路12,第二油路12包括连通设置的油路b1、油路b2、油路b3以及油路b4,其中,油路b1设置在油泵2内,油路b2、油路b3以及油路b4设置在变速器的箱体内部。
如图7所示,该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还包括第三油路13,第三油路13包括连通设置的油路c1、油路c2、油路c3以及油路c4,油路c1、油路c2、油路c3以及油路c4设置在变速器的箱体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油泵导流阀3上还连接设置有油冷装置,油泵导流阀3有两个螺栓,去掉就可以分别接通冷却装置的输入和输出端口,润滑油可以从b4进入冷却装置输入端,经过冷却装置降温后从冷却装置输出端进入c1,以实现润滑油的降温。
本实用新型中油液的流动过程为:在正常情况下,滤油器10和管接头9没入变速箱内的油池液面以下,润滑油经过滤油器10过滤,沿油路a1通过滤油器10和管接头9进入油泵下端油道a2内,并沿着油道a2进入进油腔21以及内转子7和外转子8之间的空隙内,在变速箱工作期间,变速器左中间轴带动与内转子轴6过盈连接的内转子7转动,内转子7与外转子8啮合带动外转子8转动,内转子7和外转子8之间的空隙交替与进油腔21和出油腔22相同,润滑油便不断地从油池沿油路a1、油路a2、进油腔21进入内转子7和外转子8的空隙再被挤进出油腔22,完成对油池内润滑油的抽取和向中间壳体内油路的输送。润滑油到达油泵出油腔22后,在油泵2的压力下,依次沿着油路b1,油路b2,油路b3以及油路b4进入油泵导流阀3,油泵导流阀3可外接油冷装置,润滑油经过油泵导流阀3进入油冷装置循环一周后回到油泵导流阀3,达到冷却目的。油泵导流阀3中的润滑油经过油路c1继续向前到达油路c2,继续前进到达油路c3以及油路c4,在油路c3以及油路c4之间开设有第一出油口131,在油路c4的自由端开设有第二出油口132,第一出油口131与第一润滑油管4的进油口连通设置,第二出油口132与第二润滑油管5的进油口连通设置,则油路c2中的润滑油一路沿着第一出油口131,进入油路d1,通过第一润滑油管4定点喷淋润滑变速箱内部输入端的齿轮啮合区,另一路沿着油路d2,通过第二润滑油管5,定点喷淋润滑变速箱内部输入端的轴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内部的第一油路(11)、油泵(2)、第二油路(12)、油泵导流阀(3)、第一润滑油管(4)以及第二润滑油管(5);所述油泵(2)与变速器左中间轴连接设置;
所述油泵(2)内设置有进油腔(21)以及出油腔(22);
所述第一油路(11)、进油腔(21)、出油腔(22)以及第二油路(12)依次连通设置;
所述第一油路(11)的自由端连接变速器内油池,所述第二油路(12)的自由端连接油泵导流阀(3)的进油端;
所述油泵导流阀(3)的出油口与第一润滑油管(4)以及第二润滑油管(5)的进油口连通设置;
所述第一润滑油管(4)的出油口与变速器输入端齿轮副的齿轮啮合区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润滑油管(5)的出油口与变速器输入端齿轮副的轴承座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11)的自由端还连接设置有管接头(9),所述管接头(9)的自由端连接变速器内油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9)的自由端还设置有滤油器(10),当所述变速器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滤油器(10)没入变速器内的油池液面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导流阀(3)上还连接设置有油冷装置,所述油冷装置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分别与油泵导流阀(3)的输出和输入端口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导流阀(3)的出油口连通设置有第三油路(13),所述第三油路(13)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口(131)和第二出油口(132),所述第一出油口(131)与第一润滑油管(4)的进油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出油口(132)与第二润滑油管(5)的进油口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2)的内部设置有内转子轴(6),内转子(7)以及外转子(8),所述内转子(7)套设在内转子轴(6)上;所述内转子轴(6)与变速器的左中间轴啮合设置,所述内转子(7)与外转子(8)啮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7)与转子轴(6)过盈配合。
8.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变速器。
CN202222890265.6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 Active CN218718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0265.6U CN21871870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0265.6U CN21871870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18703U true CN21871870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96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90265.6U Active CN21871870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18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2324B (zh) 正反驱动减速器
CN113007332B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冷却系统
CN210566161U (zh) 一种分动箱及电传动轮胎式装载机
CN113154020B (zh) 一种集成有内油道的变速箱后壳体
CN113074243B (zh) 一种纯电动桥传动系统的润滑结构
CN218718703U (zh) 一种变速器集成式润滑系统及一种变速器及车辆
CN113719604A (zh) 一种带储油盒的齿轮箱主动润滑结构及润滑方法
CN215861676U (zh) 一种减速器润滑系统
CN215980754U (zh) 一种高转速齿轮的减速器
CN215410096U (zh) 车桥主减速器主锥轴承润滑结构
CN115076347A (zh) 油冷电驱用减速器总成
CN11261068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器主动润滑、冷却系统
CN113431892A (zh) 一种集成有内油道的多功能变速器后壳体
CN220850692U (zh) 一种变速箱结构、减速箱、电驱动桥及车辆
CN217381563U (zh) 一种后驱手动变速器润滑系统
CN215410060U (zh) 高润滑质量的耐磨损齿轮减速机
CN220956740U (zh) 纯电装载机变速箱的润滑结构
CN113852236B (zh) 一种水油组合冷却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8670558U (zh) 减速器的润滑结构及减速机
CN219413480U (zh) 一种商用车变速箱强制润滑机构
CN220539706U (zh) 一种润滑系统
CN217152919U (zh) 电机变速箱动力总成及电动车辆
CN220015977U (zh) 差速器、变速箱总成和车辆
CN115013514A (zh) 一种后驱手动变速器润滑系统
CN218670577U (zh) 一种用于电驱动系统的油路结构及电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