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6042U -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6042U
CN219796042U CN202320384088.6U CN202320384088U CN219796042U CN 219796042 U CN219796042 U CN 219796042U CN 202320384088 U CN202320384088 U CN 202320384088U CN 219796042 U CN219796042 U CN 219796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earing
main part
bearing frame
gea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40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庆德
刘炜赢
乔双鹏
潘金成
张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cheng Sino German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cheng Sino German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cheng Sino German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cheng Sino German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40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6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6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6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属于齿轮箱技术领域。轴承座主体(1)上设置有进油孔以及排油孔,进油孔和排油孔分别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两侧,轴承座主体(1)内设置有轴承安装部(111),排油孔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两个端面上,进油孔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端面上,进油端与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侧部的接油槽连通。本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既能够适应于浸油润滑,又能够适应强制润滑,使轴承座实现了通用,方便了直交轴齿轮箱的组装;本直交轴齿轮箱既能够适应浸油润滑,又能够适应强制润滑。

Description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
技术领域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属于齿轮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轮箱适用于实现变速的功能,齿轮箱内通常是通过齿轮传动来实现变速功能的。直交轴齿轮箱是指输入轴和输出轴相互垂直的齿轮箱,其内部通过锥齿轮实现传动。齿轮箱内的齿轮和轴承都需要通过润滑油实现润滑和冷却,以保证齿轮箱工作稳定。
直交轴齿轮箱的锥齿轮轴通常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箱体上的,轴承座与锥齿轮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以保证锥齿轮轴转动稳定。目前锥齿轮轴处轴承的润滑方式通常有两种,即浸油润滑和强制润滑,浸油润滑指的是齿轮箱水平安装时,依靠内部齿轮的转动使润滑油进入到轴承处进而实现轴承润滑和冷却,强制润滑是将润滑油直接泵送到轴承处实现轴承的润滑和冷却,由于浸油润滑和强制润滑的润滑方式不同,浸油润滑和强制润滑需要在轴承座上设置不同的油路,这就导致采用不同润滑方式的直交轴齿轮箱上需要安装不同的轴承座,即不同润滑方式的轴承座不能通用,这就需要多种型号的轴承座,给直交轴齿轮箱的组装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的润滑方式,使直交轴齿轮箱组装简单的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包括轴承座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主体上设置有进油孔以及排油孔,进油孔和排油孔分别设置在轴承座主体的两侧,轴承座主体内设置有轴承安装部,排油孔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轴承座主体的两个端面上,进油孔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的端面上,进油端与设置在轴承座主体侧部的接油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排油孔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轴承座主体的下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轴承安装部有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并在两轴承安装部之间形成中间腔室,轴承座主体上还设置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的出油端与进油孔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同一个端面上,连通通道的进油端与设置在轴承座主体侧部的接油槽连通,连通通道的中部与中间腔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连通通道有对称设置在进油孔两侧的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轴承座主体上还设置有排油通道,排油通道的出油端与中间腔室连通,排油通道的进油端与连通通道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同一个端面上。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箱主体、润滑油输送通道以及上述的轴承座,齿轮箱主体的锥齿轮轴贯穿轴承座设置,且锥齿轮轴与轴承安装部之间设置有轴承,在轴承座与齿轮箱主体的透盖之间形成外侧腔室,润滑油输送通道设置在齿轮箱主体内,润滑油输送通道的出油端与接油槽连通,进油孔的出油端与外侧腔室连通,排油孔的进油端与外侧腔室连通,出油端与齿轮箱主体的内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的进油孔通过接油槽承接润滑油,并将润滑油输送至轴承座主体靠近透盖的一端,润滑油进入到轴承座主体与透盖之间的外侧腔室内,并经过轴承座内腔流至齿轮箱主体内,进而实现了对轴承的润滑和冷却,既能够适应于浸油润滑,又能够适应强制润滑,使轴承座实现了通用,方便了直交轴齿轮箱的组装。
本直交轴齿轮箱的润滑油输送通道能够将润滑油输送至接油槽内,既能够适应浸油润滑,又能够适应强制润滑,接油槽内承接的润滑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到外侧腔室内,外侧腔室内的部分润滑油通过轴承流回至齿轮箱主体的内腔内,另一部分润滑油通过排油孔流回至齿轮箱主体的内腔内,进而实现了对轴承的润滑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轴承座水平布置并采用浸油润滑时锥齿轮轴与轴承座和透盖连接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6为透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轴承座水平布置并采用浸油润滑时直交轴齿轮箱的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轴承座水平布置并采用强制润滑的直交轴齿轮箱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9为轴承座竖直布置并采用强制润滑的直交轴齿轮箱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轴承座主体 101、安装台 102、第一接油槽 103、第二接油槽 104、第三接油槽 105、第四油孔 106、第六油孔 107、第一油孔 108、第二油孔 109、第三油孔 110、第五油孔 111、轴承安装部 112、中间腔室 113、连通孔 2、内轴承 3、外轴承 4、透盖 401、第一导油槽 402、第二导油槽 403、第三导油槽 404、第四导油槽 5、外侧腔室 6、锥齿轮轴7、齿轮箱主体 701、第一导油槽 702、第二导油槽 703、连通槽 704、第一通道 705、第二通道 8、油管 9、观察盖 10、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包括轴承座主体1,轴承座主体1上设置有进油孔以及排油孔,进油孔和排油孔分别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两侧,轴承座主体1内设置有轴承安装部111,排油孔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两个端面上,进油孔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端面上,进油端与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侧部的接油槽连通。本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的进油孔通过接油槽承接润滑油,并将润滑油输送至轴承座主体1靠近透盖4的一端,润滑油进入到轴承座主体1与透盖4之间的外侧腔室5内,并经过轴承座内腔流至齿轮箱主体7内,进而实现了对轴承的润滑和冷却,既能够适应于浸油润滑,又能够适应强制润滑,使轴承座实现了通用,方便了直交轴齿轮箱的组装。
如图1~4所示:轴承座主体1为圆筒状,轴承座主体1的两端均敞口设置,轴承座主体1的两端的内径均小中部的内径,并在轴承座主体1的两端均形成轴承安装部111,当轴承安装在轴承安装部111内时,轴承外圈的端面定位在对应的轴承安装部111的肩部。两轴承安装部111间隔设置,并在两轴承安装部111之间形成中部腔室112。
环绕轴承座主体1的中部外壁设置有外凸的安装台101,安装台10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以方便轴承座主体1与齿轮箱主体7的固定连接。
进油孔和排油孔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排油孔包括沿轴承座主体1的轴向设置的第四油孔105以及第六油孔106,第四油孔105和第六油孔106对称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两侧,且第四油孔105的进油端和第六油孔106的进油端均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同一个端面上,第四油孔105的出油端和第六油孔106的出油端均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另一个端面上,第四油孔105和第六油孔106将轴承座主体1两端连通。
进油孔包括沿轴承座主体1的轴向设置的第二油孔108,第二油孔108的出油端与第四油孔105的进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同一个端面上,第二油孔108的进油端与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侧部外壁的第二接油槽103连通,第二接油槽103与第四油孔105的出油端位于安装台101的同侧。
轴承座主体1上还设置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包括第一油孔107、第三油孔109以及连通孔113,第一油孔107、第二油孔109以及连通孔113均沿轴承座主体1的轴向设置,轴承座主体1的外壁还设置有第一接油槽102以及第三接油槽104,第一接油槽102和第三接油槽104对称设置在第二接油槽103的两侧,且第一接油槽102、第二接油槽103以及第三接油槽104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同一横截面上。第一油孔107的进油端与中间腔室112连通,第一油孔107出油端与第二油孔108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同一端面上。第三油孔109的进油端与中间腔室112连通,第三油孔109的出油端与第二油孔108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同一端面上。第一油孔107以及第三油孔109均对应设置有连通孔113,其中与第一油孔107对应的连通孔113与第一油孔107同轴设置,该连通孔113的进油端与第一接油槽102连通,出油端与中间腔室112连通;与第三油孔109对应的连通孔113与第三油孔109同轴设置,该连通孔113的进油端与第三接油槽104连通,出油端与中间腔室112连通。
轴承座主体1上还设置有轴向的第五油孔110,形成排油通道,第五油孔110设置在第四油孔105和第六油孔106之间,第五油孔110的进油端与中间腔室112连通,第五油孔110的出油端与第二油孔108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同一个端面上,第五油孔110与第二油孔108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相对的两侧。
本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在使用时,当采用浸油润滑时,润滑油由第一接油槽102和第三接油槽104进入,进入到第一接油槽102和第三接油槽104内的润滑油分别通过对应的连通孔113进入到中间腔室112内,进入到中间腔室112内的润滑油一部分经过内侧的轴承进入到齿轮箱主体7的内腔内,另一部分经过外侧的轴承进入到轴承座与透盖4之间,并经第四油孔105和第六油孔106流回至齿轮箱主体7的内腔。
当采用强制润滑时,强制润滑的油管经第二油槽103与第二油孔108连通,润滑油经第二油孔108进入到轴承座与透盖4之间,一部分润滑油经轴承流入到中间腔室112,另一部分润滑油经第五油孔110直接流入中间腔室112,中间腔室112内的润滑油经过另一轴承流回至齿轮箱主体7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直交轴齿轮箱,包括齿轮箱主体7、润滑油输送通道及上述的轴承座,齿轮箱主体7的锥齿轮轴6贯穿轴承座设置,且锥齿轮轴6与轴承安装部111之间设置有轴承,在轴承座与齿轮箱主体7的透盖4之间形成外侧腔室5,润滑油输送通道设置在齿轮箱主体内,润滑油输送通道的出油端与接油槽连通,进油孔的出油端与外侧腔室5连通,排油孔的进油端与外侧腔室连通,出油端与齿轮箱主体7的内腔连通。本直交轴齿轮箱的润滑油输送通道能够将润滑油输送至接油槽内,既能够适应浸油润滑,又能够适应强制润滑,接油槽内承接的润滑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到外侧腔室5内,外侧腔室5内的部分润滑油通过轴承流回至齿轮箱主体7的内腔内,另一部分润滑油通过排油孔流回至齿轮箱主体7的内腔内,进而实现了对轴承的润滑和冷却。
实施例1
如图5~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座水平布置,且采用的是浸油润滑。在本实施例中,齿轮箱主体7为直交轴齿轮箱,属于现有的技术方案,齿轮箱主体7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齿轮箱主体7的锥齿轮轴6贯穿轴承座设置,锥齿轮轴6的一端位于齿轮箱主体7内,另一端位于齿轮箱主体7外。在齿轮箱主体7上安装有透盖4,透盖4与轴承座的外端通过螺栓连接,并在透盖4与轴承座的外端之间形成外侧腔室5。透盖4与锥齿轮轴6之间可相对转动,且透盖4与锥齿轮轴6之间密封设置。
透盖4与锥齿轮轴6之间采用现有的结构密封即可,透盖4与锥齿轮轴6之间的密封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轴承座靠近透盖4的轴承安装部111与锥齿轮轴6之间设置有外轴承3,轴承座远离透盖4的轴承安装部111与锥齿轮轴6之间设置有内轴承2。
透盖4内侧设置有径向的第一导油槽401、第二导油槽402、第三导油槽403以及第四导油槽404,其中第一导油槽401、第二导油槽402、第三导油槽403以及第四导油槽404的内端均与外侧腔室5连通,第一导油槽401的外端与第二油孔108的出油端连通,第二导油槽402的外端与第六油孔106的出油端连通,第三导油槽403的外端与第五油孔110的进油端连通,第四导油槽404的外端与第四油孔105的出油端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润滑油输送通道为设置在齿轮箱主体7的箱体内壁的导油槽,导油槽包括对称设置在轴承座两侧的第一导油槽701以及第二导油槽702,其中第一导油槽701和第二导油槽702的开口均朝上设置,第一导油槽701和第二导油槽702均为沿靠近轴承座的方向逐渐向下的倾斜状,第一导油槽701的出油端与第一接油槽102连通,第二导油槽702的出油端与第三接油槽104连通。
当直交轴齿轮箱工作时,齿轮啮合甩起的润滑油,经第一导油槽701和第二导油槽702分别进入第一接油槽102和第三接油槽104内,并通过连通孔103进入到中间腔室112,中间腔室112内的润滑油一部分经过内轴承2直接流回至齿轮箱主体7的内腔内,另一部分经过外轴承3流动至外侧腔室5内,并对内轴承2和外轴承3进行润滑和冷却。第五油孔110连通中间腔室112和外侧腔室5,可以使中间腔室112内的润滑油顺畅流入外侧腔室5,并通过第四油孔104和第六油孔106至齿轮箱主体7的内腔,避免润滑油在中间腔室112堆积。第四油孔104和第六油孔106则可使轴承座中的润滑油保持一定的油位高度再回流至箱体,确保轴承润滑的可靠性。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的是强制润滑,润滑油输送通道包括油管8、第一通道704、第二通道705以及连通槽703,第一通道704与观察盖9的螺纹孔连通,第二通道705设置在第二接油槽103的一侧,连通槽703将第二通道705的出油端与第二接油槽103连通,油管8为硬管,油管8的一端与第一通道704的出油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通道705的进油端连通,观察盖9外侧设置有与第一通道704连通的接头10。
本直交轴齿轮箱在使用时,接头10对接润滑油泵,润滑油依次经过第一通道704、油管8、第二通道705和连通槽703进入到第二接油槽103内,再经第二油孔108进入到外侧腔室5,并通过第五油孔110进入到中间腔室112,中间腔室112内的润滑油经内轴承2流回至齿轮箱主体7的内腔,对内轴承2进行润滑和冷却,外侧腔室5内的润滑油一部分经外轴承3进入到中间腔室112,对外轴承3进行润滑和冷却,另一部分通过第四油孔105和第六油孔106进流回至齿轮箱主体7内腔。
实施例3
如图9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轴承座竖向布置。其润滑油输送通道与实施例2中的润滑油输送通道相同。
本直交轴齿轮箱在使用时,接头10对接润滑油泵,润滑油依次经过第一通道704、油管8、第二通道705和连通槽703进入到第二接油槽103内,再经第二油孔108进入到外侧腔室5内。外侧腔室5内的润滑油一部分经过外轴承3并进入到中间腔室112内,对外轴承3进行冷却,另一部分润滑油经第五油孔110进入到中间腔室112内,其余润滑油经第四油孔105和第六油孔106流回至齿轮箱主体7内腔。中间腔室112内的润滑油经内轴承2流回至齿轮箱主体7内腔,对内轴承2进行润滑和冷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包括轴承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主体(1)上设置有进油孔以及排油孔,进油孔和排油孔分别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两侧,轴承座主体(1)内设置有轴承安装部(111),排油孔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两个端面上,进油孔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端面上,进油端与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侧部的接油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油孔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的下部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安装部(111)有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并在两轴承安装部(111)之间形成中间腔室(112),轴承座主体(1)上还设置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的出油端与进油孔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同一个端面上,连通通道的进油端与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侧部的接油槽连通,连通通道的中部与中间腔室(1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通道有对称设置在进油孔两侧的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主体(1)上还设置有排油通道,排油通道的出油端与中间腔室(112)连通,排油通道的进油端与连通通道的出油端设置在轴承座主体(1)同一个端面上。
6.一种直交轴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箱主体(7)、润滑油输送通道以及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座,齿轮箱主体(7)的锥齿轮轴(6)贯穿轴承座设置,且锥齿轮轴(6)与轴承安装部(111)之间设置有轴承,在轴承座与齿轮箱主体(7)的透盖(4)之间形成外侧腔室(5),润滑油输送通道设置在齿轮箱主体内,润滑油输送通道的出油端与接油槽连通,进油孔的出油端与外侧腔室(5)连通,排油孔的进油端与外侧腔室连通,出油端与齿轮箱主体(7)的内腔连通。
CN202320384088.6U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 Active CN219796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4088.6U CN219796042U (zh)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4088.6U CN219796042U (zh)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6042U true CN219796042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4088.6U Active CN219796042U (zh)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6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9297B2 (en) Oil lubrication mechanism for front bearing of water-cooled motor and motor driving assembly
CN113007332B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冷却系统
CN109084011B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
CN215110441U (zh) 一种花键润滑机构及减速箱总成
CN219796042U (zh) 一种直交轴齿轮箱用轴承座及直交轴齿轮箱
CN101418801B (zh) 用水润滑螺旋转子的螺旋式压缩机
CN211145241U (zh) 一种油液动润滑及冷却的摆线针轮减速器
CN202732910U (zh) 机械式变速箱轴承润滑系统
CN216478808U (zh) At变速箱输出轴结构及at变速箱
US11035456B1 (en) Gear casing oil diverter
CN219345433U (zh) 主减速器壳及主减速器
CN210087974U (zh) 齿轮箱体润滑油槽结构及使用其的两级传动齿轮箱
CN107143644B (zh) 一种变速箱润滑油路
CN210068902U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
CN114033851A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输出轴密封回油结构
CN220320276U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整体式齿轮箱
CN219242611U (zh) 电驱动总成的轴承润滑结构和电驱动总成
CN107339409B (zh) 一种变速箱变矩器壳体
CN117345851B (zh) 一种齿轮传动机构及机床主轴
CN219327773U (zh) 一种对油冷电机减速器的差速器前端轴承供油的流道结构
CN219841017U (zh) 减速器总成和车辆
CN211398318U (zh) 轴承衬套及齿轮箱
CN220320242U (zh) 贯通桥轴间差速器及车辆
CN114593198B (zh) 一种减速机及其辅助润滑结构
CN220850692U (zh) 一种变速箱结构、减速箱、电驱动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