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6392A - 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6392A
CN117346392A CN202311654656.0A CN202311654656A CN117346392A CN 117346392 A CN117346392 A CN 117346392A CN 202311654656 A CN202311654656 A CN 202311654656A CN 117346392 A CN117346392 A CN 117346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pipeline
fixedly connected
rod body
push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46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46392B (zh
Inventor
吴风雷
谈青松
叶剑波
洪建军
王秋兰
吴海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ilinbo'er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ilinbo'er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ilinbo'er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ilinbo'er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546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6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6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6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46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6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7/00Cleaning by vibration or pressure 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包括装置壳体以及端盖,所述端盖上固定连接有分隔板且将端盖分割为上侧区域及下侧区域,所述端盖上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关于分隔板对称设置在端盖上,所述装置壳体上贯穿固定连接有制冷剂进口以及制冷剂出口,还包括:第一管道,用于促使冷凝液在装置壳体内进行流动;支撑隔板,滑动设置在装置壳体内,用于对第一管道进行支撑,所述支撑隔板为镂空板;内循环机构,用于促使经过制冷剂进口进入装置壳体内的冷却剂进行内循环处理,所述内循环机构包括推动组件、扇叶以及转动组件;本发明能够促使冷却剂在装置壳体内进行内循环,使其充分与流通冷凝液的第一管道外壁快速接触。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一种常用的传热设备,壳式冷凝器由管束和外壳两部分组成,壳管式冷凝器原理为换热管在壳体内,与两端管板机械胀接,制冷剂气体在管外放热冷凝成液体,水在管内流动,水吸热水温逐渐升高。
但现有的壳管式冷凝器可能存在制冷剂气体不能与换热管充分接触,导致冷凝效果不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包括装置壳体以及端盖,所述端盖与装置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上固定连接有分隔板且将端盖分割为上侧区域以及下侧区域,所述端盖上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关于分隔板对称设置在端盖上,所述装置壳体上贯穿固定连接有制冷剂进口以及制冷剂出口,还包括:
第一管道,用于促使冷凝液在装置壳体内进行流动,所述第一管道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均贯穿固定连接在端盖上的安装板,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入端位于端盖下侧区域,所述第一管道输出端位于端盖上侧区域;
支撑隔板,滑动设置在装置壳体内,用于对第一管道进行支撑,所述支撑隔板为镂空板;
内循环机构,安装在装置壳体内,用于促使经过制冷剂进口进入装置壳体内的冷却剂进行内循环处理,所述内循环机构包括推动组件、扇叶以及转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扇叶以及转动组件均设置在装置壳体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套筒、第二推动杆体、推动滑柱以及螺旋槽,所述套筒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隔板上,所述第二推动杆体一端转动连接在另一个支撑隔板上,所述第二推动杆体的另一端延伸至套筒内,所述第二推动杆体与套筒滑动配合,所述推动滑柱固定连接在第二推动杆体端部,所述螺旋槽开设在套筒内部,所述推动滑柱与螺旋槽滑动配合,所述扇叶套设在套筒上且与套筒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推动组件对应安装在两个支撑隔板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道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入端均位于端盖下侧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出端均位于端盖的上侧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一管道均为U形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管道,四个所述第二管道对称设置在装置壳体内且其均与位于装置壳体顶端以及底端的一个第一管道贯通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二管道的输出端均设置有阀件,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对若干个第一管道的流通数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冷却效率进行控制处理,还包括:
推动单元,安装在第二管道内,用于推动支撑隔板沿着装置壳体长度方向进行线性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单元包括第一推动杆体、活塞板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活塞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推动杆体一端,所述活塞板与第二管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推动杆体另一端与支撑隔板铰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二管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第二管道以及活塞板对应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管道进行振动处理的振动组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振动组件包括连接头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隔板上,所述连接头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弹性件另一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壳体上通过第二螺栓组件拆卸连接有对装置壳体进行支撑的支撑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板外侧套设有密封橡胶圈。
上述制冷设备的冷凝器的冷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关闭连接有第二管道的第一管道内的阀件,即促使流经第一管道内的液体流速发生变换,即水压发生变换,此时流入第二管道内的液体推动活塞板带动第一推动杆体推动支撑隔板沿着装置壳体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以实现推动支撑隔板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两个支撑隔板对应推动套筒以及第二推动杆体进行水平方向上运动方向相反的线性运动,此时第二推动杆体相对套筒滑动,此时固定连接在第二推动杆体上的推动滑柱在第二推动杆体的推动下沿着开设在套筒内的螺旋槽进行滑动,即推动滑柱通过挤压螺旋槽内壁促使套筒进行水平方向转动,两个第二推动杆体通过对应带动固定连接其上的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驱动通过制冷剂进口进入装置壳体内的冷却剂在装置壳体内进行内循环,促使其与流通冷凝液的第一管道外壁快速接触,对冷却剂进行快速冷却凝液;
S2、利用在装置壳体内且与沿着装置壳体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线性运动的支撑隔板推动连接头以及第二弹性件进行同步线性运动,由于第二弹性件为弹簧,连接头作为配重块连接在第二弹性件上,在惯性作用下,第二弹性件会拉动连接头进行无规则运动,此时其会带动进行振动,同时连接头也会在运动中通过敲击第一管道的方式,实现对第一管道进行振动,去除位于第一管道内的水垢的技术效果。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两组推动组件对应推动两个支撑隔板沿着装置壳体的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上运动方向相反的线性运动,两个支撑隔板对应推动套筒以及第二推动杆体进行水平方向上运动方向相反的线性运动,此时第二推动杆体相对套筒滑动,此时固定连接在第二推动杆体上的推动滑柱在第二推动杆体的推动下沿着开设在套筒内的螺旋槽进行滑动,即推动滑柱通过挤压螺旋槽内壁促使套筒进行水平方向转动,两个第二推动杆体通过对应带动固定连接其上的扇叶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驱动通过制冷剂进口进入装置壳体内的冷却剂在装置壳体内进行内循环,促使其与流通冷凝液的第一管道外壁快速接触,对冷却剂进行快速冷却凝液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中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关闭连接有第二管道的第一管道内的阀件,即促使流经第一管道内的液体流速发生变换,即水压发生变换,此时流入第二管道内的液体推动活塞板带动第一推动杆体推动支撑隔板沿着装置壳体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以实现推动支撑隔板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利用在装置壳体内且与沿着装置壳体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线性运动的支撑隔板推动连接头以及第二弹性件进行同步线性运动,由于第二弹性件为弹簧,连接头作为配重块连接在第二弹性件上,在惯性作用下,第二弹性件会拉动连接头进行无规则运动,此时其会带动进行振动,同时连接头也会在运动中通过敲击第一管道的方式,实现对第一管道进行振动,去除位于第一管道内的水垢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装置壳体;2、端盖;3、进液口;4、出液口;5、制冷剂进口;6、制冷剂出口;7、第一管道;8、支撑隔板;9、推动组件901、第二管道;902、推动单元;9021、第一推动杆体;9022、活塞板;9023、第一弹性件;10、扇叶;11、转动组件;1101、套筒;1102、第二推动杆体;1103、推动滑柱;1104、螺旋槽;12、振动组件;1201、连接头;1202、第二弹性件;13、支撑架;14、分隔板;1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包括装置壳体1以及端盖2,所述端盖2与装置壳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2上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4且将端盖2分割为上侧区域(图中未标出)以及下侧区域(图中未标出),所述端盖2上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液口3以及出液口4,所述进液口3以及出液口4关于分隔板14对称设置在端盖2上,所述装置壳体1上贯穿固定连接有制冷剂进口5以及制冷剂出口6,还包括:
第一管道7,用于促使冷凝液在装置壳体1内进行流动,所述第一管道7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均贯穿固定连接在端盖2上的安装板15,所述第一管道7的输入端位于端盖2下侧区域,所述第一管道7输出端位于端盖2上侧区域;
支撑隔板8,滑动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用于对第一管道7进行支撑,所述支撑隔板8为镂空板;
内循环机构,安装在装置壳体1内,用于促使经过制冷剂进口5进入装置壳体1内的冷却剂进行内循环处理,所述内循环机构包括推动组件9、扇叶10以及转动组件11,所述推动组件9、扇叶10以及转动组件11均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
其中,所述转动组件11包括套筒1101、第二推动杆体1102、推动滑柱1103以及螺旋槽1104,所述套筒1101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隔板8上,所述第二推动杆体1102一端转动连接在另一个支撑隔板8上,所述第二推动杆体1102的另一端延伸至套筒1101内,所述第二推动杆体1102与套筒1101滑动配合,所述推动滑柱1103固定连接在第二推动杆体1102端部,所述螺旋槽1104开设在套筒1101内部,所述推动滑柱1103与螺旋槽1104滑动配合,所述扇叶10套设在套筒1101上且与套筒1101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推动组件9对应安装在两个支撑隔板8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隔板8对称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且均与装置壳体1滑动配合。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对第一管道7进行支撑处理。
优选地,所述端盖2通过第一螺栓组件拆卸连接在装置壳体1上,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配合密封件将端盖2密封限定在装置壳体1上,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2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拆卸连接在装置壳体1上,或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装置壳体1上。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橡胶密封圈。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对装置壳体1以及端盖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1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端盖2上,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将安装板15限定在端盖2端部,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15与端盖2之间还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而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7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管道7的输入端均位于端盖2下侧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一管道7的输出端均位于端盖2的上侧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一管道7均为U形管。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促使冷凝液能够从端盖2下侧区域流入,并从端盖2上侧区域流出,以实现冷凝液能够充分在第一管道7内流通。
优选地,所述装置壳体1上通过第二螺栓组件拆卸连接有对装置壳体1进行支撑的支撑架1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两组推动组件9对应推动两个支撑隔板8沿着装置壳体1的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上运动方向相反的线性运动,两个支撑隔板8对应推动套筒1101以及第二推动杆体1102进行水平方向上运动方向相反的线性运动,此时第二推动杆体1102相对套筒1101滑动,此时固定连接在第二推动杆体1102上的推动滑柱1103在第二推动杆体1102的推动下沿着开设在套筒1101内的螺旋槽1104进行滑动,即推动滑柱1103通过挤压螺旋槽1104内壁促使套筒1101进行水平方向转动,两个第二推动杆体1102通过对应带动固定连接其上的扇叶10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驱动通过制冷剂进口5进入装置壳体1内的冷却剂在装置壳体1内进行内循环,促使其与流通冷凝液的第一管道7外壁快速接触,对冷却剂进行快速冷却凝液的技术效果。
请参阅图1、2以及图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推动组件9包括第二管道901,四个所述第二管道901对称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且其均与位于装置壳体1顶端以及底端的一个第一管道7贯通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二管道901的输出端均设置有阀件,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对若干个第一管道7的流通数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冷却效率进行控制处理,还包括:
推动单元902,安装在第二管道901内,用于推动支撑隔板8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线性运动。
优选地,所述推动单元902包括第一推动杆体9021、活塞板9022以及第一弹性件9023,所述活塞板9022固定连接在第一推动杆体9021一端,所述活塞板9022与第二管道90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推动杆体9021另一端与支撑隔板8铰接,所述第一弹性件9023位于第二管道901内,所述第一弹性件9023两端分别与第二管道901以及活塞板9022对应固定连接。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关闭连接有第二管道901的第一管道7内的阀件,即促使流经第一管道7内的液体流速发生变换,即水压发生变换,此时流入第二管道901内的液体推动活塞板9022带动第一推动杆体9021推动支撑隔板8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推动支撑隔板8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
优选地,所述活塞板9022外侧套设有密封橡胶圈,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促使活塞板9022与第二管道901之间能够进行密封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9023为弹簧,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对活塞板9022进行弹性支撑,促使活塞板9022在沿着第二管道901进行线性运动后能够进行复位处理,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9023还可以设置为弹性钢板或其他具备弹性伸缩能力的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90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第一管道7上,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将第二管道901贯通限定在第一管道7上,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901还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而成。
优选地,安装有第二管道901的第一管道7内安装的阀件为脉冲阀,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促使推动单元902能够按照脉冲频率进行启动,即促使支撑隔板8能够按照一定频率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关闭连接有第二管道901的第一管道7内的阀件,即促使流经第一管道7内的液体流速发生变换,即水压发生变换,此时流入第二管道901内的液体推动活塞板9022带动第一推动杆体9021推动支撑隔板8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以实现推动支撑隔板8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的技术效果。
请参阅图1、图2、图4以及图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装置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管道7进行振动处理的振动组件12。
优选地,所述振动组件12包括连接头1201以及第二弹性件1202,所述第二弹性件1202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隔板8上,所述连接头1201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弹性件1202另一端。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利用在装置壳体1内且与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线性运动的支撑隔板8推动连接头1201以及第二弹性件1202进行同步线性运动,由于第二弹性件1202为弹簧,连接头1201作为配重块连接在第二弹性件1202上,在惯性作用下,第二弹性件1202会拉动连接头1201进行无规则运动,此时其会带动80进行振动,同时连接头1201也会在运动中通过敲击第一管道7的方式,实现对第一管道7进行振动,去除位于第一管道7内的水垢的技术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1202为弹簧,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利用弹簧的弹性带动连接头1201在装置壳体1内进行无规则运动,因此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1202还可以设置为压簧、弹性钢板或其他任一具备弹性伸缩功能的弹性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振动组件12对第一管道7进行振动处理,以实现去除位于第一管道7内的水垢的技术效果。
综合上述示例,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关闭连接有第二管道901的第一管道7内的阀件,即促使流经第一管道7内的液体流速发生变换,即水压发生变换,此时流入第二管道901内的液体推动活塞板9022带动第一推动杆体9021推动支撑隔板8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以实现推动支撑隔板8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两个支撑隔板8对应推动套筒1101以及第二推动杆体1102进行水平方向上运动方向相反的线性运动,此时第二推动杆体1102相对套筒1101滑动,此时固定连接在第二推动杆体1102上的推动滑柱1103在第二推动杆体1102的推动下沿着开设在套筒1101内的螺旋槽1104进行滑动,即推动滑柱1103通过挤压螺旋槽1104内壁促使套筒1101进行水平方向转动,两个第二推动杆体1102通过对应带动固定连接其上的10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驱动通过制冷剂进口5进入装置壳体1内的冷却剂在装置壳体1内进行内循环,促使其与流通冷凝液的第一管道7外壁快速接触,对冷却剂进行快速冷却凝液,同时能够利用在装置壳体1内且与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线性运动的支撑隔板8推动连接头1201以及第二弹性件1202进行同步线性运动,由于第二弹性件1202为弹簧,连接头1201作为配重块连接在第二弹性件1202上,在惯性作用下,第二弹性件1202会拉动连接头1201进行无规则运动,此时其会带动80进行振动,同时连接头1201也会在运动中通过敲击第一管道7的方式,实现对第一管道7进行振动,去除位于第一管道7内的水垢的技术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上述制冷设备的冷凝器的冷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关闭连接有第二管道901的第一管道7内的阀件,即促使流经第一管道7内的液体流速发生变换,即水压发生变换,此时流入第二管道901内的液体推动活塞板9022带动第一推动杆体9021推动支撑隔板8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以实现推动支撑隔板8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两个支撑隔板8对应推动套筒1101以及第二推动杆体1102进行水平方向上运动方向相反的线性运动,此时第二推动杆体1102相对套筒1101滑动,此时固定连接在第二推动杆体1102上的推动滑柱1103在第二推动杆体1102的推动下沿着开设在套筒1101内的螺旋槽1104进行滑动,即推动滑柱1103通过挤压螺旋槽1104内壁促使套筒1101进行水平方向转动,两个第二推动杆体1102通过对应带动固定连接其上的10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驱动通过制冷剂进口5进入装置壳体1内的冷却剂在装置壳体1内进行内循环,促使其与流通冷凝液的第一管道7外壁快速接触,对冷却剂进行快速冷却凝液;
S2、利用在装置壳体1内且与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线性运动的支撑隔板8推动连接头1201以及第二弹性件1202进行同步线性运动,由于第二弹性件1202为弹簧,连接头1201作为配重块连接在第二弹性件1202上,在惯性作用下,第二弹性件1202会拉动连接头1201进行无规则运动,此时其会带动80进行振动,同时连接头1201也会在运动中通过敲击第一管道7的方式,实现对第一管道7进行振动,去除位于第一管道7内的水垢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包括装置壳体(1)以及端盖(2),所述端盖(2)与装置壳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端盖(2)上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4)且将端盖(2)分割为上侧区域以及下侧区域,所述端盖(2)上贯穿固定连接有进液口(3)以及出液口(4),所述进液口(3)以及出液口(4)关于分隔板(14)对称设置在端盖(2)上,所述装置壳体(1)上贯穿固定连接有制冷剂进口(5)以及制冷剂出口(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管道(7),用于促使冷凝液在装置壳体(1)内进行流动,所述第一管道(7)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均贯穿固定连接在端盖(2)上的安装板(15),所述第一管道(7)的输入端位于端盖(2)下侧区域,所述第一管道(7)输出端位于端盖(2)上侧区域;
支撑隔板(8),滑动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用于对第一管道(7)进行支撑,所述支撑隔板(8)为镂空板;
内循环机构,安装在装置壳体(1)内,用于促使经过制冷剂进口(5)进入装置壳体(1)内的冷却剂进行内循环处理,所述内循环机构包括推动组件(9)、扇叶(10)以及转动组件(11),所述推动组件(9)、扇叶(10)以及转动组件(11)均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11)包括套筒(1101)、第二推动杆体(1102)、推动滑柱(1103)以及螺旋槽(1104),所述套筒(1101)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隔板(8)上,所述第二推动杆体(1102)一端转动连接在另一个支撑隔板(8)上,所述第二推动杆体(1102)的另一端延伸至套筒(1101)内,所述第二推动杆体(1102)与套筒(1101)滑动配合,所述推动滑柱(1103)固定连接在第二推动杆体(1102)端部,所述螺旋槽(1104)开设在套筒(1101)内部,所述推动滑柱(1103)与螺旋槽(1104)滑动配合,所述扇叶(10)套设在套筒(1101)上且与套筒(1101)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推动组件(9)对应安装在两个支撑隔板(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7)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管道(7)的输入端均位于端盖(2)下侧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一管道(7)的输出端均位于端盖(2)的上侧区域,若干个所述第一管道(7)均为U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9)包括第二管道(901),四个所述第二管道(901)对称设置在装置壳体(1)内且其均与位于装置壳体(1)顶端以及底端的一个第一管道(7)贯通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二管道(901)的输出端均设置有阀件,此种设置的目的在于,对若干个第一管道(7)的流通数量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冷却效率进行控制处理,还包括:
推动单元(902),安装在第二管道(901)内,用于推动支撑隔板(8)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线性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单元(902)包括第一推动杆体(9021)、活塞板(9022)以及第一弹性件(9023),所述活塞板(9022)固定连接在第一推动杆体(9021)一端,所述活塞板(9022)与第二管道(90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推动杆体(9021)另一端与支撑隔板(8)铰接,所述第一弹性件(9023)位于第二管道(901)内,所述第一弹性件(9023)两端分别与第二管道(901)以及活塞板(9022)对应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管道(7)进行振动处理的振动组件(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12)包括连接头(1201)以及第二弹性件(1202),所述第二弹性件(1202)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隔板(8)上,所述连接头(1201)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弹性件(1202)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上通过第二螺栓组件拆卸连接有对装置壳体(1)进行支撑的支撑架(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9022)外侧套设有密封橡胶圈。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冷凝器的冷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关闭连接有第二管道(901)的第一管道(7)内的阀件,即促使流经第一管道(7)内的液体流速发生变换,即水压发生变换,此时流入第二管道(901)内的液体推动活塞板(9022)带动第一推动杆体(9021)推动支撑隔板(8)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以实现推动支撑隔板(8)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线性运动,两个支撑隔板(8)对应推动套筒(1101)以及第二推动杆体(1102)进行水平方向上运动方向相反的线性运动,此时第二推动杆体(1102)相对套筒(1101)滑动,此时固定连接在第二推动杆体(1102)上的推动滑柱(1103)在第二推动杆体(1102)的推动下沿着开设在套筒(1101)内的螺旋槽(1104)进行滑动,即推动滑柱(1103)通过挤压螺旋槽(1104)内壁促使套筒(1101)进行水平方向转动,两个第二推动杆体(1102)通过对应带动固定连接其上的(10)进行转动的方式,实现驱动通过制冷剂进口(5)进入装置壳体(1)内的冷却剂在装置壳体(1)内进行内循环,促使其与流通冷凝液的第一管道(7)外壁快速接触,对冷却剂进行快速冷却凝液;
S2、利用在装置壳体(1)内且与沿着装置壳体(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方向线性运动的支撑隔板(8)推动连接头(1201)以及第二弹性件(1202)进行同步线性运动,由于第二弹性件(1202)为弹簧,连接头(1201)作为配重块连接在第二弹性件(1202)上,在惯性作用下,第二弹性件(1202)会拉动连接头(1201)进行无规则运动,此时其会带动(80)进行振动,同时连接头(1201)也会在运动中通过敲击第一管道(7)的方式,实现对第一管道(7)进行振动,去除位于第一管道(7)内的水垢的技术效果。
CN202311654656.0A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 Active CN117346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4656.0A CN117346392B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4656.0A CN117346392B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6392A true CN117346392A (zh) 2024-01-05
CN117346392B CN117346392B (zh) 2024-03-19

Family

ID=8935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4656.0A Active CN117346392B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6392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70997A (en) * 1953-06-10 1959-01-27 Soderstrom Sten Heat exchanger
JPH08233408A (ja) * 1995-02-27 1996-09-13 Daikin Ind Ltd シェルアンドチューブ式凝縮器
JP2004020095A (ja) * 2002-06-18 2004-01-22 Isamu Tekkosho:Kk 多管式伝熱撹拌装置
CN104654836A (zh) * 2015-02-15 2015-05-27 中国计量学院 列管式换热装置
CN104654832A (zh) * 2015-02-15 2015-05-27 中国计量学院 管壳式换热装置
CN208269726U (zh) * 2018-05-03 2018-12-21 河南正雪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清理换热器的机构
CN109737774A (zh) * 2019-01-09 2019-05-10 陇东学院 一种自动除垢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10426206U (zh) * 2019-08-21 2020-04-28 安徽宜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饮品冷却的热交换装置
CN212962304U (zh) * 2020-09-17 2021-04-13 德阳市中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换热表面冷凝器
CN113237253A (zh) * 2021-05-25 2021-08-10 侯瑜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冷凝器
CN216924830U (zh) * 2021-12-30 2022-07-08 宁波艾思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高效节能冷凝器
CN115468336A (zh) * 2022-09-07 2022-12-13 南通美吉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控温的冷水机组扰流单系统管壳干式蒸发器
CN116358192A (zh) * 2023-06-02 2023-06-30 河北航研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避免制冷剂爬壁的高效满液式壳管蒸发装置
CN219592972U (zh) * 2023-05-23 2023-08-25 郑州三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循环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70997A (en) * 1953-06-10 1959-01-27 Soderstrom Sten Heat exchanger
JPH08233408A (ja) * 1995-02-27 1996-09-13 Daikin Ind Ltd シェルアンドチューブ式凝縮器
JP2004020095A (ja) * 2002-06-18 2004-01-22 Isamu Tekkosho:Kk 多管式伝熱撹拌装置
CN104654836A (zh) * 2015-02-15 2015-05-27 中国计量学院 列管式换热装置
CN104654832A (zh) * 2015-02-15 2015-05-27 中国计量学院 管壳式换热装置
CN208269726U (zh) * 2018-05-03 2018-12-21 河南正雪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清理换热器的机构
CN109737774A (zh) * 2019-01-09 2019-05-10 陇东学院 一种自动除垢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10426206U (zh) * 2019-08-21 2020-04-28 安徽宜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饮品冷却的热交换装置
CN212962304U (zh) * 2020-09-17 2021-04-13 德阳市中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换热表面冷凝器
CN113237253A (zh) * 2021-05-25 2021-08-10 侯瑜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冷凝器
CN216924830U (zh) * 2021-12-30 2022-07-08 宁波艾思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高效节能冷凝器
CN115468336A (zh) * 2022-09-07 2022-12-13 南通美吉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控温的冷水机组扰流单系统管壳干式蒸发器
CN219592972U (zh) * 2023-05-23 2023-08-25 郑州三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循环散热装置
CN116358192A (zh) * 2023-06-02 2023-06-30 河北航研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避免制冷剂爬壁的高效满液式壳管蒸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6392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3640B (zh) 一种振动紊流式卧式u型换热管型换热器
CN116358192B (zh) 一种可避免制冷剂爬壁的高效满液式壳管蒸发装置
CN117346392B (zh) 一种制冷设备的冷凝器
CN102121768A (zh) 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带有热管均热器的换热装置
CN209548751U (zh) 二硫化碳冷凝器
CN218646089U (zh) 一种用于回收甲醇和轻组分卧式冷凝器
CN112212542A (zh) 一种双压缩机冷水热泵机组
CN209355566U (zh) 一种制冷柜用的散热装置
CN204574649U (zh)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回热和气液分离组合结构
CN216522511U (zh) 一种高效型冷凝器
CN216557788U (zh) 热回收型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
CN215567846U (zh) 一种变速箱用油温冷却机
CN220229632U (zh) 一种复合型蒸发式冷凝器
CN209352879U (zh) 一种通用式发酵罐的换热装置
CN201974081U (zh) 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带有热管均热器的换热装置
CN209744613U (zh) 一种蒸发式冷风机
CN112197617A (zh) 一种基于精细化工生产的快装式高效换热器
CN207335526U (zh) 一种石墨冷凝设备
CN208059642U (zh) 一种新型高温管式换热器
CN214792663U (zh) 一种内置弧形板容积式换热罐
CN213375209U (zh) 一种带有消音功能的冷凝装置
CN215892911U (zh) 一种水冷式冷水机
CN220625016U (zh) 一种列管式冷却器
CN212774769U (zh) 一种无油螺杆空压机的冷却装置
CN220229707U (zh) 一种制冷设备用制冷机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